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检查项目
附件
()安监管责改字()第()号
一、台帐资料
1、未能提供相关营业执照。
2、未能提供相关许可证照(危化品生产经营□、烟花爆竹经营□、非煤矿山□)。
3、未能提供特种作业人员上岗证(电工□、焊工□、司炉工□、厂内机动车□、危化品从业人员□、制冷操作工□、登高架子工操作证□、起重设备操作工□、爆破作业工□)。
4、未能提供特种设备检测合格证。
5、未能提供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合格证书或未参加再教育培训。
6、未能提供安全主任证书或未参加再教育培训。
7、未能提供消防验收合格意见书或建设工程消防备案资料。
8、未能提供防雷装置检测合格证或未年检。
9、未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10、未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
11、未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
12、未制定机器设备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并上墙上架。
13、未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组织演练。
14、未能提供安全教育培训记录。
15、未建立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16、未制定事故隐患治理方案。
17、未能提供安全生产状况的检查及处理情况记录。
二、现场情况
⑴消防:①消防栓、灭火器未保持应急状态(输水带、保护箱完好,不堵塞,灭火器不失效)②安全通道不符合设计要求(货物堆放有序、划线、畅通不堵塞)、安全出口不符合设计要求(指示标志、应急灯)、安全门不符合设计要求(耐火材料、朝外开)、安全距离不符合设计要求(危化品仓库、“二合一”、“三合一”现象)。
⑵用电:①电线拉接违规(乱拉乱接、破损、浮拉浮接)②开关不符合设计要求(保护盖完好、是否违规安装在可燃材料、是否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防漏电装置)③电箱不符合设计要求④电房不符合设计要求(绝缘垫、安全工具、挡鼠板)。
⑶劳保用品:①没有合格证②没有标明正确使用情况。
⑷瓶装气体:①储存条件不符规(通风、降温、防火措施、分类储放)②安全距离不符合设计要求(氧气和乙炔瓶稳固直立、间距不少于5米,离明火距离不少于10米)。
⑸特种作业:①上岗证(无证或证照过期)②安全防护用品不全(防护眼镜、防护手套、防护服、防护鞋)。
⑹机器设备:①危险部位防护措施不足(高温、高速运转、尖角突出)②未见有接地保护装置③未见有操作规程④未见有检查维护记录。⑺危化品仓库:①安全距离不符规②防火防爆不符规、未见通风降温措施③没有制订专门的管理制度④没有警示标志⑤未见物品进出登记。
⑻①临边、井洞口防护(没有防护或者防护不全)②未见危险场所、部位及设备警示标志③生产车间通风、采光、噪音条件不符规(粉尘、噪音检测报告)④物料乱堆放(混乱无序或过高)。
⑼违章作业,违章指挥。
被检查单位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灭火器材数量配置不足。个别灭火器失效。部分应急灯未处于应急状态。
用电线路拉接不规范。
第二篇:车间日常安全生产检查
车间日常安全生产检查及要求
1.日常安全生产检查由各生产车间及安全员负责。各生产车间每周要组织车间管理人员、班组长对本车间所辖的消防设施及器材、生产机械、电气设备、设施、厂房、各工作岗位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对车间不能消除的问题立即上报,并设专门的《车间安全生产记录本》,对参加检查的人员、检查时间、检查情况、隐患消除情况详细记录。安全管理员每周检查各生产车间执行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情况,包括各种记录、生产岗位人员执行规章制度情况、安全培训等。
2.班组长每天(班)作业前,要对各自辖区内安全生产工作进行巡查,并设专门的《班组安全生产记录本》,每天(班)的设备安全运转、辖区电器设备、设施使用情况、记录时间是否良好进行记录必须有班组长或记录人签字。
