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时间:2019-05-13 09:46: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第一篇: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行政管理专业

本科毕业论文

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

学生姓名: 陆诗铭 学 号: ***82 指导老师: 张竞尹 专 业: 行政管理 年 级: 13秋 学 校: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

2015年10月

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摘 要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是人才资源的主要来源。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如果不能有效应对,不仅可能对人力资源市场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还会影响社会稳定。因此,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目 录

第一章 引言„„„„„„„„„„„„„„„„„„„„(1)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现状„„„„„„„„„„„„„„„(2)第三章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3)3.1、国家政策不完善,易造成社会壁垒,加大大学生就业难

度„„„„„„„„„„„„„„„„„„„„„(3)3.2、高校在学科建设、学生的培养摸式等方面与人才市场需

求不符,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4)3.3、大学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4)3.4、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5)第四章 对策探讨 „„„„„„„„„„„„„„„„„(7)4.1、政府部门发挥职能 „„„„„„„„„„„„„(7)4.1.1、优化产业结构,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7)4.1.2、规范就业市场,培育完善的就业市场机制 „„(7)4.1.3、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8)4.1.4、引导大学生面向中小企业、第三产业„„„„„(8)4.1.5、积极引导大学生到特定地区或从事特定职业„(8)4.2、高校现有教学体制调整 „„„„„„„„„„„„(9)4.3、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10)4.4、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10)第六章 结论 „„„„„„„„„„„„„„„„„„„(11)

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致谢 „„„„„„„„„„„„„„„„„„„„„„„(12)参考文献 „„„„„„„„„„„„„„„„„„„„„(13)

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第一章 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多,加之当前股市低迷,人民币贬值,国内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的影响,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在毕业后能否顺利就业,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原因、政策原因,也有大学生自身的原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事关大学生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大学生共同的努力。

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第二章 大学生就业现状

经过了去年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家对2015年大学生就业形势,格外关注。去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727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然而2015年,大学毕业生有749万人,大学高校毕业人数创历史最高,堪称“史上更难就业季”。据《2014典范企业人才招聘状况报告》显示,尽管2014典范企业在市场上收入平均增长23.4%,招聘规模达到38万人,平均每家招聘683位大学应届毕业生,比2013的606人增加了12.8%。但2015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74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加上14年尚未就业的大学生,今年2015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

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第三章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

3.1、国家政策不完善,易造成社会壁垒,加大大学生就业难度 近年来,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主流,然而户籍、档案等一些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都有“非本市户口免谈”的痛苦经历,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使大学生与许多好的工作机会失之交臂。同时,在高校毕业生创业这一方面,关于大学生创业的技术扶持,管理扶持,经济扶持的相关政策还不完善,扶持的力度还不大,办理相关手续的程序还很复杂。用人单位在人员招聘时过分关注文凭、存在性别歧视、生源地域歧视、过分看重工作经验等情况。很多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动辄要求求职者二至三年的工作经验,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落实工作。有些用人单位盲目提高选才标准,追求高学历。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到本单位的业务情况与当地联系紧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学生熟悉当地方言及风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际关系网等,选用人才时优先考虑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务员时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视,实行地区保护主义。此外,在找工作时,女大学生明显处于劣势,不少用人单位考虑女大学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动机,以及生育保险费和女工劳动保护费用等。同等情况下女大学生将来工作成本比男大学生大,造成就业难。这一系列因素,都不利于大学生公平竞争。

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3.2、高校在学科建设、学生的培养摸式等方面与人才市场需求不符,不利于大学生就业

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大学生所学专业不符合市场需求,出现了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同时,高校老师在工作中,科研压力大,没时间精心备课,不讲究教育方法,讲课满堂灌,课后不辅导,考试标准不严,考试一锤定音。此外,部分高校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就业工作还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就业工作往往毕业前才进行,就业指导仅仅是一种职业介绍,而在某种程度上还是脱离实际的泛泛而谈。还有些高校,由于经费的原因,“重文轻理”严重, 加上急功近利,不少学校不顾自身“软件”、“硬件”是否允许,设置了投资少、见效快的专业,导致专业进一步失衡,这些因素都进一步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

3.3、毕业生就业结构失衡,供给与需求矛盾突出

高校毕业生的总体供给与社会需求的矛盾,实质是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所处的转型阶段不配置的矛盾。首先,中国处于人口高峰期,存在大量的新增劳动力需要就业。“中国现有人口近13.68亿,人口基数大,新生劳动力增长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出现了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而就业岗位增长缓慢,经济高增长与就业增长脱节的困难局面。

其次,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在短短几年内,高等教

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育进入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大众化已成为一种必然,但一些问题也由此而带来,教育大众化要求中国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而扩招的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2013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699万人;2014年,这一数字达727万人;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749万人,在社会人力资源需求没有明显增长的前提下,这种量的变化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影响是巨大的,大学生就业也从精英化走向了大众化。”

由于学习期间社会经济结构(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地区结构等)发生了变化,毕业生的专业、知识、技能、区域分布等不适合经济结构变化的要求,毕业时不能适应市场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顺利就业。具体说,从地区分布看,东部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劳动力需求相对较多,岗位多,待遇较好,高校毕业生偏好较多,竞争大,中西部地区需求较少,虽竞争小,但因地区经济条件等因素,不受学生青睐。从学历层次看,就业困难者主要集中二本、三本院校及冷门专业,重点院校、热门专业供不应求。多数新增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层次趋于下降,薪酬、福利减少。非正规就业岗位比重增加,高端服务业的岗位不足。部分东部城市开始讨论人口控制政策,有可能造成东部就业人数的紧缩。3.4、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

