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报告提纲

时间:2019-05-13 22:45: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报告提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报告提纲》。

第一篇: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报告提纲

附件1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执行情况总结评估报告提纲

一、“十一五”规划执行进展情况总体评价

对本省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进行总体评价。

二、“十一五”规划执行具体进展情况

(一)重要指标比较。对“十一五”前后有关发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主要包括机构、床位、人员、固定资产、中医药服务、病床使用率、投入等。各省可根据本地中医药实际情况增加有关事业发展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二)重点任务进展情况。对“十一五”规划提出的重点任务实施进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包括为完成任务采取的政策措施、实施的重大项目、取得的成效、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主要包括:

1、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方面。

2、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方面。

3、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和重大疾病防治方面。

4、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方面。

5、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方面。

6、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

7、中医药人才培养方面。

8、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建设方面。

9、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方面。

10、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

411、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方面。

12、中医药走向世界方面。

13、其他。

(三)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对“十一五”规划提出的保障措施推进落实情况进行分析评价。主要包括:

1、中医药管理体制建设方面。

2、中医药投入方面。

3、医疗保障政策和基本药物政策鼓励中医药服务提供和应用方面。

4、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方面。

5、中医药行业管理方面。

6、深化中医药机构改革方面。

7、其他。

三、规划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主要问题

1、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方面。

2、重点任务完成方面。

3、重大项目执行方面。

4、政策措施实施方面。

5、其他。

(二)主要原因分析

1、政府层面。

2、社会层面。

3、中医药自身层面。

4、其他。

四、“十一五”规划执行基本经验总结

系统总结“十一五”规划有效执行的基本经验,为推动 “十二五”时期中医药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良好的借鉴作用。

五、政策建议

根据规划实施进展情况及中医药事业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提出做好规划实施的对策建议,推动和完善“十二五”规划编制与组织实施工作。

第二篇:中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凤翔县中医医院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为明确“十一五”期间我院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指导思想,确保我院持续、稳定、健康、和谐的发展之路,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根据《宝鸡市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凤翔县中医医院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中西医并重,科学发展中医药”的指导方针,继承和发扬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提高中医药科研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以为广大患者提供简便高效的优质医疗服务为目标,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加强中医院内涵建设,使我院的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目标任务:

合理配置中医药资源,充实加强现有的医院机构建设,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突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实施“名医、名科、名院”的战略目标,培养新一代中医学科带头人;提高中医药使用率,全面提升中医药的社会效益;积极创建省级示范中医院、中医科室;推进中医药急诊急救能力建设,逐步将我院建成中医特色明显、技术优势互补,社会效益明显,经济效益良好的发展型中医医院。

三、我院中医工作“十一五”规划

(一)、加强中医机构内涵建设,提高医疗质量。

1、要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契机,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建立医疗质量监控体系,完善规范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护理规范、常规,切实提高医护质量。

2、要以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为目标,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前提下合理调整收费价格和药品价格,加单病种质量管理与费用限制,不断优化诊疗方案,提高临床疗效,控制医疗费用。

3、要“以病人为中心”,改变工作作风,改进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加强医患沟通,落实病人回访制度,把工作重心放在加强科学管理,提高服务意识,开展规范化和标准化服务。

(二)、加强中医特色专科建设

坚持“院有特色,科有重点,人有专长”的发展思路,从2007年起,把提高专科专病建设水平作为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和改善医疗机构现状的切入点,在“十一五”期间申报1-2个省级重点专科,增加建设2-4个中医特色专科,并派2-3名中医专科人员去省上进修学习中医专科建设经验。

(三)、提高中医药使用率

采用专业培训、外出进修学习、自学等方式学习医学经典,提高中医在临床上应用能力和诊疗水平,拓宽中医诊疗思路,并制订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鼓励临床工作者学中医、爱中医、用中医,工使我院门诊中医特色专科中药使用率大于80%,病房中药使用率不小于50%。

(四)、加强中医急诊工作

加强急诊科设备配置和人才培养,重新建造急诊楼,改善急诊工作环境,方便急诊病人就医及提高院前急救质量。重点加强工作人员急救能力培训和中医急救知识的学习,提高中医急救水平,发挥我院院前急救反应迅速的优势,定期进行中医急救的实践演练培训。

(五)、加强中医人才培养

实施“名中医”战略,培养新一代名中医。按照省厅安排,“十一五”

期间,在做好第三批全国和第二批全省师承工作的结业考核共处工作的基础上,开展全国第四、五批和全省第三、四批师承工作,医院计划推荐3-4名热爱中医事业,有较好的临床经验和理论基础,深受群众喜爱的中青年临床骨干。采取名老中医师承教育为主,结合自学中医经典,参加学术交流研讨、接受继续教育、外出进修学习和鼓励报考中医研究生等多种途径进行重点培养,使他们成为各中医药学科的带头人或专科专病人才,造就高层次、高水平、新一代“名中医”带动中医学术水平和诊疗水平的提高。

(六)、继续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

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重点要放在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上,具体要求科室内接受中医学历教育者在保持中医诊疗特色的同时积极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参加相应学科的继续教育和专业培训,将学习情况与绩效评审挂钩,力争在五年内熟练掌握本科室常见病的现代医学诊疗护理常规,对于疾病的主要生理、病理、药理等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基本临床操作和急救技能考核达标,接受现代医学学历教育在巩固提高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习中医药学基本常识,力争五年内中成药使用辩证正确率达到60%以上。

加强中西医结合临床科研工作,在常规使用现代医学诊疗技术的科研基础上,鼓励加强适宜中医药技术的运用,以提高临床疗效、缩短治疗周期,减少毒副作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尝试开展中西医结合的理论探索性研究工作。

凤 翔 中 医 医 院

二○○七年元月十二日

第三篇: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文章标题: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好范文 wenmi114.com(http://www.xiexiebang.com/)帮您找文章]

(2006年~2010年)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我国卫生工

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中西医并重,实现中西医协调发展,对于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xx,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十一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实现中医药强省、中医药现代化和实现xx社会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时期,根据《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建设中医药强省的决定》精神,结合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十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我市中医药事业在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卫生厅、省中医药局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卫生工作方针和中医药政策,坚持以病人为中心,把握机遇,团结务实,开拓进取,xx中医药事业快速、健康、稳步、持续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圆满完成了“十五”规划的预期目标和任务。

