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上帝也疯狂影评
最单纯快乐的人
——《上帝也疯狂》观后感 为了表达自己的真实感情,我这篇观后感会多使用一些口语,望老师谅解。
说真的,如果是让我自己去选择,我是绝对不会去看这种类型的片子的,无论是比我还老的发行时间,还是对比现在电影简直是“渣”的画质。都不可能让我在第一时间提起兴趣。但是在一天的疲劳奔波后静静坐下来观赏这部片,我不得不说,那份在“大片”中难以寻觅的纯真实实在在的感动了我。那份来自灵魂的,上帝给予的难得的纯真。
在看这部电影前,The God Must Be crazy这个名字真的让我想多了,我甚至想到了这部电影会不会是深刻的剖析了人性的罪恶什么的,但是当电影一开始那纪录片般的拍摄风格证明了我确实想多了。不得不说,这部电影的拍摄风格与电影的内容二者完美的契合了。在没有经过处理的实景记录的画面上,一切都显得真实而质朴。
“上帝一定是疯了”是影片名称的字面翻译,这应该是以“男主角”(我认为的)基的口吻发出的感叹。一个对于都市生活的人熟悉不过的可乐瓶子,却在布希族小小的族群中引起“轩然大波”。这份“上帝”“赠予”的礼物打破了族人平静的生活。从初时发现这个“礼物”的惊喜,到不断发掘出其妙用的快乐,再到希望独占这份礼物的欲望的衍生。这俨然是对人类社会从原始社会向氏族社会,甚至阶级社会的过程的映射。“瓶子”是个好东西,就像权力,就像金钱。但在人们享受到它所带来的好处的时候,一些负面的东西悄然而生,它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潘多拉是无罪的,瓶子也是无辜的,真正为祸的,是人们无法逃避的本性中的黑暗。
但事情并没有恶化,因为我们的男主角(还是我认为)明智的判断出,“瓶子”并不是上帝的礼物,这也许是上帝不小心掉下的,或者是上帝丢弃的不喜欢的东西。这个东西为他的族人带来了灾难,是不祥之物。上帝一定是疯了,才会把这个不祥之物丢下来。所以他决定到世界尽头去,把它还给上帝。
当看到这里,我想到一个问题,基认为他们是上帝的儿女,因此上帝一定不会给予他们不好的东西。为什么他们这么自信且单纯的认为上帝会一直对他们好呢?
也许就是因为他们是单纯而知足的一个民族吧,他们所生存的卡拉哈里是一个特别的地方,雨季短暂且降水会被干涸的沙地吸收,水源的极度缺乏使人类难以维持生存,但我们可爱,小巧又优雅的布希族(我喜欢这个形容)却快乐而惬意的生活着。食用树根块茎和昆虫,饮用昼夜温差形成的稀少的露水。这才是真正的“吸天地之灵气”吧。但他们相信这是母亲在以他自己的方式关爱他们,晴空闷雷是上帝在打嗝,飞机飞过的轰鸣声是上帝的肚子在咕噜咕噜叫。他们生活在母亲的注视下,他们与母亲亲密无间,这份亲近是我们这些疲于追求“接近自然”的都市人永远也无法感受到的情意。
回到故事中,基开始了去往世界尽头的旅程,我还记得在基走之前,他的小女儿一直在哭泣,有些人说那是因为她被瓶子砸着了,但我更愿意认为那是她对即将踏上未知旅程的父亲的担忧。基是个勇者,不加引号的,即使在我们来看这短旅程毫无挑战性可言,但对于布希族来说,这个壮举大概与哥伦布出航寻找新大陆可媲美吧。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将布希族单纯而快乐的生活与距他们仅六百里的大城市中的人的生活进行了对比,在那里,人们想尽一切办法脱离自然,压制自然。人们指定规则并被规则束缚。当报社总编强调只能在报纸上刊登健康及美丽的文字时,我真的很好奇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及美丽的”事物,也许只有布希族人那太阳赐予的肤色和自然赐予的强健的身体才算得上吧。
影片以基的旅程作为引子,引出了动物学博士与女老师有趣的爱情故事。但我不想对这个
主线故事多加谈论。他们的故事的确很精彩,影片中男主角(官方的)的形象塑造的虽不太完美却很吸引人,女主角放着不提,就是片中的配角也给影片加分不少:时而暴躁时而深沉的汽车修理工,在基与社会人的沟通中起了很大作用;而“玩扑克大于一切”的两个反动分子,呆萌的守边士兵更是使影片更加搞笑。但这一切在我看来都只是过场。因为在影片中给人最深刻印象的只会是基,那个憨直的布希族人。而最震颤人心的,不会是那个被“无辜”吊起的车,也不会是那场“激烈”的“枪战”。真正能留在人心间的,是基走向世界尽头坚定地背影;是基对抢走不祥之物的人猿的谆谆教导;是基在捕获猎物后的致歉;更是基在高墙中凝望天空的沉默。
只要从基的角度稍加思索,就会发觉他一定不太喜欢他在旅途中碰到的“神仙”,因为他们竟不负责任的拒绝收回不祥之物,因为他们将他共享猎物的好意弃如敝履,因为他们为他真诚地帮助“付账”。他所做的一切都是随心而为,但明显这些“神仙”不是这样的。当这段“鸡飞狗跳”结束后,基又踏上了去往世界尽头的旅程,在影片的末尾,男主角给予的钞票被风吹散,而离开的基还是那个单纯的基,这段经历也许教会了他一些技能,但不会改变他的性格,更不会动摇他送走不祥之物的决心。影片首尾用瓶子做了一个恰到好处的呼应,开头的飞行员丢弃瓶子是人类恶行的一种表现,而结尾基送走瓶子又表现了他摒弃恶行的决心。被丢入云海的瓶子会不会再引出一段有趣的故事?这对于基来说已经无关紧要了,他已经兑现了自己的承诺,他可以回家见他的族人了。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11级新闻班 杨安娜
2012年12月
第二篇:上帝也疯狂_影评
