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农村信用社客户预留印鉴卡管理暂行办法
XXX农村信用社 客户预留印鉴卡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XXX农村信用社结算客户预留印鉴卡的使用和管理,加强内部控制,防范支付结算风险,确保营业机构及客户资金安全,依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5号)、《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银发[2005]第16号)及《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银发[1997]第485号)等规章制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的印鉴卡是指加盖有凭预留印鉴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客户预留在开户机构的签章的卡片,是客户办理支付结算的重要依据。
第三条 XXX农村信用社(以下简称XXX联社)印鉴卡作为重要物品管理,空白印鉴卡XXX联社统一样式。
第四条
本办法适用XXX农村信用社所有机构,包括营业机构、事后监督部门、市县级行社结算中心、省联社运营管理部等。
第二章
印鉴卡的设立
第五条
客户申请开立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单位定期 存款账户、单位通知存款账户、单位协定存款账户和同业业务账户等,应向开户机构提交开户申请书、开户资料和预留印鉴,开户机构按照《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03]第5号)、《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银发[2005]第16号)及《人民币单位存款管理办法》(银发[1997]第485号)中的相关要求审查客户开立账户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
第六条
客户申请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并按规定使用支票的,除应向开户机构出具《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账户管理办法)中所规定资料外,必须预留印鉴。
第七条
法人机构和其他单位在开户机构预留印鉴卡上的签章为该法人机构或者该单位的公章或财务专用章、法定代表人印章或者经法定代表人授权(授权委托书见附件1)的代理人的印章,但预留代理人印章的必须按规定提供相关资料。个人在开户机构预留印鉴卡上的签章应为个人印章。中国人民银行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八条
客户在开户单位预留印鉴时,盖章应完整、清晰,印章必须端正不能倒置,各枚印章之间相互不能交叉重叠。预留印章材质必须符合规定,不能使用原子印章(万次印章)。
第九条
印鉴卡上的启用日期是指账户正式生效日期,该日期由经办机构经办人员填写在印鉴卡上,并告知客户。
第十条
开户机构必须在营业柜台为客户办理开户手续,严禁离柜操作。受理开户手续时,经办人员和业务主管人员必须同时在场, 严格审核有关开户资料,确保复印件与原件一致。对由他人代理开户的业务,还应出具被代理人授权委托书(授权委托书见附件1)。对所提供的身份证件要通过身份证核查系统进行核查确认,对可疑的开户申请人要将其提供的各种资料送到相关发证机关进行真实性审核,确保开户资料真实可靠。
客户预留印鉴的必须由法定代表人或法定代表人指定人员(以下简称客户)加盖。将客户留存联交还客户时,要求客户核对并在信用社留存的印鉴卡(所有留存联)上签字确认,经办人员须告知客户必需妥善保管印鉴卡。
第十一条
印鉴卡的设置必须经会计主管审核。会计主管审核印鉴卡上的各项要素及预留印鉴式样齐全无误后,需在印鉴卡正面签字确认。
第十二条
客户开户资料和预留印鉴卡经开户机构审核后,不允许再由客户或非经办人经手,不允许银行内部违规调阅、复印和使用。如有关材料在银行审核后被客户以任何理由取回或经手,则此次开户视同无效,客户将有关资料再次交回时,开户审核手续和程序按新开户处理。
第十三条
预留印鉴卡至少一式六份,且每份要素齐 全、一致,加盖开户机构“业务公章”后方可使用。其中:一份交客户留存,作为办理印鉴更换或销户退回时的依据;一份随开户资料归档保管;一份由前台经办人员做重要物品单独保管,用于对客户支付凭证上的印鉴审核;一份由前台复核人员做重要物品单独保管,用于对客户支付凭证上的印鉴复核;一份由事后监督人员做重要物品保管,用于对客户支付凭证的印鉴事后核对。一份在会计主管手中保管,用于业务复核和每月与保管人核对印鉴卡的管理。会计主管要将预留印鉴的使用及保管情况登记在“会计专用印章及重要物品保管使用登记簿”上。
各营业机构可根据业务需要(单独设立对账员、对账复核员岗位的也要分别留存印鉴卡)增加客户预留印鉴卡的份数。
第三章 印鉴卡的日常管理
第十四条
各机构使用印鉴卡的相关人员为印鉴卡日常管理的责任人,印鉴卡必须按印鉴卡号分页存放于“印鉴卡保管簿”内,严禁违规存放,严禁借与他人。
第十五条
印鉴卡变更时会计主管人员应在“结算账户开(销)户及变更登记簿”中登记变更信息。
第十六条
“印鉴卡保管簿”属重要物品,其保管人员在营业期间,不得将其保管的“印鉴卡保管簿”随意乱放,不得 将“印鉴卡保管簿”交给与核印无关的人员使用,“印鉴卡保管簿”的保管人员临时离岗应将其保管的物品入柜(箱)上锁。营业终了,“印鉴卡保管簿”的保管人员应将“印鉴卡保管簿”入箱柜妥善保管。
第十七条
各岗位相关人员所保管的“印鉴卡保管簿”单人使用,单人保管,不能交叉使用,也不能交叉保管。
第十八条
“印鉴卡保管簿”的保管人员在工作调动、轮岗交接时,做好印鉴卡及“印鉴卡保管簿”的交接登记工作。
第十九条