(一)中医药法制建设步伐加快,依法管理的水平逐步提高

“十五”期间,国家和省先后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xx省发展中医药条例》,我市制定了《xx市中医药事业“十五”发展规划》,中医药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颁布和实施,为中医药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使中医药工作进一步走向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同时,市卫生部门通过开展中医药普法教育,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打击非法行医,整顿中医医疗市场秩序等,促进了中医药事业有序,健康地发展。

(二)不断深化中医改革,增强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能力

“十五”期间,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市中医医疗机构通过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加强科学管理,改善服务条件,努力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服务需求。一是不断完善人事、分配制度和社会后勤化改革,调动中医药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加强内涵建设,增加业务服务项目,完善专科业务设置,加大重点中医专科专病的建设力度,促使中医药事业的协调发展。三是实行药品器械集中采购招标、门诊住院病人费用清单制等,努力减轻患者的医药费用负担。四是加强网络信息建设,医疗信息管理规范逐步建立完善,现代中医药信息管理网络体系雏形初现。

(三)中医药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完善

“十五”期间,全市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稳步提高,中医队伍不断壮大,中医综合服务功能得到较大发展,基本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我市现有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一所(同时也是全国示范中医医院、xx大学附属医院),市xx、市xx以及各镇区医院均设置有中医科或中医门诊。目前全市共有中医病床629张,从事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36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技术人员84人,中级职称技术人员122人。中医药资源利用效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平均每千人占有病床0.4张,每千人口占有中医师有0.3人,全市年中医诊疗人次821892人次,住院服务量9783人次。

(四)中医药内涵建设成效显著,综合服务功能得到较大提高

xx市中医院“十五”期间发展迅猛,该医院坚持精心服务、爱心关怀的服务宗旨,突出中医特色,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以专科专病建设为重点,以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为目标,注重对规范医疗质量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内涵建设,较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中药的需求。我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市中医院为龙头,带动各镇区医院中医共同发展的中医服务网络建设,促进了我市中医药事业的发展。目前,市中医院具有中医特色和优势、学术水平较高的市级重点专科3个,其中中医急症专科是省级中医急症重点专科建设单位。

(五)中医药科研和教学工作显著

“十五”期间,市中医院通过了xx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评审小组专家的核准,被认定为xx大学附属医院(非直属),促进我市在中医教学、科研水平再上新台阶。目前,全市拥有xx省名中医2人,xx中医药等大学兼职教授、副教授、讲师共56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拥有博士4人,硕士29人。取得一批较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带动了中医药学科的发展。“十五”期间共获市科技成果奖17项。科研课题申报立项层次不断提高,经省级立项15项,市科技局、市卫生局立项159项。同时,积极开展各种新技术、新业务,多项技术处于省内、市内领先水平。

(六)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逐步完善,在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日益增强

农村中医药工作以培养农村中医工作人员为

重点,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稳步扎实地积极开展。“十五”期间,全市大多数镇区医院中医科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镇村中医药人员素质和中医药业务水平有所提高,推广适宜农村的中医药诊疗技术,农村中医药服务功能得到逐步完善,覆盖面得到扩大,发挥了中医药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中的作用。

(七)行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

十五”期间,我市中医药系统坚持把行风廉政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自觉落实各项便民为民措施,发挥中医药“简、便、验、廉”优势,严格规范医疗服务收费,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取得较好成效。市中医院连年荣获“xx省精神文明窗口单位”“xx省文明中医医院”“xx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先进单位”、省和市卫生系统“优秀集体”“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八)中药生产、研发等发展居前

在中药生产企业方面,xx已拥有xx药业、xx药业、xx制药、xx制药、xx生化药业、xx中药、xx药业、xx中药、xx医药等20多家中药生产企业,中药产品年销售额近4亿元。部分公司的中药保健产品已出口俄罗斯和东欧市场。在中药产品的研发方面,xx基本建立起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开发体系,一批新产品正在研发或投入市场。xx中健药物研究所开发的xx片等已成功投放市场。在中药材种植方面,xx内外有关企业根据自身发展需要,也在省内外开发较大规模的种植基地。

“十五”期间,我市的中医药事业得到了快速、稳步发展,基本能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医疗保健的需求,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当前全市中医药学术发展相对滞后,创新能力不强,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未能充分发挥,中医“名科”、“名医”建设仍有待发展,乡镇的中医工作整体水平比较薄弱,中医人才缺乏,这都将需要我们在今后发展过程中必须认真研究和解决。

二、“十一五”中医药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为目标,以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为导向,建设集官、产、学、研、贸“五位一体”的中医药发展体系,以政府主导、整合资源、企业主体、市场运作为原则,以中药产品生产基地、中药产业创新服务体系、中药现代物流和出口体系为重点,全面推进xx中医药城建设工作,为中医药强省做出较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以振兴全市中医药为总目标,以比较低廉的费用、提供比较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改革和优化医疗服务模式,拓展服务领域,做大做强中医药优势,提高中医药对社会的贡献率;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名院、名科、名医,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加快科技创新;加强各镇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站)中医药工作,进一步完善市、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进一步拓展中医诊疗手段,提高临床疗效,力争在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参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农村中医药建设等方面有重大进展,进一步提高中医药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中医药综合实力居全省前列,为建设和谐xx作出贡献。

由市政府统筹协调,以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为依托,以中药企业和相关机构为主体,以xx药学院等院校为合作方,设立xx中医药城项目,是集官、产、学、研、贸“五位一体”的中医药发展体系。到2010年,基本建成以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为主体,产业布局合理、配套完善、在国内外有较强竞争力的中医药产业基地。

三、重点任务

(一)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体系

1、市中医院作为我市中医药龙头,负责业务技术指导、帮扶全市镇村医疗单位开展中医工作。

2、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各镇区医院必须设立中医科、中草药房。二级或相当于二级以上医院设立3个以上中医专科专病门诊,并设立中医病房,中医师占医院医师总数的12以上,配备1名以上高级、3名以上中级职称技术人员;一级以及镇级医院中医师占医院医师总数的15以上,配备1名以上中级职称技术人员,中医师需要参加住院查房;所有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卫生站要配有一名中医师或中西医结合医师(乡村医生),并要配备设立中草药柜。

3、加快实现全市中医药资源共享,逐步建立中医疾病信息网络体系。加快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建设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步伐。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药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救治能力。

