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专业课复习方法和技巧
在研究生入学考试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但是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
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根据我们的经验,专业课的复习应该以四轮复习为最佳,所以考生在备考的时候有必要结合下面的内容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
第一轮复习:每年的2月—8月底
这段时间是整个专业复习的黄金时间,因为在复习过程遇到不懂的难题可以尽早地寻求帮助得到解决。这半年的时间相对来说也是整个专业复习压力最小、最清闲的时段。考生不必要在这个时期就开始紧张。
很多考生认为这个时间开始复习有些过早,但是只有早准备才能在最后时刻不会因为时间不够而手忙脚乱。对于跨专业的考生来说,时间安排上更是应当尽早。完全可以超越这里提到的复习时间,例如从上一年的10月份就开始。一般来说,第一轮复习的重点就是熟悉专业课的基本理论知识,多看看教材和历年试题。只有自己有了阅读体验,才能真正有自己的想法,才能有那种很踏实的感觉。暑假期间,在准备公共课或者上辅导班的同时,继续学习专业课教材,扩大知识量。
复习的尺度上,主要是将专业课教材精读两遍以上,这里精读的速度不宜太快,否则会有遗漏,一般每天弄懂两到三个问题为宜。由于这段时间较长,考生完全可以把专业问题都吃透。事实上,一本专业课的书,并非所有的东西都能够作为考试内容,但是重要的内容则会不厌其烦地在不同年份的考卷中变换着面孔出现。所以,考生在第一遍精读的时候就需要把这些能够成为考题的东西挖掘出来,整理成问答的形式。
第二轮复习:每年的9月—12月中旬
这个时段属于专业课的加固阶段。第一轮复习后总会有许多问题沉淀下来,这时最好能够一一解决,以防后患。对于考生来说,这4个月是专业知识急剧累积的阶段,也是最为繁忙劳累的时候。
在专业课复习上,这段时间应该主要看近年的学术期刊以及一些重要的学术专著,边看书边做读书笔记,并整理以前的听课笔记。一项这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因为复习的重点会往公共课上倾斜,专业课复习所占的时间也会缩短。此时需要注意本年度涉及所考专业的热点问题。
在复习的尺度上,应该逐渐抛开书本,将书本中的知识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整理成精练的笔记。然后看自己的笔记并形成自己的东西,因为考试是需要用笔来表达的。所以,把第一次精读过后的那些重点问题用答卷的方式写一遍,效果是十分突出的。再根据本专业的情况,翻查其他的参考用书,将新的知识点补上。一般来说,专业课不可能只涉及一两本书,不排除出现一些超越范围的考题。因此,可以根据考过的同学的建议去精读其他的参考书,把重要的内容补充上去。
第三轮复习:12月中旬—考前一周这个时候的专业课复习主要是认真看第一轮和第二轮复习时积累下来的读书笔记和听课笔记,不断加深印象,试着自己给自己出题并且结合本年度的热点问题试图去猜一下专业考题,并想想该怎么答,训练一下解题思路和技巧。
复习的尺度方面,则是查阅本年度该专业最新的热点问题以及报考导师目前研究的主要课题等,把这些补充上去,整个的复习笔记就比较完整了。在补充和扩展的过程中,查询网站、期刊等都是很好的手段。
另外,因为考试临近,考生应该注意调节自己的专业兴奋程度,积极地和考研盟友针对某些问题进行辩论,汲取对方的复习心得。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查缺补漏和深化理解。
第四轮复习:考前一周—考前一天
如果这个时候还有很多问题依然得不到解决,那么就不要再费心血去搜集答案了。这是一个博弈的阶段,把自己熟悉的问题尽量把握好才是关键。
这里突出强调的就是要学会调整心态,准备应考,让自己找到考试的感觉。这段时间,主要是默默地体会所有的知识要点和热点问题,把心态和作息时间调整到最佳,保证考场中的理想发挥。
最主要的策略——历年试题、笔记、热点问题。考研不同于其他的考试,它有着独特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因此复习也应该有相应的方法和节奏。认真研究历年试题,分析出题方向和特点,这是专业课备考的关键。这里强调两点:一是分析试题这项工作要提早,因为这对你看各种考研书籍和资料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另外不仅要思考,还要动笔,要认认真真把每一道考研题落实到字面上,你会发现很多原来没有想到过的东西。同时,这种训练可以避免真正考试时因时间仓促和心理压力带来的表达上的不成熟。
有些学校的部分专业没有指定的参考书目,这样真题就更为重要了。真题不是拿来做完了事的,要从命题人的角度、命题者的思路去推测出题偏好,推测这个院系的教学风格。考生复习时,每复习一遍或每过一段时间,就应该拿出真题研究一下,结合年内的行业热点(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其核心期刊总会反映年度热点问题)和近期理论界的研究争论焦点进行分析。事实证明,考生对专业真题的钻研确实可以让考生猜到那么几十分的题目。专业课的真题,要训练对分析题的解答,把自己的答案切切实实写在纸上,不要打腹稿(这样有时候感觉自己给分点都答到了,实际上却相差很远),再反复对照自己和参考答案(如果有的话)的差别,分析答题角度,揣摩命题人意图,并用同一道题在相隔一定时间后反复训练,慢慢完善自己此类题型的解答方法。
历年题是专业课的关键,而融会贯通则是关键中的关键。考研的专业课考题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认知性质的考题,另一种是理解与应用型的,而且以后一种居多。因此,同学们在复习时绝不能死记硬背条条框框,而应该看清条条框框背后所包含的东西,并且加以灵活运用。在复习时,首先要把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弄懂,然后要把它们串起来,多角度、多层次地进行思维和理解。由于专业的各门功课之间有着内在的相关性,如果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无论对于理解还是记忆,都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考生完全可以根据历年的考题,在专业课本中划出历年涉及的重点,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进行复习。
针对笔记、真题以及热点问题,下面的提纲可能会比较快速地让考生朋友掌握以上的内容:
1.专业课笔记
一般来说,大部分高校的专业课都是不开设专业课辅导班的,这一点在05年的招生简章中再次明确。因此对于外校考生,尤其是外地区考生,也就是那些几乎不可能来某高校听课的考生,专业课笔记尤为重要。可以说,笔记是对指定参考书最好的补充。如果条件允许,这个法宝一定要志在必得。在具体操作上,应先复习书本,后复习笔记,再结合笔记来充实参考书。笔记的搜集方法,一般来说,有的专业比较热门,可以在市面上买到它的出版物;有的专业笔记在网上也可能搜集到,这需要考生多花一些时间;还有的专业由于相对冷门,那么考生就需要和该专业的同学建立联系,想办法把笔记弄到手。
2.专业课历年真题
真题是以前的考试题,是专业课的第一手资料,它更是法宝中的法宝。对于真题,不能只满足于看上去会做,而是应该去整体分析,分析其中的出题规律和出题范围。万事万物,必有规律可循,试题也不例外。因此要尽量去弄到更多的试题,最好能够搜集全最近五年的实考题。经过严密地分析和研究,以下规律浮出水面:
1)五年之内,论述题一般不会重复,这是出题人出题的主体思路;
2)简答题三年之内不会重复,三年之外很有可能重复,毕竟专业考试的出题范围有限,考生可以结合前面讨论的复习方法来比较和分析;
3)名词解释题三年之外必有重复,有些更是经常考到,成为常考点,多多留意;
4)密切关注常考点和不考点(五年之内没有考过的点),这两个点都极可能是下次考试的重点,这也是前面所提及的。
3.热点问题和热点论文
