第一篇:2011中医肝胆病专科发展规划
2011中医肝胆病专科发展规划
为了提高我院内科的竞争实力,提高医疗质量,在内科的基础上组建肝胆病专科,特制定以下发展规划:
1、人才是专科建设的基础,我们不断的充实肝胆病专科队伍不断的充实肝胆病专科队伍。我们将采取内引外联,走出去请进来等模式,提高我们的人才素质及综合竞争实力。我们将争取老专家、老教授支持,学习继承他们的宝贵经验,提高我们的临床治疗效果,支持科室人员积极参加全省、全国肝胆病专业委员会举办的学术活动,不断更新我们的知识和观念。
2、设备是专科建设的保证。要搞好专科建设,需要先进的设备,准确的检查手段,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判断疗效以及预后,提供客观依据,实现中医和现代医学的有机结合,仅靠“三根指头”是搞不好专科的。
3、提高全员素质,专科建设不可能独立存在。他需要相关科室的技术支持以及协作,除医师需要有较高的素质外,护、技师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我们将促使院上,派员工到上级医院学习,进行专项学习,和上级医院协作,提高我们医技科的诊断水平,为我们专科建设提高较高的平台。
4、加强基础建设,如有条件我们将促建专门的肝胆科病房,使我们的病原能搞得到良好的就医环境。
第二篇:中医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竹溪县中医院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进一步加强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根据《十堰市第四周期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工作方案》要求,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市级重点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项目意义
通过市重点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支柱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专科,成为全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特色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第四周期重点专科建设规划
2015年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重症医学科、医学检验科、妇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50万元,共需资金25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
2016年计划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骨伤科、消渴病、风湿病、放射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2017年计划申报中医脑病科、中医康复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4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2018年计划申报中医肝胆病专科、神志病专科、肛肠科、麻醉科、儿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3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脑病专科、中医康复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2019年计划申报皮肤病专科、产科、普通外科、呼吸内科为市级甲类重点专科。计划每个科室投入60万元,共需资金24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市级甲类专科水平。同时申报中医骨伤病专科、中医肝胆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计划每个科室投入100万元,共需资金200万元。主要用于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三、专科建设发展目标
l、加强科室基础设施建设,满足科室病床需要(专科≥30,专病≥10),使科室病床数、基础设施在全市中医医院同类科室中处于领先地位。
2、加大专科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专项核算,为专科发展配备必须设备。