(二)创建中医“名院”,建设现代化综合性市中医院

市中医院是我市中医药工作的重要基地,要加快发展步伐,确立以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为目的,积极推进中医专科(专病)建设,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加大省、市重点专科建设力度,力争建设成省级中医重点专科5~6个、市级重点专科6个以上。充分发挥中医特色和优势,进一步加强内涵建设和规范管理,完善综合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大力开展“名院”、“名科”、“名医”建设,完善预防、治疗、康复、保健、养生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提升医院的综合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认真规划和建设好新中医院,争取建设成为有特色、有优势,人才、管理、服务、设施一流的现代化中医医院。新中医院床位900张,业务用房面积10万平方米。

(三)大力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1、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的卫生服务能力。认真落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药服务管理基本规范》,积极提供优质、方便、价格合理的中医药服务措施和途径,开展社区中医药预防保健、养身康复、健康教育等方面服务,增加中医药社区卫生服务的广度,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都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

2、发挥中医中药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作用。运用中医药防病治病,是解决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健的有效途径。依托市、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积极运用简、便、廉、验的中医药诊疗技术服务,做好中医药科普宣传,积极引导农民选择运用中医药预防和诊疗疾病。要把发展农村中医药事业,同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发展纲要》与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优势和作用,切实降低农民医药费用负担。

3、扩大中医中药的社会影响,树立中医中药的临床地位,提高中医中药医疗、教学和科研水平,加强中医中药知识的普及和中医适宜诊疗技术的推广,加强对基层中医药的业务指导。

4、开展对肿瘤、肝炎、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重大疾病的中医中药的防治研究,充分发挥中医、中西医结合优势,提高防治水平。进一步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增强中医药服务能力。

(四)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人材队伍建设

1、健全和完善在职中医药人员的继续教育制度,加强岗位培训,扩大再教育培训的覆盖面;对新毕业中医药人员、在职中医师、社区卫生服务站和农村卫生站人员三个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全面提高我市中医药人员水平。

2、制定中医药师承教学的管理办法,鼓励老中医药人员带徒授业,提高中医药队伍的整体素质。

3、加强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临床优秀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省、市名中医。省、市重点专科要配备1~2名博士,力争到“十一五”末引进和培养30名中医药或中西医结合硕士、博士,争取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2~3名、硕士生导师20名。

4、加强中药人才培养,为中药种植、生产、加工、流通、科研、服务于一体的产业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为中医药强省战略的实施提供人力资源的支撑和智力支持,提升中医药人才的整体水平。

(五)促进中医药科技事业发展

加强对中医药特色诊疗方法、技术的总结、推广,强化中医药科技项目攻关和组织实施工作。加强中药基础性、先导性工作,争取成立1~2个省级实验室,市中医院中药药理实验室争取成为xx市中药药理实验室。对中医临床诊疗技术进行整理研究和推广应用,加大对有重大前景研究课题的研究力度,在人员、经费、条件等方面给予保证,使科研水平有所突破,争取承担国家级科研课题2~3项、省级科研获奖2~3项,同时,加强成果转化工作。

(六)全面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积极弘扬中医药文化,向公众传播中医药文化,中医医疗机构要成为体现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窗口。市中医院争取建设xx中医药博物馆,整理xx老中医学术思想和经验,介绍xx中医药发展历史,专科发展、专家文献专著、中医药制剂、中药饮片及标本。“十一五”期间建成集绿化、观赏、中草药知识为一体的香山药用植物园。借助新建xx市中医院、xx市中医药博物馆、香山药用植物园、xx中医养生保健中心等品牌,发展中医药文化旅游,促进中医药文化消费成为当代健康新时尚。

(七)进一步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扩大对外交流与合作。xx有着“侨乡”的悠久历史和良好的中医传统,要充分利用xx毗邻港澳的区域优势、窗口优势,进一步促进和发展与港、澳、台地区中医药机构和中医院校在中医药临床、学术、科教方面的交流,以具特色技术的专病合作为突破口,参与和推动泛x三角区域中医药的交流与合作。

(八)全面落实xx城项目建设

xx中医药城项目为分主体项目和配套项目两大部份,主体项目包括中药产品生产基地、中药产业创新服务体系、中药现代物流和出口体系三个项目。配套项目包括中药材种植基地,现代中医临床基地,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药养生、旅游和科普基地四个项目。

1、中药产品生产基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创建或引进符合GMP规范的中药生产企业,形成中药原料中间体提取中心、中药饮片加工、中成药生产、中药保健食品为主的中药产品生产基地。至2010年,xx中医药城中药产品生产基地生产企业达40多家,中药年产值超过80~100亿元。

2、中药科技创新服务体系,组织和整合xx市现有的中医药科技资源,完善相关的基础条件,通过与国内外高水平中医药科研机构和同行业的合作,构建一个面向全市中医药企业,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中药产业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

3、中药现代物流和出口体系,以无形市场与有形市场相结合,建立xx中药现代物流和出口体系。

4、配套项目包括中药材种植基地,现代中医临床基地,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药养生、旅游和科普基地四个项目。中药材种植基地以xx中医药城企业为主体,通过与院校合作,对药材种植生产实施科学指导和质量管理,建立标准中药材种植基地。中医药养生、旅游和科普基地是集中西医检测诊断、中医药治疗康复、中医药休闲保健及其它配套为一体的中医药康复保健以及建设中医药知识科普馆,按中华药学发展史、中医药著名人物、中药加工应用、中药现代化生产流程,展示岭南医学特色、岭南中药材及其文化等内容。

xx城项目通过企业集群、产业集成、自主研发、院企联合、技术服务等多种经营方式,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来运作管理,大力促进中医药产业向生产集约化、技术高度化、经营管理专业化、支撑服务体系化、市场拓展多元化方向发展。

四、保障与措施

(一)加大对中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加大对中医药工作的支持力度,把发展中医药事业放在突出位置,切实把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政策与措施落到实处。

一是把中医药发展列入本地区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从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发展项目和政策措施上给予倾斜,保证在卫生事业发展中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二是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积极帮助中医药机构在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设备更新、内涵建设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在设立中医专项补助经费的基础上,多渠道增加对中医药事业的资金投入,逐步建立完善投资责任明确、补偿渠道规范、资源利用合理的中医药投入机制。三是推进依法行政,加强中医药行业监督管理。继续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和《xx省发展中医条例》的学习和宣传,坚持依法行政、依法管理。规范中医医疗行为,提高执法质量和执法水平,严厉打击非法中医医疗活动,规范中医医疗秩序,为中医事业的传承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推动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

