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考数学不等式部分知识点梳理
高考数学不等式部分知识点梳理
一、不等式的基本概念
1、不等(等)号的定义:ab0ab;ab0ab;ab0ab.2、不等式的分类:绝对不等式;条件不等式;矛盾不等式.3、同向不等式与异向不等式.4、同解不等式与不等式的同解变形.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abba(对称性)
2、ab,bcac3、a(传递性)bacbc(加法单调性)
(同向不等式相加)
4、ab,cdacbd
(异向不等式相减)
5、ab,cdacbd6、a.b,c0acbc
(乘法单调性)
7、ab,c0acbc
(同向不等式相乘)
8、ab0,cd0acbd9、ab0,0cdab(异向不等式相除)cd10、ab,ab011(倒数关系)ab11、ab0anbn(nZ,且n1)(平方法则)
(开方法则)
12、ab0a(nZ,且n1)
三、几个重要不等式
(1)若aRa
(2)a、bR0,a20 ,则a2b22ab(或a2b222ab)(当仅当a=b时取等号)
ab(当仅当a=b时取等号).2(3)如果a,b都是正数,那么
极值定理:若x,yR,xyS,xyP,则○1如果P是定值, 那么当x=y时,S的值最小;○2如果S是定值, 那么当x=y时,P-1-的值最大.利用极值定理求最值的必要条件: 一正、二定、三相等.(4)含立方的不等式:
①a3b3≥a2bab
2②由a3b3c33abc(abc)(a2b2c2abacbc),可推出a3b3c3≥3abc;
(abc0等式即可成立,abc或abc0时取等);
③如果a,b,c∈{x|x是正实数},那么abc(当且仅当a=b=c时取“=”号)
3ba(5)若ab0,则2(当仅当a=b时取等号)
ab
(6)a0时,|x|ax2a2xa或xa;|x|ax2a2axa
(7)含绝对值的不等式:①若a、bR,则||a||b|||ab||a||b|②
四、几个著名不等式 a1a2a3a1a2a
3(1)平均不等式:如果a,b都是正数,那么 2aba2b2ab1122(当仅当a=b时取等号)即:平方平均≥算
术平均≥几何平均≥调和平均(a、b为正数): 2222abababab22ab((当a = b时,())ab222
22a2b2c2abc(a,b,cR,abc时取等)33
注:例如:(acbd)222...an幂平均不等式:a12a21(a1a2...an)2 n(a2b2)(c2d2).11111112(n2)
nn1n(n1)nn(n1)n1n常用不等式的放缩法:①
n1)
(2)柯西不等式:若a1,a2,a3,...,anR,b1,b2,b3,...,bnR;则
222222(a1b1a2b2a3b3...anbn)2(a12a2a3...an)(b12b2b3...bn);当且仅当
aa1a2a3...n
b1b2b3bn时取等号。
(3)琴生不等式(特例)与凸函数、凹函数:若定义在某区间上的函数f(x),对于定义域中任意两点x1,x2(x1x2),有
f(x1x2f(x1)f(x2))或22f(x1x2f(x1)f(x2)则称f(x)为凸(或凹)函数.).2
2五、不等式证明的几种常用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换元法、反证法、放缩法、构造法.六、不等式的解法:
(1)整式不等式的解法(根轴法)。步骤:正化,求根,标轴,穿线(偶重根打结),定解.特例:①一元一次不等式: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及一元二次不等式(组)是解其他各类不等式的基础,必须熟练掌握,灵活应用。
(1)a0axb分(2)a0
(3)a0情况分别解之。
22axbxc0(a0)分aaxbxc0(a0)00②一元二次不等式:或及a情况分别解之,还要注
00b4ac意的三种情况,即或0或,最好联系二次函数的图象。
(2)分式不等式的解法:先移项通分标准化,则 2
f(x)0f(x)g(x)0;g(x)f(x)g(x)0 f(x)0g(x)g(x)0
(3)无理不等式:转化为有理不等式求解
1f(x)0定义域 g(x)0f(x)g(x)
