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5 号)

时间:2019-05-13 21:15: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财政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5 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财政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5 号)》。

第一篇:财政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5 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

财会函〔2008〕5 号

财政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

年报工作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2007年是新会计、审计准则体系全面实施的第一年,做好新准则实施工作不仅关系到上市公司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对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运行和贯彻中央“走出去”、“引进来”的战略意义重大。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注册会计师协会,均应高度重视,加强领导,认真履行职责,切实防止上市公司2007年净利润和净资产同比出现非合规波动现象,确保新会计和审计准则实施到位。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跟进和督导本地区上市公司年报编制工作

(一)确保在上市公司实施好新准则是财政部2008年会计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财政部已成立了新准则实施情况工作组(名单附后),制定了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的方案,密切关注每一家上市公司公布的2007年年报,继续采用“逐日盯市、逐户分析”的方式,跟踪分析每一家上市公司的2007年年报,全面、准确地掌握上市公司执行新准则的情况。对于在年报分析过程中发现的非合规问题,财政部将对有关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专项检查。

(二)各地财政部门2007年年初成立的新准则实施情况工作组,应在熟悉新准则及相关文件的基础上,制定本地区做好上市公司年报工作的方案,对本地区上市公司年报相关工作,作出统筹安排。随时掌握本地区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披露时间和进度,做好每一家上市公司年报的跟踪分析。

(三)各地财政部门应督促本地区上市公司认真学习、全面把握新会计准则以及准则发布后的相关文件规定,要求对于新会计准则首次执行日的期初数在2006年年报提供的数据基础上认真核实,同时按照有关衔接办法的规定对比较报表的数据进行调整。对于2007年净利润和净资产同比变动幅度较大的项目,要督促上市公司认真查明原因,属于新准则执行不正确、不到位的,应当予以更正,除此之外,应当作出说明。

(四)各地财政部门应督促本地区上市公司在执行新准则及编制2007年年报中贯彻稳健性原则,确保其资产的价值反映未来经济利益流入的能力,对于出现减值迹象的资产,通过减值测试表明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要求上市公司足额计提减值准备;督促上市公司对于因或有事项产生的义务符合会计准则规定的确认条件的,必须确认费用或损失;对于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项目,要求其确定的公允价值应当具有可验证性,除自活跃市场取得的市价外,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公允价值的,应当要求上市公司充分披露所采用的估值技术方法和各项参数;密切关注上市公司披露的关联交易,对于显失公允的关联交易,应当敦促上市公司更正;提醒上市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担负起《会计法》赋予的责任,对本公司出具的2007年年报的真实性、完整性承担法律责任。

(五)各地财政部门应密切关注本地区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情况的宣传报道和媒体反映,经常性地组织专稿,向媒体提供本地区上市公司实施新准则的客观信息、资料和正确评价;发现不实报道的,应当及时与有关媒体进行沟通和更正,严防不实报道对新准则实施造成负面影响。

(六)各地财政部门应严格监控上市公司年报披露工作,选择有代表性的公司进行现场跟踪,全面掌握本地区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切实了解上市公司在年报编制过程中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无法解决的,应当立即上报财政部。上市公司年报披露结束后一个月内,各地应形成本地区该项工作的总结上报财政部。

二、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在安排2008年会计监督工作时,要将关注上市公司年报作为日常监管和专项检查的重点

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要充分利用注册会计师业务报备网络系统和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渠道,对本辖区内上市公司年报及相应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进行跟踪分析和监控。在开展2008年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时,必须将上市公司作为检查重点,对异常的上市公司年报要及时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发现上市公司年报存在问题的,必须延伸检查为其出具审计报告的会计师事务所。同时,对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检查应侧重于新审计准则的执行情况,并将具有证券业执业资格的事务所作为检查重点。各地专员办还可根据本地情况,深入上市公司和会计师事务所,开展上市公司、会计师事务所执行新会计、审计准则情况的专项调查,形成专题调研报告上报财政部。

三、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应随时掌握本地区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年报的审计情况,关注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意见是否恰当、合规

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重点监控会计师事务所是否按照新审计准则的规定履行职责,以及对上市公司进行审计过程中是否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并保持足够的职业谨慎,特别应当关注会计师事务所对特定类型业务的审计如对公允价值的确定、资产减值损失的认定、不具商业实质的交易的判断、关联方交易及异常的长期资产处置等,是否符合新会计、审计准则的规定。同时,要求会计师事务所的主任会计师要认真抓好新审计准则的贯彻落实,确保新准则的理念、原则和内容贯彻到年报审计和风险控制的各个层面。按照业务报备的要求,认真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审计业务报备工作。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及时研究新准则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现问题的要及时跟进,密切跟踪在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审计工作中出现的“炒鱿鱼、接下家”行为,对于恶意“接下家”行为实施重点监控。

四、各有关方面应当从大局出发,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加强协同配合,共同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

各级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密切配合,建立有效的沟通合作监管机制,不仅要做好财政系统内部的协同配合,而且要积极主动地与证券监管等机构沟通与合作,严厉打击借

新准则实施之机操纵利润和其他财务数据等不法行为,对于监督检查中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的,在调查核实后,应当严肃处理,决不手软,并将处理情况上报财政部。

五、各地财政部门、财政监察专员办、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认真学习贯彻本通知,并将本通知精神告知本地区上市公司和相关会计师事务所。