(二)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促进中医药现代化

利用xx大学的教育资源优势,积极举办在职临床研究生课程班和西学中班等,严格执行职称晋升人员继续教育学分制,对新毕业生进行系统轮科培训。制定中医药师承教学的管理办法,鼓励老中医药人员带徒授业。组织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和诊疗经验,以及中医临床诊疗技术的整理和研究及推广应用,邀请国内、省内名中医带徒,认真做好本地区师承工作。

以农村、社区在岗中医药人员教育培训为重点,积极培养农村基层适用人才。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培养各类中医药人才,采取选送进修、函授教育、定向培养、委托代培、自学考试、名老中医带教学徒、学术讲座等形式,加强农村中医药人员的临床能力,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逐步提高全市中医药专业人员的业务水平。

(三)加强行业道德建设

把职业道德建设与中医药改革与发展相结合,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解决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行业行为,切实抓好中医药队伍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将弘扬优良的医德医风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树立“廉洁行医、诚信服务”的职业道德,树立爱岗敬业、开拓进取,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良好风尚。中医医疗机构积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优质服务活动,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完善各项制度和监管措施,严格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坚持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坚决纠正行业不正之风,探索标本兼治、纠防结合的新途径。

(四)xx中医药城项目成立市政府项目推进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政府有关部门相应介入7个子项目的工作。争取解决配套用地指标和省、市有关部门政策支持。同时要确保资金保障和人才保障措施,建立多元投入机制,推进设立产业基金和风险投资基金工作。培养和引进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等中医药现代化急需的各类人才,加快人才聚集,确保xx中医药城项目及其有关子项目的落实。

《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

第四篇: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

成都高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2011—2015)

中医药事业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贯彻落实深化医药体制改革、缓解“看病贵、看病难”等社会热点问题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和促进高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根据《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关于印发<成都高新区社会事业发展规划(2008—2012)>的通知》,制定本规划。

一、“十一五”期间全区中医药事业回顾

(一)基本情况

2007年,高新区启动了社区卫生综合配套改革。改革前,全区面积87.5平方公里,服务人口32.8万,辖5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个、乡镇卫生院3个,卫生技术人员226人。目前经区划调整面积扩大到130平方公里,服务人口52.9万,辖6个街道,建成肖家河、芳草街、石羊、桂溪、合作、中和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家社区卫生服务站,社区卫生技术人员达413人,执业医师总数181名,配备中医类别执业医师72名(主治医师47人),占医师总数39.7%。高新区通过卫生综合配套改革构建起“政府建、街道管、三级考、社会评”的具有高新区特色的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新模式,实现了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覆盖、区域社区卫生特色服务新突破。

(二)主要成绩

“十一五”时期,高新区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疾病防治能力显著增强,服务覆盖面显著扩大,中医药文化不断普及,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促进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中医药发展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中医药服务融入社区“六位一体”功能中,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发挥了中医的独特作用。全区所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均纳入医保定点单位,针灸、火罐、刮痧等中医适宜技术均纳入医保支付范围。

2.中医药服务体系基本健全。全区形成了以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联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著名专家教授,实行专家包片责任制,通过巡诊、坐诊、示教等方式指导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

3.中医药机构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加强中医药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中医馆,设置中医科、名中医工作室、康复理疗室等科室,不断改善服务条件。加强了中医内涵建设,推广14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增强中医药应对“甲流”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艾滋病、肝炎等重大疾病的防治能力。全区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100%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一级科室设置中医科;57.1%的社区卫生服务站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评为“成都市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中心”。

4.中医文化建设和科普宣传蓬勃开展。通过中医药健康教育、文化理念宣传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中医药文化。广泛开展了中医药科普宣传及周末名中医义诊活动。开展了“弘扬传统医学、服务大众健康——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大型宣传活动”、“高新区中医适宜技术大赛”等活动,利用多种形式向居民宣传中医药常识和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位于成都高新西区,面积5000平方米,展出内容丰富、极具特色,包括中药博物馆、医史博物馆、人体奥秘馆、校史馆和科技成果陈列馆。中医药传统文化博物馆已经省、市团委批准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经省、市科协批准成为科普知识教育基地。“肖家河中医一条街”建设初具规模,为老百姓提供多种模式的中医药服务,受到国家和省、市中医药管理局的充分肯定,多次在中央电视台等国内大型媒体报道。

大力开展中医知识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高校、进家庭“五进”活动,提升了全区居民的健康素养,群众对中医药知晓率达到90%以上。

5.中医药行业管理进一步加强。改革中医行政审批制度,实施中医坐堂医诊所审批制度。启动中医药标准化建设,规范设置中药房,健全药品管理制度,规范中医药服务秩序,提高中医药行业管理水平。

“十一五”期间,全区中医药发展虽然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发展水平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要,突出表现在:中医药资源配置不合理,城乡居民不能公平享受中医药服务;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和临床专业骨干缺乏,高层次人才引进不畅;中医学术水平不高、科研能力和专科特色不强;中医药特色和优势不突出。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政策还需进一步细化落实等问题。

二、“十二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医工作的出发点。遵循中医发展规律,保持和发展中医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推动高新区中医药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提高人民健康水平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中西医并重原则,把中医药和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位置,促进中西医结合;坚持政府扶持和主导原则,动员各方面力量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坚持继承与创新原则,既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坚持城乡统筹,全面发展的原则,城乡居民公平享受中医药服务。

(三)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高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设与高新区发展相适应的功能完善、特色突出、方便可及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培养一批理论功底扎实、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学术水平较高的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一批中医药特色突出的医疗服务机构。

三、“十二五”期间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

1.科学规划,优化中医药资源配置。坚持城乡统筹,合理布局全区中医药资源,提高中医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基本实现以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为龙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中医药服务网络。发挥成都中医药大学及其附属医院在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辐射作用,实现各级各类机构的功能互补、梯度支持,形成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中医药服务体系。

2.大力实施“名院、名科、名医”战略。完成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二期工程建设工作,将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成为特色突出、优势明显,设施、人才、管理、科研、服务一流的现代化中西医结合医院。不断提高应用中医药诊疗手段的实效性和规范性。

3.深入开展“中医治未病”工程。传承中医“上工治未病”学术思想,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设立的“治未病”中心的基础上,培养优秀的中医预防保健人才,开展临床诊断和保健服务。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根据居民不同体质开展中医体质辨识服务,进行健康指导。

