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学质量提升年[范文模版]
交流稿:
“教学质量提升年”我怎么办
今年是我县教育五年规划的第三个年头“教学质量提升年”,根
据上级文件(剑教[2014]20号)的要求,今年要狠抓教学质量,确
实我们的教学是以质量生存的,质量的好坏将会影响到老师和学校的声誉。但人均分要提高8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艰巨任务。结合上期
存在的问题和本学期我班的实际情况,我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好
本学期的工作:
一、响应上级的号召,积极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
1、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有关教育教学的培训学习。
2、读一本教育专著《课堂教学专题研修》,并写好心得体会。
二、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1、坚持“一德四新”的学习,认真完成相应的学习笔记。
2、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多听教师的课,多与同事们交流教育
教学方法,取长补短。
三、在教学上狠下功夫,提高教学质量
1、课前一定备好课,绝不能不备课也走进教室上糊涂课,一定
要做到心中有数,设计好本节课怎么教,学生怎么学。
2、课中尽量做到精讲多练,留足学生的思考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教学方法要灵活多
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3、勤改作业勤小结。每次布置的作业必须全批全改。
4、加强差生辅导和优等生的培养。
磻溪小学2014、3、26
第二篇:教学质量提升年学习心得
教学质量提升年学习心得
秋口小学曹红星
今年是教学质量提升年,通过我认真的学习与教学实践,收获良多,就我在阅读教学方面谈几点。
一、明确阅读教学目标是前提,目前,小学生阅读能力普遍较弱。教学中,有些教师嘴上喊注重能力的培养,实际却搞知识的灌输;也有教师忽略阅读方法的渗透、归纳和阅读技能的训练。这就充分暴露了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多数教师阅读教学目标仍不明确或不甚明确。教师阅读教学目标不明确或不甚明确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一是懒。部分教师不能主动对《新课标》进行深入地分析钻研,而是按惯例或想当然地进行教学,使阅读教学出现了最大的盲点。二是盲。受局部小环境影响和短期利益驱动,教师对素质教育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素质教育喊得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搞得扎扎实实。”致使教师在学生能力与教学质量关系的理解上产生了认识偏差,形成了阅读教学目标的错位。三是畏。一些教师对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存有畏难心理,教学活动中得过且过,应付了事,致使阅读教学过程和目标相脱节。因此,要想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首先根治教师的这三种心理,使广大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切实树立起教学的“能力本位”思想。笔者认为,通过内外“加压”,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外部加压是指各级教育部门要加强教学管理,特别是学校更要扎实搞好教师的校本培训,注重对教师进行教研和教改工作的引导与鼓励,在广大教师中真正掀起教研、教改热潮,并持之以恒。内部加压是指教师自己要不断加强业务学习和改革教学思想,把教学质量和教师职业道德紧密联系起来,正确认识学生能力与教学质量的关系,苦学《新课标》,精研教材、教法,练好内功。前者是外因,后者是内因,内外因结合,阅读教学目标才能落实到“教会学生自能读书”上来。
二、教给学生阅读方法是关键。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目前教改也特别强调:教学的宗旨不是让学生“学会”,而是要让学生“会学”。可见方法对一个人的学习和生活有多么重要。学生阅读方法的获取,固然有其知识积累引发的思维升华之因素,但主要还是来源于教师正确的教学指导。今天的施教者,应该比古人更明白“鱼”和“渔”的关系,应把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作为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充分重视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教师应围绕阶段性教学目标和要求,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情况,精心组织好各阶段的阅读教学程序。注重在教学中有的放矢地渗透阅读方法,使学生循序渐进地领悟阅读方法。如三年级要教给学生读懂一个自然段的方法,教师须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设计教学方法,力求教法服务于学法。概括地说,读懂一个自然段的方法是:读懂自然段中每句话的意思——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读懂整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什么。其中“读懂自然段中每句话的意思”是基础,“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是关键。关于“读懂自然段每句话的意思”的阅读方法学生虽已有一些基础,但教师仍须作适度点拨。“弄清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则是新的阅读方法,教师须紧扣教材内容来启发学生思维,帮助学生分析领会诸如总分、并列、因论文格式果、转折等关系。在此基础上再顺势引导学生根据句子间的关系来确定自然段的意思,达到“读懂自然段”之目的。又如四年级关于分段的阅读教学,着重要渗透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根据内容划分;二是根据文章表现形式划分。根据内容划分,要给学生讲清,一篇文章有数个自然段构成。自然段在内容上有内在联系的可划为一个结构段。当然,如果一个自然段独立讲了一个意思则可以独立划成一个结构段。根据文章表现形式划分,要给学生讲明:不同形式的文章有不同的划分方法。其次,鉴于不同年级阅读教学的侧重点不同而彼此间紧密联系的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时既要注意突出重点,又要注意做到各知识点的前后衔接,做好阅读方法的拾遗补缺与强化渗透。第三,有了阅读方法的渗透,还需要适时进行方法的归纳总结。通过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让学生对学习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学生会更容易地掌握阅读方法,也为进一步的阅读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例如在学生学完浙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五、六单元课文后,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回顾,让学生说说这两单元我们学到了哪几种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让学生明白“把每个段落大意连起来”及“借助课题”是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常用方法;说说可怎样运用这两种方法来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帮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文章该选用哪种方法来概括主要内容比较正确方便。又如笔者针对《猫》(浙教版第九册第10课)这篇课文的语言特色,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了理解词语的多种方法。如引导学生通过联系下文的“长短不一,粗细各异,变化多端”来理解“丰富多腔”一词,学生不但很快地明白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而且还理解了这个句子先概括后具体的句式特点;通过分析“无”、“忧”、“虑”各语素的意思理解了“无忧无虑”一词;通过引导学生先看插图中猫的神态,再从文中找出概括此种神态的词语“屏息凝视”,最后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词的意思,又借助动作表演理解“蹭”一词等等。学完课文后,笔者就适时地引导学生回顾了我们对本课词语的学习过程,不但帮助学生归纳了理解词语的一些常用方法,像联系上下文、语素分析法、直观法、对解法、查字典等等,同时告诉学生理解词语还应根据词语的特点,灵活运用,有些词语还可几种方法并用。这样,学生就很快地掌握了这些理解词语的方法,为进一步的阅读应用打下了基础,效果十分明显。