3、加强科室人才梯队建设,选好学科带头人和学术继承人,大力引进高科技人才,加强专科人才培养,积极开展科内业务讲座(>1次/月),积极选派专科优秀中青年骨干到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使用率>90%,中医治疗率门诊>85%,病房>70%,专科门诊量>全院1/10,县域外患者比例>25%,出院患者≥20%。
5、积极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在3—4个相关疑难病症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注重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开展1—2项客观化诊断研究,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法(≥1项/年),加强横向联系,促进合作交流,合作及交流项目≥l项/年。
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推广相关技术。每年承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积极申办市级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7、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科室的辐射面和影响面。
8、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强化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制定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和协定处方。
9、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不断提高以中医内容为主的医疗查房、教学查房、行政查房、护理查房质量,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10、加快院内中医制剂的研制和申报工作,力争科室自制中药制剂品种专科>3种,专病>2种,为新药的研制开发奠定基础。
11、加强科室实验室、研究室建设,为科室临床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提高专科科研能力,加强临床科研,科研课题省级>l项/3 年,市地级>2项/3年;科研成果省级≥1项,市地级≥2项/年。全科在省级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3篇/年。
12、力争本专科中医药理论的研究上有新进展,对本专业有代表性的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实践经验和经验方进行系统性整理和研究,积极开展非药物疗法研究。
13、提高重点专科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建立科室图书信息室,科内配备微机,并开通外网,掌握最新专科发展动态,加快知识更新。
14、加强科室医德医风建设,“以病人为中心”,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坚持“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治疗”,杜绝收受红包、回扣现象。规范医疗行为,努力降低平均住院费用,减少平均住院日。
15、努力提高科室诊治水平,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四、专科建设保障措施
1、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省重点中医专科申报和建设小组。协调与各级领导的关系,争取给予政策和资金等各方面的支持,协调院内各方面的关系,解决科室实际困难和问题。
2、科室认真学习《十堰市重点中医专科建设标准与检查细则》,逐项落实,制定创建市重点中医专科的时间步骤。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专科建设情况,总结经验。
3、保证科室经费投入,优先安排科室人员进修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学科带头人可参加短期培训、参观学习、观摩等,不限地点,费用实行实报实销。学科需要添置及更新高、精、尖诊断治疗设备,医院在考察论证的基础给予重点倾斜政策,全力支持。
4、邀请市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在学科如兼职或指导工作。
5、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6、对开展临床科研,申报院内制剂,编写临床专著,撰写临床学术论文,医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成为重点中医专科后,针对重点专科完成的论文、著作、科研等,医院解决相关的费用。
