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时间:2019-05-13 21:48:4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谈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谈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第一篇:谈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谈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有针对性的提出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对策,从而提高旅游专业大学生一次性就业率。

随着经济的转型、就业机制的变革以及1999年以来高校扩招,我国高等教育迈入了空前的跨越式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在一定程度上成了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大学毕业生就业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纵观现有的研究,分析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的文章很少,有针对性地提出就业对策研究的文章则少之又少。本文对此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希望有所突破。

一、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1.大学生就业难与扩招有密切关系。

我国高校自1999年实施扩大招生制度以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攀升,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2009年《社会蓝皮书》发布预计今年大学毕业生约560万左右,但年底估计会有150万人难以找到工作。

2.高校的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和盲目的招生。

高校在专业设置上未能有效的和市场结合,也未对市场需求进行认真与客观的调研,从而使就业市场与实际需求偏离;另一方面,在招生过程中,各高校虽按计划招生,但具体开设的专业及各专业招生的数量由学校决定,什么专业热,就多招什么专业学生,学生及家长也是,什么专业热,就选择什么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

3.现有教育培养模式存在问题。

中国高校教育没有将产、学、研很好地结合起来,学校更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从而使得一些大学毕业生专业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弱;能力特别是动手能力差;缺乏社会经验,依赖性过强;个性过强,缺乏协作精神等等。

4.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期望普遍偏高,工作倾向反映了毕业生在社会和经济地位方面“,求稳”“、求高”心理,而敢于自主创业的毕业生人数较少。

从现实情况考虑上述毕业生的就业选择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高校、科研单位、国家机关、外资企业的人才容纳量有一定的限度,与此同时私营企业、中小企业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应该引导毕业生到这些单位就业。在地区倾向上,大学生“东南飞”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和价值规律,但也要与国家政府的政策调控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到中西部地区、中小城市就业。目前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先择业后就业,读书功利化思想在脑海里根深蒂固,热衷于金饭碗、高收入,择业期望值较高。有的过于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有的盲目攀比,追逐“热门”,结果错失不少就业良机。

5.我国高校就业指导工作不尽如人意。

据统计,2002年全国高校负责毕业生工作的专职人员与毕业生的比例多在1∶700以上,有些万人大学专职人员甚至不足2人。毕业生就业工作人员每天疲于应付用人单位和学生,根本无暇顾及深入研究、全面指导,更难开展个性化服务。

6.户籍制度妨碍了旅游人才的自由流动,使得中国的旅游人才资源得不到合理的配置。

我国目前的就业原则是户口属地原则,即大学毕业生原则上回本地方去工作,一些地区(特别是一些大中城市)明文规定只接受本地户口的毕业生,这使某些用人单位在招聘过程中出现户口歧视问题。户籍管理制度已成为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之一。因专业的特殊性,通过对毕业生的访谈,我们发现在大中城市就读旅游专业的毕业生,户籍制度对他们的就业影响很大。这些学生大多数不愿离开学生生活了四年的城市,而选择留下。因为在他们看来,在大中城市、经济发达地区从事旅游行业,发展空间会更广阔。在就业过程中,户籍就成了他们寻找工作的强约束影响因子。

二、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对策研究。

1.首先,政府应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最近,国家或将出台逐步取消户口管理的政策,这对高校毕业生,尤其是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来说,可以带来较高的成功就业因素。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自主创业。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2.建立联动机制,适应社会需求。

高校在办学过程中,必须引入市场机制,强化“市场意识”,要注重加强与社会的交往,如与旅游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形成并完善高校与企业的联运机制等。通过密切的合作关系,展开长期性的调研,主动掌握人才需求动态,建立与高校专业相适应的就业基地,甚至与用人单位开展订单式培养计划,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整专业结构,加强学科建设。旅游企业要发展,离不开高校输送的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旅游专业要发展,同样离不开旅游企业的关心和帮助,双方应加强互动,携手并进,共同打造优秀的旅游从业人才队伍。

3.高校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

“育人”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思想品德的教育;二是职业意识的教育。随着大学教育逐步从精英教育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就业必然呈现大众化趋势,过去可能是高中生以下学历人员从事的职业,现在可以由大学生去做。选择旅游专业的大学生没有这样的心理准备和承受力,难以在旅游行业长期立足。高校还要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适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适应行业的需要,旅行社、景点、酒店等行业特点各有不同;二是要适应企业的需要,由于企业都有自己的文化氛围,要入“企”随俗;三是要适应岗位的需要,每个岗位都有不同的职责和能力要求要把学生的适应度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

4.就业指导课对旅游专业大学生就业起着重要作用。

各高校不仅要开设就业指导课,还要增加社会的实践活动。学校应该将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中,根据自身的培养目标,安排一定的课时,对各个年级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进行系统地规划,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职业观,进行就业政策、信息、技能、道德指导,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长远规划,提升就业指导的教育职能,并且贯穿于大学生活全过程。促进校内外联合,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及产、学、研联合基地,使学生走向社会,进一步促进学生社会化等。但要做好,首先就得了解旅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需求。经过调查指出,在需要的就业指导工作内容当中,学生们最需要的是发布职业需求信息、组织校内招聘活动;其次,他们关注政策法规咨询、就业协议书指导、提高求职技能,最后,才是职业生涯指导和心理辅导。此外,还应加强信息服务。旅游专业毕业生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一种“产品”,高校要给“产品”找出路,想办法提供企业毕业生的信息,让企业了解“产品”,才能顺利推销出去。