试题一般由专业课的导师出,至少有部分由导师出(其他可能由题库抽取)。一般来说,某专业课的学术领导人,在出题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目前正在研究的课题放到考试中去,这已经成为一个非常公开的秘密。如果事先未读过相关的论文,其后果可想而知。因此对于导师的论文,特别是该专业的学术带头人的文章,一定要在复习专业课的基础上细心研读。
结语
总之,从心理到实战,考研对每一个选择它的人都赋予了公平的起点和特别的考验。从你选择考研起,你要相信自己是勇敢的,与众不同的。而当你的毅力和努力让你有一天相信自己能够战胜这个挑战时,你就离胜利不远了。
第二篇:点睛指导:文学类专业课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点睛指导:文学类专业课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2011年07月28日 11:21来源:跨考教育
在考研的复习中,专业课虽然没有政治、英语公共课起步的时间早,受重视程度大,但是专业课所占的分值比例是非常大的,内容也比较多。因此,对于专业课的复习需要掌握适当的学习技巧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也做到知识的融会贯通。下面,跨考辅导专家就为2012年的考研人介绍一下文学类专业课的复习方法。
1.重视参考书目。鉴于文学类专业是个重视综合能力和知识拓展的考试,这就需要平时考生们多涉猎文学、文化、人文等方面的知识,多积累,所以我们就要多阅读各方面的书籍,有时候参考书不只是一两本,而是更多。由于有的学校有指定参考书,而有的院校不指定或不提供参考书目,只有推荐用书,因此需要考生有选择性的阅读,主次分明,详略得当。阅读方法就显得很重要,有三种阅读方法供参考:
(1)经典教材法:有些研招院校并未指定专门的考试参考书,这种情况下,辅导专家建议广大考生选用各部分考试内容的本科经典教材和相应专业考研的指定参考书,这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同时,即便是针对指定了参考书的学校,对经典教材的学习也是不可少的。
(2)目录阅读法:考生应先通读各本参考书的目录,对于知识体系有着初步了解,了解书的内在逻辑结构,然后再去深入研读参考书的内容。
(3)比较阅读法:顾名思义,就是将属同一考试科目的不同参考书目对照阅读,互相补充,相互印证。
2.整理复习笔记。跨考专家建议广大考生第一遍看参考书的时候可以只是看书,第二遍看的时候,最好就要一边看书,一边自己整理笔记了。笔记不需要特别仔细,在复习时,可以在每门考试科目众多的参考书中选出一本较有代表性的教材,通读全书后,理出该领域研究的主要线索。如:该学科领域研究涉及到哪几大方面的问题?每一个大问题下又涉及到哪些主要内容?这一部分的重难点有哪些等等。依据这些问题,分清“主干”与“枝叶”,然后,依据这一树型图,再参考其它书目,进一步完善充实。这种学习方法,会在复习的冲刺阶段,帮助你理清脉络、迅速回忆起重点和细节。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整理笔记最好是在看过真题后进行,这样会有重点。一些真题的答案也可以抄在笔记本上,内容太多的,也可以划在书上,在笔记中标清页码就行。
3.真题的利用。历年真题集中体现了该专业学科的专业基础知识、该专业导师群关注的研究方向。专家建议考生可以通过纵向比较本专业历年的专业课试题,横向比较不同院系相同专业的历年专业课试题,加强对专业课考试的试卷题型、考查范围和重点内容的详细了解。
分析真题主要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
4.常用的记忆方法。
(1)通读教材,理解记忆:考研专业课的记忆量较大,尤其是文科考生,没有理解的记忆效果是不好的。跨考专家建议考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这样做的好处很多:首先可以让你学会从一个知识点联系到整个面的知识点;再从繁多的知识中,抓住重点,进而分析重难点去记忆;看书时能达到“钻进去,跳出来”的程度,并且可以按知识系统画出树形图,达到融会贯通的程度。
(2)巩固阅读,反复记忆:考研过程中接触的知识很多,很多东西看过后容易忘记,每个人的记忆和遗忘都是有周期的。辅导专家对此建议同学在复习的过程中,看完两章再回头巩固,看完一个单元做一下笔记。如此类推,不但防止了遗忘,而且容易使知识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3)抛开教材,自我检查:凭借看大纲的目录,对章节、细节知识点进行回顾的方法远比死记硬背更有效。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找到很多此前没有注意到的盲点。在回忆难以为继时,翻开课本,那么这一段知识对神经元的刺激非常强烈,因而也就容易刻入脑中。
准备2012年考文学类专业的同学,无论你的专业基础如何,早进入专业课复习状态是有好处的。中文专业和其他专业有着很明显的区别,那就是复习范围较广,涵盖的内容多,需要记忆的东西也很多,所以早些准备是很有必要的。
一、复习时间
建议大家按照四个阶段进行复习,将复习时间、复习内容与重点划隔开来,把握复习进度,调节复习节奏。这样做可以通过几轮复习对知识点的把握有一个逐渐系统、深入的过程,避免造成复习厌倦感。
第一阶段:3月—6月
该阶段的复习应该锁定在院校指定的专业教材,在这一阶段起码应该达到将教材看完一至两遍。另外,建议考生在第一遍看书前,首先要浏览一下历年真题,了解一下以前考过什么题,这样在看书时就会目标明确,把握住重点。
第一阶段复习需要达到的效果:对各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但不要求记住,每天花在专业课上的时间应不少于4个小时。如果是跨专业考生,或者自己的专业基础并不扎实,你可以选择去拟报院校听听课,或者通过辅导班补习一下。
第二阶段:9月—10月
7月、8月,由于公共课已经提前进入到了复习的强化阶段,所以这两个月可以加强主攻公共课,但是考生不要彻底放弃专业课的复习,每天至少保证一个小时的复习时间,到了9、10两个月,可以再次把注意力放回专业课上。
第二阶段复习,首要任务是细化知识。建议考生可以再读书本,根据历年真题的出题重点把章节中的重点知识提炼出来,那些通过本科学习的本专业考生,甚至可以把这些知识点归纳成不同的题型加以记忆,例如名词解释、选择、简答或论述等。这样做的目的绝对不是投机取巧,而是使知识的掌握更加具有条例,是系统记忆专业知识的一种捷径。这个阶段还有一个更为重要工作,就是把历年真题的答案整理出来,准备后阶段背记。
第三阶段:11月—12月
这一阶段要重点看老师的文章,并去尝试了解本学科最新的研究成果,最新的理念,因为这些也经常拿来考。此外,也需要阅读相关书籍来补充,把课外书上有的东西而指定书上没有的重点看看,并整理在笔记本上。
除了以上的复习内容外,还需要认真研究真题。这个时候,曾经下功夫整理的真题答案就有了价值,需要你下工夫背记,知识之间融会贯通,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第四阶段:1月—考前
这个阶段的复习属于最后冲刺及查漏补缺,看看哪些章节还没掌握好,然后自己在针对薄弱的环节加以巩固和强化。
复习建议:
1、重视文学作品
跨考考研专业建议考生一定要重视文学作品,从作品中总结作家的写作特点,感受作家的写作特色,如果时间不允许,也可以参看一下一些文学期刊。在阅读和学习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大家还要注意随时记录文学笔记。但不要只一味地抄别人的东西,要有自己的想法和分析。这样才能够理解作者的思路和问题的角度等。
2、综合课的复习
综合课看起来很多很庞杂,其实没有那么难,如果说专业课题目倾向于深,那么综合课则侧重于广,所以它会更侧重基础与重点。此外,作品分析可以做一做准备的,平时多看看《名作欣赏》上的文章,可以学一学他们的分析方法,结构,语言都有一些值得借鉴的地方,自己也可以做一做作品分析的训练,训练的时候要注意控制时间。作品分析还要有切入点有中心点,这与平时的论文一样。适当留心一下结构,一篇短小的文章结构上很有特色也会让老师眼睛为之一亮的。语言要尽量流畅些,最好能有几处很精彩很能显示个人语言风格的句子,当写作进入状态的时候大家都能做到这一点。
3、关于答题