附件:1.财政部新准则实施情况工作组组成人员名单

2.2007年年报需要关注的重点项目

3.新准则实施后发布的有关文件及专家工作组意见

二○○八年一月二十一日

附件1:

财政部新准则实施情况工作组组成人员名单

组长:财政部会计司司长

副组长:财政部会计司副司长

财政部监督检查局副局长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副秘书长

刘玉廷 应唯 郜进兴 杨志国

成员:财政部会计司、监督检查局、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

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

2007年年报需要关注的重点项目

一、新会计准则实施对上市公司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促进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和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

二、财务报表有关项目波动分析

(一)营业收入,重点关注营业收入的构成及其异常变动原因、是否存在分期收款销售情况等。

(二)投资收益,重点关注处置投资实现的投资收益、采用权益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产生的投资收益及其异常变动原因等。

(三)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重点关注交易性金融资产及负债、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等因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损益及其异常变动原因、公允价值的确定方法等。

(四)资产减值损失,重点关注资产减值损失的构成及其变动原因,包括对商誉及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是否计提减值准备、各项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提基础等。

(五)所得税费用,重点关注递延所得税对所得税费用的影响金额、所得税费用(收益)与会计利润的关系等。

(六)营业外收支,重点关注债务重组利得或损失、政府补助等。

(七)金融资产的分类基础及持有金融资产的具体分类情况。

(八)特殊交易的会计政策选择,如当期发生企业合并的,对企业合并类型的判断基础。

(九)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其合并范围当期是否发生变化及其变化原因。

(十)其他产生净资产变动较大的项目及其变动原因。

三、同时发行A股、B股或A股、H股的企业,境内外财务报告的有关项目差异的情况及其原因。

新准则实施后发布的有关文件

及专家工作组意见

1.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财会[2007]14号)

2.2007年2月1日发布的第1期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

3.2007年4月30日发布的第2期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

4.2008年1月21日发布的第3期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

5.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7]80号)

6.关于做好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有关问题的通知(财办会[2007]2号)

7.关于进一步做好上市公司2006年度财务报告审计工作的通知(财会便

[2007]5号)

8.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证监发

[2006]136号)

9.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度财务报表审计工作的通知(会协[2008]3号)

10.关于切实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报执行新会计准则监管工作的通知(证监办发[2008]7号)

第二篇: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2011年年报监管工作的通知财会

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2011年年报监管工作的通知 财会[2011]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为了促进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大中型企业(以下统称企业)更好地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做到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口径可比,全面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发挥企业会计准则在企业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中的政策效应,现就各地做好2011年年报监管工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着力完善企业年报监管工作的机制手段

(一)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情况和年报监管工作是各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等相关监管部门,进一步完善联合工作机制,统一协调和部署本地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和2011年年报监管工作,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要求,确保相关工作落实到位。

(二)各省级财政部门和有关方面应当认真学习本通知精神,充分理解企业会计准则及其讲解,全面掌握《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及其讲解等的相关内容,为做好2011年年报监管工作提供政策支持;继续采用跟踪分析、调查研究和现场检查等方式,了解本地区企业在企业会计准则执行和年报编制工作中的问题,确保企业会计准则在本地区企业有效实施。

(三)各省级财政部门在做好上述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应当参照财政部会计司上市公司分析报告的形式,选取30家以上的非上市国有大中型企业,形成本地区非上市大中型企业2011年年报分析报告。同时,形成本地区有关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的工作总结,于2012年5月31日前一并报送财政部会计司。

二、重点突出,着力关注企业会计准则下列要求的落实情况

(一)从2011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应当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规定,编制《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做好首次执行日的新旧衔接转换工作,并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对2011年发生的交易或事项进行确认、计量和编制年报。

(二)企业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应当如实反映企业的交易或事项,并保持统一性和前后一致性。企业2011年变更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的,应当在附注中充分说明变更的性质、内容和原因,不得滥用会计政策或随意变更会计估计。

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企业集团的会计政策应当统一,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应当与母公司保持一致。特别要关注有些交易或事项在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两个层面会计处理的差异性。

(三)同一交易或事项在A股和H股的财务报告中,应当采用相同的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不得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采用不同的会计处理。

内地与香港会计准则已经实现等效(长期资产减值转回除外),同时发行A股和H股公司的财务报告不应存在差异。2011年年报中,内地与香港会计处理差异仍未消除的,应当在附注中充分说明原因及消除的措施。

(四)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的规定,企业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五)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计提贷款减值准备,确认贷款减值损失,并计入当期损益,不得在利润表中直接将按照监管部门为审慎目的要求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或拨备,直接作为贷款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六)企业应当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股权激励,不得随意变更股份支付协议中确定的相关条件。在等待期内如果取消了授予的权益性工具,企业应当对取消所授予的权益性工具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

(七)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控制”的规定,对企业合并和合并财务报表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0号——企业合并》的规定,正确判断企业合并是否构成业务,谨慎确认企业合并可能产生的商誉。

(八)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谨慎确认资产减值和预计负债。确认资产减值应有充分确凿的证据支持,确认预计负债应当基于充分合理的估计基础。

(九)对于金融资产转移业务,企业除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7号——金融工具列报》第二十条规定进行披露外,还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能够使使用者了解未全部终止确认的被转移金融资产与相关负债之间的关系,以及能够评价企业对已终止确认的金融资产继续涉入的性质及相关风险的信息。