市县级运营工作主管部门必须依据《XXX农村信用社会计检查督导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的检查督导频率对印鉴卡的设立、保管和使用等日常管理实行检查,会计主管每月至少要检查一次,县级联社每季至少要检查一次,核对各印鉴卡保管人员的“印鉴卡保管簿”和“结算账户开(销)户及变更登记簿”的印鉴卡数量是否相符,确保印鉴卡不被调换或丢失,并将检查结果登记“会计人员工作日志”备查。
第二十条
印鉴卡正式启用当天,前台经办人员应将其中一份传递至事后监督中心,以备事后监督使用。
第二十一条
客户预留印鉴是其凭以办理支付结算业务的依据,凡加盖预留印鉴的支付凭证,无论金额大小,都应双人逐笔折角与预留印鉴卡进行核对,对于大额资金(可由各法人机构实际情况自行确定),在经办人员审核的基础 上,由会计主管人员和事后监督人员执行“双角核印”的办法与预留印鉴卡进行核对。
第二十二条
客户申请销户应交回印鉴卡片,如因保管不善无法交回,应由企业出具相关情况说明,法人签字并加盖企业公章,方可办理清户手续。销户十日后,销户经办员收回所有保管人员(除事后监督外)保管的印鉴卡,交给账户管理员随账户变更资料入客户档案归档保管,同时会计主管人员在“结算账户开(销)户及变更登记簿”中进行登记并注明销户日期及销户信息等。事后监督人员收到销户信息后将其保管的印鉴卡撤出做销户最后一笔支款凭证的附件。
第二十三条
营业机构按照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将一年未发生收付活动且未欠开户银行债务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转入“久悬账户”(第十三个月)管理。需转入久悬账户的,由会计主管人员根据系统产生的“久悬账户提示清单”填写“久悬账户转列清单”(清单中列明相关单位的名称及账号并加盖本机构业务公章),同时将款项转入“久悬账户”。前台所有印鉴卡保管人员将本人保管的转入久悬账户的印鉴卡全部核对无误后,入“印鉴卡保管簿”单独保管。前台将 “久悬账户转列清单”传递至事后监督,事后监督主管人员依据“久悬账户转列清单”将其印鉴卡统一入“印鉴卡保管簿”单独保管。久悬账户客户主动销户的比照客户主动申请销户执行。第二十四条
“久悬账户”满两年,客户仍未支取的,按规定转入营业外收入。由会计主管人员填写清理久悬账户清单(清单中列明相关单位的名称及账号并加盖本机构“业务公章”)并将款项转入营业外收入,同时登记“账销案存登记簿”。经办员与会计主管将转入营业外收入账户的印鉴卡全部核对无误后,交给账户管理人员随账户变更资料入客户档案归档保管,清理久悬账户清单随当日传票传递到事后监督中心,事后监督中心经办员与主管人员依据清单内容抽出并核对印鉴卡,并将印鉴卡做转出传票的附件。
第二十五条
经办人员为客户办理销户后,需要在客户预留印鉴卡上加盖“注销”章并填写注销日期;营业机构按照账户管理办法的规定将单位银行结算账户转入“久悬账户”管理的,应在客户预留印鉴卡上加盖“久悬账户”章并注明转列日期。“久悬账户”转入营业外收入的应在客户预留印鉴卡上加盖“账销案存”章并注明注销日期。上述交易完成后必须在“结算账户开(销)户及变更登记簿”中进行详细登记。
第四章
印鉴卡的更换
第二十六条
客户因人员变动、印鉴遗失或损坏、账户名称变更和其他业务需要等要求更换预留印鉴的,须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国人民银行银发[2005]第16号)中的相关要求审查客户出具的变更银行 结算账户预留印鉴的“变更印鉴申请书”(附件2),相关证明材料、主管部门的证明或批文、工商部门的变更通知书和新发证照等合法文件,重新预留印鉴卡。
第二十七条
更换印鉴卡必须由经办人员和会计主管共同审核,比照印鉴卡的设立操作,并审核新印鉴卡的各项要素是否符合要求、所盖的旧印鉴与原印鉴卡的预留印鉴相符(印鉴遗失除外)。
第二十八条
客户在更换印鉴前以旧印鉴签发的支付凭证在票据提示付款期内仍然有效,在此期间新、旧印鉴卡同时使用。
第二十九条
更换印鉴十日后,经办员收回印鉴卡保管人员(含事后监督)保管的旧印鉴卡并加盖“注销”章填写注销日期,交给账户管理员随账户变更资料入客户档案归档保管,会计主管在“结算账户开(销)户及变更登记簿”中进行登记并注明注销日期。
第五章
罚则
第三十条
凡违反上述规定的,将视情节轻重及后果按《XXXX农村信用社案件及严重违规违纪行为“赔罚”、“走人”和“移送”的有关规定(试行)》及《XXX农村信用社员工违反规章制度处理暂行规定》等制度进行相关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XXX农村信用社联社负责解释和修改。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附件1:
授 权 委 托 书
授权单位名称: 授权人(单位法人):授权事项: 接收人:
授权人签字:
年 10
接收人签字: 月
日
附件2:
变更印鉴申请书
____信用社(行):
我单位因____________。现特向贵处申请办理印鉴变更手续,请贵处给予办理。
特此申请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年**月**日
第二篇:信用社预留印鉴管理暂行办法(xiexiebang推荐)
附件一:
XX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预留印鉴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工作,规范存款人预留信用社印鉴的管理和使用,切实防范风险,保障信用社和客户的资金安全,根据《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等有关规定,结合XX县农村信用社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预留印鉴,是指存款人在农村信用社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时留存的、凭以办理款项支付结算的权利证明,也是开户银行办理收付结算的审核依据。
预留印鉴的管理包括印鉴的预留、变更、挂失补办、注销以及印鉴卡的管理。
第三条