《上帝也疯狂》系列讲述的是在非洲的卡拉哈里地区,生活着一群生性乐观、知足自在的布希 族土人,两万年来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虽然距离现代化大都市仅六百哩,但他们对于现代化 的事物却一无所知。卡拉哈里是个半沙漠地区,一年中有九个月干旱无雨,许多动物都因为无 法适应那里的环境纷纷离开,而它却是布希族人眼中的天堂——他们无须依靠地表水就能生活,拥有丰富的生存经验。这个半原始的人类社会没有所有权,布希族人与世无争,过着单纯快乐的生活,却因为一只从 天而降的可乐瓶发生了改变。这个来自文明世界的产物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方便,也引发了嫉 妒和仇恨,为了丢掉“上帝赐予的”“邪恶”礼物,部族成员基踏上了漫漫路途,也由此接触到了 外面的世界、引出了种种故事…… 《上帝也疯狂》系列每部均有三条人物线索,如:第一部里的基、生物学家史帝和教师凯特以 及恐怖分子波嘎,第二部里的奇哥、生物学家史蒂芬和律师泰勒以及奇哥的两个孩子。三条线 索各自张弛有度地发展着又有条不紊地穿插着。《上帝也疯狂》系列成功而难得地兼具了多种风格:既有严肃深入的思索又有轻松质朴的趣味,既有出自艺术手法的虚构与夸张又有基于人文视角的写实与细腻,既幽默逗乐又感人泪下,真 真是回味无穷。一方面,观众会为剧情乐不可支:政府军逼问口供的方法、香蕉林里劳娱结合的混战、破吉普 车引发的种种麻烦……很多都是基于非洲特有的地理环境和动物习性、看似信手拈来实则花费 心思设计的误会与笑料,汇聚在一起就制造出了精彩纷呈、喧闹而富有层次感的喜剧效果。当 然,其中不乏刻意制造的噱头,有些在今天看来已经很老套了,却被演员演绎得浑然天成,既 在意料之中又有意外之喜。另一方面,《上帝也疯狂》 系列就像一部活动着的人类文明简史,生动、直观地呈现在观众眼前: 片中有原始部族也有现代社会、有发展中国家也有发达国家,多种社会形态纵横交织在一起,多种文明集中地冲突着又温和地共生着。来自各个地域、阶级与国度的人们彼此好奇地观望着、谨慎地试探着、滑稽地碰撞着、真诚地感动着,所有矛盾都被处理得并不那么激烈,反而极富 趣味与人情味,比如硬是要求交战国士兵、两个冤家对头手牵手才能摆脱困境。在《上帝也疯狂》里,随处可见导演对人类自身发展的思考:文明在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还附 带了些什么?为什么我们想方设法节省人力、改进环境,反而使生活变得更加复杂、紧张?不 甘屈服于自然、反要它来迁就我们却又必须每时
每刻去适应自己创造的环境……所有这些都具 体化在了一只可乐瓶上。无疑,可乐瓶再适当不过了——它是原始部族接触现代社会的媒介、是工业文明的产物,也最能够代表美国对他国的文化侵袭。与其说它是上帝赐予的,不如说它 是上帝授权人类制造的。童话作家Edith Nesbit(伊迪斯·涅丝比)在其作品《The Magic City》(魔术城市)里描绘过这样 一幅景象:“里头有一条因为一时疏忽而订下的可怕律法——任何人只要开口要求使用机器,就 会得到那部机器,但是必须一直保有并不停地使用它。”听起来很熟悉吧?这一具有寓言性质的 律法在电影《Jumanji》(勇敢者的游戏)里同样得以体现。上帝订立的规则也是如此:人类制 造物品,享受其便利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后果,比如丧失节制、产生依赖与环境恶化。人造 物本身是无罪的,有罪的是人的贪欲。上帝不会收回一切,人类发展进程本身就是一条不归路。于是,像布希族人争夺可乐瓶那样,一切都从不必要变成了必要。正如片中所说“(奇哥)很难 描述外界的人,最后只好说他们会变魔术、让东西或跑或飞,但他们不够聪明——因为缺了那
些东西之后,他们便无法生存。”基执着地要扔掉那只可乐瓶,莫若说是人类坚持要抛弃某些自 身的罪恶,然而消除物品就能根除人性的弱点吗?退守到原始社会就能解决发展带来的种种弊 端吗? 影片流露出对人类社会初始状态的赞美。卡拉哈里地区是地球上最后的伊甸园,布希族是原始 的乌托邦,没有私有财产、生活无忧无虑,导演Jamie Uys(杰米·尤易斯)毫不掩饰对这一理想 国度的向往之情。正因为如此,基打了猎物要与人分享却被指控侵犯了私有财产,在狱中呈现 出的呆滞与深受伤害的表情令观众印象深刻。当然,这一切都只代表了导演个人的价值取向。对于私有制和阶级出现前的那段时期,人类有 一种根深蒂固的思慕情结。比如古希腊诗人赫西奥德将人类的发展分为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和黑铁时代四个阶段,越到后来越黑暗;印度史诗里的好些诗节热情讴歌过去那没有 等级差别的社会;中国也有描述上古时代如何美好的神话传说。这种情结延伸出去就成为:笃 信过去的一切总是比现在美好。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又对未来充满困惑,只有通过美化、怀念过 去以寻求安慰,却忽视了那个“过去”后人并没有经历过,或是并没有想象中那样美好,或是忘 记了所有的“过去”都是“现在”的累积。在《上帝也疯狂2》里,依然可见导演延续着第一部的反思:如果人类当初是从非洲走出来的,当他们重新回归非洲时,
,表现出更多的却是惊恐、笨拙与手足无措;在那里,所有的行程安排 都得听命于上帝的规划;文明人读取电脑里的信息,土著居民阅读沙上的新闻。两部影片都有对战乱的控诉:非洲大地上鸡飞狗跳、民不聊生、缺乏最基本的安全保障,而八 年之后拍摄的《上帝也疯狂2》更是将视角更多地投射到了环境和动物保护这一主题上来,增加 了偷猎的社会现实和更多的动物趣闻。与偷猎者的贪婪、冷酷、自私和无所顾忌形成强烈反差 的,是布希族人知足、善良、无私地救助陌生人、真诚地敬畏大自然,这也体现出导演对于同 自然和谐共处的期待,那才是天堂里应有的景象。摄影技师Buster Reynolds(巴斯特·雷诺兹)猜测,对导演杰米·尤易斯来说,基和奇哥都是英雄,我却认为他们是至真至纯的真正的人。其实,文明究竟该不该发展?由不由我们控制?它将走向何方?所有这些问题都是人类自身无 法也无力解答的,那就调侃着推给上帝好了,让他和我们一起疯狂吧。在我的印象中,广袤的非洲大陆是神秘而可怕的,那里有密集的热带雨林、数不清的毒虫猛兽; 同时,它又是亲切而令人神往的,那里有世界上最丰富的物种、最奇丽壮美的景色。