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证报告
****学校*****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专家论证报告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陕西省及西部地区,服务于交通、铁路、市政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要求,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掌握一定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有较强实践技能和良好职业道德。具备“吃苦耐劳、勤于动手”的精神,能在公路工程一线从事测量放样、试验检测、现场施工、资料编制、工程监理等岗位工作的实用技能型中职人才。以上培养方案定位准确,目标明确,符合社会人才需求。
二、人才培养模式
在学校“项目导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确定构建了具有专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教学情景对接工作情景,实现“做、学、教”一体化,可以培养出适应路桥类企业一线需要的实用技能型中职人才,满足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
三、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计通过深入陕西省有代表性的路桥企业开展调研活动,并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岗位职业能力要求,从学习情境入手,按照职业能力标准,进行探索研究,确定新的课程体系改革方案,并与企业技术专家一起,完成涵盖课程目标、教学内容、知识与技能要求、教学进度、考核标准、教学效果等内容的专业学习领域建设,构建了基于路桥施工过程的课程体系,体现了培养目标,专业主干课程得到保证,课程和学时的设置科学合理,符合职业教育规律。
四、实践环节
该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按照企业和工程一线的实际要求进行培养,实训项目设置科学合理,实训条件充足,能满足学习技能训练的需要,保证了学生综合技能的提高,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力的软硬件保障。
五、课程标准及指导性教学计划
课程标准以工作任务为导线,深入总结了理论知识要求和操作技能要求,科学详细。指导性教学计划设计体系完整,课程次序安排科学合理,周学时适中。指导性教学计划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路桥类企业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设计,六、专业方向
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有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本专业的实践技能,能在公路建设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从事测量放样、试验检测、现场施工、资料编制、工程监理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可以满足社会的需求。
七、对人才培养方案的意见及建议
第二篇:论证报告
计算机专业设置论证报告
一、计算机专业社会需求分析
计算机技术的问世,在世界范围引起了一场深入的产业革命。仅仅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是“无处不在处处在”了。它在促进生产力发展、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提高管理水平、促进社会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等方面都显现了它的卓越作用。
由于中、小企业中不可能配置众多计算机应用技术人员,要求毕业生具有理论基础扎实,专业知识面较宽,在实践工作中一专多能。因此,要求我们专业设置灵活,以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对于计算机专业,几乎所有企业、公司、事业单位都需要的技术。
立足于计算机应用的现状,我校开办计算机专业有较大的社会需求,它将成为计算机专业院校输送人才的枢纽,也将成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渠道。
二、设置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可行性
我校以良好的办学条件和过硬的教学质量赢得了社会信誉,培养了大批合格的灰领人才。目前,形成了以农学、机电、汽车工程、风电、工艺美术等六大类专业为龙头的特色职业教育体系。
为适应经济建设的发展需要,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促进学校的发展,学校正积极实行专业设置改革,带动专业建设工作向纵深发展,
第三篇:论证报告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
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论证报告
一、学院及系部概况
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院地处豫、鲁、苏、皖四省交界的历史文化名城——商丘市。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学院现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27万多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3万册,各类高标准实验室82个。设有计算机科学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经济贸易系、文化传播系、五年制大专部六个系部,28个专业,在校生一万余人。
学院一贯秉承“诚信、务实、负责”的治校方针,办学成绩令人瞩目。连年被评为省级“优秀办学单位”。学院校园绿化面积60%以上,是“河南省绿化面积达标单位”;全国职业技术学院CNKI数字图书馆示范单位;北京大学青鸟集团计算机教育示范学院。2007年被北京大学青鸟集团评为全国十佳优秀合作院校;被中国领导科学院评为“诚信、质量、管理AAA级学校”;被国家教育部考试中心指定为中国物流职业经理资格证书考试助学单位。
机电工程系属于工科系部,2006年商丘科技职业学院成立工程系。2008年原工程系拆分为机电工程系和建筑工程系。目前,机电工程系下设电子教研室、电信教研室、机电教研室、汽车检修教研室和实验实训管理中心5个单位,开设应用电子技术、电子信息工程、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模具设计与加工、电气自动化技术和数控技术等7个专业。