三、加强阅读实践是保证。如果把阅读能力的形成过程分成两个阶段,则前者是领悟方法的阶段,后者是应用方法的阶段,也即实践的阶段。提高阅读教学质量离不开阅读实践。教师对实践活动应有全面的认识,要把握好教学的各个环节,最大限度地给学生提供实践场所,为学生创造阅读实践机会。比如利用新旧知识之间总是有联系的特点,合理地组织与引导学生运用已掌握的阅读方法预习课文,可以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各种阅读能力(识字、理解词句、分段、归纳段意)。课堂教学的实质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阅读实践,课堂上教师注意多进行阅读点拨、引导,也可以起到直接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的作用。而课后阅读则犹如实战,是检验和巩固学生阅读所学的好时机。一篇篇的课外读物中,有许多问题需要学生通过阅读自己解答。如理解难理解的字词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中心思想等。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实践来解决这些问题,其阅读能力能否提高也就不言而喻了。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教师教学目标明确,引导科学,学生必将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阅读教学的质量就会真正得到提高。
第三篇:“教学质量提升年”汇报材料
同德县城关民族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
质量提升年”活动汇报材料
为贯彻落实州、县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关于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相关文件精神。我校进一步坚定了教育教学质量就是生命线的信念,把质量作为永恒的追求。我校以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在教育教学质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现将近期工作汇报如下:
2012年三月份起,我校精心组织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三月初召开了 “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校委会会议,制定我校“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工作领导小组并进行了详细分工;召开“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教职工动员大会,会上,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海南州教育局文件《“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试行)》,我校“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得到顺利发展,并取得了优异成绩,荣获县委县政府颁发的2011—2012中小学考评先进集体称号,民族部在2012年中凯中取得了五个全州第一、两个全州第二的优异成绩,普通部也成绩良好。荣获全州初中考核第三名。九月份,我校召开“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阶段总结及深入开展研讨会,对我校2012上半年“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进行阶段性总结,结合县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同德县中小学开展“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年》、《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县教育局《关于同德县中小学开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建设年”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对深入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将我校“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大教师队伍建设力度,“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必须充分发挥广大教师的重要作用,必须把教师队伍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我校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主要有一下几点措施。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意思 师德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情操和道德品质。学校成立了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了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规划,加大师德师风教育宣传力度和奖惩力度,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师职业道德”列入教职工考核细则。为了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我们在教师提倡“二爱”、“四严”、“四认真”,即“热爱自己的职业,喜爱自己的学生”、“严肃的工作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严密的组织教学,严格的要求自己和学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实行“三不准”,即不准侮辱、体罚学生,不准授受学生和家长的礼物,不准进行以营利为目的的补课、辅导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我校全面的提高了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铸造了很好的师德形象。
2、领导班子身先士卒,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班子成员负责部门管理工作同时,多数担任主要学科教学工作,能站在课程改革最前沿,引领全校教师投入教育教学。他们主动听课,组织、参加教研活动,和教师一起研讨教育教学规律,把学到的教育理论贯穿于教育教学实际中,以新颖的教学方法和创新的管理思路赢得教师的信赖,从而以领导班子的模范形象凝聚人心。
3、强化教师培训,提高专业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一个优秀的教师,需要具备好的教育教学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及教育教学技巧。为了做到这一点,我们强化全方位、多层次的培训加强教师的基本功训练。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全省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和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培训。以各类活动为载体,搭建教师快速成长的平台,大力打造名师名课,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学校坚持每学期开展青年教师“传帮带”活动,通过老教师帮扶,促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公开课”、“县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校际交流课”等活动,搞各种课堂教学竞赛,倡导个性教育教学,形成教育教学特色,促使优秀教师向名师的转变,向名师名课要教学质量。从而提升教师专业素质,促进群体全面提升。