系统内往来资金划拨和重要空白凭证调拨等业务预留印鉴的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 在XX县农村信用社各营业网点办理人民币支付结算业务的客户预留印鉴的管理适用于本办法。
第二章 预留印鉴的基本规定
第五条
存款人为单位的,其预留印鉴为该单位的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加其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存款人为个人的,其预留签章为该个人的签名或盖章。
第六条
存款人在信用社预留签章中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 1 名称与其申请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的账户名称、出具的开户证明文件上记载的存款人名称应保持一致,但以下情形除外:
(一)因注册验资开立的临时存款账户,其账户名称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政府有关部门批文中注明的名称,其预留信用社印鉴中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名称应是存款人与信用社在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中约定的出资人名称。
(二)预留信用社签章中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名称依法可使用简称的,账户名称应与其保持一致,并在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上明确简称的约定。
(三)没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其预留印鉴中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应是“个体户”字样加营业执照上载明的经营者的签字或盖章。
第七条
个人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预留印鉴的,与其个人结算账户名称和提供的有效身份证件中的名称应保持一致。
第八条
系统内往来资金调拨、系统内重要空白凭证领取,预留印鉴为该机构的行政公章加其负责人和委派会计签章,分社预留印鉴为业务公章加其负责人签章或管库员签章(分社)。
第九条
预留印鉴卡片一式三份,一份交客户留存,一份与开户资料一并专夹保管,一份交柜员保管。
实行综合柜员制管理的网点,必须按开设柜台窗口情况增加预留印鉴卡片数量,并明确印鉴卡管理责任。
第十条
预留印鉴须清晰、易辨别审核。预留印章时必须使用朱红印油,不得使用原子印章(万次印章)。
第十一条
印鉴的保管和使用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印鉴的预留、变更和注销需经委派会计(或代班人员,以下同)审核,并在相关业务凭证上审批同意。分社网点由分社负责人(或代班人员,以下同)审核,综合柜员制管理网点,由委派会计或事后监督审核。
第三章
预留印鉴的受理和使用
第十二条
受理申请。申请开立人民币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客户应申请办理预留印鉴手续,且应当遵循柜台办理的原则。按照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信用社对申请开设支票账户和凭印鉴支取的存折账户发给“开户申请书”和印鉴卡片。
第十三条
审查手续。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开户申请书”和印鉴卡片,委派会计应认真审查印鉴卡片填写的地址、电话、印鉴启用日期等内容是否完整、真实,加盖的预留印鉴是否符合第六条和第七条的规定。审查开户资料无误,在印鉴卡片上签章后交柜员办理开户。
第十四条
柜员开立账户后,在印鉴卡上填写账号,由委派会计在开户行留存的卡片上加盖骑缝章后,一份印鉴卡与开户资料一起保管,一份印鉴卡交柜员保管,一份退回客户。实行综合柜员制管理的网点按第九条增加预留印鉴卡片数量。
第十五条
印鉴审核应执行双人验印。柜员负责日常支付业务的验印初审工作,在验印时必须折“对角”验印,对于单位账户单笔10万元(含)以上、个人账户单笔5万元(含)以上的大额现金支取,或单位账户单笔20万元(含)以上、个人账户单笔10万元(含)的转帐支付,必须要折“米”字核对印鉴。委派会计(或 3 代班人员)负责印鉴复审工作。核印完毕,初审人和复审人在支付凭证上签章证明。分社网点和综合柜员制管理网点印鉴复审参照第十一条执行。
第四章 预留印鉴的保管、移交
第十六条 已启用的印鉴卡实行“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管理原则,信用社(含分社)应指定专人加以保管。使用时应放在保管人的视线或监控录像范围内。
第十七条
印鉴卡保管人在营业时间内临时离开岗位,要将印鉴卡装箱上锁;营业终了,要将印鉴卡装箱上锁随现金尾箱上解或入保险柜保管。印鉴卡保管人不得将自己保管的印鉴卡出借他人使用。
第十八条
印鉴卡保管人轮班、短期离岗和调离,要按规定做好有关交接手续。办理交接时需登记交接登记簿,并注明印鉴卡个数;接收人要认真清点印鉴卡片数相符后方可办理接收手续;交接时由委派会计或事后监督负责监交。
第十九条
已转入久悬未取专户的印鉴卡片,应集中专夹保管。
第五章 预留印鉴变更
第二十条
单位存款人因名称变更等原因需变更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应向开户行出具预留印鉴变更申请书、开户许可证、工商部门出具的变更名称的相关证明文件、原印鉴卡片(客户留存联)、原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以及更名后的营业执照和组织机构代码证(正本)等相关证明材料。
