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就业问题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就我们参加高考的经验就可以发现现在参加高考的大军正在增加,相应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在不断的增加,每年面对如此多的就业大学生,造成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大学生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是民生之源,是和谐之基。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衡量一所高校人才培养对国家需求和社会需求满足程度的最重要的标志。因此,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党和政府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也是成千上万家庭最关注的民生焦点问题。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毕业生过多,就业岗位供不应求造成毕业大学生就业困难。“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初步形成。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存在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困难,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当今年份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处于高峰期,有关部门预测,今后几年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预计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将达1400万人。所以我国的劳动力人口也是供大于求,部分劳动力根本没有就业的岗位。
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高校毕业生的增加使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薪酬、福利减少。非正规就业岗位比重增加,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岗位不足。
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情况并存,离校待就业毕业生数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部分专业毕业生无业可就,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心理预期居高不下,择行业、选地区、挑单位、讲待遇在毕业生数量每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而且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部分毕业生质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择业技巧与社会实际状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整体人力资本含量较低,影响了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竞争力。许多地区和部分行业出现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甚至严重短缺。很多用人单位都发出了雷同的感叹,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在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做好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据调查显示,目前,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表现在学习盲目性强、动力不足、自我定位不准确、对职业了解不够,对社会和周围环境认识不多,对前途感到迷惘,缺乏对未来生活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准备等,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来解决。因此,从学生一进校开始就要通过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特长,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合理规划自己一生可能的职业发展轨迹从而帮助他们更快的成长为行业或者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树立全程化、全员化的职业指导理念。全程化职业指导理念是指职业指导要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这一理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职业指导要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校期间都要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培养求职择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及时提供有效市场需求信息;二是指职业指导要贯穿于学校的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各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活动的开展都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职业指导,将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掌握和运用科学有效的职业指导方法,增强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应该针对不同的指导对象进行分类指导。不仅可以按学生所学专业和学科进行分类指导,更可以按学生的就业要求、期望、特点、条件等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指导。其次,要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注重培训式指导。让大学生在亲身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指导,达到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念的目的,如组织讲座、参观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就业基地,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和实践,了解和尝试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职业,培养职业兴趣,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提前为职业发展做准备。
极开展“订单式教育”,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空间。目前各地都面临高层次人才紧缺、重点产业急需人才紧缺的矛盾。如果泛泛地从人才市场招揽人才,往往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校地合作办学,培养紧缺人才,无疑是一个务实的选择。
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校友、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强调“走出去、请进来”,结识新朋友,联络老朋友,形成较为固定的用人单位网络和具有自身特点的二级就业市场。据有关部门发布的一项调查,在已毕业的大学生中,有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不适应工作需要。从近年人才招聘的情况看,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对实用技能掌握不足,是影响他们就业的又一重要原因。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增加大学生课外实习和社会实践,优化知识结构,是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之能够顺利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
为毕业生创建外部条件,密切联系企业。对于学生就业的企业则全面做好学生的跟踪,调查工作,以便了解企业和学生双方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做到与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保持良好拓展联系,与他们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这些都将为我们当前的就业工作快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篇: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初探
2006中国重庆·青年人才论坛优秀论文(13)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及对策
长期以来,“三农”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大问题,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问题是导致“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迫切需要,是缓解“三农”问题的着力点。根据《潼南人才论坛》要求并结合国家统计局、重庆市统计局和潼南县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本人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问题及对策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与问题
(一)农村劳动力慨况
1、农村劳动力数量庞大。农村人口及劳动力众多,2004年末全国乡村人口(本文乡村包括县城以外的建制镇)近93750.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72.1%。2004年末,乡村从业人员达到了48971.0万人,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52.2%,占全国城乡从业人员的比重为81.9%。
2、农村劳动力结构性问题突出,素质欠佳。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资料反映,2004年全国农村劳动力结构表现出四个方面的特征:
(1)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多于女性。在农村劳动力中,男性占53.3%,女性占46.7%;男女性别比为114.3︰100.0。(2)农村劳动力大龄化。在农村劳动力中,16—22岁的劳动力占10.3%,23—30岁的劳动力占15.6%,31—40岁的劳动力占26.2%,41—50岁的劳动力占20.5%,51岁以上的劳动力占27.4%。23—40岁年龄段的壮劳动力占41.8%,41岁以上的劳动力占47.6%,劳动力呈现大龄化的特点。
(3)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在农村劳动力中,不识字的劳动力占6.8%,小学文化的劳动力占40.2%,初中文化的劳动力占46.3%,高中文化的劳动力占6.4%,大专及以上文化的劳动力占0.3%。农村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的年限为7.5年,相当于初中二年级的文化程度。
(4)、农村劳动力缺少专业培训,缺乏非农业的劳动技能。在农村劳动力中,仅有6.7%的劳动力接受过专业培训,多达93.3%的劳动力未接受过专业培训。
3、农村劳动力的区域分布呈现明显的经济地理特征
经济发展水平越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越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农村劳动力数量越少。2004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的人均GDP(按常住人口计算)依次减少,分别为6280元、6039元、5741元;而农村从业人员数量渐次增加,分别为9.4万人、13.6万人、20.2万人。
以总人口中农村劳动力的密度来衡量,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乡村劳动力数量较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乡村劳动力数量较多。2004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每百人中乡村劳 2 动力的人数分别为36.7人、47.5人、51.2人;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总人口中乡村劳动力的密度减少。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2004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农村劳动力的文盲率分别为3.2%、5.8%、11.2%,劳动力文盲率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降低而上升;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的时间分别为8.1年、7.2年、6.8年,劳动力受教育的年限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增加。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从就业现状看,农村劳动力就业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非农化就业率和异地就业率低,农业内部就业隐性失业严重,非农化就业质量不高,劳动收益低下。其中,农村和农业劳动力严重过剩是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根本问题。
1、农业内部富余劳动力过多。
由于农村劳动力就业的结构性问题突出,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滞留于农业。又由于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需要,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多地少的矛盾日趋突出,农业内部就业劳动力过剩现象严重。
以潼南县农村剩余劳动力资源测算为例:潼南县失业比较少,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表现就业不充分,农村劳动力相对过剩。1996年潼南县开展的第一次农业普查,对农村住户从业人员情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登记,我们以普查资料为基础,结合近年的变化情况,对农村剩余劳动力 3 数量进行了测算。据农业普查资料显示,1996年在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业时间在1个月以下的人员比重占2.5%;1—2个月的占7.3%;2—4个月的占8.6%;4—6个的占7.4%;6个月以上的占74.2%。由此可以看出,1996年全县有近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处于失业与半失业状态,推算全县折算成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为87074人。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总量*(2.5%*12+7.3%*10.5+8.6%*9+7.5%*7)/12 1997年以来,由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就业结构的变化,我县农村劳动力也在逐年变化。2005年末全县农村劳动力达到了432397人,比1996年末减少11403人。其中农业从业人员减少39406人,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增加28003人。假设几年来农村生产组织方式、农业生产科技水平及机械化程度等影响农村劳动力的因素没有变化,那么潼南县目前农村失业半失业劳动力约有84853人,占潼南县农村劳动力就业总量20.1%。如果考虑上述影响农业劳动力需要因素的变化,则潼南县目前农村劳动力绝对过剩在8万人以上,占潼南县城乡劳动力就业总量的14.7%,有富余劳动力在25万人以上。