最后再说一下考生在答题的时候要注意条理性,哪些该放在前面哪些该放在后面应该有一个整体的安排,论述题应该以写论文的态度来对待它,该做梳理的地方一定要认真做梳理,体现整体意识。另外,思维要尽量开阔,多选取一些角度,但绝对要突出重点。回答问题要全面,尽量把我们的想法论述清楚,论述时候史料的引用也很重要,虽然考试不像写论文我们不可能记得那么准确,但是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总之,对于考文学类专业的同学来说,平时多积累,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培养自己的语感、写作能力等,这些都是必要的,其实,作为自己从小就一直接触的科目,又是自己喜欢的领域,感兴趣的科目,相信大家只要努力复习,就一定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最后,祝大家考试成功,圆自己的梦!
语言学、文字学专业复试注重语言敏感性
2011年03月18日 11:28来源:跨考教育
伴随着世界范围的“汉语热”,语言学、文字学专业作为近年崛起的“新贵”,迎来了“最好的时光”。事实上,这些专业就是“农夫山泉有点甜”,这是个有甜头的专业,但很多人却喝得无奈喝得苦涩。在复试战场上,相当一部分同学败下阵来,与北语、北大等失之交臂。那么就语言学、文字学专业复试最后的冲刺复习,跨考专业课教研室王艳丽王老师为大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备考资料:
◎ 现代汉语:着重看张斌的那本《新编现代汉语》(新编是胡裕树的《现代汉语》现在越来越倾向于张斌),如果是跨专业建议先看黄伯荣版本的,川大的考试每年都会有一些变动,这些变动一般都会体现在语法方面,尤其需要注意的是语法分析方法部分,因此向大家推荐一本参考书《现代汉语语法分析理论与实践》兰宾汉著。(建议到后期看)。
◎ 古代汉语:重点是前面两册的内容,今年也考了不少三四册的内容,因此准备要全面,建议大家全面复习,对通论——尤其是讲六书、词类活用这些例子一定牢记,考试经常出现其中的原句,另外建议大家有时间再看看郭绍虞那个版本的古代汉语(只看通论,很多东西是一样的也花不了多少时间)
◎ 文学评论写作:可准备一些理论,文章一般是小说,小说有人物形象,就有叙事,所以可积累一些关于象征性文学形象以及叙事学的理论,另外建议大家积累一些关于文学意象的理论(以防考散文或者诗歌)。
◎ 辅导图书: 跨考教育出版的《跨考胜经——语言学考研资料》,适用于报考中文系语言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对外汉语、汉语言文字学以及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等各个研究方向的全国各地所有考生。这本书的好处在于语言类考研信息非常详细,对考试的重难点以及解题思路解析比较到位,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面试现场:
据北京语言大学研究生导师介绍,复试面试主要看考生对语言是否敏感,是否具有研究潜力,并考查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跨考学员小李2009年报考北语对外汉语,碰到这样的问题,“外国留学生经常将‘兔子跑了’与‘肚子饱了’混淆,试分析其中的原因。”它考查的是现代汉语语音部分送气与不送气的内容,在汉语中,送气与不送气能区别不同的意义,在英语中,送气与不送气不能区别不同的意义。如果考生在回答问题时,注意到了这些语言现象,导师会认为该考生对语言现象很敏感,能抓住问题的症结,尽管专业基础知识尚有欠缺,但这样的考生仍然是有培养前途的。
此外,在面试中,面试导师除了考查考生的专业基础知识、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综合素质外,还会结合专业特点,问一些在教学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以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培养潜力。跨考学员张同学2010年报考北语文字学,复试成绩第一名。他当时抽到的问题是“试分析下列留学生的偏误实例:第一句是‘我喜欢你非常’;第二句是‘我有去过长城’。”张同学回答说:“‘我喜欢你非常’是语序错位,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是,学习者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我有去过长城’的错误原因是,在普通话中人们不是用‘有’表示经历,而是用‘过’表示。学习者误以为“有”是一个形态标记,也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考官对他的回答表示满意。张同学说,她没想到考官会问有关教学实践中学生经常出现的问题。
第三篇:考研备考攻略:金融学专业课复习方法与技巧
《国际金融》是财经类核心课程之一,许多有关经济类的专业考研都要求考此门课程。有些人认为,无非是些条条框框,背背就可以了不起。其实不然,在应付各类题目时,我们不难发现,仅仅记住了条条框框并不能应付自如。要想考好该门考试,首先要了解其命题思想和原则,避免走弯路;其次要全面系统地掌握课本的基本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最后还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形成体系,有的放矢。
一、复习方法
1.课本的研读:理解到位
一切以课本为根本,总体把握课本的脉络,不放过和知识点相关的每句话,特别注意图形的解读和变换,不轻视小注的内容。
2.笔记的整理:注意条理
每个概念的整理都有结构性,定义-公式-图形-图线变换-图形解释-举例等,删除课本重复说明性的语言,小注中的重要内容提到笔记正文中,笔记的作用关键在于记忆时的便利。
3.真题的运用:抓住重点
通过真题把握重点章节,每本书的占分比重,每章节的考试频率,通过真题调整掌握方法,有无客观题,有无计算题,通过真题检测复习漏洞。
二、专业课答题思路与技巧
答题完整性,能想到的在允许时间下全答上,多答不错答,形式主义的妙处,分条写清序号,即使内容没有条理,形式也要有条理,答题工整,提高印象分。
三、另外从开始复习的时间规划也很重要,下面为大家列出一个复习时间表仅供大家参考:
基础阶段:5月—8月
5月—6月:初识课本 7月——8月:整理笔记
强化阶段:9月—11月上旬
对照笔记,反复研习
冲刺阶段:11月中旬—12月
对照真题,把握重点
再冲刺: 1月
第四篇:2015年暨大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法分享
2015年暨大考研专业课复习方法分享
考研专业课的备考,知识储备很重要,打好基础也很关键。这就需要考生平时多积累和记忆了。每个人的记忆方法不同,有的同学效率比较低,那是因为没有找到正确的方法。下面文成暨大考研网辅导老师和考生们分享一些经验所得的高效记忆法,希望给同学们做个参考和借鉴,大家可以对照来改进自己的方法,提高效率,打好基础。下面请看:
一、图表记忆法
所谓图表记忆法就是把需要记忆的内容形成一个逻辑图表,这样让知识更加形象化,有助于右脑的识别,帮助我们来记忆。并且图表的形式也是对知识的一种分类汇总整理,更加有条理的同时还具有图片给人的印象深刻的效果,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同时,还可以锻炼大家对知识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二、规律记忆法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规律,考研专业课的各个专业也都存在自身的发展和逻辑规律。比如说历史学,历史的发展规律就比较明显了,比如心理学,人的心理存在某些的内在规律,有共同也有区别。只要考生认真研究,找到其中的规律,然后再记忆起来就容易的多了。
三、大纲记忆法
考研专业课的备考不可能把别人四年所学知识完全掌握,我们所需要的就是把握大纲,详略主次来记忆,这样才能够高效备考。大纲记忆法是非常有效的方法,首先把知识自己来整理成大纲,然后添加重点非重点,这样的过程可以加深自己对全局把握同时又能够有重点的复习。让效率最大化。
四、联想记忆法
联想记忆法可谓是老生常谈了,也是一种为广大考生普遍接受的一种手段,我们常常用来记单词,通过谐音或者是共同之处帮助记忆。这是一种辅助的手段,通过我们记忆中印象深刻的事物或者知识来辅助记忆新的事物和知识。
