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及对策

时间:2019-05-14 15:09: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及对策》,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及对策》。

第一篇: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及对策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及对策

现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国家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关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办法的探讨很多,但所提的解决方案多是治标不治本。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论者没有看清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继而,造成了无法根治的现实。其实,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就是受教育层次较高的生产力的分配问题(其它领域也是如此,如农民工,下岗工人,其实就是怎末给他们安排活儿的问题)。怎样把大学毕业生合理的安排在能发挥其作用的、能推动社会进步的岗位上,这才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是我国生产结构由以往的基本合理变得不大合理了,不能满足当前的生产发展就业的需要。不合理的源头是主要是生产力、经济发展变化及其它一些国内、外原因。如果,单纯就要硬性的、形式的解决就业,那是不恰当的。如,即或给每个大学生或农民工每人一顷地,大家都就业,也解决不了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因为那样不能使中国发展强大。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笔者的思考是:

一是大学生的整个群体的平均学术水平下滑,大学生內涵已經變了,再按以往的标准来就业肯定就出问题。教育的进步使以往均是精英的大学生普通化,使得整个大学的学术和研究气氛不如以前浓厚;又因为为了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各大学往往以培养所谓实用为现实目的,这也是无奈之举。但,这样极容易造成大学教育的工具化,不利于我国的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学生自身为就业和生存计,急于找到安身立命之所,缺少了投身科学文化事业的动机。于是,很多大学生把大学看成下社会前的预备班,学习退居其次。这对大学作为社会先进思潮,科技创新的发源地和摇篮来说是一种不合适。对国家对他们的作合格、可靠接班人的期望来说也是难以令人放心的。在这种气氛的影响下,搞学术的学生比例下降,国家真正能用的上大学生的比例也在下降。(于是,大学生们自外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大潮中,就业当然难了)。相对于以往精英教育来说,无疑,大学生的学术水平、质量下降了,作为一个整体来说,就业难也是情理之中的了。對策是加強學生的軟硬素質的教育和培養。

二是大学毕业生的人文素质需要提高。学生就业,不仅仅是有一身科学素养和技能就万事大吉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也可以叫情商,如意志力,忍耐力,诚实守信等)和世界观、人生观也要加强,特别是人生观。时下学生有一个普遍的困惑,上了大学并没有学到什么,所谓没有学到什么是指学的东西在社会上用不上,不学不行,学了也不行。所以,不是怪教师没水平,就是怨学校学科设置不科学,学的知识不能使自己安身立命。学生及社会持此观点的人大有人在,结果弄得不少大学也不得不把“对口培养”当成一项教学研讨和实施的重点来抓,但经过很多高校努力,均成效不大。笔者以为“对口培养”的初衷是好的,但是这是一个无法完全操作的想法。因为我们无法确知未来到底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且,大学培养的人才方向应该是使个人及所附属的国家强大,更好的存在和发展壮大,而不能唯市场马首是瞻,因为市场是盲目的,社会经济生活的运行不会是十分条理有序的,这在经济运行中就看得出来。特别是这次国际金融危机,金融高材生们甚至金融高层领导在危机之后都要失业,这个过程是瞬间发生的,世界上哪个国家的大学或教育机构能够预测,如过这么大的危机都不能预测的话,奢谈具体科学方向的定位、对口就更难操作了。那么既然不能对市场准确定位,又不能不培养人才,该怎么办呢,原则和方向又是什么呢?回答是:要培养学生的正确的人文素质,世界观、人生观和学习观,使之具备独立面对社会变化的心理素质和应对社会变化的人文知识储备。不怨天,不尤人。这样,大学毕业生在难于就业之时才能自己想办法,为国分忧,为家解愁,为己谋未来。纵观我国近20年的教育来说,缺的就是这一条,我们没有有效的教育学生以传统的美德、优秀的传统文化、传统的历史,甚至没能教好我们学生的汉字,这样的整体素质怎末期望我们的所谓大学生们能够有令人满意的表现呢?所以,我们看到80后、90后新一代的令人无奈的种种行为,我们的家长和教育都难辞其咎。

三是现在国家的整体生产结构调整还没能完全满足国家就业的需要,还需要国家和有关部

门搭建吸纳就业,科研创新的平台。生产结构不合理是历史生产发展变化的结果,这是一个主要原因。国家要提升竞争力,则一定要有相当规模的科学研究机构和科学实现机构(就是高科技机构,高等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及其它文化产业)前者管研发,后者管转化及生产,其中高等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及其它文化产业的实际价值和意义是为全体国人提供精神动力,科学的信仰,共同的价值取向。其实就是给每个人都加上一副有社会主义特色,并且具有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国心软件。外国对自己青年的社会培养,其实际有效的也是如此。