二、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加强教学规范化管理
1、教学工作计划方面
学校根据国家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教学大纲的要求制订切合我校实际的教学工作计划,安排好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和学生活动总量,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各教研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出本科室的教学工作计划。每个任课教师根据学校和教研组的计划要求,在学习课程标准(教学大纲)、钻研教材和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制订出学科工作计划。
2、备课及作业批改方面
备课是上课前的必要准备,是上好课的前提。对不备课或备课不认真的教师,按校教师考核标准予以严肃批评、扣分处罚。备课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合,以个人备课为主,并按要求严格备课标准。教案应超前一周或一课按课时编写,每周报教研组负责人检查,记录。教研组负责人要提出检查意见,查后要注明检查人姓名和日期。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要全批全改,要评语、正确辅导、认真订正。要保证作业次数与县教育局的相关文件一致。每个月由教研组负责人进行检查,记录。
3、课堂教学方面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生成人、成才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对于有效落实国家课程方案,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教师必须严格按课表和教学计划上课,不得擅自改动课表、私自调课或请他人上课。严查迟到、早退、擅自离岗,上课期间使用通讯工具、吸烟、做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及上课期间擅自会客等违纪情况,学校领导班子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随时监督,并在《教职工上课、违纪情况登记表》上进行记录,期末按考核标准进行处罚。
(2)、我校课堂教学坚持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思想。讲授的主旨在突出重点、解决疑点、突破难点;讲授的语言做到精要、明白,使用普通话;板书要简明扼要,条理清楚,工整规范。教师要成为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注重师生互动,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使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加强学科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努力实现多媒体辅助教学,校电教室为全体教师举行现代教育技术培训课程。有实验要求的课程(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创造条件按教材规定要求开出实验。
4、健全成绩检测制度,切实提升教学成绩
根据同德县教育局2012年相关文件精神,为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检验师生教、学的效果,激发全校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制定了《同德县城关民族九年一贯制学校月考考试方案》。教师考试过后认真填写试卷分析表,报至教务处,教务处结合相关材料,进行分析总结,结合检测实际,制定相关教学工作方案。对于单科成绩及格率低于80%,则任课教师利用早自习、中午、晚自习时间对学困生进行无偿补课,并登记学困生帮扶记录单。无偿补课直至全班及格率达80%。学校收集近三年学校教学质量检测成绩,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认真分析,查找问题,做出具体、细致、科学的质量分析。
5、增强教研意识,向教研要质量
加大我校教研力度,对学校领导、教师参加教研活动,以及听课、评课等做出具体规定,并安排具体的教研活动。学校、各教研组制定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认真组织学校教师、教研组成员参加,并进行记录,对不参加教研活动的教师按考核要求给予处罚。
6、积极开展校本研发,创设学校特色教育
我校以《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以新的课程理念为支撑,以提高和丰富师生的文化底蕴为具体目标。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构建学校办学特色,打造“个性化”学校形象,发展学生特长,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进步、科教发展、教育改革的客观要求。
7、集思广益,依靠群体智慧解决问题
为更好的分析学校教育质量现状,查找原因,制定措施,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学校组织了全体教师进行座谈,认真分析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现状,找出薄弱点,查找原因。根据教师意见,校委会对学校的教育教学中的薄弱点进行了深入探讨,制定详细的解决方案,三: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教育管理工作
1、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切实把学生教育管理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位臵。
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常态化体现,是教书育人、培养人才的基础和关键。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变化,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存在不适应的地方和薄弱环节,青少年迷恋网络、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校园暴力、政治思想反动等现象时有发生。学生教育管理工作上产生的问题,暴露出了一些学校工作上存在着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学生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工作不够扎实,研究破解德育工作新情况新问题的主动性不够、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明显。学校领导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战略高度,从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高度,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切实把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放在教育工作的突出位臵抓紧、抓好、抓实,努力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深入开展“爱同德、美家园、助崛起、我们在行动”主题时间活动
针对我校学生教育与管理上存在的薄弱环节,努力以创建和谐校园为目标,把青少年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与荣辱观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等相结合。
