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农村上访事件多发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的思考

时间:2019-05-13 21:25: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当前农村上访事件多发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当前农村上访事件多发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当前农村上访事件多发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的思考

关于当前农村上访事件多发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的思考

当前,农村信访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群众上访已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阻碍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作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在工作中经常遇到各种各样的群众上访事件。群众上访内容由过去的以落实政策、解决历史遗留以及负担过重等问题转变为以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为主。在上访案件中,现实问题的反映率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反映的问题与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相连,已经涉及到经济、政治、法律、精神文明、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当前农村群众上访的主要特征

一是上访领域存在复杂性。由于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矛盾的领域不断扩大,因山界林权、集体土地征用、财务问题、房屋拆迁、工程欠款等方面的纠纷引起的上访,涉及到经济、民事、行政、涉法诉讼、行政执法等领域。

二是参与主体存在多元化。上访的人员中有退休干部职工、教师、农民占大多数。三是反映的问题存在尖锐性。涉及到政策性的,法律法规的,行政执法的,基层政权建设的等问题。

四是解决矛盾存在艰巨性。因上访涉及的利益矛盾大多是跨区域、跨部门、超时限或历史遗留问题,或因缺乏政策依据,或因基层政府财力有限,或是执法主体权限问题,致使矛盾不能及时有效解决。

当前群众上访多发的原因

一是部分群众法律素质差,法律意识淡薄。首先受传统观念影响。一些群众总认为领导就是“青天老爷”,认为只有领导才能解决问题,产生“权大于法”的观念。在他们看来,出了问题,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作为政府官员就有义务替自己伸张正义,遇到不顺的事情,就寻求“谁的官大就找谁”。其次是“不闹不解决,大闹大解决”的心理。认为将事情闹得越大,解决问题的希望就越大。只有闹到省里、闹到中央才能给基层增加压力,迫使基层解决问题。第三是“盲从“心理。有的上访人看到别人上访解决了问题,也不管自己的诉求是否有理、是否合法,盲目效仿,盲目上访。甚至个别上访群众,就因为基层干部的某句过激的话激起上访欲望,目的就是为了赌口气、讨个说法。第四是许多问题通过法律途径很难得到及时有效解决。首先就是费用问题。其次是时间问题,一个案件的进行,需要调查、审理、调解、宣判等复杂的程序,这都需要当事人亲自参与。但对于群众而言,很难有精力去应付这些。再次是执行问题。“上访”大多是民告官,官司即使打赢了,但能否执行得了,能否执行到位还很难说。

二是因征地、拆迁、环境问题引发大量非正常上访或群体性事件。由于土地征用,拆迁、补偿和安置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群众的切身利益,或者为获取更多的利益,群众不断非正常上访甚至群体性上访,上访时往往人数较多,情绪激动,堵塞交通,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

三是农村财务、村务问题引起的村民非正常上访。有的村由于财务管理混乱,财务、村务不公开、不透明,甚至有违规违纪违法现象,成为村民上访事件的导火线。譬如片区纪工委查处的巡场镇塘坝村,当其会计账余额与出纳的资金余额有较大出入时,其支部书记一句话就将会计账重新以现有资金余额进行做账,致使会计账没有连续性,不能真实反映其资金状况。这就要求尽快建立农村财务、村务公开制度,保证财务、村务公开、透明,让群众明白。

四是干部作风不实,科学决策欠缺。一些地方个别领导和干部官僚主义严重,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作风漂浮,在重大问题面前不调研、不结合实际,“拍脑门”决策、“拍胸膛”表态,出了问题“拍屁股”溜人,有的甚至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造成劳民伤财,侵害了群众利益,伤害了群众感情。

五是贫富差距拉大。目前在收入分配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城乡之间、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仍在扩大,特别是农村一些群众还在贫困线上挣扎,给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带来隐患。

六是历史遗留过多。历史遗留问题是最让受访部门头痛的难点问题,这些问题受政策调整、当事人变迁、证人失散等影响,很难得到有效解决,时间越长问题越复杂越难以调解。七是基础工作滞后。虽然各级都高度重视上访,但基础性政治思想教育还不完善,《信访条例》宣传不到位,群众不知道哪些问题应该上访、哪些问题不应该上访、哪些上访是违法行为、属于什么问题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上访等,造成群众盲目上访。

减少和避免群众上访的对策及建议

如何处理好农村群众上访问题,是各级党委政府,各级领导干部值得研究和思考的问题。通过处理群众上访的实践,我们认识到,只要心里装着群众,真心实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群众上访是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避免的。

一是搞好乡(镇)村基层班子建设,增强党的战斗力。农村 基层组织建设优劣是减少上访和及时有效化解上访的关键因素,特别是配好一把手,大量的实践证明,凡是村级班子好的,党政一把手过硬的,很少或基本没有上访案件。

二是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群众上访反映问题中,反映基层干部以权谋私,为政不廉的占大多数,因此,要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思想教育和法规政策教育,特别是现行政策,法律知识、社会主义公德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教育,提高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同时,要教育群众增强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用政策法规约束村社干部的行为。

三是结合实际真正为群众办好事实事。在土地调整上,要严格按照上级的政策,做到合法、合情、合理。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上,要立足本地实际,科学规划,向群众讲明利害关系,争得群众满意。坚决不搞劳民伤财的花架子工程,面子工程。干事业要得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决不能盲目从事。

四是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提高干部依法行政水平。部分村的各项制度成了墙上的“摆设”,导致干部作风不民主,独断专行。对此,要大力加强民主化管理,抓好各项制度落实,特别是建立起民主议事,民主决策,政务公开,财务公开的民主管理及其监督机制。