4.推进社区中医药服务。以创建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为契机,利用社区卫生服务网络积极推广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均具备开展按摩、推拿、足底反射疗法等中医特色服务的能力。促进中医药服务与社区卫生服务六位一体功能的有机融合。依托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强化共建,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展中医药服务提供人员、技术支持。

5.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总结社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经验,继续组织中医

药诊疗适宜技术的筛选、整理与推广应用。加强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建设。在基层医疗机构中推广不少于20项疗效确切、安全方便、易于操作的中医药适宜技术。针对社区常见病症、慢性病,开展中医药适宜技术(验方)的培训推广应用,力争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覆盖。

(二)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1.加大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强中医药人才梯队建设。加强与高等院校及三级医院中医科的合作,围绕影响临床疗效的主要问题和关键技术,开展科研攻关,以科研带动临床,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能自觉运用中医理论和方法指导实践的复合型中医药优秀人才。对副高级以上职称及急需特殊岗位的专业人才,在引进政策上予以支持。

2.强化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完善中医药继续教育制度,提高中医药继续教育的层次、覆盖面和内涵,重点强化中医药经典理论、诊疗护理技能的培训。建立中医药人员规范化培训、岗位培训制度。开展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加强中医护理队伍的专业培训。加强中医药管理人才培养工作。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积极选派人员参加国家、市级中医技术培训,到全国知名的中医院校、中医医疗机构进修学习,聘请知名中医药专家、学者来高新区授课或指导临床。到2015年,全区医疗机构的中医人才梯队结构合理,学科带头人由中医类别高级职称人员担任,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中医药知识知晓率达80%以上。

3.加快培养社区中医药人才。实施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培养计划,加强基层全科医师的中医培训和“西学中”工作。培养40名中医全科医师,并开展社区基层医务人员中医药知识全员培训,培养20名社区中医临床骨干。

(三)提升中药服务水平,打造标准化中药房

全面推广中药配方颗粒、小包装饮片和中医信息化、智能化给药工作,保证中药饮片质量,构建完善的中药质量追溯体系,以更好地发挥中医服务社会的能力。加强中药新药和中药自制制剂的研究应用。依托辖区制药企业和高校药学专业及实验室建立合作机制。加强名医名方开发及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继续开展对组方合理、疗效确切的中药自制制剂的筛选、研制开发。强化中药零售企业中药饮片调剂能力,打造标准化中药房。

(四)强化中医药自主创新体系建设

加强中医基础研究。遵循中医药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借鉴现代生命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等多学科前沿理论、方法及技术,依托高等院校的优良资源,对中医藏象、证候、经络、病因理论及方剂、药性理论等中医药基础理论进行研究。进一步加强四诊客观化识别、中医药研究方法学、中西医比较、中医术语的标准化和国际化表述的研究,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五)推进中医药文化建设

加快中医药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强“肖家河中医一条街”形象建设和内涵建设,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将中医药文化特征作为建设的重要内容,成为体现和弘扬中医药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公共教育场所。各街道、社区和区属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开设专栏,宣传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加大开展中医药文化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高校、进家庭“五进”活动力度,培养一批优秀的中医药宣讲人才,提升群众对中医药文化的知晓程度,普及有中医特色的防病治病知识。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落实中医药相关政策

各街道和有关部门要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分工合作、协调配合,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四川省中医药条例》和《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经贸发展局负责,优先安排对公立中医药机构的基本建设和其他重点项目,积极争取有利于中医药发展的价格措施,体现中医技术劳务价值。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要支持中医药人才培训与引进工作,优化中医药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扩大中医药报销范围,将符合条件、经有关部门批准的中医特色诊疗项目、中药品种、中药免煎颗粒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鼓励患者就诊中医,积极争取中医药报销比例的适当调整。科技局对区内中医药科研课题项目予以倾斜,扶持中医药科技发展。发展策划局要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加大中医药政策和中医药科学知识的宣传力度,为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完善投入和补偿机制

要逐年加大财政对中医药事业的投入力度,落实对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以及基本药物制度中药饮片的补助政策。建立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与服务的长效机制。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各街道财政每年安排一定的发展中医药专项资金,重点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科的设施设备、学科和专科(专病)建设、人才培养、中医科研等工作,积极推进中医药事业快速发展。

(三)深化改革,积极发挥中医药的作用

中医药行业要积极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增大中医药在医改中的比重,发挥中医药在促进卫生事业发展中的作用。在区域卫生规划中,统筹设置中医药机构。鼓励社会资本举办独立的中医药机构,鼓励有资质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行业按照有关规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加强区域合作,加大开放力度,支持和鼓励成都中医药大学来高新区举办医院和中医药科研机构。公立中医药机构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经营模式、分配体制、人力资源配置等方面,既要体现政府创办的公益性,又要适应市场经济与健康服务的需求。

(四)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

大力加强内涵建设,强化内部管理,调整中医院诊疗服务结构,增加中医药特色服务,提高中医医疗服务能力。大力加强中医药治疗疑难病、老年病及“治未病”、养生保健等特色优势建设。认真抓好中医药机构药剂室、名医馆等建设。支持有中医药特色、有创新、有临床应用价值的中医药科研项目申报,提升全区中医药学术及科研水平。

主题词:卫生中医规划通知

信息公开类别:主动公开

抄送:市卫生局。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办公室2011年7月27日印发

第五篇:昆明市“十一五”规划社会事业发展目标执行情况评估报告

昆明市“十一五”规划社会事业发展目标执行情况

评估报告

“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更加重视社会发展和改善民生,采取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积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加快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了我市社会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一、农村公共服务

“十一五”以来,我市公共财政支出逐渐向农村公共服务倾斜,国家、省对我市农村社会事业发展的扶持力度也不断加大,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市以教育、卫生、体育、文化为重点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力度不断加强,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

(一)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巩固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成果。昆明市在全面实现“普九”任务的基础上,继续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普及成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两免一补”经费保障制度执行情况良好。2006年全市52万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杂费,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72%;16.8万人享受免教科书费;15.8万人享受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2007年全市符合条件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享受免杂费的54.4万人,占目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73%;享受免教科书费的16.8万人;享受寄宿制学生生活补助的16万人。目前,已下达中央和省资金6614万元,其中:中央6239万元、省级375万元;市级全年资金6340已安排下达。初步建立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切实减轻了农民教育负担,促进了辍学学生重返校园,小学毕业生升学率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强化政府责任,落实农民工子女进入城市公办学校就读政策,减轻了农民工的负担。