大学毕业生自身素质参差不齐。大学毕业生是就业的优势群体,他们有思想、有知识,而且年轻,身体好,接受新生事物快。然而,由于这些年来大学的一再扩招,导致大学生从生源的质量、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培养的水平都有所下降,一大批拥有“真毕业证、假能力”的学生走向社会。通过调查,许多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认为当代大学毕业生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欠缺:

(1)专业知识不够扎实,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很多毕业生对专业是一知半解,大部分还需要企业培训来完善和提高,而企业需要的是招之能用,而且是能够很好用的人才,因此,造成有“中间差”的局面。一方面是大量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一方面是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2)能力水平低下,特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不强。很多毕业生的能力停留在书本上、思想上,真正要解决实际问题就不行。(3)综合素质不高,难以胜任更高层次职位的需要。

大学生在择业时,缺乏规范的职业指导与清晰的职业规划。大学毕业生在求职时,对自己的定位不清晰,对应聘前的单位了解不够,造成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的现状。同时,简历与求职信设计得的过于死板,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择业缺乏目的性。甚至有些学生对简历及求职信造假,造成“信任危机”,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

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第四章 对策探讨

4.1、政府部门发挥职能

4.1.1、优化产业结构,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教育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两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在保持一定经济增长速度的基础上,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能够增加不同层次、类别的就业机会,缓解供求总量失衡。从需求类型上看,地区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同时能带来需求类型的改变,特别是会增强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跟上知识经济时代的步伐,就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顺应产业升级的趋势,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企业,满足更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需求。从长远看,这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措施

4.1.2、规范就业市场,培育完善的就业市场机制

市场自身的缺陷以及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使得政府不能再满足于“守夜人”的角色,而应当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到市场机制的建立和调节过程中来,而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包括就业市场)便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首先,政府应做好就业信息的搜集和公布工作。政府应当及时收集不同时期就业市场的职业需求状况、不同职业对知识和技能的要求等数据,重点预测经济发展对未来就业需求的影响。把统计数据和分析结果通过上网和发行出版物的方式向全社会公布,作为政府决策和大学生个人择业的重

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要参考,以此来平衡大学生的总供给和总需求。

4.1.3、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据有关调查,目前应届毕业生中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0.3%,与一些发达国家40%的创业率相比,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的空间和潜力还很大。今后需要加大政策扶持和服务力度,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4.1.4、引导大学生面向中小企业、第三产业

经验表明,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是吸纳就业的主渠道,一些发达国家的中小企业比例已达75%以上,第三产业的从业人员占就业总数的75%以上。而我国由于不少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不高、发展资金短缺、服务内容有限等原因,其吸纳就业的能力还没有得到完全的释放。因此,在促进社会就业,尤其是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大有潜力可挖

4.1.5、积极引导大学生到特定地区或从事特定职业

当前,我国现行的劳动人事制度、户籍管理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依然存在着二元制分割的问题。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单位在医疗、保险、教育等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着极大的差异,而且户口、档案不能自由流动。由于西部、农村、基层、企业一线的条件大多很艰苦,在各方面与大城市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他们更担心自己以及后代在教育、医疗、生活等方面受到影响,甚至是宁可失业,也不选择中小城市、西部地区或农村。这无形中增加大城市的就业压力,存在了大量的摩擦性失业。因此,为积极引导大

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学生到特定地区或从事特定职业,政府要实施鼓励性的就业政策 4.2、高校现有教学体制调整

其一,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调整专业结构,使之与招生,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并对教学质量不高,专业设置不合理的学校和专业,减少招生数量,直至停止招生。其二,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高校毕业生就业部门以及相应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其三,建立健全职业发展和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和学科建设,要结合当前经济发展新业态和新常态,及时将学科专业动态和行业发展成果融入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的参与度和吸引力。深入开展个性化辅导与咨询,帮助毕业生合理确立职业目标,及时疏导毕业生求职过程中的焦虑、依赖等心理问题,增强其应对竞争及挫折的抗压能力。积极组织职业规划大赛、职业体验项目等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就业实践活动的带动作用,进一步提高就业指导的覆盖面和实效性。同时,积极吸收具有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信息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其四,以就业为导向,加快高校的教育与教学改革。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开设具有专业特点,实践性强的课程,使学生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

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人才的需求,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4.3、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

习近平主席在天津考察时,他勉励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念,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同时要求加大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支持力度,对就业困难毕业生进行帮扶,增强学生就业创业和职业转换能力。大学生应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业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还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选择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4.4、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提高自身素质,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优胜劣汰是市场竞争体制下的规律,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掌握过硬的本领,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第五章 结论

相信通过大学生以及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能够妥善解决,高校毕业生一定实现充分就业。高校毕业生作为中国巨大人口和庞大劳动力队伍中一支活跃的生产力,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一定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致谢

本论文实在导师张竞尹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渊博的专业知识,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诲人不倦的高尚师德,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崇高风范,朴实无华、平易近人的人格魅力对我影响深远。不禁使我树立了远大的学术目标、掌握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还是我明白了许多待人接物与为人处事的道理。本论文从选题到完成,每一步都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的,倾注了导师大量的心血。在此,谨向导师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宁浓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黄天责.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职业技术研究.2004(3).[2]张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对策分析.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3]十七大报告全文.南方周末.2007.3.25.[4]张推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5]宋重冰,桥船之光一.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艺术.北京档案出版社.1991 13

第二篇: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

摘要: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经济发展水平、人才在地区间的结构分布、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等都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只有各方面力量共同努力,才能有效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论从提高整体国民素质、维护国家稳定还是从国家经济建设、综合国力提高的角度来看,都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建立以市场为主体、政府为主导、学校及学生主动应对的大学生就业立体网络是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可行之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问题