2、农村劳动力就业面临压力大。
目前城镇已经累积了严重的失业问题。从全国来看,城镇失业人员数量大。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调查资料假定1990年中国城镇人口的就业率56.44%为充分就业率,那么2003年我国52376万城镇人口(含建制镇)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应当为29560万人。扣减城镇人口的从业人数后,2003年我国城镇失业劳动力约有4000万人,失业率约为13.5%。
今后几年城乡新增劳动力数量远远大于新增就业岗位。我国80年代后半期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开始成为劳动适龄人口,新增劳动力数量大。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计,今后几年我国城乡新增劳动力将达到历史峰值,每年大约有2400万人。其中,每年有200多万大专院校学生毕业。新增就业岗位较少。从近几年的情况看,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第二产业保持快速增长,但就业并未同步增长,出现了徘徊状态;在国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就业政策的促进下,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就业保持了同步增长。在宏观经济增长率保持在8%以上的前提下,全国二三产业新增的就业岗位大约为1000万个左右,城乡新增劳动力数量大于新增就业岗位,每年大约有1400万个新增劳动力缺乏对应的新增就业岗位。
3、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率和异地就业率低,就业结构性问题突出。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产业是一产业,非农化就业率低。据潼南县农村住户抽样调查,在2005年潼南县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一产业的劳动力占71.5%,从事二产业的劳动力占7.9%,从事三产业的劳动力占20.6%。从具体行业分布看,农林牧渔从业人员308994人,占农村从业人员的71.5%,工业7285人,占1.7%;建筑业26887人,占6.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电通讯业3207人占0.7%;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6854人占1.6%;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业2354人占0.5%;其他产业76816人占17.8%。潼南县2005年农村从业人员非农化就业率为28.5%,与东部地区的42.7%相比,低14.2个百分点。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区域主要集中在当地农村,异地就业率低。据潼南县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2005年全县农村从业人员中,在本乡镇内就业的劳动力占73.6%,在县内乡外就业的劳动力占4.6%,在市内县外就业的劳动力占4.3%,在重庆市外就业的劳动力占17.5%。农村劳动力在本乡镇外就业的异地就业率为26.4%。而在本乡镇外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的占98.7%,在本乡镇内就业的农村劳动力从事农业的占95.2%。
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就业率低于经济发达地区,异地就业率高于经济发达地区。2005年潼南县县城经济圈、两线经济走廊、沿边生态经济区农村从业人员的非农化就业率分别为36.4%、31.8%和24.8%,呈现梯度降低的规律;而异地就业率分别为16.2%、26.3%和32.4%,大致呈现逐步上升的特征。经济落后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化就业率较低,劳动力转移的任务尤其艰巨。
4、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质量不高。
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的特征决定其就业质量不高。从非农化就业的行业看,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工业、建筑业、商业、餐饮业、住宿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行业竞争强度很大,就业状况容易受行业波动的影响。从非农化从事的职业看,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就业的岗位或从事的工作具有很强的可替代性。从非农化就业的载体看,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或为私营、个体等非公有制的中小企业打工,或从事小规模的自营劳 6 动。
非农化就业不充分。在自营劳动方面,由于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竞争激烈,业务量严重不足。在外出务工方面,就业不充分。由于劳动力市场严重供过于求,始终有一定数量的农民工处于动态失业状态;因项目完工或劳资关系紧张等原因从解除劳动协议到重新找到工作存在的时间差,这部分农民工处于时段性的失业状态;在产品和劳务供过于求、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以销定产成为企业的基本经营手段,生产或服务的定单不足与季节性波动等经营方面的原因,导致农民工在就业期间也存在工作时间不足的问题。2005年潼南县外出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人均工作时间为8.2个月,其中,有6.1%的劳动力工作时间不足3个月,有14.6%的劳动力工作时间为3—6个月。
农民工工作不稳定、权益缺保障。农民工就业的主要载体是私营及外商投资等非国有中小企业,利润最大化是其最高经营目标。这些用工单位大多不与农民工签定用工合同和为农民工办理劳动保险,为随意解雇农民工和侵占农民工权益提供方便。由于企业生产或服务的定单不足与季节性波动是频繁发生的经营现象,农民工就业不稳定也随之发生。这些用工单位大多不同程度地存在采取低工资、延长劳动时间不增加工资、工伤后不合理赔偿、拖欠农民工工资等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现象,歧视甚至虐待农民工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据调查,2005年12月,潼南县的农民工中,有71.6%的农民工没有与用工单位签定用工合同和享受劳动保险的待遇。
5、农村劳动力劳动收益低下。
2004年,在农业内部就业方面,被调查的潼南县农业从业人员人均获得的纯收入为2748元,相当于潼南县城镇职工平均工资12284元的22.3%;城镇职工的收入是农业内部从业人员收入的4.5倍。在非农产业就业方面,2004年农村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人均纯收入5342元,相当于城镇经济单位职工平均工资的43.5%;城镇职工的收入是农村劳动力务工和自营劳动收入的2.3倍。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原因分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供给充裕,而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迟缓,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我国已进入了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今后几年内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将趋于尖锐,农村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其原因如下:
(一)工业化进程对劳动力就业具有基础性制约作用
工业化水平低,从总量上决定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不足。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看,我国工业化水平还处于初期阶段。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达1096美元,告别了低收入国家的行列,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是,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我国的数十倍,如美国2003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了37000多美元。从国内生产总值结构来看,2003年我国农业的比重占14.6%,非农产业的比重占85.4%;与世界发达国家非农产业的比重达到95%以上的水平相比,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还存在不足。
在非农产业结构中,二产业比重较高、三产业比重较低,严重制约了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的增加。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看,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资料反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中,二产业的比重为52.3%,三产业的比重为33.1%。与世界发达国家三产业的比重达到70%以上的水平相比,我国三产业的发展严重不足,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而二产业拉动就业的作用远远不及三产业,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潜力未能发挥出来。2003年全国第三产业每亿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人数为5639人,较第二产业每亿元增加值吸纳的就业人数4157人多35.7%。从1991—2003年的情况看,二产业增加值保持高速增长,而就业却未保持同步增长,就业弹性很低;这13年间中有3年的就业反而出现了负增长。三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虽低于二产业,但就业却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就业弹性系数较高。工业化进程未兼顾劳动力就业,抑制了就业需求的扩大。由于建国以来我国推行优先发展重工业战略和户籍制度的影响,导致就业非农化滞后于工业化。从劳动力转移的外部环境看,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03年我国非农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占85.4%,而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占50.9%。从发达国家工业化与就业的关系考察,两者工业化与就业大致是同步的。我国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较世界发达国家的95%以上的水平约低45.0个百分点,甚至较亚洲的泰国、印尼、巴基斯坦等国的这一比重也比低几个百分点。按1991—2003年非农化就业率年均提高1.3个百分点的速度计算,我国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率要达到发达国家95%以上的水平,还需要30多年时间。
(二)城镇化进程缓慢,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
1、城镇化进程缓慢,决定了农村人口及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缓慢。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农村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非农产业,农村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城镇化过程就是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二元经济”结构的制约,全国的城镇化进程迟缓,制约了农村人口及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城镇化进程迟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人口城镇化率低。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我国人口城镇化率为40.5%,低于世界同等发达国家60%以上的水平约20个百分点,低于世界各国平均的48%的水平约8个百分点。
(2)人口城镇化率缓慢上升。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1979—2003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0.9个百分点;按此速度计算,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世界国家60%以上的水平,还需要20年时间。
(3)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统计2003年我国非农产业的增加值率为85.4%,人口城镇化率低于非农产业增加值率44.9个百分点;劳动力非农产业就业率为50.9%,人口城镇化率低于非农产业就业率10.4个百分点。
2、农村小城镇聚集人口的效能不足。近年来,国家提出了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战略。但是,由于小城镇在资金、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方面存在先天不足,国家对小城镇建设的投资和扶持的力度不够,培植支撑产业和完善城镇功能需要一 10 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同时,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处于二次创业的困难时期,很多乡镇企业,特别是中、西部很大一部分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放慢,效益下降,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吸纳能力减弱。在未来可以预期的较长时期内,小城镇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较少,人口聚集效能不足。
3、农村劳动力向大中型城市转移的门槛较高。大城市制定了限制农村劳动力定居城市的条件,如规定迁入人口在务工的城市必须工作几年以上、拥有房产、学历在本科以上等,成为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难以跨越的门槛。虽然大中型城市每年新增的就业岗位较多,但仍然不能满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就业竞争仍然很大,农民的收入来源没有保障。大中型城市消费水平较高,而农民工收入较低、家庭负担较重,承担本人及家庭人口在城市的生活费用存在较大的经济压力。