五、口诀记忆法
口诀由于脍炙人口,很容易就被大家记住,就和我们所说的顺口溜是同类性质,朗朗上口,记忆也就更深刻了,把很多的知识归纳为简练的口诀,用的时候再展开来,就好比是压缩包,省时省空间,大家用起来也顺手。
15暨南大学考研群:301247682
转自:文成暨大考研网
第五篇:人大802经济学综合专业课复习方法
人大802经济学综合专业课复习方法 [各科复习体会]
人大经济学综合和北大经济学院类似,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共四个部分,下面依次简单谈谈个人体会。
一、微观经济学
微观按书本和考查点可以分为前言(第一章和第二章,现在一般不考)、消费者理论(第三章)、生产者理论(第四章和第五章)、市场论(第六章和第七章)、分配论(第八章和第九章)、一般均衡论和福利经济学(第十章,其中一般均衡论可以不看)以及市场失灵和微观经济政策(第十一章),这七个部分,这是微观的大体框架,是首先要弄明白的,当然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需要大家多看书理解和总结的。最后两章也可以作为一个整体,讲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市场失灵怎样违背了帕累托最优,然后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措施;另一个是各种市场的福利或者效率的比较。最后两章除了一般均衡论部分,其他的章节因为话题大,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而且与前面章节内在联系紧密,是每年微观的出题重点,希望大家务必弄清。
至于分配论部分,因为比较难理解,理解了也不好记忆,而且与老马的分配观不是特别相容,个人感觉考的可能性不大,重点只有一个,劳动力的供给曲线为什么向右上方弯曲,08年也已经考过,估计这部分以后考的话应该是考要素的需求曲线问题。市场论从大题(简答和论述)来说一是和最后两章结合出题(刚才讲过),二是第六章中的完全竞争三个行业(不变、递增、递减)的曲线问题,三是第七章中的两个模型(古诺模型和斯威齐模型),应该是这些了。生产者理论和消费者理论这几年大题考得少了,因为比较好理解记忆,并不是说他们不重要了,而是大家水平提高了,重点关注:三种物品的两个效用、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的均衡、生产的三个区间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等几个问题。这是微观的大的方面,关键还是把书看透彻。
二、宏观经济学
宏观其实就是考察流派间的比较,这从历年的试题可以看出,而且宏观本身讲的也是大题,从08年起,以前不怎么设涉及的国际经济理论部分也开始考了,这与当前经济形势密切相关,也应该是以后考察的重点,希望大家重视,选一本专门的国际经济学教材看看。具体来说,除了国际经济部分外,有以下几个重点:IS-LM模型(所有与之相关的都要弄懂,尤其是其斜率及其含义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效用大小之间的关系)、AD-AS模型(不用多说了吧,每年的超重点,尤其是涉及到新凯恩斯和新古典之间的比较)、新古典增长理论(相当重要)、货币主义和凯恩斯和古典经济学之间有关货币的一切比较。以上应该是宏观的重点和考点,没有具体的按章节详细介绍,是因为宏观特殊性决定(主要是流派的比较和争议),希望大家在看书时能自己总结,多多体会。
三、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
首先要明白,这部分主要讲的是马克思的自由资本主义和列宁的垄断资本主义两部分,而后者一般不考,因此,资本主义只考察马克思主义经济经济学,也就是马克思政治经济的基本理论,它原自老马的经典著作《资本论》,所以,大家在看不同版本书时如有争议,个人认为,以资本论为准,这是先和大家要说清楚的,这样看书时可以减少盲目。
老马的政治经济学从考试的角度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资本的生产过程[包括:导论(一般就考研究对象这一个问题)、劳动价值论(商品和货币)、剩余价值论(绝对和相对)、工资(一般不考)和资本的积累过程];资本的流通过程 [资本循环、资本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和剩余价值率转化为利润率、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和地租论]。大家在看书时按照这个大的框架复习,应该会感觉轻松不少,具体的更为详细的请大家看书。总之,这部分侧重与考察对老马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其中逻辑关系的把握,以及记忆能力。
四、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
这部分从考试来看大体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再考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基本概念、内容和特征);国有企业改革;社会主义分配论(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经济发展理论(城乡二元、三大产业和区域经济结构,经济发展方式);对外开放和政府职能这几个部分。这几个部分考试与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紧密相关,每年一般一个试题,三年以内的每界中央全会和党代会的工作报告其中的与经济有关部分是重中之重,这是考试的直接考查点,大家一定要看好和背好。
[关于每天时间分配] 微观和宏观各1小时,马经和社经每天交替各1小时,应该够了。
大家要注意的是,从考试的角度讲,微观和宏观是分开的,因此我们最好讲这两科同时复习,这样也可以避免看了微观忘了宏观,或者看了宏观忘了微观。
[关于答题方法] 西经部分有图的话一定要划出来,因此最好准备一只铅笔和直尺,另外前提,假设,内容(写清1、2、3、4~~~~~),结论,评价(我的看法)等等,要有层次,有逻辑的展述开来。
马经部分先写老老马认为,要点,理论意义,我的看法。社经部分,基本理论,中央文件(领导人报告),我的看法等等。
计算题是越来越复杂了,不再是送分题,对大家的计算水平和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过总的来说,这部分不难,实在计算不出,那就写上你知道的,然后果断放弃,等做完后面的再回头解决。
总结一下:个人看法很重要,虽然可能你没有自己的观点;逻辑层次一定分明;字迹一定要清晰;自数不求多但求论述全面。[
当然,专业课备考与公共课复习相比也有其独特性,今以人大金融学经济类统考为例。人大经济学统考科目分为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其中西方经济学的复习方法主要像上述。而政治经济学这一部分往往比较让人头痛,很多同学主要靠背,而这中又有很大一部分是全压到最后这几天来背的。那么我建议大家把握两点,一是宁多读,不少背。因为时间有限,多熟读一些题比只背熟较少的一些题来的有效率;二是经典与热点两手抓。人大政经出题的特色就是紧扣两种文献:《资本论》,和中央全会文件。所以在政经复习中,资本主义部分要把《资本论》上的一些经典论述和论断把握好,社会主义部分这是近期的中央全会精神。由于今年十七大上讲文化和国家安全比较多,所以大家应该着重注意十六届四中全会以来的与经济有关的议题和精神。
以暑期两个月共八周时间为一周期,前四周复习微观经济学部分,第五周到第七周复习宏观经济学部分,第八周复习《政治经济学》。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复习,大家可以在复习政治的政治经济学这一章时结合对照来看,当然专门的政治经济学的课本肯定要比政治上的一章论述得详细全面。对《政治经济学》的复习方法在后面会有论述,一周可以安排6天,剩下的一天可以查漏补缺或完成前几天余下的任务。每天保证复习2小时左右专业课,先看书上基础知识,然后做课后习题,每一章看完后再补充一部分课外习题。
如何复习政治经济学?