五是解决群众具体实际问题,把好处理关。解决具体问题是减少上访的最有效的手段。不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只靠死看死守,围追堵截,那是权宜之计。对于绝大多数上访群众来说,只要问题得到解决,他们就会息诉罢访。

六是及时掌握群众上访的信息,超前工作,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群众上访一般有个酝酿过程,只要我们注意掌握其事态形成前的酝酿、串联状态,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解决,掌握工作主动权,就能有效地遏制上访事件的发生。

七是认真宣传贯彻《信访条例》,严格规范群众上访程序。要向群众宣传有关政策法律,对群众集体上访必须按照选派代表的规定办理,对不派代表的集体上访,一般情况下坚决不予受理。对不到指定场所反映问题、围堵党政机关、拦截公务车辆的行为应由公安机关依法处置。对少数组织、串联、煽动群众集体上访或利用集体上访闹事者要依法处理。2

第二篇:煤矿事故多发原因剖析及应对措施

煤矿事故多发原因剖析及应对措施

(平锦煤矿“11〃22”运输事故通报会议材料)

2011年11月22日13时10分,平锦煤矿发生了一起运输事故,死亡1人,轻伤1人。上面专家组就事故经过及原因进行了通报,事故的详细经过及原因待事故调查结束,专家组和事故调查组将形成正式的现场勘察报告、事故技术鉴定报告和事故调查报告。针对此起事故,我就今年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和下步安全生产工作应对措施讲几点意见。

一、2011年全市煤矿事故回顾

截止目前,全市煤矿共发生4起死亡事故,死亡4人,轻伤1人。2011年1月17日,谭家湾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死亡1人;2011年8月17日,漂水岩煤矿发生一起顶板事故,死亡1人;2011年10月6日,大树林煤矿发生一起运输事故,死亡1人;2011年11月22日,平锦煤矿发生一起运输事故,死亡1人,轻伤1人。

二、2011年全市煤矿事故特点

1、事故发生区域较集中。全市有煤矿的乡镇共3个,分布在红土、沙地、太阳。本发生事故的矿全部集中在红土。

2、事故发生的类别较单一。4起事故分别是2起顶板事故,2起运输事故。

一批竣工验收赶工期,春节放假期间违规组织技改;漂水岩煤矿眼看技改工期到期,想尽快完成技改,投入联合试运行,赶进度。大树林煤矿想抓住煤炭销售市场看好,价格大幅度上扬的机会,抢生产,国庆放假期间违规组织生产。

5、从业人员教育培训力度不够,普遍素质较低,缺乏应知应会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随着“科技兴煤”战略的推进,煤矿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煤矿开采新技术、新工艺。

6、煤矿监管力量薄弱,专业性人才较少,与煤矿现有数量不相匹配,监管频率和力度不够。

四、下步安全生产工作防患措施

1、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煤矿必须搞好矿长、安全、生产(基建)、技术、机电副矿长、通风区长(必须兼矿长助理)“六长”的配臵。明确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生产辅助单位、职能机构和各岗位人员承担的安全生产责任,把安全生产的责任逐级逐项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和各岗位人员,形成健全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体系。建立安全监督检查制度。

2、加强技术基础管理工作,及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

技术负责人每月组织一次技术分析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安全生产技术问题。重大安全隐患或技术难题,应聘请专家

保养和检修制度,保证设备完好;杜绝电气设备失爆,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机电设备;完善供电系统和规章制度,定期检修供电线路、设备,保证矿井用电安全。

4、加强隐患排查的管理。

加强隐患排查整改。公司和矿井要建立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明确日常排查、定期排查和分级管理的任务、范围和责任。公司每季度、矿井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以隐患排查为主要内容的安全大检查,矿井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长负责随时进行隐患排查。公司和矿井对查出的各类隐患要进行登记,落实整改措施和责任人员,限期进行整改。整改结束后,按规定由公司主管负责人、矿井负责人组织进行验收。每季度向市安监局和经信局提交隐患排查整改书面报告。

5、加强劳动组织和用工培训管理。

严格落实全员安全培训,并依法与从业人员签订劳动合同,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煤矿对新招入矿的井下作业人员,必须组织对其进行不少于72学时安全教育和培训,考核合格并在有经验的职工带领下实习满4个月后方可独立上岗作业。井下作业人员每年接受教育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学时。煤矿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有资质的机构培训合格取得相应资格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6、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

第三篇:当前煤矿事故多发原因及对策

当前煤矿事故多发原因及对策

摘 要近来煤矿事故多发。认为导致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思想麻痹、管理松弛、投入不足、培训不够和滥采乱挖。从10个方面提出了搞好安全生产的对策,主要有:加强国家对煤矿的安全监察、加强安全培训和安全宣传、加强安全法规建设、依靠科技进步搞好瓦斯治理、要求保留下来的小煤矿合法开采和严肃处理事故责任者等。关键词 煤矿安全 安全生产 安全监察

自1998年第四季度以来,全国部分地区的乡镇煤矿和一些国有煤矿安全状况不好:在国有重点煤矿中,特大瓦斯爆炸和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时有发生;乡镇煤矿事故更是接连不断,反复较大;重大、特大事故总的呈上升趋势。

当前煤矿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

(1)少数领导指导思想不端正,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一些地区和煤矿的领导同志没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把安全生产摆在首要位臵上,当生产、效益与安全发生矛盾时,不是首先保证安全,坚持安全第一,而是放松对安全的要求。有的事故单位采掘工作面风量明显不足,瓦斯时常超限,却不及时采取坚决措施进行瓦斯治理和强化通风,而是继续组织生产,甚至高强度生产,最终导致事故发生。