现在的问题是没有那么多的机构吸收那么多的受到较高水平教育的人才。那么就需要国家和地方投相当数量的资金来吸引这些人才,给他们课题,工资按社会保障或社会平均工资发放,结项奖金就到位。对真能出色完成任务的要特别重用,甚至这类课题可以提前进入学校,大学校办大课题,小学校办小课题,也可以从事理论研究。对参与其中的大学毕业生,在研究过程中,只给基本的生活费,甚至可以国家办食堂,对这些人免费。这比给低保,闲置大脑有很大的好处。国家哪怕投钱白养科技人员(有良知的)都是值得的,再多也是值得的。国家不惮于成为一个大的研发中心。国家向引领潮流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上大力投资,提高我们整个国家的在世界中的自然科学领域、社会科学领域的产业链条位置。大力建造高新技术企业,完成中国科学技术的升级换代。大力提升我国社会科学对国内国外的影响力。现在金融危机这样严重,西方列强都在以邻为壑,总想着让我们买单,国家投资给国内市场,拉动内需是英明之举,但其分配是否能有一定数量给我们的学生,让高校选择德、智、体、美、劳都好的学生,按成绩和业绩分配,鼓励学生动手创新。有创新就给大奖。国家及教育机构只要公平评奖就行了。这其实才真正符合胡锦涛总书记的“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需知,创业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事,更是国家和民族的事。我国教育机构不能自外于创新之列。另外,高新技术哪儿都可以搞,可大可小,搞好了,自然可以任学生自由高飞。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所以,国家就需要搭好个人创业的平台,就其意义来说也是一场创新。

四才是具体学校的教学,没能有效的培养出学生自立自强的心理素质和知识基础。教育到什么程度算是合理呢?笔者以为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前提下,其能够独立学习、掌握、应用新知识,独立面对社会才是合格,这才是教育的本质。但,目前我国的大学生教育的结果仍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其缘由学生家长和社会难辞其咎。大学不是生产商品的基地,不是机械的生产社会的固定零部件,而是要培养学生自己成长,独立应对社会的能力。好比师傅教徒弟武功,具体一招一式当然要记住,但这是让学生自己创新(就是实践时临敌应机解决)时的一个基本功,而不是解决问题和困难的万能钥匙。众所周知,单靠师父教的各种招式别的就不会了的徒弟是不能行走江湖的,因为对手不会和你拆招,你也不会知道对方是怎样出牌的。同理,在高校,如果过多的强调学校老师要教多少多,妄想穷尽社会考验学生的“招式”,以其应对,那是不可能的,人怎么能事先预料到社会的千变万化呢。所以,说现在的教师教不了现在的学生是不正确的,关键是学校的培养重点到底是什么。这也顺便解释了为什么期望学校等教育机构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学生其实是难以完成的任务。家长、社会的责任,其实是想办法多让学生们参与社会实践(包括自然科学的实践),让他们了解真实的社会,据此培养其科学技术上的创新能力和人文素质上的健康向上、自立自强。在不让其了解真实社会的情况下,期望其自立自强是不负责任的,也是残酷的。好比一个从没有练过拳脚的人在擂台上与职业拳手比武,那是多么残酷的啊。身体或具体一件事的失败事小,其绝望心死事大。其不可慎也欤?所以,让学生在校园读书的过程中掌握足够的基础知识(当然是指他所学的专业知识)、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本领、有应对社会变化和考验的心理准备是学校的责任,学生到社会上能从事本专业更好,不能,则另起炉灶,根据以往的学习经验迅速掌握新知识并加以运用,快速的介入的社会主义建设中来。那么这样的学生就是社会的合格人才了。

总而言之,国家扩招并没有错,只是我国的生产结构还没有完全调整到位,还需要大量搭台。同时,当代大学生中的很多人很大一部分没有正确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社会对自己的要求。学习能力、知识储备、心理素质还有待加强。

另:附一些需要说明的问题及流行的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方法的分析。

第一,大学生还要有大规模,否则,民工群体比现在还要大,更难解决就业,就算解决了,其产业链条也是最低端的,于国家长远发展不利。而且,农民也好,农民工也好,城市工人也罢,如果我们在现在知识更新这么快的世界形势下,还把他们的子孙或者说占国人青年大部分的人排除在高等教育之外,那么国家的产业链条就无法真正提升,提升的基础是那样的薄弱,对国家发展危害太大。对在精英教育的条件下没有机会上大学的人来说,非常可能永远失去获得知识、为国家创新和上升(提高自己在国家劳动链条中的位置)的机会,是不人道的。因而,对我国教育界和大学来说,扩招并没有错,对人民来说更没有错,关键是怎样培养,培养好了又怎么去进行社会安置。

第二,大学生难就业,原因是多方面的,一、当前常见的几种措施和论断及其分析。时下的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研讨大体如下:

1、有人认为扩招是不妥的,还是像以前那样,少招生就没有这问题了,就是走精英教育的老路。其实、缩招是不可以的。因为缩招的结果势必是大部分青年劳动力都集中在农村,教育层次不高,经济一有贫困,一旦国际国内经济情况恶劣,那么其恶劣的生活境遇使得这种力量对国家和社会是很危险的。在城市则更危险,不安定因素会更多,这样会影响到我国稳定和发展的大局。而且,现在社会是一个知识社会,是一个需要高层次人才的社会,也是需要能够独立创新(只有创才能新)的社会,如果只是少数几个精英受到教育,大部分人仍然处于文盲、半文盲状态,或只能读书写字,那么这样一种文明、科技底蕴是不能够完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更难以应付现在的国际竞争局势,其危害不言自明。美、德、日三国科技水平高就和其普遍国民素质高有直接的关系。所以,可以说,大批培养大学生没有错,提高我国人民的知识水平没有错,扩教育范围总体上也没有错。