5.学校要帮助毕业生建立正确合理的就业期望。

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已不在局限于原有的“统分统配”或简单的“双向选择”模式,而是适应市场需要,学校教育应该指导学生全面认识自己、全面认识社会、全面认识职业,树立正确而现实的工作期望,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观念,打破“一次就业定终生”的观念,引导学生正确估计自身的实力,同时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就业形势和政策、各地区各单位的特殊要求等社会的客观现实,确定一个合理的就业期望值。

6.全面提高旅游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现代企业都讲究用人求“实”不求“高”“。学历并非越高越好,企业看重的是个人的实战能力,因此要引导旅游专业大学生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石。在综合素质中,文化素质是基础,文化素质包括掌握知识、能力、方法、仪态等,是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开拓思路。高校应从社会需求出发,在加强大学生理论教学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开展有益于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素质拓展训练,如构建通识性教育平台,强化大学生的英语、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提高专业技能及科研能力,促进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等等。就业能力的提高将有效地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缓解难就业的现象。

7.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要遵循“开阔眼界、面对现实、正确定位”的原则。

毕业生要正确认识自己,主动适应社会。强化择业的竞争意识,在正确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充分相信自己的实力,发挥自己的优势,扬长避短,敢于通过竞争去达到理想的目标。其次,要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人们在求职择业中遇到挫折是正常的,切不可因此而自卑。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人生总保持着自信心,如丧失了自信心,就失去了开拓新生活的勇气。顺境中有自信心不足为奇。逆境中更需要自信心的支持。生活中的挫折是造就强者的必由之路,挫折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遇到挫折后应放下心理包袱,仔细寻找失利的原因,调整好目标,脚踏实地前进,争取新的机会。

因此,我们必须以现代酒店人才需要为酒店管理专业高职教育出发点,把满足酒店业这个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作为办学目标。由于旅游酒店业属劳动密集型产业,在人力资源需求上有其特殊性。原有的教学模式培养的学生,虽然理论基础扎实,外语水平高,但往往在专业意识培养上存在很大的问题,很难适应酒店的工作,思想不稳定,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严重。而另一种情况则是,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服务技能,但发展潜力有限,酒店很难从一线普通员工培养各级管理人才。要想高职学生受酒店欢迎,必须改革现有的办学思路,以酒店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加大模拟酒店模拟环境教学模式的建设,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对客服务技能,具备较强的酒店意识,英语口语能力较强,进入酒店能够正确定位,很快适应环境,独立工作。

第二篇:论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分析

试论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途径

唐来清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现实困境日益凸显,而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因素错综复杂。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解决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动员全社会各方力量以解决共同努力应对。

大学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成为家庭担心、社会关心和媒体关注的“热点”话题。而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已经成为不可争辩的事实。理性对待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关乎千百万家庭的安宁和社会的稳定。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严峻。从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时的559万人,2009年时611万人,到2010年达到空前的630多万,201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660万人,往届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开始累积,使得就业工作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而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如今的毕业生就业将面对“前有伏兵,后有追兵”的紧迫局面。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大学生就业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较高。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阶段,这意味着大学生由“天之骄子”变成了“普通老百姓”。大学生的就业同普通老百姓一样,要公平地参与社会竞争。而许多大学毕业生就业观念滞后,只想到国有单位、事业单位而不愿到私营企业或乡镇企业去就业,甚至认为只有在正规部门上班才算就业。许多毕业生把工作地点和工作待遇看得过重,不愿到急需人才的基层单位或条件相对艰苦、位臵相对偏远的地方就业。这些都制约了大学生在就业中的正确选择。

其次,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职业素质有待提高。一些大学毕业生的专业水平不够,或者职业素质太低,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有的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仍有待提高,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缺乏足够的就业实力,心理素质差,视野狭小,缺乏足够的团队精神和创新意识。因此,有很多的用人单位人手吃紧,也秉着宁缺毋滥的原则,长期空臵岗位。

第三,大学生所学专业与社会实际脱节,大学生就业常常遭遇“撞车”。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统一,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大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忽略了个人特长、兴趣,一味填报热门专业,希望能够较好地就业;与此同时许多高校常常不顾本校的师资队伍,盲目增设“热门专业”,以期增加招生人数。这是短期的功利行为,对大学生就业是不利的。例如有些热门专业像会计、营销、软件技术、心理学等,刚刚“热门”二三年便出现了“乱招”、“滥招”现象,导致了资源过剩。有些专业虽然学生入学时市场有旺盛需求,但到学生毕业时已是供大于求了。盲目选择热门专业不仅让大学生在升学时严重“撞车”,也让他们在就业时再度“拥堵”。

最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不完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尚未形成。目前全国高校基本实行了毕业生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方式就业,但是一个公平、有序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市场尚未形成;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信息体系和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与大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保障体系尚未建立等。一些城市也出现过大学生与下岗人员同场应聘,甚至去农民工劳务市场登记求职的事。现在的形势下,大学毕业生众多而就业岗位少,降低求职目标是理性的。然而,如果当一场为下岗职工及农民工办的招聘会,参加者大部分大学生,也说明了政府部门的为大学生就业市场所做的工作仍然有限。