人大经济类考研 2009-12-05 10:24:14 阅读332 评论2 字号:大中小
经济学综合包括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三门课程。据我所知,政治经济学的复习最为考生所头疼,相比于微观和宏观两科,政治经济学教材的体系更为庞杂,无法让人迅速把握要点。
本文就将对政治经济学的复习方法做一归纳:
第一、政治经济学教材的选取。人大自2009年起不再规定参考书目,不过从2009年的试卷看来,政治经济学考试的涵盖范围并未改变,因此可以参考2008年的书目来复习。
2008年的书目包括两本:
一、逄锦聚等主编的《政治经济学》(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这本书被指定为参考书目已有数年历史了。
二、宋涛主编《政治经济学》(第八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这本书在2008年被指定为参考书目。
其中,第一本的框架结构有所创新,提炼了一个“一般原理”部分,后两部分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分开论述。第二本的结构比较传统,但内容与第一本并无太大的差别。
有很多同学不知道该看哪两本书,这里给出一个建议:以其中一本为主,兼看另一本。两本投入同样时间势必会占去许多时间,这里推荐大家重点看第一本,兼看第二本。
第二、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的复习。这块内容基本上可以看做是《资本论》第一、二、三卷部分内容的缩写,映着浓厚的苏式教科书的影子。在复习这部分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把握术语体系。现在考试虽然不考名词解释,但是,关键术语的概念一定要牢牢把握,这是准确答题的基础。诸如商品、货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资本循环、资本周转、资本有机构成等概念,一定要烂熟于心。在回答题目的时候,一定要阐述题中出现的关键概念,答题方能完整。
二、熟悉理论体系。很多人看这部分内容,越看越糊涂。由于概念术语众多,且抽象程度较高,因此不好把握。这里建议大家按照《资本论》第一卷中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资本积累/循环/周转这个脉络来复习,此外,《资本论》第三卷中的资本有机构成、平均利润率、生产价格、垄断与竞争等概念也是政治经济学教材的重要内容,复习时也要把剩余价值分割、平均化这块内容吃透。
三、对照真题,做好笔记。在看过一遍书,熟悉了术语和理论体系之后,一定要做一份笔记,把知识点梳理一遍。此外再比照真题,把历年考过的知识点标注出来。大家会发现,有些知识点是常考的,在往年试题中一再出现。对这样的知识点,一定要记牢。
第三、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复习。这块内容在课本中也占据着很大的比重,不过当大家看过真题之后就会发现,其实往年试题中涉及的这一部分并不是很多,大多都针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等。在复习这部分时,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看书把握重点。有同学反映这部分内容庞杂,不好记忆。其实当大家研读真题后,发现考点其实比较集中,诸如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等方面的内容较少涉及。因此在复习书本部分时要重点提出,关键内容诸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牢牢把握。
二、关注时政热点。在近三年的试题中,效率与公平的问题就考了两年。可见,党的最新提法、最新文献是社会主义部分的考察重点,大家在今年考研时,要关注十七大、十七届中央全会的最新提法和精神。不过,同时也要注意,这部分考察并不是漫无目的的,它会和课本内容,如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经济制度结合起来。
综上所述,政治经济学包括“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其复习方法不尽相同,复习时要注意加以区分。
在经济学综合试卷中,共有三道政经试题,两道为简答题,一道为论述题,其中论述题都是考察“社会主义部分”。在做题的时候,务必注意内容丰富、层次分明。语焉不详、逻辑凌乱乃是大忌、人大金融高分经验篇 下面有一篇本人收藏的很经典的考人大金融的经验贴,很有代表性,希望能对想考人大金融的同学一些帮助和方向。“
刚刚下来拟录取名单,终于被人大金融录取了,初试复试加权总成绩:82.25,一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对于我这样的三跨生来说,过去的一年,有很多感触、很多悲喜……还记得当时查到初试成绩时,电脑上的数字让我自己都大吃一惊:总分413:英语80;政治85;数学141;专业课:107。
初试篇:选择一个安静心仪的自习室是至关重要的,我非常非常喜欢老图,喜欢那里深深的走廊,幽幽的花香伴随着清新的木头香,还有大家的紧张学习氛围,当然每天能学到11点半也是非常诱人的一个优势 数学:我本科是学文科的,所以本科的必修课只学过一年的简单文科数学,因为早就想好要考金融的研究生,所以一直跟着我们学校金融系的同学蹭数学课上,南开的数学教得不错,所以我觉得我的数学底子还凑合扎实,但毕竟没有正经学过,心里还是没底的,所以数学开始的最早。具体日程如下: 基础篇:4月—5月:看教材,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搞懂”: 高等数学(同济5版)上下册;
方法:对照考试大纲仔细看书,每看完一章就立即作书后题;
注意:⑴看的时候把微积分部分划分为几大块,一次看完一整块,这样有助于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体系,也利于把握脉络,不容易忘记;
⑵做书后题时不用每道都做,有些题很简单的,在头脑中过过,知道大概的做题思路就可以了,但有代表性的大题必须逐道在作业本上一步一步做,决不能似懂非懂,不会做的要立即去问人把它解决掉; 线性代数(南开大学)〈因为我以前蹭线代课时,我们学校用的是这本自己学校出的书,所以复习时为了省事就用了这本,而且线代书大同小异差别不大〉; 方法:每一章都要看,不要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注意:⑴线代对我来说是最难的一部分,可能因为解题思路跟微积分、概率论不是一个思维体系的,之前蹭课时就深有此感,对这些都很打怵,所以线代书我看了两遍,每一道题都在作业本上反复演算,任何微小的中间步骤都不省略,这样来熟悉线代的独特思维方式;