二、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是经济发展的需要 1)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设置适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从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形势来说,随着我国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各种信息设备、信息系统大量进入工农业生产、航空航天、交通物流、建筑施工、家居物业等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部门。电子和信息作为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电子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壮大,信息产业的发展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和刺激了电子行业的发展。电子和信息产业的发展,需要大批具备电子和信息技术、掌握信息从获取到处理方面的各个层次的专业人才。
据2009年4月12日国务院出台的《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未来三年,电子信息产业销售收入保持稳定增长,产业发展对GDP增长的贡献不低于0.7个百分点,三年新增就业岗位超过150万个,其中新增吸纳大学生就业近100万人。而且,随着电子信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升级,社会急需新型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加工和相关服务行业人才。
2)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的设置符合商丘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商丘市是传统农业发展地区,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优质棉基地、优质种籽基地、优质红富士苹果基地、无籽西瓜基地、酥梨和辣椒生产基地。同时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常年粮食产量在100亿斤以上,占全国的百分之一强,占河南省的十分之一强,被称为“豫东粮仓”。并且在林业、畜牧业等方面也有丰富的资源。商丘拥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储量达100亿吨的永夏煤田为全国六大无烟煤基地之一。电力资源充足,厂在建装机规模达360.5万千瓦,2004年发电总容量达133.5万千瓦。
同时,铁路方面,商丘市处于陇海、京九两大铁路线交汇点,并且正在建设中的徐兰客运专线、正在规划中的商杭客运专线均从商丘通过;公路方面,商丘市是105国道、310国道交汇点,连霍高速与济广高速交汇点;通讯方面,亚欧通讯光缆和京九通讯光缆在商丘垂直交汇,西安至连云港的1800路中同轴光缆也从这里通过,使商丘市不仅是交通枢纽,也是重要的通讯调度中心。除了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商丘地区处于我国东中部的结合地带,随着我国东部经济的高速发展,产业逐步进行调整,大量产业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升级,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这一过程同时也在向中西部辐射,商丘地区作为东中部的结合部首当其冲,在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下,传统加工业的升级换代已势在必行。
随着商丘地区的经济迅速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必将迅速发展,实现商丘地区的产业更新。据近三年的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未来商丘市的发展以推动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提升城市化水平、发展现代服务业等主要发展举措都需要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与介入,对电子信息专业人员的需求也将大大增加。
三、商丘科技职业学院已具备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条件
从我院目前发展形势看,我院从2004年就开设了电子信息类相关专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初步建立起一支具有一定教学水平的教师队伍,一系列相对完善的实验实训设备和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教学的需要。
在教学能力方面,机电工程系现有教职工59人,专任教师39人,辅导员18人。其中有教授4人,中级职称教师4人,硕士以上学位教师9人。目前在校生4181人。
在实验实训条件方面,机电工程系现建有电工电子实验室、单片机实验室、数模电实验室、网络实验室和可编程控制器实验室等实验室以及电子工艺实训室、电子创新实训室等实训生产线,可以满足在校学生实验实训课程的需要。并与昆山仁宝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的校企合作关系,能够满足学生社会实践实习的需要。
根据国家、本地区和我院发展规划和现有条件,我院已经基本具备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条件,计划2010年开设电子信息工程(本科)专业。
第四篇:论证报告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口腔系
高职高专口腔医学专业人才需求论证报告
一、专业背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广大群众对牙齿的保健意识日益增强,治牙与美牙的需求激增。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口腔医学的发展,全国“爱牙日”每年都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进行口腔预防保健宣传。目前,口腔医疗服务正在形成一个大的社会需求,对高水平口腔医师队伍的需求也迅速增长。我国正式加入WTO以后,向国外开放口腔医疗、教学市场,国际间口腔同行的竞争日趋激烈。口腔医疗事业已是囊括多方面的一个大产业,即医疗服务,教学产业,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转化,相关设备、材料的销售等。“精品口腔医学”作为一个高回报、高附加值的行业,有望成为国家的一个新兴产业。
