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4高考生填报专业选择
2014高考生填报专业选择
2014年高考还有三个月就要到了,想必某些学生都已经开始担心志愿该填什么专业吧,那么2014高考生填报专业该如何选择,怎么样才能找到自己比较适合的专业呢?由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的就业老师告诉你现在什么专业前景比较好吧。
1.移动互联应用开发(安卓、IOS)
2.三维设计(PS、Maya)
3.移动物联网(C语言、Java)
4.应用电子商务(淘宝、网络营销)
5.幼师(音乐、美术)
6.会计
7.物流管理
8.文秘
9.平面设计
10.生物工程
以上仅供参考,主要的决策还是在自己的手上,要仔细选择,多吸取别人的意见,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湖北高职高专排名靠前的学校有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软件(移动互联应用开发)专业、计算机软件(三维动画设计)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4G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计算机网络(应用电子商务)专业作为校企合作重点专业。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就私信吧,相信大家会有自己的想法,也会有自己的问题。
第二篇:高考生选择大学的调查报告
进名校要“批条子”、“送票子”;幼儿园学费高过大学学费。在中国城市不少家长看来,择校费已呈现持续的“牛市”。
有专家直言不讳地说,依据考试分数来分配稀缺的教育资源,尽管有诸多缺陷,但至少还包含了个体的努力成分。如今名校门槛越抬越高,权力资本、经济资本、社会关系资本纷纷介入,到底哪一种离公平而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更接近?
最怕的是钱“送”不出去
北京市小学新生开始报名,不少家长为让孩子挤进名校“绞进脑汁”,几所名牌小学则费尽心思破解家长“招数”,俨然上演了一场艰难的攻坚和防御战。
为挤进“门”,家长们不遗余力,把户口转到离好学校最近的亲戚朋友家,以期划片入围。因为涌入的学生“超员”,北京一所实验小学的老师做家访,竟发现8个学生家的门牌号码,是学校附近一条马路边的厕所。
如今多数重点中学取消了初中部,但随后又与区内一些学校联合办了分校或是“民办公助”的分校。这些改制后的学校,名校热不但没能缓解,反而愈演愈烈。算下来,一个学生初中3年的费用约3万元至8万元不等。事实上,公开的择校费还只是保底价,附带的赞助费更是高得惊人。市一类学校赞助费为5万元,准“重点”也得4万元。“公办民助”学校收费更高。北京市丰台区一所重点学校就明码实价,低于分数线的,1分交1万,真的是“一分值千金”。
在中央国家机关工作的于女士,在“活动”了各种关系后,学校终于收下了她“自愿”捐助的3万元钱,心里也踏实多了。这钱攥在她的手心里,都快被“攥”出水来了,攒下这笔钱的辛苦早已忽略不计,她觉得这是孩子远大前途的敲门砖。
林琳是北京一所实验小学的尖子生,但在小升初时也饱受“考试”之苦,什么“三好”证书,特长证书,几乎都不起作用了。每次公布的成绩与要考的学校总差点,家里没了招,准备了十来万让她读寄宿学校。绝望之际,传来清华附中录取的喜讯,不少人都说这孩子又给爹妈“挣”下几万元钱。
随着关注“重点教育工程”家长的增多,“门槛”亦水涨船高。在查户口、交赞助费等传统方法不能挡住人流的情况下,让孩子进行综合能力测试,是一些名校推出的“新举措”。一个参加了某名校考试的学生告诉记者,他们考试的题目在书本上很难找到答案,有些就像是“脑筋急转弯”,比如“一个企业要破产,你有什么办法?”