⑵书上的习题不管是量上还是难度上都是不够的,而且线代的题有个特点,就是只有可列的有限类题型,很容易归纳,只要把这些题型的解题方法弄懂,再做题时只是个演绎的问题了。所以当时我用了那本深绿皮的南大出的习题册,那本书比线代书还厚,优点是题型归纳的全,缺点是题量太大,每一章都有几百道题,而且难度有点大,全作会好大量的时间,这是没必要的,我当时是按它已经归纳好的题型挑典型题做,因为是考数四,钻得太难太深是事倍功半的,所以把太难的、类似的题都不精作只略看;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大版); 方法:只看概率论部分就可以了;
注意:当时学的时候觉得这部分比较容易理解,所以复习的时候花的精力也比较少,但这部分一定要把概念吃透,所以第一遍看书的时候一定不能掉以轻心,这样以后可以省很多力。
强化篇:7月-8月(六月准备期末考了啦,我们因为大四就没课了,所以大三期末要考的试很多,所以我六月只是将李永乐的复习全书作了一遍)这一阶段的任务是“弄透”
第一阶段:我七月参加了文登暑期强化班,同时配套做陈文登的复习全书,我个人认为这个强化班对我帮助很大,因为前期基础阶段作的工作比较扎实,所以上课的时候对我整个知识体系的梳理作用很大,有人把听陈老师讲课比作练葵花宝典,我觉得很形象,他讲课比较深、思维跳跃性比较强,如果自己底子不扎实很容易跟不上,而且那种按部就班、边听边记很适合我,尤其是黄老师讲线代,让我的线代有了质的飞跃,非常喜欢黄老师的讲课风格,而且因为是老乡,口音很亲切;
注意:上课时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老师在上面写题时自己应该先在下面自己算,这样既对能力帮助很大同时也不容易昏昏欲睡;我们那时候是上午上课,下午和晚上无论多累都要逼自己把复习全书的相应部分全作了,不会的题立马第二天问老师,能当面问老师也就只有这时了,机会难得呀;再就是要注意身体,因为是一年里最热的时候嘛,中暑之类的很难受,要提前预防,千万不能生病,那样必然会影响进度又会弄糟心情;
第二阶段:将上课的笔记再看一遍,复习全书再做一遍,花在数学上的时间要逐渐减少;
巩固篇:9月—12月,这一阶段的任务是“熟练” 方法:660题——真题——400题——;
注意:⑴先遮住答案自己做,实在没思路再看答案,把不会做的题标出来,到下一阶段再反复看; ⑵因为这些题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所以要充分利用,自己要学会对它们进行再加工,每做一套题要把相关知识点都总结出来,把自己总结的方法都写出来,我就是这样做的,虽然一开始这样做时,对答案总结方法的时间比做一套试卷还长的多,但没关系,会越来越快的,而且这样又查漏补缺,如果你对哪类题的方法不熟,可以回过头去翻看笔记、书; 实战篇:1月,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总结”
方法:把能找到的各家的最后几套题全搜罗来每天做一套来锻炼自己临场的感觉;
注意:严格控制时间,继续总结知识点,对照之前不会做的题在看一遍,翻一遍笔记,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心急;
政治:我开始的比较晚,因为本科是学文科的,所以之前一直觉得这是强项,当然后来发现这是痴人说梦。报了海天的全程,所以直到9月开始上课时才开始配套看序列,之后越看心里越没底,觉得自己差的很多,就开始课后一遍遍背序列,但发现虽然被得快但忘得更快,所以政治一直很被动,序列一背了四遍,总算觉得心里有了个大概,之后作序列二到序列四,选择题自己做,大题只是看看的,但到了十二月出了时政部分后,要对照着热点把相关的大题作归纳总结,然后背下来,这样来应付以后可能出到的大题,因为我最后阶段比较慌,所以把能买到的押题书都买来,像启航的20天20题、海天的小册子,文登的最后四套题之类,我当时是全背下来,虽然工作量很大,但对于临场发挥大有裨益,时政是我的弱项,所以我把启航、海天、文登的时政部分都找来背了,事实证明光相信一家之言是不对的,还是背得多背得全保险。注意:⑴千万别瞎买书,我一开始就买了红宝书,结果一页都没翻过,因为实在太多,我刚看了导论就昏了,所以一定要量力而行,否则会厌学的;
⑵报全程我当时想的是保险,事实证明是浪费钱,报个强化足够了,让老师帮你说一遍书,这样背得快,可关键还是自己背,这个谁都帮不上忙;
⑶学会利用免费资源,bt上有人会传直击热点之类的视频,很有用的;
⑷牢牢抓住主要热点,我们当年是十七大,我用最土的方法把十七大报告全文都背了,虽然听着有点傻,但这对全面了解这个热点,并且灵活运用是很有帮助的,而且只要方法对花的时间也不多;
⑸我最大的教训就是每一门拖的周期太长,这样刚背完邓论就把马哲全忘了,所以一定要快刀斩乱麻,否则就得多背好多遍;
⑹千万要看真题,我当时就是觉得政治不会重复的大题就没看真题里的大题,只是考前那晚翻了一遍,一上场就懵了,真题大题为了反猜题就命的很灵活,发挥的成分超多,不像押题卷中的问题和答案那么规范,往往是考研班能压中考的大概方向,具体的答题角度和所用的知识点是绝不可能命中的,就全凭之前的积累和个人的理解了,所以看真题不是看它考的知识点,而是看它标准答案的思路,这很重要,答政治题有一句话我觉得很对:说废话也是一门艺术;
英语:之前四六级都考的优秀,所以对英语很不重视,这也让我在后期尝尽了苦头,单词(我用的是新东方的,但很后悔,有本06年出的阳光考研词典不错,可惜后来不出了,这我也是考后整理书在角落里找到时才幡然醒悟,后悔莫及呀,星火的据说也不错,不过没看过,不好评价)的记忆越早越好,要根据它会考的几种基本外加引申词义背例句,同时作分项练习:完形(我当时用的是新东方的)、阅读理解、翻译(我用的是石春祯的220,但我建议英语功底不高的同学不要挑战这本书,会很郁闷的)、写作(我12月才开始准备,每两天写一篇,背夏琦荣的高分作文)然后猛攻真题(我用的是黄宝书,真得相当不错,只得啃三遍以上)
注意:⑴一定要重视真题,其他的看不看都是次要的,只要弄懂弄透真题就足够了,真题建议多弄几套答案,把几个版本的作文全背下;
⑵考前模拟题是绝对不能做的,除了打击自信之外没有任何意义,当然作文除外,练笔的机会毕竟不多,所以不能放过;
专业课:这是我准备最早的一门,我虽然是跨专业,但因为从大二就开始辅修,主干课程全修了,西经我觉得吃的是比较透的;从4月就开始看,一天都没断过,先是觉得时间充裕,就看了大量经济史的书,对于各主要学派做了大量笔记,推荐一本书:人大方福前老师的《西方经济学流派》,讲得相当仔细,条件允许的话应该把整本书精读;在就开始看指定的四本参考书目,反反复复看了五遍,每个角落都没放过,作了大量笔记,配套刊尹伯成的习题册(只大致看章前总结、问答题即可),再看石化出的西经政经历年真题,千万别背,那会死人的,但要全部精读一遍,看看他做答案的思路即可;最后阶段对照当年的热点适当押题,再翻一遍书,把历年题和自己做的答案背一遍,如果是自己做的答案,不用特意也完全可以复述出来。所以我觉得自己下的工夫还是蛮多的,考完也觉得不错,可惜呀,才107,很是郁闷; 注意:千万不要拖的周期过长,尤其是政经,这样就又得作无用功从头开始了; 最后,祝大家复习顺利,考研成功!