(1)、抓好荣辱观教育。加大《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力度,从规范行为习惯抓起,深入做好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要严格学校常规训练与管理,引导广大青少年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明确应当坚持什么、反对什么、提倡什么、抵制什么,知荣辱、明是非,努力具备文明生活的基本素养。
(2)、要抓好法制教育。要着重抓好《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交通法规、治安条例等与学生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教育,并做出具体的操作性强的教育计划和安排,创新教育方式方法,注意运用典型案例、邀请州县公检法单位做讲座、税务机关进行授课、观看法制录像等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形式对学生普遍开展法制教育,让广大学生从小知法、守法,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要抓好健康上网教育。要针对网络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强化网络安全和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健康上网、上健康网。要严肃学生健康网络行为的纪律要求,组织学生开展“拒绝网吧、健康上网”的活动。用生动活泼、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引导广大青少年健康上网。要大力传播和组织各种丰富的、生动活泼的、有教育意义的网络内容和活动抢占网络育人阵地。
(4)、要抓好心理健康教育。要建立和完善学校心理咨询室建设,配齐专兼职心理辅导教师,保证学校心健工作正常开展,为广大青少年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疏导和减压渠道。要强化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积极运用心理辅导方法改进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要针对青春期学生的叛逆现象进行有效的心理引导和教育,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顺利走过人生的特殊阶段。要及时发现并纠正有心理障碍、行为偏差的学生,努力把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3、切实加强学校德育队伍建设
要健全完善学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机构机制。要切实加强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团队干部、班级干部为骨干的德育队伍的管理与建设,针对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开展专门的座谈会和经常性的研究交流活动,全面提高德育队伍素质和教育管理水平。
班主任是加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力量。要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注意选派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乐于奉献的教师担任班主任工作。实行班主任导师制,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传帮带。要把班主任培养培训工作纳入教师培训规划,把班主任工作作为校本研训的重要内容加以落实。学校领导要经常研究班主任工作,为班主任开展工作提供支持,确保学生教育管理工作通过班主任落实到每一个班级、每一个学生。
4、建立学生教育与管理责任追究机制
为强化学生教育与管理,我校建立了校园安全三维立体机制,由校长、班主任、学生家长三位一体,保证校园的和谐稳定,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并由三方分别签订责任书。校长是学生教育与管理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抓,负总责,分管领导和有关工作部门要经常抓,班主任要负起责任、具体抓,对无法胜任的及时调离相应岗位。学校每一个教职员工都要负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做到全员育人,齐心协力,齐抓共管,把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抓实、抓出成效。
要建立健全学生教育与管理责任追究机制。将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列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对学生教育管理不力,出现重大问题追究学校主要领导及有关人员责任,视情况给予相应处罚。
5、坚持学生自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益的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对提高中小学生的文化素质起到至关重要作用。建设优良的校园文化,对学生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形成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引领作用。具有良好氛围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能够调剂学生的精神,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而且能够起到“在愉快中教育人”、“在美的享受中感染人”的作用,有利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学生自主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就是让学生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感染,自我提高和不断社会化的过程。
(1)、进一步绿化、美化、净化校园,组织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墙建设、校园绿化带的建设,维护、对校园环境区进行卫生保持等。
(2)、充分挖掘走廊文化丰实的文化内容,以简洁、美观、大方体现文化特色、艺术内涵和激励功能。充分发挥学校的环境宣传作用,精心设计 “班级黑板报比赛”、“教室设计布臵评比”、“小制作、小发明”、“迎十八大校园书法绘画大赛”等校园文化节系列,丰富内涵,搭建平台,展示学生个性才能,厚实学生生活,延伸课程学习。
(3)、加强班级文化建设,重视师生人际环境、课堂教学环境、教室物质环境建设,开展班级形象设计为主体的“黑板报设计大赛”、“教室设计布臵评比”等系列活动,促进班级文化发展,让班级特色文化成为校园的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从而实现环境育人。(4)、动员学生自主参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如自主参与班训拟定,校园和班级标语征集,自主参与校刊编辑、撰稿,自主参与校园广播编排策划主持,自主参与传统节日文艺活动,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等。
四、虽然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但也存在许多问题:
1、个别教师在思想上和认识上对“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重视不够,工作有些拖沓。提交的材料有应付现象。
2、课堂效益不高。我校青年教师多,他们学历高、学识广,但也存在教学经验不够丰富,在工作中有眼高手低的现象,因而造成课堂效益不高的问题。
3、教研意识不强。在自查自评活动中,我们发现我校开展教研活动的积极性不高,活动次数相对较少,而且教研成果不够显著,同时我校的课题研究起步较晚,成果不够显著。
4、教学质量分析不够扎实具体。分析内容不够具体,没有做到细化、具体化;还有就是没有提出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努力目标。
五、改进措施
1、进一步规范教学常规管理,狠抓教学“五认真”,努力打造高效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在今后要把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实行一对一帮扶和有重点的层次递进的策略,同时注重他们的师德修养,力争使他们尽快的成长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骨干力量。
