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写作基础作业
第六次作业学号:201107156专业:文化产业管理
《从平凡的世界到沧浪之水》
姓名:魏成高
出于作业的要求,我囫囵吞枣似的草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阎真的《沧浪之水》,在参考了大量介绍两部小说的资料后才敢斗胆写一点对两部小说肤浅的认识、随感。
我承认这两部小说需要仔细的细读品味,才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内涵。虽然我肤浅的草读了两部小说,但是我想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分享于大家。我来自农村,在读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之后,我与小说的人物事件达成了共识,我深深陷入了小说中的故事情节,因为我来自农村,所以我对《平凡的世界》有种独特的感情。在这两部作品中我更钟情于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我并不是不喜欢阎真的《沧浪之水》,只是对《平凡的世界》有种另类的感情。
《平凡的世界》中,路遥讲述“人生很短,苦难很长。”竟然用了几百万字。其实路遥的心情就像一位不忍说出病情的医生——真相对于读者来说太过残忍,其实瞒也瞒不住,只能娓娓道来,让读者自己慢慢的接受。不知苦长,就不会坚强。不懂命短,就不会珍惜。人如果不能理解这两句话,一辈子就只能在美梦中死去,难有成就。当王满银第一次在镜中看到自己斑白的双鬓时,才知道自己已经老了。从而觉悟,回家跟妻子好好的过日子。而田福堂这类人不是不明白这八个字,只是不肯低头,在故事最后又不得不向生活低下了头。
其实路遥说的很对,残酷的不是他,而是这个平凡的世界。这世界,在路遥四十七岁时便把他放逐了。路遥以死向世人证明了我们的世界就是《平凡的世界》。很多人说在《平凡的世界》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其实不过是书中人物的经历,我们同样的经历过,产生了共鸣。
在《沧浪之水》只,阎真以犀利如刀的文笔和生动逼真的故事,写出省卫生厅公务员、医药学研究生池大为从无职无权、空怀壮志,到时来运转、大展宏图的过程。酸甜苦辣的人生况味,险象环生的升迁之路。你死我活的灵魂斗争,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无不夺人心魄、发人深思。
在《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孙少平无论在面对多么严酷的现实环境,都没有放弃自己的坚持,哪怕靠最艰苦的体力劳动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也不愿卑躬屈膝去巴结别人。他的灵魂始终是高昂着的,路遥用充满激情的理想主义构筑起主人公傲然挺立的精神世界,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我想这就是包括我在内那么多人喜欢《平凡的世界》最主要的原因吧。而《沧浪之水》的主人公池大为却相反,面对一系列的现实打击,他屈从了,乖巧地依附着别人,从此生活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一瞬间所有梦寐以求的东西都拥有了……我觉得作品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作者以不动声色的笔触,深入到主人公的内心深处,将每一次现实挫折下主人公的内心变化都描写的真实可信、细致入微。这不但使读者不会简单地指责主人公,而且引发了读者对自身、对现实和对世界严肃深入的思考。这不只是一个个体的悲剧,而是整
个社会的悲剧。
小说终归为小说,不能穿越时空成为现实。但是小说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它是生活的缩影,是社会的真实写照。通过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发生的故事,可以将社会的丑态真实的暴露无遗、揭露的淋漓尽致。我喜欢小说,因为小说是社会的折射,通过小说我总能学会到点点滴滴,明白一些事理,学到一些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让我提前一步进入社会。我喜欢小说,喜欢《平凡的世界》、喜欢《沧浪之水》。喜欢路遥、阎真的作品。
以上便是我在粗读两部小说后浅陋的认识,如果没有借阅大量的资料我想我很难写出这篇文章。
(作业写到这已经接近尾声,六次作业历尽艰辛,最终出色完成,嘿嘿,希望以后还能再见到您,在选修您的课。)
私底下仿佛有很多问题很多话想说,但是坐在电脑旁,却再也敲不出内心的话语。
在此,仅代表我个人向孔老师说一声:“孔老师,您辛苦了!祝您天天开心,万事如意,合家欢乐,升大官发大财。OK”
此敬
第二篇:基础写作作业答案
第一次
1、论文写作中,对资料工作的要求首先是 C:广泛搜集
2、文学评论要求评论者研究评论对象,研究作家作品,这就是 C:知人论世
3、短论要求问题抓得准,这就是它的 A:针对性的特点
4、以具有新闻意义的典型人物的言行、事迹„思想作为报道中心的通讯,称之为 B:人物通讯
5、意义段,逻辑段,是指文章的(D:层次)
6、读后感写作的基本任务是 D:剖文析理
7、形式上以空两格分行的段落,是(C:自然段)
8、主题在文章中的地位是(B:文章灵魂)
9、行文中前后照应指(C:远近照应)。
10、材料生动的特点是(A:具体形象)。第二次
1、《孔乙己》的作者是 鲁迅
2、《再别康桥》的作者是 徐志摩
3、《唐山大地震》的作者是 钱刚
4、《中国姑娘》的作者是 鲁光
5、《包身工》的作者是 夏衍
6、《谢谢》的作者 张晓风
7、《波可小姐》的作者 星新一
8、《致橡树》的作者 舒婷
9、《再忆萧珊》的作者 巴金 10《大学时代读的书》的作者 林非 第三次 写作的特殊规律,是指在写作活动中的某个因素、某个方面的特定范围之内起作用的具体规律。V 2 描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简要描写和详细描写的两种。前者通常称为“工笔”,后者通常称为”白猫”。X 3 阅读实践是感悟积累写作经验的重要途经。V 4 生活实践是确立写作主客体关系的根本途径。V 5 第三人称叙述,我们称为主观叙述。X 6 在文学写作中,其文本思想往往被称作主题。V 7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中推论出个别事理的一种论证结构方式。V 8 常见的照应方式主要有:首尾照应、照应标题和行文中的前后照应。V 9 一篇文章是由若干段落组成的,而不是由若干层次组成的。X 10 写作实践是将写作理论转化为写作能力的唯一途径。V 第四次
一、阅读分析题
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下列材料的标题与主题的关系。
2、在下列材料中找出主题句。
3、本段文章是记叙文体还是议论文体? 职业和事业
你做一项工作,只是为了谋生,对它并不喜欢,这项工作就只是你的职业。你做一项工作,只是因为喜欢,并不在乎它能否带来利益,这项工作就是你的事业。
最理想的情形是,事业和职业一致,做喜欢的事并能以之谋生。其次好的是,二者分离,业余做喜欢的事。最糟糕的是,根本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现在许多年轻人对职业不满意,然而,可悲的是,真给了他们选择的自由,他们只有一个标准,除了挣钱多一些,谋生得好一些之外,就不知要什么了。
答:
1、材料的标题揭示了材料主题,标题即主题。
2、主题句: 最理想的情形是,事业和职业一致,做喜欢的事并能以之谋生。其次好的是,二者分离,业余做喜欢的事。最糟糕的是,根本没有自己真正喜欢做的事。
3、是议论文体
二、作文 题目:日子
要求: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800字。日 子
天气慢慢变冷了,单位的暖气开始供暖了,农户家里也支起尘封了多半年的烤炉生火取暖。沐浴着暖气片散发的温暖,又一次回忆起小时候在家乡学校围着土炉烤火取暖的那些日子。
生火需要柴禾,柴禾从哪里来?那个时候,学校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同学们就及早动手积攒柴禾。从秋天吃嫩玉米棒的时候开始,啃完玉米粒,老师就让我们把玉米芯放在向阳的窗台上晾晒,值日生每天提着铁桶或端着铁簸箕,在校园里捡拾同学扔掉的玉米芯。玉米芯在教室的窗台上越垒越高,渐渐地遮挡了通往教室的阳光,教室里光线顿时暗淡下来。