(2)煤炭企业安全投入减少,保障安全生产的条件大大降低。由于煤炭市场持续疲软,货款拖欠增加,资金极度紧张,影响了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职工基本生活,一些企业安全投入大为减少,有的甚至谈不上投入。如陕西省截止1999年5月止,共被拖欠货款7个多亿,其所属局矿、公司全部欠发工资,安全资金投入不能落实和保证。吉林省截止到1998年末,国有重点 煤矿安全欠帐近1.66亿元,其中缺自救器32330台,瓦斯检测仪2930台,瓦斯探头163个。据初步了解得知,现在94个国有煤矿下放给省里后,真正能保证安全投入的只有5个,其余的发工资都困难,根本无法在安全上进行投入。

(3)少数干部工作作风漂浮,放松现场管理。不少单位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存在“思想松、纪律松、管理松”的问题。一些领导干部和管理人员工作作风不扎实,安全工作抓得不实不细,对井下的问题心中无数,往往讲得多,干得少;浮在上面的多,下井的少;有的以包代管,甚至包而不管。一些单位现场监督检查工作也很不得力,不能严格执行“三不生产”原则,导致劳动纪律松驰,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现象时有发生。过去一直坚持比较好的质量标准化工作也出现较大滑坡,使安全生产失去可靠基础。

(4)一些煤矿对瓦斯灾害的超前预防工作重视不够,事故隐患严重。在事故的调查处理中发现,一些单位没有按规定设臵监测装备和瓦斯报警断电仪;有的装备了,但维修管理跟不上,不能有效发挥作用,工人用工作服包住瓦斯探头而冒险蛮干的现象也时有发生;一些高突矿井不重视瓦斯抽放工作,有的虽有抽放系统,但采、掘、抽严重失调,预抽欠账;还有的矿井巷道失修严重,通风断面严重不够,加之通风设施质量不好,造成工作面风量严重不足;一些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不可靠,风流短路和循环风现象时有发生;有的煤矿采掘工作面高强度生产,但没有实施可靠的通风安全措施,工作面回风流瓦斯超限频繁,这些都是造成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诱因。

(5)有的煤炭企业技术管理混乱,业务保安工作落实不够。一些矿井的许多重大隐患和问题长期存在,有的甚至从一开始设计时就存在和留下了安全上的隐患,在生产过程中又迟迟得不到整改。如采区部署不合理,工作 面密度过大,甚至在高瓦斯区域内密集布臵许多采掘面,造成了风门过多,通风系统复杂,发生事故后容易造成事故扩大。

(6)煤矿工人安全培训滞后,有的甚至流于形式,职工素质普遍较低。煤矿事故多发和技术管理水平低的问题,暴露了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工作的差距。大量生产一线的工人,特别是农民工,他们是伤亡事故中受到伤害的主体,但是他们当中一些人也往往是伤亡事故的直接责任者。从调查中发现,目前煤矿一线职工中80%以上为农民协议工,他们文化基础差,招工到矿后仅仅经过短暂的培训就进入采掘一线,部分职工连一些基本的安全知识、安全措施都不了解,自主保安意识相当淡漠,不具备起码的抗灾害能力。特别是许多从农协工中提拔上来的基层现场管理干部,素质偏低,对规程一知半解,执行很不自觉,对灾害应变能力较差。

(7)乡镇煤矿的滥采乱挖给自身的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的隐患,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矿的安全生产。煤炭行业关井压产以及整顿煤炭生产秩序工作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些地区继续非法开采,煤矿生产秩序仍然比较混乱,反复较大。许多无证非法小煤矿根本不具备基本的安全生产条件,却仍然私开滥挖,超层越界,争抢大矿资源,不仅自身事故频发,而且往往殃及大矿的安全生产。

搞好煤矿安全生产应采取的对策

(1)进一步理顺和健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体制,加强国家对煤矿的安全监察力量。安全生产实行国家监察,以及企业的安全管理体制是以法制的形式确立的,是对生产实践活动进行安全综合管理的组织保证体系。我国现行的“企业负责,行业管理,国家监察,群众监督”的安全监察的管理体制是符合企业安全管理客观要求的,并在安全生产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应在加强国家对煤矿的安全监察力量上下功夫,调整充实煤矿安全监察人员,设立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代表国家履行对煤矿的安全监察职责,加大对国有企业下放后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监察力度,督促企业严格管理,加大企业搞好安全生产的外部压力,确保安全生产。

(2)调整和改善局、矿两级安全监察机构的管理,强化企业的安全监察工作。当前局矿两级安全监察机构(矿务局安监局、矿安监处)在实际工作中,逐步演变为局、矿行政领导下的一个工作部门,很难在生产过程中大胆履行安全监察职能,尤其是当安全与生产发生冲突时,往往安全服从生产。有鉴于此,矿务局安监人员最好由上级煤炭管理部门派出并负责管理;矿安监人员由矿务局派出和负责管理,以此来强化企业的安全监察。

(3)大力加强安全培训和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是安全管理中一项最基本的工作,必须深入持久地把这项基础工作做好,要使各级领导、企业法人、生产经营者和广大职工了解和掌握最基本的安全生产法规知识和安全生产技能,不断提高广大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通过分析事故,我们不难发现,由于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而酿成的事故,在整个伤亡事故中占绝大多数,必须向安全教育、安全管理要安全。要通过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消除愚昧落后、违章蛮干,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安全生产。

(4)大力加强对煤矿的安全监察。在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特别是国有重点煤矿下放地方以后,不能过于强调依靠企业积极主动地、自发地去搞好安全生产,尤其是那些乡镇煤矿。作为政府以及煤炭管理部门必须依法加强对煤矿安全的监督检查。要尽快加强安全监察队伍的建设,提高安全监察人员的素质,尽可能地改善各级监察队伍的交通、通讯和技术装备。