以上长期稳定的社会需求是开办口腔医学专业并实施教学改革的前提,随着医学模式由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内涵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人们不但要求对牙体缺损进行修补,而且对义齿的质量、色泽和外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美牙又美容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普遍愿望和追求。富裕起来的中国人已不能满足低档次、低水平的口腔医疗方法和服务。因此口腔医疗卫生服务必须体现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综合卫生服务,并且加快向多样化和社会化转移。
由于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食糖量的增加,牙病发病率居高不下,据我国第三次口腔疾病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儿童青少年龋病发病率降低,但老年人龋病发病率明显上升,高达98.4%。其中,70%~90%的患龋人群都没有采取有效地治疗。牙周疾病患病率也呈高发趋势,与1995年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比较,我国牙周健康状况没有明显的改善。而我国口腔健康各种指标呈现城市好于农村的趋势,20%以上的农村人口,每天的刷牙次数为零,40%以上的人口每天只刷一次牙,因此农村的口腔健康状况值得我们特别重视。
二、调查结果
资料显示,目前全国约有口腔医师70000多人,口腔医师和人口比约为1:23000,和经济发达国家以及我国的香港、台湾相比相差10倍。一般认为,当我国口腔医师与人口的比例达到1:3000时,才能满足全国人口口腔疾病治疗的需求,那么到2015年为止,我国对口腔医师的需求将至少为44万人,对口腔护师(士)的需求量也至少为44万人。但根据我国现实情况和教育发展速度,到2015年实现上述目标还是有一定困难的。我们对河北省各市、县各级医院及诊所的口腔医技人才进行了调查,对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了解。调查显示,河北省全民所有制口腔医务人员(医生)约有2000~2350名,口腔医师和人口比约为1:30000,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与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国家的医生与人口的比例1:2000~3000更是相关甚远,并且分布也不均匀,大部分医生分布在城市。
河北省现有县、区级医院均开设有口腔科,但由于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到这一级医院的很少,补充不及时,医师以上人员的年龄偏大,大量的口腔医疗工作都是近几年中专口腔专业毕业的人员在承担,整个县区级医院口腔医务人员有青黄不接的趋势。而近年来主要是小规模民营口腔机构发展迅速,大量无证人员充斥着这一市场;同时一些地方以治牙病为名的庸医盛行,坑害群众、骗取钱财的事情经常发生,状况很令人担忧。
另一方面,河北省县区级医院具备中、高级职称人员仅占21.51%,而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力量更是非常缺乏,具备中、高级职称人员所占比例明显偏低,其中从学历结构来看,中专、大专、本科以上人员占人员总数比例依次为52.43%、14%、1.34%,从职称情况看,具备初、中、高级职称人员占人员总数比例依次为49.49%、6.85%、0.55%。从河北省口腔医学教育资源来看,河北省现有四所高等院校建有口腔医学系(院),每年招收本科生约230~250名,另外石家庄、邢台、沧州等公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每年招收专科层次口腔医学学生300名左右。民办医学进修学院(校)设有较正规口腔专业者在五所以上,招收中专及专科层次学生每年约300~400名。这样目前全省每年培养的中专以上的口腔专业毕业生在1000名左右。而由于全省口腔医师数量低于全国相应城市,加上城市经济的高速发展,商品经济对校园的影响,从县以下基层考入城市读书的本科以上毕业生绝大部分要留在城市工作。而若要使河北省口腔医生达到发达国家的医生与人口的比例,则至少需要23000名左右的口腔专科以上学历的医生,因此必须加大口腔医学人才的培养。
三、恢复口腔医学专业招生的优势与条件
从以上市场调查信息表明,口腔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紧贴就业岗位群人才规格,重视创新精神和发展潜能的培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才能适应就业岗位群的要求,才能够使毕业生适应日新月异的口腔医学的发展,在未来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医学院的前身是国家重点卫生学校——唐山市卫生学校,1979年开办的口腔医学专业一直是学校和河北省的重点专业,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为省内医疗战线培养输送了大批口腔专业人才。2001组建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后,一直开办专科层次的口腔医学专业,2005年,为响应国家政策要求,暂停招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而重点发展自2003年起开办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2007年3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被河北省教育厅认定为“河北省高职高专教育首批示范专业”,2008年该专业核心课程《固定义齿工艺技术》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口腔系师资力量雄厚,绝大多数教师均为双师型教师,2009年6月,口腔专业教学团队被评为“河北省优秀教学团队”。
口腔系教学设施齐全、手段先进,口腔实训中心建有国内领先的专业实训室18个,同时拥有附属口腔医院,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设有牙椅80张,病床30张,为临床教学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四、对策与思考