○2f(x)0f(x)0○3f(x)g(x)g(x)0或g(x)02f(x)[g(x)]f(x)0 f(x)g(x)g(x)02f(x)[g(x)]
(4).指数不等式:转化为代数不等式
af(x)ag(x)(a1)f(x)g(x);af(x)ag(x)(0a1)f(x)g(x);
af(x)b(a0,b0)f(x)lgalgb
(5)对数不等式:转化为代数不等式
f(x)0logaf(x)logag(x)(a1)g(x)0;
f(x)g(x)
(6)含绝对值不等式 f(x)0 logaf(x)logag(x)(0a1)g(x)0f(x)g(x)
1应用分类讨论思想去绝对值;○2应用数形思想;○3应用化归思想等价转化 ○
g(x)0|f(x)|g(x)g(x)f(x)g(x)g(x)0|f(x)|g(x)g(x)0(f(x),g(x)不同时为0)或f(x)g(x)或f(x)g(x)
注:常用不等式的解法举例(x为正数): ①x(1x)21124
2x(1x)(1x)()322327
22x2(1x2)(1x2)1234②yx(1x)y()y223272
类似于
ysinxcos2xsinx(1sin2x),③|x1||x||1|(x与1同号,故取等)2 xxx
第二篇:2013高考数学均值不等式专题
均值不等式归纳总结
ab(ab
2)2ab
222(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1)当两个正数的积为定值时,可以求它们的和的最小值,当两个正数的和为定值时,可以求它们的积的最小值,正所谓“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
(2)求最值的条件“一正,二定,三取等”.(3)均值定理在求最值、比较大小、求变量的取值范围、证明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应用一:求最值
例:求下列函数的值域
1(1)y=3x 2(2)y=x2xx
211解:(1)y=3x 2 ≥2x 213x· 2=6∴值域为6,+∞)2x 2
1(2)当x>0时,y=x+ ≥x1x=2; x
1x·-2 x11当x<0时,y=x+ = -(- x-)≤-2xx
∴值域为(-∞,-2]∪[2,+∞)解题技巧
技巧一:凑项
例:已知x,求函数y4x24514x5的最大值。
4x5解:因4x50,所以首先要“调整”符号,又(4x2)对4x2要进行拆、凑项,x
54,54x0不是常数,所以,y4x2
1154x4x554x12313 1。当且仅当54x54x,即x1时,上式等号成立,故当x1时,ymax
评注:本题需要调整项的符号,又要配凑项的系数,使其积为定值。技巧二:凑系数
例1.当时,求yx(82x)的最大值。解析:由知,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必须和为定值或积为定值,此题为两个式子积的形式,但其和不是定值。注意到2x(82x)8为定值,故只需将yx(82x)凑上一个系数即可。
当,即x=2时取等号当x=2时,yx(82x)的最大值为8。
评注:本题无法直接运用均值不等式求解,但凑系数后可得到和为定值,从而可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大值。变式:设0
x
32,求函数y4x(32x)的最大值。
2x32x9
解:∵0x∴32x0∴y4x(32x)22x(32x)2
222
当且仅当2x32x,即x技巧三: 分离常数 例3.求y
x7x10
x
13
0,时等号成立。42
(x1)的值域。
解析一:本题看似无法运用均值不等式,不妨将分子配方凑出含有(x+1)的项,再将其分离。
当,即
时,y59(当且仅当x=1
时取“=”号)。
技巧四:换元法
解析二:本题看似无法运用均值不等式,可先换元,令t=x+1,化简原式在分离求最值。
y
(t1)7(t1)+10
t
=
t5t
4t
t4t5
59(当t=2
当,即t=时,y即x=1时取“=”号)。
Ag(x)
评注:分式函数求最值,通常直接将分子配凑后将式子分开或将分母换元后将式子分开再利用不等式求最值。即化为ymg(x)或恒负的形式,然后运用均值不等式来求最值。
B(A0,B0),g(x)恒正