3.员工个人每班作业前,必须对本岗位的机械设备、安防设施、安全用具、劳保用品和现场的安全情况进行自查,发现问题及隐患马上上报班组长进行消除后方可生产作业。
高唐-兴鲁奔达可轮胎强化有限公司安全科2014年2月8日
第三篇:车辆日常检查项目
车辆日常检查项目
1、检查、补充发动机机油;
2、检查、补充发动机冷却液;
3、检查、补充挡风玻璃清洗器液量;
4、检查、并清除散热器的污物,紧定软管管箍,检查老化情况;
5、检查、补充制动总泵和离合器液压主缸储液罐的液量;
6、检查发动机排气系统固定和其它变化情况。
第四篇:项目质量管理日常检查
项目质量管理及日常检查应关注的事项
1、质量管理机构的建立及人员到位情况;
2、技术、质量管理制度的建立、执行情况;
3、项目质量目标分解情况;
4、质检、检验试验人员资格情况;
5、执行的规程、规范配备情况;
6、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作业指导书)的编、审、批情况;
7、开工报告的报批情况;
8、质量计划、各专业质量验收项目划分表编、审、批情况;
9、技术交底、施工日记、施工记录(砼浇筑记录、测温记录、养护记录、隐蔽签证记录、取样送检见证记录、自检记录等)检查;
10、验评资料同步完成情况;
11、测量器具台帐、检验报告、有效期检查;
12、各类材料检验、试验报告台帐的检查;
13、质量缺陷(设备、材料、工程实体)记录、处理情况台帐;
14、设计变更统计台帐(包含收到的数量、变更内容描述及完成情况等);
15、质检员的日常验收、巡检记录检查;
16、强制性条文实施计划、执行情况检查记录检查;
17、设备、材料的合格证、产品质量证明书的报审情况检查;
18、合格供方名录检查;
19、现场成品、半成品、设备保护情况;
20、材料、设备的到货质量情况及标识情况;
21、质量检查及质量例会的开展情况;
22、技术培训的开展情况;
23、质量报表;
24、质量事故调查处理记录;
25、顾客满意度调查;
26、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的整改关闭情况(要分专业建立台帐记录)
第五篇:医疗机构日常检查项目
督导:规范医疗机构执业行为,提高依法执业意识。
医疗机构日常检查项目
1、《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超过期限未按时校验的;新增诊疗科目后未及时变更执业许可证的;法人、地址变化后未及时办理变更手续的;机构名称不规范的、科室名称不符合规定的。
2、无急诊急救药品、设备的(氧气包、氧气瓶等)。
3、医护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查:资格证、执业证。执业地点是否注册在本工作单位)。
4、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不能全部到位或卫生技术人员构成比例不合格的(对照卫生局备案的医务人员花名册查验)。
5、医疗设备证件不齐(发票、说明书)和不能满足开设诊疗科目需求的。
6、超出批准的诊疗科目,超范围执业的。
7、使用非卫生技术人员进行诊疗操作的。
8、违法出售终止妊娠药品及开展终止妊娠手术的。
9、各种医疗文书(门诊日志、处方、消毒记录本、医疗废物登记本等)缺失或项目记录不完整的。
10、规范消毒管理:未定期开展消毒,检测试纸过期,口腔科诊疗器械消毒操作不符合规范要求的。
11、传染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情况:传染病疫情报告登记项目不完整,患者的电话、地址等登记不详;有的无传染病登记本、无传染病疫情报告卡,有的存在传染病漏报、缓报和误报现象。
12、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医疗废物暂存点设置是否符合要求,防鼠、防蝇、防蟑螂设施是否达标,未使用医疗废物专用收集容器、未进行分类放置,13、污水无害化处理情况。
14、一次性医疗用品和消毒产品管理情况:是否建立进货台账,登记项目是否完整;是否实行一次性医疗用品和消毒产品采购索证制度。
15、医疗规章制度未张贴上墙的。
16、建筑面积不达标的。
17、消防、环保不达标的(消防通道堵塞、空气不流通)。
18、流动资金不能满足医疗机构正常运转的。
19、性别比治理情况:是否出售终止妊娠药品,私设B超,非法开展终止妊娠手术、上取环等。
20、有其他法律、法规、规章禁止情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