综上所述,为适应新农合和城市社区保健的需要,满足我省广大农村医疗机构对专科层次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的需求,同时充分发挥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在师资力量、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等方面的优势,恢复我院的专科层次口腔医学专业招生势在必行。
为做好今后的教学工作,我们将主要从以下方面着力落实:
1.从高等职业教育口腔医学专业发展角度,结合河北省口腔行业和社会发展的需求,对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培养规格、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教学过程等人才培养模式的要素进行优化改革。按照“对准口腔医学行业设立专业、对准口腔医学行业岗位设课程、对准口腔医学行业要求抓实践、对准口腔医学行业对外开放育人才”的要求探索多样化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实现 “三个零距离”,即专业设置和改造与行业发展和社会经济零距离的贴近,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零距离的配合,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的接触,为河北口腔医学行业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口腔医学专门人才。
2.在制订口腔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我们要将创新特色作为立足点,强调以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能力、技能的培养为主线,培养满足管理、生产、服务第一线所需的高等技术应用性口腔医学专门人才。根据口腔医学专业教育的特点,按职业岗位(能力)要求设置和整合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能课,构建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知识与医学知识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新型课程体系。以够用的基础课、必需的公共课的模式,制订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计划,构建“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毕业生应具有掌握口腔医学的基本理论和口腔治疗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具有较高水平的个人发展能力和综合素质;能适应就业岗位的资质和技术要求,实现技能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口腔助理执业医师)的接轨。
3.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教师培养工作,支持教师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不断强化教师教学工作制度,完善教师教学考核机制。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加强教学团队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建设一支学风优良、富有创新精神和宽广视野的医学教育教师队伍。
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口腔系
2012年5月28日
第五篇:软件工程论证报告(推荐)
关于申请增设软件工程专业的论证报告
随着当今社会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软件技术的普及应用,计算机软件正在成为当代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计算机软件的发展和应用水平,从基础上决定着信息化建设进程。软件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对于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意义。根据外出学科考察及对社会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结合信息学院的实际情况,现申请增设软件工程本科专业。
一、增设软件工程专业的必要性
1、增设软件工程专业有利于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进程,满足国家经济腾飞发展需要
近几年,随着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高速发展,IT业发展迅猛,但高速发展的IT产业,因为人才短缺问题突出,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与近邻印度比,我们已经远远落后。如今,IT人才短缺已成为竭制我国IT产业,尤其是软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强调要“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软件和新型元器件等核心产业”,《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将突破大型软件、基础软件等作为重要内容,《信息产业“十一五规划》也将“壮大软件产业”作为发展核心基础产业的主要任务。为了进一步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软件产业做大做强,信息产业部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并开展一系列课题研究的基础上,编制并颁布了《软件产业“十一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专项规划》。
《专项规划》从认真分析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入手,突出强调了大力支持民族软件产业发展,积极发展软件服务业,提升和增强软件产业的核