那里经历过富庶与贫瘠,饱尝了战争、疾病、饥饿、贫穷与部族屠杀等种种天灾人祸,至今还 在同环境恶化、经济掠夺和种族歧视作着斗争。那里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又似一位历经苦痛 与磨难的母亲。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不知他是否会在天堂里静静俯瞰着自己创造的众生万物?包括那些叫作“人 类”的子民。不知他是否会为他们的愚蠢、自私、贪婪与无知而频频皱眉、摇头叹息,又是否会 为他们的善良、真挚、悔悟与思考而连连点头、暗自发笑? 如果上帝真的存在,不知他会赐予地球多少年的生命?在那时间的尽头,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The Gods Must Be Crazy I&II》(上帝也疯狂1、2)这套由美国、南非、博茨瓦纳三国合拍的 影片分别摄制于1980年和1988年。据说此后又拍摄过《The Gods Must Be Crazy III》(上帝也疯,可惜我无从看到——市面上的碟片都只是前两部的合集,对于第三部的内容、相关信息 狂3)及水准都无从了解。导演杰米·尤易斯同时担任编剧、制片、剪辑和第一部的摄影。对于他的生平及作品我所知不多,只有通过《上帝也疯狂》系列窥测一二:杰米·尤易斯是一位思维独特的电影全才,兼具纯真的 心灵和锐利的眼光以及不凡的掌控力,非常善于说故事。他的智慧都包裹在层层笑料里,使人 非常乐于接纳。我喜欢杰米·尤易斯的,是他提供了用另一种角度看世界的方式。
于是,很多我们习以为常的事 理在布希族人眼里看来都变得新奇而滑稽了。基眼中的白种人就像神仙一样,而神仙或许就是 掌握了更为先进技术的未知生命。其实,基在那只人猿眼里又何尝不是神仙呢? John Boshoff(约翰·波索夫)和Charles Fox(查理·福克斯)分别担纲了《上帝也疯狂》系列的 配乐。两位作曲家的创作虽然相隔八年却风格统一,多采用简单的吹奏和打击乐器,时而忧伤、时而幽默,古朴、灵动、似拙实巧。约翰·波索夫为第一部所作的配乐,就像悠然行走在史前的 大地上,令人闻之忘俗;而查理·福克斯为第二部所作的配乐则更加宽广、恢弘,犹如面对着磅 礴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当然,在这样的影片里,驯兽师的功劳是不可小觑的。这个能与动物良好沟通的团队是由Viv Bristow、Jack Seale、Brian Boswell、Cheetah Research Centre、Tony Bristow、Wayne Sesle、Highgate Ostrich Show Fram七人组成的。透过镜头,观众可以领略到非洲大草原上壮丽的景色与奇异的 生物,感受到生命的神奇、美丽以及摄制组对这片大地饱含的深情。演员服饰虽然简单、普通却颇符合角色的身份,比如非洲女孩喜欢鲜艳色彩,披的棉布就非常 枪眼;凯特裹得严实而基仅着寸缕,反衬有趣。我个人比较喜欢第二部里泰勒博士所穿的柔粉 色洋装,既柔美又很好地配合剧情制造出喜感。此外,字幕也翻译得风趣而传神。如果吹毛求疵一些的话,我得说我不太喜欢第二部结束时两个小孩子侧脸相抱的镜头——那显 然是为了服务于画面构图而不符合常人的拥抱习惯。当然,谁也不会计较这点小小的“作秀”心 理,因为父子三人为团聚而欢笑流泪的画面足以感动每一位观众。碟片里分别附有Daniel Riesenfeld 丹尼尔·瑞森费德)(于2003年制作的一个记录短片和几段访谈。访谈包括演职人员对导演杰米·尤易斯的评述、拍摄过程的介绍以及他们对影片的理解,这不足 为奇,真正打动我的是那个名为《Journey to Nyae Nyae》(Nyae Nyae之旅)的记录短片。短片里,丹尼尔·瑞森费德出于对《上帝也疯狂》系列的喜爱、好奇与迷惑,于1990年、2003年 数度深入卡拉哈里沙漠,探寻主演真实的生存状态。在《上帝也疯狂》系列中饰演Xi(基)和Xixo(奇哥)的,是一位名叫N!xau(尼苏)的非洲 演员。他依然生活在卡拉哈里沙漠中—— 一个位于纳米比亚北部、同博茨瓦纳交界、叫“Nyae Nyae”的地方。“N!xau”不易发音,丹尼尔·瑞森费德仍习惯于用影片里的名字称呼他,只是在 短片里它们被写成了“G”和“qa'o”,估计是根据发音拼写而成的。《上帝也疯狂》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尼苏
第三篇:上帝也疯狂影评(范文)
从传播学角度分析《上帝也疯狂》
当我看到片名为《上帝也疯狂》时,心里顿时产生些许猜疑:上帝也疯狂?他是怎样一个疯狂?是喜剧片吗?„„?它和传播学能有什么关系?一连串的猜疑在我看完影片后边不觉为奇了。原来上帝真的疯狂了,而且和人类间的传播有着密切的关系,也明白了这部影片为何能成为一部经典的喜剧片。
我们都知道,符号是人类传播的介质,人类只有借助通过符号才能互相沟通信息,从而符号的基本功能也是不容忽视的,它具有表达和理解功能、传达功能和思考功能,只有达到这三种符号的功能,人类间把符号作为沟通的障碍就会减少了。而在影片中,这些功能表现的并不突出,只是从间接方面来表达各自的功能。
在影片中,每一个人物的对话都在传递着共通的信息。尽管在某个方面存在着隔阂,可是他们之间的动作、表情、状态都可以作为符号起到互通的作用。在片中,主人公基代表了原始社会的人物的特点,对于现代文明的事物感到及至陌生,当他来到现代文明的世界里,他的思想似乎没有受到想象中的冲击,而是表现出一种无知与好奇。在非语言符号的体系下,基通过动作、手势、表情、视线等等表现出他的庸俗与好奇。首先,基对事物的认识观不同。当基把人类认为危险的产物“枪”看成是树枝时,现代人却反映出危险的存在而不欢而逃,对此基表现出满脸的疑惑。观众们在此发笑无疑是正常的,而对于对陌生事物的人来说自然会感觉到不解,这就是一种沟通的障碍,是两个世界人的认识观的不同,对此人类在此时的沟通自然会产生制约与影响。其次是行为方式的不同。基把猎捕羊群中的羊作为晚餐,甚至把它与人类分享,然而作为现代文明世界的我们自然会觉得他违法了,可是基却不解他的行为受到了制裁,这种隔阂是显而易见的,作为观众的我们无疑会为他的无知而感到同情。最后,当基融入现代人的生活中时,他为史蒂在荒野中考察方式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基的动作与姿势都与现代人产生了差异性,表现出很多的喜剧成分。然而,影片中最突出的障碍无非是语言符号了,对于基的语音符号与现代人的交流中是不相通的,因此只能借助第三方的转述,不乏会出现些许语言表达与内容的障碍。