4、城镇化进程迟缓,严重制约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城镇化既是农村人口居住地的转变,同时也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人口城镇化能够为城镇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庞大的需求,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是解决农村劳动力非农化就业的有效途径。但我国城镇化进程迟缓,抑制了非农产业对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人口城镇化率低,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这表明有大量的农村人口及劳动力没有伴随工业化进程进入城镇,从而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促进劳动力需求的扩大。以消费为例,2003年统计2003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较农村居民高2.3倍,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强于农村居民。
(三)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劳动力转 11 移渠道不畅通
劳动力市场化程度低,还没有真正利用市场机制来调节劳动力就业,让劳动力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市场有序流通。户籍制度仍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大障碍,农村劳动力转移未能与城市劳动力公平地分享同等的就业机会。在城市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形势下,城市管理部门优先解决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和新增劳动适龄人口的就业,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缺乏与城市劳动力同等的扶持政策。在就业培训、就业推介、自主创业和自营劳动的优惠等方面,农村劳动力均被排除在外。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处于无人关心状态,自营劳动却更多地遭受工商、税务、城管、街道等管理人员歧视性的严厉对待。
劳动力资源整体开发水平低下,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健全。在思路方面更多地强调非农转移而不注重农村内部挖潜,过度依赖向外地、特别是向大中城市转移而不注重利用当地丰富、廉价的劳动力资源来培植当地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组织方式方面,更多强调政府在其中的主导作用而非引导和服务职能,如下达硬性的转移数量等。在组织方法方面,缺乏全国统筹、上下沟通、部门协调、区域合作,在市场不明的情况下,各地独自为战。在具体措施方面,没有大力推进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完善,如基础设施、中介机构、法律法规等。在职业技能培训方面,缺乏与市场需求的有效衔接,订单培训、定点培训等长效机制发育不良。
缺乏规范的中介服务组织。中介服务组织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降低就业风险和成本的有效手段。但是,在政府服务方面,缺乏类似于 12 下岗职工再就业服务中心的农村劳动力再就业服务中心,对劳动力有序转移发挥的作用不够。截止2005年,农村外出劳动力中,通过政府组织外出的劳动力仅占3.3%。在劳动力市场中,缺乏针对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中介服务组织。同时,在现有的中介服务组织中,规范管理和优质服务方面还比较欠缺,劳动力就业中介服务市场还比较混乱,坑害农民工的现象时有发生。
劳动力供求信息发布呈现不对称性。劳动力供求信息的不对称性主要体现在信息发布平台不完善和获取信息渠道不畅通两个方面。目前全国还缺乏一体化的劳动力信息发布平台,不能及时发布有效的劳动力供求信息。由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村劳动力对供求信息的了解主要是通过亲友了解和盲目外出形式,导致劳动力就业风险和成本偏高。潼南县2005年在外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中,55.4%的劳动力是自发外出,41.3%的劳动力是通过亲属朋友介绍外出。这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存在相当程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元经济格局下形成的就业惯性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历史形成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格局已经确立了城镇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优势地位,竞争性就业中农村劳动力在人缘、信息方面处于不利地位。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与较好的职业无缘,与用人单位存在的“轻农”意识有关。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差距的思维惯性,一部分城镇居民仍然存在“轻农”意识,从心理上一定程度地排斥了农民工融入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宿感。
农民工权益缺乏法律保障。在劳动力严重供过于求的市场环境下,劳动力供给方始终处于弱势地位。而我国劳动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司法队伍人员不足,执法不力。社会对农民工正当权益的关心不够,缺少农民工维权的法律援助。农民工法律知识贫乏,自我维权的意识与能力不强。在此法律环境下,侵害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象频频发生。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社会福利保障没有惠及农民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顾虑大。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以后,在社会保障、福利待遇、子女入学等方面难以真正享受城镇职工同等的待遇,存在后顾之忧,使进城农民工难以真正融入城市体系中。
(四)劳动力素质低下,严重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 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农村劳动力的总体素质不高,就业竞争能力弱,极大地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就业。据潼南县统计局2005年12月调查,农村文盲、半文盲、小学文化程度占劳动力就业的73.8%。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不高,就业竞争能力弱,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文化水平低,尤其在35岁以上的群体中最为突出,如潼南县米心镇响水村外出农村劳动力显示:初中及以下学历的人数占94%;二是技能缺乏,如米心镇响水村农村劳动力中有技术证书人数甚少,只占调查总人数的1.2%;三是技能培训兴趣不高,不但自己不肯花钱和花精力去提高自己的技能素质,就连政府免费为其举办的技术职能培训班兴趣也不大。这是农村劳动力向外和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障碍。由于农民文化素质不高,加上没有专业,就业就无法跟城市人竞争。在我国劳动力市场供给严重 14 大于需求的环境下,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与转移受到市场需求和自身素质的双重制约。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下,缺乏非农业的劳动技能,择业范围狭窄,一方面决定了绝大多数农村劳动力只能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就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另一方面导致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困难。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影响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既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村劳动力就业难是导致城乡发展不协调、区域不平衡、经济与社会不同步的重要因素,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经济社会发展不可回避的全局性问题。
(一)农业内部富余劳动力过多,从劳动者数量方面降低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业与非农产业之间的行业差距扩大
农业内部富余劳动力过多,导致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与非农产业的差距进一步扩大。2005年潼南县一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增加值为3970元,相当于二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15441元的25.7%,相当于三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27127元的14.6%。1997—2004年潼南县非农产业与农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之比由427.1∶100.0扩大到526.9∶100.0,农业与非农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差距扩大了34.9%。农业劳动生产率低下,与非农产业的差距进一步扩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生产的低效益,强化了农业弱势产业的地位。
劳动力作为人力资源,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农业内部富余劳动 15 力过多,潼南县三分之一左右的农业从业人员处于隐性失业状态,这表明潼南县农村存在人力资源的重大浪费问题。如果潼南县农业从业人员减少一半,农业劳动生产率将提高一倍,人均创造的增加值将达到7540元的水平;这部分减少的劳动力从事非农产业,按非农产业从业人员人均增加值计算,2005年潼南县生产总值将增长32.8%,达到71.9亿元。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导致农民增收乏力,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农民内部收入差距继续扩大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是社会分配不公、农民增收乏力的根源。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社会制度,就业是人们参与社会分配的基本方式,就业结构与社会财富结构的严重背离必然导致社会分配不公。2004年潼南县农业从业人员占全县从业人员的比重为68.1%,而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仅为28.8%;非农业从业人员占潼南县从业人员的比重为31.9%,而非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高达71.2%。农村和农业容纳的劳动力严重过量,与创造的社会财富严重不匹配,这就是社会分配不公、农民增收乏力的根源,并导致了农村经济社会落后与城乡差距的扩大。
农民增收乏力,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扩大。1978—2005年潼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3.0%,而同期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递增14.5%;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年均递增速度较城市居民低1.5个百分点。2005年潼南县农民人均纯收入3158元,相当于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0元的39.2%。农民收入以不及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增加,城 16 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的收入比由1978年的176.9∶100.0扩大到2005年的255.2∶100;城乡居民收入的绝对值差距由1978年的90元扩大到2005年的4902元。
(三)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严重滞缓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助长了城乡差距的扩大,拖累了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制约国民经济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降低社会财富的人均占有水平,拖累了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农村商业繁荣程度严重低于城市,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差距扩大的问题,农村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增长较为缓慢。根据重庆市社会商品零售调查,1997—2003年乡镇(不含县城)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7.2%,较同期县城以上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年均递增速度9.3%低2.1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很低,2003年乡村人口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987元,是县城以上城镇人口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578元的11.5%。占重庆市总人口77.8%的乡村人口所实现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仅占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28.8%;占重庆市总人口22.2%的城市人口所实现的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占重庆市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71.2%。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低,制约内需的扩大,影响国民经济发展。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占全国总人口72.1%的乡村人口由于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影响成为低收入人口,购买力薄弱,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对我国实施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内需的战略构成了决定性的制约。农村居民消费水平低,根据调查,潼南县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177元,是城镇 17 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6354元的34.3%;农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5.1%,较城市居民的恩格尔系数41.6高13.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缓慢,1997—2005年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年均递增了5.7%,较同期城镇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年均递增速度7.2%低1.5个百分点。