心竞争力。“十五”期间,在国家政策支持和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软件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产业规模、技术水平、骨干企业和产业环境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对信息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明显。主要表现为:软件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出口额快速增长,产业集聚初步形成,人才队伍逐步壮大。“十五”末期,软件销售收入达到3900亿元,年均增速高达45.7%;软件出口为35.9亿美元,增长近9倍;软件从业人员超过90万人。自主创新能力有所提升,部分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Linux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嵌入式软件、信息安全软件及办公套件等,并在电子政务建设和行业信息化推进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国内软件企业规模不断壮大,骨干企业不断壮大,“十五”末通过CMM3以上评估企业已达237家,并涌现出一批骨干企业,我国软件企业逐渐具备了和国外企业竞争的实力。我国软件产业政策环境不断改善,国家将软件产业列为优先发展的战略性产业,先后颁布实施了国务院18号文件、47号文件等很多扶持政策,软件正版化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推动,市场规范和人才保障逐步加强。
《专项规划》对我国软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做了客观分析和评价。我国软件产业整体规模偏低,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仍存在较大差距。我国软件产业规模占电子信息产业的比重仅为10%,在全球软件产业中的份额仅为6%,与我国电子大国的地位不相符。当前,我国软件产业以中小企业为主,2006年规模最大的前10家企业软件收入不足100亿美元,相比微软、Oracle、SAP等跨国公司,仍存在很大的差距。
我国软件产业在全球软件产业链中基本处于中下游环节,企业自主创新
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高端技术,特别是系统、平台等基础软件的开发能力较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进技术创新的意识仍有待加强。软件产业发展的配套环境还需完善,高端复合型的软件人才相对匮乏,配套的公共服务支撑体系薄弱,投融资瓶颈依然突出,市场环境仍需完善,软件正版化和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还需加大,而这正需要大量的软件技术人才。
2、增设软件工程专业符合江西区域经济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 《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十一五”专项规划》(赣发改高技字[2006]868号)中指出,信息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大趋势,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和进步的重要力量。未来几年,江西将逐步实现政务、企业、农业、社区及公共服务信息化,而信息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软件技术人才作保障。
2003年7月,江西省政府发布的《六大支柱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汽车航空及精密制造产业、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产业、中成药和生物医药产业、食品工业及精细化工和新型建材产业等作为江西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重点发展和支持的六大产业。几年来,建设了近100个工业园区,园区内IT企业近3000家,软件技术人员供不应求。
2009年9月,国务院通过《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提出要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步伐。同年12月,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被正式列入国家级战略规划。江西省委、省政府做出了建设“数字江西”,全面推进江西省现代化建设的重大决策,提出了建设信息化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其中包括建立统一的计算机信息化平台。而我省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高级软件应用型人才相对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由此可见,我省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我省现有本科院校
22所,其中12所开设了软件工程本科专业,每年毕业生远远不能满足我省信息化建设对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设置软件工程专业是江西区域经济及鄱阳湖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
3、软件工程专业已成为热门专业,增设《软件工程》专业是江西省学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
截止到2010年,江西省有南昌大学、江西理工大学、井冈山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东华理工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南昌理工学院、南昌航空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等高校开设了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因此,增设软件工程专业是江西省学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
4、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口径宽,就业面广,增设软件工程专业是促进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支持西部新一轮大开发的需要。
增设软件工程专业是促进少数民族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满足西部新一轮大开发的需要。
5、学科建设完善与发展,必须考虑总体构想和体系优化。增设软件工程专业是促进学校学科与专业建设的需要