人大金融初试398分经验
人大金融学考研 2009-12-05 10:10:23 阅读30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我今年考的是金融学,本科是人大金融的,工作了2年,又回来考研。请假在家复习了3个月,初试成绩是398,数学150,专业课104,还算比较幸运,被录取了。下面是我的一些复习方法,有幸与大家一起分享,仅供参考,呵呵。希望同学们都能多多提供自己的考研经验,促进交流,让流金论坛能人气越来越旺,为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个优秀的平台。
专业课:
1.《金融学》,内容多,每章都可以出5-6道考题,是复习的重点。至少要看3遍书,第一遍理解地去看,最好整理出笔记,形成清晰的脉络,便于下面的复习;第二遍对照笔记,加强记忆再理解,并随时补充和修改笔记;第三遍还是记忆再理解,但速度要快。可以同时看人大出的参考习题书。
2.《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每章都有类似的架构,尤其是微观和宏观的前半部分,掌握了这个架构,对于理解和记忆很有好处。至少看3遍,整理出笔记最好。基本原理和图,一定要熟练掌握。注意做计算题,人大不会出太偏的题,典型类型最好都做一遍。有一本人大出的习题书,可以帮助加强记忆,但06的计算题在这本书上没有,所以习题书还要做别的学校的。
3.《公司理财》,老外写的书废话比较多,书看起来很厚,但实际内容和要点提炼出来很少,这门课尤其需要整理笔记,后面复习起来可以省很多事,第一遍看书,后两遍看笔记,但如果光看笔记不能理解的话,还要对照书。每章后面的练习题一定要做,每次复习都要做一遍,有时间可以做北大的公司理财的习题,但只做罗斯书上涉及的部分。或者可以借本科的笔记来看,找到老师讲的重点。
4.把最近几年的真题找到,复习一段时间可以拿出来看看,一定要有真题的感觉。
数学四:
1.如果数学基础较好,大学的时候认真学的话,可以直接做题,开始时可以做按教材章节和考点出的题库书,对加强记忆和查漏补缺很有帮助,接下来可以做按考点归纳的历年真题,最后至少要留出一个半月的时间做模拟题,保证每天一套,在3小时内做完,做到20套左右,就会有感觉了。
2.数学可以考好的关键就是多做题,实打实地做,把每道题都当作现场的考题一样,做错了或者不会做没关系,但一定要总结原因,能记在本上最好,隔一段时间看看,知道自己的薄弱环节在哪,对做题很有帮助。
英语:
1.阅读占分值较大,复习开始阶段,保证每天至少做4篇阅读,至多40分钟内做完。一定要每天做英语,将语感培养起来,逐渐提高阅读速度,才能有时间做题。作文可以先背一些范文和句式,知道作文应该怎么写,提前两个月动笔,可以每两天一篇,坚持到考试前。考试前一个半月开始做模拟题。
2.英语一旦开始复习,就不能间断,如果中间停滞几天,会使前面的成果,尤其是语感,消失殆尽,至多间断一天。
政治:
1.政治的内容比较多,需要先理清一个思路。马哲主要考基本的哲学原理和方法论,但是考点多,所以先构建大致的体系框架(这在参考书上基本没有,要自己建立),然后在各个框架中填充内容,可以落实在笔头上,可以简单写出来,因为复习参考书上内容很全,可以参考陈先奎的按章节编的考点书,这部分在考试中出选择题、分析题。毛概和邓三都需要记忆和理解,比较枯燥,找到方法怎样使效率提高,比如可以参照考题和练习题来看,这部分在考试中出选择、分析、选做。世界政经主要出在选做题,会与时政题联系在一起,基本常识要了解,不用特别准确的记忆。时政题可以在做模拟题的时候一并复习即可。
2.考试前一个半月,各种模拟题会不断出来,最好各个老师和考研机构出的题都做一遍,选择题必须做,分析题可以不用动笔写,在脑子里想一遍,然后对照答案改正,错了的题看书再加强记忆。
总结:
1.没有捷径,只有坚持做题,在题中找感觉,找方法,熟能生巧。刚开始做肯定感觉不好,因为很多不会做,但是慢慢地会进步,尤其在模拟题阶段,会发现有质的飞跃。
2.安排好时间,制定任务,包括每天、每周、每月要完成什么任务,根据书的内容多少、题量的多少来安排。比如,专业课4本书至少看3遍,离考研还有6个月,那么每2个月要把这4本书看一遍,4本书一共有多少页,比如1500页,2个月是60天,那么每天至少看完1500/60=25页,如此类推。一天的时间我是这样安排的:上午8:30—11:30,数学,做题,保证每天做多少页的题。11:30—12:30,政治,看书,保证每天看多少页。2:00—7:00(包括吃饭时间),专业课,保证每天看多少页。7:00—9:00,英语,每天做4篇阅读。9:00—10:00,政治,看书或做题。人不可能长时间集中于一件事情上,尤其是学习,当专业课看累了,可以背诵一篇英语范文或不会的单词、短语,时间没有被浪费,但可以起到休息的效果。
3.随时调整时间安排,制定了计划并实施了一段时间后,如果发现效果不好或按此计划不能完成任务时,要及时调整,及时总结,这点非常重要。
4.休息时可以上网查询考研信息,比如咱们的流金论坛,有比较及时的考研信息,随时查阅,尤其是报名前后和考研前后,也可以在上面购买笔记和习题。另外,人大研究生院的网站和财金院的网站也要随时关注,上面有正式的信息公布。
5.关于心态的调整。考研拼的是毅力与恒心,贵在坚持。累了,困了,感觉效率低,不想学了,是很常见的事,这时可以休息十分钟,过于勉强自己没有用,在规定的时间效率高地完成任务就行。但同时人的学习状态会有一个高潮期和低潮期,考研尤其不能避免,当进入低潮期时,比如一段时间持续地头疼或者效率低时,就应该想办法降低这种感觉,实在不行,也不能不学了、不看了,告诉自己:很多人都不能坚持,但是我可以。
6.劳逸结合,加强锻炼,可以提高效率,改善心情,但一定要掌握好时间。
这篇文章是我在流金论坛上转载的,虽然是06年写的,当年考试的内容也和现在的不大一样,但我觉得文章里有些方法还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还有作者的精神也可以拿来鞭策我们。希望大家看了这篇文章能有所收获
人大金融初试382分经验