7、对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给予重点推荐、宣传,对在重点专科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给予奖励。
五、实施步骤
(一)2015年
目标:重点专科设施(房屋、设备、床位)基本到位,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按计划进行,专科技术成熟,专科效益初步显现。中医心病专科、中医针灸科、妇科、重症医学科、检验科按照计划完成当年建设任务。
具体措施:
1、确定重点专科建设学科和建设项目,与专科建设学科签订目标责任书。
2、医院制定重点专科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充实专科技术力量,落实专科建设经费。
3、医院科室明确专科定位及发展方向,对目标、周期目标、建设进度进行细化,制定具体措施,责任到人,并按照计划加快建设目标的实施。
4、对专科建设实施动态管理,建立考核、评估体系,每季度进行督导检查,分析发展现状,查找与周期目标存在差距,指导制定整改措施。
5、年底完成专科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
(二)2016年
目标:中医脾胃病专科、骨伤科、消渴病、风湿病、放射科专科达到周期目标。中医心病科、针灸科专科接近周期目标,在我县区内的影响初步确立。同时积极申报中医心病科、中医针灸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具体措施:
1、制定专科建设计划,按照计划积极开展工作,建设经费落实,设备全部到位。
2、学科带头人地位确立,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基本完成,人才梯队基本建立,技术实力接近目标技术水平。
3、周期技术攻关任务完成80%以上,相关技术成果加快转化、引进技术项目消化吸收,并根据国内、省内发展态势积极跟进,专科特色显现,科研能力显著提高,项目建设显现成效。
4、加大专科建设宣传力度,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县区内相关专科患者外诊率明显下降,周边地区就医病人明显增加,专科效益显。
5、完成专科督导、检查和绩效评估,兑现奖惩措施。(三)2017年
总体目标实现,专科品牌形成,专科带动战略显现,社会效益明显。目标:2017年计划申报中医脑病科、中医康复科、急诊医学科、影像科专科达到周期目标。中医心病科、针灸科专科接近周期目标,在我县区内的影响初步确立。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同时申报中医脾胃病专科、中医风湿病专科为省级重点专科,进一步加大投入,增添专科必备设备、人才培养,进一步优化环境。确保人员、设备、环境设施设备达到省级重点专科水平。
具体措施:
l、制定计划,对于达到或接近周期目标的重点专科,对照专科建设目标充实提高;其他重点专科按照建设标准加快建设,查找薄弱环节,保证按时达标。
2、省级重点建设专科力争进入省级重点专科评审。
3、通过聘请客座教授(市太和医院、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来我院教学、查房、指导手术,提高我院专科技术水平,扩大医院知名度。
4、专科人才管理到位,人才梯队建设完成。
5、专科技术成熟,工作流程规范,进一巩固提高医疗技术和能力建设。
6、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重点专科在省内、市内的影响力,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
7、年底,医院周期目标任务全面完成,总结经验,表彰先进。
六、项目管理
医院成立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朱海政 副组长:郑传华 雷兆明 孙 波 黄盛香 梁宏文 成 员:严文军 李代勇 马秀华
黎 宇
敖 杰
王兴文 胡志全 雷 勇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医务科,办公室主任由郑传华同志兼任。
领导小组职责是加强对重点专科建设的组织领导,具体负责本项目的申报和组织制订实施建设规划,组织督导、检查及考核评估。
竹溪县中医院
二〇一五年八月十七日
第三篇: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湘潭县中医医院 重点中医专科建设发展规划
为了不断提升我院综合服务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品牌优势,进一步加强我院重点中医专科建设,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规划方案。
一、项目意义