单位存款人申请变更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但因公章或财 4 务专用章遗失而无法提供原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还应向开户行出具司法部门的证明文件。
第二十一条
单位存款人申请变更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可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也可授权他人办理。
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的,除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和书面申请外,还应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
授权他人办理的,除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和书面申请外,还应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及其出具的授权书,以及被授权人的身份证件。
第二十二条 单位存款人因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经办人变更或因印鉴磨损等原因需申请变更预留个人签章的,应向开户行出具预留印鉴变更申请书,开户许可证等相关证明文件、原印鉴卡片(客户留存联)、原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等相关证明材料。
变更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还应出具变更后的营业执照(正本)。
变更预留个人签章可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也可授权他人办理。
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的,应出具加盖该单位公章的书面申请以及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
授权他人办理的,应出具加盖该单位公章的书面申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及其出具的授权书、被授权人的身份证件。无法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的,应 5 出具加盖该单位公章的书面申请、该单位出具的授权书以及被授权人的身份证件。
第二十三条
个人申请变更预留印鉴的,应出具加盖原预留印鉴的书面申请、原预留印鉴以及个人有效身份证件。个人申请变更预留印鉴,必须由存款人本人亲自办理。
第二十四条
收到存款人提交的变更印鉴申请和相关证明文件资料,委派会计按第六条、第七条、第二十至二十三条规定审核变更资料,审查存款人提交的变更印鉴申请书签章是否与预留印鉴相符,是否按规定加盖新、旧印鉴,经办人是否为法人或持有法人授权书,并验证授权书是否有效,在信用社留存的旧印鉴卡片上注明注销日期,并要求申请人在新印鉴卡片上注明启用日期及旧印鉴卡装订入传票的日期。
第二十五条
柜员收到委派会计交来变更后的新印鉴卡片,审核新旧印鉴是否衔接,要素是否齐全,是否经委派会计审核签章后,将新印鉴卡片按顺序放入印鉴簿中,作日常印鉴核对。
第二十六条
变更后的印鉴启用日为申请日次日。对单位在新印鉴启用前签发的且在有效提示付款期限内的票据,按旧印鉴进行验印。旧印鉴卡片保存10天(遇节假日顺延)后,加盖“作废”章,并将存款人交回和信用社留存的旧印鉴卡片与变更印鉴申请书一并随凭证装订保管。
第六章 预留印鉴的挂失补办
第二十七条 存款人的预留印鉴发生遗失、被盗等情况时,应向开户行提出书面挂失申请书并补办新的预留印鉴。
挂失单位公章或财务专用章、个人名章的,应向开户行提交 6 挂失申请书(法人代表或单位负责人签章),说明原印鉴失效,要求开户行不再将其作为办理支付结算审核依据的行为,同时提交开户许可证、营业执照正本、工商部门或公安机关的相关证明、原印鉴卡片(客户留存联)。
挂失单位公章或财务专用章、个人名章的,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的,应出具加盖该单位公章的书面申请以及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
授权他人办理的,应出具加盖该单位公章的书面申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及其出具的授权书、被授权人的身份证件。无法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的,应出具加盖该单位公章的书面申请、该单位出具的授权书以及被授权人的身份证件。
挂失个人预留印鉴的,必须由存款人本人亲自办理,并且应出具加盖原预留印鉴的书面挂失申请书、原预留印鉴以及个人有效身份证件。
第二十八条 开户行为客户办理印鉴挂失手续时,应在原印鉴卡上注明挂失手续办妥时间及“已挂失”字样。
对办理挂失手续前(含办妥挂失手续当日)签发的票据和结算凭证上,仍以挂失的印鉴作为办理支付结算的审核依据,对办理挂失手续次日起签发的票据和结算凭证,所挂失的印鉴不再作为办理支付结算的审核依据。
挂失有效期自挂失手续办妥日起七日后,开户行应督促客户及时补刻印鉴并重新办理预留手续。
第二十九条 补办印鉴预留手续的存款人应提交挂失申请 7 书、印鉴变更申请书,按照第五章的有关规定重新办理预留印鉴手续。
第七章
预留印鉴的注销
第三十条
