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时间:2019-05-13 21:43: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第一篇: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一、药事领导小组负责全院药物不良反应检查工作的组织、计划、实施和

协调等工作。

二、药事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全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会议。

三、药事领导小组定期向上级药物不良监察中心报我院工作情况。

四、药事领导小组及时通报上级药物不良反应监察中心的有关指示精神和

要求。

五、各科质量管理组负责本科室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对发现可疑的药

物不良反应情况及时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

六、药事领导小组定期向院长汇报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进展情况和

存在问题。药事领导小组

七、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办法:

1.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原则是“可疑就报”。各病区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时

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报药剂科,如有紧急情况,与药剂科电

话联系。

2.若遇热源反应或危及生命的药物不良反应,将药品留样封存于冰箱中,切勿冷冻。

3.药剂科将监察情况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八、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是医院医疗质量监控内容之一,该工作的有关

考核内容将逐步纳入医院责任制考评标准。

第二篇: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1)制定本制度目的

为贯彻我国《药品管理法》,进一步提高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保证人民群众用药安全,促进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的开展,特制定本制度。

(2)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

WHO的定义:药物在正常的用法用量情况下,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3)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是医院的一项法定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简称药品管理法)第四十八条规定:“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和医疗单位,应当经常考察本单位所生产、经营、使用的药品的质量、疗效和不良反应”以及相关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对已批准生产或进口的药品,应组织调查,对疗效不确、不良反应大、危害人民健康的药品,应撤销其批准文号或进口药品注册证。做好上市药品安全性监察,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是医院的一项法定任务,全院科室必须认真地遵法执法。

(4)药物不良反应的监察报告范围

监察不良反应的药品是指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查,并取得“国药准字”以及取得“进口药品注册证”的药品。这些药品应在出厂前进关前均应检验并有合格证。

(5)监察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的内容

①新药是指上市五年以内的药品(包括进口不足5年的药品)。新药所有不良反应和不良事件或不良经历,即使是十分轻微的反应均应报告,且不论是否并用药物,同时还包括药物治疗期间所发生的任何意外事件或非正常现象,如瞌睡、眩晕、视力障碍、骨折、车祸等,不论因果是否明确均应上报。

②老药即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老药报告新的、严重罕见的不良反应。严重的不良反应是指造成功能损害;以及发生死畸、致癌、致残、致死、出生缺陷等严重后果的反应。对已知的比较轻微的不良反应不要求报告,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抗过敏引起的嗜睡、消炎药引起的眩晕等。

③其他非麻醉药的依赖性

(6)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的性质

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为贯彻《药品管理法》,要求对上市药品的安全性进行监察,减少不良反应的危害,确保用药安全有效。根据我国卫生部规定,凡医务人员报告的不良反应病历资料不得用于其他目的,不能认为是医疗事故,更不得作为医疗纠纷诉讼的依据。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对收集到的药物不良反应资料要严格保密。

(7)医务人员在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中的职责

①我国每年有成千上万人遭受药物不良反应和药源性疾病的危害,甚至死亡。有的还会危害下一代。许多不良反应又是重复发生的。因此,医务人员监察药物不良反应是全国人民的需要,是子孙后代的需要。必须认真做好此项工作,注意观察并如实报告。如发现药物不良反应不报,应视为医疗过失。

②认真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 1)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表现过程及因果关系要叙述清楚、不能简写成皮疹、过敏休克、肝肾损伤等使人难于评价因果关系。

2)所怀疑药物的不良反应应尽量排除并用药物所致。3)尽量收集与报告有关的检验及其他检查结果。

4)参照国家不良反应监察中心拟定的全国统一评价标准,分级评价,最后由院药事委员会判断因果关系后上报。

(8)组织机构

在院长领导下建立不良反应监察报告网。监察报告网的组成: ① 院药事委员会下设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小组,具体由药剂科负责。② 各病房由科主任制定1—2名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指导员,保证监察工作的执行并落到实处。③ 药物不良反应监察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向全院公布报告情况,不报告药物不良反应的科室应向院长说明情况。④ 为了把国内外药物不良反应信息及时传达给医务人员,不定期出刊“药物不良反应快讯”,分发至各科室。

(9)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程序、时限

一般由医师、护士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交本院药剂科,核对收集的报告进行必要的整理、加工或补充资料,再由ADR监测专职人员填写正式的药品不良反应报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小组定期对收集的报表进行分析评价,每月全部上报市监测中心,发生严重、罕见或新的ADR时,要在15个工作日内报告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10)奖励办法

对报告药物不良反应成绩突出者,医院将给予奖励,并作为业务职称晋升时的参考和依据之一。

第三篇: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医院成立由药剂和临床组成的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并建立网络,发现药物不良反应,能及时报告,便于分析、登记、上报。

2、医务人员如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要在做好观察与记 录的同时,及时报告医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