我院目前有湖南省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针灸理疗科,湘潭市第三批重点中医专科骨伤科、针灸理疗科、中风科、中医妇科。通过湘潭市重点中医专科项目实施,加强医院重点科室的建设,改善专科基础设施,提高专科人员的专业理论和诊疗水平,发挥重点专科的辐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医疗质量,保证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费用,逐步形成中医特色突出、诊疗水平较高,能带动医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的重点中医专科,打造全市知名度较高的重点中医专科,实施“三名”(名医、名科、名院)战略。
二、针对现有的四个重点中医专科的延期建设发展规划和拟创建药剂科为湘潭市第四批重点中医专科
(一)专科建设发展项目
4、不断加强专科专病的内涵建设,突出中医特色,使专科的病床使用率≥90%,中医治疗率门诊>75%,病房>60%,专科优势病种中医辨证论治准确率≥95%。
5、积极探索本科急危重症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在3—4个相关疑难病种的中医治疗上有突出的疗效,注重治疗措施的合理性、安全性、有效性、尤其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加强中医特色诊断。积极引进新技术、新疗法(≥1项/年)。
6、健全学术网络,为相关单位提供技术指导,采取多种形式推广相关技术。每年积极申办和参与市级以上医学继续教育项目。
7、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扩大科室的辐射面和影响面。
8、积极开展中医特色疗法,强化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研究,进一步完善充实本科常见疾病的临床诊疗规范。
9、认真落实核心制度,不断提高以中医内容为主的医疗查房、教学查房、行政查房、护理查房质量,积极开展中医特色护理。
10、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力争科室自制中药制剂品种专科≥2种,专科门诊中医(中药饮片、中医非药物治疗)处方占本科室门诊处方总数的比例≥65%,门诊中药饮片处方占本科室处方总数的比例≥35%。
限地点,费用按相关政策实行实报实销。学科需要添置及更新高、精、尖诊断治疗设备,医院在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给予重点倾斜政策,全力支持。
4、在人才引进、职称晋升、评先评优、绩效考核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6、对开展临床科研,申报院内制剂,编写临床专著,撰写临床学术论文,医院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成为湘潭市重点中医专科后,针对重点专科完成的论文、著作、科研等,医院解决相关的费用。
7、对重点专科、学科带头人及后备带头人给予重点推荐、宣传,对在重点专科建设中作出重大贡献者给予奖励。
三、实施步骤
(一)2014年
目标:重点专科设施(房屋、设备、床位)完善,专科人才引进和培养按计划进行,专科技术成熟,专科效益初步显现。骨伤科、针灸理疗科、脑病内科、中医妇科
按照计划完成专科建设任务。
具体措施:
1、医院制定重点专科发展规划、建设标准及实施方案,确定工作目标。完善基础设施,引进、充实专科技术力量,落实专科建设经费。
目标:总体目标实现,专科品牌形成,专科带动战略显现,社会效益明显。
具体措施:
1、制定计划,新住院大楼搬迁后,对照专科建设目标充实提高;专科按照建设标准加快建设,查找薄弱环节,保证按时达标。
2、药剂科达到预期目标。
3、专科人才管理到位,人才梯队建设完成。
4、专科技术成熟,工作流程规范,进一步巩固提高医疗技术和能力建设。
5、大力宣传专科建设成果,提高社会知名度和信誉度,扩大重点专科在省内、市内的影响力,服务半径进一步延伸。
四、项目管理
医院成立省重点中医专科建设项目的申报和建设领导小组,具体成员如下:
组
长:姜正其 副组长:刘新辉 何建明
成员:范 侃 胡 艺 王洪林 杨 靖 杨德俊
刘红卫 李亚平朱启谷 侯 健 刘红霞 陈挽澜
陈文星 周建军 徐立焰 石 欢 卢小庆 黎平男
谭玉冰 周艾飞
第四篇:脾胃肝胆病科的中医护理特色疗法
脾胃肝胆病科的中医护理特色疗法
荷叶中药封包
(一)定义
荷叶中药封包技术是将中药末加辅形剂调匀成糊状,敷于患处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通经活络等作用。适用于胃脘痛、肝积、腹痛等患者。
(二)适应症
胃脘痛、肝积、腹痛、肝着、肝癖、肝癌等。
(三)禁忌症
有药物过敏史及封包部位皮肤破溃者慎用。
脐火疗法
(一)定义
脐火疗法是将中药直接敷贴于患者脐部,在火的热力下,将药物有效成分通过经络布达全身,达到温阳散寒、化湿退黄的目的。
(二)适应症
肝着、肝积、黄疸、鼓胀、泄泻等
(三)禁忌症
有药物过敏史及脐周皮肤破溃者慎用。
督 灸
(一)定义
督灸是将中药粉、姜泥、艾绒依次置于督脉上进行灸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益气温阳、防病保健的作用。