存款人申请撤销银行结算账户时,应填制《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提交开户行,属于申请撤销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应加盖单位公章;属于申请撤销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应加其个人签章。委派会计应认真审查“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上销户人的名称、账号、印章和印鉴卡上的记录是否一致。审查无误后在销户申请书上加注意见,签名后办理后续手续。
第三十一条
柜员根据经委派会计审核的销户申请书,抽出拟销户的印鉴卡片核印无误后,在旧印鉴卡片上注明注销日期,交前台柜员办理销户手续。
第三十二条
柜员按规定办理销户手续后,信用社留存的全套印鉴卡片上应注明注销日期并加盖“已销户”戳记,并和存款人交回的印鉴卡片与作废的重要空白凭证、销户申请书一并作销户记帐凭证附件。
第八章
监督与处罚
第三十三条 审查人(委派会计、分社负责人或代班人员、事后监督)对印鉴的监督职责:
一、负责审查单位开立、变更印鉴、销户等环节的印鉴卡管理的合规、合法情况。
二、负责监督检查验印人员在核印过程中是否认真履行折角核印的工作,严禁仅凭印象和经验审核印鉴,严禁无印鉴为客户办理转账和结算业务,严禁不使用真实的预留印鉴进行核对等违 8 规行为。
三、负责监控员工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会计人员在管理印鉴方面执行制度办法的自觉性,防止业务经办人员违规操作。
四、负责进行安全形势教育、典型案例教育,使员工及时了解不法分子利用印鉴作案的新动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第三十四条
职能管理部门对印鉴的监督职责:
一、检查印鉴卡上是否具备审查人审查时的签章。检查开户资料中印鉴卡的变更手续是否合规。
二、抽查印鉴卡与支票余额表上所列账户户名、与开户原始资料户名是否一致。
三、监督印鉴卡是否专人管理,柜员休假或换岗时是否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四、抽查录像检查印鉴卡是否在录像范围内使用,核印人是否真实核印,有无虚假核印的现象。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有关规定给予相关责任人各200元以上的经济处罚;情节较重的,给予相应的组织处理、警告至记过处分;情节严重的,给予记大过至撤职处分或解除劳动合同。
第九章 附则
第三十六条
本办法由XX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制订、解释和修订。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中行-遗失预留印鉴卡范本
证明
中行XX支行:
我单位原在贵行开立一般户,账号 为,现因结算不便,撤销该账户,由于我单位工作人员疏忽,遗失该户预留印鉴卡,由此引发的经济、法律纠纷概由本单位承担,特此证明!
单位
日期
第四篇:某银行预留印鉴管理暂行办法
预留印鉴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管理,规范存款人预留银行印鉴的管理和使用,切实防范风险,保障银行和客户的资金安全,根据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总行制定的《中国**银行会计基本业务操作规程》等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预留印鉴,是指存款人在银行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时留存的、凭以办理款项支付结算的权利证明,也是开户银行办理收付结算的审核依据。
第三条 系统内往来资金划拨、有价单证和重要空白凭证调拨等业务预留印鉴的管理以及外币账户预留印鉴管理,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四条 使用电脑验印系统的分支行,必须按照本办法规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并报备省行(财务会计处)。
第五条 本办法适用于省内各级营业机构及各级管理行。
第二章 预留印鉴的基本规定
第六条 存款人为单位的,其预留银行印鉴为该单位的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加其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或其授权的代理人的签名或者盖章。存款人为个人的,其预留签章为该个人的签名或盖章。
第七条 存款人在银行预留签章中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名称与其申请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的账户名称、出具的开户证明文件上记载的存款人名称应保持一致,但以下情形除外:
(一)因注册验资开立的临时存款账户,其账户名称为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发的“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或政府有关部门批文中注明的名称,其预留银行印鉴中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名称应是存款人与银行在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中约定的出资人名称。
(二)预留银行签章中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名称依法可使用简称的,账户名称应与其保持一致,并在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协议上明确简称的约定。
(三)没有字号的个体工商户开立的银行结算账户,其预留印鉴中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应是“个体户”字样加营业执照上载明的经营者的签字或盖章。