技巧五:在应用最值定理求最值时,若遇等号取不到的情况,结合函数f(x)的单调性。
例:求函数y因t0,t
x
ax
x52的值域。
t(t
2),则y
1t
t
1t
(t2)
1,但t1t
1t
解得t1不在区间2,,故等号不成立,考虑单调性。
因为yt在区间1,单调递增,所以在其子区间2,为单调递增函数,故
y
52。
5所以,所求函数的值域为,。
2
技巧六:整体代换 例:已知x0,y0,且解:x0,y0,19
x
1x
9y
1,求xy的最小值。
16。
19y9x
10610161,xyxy
xyxyy
当且仅当
yx
9xy
时,上式等号成立,又
1x
9y
1,可得x4,y12
时,xymin
变式:(1)若x,yR且2xy1,求11的最小值
x
y
(2)已知a,b,x,yR且ab
x
y
1,求xy的最小值
技巧七:消元法
已知a,b为正实数,2b+ab+a=30,求函数y 的最小值.ab
分析:这是一个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通常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消元,转化为一元函数问题,再用单调性或基本不等式求解,对本题来说,这种途径是可行的;二是直接用基本不等式,对本题来说,因已知条件中既有和的形式,又有积的形式,不能一步到位求出最值,考虑用基本不等式放缩后,再通过解不
等式的途径进行。
30-2b30-2b-2 b 2+30b
法一:a,ab ·b=
b+1b+1b+1由a>0得,0<b<15
-2t 2+34t-311616
令t=b+1,1<t<16,ab==-2(t+)+34∵t ≥
ttt
t=8
t
∴ ab≤18∴ y≥当且仅当t=4,即b=3,a=6时,等号成立。
法二:由已知得:30-ab=a+2b∵ a+2b≥22 ab∴ 30-ab≥ ab
令u则u2+22 u-30≤0,-2 ≤u≤32
≤2,ab≤18,∴y≥
18点评:①本题考查不等式
ab2
ab(a,bR)的应用、不等式的解法及运算能力;
②如何由已知不等式aba2b30(a,bR)出发求得ab的范围,关键是寻找到
ab与ab
之间的关系,由此想到不等式
ab
2
ab(a,bR),这样将已知条件转
换为含ab的不等式,进而解得ab的范围.技巧八:平方法
已知x,y为正实数,3x+2y=10,求函数W3x +2y 的最值.解法一:若利用算术平均与平方平均之间的不等关系,很简单
3x 2y2 3x)22y)2 x+2y =25解法二:条件与结论均为和的形式,设法直接用基本不等式,应通过平方化函数式为积的形式,再向“和为定值”条件靠拢。
W>0,W2=3x+2y+3x ·y =10+23x y ≤10+3x)2·y)2
a+b
a 2+b 2,本题
=10+(3x+2y)=20 ∴ W20 =5变式:
求函数y
y2
x
52)的最大值。
解析:注意到2x1与52x的和为定值。
44(2x1)(52x)8
y2
又y
0,所以032
当且仅当2x1=52x,即x
时取等号。
故ymax
评注:本题将解析式两边平方构造出“和为定值”,为利用均值不等式创造了条件。
总之,我们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时,一定要注意“一正二定三相等”,同时还要注意一些变形技巧,积极创造条件利用均值不等式。应用二:利用均值不等式证明不等式
1.已知a,b,c为两两不相等的实数,求证:a2
bc
abbcca
2.正数a,b,c满足a+b+c=1,求证:(1-a)(1-b)(1-c)≥8abc 3.已知a、b、cR,且abc1。求证:
11
1118 abc
1分析:不等式右边数字8,使我们联想到左边因式分别使用均值不等式可得三个“
2”连乘,又111abca
a
a
a,可由此变形入手。
bca
a
11a
abc1。
解:b、cR,a、1
a
a。
同理11
b
b
1c
c
上述三个不等式两边均为正,分别相乘,得
1111abc。当且仅当1118
3abcabc
时取等号。
应用三:均值不等式与恒成立问题 例:已知x0,y0且
1x9y
1,求使不等式xym恒成立的实数m的取值范围。
9xky
1
解:令xyk,x0,y0,1x
9y
1,
xykx
9x9yky
1.