校际差异的“恶性循环”
《环球》记者在调查一些“重点校”的初中新生构成时发现,最终享受稀缺教育资源者,除少数是学业成绩优异的好学生,相当一部分是靠家长或单位的权力、金钱、关系网进来的。
河北省石家庄市一所“国有民助”中学,教育局按照每个班45名学生的数额进行了电脑摇号,分到该校的学生为360人。但事实上,摇完号不久,各种各样拿条子的人前来,学校因此又多招进400多人。包括单位用高额赞助费买断若干班的集体择校;学校教职工的子弟;获过某些奖项的文体特长生等。
教育专家指出,这些名校一方面享受国家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而且超过一般学校的高投入,一方面又在收取“择校费”。难怪有家长说,如今名校对财源的关注已逐渐取代了对生源的关注;对社会关系的关注已取代了对教学关系的关注。
在一些地方,相距不过数百米的普通学校和名校,办学条件却有天壤之别。一位校长说,我们学校一年的经费才100多万,而某重点中学光建一个操场就花了1000多万元,人家学校的合唱团动辄还能赴欧洲参赛,两者根本没法比。因为各方面悬殊太大,进一步导致了优秀师资、学生向少数重点学校集中。
校际差异的存在,导致了家长的择校热,而择校热的存在又加剧了校际间的差异,并促成了更高潮的择校热。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中,家长择校的代价就越来越大。
“择名校”择来了什么
家长们责怪学校不该将孩子分为三六九等;但多数又都不自觉地将学校分门别类,且非“重点”不读。实指望名师出高徒,但却不知有些事“物极必反”。
按教育部规定,学校一个班的生源配置为45人到50人,但《环球》记者调查发现,这一规定在很多学校变成一纸空文。对多数重点中小学来说,学校硬件建设已跟不上生源日渐增加的速度,班级“臃肿不堪”成了它们不可承受之重;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普通学校却面临着生源严重不足的困扰。
石家庄市九中有87个初中班,学生人数高达5400多人,有的班达到70多人。该校校长说,学校初一本来打算设20个班,但由于择校生太多,不得不增加到27个。据了解,在一些省重点或县里的好学校,有的班级人数已经突破了80人甚至上百人,上课的感觉和在大学的阶梯教室没分别。有学生戏言,自己都快成“相片”贴到黑板上了。
由于工作量激增,老师难免粗枝大叶、敷衍了事。课堂原本是老师与学生的互动,有问有答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但那么多学生,如今就算每人轮一次恐怕也得一个月。
过热的“名校情结”导致的后果还不仅限于此。一项调查显示,安徽省部分择名校而读的学生,在去年的高考中普遍摔了跟头,考试成绩未能如愿。而当年与他们就读于同一母校的同学不少考出了好成绩甚至上了重点大学。
一位“择校生”这样描述自己的学业之路:“我就像一名体质欠佳的长跑运动员,虽然在不懈地努力,但往往显得力不从心,我只能以一名重在参与的运动员身份,挣扎在这没有终点的跑道上。”
名校贵为名校,是因为生源好、升学率高、师资力量雄厚,这些因素必须合理配置,综合发生作用。可如今生源优势被“金钱优势”打破,师生、校舍配比的均衡发生“畸形”,造成了教师嚷累、家长不满、学生喊挤多方不满。更令人担忧的是,个别学校甚至发生了因过于拥挤而导致教学楼坍塌、学生伤亡事件。
扩大优质资源乃是治本之策
教育专家指出,教育不是纯粹的商品,而是关系到社会民生和社会发展的公共品。在义务教育阶段,退化到用价格来衡量教育的后果是很可怕的。教育的“产品”是人、人的素质,当百年树人的教育要靠金钱明码售价时,恐怕会使育人的本性发生逆转。
“择校热并非是‘死结’,治本之策就是走扩大优质资源,走均衡发展之路。”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让孩子们都能上“好学校”,这是家长们的共同梦想。要实现这个梦想、要化解基础教育领域面临的种种矛盾,只有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这也是基础教育工作一个带根本性的指导思想。
对于愈演愈烈的择校现象,仅仅从改制中找出路是不能完全解决的,而要在发展中找出路。如专家所言,电脑派位、就近入学、公办改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矛盾,但是并没有根本解决基础教育内部存在的问题。
注重对教育均衡的关注,在某些层面上又表现为对教育公平、机会均等的关注。对此,辽宁、山东、江苏等地已进行了积极探索。如将“好初中”的全部或部分招生指标根据在校生人数按比例分配给附近的各个小学,择优选送,实行社会监督;将重点高中的招生指标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各个初中学校,通过生源均衡推进教育发展均衡,这在一定程度上还消除了名校的过度“臃肿”现象。
重视规范示范高中建设,大面积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和整体办学水平。据悉,北京市计划分期建设60所左右规模大、条件好、质量高的示范高中,并通过示范高中建设带动高中教育整体发展,使优质高中招生规模占到高中招生总额的70%以上。