截止2007年10月,昆明市市级总计投入资金2700万元用于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建设,结合国家、省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补助资金,已建立起三种模式远程教育校点2725个,累计培训远程教育师资约2200人,中小学生机比由37:1提高到27.93:1。2007年启动59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计划年内完工的第一批20所学校中已竣工2所,完成主体工程4所,在建13所;第二批39所正在进行前期工作,明年可全面启动。8所农村初中学校初步列入国家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国债项目,拟争取补助资金2970万元。

2006年培训农村劳动力117045人,2007年1至9月培训117509人,均超额完成培训10万人的任务。

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一批面向农村学生的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得到加强,依托市农校组建的农业职教集团办学规模已超过7000人,宜良县、嵩明县职业中学基础能力建设国债项目、官渡区职业中学扩建工程已完工,东川区职教中心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已申请国债补助300万元、晋宁县职业中学国债项目、安宁市职业中学扩建工程已启动实施,石林县职业中学重建进入立项阶段。

(二)不断完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医疗质量 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以来,不断加大以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为主体的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2006年完成了200个标准村卫生室的新建及改扩建,国债补助宜良县、禄劝县25个乡镇卫生院建设资金735万元,目前主体工程完工2个,开工建设13个,开展前期工作10个。市级农村“三项建设”补助500万元,安排66个乡镇卫生院的新建及改扩建,现已基本完成。2007年把新建722个村卫生室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中,市级财政安排补助资金2166万元,现已完工268个,在建275个,开展前期工作179个。今年还开展了11所乡镇卫生院、晋宁县人民医院等国债或中央预算内资金扶持项目的立项或转报工作,拟争取国债或中央预算内资金610万元,目前全市80%的农村乡镇卫生院已完成了业务用房的新建和改扩建任务。

为加强农村卫生人员队伍建设,建立了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在职培训长效机制,两年来,有1946人接受了在职技术培训,1947人参加了大、中专学历教育。

(三)加快发展农村文化体育事业,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 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要求,安排建设专项资金600万元,在今年内改建1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150个社区、村级文化室,目前大部分项目已完工,预计年底将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我市“十一五”期间的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从2007年正式开始,总的任务是到2010年底,实现3567个20户以上通电自然村通广播电视,2007年要完成300个自然村有线电视光缆联网工程,目前已完成约200个村的光缆联网工程,预计11月底可全面完成今年建设任务。无线发射台(站)土建工程由有关的9个县(市)区负责,中央、省统一配发设备,目前基本完成了9个无线发射台(站)的定点工作,正在进行地质勘测和气象咨询等基础工作,机房、铁塔建设和设备的安装调试待统一配发设备到位即可进行,确保明年6月30日前正式投入运行。

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工作列入2007年对十四个县(市)区政府进行考核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安排专项资金70万元,目前,全市1243个行政村共放映各类影片14916场,观众133万人次,放映普及率达88%。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开,根据国家、省体育局的要求,2006年在14个县(市)区分别选择1个行政村开展了试点工作,2007年利用体育彩票公益金,投入100万元在全市11个县(市)区20个行政村开展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禄劝县3个乡17个村作为2007年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国债项目,申请国债补助40.8万元,晋宁、寻甸县38个村作为2008年项目,申请国债补助91.2万元。

(三)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扶贫助困工作顺利进行 在中央统筹城乡发展,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有关精神的指导下,我市逐步建立起以农村养老保险、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截止9月底,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员达到31.48万人,有1.7万人领取了农村养老保险金,资金滚存结余1.7亿元。我市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自今年1月启动以来,五华区、呈贡县、富民县三个试点县区共有7891人参保,共收取参保人缴纳和所在单位补助的保险费1.06亿元,4至9月份共对5568名符合条件的老人发放养老生活费462.24万元。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全面推开,在2006年安宁市、石林县、寻甸县试点工作的基础上,按照市政府《关于在我市开展建立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工作的实施方案》,今年我市把全市年人均纯收入693元以下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10.3万人纳入保障范围,实现低保制度全面覆盖和应保尽保的目标,所需经费5378.4万元,省补助432万元,市财政已拨付3469.84万元,县(市)区配套资金1476.56万元大都得到落实。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推广工作进展顺利,2007年全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参合人数284.7万人,参合率达94%。截止2007年上半年,共计为130多万参合农民减免门诊费、报销住院、医药费1.66亿元。自农村医疗救助制度建立以来,全市有963名患大病的农村特困人员得到了共计331.45万元的贫困医疗救助资金补助。

二、服务业发展情况评估

(一)旅游业发展情况

2006年,昆明市累计接待海外旅游者70.75万人次,同比增长1.6%,旅游外汇收入1.9亿美元,同比增长10%;接待国内旅游者2169.1万人次,同比增长10%,国内旅游收入140.56亿元,同比增长13.3%。2007年1——9月,接待海外旅游者51.15万人次,同比增长1.04%,旅游外汇收入1.3亿美元,同比增长8.68%;接待国内旅游者1854.13万人次,同比增长13.72%,国内旅游收入116.43亿元,同比增长8.06%。从上述情况看,各项旅游指标中除海外旅游者人数和收入与“十一五”目标有差距外,其余指标均基本达到目标要求。

“十一五”规划确定重点发展的六大景区建设项目在招商引资、战略规划、开发建设方面都实现了新的突破。招商引资方面,六大项目共协议引进资金101亿元;战略规划方面,六大项目已经全部启动战略研究或规划编制;开发建设方面,经过近两年的建设,明显提升了景区的品位和水平,完善了项目的配套基础设施,而且对提高项目旅游综合效益,引领全市旅游业寻求新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最为突出的是石林风景区已成功申报为世界自然遗产,并成为中国首批5A级旅游景区,其环境综合整治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拟争取1500万元国债资金扶持;柏联SPA项目成为我市发展休闲旅游的一个亮点。

(二)文化产业发展情况

“十一五”以来,我市抓住“观念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策和人才保障、项目支撑发展”等关键环节,不断推进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实施昆明文化产业建设工程,逐步形成了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九大主导产业为重点的文化产业集群。文化休闲娱乐业、艺术服务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增加值均在4亿元以上,成为文化产业四大支柱,其发展在西部中心城市中属于中上水平。200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达到85.48亿元,占全GDP的7.1,已逐步成长为富有活力的新兴支柱产业。