人类间的传播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他需要五个要素构成,即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的过程,在人类传播的过程中,如果缺少一方,不仅会使信息不能传达,而且会出现另一种传达效果。在影片中,基与史蒂在与布哈一伙的斗智中表现的比较突出。史蒂作为传播者向基受传者发出讯息,但是由于语言符号的不相通,必须通过史蒂的朋友作转述。他的朋友在其间转述的作用是相当大的,他不仅作为媒介的话语者,而且作为反馈传达讯息的回应者,讯息的精确性也需要通过媒介与反馈给史蒂传播者和基受传者。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基与史蒂及他的朋友表现得很一致,并不存在太大的隔阂,以至最后成功的打败布哈一伙,救出凯特小姐和孩子们,也最终以胜利的结局为此影片落下帷幕,符合观众们的心理。
人类间的传播是一种交流和交换信息的行为。影片中出现的两个不同时代人的交流,即原始人和现代人的交流,他们之间的交流也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困难,各种符号为彼此的交流画上了等号。因此,我认为影片能够如此完美,能受到大众的欣赏,在这一方面也是被大家赞同的,它为观众传播了优秀的文化。
第四篇:上帝也疯狂影评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必须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19世纪中期,恩格斯曾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大量论述,其基本观点在今天看来不仅是正确的,而且有些话已经成为经典言论,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
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特别是到了近代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往往把自己摆在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针对这种观点,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4页)在恩格斯看来,人不是处于自然的外部,而是自然的产物和组成部分。他讲的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作为自然的产物并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
事实上,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确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的生命活动始终遵循自然规律。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并建立起极其复杂而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虽然人类同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特别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始终同自然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没有人类,自然照样存在,即自然不依存于人类;但是人类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即人类始终依存于自然。
理解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虽然人同其他事物相比具有很大的独立性,但是人并非生活在自然之外,更不能把自己凌驾于自然之上,否则就难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看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实际上是人作为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同周围的环境和谐相处。诚然,人类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在一定范围内改造和利用自然。但是因为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对自然的任何改造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自身,所以绝不能把自然当作可以被随意改造的对象。自然的某些部分通过改造能够更好地为人类所利用,另一些部分则只有保持原貌,避免被人类改造和破坏,才能为人类所利用。人类改造自然的范围、方式和程度应当有一种自我约束。