走名校兼并薄弱校或改造薄弱校之路,加强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浙江、江苏通过派遣优秀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和选调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或优秀骨干教师定期、轮流到薄弱学校示教、挂职,不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江苏省启动了“加强大中城市薄弱学校建设”工程,规定财政投入的教育经费要向薄弱学校倾斜、教师晋升职称职务必须有在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
教育要在科学、公平、有序的竞争中良性发展,不仅需要舆论的正确导向,需要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的科学指导和有效监督。但愿有一天,家长们不再为“择名校”而奔走。
美国:亚裔制造择校热
华人医师鲁兵住在离分社比较远的斯坦藤岛,我正在为怎么去他那儿犯难时,他告诉我,周末要送孩子来法拉盛上补习班。于是,我们商定采访地点就在他的面包车里。
鲁医生的孩子正在读高中,周末上补习班已经有一段时间了。由于几乎所有华人子弟都上补习班,几位家长一商量,干脆找一辆面包车,大家轮班接送孩子,这样不至于耽误家长过多时间。坐在鲁医生的面包车里听他讲这些事,我觉得自己不是在纽约,而是在国内。
生意兴隆的补习班
国内外的一些教育专家似乎普遍认为,美国教育最成功的部分是它的研究生教育和大学教育,而基础教育则是最薄弱的环节,美国的一些教育专家甚至用“危机”这样的字眼来形容美国的中小学教育。而近年来大批亚裔移民进入美国,给美国社会特别是教育领域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为此,在联邦政府和各州政府的积极推动下,美国在基础教育改革方面有了较大举动,对中小学教育提出严格的学习要求。教育界还将一些标准化考试引入了中小学,对学生结束某一门课程,毕业和大学录取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这一趋势的带动下,专门为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各类补习班应运而生。
在纽约,有着“第二中国城”之称的皇后区法拉盛,亚裔人口不到4万,但由韩国人和中国人办的各类补习学校却有30多家。在街上随便拦住一个亚裔孩子,恐怕十有八九都上过补习学校。也许是补习学校的功劳,纽约的几所在全市范围内招生的所谓特殊高中里有不少亚裔学生。
目前,亚裔在一些美国名牌大学中的比例远远高于其在人口中的比例,在纽约的一些特殊高中里,亚裔学生几乎占了一半。一些受过良好教育,有着令人羡慕的工作和社会地位的华人,当然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更有出息,做人上人;而未能出人头地的华人,则把心血花在下一代身上,指望在子女身上实现自己未能实现的目标。因此,绝大多数华人在子女的教育上都舍得投资,也肯花时间和心思。学区的好坏是一些华人购房时的首要考虑因素,他们宁愿在其他方面节省,也不惜花高价在好学区置下房产,好让自己的孩子能上个好学校。而一些来美国时间不长,经济实力尚不雄厚的新移民,就想出了借用在好学区的朋友的地址让孩子跨学区上学的变通办法。但是,此类事情一多,难免引起学校当局的警觉。过去只要学生家长提供可证明住址的电费单据就可入学,而现在校方还会派人登门调查。
好高中的学生未必都上好大学
然而,并非所有上了特殊高中的孩子都可以进入名牌大学,一些亚裔学生主要是靠着数学成绩好进入这些特殊高中,但终因英文程度不够而跟不上功课。有些孩子因此情绪低落,甚至引发心理疾病。
法拉盛一所补习学校的负责人指出,美国每所高中进入名牌大学的学生比例没有太大差别,并不见得好高中的学生就都能上好大学,因为美国大学在录取时,并不是只看学习成绩,课外活动表现也非常重要。很多不重视课外活动的亚裔学生在申请大学时就受到影响。
最不幸的是那些在补习学校里度过了高中时代的所有周末,却未能进特殊高中、更没能进名牌大学的孩子。现在一家托儿中心工作的杰斯就是一个例子。她4年级时就被送进补习学校,让父母花了很多钱,最终还是没能实现父母的期望。杰斯说:“其实补习学校并非适合所有人,进特殊高中也不见得是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她希望其他亚裔父母不要像她的父母那样,只知道把孩子送进补习学校,一味要求孩子上好高中、好大学。