这些玉米芯是不够漫长的寒冬引火用。为了储备充足的生火柴禾,班主任带领我们在一个阳光灿烂的午后,来到学校附近的小树林里砍树梢。老师提醒我们,千万不能砍幼树苗。砍来的树梢再剁成一节节的短枝,晒干之后,整整齐齐地码放在教室里。
冬天年年到,年年都要泥火炉。低年级的火炉是班主任泥成的,而高年级的则是学生们自己动手。泥火炉用的是那个时代农民盖房子用的土坯子,三块土坯子立起来泥在一块就成了最简单的土火炉。火炉一般都是泥在讲台前面,因此每年秋季开学的时候,同学们都想排座位的时候能靠前坐,这样冬天就不受罪了。
我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教室座落在阴洼的大山脚下,阴冷潮湿得像一座冰窖。冬天虽然教室里生着火,似乎根本不管用,冷气从脚底下向全身扩散,尽管穿的是暖棉鞋,还是无法抵御寒气。冷得实在受不住了,就把两条腿轮流放在板凳上,压在屁股下面暖一暖。大家心里想着,怎么一节课时间这么长啊!刚一下课,同学们蜂拥而上,伸出双手围着火炉烤火,温暖沿着指尖传遍全身,同学们冻得沮丧的脸上慢慢露出了笑容。那些烤不上火的小男生在教室后面上演"挤糅糅”的游戏。几个男生顺着墙根站成一排,两边的同学向中间一齐用力,挤得最中间的同学感觉两眼直冒金星,似乎天旋地转。大家用这种方式暖和身子,并快乐着。
到了数九寒天,教室里越来越冷,看着教室仅有一个火炉,大家心想每张课桌前有一个火炉该有多好啊!于是,同学们回家翻腾找出一个装过油漆的铁罐子,自己动手制作一个简易的小火炉子。每天早晨在家里生着火,提着小火炉上学,上课的时候就放在自己脚下烤着双腿。起初是某一个同学提着小火炉上学,接着全班同学效仿,最后整个校园里人手一个小火炉。有了小火炉,大家再也不抢着烤火了。
现在城里的孩子冬天坐在暖气教室里上课,温暖如春。农村小学也用的是极易散热的铁烤炉,烧的是高热能的炭火,同学们再也不会被冻得跺脚上课了。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儿时围着土火炉烤火取暖的日子永远留在了记忆中…… 网络课件题 材料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文学作品中描绘的对象,称为()
A 素材
B 题材
C 资料
D 材料
答案:B
2、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或书本文章提供的具体事实属于()
A 历史性材料
B 现实性材料
C 事实性材料
D 观念性材料
答案:C
3、材料生动的特点是:()
A 具有形象性
B 具有典型性
C 具有真实性
D 具有代表性
答案:A
4、阅读是获取()的主要途径
A 直接材料
B 间接材料
C 正面材料
D 反面材料
答案:B
二、判断题
1、题材是在丰富的素材基础上形成和确定的。()
A 对
B 错
答案:A
2、主题未形成时,主题对材料起决定性作用。()
A 对
B 错
答案:B
3、“横看成岭侧成峰”讲的是观察方位的转移所得到的印象。()
A 对
B 错
答案:A
4、警句、格言、谚语等属于事实材料。()
A 对
B 错
答案:B
三、名词解释
1、观察
观察就是通过视觉器官对客观物象进行仔细地查看。
2、采访
采访就是采集访问,适用于向别人了解情况。
3、典型材料
典型材料是指最有特点,最有代表性能够充分显示事物本质的材料。
4、直接材料
直接材料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或作者在生活实践中的所见所感的材料。
四、读写训练
1、《人格是最高的学位》选用的四个材料,那一个是直接材料?
第三个材料是直接材料,通过作者采访所得。
2、马克·吐温有一篇作品《丈夫支出帐本中的一页》,全书仅六行。请根据这六行文字,编出两个同中相异的故事。
招聘女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支出金额)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支出金额)给夫人买衣服……(一大笔开支)给岳母买衣服……(一大笔开支)招聘中年打字员的广告费……(支出金额)
第一个故事: 招聘女打字员——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给夫人(即女打字员变成夫人)买衣服——给岳母买衣服——招聘中年打字员。
第二个故事:招聘女打字员——购买送给女打字员的花束——同她共进的一顿晚餐——引起夫人不满,为赔罪给夫人买衣服——同样引起岳母不满,为赔罪给岳母买衣服——女打字员因此出局,重新招聘中年打字员。
3、以《流动的风景》为题,先写出你将选择哪些材料写进文章,再写出一千字左右的作文。
主题自测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文章的主题是()
A 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表达的中心思想
B 文章中通过各种材料表达的所有思想
C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主要问题
D 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所有问题
答案:A
2、主题的提炼强调作者的作用,主要指()
A 主题的客观性
B 主题的主观性
C 主题的集中性
D 主题的时代性
答案:B
3、主题集中强调的是()
A 主题要简明
B 主题要鲜明
C 主题要正确
D 主题要深刻
答案:A
4、下列标题中,暗示主题的是()
A 《乡村记事》
B 《我的老师》
C 《十五元宵节》
D 《松树的风格》
答案:D
二、判断题
1、主题即文章中的主要问题。()
A 对
B 错
答案:B
2、中心思想、中心论点,是主题的不同称谓。(A 对
B 错
答案:A
3、标题必须是对主题的概括。()
A 对
B 错
答案:B
4、主题的提炼只需注意主题的主观性。()
A 对
B 错
答案:B
三、名词解释
1、主题
是指通过文章材料表现出来的主要思想。
2、标题)
即文章的名字、题目。
3、审题
是指对文章题目进行周密的揣摩以把握题意。
4、主题的主观性
是指主题受作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水平和认识能力的影响,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四、读写训练
1、对“滴水穿石”一词先进行分解,然后形成相关主题。
分解:滴—见微;水—见柔;穿—见气势;石—见坚硬。
主题:微小力量不容忽视;柔弱可胜刚强;持之以恒能战胜一切。
2、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拟出合适的标题
一个青年问苏格拉底:“怎样才能获得知识?”
苏格拉底将这个青年带到海里,海水淹没了青年人,他奋力挣扎才将头探出水面。苏格拉底问:“你在水里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空气,呼吸新鲜空气!” “对!学习就得使上这股劲儿。”
标题:《学习犹如空气》、《生存需要学习》。
3、《夏感》中的“半夜醒来还要听听窗纸,可是起了风;看看窗外,天空可是遮上了云。”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文中的语句:夏天的旋律是紧张的,人们的每一根神经都被绷紧。
一、单项选择题
1、“意义段”、“逻辑段”指的是文章的()
A 谋篇
B 布局
C 层次
D 段落
答案:C
2、文章的结构实际上是作者的()
A 认识
B 线索
C 思维
D 思路
答案:D
3、一个段落一般只表达一个中心意思,但也有个别段落其内容涉及前后两段,这种段落属于()
A 自然段
B 层次段
C 过渡段
D 照应段
答案:C
4、鲁迅的《药》以什么为贯穿全文的线索()
A 单线
B 复线
C 人物
D 事件
答案:B
二、判断题
1、一篇文章不能杂以几种结构类型。()
A 对
B 错
答案:B
2、结构是思路的外化,思路是结构的内隐。()
A 对
B 错
答案:A
3、《孔乙己》是以人物孔乙己为线索。()
A 对
B 错
答案:B
4、完整性是文章结构的基本要求。()
A 对
B 错
答案:A
三、名词解释
1、思路
是指作者对客观事物观察、理解、认识过程的反映。
2、结构
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与构造。
3、层次
是指文章思想内容展开的先后次序。
4、段落
是指文章中具有相对完整内容的,独立的、基本的构成单位。
四、读写训练
1、张晓风《行道树》的开头:“我们是一列树,立在城市的飞尘里。”结尾:“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在结构上显示了什么特点?