经济的落后必然延缓社会的进步。农村教育、科技、文化、福利、卫生、生活环境严重落后于城市,农村居民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生活态度与生活方式也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特别是农村教育落后,农民对个人发展的投资严重不足,严重影响了农村人口文化素质的提高和自身发展能力的增强。2005年潼南县农民用于教育的开支仅176.4元,只相当于城市居民的26.3%。农村与城市分别在较为独立的社会体系中演进,一方面是城市社会的快速进步和繁荣,另一方面是农村社会的缓慢发展和落后,但农村的落后最终会延缓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
居民收入出现巨大的城乡差距和区域差距,并呈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成为危及社会稳定的因素。据测算,2005年潼南县按城乡家庭收入分组计算的基尼系数已达到了0.46,社会贫富差距已经进入了容易滋生社会不满情绪的严重状态。从2003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以后,已经进入了经济加速发展,但也是社会矛盾容易激化、居民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时期。如何妥善解决社会矛盾、避免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东西部农民收入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紧迫性课题。
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不利影响表明,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大力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 18 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支点,将有力地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促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
四、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路和对策
(一)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
从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情况看,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在区域分布、城镇规模、所有制性质、产业类型和企业规模等方面表现出五个特点:
1、东部地区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区域,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逐步增强。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区域在市外。2004年全国农村转移出乡外的劳动力中,转移到市(省)外的劳动力4770万人,占外出劳动力的51.0%。调查的潼南县2005年外出劳动力就业人员中,转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力占外出农村劳动力的55.4%,其中:广东39.4%;浙江8.0%;福建5.5%;转向中部地区的比重为3.3%;转向西部的地区比重为41.1%,其中:四川7.5%,新疆7.5%,西藏1.7%;转向国外的比重为0.2%。
东部地区是农村劳动力异地转移人数最多的区域。改革开放以来,东部地区得到国家政策和资金的重点扶持,投资大幅度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借助全球经济结构调整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国转移的时机,利用自身的区位优势,积极引进外资;依靠我国劳动力成本优势,工业生产能力迅速扩张,第三产业也随之快速发展,率先实现了经济起飞。由于劳动力需求旺盛,东部地区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最多的地区。19 2005年潼南县外出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到东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占55.4%,转移到中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占3.3%,转移到西部地区就业的人数占41.1%。
中西部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逐步增强。随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西部大开发的大力推进,以及“东企西移”、“外资西进”,东部地区提供的新增就业机会正在逐步减少,而西部地区的劳动力需求迅速增大,农村劳动力向西部地区转移的速度明显加快。2005年潼南县当年新增加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转移到东部地区的人数占42.6%,转移到中部地区的人数占3.1%,转移到西部地区的人数占54.3%。当年新增加转移到西部地区的人数所占的比重超过东部地区高11.7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已成为潼南县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的热点地区,在2005年西部地区吸纳农村劳动力的比重仅低于东部地区14.3个百分点。
2、从近期看,大中型城市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依托;但从长期看,小城镇吸纳劳动力转移的能力将有效增强。
从目前的情况看,大中型城市与小城镇在人口聚集能力上的差距很大,大中型城市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远远超过小城镇。2005年潼南县农村外出劳动力中,转移到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人数占35.8%,转移到地级市的人数占21.6%,转移到县级市的人数占27.3%,转移到建制镇的人数占12.4%,转移到其他地区的人数占2.9%。
但是,在可预期的十到二十年内,我国大中型城市在基础设施和产业规模等方面都难以接纳农村需要转移的庞大的人口及劳动力。近年来,20 全国大力实施“经济强镇工程”,加快城镇化步伐,已经出现了一些发展态势良好的农村城镇。只要因地制宜地大力扶持,假以时日,小城镇建设吸纳劳动力转移的预期效果必将发挥出来。
3、私营、个体及混合所有制等非国有经济是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
一方面,随着国企改革的推进,国有和集体单位从业人员逐年减少。国家统计局2002年统计资料反映,全国国有单位从业人员7163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28.9%;国有单位自1996年始从业人员逐年减少,2002年较1995年减少了4098万人,年均减少585万人。全国集体单位从业人员1122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为4.5%;集体单位自1992年始从业人员逐年减少,2002年较1995年减少了2506万人,年均减少228万人。而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逐年大幅度增加。私营、个体所有制自1992年始得到了跳跃式的发展,创造就业岗位的能力大大增强。1992—2002年全国私营企业从业人员从68万人增加到199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8.1%;个体单位从业人员从692万人增加到2269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9.2%;混合所有制等其他非国有单位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02年的从业人员达到了12227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比重上升到49.3%。私营、个体等非国有经济发展飞速,将成为新增就业岗位的主渠道。据测算,2005年全国城镇非国有经济约创造了1850万个就业岗位,消化了国有和集体单位减少的80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后,还为城镇净增加了 21 1000万个城镇就业岗位。
4、劳动密集型行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潜力所在。
劳动密集型产业以体力劳动或服务为主,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而对资金、技术和劳动力素质的要求相对较低。由于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下,缺乏资金技术,适宜从事技术含量较低的简单劳动。我市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劳动力无论是为他人打工或自营劳动,绝大多数从事与体力劳动紧密相联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基本载体。
第二产业中劳动密集型行业接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作用重大。2005年我县外出务工半年以上的农村劳动力中,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达到了61.4%;其中,从事工业的劳动力达到了31.2%,从事建筑业的劳动力达到了26.4%。
第三产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大潜力所在。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旅馆业、居民生活服务业等一大批劳动密集型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增加就业岗位的能力。近几年来,全国第三产业新增就业岗位逐步增多,1997—2005年平均每年新增了800万个就业岗位。
5、中小企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经济载体。
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单位主要是中小企业。据潼南县统计局调查,2005年末在潼南县为法人或自然人打工的农民工中,在企业规模不到20人的企业打工的人数占34.9%,在企业规模100—499人的企业打工的人数占 22 12.8%,在企业规模达到500人以上的企业打工的人数占17.2%。
中小型企业就业增长幅度明显高于大型企业就业增长幅度。据国家统计局企调总队2003年全国2262个企业的专项调查资料调查,2003年各类企业的从业人员数比上年增长了5.0%。其中,大型企业从业人员数仅增长了4.4%,中型企业从业人员增长了8.2%;中型企业从业人员数的增长高出大型企业近4个百分点。
乡镇企业已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最多的重要载体。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保持快速增长,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能力逐步增强。2005年潼南县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3.1万人,占全县乡村非农业从业人员数的比重达到了27.4%。
(二)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思路
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既是一个系统性问题,又是一个长期性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思路有四条:
1、劳动力转移是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手段。通过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着力扩大劳动力需求,减少农村人口及劳动力;通过推进就业市场化,改善农村劳动力就业环境,畅通转移渠道。
2、提高农业内部就业质量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手段。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会伴随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经历一个漫长的时期,在可以预期的时期内,大量农业劳动力难以转移到非农产业,仍然会滞留于农业。应以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改善农业生产经营环境,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收益率,提高农业内部就业质量。
3、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导致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基本原因是我国农村人口基数庞大,劳动力供给过剩且素质低下。劳动力素质是影响社会科技进步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劳动力就业能力与劳动技能的决定性因素。控制人口增长及未来新增劳动力的数量,提高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一项长期战略。
4、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缓解就业矛盾。农村容纳的劳动力严重过剩,在短期内不可能全部实现向非农产业和城镇的转移,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农村仍会滞留大量的人口和富余劳动力。为了缓解就业矛盾,确保社会稳定,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兼顾社会公平,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生活困难和后顾之忧。
(三)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对策
1、大力推进工业化,壮大农村劳动力转移载体。
工业化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基本标志,是决定非农产业规模与劳动力需求的基本因素。加快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实行扩大就业政策,大力发展非农产业和推进工业化,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壮大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载体。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强宏观调控,促进非农产业持续高速增长,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化的发展需要,必须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配臵的调节作用。要 24 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善经济运行环境。大力推进财税、金融、投资体制,以及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健全财政货币政策宏观调控体系,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实行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产业政策,促进宏观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加大能源、电力、交通等基础建设投资,解除瓶颈产业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大力推动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走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由投资拉动型粗放经营方式向经济效益型集约经营方式转变。继续实行扩大内需、鼓励出口的经济政策,大力促进非农产业保持快速增长。未来几年劳动力就业形势严峻,全国GDP应保持8%以上的增长速度,非农产业应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