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情况评估 1.九年义务教育成果

2006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7.86%,巩固率105.34%,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7.58%,巩固率100.31%;2007年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7%,巩固率99.85%,初中阶段毛入学率107.14%,巩固率98.24%。2006年排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4.34万平方米,新建、改扩建农村示范初中1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31所;2007年排除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3万平方米,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并入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2007年开始,“两免一补”政策将覆盖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生。

2.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成果

我市2006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5.65%,2007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68.28%。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针对一、二、三产业的发展需求,通过资源优化整合,组建了分别以市农校、省铁路机械学校、市财经商贸学校为龙头的职业教育集团,支持它们做大做强。实施职教学校标准化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六大工程。上报了12家学校建设计划,争取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国债资金扶持,宜良职业中学、盘龙职业中学共获得500万元国债资金扶持,市财经商贸学校实训楼建设获得300万元国债资金扶持,市技工学校国债项目已完工。2007年高中阶段在校生规模为127386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为51559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人数2006年为17132人,2007年提高到20768人,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在校生人数之比由2006年的0.6:1提高到2007年的0.7:1,2007年招生人数之比达到0.79:1。2007年开始,国家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每人年均补助学费、生活费1000元,省财政每年拿出1亿元用于职教发展,每年3000万用于职业教育学校基本建设的贷款贴息,市财政每年也拿出5000万元职业教育发展经费。

全市拥有的省一级完全中学由16所增加到18所,优质高中在校生占普通高中在校生总数的比例由2006年的55.39%提高到2007年的60.4%。“十一五”规划确定的新建12所,改扩建50所高中阶段学校中,2006年新建6所,改扩建28所,2007年新建1所,改扩建3所。

3.支持发展高等教育

昆明大学和昆明师专两所高校合并成立昆明学院,学校搬迁呈贡新区建设后,在校生规模将达1.6万人。

(二)加快发展城市卫生事业 1.完善医疗服务体系

“十一五”期间,结合现代新昆明建设,为了缓解医疗机构规模不足和布局不合理的矛盾,我市启动了一批市级卫生医疗机构的建设,市中医院呈贡新区医院已完成征地和地质初步勘察等工作,同时市中医医院门诊大楼已争取确定为2008年国家重点中医医院建设国债补助实施项目,国债资金初步确定补助1400万元。省精神病院医技综合楼、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楼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目前正进行内外装修,预计年底可竣工投入使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市区分院已批复项目建议书,规划选址、环境影响评估已完成,正进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和征地工作。儿童医院南市区分院项目已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现基本完成征地工作,正进行初步设计招投标、环境影响评估、矿产覆压等相关工作,目前已初步提出建设资金筹集方案,待报市政府审定。晋宁县人民医院新建住院楼是2007年国债实施重点项目,国债补助200万元,市级配套300万元,其余资金由县及项目单位自筹或贷款解决。由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经省发展和改革委批复后,晋宁县人民政府决定调整建设地点整体搬迁新建,但土地、资金等未落实。

2.建设疾病预防控制体系

目前已完成了15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2个医疗救治体系项目的建设。实施艾滋病防治六项工程,争取到德国政府200万欧元防治艾滋病赠款,艾滋病监测、治疗、管理工作逐步规范。

3.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

为加强卫生执法监督力度,昆明市卫生监督大队更名为昆明市卫生局卫生执法监督局,人员编制由36名增至80名。昆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中心于2006年建成启用。成立了由80人组成的卫生应急队伍,制定了《昆明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28个卫生专项预案。

《昆明市2006——2010年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设臵规划》明确了“十一五”期间市、县(市)区财政每年共投入4150万元用于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在社区建立了政府购买公共卫生服务的补偿机制,推进医保进社区,逐步做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目前,全市已建成190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0个流动人口卫生服务站,14个县(市)区均建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人口200万,有2500余名医务人员在社区开展卫生服务。2006年社区诊疗量达215万人次。

今年列入市政府“十件实事”的惠民医院建设已于2007年7月1日全部完成,各级相关医院已按要求设臵惠民病床500张;新建24个社区卫生服务站项目,已全部落实建设选址,目前建成6个,在建14个,完成或正在申报立项4个。

(三)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1.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按照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转发的《昆明市文化体制改革方案(试行)》的要求,对已组建完成的昆明市歌舞剧院等文艺演出团体,在社会融资、演出市场经营等方面作出了一些探索;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等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进一步加大了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的力度;国有文化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逐步推行股份制改革;新闻媒体加快集团化建设步伐,将适时组建昆明报业集团。

2.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市财政投资900万元的市图书馆装修改造工程于2007年1月完成。聂耳音乐厅因与省的建设项目选址冲突,调整选址到海埂公园内,现正就项目建设主体和方案进行研究论证。市博物馆二期改扩建工程建设方案初步形成,2008年启动建设。

3.积极发展体育事业

2007年5月,我市积极配合省政府做好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的配套基础设施和场馆建设等工作,圆满完成了承办任务。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正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扶持。市体育学校暨全民健身中心建设项目各项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目前正在进行征地等前期工作工作,预计2008年可全面启动建设。

(四)加强人口管理和计划生育工作

2006年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15‰,2007年1——9月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奖优免补”政策顺利推行,2006、2007年全市农业人口新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分别为21594户、4214户;享受养老生活补助的分别为5373人次、5726人次。2006年兑现“奖优免补”专项经费1049.72万元,2007年“奖优免补”专项经费正在兑现中。

计划生育基层服务网络建设得到加强,2006年,市级投资计划下达460万元,改扩建25个计生服务站(所),已建成投入使用18个,在建5个,2个未建;2007年下达400万元,改扩建19个计生服务站(所),另国债补助2个项目,现已建成4个,在建5个,12个正在开展前期工作。

(五)推进科技创新和实施人才强市

2006年,我市全社会研发(R&D)经费占昆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0.9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25.42%。我市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4项,获得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186项,昆明市科技进步奖59项。