希望自己的子女上一所好学校,这对家长来说本是天经地义的事,也有一些美国人每年交上数千美元的学费让自己的孩子择校上学的,前提是这些学校尚有名额接纳,但这类事情并不普遍,据一些教育专家分析,这是因为在大多数美国人的心目中,一定要上名校出人头地的意识并不强,美国的家长一般不会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子女,而是让子女自己做出选择,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此外,美国丰富的教育资源,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也为美国学生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像许多亚洲国家那样学生的一次考试就可能对人生道路产生重大影响。
美国大学理事会国际司副司长任长慧博士在接受《环球》记者的电话采访时说,作为美国的少数族裔,亚裔人士希望通过教育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融入主流社会,这种想法本无可厚非,但是亚裔家长应当考虑自己孩子的具体条件,坦然接受他们自己作出的选择,并为他们提供成为社会有用之才的各种渠道,人才并不仅仅出自好学区的好学校和名牌大学。
公立学校还是多数人的选择
在美国,义务教育的范围是从学前班到12年级(相当于国内的高三)。绝大多数的幼儿园都是私立的,每月须交数百到上千美元的托儿费,但由公立学校开办的学前班是免费的。在整个义务教育阶段,公立学校都免收学费,因此如果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公立学校读中小学,每月的花销很有限。
第三篇:如何利用分数线科学填报志愿,高考生必看
如何利用专业分数线科学填报志愿成功选择大学?
邹茗芝(搜学网高考频道主编)
填报高考志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正因为如此,才有人说填报志愿是“第二次高考”。每年高考放榜后我们都曾听到这样的消息,某个考生分数很高,但是却没有被理想的大学录取;两个分数相同的考生,一个被名牌大学录取,另一个却名落孙山;同一个学校,同一个专业的考生,高考的分数可以相差上百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怎么才能避免这样的现象发生呢?
目前,高考填报志愿的时间或方式有三种:考前根据实力填报、考后估分填报和考后公布分数填报。一般来讲,影响考生是否被录取的因素主要有四个:高考成绩、自己的成绩在本省(区、市)所有考生中的位次、所报考学校报考人数的情况、所报考学校的投档线和录取线。不论是上述哪种填报方式,对考生来讲,后两个因素都是绝对未知的,因此,填报高考志愿必然有一定的风险。
俗话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对初次参加高考的考生以及他们的家长而言,要掌握好填报志愿的技巧确实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而了解之前的各种数据、信息就成为了志愿填报的基础工程。
一 了解高考“两线一分”
录取线的全称是普通高校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它是指省级招生部门根据当地全体考生当年高考成绩水平和国家下达的招生生源计划,按照一定比例相应确定的一个录取新生的最低成绩(总分)标准。这是确定考生录取资格、执行招生政策的一个重要指标。录取线分为各省(区、市)最低录取分数线、各高校录取分数线、高校的专业录取分数线。这三条录取分数线的划分根据的具体情况的不同有所不同,对考生的升学有重要的影响。
投档线(调档线)的全称是招生院校投档分数线,是省级招生部门在该投档前,根据招生学校当年招生计划并扩大一定比例(一般是1:1.2),按照填报该校志愿考生的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形成的,是省级招生部门给各招生学校提供考生档案的最低成绩标准。通常情况下,投档线会高于或等于省(区、市)划定的该批次最低录取控制线。一个考生在升学志愿中选报了某高校,能不能被录取,首先取决于他的成绩是否达到了这所学校的投档线。
高考总分是指一名考生的高考各科成绩分、政策性优惠加分的总和,招生录取中称之为档案分。现阶段普通高校录取新生时,主要以考生的高考总分(档案分)为依据,综合德智体美全面考核、评价,择优录取。也就是说,高考总分是录取时的基本指标,确定考生的投档资格、录取资格等等,都是以该指标为主要依据。
二 看清当前高招形势
每所高校每年即使在同一个省,录取平均分数线也会高低不同,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大小年”,也就是说,录取分数可能一年高一年低。从报考心理来讲,当报考学校过去录取分数线较高时,很多考生会选择放弃,而报考另一所投档线较低的学校。由于招生数量有限,不可能每一个考生都能如愿,报考的考生越多,该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就会越高;反之,报考的考生越少,则此学校的录取分数线就会越低(当然,这种“低”是有限度的,考生必须达到学校所处招生批次的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因此,就某一所高校来说,往往会出现录取平均分一年高一年低的现象,这就是一些高校的录取分数线出现“大小年”现象的主要原因。