2、有人认为要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如美国各大学通过职业咨询讲座、心理测试、举办职业节、模拟面试、求职讲座等方式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志趣、爱好、性格特点和能力来寻找与此相符的工作。再如加拿大,各大学的学生顾问处一般都设有专门数据室,数据室存有有关单位工作性质、职业情况的详尽材料,向学生进行职业介绍。他们还运用录象机把学生参加面试的情况录下来,从言谈举止,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总结,加以指导,从而增加更多的应聘机会。其实,这些办法都是针对提高个人素质而言的,对整个社会其实其作用并不大。如果现有社会岗位数量达不到待就业人员的数量,这些方法对于个人也许有效,但对全局就业情况并无实质改善。典型的治标不治本。

3、有人认为现在我国用人单位存在歧视行为。如:认为女生,没工作经验等有业难就;或者认为现在毕业生难就业是因为他们集体观念和团队观念淡泊,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等等不一而足。因而呼吁社会和毕业生放开眼界,消除思想误区来解决就业问题。其实这些都是社会岗位不足以满足就业人数的附带结果,不是根治的办法。

还有大学提出按社会的要求培养,多技工等等,其不切实用在下文另有详论,不赘。另外,下基层创业是个途径。但,一定要给下基层者一个可信的上升或返回(大城市)的管道,现在我们的学生自我意识非常强,如果没有一个他可信赖的上升途径和前景,各级组织或其父母甚至他们自己都很难说服自己扎根基层,短期的宣传难以凑效。

还有人认为: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就是一句话:内需不振。以为内需振了,就可以解决失业问题。笔者的看法是,这有一个哪方面内需振的问题。如果单纯就是房地产内需旺盛,或者再加上大规模公益建设的内需,虽然可以大批解决就业问题,但,笔者觉得这样解决的主要应该是工人的就业问题,对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解决不大。因为大学生主要的是具有较高知识层次的劳动者,其主要的用武之地应该是多发挥其所学的知识的领域。如果国家在这方面没有开辟足够的领域和平台的话,就算就业那也只是 解决受教育层次较低的农民工和城市下岗工人。因此,只大规模投资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是不够的;只有有针对性的对高科技、高知识水平产品的消费和内需,才是有效的,才能真正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否则,尽管国家内需旺盛,奢侈品卖的再多,农产品,手工业品消费再大,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第二篇:就业问题及对策

当代大学生就业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就我们参加高考的经验就可以发现现在参加高考的大军正在增加,相应的大学毕业生也是在不断的增加,每年面对如此多的就业大学生,造成就业岗位供不应求,大学生就业压力也逐渐增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就业是民生之源,是和谐之基。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到高校自身的发展,也影响到社会的安定、团结。毕业生的就业率是衡量一所高校人才培养对国家需求和社会需求满足程度的最重要的标志。因此,积极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是党和政府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举措,也是成千上万家庭最关注的民生焦点问题。当代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毕业生过多,就业岗位供不应求造成毕业大学生就业困难。“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初步形成。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还存在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困难,形势依然相当严峻。

当今年份我国新增劳动年龄人口处于高峰期,有关部门预测,今后几年每年城镇需要安排就业总量约2500万人,预计城镇可新增就业人员约1100万人。每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缺口将达1400万人。所以我国的劳动力人口也是供大于求,部分劳动力根本没有就业的岗位。

毕业生依然面临结构性就业难题。高校毕业生的增加使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薪酬、福利减少。非正规就业岗位比重增加,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高端服务业岗位不足。

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的情况并存,离校待就业毕业生数呈上升趋势。一方面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部分专业毕业生无业可就,另一方面,毕业生的心理预期居高不下,择行业、选地区、挑单位、讲待遇在毕业生数量每年大幅度增长的同时,离校毕业生待业的现象开始出现,而且数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部分毕业生质量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毕业生的职业能力和择业技巧与社会实际状况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整体人力资本含量较低,影响了毕业生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竞争力。许多地区和部分行业出现技能劳动者供不应求甚至严重短缺。很多用人单位都发出了雷同的感叹,在大学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在抱怨招不到合适的人才。

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做好学生职业规划指导工作。据调查显示,目前,高校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在学习和就业过程中表现出诸多的不适应,表现在学习盲目性强、动力不足、自我定位不准确、对职业了解不够,对社会和周围环境认识不多,对前途感到迷惘,缺乏对未来生活和职业目标的规划与准备等,而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辅导来解决。因此,从学生一进校开始就要通过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特长,认识社会的发展趋势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逐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定位和发展方向,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合理规划自己一生可能的职业发展轨迹从而帮助他们更快的成长为行业或者企业所需要的人才。

树立全程化、全员化的职业指导理念。全程化职业指导理念是指职业指导要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这一理念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职业指导要贯穿于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也就是说学生在校期间都要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了解就业政策和求职技巧,培养求职择业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并及时提供有效市场需求信息;二是指职业指导要贯穿于学校的教学和各种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各门课程的教学和各项活动的开展都要有意识地对学生加强职业指导,将生涯规划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