(5)全心全意依靠广大职工群众搞好煤矿安全生产。现在各级局(矿)工会组织都普遍建立健全了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委员会和女工家属协管安全委员会,全国有不脱产的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员约20余万人,直接工作在生产一线,对安全生产最有知情和发言权,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企业各级领导必须继续重视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认真落实煤矿工人安全生产十项权利,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帮助解决工作中的实际困难,使职工群众在安全生产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6)进一步落实各级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安全生产工作的主体,企业必须对安全生产负责,搞好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的义务。随着改革的深入,企业对安全生产的责任不是减轻了,而是必须从严和强化。因此,要督促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自我约束和激励机制,坚持全员全过程抓安全,实行全面安全质量管理。

(7)加强安全生产法制建设。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有关职业安全卫生方面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在煤矿安全生产中,必须进一步加强有关安全生产法律和贯彻执行法规的建设。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上明确提出,依法治国是党领导国家的基本策略。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是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的突出问题不是没有法,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已有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没有完全落到实处。所以,怎样进一步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抓紧落实仍显得非常重要。

(8)依靠科技进步加大瓦斯灾害治理力度。全国国有重点煤矿有一半左右属于高瓦斯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事故已经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最 大危害,预防瓦斯事故是搞好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瓦斯煤尘事故控制不住,就不可能真正实现安全生产的稳定好转。因此需要继续坚持原煤炭部要求的以风定产和先抽后采的原则,狠抓矿井通风系统和瓦斯检测系统改造,使之科学、合理、规范。各级煤炭管理部门和科研单位,要深入实际,深入现场,针对瓦斯煤尘事故多发单位的特点,认真寻找规律,帮助指导瓦斯的综合治理和瓦斯灾害预防的科研工作。

(9)整顿煤炭生产秩序,促进乡镇煤矿依法办矿。应抓住当前关井压产这一契机,切实搞好关井压产工作,督促协同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取缔关闭非法和布局合理小煤矿以及严重威胁大矿安全生产的小矿。对保留下来的小矿要给予技术上的帮助和指导,监督其合法开采。力争通过整顿,努力减少和消除隐患,使煤矿的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明显的好转和改善。

(10)按“三不放过”原则严肃处理事故责任者。当前需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查处重大责任事故的规定,依照事故的处理程序认真做好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对因玩忽职守、违章指挥而造成事故的责任者一定要严肃处理,决不能姑息迁就。要运用经济的、法律的和行政的综合手段,严肃查处事故,努力防止和克服从本地区、本部门利益出发偏袒责任者的错误做法和行为,一经发现,要对这些单位的领导严肃处理,触犯法律的,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与此同时,还要指导和帮助事故单位落实事故的防范措施,防止和克服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

第四篇: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及应对措施

2007-1级

孙 莹

内容摘要: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我国中小学教育发展过程中必须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很多调查表明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正承受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因此,分析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来源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以缓解他们的压力,将对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成长从而保证农村中小学教育健康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新课程改革

人的心理是由多个要素有机组成的动态系统。如果组成这个系统的某些要素对外部的反应陷入不正常状态,就会出现因心理冲突、心理失衡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并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题。当前,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使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面临着许多严峻的挑战,给他们造成了较大的心理压力。过重的心理压力不仅不利于农村教师教书育人活动的进行,而且严重地影响了农村教师自身的身心健康。由此,分析新时期农村中小学教师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及其这些压力产生的源泉,并思考相应的应对措施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就显得尤为必要,而且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

当前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比以前,尤其是比新课程改革未实施以前更大了,具体说来其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赋予教师的责任过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大

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对教师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给教师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在社会发生急剧变化的时候,教师与大多数社会成员一样,不得不面临着转型时期包括价值观在内的各种冲突,承受着很大的心理压力,而教师承担着为国家培养下一代的历史重任,这种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职业本身的要求,又促使教师必须承受着比普通的社会成员更大的压力。教师的影响是间接的,必须经过学生的内化才能见效,教育的成效还受家庭、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而这些又很难为教师所控制。今天,人们往往把学生的许多表现都归于教师的责任,诸如“没有学不会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等。在这些归因面前教师有时显得很无助,从而感到压力巨大。

2、农村中小学管理太过僵化

教师的心理压力很大程度上还与学校的管理有关。首先,一所学校的管理是否能够给教师提供一个教育教学的良好氛围和环境,也会直接影响到教师心理承受能力。目前许多农村中小学没有自己的管理思想,做形式的事情太多,无端地增加了教师许多压力。其次,在学校管理上,许多农村中小学校长在管理过程中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对教师信任不够,一味实行所谓“铁的纪律”、“钢化管理”不断对教师增加新的要求,使得教师疲惫不堪,心理负担沉重。再次,在对教师的评价机制上,以学生的考分作为考核教师工作优劣的唯一标准的评价导向,以及对教师实行终结性评价而不是发展性评价,这都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压力,也使一些教师缺乏职业成就感。最后,教育管理当中检查过多,评比过多,而给教师成就、发展的机会过少,不仅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荷量,也促使教师之间的不良竞争日趋激烈。现实的残酷竞争与诱发出的功利需求及人性的弱点让不少的教师在教师与教师、教师与领导、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的人际关系中不能顺利交往与沟通,导致心力交瘁,压力加大。同时,由于农村地区相对比较闭塞,学校又不能从管理层面上创设和谐的环境来舒缓教师的心理压力。所以,教师在遇到压力时寻求解决的途径不多,往往只借助于酒精、扑克等,而这些只能暂时性的解决苦闷,于长期的压力释放并无助益,导致教师压力日臻积累,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痛苦。