大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与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队伍庞大的基本国情,发展经济和结构调整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兼顾劳动力就业。我国应实行增加就业的产业政策,既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利用国际国内产业转移的机遇,大力发展传统产业;既要大力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要充分利用我国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中的劳动密集生产环节的就业。大力发展具有巨大发展空间和就业潜力的第三产业,充分发挥第三产业增加就业岗位的重大作用。
大力推动所有制结构与企业规模结构的调整,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与中小企业加快发展。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非公有制经济与中 25 小企业迅速发展,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主要载体。各级政府要大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引进外资,鼓励自主创业,进一步支持私营及个体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创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加大信用支持力度,着力解决好中小企业的贷款机制问题。特别是要在资金、技术、营销、管理等方面加大对乡镇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乡镇企业顺利实现“二次创业”,进一步增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
2、大力推进城镇化,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
城镇化过程就是农村人口和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过程。我县城镇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城镇化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加快城镇化进程已成为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当务之急。
城镇化具有减少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的巨大作用,同时为第三产业的发展创造巨大的需求,增加大量的就业岗位,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有效途径。
实施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协调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城市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人口和社会经济资源向城市集中所产生的聚集效应是十分明显的,世界发达国家选择的城市化道路几乎都是走的发展大中城市的路子。但是,我国农村人口及劳动力众多,全国有近三分之二的乡村人口,大中小型城市要吸纳数量庞大的农村人口及劳动力是不现实的。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务工,已给城市的经济社会 26 环境带来不小的压力,并产生了一些亟待解决的“城市病”。虽然农村小城镇目前人口聚集效能不足,但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和趋势看,小城镇建设将是我国最终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的重要出路。因此,推进城镇化应根据我国的实际,选择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协调发展的道路,把农村小城镇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来抓,加快农村人口城市进程和劳动力转移。
科学规划,构建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网络的合理布局。结合大中小城市网络布局,充分考虑区位优势、资源条件和人口规模等因素,根据可持续的要求,对城镇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大中小城市合理布局。乡镇一级的建制镇以省级为总体进行统一规划,避免县(市)各自为政,遍地开花,频繁撤并造成重复建设和巨大浪费。大中小城市与农村小城镇的规划一旦确定,要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保持规划的稳定性和建设的连续性。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不能脱离经济发展、不顾资源环境条件盲目扩张特大城市及大城市的规模,避免城市盲目扩张衍生的“城市病”和“后遗症”;中小城市和城关镇功能齐全,发展潜力大,人居环境好,人口聚集能力较强,可以有效缓解大城市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应鼓励发展;农村小城镇是我国最终解决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出路,应大力扶持具备发展条件的小城镇加快发展。
以培植支撑产业为中心,大力扶持农村小城镇建设。农村小城镇建设要以扩大就业和聚集人口为目标,结合城市网络布局通盘规划小城镇的功能与主导产业定位。加大小城镇建设的财政投入,政策引导资金、27 技术、人才等资源要素向小城镇聚集并实现合理配臵,大力培植小城镇的特色经济和支撑产业。结合当地的物产优势和农业产业化,大力扶持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鼓励发展个体经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完善小城镇基础设施,引导乡镇企业和民间投资企业向小城镇集中。积极推动乡镇企业进行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的改造,鼓励和扶持乡镇企业二次创业。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将外出农民工回乡办企业纳入各级政府中小企业担保资金范围,享受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创办企业的有关优惠政策;兴办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纳入农业产业化扶持范围。
放宽农民进城定居的条件,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加快改革户籍制度的步伐,废除歧视性规定,放宽农民进城定居的条件。城市要降低接纳农民落户的门槛,废除外来人口必须达到某种文化程度或必须在当地有房产等歧视性规定,特别是中小城市更要放宽农民进城定居的条件。凡在城市当地务工两年以上并有合法固定住所的农民工,本人及子女可在居住地登记当地居民户口。县城和农村小城镇应取销一切准入限制,敞开大门接纳农民迁入定居。改善农民工及家庭人口的生存发展环境,农民工户口变更后享有当地居民所有的权利,可享受当地的养老、医疗、失业、低保等社会保障,以及子女教育待遇。同时,农民工变更户口也要承担相应的义务,应退出原籍的承包地,交由原籍的农村合作社处理,使这一群体彻底从农村转移到城镇。
3、大力推进就业市场化,畅通劳动力转移渠道。
目前仍有一些非市场因素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应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配臵中的作用,统筹城乡劳动力就业,将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纳入统一的就业市场化和社会化轨道,畅通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渠道,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流动。
加快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大力推进就业市场化。进一步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彻底消除体制性障碍,破除二元经济结构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束缚,使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享有同等的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待遇。以城乡就业一体化为目标,按照“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各级政府应成立专门的机构管理劳动力市场,完善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为劳动力提供信息、培训、代理、就业等一条龙服务。要引导全社会彻底破除城市人口优先就业的惯性思维,树立城乡劳动力平等就业的观念,培养市场竞争意识。清理和取销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歧视性规定,简化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和跨地区就业的各种手续。清理和取销针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各种不合理收费,国家统一规定收费项目和标准,禁止有关单位向农民工乱收费。
建立和健全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应与城镇从业人员一样享有相同的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要加快建立和健全劳动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完善《劳动法》,加快制定《社会保障法》、《反歧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增强调整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作用。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强劳动监察体系和队伍,尽快构建和 29 完善我国的劳动法律监督体系,发挥人大监督、司法监督、政府监督及社会劳动法律监督的作用,严肃查处侵害农民工权益的违法行为。帮助农民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各地的法律援助中心应受理农民工请求付给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人身伤害赔偿、缴纳保证金被骗以及其他严重侵害其人权、财产权利的案件,向农民工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法律援助。加大《劳动法》的宣传力度,普及劳动法律知识,提高劳动者的人权意识和依法自我维权的能力。
建立与跨省区的全国联网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快捷方便的劳动力供需公共信息平台,提高用工单位与劳动力达成劳动协议的效率,降低双方的盲目性和交易成本。进一步完善劳动力供需信息网络,并尽快联结跨省区的全国联网的信息网络,方便供需双方双向择优选择。信息的来源由有关部门先行对用工单位和农村劳动力进行资格审查,再发布到信息网络,并提供用工单位与劳动力基本情况的证明。为了提高用工信息的成功率,基层政府应切实关心农民的利益,主动与用工单位联系,进一步了解用工单位的要求,并与之达成可行的用工协议,组织更多的劳动力外出务工。
4、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
劳动力素质是影响自身择业能力与收入水平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切实加强农村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一项长期战略。
(1)抓好农村义务教育和职业教育,确保新增劳动力素质稳步提高。30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教育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应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思想,从国家与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出发,废除教育产业化,大力支持教育事业、特别是支持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应加大农村基础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充实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从及早培养农民子女入手,实现免费九年制义务教育,让收入微薄的农民家庭的子女全部接受基础教育,确保农村人口的整体文化素质逐年提高。特别是要解决好城市农民工的子女入学问题,允许农民工子女凭暂住证按城市学生的同等标准就近入学。
(2)以劳动力市场需求为导向,办好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专科学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与针对性。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职业专科学校一律实行免试入学,宽进严出,对毕业学生免费办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增加对职业技术学校的财政支持,降低学杂费,尽量使农民子女接受更高的教育。
(3)大力开展转岗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劳动技能。转岗培训是农村劳动力提高劳动技能,增强就业能力的有效手段。要结合劳动力市场需求,特别是农业产业化项目和就业订单,有针对性地举办劳动技能培训班,提高劳动力的专业技术和适应能力。认真制定和落实转岗培训补助政策,筹集资金,统筹安排,打捆使用,补助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费用。可根据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总体规划和财力情况,调整支农资金结构,安排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培训。
作者:向祖奎
工作单位:潼南县统计局
通信地址:潼南县统计局
邮政编码:402660 联系电话:44576598(手机:***)
第三篇:关于就业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关于就业问题的分析和对策
引言 当前我国的就业状况无疑是难以让人乐观,今后随着改革进一步的深入,将会有更多的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总的就业形势将是极为严峻的,对就业问题的分析以及制定相应的对策是必要的。因为,失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说是经济问题,因为它造成了劳动力乃至其他经济资源的浪费;说是社会问题,因为它使失业人员生活水平下降,影响着家庭生活的幸福和社会稳定。充分就业一直是我国的三大宏观经济目标之一。失业问题会随着改革的向前推进反而是越来越严重,积蓄到终有一天空前的爆发出来,使得社会陷于巨大的危机之中,所以未来国人的就业问题处理的好坏可以说决系改革成败,影响社稷安危,让人不能不关心。此外,近年来,随着大学毕业生逐年增多,毕业生就业形势遭到巨大挑战,所以,对就业问题的分析,能够较好地处理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难题。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意见等等。中国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
—— 甘修康2003-10-1