正文:

一、大学生就业现状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对于产生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现象的原因,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就业难是扩招惹的祸;有人认为是政府制度与体制的缺失引起的;有入认为是毕业生和家长的心态所致;有人认为是学校的专业设置出了问题;还有人认为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不行等。我国高等教育在20世纪末还处于“精英教育”阶段。但是自1999年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完成了由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重大转变,这无论从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来看,还是从适应国家现代化建设以及应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需要来看,都是一项战略性和历史性成就,是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奇迹。但与此同时,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加之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不容乐观。是不是我国的大学生数量太多了呢?据教育部今年4月发布的资料,目前我国大学生人数占总人口数的比例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我国高等教育还处在世界发展水平的初级阶段,还不能够完全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求,有着强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们认为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弄清影响大学生就业难的真正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是摆在我们面前无法回避的现实问题。

二、大学生就业问题原因分析

1、大学生的职业理想和就业观念

在“知识改变命运”的主流认知环境下,对读书改变个人命运的偏狭理解以及急于求得实际利益的大学生相当多。他们把上大学受教育当作找到“工作”的阶梯,当作改变自身命运,甚至于家庭与家族地位的筹码。这种观念使得无论是毕业生本人还是其父母、亲朋都认为读了大学,理应享有丰厚稳定的工资待遇,大都希望大学生毕业后选择一个好的职业,大学生的“精英情结”还没有彻底转变,仍然认为“大学生是天之骄子”、“皇帝的女儿不愁嫁”。

2、国家政策导向不力。

从上述分析来看,毕业生的就业困难还存在地区性问题。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工资待遇分配不公造成的。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三大差别”仍然存在。仅从城乡收入上看,城乡收入的差距一直较大,如果大学毕业生去农村找工作,将面临的是低收入。当然,经济发达地区和沿海地区与贫困落后地区同一工种的工资收入相差也相当悬殊,以至于影响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取向。如果采取倾斜政策进行疏导,如提高工资待遇、解除后顾之忧,或把到艰苦、落后地区工作作为评职、晋升的一种资历,毕业生就业难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得以解决。尤其在我国,国家的政策导向明显影响民众的观念和发展方向。

3、高校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脱节。

高校培养的人才结构与社会所需的人才结构不统一,也是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之一。作为人才市场的供给方,高校的专业结构调整滞后于市场的需求。其原因主要有四方面:一是部分高校的短期“功利”行为,不顾社会需求盲目招生。二是高等教育的封闭性。目前高等教育学科专业建设较多以学科自身内在逻辑发展为依据,较少参照现实社会经济建设和发展领域的需要。高等教育的这种封闭状态,不能准确反映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化,导致学校人才培养有较大的盲目性。高等教育培养的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往往只具有理论知识,而缺乏实际操作能力。三是高校专业设置过细,毕业生适应面窄。四是高等教育的专

业结构层次不合理,出现本、专科比例倒置现象。

4、用人机制存在弊端。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要日益成为市场行为。一方面,一些单位领导存在短期行为。由于职工的利益与效益挂钩,多选人意味着职工平均收益的减少。所以当单位需要劳动力增加时,领导往往选择培训内部职工来提高劳动力的使用效率以满足需要。有些单位的用人观念存在偏差,“用廉不用优”,只要节约开支就行。另一方面有些用人单位一再拔高用人标准,如限制学历、毕业学校、身高、相貌、户籍等等,这样就把许多大学毕业生拒之门外。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意义所在1、能够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安居乐业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理想,也是人的基本要求,有就业岗位、维持生计也就成了老百姓对政府的要求和期盼。如果政府不能为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许多大学生“毕业即待业”和“高投入,低回报”的现实,将会使大学生及其家庭对政府产生不满情绪。若就业中再遇到各种不公平竞争,使他们失去许多平等的竞争机会,对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打击很大,这更让他们感到困惑、迷茫、不满、愤怒甚至怨恨,使他们对社会的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做人准则和社会道德等产生怀疑。只有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消除这些不稳定因素、让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2、能减轻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就业难”使不少大学生对于自己毕业后的发展前途感到迷茫,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面对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生存竞争,不少大学生产生了焦虑不安、苦闷、抑郁恐惧、自卑和神经衰弱等心理倾向,于是休学者有之,畸形竞争者有之,轻生者有之,犯罪者有之,使本来宁静和谐的校园平添了几分浮躁和不安,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成长成才。只有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才能解开郁结在大学生心中“毕业即待业”的心理阴影,使他们能够以一种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投入到学习生活中。

3、能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减少浪费

假如大学生毕业即待业,是一种巨大的浪费。首先,造成高层次人才的浪费。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才是高级专门人才,大学毕业生不能及时就业,就意味着这一部分高级专门人才的闲置或不能在用其所长的岗位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无疑是高层次人才的直接浪费。其次,造成教育资源的浪费。大学生作为高级专门人才,其培养费用是相当高的。如此大量的经费投入高等教育领域,培养出的大学生不能就业,社会无法获得收益回报,无疑是教育资源的严重浪费。只有人尽其才、各尽所能,才能充分发挥广大学生的聪明才智,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四、针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对策

1.加强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由于历史原因,对我国大学生来说,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可以拥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为转变这种就业观念,高校应加强就业思想教育,降低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值,摆脱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的择业观是顺利就业的关键,它包括正确的自我评价和恰当的职业评价。在大学生走向就业市场,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之际,能否把自我的位置摆正,顺应形势,在竞争中赢得适合自己的职业角色,总是首先决定于大学毕业生能否对自己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恰当的职业评价有利于大学毕业生选择到理想的职业角色,避免职业选择中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大学生应该看到,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现,大学生的人数越来越多,传统就业渠道对人才的吸纳力毕竟有限。而一些新兴的中小型企业、私有企业、服务性行业及有待开发的地区和小城镇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学毕业生只有合理定位才能施展雄才大略,为社会多做贡献。

