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读《凤血》观后感
读《凤血》感
人间黄泉,红颜白骨,你都逃不出朕的手心。——少恒放下《凤血》这本书,我有种说不出的忧伤。从头至尾的忧愁笔调贯穿了我的思想,如若任我选择,我不做昀凰。纵然集万千美貌、聪慧、专爱于一身,可我不愿为她。她活的太苦,爱的太辛。三岁以前,她尚有疼爱她的父皇,而那个疼爱她的父皇却又可以一夕之间屠戮她外祖父一族,逼疯她的母亲,更用了十六年的时间忘了她这个女儿。她爱少桓,却又那么遮掩。少桓灭了她的父皇,杀了她皇室兄妹,独留了她,宠着她。可他现在已不是当年那个不知明夕何夕、靠她荫庇的怀晋太子的遗孤,他是皇上!她可在人后不承欢不卖笑、真切地仍叫他少桓,可在人前却只能称一声“皇兄”……
我也不做少桓。他幼年遭逢政变,父兄被戮,皇叔为了皇位可以斩尽杀绝,连妇孺亦不放过!他肩负着万千仇恨,更肩负着多少个亡族的嘱托。他的本意并非皇位,而是万千为保他而死的亡灵之嘱。他爱着昀凰,却也只能将她私藏。他亦可以给她以权以名分,然他知道,这些尚不足他的爱的万分之一。“昀凰,即便是黄泉白骨,朕亦与你一起。”
我更不做沈觉。纵然位高权重、少年英才、秀雅儒俊,那又怎样?一样得不到昀凰为他一笑。假若废帝在日,他索婚之时勇敢地重复一声“清平”,结局又该如何?也许昀凰会忘了已十二年不见的少桓,然后爱上他,从此终老;又也许朝倾之后,少桓兵戈相见要回昀凰......可是,一切都没有“假若”,因为他有个不容背叛的信仰——皇上——少桓。所以他甘愿误娶临川,甚至临川死后再不续娶。也甘愿在昔日清平公主今日宁国长公主昀凰面前收藏起全部情感,竭忠尽智地效忠于她和她所爱的人——少桓。我亦不做废后郭氏、何皇后、裴令婉以及后宫其他诸妃。她们不过为一个男人而活,为他喜怒哀愁,却从不知,他的心,从没放在她们身上......红瓦高墙,所有堂皇掩映下无非是肮脏、权势、财富、宠幸、争斗、死亡......让每一个人,上至帝王帝后,下至宫女太监,都在步步设防,一个不慎,万劫不复......不敢多言一个字,多行一步路,多表一个神情,不能真爱,也不能真恨,永远只是半真半假地活着,直至再度轮回。
把世间最尊贵的君主和天下所有最美丽的佳人设在了一场最肮脏残忍的游戏中,以最美丽的姿态赏玩着最丑陋的戏曲,各尽手段之后,究竟是何人赢了,又是何人输了?大家费尽心机,却都输了,输在了轮回里。用无休止的争斗和鲜血加速了死亡。
清凉的雨啊,是否能冲洗尽青砖上的那缕殷红?让它别再那样地触目惊心。
第二篇:血钻观后感
血钻观后感
血钻,红土!——血渗入土,化身为钻!坐在教室去看这部电影,以前看的战争片只是在表演以前发生的故事,而这个是目前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事情!童子军,无休止的被反叛者突然袭击,政府的无能为力。
这片土地真的是被上帝遗忘的大陆吗?没有,片中有一直想要帮助他们的女记者,有一直追求努力幸福生活的Danny和Solomon,还有一直在帮助孩子们,收留孩子们的校长大叔,当然,通过这部片子,也会有很多有社会责任感的观众。真的希望有一天,非洲和平,非洲人民自信和真诚地说:“T.I.A.=This is Africa!”。马上就是新的一年来到了,本来不应该写这样如此让人悲观和感到内心震撼的影片的话题的,但是我不得不去说,因为,在我们欢快的度过2013年年末选择自己喜欢的礼物去迎接新的一年的时候,在世界上有的角落或许某些人因为贫瘠、战争和疾病离开这个世界,甚至不能看到新的一年到来的曙光,可以说我被这部影片深深的震撼了,《血钻》一部讲述非洲塞拉利昂政府和反叛军为了各自的利益连年征战和欧美一些钻石商的不法走私开采钻石的非洲人民的血泪史。