3、药剂科配备专门人员负责下临床,及时了解情况,作出判断,做好登记。

4、临床在用药物治疗过程中发现与用药有关的严重不良反应,应该对患 者做好正确的解释工作,应与医疗差错严格区别开来,以免发生医疗纠纷。

5、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定期开展活动,进行药物安全性因果关系分析,药物利弊评价,提供给药事委员会,作为淘汰药物的依据。

6、药剂科每月对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汇总、分析,选出有价值的向省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

7、药物不良反应监测小组的日常工作由药剂科主任负责。8.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办法

(1)ADR报告原则是“可疑就报”。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范围:上市五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所有可疑不良反应。上市五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该药品引起的严重、罕见或新的不良反应。医生认为对人体有重要或值得注意的不良反应者。各病区发现药物不良反应后应及时填写《 ADR报告表》,报药剂科。(2)若遇热源反应或危机生命的药物不良反应,请将药品留样并保存于冰箱,切勿冷冻。

(3)药剂科将监察情况及时报告上级有关部门。

第四篇: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报告制度和程序

药物不良反应观察报告制度和处理程序

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制度

1.护士应熟练掌握常用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2.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或特殊用药应密切观察,如有不良反应立即停止用药,报告医生,同时做好记录。

3.应用输液泵、微量泵或化疗药物时,要密切观察用药效果和不良反应,确保用药安全。4.定时巡视病房,根据病情和药物性质调整输液滴速,察有无发热、皮疹、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5.做好患者的用药指导,使患者了解所用药物的一般作用和不良反应,指导正确用药和应注意的问题。

6.护士长要随时检查患者药物的使用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病区药物不良反应处理流程

患者出现发生药物不良反应→即刻通知医生

严重

当班

护士长→护理部

护士

特殊

↓ 立即停药

保留剩余的药液及输液器备检

↓ 执行医嘱、配合抢救

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病情变化

实施各种对症护理措施

及时记录护理记录单

做好交接班

告知安抚患者、家属

第五篇:某市人民医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某市人民医院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

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的意义

1.WHO公布的资料显示,全世界1/2死亡病例的死因不是疾病本身而是不合理用药。因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是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用药的安全有效。它加强了对上市药品的安全监管,有利于指导更为科学的合理用药,能更好的保障人民用药安全。

2.开展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工作还为评价、整顿、淘汰药品提供了服务和依据,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的同时,指导了新药研发的方向和思路,有利于国际药品信息的交流,有利于提高药物治疗水平和医疗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联合颁布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为了加强药品管理,做好上市后药品的安全监测工作,保证病人用药的有效和安全,在我院建立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二、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

⑴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⑵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⑶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⑷药品严重不良反应 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①引起死亡;

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③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 ④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 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5)药品群体不良事件 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

(6)同一药品 指同一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名称、同一剂型、同一规格的药品。

(二)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

WHO 将药不良反应分为 A、B、C 三种类型:

1.A型不良反应是由于药品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常与剂量有关,多数可预测,发生率较高而死亡率较低,通常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过度作用、继发反应、首剂效应、后遗效应、停药综合症等。

2.B型不良反应与药物固有的正常药理作用无关,与用药剂量无关,难以预测,常规的毒理学筛查不能发现,发生率较低,但危险性大,死亡率较高。通常包括特异体质反应、变态反应。

3.C型不良反应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多发生在长期用药后,潜伏期长,没有清晰的时间联系,难以预测。

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药品不良反应有: 1.对人体有害的副作用;

2.毒性反应(包括中枢神经反应;造血系统反应;肝肾损害;心血管系统反应);

3.过敏反应; 4.其他不良反应。

(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范围

WHO监测中心要求医务人员和药品生产与供应人员报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范围主要为:未知的、严重的、罕见的、异乎寻常的、不可预测的药品不良反应。属于已知不良反应的,如果其程度和频率有较大改变且医生认为值得报告的应该上报。对新药则要求全面报告,不论该反应是否已在说明书中注明。

药品不良反应的报告范围是:

1.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和列为国家重点监测的药品不良反应。2.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主要报告引起的严重、罕见和新的不良反应。

(四)报告程序和基本制度 1.药品不良反应上报程序:

患者主诉或护士发现药品不良反应(或疑似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经治医师(或当班医师)

医师分析后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见附表1),出现群体不良反应的应再填写《群体不良反应基本信息表》(见附表2)

药剂科(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析小组)

进行因果关系评价(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医务处,网络报告。

2.逐级、定期、越级报告制度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基本要求是逐级、定期向市不良反应中心报告,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于发现或者获知之日起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 30日内报告。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防疫药品、普查普治用药品出现的不良反应群体和个体病例,须立即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3.医院设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

由业务副院长任组长,医务处长和科研处长任执行副组长,领导小组成员由临床医学和药学专家组成。由医务处负责宣传、组织和实施。

4.医院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

在医院各药品使用相关科室设药品不良反应监测联络员,负责本科室药品不良反应信息掌握,及时认真地填写并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保持与药剂科的密切联系。我院实行不良反应 “零报告”制度,即每季度由各科监测将本科室的不良反应报告表交于监测小组联络员,并由药剂科将每季度的报告情况上报给医院有关部门。