5当前我国的就业状况无疑是难以让人乐观,今后随着改革进一步的深入,将会有更多的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总的就业形势将是极为严峻的,所以对此问题必须要有充分的、正确的认识和恰当的对付策略,否则就会使改革者心存顾忌而难以一鼓气将改革持续下去,即使冒险继续往前走,也极可能因为认识上对此准备不足使得所下方子不对头,失业问题因而随着改革的向前推进反而是越来越严重,积蓄到终有一天空前的爆发出来,使得社会陷于巨大的危机之中,所以未来国人的就业问题处理的好坏可以说决系改革成败,影响社稷安危,让人不能不关心。
政府为扩大我国的就业应该采取以下措施:
政府要坚决的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各方尤其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立即着手行动落实《劳动法》)。这在当前我国,许多企业基本上没有任何工会组织,有的即使有也基本上没有发生作用,在这样的情形下,政府出面发挥正当作用,对维护劳工层的正当利益有着极大的意义。如现在有许多工人工作环境恶劣、待遇差,而且往往付出了劳动却得不到应有的报酬,所以就业欲望就降低,这在客观上阻碍充了分就业的实现。政府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出面保护其应有利益,有助于人们参加劳动的积极性。现在在许多私营业主那里,工人普遍工时过长,一般超过十小时,高的超过十五小时甚而十八小时,如果都严格的将其控制在八小时之内,甚而还给员工们大礼拜、小礼拜,无疑在客观促使老板们在同样的工作条件下为完成同样的工作量要多雇人。为积极有效地保护劳动者的利益,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应专设一个“打工热线”,通过各地的电视报纸等媒介广而告之,以随时就地的接待他们的投诉,替他们从那些黑心老板里讨回公道。现在在所有行业骗人的老板中,建筑界产生的最多,因为那里当上老板并不是凭实力,只要联系上活找几个人即可做上老板,而且老板与雇工间一般也没有订合同之事,大都是临时合作,所以很容易发生老板在干了活后不给钱的情形,如跑掉或者是干脆赖着不给。对此应明文规定发包人承担连带责任,假如承包人不给工资,要由发包人给,因为承包人最终要从发包者手中拿钱,故而若加强发包者对之监管的责任(如预留工人工资保证金,等确认工人工资全部兑现后再将其发给承包者,或者是一旦工人向劳动部门反映老板可疑,不信任其,劳动部门可以强行让发包者代给,数额大的,需要法院以官司了断,如若民工报警到公安部门,民警也有义务予以就地及时地解决,确保劳动者的利益得到维护),则肯定会大大有助于工人的工资以及其它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使劳动力者一旦遭遇失业时能维持起码的生存。现在享有这些权力的仅仅限于城市里的下岗职工,这显然是不够的,以后要扩大到全社会领域,所有的人都要纳入保障范围之内。
不怕失业,关键是要能创造出新就业机会。企业裁员必致使部分人下岗,但是如从总体上来看,企业精减部分职工无疑能使自己维持或者是提高效益,即能保证了剩余工人的工资,又能使生产得以正常运转,能维持对生产资料的消耗,这样能大大的减轻对其它企业的压力;否则,不仅导致自己企业效益不佳,还会引起其对其它企业的产品的需求减少,使相关企业也连带出现危机。由此可见,让少数人下岗是避免多数人下岗的必要之举,而且在相关企业减员增效之后,有可能使有效供给得以增加,这样即可自己重新招纳新的员工,利于与其相关联的企业的发展,从而再制造出来新的就业机会。同时社会上经常性的失业(要防止社会上大批的失业)也使人们视为常态,不为此而心态失去平衡,影响社会安定。裁员有利于在岗职工为避免下岗而充分发挥出工作积极性,这自然在无形中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也利于其主动地为适应新的工作要求而自觉的提高各方面素质;对下岗者而言,也可在反省中找出自己的不足,接受“再教育”,适应新时代的要求,走上新工作岗位。这些无疑都是益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政府不要有意阻止企业的减员,人为的阻断本来是经济正常运转时所必然要出现的现象。我们要向美国学而不要向日本和西欧学,终身制、铁饭碗要不得,这点其实我们早在改革之初就已经认识到了。
现在有些同志说中国之所以出现大量的失业问题,是因为非农产业发展不够,所以主张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主张靠城市化,尤其是小城镇的发展来最终解决,还有的说应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发展,以就地吸纳农业劳动力,使其避免冲击城市等等。这些看法表面上看上去似乎绝对正确,很迷人,听起来让人舒服,但是一旦化作基本国策,则将不可避免损害我国的经济发展,使我国走上本来不应该走的弯路,且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诚然,先生们看到正是城市乡镇发展的不足以及乡镇企业发展的落后才导致其没能吸收尽收到应有的劳动力,所以想到一旦这些地方能获得充分的发展,那必定能大量的吸收劳动力,由是应大力的发展城市尤其是小城镇,更要大力推动乡镇企业的发展。但先生们不知道到在同时看到没有至今在许多城市仍圈起的开发区中茅草比田里的庄稼长的还要好的情形呢?如果看到这点,我想积极性是要大打折扣的。为什么有地地区办的开发区如北京上海等地显出了巨大的效益而且越搞越火,下出了金蛋,而在有的地区却只能生长出来茅草呢?原因其实很简单,资源(不仅包括的有限的自然资源,还包括资金、人才、科技知识、市场、交通条件)的有限导致不均衡分布使得经济在地区间只能呈不均衡的发展,条件好的具备某种优势的地方进步明显,而一些地方则可能永远都是落后地区,这在国外是这样,在今天的中国也是这样,而且在以后可能还是会这样,所以要做到齐头并进那是不可能也是不现实之事。
当然,说起城镇化建设,其意义是不只工业开发的,主要是言指第三产业,但我们想想看,如果在一个地区里,其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发展不上去,人民手中没有钱,需求不旺,又如何能指望第三产业兴旺发达呢?发达国家之所以第三产业发达乃是因为其第一第二产业发达,人民收入高,人均消费多,而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第三产业赶不上发达国家,则源于人均收入少,消费低,在我国大多数地区,诸多城经济还是比较落后的,所以纵使是对外地人全面开放,能新增加的就业人口也将有限,在三五年内想实现增加七千万以上的新就业机会的目标怕是难以完成,而且在短时期大规模的发展,很可能就使得一些条件并不好的城市乡镇也借着这个精神,对未来抱起不切实际的想象,借机盲目发展,超前加速,重蹈前几年经济开发区之辙,浪费了巨大的财力精力,导致了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城市建起来了,但由于最终没有经济优势,人民挣不来钱,结果还是留不住,要往发达地区跑,使得部分不发达城市出现空心化,经济没有因此而拉动起来,反而为人民加上了沉重的负担。
所以对此更好的想法应是破除户籍制度的限制,允许人们自由流动,人们可以到他认为更好的地方置产购房,也可以到他认为好的地方去创业,去寻找工作和就业等等,这样就可使那些地处经济环境不好之地的人们也可以通过地理位置的改变来获得发展的机会。
在通常的情形下,城镇的经济环境较好,故而为流动的他们首选之地,不过如前所述,由于客观原因的存在使各城市乡镇间的经济环境有着巨大的差异,发展快,潜力巨大的城镇无疑能吸引更多人,发展迟缓的则吸引人少,而在客观上吸引人越多则发展越快,其城市规模也要随之扩大,设施也跟着改进,这样建设多些既是必要的,也能出得起钱,因为其经济发达;而落后的城镇呢,发展滞后,吸引不了那么多人,没有那么多的就业机会,所以搞起规划来就要量力而行,不必打肿脸充胖子,非要与发达地区搞攀比,故意浪费资金为人民制造负担。如此顺应自然,才使得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与市场经济的根本原则相合。
简化手续,减少相关规费,鼓励创业(不仅包括下岗职工,而且涵盖所有有欲望创业的公民);保护正当的工作岗位等等。
继续搞好社会治安,维护安全稳定的大环境,使人们安心工作,安心创业,也能吸引更多的外商来华投资,为国人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刺激有效需求
就当前我国的实际情形而言,有效的刺激需求除了增加公共工程建设等常规手段之外,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调节收入,加强对富人征收调节税、所得税,通过多种方式对中低入收者适度的减少税收和其它负担,对他们还要通过财政再分配手段适度给一定的补贴。收入高者在基本需求满足之后,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达到一定程度后,消费的继续增加值便相对减少,而不能实现同比例增加,而低收入者基本需求并没有满足,对物品仍有很大的需求,但是收入有限又不能一一购买以充分满足需求,所以对二者间的收入适当调节那是有利于增加消费量的。对收入超低者,一切负担应全免,还要给予一定补足。
加薪特别是设法为低工资者加薪,不断提高其收入?以此使制造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增加,有限的拉动物价上升,这无疑也是直接扩大有效需求的必要措施之一。算上这一次,政府已经为自己加三次薪了,能不能为更低工资者加薪呢?我看即有必要也有可能。现在在我国许多地区,一月拿二、三百元的有的是,就是在北京这样所谓发达地区,三、四百元的也极多,低收者数目过多无疑是需求不旺的主要原因之一。政府对此应该鼓起勇气,给人民做点好事,实施最低工资保护,并坚决强制实行(重点是私营企业)。最低标准各地视自己情况而定,每一年月收入要提高百元,工资越低的越要提的高。象北京这样地地区,假如男女工最低工资定位在包管生活费的情形下每月五百元,这绝对不过分。提高工资就是致使物价上涨一些也不要害怕,我国物价本来就偏低吗。如果造成的膨胀幅度不是太大(比如不超过5%),也不必要给那些所有的劳动者特别是国家行政单位以及事业单位还有已离退休的原有国企职工增加工资及福利,这次应该着眼于增加在岗的低收入者。给低收入者加薪一直加到物价回升,货币略有通胀之时为止,不达到这个地步,就继续加。
减少相关费用、刺激需求,比如减少居民在建房、买房,购车等大宗消费时政府原先征收的契税,牌照费用及其它相关费用,但这是以减少政府收入为代价,不过考虑到由此可使更多的人去消费,去主动交税交费,则在总量上还是要增加的。比如在现在的京城一辆摩托车牌照费用竟然比车本身还要贵,个别区县还不给你上,这无疑是压抑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实在想买的,其中难免就有上假的(据说假照要比真照还要多),或者干脆不上(可能有亲戚朋友同学邻居等在交警队),或者到外地上照,比如到河北(便宜呀,仅一千多元)。你想高价收费就是这样的结果,压抑了正常的消费,减少了政府收入,所以真不若降低费用,刺激消费,增加收入,这样无论政府本身,还是商品供给者和消费者三方都会皆大欢喜,唯一受损的是造假者。
至如不是在政府收入之内的,如楼房的物业管理费,则要予以大力削减,不合理的则一定要封杀。
为刺激有效需求,扩大我国的就业规模,政府还应在其它多方面采取有效措施,以增加对我国产品的消费。
如以后政府在一般情形下不要再向国外借款,尤其是利率高的商业贷款(无偿援助那肯定是要的),无论条件多么优惠都不要,民间如有需求可以自己向国外银行或者是其驻我国的分行贷款,但政府及其它国有单位不要出面担保,不去负连带责任;
政府采购一律面向国内企业,在我国设厂的外企可以平等的参入投标,不过中标后也要以人民币计值和结算;
大宗高科技高附加值产品原则上面对国内企业,国内企业只要有一定的实力,技术不足也可以考虑,技术不足可以与国外企业合作,外企在向我国出口大宗高科技产品时要一同转让技术;央行无需再保留大量外汇,而转为民间持有,汇率自由浮动,民间买卖外币自由,央行在其中发挥宏观调节作用。——以此少替别人消费,多将有效需求对准国内企业,多将就业机会留给自己。
在扩大有效需求中,增加出口是一条可行的办法。出口实际上把一部分潜在的需求者(在国外)变成了实际的消费者,所以扩大了有效需求量,因此政府那是要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来帮助企业扩大出口。
战后美国向众多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美元贷款,七、八十年代日本也曾向国外大批量的进行援助,其它一些发达国家也都不同程度上这样做,其根本目的都是着眼于提高国外市场消费自己产品的能力,扩大有效需求,所以在以后为有效地增加我国的出口量,在加深与周边国家自由贸易的程度时,还应不失时机的向国外特别是周边国家以适宜的方式(保证我权益)提供大量的有偿援助,或者是允许一些信用好的国家在我国发行债券。假如每年向他们提供贷款一千亿,则无疑可增加就业机会数百万个,减少大量商品积压,又利于扩大我国商品在该国市场占有额,同时从政治上讲还可显示出我国对其有意帮助之心态,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这比我国不得已去单纯的搞财政赤字扩大效益模糊的基建要明显好,不过投去的钱要确保能收回来,否则就赔大了。
--
我国转型期就业问题分析(□文/刘斌贝)
就业问题,可以说是世界性难题,是现代社会中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社会形态的转型,日益受到就业问题的困扰。就业问题解决得如何,是衡量一个政府、一个执政党治国水平、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的头等大事。因此,认真分析就业压力,努力破解就业难题,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新世纪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一、我国当前及未来就业状况
2000年以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城镇失业率基本保持在2.5%~3%之间,2000年为3.1%,2001年为3.6%。从统计数字表面看,相对西方3%~5%的自然失业率标准来说,我国就业状况尚属良好,然而实际情况则不然。一方面,我国统计方法与国际标准不同,忽略了未登记的城镇待业、失业人口;另一方面,没有涉及到隐性失业,包括由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冗员构成的隐蔽性失业人口和农村的闲置劳动力。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权威机构的研究和计算结果表明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历年的失业人口在1.5亿以上,实际失业率在20%左右。
未来几年中,我国的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首先,是来自WTO的冲击。加入WTO,对我国的产业结构会产生一定的冲击,我国产业结构将不可避免地发生整合,一些落后低效的企业将会遭到淘汰。这种整合近期会对就业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第二,我国每年新增的庞大的需要安排就业的队伍。据估计,我国城乡每年新增1200万劳动力,每年还有数百万人口从农村流入城市。第三,我国现存的庞大的隐性失业人口。隐性失业在中国城乡都存在,据
估计,国有企业隐性失业人员占在职人员的1/3左右,约2000万人。隐性失业在农村尤为突出,据测算,现在进城务工的农民大体上有7000万人。这些民工虽进了城,但就业十分困难,真正稳定就业者不多,是一种流动性失业和农村隐性失业。事实上,如果拿主要工业化市场经济国家的就业构成比例做一个参照,我国未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将会是天文数字。根据有关资料,1997年第一产业的就业比重,美国为2.7%,英国为2.1%,德国为3.2%,日本为5.7%,加拿大为3.9%,意大利为7.0%,而我国在2001年第一产业就业人口占全部就业人口的50%。根据“十五规划”,2005年时,我国第一产业的从业人员的比重将为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的44%,这意味着每年都有大批从农业转移出的剩余劳动力,可以说压力是空前的。
二、就业压力增大的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就业压力骤然增大的主要原因在于经济转型,经济转型所带来的一系列具体问题则是当前我国真实失业率迅速攀升的具体原因,包括经济转型过程中的体制调整、产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等。