看过后有了如此深深的感触,那一粒粒晶莹剔透、小巧玲珑、价格高昂,让无数女性期待的哪怕只是小小的一粒能够代表地位、身份、品味、金钱的钻石后面是由多少非洲人的鲜血浇灌出来的,是由多少隐藏的罪恶铸就的。非洲大陆长期以来流传着一句俗语:“If You want long life,never touch the diamond!”(如果想获得长久,千万别碰钻石)。Danny(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饰)是一个游走在战争和死亡边缘,靠非法交易钻石和走私武器为生的黑市商人,在偶然的机会发现了一个生活在塞拉利昂的偏僻渔村本来有着幸福和美满生活的普普通通老实本分的渔民Solomon(迪杰蒙?豪索饰),在自己的村落被反叛军屠杀后抓到开采钻石的矿山工作时,偶尔发现并拥有了一颗世间罕见“小鸟心脏”般大小的粉色钻石;(珍妮弗?康纳莉)一个有着职业冒险精神的想报道和调查有关非洲血钻交易黑幕的记者在无意中认识了Danny。一个想要拥有那颗价值连城的钻石并离开非洲的黑市商人Danny;一个想要和自己家人在一起并把自己的儿子从反叛军手中夺回的黑人Solomon;一个想要报道血钻内幕的记者;三个陌生人,为了三个不同的目的,被命运安排在了一起开始了一场生命的冒险。有关非洲战乱的片子我们看过了很多,无论是反映种族屠杀的《卢旺达旅馆》,还是反映政治黑幕的《不朽的园丁》,到尼古拉斯的反映国际军火黑幕的《战争之王》,非洲人民那不幸的生活一次次撞击你我的心灵,使我们不得不深思究竟什么在导致非洲长年的战火连连、生灵涂炭,那些非洲的当权者们为了自己的目的和利益,把一粒粒靠压迫和剥削本国人民非法开采出来的钻石卖给欧美钻石商后,换来武器再次投入到互相残伤的战争中,于是更多的人又为之死去,周而复始,于是非洲人民的苦难也就连绵不断。就像片中的Solomon对Danny所说的:“我明白白人想要钻石,但是不明白自己的兄弟为何要互相残杀!当和平到来时这里会成为天堂。。”为何自己的兄弟要互相残杀,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其实,对于Solomon来说要求真的很简单,只要有饭吃、家人幸福、自己的儿子能好好上学,当上医生就好。可是,当我看到片中像Solomon儿子那般大小的孩子被反叛军抓走洗脑、教育后充当起了新的战争炮灰,“少年杀手”、“灾难大师”、“苦难使者”、“死亡天使”。。当这一个个令人胆战心惊的名字从一个个稚气的脸上说出来的时候,当他们和杀害他们父母的刽子手一样端起枪面目表情的在杀害其他无辜的受害者时,他们已经沦为一个个冷酷战争的机器,这一切的一切只不过是那一粒粒小小的钻石背后的高额的利润。
影片在富有非洲特色的打击乐中,给我们展现了非洲哪本来美丽、如诗如画、生机勃勃的大陆,那本来是一片可以幸福生活的乐土,却被那一粒粒小小的钻石带来了连年的炮火,打破了这里美好平静的一切,苦难、饥饿、血腥、死亡随之而来。“你认我我是恶魔,是因为我生活在地狱。”一个人间的地狱,一个可以把人类的所有道德、伦理抛弃的地狱。就像中校对Danny所说的,非洲的土地之所以是红色的,是传说被争夺土地人的鲜血染红的,非洲很久以前就已经漩入苦难的深渊,但是钻石又加深了这种苦难。