5.全院所有医务人员均承担上报药品不良反应的义务

各临床科室医师、护士和临床药师必须严格监测使用药品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发现可疑不良反应,须进行详细记录、调查,按要求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并及时报告。

(1)药剂科设置专人兼职负责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的收集、分析、整理、上报工作,汇总本院药品不良反应资料,向临床医师提供药品不良反应处理意见。并负责向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报告。将国家、省不良反应中心反馈的药品不良反应信息定期传递给各临床科室。(2)药剂科内设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析小组,药师接到临床医师填写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后,必须立即到病人床前询问情况、查阅病历,与医师一起共同进行因果关系评价,提出对药品不良反应的处理意见。填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由药剂科专人负责存档、上报。

(3)各临床科室设置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员协助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任何药品不良反应事件,主治医生应将患者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如实记入病例中,妥善处理后必须于两个工作日内上报药剂科。遇到的紧急、严重、罕见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妥善处理后必须于24小时内及时上报药剂科。

(4)医院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积极救治患者,迅速开展临床调查,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暂停药品的使用等紧急措施。

(5)药剂科负责提供对本院全体医务人员进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咨询指导,组织对临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的问题进行讨论、解答。对某些药物在使用中可能出现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的信息及时提供给临床医师以便做好防范措施。

(6)药剂科对普通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须及时进行网络上报。对紧急、严重、罕见的和群体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在收到报告后,立即电话上报。

(7)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或药害事件,医药工作者应该积极进行临床救治,做好医疗记录,保存好相关药品、药物的留样,并对事件进行及时的调查、分析,及时按规定上报药品监督管理局、卫生部门、不良反应中心及院医务处。

(8)临床药师在不良反应的监测和处理过程中,如发现严重用药错误或易发生潜在严重危害的用药错误,应如实进行记录,对用药错误进行分析,提出整改意见和预防措施。必要时进行病历的书写。

(9)在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过程中获取的个人隐私、患者和报告者信息等应当予以保密,医院任何个人或科室无权私自对外发布药品不良事件的情况或资料。

6.新药监测期内和新药监测期已满药品的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五条规定:(1)临床试验阶段的新药和上市5年以内的药品,报告由其引起的所有可疑的不良反应;

(2)上市5年以上的药品,报告由其引起的严重、罕见和新的不良反应;

(3)鼓励报告其它所有可疑的药品不良反应。7.进口药品的报告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第十六条规定,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该进口药品发生的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此外,对进口药品发生的不良反应还应进行汇总报告,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每年汇总报告一次;满5年的,每5年汇总报告一次。

(五)病例分析评价

1、药剂科应及时对全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通报。

2、疑难病例可提交药品不良反应工作小组研究讨论。

3、药品不良反应小组成员及时回顾,评价所报药品不良反应或药物相互作用,如有重要发现及时通知主管医生。

4、药剂科对全院收集的药品不良反应案例,定期进行分析、评价,写出分析评价记录,通过文件、通告等方式及时向临床公示、反馈。

(六)防止漏报

1.药品不良反应上报原则:可疑就报!

2.护士、医生或药师等一旦发现可疑的药物不良反应,应立即采取措施报告病人的主管医生或其它相关小组、部门。

3.药剂科在收到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后,应在24小时内前往科室调查,详细记录,分析因果,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

4.药师跟踪随访所报告的不良反应,记录不良反应的治疗及预后情况。

(七)考核制度

1.药剂科应加强临床药师查房工作,注意医护患沟通,发现不良反应及时记录、上报。2.临床各科室应充分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任一工作人员发现可能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药剂科。

3.罚则:

某市人民医院

二0一二年十月十四日

下载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院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管理制度

    郑州有源中医院 中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一.药品不良反应(ADR):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意外的有害反应。主要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后遗效应、......

    d5-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D—5药物不良反应处理制度 2012-4-30 类别 药事管理 编号 D—5 生效日期 2012.5 修改日期 页数 题目 药品不良反应处理制度1为加强安全医疗、安全用药,规范全院药品不良反......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样例5)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一、医院成立由主管院长负责,医教科、护理部、药剂科负责人 组成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领导小组,并由各临床科室及门诊医护负责 人、监测员担任医院药品不......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管理制度

    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管理制度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与卫生部颁布的《药 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为了加强药品管理,做好药......

    药物不良反应总结

    2012年第1-2季度科室无药品不良反应报告2012年第三季度药品不良反应总结: 本季度共报告药品不良反应3例,均为18AA复方氨基酸(兰尼),多出现在输注5-10分钟后,表现颈部发紧、口唇颤......

    我院14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我院14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摘要: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 对我院142例有效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42例ADR报告中,静脉给药......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判断(大全五篇)

    药物不良反应报告的判断、评价及 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监测,在欧洲国家也习惯称为“上市后药物监测(Postmarketing Drug Surveillance,PMDS)”,以1964年英......

    药物不良反应[优秀范文5篇]

    ·药物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制度 1. 为加强本院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查,确保人民用药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及《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