(十)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2011年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合并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会合04表)“本年金额”栏下 “加: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项目,不得填列金额。

三、加强指导,积极推进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稳步实施

各省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指导,特别要关注首批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

首批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的企业应当按照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通知》(财会[2010]11号)要求,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自我评价报告,同时应当聘请具有证券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告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上市公司等有关企业,应当按照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的要求,梳理业务流程,开展风险评估,完善内控制度,优化信息系统,积极推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为2012年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施行做好准备。

四、强化监管,着力督促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做好企业2011年年报审计工作

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督促相关会计师事务所认真学习和领会本通知和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配套指引的相关规定,切实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密切关注国际金融危机和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谨慎确定重大会计、审计和内部控制高风险领域。严格按照执业准则的规定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保证执业质量,防范执业风险,独立、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

五、加大力度,着力发挥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职能作用

(一)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和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强化和完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有机结合的监督模式,充分利用财政会计行业管理系统,创新会计监督方式和手段,坚持把会计监督作为确保企业会计准则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在开展2012年会计监督工作时,应当继续将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

(二)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应当根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行政监督工作的通知》(财监[2009]6号)的要求,结合对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重点关注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进一步强化对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2011年年报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

(三)各地财政部门应当将地方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继续作为2011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重点,确保企业会计准则在地方大中型企业得到有效实施。

(四)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和财政部门应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具有典型性的违规案件。同时,要树立寓服务于监管之中的理念,以检查促进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帮助企业解决在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问题,为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积极建言献策。

各省级财政部门、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应当将本通知精神传达至本地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和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对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和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在2011年年报编制和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财政部反馈。

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三十一日

第三篇:上市公司年报工作备忘录(第1-5号)

2007年报告工作备忘录(上交所)(1-5号)

2007年报告工作备忘录 第一号 对年报准则有关条文的剖析

(一)《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以下简称“年报准则”)由中国证监会颁布执行,具体条文的权威解释权归属中国证监会。为便于上市公司理解和执行年报准则,我部对有关条文中涉及的事项做出如下剖析,仅供参考。

一、摘要表格7.8.4“上市公司买卖其它上市公司股份的情况的披露” 上市公司应当按照单个股票区分买入和卖出情况披露报告期内买卖情况,报告期内对同一股票买入情况应当合并后披露。

证券公司、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商业银行等金融类上市公司买卖数量较多,无法按照摘要格式7.8.4进行披露的,可以根据年报准则第五条的规定,经我部同意后,以汇总的方式披露摘要表格7.8.4。

二、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上市分离交易可转债、公司债券的公司年报披露内容特别要求:

1、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公司应当按照我所《股票上市规则》(2006年修订)第6.13条的规定披露有关内容;发行公司债券的公司应当按照我所《公司债券上市规则》(2007年修订版)第5.2条的规定披露有关内容。

2、报告期内已发行上市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公司应披露如下内容:

(1)认股权证行权价格的调整情况;

(2)担保人盈利能力、资产状况和信用状况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如有)。

三、根据本所年报通知的要求,本所鼓励有条件的上市公司同时披露董事会对公司内部控制的自我评估报告和审计机构对自我评估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

上市公司拟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应当聘请审计机构对评估报告出具核实评价意见,并同时披露。

四、证监会《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报告及相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公司审计委员会应在年审注册会计师进场前审阅公司编制的财务会计报表,形成书面意见;在年审注册会计师进场后加强与年审注册会计师的沟通,在年审注册会计师出具初步审计意见后再一次审阅公司财务会计报表,形成书面意见。审计委员会应对财务会计报进行表决,形成决议后提交董事会审核;同时,应当向董事会提交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本公司审计工作的总结报告和下续聘或改聘会计师事务所的决议。

审计委员会形成的上述文件应当在年报全文第八节“董事会日常工作情况”中进行披露。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

2008年1月15日

2007年报告工作备忘录 第二号(修订)商业银行2007年报告披露的特别要求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的要求,我部制定了本备忘录,请各商业银行在编制2007年报告时遵照执行。

商业银行应当在2007年年报正文中增加披露以下内容:

(一)截止报告期末前3年的主要财务会计数据,包括存款总额、贷款总额、同业拆入、资本净额(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加权风险资产净额、贷款损失准备。

(二)截止报告期末前3年的主要财务指标,包括总资产收益率、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不良贷款率、存贷比、资产流动性比例、单一最大客户贷款比率、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率、拆借资金比例、拨备覆盖率、成本收入比。银行应当根据与以前一致的口径计算上述指标,对编制口径进行调整的,应当做出特别说明。

鼓励银行披露:正常贷款迁徙率(含正常类贷款迁徙率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不良贷款迁徙率(含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其中:拨备覆盖率=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不良贷款余额

(三)报告期贷款资产质量情况,包括按五级分类的正常贷款、关注贷款、次级贷款、可疑贷款和损失贷款的数额和占比,以及与上年同期相比的增减变动情况。银行对贷款分类标准进行调整,不再按五级标准进行分类的,应当根据调整后的标准披露贷款质量情况。

同时,银行还应披露本报告期公司重组贷款、逾期贷款的期初、期末余额以及占比情况。银行应当结合自身情况确定重组贷款和逾期贷款的标准。

商业银行应对上述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四)商业银行应在定期报告中披露分级管理情况及各层级分支机构数量和地区分布等。