二、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恩格斯认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出处同上)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是人类力量的源泉,也是人与其他生物最本质的差别。
从国内流行的一些社会科学方面的教科书和工具书对生产力的定义及解释来看,大都把生产力定义为人们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其实,利用自然是所有生物的本能,不少高等动物甚至能够在一定范围内改造自然。例如,水獭筑坝、蜜蜂筑巢,就其客观效果来说也
是对自然的一种改造。虽然这些动物改造自然的能力无法同人相比,以致被认为完全属于本能,但毕竟也在它们活动的范围内改变了自然的原貌,使之能够更好地为它们所利用。因此,严格地说,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并不是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差别。只有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才是人与其他生物的本质差别。在原始社会,人们最初只是在自己活动的范围内利用自然,包括采集野果,围捕猎物等,后来在劳动中逐步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当原始人捡起一块石头打击猎物时,还只是利用自然;当他把石头磨成特定的形状以便更好地使用时,已经改造了自然;至于开垦荒地种植农作物和驯养动物,则包含了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运用。如果原始人停留在只是利用自然的状态,一点都不知道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那么同其他动物就没有本质区别。人所以能够从其他动物中分离出来,就是因为在长期劳动中逐步形成了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能力。在近现代社会,人们认识自然规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逐步形成了门类繁多的科学技术。只有不断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才能科学地而不是盲目地改造自然,从而合理有效地利用自然,减少乃至消除浪费和污染。
在现实中,人们往往只是注意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近的后果,而对较远的后果缺乏认识;等到这种较远的后果经过积累而变得相当严重时才引起关注,最终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难以治理和挽回。这个问题在近代社会已经暴露,欧亚一些地方砍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和自然灾害就是如此。恩格斯对这个问题给予了富有远见的关注,告诫人们要学会预见和控制生产行为干预自然所引起的较远的后果。联想当今世界面临的一系列环境问题,重温恩格斯的教诲和告诫,人们应当有所启示和感悟。
三、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界的胜利
有不少文献引用恩格斯的论断:“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83页)这一著名论断已经成为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经典言论。
现代人为改造自然所取得的成就而感到自豪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些成就并不意味着人类战胜了自然。所谓战胜或胜利,通常是相对于战败或失败而言,既然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应当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征服和战胜自然的观念。不应在人与自然之间人为地构造战胜和战败的关系。事实上,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成就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取得的,没有理由说是战胜了自然。何况这些成就往往存在对自然和社会的负面影响,最终或多或少招致自然的报复。恩格斯当年所分析的美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和欧洲一些地方破坏自然而遭受报复的情况,同现代社会的情况相比,可谓小巫见大巫。由于世界各国特别是少数发达国家大量排放各种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的化学物质,导致全球温室效应增强和臭氧层破坏,危及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得不通过国际协议来减少温室气体和消耗臭氧物质的排放;一些杀虫剂和化学物质最初被研制成功时曾誉为重大发明,并大量使用,后来才发现最终却会严重危害人自身,不得不禁止使用;一些国家和地区实行“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模式,各种污染物大大超过环境承载限度,不得不投入并消耗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治理污染,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经济发展的成果,甚至得不偿失;国内一些地方毁林开荒,导致土地荒漠化,最终不得不退耕还林。这类事例不胜枚举。