片中Solomon在Danny的帮助下逃离非洲后,走在没有战火的伦敦街头,看到名贵珠宝行中那璀璨夺目的一串串钻石项链等其它首饰和他与其他非洲同胞在枪口和死亡下开采钻石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人为之震撼和反思。最终Danny还是没有离开这片红色的土地,在夕阳的金色余晖中放眼展望非洲这片广阔而又美丽的土地中,他把自己的鲜血也混入了这片红色的土地。。。我认为这是这部片子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镜头。
众多演员在这部片子中表现很是出色。特别是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在好莱坞的无数年的摸爬滚打中,渐渐的成熟起来,脸上少了稚气,多了分成熟和稳重,从《泰坦尼克》到《飞行大亨》到今年的美版《无间行者》再到这部影片,让人看到了一个努力使自己摆脱被人称之“奶油小生”的形象而努力成长着,如今我们的奶油小生的演技也已日渐成熟和老成,尽管他跟奥斯卡小金人一再错过,但是,他在这部影片中的表现是如此的细腻和真实,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生活在无奈中的黑市商人的人生,他的表演是如此有张有弛,让人很容易的进入到他的内心深处,为之感动、落泪。导演爱德华?泽维从《秋日传奇》、《最后的武士》再到《血钻》,他的影片中的画面常常壮观、规模宏大、又带史诗色彩,本篇中非洲的那广袤的红色土地在导演手中是那样美丽、如诗如画而又时刻透露的残酷的现实和血腥,整部影片结构紧凑、环环相扣、让人觉得在一场场残酷的现实冲突中度过的两个小时是如此之快。而导演对一些大场面的把握和人物心理的刻画是如此恰到好处。
看完本片后我明白了血钻的含义,尽管沾满鲜血仍然眩目的让人趋之若鹜。在震撼之余,我深深感受到我们是如何生活在一个奢侈的社会中,也一直在反思自己是否在将来人生中的某一天中,还会去去买自己曾经期待的那一颗钻石?还是或许更多的是在震撼之后不过多久的忘却?刚刚和一位朋友讨论,非洲或许真的不会因为我不去购买一颗钻石而改变什么,尽责和现实之间永远不能划等号。但是,我得想法和导演的目的或许很相似,那就是让人们更多的人为非洲连年的生灵涂炭的原因去做去更深入的思考,看着那一个个因战乱躲在难民营中的非洲人民苦难的表情,或许那些还在收购血钻的人或为此感到心灵不安,或许还是唯利是图不为所动,但是最终的审判总会到来,有些人最终会为自己的所做的罪恶承担后果。就像鲁迅先生所说的尽管我们都在黑屋子中也总要呐喊几声,来引起共鸣和深思。
最后强烈在本年末推荐此片,因为它是如此震撼你我的心灵,每看一次都会有新的收获。
滴血的钻石、生命的思考——评《血钻》
10针本2班 陈凯
2012003027
第三篇:血钻观后感
假如整个世界追求和推崇的华美,因为通过影像的传递,造成那璀璨背后令人不寒而栗的罪恶被真实的呈现,并将看似坚固的华美过往击碎,不要怀疑,这就是《血钻》想要告诉你的。如果你把《血钻》仅仅想象成一部风光绮丽的片子,夕阳下,那些旖旎的湖边浅滩,茂密的丛林深处里终究会有罪恶滋长,自然界的弱肉强食的法则在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上演。于是,当一部电影,把这种曾经在你我眼中带有着璀璨面目的美丽物欲击碎时,我们知道:通过滴着鲜血的双手触摸到的这片土地。既是非洲。家庭、职业,还是梦想?
