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人事专家李荣华简介
人事专家李荣华简介: 李荣华,中国最年轻、最具竞争力、最具潜力、最具人气的企业人事专家;现任:安宁函都总经理、艾笛网络科技执行经理、长春师范大学云南函授站教师(兼)、中共千户庄党总支党建专干、共青团专干、综治专干。编著学术著作《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概论》、《李荣华论文集》。现推出两大精品课程:《企业执行力贯彻》、《企业人力资源综合管理》。特色:理论联系实际、实战派专家。价值预估:5千万人民币。
李荣华具有的独特个性和高超技能造就了安宁函都的文化品位。这位精明的、精力充沛且富有幻想的高级执行者,极力挖掘并任用与自己类似的既有高超专业知识又善于经营的人委以重任。这就形成了这个团队的个性:不断积蓄力量和疯狂追求成功的团队。这种个性深深地影响着整个安宁函都。这个团队的人都具有雄厚的专业知识存量和高度敏锐的战略眼光。这样一大批精明的经营人才汇集在了一起,使安宁函都矗立在了这个迅速发展的行业最前沿。
第二篇:李根泽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情况简介
李根泽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情况简介
李根泽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是由牟定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于2014年10月申报,被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于2014年12月批准建立的首批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是云南省首批基层专家科研工作站唯一一家研究油菜产业的工作站。
李根泽是保山腾冲人,生于1965年3月,1987 年从北京农业大学毕业分配到云南省农科院工作,目前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二级研究员,是云南省科技创新人才。获多项省部级二、三等奖,是云南省油菜产业体系首席科学家。其主攻方向是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应用、推广及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
李根泽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的目标是:
1、针对牟定县油菜产业发展需要,筛选出早熟、“三高”(高产、高效、高抗)油菜新品种2-3个,研制配套高效生产技术2-3项;开展高油酸油菜新品系示范。
2、在牟定建成油菜标准化的油菜新品种、新技术示范样板1000亩,亩增产20千克,新增油菜籽2万千克,示范区农户增收13万元。
3、通过新品种、新技术应用,带动牟定县10万亩油菜亩增产10千克,年新增商品油菜籽100万千克,促进油农增收650万元。
4、开展优质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的攻关,提高组织化程度,率先在国内建立规模化萝卜胞质不育系油菜杂交种基地,建立覆盖云南省滇中主要油菜产区的良种繁育基地
1000
亩,年生产油菜新品种良种15吨,满足30余万亩优质油菜基地良种供给,带动繁种基地农户增收60万元;促进产区油菜亩增收8%以上,含油量提高2个百分点;基层农技人员晋升高级职称3人;培训农户1万人次。
牟定县委、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的工作,于2015年5月14日在牟定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隆重举行揭牌仪式,由县委组织部长杨方亮主持,常务副县长余海潮致辞,李根泽专家及牟定县农业局长杨绣宏表态发言,云南省农科院副院长王海燕、牟定县委书记李绍文揭牌。
牟定县把建立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作为促进油菜产业发展及相关的牟定腐乳产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县委、政府要求组织部、人社局、农业局要大力支持,要求农技中心要密切配合专家做好工作。县委组织部、人社局、农业局领导多次与专家沟通协调、多次深入县农技中心及试验示范基地检查督促指导工作。搭建了合作平台,与引进专家李根泽共同协商,签订了为期3年(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的《牟定县油菜产业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合作协议》,明确了研究目标任务,提出了研究计划,明确了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知识产权归属及收益分配等事项,为项目的顺利开展搭建了科技合作平台。完善了办公设施:落实了牟定县油菜产业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办公室1间,完善了油菜展示研究室1间,配齐了相关办公设备;并对县级进场的11名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保证了李根泽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工作的正常开展。配套了科研工作经费:县人民政府配套投入5万元资金用于基层科研工作站建设,弥补了科研经费,体现了高度重视。