3.加强政策引导,调整专业结构与设置。

由于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的不足,一些学校靠扩招收入来填补办学经费的空缺。因此,形成“不管毕业生就业如何,先招进来再说”的观念。只要能招进来学生,什么专业都可以上,什么专业都可以批。这实际上是地方审批部门的“保护主义”。为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极大浪费和专业的重复设置,统筹资源的合理利用,国家应利用政策导向,宏观调控专业设置,限制那些办学条件差、师资力量薄弱、就业率低的院

校的招生数量;责令一些学校停办就业市场需求量少的专业,以改变部分高校的短期“功利”行为。

4.探索由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的新路子。

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缺乏独当一面的技能,毕竟市场的运行规律是企业难以回避激烈的竞争,而企业又不可能拿出很大的精力重新培养人才。因此,高等教育迫切需要一种全新的手段与方式,让受教育者真实感受到企业经营者直面市场竞争的压力,学会承担风险与责任,提高经营素质与能力。这就要求高等教育转变就业教育观念,探索创业教育的新途径,以培养学生善于创新、敢于冒险、开拓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知难而进的勇气与敢于挑战自我的信心。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创业教育是以主动求职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培养的人才“不再仅仅是求职者,而且首先应成为工作岗位的创造者”。(《世界高等教育宣言》,1998年)这一点已成为全世界高等教育的共识。1998年召开的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强调指出:“为方便毕业生就业,高等教育应主要培养创业技能与主动精神。”美国率先行动,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倡导创业教育,并取得辉煌业绩。英国、德国等相继行动,将创业教育纳入政府政策之中。我国顺应时代发展,也把创业教育提上日程。2002年教育部做出决定:大学生、研究生(包括硕士和博士)可以休学保留学籍创办新产业。相信随着对创业教育的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创业教育的全新理念会逐步确立,并贯穿到高教改革中去,培养出大批创业者,这样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可能从根本上得以解决。总之,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措施是多方面的。需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改革、协调与配合,才能见成效。

参考文献: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

作者: 贾文华作者单位: 商丘师范学院,河南,商丘,476000刊名:成人教育英文刊名: ADULT EDUCATION年,卷(期): 2006,“"(4)

困境与出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理性思考

作者: 黎大志,姜新生作者单位: 黎大志(湖南师范大学,长沙,410081),姜新生(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长沙,410081)刊名:现代大学教育英文刊名: MODERN UNIVERSITY EDUCATION年,卷(期): 2009,”“(5)

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作者: 张向前,Zhang Xiangqian作者单位: 国立华侨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福建,泉州,362011刊名:经济问题探索英文刊名: INQUIRY INTO ECONOMIC PROBLEMS年,卷(期): 2005,”“(4)

关于我国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实证研究

作者: 许进军作者单位: 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01刊名:继续教育研究英文刊名: CONTINUE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 2009,”“(8)

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

作者: 彭拥军,Peng Yongjun作者单位: 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江苏南京,21009r7刊名:江苏高教英文刊名: JIANGSU HIGHER EDUCATION年,卷(期): 2009,”"(5)

第三篇: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2009年应届毕业生达611万,毕业人数创历史新高,加之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在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教育部将应届毕业生就亚纳入2009年工作要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联合启动“2009年就业服务系列活动”,这一系列的举措都将有效促进大学生就业。就此我们对当前大学生的就业价值观进行了分析,进一步了解大学生在就业时的价值取向,要实现大学毕业生充分就业,就要引导毕业生主动地树立符合当前就业形势、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就业价值观。

一、就业压力形势下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试析就业压力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与引导

1.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毕业生就业心理压力大

2007年毕业生为478.97万人,2008年毕业生559万人,2009年应届毕业生611万,加上未就业的往届生,毕业生就业压力很大。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企业裁员也给毕业生心理增加了就业压力。据新华网最新进行的2009年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问卷网络调查显示,91.05%的人认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难,5.33%的人认为就业形势正常,而只有1.59%的人认为就业形势较妖

2.就业供求仍有矛质,形势依然严峻

高校的扩招使我国高等学校由精英教育模式进人到大众化教育模式,2002年以后就业率逐年增加,但是增长幅度缓慢,整体就业率只有76.25%。虽然我国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增长速度放慢,但是还是处在快速上升的发展阶段,每年可增加就业岗位1000万个,特别是高技能型实用人才分缺乏,但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下一些企业仍然找不到合适的人术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毕业生,相对于每年的社会用工需求,与社会的其他就业群体相比而言,大学生具有一定的竟争优势,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应该不存在。但每年却有25%左右的大学生不能及时就业,这其中大学生自身的就业观念应该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目前就业压力下大学生的就业价值取向和存在问题分析

1.大学生就业单位范围扩大,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仍然是首选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当前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中,国有企业、政府部门、外资企业、民营企业的选择的比例分别为24.16%, 19.93%.16.33%,14.29%,选择合资企业、自主创业的人数最久所占比例分别为12.84%和7.35%。另一份网络调查显示选择就业单位无所谓、国家单位、事业单位的比例分别是37.27%.20.86%.19.30% 2009年国家公务员报名通过审核的人数超过了105万人,各职位平均竞争比例为78:1,为历年来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最多的一次。以上数据显示选择稳定的国家机关或者事业单位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但是我们可以欣慰地看到毕业生就业面已经慢慢地扩大。