(二)适应症
阳虚怕冷、腹泻、体虚易感、风寒湿痹等。
(三)禁忌症
1.高热患者、一切内脏疾病的发作期。2.高血压危象,恶性肿瘤疼痛者。3.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肌肉坏死者。4.体质极度虚弱者、精神疾患者。
拔罐疗法
(一)定义
拔罐疗法是指运用各种罐具,利用燃烧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皮肤表面,通过局部的负压和温热作用,使局部发生充血或淤血现象,促使该处的经络通畅、气血旺盛,以刺激经络腧穴或拔毒排脓,从而达到相应治疗作用的一种常用外治方法。
(二)适应症
腹痛、胁痛、腹胀、颈肩腰腿痛等。
(三)禁忌症
1.急性严重性疾病、接触性传染病、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2.皮肤高度过敏、传染性皮肤病以及皮肤肿瘤(肿块)、皮肤溃烂等。3.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者。4.眼、耳、口、鼻等五官孔窍部。
穴位注射
(一)定义
穴位注射是将特定药物注入人体特定穴位,以达到降逆止呃、益气生血的作用。
(二)适应症
胃痛,呕吐,呃逆,胃下垂,腹痛,胁痛等症
(三)禁忌症
禁针的穴位及部位、表皮破损的部位禁用此法。
耳穴压豆
(一)定义
耳穴压豆是应毫针或王不留行籽刺激耳部反射区,通过刺激相应的穴位起到疏通经络和气血,调整内脏功能的作用。
(二)适应症
胃痛、胆结石、顽固性失眠、便秘等。
(三)禁忌症 脓肿、溃破、冻疮局部的耳穴禁用、年老体弱、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慎用。
腹 灸
(一)定义
腹灸是将中药粉、姜泥、艾绒依次置于特定灸器放置在腹部上进行灸治的一种治疗方法。具有温胃散寒、温通经络作用。
(二)适应症
各种慢性胃炎引起全身乏力、食欲减退、腹胀、消化不良;溃疡性结肠炎引起的大便次数增多、赤白脓便;功能性消化不良导致的慢性腹泻、体虚易感、畏寒怕冷及内脏下垂等症。
(三)禁忌症
1.高热患者、一切内脏疾病的发作期。2.高血压危象,恶性肿瘤疼痛者。3.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肌肉坏死者。4.体质极度虚弱者、精神疾患者。
穴位埋线
(一)定义
穴位埋线是将羊肠线等埋入穴位,一方面利用肠线作为异性蛋白埋入穴位可提高机体应激、抗炎能力;同时,肠线在组织中被分解吸收对穴位起到持续刺激作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二)适应症
埋线疗法适应广泛,一般来说,凡能用针刺疗法治疗的疾病,均可应用穴位植入疗法治疗,尤其对疼痛性疾患、功能性疾患、慢性疾病疗效显著。
(三)禁忌症
1.5岁以下儿童患者禁用或慎用埋线 2.晕针者不易埋线。
3.严重心脏病患者不宜使用,如必要时不宜强刺激和羊肠线过长。4.妇女有习惯性流产者及孕妇应禁用,月经期应慎重使用。5.肺结核活动期、骨结核不宜使用。
穴位贴敷
(一)定义
穴位贴敷,是指把药物研成细末,用水、醋、酒、蜂蜜等调成糊状,再直接贴敷在人体穴位之上,利用透皮吸收原理,作用于人体表面,缓解病痛。
(二)适应症
胃痛,腹泻,咳嗽,哮喘,颈肩腰腿痛等。
(三)禁忌症
1.贴敷部位有创伤、溃疡者禁忌。2.对药物或敷料成分过敏者禁忌。
刺络放血
(一)定义
刺络放血疗法是通过刺激脉络,使之溢出一定量的血液,以达到泻热祛邪、通络止痛、祛瘀消肿、调和气血的作用。
(二)适应症
属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临床以疼痛、发热、肿胀为主要表现的胃肠、肝胆病证。
(三)禁忌症
1.血友病患者、严重贫血、大出血及凝血机制障碍的患者禁用。2.血管瘤部位、不明原因的肿块部位禁用。3.施术部位有皮肤感染,肌肉坏死者。
4.施术部位有重要的神经、血管,重要脏器而施术时无法避者。5.体质极度虚弱者,在身体有所恢复后再施术。6.高血压危象,糖尿病患者血糖未能控制者禁用。
灸法
(一)定义
灸法是指以艾条为主要材料,点燃后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的,以达到温通经络、疏通气血的作用。
(二)适应症
脾胃虚寒的呕吐、胃痛、腹痛、泄泻;中气虚导致的气虚下陷、内脏下垂、脱肛;脾肾阳虚导致的久泄、久痢、遗尿、阳痿、早泄;肝积患者,瘀血阻络导致的皮下脉络膨出、局部疼痛、下肢水肿等病证。
(三)禁忌症
1.高热或阴虚内热,凡脉象数疾者禁灸。2.抽搐或极度衰竭、形瘦骨弱者。
3.心脏虚里处、大血管处、皮薄肌少筋肉聚集部位,妊娠期妇女下腹部以及腰骶部,睾丸、乳头及阴部禁灸。
4.颜面部、关节活动处禁止着肤灸或瘢痕灸。5.施灸部位有严重皮肤病、皮肤破损、坏死者禁灸。6.恶性肿瘤患者肿瘤处禁灸。
隔药熏脐技术
(一)定义
是将药物(多为复方)研细末填满肚脐(神阙),上置艾炷灸,使药物通过肚脐温热深透于体内,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节阴阳与脏腑功能,从而防治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