3、农村中小学教师工作负荷过重

教师工作负荷过大。教师的职业决定了他们在8小时之外还要工作,除备课、批改作业、家访外,还要个人进修、继续教育。有很多农村中小学还实行寄宿制,教师晚上还得随同学生自习,其实际工作时间最高可达14小时。另外,学校每天进行纪律卫生评比,拿不到红旗就扣奖金,每月进行班主任工作常检和任课教师常检;除此,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还规定要计算机考试、普通话考试、英语考试等等,而要应对这些任务就得花费教师们相当多的时间。对教师来说,超负荷的工作量常常会造成心理上的紧张,这种紧张在不能有效释放的时候就会转变成超强的心理压力。超长的工作时间和超重的工作负荷让许多教师常常忙得顾不上家,尤其是学校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常常是“两头黑”——早晨天不亮就出门,晚上顶着星星回家。把课带回家备,作业带回家改则是经常的事。许多双教工家庭,彼此忙得家务事顾不上。单职工教师(夫妻双方其中一方为教师,另一方在家务农)根本顾不上家里的农活,另一半也是满腹怨言,无形之中又多了一份压力。

4.学生家长的不配合,独生子女、留守子女过多,给教学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当今社会独生子女多,都是家庭的心肝宝贝,个性较强;有些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心理素质较差,问题行为很多,难于调教。还有就是农村留守孩子多,教育孩子在某种程度上就变成了学校的全部责任,学生犯规违纪根本找不到家长配合进行教育,教师为此苦恼不已。

还有很大一部分的压力来自学生家长。有三类学生家长给教师的压力大:一类家长毫不理会子女的学习情况,也不愿配合学校和老师为提高学生成绩和素质而采取的措施,这样导致教师们有意义的行动无法跟学生家长达成一致或是得到他们理解,往往会非常苦恼,无形之中增加了他们的心理负担;另一类家长又过于关心子女的学习,常对学校或老师做无理地干扰,影响了教师规律;还有一类家长是既对子女的学习看得很重,但又不愿意自己去管理子女,将子女的教育责任全部归于教师,子女的学习好则是子女的聪明所致,子女的学习不好则为教师的水平太差,对教师的劳动毫无感恩之心。这种无理要求的家长带给教师的将是无言的痛苦。

5、国家教育政策具有不稳定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各个国家都把教育与国家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不断进行教育改革与创新,教育领域各项政策的变化也是造成众多教师深感压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一,从事教育的教师学历变化来看,从1998年起教育部陆续实施的年轻小学教师学历大专化、初中教师学历本科化的学历提升等园丁工程,以及诸如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化、研究型教师的号召等一揽子改革计划、方案和政策改变,又让个体业余充电学习的教师多了几许重负。原来初中教师大专化,很多教师还大专还没有毕业,就不能适应要求了——初中教师要本科化了,快速的政策性变化让农村中小学教师常常有应接不暇之感,备感心力憔悴,压力巨大。

第二,新课程改革也给中小学教师心理带来压力。自2001年9月起,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地展开,这项改革已于 2004年秋进入全面推行阶段。这次改革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十分重大的一次基础教育改革,改革旨在实现我国中小学课程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向关注每一位学生发展的历史性转变。课程改革纲要中还明确指出:“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就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要确保教师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由此,各教育机构、师资培训机构都在积极组织进行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工作,教师只有不断“充电”、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不断深化,新的课程标准相继出台,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进的教育、教学和课程理念广泛传播,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纷纷涌现,所有这一切在对教师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人们对教师的期望值也更大,他们认为,这些变革理所当然地应该带来教师教育教学绩效的提升。但是我们必须看到无论教学理念有多好,教学内容有多全面、系统,教学手段有多先进,但就教学实效来说还存在许多不确定性的因素——教师的教学对象是活生生、具有不同生活背景和复杂心理活动的人。与此同时,教育部门开展了下岗、待聘等人事制度改革。这些对广大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地区教师群体无疑是一个极大的冲击和挑战。

6、中小学教师的个人因素

造成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压力过大的个人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教师个人的经济压力和婚姻压力。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尤其是年轻男教师面临着经济压力和感情生活的困惑。虽然说目前教师的经济待遇不断在提高,但很难满足时代转型所带来的物质生活的需要。如:随着国家房改政策进一步商品化,高额的房价使得许多年轻教师只能望“屋”兴叹,由此而来的心理压力,不是教师本身能解决的问题。另外,小学教师阴盛阳衰,又因分配偏远、个性保守、生活圈子狭窄等问题,适龄男性教师晚婚、失婚普遍,校园出现了不少“单身贵族”。

其次,来自教师个人发展的因素。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根据人的需要的不同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分为五个方面:它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当前政通人和、社会安稳的大好局势下,对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自我实现的需要在他们的追求和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尽管当前农村发展较快,但就教育而言,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管理手段,无论是学校的管理方式还是激励机制较之城市来说还差距甚远。尤其是在当前人事制度改革还不彻底的情况下,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向城市流动都是非常艰难的。尽管有些农村中小学青年教师非常优秀,但在潜规则盛行的情况,他们也无法通过正常途径走向更好工作岗位,从而实现他们更高的理想。因此,这些年来,很多青年教师都走向了考研之路。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当前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文凭和实质学历也考研要求相距甚远,因此,从本地区这几年的情况来看,成功者很少。这种考试失败后的挫折感,也会深深地刺痛教师的自尊心,从而也转变成深重的心理压力。