第八条 个人开立个人银行结算账户预留印鉴的,与其个人结算账户名称和提供的有效身份证件中的名称应保持一致。
第九条 系统内往来资金调拨,预留印鉴为该机构的行政公章或业务公章加其负责人或业务主管签章。系统内有价单证和重要凭证调拨,预留印鉴为该机构的行政公章或业务公章加其负责人或业务主管签章以及管库员签章。
第十条 预留印鉴卡片一式三份,一份交客户留存,一份与开户资料一并专夹保管,一份交印鉴卡管理员保管。
实行综合柜员制管理或票据交换集中处理的,必须制定相应管理办法后才可增加预留印鉴卡片数量。
第十一条 预留印鉴须清晰、易辨别审核。预留印鉴上的签章可以是签名、盖章或签名加盖章。预留印章时必须使用朱红印油,不得使用原子印章。
第十二条 印鉴的保管和使用由必须指定专人负责,印鉴的预留、变更和收回需经坐班主任审核,并在相关业务凭证上审批同意。
第三章 预留印鉴的受理和使用
第十三条 受理申请。按照人民银行账户管理的规定,对申请开设支票账户和凭印鉴支取的存折账户发给“开户申请书”和印鉴卡片。
第十四条 审查手续。收到申请人提交的“开户申请书”和印鉴卡片,坐班主任应认真审查印鉴卡片填写的地址、电话、印鉴启用日期等内容是否完整、真实,加盖的预留印鉴是否符合第七条和第八条的规定。单位账户预留印鉴卡的背面是否加盖单位行政公章,个人账户预留印鉴卡的背面有无个人亲笔签名。审查开户资料无误,在印鉴卡片上签章后交柜员办理开户。
第十五条 柜员开立账户后,在印鉴卡上填写账号,由业务印章管理员在开户行留存的两份卡片上加盖骑缝章后,一份印鉴卡与开户资料一起保管,一份印鉴卡交印鉴卡保管员保管,一份退回客户。
第十六条 印鉴卡保管员负责日常支付业务的验印工作。一般情况下必须折“对角”验印,对于单位账户单笔10万元(含)以上、个人账户单笔5万元(含)以上的大额现金支取,或单位账户单笔20万元(含)以上、个人账户单笔10万元(含)的转帐支付,必须要折“米”字核对印鉴,并由二级(含)以上主管复审印鉴。核印完毕,核印人和复审人在支付凭证的印鉴右下方签章证明。
第四章 预留印鉴保管和移交
第十七条 印鉴卡的管理遵循“谁使用、谁保管、谁负责”的原则,营业机构应指定专人加以保管。使用时应放在保管人的视线或监控录像范围内。
第十八条 印鉴卡保管人在营业时间内临时离开岗位,要将印鉴卡装箱上锁;营业终了,要将印鉴卡装箱上锁随现金尾箱上解或入保险柜保管。印鉴卡保管人不得将自己保管的印鉴卡出借他人使用。
第十九条 印鉴卡保管人轮班、短期离岗和调离,要按规定做好有关交接工作。办理交接时需登记《柜员交接登记簿》,并注明印鉴卡个数;接收人要认真清点印鉴卡片数相符后方可办理接收手续;交接时由二级(含)以上主管负责监交。
第二十条 已转入久悬未取专户的印鉴卡片,应单独抽出、专夹保管。
第五章 预留印鉴变更
第二十一条 单位存款人申请变更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应向开户银行出具变更印鉴的书面申请、原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等相关证明材料。单位存款人申请变更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但因公章或财务专用章遗失而无法提供原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的,应向开户银行出具原印鉴卡片、开户许可证、营业执照正本、司法部门的证明等相关证明文件。
第二十二条 单位存款人申请变更预留公章或财务专用章,可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也可授权他人办理。
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的,除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和书面申请外,还应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
授权他人办理的,除出具相应的证明文件和书面申请外,还应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及其出具的授权书,以及被授权人的身份证件。
第二十三条 单位存款人申请更换预留个人签章,可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也可授权他人办理。
由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直接办理的,应出具加盖该单位公章的书面申请以及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
授权他人办理的,应出具加盖该单位公章的书面申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及其出具的授权书、被授权人的身份证件。无法出具法定代表人或单位负责人的身份证件的,应出具加盖该单位公章的书面申请、该单位出具的授权书以及被授权人的身份证件。
第二十四条 个人申请变更预留印鉴的,应出具力口盖原预留印鉴的书面申请、原预留印鉴以及个人有效身份证件。个人申请变更预留印鉴,必须由存款人本人亲自办理。
第二十五条 收到存款人提交的变更印鉴申请和相关证明文件资料,坐班主任按第七条、第八条、第二十一至二十四条规定审核变更资料,审查存款人提交的变更印鉴申请是否按规定加盖新、旧印鉴,经办人是否为法人或持有法人授权书,并验证被授上加注意见并签名,在银行留存的旧印鉴卡片上注明注销日期,并要求申请人在新印鉴卡片上注明启用日期。第二十六条 印鉴卡保管员收到坐班主任交来的变更后的新印鉴卡片,审核新旧印鉴是否衔接,要素是否齐全,是否经坐班主任审核签章后,将新印鉴卡片按顺序放入印鉴簿中,作日常印鉴核对。
第二十七条 对单位在新印鉴启用前签发的、且在提示付款期限内的票据,按旧印鉴进行验印。旧印鉴卡片保存10天(遇节假日顺延)后,加盖“作废”章,一份与变更印鉴申请书一并随凭证装订保管,一份与开户资料一并保管。
第六章 销户时预留印鉴的处理