制定了管理办法:根据云南省委组织部、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批准设立首批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的通知要求,农技中心与专家李根泽共同协商,制定《牟定县油菜产业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管理办法》,明确了专家和县级进场技术人员各自的工作职责、研究方式和考核管理办法,确保《牟定县油菜产业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合作协议》规定的五项目标任务如期完成。提升了进站科技人员的学术技术水平:专家的多次现场指导和培训,使科技人员懂得了油菜繁种技术,油菜两系、三系杂交制种的种植、父母本花期调整技术、去杂去劣技术等。通过工作,进站科技人员撰写有关油菜方面的论文及材料20多篇,同时还有一位科技人员获得油菜方面的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科研合作有序开展:与引进专家单位-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合作,2015年组织实施两系杂交油菜“云油杂10号”制种70亩,三系杂交油菜“云油杂15号”制种90亩,常规油菜“花油6号”繁种50亩,“花油8号”繁种330亩,“花油9号”繁种300亩,“云油双2号”繁种160亩,收购优质油菜杂交种12800千克,常规油菜种子13万千克,带动农民增收30万元。
2016年,牟定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与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密切合作,在已经建立的油菜专家基层工作站的平台下,加大合作力度,大力试验示范油菜新品种,筛选适合滇中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新品种,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引进了油酸含量接近橄榄油的高油酸油菜新品种示范种植。此外,在进站专家李根泽研究员及其团队的大力支持下,开展油菜常规繁种三个品种1450亩,引进了云南省最先进的油菜两系、三系杂交制种技术在我县推广应用,面积达160亩,其中两系杂交种云油杂2号60亩,云油杂10号60亩;三系杂交种云油杂12号10
亩,云油杂
5号
亩。
1600亩的油菜繁制种面积使我县成为了云南省最大的油菜繁制种县。于2016年6月收购种子11万千克,满足全省40万亩油菜的种子供应。
此外,还组织了50亩的油菜机械化播种及收获技术,10亩6个油菜新品种的试验,实施了10000亩的油菜高产示范样板。同时扩大了油料作物的工作范围,开展了莱菔子引种观察、不同播期、不同栽培密度、不同施肥量的试验五组及1000亩的高
产
示
范
样
板。
总之,专家基层科研工作站应做的工作还很多,是一项长期性的系统工作,我们有决心完成工作站的目标和各项工作任务,同时我们也有信心
做
强
我县的油
菜
产
业,促进腐乳产业向绿色、生态、安全方向发展。
牟定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
2016年9月2日
第三篇:专家简介
专家简介
杜革术男,1969年5月出生,中国共产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副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湖南中医药大学,从事针灸康复专业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4年,曾在中国康复中心、中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进修学习,并从师我国针灸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石学敏院士。现任长沙市中医医院(长沙市第八医院)针灸康复科、疼痛诊疗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中华医学会疼痛分会委员,湖南省针灸学会理事。主持并完成省科技厅、市科技局科研课题二项,参与省、市科研课题四项,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5篇。
专业特长:脑系疾病、创伤的系统针灸康复治疗;小针刀微创治疗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性关节炎、腱鞘炎、周围神经卡压综合征、跟痛综合征等;综合治疗风湿及类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慢性软组织损伤等疼痛性疾病以及顽固性面瘫、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顽固性失眠、抑郁症等疑难杂症。
第四篇:日方专家简介
吴保宁
日本株式会社 现代文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研究领域:
在中国汽车产业的现状与未来的研究
中国汽车产业政策和法规的研究
在中国各大汽车制造商对发展趋势的研究
日本汽车行业现行法规及政策
榧洪介
澳德巴克斯(中国)汽车用品商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澳德巴克斯是个提汽车部件汽车用品及其他综合服务的商业有公司,于2004年4月,澳德巴克斯中国内地1号店在上海开业;2005年7月在中国境内成立澳德巴克斯中国汽车用品商业有限公司,今后其事业也将在中国全国范围内展开;2005年10月,2号店在厦门成立;2006年3月份开业的北京太阳宫店是第3家店铺;
2006年7月,贰仟家首先与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售后市场零售连锁品牌——日本澳德巴克斯合资,建立了澳德巴克斯中国5号店。