由于教师其他的原因,还有许多形形色色的不同的压力来源,如信息的闭塞导致一些爱书教师无法及时得到有关的书讯,而另一些教师对网络比较偏爱,但苦于条件无法上网获取自己想要的信息;有些“半职工”教师在辛苦的教书之余又要忙于家务,根本无法抽出时间来提高自己,但现实却要求他们必须抽出时间来拿到合格的文凭以符合政策性要求;还有一些教师苦于没有更好的途径来提高自己,自学固然是一条好的路子,但在自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很难得到顺利而有效的解决,苦闷不已;还有一些教师需要学校提供条件出去看看抑或说是见识一下教学名师的风采,以更实在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但苦于现实不能提供条件,内心烦恼不已,如此等等,已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因此,深入了解农村小学教师的压力源,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提高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有效解决这些压力将对促进农村基础教育的良性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本文将对如何解决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这些压力作一初步探讨以期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所助益。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压力应对措施探讨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教师从事教育事业、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条件。农村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并由此导致的身心疾病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对现状的调查和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利于寻找到缓解教师压力的方法。综观上述研究结果,本文认为要想解决这些农村中小学教师身上的、心理上的压力必须要多方面联动,一起配合,才能行之有效地处理问题、解决问题。

1、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管理的建议

第一,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教育农村小学教师,使他们树立敬业、乐业的精神,热爱教育事业,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在困难面前有顽强坚毅的意志,有乐观进取的精神等。

第二,应充分重视农村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影响。要尽可能地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更多地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实际情况,以人为本,全方位考虑问题,合理安排工作。在工作中,尽可能发现每一位教师的闪光点,运用物质和精神的方式予以激励,满足他们的合理需要。

第三,建立面对教师的心理咨询机构,定期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评估;建立教师活动俱乐部,定期开展活动;同时,定期组织教师进行有关培养心理素质内容的学习,让教师了解有关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心理咨询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知识,进行自信的训练以及心理卫生常识的普及等,切实培养出具有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良好的情绪意志品质和能竞争、善于合作的一代新型农村教师。

第四,给教师“减负”,即尽可能减轻教师不必要的心理负担。改变过去只以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升学率的高低来评价教师并且与各种福利待遇挂钩的做法,建立教师发展性的评价机制。为中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搭建平台,以增进他们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减少检查、评比次数,尽量做些对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有益的事,取消无意义的检查。

第五,加大教育投入,进一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待遇。农村小学教师收入较之其他行业和城市教师来说是非常低的,在生活水准日益提高的现在,教育主管部门要首先保障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收入稳步提高。

第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教师的生活情趣;加强对中年教师尤其是女教师的关爱,同时关注年青教师尤其是男教师的个人婚姻大事,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之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

2、对教师的建议

第一,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心理压力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本人作为心理压力源有三层含义。一是教师对自身能力、水平认识不足,过高估计自己,自我期望值过高,经常导致活动失败而引发心理压力;二是教师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压力;三是教师思考问题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确而造成心理压力。因此,作为教师个体,正确对待压力,及时调整认知心态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人是独立而特殊的个体,只有对自己的认识越深刻,才能越能帮助自己有效地调适工作压力、生活挫折及内心冲突所带来的困扰。

第二,放松情绪,减轻心理压力感。心理压力一旦产生,必然伴随着情绪上的焦虑和高度紧张,而高度紧张的情绪又作为一种剌激反馈到人的身上,使人产生更强的压力感,情绪紧张和心理压力就是这样相互影响、逐步升级、逐步增强的。因此,放松情绪对于缓解压力非常有用。情绪的放松可以采用诸如放松训练、转移注意、与人交流等等方法。

第三,磨练意志,增强个人抗压性。外界刺激到底给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压力,实际上是由每个人自身的抗压性(或称抗压能力)所决定的。对于相同的刺激,抗压性较强的人感受到的心理压力较小,反之较大。人的抗压性是靠后天炼就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人格方面的修养,加强意志独立性、果断性、自制性等品质的培养,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压力面前不屈服,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学会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不良情绪的干扰。

第四,学会交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学家早就指出,人类的心理适应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个人性格往往开朗,对挫折的承受力强。实践证明:成功的教师往往是乐于和学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于与学生打交道的教师。教师应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第五,积极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随着社会的变迁,教师只有了解自己所处的角色情景,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职业适应能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努力钻研教法,探究学法的教师,才能轻松自如地挥洒教坛,以自身的高素质促进学生素质发展。

3、对社会的建议

第一,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社会地位,形成尊师重教的社会风气。经济收入多少是社会地位高低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劳动也需要经济手段来调节,只有使中小学教师的经济收入居于其他行业的前位,才能真正使中小学教师这份职业成为人人仰慕的职业,从根本上缓解中小学教师内心的冲突。

第二,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教师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要多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以换位思考的方式多给教师一份理解和支持。

第三,全社会要与学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职责和使命。

第五篇:当前伤害案件多发的原因正稿

当前伤害案件多发的原因、特点及遏制对策

南漳县司法局刘小力

当前,伤害案件渐趋多发频发态势,已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稳定,也影响了构建和谐社会。为减少此类案件发生,笔者就如何认识把握伤害案件发生的特点和规律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了遏制、预防、处臵这类案件的应对措施。

一、当前伤害案件发生的特点

据县公安部门统计,2009年南漳县共发生各类伤害案件99起,同比上升了17.9%,占刑事发案总数的22.5%。从发案的原因看,呈现出四个特点:

一是家庭纠纷导致伤害案件突出,具有隐密性。去年,仅此类伤害案件全县发生12起,占案件总数12.1%。首先,由于城乡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量增多,导致双方长期分居,加之外界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不可避免的出现恋爱和家庭婚姻的感情破裂情况增多。有的成年人不能理性对待正确处理感情纠纷,受感情支配而发生过激行为,酿成恶果。这类伤害案件的发生虽然有一定过程,但涉及到当事人的很多隐私,双方都不愿意找基层组织调解。即使基层组织掌握了情况,但此类纠纷除了有情感原因外,往往还涉及到财产分割、返还、补偿等,调解难度大。一旦调解无效,矛盾纠纷长期沉积,就可能导致伤害案件发生。

二是利益纷争引发伤害案件突出,具有普遍性。这类伤害案件在广大农村普遍存在,农民十分看重田边地角、禾苗庄稼、宅基地界线、房屋排水、采光、道路通行等问题,邻里之间往往为田界、山界、生活生产用水、鸡猪狗牛等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矛盾纠纷,发生争执,由于当事人不能互谅

互让、协商处理,进而由普通民间矛盾纠纷演变为打架斗殴,暴力伤害他人。

三是青少年暴力伤害案件突出,具有倾向性。当前,一些渲染暴力、影视、网络游戏等低俗荒诞内容对青少年心灵的浸透污染,使一些青少年迷失了人生方向,心灵发生了扭曲,他们崇尚暴力,追求惊险刺激,以武力征服他人为乐,作案胆大妄为,手段残忍,不计后果。从年龄段看16-30岁的人员占犯案人数的40%。此类伤害案件对社会危害性大,作案的青少年往往以团伙为主,越来越呈严重的倾向性发展。

四是日常生活小事引发伤害案件突出,具有突发性。从去年发生的99起伤害案件来看,因口解纠纷发生的即时伤害案件在70余件,占伤害案件发生率70%。在日常生活中,不特定的人与人之间因行走碰撞、车辆擦挂、开玩笑、甚至酒桌上发生的口角纠纷引发矛盾冲突,演化为打架斗殴,伤害他人。案件发生不受时间、地点、环境限制,也不分年幼,这类案件占伤害案件比例较高,防范难度大,涉及范围广,危害性大。

五是伤害案件发生分布不均,具有区域性。从伤害案件发生地域分布来看,经济大镇、中心集镇由于人口密集,流动人员多,产生的利益纷争与其它镇区也相对较多,发案率较高。其次是经济文化较落后、交通闭塞、人员思想较陈旧、法律素养不高的山区镇发案率也较高。去年仅城关镇就发生各类伤害案件34起,占总发案率的34%。武安镇、九集、东巩这样的经济大镇发案率也普遍较高,分别占15.1%、14.1%、8.1%。而经济文化较落后的长坪镇、板桥镇各11起,分别占总发案率11%。

二、伤害案件发生的原因

伤害犯罪是一种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它的形成有其诸多

方面的因素,结合我县的实际情况,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素质偏低,道德修养低下是发生伤害案件的思想根源。从2009年全县发生的99起伤害案件的人群结构、文化程度来看,农村户口占80%,初中以下文化占73%,文化素养偏低人员犯罪占绝大部分。特别是在农村,一些村民法制观念淡薄现象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发生家庭、社会利益纷争后不是找基层组织解决或走运用法律解决的途径,而是采了争吵、辱骂、撕打甚至暴力伤害的办法,尤其是低文化层次的人员,法律素养低,自我约束力差,思想狭隘,做事容易冲动,报复心理严重,甚至只为出口气,争个面子,而一意孤行,铤而走险。

(二)受不良文化影响,家庭监管不力是引发青少年伤害犯罪的社会根源。一方面,由于当前网络变化发展较快,内容良莠不齐,加之文化市场管控不力,宣扬暴力的成分越来越多,许多直接针对青少年消费群体,而家庭、学校、社会在这方面还没有效建立“防火墙”。青少年模仿力很强,容易把暴力作为解决问题的手段,为琐事大打出手。另一方面,由于当前居民、农民外出打工、经商,婚姻破裂等社会现象凸显,导致留守少年、单亲家庭增多,对青少年缺乏有效的监护管理,加上同龄群体不良交往的影响,使部分青少年人生方向发生了扭曲,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三)基层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存在死角。一方面,农村税改后,随着村组合并,地域扩大,干部减少,职能转换,基层组织作用越来越弱化,法律宣传教育工作流于形式,人民调解工作疲于应付,尤其是偏远村问题更加突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法律宣传教育工作也很难触及到这些末梢神经,使部分村民法律意识淡薄,依法解决利益纷争的能力偏低。另一方面,农村婚姻家庭纠纷、土地山林纠纷、宅基地纠纷大量增多。一些矛盾纠纷长期得

不到解决易激化。

(四)对伤害类犯罪打击不力,对犯罪分子震慑不大。伤害案件,特别是轻微伤害案件是属自诉案件,不少基层公安干警认为轻伤害案件不是恶性案件、重大案件,因此对这类案件的处理偏重调解。同时办案人员证据意识不强,对轻伤害案件的调查往往要等到受害人伤愈、鉴定结论作出后才开始进行,因时过境迁,有的物证灭失,有的发生串供,有的证人迫于各种压力不愿作证,有的证人对案发时的情况确实回忆不清,不但证据的收集十分困难,更有甚者,有的犯罪嫌疑人为逃避惩罚出逃外地,使案件长期无法结案。即使部分案件起诉到法院,也是重民事赔偿,轻刑事处罚。