首尾照应的特点
2、读短信《王小狗的一生》(阳台),文中以什么为线索?文中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王小狗的一生
王家生子,喜之,取名“王小狗”。7岁,上小学,老师叫他“王小狗同学”。22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同事叫他“小王”。30岁,王小狗任科长,人呼“王科”。38岁,王小狗升任副局长,人呼“王副”。45岁,王小狗升任局长,人呼“王局”。60岁,王小狗退休,人呼“老王”。80岁,王小狗无疾而终,墓碑上书:王小狗之墓。
以时间为线索;通过称谓的变化,表达人生:生于平淡,死于平淡。
一、单项选择题
1、“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 马克思
B 恩格斯
C 鲁迅
D 高尔基
答案:A
2、“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提出这一观点的是()
A 列宁
B 毛泽东
C 高尔基
D 郭沫若
答案:C
3、有位诗人作诗后,“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又复易之。”这位诗人是()
A 苏轼
B 白居易
C 李白
D 杜甫
答案:B
4、“彩霞映照的场上格外通红。”这句话中只可以删去的词语是()
A 彩霞
B 映照
C 场上
D 格外
答案:D
二、名词解释
1、语体
是指语言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长期形成的体式特征。
2、简洁
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尽量多的内容。
3、生动
是指语言新鲜活泼富于形象性。
4、准确
是指选择恰当得体的词语,把所要表达的意思恰当地表现出来。
三、下面句子中有不妥之处,请给予改正。
1、作文要简练,一般不要超过三千字左右。
作文要简练,一般不要超过三千字。
2、她的第二次考试已经被录取了。
通过第二次考试,她被录取了。
3、当我读了这些文章之后,印在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去。
这些文章,当我读了之后,印在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去。
4、我把这件事的经过完全可以告诉他。
我完全可以把这件事的经过告诉他。
四、读写训练
1、曹禺在《语言学习杂感》一文中曾记载一位语言大师在旅途中的情况。请你归纳出这位语言大师进行“语言练习”的几种做法。——我看见他兴致勃勃;白天作诗,晚上写文,有空便读新的旧的文章,爱和各种人物长谈。他喜欢孩子,甚至在长途汽车上他也对孩子说自己即兴编的妙不可言的童话。他很忙,他几乎沉浸在终日不停的语言创造里,或者如他平日谦虚地说的“„语言练习‟里”。
通过写作学习语言;通过阅读学习语言;通过与人物交谈学习语言;通过编写童话学习语言。
2、读短信《过年》,分析这首小诗的特点。过年 [穆太石] 将一年的晦气 装进爆竹 带到九霄云外 炸它个粉身碎骨 把来年的运气 装进礼花 让幸福满地萌发 漫天地飘洒
这段祝福语用常见的爆竹和礼花这两个意象,浓浓地积聚了新年的气氛景象,由此展开的比喻链,将真诚的祝愿表达得自然而寓有美感。
一、单项选择题
1、文章修改的顺序是()
A 语言、材料、结构、主题
B 主题、材料、语言、结构
C 主题、材料、结构、语言
D 结构、主题、材料、语言
答案:C
2、调整结构,强调的是()
A 言之有物
B 言之有理
C 言之有序
D 言之有味
答案:C
3、草稿写出后,放置一段时间,这种修改方式是()
A 比较法
B 求助法
C 冷却法
D 诵读法
答案:C
4、《幸福》这一作文命题,提供了文章的()
A 内容重点
B 主要线索
C 取材范围
D 具体材料
答案:A
二、判断题
1、文章修改,首先要从整体出发,全局着眼。()
A 对
B 错
答案:A
2、文章修改也有越改越糟的情况。()
A 对
B 错
答案:B
3、求助法,就是必须完全听取别人的意见。()
A 对
B 错
答案:B
4、文章修改不需要修改标题。()
A 对
B 错
答案:B
三、名词解释
1、文面
即文章的外表面貌,它包括行款格式、标点符号、文字书写等。
2、诵读法
是指初稿完成后通过朗读发现问题,找出文章语言的毛病。
3、冷却法
是指初稿完成后放置一段时间再进行修改。
4、求助法
是指初稿完成后请别人提意见。
四、读写训练
1、比较叶圣陶《含羞草》一文的句子,指出修改稿的特点。原稿:“拉开窗帘望出去,就看见可爱的山林,可爱的田野……” 修改稿:“拉开窗帘望出去,就看见清秀的山林,碧绿的田野……”
“可爱的山林”换成“清秀的山林”,“可爱的田野”换成“碧绿的田野”,多了形象、色彩、生机,不言“可爱”,更觉“可爱”。
2、比较叶圣陶《晓行》一文的句子,指出修改稿的特点。
原稿:“岸滩的草和傍岸的树映入池中,他们的倒影比本身绿得更鲜嫩。” 修改稿:“岸滩的草和傍岸的树映入池中,倒影比本身绿得更鲜嫩。”
修改稿删去了“他们的”,不伤原意,表达更简明、精练。
一、填空题
1、新闻标题与一般文章标题相比较,它具有多行性和层次性 的特点。
2、报道在工作中取得新鲜经验的新闻,称为经验消息。
3、《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在沪开幕》应为动态消息。
4、排列在主题之上的标题叫做 引题
二、名词解释
1、简讯
又称简明新闻、一句话新闻、标题新闻。它以最简短的叙述语言,将新闻事实进行报道。
2、新闻标题
专指消息的标题。形式上由主、引、副组成,内容上有“虚”“实”之分。
3、导语
消息开头的第一句话或第一自然段。
4、背景
与新闻事实相关的一些材料。包括政治背景、历史状况、地理环境、专业知识等。
三、读写训练
下面是《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在沪开幕展览》一则消息的5个自然段,读后完成两题。88岁的老红军瞿道文也早早地来到展览中心。1933年,年仅15岁的瞿道文加入红军,随后参加了长征,并屡立战功。他说:“长征精神永放光芒,我也要来回忆和接受教育。”
8时30分,在上海展览中心门外,前来参观的市民排起了长队,许多人还带来了鲜花,放在门外的展板上,纪念和缅怀革命先烈。
此次展览,共展出500余张照片,其中文物照片近200张,实物31件,大型投影3部。在展出的文物中,有红军爬雪山时使用的脚马(防滑钉),它挽救了许多雪山上失足摔倒的红军战士的生命,被誉为“革命功臣”,有里外合起来打了128个补丁的棉背心,这是在过雪山时一位连指导员送给受伤战士御寒的珍贵礼物……这些照片和实物,生动翔实地展示了那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也提示了红军能完成这一史无前例壮举的内在原因。
2006年12月1日上午9时,《伟大壮举光辉历程——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展览》在上海展览中心开幕,开始为期7天的展览。
此次展览分为“战略转移开始长征”、“遵义会议伟大转折”、“用兵如神突出重围”、“斩关夺隘一往无前”、“艰苦卓绝理想胜天”、“胜利会师抗日救国”、“长征精神光耀千秋”7个部分。据悉,在展览尚末开展前,预约观众就已达到4万余人,老红军、新四红军老战士,劳动模范、大学生等许多专场也已排定。
1、重新排列已经打乱的自然段顺序
2、请找出一处与人物相关的背景材料。
1、正确的层次段落为:第一自然段为③第二自然段为②第三自然段为④第四自然段为①第五自然段为⑤
2、文中的“1933年,年仅15岁的瞿道文加入红军,随后参加了长征,并屡立战功”为与人物相关的背景材料。
一、单项选择题
1、“问不倒”?“问不恼”是一篇()
A 事件通讯
B 人物通讯
C 工作通讯
D 概貌通讯
答案:B
2、通讯在叙述真人真事的过程中,要善于形象化地刻画人物的思想活动,描写生动的场景,渲染气氛。这体现了通讯的()
A 新闻性
B 评论性
C 文学性
D 真实性
答案:C
3、从文章的社会功能看,通讯偏重于()
A 新闻价值
B 审美价值
C 实用价值
D 历史价值
答案:C
4、《“我们的飞船回来了”——“神舟”三号飞船返回指控现场速写》以()为主要内容
A 人物
B 事件
C 经验
D 概貌
答案:B
二、名词解释
1、人物通讯
一种以记人为主的通讯。它把具有新闻意义的典型人物的言行、事迹,作为报道中心。
2、事件通讯
一种以事为主的通讯。这类通讯围绕具有新闻意义的事件进行叙述。通过对典型事件发生、发展、结局的描述来反映时代面貌。
3、工作通讯
一种报道先进工作经验,或某项工作成就的通讯。它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形象地介绍某种典型经验,概括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指导并推动面上的工作。
4、概貌通讯
报道某个地方、单位、部门的某种新气象,通过今昔变化,或介绍地方风情、特色、风俗习惯的一种通讯。
三、读写训练
读通讯《“问不倒”?“问不恼”》完成两小题:
1、这篇通讯是如何写活人物的?