2.大学生就业地区范围扩大,但经济发达地区仍为大学生首选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对于在校生来说,26.6%学生认为最理想的工作地点为北京,36.7%选择上海,24.2%选择广州,12.5%选择中小城市和基层。另一份网络调查毕业生是否愿意到中小城市或西部发展,66.91%选择是,而只有33.09%的人选择否。经济发达地区尤其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让刚走上社会的萃萃学子对其充满了向往和期待。但是由于就业压力的影响,一些毕业生不再把这些地区当作找工作的必须地,而是转向了中小城市和西部地区。

3.先就业,后择业已成为大学生主流的择业观

据新华网调查显示,毕业生的择业观念中选择先就业后择业的高达57.47%,而选择一步到位有固定收人的只有29.68%,不就业继续深造和自主创业分别为

5.49%和7.36%。但是部分毕业生职业规划缺乏,使大学生的就业难度增大,同时也影响毕业生的职业发展,且在就业选择中易盲目而行。现在许多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都遵循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指导原则,部分毕业生并没有准确理解什么是先就业后择业,而是盲目就业,即使找到工作,也是从兴趣出发,往往对所面对的行业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素质估计不准,工作中会明显缺少责任感,导致最后跳槽。由此可引起的问题是用人单位担心为别人培养人术在招聘大学生时可能更趋于保银。

4.大学生就业注重能力的发展

调查显示,毕业生就业注重个人发展空间和公司发展前景分别占30.53%和27.09%,薪水和公司重视人才程度分别占18.45%和18.04%。大学生就业更注重就业后知识和能力的提高,这是毕业生就业后的愿景,他们也更加重视单位对自身技能的培养,希望得到学习深造、专业培训和发展的机会,创造适合自己早日成才的环境。自由竞争的环境可以使大学生为自己选择更好的环境,部分毕业生就业期望值依然居高不下,但过高的期望值也给毕业生带来更多的失落。就业中过多的挫折,会造成人才的失衡和浪费,也使毕业生官己为顺利择业设置了障碍。

5.大学生就业行为存在一定盲目性

部分大学生缺乏社会实践锻炼,独立性不强,容易接受暗示,在困难和矛盾面前不知所措,不敢果断地作出选择和决定,在压力下觉得还是从众有把握。因而放弃目标、计划和兴趣爱好,甚至放弃了自己在就业竞争中的优势方面,盲目地以众人的选择来作为自己的择业标准,很少从实际出发,认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做出合适的择业选择。就业价值观模糊导致毕业生就业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最终导致就业行为的盲目性。

三、大学生就业价值观教育与引导策略

在当前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就业价值观问题是影响其就业的最根本原因。毕业生就业已不再是单方面的问题,它还会带来许多其他社会问题。通过教育和引导,让大学生树立起适应就业形势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就业价值观对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充分就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就业态度

企业认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在于调整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在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选择上都有趋同现象。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相适应,大学生应该树立起大学生也是普通劳动者的理念,抱着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思维方式和观念寻找工作岗位,进人就业市场。当前就业形势严峻是大学生所不能改变的,只有调整自己的就业心态,在选择就业区域、就业单位性质、薪酬期望等方面不要过度集中于一点,调整好就业心态,从而扩大自己的就业选择面。

2.引导大学生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模糊与准备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从近几年国内各大城市举办的大型人才交流会上看,大多数毕业生参加人才交流会就像赶集一样,没目标、没准备,靠碰运气,有意向没信心,有信心却准备不足,导致就业失败。为解决这一问题,建议大学生在职业规划中对个人职业愿景要有充分认识,在对企业用人需求足够了解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水平、性格、气质、心理素质、管理能力、个人需求等方面,对就业目标有更明确的认识。如果不清楚个人的职业愿景,或对企业的用人缺乏了解,就不会做出合理的职业选择,也就难以真正适应企业的需要,即使已经就业,也会形成很高的流动率,成为一种“隐性失业”。

3.引导大学生树立从基层做起的理念

由与经济发展迅速。我国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匾乏的现状,蕴藏着较大的就业空间,大学生在基层还有广阔的市场。政府为推动基层、西部发展,制定了许多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优惠政策。到基层去,从基层做起,是大学生正确处理个人追求同国家与社会需要关系的一个最佳结合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迫切需要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去就业。高校毕业生在基层、在西部、在广大农村可以获得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大学生这种优秀的人力资源可以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广大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农村就业,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且对于大学生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念

大学生创业因为缺乏资金的支持而使创业热情不高。创业给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包括企业管理、商业规划、经营活动等,毕业生要创业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一是注重企业管理知识的学习和积累,主动学习帐务财务、金融、税收及相关法律知识,培养良好的管理才能。二是培养良好的创业素质,创业大学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自信心、坚强的意志,调节状态,善于调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三是培养良好的文化素质,包括思想道德、专业技能、人文知识和思维方式等。

5.引导大学生注重职业素质,提高就业竞争能力

大学生除专业素质外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让自己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有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能发挥创新意识,做到随机应变;大学生要加强社会实际,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提高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还要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如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信息的处理能力、技术的运用能力等。

第四篇: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建议

辽 东 学 院 本 科 课 程 实 训

建 筑 施 工 技 术 实 训 报 告

学 生 姓 名:王先来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专业:工程造价班级:B1209学号:1413120923指 导 教 师:陈宇超完 成 日 期:2014/5/18辽东学院