(五)报告期内贷款呆帐准备金的计提和核销情况,包括呆账准备金的计提方法、呆帐准备金的期初余额、本期计提、本期转出、本期核销、期末余额、回收以前已核销呆账的数额。

(六)报告期表内应收利息的增减变动情况,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额、本期收回数额和期末余额。

商业银行应对表内应收利息及其坏账准备的增减变动情况进行分析。

商业银行对发生减值贷款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的应收未收利息通过表外进行登记的,还应当披露报告期表外登记的应收未收利息的增减变动情况,包括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额、本期收回数额、本期转销数额和期末余额。

(七)报告期营业收入中贷款、拆借、存放央行、存放同业、债券投资、手续费、佣金及其他项目的数额、占比,并对同比变动情况予以分析。

(八)贷款投放的前十个行业和主要地区分布情况、按主要担保方式分类的贷款投放分布情况,前十大贷款客户和贷款余额以及占贷款总额的比例。

(九)截止报告期末抵债资产情况,包括抵债资产金额,计提减值准备情况等。

(十)报告期存款结构平均余额和平均利率,贷款平均余额和平均利率,包括企业活期存款、企业定期存款、储蓄活期存款、储蓄定期存款的平均余额和利率以及合计数;贷款平均余额和平均利率可以根据银行通行做法以企业贷款、个人贷款、票据贴现等分类进行披露。

银行可以区分境内、境外披露上述存贷款业务数据。

(十一)银行持有的金融债券的类别和金额,重大金融债券的面值、年利率及到期日,计提减值准备情况。银行持有的衍生金融工具的主要类别和金额,报告期内公允价值的变动情况。

银行应当结合自身情况确定重大的标准和适当的分类方式对重大金融债券进行披露。计提减值准备比例超过其面值50%的非重大金融债券,银行应当比照重大金融债券的要求进行汇总披露。

(十二)披露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造成重大影响的表外项目余额。包括信贷承诺(不可撤消的贷款承诺、银行承兑汇票、开出保函、开出信用证)、租赁承诺、出质资产、资本性支出承诺等项目的具体情况。

(十三)披露下列各类风险和风险管理情况:

1、信用风险状况。商业银行应披露信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暴露、信贷资产风险分类管理情况,包括产生信用风险的业务活动、信用风险管理和控制政策、信用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和职责划分、资产风险分类的程序和方法、信用风险分布情况、信用风险集中程度等情况。

2、流动性风险状况。商业银行应披露能反映其流动性状况的有关指标,分析资产与负债在期限、结构上的匹配情况,分析影响流动性的因素,说明本行流动性管理策略。

3、市场风险状况。商业银行应披露其市场风险状况的定量和定性信息,包括所承担市场风险的类别、总体市场风险水平及不同类别市场风险的风险头寸和风险水平;有关市场价格的敏感性分析,包括利率、汇率、股票及其他价格变动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和赢利能力的影响;市场风险管理的政策和程序;市场风险资本状况等。

4、操作风险状况。商业银行应针对可能由于内部程序、人员、系统的不完善或失误,或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披露内部管理状况。

5、其他风险状况。其他可能对本行造成严重不利影响的风险因素。

(十四)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与有效性作出说明,内容包括:针对业务的性质、范围和复杂程度,银行资本评估程序的合理性;对大额暴露和风险集中的识别;银行评估程序所用参数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银行评估程序在范围界定方面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压力测试和对各种假设及参数的分析。

鼓励银行披露本条涉及的定量风险因素分析、评估和测试,在现阶段银行可以定性分析为主。

商业银行应当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在报告相关章节披露上述内容,其中第(一)、(二)、(三)项应当同时在报告摘要中披露,涉及财务数据和指标的,以合并报表数据披露。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 2008年1月30日

2007年报告工作备忘录 第三号(修订)

对年报准则有关条文的剖析

(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以下简称“年报准则”)由中国证监会颁布执行,具体条文的权威解释权归属中国证监会。为便于上市公司理解和执行年报准则,我部对有关条文中涉及的事项做出如下剖析,仅供参考。

一、摘要表格7.8.4“上市公司买卖其它上市公司股份的情况的披露”

上市公司在报告期内卖出申购新股取得的股票,可在7.8.4中以下列方式进行汇总披露: “报告期内卖出申购新股取得的股票产生的投资收益金额为_______元。

二、摘要表格4.1中“限售股份变动情况表”

对于年初(或股改方案实施后)持有限售股数低于上市公司总股本1%的股东,上市公司对其持有的限售股份变动情况可以进行汇总披露。

该表“解除限售日期”按报告期内限售股份解除限售的日期填写,对于通过汇总方式披露的限售股份,无须填写解除限售日期。

三、目前尚未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公司应当尽快设立审计委员会,并根据年报准则和证监会《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报告及相关工作的通知》的要求履行相关职责和信息披露义务。若上市公司无法在年报披露前设立审计委员会的,应当在年报“董事会报告”相关部分对未按要求进行披露的情况和原因进行说明。

审计委员会按年报准则及《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报告及相关工作的通知》的相关规定在年报中披露审计委员会履职情况汇总报告的,应当在向我部报送年报相关材料时,同时将经审计委员会盖章或其成员签字的报告报我部备案。