影片中的叙事上的团体分为三方:淳朴的渔民所罗门,记者麦迪和由莱昂那多扮演的丹尼,当然,那些在他们眼前的共同力量:所有的地方武装和雇佣军队。都在影片的进程中不断滋扰并拷问着我们内心,那些冷血的一面在这个慌乱的年代中,通过对物质的追逐和频繁的暴力被无限的放大。
所罗门的想法很简单,一个家庭的完整在它看来胜过一切,因此,本来善良淳朴的他能对着所有阻碍自己家庭完整和企图破坏的这个家的人发出怒吼,哪怕他的力量在遍地枪火的年代显得那样的不切实际和渺小,却是一个人的正常反映,只不过,这个年代的疯狂把他凸现的那么执拗,这是人性中的善的悲哀。不过,这好似微光的善让结尾的一切得到了合理的诠释,让丹尼的回头终究有根可寻。常常在国产片中被搬上银幕的“一根筋”的人物,被所罗门的扮演者迪吉蒙.豪恩索略带本性的粗犷的言词描述得直如人心,他在铁丝网两端对着敌人和亲人的两次怒吼,都让人不忍看着一个父亲的失落和无奈,是的,他只要一个家庭,于是他对丹尼的枪口所说的话那样的令人动容。而面对每一次的伪装行动,他的不合作的理由就是:我不是某某。言简意赅下的纯白让血钻的归属不言自明。
记者麦迪的身份被所有的人不解和抵触,在那样的一个**国度,一篇文章的真实性不会被那样深陷水火的民众和对敛财和掠夺疯狂的人们正视,他们宁愿相信这第三世界的与世隔绝,而丹尼.阿彻的回击代表了那些敛财高层对秘密的固守和对这种大众媒体的敌视。而在影片的前半段,丹尼对其的态度和交往只是因为麦迪记者身份的便利,和其所交换的一切。
这种职业的立场在乱世给人们以极大的可能性:正如麦迪自己所言,夹杂在天气预报与其他新闻间的非洲战乱往往只是几分钟,而放在很多像所罗门一样无助的人那里,却是一生。于是,记者的职业操守已经无法迫使某些人能够选择真像,和将真像公布。珍妮佛.康纳利略带瘦削的面庞上带来的坚毅,比之更多好莱坞女星更为传神的使血钻的秘密大白于天下。
而丹尼.阿彻这个人物。被莱昂那多带着一口流利的非洲英语植根在了每一个观影者的心中,尽管在带着羊群偷运钻石越境被发现时的震怒还能看到他自己的影子,但是无可否认的是,莱昂那多在转变,其实他一直在表演路上前进着,或者说,他真的是一个演员而非明星。人们关于他那略驼着背吸烟的不羁,怀笑的表情不会忘记,尽管人们在对他的表演本身永远无休止的争论。也就是说,只因为盘活和扩大了个人知名度并到达声望顶峰的那艘巨轮当年的影响过于巨大。活生生的将他的演艺生涯撕裂成了两段,而人们之后的选择性失明却将之前那些颓废的少年和悲情的罗米欧统统遗忘。
我们可以看到,两次和麦迪的交谈,在近乎按部就班切换的二者面部特写镜头下,那些长段的台词,传递的是丹尼逐渐改变的心路历程,从最初的抵触到简单且迫不得已的信息交换,到最后近乎无望的把对方的一切铭记,那薄薄的纸片上承载的一个人的过往竟是如此的遥远。这种对财富和梦想的幻灭被丹尼的自我转化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想从多年来提拔和利用自己的将军那里分一杯羹,还是近乎疯狂的阻止和制约着所罗门对儿子迪亚的寻找,都显得入情入理的疯狂和贪婪。最后的夕阳下,山顶那滴滴渗入土地的鲜血和面对着美好风景死去的追梦者。让观者无比唏嘘。
常态下的工业美学特征
所有观看过《血钻》的观众,都会被影片中那些广袤的草原,旖旎的风光,充满活力的热带动物的频现所左右视线,这种不经意的视觉打动,和每一次转场时通过大气的航拍交代地点的镜头下的一切,虽不新鲜却迎合了大部分人的喜爱心理和审美惯性,毕竟满地饥荒的非洲,100万人在眼前杂乱生活的非洲并不能通过简单的心里猎奇使得观众支撑这三个小时。
而个体方面,丹尼.阿彻甫一出场便定下基调的悲剧人物,像所有的好莱坞同类影片的主角一样:真实、果敢、不择手段却又良知未泯,并在最后的觉醒,都跳不出这条影帝之路的范畴。而在影片的叙事内部,被打碎的还有那些真实性,比如遍地火光下丹尼和所罗门的超人态的两次飞奔。分别来自中段旅馆前和街巷中,以及结尾的空袭轰炸。这种强调瞬间的感觉而不去探讨真实性的一切都带有着我们熟悉的味道。毕竟,题材是我们不熟悉的,叙事和表现形式是我们所习惯接受的,这种简单的触及对所有的人都毫发无伤的完美着。不过,尽管我们不会在这种平稳的内核中得到极为深刻的触动,甚至转身就会将所有的血泪抛之脑后,但是不得不正视的是那些精良和独具匠心的细节。比如结尾处,丹尼.阿彻在山顶和麦迪的通话,要注意两方面不同的不只是地点和周围的景致,还有那极为深刻的冷暖色调的强烈的对比,这种从影片开篇延续至今的对比终于在丹尼的死中被提升到了极至。滴血的土地,湛蓝的海天,永远相隔的是两个世界的一切,在后者太平盛世的我们,无法回避这种看似好莱坞舍生取义的感怀。
如果说,《血钻》的最聪明之处,就应该在于它将以前所有关于非洲的影像的精华的筛选与重组,《不朽的园丁》的不宣秘闻和商业假相,《战争之王》的人性反思和武器使用论的对立,《太阳之泪》的美国拯救和丛林鏖战。《黑鹰计划》街巷激战和真实还原。《卢旺达饭店》的残忍杀戮和人间惨剧。这一切,都通过《血钻》一一还原。
本杰明的中立部族仿如世外桃源,而这种中立其实是没有选择的结果,当所有人疯狂的时刻。我们宁愿选择沉默。也只能选择沉默。以求这乱世的自保。上帝已经离开非洲,他剩下的一切都仿如光泽尽失。而眼前的路都是靠人类的自我想法去决定,利益还是道德?贪欲还是人性?单靠《血钻》无法改变。单靠我们,又怎样改变?