帆船酒店土方和桩基础工程施工

摘要:帆船酒店的工程花了5年的时间,其中2年半时间在阿拉伯海填出人造岛作为酒店的地基,为了防止海浪对岛的破坏,在岛的外围放置一层特制的混凝土空心砌块,他们如海绵一般,海水打过来时,会在砖内涡旋,力量被大致分散,可以有效地抵挡海浪带来的冲击力。开挖基坑前,建筑工人在岛中央,把一段段巨大的钢材打入地底20米深,这样构成一道三角形的钢墙叫做钢板桩围堰,其作用是防止海水进入建筑物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因为海水的重量大举压向海床,为防止海水从下而上浸没人工岛,所以要把围堰底部密封起来。在沙中注入液体水泥,利用海水的流动,从下面将围堰的底部封闭起来。建筑的支撑采用的是摩擦桩,依靠的是“表面摩擦效应”。将一根根巨大的椿柱打入地下,250根椿柱打入地下的长度超过了10公里。这部分在施工前要注意,沙必须够压实,才能在建筑物桩周围制造阻力,所以必须要把沙样本送去实验室作分析。

关键词:土方工程,桩基础,施工

一、土方工程

(一)人工岛的填筑

人工岛由巨大岩石、沙土和预制砌块组成。该岛高出海浪约7.5m,岩石用量约为25万t。在岛的四周围起岩石墙,中间用沙土填实。利用机械,将所需岩石将规定区域把人工岛堆起初步形状,用推土机和挖掘机把泥沙填在岩石上面。将岩石和泥沙压实至高出海浪7.5m。

为了防止海浪对岛的破坏,需要在岩石墙的外围放置一层

预制的空心砌块,以便阻止巨浪的威胁。经过安全检测,砌块

可以有效地抵挡海浪带来的冲击力。经过为了打造坚固的岛屿

地基,他们制造了这种特制的混凝土空心砌砖,如图1所示。

施工团队用陡峭的岩坡造岛,然后覆盖上混凝土保护层。

用这种石块填海,在表面铺上这种砖块,可以很好的吸收海浪的冲击力。他们如海绵一般,海水打过来时,会在砖内涡旋,力量被大致分散,如图2所示。施工人员的讨论,为了保护人

工岛,必须在岛的周围加设特殊混凝土砌块。用吊机将砌块逐

一放到岛的四周,请专业潜水人员,在水下作业,将砌块在指

定位置放好。测试砌块的安全性,再进行岛的排水处理。

人工岛采用明沟排水,人工开挖,在岛的四周及基坑边设

置,接着接通电线,实现三通一平。人工岛完成。

图2海水冲击的力量被分散

(二)场地平整

1.施工工艺流程

标定整平范围→设置水准基点→设置方格网,测量标高→计算土方挖填工程量→平整土方→场地碾压→验收

2.现场施工方案

1)根据建筑总平面图规划了解并确定现场平整场地的大致范围。

2)通过水准仪设置水准基点,根据总图要求的标高,用水准基点测量出基准标高。

3)确定出土方量在挖填方。

4)根据计算出的结果运用推土机,反铲机平整场地,同时运土车将开挖的土石运至离零线较远距离的填方区。

5)平整过程中用压路机交错压实,有些小的角落或是机械工作不到的位置,用人工整平,同时在整平过程中在地面周围做好排水沟,向排水沟方向做成3%坡度

(三)土方开挖

1、具体施工工艺

测量放线→打钢板桩→施工降水→挖沙土→检验安全性。

2、施工过程

建筑工人在岛中央,把一段巨大的钢材打入地底20米深,这样构成一道三角形的钢墙叫做钢板桩围堰(如图3所示),一种临时性的围护结构,其作用是防止水和土进入建筑物的修建位置,以便在围堰内排水、开挖基坑、修筑建筑物。一般主要用于水工建筑中,除作为正式建筑物的一部分外,围堰一般在用完后拆除。施工团队把围堰里面的沙挖空,将成为酒店地下室的外围。但移除沙有很大的风险,海水的重量大举压向海床,这股力量迫使海水渗透沙,很可能从下而上淹没人工岛。如图4所示。

为了防止海水涌入,工程师麦克尼古拉斯在沙中注入液态水泥,从下面把它的钢墙壁封起来。不过移走沙土形成地下室的时候,压制海水力量的重量不断的减轻,水泥密封将受到最大的考验,如图5所示。最糟糕的情况是海水移动造成的压力,把坑洞的底部像香槟的瓶塞一样冲开。如果麦克尼古拉斯的计算错误,坑洞可能惨遭淹没,葬送数百名工人的性命。但一个优秀的工程师的设计应该是不存在问题的。在水泥密封固定之后,工人开始用挖土机移开沙土。结果与计算相同,钢墙和水泥密封都通过了考验,他的设计成功了。

二、桩基础工程

钢板桩围堰图4海水渗透沙土图5 海水对坑底的压力 图

3任何摩天大楼都需要庞大的支撑,但帆船酒店的地点使难度增加,这可是一栋300多米的高楼,盖在阿拉伯海湾6米深的人工岛上。寻找地下岩床的团队钻入海床深处,但足足钻了180米深,还是没有找到实心的岩石,这让他们的工作更艰难,这座300多米的建筑物地基下方只是沙土而已,要如何抵御地震和时速近150公里的强风?建筑师拟出计划他们想把钢筋混凝土桩钻入沙土深处来支撑帆船酒店。但是要如何防止整座建筑物沉降呢?在现实工程中,按桩的受力情况,桩分为摩擦桩和端承桩。如果桩穿过并支撑在各种压缩土层时,主要依靠桩侧土的摩阻力支撑垂直荷载,这样的桩就称为摩擦桩。摩擦桩主要用于岩层埋置很深的地基。在极限承载力状态下,桩顶荷载由桩侧阻力承受。