3、重新收集近三年学校教学质量检测成绩,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研究,认真分析,查找问题,做出具体、细致、科学的质量分析报告。
4、进一步加强对教研工作的重视,实行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开展广泛的教研活动。同时要求教师也要制定出教学研究成果预期目标。
第四篇:“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
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是教育改革发展的主旋律。为全面贯彻全国和省、市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和改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我局根据滁州市教育局统一布署,决定在全市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具体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引导学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和出名师、育英才。建立健全质量保障体系,完善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全面提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强化全市教育系统各校领导教学为本的意识,认真分析各校教学质量现状,理清工作思路,研究提升教学质量策略,探索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我市中小学办学水平,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办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素质和人民对教育的满意度。
三、工作内容
(一)完善制度,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
以加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为重点,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进一步提高全市中小学管理水平。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以规范管理保障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转变教育行政部门管理方式,完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形成“管、办、评”分离的新型现代管理机制。转变学校管理方式,强化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思想,全心全意为教师服务、为教学服务、为学生服务、为学习服务。优化学校内部管理,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切实改变我市中小学校内部管理不平衡的状况,不断提高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努力为教师和学生创设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逐步完善校长队伍管理机制,建立校长队伍“人才库”,加强中小学校长任职资格培训和提高培训,评选奖励优秀校长,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中小学校长队伍。
加强常规检查,督促各中小学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切实做到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强化教育局业务科室的视导作用,经常深入学校,定期、不定期对全市中小学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掌握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加强指导,促进全市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狠抓教风的转变,学校领导和教研人员采取随机抽查的方式,深入课堂,加强常态管理与监控,经常性地对教师教学常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促进教风的转化,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重要保证。
(二)把握关键,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堂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阵地,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各校要强化向课堂教学要质量的意识,全面优化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注重学思结合,倡导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引导广大教师以课题研究为切入口,主动研究课堂教学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在解决问题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进一步落实中学以学科组为单位、小学以中心校为单位的集体备课制度,教研分会要牵头开展分片、分校、分类的集体备课活动,每周每学科学校集体备课不得少于1次,特别要针对当前薄弱学科开展集体备课活动,大力推进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建设。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搞好课堂教学质量检测,创建“有效课堂”,要使绝大多数学生当堂达到教学目标,对个别听不懂、没学会的学生,要通过课后辅导及时帮助解决。各中小学要把课堂教学改革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以教研分会、学校为单位探索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努力探讨各种课型的最佳模式,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要创造一切机会,积极开展全员听课、说课、评课和上观摩课活动,不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以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等多种形式的公开课为载体,引导广大教师投身课堂教学实践和研究,并将具有先进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推广,以期在更大的范围内获得效益的最大化。每学期每校组织的各种类型的公开课不得少于教师人数的一半,每位任课教师全年必须至少上一节公开课。为确保公开课质量,每位教师的公开课必须提前安排,并确定不同课型人员和比例,要有公开课教案、听评课记录,要真正把公开课作为深化教研、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举措,同时将公开课的最新成果运用到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力戒走过场、搞形式、完任务,对弄虚作假的学校、教师要在全市通报批评,并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教育局教研人员将工作的重心下移到农村中小学,下移到课堂、教师和学生中,采取随堂听课、评课、当场反馈的方式,密切关注教师的课堂活动,对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定性、定量的检测,以此引导教师全力追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同时积极开展教学观摩活动,推广具有先进理念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广大教师提供优质课堂教学示范,以期在更大范围内获得效益最大化,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立足根本,着力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整合教师培训资源,加强师资培训基地建设,改进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努力提高培训质量。采用专、兼职教研员相结合的办法,充实教研力量,提高教研水平,切实发挥教研对教学工作的导向、服务功能。建立健全校本培训制度,切实提高培训实效。举办农村中小学校管理人员骨干培训班,加大农村中小学短缺学科教师和薄弱学科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农村教师适应现代教育的能力。建立健全城镇支援农村教育长效机制,扎实有效地开展城区中小学教师轮流到村级小学或教学点任教、城区学校派教师到农村学校蹲点指导、农村学校派教师到城区学校跟班学习等工作。健全教师评优制度,定期评选优秀教师,树立先进教师典型,开展优秀教师巡回报告活动,提高广大教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