第二十八条 存款人申请撤销银行结算账户时,应填制《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提交开户行,属于申请撤销单位银行结算账户的,应加盖单位公章;属于申请撤销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应加其个人签章。坐班主任应认真审查“撤销银行结算账户申请书”上销户人的名称、账号、印章和印鉴卡上的记录是否一致。审查无误后在销户申请书上加注意见,签名后交印鉴卡管理员办理后续手续。
第二十九条 印鉴卡保管员根据经坐班主任审核的销户申请书,抽出拟销户的印鉴卡片核印无误后,在旧印鉴卡片上注明注销日期,交前台柜员办理销户手续。
第三十条 柜员按规定办理销户手续后,印鉴卡片一份与作废重要空白凭证、销户申请书一并作销户记帐凭证附件;一份与开户资料一并保管。
第七章 预留印鉴的检查监督
第三十一条 各级管理行应对辖属行的预留印鉴工作加强管理、指导,定期或不定期地对预留印鉴管理工作进行检查,以保证预留印鉴正常、规范操作。检查内容包括印鉴的受理和使用、印鉴保管和移交、印鉴变更及销户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三十二条 坐班主任对印鉴的监督职责:
一、负责审查单位开立、变更印鉴、销户等环节的印鉴卡管理的合规、合法情况。
二、负责监督检查验印人员在核印过程中是否认真履行折角核印的工作,严禁仅凭印象、经验审核印鉴、无印鉴客户办理转账和结算业务、不使用真实的预留印鉴进行核对等违规行为。
三、负责监控员工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会计人员在管理印鉴方面执行制度办法的自觉性,防止业务经办人员违规操作。
四、负责进行安全形势教育、典型案例教育,使员工及时了解不法分子利用印鉴作案的新动态,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第三十三条 各分支行对印鉴的监督职责:
一、检查印鉴卡上是否具备坐班主任审查时的签章。检查开户资料中印鉴卡的变更手续是否合规。
二、抽查印鉴卡与支票余额表上所列账户户名、与开户原始资料户名是否一致。
三、监督印鉴卡是否专人管理,柜员休假或换岗时是否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四、抽查录像检查印鉴卡是否在录像枪范围内使用,核印员是否真实核印,有无虚假核印的现象。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由****制订、解释和修订。二级分行可根据本办法制定相关实施细则施行。
第三十五条 本办法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第五篇:关于降低客户预留印鉴管理风险的几点思考
关于降低客户预留印鉴管理风险的几点思考
金学成 2005-08-23 09:27:38
宜昌总审计室 预留印鉴顾名思义就是客户预留在银行的印章和签名,并凭以办理款项支付及结算业务的重要依据。也是银行据以审核支付及结算凭证真实性、有效性的重要手段。由于预留印鉴在银行支付结算业务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决定了印鉴管理的复杂性和高风险性,同时也决定了银行加强印鉴管理,防范风险隐患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一、当前银行预留印鉴使用和管理的种类
《票据法》第七条对预留印鉴作了如下规定:票据上的签章,为签名、盖章或者签名加盖章。《支付结算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法人和其他使用票据的单位在票据上的签章,为该法人或者该单位的盖章加其法定代表人或者其授权代理人的签章。客户预留银行印鉴可以是财务专用章或单位公章加个人名章或签名。
我室在开展《公司类负债业务关键控制环节》项目审计中发现,随着金融业务不断发展,目前客户的需求已大大突破了《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的禁锢,特别是异地存取现金和异地转账支付结算的新需求,促使银行不断创新金融工具,但随之而来的是,银行支付结算环节印鉴管理难度不断加大,印鉴管理日趋复杂化,印鉴形式多样化:
1.印章印鉴:预留印鉴均由印章组成,即由财务专用章或单位公章加个人名章。银行对该类印鉴主要采用折角验印。
2.签名印鉴:即公司客户的预留印鉴由财务专用章或单位公章加个人签名,个人客户的预留印鉴为其本人签名。银行在核对预留银行印鉴时采用折角验印和核对个人签名的笔迹。
3.组合印鉴:重点集团客户为了加强对其资金的控管,越来越多的使用组合印鉴,即由客户提供的财务专用章或公章与不同个人签章的组合,确定不同的支付额度的一种预留印鉴形式,它包括一枚财务专用章或公章和若干个人签章。
4.电子印鉴:即银行将客户预留印鉴存储到电脑中,使用时由电脑调用进行比对鉴别,目前建行使用的电子印鉴有单机版和网络版。
5.印鉴加支付密码:即单位在预留印鉴时,不仅预留财务专用章或单位公章加个人名章,而且还与银行签订协议,使用支付密码作为付款审核的依据,对印章只作要式审查。
二、印鉴使用和管理环节中的风险及形成原因
1.外部风险。一是客户的风险意识薄弱,印鉴取材和使用不规范,给银行印鉴管理带来压力,比如,少数客户不按人行规定的材质雕刻印章,使用极易伪造和变形的“万次章”。二是少数不法分子伪造客户印鉴,且作案手段不断翻新,已经由“原始”的伪造印鉴,发展到利用高科技手法伪造客户印鉴,仿真度极高,隐蔽性较强,不易识别,极易形成金融诈骗,侵害存款人合法权益,加大银行经营风险。
2.内部管理风险。一是内控不力,操作不到位,使验印工作留于形式。比如,2004年我市某单位在某商业银行的存款被冒领案件,就是银行工作人员验印疏忽所致。二是内外勾结,合谋作案,银行内部人员利用工作便利,取得客户预留印鉴的印模后,提供给不法分子伪造印鉴,然后,内部作案人员对印鉴只作形式上的验印或绕过验印环节,转移资金。如:某银行一名员工被犯罪分子利用后,采取内外勾结、相互配合,最终非法挪用企业资金1700万元。三是银行内部作案盗用或偷换客户印鉴,盗取客户资金,这类案件往往发生在管理混乱、内控薄弱的行处。