年报准则中要求的薪酬委员会汇总报告比照上述处理原则进行披露和备案。

四、上市公司在填写股东持股情况表时,应当勤勉尽责地核实股东身份,准确填写股东性质和股份质押或冻结情况,原则上对公司5%以上的股东的股东性质和股份质押或冻结情况不得披露为“未知”。

五、上市公司应当根据证监会《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报告及相关工作的通知》建立独立董事年报工作制度,并在向我部报送年报相关材料时,同时将独立董事年报工作制度(已提交的公司不必再次提交)及公司2007年年报编制过程中每位独立董事履职情况的书面记录文件报我部备案。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 2008年1月30日

2007年报告工作备忘录 第四号 对年报准则有关条文的剖析

(三)《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报告的内容与格式>》(2007年修订)(以下简称“年报准则”)由中国证监会颁布执行,具体条文的权威解释权归属中国证监会。为便于上市公司理解和执行年报准则,我部对有关条文中涉及的事项做出如下剖析,仅供参考。

一、上市公司召开审议2007年报告的董事会,应当根据自身情况至少对以下内容形成决议并做出公告: 1、2007年董事会工作报告; 2、2007年财务决算报告; 3、2007年利润分配预案,2007盈利但未提出现金利润分配预案的上市公司,应当在董事会公告中说明原因,并说明未分配利润的用途和使用计划;

4、关于聘用2008审计机构的议案(如适用);

5、关于对前期已披露的2007年期初资产负债表相关项目及其金额做出变更或调整的议案(如适用),并在董事会决议公告中对变更或调整的具体项目及其金额进行说明。

6、关于公司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的议案;(如上市公司拟在年报中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和审计机构和核实评价意见)

7、关于对非标准审计报告涉及事项的专项说明(如适用)

8、关于申请撤销股票交易特别处理的议案(如适用);

9、关于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的议案(如适用);

10、关于公司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议案(如适用);

11、关于召开公司2007股东大会的议案(如适用);

二、2007年1月1日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的格式

上市公司应当按照《关于做好与新会计准则相关财务会计信息披露工作的通知》(证监发[2006]136号)、《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财会[2007]14号)等文件要求复核2007年1月1日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将其与2006报告中披露的原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进行对比并披露修正的项目、金额和原因(格式请详见附件),若无变化也应做出说明,在此基础上合理确定2007期初余额。其中,原同时按照国内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外提供财务报告的B股、H股等上市公司,首次执行日根据取得的相关信息,能够对因会计政策变更所涉及的交易或事项的处理结果进行追溯调整的,以追溯调整后的结果作为首次执行日的余额。

三、关于员工激励费用的正确计量和披露

已经开始实施高管人员激励计划的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规定足额确认成本、费用,应当在财务报告附注-股份支付部分中,对股份支付协议的基本情况、使用的估值模型、确定公允价值过程中采用的计算参数以及选定依据和理由等进行充分披露。

四、关于递延所得税资产的确认

上市公司在确认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时,应当严格遵循准则中规定的确认条件,以有关暂时性差异预计转回期间很可能获得的应纳税所得额为限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其中,在确认与未弥补亏损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时,上市公司董事会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详细披露上市公司在税法规定的可弥补亏损有效期内,能够实现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或通过其他税务计划能够转回上述暂时性差异的说明。

上市公司还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前期已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复核,如果未来期间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应当减记递延所得税资产的账面价值。

五、关于合并报表范围的确定 上市公司应当以控制为基础确定合并报表范围,并将所有者权益为负数的子公司、特殊行业的子公司、小规模子公司和特殊目的主体等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

六、关于建立与金融工具相关的管理决策流程

上市公司建立健全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分类、公允价值确定相关的决策机制、业务流程和内部控制制度,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初始确认和后续计量。

七、关于投资性房地产的会计处理

上市公司严格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初始确认,并谨慎选择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方法。上市公司通常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在符合新会计准则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也可以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但同一企业只能采用一种模式对所有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对于采用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公允价值的确定依据和方法,以及对活跃市价进行调整的相关信息。

八、关于职工福利费的新旧衔接

上市公司在首次执行日将职工福利费余额全部转入应付职工薪酬。首次执行日后第一个会计,上市公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的规定,根据实际情况和当期职工福利计划确定当期应确认的职工福利费,自转入应付职工薪酬的福利费余额中列支,原转入应付职工薪酬的福利费余额与该项金额之间的差额,应当调整当期管理费用并作为非经常性损益进行披露。

九、关于预计负债的确认

上市公司对所有或有事项合同进行清查,对于资产负债表日存在的或有事项,如未决诉讼或仲裁、债务担保、产品质量保证、亏损合同、重组义务等,凡与其相关的义务满足新会计准则规定条件的,上市公司均应足额确认费用或损失,同时确认预计负债。

十、关于无形资产开发阶段支出的资本化

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新会计准则规定严格区分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研究阶段和开发阶段,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开发阶段的支出是否符合资本化条件。上市公司对内部研究开发阶段支出予以资本化的,上市公司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符合新会计准则资本化条件的相关证据;对于划分为使用寿命不确定的无形资产,上市公司应当在财务报表附注中说明该无形资产的有关情况,包括是否具有合同或法律规定、能否自市场上取得相关信息等。

十一、上市公司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号》(财会[2007]14号)和《企业会计准则实施问题专家工作组意见》(第3期)的有关规定,对存在限售期的股权投资、分离交易的可转换公司债券等进行核算。