因此,设计团队靠的是“表面摩擦效应”,很好地利用了摩擦桩。这种阻力可以阻止两个粗糙的表面相互滑动。表面摩擦的重点在于沙和桩表面。桩越长,越深入地底,表面摩擦效应越大。用一根铁管来模拟摩擦桩的效果,一旦桩和周围沙的摩擦力相当于锤子施加的荷载,桩就会停止不动。但要用工程师克里普斯的设计来锚固帆船酒店,沙必须够压实,才能在建筑物桩周围制造阻力。钻孔工人把沙样本包裹在密封容器里面送去作分析,若结果显示沙太松,锚固建筑物的桩支撑力可能突然消失。

迪拜的地理条件让大家有理由担心,迪拜位于主要断层线的范围内,这座高耸的建筑物可能经不起地震摇晃。1964年6月,日本北部的新泻发生里氏7.5级的地震。由于这个地区盖在多沙的淤泥上,公寓大楼全数被震垮。这不是一般地震造成的倒塌,这种骇人的现象称为“液化”。当松软沙土的颗粒发生震动会把所有的气孔填满,压实沙占据的空间缩小,地面不再是实心的土壤,反而变得像液体一样。盖在移动的沙土上,任何建筑物都会倒塌。不过,岩心钻探的结果回来是个好消息,基地深处的是压实的钙化沙,不会有液化的威胁。但桩必须够长,让表面摩擦力稳固地基。为了安全起见,克里斯普不打算冒任何风险,规定地基要比原定计划加长20%,即把桩延长8米。地基处理一共打了桩250根直径1.5米、长45米的钢筋混凝土桩,这250根钢筋混凝土桩总长超

过10公里,相当于35座这些桩支撑的摩天酒店,如图6所示。钢筋混凝土摩擦桩 图

三、思考

1、创新

从人工岛的填筑,到基坑开挖、桩基础施工,帆船酒店工程虽然极具难度,很多问题也都是前所未有的,但工程师们运用过硬的技术,在很多难题上都有创新性的解决,值得我们去学习、思考。比如在人工岛的填筑过程中,要想办法克服阿拉伯岛极其恶劣的天气和海浪对人工岛的冲击,工程师们用混凝土空心砌块奇妙地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在土方开挖过程中还有一个致命的威胁就是要想办法抵抗海水的压力,防止海水涌入基坑,工程师们设计的钢板墙和坑底的水泥密封,也成功的通过了考验;最大的难题就是这座摩天大楼的基础工程了,寻找地下岩床的团队钻入海床深处180米深也没有找到实心的岩石,在这样恶劣的地基条件下盖一座摩天大楼,其挑战是空前的,但是工程师们很好的运用了摩擦桩的施工技术,完成了任务,挑战了工程学的极限。

2、团队合作

对于一些工程难题,设计团队和施工团队也要积极合作,在帆船酒店的施工过程中,工程师们也遇到过许多问题,产生了很大的争论,但最后都通过积极的合作,克服了这些困难,最后圆满的完成工程。所以,团队合作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大学生也应该培养这种团队合作精神和能力,为团队共同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五篇:关于当前就业问题和就业制度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关于当前就业问题和就业制度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摘要: 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严峻,“民工荒”问题凸现。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就当前的就业问题和制度进行初步分析和对策探讨。

关键词: 就业;就业政策;自主创业;社会环境;和谐社会当前的就业现状及其特征

近年来,随着农民工进城打工、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凸现,就业难问题备受关注,大学生就业难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1.1 就业的目的就是要维持生存 一方面,用人单位盲目提高用人标准的现象也加剧了就业难的状况。有用人单位不管实际岗位是否需要,把英语、计算机等级证书,普通话合格证书等都列入招聘条件,甚至把应聘者的身高、长相、气质及家庭背景都列入选择条件。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和单位也并不是完全按照求职者的才干来招聘员工,造成了一些不公平的竞争。在关系就业中,专业错位或低能高就的现象层出不穷。

因为要生存,必须有一定的经济来源,一份稳定的、收入可观的工作就是一个重要的经济来源。其实大多数家庭的背景还是很普通的,家里的孩子从小受到的教育告诉他们,以后要找一份好工作,出人头地,生活得更好,实现个人价值,或者说,他们承载着一个家族的希望。这样就使得他们在日后的择业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去追求高薪水和大城市,要求很高。可以说,这种思想非常普遍地存在,是一种很现实的人生动力。因此,有很多人在用工荒的情况下找不到工作,其实是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工作,高不成低不就,同时加重了“就业难”和“用工荒”。

1.2 低端制造业成就了现有的就业模式 有的专家指出,中国在世界经济分工中处于底层地位,在世界经济运作中仅仅是粗放型的基础生产,缺少了很多经济环节。这是针对目前中国的制造业还大规模地停留在低端产品上的现象而言的。低端产品的生产与流通缺少经济环节,不需要中高级人才,也不能给大学生提供足够的工作岗位,无法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难。

农民工由于文化水平低,就成了低端产品制造的主力军,充其量他们大都以临时工的身份工作,同工不能同酬,付出和收益不能成正比,农民工作为劳动群体中的弱势群体,面对日益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他们往往没有能力保护自己,经常受到歧视和不平等的待遇。只要工资待遇稍微好点的单位出现,就会大批跳槽,他们顾及的是眼前利益,用工荒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民工荒”更凸现的是,有一技之长的生产性人员供不应求。有调查显示,技术、管理人才和熟练工人短缺情况比较严重。而城镇失业人员普遍年龄比较大、技能单一,再就业比较困难。同时,在已实现再就业人员中,有相当一部分就业稳定性较差,容易出现新的失业。