三、遏制伤害案件发生的措施

(一)健全工作网络,完善联动机制。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入开展平安湖北建设的意见》,按照县综治委的安排部署,进一步健全工作网络,完善联动机制。一是搭建工作平台,建立三级联劝网络。乡镇综治联动中心要严格按照力量上整合、职能上融合、工作上配合、网络上组合、信息上汇合的要求,坚持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服务,一条渠道分流的办法,综治办、信访办、派出所、法庭、司法所、民政办、国土所、林业站等部门在联动中心挂牌办公,做到简单的事情马上办,特殊的事情变通办,复杂的事件联合办,切实解决了群众的诉求;村级建立联动工作室,由支部书记(或主任)担任主任,治调主任为副主任,其他班子成员为联动室组成人员,由治调主任负责日常工作,每周集中一天联合办公,集中解决一周发生的重大矛盾纠纷;继续加强农村“三联”治安中心户防控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中心户长的作用,网络片区治安积极分子、法制宣讲员、纠纷信息员,认真开展好治安联防、纠纷联调、物事联管,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及时解决在最基层。通过搭建镇、村、“三联”中心户三级联动平台,形成横到边、纵到底的联动工作网络。二是健全工作机制,激发工作活力。为了最大限度地整合力量,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工作联动,必须认真执行县综治委下发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对接暂行办法》,坚持以乡镇综治联动中心为枢纽,对联动中心受理和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各自受理的矛盾纠纷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坚持遵循“谁受理,谁处理;先受理,后处理”、“宜调则调、宜诉则诉、先调后诉、以调为主”、“互通信息、相互配合”、“自愿平等,便民利民”四大原则,联动中心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通报工作情况,联合调解重大疑难纠纷,坚持执行责任查究制度,对渎职失职导致矛盾激化,酿成重大案(事)件的,坚决查究责任。

(二)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在日常预防、化解矛盾纠纷工作中,要认真执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坚持定期对矛盾纠纷进行拉网式滚动排查,集中化解。与此同时,要创新工作方法,针对农村矛盾纠纷呈现区域性、阶段性、类别性特别,开展矛盾纠纷专项治理工作。如农村土地纠纷突出,要认真分析土地纠纷产生的原因、研究解决的具体办法,集中开展排查调处活动,从规范土地流转合同入手,从根本上治理土地纠纷突出问题;要坚持治调主任月例会制度,利用例会机会,组织治调主任对调解成功和不成功的纠纷典型案件进行评点,共享成功成果,吸取失败教训,提高调解技巧、运用法律水平和成功率、加大对调处成功的重大疑难纠纷的奖励力度,凡符合重大疑难纠纷奖励办法规定的,均要按规定上报县综治委予以奖励。

(三)加快社区建设,增强管理能力。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社会上流散着大量的无人管理人员,留下了许多治安隐患,只有加强地域社区组织建设,实行统一治理管控,才能将这些人员纳入有效的管理范围。各镇区中心以及原撤

并乡镇政府所在地的中心集镇发案多的原因就是人员结构复杂,流动人口较多。要加快这些地域社区建设,建立健全强有力的社区组织,加强社会事物管理,重点抓好流动人口、暂住人口、出租房屋、社会闲散青少年、留守儿童以及网吧等文化娱乐场所的管理,开展群联群防,消除治安隐患。

(四)加强法制教育,提高自律意识。当前,要结合涉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利益的相关法律宣传,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作用,加大法制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形式以案说法、以文释法,深入基层和农村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法制教育,强化法制观念,增强法律意识,让其能够正确运用法律途径解决自身利益诉求;针对青少年特殊群体,要加大法制教育力度,做到教育关口前移。要从早从小教育,要注重学校与家庭教育的结合,家庭中父母应当言传身教,耐心地引导、启发,坚决杜绝家庭暴力,远离不健康文化产品,杜绝接触网络暴力游戏,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的社会环境。同时,学校要抓好德育和法制教育工作,加强对学生的反暴力培养,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暴力,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意识的预防犯罪教育。要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用健全、文明的精神产品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提高农民的道德素养。

(五)加大打击力度,消除侥幸心理。必须坚持以打促防,充分发挥法律的震慑、教育作用,政法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对伤害案件坚持依法从重从快从严打击处理,一般不得调解处理和对犯罪分子适用缓刑。

下载关于当前农村上访事件多发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当前农村上访事件多发原因以及应对措施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谈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应对措施

    浅谈当前的经济形势及应对措施论文摘要:金融危机愈演愈烈,使得各国的经济形势日益恶化。为有效应对这场危机,各国领导人在G20峰会上达成多项共识,以加强国际间的合作,缓解经......

    浅析农村道路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农村道路事故多发的原因及对策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村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村通”使农村道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机动......

    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应对措施论文

    当前农村家庭教育现状的调查及应对措施 肥城市潮泉镇初级中学 孙 超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正确的教育是我们的幸福,而错误的教育是我们的痛苦和泪水,也是我们对社会对民族犯......

    农村群体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五篇模版]

    农村群体事件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彭建忠关键词] 农村群体事件; 原因; 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D42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1962(2003)21-0043-02随着改革开放的深......

    当前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应对措施

    当前水稻病虫害发生情况及应对措施我镇今年麦茬稻栽插期相对较迟,生长偏弱,根据对我镇水稻田块调查以及气候条件分析,病虫害发生总体趋势及防治措施如下: 一、 发生情况 二代二......

    当前扶贫工作现状及应对措施[范文模版]

    当前扶贫工作现状及应对措施 ----尚庄社区扶贫工作调查报告 李伟关心、帮助和解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而关注民生,重......

    当前扶贫工作现状及应对措施

    当前扶贫工作现状及应对措施 ----尚庄社区扶贫工作调查报告 李伟 关心、帮助和解决职工群众生产生活上遇到的实际困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而关注民生......

    食品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食品安全隐患的原因及应对措施 摘 要 【内容提要】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随着经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