掌握和运用科学有效的职业指导方法,增强职业指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首先,应该针对不同的指导对象进行分类指导。不仅可以按学生所学专业和学科进行分类指导,更可以按学生的就业要求、期望、特点、条件等进行分类,并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进行不同内容、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指导。其次,要以各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注重培训式指导。让大学生在亲身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得到指导,达到提高认识,形成良好的职业观念的目的,如组织讲座、参观企业、建立实习实践就业基地,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参与和实践,了解和尝试现实社会中的各种职业,培养职业兴趣,积累一定的社会工作经验,提前为职业发展做准备。

极开展“订单式教育”,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渠道和空间。目前各地都面临高层次人才紧缺、重点产业急需人才紧缺的矛盾。如果泛泛地从人才市场招揽人才,往往不能满足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校地合作办学,培养紧缺人才,无疑是一个务实的选择。

建立就业实习基地,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我们一定要充分利用校友、实习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资源,强调“走出去、请进来”,结识新朋友,联络老朋友,形成较为固定的用人单位网络和具有自身特点的二级就业市场。据有关部门发布的一项调查,在已毕业的大学生中,有30%的学生反映,在校学习的知识离市场需求较远;30%的学生认为所学知识陈旧,不适应工作需要。从近年人才招聘的情况看,毕业生知识结构不合理,尤其是对实用技能掌握不足,是影响他们就业的又一重要原因。建立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增加大学生课外实习和社会实践,优化知识结构,是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使之能够顺利融入社会的有效途径。

为毕业生创建外部条件,密切联系企业。对于学生就业的企业则全面做好学生的跟踪,调查工作,以便了解企业和学生双方的需求。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做到与各企业人力资源部门保持良好拓展联系,与他们建立长期、稳定的联系。这些都将为我们当前的就业工作快速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辽 东 学 院 本 科 课 程 实 训

建 筑 施 工 技 术 实 训 报 告

学 生 姓 名:王先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专业:工程造价班级:B1209学号:1413120923指 导 教 师:陈宇超完 成 日 期:2014/5/18辽东学院

帆船酒店土方和桩基础工程施工

摘要:帆船酒店的工程花了5年的时间,其中2年半时间在阿拉伯海填出人造岛作为酒店的地基,为了防止海浪对岛的破坏,在岛的外围放置一层特制的混凝土空心砌块,他们如海绵一般,海水打过来时,会在砖内涡旋,力量被大致分散,可以有效地抵挡海浪带来的冲击力。开挖基坑前,建筑工人在岛中央,把一段段巨大的钢材打入地底20米深,这样构成一道三角形的钢墙叫做钢板桩围堰,其作用是防止海水进入建筑物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因为海水的重量大举压向海床,为防止海水从下而上浸没人工岛,所以要把围堰底部密封起来。在沙中注入液体水泥,利用海水的流动,从下面将围堰的底部封闭起来。建筑的支撑采用的是摩擦桩,依靠的是“表面摩擦效应”。将一根根巨大的椿柱打入地下,250根椿柱打入地下的长度超过了10公里。这部分在施工前要注意,沙必须够压实,才能在建筑物桩周围制造阻力,所以必须要把沙样本送去实验室作分析。

关键词:土方工程,桩基础,施工

一、土方工程

(一)人工岛的填筑

人工岛由巨大岩石、沙土和预制砌块组成。该岛高出海浪约7.5m,岩石用量约为25万t。在岛的四周围起岩石墙,中间用沙土填实。利用机械,将所需岩石将规定区域把人工岛堆起初步形状,用推土机和挖掘机把泥沙填在岩石上面。将岩石和泥沙压实至高出海浪7.5m。

为了防止海浪对岛的破坏,需要在岩石墙的外围放置一层

预制的空心砌块,以便阻止巨浪的威胁。经过安全检测,砌块

可以有效地抵挡海浪带来的冲击力。经过为了打造坚固的岛屿

地基,他们制造了这种特制的混凝土空心砌砖,如图1所示。

施工团队用陡峭的岩坡造岛,然后覆盖上混凝土保护层。

用这种石块填海,在表面铺上这种砖块,可以很好的吸收海浪的冲击力。他们如海绵一般,海水打过来时,会在砖内涡旋,力量被大致分散,如图2所示。施工人员的讨论,为了保护人

工岛,必须在岛的周围加设特殊混凝土砌块。用吊机将砌块逐

一放到岛的四周,请专业潜水人员,在水下作业,将砌块在指

定位置放好。测试砌块的安全性,再进行岛的排水处理。

人工岛采用明沟排水,人工开挖,在岛的四周及基坑边设

置,接着接通电线,实现三通一平。人工岛完成。

图2海水冲击的力量被分散

(二)场地平整

1.施工工艺流程

标定整平范围→设置水准基点→设置方格网,测量标高→计算土方挖填工程量→平整土方→场地碾压→验收

2.现场施工方案

1)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规划了解并确定现场平整场地的大致范围。

2)通过水准仪设置水准基点,根据总图要求的标高,用水准基点测量出基准标高。

3)确定出土方量在挖填方。

4)根据计算出的结果运用推土机,反铲机平整场地,同时运土车将开挖的土石运至离零线较远距离的填方区。

5)平整过程中用压路机交错压实,有些小的角落或是机械工作不到的位置,用人工整平,同时在整平过程中在地面周围做好排水沟,向排水沟方向做成3%坡度

(三)土方开挖

1、具体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打钢板桩→施工降水→挖沙土→检验安全性。

2、施工过程

建筑工人在岛中央,把一段巨大的钢材打入地底20米深,这样构成一道三角形的钢墙叫做钢板桩围堰(如图3所示),一种临时性的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施工团队把围堰里面的沙挖空,将成为酒店地下室的外围。但移除沙有很大的风险,海水的重量大举压向海床,这股力量迫使海水渗透沙,很可能从下而上淹没人工岛。如图4所示。