到2009年预计在中国全国将开设100家店铺。
石神辉南
日本汽车后市场资深专家
从事维修振兴会的维修讲师30年有余。另外,通过自身经历外国进口销售维修业的经营实务的经营咨询,对最新研修高科技整备技术,特别是美国和欧洲售后市场,车检事业也有30多年钻研,提供外国经销商,整备•板金,SS等当地最新情报,领先时代的项目“海外当地研讨会”也在实施。
アウトケーニヒ公司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为《汽车工业》的编辑委员,执笔技术相关的报道,担任著作也很多,《AT车的一切》《OBDII的一切》和《CVT的一切》等。在全国各地的技术及経営研讨会,和新时代的HV•EV车技术对应,整备事业的活性化策,技术的商品化、诊断费的收费化等的广泛的主题也在实施着。
第五篇:优秀专家简介
黄
健
工程师。男,1966年4月出生,四川都江堰人。毕业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现任四川力源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干部。主要业绩:1985-1988年在原力源无线电器材厂从事零件加工工作。1991年至今在四川力源无线电器材有限公司从事工艺、设计工作。先后完成数百种各类变压器及相关器件、工装夹具的设计任务。完成500W、1000W交流参数稳压器的设计及试制,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参加“9910”工程30余种变压器的设计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立二等功。
黄
靖
1945年生,女。上海人。中共党员。一级编剧。1972年7月毕业于上海师范学院中文系并分配至武汉汉剧院。1985年调武汉市艺术研究所,1988年任武汉市汉剧艺术研究院副院长,1994年6月调武汉市艺术研究所。湖北省戏剧家协会会员。所撰论文《论陈伯华表演艺术流派的形成》获1996年湖北省第一届艺术评论奖。专著有《陈伯华舞台艺术》合作)和《汉剧小戏考》。另外撰有陈伯华表演艺术研究的文章40余宏,20余万字。
黄
美
1933年生,女。湖南长沙人。中共党员。二级舞美设计师。195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美系。任武汉歌舞剧院化妆造型设计师。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舞美学会会员,湖北省舞美学会常务理事。几十年来为近50都剧目造型设计,其中有歌剧《太阳初升》、《货郎与小姐》、《刘三姐》、《启明显》,舞剧《槐前记》、《湘江北去》,儿童剧《果园姐妹》,汉剧《红色娘子军》,楚剧《狱年平冤》,黄梅戏《天仙配》等,论文《一个演员多种造型》参加舞美成就展览会并获奖。
黄
佩
男,1953年11月出生,云南南洞人。中共党员。毕业于云南省委党校。现任南洞县国税局局长。主要业绩:长期从事领导工作,具有丰富的管理经验、扎实的工作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历任南洞县纪委领导干部职务。担任南洞县国税局局长以来,为适应现代化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需要,建立了一支勤政廉洁、高效务实、精干的干部队伍,以公开、平等、竞争、择优为原则,以德才兼备、任人为贤为用人标准,优化组合,率先开展人事制度改革,推行竞争上岗制度。在工作中本着精简、效组协调、统一的原则,克服经费紧张、办公条件差、任务艰苦、税源贫乏等困难,加大税收征管力度,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力度,总结了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开展内强素质沙十树形象活动,加强两个文明建设,注重干部职工的思想敷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法纪教育,成绩显著。国税局先后被省委、省政府评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征收分局被省国税系统命名为最佳办税服务厅和省林省、州、县三级文明单位,稽查分局被评为州、县文明单位,管理分局和局机关通过文明单位验收。个人被评为省、市、县先进个人、优秀公务员,多次受到上级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黄爱凤
女,1963年4月出生,山西清徐人。中共党员。1981年毕业于山西机械工业学 校,1988年毕业于山西广播电视大学,1998年毕业于中央党校。现任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千峰派出所治安材料内勤。主要业绩:1981年开始在基层派出所工作。作为一名派出所治安、材料内勤,平日执勤保卫工作任务重,所内日常事务繁杂,接待群众多,如有紧急任务,无论何时,都必须准时到岗,然而,其是一位军人的妻子,爱人一直在外地工作,儿子才刚上小学、工作、老人、孩子,说不出这三项哪一个最重要,谁应该服从谁。多年来由于工作需要,从未完整地休过一个假期。作为一个女人、一名警察、一位军嫂,把公安事业放到了第一位,从普近20年,在平凡的岗位上献出了自己的青春年华,付出了许多。
黄爱光