2、这篇通讯有没有中心事件? 人物小传 “问不倒”·“问不恼”
——记大连火车站问事处问事员吕玉霜
经历:吕玉霜,女,1979年毕业于沈铁运输机械学校,在瓦房店电务段任信号工。1981年起在大连火车站客运车间任客运员,1986年起在大连站客运车间任问事员至今。
荣誉:1997年被评为铁道部先进女职工,1998年被评为辽宁省双文明标兵、铁道部劳动模范,1999年被评为辽宁省职业道德十佳标兵,2002年被评为辽宁省巾帼建功标兵,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1月25日,大连火车站春运客流的高峰期提前到来。吕玉霜如往常一样微笑着站在候车大厅里。在旅客运输高峰季节,吕玉霜一个班次要接待旅客问询3000余人次,这样的工作她已经坚守了20年。苦心练成“问不倒”
1986年4月,吕玉霜被选调到大连火车站当一名问事员。为方便旅客,吕玉霜决心改掉自己一口东北话,她坚持每天跟着收音机学,用录音机录下自己的发音,找出不标准的地方并改正,终于练就了一口纯正的普通话。为了能顺畅地与各地旅客沟通,吕玉霜又学起了方言。
吕玉霜家中的墙壁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小纸条,上面分门别类地写着全国铁路的车站名、列车到发时间、车票票价、里程、主要干线停车站换乘车次等,做饭时看上几眼,睡觉前背上几条。就这样,吕玉霜硬是记下了全国5000多个车站名、1000多对旅客列车的始发和终到时间以及中转站的乘车次。全国铁路5次大提速、列车运行图每年都在调整,她都能很快准确地掌握新的信息,被旅客称为铁路的“活地图”。
为了给外地游客当好向导,吕玉霜利用休息时间到市区走访,将大单位、高校、医院、部队、宾馆、酒店、旅游风景区的换车路线等熟记心中,练成了令人叫绝的“问不倒”的硬功夫。20年来,吕玉霜共接待旅客问询近400万人次,没有一次答错,没有一名旅客投诉。爱心成就“问不恼”
吕玉霜还是不折不扣的“问不恼”。在吕玉霜看来,每个旅客问题的背后,都有一颗焦躁困惑的心。1998年夏天,洪水冲断了辽宁北部的铁路,万余名旅客滞留在大连火车站。焦躁、责骂、怨气一齐向问事窗口袭来。有的旅客甚至指着吕玉霜的鼻子大声责问。吕玉霜一边和颜悦色回答旅客提问,一边了解前方铁路修复情况,一遍遍及时向旅客通报最新情况。
一位发火的中年男子看到吕玉霜始终微笑着面对旅客,他带着愧疚向吕玉霜深深地鞠了一躬,并在《旅客意见簿》上写到:2号问事员,请原谅我当时的粗鲁,你的热情、涵养和耐心,折射出了这个时代人们身上最美好的一面,使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
吕玉霜的儿子曾在一篇作文中写道:“妈妈有三怕:上班口渴了不敢多喝水,怕去厕所,耽误旅客问事:患咽炎不敢含喉宝,怕旅客误解自己嘴里含糖,不礼貌;睡觉时枕头底下必备草珊瑚含片,怕半夜咳嗽,影响我和爸爸休息。她有一副热心肠,心里永远装着别人!” 2003年8月,大连火车站新站正式投入使用,以吕玉霜名字命名的“全国劳模吕玉霜服务台”应运而生。服务台建立以来,收到旅客表扬信2000多封,被大连市命名为“巾帼文明示范岗”和“雷锋号”。劳动者感言
不怕麻烦千遍,只为旅客方便。让每个旅客高兴而来、满意而归是我的职责。
1、这篇通讯写活人物主要从两方面:①通过人物行动的具体描写;②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
2、这篇通讯没有中心事件。
一、填空题
1、将散文分为记叙散文、抒情散文、议论散文,是以 表达方式 为标准。
2、余秋雨最早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散文集子题为《文化苦旅》。
3、余光中说“散文是走路,诗是跳舞”“散文是说话,诗是唱歌”强调了散文接近生活本身 的特色。
二、名词解释
1、记叙散文
以记人叙事为主要表达内容的散文。
2、抒情散文
以抒发作者浓郁的主观情感为主的散文。
3、议论散文
以阐明事理,发表议论为主的散文。
三、读写训练
1、读刘亮程的《对一朵花微笑》的第一自然段,作者情感状态是怎样表现的。
我一回头,身后的花全开了。一大片。好像谁说了一个笑话,把一滩草惹笑了。我正躺在山坡上想事情。是否我想的事情——一个人脑中的奇怪想法让草觉得好笑,在微风中笑得前仰后合?有的哈哈大笑。有的半掩芳唇,忍俊不禁。靠近我身边的两朵,一朵面朝我,张开薄薄的粉红花瓣,似有吟吟笑声入耳;另一朵则扭头掩面,仍不能遮住笑颜。我禁不住也笑了起来。先是微笑,继而哈哈大笑。
这一段文字运用的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笑”,多达10个。它将作者心中的激动与欣喜表达得淋漓尽致。
2、比较《小屋》与《空中楼阁》。
从标题看,《我的空中楼阁》是暗示化,《小屋》则是直呈状。从内容看,李乐薇描绘得活泼清新,飘逸迷人。而李佩芝描写小屋,处处以人物穿插,小屋内外一片温馨祥和。两篇小屋。一篇具有虚幻美。句型句式活泼多样,修辞手段交错运用、新奇别致。一篇具有真实美,情趣相映,活脱清新。一个超然于世,流露出对大自然的追求向往;一个情趣高雅,即使在困窘的境况中也温婉乐观。内容和语言适情适意,皆有迷人的魅力。
一、填空题
1、小说的三要素,指 人物、故事情节、环境。
2、《白鹿原》的作者是 陈忠实,《春之声》的作者是 王蒙
二、名词解释
1、小说
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塑造多样化的人物形象,广泛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2、微型小说
千字内的小说,情节单纯,人物集中,形式精巧。
3、自然环境
指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季节景象等自然景物。
三、读写训练
1、小说《我想听听你唱歌》是通过几条线索展开的?
通过两条线索展开,一条线索为明线,写机关干部陈处的帮扶经历;一条线索为暗线,写山林学子的贫困命运。
2、小说《杭州路10号》的主要人物是谁?
《杭州路10号》的主要人物是未出场的病残心理学教授。
一、填空题
1、文学评论的对象包括 文学理论、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作家作品 等。
2、作品评论包括 时代背景与作者简介、作品内容、主题思想、艺术特点 等相关内容。
3、教材中的诗歌评论《溶哀愁于物象》中被评论的作品是 余光中 的乡愁。
二、名词解释
1、复述
是指评论者对原作内容的概述。
2、节录
是指评论者对原作内容的直接引用。
3、比较研究
是指把不同作家、不同作品、不同风格等加以比较,或把同一时代、同一流派中的不同作家的不同风格与不同作品加以比较。
三、读写训练
读《这悲剧是全人类的》,回答两个问题:
1、复述与节录集中在本文第几自然段?
2、以“悲剧”为中心,在本文中通过哪些部分进行强调?
1、集中在第二自然段
2、标题强调、开头结尾强调、主体部分强调
课外题
1.写作的直接准备是确定了某项具体的写作任务以后的准备,其中最主要的准备内容是材料的收集和整理
2.写作的间接准备是平时的准备,长远的准备,包括生活积累、思想修养、写作技巧三个方面。3.文章标题的要求是简洁、确切、醒目、新颖
4.布局有利于安排层次,首先使层次清楚有序、其次使层次轻重分明
5.从人的意识功能角度将全部文体现象概括为认知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三种文体。6.间接抒情可分为叙述抒情、描写抒情、议论抒情。7.运用语言的三个要求是准确、简练、生动
8.驳论文反驳的方式有反驳论点、反驳论据、反驳论证。9.写人的基本要求是形似、神似、典型。
10.写文章首先需要确立中心,中心的要求是集中、深刻、新颖、鲜明
11.叙事的技巧主要有哪些?视点有变化,节奏有张弛,设置悬念,情节线索明晰。
12.说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解释概念;介绍人物;介绍事物;介绍历史事件;解说论据。13.在不同类型的文章中,中心有什么不同的含义?