为了防止海水涌入,工程师麦克尼古拉斯在沙中注入液态水泥,从下面把它的钢墙壁封起来。不过移走沙土形成地下室的时候,压制海水力量的重量不断的减轻,水泥密封将受到最大的考验,如图5所示。最糟糕的情况是海水移动造成的压力,把坑洞的底部像香槟的瓶塞一样冲开。如果麦克尼古拉斯的计算错误,坑洞可能惨遭淹没,葬送数百名工人的性命。但一个优秀的工程师的设计应该是不存在问题的。在水泥密封固定之后,工人开始用挖土机移开沙土。结果与计算相同,钢墙和水泥密封都通过了考验,他的设计成功了。

二、桩基础工程

钢板桩围堰图4海水渗透沙土图5 海水对坑底的压力 图

3任何摩天大楼都需要庞大的支撑,但帆船酒店的地点使难度增加,这可是一栋300多米的高楼,盖在阿拉伯海湾6米深的人工岛上。寻找地下岩床的团队钻入海床深处,但足足钻了180米深,还是没有找到实心的岩石,这让他们的工作更艰难,这座300多米的建筑物地基下方只是沙土而已,要如何抵御地震和时速近150公里的强风?建筑师拟出计划他们想把钢筋混凝土桩钻入沙土深处来支撑帆船酒店。但是要如何防止整座建筑物沉降呢?在现实工程中,按桩的受力情况,桩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如果桩穿过并支撑在各种压缩土层时,主要依靠桩侧土的摩阻力支撑垂直荷载,这样的桩就称为摩擦桩。摩擦桩主要用于岩层埋置很深的地基。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

因此,设计团队靠的是“表面摩擦效应”,很好地利用了摩擦桩。这种阻力可以阻止两个粗糙的表面相互滑动。表面摩擦的重点在于沙和桩表面。桩越长,越深入地底,表面摩擦效应越大。用一根铁管来模拟摩擦桩的效果,一旦桩和周围沙的摩擦力相当于锤子施加的荷载,桩就会停止不动。但要用工程师克里普斯的设计来锚固帆船酒店,沙必须够压实,才能在建筑物桩周围制造阻力。钻孔工人把沙样本包裹在密封容器里面送去作分析,若结果显示沙太松,锚固建筑物的桩支撑力可能突然消失。

迪拜的地理条件让大家有理由担心,迪拜位于主要断层线的范围内,这座高耸的建筑物可能经不起地震摇晃。1964年6月,日本北部的新泻发生里氏7.5级的地震。由于这个地区盖在多沙的淤泥上,公寓大楼全数被震垮。这不是一般地震造成的倒塌,这种骇人的现象称为“液化”。当松软沙土的颗粒发生震动会把所有的气孔填满,压实沙占据的空间缩小,地面不再是实心的土壤,反而变得像液体一样。盖在移动的沙土上,任何建筑物都会倒塌。不过,岩心钻探的结果回来是个好消息,基地深处的是压实的钙化沙,不会有液化的威胁。但桩必须够长,让表面摩擦力稳固地基。为了安全起见,克里斯普不打算冒任何风险,规定地基要比原定计划加长20%,即把桩延长8米。地基处理一共打了桩250根直径1.5米、长45米的钢筋混凝土桩,这250根钢筋混凝土桩总长超

过10公里,相当于35座这些桩支撑的摩天酒店,如图6所示。钢筋混凝土摩擦桩 图

三、思考

1、创新

从人工岛的填筑,到基坑开挖、桩基础施工,帆船酒店工程虽然极具难度,很多问题也都是前所未有的,但工程师们运用过硬的技术,在很多难题上都有创新性的解决,值得我们去学习、思考。比如在人工岛的填筑过程中,要想办法克服阿拉伯岛极其恶劣的天气和海浪对人工岛的冲击,工程师们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奇妙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还有一个致命的威胁就是要想办法抵抗海水的压力,防止海水涌入基坑,工程师们设计的钢板墙和坑底的水泥密封,也成功的通过了考验;最大的难题就是这座摩天大楼的基础工程了,寻找地下岩床的团队钻入海床深处180米深也没有找到实心的岩石,在这样恶劣的地基条件下盖一座摩天大楼,其挑战是空前的,但是工程师们很好的运用了摩擦桩的施工技术,完成了任务,挑战了工程学的极限。

2、团队合作

对于一些工程难题,设计团队和施工团队也要积极合作,在帆船酒店的施工过程中,工程师们也遇到过许多问题,产生了很大的争论,但最后都通过积极的合作,克服了这些困难,最后圆满的完成工程。所以,团队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大学生也应该培养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为团队共同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四篇: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论文

摘要:现代社会伴随高等教育的迅速普及,大学生的数量也在急剧增加,随之带来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尖锐,成为当今社会不可回避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详细分析了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多方面提出了对策及建议,以供研究者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现状;问题原因;对策