男,1962年7月出生,工程师。1983年毕业于辽宁广播电视大学;1983年至1993年任辽宁精密元件厂,工程师、技术科长、研究所长;1993年至今辽阳万德福汽车电器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1999年至今辽阳市电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主要业绩:毕业后从事科技工作多年,长期致力于科技与研究发明创造。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并且懂经济,善管理。在辽宁精密元件厂任技术科长和研究所长期间设计和主持设计了多项科研新成果。其中“三相异步电动机节电器”、“超声波研靡机”、“汽车电子车速里程表总成”获得辽宁省科研成果奖,并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3年组建了辽阳万德福汽车电器有限公司,并出任董事长兼总经理。在此期间设计和主持设计了“汽车电脑控制高能点火系统”、“汽车电脑防盗系统”和三项专利技术:
1、“摩托车电子仪表总成”,专利号:98200339.0;“摩托车车速里程电子传感器”,专利号:98200030.8;“动感康复充气床垫”,专利号:98218415.8;这些产品都已批量生产,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使企业得到了快速和稳定的发展。1999年任辽阳市电子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在抓市场经营的同时大力开发新产品,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反馈,开发出了多项营销对路的换代产品,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黄爱国
1955年1月生,江西萍乡人,大学文化,萍乡市史志工作办公室党史编研科副科长,文博馆员,中国博物馆学会会员,萍乡市中共党史学会秘书长。研究方向:中共党史及安源工人运动史。参与撰写的主要著作有《江西现代革命史辞典》(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安源路矿工人运动史》(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毛泽东、刘少奇、李立三在安源的故事》(中央党史出版社1998年出版)、《刘少奇在江西》(中央党史出版社1998年出版)。1991年撰写的论文《试论安源工人运动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及其贡献》(刊于《萍乡党史通讯》1992年第1期),被萍乡市纪念中共成立70周年暨安源工运开创70周年学术研讨会评为一等奖;1998年与杨放萍合撰《刘少奇领导安源工人运动的历史功绩》(刊于《萍乡社会科学》1998年第4期),在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史研究室等8部、委举办的“刘少奇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上交流。
黄爱华
女,1962年12月生,浙江温州人,博士,杭州师范学院中文系副教授,中国曹禹研究会理事,浙江省文学会理事,浙江省莎士比亚研究会副秘书长。1980~1984年就读于杭州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4~1988年在温州卫生学校任教。1988~1993年在南京大学攻读研究生,获戏剧学专业文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中外戏剧、中国现代文学。主要著述:参撰《比较文学与中国现代文学》(合著,岳麓书社2000年4月出版)、《简明曹禹词典》(执行主编,甘肃教育出版社1999年6月出版)、《中国现代文学史》(编委,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出版)等专著、辞书、教材12部,发表学术论文50多篇。主要论文;《近代日本戏剧对中国早期话剧演剧风格的影响》发表于《戏剧艺术》1994年第3期(1996年获第二届中国话剧研究优秀论文奖);峨国文明新戏对日本戏剧的借鉴》发表于《文学评论》1994年第4期;《论日本近代戏剧对中国早期话剧创作的影响》发表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5年第4期(199年获杭州市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文明新戏与日本新剧》发表于《中国话剧研究》总第8辑(1998年获浙江省社会科学联合会首届青年社科优秀成果奖);《郁达夫研究与变化中的中国文化语境》发表于《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第1期(1999年获杭州市第八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黄爱玲
女,58岁,1960年毕业于哈尔滨外语学院。现任柳州市第十三中学英语教研组长、中学高级教师。
黄爱平
1957年9月出生,主治医师。1978年毕业于中山医学院,1978年到1995年在和平县人民医院工作;1995年至今在广东河源市新市区医院工作。撰写学术论文有:“TAT鞘内和静脉应用治疗破伤风疗效观察附24例报告”在《实用外科杂志》上发表,并获和平县科技进步二等奖。“胰腺结核致上消化道出血1例”在《广东医学杂志》发表,获和平县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早期莱姆病的治疗”在《国外医学杂志》发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乙丙脯氨酸对心衰患者左室功能长期进行性障碍的防治作用”,在《国外医学》上发表。“警惕非典型急腹症治疗的延误”在赣州地区外科学会会议宣读。1992年开展膀胱全切,可控性回结肠代膀胱术获河源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59例甲状腺结节手术分析注人”入录《外科理论与实践》一书。业绩曾在《河源报》报导,题目为“无影灯下见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