经过22年的发展,我校目前开设高职专业44个,涵盖了理、工、经、管、文、法等六大学科,已经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我校申办“南昌工学院”,要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就需要提升办学层次,完善专业结构,突出优势学科,建设品牌专业。信息、电子等工科的发展必定成为“南昌工学院”的重点发展方向。依托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高职专业申办软件工程本科专业,是促进我校学科建设,增强办学实力,促进学校发展的需要。
二、增设软件工程专业的可行性
信息学院在20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产学研建设、教风学风建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学资源和管理经验,为我院申办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1、有良好的学科基础
自学校创办以来就开设了计算机类专业,信息学院目前开设6个高职专业,分别为:计算机网络技术、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信息管理、图形图像制作及动漫设计与制作专业。近5年,本专业教师获得批准主持或参与省级及以上立项课题12项,获省级及以上教科研成果奖10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篇,出版著作、教材5部。
2、有一支优秀的师资队伍
学院拥有一支素质优良、具备一定专业特长的“双师型”教育教学队伍。设有计算机基础教研室、网络教研室、软件教研室、计算机信息管理教研室、动漫设计教研室及数学教研室。现有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79人,其中软件工程专业方向教师21人,博士2人,硕士9人;教授2人,副教授9人,讲师5人,均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一定的学术水平,有软件技术专业校级教学团队1个,在师资方面完全具备开设软件工程本科专业的条件
3、具备完善的校内实验实训条件
学院现有校内软件工程专业基础和专业实验室11个:办公自动化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验室、硬件组装实训室、软件工程实
验室、组网技术实验室、网络安全实验室、LINUX实验室、动漫设计实验室、高端动画设计实验室、软件综合布线与系统集成仿真实验室,实验室设备设施先进齐全,总资产270余万元,能够满足申本专业课程实验和实践教学需要。学校投资了100多万元所建设的物理、化学等基础实验室也为我院申办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另外,学院还投入200万元,建成了技术先进、扩展性强、规模庞大的校园网,形成了结构合理、内外沟通的校园计算机网络和软件系统,构筑了能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需要的软硬件环境,在实验设备方面完全具备开设软件工程专业的条件,同时也为学生的实训实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4、有一批稳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一直重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把“走出去”和“请进来”紧密结合。“走出去”即老师到实习基地开展教学,“请进来”即聘请企业工程师来校带学生开展实训项目,实现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人才需求的完美对接。目前,学院已与方正科技集团苏州制造有限公司、武汉思远投资有限公司、贝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省计算中心、江西新和软件有限公司、江西国鼎科技有限公司、江西赛普科技有限公司等近20家省内外IT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能够很好地满足软件工程专业开展校外实习实训。
5、有良好的教风学风
学院历来注重教风学风建设,良好的教风、学风是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的保障。学院每学期开展3次以上的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每学期组织青年教师开展3-5次教学竞赛活动,激励青年教师提升自己的教学、科研水平,“以研促教,以教促学”;每月开展一次班级学风评比
活动;每学期开展2次电脑技能竞赛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思维;目前,学院形成了教师敬岗爱业、甘于奉献,学生尊师重教、刻苦学习的良好教风学风。
6、具有完善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
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定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国家级、省级科技技能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在良好的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推动下,学院曾连续5次荣获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优秀组织单位奖;两次荣获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知识赛团体三等奖;荣获一次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电脑作品赛团体二等奖;共计13名学生荣获江西省电子电脑大赛学生个人一等奖;共计45名学生荣获江西省电子脑大赛学生个人二等奖;共计56名学生荣获江西省电子脑大赛学生个人三等奖。
综上所述,我校已完全具备开办软件工程专业的各项条件,开设软件工程专业是切实可行的。
三、专业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坚持“用井冈山精神育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立足江西,面向全国。
(二)发展目标
经过5~10年的努力,软件工程专业在校生人数稳定在400人左右;软件工程专业方向师资队伍稳定在30人左右,其中副高以职称人数占总人数
65%,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总人数80%;建设成国内先进、省内一流的省级示范实验室;成功申报省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重点发展“软件项目管理”、“ 软件框架设计”、“软件品质管理”、“软件运行维护”方向;实现硕士点零的突破;成功申报软件工程为江西省特色专业,力争把软件工程专业建设成一个办学水平高、师资力量强、科研水平高、实验设备一流的国家级特色专业。