1当代大学生就业现状

据有关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如何帮助大学生解决就业成为社会及政府越来重视的难题。总体来说,大学生就业困难不仅是一个现实问题,很大程度上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所谓大学毕业生,其具有较高的知识储备,是劳动力市场上的优势群体,但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要求逐年提高,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丰富的就业能力才能更好发展,但现有的大学高等教育缺少必要的就业需求导向,导致培养出的毕业生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上与人才市场的需求存在出入,大学生就业面临的形势在当今社会显得尤为突出。

2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第一,就业市场对大学生的吸纳能力在不断减弱。当前国企改革、企业不景气导致裁员时有发生,就业市场对毕业生的需求不仅没有增加,反而有萎缩之势。第二,招生规模迅速扩张。近些年高校毕业生数量日益增加,导致市场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逐渐突出,竞争不断加剧。第三,就业结构型矛盾突出。不同高校、不同学历、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毕业生在就业方面存在很大的差距;毕业生往东部沿海等发达地区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毕业生愿意从事党政事业机关工作的倾向明显。原因分析:第一,不能迅速转换角色。社会是个大熔炉,对于即将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要迅速完成自我角色转换,适应社会要求,才能找到适合岗位,更好就业。第二,不能全面认识自己。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毕业生只有充分认识自己,了解自身个性特征,才能增加成功就业的概率。第三,就业观念存在误区。一是选地域。在毕业生的理念中,好的地域、大城市就意味着高薪、机会和光明的前途,就往往导致大城市的求职者人满为患,而最需要大学生的地方却无人问津。二是挑单位。毕业后总是喜欢选择一个稳定、待遇好、地域好、社会威望高的职业。第四,毕业生综合素质不高。经历了高中的苦读磨炼,升入大学对于很多大学生意味着“幸福”的开始,他们往往放纵自己,进而忽略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社交能力不足,有些毕业生在为人处世、人际公关等方面存在差距。社会实践缺乏,在抓好学业的同时,忽略了社会实践的重要性。

3针对当代大学生就业的建议

结合以上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要使问题得到根本缓解,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第一,国家层面。针对新时期大学生就业问题制定切合实际的扶持政策,例如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可给予一定的优惠政策或资金支持,助其发展。同时引导毕业生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就业,同时积极动员相关部门,加大对毕业生的就业辅导。第二,学校方面。学校应充分结合当下社会需求,不断丰富教学内容,适当偏重应用性、操作性、技术性课程的教学,积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第三,社会方面。善待刚刚进入社会的毕业生,加大对其的培训力度,使其尽快转换角色,融入企业氛围,更好的为企业付出。第四,自身方面。一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毕业生要想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足,实现自我价值,就要在提高自身素质上下功夫,这种素质应是全面的,不仅包括文化课的学习,还包括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往能力的培育,以满足社会飞速发展的需要;二是适应环境能力要不断提高。毕业后,大学生即将面临复杂多变的大社会,它是个大熔炉,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或事,里面有很多未知和考验,要使自身立足于社会,合理的处理人与事,大学生除了学好文化课外,还应培养适应陌生、复杂环境的能力;三是要有创新能力。不论是择业还是自主创业,都要求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创新意味着改变以往一成不变的东西,意味着颠覆,只有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四是要有责任意识。毕业生在就业前一定要客观认清自己,明确自身定位,找准差距和不足,积极肩负责任,要有责任感和诚信意识。选择工作就要踏实工作,不轻易跳槽,对自身负责,对企业负责;五是未雨绸缪,做好准备。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头脑,这就要求大学生在上学期间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和定位,并按照设计的规划努力奋斗,坚持到底,不轻言放弃,而不要等到即将毕业,才慌不择路,迷失自己。

4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复杂问题,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需要我们高度关注,并加以有效解决。问题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这就注定了问题解决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其问题的成因是多方面的,需要自身、学校、社会及国家各方的共同努力,只有多方合力,问题才能得以解决,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发展和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胡修池,刘子婷.当代大学生就业指导[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3.[2]陈岩松,赵瑞君.大学生就业指导[M].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4.[3]王潍海,腾玉成,张宏.大学生择业指南[M].北京海潮出版社,1989.[4]2004年大学生首选企业调查——社会环境影响下的个人择业观[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5,(7).[5]孙冠群.责任政府和依法行政[J].学术界,2004,(8).[6]李青.我国就业制度改革的启示[J].学术界,2004,(2).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作为知识载体的人,便成为竞争的重要资源。有“国之栋梁”、“天之骄子”之称的大学生作为最先进知识的拥有者,本应是争夺的对象,然而,我国目前却出现了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大学生与农民工抢岗位”、“名牌大学生卖肉、卖糖葫芦”等新闻已经不再新鲜,月薪只有四五百元的岗位也挤满了应聘的大学生。大学生就业困难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正视的问题,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增加.有效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成为社会、高校、家庭及学生共同关注的焦点。因此,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进行有效的探索也就具备了更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阐释

从1999年的高校扩招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毕业生人数持续攀高,每年以60-70万的总量增加。2002年毕业生人数为145万,2003年增加到212万,2004年扩大为280万,2005年达到338万,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万大关,达到413万,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更是高达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增幅达19.9%。相对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大学生就业率却出现了下降。据教育部统计,从2002年开始,随着高校扩招的大学生陆续毕业,大学生就业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2002年12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80%,比去年同期下降10%,2003年9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0%,2004年9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3%,2005年9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2.6%,2006年6月全国毕业生就业率为70%。这些数据充分显示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