二、影响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原因探讨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包括大学生自身、高校、社会等各方面的原因。

1、自身原因。部分大学生在观念上还停留在计划济和精英化教育的时代,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没有认清当前激烈的就业形势。用人

单位需要的是能尽快胜任工作的专业化人才,非常看重大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尤其是动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协作能、交际能力和创新能力等。而许多大学生没有根据用人单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相关能力的自我培养。少数大学生意志品质薄弱,不能吃苦耐劳,挑三拣四,患得患失,自我主义思想严重。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里得过且过,缺乏紧迫感,玩得多,学得少,忧患意识不强;殊不知,当代大学生只有对就业、职业和事业持有强烈的个人忧患意识,才能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生存与发展。另外,和自身低下的就业能力相比,大学生对待就业自我定位太高。他们不能审时度势地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念,适时就业,出现自愿失业现象。一项研究成果表明,在对“大学生最愿意去哪个城市工作”的问题进行调查时,32.37%的学生将上海作为第一就业目标,北京为27.67%,深圳为12.13%,广州、大连等沿海发达城市也是大学生向往的城市,而选择去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不到总数的5%。他们没有看到二线城市的发展和就业前景,游离在大城市的角落。

2、高校原因。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出现了三个问题:一是高校在专业设臵方面没有考虑市场的需求办学模式不能随经济结构调整及人才市场的需要变化而创新。部分高校执迷于短期功利盲目招生,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对专业结构进行普遍的、较大幅度的调,使部分专业毕业生相对过剩。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统一,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高校培养的学生不具备职业竞争力。目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较多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忽略了现实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实际需求。高等教育培养的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只具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和工作中需要运用的知识严重脱节,造成了“学过的东西用不上,要用的东西没学过”的局面。三是高校在专业设臵和教学内容等方面一直以统一的模式培养人才,缺乏尊重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急剧增加,高校人才培养的压力倍增,更加倾向于人才的模块培养,忽略了个性培养,不能培养出特长明显的杰出人才。

3、社会原因。在社会需求方面,我国的经济结构也正进行战略

性的调整,下岗工人数目庞大,社会失业率逐年增加,这些都直接影响了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从用人单位方面来讲,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日益成为市场行为,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用人单位过于看重眼前利益,一些单位领导存在短期行为。由于职工的利益与生产成本挂钩,职工人数的增加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利润的减少,用人单位需要增加劳动力时,往往选择让内部职工“身兼数职”,以提高劳动力的使用效率来满足需要。一些用人单位利用毕业生巨大的就业压力,刻意低薪吸纳大学生,限制了就业率的提高。在政府导向方面,国家虽然大力倡导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到农村就业、到贫困地区就业,但是政策倾斜的力度不够。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差距十分明显,选择到基层、农村和贫困地区,就意味着选择低收入,而大学生在国家政策中获得的好处远不能弥补收入上的差距。

三、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门路的途径

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问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需要社会、高校和大学生个人的共同努力。

1、政府和社会应采取有效措施,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就业保障。第一,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政策,完善就业保障体系。国家为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先后启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项目,在这些项目基础上,国家还要有一系列保障措施,切实保证响应号召的大学毕业生有出路、有前途、得实惠、无后顾之忧,提高政策的施行效果。第二,政府要加快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为大学生充分就业奠定基本条件。从个人职业发展看,发达地区和大城市能够提供更大的提升空间,而利用一些临时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基层就业无法长久地为欠发达地区留住人才。唯有加快经济发展,减小不同地区之间过大的收入差距,才是实现基层就业、促进就业的根本途径。第三,社会各界要切实落实关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项政策,进一步打破地区壁垒、行业壁垒,在全国形成有序、公平竞争的毕业生就业市场。

2、各所高校应提高培养水平,打造大学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第一,高校应该以社会需要为参照基准,优化学校的专业总体结构,重新定位其培养目标、设计其培养培养方案、选择培养途径。使教育能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符合时代发展与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努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做到办学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保证大学毕业生在行业领域中具有较强的职业竞争优势。第二,高校要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就业服务质量,建立完善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高校要解决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要建立完善的信息服务网络,依托便利、快捷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让学生充分地了解就业市场行情和动态。第三,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培养一支专业的就业指导队伍,能针对工作当中的实际问题,加强科学研究,开展校际、校地联合,交流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第四,大力营造校园创新氛围,加强创业教育。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创业教育成为了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转变就业教育观念,探索创业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勇气与敢于挑战自我的信心。高校要开设有实用价值的创业教育课程,举办有强大影响力的创业计划竞赛,提供有坚强后盾的创业服务,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积极鼓励大学生创业。

3、大学生个人要奋发图强,自觉提高就业能力。第一,转变传统就业观念,走向市场。目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已经由“精英阶段”进入“大众教育”,今天的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应该改变传统的等分配、听安排的心态,树立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观念和就业新观念。第二,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准确评价个人特点和强项,准确定位职业方向,帮助自己树立正确的目标和理想,在实际行动中通过反思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使个人价值增值,开发自己的潜能,为达成目标付出持之以恒的努力,从而提高个人能力,实现梦想。第三,参加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各类文体活动,大学生可以利用平台展示他们多才多艺的风采,树立信心,培养综合素质,促进成长成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暑期社会实践、社会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不断提高动手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总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并非一言可以蔽之,它是涉及到各个因素的“综合症”,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也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协调与配合,才能见成效。

注释:

参考文献:

[1]贾文华.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成人教育,2006(4).