(三)具体任务和措施
1、专业建设规划
5年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软件项目管理、软件框架设计”为重点发展方向,软件工程专业在校生达400人;建设省级精品课程3门;在高职计算机软件技术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基础上,努力把软件工程本科专业打造成为省级特色专业。
10年目标:形成一套完善的软件工程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体系,在江西省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积极申报软件工程项目管理方向硕士点。
措施:定期召开由校内教授、校外专家和企业工程师组成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把握专业建设和发展的方向;走出去进行软件应用人才需求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计划;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实验室建设,为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建设奠定基础。
2、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5年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教师队伍稳定在28人左右,其中副高以上职称占30%,硕士学位以上占60%,双师型教师占70%;培养省级以上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建设省级教学团队2个。
10年目标:软件工程专业有正高职称8人,博士10人,教师队伍无论从年龄、职称、学历结构以及学缘结构分布合理;省级以上学科带头人4人;建设国家级教学团队1-2个。
措施:坚持“外引内培”的师资队伍建设方案,在引进高职称、高学历人才的同时,积极鼓励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和硕士学位;鼓励教师参加全国计算机技术与软件专业技术资格(水平)考试,促进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鼓励青年教师到合作IT企业挂职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稳定一支兼职教师队伍,从南昌市高校、知名IT企业聘请一批教学经验和项目实践经验丰富、教学质量高、富有创新意识和敬业精神的兼职教师队伍。以省级、国家级教学团队申报为突破口,凝练师资队伍,建立一支集教学、科研于一体的高素质、高水平的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
3、实验室建设规划
5年目标:软件工程专业实验室达15个,实验设备先进齐全,即可以满足课程实验实训教学需要,又能满足一定的科研需要;建设成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积极申报江西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10年目标:软件工程专业实验室是集教学、科研、生产于一体的高水平实验室,成功申报江西省重点实验室,成立计算机软件研究所1个。
措施:充分整合实验室资源,积极拓宽实验室功能,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加大新型先进实验设备的投入;推广开放式教学;进一步拓宽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建立长效、稳定、运行良好的校外实践教学基地。
4、教科研建设规划
5年目标:教师教学效果普遍良好,学生满意率达95%以上;申报省、部级教改、科研课题5项以上;每年发表论文50篇以上,核心刊物占30%以上;主编教材3本以上。
10年目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普遍较高;省级教科研课题、与企业合作的横向科研课题累计15项以上,其中省部级以上获奖项目占10%以上;实现国家级教科研项目零的突破;建设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主编论著、教材5-8部。
措施:加强教学督导;制定并严格执行奖惩机制,鼓励教师投身科研工作,实施以研促教,以研促学;充分利用现有实验室资源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全面推进产学研合作。
5、人才培养质量建设规划
5年目标:毕业生掌握了软件工程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具备熟练的实践操作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80%以上;毕业生考研率达10%;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90%以上。
10年目标:毕业生理论知识扎实,项目实践能力强,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逐渐从“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变;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90%以上;毕业生考研率达1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达100%。
措施:定期对软件应用人才市场需求开展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邀请企业高级工程师和同行专家参与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计划;积极鼓励学生参与各类科技竞赛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帮助和扶持大学生创业;鼓励大学生考研。
四、结论
综上所述,增设软件工程本科专业有利于推进国家信息化建设进程,能够更好地满足国家经济腾飞发展需要,符合江西区域经济发展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需要。我校在师资、实验室、图书资料等方面都具备了该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发展规划切实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