所谓自然的报复,是一种拟人化的说法。自然是按照客观规律运行,本来不存在什么恩
赐和报复。但是因为我们人类宣称要征服和战胜自然,常常违反客观规律,结果遭受损失,在观念中被认为是自然的报复。不论怎样看,人类都需要冷静地反思自己的观念和行为。自然具有无限的广阔性和复杂性,总是存在未知领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人类认识、改造和利用自然的能力是有限的;自然规律具有客观必然性,无论古代和现代,人类都必须遵循自然规律,违反自然规律最终会自食其果。现代人无需回到过去敬畏自然和盲目崇拜自然的状况,但在自然面前保持谦虚谨慎,虚心向自然学习,在按自然规律办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不失为明智的态度。
第五篇:上帝也疯狂2英文影评
上帝也疯狂 The Gods Must Be Crazy(1980)
导演、编剧::加美·尤伊斯
主演:马瑞斯·威尔斯/Sandra Prinsloo/历苏/LouwVerwey / Michael Thys
类型:喜剧/动作制片国家/地区: 博茨瓦纳/南非语言:英语/南非荷兰语
上映日期: 1981-08-21(第一部)(挪威)片长: 109 分钟
更多中文名:众神也疯狂(上)上帝一定发疯了(上)
剧情介绍
虽然距离现代化的大都市只有六百公里,但居住在非洲卡拉哈里地区的人对于现代化的事物却一无所知。卡拉哈里是个看上去像沙漠却又不是沙漠的地方,在那里,每年有9个月的时间是干旱无雨的,许多动物都因为无法适应这里的环境而纷纷离开。可在卡拉哈里人看来,这里却像天堂一样美好,他们可以挖树根、收集清晨树叶上的露珠来解渴,可以靠打猎来维持生命,他们之间没有矛盾和纷争,在他们的心目中,上帝每天都在默默地注视并保佑着他们。如果哪天听到天空中飞机飞过的轰隆声,他们会以为那是上帝吃得太饱在打嗝。这样一个与世无争、生活得单纯而快乐的部落却因为一只从天而降的可乐瓶子发生了改变。
电影海报(7张)
那天,基(布希族)走在打猎回来的路上,从空中一架飞机上坠落的一个可乐瓶正好掉在他的面前,基把瓶子拿回部落,他们从没看到过这么漂亮的东西,像水一样透明却坚硬无比,他们把它当做上帝送给他们的礼物,渐渐地他们还发现,它可以吹出美妙的声音,还可以用来磨蛇皮。总之,几乎每天人们都能发现它有新的用途。可瓶子只有一个,人们第一次有了不愿意与人分享的感觉,一种莫明的情感出现在所有人的心中,很多人想到要独占它,人们开始为之争吵,甚至大打出手。基决定把这个将原本平静的生活变得不安的东西还给上帝,于是他带着瓶子上路了。一路上,基经历了种种奇遇,也引发了无穷的乐趣。
城市女职员厌倦了职场生活,决意要到森林中的部族地区担任小学教师;在当地考察的生物学家开着破车来接她„„
另一国家的反叛者也持枪闯入此地区,后面是紧追不舍的政府军„„
精彩视点:片中饰演非洲土著人基的历苏在拍摄完本片后,广受观众的欢迎。之后他又一连拍了续集和第三集。香港导演钱升玮邀请他拍摄了以香港为题的影片《香港也疯狂》,历苏即时成为了香港的人气偶像。稍后又拍摄了非洲版的僵尸片《非洲和尚》,与林正英、陈山河等人大演对手戏,该片更由周星驰和吴孟达担任配音。历苏为不少人带来了欢乐,但他却不渴望一直做演员,最大的愿望是回家乡过他热爱的生活。
电影《上帝也疯狂2》简介
上帝也疯狂2精彩剧照(16张)
中文名称:《上帝也疯狂2》英文名称:《The Gods Must Be Crazy 2》
导演:珍妮丝·尤易斯主演:历苏 Lena Farugia Hans Strydom
上映:1989年10月13日 地区:美国南非博茨瓦纳(拍摄地)
对白:英语南非荷兰语 时长:98 分钟类型:喜剧
剧情介绍:奇哥的两个孩子不小心上错车,开始了他们为期不长的奇妙旅行。一路上他们和一堆象牙作伴,摘食树上的果实,也不小心掉入水箱,见到了他们这一辈子都没有见到的水。发觉两个孩子丢失了,土著人奇哥又一次踏上了征途。他上一次的旅途,是为了丢掉给家族带来无尽麻烦的可乐瓶子,而这一次,是为了寻回亲人。
动物学家和女博士驾驶着飞机不幸误入沙漠,于是也开始了他们艰险也尴尬的冒险。来自于大城市的女博士,一旦遇到危险就形如超人捷过猴猿;临危不惧的动物学家也开始了与蜜獾和蝎子的死磕„„
同样还有永远会出现的坏人——免费带两个孩子观光旅游的偷猎者先生,带着满车的象牙,去与传说中的老大接头;此外,在片中客串的,还有两个水火不容的军人,一路上忙忙碌碌追追赶赶打打杀杀„„
于是,这来自于不同地方的三类人偶然碰头,寻亲的终于一家团圆,逃难的总算性命无忧,作恶的不免作茧自缚,让我们难忘的是其中令人开怀的故事、简单的讽刺、可爱的非洲小动物,还有两个孩子重逢的拥抱„„
两部《上帝也疯狂》,都有着两条主线。一条是纯朴善良的非洲好居民奇哥及其一家老小,一条是误打误撞闯入非洲的所谓文明人,包括好人与坏人。
于是前者因为外界“文明”的到来,而感到新奇、疑惑而质朴可爱,还有点小滑稽。就像是第一部电影里,奇哥跋涉千里,就是为了丢掉带给他们家族无尽麻烦的小小可乐瓶子。
后者则因为突然闯入了陌生的“自然”,而显得惊慌、尴尬,乃至手足无措。就像是第二部的动物学家,遇见了那只死缠烂打英勇无畏咬定鞋子不放嘴的蜜獾„„
当前者与后者相遇,两者尴尬相视,尴尬一笑,仿佛上帝善意的一个玩笑,但反衬出的是自然的“单纯”与文明的“莽撞”。
影评1:自己的上帝
2005-09-06 20:10:39来自: 慕来慕去
当历苏站在那个美丽的悬崖边上,一扬手,可乐瓶子在空中划出一道完美的抛物线,然后不见踪影的时候,我总是在想,这会不会意味着一轮新的涅磐?