血渗入土壤,这片看似美丽的富饶之地,叫非洲。
这一刻,世界没有光泽——《血钻》
第四篇:血溅乌纱观后感
近日来,单位组织观看了豫剧《血溅乌纱》,讲述的是发生在古代的一起含冤血案:商人苏玉珠住进一家客店,因他手臂上戴的一对儿玉镯是传家宝,县太爷的内弟赖都头见财起意,半夜潜入客房实施盗窃。苏玉珠发现后与赖都头搏斗,搏斗中,苏玉珠咬下赖都头一个拇指,赖都头随手抄起客店老板刘财的斧头将苏玉珠砍死。巧合的是,当晚刘财在砍柴时不小心也将自己一只拇指砍掉。赖都头遂以此诬陷刘财谋财杀人。县太爷与赖都头沆瀣一气,将刘财判为死罪。适逢新任知府严天民上任,刘财女儿为父鸣冤,严天民重审此案。其间,县太爷投严天民夫人所好,将从苏玉珠处劫得的一只玉镯送给严天民夫人,并托严天民夫人将刘财的假口供放入案卷中,结果造成严天民错判刘财谋财杀人。为替父申冤,刘财的女儿在严天民家做仆女,偶然发现严氏手上戴的玉镯,才引起了严天民的重视,开棺验尸后真相大白。严天民将县太爷和赖都头处死,夫人下牢,自己拔剑自刎,以此谢罪。
严天民的廉政与傲骨令人敬佩,当他发现自己犯下无法弥补的错误时,毅然决定“罚爱妻、惩自己”以死向天下昭告,他做到了求实,做到了清廉。作为一名国家领导干部,联系近日来学习加强党的纯洁性教育活动,我深受启发。
首先,通过观看《血溅乌纱》,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国家干部,要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时
刻牢记一切干部都是人民的公仆,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员的天职。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正确对待和把握个人利益,淡泊名利、无私奉献。要时刻自重、自警、自醒、自励,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正确立场和态度,自觉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端正思想作风,提升思想境界,淡泊名利,工作中不计较个人得失,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在为人民服务中得到最大的快乐和满足。
其次,这部戏剧告诉我们,作为一名官员,一定要有自己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理念。我们国家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实践证明,共产党员只有坚定政治信仰,追求和树立远大理想,才能始终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任何干扰所惑,才能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勇往直前,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是党性所在,是时代要求。因此,这部片子教育我们全县干部职工要坚定理想信念,牢固树立政治观念、党性观念,加强学习,在学习教育中涵养纯洁性,确保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动摇、不迷失、不糊涂、不犯错;要按照“六查六看”的要求,扪心自问,认真查找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上的差距,为民、务实、清廉上的差距,在思想上照一照“镜子”;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自觉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实现“做党的忠诚卫士,当群众的贴心人”的要求,使党员干部真正做到对党和人民负责。
最后,作为一名正式的共产党员,我时刻准备着,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都严格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保持党的纯洁性”要求每一位党员都要加强党性修养。良好的党性修养,既是一种品质;又是一种能力;还是一种行为,是三者的统一。同时我还要学习的知识很多。深知要增强政治坚定性,就必须通过学习、改进和锻炼,来磨砺自己的品格和意志,以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和思想道德上的纯洁性,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抵御错误思想,不仅从思想上,更要从行动上来证明我是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同时也是艰苦的。既是施长才华的舞台,又是历练人生的学校。我将在这个岗位上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协助领导和同事做好各项工作,谨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做到学以致用,体现自身价值。在锻炼中成长、在成长中成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上级组织对我的精心培养。