十二、上市公司在计算基本每股收益时,作为同一控制下企业合并的合并方,应当将作为对价而发行的全部新股数计入合并当年和对比的发行在外的普通股加权平均数(即权重为1),并采用同样的原则计算稀释每股收益。

十三、根据证监会的通知,中瑞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开元信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河北光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和五洲松德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已向证监会和财政部提交了更名申请。原聘用中瑞华、湖南开元、河北华安、北京五洲联合的上市公司继续聘用上述四家存续会计师事务所的,只需公告会计师事务所更名,无须作为换所上股东大会审议。原聘用岳华、天津信德的上市公司在聘用中瑞岳华或开元信德时,应当严格执行《公司法》第一百七十条和《关于印发〈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06年修订)〉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6]38号)第一百五十九条的规定,履行变更会计师事务所的相关程序。

除上述四家会计师事务所外,上市公司聘用其他会计师事务所的,应当根据证监会《会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机构监管系统》(网址:http://assdata.csrc.gov.cn,查询“会计师事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及资产评估机构”两个模块),核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名称,我部对会计师事务所名称不符的,将不接受其出具的文件。

附件: 新旧会计准则股东权益差异调节表对比披露表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

2008年1月30日

2007年报告工作备忘录 第五号 关于年报披露事项的特别提醒

根据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的规定,结合我所年报事后审核发现的问题,现对年报披露事项做如下特别提醒:

一、上市公司应严格遵守《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证监公司字[2007]212号)第三十三条的规定,披露新的经营计划,包括(但不限于)收入、费用成本计划等。

二、上市公司应严格遵守《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号<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证监公司字[2007]212号)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披露每一位现任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在报告期内从公司获得的税前报酬总额。

三、此前未按规定披露上述内容的公司,一律应在本备忘录发布后立即予以补充披露。由于商业秘密等特殊原因导致部分信息确实不便披露的,公司可向本所申请豁免,经本所批准后,可以不予披露。公司应当在相关章节说明未按本准则要求进行披露的原因。

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部 2008年3月4日

第四篇:《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

关于转发《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更新时间: 2009-7-3来源:点击数: 10

2文号沪财会[2009]6号

发文单位 上海市财政局

颁布日期 2009-1-9

各区县财政局,市财税三、七分局:

现将《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

60号)转发给你们,请同时结合以下几点要求一并按照执行。

一、各单位应与所属上市公司建立经常联系机制,要通过多种形式及时了解和掌握上市

公司定期报告披露情况和重大会计事项的处理,加强对上市公司会计核算的指导与监督。

二、各单位要掌握所属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的预约披露时间在整理汇总后于2009年2

月27日前报市局会计处。(格式见附件2)

三、各单位要加强对所属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的跟踪分析,至少选择一家上市公司进

行调研分析,特别要关注重大会计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恰当及其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影响,并在2009年5月15日前将调研分析报告通过局域网报市局会计处。调研分析报告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所属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2008净利润与净资产增减变动情况;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构成及公允价值确定方法的说明;上市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的经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意见。

四、各单位要密切关注已执行新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的编报情况,重点关注已执

行新会计准则的国有集团公司,监督其按新会计准则规范编报2008年财务会计报表。同时,各单位还要加强对国有企业执行新会计准则情况的调研分析,重点分析新旧准则转换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新会计准则对国有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绩效考核的影响等。各单位应至少选择一家已执行新会计准则的企业进行调研,并在2009年5月15日前将调研报告通过局域网报市局会计处,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与上市公司调研报告相同。

五、各单位在跟踪分析新会计准则执行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请及时与市局会计处联

系。

附件:1.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

60号)

2.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预约披露时间表

上海市财政局

二OO九年一月九日

(联系人:乔元芳;联系电话:54679568*69071)

财政部关于做好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工作的通知

财会函[2008]6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

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会计审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实施以来,在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较好地实现了

平稳过渡和有效实施。2008年,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较大变化。各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注册会计师协会等有关各方,应当高度重视,协同合作,加强指导,在巩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抓好会计审计准则实施和年报编审工作,为促进资本市场健康运行和企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各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注册会计师协

会等有关各方,应当成立联合工作组,制定具体方案,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

(一)认真学习会计审计准则及相关规定,掌握企业会计准则解释1号和2号,熟悉《企

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新旧变化的内容,为做好相关工作奠定专业基础。

(二)继续逐日盯市,做好上市公司2008年年报分析工作。全面了解本地区上市公司的基本情况,从上市公司披露第一份2008年年报开始,分析其会计审计准则执行情况。督促上市公司严格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编报财务报告,真实、完整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自2008年1月1日开始执行会计准则的城市商业银行、非上市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政策性银行、信托公司等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中央国有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应当正确地理解和掌握新旧准则衔接转换规定,做好首次执行日的衔接转换及2008年交易事项的处理,在此基础上编制2008年财务报告。

(三)各地财政部门督促本地区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编制2008年财务报告时,应当重

点关注以下要求:

1.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涉及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应当保持会计政策的前后一致

性。企业2008年变更会计政策的,应当提供符合会计政策变更条件的依据和说明,不得滥用会计政策。

2.同时发行A股和H股的上市公司,对于以前期间从未涉及而于2008年新发生的交

易事项,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所选择的会计政策、所做的会计估计应当保持一致;对于原已存在的差异,鼓励其在编制2008年年报时调整一致,如果调整确实存在困难的,应逐步消除有关差异并在年报中加以说明。