(二)适应症:
泄泻,便秘,腹痛,腹胀,胃痛,痛经等
(三)禁忌症:
1.严重心肺疾病,不适合做艾灸者。2.脐部感染溃烂者。3.意识不清及不配合者。4.孕妇禁用。
中药灌肠
(一)定义
中药保留灌肠是将中药煎剂或掺与散剂,自肛门灌入,保留在直肠结肠内,通过肠粘膜吸收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等作用。
(二)适应症
1.用于高热等症,以镇静、催眠。
2.控制肠道感染。如结肠炎、直肠周围脓肿、肠道易激综合症。3.控制慢性炎症的临床症状,如慢性盆腔炎、慢性前列腺炎。4.降低血液中的含氮物质,如氮质血症等疾患。
(三)禁忌症
1.肛门、直肠和结肠等手术或大便失禁的病人.2.下消化道出血者、妊娠妇女等。
中药塌渍治疗
(一)定义
中药塌渍治疗是通过介质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辅以红外线灯局部热疗,扩张毛细血管,一方面可以提高药物浓度交换和吸收速度;另一方面增强局部代谢,达到活血化瘀、舒筋活络止痛、温经散寒的作用。
(二)适应症
腰椎间盘突出、颈椎病、骨质增生、关节炎、肩周炎、腰肌劳损、滑膜炎、腰椎管狭窄、骨刺、风湿腰腿痛、坐骨神经痛、膝盖肿痛等筋骨类疾病。
(三)禁忌症
有皮肤过敏患者、皮肤破损者。
第五篇:十二五期间肝胆外科发展规划
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肝胆外科
十三.五学科发展规划
一、学科建设目标
以建设国内临床、教学、科研学术水平领先、国内知名的肝胆学科为目标,在前期临床与科研研究基础上,牢牢把握肝胆疾病治疗的发展方向,抓住当今世界肝胆疾病基础和临床治疗研究的前沿问题,力争在以下两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①在肝胆疾病的诊治中不断引进、发展和完善各种技术方法,不断提高临床治愈率,使本学科临床诊治水平处于全国前列,努力赶超国内最高水平;②在肝胆疾病的细胞及基因治疗研究领域进行更全面、深入的探索,以取得达到全国先进水平的研究成果。
二、主要研究方向
1.难治性及终末期肝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2.原发性肝癌的免疫治疗。3.肝癌手术切除方式的改进研究。4.肝门部胆管的综合治疗。5.微创技术在肝脏胆道外科的应用。
三、学科现状分析
1.微创外科技术特色:包括腹腔镜技术、内镜技术及介入治疗。
(1)腔镜外科技术:腹腔镜技术是近二十年来外科领域最显著的进展之一,并代表二十一世纪外科的发展方向。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以来,这项技术已经被迅速地应用于外科领域的许多方面,如胸外科、普外科、妇科、泌尿外科、骨科等。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熟练及器械的不断改进,加之腹腔镜手术具有切口小,术后疼痛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肠梗阻少,术中失血少,免疫抑制作用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这种新型手术方式被逐渐用来治疗替代许多传统的腹部外科手术。我科自1999年开展腹腔镜手术以来,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我科在腔镜外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内镜诊疗技术:我科已经开展胆道镜治疗肝胆管结石及纤维或电子十二指肠内窥镜进行胆胰疾病的诊断,有丰富的内镜诊疗经验。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目前许多以往需要外科治疗的疾病(如胆总管结石、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胆总管下段狭窄等)可以在内镜下完成,内镜技术已经成为肝胆外科众多常规疾病的重要诊疗手段之一。内镜治疗具有显著的微创特征,并因此受到病人的普遍欢迎。
(3)介入治疗:主要侧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诊疗新技术的研究。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而以我国为最多见。目前,手术切除仍然是肝癌治疗的首选方式;但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门静脉化疗栓塞术(PVCE)、肝脏局部间质消融疗法(包括酒精注射、微波、射频、激光、高功率超声等)等介入治疗方法方兴未艾,具有安全、微创、疗效确实等优点,已广泛用于各期肝癌的治疗。我科已开展了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中晚期肝癌、肝癌的微波凝固治疗及肝癌无水酒精注射,取得了一定疗效。
2.传统外科治疗