上述印鉴使用和管理上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
1.客观原因。因个别客户对银行印鉴管理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印鉴领用、更换手续太复杂,对银行的规定和要求不配合,存在抵触情绪等。往往造成银行印鉴管理工作的被动。
2.责任心不强,验印流于形式。银行柜面人员在验印过程中,往往由于业务量大、金额较小或所谓熟人等原因,导致验印审核把关不严而出现风险。
3.违规操作。尽管总行颁布了《中国建设银行人民币单位客户预留印鉴管理办法》(建总发〔2005〕26号),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多种违规现象。比如:单人验印,印鉴卡上未加盖行政公章,更换印鉴手续不全等。
4.制度缺陷。因目前印鉴形式多样化,总行虽然制定了管理办法,但各行情况各异,操作各具特色,无统一操作流程,甚至有的行制定的制度办法带有明显的缺陷。比如:有的电脑验印,当时未打印验印结果,而是操作员在票据上签章作标记,以示电脑验印通过与否。
5.科技含量低,抵御风险能力弱。在如今科技不断发展情况下,不法分子制假技术不断提高,有的使用电子扫描仪、彩色喷图等科技手法伪造客户印鉴,形象逼真,而银行结算部门仅靠传统的“折角验印” 和肉眼不易识别用高科技手段伪造印鉴的真伪,传统验印手段显得落后乏力。
三、防范印鉴管理环节风险的几点思考
最高法院司法解释曾作出明确规定。银行工作人员按其内部操作规程,用折角核对印鉴的办法,没有辨别出伪造印鉴,致使存款人资金被骗,银行应对存款人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鉴于此,银行在加强印鉴管理、防范风险上应作好以下工作:
1.树立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针对不法分子伪造客户印鉴的犯罪行为,尤其是利用银行员工对小额付款的麻痹心理,一定要加强员工的思想教育,不断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风险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观念,规范操作,严把验印关,才能从根本上防止案件发生。
2.加大宣传力度,力求得到客户的支持与配合。重点关注验印和更换印鉴两个关键环节。预留、更换、注销印鉴等环节虽然手续复杂,但是资金安全的保证,要广泛宣传,取得客户理解。客户变更预留印鉴后,为保证存款人账户资金的安全,印鉴变更以后第一笔或前几笔支付业务发生时,应与客户进行电话联系,确证其新的印鉴的启用。
3.制订科学的操作流程,严格岗位制约。在银行前台设置专职验印岗,提高验印的专业化水平,实行关键环节授权控制,科学设置业务流程:手工验印由复核员确认,电脑验印由系统自动关联,使用支付密码的由系统自动核验。同时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风险经理、会计主管和会计稽核等在监督检查、防范风险方面的作用。
4.建立业务查询和风险论证制度,降低经营或决策风险。银行前台应广泛建立业务查询制度与客户账务核对制度。在办理业务过程中,若发现客户账户资金变动异常或者对验印有疑问时,应主动、及时通过电话等方式与客户核实真伪。从而将风险及损失降到最低点。对新业务、新制度的出台,要进行广泛验证,召开专家听证会,进行风险论证,不放过任何环节,任何一个风险点。
5.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印鉴管理的科技运用水平。大力推广电脑验印和支付密码系统,提高柜面验印的技术水平和技防能力。不断提升金融防伪诈骗的技术手段,逐步实行通过高科技手段和计算机系统来自动控制支付环节。比如,2004年10月,三峡分行连续成功堵截两起伪造客户印鉴的诈骗案,电脑验印功不可没。
6.大力推广网银、企业自助结算网络等结算新渠道,减少银行柜面支付的压力和风险。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拓宽了银行支付结算的渠道,越来越多的集团客户、重点客户都纷纷加入到网上银行的行列,充分利用支付密码的唯一性和不可复制的优点,保证银行和企业资金结算的安全。比如,三峡资金结算网络开通后,已在北京、四川、云南、三峡等地安全顺利结算资金数百亿元。
7.加强客户印鉴卡管理,防止出现银企纷争。对客户预留印鉴卡应按《档案法》规定及时存档,以防预留印鉴卡丢失,当发生伪造印鉴案件时,有利于分清银、企责任。客户因印章使用日久磨损、单位名称变动,人员调动等原因应严格按规定向银行申请更换印鉴卡。
8.探索风险转嫁新方法,降低银行损失。再先进的技术和防范措施都不可能做到万无一失,为了降低高风险环节的风险损失,银行要不断探索分流风险的新方法。比如,实行电脑验印的行处,可向保险公司投保,对那些利用高科技伪造的印鉴若通过了电脑验印环节,可由保险公司承担由此造成的损失。
9.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实行责权利相匹配。“柜面审核把关不严、验印流于形式”之现象,多是由于员工责任心所致,这与目前大部分行处实行的激励机制导向有关,即员工不是不想把事情做好,而是没有精力和心情把事情做好,比如:柜面员工在做好柜面服务的同时,普遍分配了较重的存款任务,导致柜面员工一心二用,工作质量大打折扣。员工往往为了揽存而疏于防范,酿成一些风险和隐患。
10.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审计中发现,凡是在印鉴预留、更换等环节中一些不规范的操作,其理由均是为了争客户、抢市场,要求柜面员工先受理后完善,但往往是只要受理了,后面的完善工作就大打折扣了。因此,基层机构尤其是各级负责人、客户经理都要树立规范经营的思想,不以风险换发展,为柜面员工营造一个规范操作的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