1.3 自主创业举步维艰 现在很多人提倡自主创业,然而创业并非很容易。很多人创业都是从中小型企业开始,但是现在的问题是,国家出台过一系列的政策来帮助中小型企业发展,特别是民营企业的发展,而目前在很多地方这些政策的效果不是很明显。

现在存在的一些高税负和乱收费的现象,阻碍了很多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和微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他们多数经营的都是小成本的生意,利润小,各种的税负、收费和罚款,使得他们入不敷出。另一方面,在这些中小企业创办的时候,需要打通多方的关系,交纳各种费用。长此以往,很多微型企业、中小企业都会因为生存不下去而倒闭。

1.4 教育观念必须和社会需要形成一致 社会对大学生的定义,仍旧是“精英”人才,应该从事所谓“精英”岗位。有评论指出,我们在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上出现了问题。在教育观念上,只去培养大学生,不培养技术型的工人,让很多学生认为,自己应该做脑力劳动,而不是去做体力劳动。这造成整个社会观念出现了问题。如果想让大学生做出观念上的转变,社会就必须先做出转变,高校教育与此分不开的。在教育方法上,由于制度的不完善,培养出的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归根结底,大学生就业情况的好坏,和高校培养出的学生的素质有着很大的关系。专业特长不突出,缺乏动手实践能力及工作经历。在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适应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方面,部分高职高专院校大学生的表现仍然差强人意。

如果从高校走出来的毕业生本身素质不高,又不能与社会发展的需求相符合,在就业上就会出现问题。眼高手低,心比天高,不能正确定位自己。就业难是事实,但并不等于无业可就。

以上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相关社会体制的建立与健全,从现在就开始,不能把问题越积越多,否则长此以往,就业问题不仅不会得到解决,还会有加重的可能。政府部门应该转变观念,做到以人为本,考虑求职者的实际需求,给人们创造施展才华的舞台。对就业问题与就业制度的对策

毕业生就业制度是整个社会制度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不是孤立于社会制度系统之外的,其运行必然受到其他制度的影响。如政府的公务员制度、编制制度、企业的用工制度等。所以,对就业制度的改革切不可单纯认为是学校的事或者学生的事,它涉及政府、用人单位、学校、学生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一个系统工程。

2.1 完善就业制度的市场基础 社会要建立和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机构,加大对相关人员的就业服务力度,以提高就业率,促进人力资源的合理流动。从用人制度来看,国家的用人制度涉及人们的切身利益。市场经济的建立也必然要求有相应的人才制度,否则将会产生制度基础的缺失或衔接缺位,形成个人收益与组织收益的长期矛盾,为部分人“搭便车”、“拉关系、走后门”提供可能,从而损害其他人的利益。政府是制度行动和进行变革的首要力量,因此,国家要加快人事制度(用人制度)改革,使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成为就业行为的主体,减少中间环节,强化监督,提高制度效率。

2.2 加快立法,完善制度环境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就业需要法制来维护。虽然我国陆续制定了一些《劳动法》、《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但是这些规定对于当前的就业问题并没有起到有效的约束。虽然在《劳动法》中,有明确规定,劳动者就业不因民族、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不同而受到歧视。但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企业和工作在招工的时候,会对性别、年龄、身高、长相、气质等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需要我们加快立法进程,完善制度环境,使毕业生就业真正走向市场化、法制化,显得尤为迫切。

另一方面,我们需要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上应有所创新,建立化解矛盾、协调利益关系的社会机制。

但大多数失业者文化水平低、缺乏市场需求的劳动技能,或对自身职业能力缺乏了解,或心理脆弱等,低层次的服务无法满足他们的真正需求。而下岗职工、农民工等贫困人口相对较多,他们迫切的求职需求难以满足,导致穷富差距不断拉大。

就业制度是整个社会制度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不是孤立于社会制度系统之外的,其运行必然受到其他制度的影响。所以,对就业问题的解决和就业制度的改革,减少“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共存;“挤占效应”突出;就业成本增加等现象的发生。我们在构建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制度时,应充分认识就业市场的特殊性,把握各级政府、用人单位、高等院校及其毕业生等多方之间的特殊关系,只有多方面相互协调、密切配合才能形成全新的就业系统和就业机制。

下载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讨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分析及对策探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论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 大学生就业市场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深化而逐步建立的。它不仅使毕业生资源得到了有效地配置和利用,促进了经......

    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的大学生创业和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精选)

    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的大学生创业和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二)2008-12-11 16:57四、大学生应该顺应潮流,积极创业和就业大学生毕业之后,走向社会,需要做的就是“创就(一番)事业”,“创就......

    大学生就业问题现状分析与对策

    摘要:通过对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现状进行概括:我国人才供需不平衡;遍地都是大学生,就业难度增加;热门专业人才过剩;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结构性差距太大;大学生毕业生待遇过低,......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5篇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推动力量,作为知识载体的人,便成为竞争的重要资源。有“国之栋梁”、“天之骄子”之称的大学生作......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究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与对策探究学生:李子珍指导老师:尹利民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在不断的变化,高等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流入劳动力市场的高校毕业生数量急......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山东科技大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选修课)结课论文 当代大学生就业问题与对策分析 刘文超 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摘要:大学生就业难不断凸显就业能力普遍较弱的问题,就业能力......

    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面对当前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深层次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且采取有效措施让毕业生顺利走上......

    我国当前就业问题和就业制度的分析及对策探讨

    自考本科生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我国当前就业问题和就业制度的分析 及对策探讨 作者姓名 专业名称行政管理学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 2016年3月3日 1 【内容摘要】就业是民生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