2008年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导致全球型经济衰退,先发国家近期的经济衰退,对中国劳动密集型的产品需求越来越少,我国大批出口型中小企业倒闭,使得大批农民工被迫返乡,出现大学生就业岗位缺失严重的现象。可以预计,今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会更加激烈,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二、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多维原因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既有国家政策、经济形势的宏观 1

方面原因,也有高校、企业等中观层面的因素,还存在大学生个人自身的原因;既有客观原因,又有主观原因,各种原因相互交织,形成多维性和复杂性。

(一)从社会方面找根源

首先,社会市场体制不完善。当今大学生就业改变了传统计划经济时代的“统、包、管”模式,取而代之的是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方式.大学生就业进入市场化。然而社会就业市场体制的不完善.相应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源之一。

其次,用人单位观念问题。目前,用人单位在人才引进方面盲目提高用人标准,条件要求也愈加苛刻,文凭已经不再是走向理想职业的唯一“通行证”,除了崇尚高学历,要求毕业生具有好的专业知识技能外,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新精神,多数应届毕业生往往不能够完全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为许多用人单位所“嫌弃”。另外,还存在就业性别歧视的问题,不少招聘单位的广告明确地写明“只限男性”或“男士优先”

(二)从高校自身找根源

人才培养模式方面。新时期的教育需要不断进行创新,才能符合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是专业划分过细、口径较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只注重对学生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对学生能力素质的提升以及学生全面素质地教育;只讲学术研究,忽视职业技能;加之扩招后师资力量薄弱、教学质量下降,这些都造成了知识、能力、层次等相互之间不适应.导致大学生难以胜任工作岗位.就业艰难。

就业指导工作不得力。有些高校不能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服务,至使大学生就业难。首先,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缺乏实用性。不了解人才市场的需求,缺乏有效的就业指导体制,缺乏专业经验以及业务能力。其次,没有将人生职业规划和对学生的就业指导贯穿于整个教学全过程。有的只是在学生即将毕业时开设就业指导课,只针对毕业生.并未将在校生包括在内,指导范围小。再者,大多数就业指导形式单

一、内容简单,并未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产销”不平衡。随着高校的扩招,一些高校盲目开设一些“热门专业”,缺什么就添什么.忽视了 “产品”的市场占有,即毕业学生的去向问题,结果造成人

才供求过剩,“产销” 不平衡。

(三)从学生本人找根源

期望值过高。大学生择业期望值普遍偏高、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择业意愿与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存在着明显错位。期望值过高,既可能产生择业的挫折感,又可能导致机会的丧失。因而,指导大学生确立合理的职业期望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方面因大学教育的较高投入,同样期望学生毕业后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因此有可能造成大学生“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两种矛盾并存。还有的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给自己定了目标。规定自己在几年内成为经理,再有几年成为老板等等,抱着大学生就是要做“白领”的念头,不肯放下架子,缺乏脚踏实地从基层开始干起的精神 这些过高的要求导致大学生在择业时存在“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最终造成就业难的局面。

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差距较大。部分毕业生过高估计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缺乏创业意识。传统的就业择业观制约了大学生成功就业,大学生普遍存在“等”、“靠”、“要”等思想,缺乏创业精神和自主创业意识。在面对当今市场巨大的创业平台,高校毕业生宁愿成为现有就业市场廉价的替代者与竞争者,也不愿意实现对自我的突破.不愿意走上创业之路。

“城市情节”、“饭碗情节”需要破除。一些学生择业时潜意识的受传统思想观念支配,只把目标锁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公有制企业、外企上,认为这些单位是“铁饭碗”,工作稳定有保障。还有些学生选择北京、上海、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这也给就业带来了局限性。

三、提高大学生就业率的对策研究

虽然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出现是由诸多因素所造成,但是也完全有办法使之得到合理解决,关键在于社会各领域,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的共同努力,不断的进行深化改革。

(一)政府层面

政府要强化服务职能,畅通就业渠道,破除制约大学生就业的政策障碍。第一是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加强就业工作中的宏观调控作用。2007年大学生就业的重点

在基层。打开基层这一空间,如果完全依靠市场调节,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为此,各级政府及人事、教育行政部门应强化服务职能,落实中共中央积极引导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精神,设法为大学生去基层就业创造条件。人事、教育部门应从宏观上对高校毕业生就业进行调控,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就业信息咨询,负责调查宏观就业、学校培养等情况,进行职业分类和职业前景预测。如建立完善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报告、公布、督查和评估制度,科学、准确、快速地报告就业工作进展情况,及时公布当地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

第二是改革用人制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有较强的计划体制色彩,如与招聘毕业生相关的人事管理制度中的户籍、编制、各种指标和档案管理等,都没有根本性的改变,毕业生就业的申请报批手续繁多。政府要加大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政策支持力度,取消对毕业生的城乡、部门、行业、身份等的限制,促使毕业生合理流动。要及时地清除、废止不符合时代要求的、制约或妨碍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性文件,打破地区壁垒、行业壁垒。落实各项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到基层、到乡镇、到民营企业、到西部就业。