截止2007年10月底,我市共有科技带头人共183人;截止2007年6月,有高技能人才75642人,其中高级工64889人,技师10575人,高级技师178人。

截止2007年9月,昆明地区的专利申请量为1502件,授权量为1053件。申报了9个企业的技术中心争取列为省级技术研发中心。

四、构建和谐昆明

(一)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2006年至今,我市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2.4%以内,低于“十一五”规划设定的2006年3.9%,2007年4.83%的控制目标。2006年我市新增就业岗位8.99万个,超过7.7万个的规划目标,2007年1——9月新增就业岗位9.75万个,已超额完成全年7.9万个的规划目标。今年开始,确保到年底使90%的零就业城镇家庭实现一人稳定就业。2006年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89907人,其中国外输出77人,省外转移10880人,实现转移收入3.96亿元,超额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转移8万人的目标。2007年1——9月,累计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90649人,其中省外输出10612人,实现转移收入1.473亿元,已超额完成转移8万人的目标。

(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80.03万人,达到“十一五”目标的89%,参统企业离退休人员22.38万人,养老金发放率为100%。失业保险参保职工69.1万人,达到“十一五”目标的96%,有2.8万名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城镇工伤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39.05万人,达到“十一五”目标的78.1%;生育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35.16万人,达到“十一五”目标的83.7%。

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以来,我市普遍建立了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公务员医疗补助、大病医疗救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职工医疗互助等为补充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截止2007年9月底,我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达到85.8万人,达到“十一五”目标的66%,参保人员年人均可享受19.9万元的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支付待遇。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我市今年开展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工作,争取不断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尽快在全市全面推开。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已实现全面覆盖。

推动社会保障覆盖到农村,逐步建立起以农村养老保险、被征地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占“十一五”规划目标数的68.4%,其中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占规划目标数的6%,由于刚开始试点,参保人数较少。

(三)改善城乡低收入居民生活

农村特困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在我市全面推开,年内将把全市年均收入低于693元的10.3万农村特困人口纳入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的目标。以不同地区生活水平为标准,农村低保月人均补差金额分60、50、40三个档次。

各级政府历年都将低保资金列入财政预算,2006年中央、省级补助5664万元,市级拨付2800万元,县区配套2884万元;2007年1——11月中央、省级补助5176万元,市级拨付3833万元,县区配套2900万元。我市城镇低保自1996年启动以来,低保标准先后调整提高了4次,现全市城镇低保标准为156——210元,人月均补差为120元。由于低保人员收入水平的不确定,所以人数是动态变化的,最近一次针对食品涨价提高生活补助标准发放的对象人数是82946人。2006年7月1日起,我市相对2005年保障补助水平每人每月提高了12元,2007年9月12日起又针对食品涨价人月均补助15元。根据国家八部委《关于加强价格调控保障市场供应的通知》和《财政部民政部关于下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补助资金的通知》要求,对城镇低保对象从10月份起,每人每月增发10元临时补贴。

(四)完善社区服务体系

我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十五”期间实施国债试点项目的基础上,2007年初又安排了市级财政资金300万元,补助官渡、西山、安宁、东川四个县(市)区的14个社区的办公用房建设。按照《昆明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从2007年起,将对全市330个社区中办公用房和服务中心(站)不达标的社区进行达标建设,其中2007年各县(市)区上报了第一批建设条件相对成熟的54个项目,现正在申报立项。2008年以后的社区建设项目将在做好规划的基础上,结合国家社区建设的有关要求分步实施。

五、存在的问题

1.部分项目缺乏宏观统筹规划,项目储备不足,项目在确定和实施过程中对合理性和经济性的论证不充分,对困难和问题预计不足,导致部分项目实施困难。

2.社会事业项目,特别是农村社会事业项目建设应进行资源整合,比如农村社会事业项目中的文化、体育、广电、行政、党建等设施,由于归口管理部门不同,在下达建设计划和资金时往往相互独立,造成资金、土地等资源浪费。

3.社会发展需求与投入的矛盾十分突出,社会发展投资缺口进一步加大,项目投资渠道单一,建设资金过度依赖于政府投资,缺乏项目运作,特别是资本运作,对财政的依赖性仍然较强。

4.社会事业项目往往只重视硬件建设,忽视相应的软件配套,比如经常存在专业技术人才配备不足、培训滞后、缺乏必要的技术装备和手段等问题。5.重点项目工作进展缓慢、开工率低,主要原因是受规划、土地、资金筹集等因素制约,建设条件难以落实,市体育学校暨全民健身中心、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市区分院未完成征地,聂耳音乐厅存在选址和建设主体不明确等问题;昆明学院、昆三中搬迁呈贡新城项目、市中医院呈贡新区医院、市体育学校暨全民健身中心四个项目都涉及通过资产臵换筹集建设资金的问题,应加快资产臵换工作,推进项目进程。

六、今后工作措施和建议

1.增强发展规划的指导性和权威性,加强专业规划的编制执行力度,以发展规划统领建设规划。积极开展项目协调工作,督促项目单位做好项目的研究和储备,扎实推进规划、用地、资金筹集等项目前期工作。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和计划目标,进一步细化、完善和推动今后的工作,突出重点抓落实。

2.加强社会事业统筹,使各项社会事业资源合理布局、协调发展,要本着节约资金、土地的原则,对农村社会事业项目中的教育、卫生、文体、广电等资源要统一进行规划,实现资源共享。因此,建议在政府各部门间建立相应的统一协调机制,整合资源,提高效益。

3.在加大政府公共财政对社会事业发展投入力度的同时,在社会事业投资来源多样化方面作出探索,进一步深化改革,以服务和创新求发展,鼓励社会力量投资社会事业。

4.加强与省级有关部门的协调和联系,在项目前期工作充分的情况下,积极争取省对我市社会发展项目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5.认真抓落实,搞好服务工作,加快一批重点项目的实施进程。加快昆明学院、昆三中、市少体校、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市儿童医院、市中医院、延安医院等重点项目的建设步伐,督促有关部门尽快完善项目前期工作,积极协调规划、国土、财政等部门推进项目工作进程。昆三中、市儿童医院、市中医院、延安医院等项目争取年内动工;市少体校、昆明学院、市第一人民医院北市区分院争取明年一季度开工建设。

6.积极争取和完成一批重点国债和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项目。禄劝皎平渡、寻甸柯渡红色旅游、农村卫生服务体系、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民政救助体系建设、石林世界自然遗产环境整治等国债或中央预算内资金补助项目,在督促做好前期工作的同时,完善报批程序,严格项目管理,落实各项建设条件,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7.我市是云南省的省会,很多省级项目也布局于此,容易与市级项目形成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建议省在安排社会事业项目时,应统筹考虑昆明地区的资源布局问题,对部分交叉重复项目,应考虑省市资源的共建和共享,充分发挥其效益。

下载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报告提纲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执行情况总结评估报告提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