广袤的卡拉哈里,那么神秘的一方空间。一群被时间所遗忘的土著人生活在那里。他们对现代化的事物一无所知,相信他们所不了解的一切事情都是上帝的手笔。没有近邻,亦没有仇敌,他们安然的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和睦而融洽,与世无争。人们彼此相爱互助,共同分享。那里虽然资源贫乏,环境恶劣,但都并不曾给他们的生存造成压力,反而使人们更加珍惜和感念上天的馈赠。
而在距卡拉哈里几千公里的城市里,人们正被高科技、高节奏的生活所驱赶,利用很多“高级”的工具,如汽车,如电脑,在繁华的街道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中匆忙穿行着。逼仄的空气无处不在,压榨了他们脸上的笑容。
影片开头的几分钟内,时空轻易地完成了这样的转换。并在第一时间揭示了导演的意图:强烈的对比,让看电影的我们不得不展开思考。
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这样的片断:历苏带着瓶子离开了卡拉哈里,在路上感到饥饿,忽然看到一群羊。于是他用浸了麻药的箭射了其中一只;然后走过去抚摸着小羊,对它道歉,解释自己的伤害并不是出于本意,只是生存所迫;看羊的小孩发现了,对他大喊大叫,历苏非常自然的邀请道“你也一起来吃吧!”;小孩跑了,他以为是去叫他的家人,反而更加高兴了;小孩带了警察回来,警察二话不说将羊抢走,历苏觉得这人想独吞,真没有礼貌,但是也并不生气,而是自己去找另一只羊„„
非常简单的一个过程,将历苏所代表的土著人的纯良本性表现得淋漓尽致。他们对自然有最大程度的尊重,因为他们本身就是融入自然的一分子。他们没有私有的观念,只有朴素的共享意识。他们无条件的帮助别人,因为他们觉得这理所当然,他们相信平等互爱是再正常不过的人际关系。
反观物欲横流中挣扎奔走的现代人,种种贪婪的欲望正一刻不停的潜滋暗长着。然而我始终相信,纯良的内心是人们所共有的,过去,现在,亦包括将来。正如影片中两个士兵的手拉在一起,尽管是被迫的,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没有绝对的仇恨和不可调和的矛盾;影片中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反面人物,即使是那些恐怖分子,那个偷猎的人,他们都只是丑角,而并非反角。现代人决不是被批判的对象,而是被同情的对象。他们都只是为了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上卫护着自己不受到伤害。他们的美好品质也没有遗失掉,而只是躲藏在内心某一块纯净的土壤,期待在合适的机会被开垦出来。我想,这也是导演所希望告诉人们的。
如同那条望不见尽头的车辙一样,人类的发展已经走出了太远的距离。这一路充满艰辛,充满了惊心动魄,才有了今天的繁华景象。历苏尽管是无意识,不自觉的行动,仍沿着车辙走出了很远。这象征着卡拉哈里不会永远封闭。可乐瓶子不会是唯一搅乱他们生活的东西,更多的现代化产品将不断冲击着他们的思想。他们终将被卷入现代化的大潮中。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么他们身上的美好品质,亦会被无可阻挡的力量所同化。这是令人担忧的。但换个角度来想,美好的品质本来就不应建立在落后、愚昧、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基础上。精神家园的最后一块净土不应该依靠他们来守护。
忙碌的人们啊,只要稍稍缓下脚步,就会留意到身边有好风景。对美好人性的寻找和重建,一定也不会太难。人,终将凌驾于物质之上。
在土著人眼中,现代人是上帝,因为他们的行为有着太多的不可思议;而在现代人眼中,土著人也是上帝,因为他们处于灵魂的本初状态。或许,每个人都是上帝——自己的上帝。
影评2:被时间遗忘的人 2007-07-20 15:00:19来自: 亲亲小才鸟
有两种电影会让我看过之后十分高兴:一是未经别人介绍,没有看过宣传,不经意看到然后发现惊喜连连;还有一种是一开始看一会觉得很不好看,耐着性子逼着自己看却渐入佳境,一发不可收拾的好看.这种感觉像是捡来的喜欢。
昨天看的属于第二种情况.《上帝也疯狂》,是经师妹介绍的,片子年代久远比本人还老些,因此画面还很粗糙,刚开始看还以为是纪录片,尤其是看到一批非洲土著人的时候偶绝望了,心想又是诸如关爱第三世界之类的无聊片。可是看到大约十几分钟,介绍完这批与世隔绝的土著人,故事有了转机,一只从天而降的可口可乐瓶子,打破了土著人平静的生活。故事情节曲折有趣,结构不乏精巧,以偶啰嗦滴笔调不知道几时能写完,只是有几个片断让我印象很深。导演用他独特而另类的视角给我们勾画了一个不同的非洲。
富饶的沙漠
首先是拍摄地选在环境恶劣的非洲大沙漠里,让人很容易联想到贫困与痛苦这种主题,可影片恰恰就完全没有提到环境给人们带来什么痛苦,相反,这群乐天知命的土著人非常感激上天赐他们的点点滴滴的水源和少之又少的食物,他们只因饥饿而捕食,从不贪婪,他们捕杀到一只羚羊,认真的跪在它面前,废一大堆话,向它道歉,告诉它并不想杀它,是为生活所迫„„
当野蛮遭遇文明
尽管他们不懂得什么叫文明,可土著人凯比文明人显得更文明,他懵懂的捕杀了牧羊人的羊,还大大方方的招呼牧羊人过来一起分享, 在他看来,牧羊人喊来的警察把他所猎的羊独占了,他很生气,可他并没有争执,而是转身去另外捕一只。警察把他送上法院,尽管也许他认为他受尽委屈,可他仍然保持微笑的面对那些文明人,可惜没有人给他回应。
滑稽的战乱
这是被称为非洲国家贫困的根源,可导演好像并没有对此进行什么深入的思考,严肃的政治在这里只是成为令人捧腹的笑料,被着实的讽刺的一把,一群又蠢又丑的恐怖分子,几枪就了结了一个国家一半的要员、火箭炮打落一把香蕉,战斗间隙偷空打牌的一对活宝„„很有非洲版无厘头的味道。
世界尽头
经历千辛万苦,凯终于来到了一个断崖边,他深信已经到了世界的尽头,毫不犹豫的扔下了那个象征邪恶的可乐瓶子,瓶子在空中划了一个优雅的抛物线。凯圆满地完成了这次重任,回到了族人身边,重新过起快乐的生活。
看完电影,被这群光屁股滴土著人感动了,他们因感恩而富有,因无知而快乐,因善良而可爱,他们是幸福的,只希望老天不要再跟他们开玩笑,什么时候又来个不讲道德滴飞行员,从飞机里乱扔垃圾又刚好砸在这片净土上„„
影评3:伊甸的沦陷
2006-05-06 03:39:01来自: Albatross(I'm what I'm doing.)