而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发展对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不一,一些专业相对于另外的专业来说,毕业生将来的就业机会多一些,或者是某些专业的毕业生在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方面都强于其他专业的毕业生,这样就在高校专业中有了冷门与热门之分,即使是你达到了某个学校的投档线,如果专业选报得不好,也有可能考不上这个学校。在同一个学校中,各专业的录取平均分数相差悬殊(最高与最低可能相差很大,甚至超过100分)。
因此需要考生家长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要分清当前的形势,避开“大小年”的问题,科学选择专业和学校。
三 科学的利用专业分数线填报志愿 一般来讲,一个大学经过长期的建设和发展,在社会上以及广大考生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都是比较稳定的。大多数学校的录取分数也是比较稳定的。参考学校录取分数线,特别是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可以帮助你科学填报志愿。
1、正确估量自己的实力。考试的分数是录取的最关键的因素。考生选择学校,要在自己的分数能够达到的一类学校进行选择。对于分数在一本线以上的考生,如果在省(区、市)内名列前茅,就可以考虑报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这一类的名校;如果成绩比较优秀,超出当地一本线几十分以上,可以考虑报考其他的名牌大学;如果分数超出当地一本线不多或者刚刚达到一本线,可以报考比较冷门的一本院校。对于分数没有达到一本线的考生,主要是填报好本二批或本三批院校。填报的原则和第一批差不多。上述三个层次的学生在报考的同时,还要注意填报好下一批次的志愿,这样才能够做到“双保险”。
2、认真分析学校的招生计划。中央部委直属的重点大学,一般是在全国范围内招生,但是不同地区,投放的招生计划也不一样。有的学校投放计划比较均衡,主要依据当地考生的数量和往年生源情况投放汁划。有的学校有历史上形成的生源重点地区,不太考虑考生的数量。地方院校计划大多投放在本省,在全国跨省招生的计划投放不太多。但是,有一点是比较肯定的,那就是不管哪一类的高校,在高校所在地投放的计划一般都要比其他地区多,有的甚至达到50%以上。因此,报考本地区的学校或者在本地区招生计划较多的学校,录取分数一般会低一些。
3、科学利用专业分数线。一个学校的不同专业之间的录取分数差别很大,一些所谓的“热门”专业报考的人数相对较多,分数线也就相应较高。但是今天的“热门”并不意味着就是四年后的“热门”,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多加考虑,慎重选择。
4、考虑地域因素:象北京、上海这样的中心城市,高校云集,且不少是重点大学、名牌大学,当然是莘莘学子向往的地方。但是,这些重点大学、名牌大学的录取分数线,着实也令人望而生畏。因此,若非拔尖的学生,报考京、沪名校一定要慎重。同样的分数,如果避开京、沪等热点地区,可以上一本院校;如果报考京、沪地区高校,也许只能上一个二本批次的普通本科院校。因此,根据自己的分数情况,在填报志愿时应注意考虑地域因素,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命中率。
第四篇:家长应该如何帮助高考生们填报志愿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高考生们填报志愿
在对孩子的早期乃至学龄教育过程中,我们缺失了以一种静观之心去尊重孩子本性的教育方式,缺失了安静倾听孩子内心最细微的声音的心境。取而代之的是,用成人世界的价值观、游戏规则,以一种近似功利的态度,要求他们遵从固定的行为方式,责成他们承担与实际年龄不符的课业,过早地向他们灌输成人世界的物竞天择。人为之下或者是无意当中,诸多的天赋被压制,儿时的童真被剥夺,千人一面、老气横秋的孩子也就较为常见。
说到这些家长式教育,不得不说一下关于高考生填报志愿的事儿。眼下正值高考填报志愿时期,很多家长和考生开始忙于高考报考。在此金榜志愿(高考报考指导专家)和大家一起来分析一下家长在填报志愿时的表现。很多时候,父母会简单地认为“孩子什么都不懂”,“我是在为她好”等等诸多理由而帮他不浪费自己的分数选择了父母心目中最佳的志愿,但是在大学里,经常有学生因不适应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而自暴自弃的,甚至怨恨父母为自己作主。建议家长和孩子们多了解,多沟通。孩子社会知识少,对大学学科专业基本无知; 家长很实际,往往容易把大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家长和孩子又都容易和别人比,比分数差不多的谁上的学校好,没必要。