10k
ykx
1
10k
2
3k
。k
16,m,16
应用四:均值定理在比较大小中的应用: 例:若a
b1,P
lgalgb,Q
(lgalgb),Rlg(ab2),则P,Q,R的大小关系
是.分析:∵a
Q
b1 ∴lga0,lgb0
(lgalgb)
ab2)lg
lgalgbp
lgabQ
Rlg(ab
∴R>Q>P。
练习.1.求下列函数的最小值,并求取得最小值时,x 的值.(1)y
x3x1
x,(x0)(2)y2x
1x3,x3
(3)y2sinx2.已知0
1sinx,x(0,)(4)ysinx
2sinx,x(0,)
x
x
1,求函数y的最大值.;3.0,求函数y的最大值.3.若实数满足ab2,则3a4.若log4xlog4
y2,求
3
b
1x
1y的最小值.并求x,y的值.5.已知x,y为正实数,且x 2+ =1,求1+y 2 的最大值.26.已知a>0,b>0,ab-(a+b)=1,求a+b的最小值.7.若直角三角形周长为1,求它的面积最大值.y 2
第三篇:不等式知识点整理
不等式知识点整理
一、不等关系:
1.实数的大小顺序与运算性质之间的关系:
abab0;
abab0;
abab0.2.不等式的性质:
(1)abba(自反性)
(2)ab,bcac(传递性)
(3)abacbc(可加性)
(4)ab,c0acbc;
ab,c0acbc(可乘性)
(5)ab,cdacbd(同向加法)
(6)ab0,cd0acbd;(同向乘法)
(7)ab0,nN,n1anbn,a。(同向乘方)
3.常用的基本不等式和重要的不等式
(1)aR,a20,a0,当且仅当a0取“=”.(2)a,bR,则a2b22ab(当且仅当ab时取“=”)
(3)a,bR,则ab2ab(当且仅当ab时取“=”)a
b注:——集几何平均数.2a2b2ab2()(当且仅当ab时取“=”(4))22
a2b2c2abc2()(当且仅当abc时取“=”(5))3
3ab(6)(a2b2)(c2d2)(acbd)2(当且仅当时取“=”)(柯西不等式)cd4、最值定理:设x,y0,由xy
(1)如积xyP为定值,则当且仅当xy时x
y有最小值
S(2)如和xyS为定值,则当且仅当xy时xy有最大值()2.2即:积定和最小,和定积最大.注:运用最值定理求最值的三要素:一正二定三相等.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性质: ababab(注意等号成立的情况).二、不等式的证明方法
1.比较法
(1)作差比较法:作差——变形(通分、因式分解等)——判别符号;
(2)作商比较法:作商——变形(化为幂的形式等)——与1比大小.(分母要为正的)
2.综合法——由因导果(由前面结论)
3.分析法——执果索因
注:(1)一般地常用分析法探索证题途径,然后用综合法;
(2)还可以用放缩法、换元法等综合证明不等式.三、解不等式
bb1.一元一次不等式 axb(a0)(1)a0,xx ;(2)a0,xx.aa
2.一元二次不等式 ax2bxc0,(a0)
(1)步骤:一看开口方向(a的符号),二看判别式 b24ac的符号,三看方程的根写解集.(2)重要结论:ax2bxc0(a0)解集为R(即ax2bxc0对xR恒成立),则a0,0.(注:若二次函数系数含参数且未指明不为零时,需验证a0).3.绝对值不等式
a0a(1)零点分段讨论a aa0
(2)转化法:f(x)g(x)f(x)g(x)或f(x)g(x)f(x)g(x)g(x)f(x)g(x)
(3)数形结合4.高次不等式、分式不等式——序轴标根法 P(x)0或P(x)Q(x)0(移项,一边化为0,不要轻易去分步骤:①形式:Q(x)
母);
②因式分解,化为积的形式(x系数符号>0——标准式); ③序轴标根;
④写出解集.5.注意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的讨论.................
四、一个有用的结论 关于函数yxp x
ppx
0时x
在(0、xx
[
上是减函数;在(、[)上是增函数.1.p0时,当x
0时x
(0,)2.p0时,在,上为增函数.0、
第四篇:不等式知识点
不等式
一.知识点:
1.不等式的性质:
2.不等式的解法:
(一)整式不等式的解法;
(二)分式不等式的解法;
(三)指对不等式的解法; 重点:含参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3.不等式的证明:(1)作差变形;(2)分析法
4.均值不等式:(一正二定三等)
题型1:题型2:题型3:题型4:
5.线性规划:
二.典型题:
1.已知二次函数零点分布,求参数范围问题;
2.恒成立问题的解法;
3.均值不等式的应用;
1.已知二次函数零点分布,求参数范围问题;
2.恒成立问题的解法;
3.线性规划问题的讲解方式;
4.递推式问题:相邻项的关系较复杂,隔项或相邻多项的关系会简单。
5.均值不等式的几种常见题型;
6.变形种类:
第五篇:高一数学不等式知识点
不 等 式
1、不等式的性质是证明不等式和解不等式的基础。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