在记述性的文章中,中心是作者对所记述的人物和事件的基本看法,即文学性作品中所说的“立意”、“ 向性”、“写作意图”。在论述性文章中,中心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基本观点。在应用性文章中,中心就是作者在文章阐述过程中对问题的科学客观的解释。
14.选择材料的要求是什么?选取具有本质意义的材料;选取新颖生动的材料;选取适应不同体裁的材料。
15.请指出下面文章开头的类型及作用。
鲁迅《为了忘却的纪念》的开头:我早已想写一点文字,来纪念几个青年作家。这并非为了别的,只因为两年以来,悲愤总时时来袭击我的心,至今没有停止……
这是种“交待因由式”式开头,作者交待写作动机和缘由,其作用将“我”和“事”紧密融合,吸引读者,借此唤起了读者思想上、情感上的共鸣。
16.请以李斯〈谏逐客书〉为例,谈谈文章布局的艺术。
作者先正面论述秦国四代君主任命客卿的史实,说明客卿对于秦国富国强兵的功劳。接着作者列举秦王所喜爱的珠宝乐曲均不出于秦国的事实,说明秦王重物轻人。然后作者又从正反两方面对比论述纳客之功与逐客之害。最后顺势得出逐客会使秦国内虚外怨,给国家带来危机。议论文周严缜密的逻辑力量,在这篇文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17.请指出下段文字人物描写的特色。
他站在一间新建的空旷的大厅里,手中拿着一支画笔,用沉思的、严厉的、挑剔的目光,向那幅尚未完成的作品端详。他的衣衫不整,胸襟上沾满了斑驳陆离的颜色。他的头发很长,很浓密,如一股黑色的激流向上所抛溅,又象瀑布似地悬垂于半空,映衬着一张岩石般的面孔,峻峭的棱角,毫不妥协的神情,仿佛一尊粗犷地石像。
写人要形似,本段文字写出了人物特征,通过外貌、衣着、动作和神态描写说明他是位从事艺术创作的画家。
18.请指出下面文章结尾的类型及作用。
司马迁《李将军列传》的结尾: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这是一种“评价言志”式的结尾。这类结尾方式,主要体现作者的主观态度,表达对所叙事件或人物的明确评价。这段结尾文字,体现了独特的布局艺术,表达司马迁对李广的惋惜、同情和赞美。
第三篇:《英语基础写作》第四次作业
《英语基础写作》第四次作业
一、简答/计算题
你的网友写信给你,问你是怎样学好英语的。请用英文给他写封回信,信中给出你对学好英语的建议:
1.坚持学习英语,一天也不能放弃。
2.经常复习巩固所学内容。
3.除了背好单词、学好语法外,还要 多读书。
4.每天听半个小时英语以锻炼你的听力。
5.要多说英语,只有多使用你所学过的语言才能过掌握它。
6.强迫自己读英文报纸和书籍,经过一段时间你就感到容易了。
Dear friend,Thank you for writing me the letter asking how to learn English, and here are my personal opinions:
First, you are suggested to persist in learning English every day, that is, making learning English your daily habit, and do not give up even one day;
Second, if you hope to remember whatever your have learnt, it is better to go over whatever we have learnt from time to time;
Third, besides vocabulary and grammar, reading English books also helps you learning English well;
Fourth, if you want to improve your listening skills, please spare half an hour’s every day to listen to listening resources such as English broadcasting;
Fifth, speak in English as much as possible.As the proverb says, practice makes perfect;
Last, try to read English newspapers and books, you might find it difficult at first, however, you will enjoy reading them after some time.I firmly believe that you have the ability to follow the above advice and will make certain progress in learning English.Best regards,Mike
第四篇:《基础写作》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基础写作》网络核心课形考网考作业及答案
考试说明:2019年春期电大把《基础写作》网络核心课纳入到“国开平台”进行考核,它共有6个形考任务。针对该门课程,本人汇总了该科所有的题,形成一个完整的标准题库,并且以后会不断更新,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Ctrl+F),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形考任务1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物”,此中之“物”,包括哪两个部分内容?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言之有物”包括材料和思想两个方面。
先看“材料”。
材料包括广义和狭义两种,材料是拿来干什么的呢?是拿来表现思想和观点的。我们写一篇文章就是要表达一种思想或观点,那么,通过什么来传达呢?材料。这里就有对材料的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最有利于我们思想的表达,我们就选择什么材料。“选择”就是“取”与“舍”两个方面,因为有的材料很可能没有作用,甚至起反面作用,因此,选择、取舍很重要。所以,由此看来,思想依赖材料来表达,而材料的选择有受制于思想,是双向的。
那么哪些材料是可以用的呢,选择的标准是什么呢?教材中说了三点:要有代表性,要有精神启迪效果,具有可读性。
再说:“思想”。
“思想”就是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所表达出来的某种总体性的意旨或倾向及情感。“思想”是需要提炼的,什么样的“思想”最能为阅读者所接受呢?有三个要求:真实、深刻、新颖,这也是文本思想的提炼应达到的要求。在什么基础上进行提炼呢?要掌握大量的材料,还要掌握大量的资料,还要看到材料背后深藏的本质,这就需要我们要进行创造性思维。
2.有人说“材料重在选择,思想重在提炼”,结合自己的写作或阅读经验,谈谈你对此所持看法。
答:
此观点正确。
写作者日常接触到的材料是十分的繁杂的,要使原始材料的积累真正具有写作价值,就要善于按照写作的规律的要求对其进行识别和选择。
文本的思想需要提炼,是为使写作的规律大要求,使其最终确立的文本思想达到真实、深刻、新颖的程度。
在写作之中,有效地选择和组织材料,是准确表达思想的支柱。在一般的文本写作中,思想和材料往往同时出现,因此,文本思想的确立和材料的支撑是融为一体的。在文学创作中,文本思想隐含与材料之中而不直接说出,因此对材料的选择和组织成为引导读者体验、理解、和接受文本思想的唯一途径。
3.阅读散文《谢天》,谈谈典型材料的选用对文本思想的表达所具有的重要作用。
《谢天》
作者:陈之藩
常到外国朋友家吃饭。当蜡烛燃起,菜肴布好,客主就位,总是主人家的小男孩或小女孩举起小手,低头感谢上天的赐予,并欢迎客人的到来。
我刚一到美时,常闹得尴尬。因为在国内养成的习惯,还没有坐好,就开动了。我一直认为这只是一种不同的风俗。前年我又到一家去吃饭。这次却是由主人家的祖母谢饭。她雪白的头发,颤抖的声音,在摇曳的烛光下,使我想起儿时的祖母。那天晚上,我忽然觉得我平静如水的情感翻起滔天巨浪来。
在小时候,每当冬夜,我们一大家人围着个大圆桌吃饭。我总是坐在祖母身旁,祖母总是摸着我的头说:“老天爷赏我们家饱饭吃,记住,饭碗里一粒米都不许剩,要是糟蹋粮食,老天爷就不给咱们饭了。”
刚上小学的我,正念打倒偶像,破除迷信,我的学校就是从前的关帝庙,我的书桌就是供桌。我曾给周仓画上眼镜,给关平戴上胡子。祖母的话,所谓老天爷,我觉得是既多余,又落伍的。
不过,我却很尊敬我的祖父母,因为这饭确实是他们挣的,这家确实是他们立的。我感谢面前的祖父母,不必感谢渺茫的老天爷。
这种想法并未因年纪长大而有任何改变。而我在这个外国家庭晚饭后,由这位外国老太太想起我的儿时;由我的儿时,又想起一连串很奇怪的现象。…………
答:
文章作者由外国家庭吃饭时,饭前常由小孩或老人谢天而想到自已儿时祖母时常教诲自己要爱惜粮食,感谢老天,进而想到爱因斯坦在成功面前总是不忘感谢同事,朋友,再到雨果对约伯特的推崇。所选取的一系列材料生动,新颖,具有思想内涵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对阅读者有“一见钟情”的吸引,让我们与作者一道从更普遍、更深广的层面上去领悟了谢天的道理,更天象,更生动的告知人们要一颗感恩的心。
形考任务2
《大年初一没下雪》
作者:山鬼
加班加到腊月二十九,只好订了一张年三十晚上返杭州的火车票。
年三十傍晚,广州火车站的广场突然安静了下来。满满的纸屑、塑料瓶、水果皮、白色的泡沫饭盒……几个清扫工没精打采地挥舞着扫把。
车厢里没人,我选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看着书,不久就开车了。
不知到了哪个小站,上来一个农民模样的人,牵着一个小女孩,手拿车票仔细对看座号,辨认清楚了,他们才坐下。整个车厢其实没几个人,你想坐哪都行。一看就知,他们是不常坐车的。
那个男人四五十岁的样子,很像个农民,灰黄的脸,很深的皱纹,只是他的手不是又粗又大,他有一双纤细的手。那个女孩的脸也是灰黄的,土头土脸的样子,谈不上好看,只是那双黑眼睛就像灰烬里的火星,一闪一闪的。
他们坐在我对面。男人坐下去时,半哈着腰,发出一声短促的笑声,好像说:“打搅了!”