(四)优化手段,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
各校要强化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识,进一步加快学校现代化建设。紧紧抓住城镇学校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初具规模和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全面覆盖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和教学资源库,加强系统设备维护、提高设备使用率、定期更新补充设备。抓好远程教育资源的深度开发和有效应用,确保先进的教学手段得以充分利用,避免闲置和浪费。优化辅助教学手段,运用形象化教学手段组织指导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的效果。重视加大教师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培训,通过系统的学习、培训和提高,使城镇学校90%以上的任课教师、农村60%以上的任课教师能够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卫星传输系统搜集、查找和获取优质教育信息和资源,能够独立或相互帮助制作开发课程软件和教学软件,进行电子备课和教学设计。
(五)着眼大局,建立良性的循环机制。
树立“小学质量幼教找,初中质量小学找,高中质量初中找”的理念,统筹好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学段的关系,提高幼教覆盖面,夯实小学教育基础,抓实初中教学质量,突破高中制约“瓶颈”。统筹好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三类学生之间的关系,各学校要根据本校现状,制定补差、推中、提优策略,寻找教学工作着力点,落实分层推进措施。要切实完善和落实控辍保学工作,重点是各初中阶段学校,要全力抓好因厌学而导致辍学的控辍工作。
(六)注重引导,建立完善教学质量检测与评估制度。
我局将建立由行政管理科室牵头、教研室密切配合的工作组织,针对学前、小学、初中、高中各学段教学特点和教育规律,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注重有利于推动教法学法改革、学生能力培养、教师专业发展、教学质量提高等关键环节,制定形成科学的、易于操作的学校教学质量和面向全体学生发展水平考核办法,按学期、进行检测与评估,由市教育局组织每学期对全市中小学进行教学质量检测,并对结果进行诊断、指导,建立全市中小学段成绩监测数据库。改革小学毕业考试组织办法,由招生的初中学校组织考试,全市统一阅卷,并对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初中段每学期由教育局组织对初
一、初二部分学科进行统一组织考试,统一阅卷,进行跟踪诊断、干预指导、适时监测。初三年级按毕业会考成绩建立全市各初中学校学生学业成绩监测数据库。高中阶段每年由教育局组织对高中高
一、高二年级实行联考,建立以学校及班级为单位的成绩跟踪监测数据库,对学生学业成绩实行质量跟踪管理。全市小学、初中、高中学业成绩监测数据库建立后,以此为基础确定下质量提升的新目标。各学校要研究制定课堂教学质量评估办法,建立学业成绩质量跟踪检测制度,定期召开教学质量分析会,组织召开学生或家长参加的教学反馈座谈会,逐步建立教学质量监测与反馈机制。教师的教学成绩作为教师量化考核的重要指标。
第五篇: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
源汇区实验中学
“教学质量提升年”实施方案(讨论稿)
为全面贯彻落实区教育科技体育局《源汇区教科体局“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实施方案》(源教科体[2013]3号)精神,全面深化课程改革,满足人民群众“上好学”的要求,进一步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建立以提高师生综合素质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推进我校教育科学发展,按照区教科体局和我校的工作重点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和贯彻区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2013年源汇区教科体局工作要点》,以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主题活动为载体,以提高教师专业素养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牢固树立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促发展,以质量检验发展的思想,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努力创办政府信任、专家认可、学生和家长满意的学校。
二、工作思路:
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的总体思路是:围绕一个中心,即提高教学质量;增强两个意识,即创新意识和质量意识;实现三个提升,即提升教学管理水平、教师专业素养和学生学业成绩。
三、“教育质量提升年”活动领导小组:
组
长:朱志强
副组长:王贺黎
董惠娉
成员:王国顺
刘春霞
朱越杰
赵春生
袁翠娥
袁文启
张广辉
袁耀辉
赵创新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活动的组织协调和督查落实,王贺黎兼任办公室主任。
四、工作目标:
(一)加大教科研力度,创新校本培训模式,构建有效教研模式,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努力打造一支学习型、研究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
(二)开展“教学质量提升年”系列活动,提升管理队伍素质,努力探索建立适合我校实际的教学管理模式。
(三)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四)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进一步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和教学质量评估办法,以此助推教法学法改革、学生能力培养、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五、活动的具体内容和措施:
(一)以科研为先导,增强教师教学研究意识
1.依托教科研组织,加强教师学习培训,进行知识储备。
建立学校、教研组、备课组三级教研网络的作用,结合工作实际,通过集中和分散的方式,开展针对性的培训。在质量提升年中,依托区局教研室,邀请区教研员和市、区名师专家,组织8次培训讲座。上期3月——6月每月一次;下期9月——12月每月一次。培训讲座主题为:(1)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意义和基本理念;(2)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面临的挑战与对策;(3)新课程改革中的校本教研活动开展;(4)新课程标准的解读;(5)新课程改革下课堂有效教学的探究;(6)新课程改革中学习方式的转变;(7)新课程改革下的课堂教学评价;(8)新课程改革下教学质量的全过程评价和全方位评价。培训学习要求全体教师有培训笔记,书写培训心得。每篇心得不少于1000字。2.强化校本教学研究。