第三,应通过财政支持、税收优惠,拓宽金融投资和贷款渠道,社会支持和激励,建立和完善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和社会政策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最大限度发挥毕业生的聪明才智,给毕业生提供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

(二)高校层面

高校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就业指导,拓宽就业市场。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社会总在不断的变化和发展,对专业的人数也在不断的提出新的要求,所以高校应该时刻把握就业市场的脉搏,根据社会各行各业的需求,合理的调整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提高就业者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强化就业指导,充实就业信息高校应根据就业情况对大学生进行正规的就业指导。比如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强化毕业生适应市场经济的意识。引导和帮助学生正确分析自己喜欢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并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和发展方向,以及社会对毕业生要求,国家对毕业生就业政策规定等等。这样有利于大学生在择业时能一步到位,避免四处碰壁。

建立高校与企业的合作平台,开拓就业市场。针对就业问题,高校应不断为学

生想办法,联系企业,与企业建立合作平台,培养专门人才。高校可以尝试和企业联办专业学科,这种订单式的人才培养既能够解决就业问题,又能够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进行创业教育,提高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教育是增强创业意愿、提高创业能力、促发创业活动的催化剂,对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高校大学生应努力培养创业意识,在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式下,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以创业带动就业,对改善目前就业难的局面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毕业生创业不仅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减轻就业压力,而且有利于大学生全面发展。随着新增劳动年龄人口进入高峰期,大学生创业不但可以改善毕业生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可以为社会上其他的待就业人员提供更多就业岗位,一个大学生创业解决9-13个农民工的就业问题,达到创业带动就业,以一带多的理想境界。高校应该应进行创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学生个人应该具有勇于拼搏、大胆创新的精神。

(三)大学生个人层面

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更新就业观念。大学生要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就业而言,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既可以帮助个人真正了解自己,为自己订下事业大计,拟定人生的方向,“衡外情,量己力”,设计出合理可行的发展方向,又可以使大学生在就业时把就业当作是职业生涯的一个环节来看待,从而不再去过分计较短期内的利益得失,把眼光放得更为长远。

大学生应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求职能力。据调查显示,用人单位越来越淡化专业,更注重的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决策能力、交际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学习能力等。同时大学生还应该重视外语交际,提高计算机水平。但是最为重要的还是要增强求职能力。很多优秀的大学生之所以在招聘会上不知所措,其主要原因就是不善于展示自我、推销自我。为此,大学生应有意识地提高求职能力。比如可多参加一些诸如模拟招聘会之类的活动,增加实战经验,积累求职技巧。并且利用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机会主动与用人单位接触,努力增强在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

大学生应该更新就业观。第一,大学生应降低期望值。在精英教育逐渐退出历

史舞台的今天,接受大众教育的学子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就业心态,丢掉“精英”高就的思想,改变“人往高处走”的陈旧观念,放下架子,低姿态进入社会,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寻找发展的机会,破处“宁要城市一张床,不要农村一套房”等就业的“城市情节”,和“金、银、铜、铁”等饭碗情节。第二,树立动态就业观。大学生需要改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在如今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应该力求“先生存、后发展”,树立动态就业观。同时国家及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不少优惠政策鼓励大学生创业,所以毕业生也应把握时机,开拓就业空间,减缓就业压力,进行自主创业。第三,可以跨专业就业。在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不匹配的今天,大学生应该灵活选择,可以跨专业就业。比如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学生,物理、数学、计算机都比较好,所以该专业学生就可以另辟蹊径,从事诸如物理、数学研究以及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相关职业。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与先发国家相比,无论是从数据统计还是从实际状况来看,我国大学毕业生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我国大学生毛入学率仅为15%左右,而美国为82%,日本、英国、法国等发达国家均在50%以上,韩国、印度、菲律宾也在30%左右。我国7亿多庞大的从业人员中,高层次人才稀缺,受过高等教育的仅为5%左右。而我国正处于发展阶段,社会的各个岗他都需要人才,而毕业生就是我国的宝贵人才资源。只要政府,高校和学生演好自己的角色并能相互沟通,实现创业与就业间的互动,就能有利于扩大就业量,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相信只要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将会呈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下载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及对策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质及对策.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深层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让毕业生顺利走上......

    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浅论

    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浅论 摘要: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不仅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关......

    车辆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调查报告

    车辆工程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及对策调查报告 姓名:学号: 车辆工程是以研究汽车、拖拉机、机车车辆、军用车辆及其他工程车 辆等陆上移动机械的理论、设计及制造技术的工程技术......

    大学生就业问题及解决方法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及解决方法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激增,带来的不仅仅是粮食问题和人口问题,随之而来的还有教育问题和就业问题。再加上现在还未完全平静的金融风暴,更给大......

    大学生就业问题及解决方案

    大学生就业问题及解决方案 摘要 目前大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和不知道怎么找工作的越来越多,这不仅对大学毕业生带来沉重的心里负担,对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值的社......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及对策 【摘 要】当前,就业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文章通过对就业难原因进行探析,提出政府、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和毕 业生应积极配合,采取相应对策。 大学生就业......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 摘要: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才在地区间的结构分布、高校专业设置与......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究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究学生:李子珍指导老师:尹利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在不断的变化,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流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