…………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序”,这一命题中的“序”主要是指什么?请结合教材予以具体论述。
答:
材中谈到的写作要”言之有序”指的是文本的结构安排问题,结构安排要做到“言之有序”,是由写作及接受活动中思维表达所使用的基本工具,语言所具有的线性特征决定的。因此,结构安排必须遵循写作的交流性质所要求的的一些基本原则和艺术手法。在具体的写作活动中,我们应当特别重视结构安排的主要环节,它包括层次与段落、过度与照应、开头与结尾。
2.文本的结构安排能否达到一定的审美要求,从而产生一定的审美效果,对于能否有效地实现写作者与阅读者之间的精神交流具有不容忽视的制约作用。请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结构安排要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的理解。
答:
我认为此观点我同意。就一般写作而言,结构的审美效果更多的来源于文本的形式美,即结构安排与语言表达两个方面。而结构的审美效果是一条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结构安排应该做到完整匀称。2.结构安排应做到周严紧密。3.结构安排应做到错综变化。
3.层次和段落时结构安排的核心问题,层次安排好了,文本的结构框架就确定了。阅读小说《大年初一没下雪》,谈谈小说围绕情感变化安排层次的艺术特征。
答:
这篇小故事写的是“我”在火车上的一段经历,作者的行文很朴素
很克制,但恰恰是这样的笔触很好写出了人世间那种无法避免的伤痛与悲苦命运,使文章充满了悲天悯人的情怀,很动人。
文章可分为三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简单交代背景“我”大年三十晚上坐火车回家,冷清中遇见一对父女,但无多的交谈,因为“我”认为“他们”“土头土脑”,不是共度寂寞的玩伴,而这个冷漠“认为”在文章结构上是一个重要伏笔,为文章最后“我”的转变、“我”对“父女”的牵挂行成一个鲜明的对比,非常好的突出了主题,在文章的感情发展的路线上掀起了波澜。
第二部分是文章的重点,故事展开。“我”由于寂寞想请那对“父女”吃饭,故事进行到这里并无太多发展,转机发生在小女孩的提问:“你看过雪吗?”这个时候题目中的“雪”出现。但是“我”只是随机应付几句,这个细节的安排在后面是极有用处的。然后故事进一步发展,“我”发现那个男人在偷偷的哭泣,于是,“我”知道了这个苦难的家庭,知道了这个从来没见过雪的小女孩因为白血病生命就快走到了尽头。那个男人就是带女儿专程去杭州看雪。于是“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我走到座位旁,给小女孩耐心地讲起下雪时的种种趣事”与前面的“应付”起到了相互呼应。
第三部分是尾声,是对文章思想的重要烘托,与进一步推波助澜。“我”回到家里,由此时“我”最怕碰上风雪天而变成希望今天赶快下雪,下得越大越好。然而文章写道“一天无雪”,“一夜无雪”。两段话,分别只有一句话。这样的安排极其强烈的表达了“我”对那个小女孩心痛的感觉,只是这种心痛是藏在朴素的文字下面的,更是能揪住读者的心,最后的安排非常的温情,终于下雪了。越下越大,像一床巨大的被子,“被子下面熟睡的是一个善良而又苦难的灵魂,”苍天有情,文章进行到这里,我们的感情随着“我”翻山越岭、一路跋涉,由冷漠淡然到悲天悯人、温暖而伤感。
这篇文章的结构安排是完整匀称的,有头有尾的,内部材料的组织也是严密周紧,并且又起伏,有变化,扣人心弦。
形考任务3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
1.教材中谈到写作要“言之有文”,这里的“文”包含多层次的内涵,请结合教材内容,作简要分析、梳理。
答:
教材中的“言之有文”中的“文”首先是指文本写作中书面表达的基本特征:准确,畅达和简洁;然后是指文本写作中书面语言表达的文采之美,包括:声韵美与辞藻美,感性美与理性美,朴素美与华丽美。
2.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文章《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对文本语言的准确、畅达、简洁等基本特征进行分析。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作者:恩格斯
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即历来为繁芜丛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事实: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所以,直接的物质的生活资料的生产,从而一个民族或一个时代的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便构成基础,人们的国家设施、法的观点、艺术以至宗教观念,就是从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也必须由这个基础来解释,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得相反。…………
答:
“言之有文”中的“文”首先是指写作中书面语言表达的基本特征:准确、畅达和简洁,本文便具有这些基本特征。
1.本文语言准确严密,处处关照呼应
本文语言的准确性表现在:对马克思逝世的痛惜和悼念,对他的斗争精神和崇高的人格的赞美,评价马克思的伟大的历史功绩,以及对反动派的蔑视等,遣词用句都十分确切、明白。如第一段说明马克思逝世,用“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他在安乐椅上安静的睡着了”“永远的睡着了”;第七段在评述马克思斗争精神
和实践活动时说“斗争是他的生命要素,而他进行斗争的热烈、顽强和卓有成效,是很少见的”;又如把创立国际工人协会说成是马克思“全部活动的顶峰”“即使别的什么也没有做,也可以为这一成果自豪”;第八段在赞扬马克思的冲高人格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时,用了“嫉妒”、“污蔑”、“驱逐”“诽谤”“诅咒”以及“尊敬、爱戴和悼念分别表明敌人与战友对他不同的态度。”
从语言的严密性来看,无论是一句中的修饰和限制,还是句与句,段与段之间的过度、承接与照应,都十分严谨,周密。例如第二段所写“这个人的逝世,对欧美战斗着的无产阶级,对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成为下文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评价马克思伟大贡献的一个总纲。第六段中“他作为科学家就是这样。但这在他身上远不是主要的”。前一句承接上一段最后一句话,概括第3-5段的内容,也与第二段中“对于历史科学”相呼应;后一句开启下文,与第七段“因为马克思首先是一个革命家”相连,并为从时间方面介绍马克思的成就埋下伏笔。又如句与句之间的关系,第三段中“即历来为纷繁芜杂的意识形态所掩盖着的一个简单的事实”“而不是像过去那样做的相反”,这两句从精神的要求看似与它们的前一句重复,但它们之间一方面相互呼应,一方面又分别从另一个角度对前一句进行阐释,进一步揭示出马克思发现人类历史发展规律的重大意义。全段文字中用一个多重复句的形式表述,意思表达十分严密。第六段中“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它的实际应用也许还根本无法预见—都使马克思感到衷心的喜悦”一句,两个破折号中间的文字对前面的话加以补充与解释,全句意思畅达、周密,同时又为下文做了铺垫。
2.本文议论、记叙、抒情融为一体,结构严谨,连贯畅达。
全文以议论为主题,全面而准确的评价了马克思伟大的历史功绩;而追述马克思逝世的情景,概述马克思一生的主要革命活动,畅达简洁,是议论和抒情的基础;抒情的成分贯穿全文,对马克思逝世的悼念和惋惜之情蕴含字里行间,对马克思杰出贡献和伟大人格的崇敬赞颂之情流溢与言表,具有感人的力量。
本文结构十分严谨,各部分之间,每层意思之间充满内在联系:革命家马克思和科学家马克思的统一;作为科学巨匠,他的两大发现之间的统一,它的科学研究成果和
他对科学事业看法的统一;作为革命家,他的斗争事迹和斗争风格的统一,在斗争中他的爱与憎的联系;等等。这恰恰证明马克思身上各种优秀的品质及特征是有机结合在一起的,这使得本文的结构呈现出前后连贯、相互为用、步步深入的特点,如行云流水,层次分明而又难解难分。
3本文内容高度简洁,凝练概括。
悼词内容通常以介绍逝者为的生平事迹为主,一般按时间顺序行文。但本文没有沿袭这一套路,而是按照马克思伟大历史功绩两个方面,以先一般,后特殊的逻辑顺序行文。
马克思一生可介绍的内容很多,例如他的思想是如何有“青年黑格尔派”转到革命民主主义和科学共产主义的;他是如何参加共产主义者联盟,并与恩格斯共同起草科学共产主义纲领性文件《共产党宣言》的;他是如何宣传巴黎公社的意义,支持公社的事业,帮助公社流亡者的;还有他的包括《德意志意识形态》《资本论》等在内的一系列光辉著作等等。但如果这样写起来,是必要长篇大论,而且参加马克思葬礼的都是他的老朋友和亲属,对马克思的一生都比较熟悉。所以恩格斯不单是以马克思亲密战友的特殊身份抒发自己个人的哀思,也是代表全世界无产阶级对伟大导师的逝世表示深切的悼念。他站在历史发展的高度,对马克思一生的伟大贡献做了科学评价。全文仅一千三百多字,对于熟悉和了解马克思的人,介绍这些内容就已足够;对于不熟悉或想进一步了解马克思的人,这些话也足以使他们受到震撼。
综上所叙,本文语言的准确、畅达、简洁,“整体言之有文”。
3.运用教材有关“言之有文”的相关理论解释,阅读散文《雪野里的精灵》,对文本语言的文采之美进行分析。
《雪野里的精灵》
作者:李存葆
东坡居士面对邈远天昊,苍茫坤舆,曾浩叹“寄蜉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我真正体味出这两句话的奥义,是在多次晋谒了一棵巨树之后。
那是苔县城西定林寺中的银杏树。它苍劲葱郁,主枝周逸旁出,状若硕大无朋的莲花。我第一次站在它下面时,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它那腾游时空的气魄,吐纳古今的恢宏,剪裁春秋的博大,抽黄谢绿的顽强,都使我感到自己的渺小和卑微。