(1)肝癌的手术治疗。
(2)复杂胆道疾病的手术治疗。
(3)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手术及综合治疗。
3、肝胆胰肿瘤的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具有极大的潜在价值。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免疫学理论及技术的不断进展,和对肿瘤发病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可以利用基因工程的手段,进行肝胆胰肿瘤的基因治疗。目前基因治疗的主要发展方向是:
1、多基因联合治疗,2、降低机体对腺病毒免疫载体的排斥作用和其毒性,使重组腺病毒载体能反复、多次注射,以增强治疗基因的表达水平,3、使用增值腺病毒载体进行基因治疗,4、基因治疗与放疗、化疗、热疗相结合的综合治疗方案,5、调控目的基因在细胞中的表达,6使用细胞毒性低、且免疫增强作用强的免疫增强因子,7、寻找新的肿瘤特异性转录调控元件,或新的肿瘤特异性抗原或特异性表达蛋白。
8、寻找新的病毒表达载体,9、寻找新的肿瘤相关基因,尤其是进一步明确肿瘤的细胞信号传递机制。
四、学科建设发展思路及具体的措施
1、学科建设发展思路
(1)医疗工作
1)继续强化微创外科技术特色: ①扩大腔镜技术在肝胆外科的应用范围:继续深化微创外科技术,保持我科原有腹腔镜技术方面的优势,开展腹腔镜巨脾切除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争取制定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充血性脾肿大伴脾功能亢进、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病人的微创治疗原则,继续开展腹腔镜胆囊切除+胆道探查取石术、腹腔镜肝囊肿开窗引流术、腹部外伤急诊腹腔镜探查术等腹腔镜手术。进一步扩大腹腔镜在肝胆外科的应用范围,开展腹腔镜肝叶切除术、腹腔镜胰腺体尾部切除术及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等高难度手术。
②加强内镜诊疗技术:继续大力开展十二指肠镜下胆胰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使ERCP、EST、胆道支架置入、胆道取石术、鼻胆管引流术、胰管切开减压等成为日常常规诊疗手段,并努力增加病例数,进一步提高诊疗水平,同时计划开展内镜下胰管切开引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力争使我科的内镜诊疗技术达中部领先水平,争取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③加强肝癌等疾病的介入治疗,争取建立肝胆疾病介入治疗中心:目前肝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切除效果最佳,但许多肝癌病例初次就诊时已经为中晚期,往往失去了手术机会,此部分病人的治疗多采用各种介入疗法。但各种介入治疗都有一定的局限性,TACE或PVCE术已成为肝癌介入治疗最重要方法之一,但各有不足。大肝癌的血供特点是中心或主体靠肝动脉供血,外周则由门静脉供血。由此可见,TACE似乎更多地解决肝癌的生长问题,对浸润和转移的防治作用不大;而单独PVCE对肝癌的治疗仅能起辅助作用。酒精注射疗法是治疗的体积小、不易精确控制毁损的范围;而微波凝固疗法的缺陷是治疗大肝癌时易发生三维空间漏空;流向肿瘤的血液可带走大部热量,限制了凝固性坏死的程度,使肝癌组织残留。从各自的特点可发现,TACE和PVCE、微波凝固治疗和酒精注射的作用是可以互补的。微波凝固治疗直接作用使病灶癌细胞死亡,TACE、PVCE使大肿瘤的血管栓塞,局部热量不易散发,从而增强微波凝固治疗的作用;而TACE、PVCE也可使肿瘤缺血、坏死并可预防肿瘤浸润和转移;酒精注射可治疗位于重要部位附近的小病灶。
每一种介入治疗方法都有其一定的适应症和应用范围,但目前国内肝癌的介入治疗分别由肝胆外科、消化内科、放射科、超声科等科室单独进行,每一个单位仅掌握一种或二种方法,患者入住某一科室后不管病灶分期及大小,采用某一种固定的介入方法治疗;得不到全面的介入治疗。介入治疗后疗效的评价虽然有CT/MRI及超声等影像学技术及甲胎蛋白等生化指标的检测,但缺乏系统全面、详细的评价流程方案。因此,我科拟通过肝癌临床分期的指导,根据病灶的大小对肝癌病人进行选择酒精注射、TACE和PVCE等介入治疗;运用循证医学的原则;定期、定量观察增强CT/MRI、超声造影等影像学技术指标观察及甲胎蛋白等生化指标在检测疗效中的作用。并提出符合循证医学原则、操作性强、具有创新性的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方案;提出以介入治疗为主的科学、可靠的肝癌综合治疗临床评价指标及影像学疗效评价流程;制定出肝癌介入治疗的规范化指南及个性化治疗方案;提高肝癌的介入治疗效果。