3.高危行业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安全生产费用,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讲解(2008)》

中的具体要求处理,在所有者权益“盈余公积”项下以“专项储备”项目单独列报,不再作为负债列示。煤炭企业在固定资产折旧外计提的维简费,应当比照安全生产费用的原则处理。

4.固定资产大修理费用等后续支出,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可以计入固定资产成本;不

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应当计入当期损益。符合固定资产确认条件的周转材料,应当作为固定资产列报,不得列入流动资产。5.企业购买上市公司,被购买的上市公司不构成业务的,购买企业应按照权益性交易的原则进行处理,不得确认商誉或确认计入当期损益。6.企业对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各项目,应当严格遵守会计准则相关规定,提供明确的证据表明其公允价值确定的合理性,特别关注估值模型以及计算参数的有关情况,并在附注中作详细披露。企业应当继续谨慎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投资性房地产,除非有明确的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取得外,应当采用成本模式对投资性房地产进行后续计量。7.企业应当正确理解会计准则中有关“控制”的规定,合理确定企业合并类型和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判断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是否形成控制时,应当综合考虑被投资单位的股权结构、董事会构成、日常经营管理特点等情况。当期因购买子公司或其他原因导致合并范围发生变化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合并范围的变化情况、判断对被投资单位形成控制的依据等。企业将持股比例低于50%的被投资单位纳入合并范围或持股比例高于50%的被投资单位未纳入合并范围的,应在附注中披露判断依据。8.企业接受的捐赠和债务豁免,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符合确认条件的,通常应当确认为当期收益。如果接受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子公司直接或间接的捐赠,从经济实质上判断属于控股股东对企业的资本性投入,应作为权益性交易,相关利得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9.企业在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的同时授予客户奖励积分的,应当将销售取得的货款或应收货款在商品销售或劳务提供产生的收入与奖励积分之间进行分配,与奖励积分相关的部分应首先作为递延收益,待客户兑换奖励积分或失效时,结转计入当期损益。10.企业应当按照会计准则规定谨慎确认资产减值和预计负债。确认资产减值应有充分确凿的证据支持,确认预计负债应当基于充分合理的估计基础。企业对于上述事项已经进行的处理与本通知要求不一致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8号——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差错更正》进行处理。

(四)各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应当督促企业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要求,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风险防范能力,如有重大风险,应当在2008年年报中予以披露。

(五)各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应当主动协调联合工作组各方,推动联合工作组的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准则执行情况及2008年年报编制过程中的问题,并加以研究解决;确实无法解决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反馈。年报披露结束后一个月内,各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应当形成本地区该项工作的总结,上报财政部会计司。此项工作纳入财政部对各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工作考核范围。

二、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要将2008年年报编制情况作为2009年会计监督工作重点,采取日常监管、现场检查等有效措施,关注和落实会计审计准则实施情况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要强化和完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与企业会计信息质

量检查有机结合的监督模式,充分利用注册会计师业务报备系统,创新会计监督方式和手段,坚持把监督执行会计审计准则作为重要工作。在开展2009年会计监督工作时,应将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和金融企业执行会计准则情况以及2008年年报情况作为检查重点,并系统结合对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日常监管和重点检查来落实审计准则执行情况。同时,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应就会计审计准则执行情况进行专项调查,及时发现和报告准则执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在监督检查过程中,要加强与政府其他监管机构的协作配合,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严格依法行政、依法监督。

三、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应掌握本地区会计师事务所对执行会计准则企业2008年年报的审计情况,关注注册会计师是否恰当地执行审计准则

(一)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督促本地区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工作中全面体现审计准

则的要求,切实贯彻风险导向审计,进一步完善审计规程和事务所质量控制制度,保证执业质量,防范执业风险,独立、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

(二)各地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督促本地区会计师事务所总结经验,在审计工作中关注

重大风险领域,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具体应侧重以下方面:债务重组收益确认;金融工具的分类和计价依据;重要会计估计变化;开发费用资本化;企业合并及异常股权转让行为;套期会计的使用条件和标准;关联方关系及重大关联交易;持续经营假设等。

四、各地财政部门要加强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税务部门、证券监管部门的协同配

合,形成监管的协同效应,共同做好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2008年年报编制工作各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机构和监督检查机构、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注册会计师协会应当将本通知精神告知本地区执行会计准则的企业和相关会计师事务所。

附件:财政部2008年年报工作联合工作组组成人员名单

第五篇:关于做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2012年年报工作的通知 财会

关于做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2012年年报工作的通知 财会〔2012〕25号

关于做好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

2012年年报工作的通知

财会〔2012〕25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财政部驻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

为了促进有关企业更好地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切实做到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口径可比,全面提升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现就各地做好2012年年报工作通知如下:

一、完善工作机制,充分保障企业年报工作顺利开展

(一)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情况和年报工作是各地财政部门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在经费等方面保障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并积极发挥联合工作机制的作用。

(二)会计工作规范化是健全企业管理的基础,也是财政部门依据《会计法》监管的重要内容。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加大对所在地区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监管力度,夯实企业有效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基础。

(三)各省级财政部门在做好上述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应当参照财政部会计司上市公司分析报告的形式,选取30家以上的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形成本地区非上市大中型企业2012年年报分析报告(分析报告模板随后提供,请各地参照分析模板形成分析报告)。同时,形成本地区有关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的工作总结,于2013年6月15日前一并报送财政部会计司。