他们是谁?他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偶然翻出The Gods Must Be Crazy(《上帝也疯狂》)这部比我年纪还略大一点儿的“老”电影,思绪一下又飞回到我一直所向往的那片神秘的土地,只不过这一次主角不再是Okavango肆意涌漾的河水,而是隐居于Kalahari沙漠腹地的布须曼人。片子的画面质量和剧情设置皆可一笑置之,唯有老导演Uzy对现代文明的叩问是令我为之一震的,类似的叩问在宫崎骏老先生的《幽灵公主》中似曾相识。两种生存方式的对比是如此鲜明,以至于刺眼,导演的褒贬之意溢于言表。但是,难道
我们的文明真的走错了方向吗?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在Uzy的镜头里,赤身裸体的布须曼人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地享受着生活,没有私欲,当然也没有纷争,不必每天被6点钟的闹钟吵醒,也不必整天担心被老板炒掉,这样的场景难免会让人想到伊甸园,想到《黄金时代》。然而实际情况是,或许布须曼人真的很快乐,但至少从物质上来讲他们从没有生活在天堂里,现在更不是。想想吧,有谁会主动选择Kalahari这块不毛之地作为家园呢?有谁想尝试一下在零度以下的冬季夜晚光着身子睡在沙地上?反正这不是我所想象的天堂的样子。但他们别无选择,那里是这个古老民族最后的“保留地”。“THE Bushmen were members of a division of the human species that in all probability once occupied the whole, or nearly the whole, of the African continent.It would seem that they were either totally exterminated or partly exterminated and partly absorbed by more robust races pressing down from the north, except in a few secluded localities where they could manage to hold their own, and that as a distinct people they bad disappeared from nearly the whole of Northern and Central Africa before white men made their first appearance there.”
从Bleek和Lloyd1911年发表的研究笔记中可以清晰地勾勒出这个人种的命运:布须曼人(Bushman, or later 'San')曾经几乎是整个非洲大陆的主人,只是由于进化缓慢,逐渐被发展出更高文明水平的Hottentot人和Bantu人所取代(这是一个相对文雅的词汇,它掩盖了征服的血腥过程,想象一下白人是如何取代新大陆的印第安人的吧),所以当后来的白人殖民者发现他们时,他们的生存区域已经收缩到了沙漠腹地。当然,也正是由于与世隔绝,这最后的一小部分布须曼人才得以幸运的存活下来,得以出现在那个神奇的相机镜头前。
下面这张来自《国家地理》的地图清楚地标明了布须曼人领地不断萎缩的过程。
影评4:上帝也疯狂——自然战胜论2007-06-29 06:03:16来自: 都不贱拧巴莫问天
这是一个很显著的,自然战胜论。视野里的非洲,是一个幕天席地的天真。上帝是好姑娘,她给了你露水和贫瘠,给了他水龙头和充盈。你不能说哪个更好,也许你两个都需要。但是如果你犹豫,你最好听从电影的建议。电影的象征意义是可察的。通过一些特定的人和物,你看到两种存在的碰撞:博士当是自然主义者,土著是原生态的自然,女教师是可争取的社会受众,至于那个很懂得讨女人欢心的小资者,应当是大工业时代铺天盖地的废水和残渣。更直接的是政治,战乱和枪支。疑问式给出我的看法:1.博士在接女教师一路上的状况百出,二人之间的误会,是不是人们对自然的曲解乃至直接的无解和忽视?2.博士面对女教师的笨拙,是不是自然在面对社会受众时的措手不及和无力?隔阂的产生,是不是在于工业时代,自然的陌生和距离化?3.笨拙的博士却在土著的帮助下解救了人质,这是不是执导者最想告诉我们的:自然根本的战胜力量?4.人质解救后,却是小资分子来冒领功劳,这是不是暗喻着人类社会制造对自然侵吞的事实和工业进化的表象利益?5.土著最后将瓶子扔进了悬崖,这是不是象征着自然对工业和社会制造的摒弃和——最终战胜?电影的基调是幽默和调侃的,但是无法控制的思考带来沉底的悲哀。离开屏幕,我们看到什么,又可以做什么?自然主义者是悲壮的,电影让我看到绝望下不改初衷的战胜。在非洲草原上,好姑娘给了露水和天真,土著们用这两样东西圆满了单薄的生存之路。然而机车开进来,枪支喷火肆虐,草原上留下车辙痕迹和废弹的残骸;战乱和骚动,更是人类制造在自然脸上的疯狂涂鸦,执导者执意让自然战胜,似乎是在踮起脚尖向上拔离,渴望挣脱地心引力般的悲壮和挣扎。好吧,相信你的战胜,带点天真的色彩,但我不嘲笑。而人们,我不能要求你效仿梭罗偏激的环境主义,但是我祈求你至少跟着我一起信任,带些天真。编织一个天真的童话,与我亲爱的虫子共享。
——献给孜孜不倦用QQ给我传本电影的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