[2]卢昌模.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应对措施[J].现代企业教育,2008(18).

[3]陈璐.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就业创业途径[J].商情,2010(2).

[4]刘丽.论高校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3).

第三篇: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摘 要】当前,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通过对就业难原因进行探析,提出政府、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毕

业生应积极配合,采取相应对策。

大学生就业是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一工作的好坏直接制约着国家、学校和个人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历来为政府和公众所瞩目。从政府的角度看,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最有效配置是教育资源最佳的利用,是国家快速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从学校的角度讲,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学校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个人而言,这是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从1993年开始试行并轨招生、缴费上学制度到1997年全国高校全面并轨.毕业生分配制度也随之由原来的“统包统分”的就业办法逐步被“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所代替,继而全面实行“国家政策指导下,大部分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大学生毕业分配的概念已成为历史名词。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把大学生这一重要人力资源配置到社会最重要和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已成一个现实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展历程

(一)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展的历程

从西方国家就业指导的发展来看。学校的就业指导与具有普遍意义的就业指导在共同发展中经历了从一致性到有所区别的过程。美国是世界上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高校的职业指导与社会普通成员的职业指导与“就业安置”是同义词。到60年代初,人们已认识到:学校的职业指导不能只限于择业期的安置。以金兹伯格和萨帕为代表的发展心理学派创立了“帕森斯的理论”.他们认为:高校的职业指导不是学生毕业时才有的一个临时性的事件,而应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其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美国学校的职业指导于60年代初期就正式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并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其它国家的就业指导受美国影响较大,但借鉴中也有创新。例如,1958年日本文部省发布的训令指出,学校的职业指导统一使用“出路指导”或“出路教育”:前苏联从开展学校的职业指导活动开始,就创造性地借鉴了美国的经验,用“职业定向教育”来表达学校的就业指导.其教育行政部门多次指示,把职业定向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我国港台地区一般称为生涯指导,同时开展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辅导活动。[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展及现状

我国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当时的清华学校就开展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活动.并且成立了相关的机构,随后其它学校也纷纷效仿。为社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整体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此相适应,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实行了“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根本不需要考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86年起高校开始试行“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学生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全部由高校派回生源所在地,由当地政府安排就业,此时,高校也没有感到就业的压力。随着改革的深入展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化,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20世纪80年代末

期开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工作发展迅速,有关就业指导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十分活跃。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一类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和课程。1995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定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不久又编写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凡此种种举措为就业指导工作做好了舆论宣传、政策法规和物质条件等方面的准备。从1999年起,逐步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国家教育部已明确提出将毕业生就业率定为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将这一指标公诸于众,要求各高等院校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中心来调整学校的招生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就业方法等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如果大批量不能就业.学校就无法取信于社会,优秀的高中生也就不愿报考,生源质量不高又必将影响到毕业生质量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一旦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将直接威胁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也事关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探析

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人为因素,主要原因如下:

(一)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迅速扩大,毕业生供给量大幅度增加,从全国范围来看,2002年全国高校

毕业生人数还不到150万.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175万人。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

对记者说:“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2]也就是有30%(167.7万)的大学毕业生没

有找到工作,加上2009年全国高校新增大学毕业生611万,那么2009年要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将突破778.7万大关。可以看出,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在继续增加。

(二)社会吸纳毕业生能力减弱

从总体上来讲,就业的难易直接与社会提供的职业岗位多少有关系,而社会职业岗位的提供,又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城镇人口增长迅猛,城镇失业率逐年递增,加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求工作,从而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冲击;其次,以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是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和吸纳者。由于传统产业向现代企业转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较多。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应下岗的人数增加,安排企业内部富余人员的任务繁忙,进而影响了接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再则,由于国家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压缩了公务员数量,各事业单位也逐步开展“减员增效”。所以,社会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持续减少。据原劳动保障部统计,近年来每年在城镇要求

就业的,包括当年新增的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就业的大约在2 400万人,但是每年只能提供城镇就业岗位1 200多万个.再加上每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大约有800万人[4_。从理论上讲,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才50%左右,而高校大学毕业生规模在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今后几年解决高校毕业生总量、消化增量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

(三)高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矛盾

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的错位是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关联。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周期是4年。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至4倍,由此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4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4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5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20% ;从学历层次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时髦专业”和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专业趋同现象和学校的知名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在当前,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的程度较为严重,热门专业一哄而上,即使市场上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早已人满为患,但很多学校的这些专业还在继续扩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如此之快,而现在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机制,以及学科建设却明显滞后。据调查,“长线专业年年剩,短线专业年年缺”的现象仍然存在。另外.由于高校专业招生制度、专业设置滞后.而且专业教育又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校的学习效果。

(四)用人单位准入门坎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各基层企事业单位拥有越来越大的用人自主权,在接收毕业生时.已从过去的“数量型”转化为现在的“质量型”,从“饥不择食”转化为“挑肥拣瘦”。