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在深化改革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产业部门崛起,旧的产业部门(尤其是夕阳产业)不断被淘汰。一方面,由于新兴产业突然崛起,社会缺乏必要的准备,使这些产业部门找不到合适的劳动者;另一方面,老产业由于资本存量调整,劳动力需求逐步下降,游离出大量职工。但是由于技术条件约束,游离出来的人力不能立即完全地进入新的产业部门,成为结构性下岗者。据研究预测,加入WTO最初的3~5年,我国传统产业原有的就业格局将受到巨大冲击,加大结构调整等措施不仅不能增加反而可能减少就业机会,有可能使登记失业率提高2~3个百分点,“有人无业就,有业无人就”与企业兼并、破产力度加大同时存在。在结构方面,除了劳动力的知识技能结构程度较低以外,最能综合反映我国劳动力就业及经济发展状况的问题是就业结构的低水平。革命性的技术进步会加剧结构性失业,结构变动较快时期正是失业高峰期。传统理论偏重资本形成和工业增长的教条,强烈地影响了中国对发展道路的选择。按这个教条,高度的资本形成和高速工业增长是通向经济成长的最佳道路,这样的发展可以很快地吸收新增的劳动力,保持发展过程的和谐与平衡。然而事实却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扩张并没有使就业按比例地增长。高科技的兴起吸引了资本和技术流动,更加剧了落后传统工业的衰落,造成失业的增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科技开发能力大大提高,科技成果大量涌现,且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迅速缩短,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这样,一方面造成现有岗位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减少;另一方面相应的对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等方面的要求大大提高,而相当一部分劳动者还不适应这种变化,并且不具备掌握现代技术的能力,所以不能被岗位接纳。就业问题解决对策
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就业问题要控制人口的增长并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然而控制人口增长在短时间内不能取得根本疗效,保持高经济增长速度也有可能出现较高失业率。因此要全方位、多渠道来解决就业问题。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人力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改革以来,计划体制下的人力资源配置方式已从根本上打破,新型的劳动制度框架已确立,1997年中国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就已达到3.4万家。但总体上说全国劳动力市场才刚刚启动,应该进一步打破区域间、企事业单位间人力资源流通障碍,确立市场择业在劳动就业领域中的主导地位;突出劳动力市场的竞争机制,提倡效率优先的原则;加强劳动力市场的法制建设,避免行政干预;尽快打破一些单位就业者享有终身就业、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而造成内部的劳动力不愿意转移工作,同时又限制了外部劳动力流入的不利局面。
努力发展中小企业,扩大就业范围。努力发展中小企业,尤其是发展集约型中小企业,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走出国有大中型企业生产经营和城镇就业困境的一个重要措施。“小企
业,大就业”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且经过了实践的证明。中小型企业以其投资少、见效快、转产变型容易、市场适应能力强、吸收劳动力多而成为扩大就业的主要增长点、它对缓解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扩大就业的矛盾具有重要作用。为此,政府部门应该在资金、信贷、税收等政策上予以积极扶持,逐步形成以城镇集体、乡镇集体和私营企业为主体的中小企业群,从而广泛吸纳社会各个不同层次、不同素质的劳动力。90年代以来,城乡中小企业,特别是私营中小企业成为吸收社会劳动力的重要支柱。据第三次全国工业普查资料,同样的投资额,创办小工业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为大企业的5倍多。1979~1999年,工业部门和服务业增新的2.5亿从业人员,有85%是在中小企业中实现的。中小企业就业增长率如此之快,表明它将越来越成为我国提供就业机会的一条主要渠道。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浅论
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浅论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近年来,大学生就业一直遭遇“寒流”,而且一年“寒”过一年,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关键词:扩招精英教育 大众教育 改革 创业 创业教育
正文:自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进入了空间迅速的发展阶段。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大学生毕业后能否顺利进入社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每个学生的前途,还直接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更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人力资源和经济发展状况的一件大事。
一、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难?
1.都是扩招惹的祸。
2007年高校应届毕业生的人数是495万,而今年,即2008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可能将突破559万,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一年紧过一年。于是,许多家长和学生抱怨:都是扩招惹的祸!2006年,我国大学毛入学率虽已接近达到21%,但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口仍只占总人口的6%左右,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毛入学率40%~50%以及从业人口中高学历比例1/3相比,中国的大学毕业生远未到过剩的程度,所以我国大学毕业生的饱和性失业是不存在的。据教育部对部分高校毕业生择业行为的调查,期望在沿海开放城市就业的学生高达
66.67%,只有6.37%和2.59%的人选择内地省会和中小城市,至于乡镇、农村及边远地区几乎没有人愿意去。可见毕业生就业难、人才过剩只是相对过剩,相对人才集中的大城市、大企业和大公司而已,在广大农村地区和西部地区,则是绝对不足。
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几十来的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的转变,越来越趋近大众化。但广大学生及家长对毕业生就业的理解还是停留在十几年前精英教育阶段的观念上,认为只要大学毕业,就意味着就是“精英”,一定的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因此,毕业生及家长过分在意单位的规模性质、地理位置、起点待遇等。
这是目前社会的普遍误区。用人单位人才高消费,学生和家长盲目追求高学历,误以为高学历就等于高的工作能力。事实上知识与就业能力、学历与就业能力之间不能划等号。
2.高等教育本身存在问题
我国高校招生缺乏自主性,计划经济痕迹依然浓重,没有与市场“零距离”接触。首先高校培养层次比例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各层次就业率与同期招生数层次结构呈反向,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专科生供大于求。其次,高校现有学科专业结构存在问题。学科专业供求错位,专业设置趋同化、集中化,这样势必造成课程结构的僵化,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学校不能以市场需要、知识结构需要为导向,学科专业结构、课程结构急需调整。第三,重学术教育轻职业教育。不管什么类型、什么层次的高校都一味向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靠拢。毕业生多数要走向生产第一线,而学校办学的指导思想和课程设置都偏重学术性,忽视学生就业所需的职业技能培养,学校教育与市场要求的严重脱节。
二、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对策思考
1.政府: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
首先,政府应加快经济发展,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其次政府需继续重视和推进社会就业,进一步理顺毕业生就业体制,始终坚持市场取向,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流动性。淡化户口对劳动力市场供需双方自主选择的约束,淡化单位的福利保障功能,在户口、档案管理和劳动保险等方面给予相应配套的社会保障。同时提供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鼓励自主创业。政府应出台鼓励各种资本对毕业生新创高科技实体进行投资的倾斜政策;设立大学生创业基地,并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手续、金融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网络,加强社会需求预测研究和报告,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3.高校:教育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毕业生就业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办学成效的重要标志。教育部每年公布的各大高校就业率必然给学校施以压力和动力,学校只顾教育不管就业行不通了。
(2)学校教育与市场需求、职业能力之缝谁来填?目前情况下高校得担此大任。高校教学改革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需要紧密结合。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要满足市场所需;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反馈”、“高校生源报考录取比预警”等系统,根据不同专业科学地制定扩招规模;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控制长线专业的发展规模,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要减少招生数量甚至停止招生。
(3)发展职业培训机构,大胆尝试校企联姻。刚从学校里出来的学生除了动手能力弱外,表达沟通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学校应增设职业培训机构或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高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给
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人生发展和职业生涯设计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又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4)自主创业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体系改革的一个方向,也给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学习的“第三本护照”是创业能力。重视对大学生开展创业教育并将其在高校教程中加以正规化、制度化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个趋势。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通过各种可利用的教育方式来培养创业者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技能等各种创业综合素质,并最终使被教育者具有一定的创业能力。创业教育应注重对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使学生由被动的就业观念转变为主动的创业观念,鼓励学生将创业作为自己职业的选择,并将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兴趣特长相结合,创造出自己所期望的价值。自主创业是个体在解决就业问题上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重要形式。
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解决依赖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涉及到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需要政府、高校、社会、毕业生本人的共同努力。参考书目:
1胡解旺.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R].北京.中央编译出版.2004,(2)2 王承绪,徐辉.中英高等教育学校讨论会论文集[C].杭州;杭州人学出版社.1993,20~23田丽娟.试析人才市场中的结构性失业[J].唐都学刊.2001,(5):20~24 4 刘常云.我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模式研究[J].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8):58~60
史丽丽.中国大学生就业难点与对策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6 ,
第五篇: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摘 要】当前,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通过对就业难原因进行探析,提出政府、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毕
业生应积极配合,采取相应对策。
大学生就业是高层次人力资源配置中最初始也是最重要的一环,这一工作的好坏直接制约着国家、学校和个人各方面事业的发展,历来为政府和公众所瞩目。从政府的角度看,高层次人才资源的最有效配置是教育资源最佳的利用,是国家快速发展的最重要条件;从学校的角度讲,大学毕业生就业率是学校为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体现,是“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就个人而言,这是实现个人发展目标的重要前提。从1993年开始试行并轨招生、缴费上学制度到1997年全国高校全面并轨.毕业生分配制度也随之由原来的“统包统分”的就业办法逐步被“一定范围内的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所代替,继而全面实行“国家政策指导下,大部分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就业机制。大学生毕业分配的概念已成为历史名词。如何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把大学生这一重要人力资源配置到社会最重要和最能发挥其作用的地方,已成一个现实问题。、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展历程
(一)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展的历程
从西方国家就业指导的发展来看。学校的就业指导与具有普遍意义的就业指导在共同发展中经历了从一致性到有所区别的过程。美国是世界上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高校的职业指导与社会普通成员的职业指导与“就业安置”是同义词。到60年代初,人们已认识到:学校的职业指导不能只限于择业期的安置。以金兹伯格和萨帕为代表的发展心理学派创立了“帕森斯的理论”.他们认为:高校的职业指导不是学生毕业时才有的一个临时性的事件,而应贯穿于教育的整个过程。其重点在于指导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美国学校的职业指导于60年代初期就正式列入教育、教学计划,并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始终。其它国家的就业指导受美国影响较大,但借鉴中也有创新。例如,1958年日本文部省发布的训令指出,学校的职业指导统一使用“出路指导”或“出路教育”:前苏联从开展学校的职业指导活动开始,就创造性地借鉴了美国的经验,用“职业定向教育”来表达学校的就业指导.其教育行政部门多次指示,把职业定向教育列入教育、教学计划:我国港台地区一般称为生涯指导,同时开展不同年级不同内容的辅导活动。[
(二)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发展及现状