其实大学是一个多元化的教育体制,虽说现在有各种吐槽各种不满,但是无论学科设置、目标培养还是学习内容都是多元化的。家长基于不了解或者片面听取一些专家的建议而选择了“热门专业”,但是实际上就业率高不代表好专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其实任何一个专业,只要学得好,都是很有出息的。对孩子而言,有机会选择到“适合”自己的学校和专业,才能更好地实现你的成才目标和人生理想。
所以选择院校和专业一直以来都是家长的一个纠结点,如果我们成绩足够牛,当然是选择牛校的牛专业,但是当我们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时候,就需要针对自身情况进行分析,在做决策,其实俊和丑是相对立而又可以互相转化的一对矛盾。选择不同,自然认知也就不同。
高考生们填报志愿时,可以听取一下父母和老师的建议,但最终填志愿时一定要听从自己的内心,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专业与学校。当然,兴趣是填志愿的重要因素,但并非唯一因素。尤其是一些考生的兴趣不成熟时,如果以一时兴趣作为填报标准也会不妥当。因此,首先要好好审视自己的兴趣,看看这种兴趣有无发展潜力、能否帮助自己深造或就业发展,要在这些分析的基础上再决定自己的选择。
金榜志愿最后提醒大家:如果在填报志愿时,家长和孩子实在是不知该如何选择,千万不要草草了事而轻视志愿填报的重要性。高考志愿填报时填选专业很重要,专业代表着今后所发展的职业。高考填报志愿时,一定要真正了解专业内涵,并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再参考就业前景认真地选好专业。说句不过分的话,选择专业可以说是人生职业规划的第一步。
第五篇:面对近年来得就业压力,高考生该如何选择专业
面对近年来得就业压力,高考生该如何选择专业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行业技术学院
针对近年来的就业压力,许多高校毕业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其实所谓的找不到工作,说白了就是找不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是找不到和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工作。所以,归根结底的就是当时所学的专业没有选择好。为了必选这种趋势的愈演愈烈,许多专家都建议,要选一个自己兴趣所在的专业,一个当今社会热门并且在未来具有发展空间的专业。那么到底什么专业才是当今社会的热门专业呢?下面小编问您推荐几个当今社会的热门专业。
一、会计专业。会计专业是当今最热门的专业之一,会计专业未来的就业方向主要是银行,信用社等金融部门,公司企业的财务,会计,会计师事务所,虽无是事务所等金融类服务机构。
二、物流管理专业。物流管理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于物流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咨询,科研和教育等闭门从事技术或者管理工作。
三、旅游专业。随着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精神文化生活更是日益丰富。旅游业已经成为了好多地方的支柱产业,而专业的高学历旅游管理人员确实非常的少。旅游管理专业毕业后的就业方向主要是旅游企业,各级政府率哟管理部门从事旅游经营管理,投资开发,营销策划等业务和管理工作。
四、人力资源管理专业。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学问很大,目前我国的企业中有大部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空缺,原
因是没有能够胜任的高学历的人力资源管理师。因此人力资源专业是非常热门并且未来很有发展空间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企业实际操作型的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如人事专员,人事经理,人事总监,职业规划师等等。
五、项目管理专业。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注重团队的力量,注重企业整体的能力,因为项目管理专业的人才是必不可缺的,项目管理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工作就是企业的管理类工作,比如企业项目管理流程的合理应用,数据掌控能力操作,团队语言编制等等管理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