1.盲目要求高文凭。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得高学历的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也相应水涨船高,学历越高越好。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可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

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3.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4.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一般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则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所以对异域的大学生就业造成一定影响。

(五)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落差大

1.受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政策的束缚,“官本位”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一些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只有到了国家党政机关.当名国家公职人员吃皇粮才算不辜负自己和家

人,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2.怕苦怕累。缺乏艰苦创业精神。相当多的毕

业生是希望留在大、中型城市,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较好的地区。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人才匮缺.各

级政府每年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到内地、沿海招聘人才,但都很少有人主动问津。更有甚者,一些

西部地区生源也不愿意回去工作。他们宁可在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回家乡建设。

3.一些毕业生依赖思想严重。一种是依靠学

校,一些学生认为学校有义务提供一个好的就业岗位,“进了大学就等于有了生活保障”,缺乏学习

动力和参加实践的自觉性,等待学校分配工作:另外一种是过分依赖父母及社会关系,缺乏进取精

神和责任感,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毕业,只等父母找好工作单位去上班。

4.一些毕业生综合素质欠缺。一是基础知识

掌握不扎实,专业水平、业务技能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没有工作经验,更不能联系实际;二是思想素质差。“大的干不了。小的不愿干”,既希望事业有成,又贪求安逸,缺乏诚信,没有脚踏实地的品质。这些都是当前用人单位不愿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三、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思考与建议

大学生就业不仅仅关系到就业,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因为教育就是社会底层向“上”流动主渠道。对社会底层人群而言,子女有希望,他们就不会绝望。如果大批普通家庭发现对子女高昂的教育投资换来的是“毕业就失业”的结果,容易影响社会和谐。[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国家尚未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现有的劳动、人事、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也刚刚起步,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市场机制调节就业的方式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与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不能等待国家和社会先解决上述问题,或者放任学生,任其自行解决,因为毕业生作为学校的终结产品,其就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招生、教学、发展等许多问题[s-。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

1.政府应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导和宏观调控的力度。教育部每年都要公布一项指导性的就业计划,建立与之配套的制度与法规。同时重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工作。对那些只顾个人私利、擅自毁约、不按就业合同办事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和经济制裁。

2.加强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分配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改革。切实扩大用人单位的人事自主权。

3.建立全国统一的一流的就业信息网,定期公布全国各地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这样,既有利于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也有利于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进行选择。

4.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公平就业法》。努力克服就业的“代际效应”,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

平、公开、公正竞争,通过法律手段避免不正当择业行为的出现.尽可能地为高校女性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5.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是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已经饱和,而是长期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城乡、东西部二元分化造成的结构困难,使高校毕业生走向西部、基层就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在西部、基层就业的回报与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入不成比例,因此,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最大的就业困境是市场渠道不通畅。要使高校毕业生真正进入城镇、基层、农村、西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以及自主创业,必须扫除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上的种种障碍,将政策导向落实到制度保障,才能使各种倡议不流于12I号。f-~-)m人单位应采取相应对策

1.用人单位要主动向毕业学生介绍自己单位的发展前景、人才需求情况,也可

在高校相应专业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奖励制度。既使学生增进对用人单位的了解,也使用人单位有的放矢地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2.应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合理使用人才资源。用人单位要从自身实力、发展潜力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毕业生发挥最佳效能.而不应只追求高学历、名牌大学毕业生,造成人才浪费。

3.为学生提供参加见习、实习的机会.这既有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增加.又能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以后的招聘工作打下基础。同样,也为学生提供了发现自身不足而弥补的机会。

(三)高等院校应采取相应措施

1.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

2.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要树立既有专业性,又能通用的人才观。

3.设立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常设机构。开展就业指导与实训,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从而使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4.广泛收集就业信息。信息量多而广.毕业生双向选择的余地较大,签约率相应也较高。

(四)大学毕业生应持的就业态度

1.调整心态,降低期望值,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2.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打破“一次分配定终身,从一而终”的陈旧观念。

3.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大学毕业生能否掌握主动权.关键还是毕业生的个人素质与能力。

第四篇: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

改变就业观念,提高综合素质

摘要:现在许多大学生都面临着就业问题,“毕业等于失业”这句话确实是很多大学生的真实写照。面对如此普遍的现象,我们应该思考这背后的问题,研究发现许多的原因都将问题的根本指向于毕业生自身。

关键字:专业技能、素质与能力

就业困难原因剖析

一.社会原因

1.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是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看,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不是总量的供过于求,而是结构性的供过于求,主要是培养的大学生的方向及大学生所应该学习的内容和社会的实际需求是脱节的。

2.企业用人的时候,首选是相关专业,其次是高潜质的人,因为企业在发展期需要大量的人员补给,有些人是可以在工作过程中逐渐培养的,这 也为一部分专业不对口的大学生解决了就业的问题。

3.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企业普遍实行的保守的发展战略和紧缩财政战略,一方面人力资源的补给大幅减少,另一方面用于培养与培训的费用也大幅减少,在招聘的时候会对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优中选优。经济危机造成的结果是,无论是从结构看,还是从总量上看,大学生的数量都是供过于求