进一步建立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在教师中倡导“问题即课题,教学即教研,成长即成果”的科研理念,在小问题上做大研究。三个年级,以备课组为单位,每月的第一周针对教学中出现的一个小问题进行立项,在一个月内对立项问题进行探讨研究,透视现象、探究原因、研究对策、形成成果,并上报学校教务处存档,扎实开展草根教研。学校每月对各备课组的小课题项目进行总结,对切实有效的研究成果在全校进行推广和上报,并对相关备课组和教师进行表彰。3.构建有效教研模式。
在校本教研中,学校分教研组重点抓好各年级备课组的集体教研。每周利用一晚上的时间搞“课改沙龙”,进行集中研讨。充分发挥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学科技术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并通过每月组织2节优质课观摩与研讨活动和落实师徒合同等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提高教师施教水平与能力,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以8次培训讲座作为教研为切入点,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以优秀案例为突破点,通过分析案例、模仿案例、迁移案例,切实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每位教师要分析一篇成功的案例,书写一篇较优秀的案例。并上交存档。此外,本中,学校将联系漯河二中、市实验中学等兄弟学校进行联片教研,取长补短。鼓励老师充分利用网络课堂,快速提升教师能力。4.扎实开展课题研究。
配合区局教研室、师训股和电教馆,在上述的小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积极申报省市级课题,并认真开展好如“语文主题学习”等课题研究,重视课题的过程管理,做好课题实验的检查、指导、引领与监督,提高科研课题研究的水平。
(二)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1、规范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教学常规管理
本,我校将继续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落实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结合我校实际,科学制定《源汇区实验中学教学量化管理方案》,用制度全方位、全过程管理教学。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将制度贯彻落实到每一个教研组、每一名教师,抓好制度的落实。教学常规管理执行年级负责制,七年级为朱越杰主任负责,八年级为刘春霞主任负责,九年级为王国顺主任负责。备课、上课、教案要求、作业批改、听课要求、考评等情况详见《源汇区实验中学教学量化管理方案》。
2、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1)每位教师学习含《新课程标准》在内的三本与本学科有关的教育论著。学习方式为周五集体学习、平时自学两种方式。学习要求全体教师有学习笔记。(三月)
(2)每位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写一篇学习心得。评选出优胜作品编辑成册。(四月)
(3)现场教学设计大赛。(五月)(4)课件制作比赛。(五月)(5)教学论文评比周。(五月)(6)“同课异构”优质课比赛。(六月)
(7)举行各学科课标细化解读考试,评出优胜作品编辑成册。(九月)(8)教师基本功大赛(十月)
(9)片段教学比赛:①片段案例分析比赛。(十一月)
②精彩片段课堂教学展示比赛。(十一月)
(10)“最美风采”写真观摩课成果展示录像(十二月)
三、构建有效课堂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的构建可以促进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同时,在构建教学模式过程中,通过学习现代教学理论,可以为教学建立和提供一种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完整的教法和学法体系,使教师摆脱经验和个体感觉的束缚,更加规范地施教和导学,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一名好教师,一名专家型教师必须掌握教学模式的构建方法,必须研究构建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模式,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改革我校的课堂教学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管理,为学生减负减压,在探索、创新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以自主发展。我们在有效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学思路进行了整体反思和重构,整合出几种课堂导学模式,开展有效教学,提高课堂效益,构建有效教学模式。我们要求教师掌握几种教学模式,在这个基础上,根据教学要素和不同的教学情况去重新组合,追求教学模式的科学化。第一步
学习阶段(三月—四月)
1、组织任课教师深入学习相关教学理论,正确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规律及其基本方法,认真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深入了解不同学科“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首先推荐几种在实际教学中效果较为显著的课堂教学模式供各科老师参考,详细情况老师们上网查阅,在此基础上,各个学科构建具有自己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如继续坚持探索前两年各学科的课改实验成果和外校的先进经验:
第一种
板块教学(语文学科)第二种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数学学科)
第三种
“导学练点清”五步教学法(英语学科)第四种 “读议展点练”模式(适合所有学科)
第五种 “小循环
多反馈”教学法(适合所有学科)
2、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到课改先进学校、办学有特色的学校取经学习,提升自己,带动其他老师。
第二步
教研反思(五月——六月)
以“学科教学研究组”为单位,开展课堂教学教研活动,组织教师对照先进的教学理念、经验和模式,对当前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讨论,通过自评、互评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差距,构建本学科的有效教学模式。
要求:每个组要上一节“教研课”,充分发挥学校骨干教师、名师的带头作用,引领作用。第一周先让“语文学科教学研究组”进行,其他组观摩;第二周各组同时启动。结束时,每组交教研记录、教案、评课发言稿。第三步 实践评比(九月—十月)
在这一环节,学校以“学科教学研究组”为单位,组织任课教师按照活动方案,在自身学习和已有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实践和研究。通过人人上汇报课,课课进行研讨评议,针对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策略等方式,摸索出不同学科的有效课堂的教学模式,同时将评比结果汇总上报学校。
要求:这一环节要求“人人过关,课课研讨,不断改进,形成模式”。上课顺序为学校领导、教研组长、骨干教师、优秀教师、中青年教师、新教师、老教师。鼓励教师自己创造一套符合本学科的新模式,但新模式必须有科学的理论依据,有推广普及的可行性,若全组教师形成共识,可在全组推广共同使用。
主要活动:
(1)高级教师示范课。(三月、九月)(2)中级教师研讨课。(四月、十月)(3)初级教师汇报课。(五月、十一月)(4)老中青同讲一节课。(六月、十二月)
此环节结束后,各组上交教案、课件、研讨记录、听课记录,最后将确定的教学模式以论文形式上交。
第四步 汇报交流(十一月——十二月)
以学校教学质量提升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为主组成评委会,各组推荐一人按本组确定的教学模式授课,进行集中验收。学校评委会将通过的有效教学模式在学校推广,并认真总结经验,进行理性思考,最终形成具有本校各学科有特色的课堂教学模式。
同时围绕打造“有效课堂”,组织开展教师进行课堂实录、教学案例等评比活动,推荐优胜者予以表彰。各组先在组内评比,推荐到学校集中评比,交学校存档。)