第五篇:《一寸山河一寸血》观后感
《一寸河山一寸血》观后感
台湾大型抗战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拍摄于一九九七年,该片的名称出自当年蒋中正鼓励青年从军之语:“一寸河山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该片从国军的角度描写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影片大量采用真实的历史镜头。
这部影片为什么要开创台湾电视纪录片的“第一”呢?才华横溢的著名电视编导陈君天沉吟片刻,缓缓地说:“我们中国人近百年来没有尊严,死了那么多的人,非常冤枉。一直到今天为止,还有人认为日军侵华不是真的。不少人已经把这个事情慢慢地淡忘了。”陈君天和他的团队不辞劳苦,前往日本、美国、俄罗斯和祖国大陆收集胶片、图片和文字资料。摄制组访问了近800名见证人,采访对象分布在世界各地,包括在台湾,在祖国大陆,还有在美国、在日本的。被访问的很多人年龄都在78岁以上,从78岁一直访问到103岁的老人。问他们早上吃什么可能全忘了,唯独战场上的事他们忘不掉,记忆非常深刻。
看了此片,思潮澎湃,无数次止不住的流泪,为我们的祖国曾经的苦难哭泣。其实,写下这些,并不是全盘否定共产党否定解放军在过去抗日战争中的贡献,只是,在初、高中的历史课本上总是对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历程大书特书,而国军的辉煌战果则一掠而过,让人产生了误读,那就是敌后游击在抗战后期起到了主要作用。但实际上,拨开迷雾看真相,抗日名将中,王耀武、张灵甫、薛岳、胡链、邱清泉、胡宗南等浮现出来,这些都是黄埔军校的精锐,他们真的不抗日么?李宗仁、白崇禧、阎锡山、刘湘等地方派系,也能尽释前嫌而一直对外,这难道不是一种民族大义么?国军伤亡惨重乃至节节败退,难道不是国力不济所致么?
现在突然间知道了这么多历史,看到了这么多画面,听到了听么多声音,心灵突然被震撼了,不为别的,只为了曾经那样错误的误会。也许,我们还没有权利去评论那样一个年代、去评论谁是谁非,毕竟,政治这个话题太沉重了、太复杂了,不是我们能说的清的,成者王侯败者寇。
抗战拯救的是民族危亡,而并非为哪一党派而抗战。国军将士恐怕不是为了拯救国民党政权而抗战,而是出于民族大义而视死如归,正如介子推并非为了得到回报而割股。可由于国共之间的恩恩怨怨,国军将士一直都难以得到公正的待遇,他们的历史功绩往往被湮没在历史的烟尘中。纪念国军抗战的纪念地似乎只有湖南衡阳成规模,广州的几近破坏殆尽,其他地方的更是寥寥无几。
在民族大义、民族存亡面前,政党之争是多么的渺小。胡书记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在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各党派、各民族、各阶级、各阶层、各团体同仇敌忾,共赴国难。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到处燃起抗日的烽火。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领导的抗日军队,分别担负着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作战任务,形成了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战略态势。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组织了一系列大仗,特别是全国抗战初期的淞沪、忻口、徐州、武汉等战役,给日军以沉重打击。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和其他人民抗日武装力量奋勇作战。”我认为胡书记对抗战历史的评价还是比较客观的,我们在追思英雄的时候也记起了那些为国牺牲的国军抗日将士,希望我们诚挚的哀悼能抚慰英雄们的在天之灵!
把历史还给历史,让真相长白千秋。我们的目的就是让下一代知道,抗日战争这8年之间所发生的事情。民族的苦难和尊严,所有中国人都不该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