二 自身因素

1.基本工作能力较差

基本工作能力包括适应环境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从事实际工作必须的思想素质和心理素质。,如爱岗敬业、敢于吃苦、诚实守信等。基本工作能力是职业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是用人单位挑选毕业生的首要标准。近年来,一些毕业生缺乏对岗位的热爱与理解,工作选择上拈轻怕重,适应职业岗位的时间较长,基本工作能力较差,导致在职场上的发展后劲不足。

2专业技能不足

大学生经过严格的专业训练能够全面系统地掌握学科。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技能,运用这些知识指导实践的能力、学习与专业相关的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等。一些毕业生由于没有掌握相应的专业,甚至连最基本的专业常识都很缺乏,因此在就业过程中频频遭遇困难和挫折。

3就业观念偏差

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就业期望值较高,理想与现实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毕业生对自己估计过高,眼高手低,这山望着那山高;对薪水、福利待遇要求过高,不顾自身的条件,导致用人单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对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发展;对单位选择过高,“学而优则仕”非要去当官,看重国家机关、大单位等,对一些小企业不感兴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对于社会上的各种不利于就业的因素,只能由政府进行调控。首先,制定政策法规,完善就业市场体系。各级政府要从规范就业市场着手,建立健全法律、法规,逐步把毕业生的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应继续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消除就业歧视,深化人事、户籍等相关就业制度的配套改革,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市场分割问题,规范就业市场。其次,加强宏观调控,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国家应采取必要的宏观调供措施,加以必要的行政、经济手段来实现人才的合理配臵。鼓励大学生投身西部,在西部地区安家落户。还应看到中国基层人才匮乏,存有大量的用人需求,国家也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大学生投身基层实现就业,锻炼成才。另外,政府还应建立高校毕业生失业保障和培训机制。毕业生是中国宝贵的人力资源,毕业生失业是一种巨大的人才浪费。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应制定相关的法律规范,将未就业的大学生和失业的大学生纳入到社会失业人员的范畴,并给予相应的救济。这样既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又体现了国家“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政策。同时,针对毕业生未能及时就业的实际,有针对性的组织各种培训班,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失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

大学生应转变择业就业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对大学生来讲,提升就业能力需要之前学生应该看待择业中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关系,合理地调整择业心态从三方面进行努力:一要进行择业心态的自我调整。学会客观地认识社会和评价自我,合理地调整择业目标,根据社会需求明确就业定位,调整择业心态,培养自己抗挫折的能力,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统一起来。二要完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技能。学生应根据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构建合理地知识结构,强化自身专业技能,在课堂学习之余,应积极参加专业学习,技能培训,、社会实践、课题研究、科技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途径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技能。三要加强综合素质培养。当前用人单位价值取向,不仅仅只是看重大学生在日常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尤为看重学生的道德修养、意志品质。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心理人格等。培养良好的职业精神,提高就业能力。大学生要想在事业上取得成功,就必须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职业价值观和人生观。在职业活动中,无私、正直、勤奋、诚实、守信、坚定、勇敢等优秀职业品质是人们在工作上做出成绩的必要条件。对于大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提高专业技能一样重要,两者不可偏废。无论怎样,大学生都应该明确的是,只有自己适应了社会,才能生存和发展。大学生就业问题是个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在今后一段时间里共同努力,才会有所改善。

第五篇: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周超

(沈阳体育学院,辽宁 沈阳)

摘要:我国运动训练专业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来该专业蓬勃发展,至今已有72所高校设立了运动训练专业。但伴随着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同时,这一专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反映在学生就业问题上。但是想要解决就业率问题,不是做好教育过程中某一个环节就可以的,本文通过对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 , 分析产生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原因,并对这些原因提出整改建议,期望对这一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有所帮助。关键词:运动训练;毕业生;就业;对策

近几年体育院系毕业生就业率不到同期大学生整体初次就业率的一半,而这其中运动训练专业的情况更是严重。我国运动训练专业创办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以来该专业蓬勃发展,至今已有72所高校设立了运动训练专业。但伴随着近几年快速发展的同时,这一专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最终反映在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就业问题上。是“产品”市场定位不准?还是生产环节出了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进行分析 ,试图找出就业难这一问题的原因,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整改建议,期望对这一专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1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困难分析

1.1专业口径窄,培养目标老化

根据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设置要求,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是教练员和体育管理人员,主要就业去向为各级体校、运动队和体育部门。从创办以来为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和高等院校教育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专门人才。但是从近几年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统计来看,这一目标只有理论上的意义, 而目前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直接从事教练工作,约为2%~3%左右。凭借着与体育教育专业培养模式相似的原因,还有部分学生走上了学校体育教师的岗位,但即便是这样从事教师和教练员工作的毕业生仍然不到10%。

1.2综合素质不高,适应能力较差

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生源主要有两种,即运动队生源和中学生生源。运动队生源普遍能吃苦,运动技能突出,但是对时事政治漠不关心,文化底蕴不足,知识面过窄,行为不拘小节,遇事缺乏理性,缺乏对社会的了解,掌握求职方法和技巧不够,人文素质缺乏。中学生生源文化底蕴较好,理论学习对他们来说很轻松,大部分在校学习期间,不求上进,对自身要求不高,经常逃课、上网、玩游戏,整天东游西逛,无所事事,以混一张文凭为目的。他们缺乏对社会的了解,掌握求职方