后来,我又多次拜谒它,每每都会对苏轼的话产生新的感悟。它的前句喻生命短暂如蜉蝣,后句指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人类虽然可以嘲笑“朝菌不如晦朔,蟪蛄不知春秋”,但站在这棵古树前,仰望着无涯无际的时空,我们便会感到:在宇宙间,地球仅是一粒微尘,人生更如蜉蝣、朝菌,只不过俄尔一瞬,稍纵即逝。
博大与渺小,久远与暂短,都是相对而言的。定林寺里的古银杏无疑是一支巍峨峥嵘的生命进行曲。后来我在雪野中两次偶然所见,则又领略了弱小生命吟出的生的礼赞。…………
答:
语言分析:文章写了千年银杏树和雪地里星星点点的小花小草,一大一小,一个穿越千年,生命不断裂,一个每年一枯荣,生生死死。“我”的感受是什么呢?在定林寺苍劲高大的银杏树面前的感受是:“顿被一种强大的生命光波所震慑,所征服,所溶解。“我感到自己的卑微和渺小”。而在小花小草面前,“我”感受的事:这些米粒大小的生命,像是在告喻我:希翼、渴望、追恋、向往,是一种生命的本质。即使天冷了地冷了宇宙的一切都冷了,它们也会顽强的举起美的萌芽,绝不肯把生命的蓬帆轻易的降落。
形考任务4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
1.写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文本的表现内容要求语言运用一定的手段和方法,我们称之为表达方式。请结合不同的文体,选择文本,有所侧重地谈谈你对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
答:
表达方式包括: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
⑴
叙述是写作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⑵
描写是作者运用描绘性的语言,把人物,景物或场面的状态或特征具体、形象和生动的表现出来的一种表达方式。
⑶
说明是写作运用解说性语言,对事物的形态、结构、功能、用途、成因、性质、特征、关系、意义等进行客观的介绍和解释的一种表达方式。
⑷
议论是写作者运用论说语言,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对自然界、人类社会,以及人自身的某种现象的理性认识正确性的一种表达方式。
⑸
抒情是写作者运用情感化语言,主要借助除说明之外的其他表达方式来抒发和表先内心情感的一种特殊表达方式。
2.表达方式在其具体运用过程中,会因写作的具体需要而在写作者的灵活运用中形成许多特殊方法,即通常所说的“表现技巧”。请选择文本,结合相应的表达方式,分别介绍最主要的表现技法。
答:
表现技法包括:叙述技法,说明技法,议论技法,抒情技法。
叙述的表现技法有这样几种:顺叙、倒叙、插叙、平叙。
描写的表现技法有:烘托、对比、错综。
说明的技法有:定义说明、诠释说明、分类说明。
议论的表现技法有:例证、引证、反证。
抒情的表现技法有:客观法、主客化合法,主观法。
3.阅读明末文学家张岱《西湖七月半》,对其中所涉及的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进行分析。
《西湖七月半》
作者:张岱
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装,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还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答:
本篇选自《陶庵梦忆》是一篇简洁优美的游记小品。它追忆了明代杭州人七月半游西湖的风习情景。它构思别出心裁,寓意愤世嫉俗。七月半是中元节,杭州人习俗在次夜游西湖赏月,所以雅俗人等一起拥来,乌烟瘴气,不堪入目。作者开门见山指出“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只可看看七月半之人”,接着便分别对达官贵人、名媛闺秀、妓女和尚、无赖子弟和风雅人士五类人,从他们的身份地位,情态格调上予以概括描述,生动泼辣,好恶明确,抒发了作者鄙视庸俗的情怀。然后作者指出杭州人七月半夜游西湖的实质是立名目,赶热闹,再进一步描写出
一副喧闹嚣杂的场面。最后回到自己在人散之后看月的情景,写出西湖的湖山月色之美,寄托着自己清高雅洁的情怀,同时即区别于又反衬出庸俗的不堪。不难体会到,作者在入清代以后,写完样一篇追忆明末杭州风习的小品,勾画出这样一幅人情世态,是怀有国破家亡的我悲愤的。
形考任务5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
1.从言之有物、言之有文、言之有序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你对文体差异的理解。
答:
文体差异。包括这样几个方面:在不同类型的文体中,①材料的选用和表现不一样;②思想所呈现的形态不一样;③结构安排不一样;④对语言的要求不一样。
⑴
材料的选用与表现:
比如:新闻的材料必须真、新、精。而调查报告的材料,要求则是真实和全面。理论性文章对材料的要求是真理性和权威性。散文的材料,要求则是生动性,形象性,审美性。
⑵
思想所呈现的形态:
比如新闻要求绝对的客观真实,不允许把作者的见解掺和其中。理论写作中,思想是以论点的形式直接提出,并通过严密的逻辑论证得以确立。
2.试述你对文体分类及其标准的理解;以人的意识功能作为文体分类的依据,你认为合理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
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方式:科学掌握世界的方式、艺术的方式、实践精神的方式。
文体的三大类别: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
3.依据教材,人的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分式;据此,我们可以对文体分为三大类别。请根据自己的阅读实践,为三种类别的文本各寻找不少于三篇例文。
答:
意识功能有三种基本方式:实践的,精神的,艺术的,并根据此而将文体概括为:实用性文体,析理性文体,审美性文体,三大类别。
1.实用性文体:
(1公务文书:《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有序做好支援云南鲁甸地震灾区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14》14号)(2生活、学习应用文体:《傅雷家书》(傅雷及其夫人)(3会活动应用文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格)4.其他应用文写作简介:报告、解说都是新闻写作的文体。如《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
集体学习时强调
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基本建设为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社北京6月30日电)
2.析理性文体:
⑴
针对社会生活中某些现象及时发表议论的,通为“评论”:《个税法修订:多征求意见才能凝聚共识》(新京报社论)
⑵
针对科学领域中某个问题深入探讨和研究,阐述和交流学术见解的,通称为“论文”:《我国房地产税合并征收的经济效应研究》(李娇);《产价格波动与货币政策选择》(刘翠)
3.审美性文体:
(1)散文:《目送》;《龙应台》。
(2)诗歌:《断章》;《卞之琳》。
(3)小说:《红与黑》(司汤达.法)
形考任务6
请同学们回答以下问题(每题5分):
1.结合教材关于三种基本文体类型的相关知识,分别找出一篇例文,有针对性地结合文本分析各自的文体特征。
答:
⑴
实用性文体例文:消息一则
习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第6次集体学习会议
新华社北京6月30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6月29日下午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举行第六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马克思主义政党具有崇高政治理想、高尚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如果马克思主义政党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的道理所在。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分析:这则消息遵循标题,导语和结语的严谨结构,全文提现了新闻真、新、精的特点,通过发布客观的报道,告诉人们何时、何地发生了何事,数字准确无误,描述直观理性,内容真实可靠。
⑵
析理性文本例文:《个税修订法:多征求意见才能凝聚共识》(新华报社轮论)
分析:写作者直接运用概念,判断,推理的逻辑形式,对客观事物或事理进行分析,评论或理论探讨,析理性问题的结构方式直接体现了理性思维的逻辑特征。
⑵
审美性问题例文:《目送》(龙应台)
分析:《目送》是一本生死笔记,深邃,忧伤,美丽。《目送》的七十三篇散文,写父亲的逝、母亲的老、儿子的离、朋友的牵挂、兄弟的携手同行,写失败和脆弱、失落和放手,写缠绵不舍和绝然的虚无。她写尽了了幽微,如烛光冷照山壁。
全文极富有感染力,文中两次写到同一段话:“我慢慢地,慢慢的了解到,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的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的拐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用目送两代人离别的共同感受,强化了对亲人间难舍难分却又不得不舍这种人生滋味的理解,增强了文章的哲理性和感染力。前呼后应,使结构浑然一体。反复感叹,使语言富有韵味。化虚为实,把抽象的缘分具体化为“目送”的场景,让读者在想象中身临其境,达到情感共鸣,感人至深。