开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a-systemic shunt,TIPS): TIPS是由Rosch首先提出并实验,1982年Colapinto等将肝内门体分流术应用于临床,1988年Richter等将金属支架成功地应用于临床,其后被逐渐广泛应用于防治肝硬化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主要操作步骤是先经颈静脉插管至肝右或肝中静脉,再经肝静脉穿刺门静脉,置导丝于门静脉内并扩张肝内通道,然后将支架装置安放于肝实质内通道中,气囊扩张通道并用支架维持通道开放,从而在肝实质内建立肝静脉和门静脉主要分支之间的分流通道,用以降低门静脉压力,控制和预防门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目前此项技术国内已经有许多单位熟练开展,有经验的介入科医师可以很容易地放置这类支架,死亡率低于1%~2%。此项技术对于治疗肝功能差、年龄大等不能承受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此外,根据我科目前的介入技术,行经股静脉下腔静脉造影诊断及下腔静脉或肝静脉内支架植入治疗布加氏综合征也是我们拟开展的介入诊疗项目。2)加强及规范传统外科治疗
进一步规范肝叶切除、胆道手术、胰十二指肠切除等复杂手术,并适当扩大肝癌、胆管癌及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范围,对部分侵犯血管,以往认为不能切除的病例采用血管切除吻合或人造血管架接等方式增加手术切除率,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2)教学工作
重视教学工作,加强教员(尤其是青年教员)的培养,努力出色完成我科承担的各级各类外科学教学任务,加强双语教学,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并加强教学课题的申报,争取获得教学成果奖。
(3)科研工作
我科虽然获曾经得过多项省级课题,有较好的科研工作基础,但从未获得过国家自然基金课题,严重制约了我科的发展。我们还需要在申请科研课题方面及总结科研成果方面加大努力。
2、学科主要建设内容及具体措施
(1)医疗工作
1)在目前开展的微创外科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和扩大微创外科的应用范围,使之成为我科的特色和优势,并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成为全省微创外科中心,促进科室的进一步发展。2)争取建成肝胆疾病介入治疗中心。加强肝癌的介入治疗,争取每年开展介入治疗100例次;积极发展胆胰疾病的内镜治疗。
3)加强传统外科手术治疗,规范各种手术操作,适当扩大肝、胆、胰恶性肿瘤的手术切除范围,提高手术切除率及治疗效果。使年手术量达300例以上。
(2)科研工作
1)把握学科发展动态,瞄准专业发展前沿,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调动全科人员的积极性,力争每年获各级各类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2项。
2)做好科研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及时总结科研成果,争取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每年在国内发表统计源期刊论著2-5篇,国外SCI期刊发表论文1~2篇。3)争取获得省科技成果奖1~2项。
(3)人才梯队建设
每年争取选派1-2名人员出去深造。加强每位医务人员的自身素质培养,做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
(4)学术交流
每年安排1-2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交流,鼓励参加国际学术交流。
(5)行政管理
政治思想:各成员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全体医护人员团结一心。狠抓政治思想工作不松懈,严格遵守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坚持每周二组织全科人员参加政治学习。
行政管理:坚持三级检诊制度;每周一次主任查房;要求二线医师每天坚持查房1-2次(每日上午交班结束后必须查房);一线医师查房:每日至少巡查病人5次,分别为早上上班时、中午下班前、下午上班时、下午下班前及夜间查房。坚持术前讨论制度: 每周一、三下午 4:00 - 5:30。全科所有手术病人术前讨论,重点病人全科讨论,决定手术方案,严把医疗质量关。
(6)其他改进措施
1)进一步激发全科人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包括实施科室奖励机制。2)加大并多方争取科研经费和科室建设资金投入。
3)进一步扩大国内外学术交流,争取选派1~2名人员出国深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