法和技巧不够,人文素质缺乏,影响了自身的就业和择业。

1.3就业观念陈旧,期望值过高。

虽然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大都是“80后”,但是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而且期望值过高。通过对辽宁省体育类院校2007届运动训练专业500名毕业生的就业期望问卷调查中可以看出, 毕业生就业意向大部分集中在公办学校、公务员、高校等事业单位, 以求得稳定的待遇和好名声,其中选择高校岗位的学生均担心学历问题会给就业带来影响。(表1)

表1毕业生第一期望目标

就业单位类型

第一期望目标

比例% 公务员 138 27.6 高 校 57 11.4 公办学校 201 40.2 民办学校 23 4.6 企 业 34 6.8 其 它 47 5 在就业地域上则集中于大中型城市,而乡镇、农村、西部等经济欠发达地区,即使国家给予优惠的政策和待遇也很少有人问津。(表2)

表2毕业生就业地域意向

期望就业地域

第一期望目标数

比例% 经济发达城市 中小型城市 乡镇及农村 西部计划 279 55.8 137 27.4 73 14.6 11 2.2

同时大部分毕业生对工作环境有较高的要求,一步到位思想较严重。学生主观能动性不足,依赖父母、社会关系、学校帮助择业的学生很多。涉世不深、对社会缺乏了解、社会阅历浅是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的普遍现象,再加上受社会、家庭的影响,往往存在定位的趋同或超前、相互攀比现象等,这就势必影响到毕业生选择职业去向的合理性与准确性。大多数学生认为自己是大学生,将来希望找一个自己体面、稳定、待遇高的部门工作,从而不愿到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基层单位、私营企业等工作。而大多数家长也是希望孩子的工作能“稳定”,这同样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意向。

1.4招生数量过大,竞争激烈。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每年招生人数均在扩大,旨在拉动内需的扩招随起到了缓解高中学生的就业困境和促进了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连续的扩招使得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就业形势严峻。05年、06年、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分别为338万、413万和495万,08年毕业生预计将达到532万,精英教育早已转化为大众教育,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2体育类毕业生面临的机遇

2.1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体育类毕业生提供了就业机会

在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中,新形势促进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其中特别是第三产业的种类和质量有明显的增多和提高,从中国国家体育总局2000年开始的在全国体育产业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截至2002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为119.08亿美元,占当年全国GDP的比重为0.702%,而发达国家这一比例都在2%以上,即使像巴西,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超过了1%,可见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空间巨大。从就业结构来看,2002年全国体育产业的吸纳就业人数为421.5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的0.5%,2000年---2005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17.38%,带动就业增长平均率为19.34%。按照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的《体育产业发展纲要》,体育产业到2010年,力争达到国民生产总值的1.5%左右。由此可见,体育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为体育类毕业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就业空间。

2.2“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为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阔的就业空间 随着全民健身计划的开展,体育运动对人体健康的积极作用越来越被人们群众所认可,人们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参加体育活动,甚至于聘请专业的教练员和陪练。“学生灵活就业率显著提高”、“大众健身领域就业前景看好”是当今体院学生就业的两大特点。如今,即便在收入水平并不高的城市,高级健身教练每月的收入也十分客观。大众健身市场和户外运动市场的升温拉动了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的健身指导员行情因此看涨。他们不仅掌握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根据大众不同的运动水平和健身需求,进行比较规范和科学的系统指导。可见,对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来说,健身教练和陪练员市场是一个相对广阔的就业领域。

2.3人口结构的变化为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创造机会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以上。这对我国的保健和康复医学提出了挑战。老龄人口之多,为体育类专业毕业生当中拥有康复保健知识的人才就业创造了良好前景。再者,随着现代人的错误饮食习惯,在青少年儿童中间出现了很多的肥胖儿,而且比例呈上升趋势。据我国“关心青少年成长关注小胖墩健康”召开研讨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儿童肥胖率、超重率分别为12.1%和11.9%。2004年沈阳市教育局体卫处曾对41781个学生监测,体重超正常标准9955人占23.86%。针对这种营养过剩可称之为“病”的现象,全国各大中城市出现了大量的保健中心、健身俱乐部等健身场所。这两种结构的群体同样为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1]。

3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基本对策

3.1调整培养目标,拓宽就业口径

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及时调整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由单一的响应国家规划转向主动分析市场。面对各级体校教练员岗位逐渐减少的情况,培养目标可以

由原来面向各级体校和学校的基础上扩展到培养俱乐部健身指导和私人教练、陪练、社区体育指导员等职业。同时,不同地域不同条件的体育院校要因地制宜的找准自己的方向,例如体育旅游、户外运动、残疾人体育、老年体育、社区体育、农民体育、商业体育等领域,而对于重点体育院校来说,要发挥自身的科研与训练的优势,把培养目标的重点放在培养高素质的竞技运动人才和门类齐全的体育专门人才上,而且还要以培养学生具有参与人才竞争的素质。

3.2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

我国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改革,应以市场为导向,面向新世纪社会对复合型体育专业人才的需求,突出以人为本,压缩重复内容,整合必修课程如公共必修课类的政治理论课程,使选修课程小型化,重视前沿知识,使各类课程有机结合,发挥整体育人效应。

调整对知识点的质和量的平衡,改变课程内容重复、课程门类繁多的现状,整合例如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医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这样知识体系相同,内容交叉的课程,突出重点,提炼出必要的知识点。