我国在大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16年。当时的清华学校就开展了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活动.并且成立了相关的机构,随后其它学校也纷纷效仿。为社会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整体收效甚微。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此相适应,国家对高校毕业生实行了“统包统分”的分配制度,在这种情况下,高校根本不需要考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986年起高校开始试行“供需见面”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制度,学生毕业时,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全部由高校派回生源所在地,由当地政府安排就业,此时,高校也没有感到就业的压力。随着改革的深入展开,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改革也在逐步深化,为就业指导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20世纪80年代末
期开始,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的工作发展迅速,有关就业指导的研究与实践活动十分活跃。许多高校纷纷建立了“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一类的就业指导机构,并开设“就业指导”讲座和课程。1995年,国家教委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全国高校开设就业指导课,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制定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大纲》,不久又编写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材。凡此种种举措为就业指导工作做好了舆论宣传、政策法规和物质条件等方面的准备。从1999年起,逐步建立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国家教育部已明确提出将毕业生就业率定为评价一个学校办学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并将这一指标公诸于众,要求各高等院校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为中心来调整学校的招生结构,提高教学质量,改革就业方法等高校培养的毕业生,如果大批量不能就业.学校就无法取信于社会,优秀的高中生也就不愿报考,生源质量不高又必将影响到毕业生质量和学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学校一旦陷入这样的恶性循环,将直接威胁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直接影响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也事关毕业生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原因探析
当下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已成为公众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人为因素,主要原因如下:
(一)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
随着高校招生人数迅速扩大,毕业生供给量大幅度增加,从全国范围来看,2002年全国高校
毕业生人数还不到150万.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已达175万人。据教育部的统计。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达559万人,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张丽宾
对记者说:“2008年毕业大学生实际就业率不到70%。”[2]也就是有30%(167.7万)的大学毕业生没
有找到工作,加上2009年全国高校新增大学毕业生611万,那么2009年要找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将突破778.7万大关。可以看出,全国高校毕业生总量压力还在继续增加。
(二)社会吸纳毕业生能力减弱
从总体上来讲,就业的难易直接与社会提供的职业岗位多少有关系,而社会职业岗位的提供,又取决于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近几年来,我国每年城镇人口增长迅猛,城镇失业率逐年递增,加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涌向城市寻求工作,从而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冲击;其次,以往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是高校毕业生的主要流向和吸纳者。由于传统产业向现代企业转轨过程中存在的矛盾较多。随着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入.相应下岗的人数增加,安排企业内部富余人员的任务繁忙,进而影响了接纳高校毕业生的能力;再则,由于国家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压缩了公务员数量,各事业单位也逐步开展“减员增效”。所以,社会为毕业生提供的就业机会持续减少。据原劳动保障部统计,近年来每年在城镇要求
就业的,包括当年新增的城镇劳动力和上一年结转下来未能就业的大约在2 400万人,但是每年只能提供城镇就业岗位1 200多万个.再加上每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大约有800万人[4_。从理论上讲,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才50%左右,而高校大学毕业生规模在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中的比重越来越高,今后几年解决高校毕业生总量、消化增量的难度将进一步增大。
(三)高校专业设置与经济结构矛盾
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与高校专业设置的错位是导致高校毕业生结构失调的主要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产业结构的调整及地区经济发展周期有较大关联。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的周期是4年。企业对各类人才的需求变化速度是高校专业培养人才的2至4倍,由此形成了人才供需市场配置的时间差:4年前还是社会需求的热门职业.4年后变成了滞销专业,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难。『5 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20% ;从学历层次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时髦专业”和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专业趋同现象和学校的知名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而在当前,高校学科设置不合理的程度较为严重,热门专业一哄而上,即使市场上一些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早已人满为患,但很多学校的这些专业还在继续扩招。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如此之快,而现在人才培养的观念和机制,以及学科建设却明显滞后。据调查,“长线专业年年剩,短线专业年年缺”的现象仍然存在。另外.由于高校专业招生制度、专业设置滞后.而且专业教育又缺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也直接影响高校毕业生在校的学习效果。
(四)用人单位准入门坎不断提升
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各基层企事业单位拥有越来越大的用人自主权,在接收毕业生时.已从过去的“数量型”转化为现在的“质量型”,从“饥不择食”转化为“挑肥拣瘦”。
1.盲目要求高文凭。大众化的高等教育使得高学历的持有者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学历也相应水涨船高,学历越高越好。比如有些单位,招聘计算机软件研究生,仅用于本单位的打字等简单文字处理。可现实工作中有些人的能力与文凭并不能直接划等号
2.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经验不足是大学毕业
生最大的劣势。不少用人企业经营有困难,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给企业带来变化。而一般大学生则无法满足用人单位要求。
3.存在性别歧视。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这是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
4.生源地域歧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还要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一般企业在选用人才时。则会优先考虑本地人才,所以对异域的大学生就业造成一定影响。
(五)毕业生就业期望与现实落差大
1.受传统的就业观念和就业政策的束缚,“官本位”的思想占主导地位。一些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寒窗苦读十几年,只有到了国家党政机关.当名国家公职人员吃皇粮才算不辜负自己和家
人,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2.怕苦怕累。缺乏艰苦创业精神。相当多的毕
业生是希望留在大、中型城市,经济条件和生活环境较好的地区。另一方面,西部地区人才匮缺.各
级政府每年都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到内地、沿海招聘人才,但都很少有人主动问津。更有甚者,一些
西部地区生源也不愿意回去工作。他们宁可在大城市打工,也不愿意回家乡建设。
3.一些毕业生依赖思想严重。一种是依靠学
校,一些学生认为学校有义务提供一个好的就业岗位,“进了大学就等于有了生活保障”,缺乏学习
动力和参加实践的自觉性,等待学校分配工作:另外一种是过分依赖父母及社会关系,缺乏进取精
神和责任感,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旦毕业,只等父母找好工作单位去上班。
4.一些毕业生综合素质欠缺。一是基础知识
掌握不扎实,专业水平、业务技能不能胜任本职工作,没有工作经验,更不能联系实际;二是思想素质差。“大的干不了。小的不愿干”,既希望事业有成,又贪求安逸,缺乏诚信,没有脚踏实地的品质。这些都是当前用人单位不愿接收高校毕业生的一个主要因素。
三、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思考与建议
大学生就业不仅仅关系到就业,而且关系到社会公平。因为教育就是社会底层向“上”流动主渠道。对社会底层人群而言,子女有希望,他们就不会绝望。如果大批普通家庭发现对子女高昂的教育投资换来的是“毕业就失业”的结果,容易影响社会和谐。[ 就目前的形势而言,国家尚未形成全国性的统一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现有的劳动、人事、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的改革也刚刚起步,用人单位和大学生对市场机制调节就业的方式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与不适应。在这种情况下,高校不能等待国家和社会先解决上述问题,或者放任学生,任其自行解决,因为毕业生作为学校的终结产品,其就业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校招生、教学、发展等许多问题[s-。因此,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政府应制定相应政策
1.政府应加大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方针导和宏观调控的力度。教育部每年都要公布一项指导性的就业计划,建立与之配套的制度与法规。同时重视思想教育和政治动员工作。对那些只顾个人私利、擅自毁约、不按就业合同办事的行为进行必要的行政强制措施和经济制裁。
2.加强劳动人事制度、就业分配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配套改革。切实扩大用人单位的人事自主权。
3.建立全国统一的一流的就业信息网,定期公布全国各地的劳动力需求情况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这样,既有利于给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也有利于想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进行选择。
4.采取有效措施,制定《公平就业法》。努力克服就业的“代际效应”,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公
平、公开、公正竞争,通过法律手段避免不正当择业行为的出现.尽可能地为高校女性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5.加大政策引导力度,拓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空间。我国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不是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已经饱和,而是长期的发展不平衡造成的城乡、东西部二元分化造成的结构困难,使高校毕业生走向西部、基层就业面临很多现实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在西部、基层就业的回报与高校毕业生人力资本投入不成比例,因此,我国高校毕业生面临的最大的就业困境是市场渠道不通畅。要使高校毕业生真正进入城镇、基层、农村、西部、非公有制经济领域以及自主创业,必须扫除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和机制上的种种障碍,将政策导向落实到制度保障,才能使各种倡议不流于12I号。f-~-)m人单位应采取相应对策
1.用人单位要主动向毕业学生介绍自己单位的发展前景、人才需求情况,也可
在高校相应专业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奖励制度。既使学生增进对用人单位的了解,也使用人单位有的放矢地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人才。
2.应从本单位实际情况出发.合理使用人才资源。用人单位要从自身实力、发展潜力出发,选择最合适的毕业生发挥最佳效能.而不应只追求高学历、名牌大学毕业生,造成人才浪费。
3.为学生提供参加见习、实习的机会.这既有利于学生实践经验的增加.又能考察学生的实际能力,为以后的招聘工作打下基础。同样,也为学生提供了发现自身不足而弥补的机会。
(三)高等院校应采取相应措施
1.以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调整专业结构、课程设置。
2.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高校对学生的培养要树立既有专业性,又能通用的人才观。
3.设立就业指导和服务的常设机构。开展就业指导与实训,把就业指导课纳入教学计划,从而使毕业生就业工作经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4.广泛收集就业信息。信息量多而广.毕业生双向选择的余地较大,签约率相应也较高。
(四)大学毕业生应持的就业态度
1.调整心态,降低期望值,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定位。
2.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思想,打破“一次分配定终身,从一而终”的陈旧观念。
3.全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大学毕业生能否掌握主动权.关键还是毕业生的个人素质与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