各省级财政部门年报分析报告应当突出重点、全面分析、力求创新。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对企业年报进行分析,掌握企业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梳理执行中出现的重点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形成年报分析报告。同时,在开展年报工作过程中,系统总结工作内容、特色做法、监管经验和工作体会等,形成本地区有关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的工作总结。

二、关注重点问题,有效提高企业会计准则实施效果

在开展年报工作时,各地财政部门应根据已发布的相关规定,结合历年监管实践,关注企业会计准则执行中的重点问题。例如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资产减值(包括商誉减值)、合并财务报表编制时关于“控制”的理解和统一会计政策等问题,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处理。同一交易事项在A股和H股财务报告中应采用相同的会计处理(长期资产减值转回除外),2012年年报中,内地与香港会计处理差异仍未消除的,应当在附注中充分说明原因及消除差异的时间表。在此基础上,还需要特别关注以下问题:

(一)企业不得随意对自用或作为存货的房地产进行重新分类。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的规定,有确凿证据表明房地产用途发生改变的,如企业董事会或类似机构就改变房地产用途形成正式的书面协议,或房地产因用途改变而发生实际状态上的改变等,才能将其转为投资性房地产。投资性房地产的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二)企业应当根据与固定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等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固定资产折旧方法、预计净残值和使用寿命,除有确凿证据表明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或者取得了新的信息、积累了更多的经验,能够更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不得随意变更。

(三)企业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股权激励的,不得随意变更股份支付协议中确定的相关条件,并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在等待期内如果取消了授予的权益性工具的(因未满足可行权条件而被取消的除外),企业应当对取消所授予的权益性工具作为加速可行权处理,即视同剩余等待期内的股份支付计划已经全部满足可行权条件,在取消所授予工具的当期确认原本应在剩余等待期内确认的所有费用。

(四)企业与政府发生交易所取得的收入,如果该交易具有商业实质,且与企业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在判断该交易是否具有商业实质时,应考虑该交易是否具有经济上的互惠性,与交易相关的合同、协议、国家有关文件是否已明确规定了交易目的、交易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如属于政府采购的,是否已履行相关的政府采购程序等。

(五)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有关规定对有关税金进行会计处理。企业参与营业税改增值税试点的,有关交易应当按照《财政部关于印发〈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企业会计处理规定〉的通知》(财会〔2012〕13号)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六)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中有关“控制”的规定,确定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和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企业将所属的有关主体交由其他方经营管理,或者接受其他方委托对有关主体进行经营管理的,应当综合考虑有关合同、协议等约定的相关主体财务和经营决策、经济利益或损失的分享和承担、委托或受托经营管理期限、委托或受托经营管理权的授予和取消等因素,正确判断是否对有关主体具有控制,并据此进行有关会计处理。

三、健全内部控制,持续改进企业风险管控体系

财政部驻各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以下简称专员办)和各省级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与实施的指导,营造良好的执行环境,特别要关注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中央企业集团、中央和地方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建设情况。

所有主板上市公司应当按照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1号的通知》(财会〔2012〕3号)、《关于印发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实施中相关问题解释第2号的通知》(财会〔2012〕18号),以及财政部办公厅、证监会办公厅《关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类分批实施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通知》(财办会〔2012〕30号)要求,成立或指定专门工作机构,健全风险评估机制,梳理风险管控流程,完善各项经营管理制度,优化内部信息系统,开展内部控制评价,积极推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

已执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其他企业比照以上要求处理。

四、加强监督,继续督促相关会计师事务所认真做好年报工作

专员办和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督促相关会计师事务所认真学习和领会本通知和企业会计准则、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相关规定,切实贯彻风险导向审计理念,密切关注国际方面和我国当前经济形势可能对企业造成的影响,在评估财务报告重大风险时,应充分考虑本通知要求。严格按照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的规定实施审计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保证执业质量,防范执业风险,独立、客观、公正地发表审计意见。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设立分所的,应当保证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分所在人事、财务、业务、技术标准和信息管理等方面做到实质性统一。

五、强化财政监管,不断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

(一)专员办和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强化和完善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检查与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有机结合的监督模式,充分利用财政会计行业管理系统,创新会计监督方式和手段,坚持把会计监督作为确保企业会计准则有效执行的重要手段。在2013年开展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时,应当继续将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情况作为监督检查的重点。

(二)专员办应当根据《财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行政监督工作的通知》(财监〔2009〕6号)的要求,结合对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监管,重点关注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和金融机构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进一步强化对证券资格会计师事务所2012年年报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力度。

(三)各地财政部门应当将地方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情况继续作为2013年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的重点,确保企业会计准则在地方大中型企业得到有效实施。

(四)专员办和各地财政部门应当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加大监督检查力度,严肃查处具有典型性的违规案件。同时,要树立寓服务于监管之中的理念,以检查促进企业和会计师事务所提高认识和工作水平,为进一步完善企业会计准则积极建言献策。

专员办和各省级财政部门应当将本通知精神传达至本地区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和相关会计师事务所,有条件的地区可以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跟踪监督,对于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和相关会计师事务所在2012年年报编制和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财政部反馈。

财政部

2012年12月31日

下载财政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5 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财政部关于做好上市公司2007年年报工作的通知(财会函[2008]5 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