人大金融学考研 2009-12-05 10:12:43 阅读28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我报考的学校院系是人大财金学院金融系,我本科就是学金融的,跨校不跨系,加上师兄师姐们告诫我不要准备太久时间,会厌倦,所以我只准备了半年.我是从2006年8月开始我的复习的.恩,通过我的实际经验加上身边同学的例子,只要不跨专业,只要基础不差,半年准备时间是很合适的,但是这半年需要全神贯注集中精力.当然,如果你要考光华这种比较牛的地方或者跨专业,那就另说了.我初试的成绩是382,排名是在十几名的样子.我已经很是满意了,呵呵,我容易知足.我下面分科目介绍下复习的情况吧.政治:我是从11月份开始看政治的,用的是任汝芬的序列一,没有看红宝书,主要是因为我非常不喜欢它的排
版.然后做了陈先奎的2000题,冲刺的时候看了一圈各个政治的讲义.这中间买过启航的最后五道题,实在觉得差,弃在一边没做,倒是做了恩波的模拟题,觉得还不错.唉,其实政治是我这几门中最没有资格谈的一门啦,考研才考了61…主要是客观题错太多了,一共好像错了17分呢.不过这也和我本身学理科对政治一无所知有关系.我的经验说明了几个道理,(1)政治应该早点看,培养下感觉帮助做客观题
(2)最后阶段各个的讲义是相当重要的,最好都看看吧,宏观把握一下,然后挑一本大家觉得比较好的细背.(3)无论用的是序列一还是红宝书,通背一遍是必要的.数学:这一门考研的时候是超常发挥了,考了.其实我本身对数学并不是很灵的,只是我前几年学的还算踏实吧.如果这篇文章有幸被大一大二的师弟师妹们看见,我想说,如果想考研的话,平时就请对数学多花一点精力吧.我复习的时候用的是陈文登的书,当时刚开始的时候真的觉得难得要死,自己能做出来的题真是寥寥可数.慢慢的好一点,但始终觉得比较难.中途也听别人说李永乐的那本复习全书其实更适合第一轮复习.但是我比较不喜欢半途换书,所以还是坚持下去了.但是后来我第二遍复习的时候用的<基础过关660题>,还有再后来的400题,就都是李永乐的书.对了,为了弥补陈文登线代的弱势,我还买过李永乐的线代讲义.所以,总体来说,我比较推崇李永乐的书.(1)第一轮复习,数学本身如果很优秀,用陈文登的复习全书;如果中等扎实,用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如果很薄弱,还是先看书做课后习题再来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吧.(2)第二轮的时候建议用660题补差补缺,虽说印刷错误不少,但是依旧算本好书
(3)400题是本非常非常非常优秀的参考书,不妨多做几遍.我当时做了3遍,书都买了2本…(能遇到本好的模拟题不容易啊~!)(4)跨越那本书技巧性太强,我觉得对于考研来说没有必要,比较不推崇
(5)数学真题要计时做,模拟考场,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真题是最基础的最需要重视的.越快越好吧.考场上由于种种原因其实时间绝无你做真题时所感受到的那么宽裕.做两遍起码.(6)不会的题最好做出记号,不时可以回去翻开重新做一遍(7)每天都做题其实是数学复习最重要的一条了,坚持啊.英语:英语是我的强项,加上大三下准备bec higher在英语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所以复习的时候并没有付出太多的心血.没有专门的背过单词,但是我做阅读时不认识的单词我都会抄到一个小本本上每天背.我在12月份之前一直是做阅读为主,每天4篇.每天都先背小本本上昨天抄的单词,然后做阅读,然后对答案,然后精
读阅读抄单词.做了张锦芯的阅读200篇,就是那本红白相间封面的书,很赞.后来做过曹其军石春祯,但是都没有做完,觉得不好.后来到12月份开始做真题,模拟题,还有准备翻译和作文,完形没有特意练.最后得分是74,主观部分得了27,北京今年狂压分,所以也算一个比较满意的得分吧.(1)阅读强推张锦芯,和真题最接近,好书呀好书.阅读是每天都必不可少的.(2)单词不是说不用背,但是可以换一种自己比较能接受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去背
(3)真题强推张剑的那本”黄宝书”,点评分析的相当详细啊.真题在英语复习中是超级重要的一个环节,需要好好揣摩,做个两遍绝不算多.模拟题我做的是模拟考场,和阅读一个系列的,觉得一般,但是好像也没听说英语模拟题哪本比较出色,好像都不太满意.毕金献的模拟题以难著称,但是我觉得难的毫无必要.恩,实在自信心太膨胀了,可以买一本做做让自己冷静下来.(4)作文我用的是新航道的高分作文和考试虫的,我挑自己觉得好的看,最后那个阶段是坚持每天一篇的,最后考试主观部分得分和周围考北京的同学比较起来也算挺好.(5)翻译用的是四部定位法,我也是听师兄师姐介绍的,感觉很好.今年翻译是重题,虽然俺做真题的时候漏了,但最后好像分数也没有差多少.万幸万幸.专业课:人大今年专业课改革,财金学院和经济学院第一次统考,只考政经和西经,和北大一样.这对跨专业的人来说,貌似是个好消息呢.西经不用多说啦,高鸿业的教材加复旦的习题集我觉得已经足够啦,政经就是背书加上我最后看的一本的各校政经真题集,真是相当厚相当恐怖的一本啊.西经还好说,政经看一遍真的是什么印象都没有,没有其他办法,只有多看多看再多看啦.毕竟只有两本书,看再多遍也不为过.我也记不得具体看了多少遍了,但前前后后加起来5遍还是有的吧.呵呵,想想金融联考那帮一整天抱着专业课那个大砖头的人,俺们就算幸福的啦.专业课的笔记可以在论坛里面买到.最后考试结果是109,中等水平吧.考试的时候不要太紧张,万一生病了失眠了啥的也不要太在意,这些都不会影响大局的.复试的情况就先不多说了,反正不要太紧张,但是,去复试前一定要弄明白学校出色的学术带头人,比如我这次复试人家就问我南开公司治理方向的最著名的学者是谁,其实是商院的李维安教授,可惜我平时太少关心这方面了没答出来,所以当时真是很受打击的.师弟师妹们要吸取教训呀.恩,其实考研也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恐怖,但是也的确是件需要恒心和意志力的东西,贵在持之以恒吧.另外也要注意保重身体,一生病就很容易万事懈怠啦,不要亏待自己,好吃好喝好睡.时间不是最重要的,但是也是保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效率身体状况找到合适自己的作息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