及时调整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现阶段运动训练专业学生生源易发生变化,高中毕业生比例大大增加,要利用选修课调和不同生源文化水平的差异以及不同学生对就业的不同需求,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主选择课程门类。

改变过去运动训练专业与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趋同现状,在专业必修课中开设具有专业特点的课程,如运动员选材学、,运动竞赛学、营养学等,有利于提高专业业务素质,更有利于优化专业知识结构,体现运动训练专业特色和优势。

增加技术科中实践内容的比例,注重能力的培养。运动训练专业的学生竞技技术水平较好,学习中不用过多强化技术动作,而应在教学中强化其运动训练能力、体育教学能力和战术运用的能力。

3.3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3.3.1 建立院(系)二级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借鉴国外大学“院系办专业”的经验,充分发挥院、系在就业指导工作的作用。改变长期以来就业工作只由学校负责的现象,学校就业部门负责举办招聘会,就业政策、形势分析、毕业生人事调整的工作,同时院系也要积极参与同用人单位建立联系、收集发布就业信息、毕业生推荐、就业面试技巧培训等工作,学校工作,学校就业指导和院、系就业指导相互补充,彼此充实【2】。

3.3.2院校要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整个四年教育过程中。就业指导工作应全员、全程、全面进行,将就业指导延伸到大学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个方面。第一年要让学生接触和了解就业状况及专业状况,树立危机感,让学生知道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同时要切实抓好学生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设计,要针对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特长帮助学生确定专业方向和职业方向;大二重点抓就业观念和成才意识教育;大三重在求职技巧的学习和训练,并加大社会实践的力度;大

四重点抓国家就业政策的学习,另外要从学生入学开始全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就业信息,让学生能够了解就业市场,及时调整自己的就业方向。

3.3.3加强毕业生择业观念的教育。帮助毕业生分析就业形势,建立合理期望值。毕业生期望值偏高,就业必然受到影响【2】,就业指导主要是告诉毕业生当年就业的形势、政策,帮助他们冷静面对现实,积极调整自我认识,务实寻找机会,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去。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直接决定着他在社会中的竞争,也直接决定着其所找工作的优势、待遇的高低。

3.3.4教育学生树立就业创业并重的观念。就目前我省的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毕业生择业的可能性和机会越来越小,这使得学校有必要引导学生自主创业,教育学生不但要有就业的紧迫感,而且要有就业目标,要有自主创业的精神社会也要鼓励和支持大学生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4结束语

为了培养社会认可的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必须转变思想和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提高学生素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使学生适应社会,从而确保运动训练专业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使这一专业能够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郑志磊,陆升汉,闫云霞.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贵州体育科技2006(2):47-50

[2]董波,陈亮.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2007(28):486

[3]邹国忠,张健,张世林,顾秀萍.对我国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思考[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1(2):10-12

[4] 张现峰,张庆文.浅论新形势下高等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改革[J].贵州体育科技,2007(1):66-67

[5] 王丽君.运动训练专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2007(4):126-128

[6]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报告.2007-3-1.Sports training professional graduate employment

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s

Zhou chao(Shenyang Sport University)

Abstract:China's sports training professionals founded in the 20th century, the late 50s, sinc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profession to flourish, 72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been set up sports training professional.However,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rofession is also faced with many questions, which ultimately reflected in the student employment issues.Want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rate, however, not do a good job in the education process can be a link, and this article through sports training college graduate employment status of professional analysis, analysis of this issue difficult employment reasons, and these reasons put forward reform proposals, the expectations of the professional graduate employment help.Key words:Sports Training;Graduates;Employment;Countermeasures

下载谈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谈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思考(精选合集)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摘要: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现代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谋求发展的切身利益......

    2013思想汇报: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

    尊敬的党组织: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的就业压力随之骤增。有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有近710万大学生需要就业,而受金融危机影响,全国大约有XX万农民工失去了原来的工作,这两股就......

    就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浅析

    就目前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浅析 最近几年每每到了每年6月的时候,各大报刊杂志网站上往往上头条的就是高考和大学生求职。进过十几年寒窗苦读才能踏入大学,但是毕业之后又会何去......

    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

    有关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调查1、 性别 A男 B女2、 学历 A专科 B本科 C研究生 D 其它3、 你对现在的就业形势怎样看待 A有信心 B有些担忧 C完全不知怎 么办 4、 假如你是应届毕......

    旅游专业大学毕业生自我评价[最终定稿]

    我是xx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即将毕业,我对自己这四年来的收获和感受作一个小结,并以此为我今后行动的指南。在思想觉悟上对自己有较高的要求,能用科学发展观来认识世界认识社......

    就业问题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就我们参加高考的经验就可以发现现在参加高考的大军正在增加,相应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在不断的增加,每年面对如此多的就业大学生,造成就业岗......

    2017最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定稿]

    2017最佳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研究 从实践方面上看,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有利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大学生自身的成长成材,有利于国家人才战略的实......

    毕业生就业问题

    2010届毕业生领取报到证后注意事项 来源: 马超山的日志2010届毕业生领取报到证后注意事项若有省信息网锁定之后(即2010年6月23日后)再与用人单位新签约的情况,请自行办理二次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