(三)以评价为手段,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学评价实现全程评价和全方位评价,摒弃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和方法评价的传统方式。在教学质量提升年中,我校准备采取种种措施,彻底改变仅仅依靠纸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以及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做法,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1、改变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推动教法学法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新课程实施以来,要调动全体教师参与教学改革的积极性,突出其发展性价值,也就是发挥其改进课堂教学质量和促进任课教师专业成长的功能.这就要求课堂教学评价既关注结果,更关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通过评价发现教师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上的优势与不足,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改进建议,帮助教师在反思中不断成长。在质量提升年中,我校准备明确提出:
(1)教师人人上研讨课,注重发挥课堂教学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拒绝表演课、上研讨课、注重教学后的教师自我反思与同事研讨、关注教师的成长,迅速实现发展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功能。为此,学校重新制定《源汇区实验中学高效课堂评价标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主要体现以下几个内容:①体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②注重教师角色的转变、发展新型的师生关系。③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④教师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⑤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课堂环境。⑥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⑦既关注教师的教,又重视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⑧根据学生学的情况,及时对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些内容都能较好体现出新的课程观、教学观和评价观。
新标准明确评课要“以检查为主变为以研究为主,以终裁为主变为以探索为主,以指导为主变为以讨论为主,以评判为主变为以鼓励为主,以形成教学模式为主变为以鼓励教学创新为主”。学校准备实施“1+1”课堂教学评价策略,具体做法就是“教师在给同事评课时不用面面俱到,只需指出上课教师的一个优点,给上课教师提出一个改进建议即可”。以此改变用理想的“好课标准”评价本校教师的课堂教学,容易使教师产生挫败感,教师们参与课堂教学研讨的积极性不是很高的不良倾向,从而提高教师参与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使上研讨课真正成为教师进步的阶梯。
(2)倡导教师自我评价与教学反思,自评与他评相结合。
在本中,学校要采取如下措施:①让教师在上课后把教学反思写在相应的教案后边,并建立相应的检查制度。②提倡教师写教学日记,把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与反思记录下来。③听评课时,先听取上课教师的说课、自我评价与反省,然后再由专家和同事进行评析。这样做的原因是教师是实施课堂教学的主体,只有教师本人才最了解课堂教学的外在情境和内在条件,清楚所教学生的水平、特点与需求,知道自己在教学设计与实施环节中的内心历程。我们只有充分听取教师的自我剖析,才能提出贴切的、富有建设性的评价意见。从另一角度看,只有教师主动参与,评价结论和建议才能真正被教师
接受,我们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教师自我改变、自我完善的欲望和热情,才能使教师真正从评价过程中获益。
除了教师本人的自我评价之外,我校在本的课堂教学评价中还要注重他评,实行多主体评价,主要包括:①同事、领导及教研员的评价,我们还将邀请漯河二中、市实验中学的名师到校指导。②实行教学开放周,让家长到校听课,听完课后直接把他们的评价意见提供给教师,认真听取家长对课堂教学的意见。③大胆尝试让学生也作为评价的主体。教导处成立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参加的学科教研小组,在小组活动中,教师认真听取学生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意见与建议,并根据这些建议调整和完善教学设计。
重视教师自我评价,自评与他评相结合,使课堂教学评价成为多主体共同参与、交流、对话与协商的过程,这是我校本课堂评价改革的努力方向。
2、改变教学质量评估办法,推动学生能力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本,我校在坚持好“堂清、日清、周清、月清”的基础上,继续做好期终素质测评和中考工作,确保学校在全区的领先地位。
加强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过程评价,强化对每节课在学生展示阶段的小组评价结果检查,除把学生的表现及时记载入学生的成长记录中,并且每周进行汇总评比,对表现优秀的小组每个成员给与喜报奖励,同时以校信通的形式发给各位家长。
另外,大力实施作业改革,除了减少日常作业量外,突出检查这四类作业: ①实践作业,即指有教师指导的各种实验,独立观察,独立完成美术作品及各种动手能力的测试;②书面作业,即指客观性测试,其形式有回答简答题,抢答题,写随笔,论文,观察报告,评论,调查报告,科研项目等;③口头,听力作业;④表演作业。加强对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每周每位学生必须完成每一类作业中的一项作业,以此来提高教师、学生改变教法学法的积极性,实施素质教育,推动学生能力培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大力实施考试改革,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A、B卷制度。
学校每次检测,都准备两套试题,以备学生选择。对于文化成绩差的学生,划出考试范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考出一个自己满意的成绩,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保证“好学生吃得饱,学困学生吃得好”,学生不因文化成绩的问题辍学。
(3)对学生进行评价改革,建立自评—互评—师评—校评四级评价体系,不光以成绩论“英雄“。在日常评价中,通过“成长记录袋”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终结性评价中,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促使学生对自己的成长过程有更好的了解,让学生在反思中获得能力的提高,养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六、时间安排:
(一)宣传发动阶段(2013年2月):制定活动方案,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深入开展“提升教学质量从我做起”大讨论,明确工作重点。
(二)具体实施阶段(2013年3月—11月):由教导处、教科室按计划要求具体组织实施,通过各种方式展示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益的成果。每学期选出“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师和教研组进行单项表彰。
(三)总结阶段(2013年12月—2014年1月):进行全面总结,总结经验教训。建立教育质量提升的长效机制。整理活动过程中的优秀成果,评选出本次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中成绩突出的教研组或教师进行表彰,并向上级推荐。
源汇区实验中学
2013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