2.结合自己的阅读或写作实践,谈谈你对散文、诗歌、小说等审美性文体特征的理解。
答:
文学作为艺术的审美心理特征:1)审美的超功力特征。2)审美的感性特征。3)审美情感特征。4)塑造艺术形象的间接性。5)反映社会生活的灵活性。6)揭示心灵世界的具体性。
3.阅读下面这篇微型小说《烛心》,尝试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艺短论。
《烛心》
作者:李丰春
乔迁新居,还没收拾完毕,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
“笃、笃、笃——”,小薇刚摸到蜡烛和火柴,门外便传来了敲门声。
打开门一看,原来是一个小男孩,仰着小脸,背着手:“阿姨,你家有蜡烛吗?”
怎么?刚搬进来第一天就支使孩子来借东西!真是欺负新来的,这怎么行?今天借给他家蜡烛,说不定明天又来借葱、蒜之类的。不,不行!小薇的脑筋急速地转着。
“哎呀,真不巧,阿姨刚搬来,也没有蜡烛。”说完就准备关门。
“阿姨,你看,我妈妈让我送来的。”小男孩变戏法似的从背后抽出手,高高地举着两根粗粗的蜡烛。
面对孩子澄澈的眼睛,小薇一下子惊呆了,继而无力地倚着门,双手捂面,不敢与孩子对面……
答:
该微型小说故事很平常,就像是发生在我们身边一样,但情节却起波澜起伏。邻里间借东借西本来就是平常事,小男孩来借东西,被作者很容易就想到身后的那些大人,这些大人爱占邻里的便宜,“我”怕再吃亏,再受欺负,便本能的告诉孩子,自己家里没有蜡烛。没想到小男孩却从他身后拿出了2支蜡烛,体现了邻里之间别样的关心和温暖。让故事在此出现了戏剧性的变化,也给读者无限的想象空间。该故事采用平铺直叙的顺序组织情节,整个故事按事情的发展经过徐徐道来,开端、发展、高潮是一气呵成。开始就是新家停电,接着就是孩子问“我”是否有蜡烛,我特意撒谎就是为杜绝孩子下次再来我家借东西。高潮就是孩子为我带来了蜡烛,想为我提供方便。文章的语言质朴、简洁,如描写停电的情景,就依据“突然停电了,室内一片漆黑。”写孩子背后的妈妈也就只有一句“阿姨,你看,是妈妈让我送过来的。”简单的几句话,要交代的,要表达的,都很好的交代、表达出来了。
第五篇:《英语基础写作》第一次作业已做
《英语基础写作》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
1. Every word of the title should be capitalized, except articles, ___,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s and to in 8. A bird in the hand is ___ two in the bush.(C)A. worthyB. worthwhileC. worthD. worthless
9. The ___ inventor finally turned his dream into reality.(D)A. imagine infinitves.(A)A. prepositionsB. verbsC. nouns
D. adverbs
2. A full stop can be used at the end of a title.The statement is___.(B)A. TrueB. False
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ivision of words is INCORRECT?(C)A. thou-ghtB. trans-la-tionC. fin-ishD. hard-en
4. Choose the correct punctuation mark to fill in the following blank: She doesn’t like this film ___ she is disgusted with it.(E)A. ,(comma)B. 不填
C.(semicolon)D..(full stop)E.-(dash)5. His strong points and hers are ___.(B)A. complimentaryB. complementaryC. completed
D. complected
6. Many people here have got other income___ their wages.(A)A. besidesB. except
C. including
D. but
7. He ___ from his seat to greet the guests.(B)A. riseB. roseC. raisedD. arose
B. imaginaryC. imaginable
D. imaginative
10. He became a good violinist by constant ___.(C)A. exerciseB. drillC. practice
D. training
11. We should be ___ of our time and avoid doing anything unnecessary.(B)A. economicB. economicalC. economicsD. economy
12. Somebody left ___ raincoat on his rack;___ will have to come and get it.(C)A. his/heB. her/sheC. their/theyD. its/it
13. He is an eloquent speaker;___, he lacks depth.(D)A. butB. yetC. so
D. however
14. Find out which part of the sentence is ambiguous in meaning: When I saw the advertisement for a cellphone in that magazine, I bought it immediately.(C)A. IB. thatC. ID. it
15. Each of the girls had ___ assignment completed.(A)A. herB. theirC. they
D. them
16. We should bear in ___ all these important rules.(D)
A. heart
B. memory
C. brain
D. mind
17. Their hard work ___ rapid progress in the work.(B)
A. affected
B. effected
C. infected
D. defected
18. The inspector ___ here any day.(A)
A. may be
B. maybe
C. may
D. be
19. Which part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 needs improving: Every winter many people go to Hainan, because they feel that the winter climate there is better than any place.(D)
A. because
B. that
C. better
D. any place
20. Find out the sentence in which subject and the predicate verb does not agree.(C)
A. Professor Smith, together with twenty of his students, is coming to our school in May for a short visit.B. There are five trees and a well behind her house.C. Either my mother or my father are coming to the meeting.D. Either answer is acceptable.2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entences is grammatically correct?(C)
A. On entering the classroom, the students stood up and said,“Good morning!”
B. After finishing her composition, the translation exercise was taken up.C. Hurrying to the conference room, no one was there.D. Returning home from work, he saw supper waiting for him in the kitchen.2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best to express the main idea of the sentence.(C)
A. This rich man went to church every Sunday, and he never donated a cent for the benefit of his neighborhood.B. This rich man went to church every Sunday, but he never donated a cent for the benefit of his neighborhood.C. Although he was rich and went to church every Sunday, he never donated a cent for the benefit of his neighborho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