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治变革的原因
政治变革的原因
2014-7-23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则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之划分为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所以,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不应当在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在有关的时代的经济学中去寻找。】
——恩格斯《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三》
第二篇: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
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而应当到有关时代的经济中去寻找。
为了为群众服务和代表他们正确地意识到的利益,先进队伍即组织必须在群众中开展自己的全部活动,毫无例外地吸收他们中间的一切优秀力量,并且要随时随地仔细客观地检查:是否同群众保持着联系,联系是否密切。这样,也只有这样,先进队伍才能教育和启发群众,代表他们的利益,教他们组织起来,使群众的全部活动沿着自觉的阶级政策的道路前进。无产阶级政党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和群众在一起。
一个国家的力量在于群众的觉悟。只有当群众知道一切,能判断一切,并自觉地从事一切的时候,国家才有力量。
革命是要通过试验和实践来学习的,只有当千百万人万众一心、一致奋起的时候,革命才成其为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政党的纪律是靠什么来维持的?是靠什么来检验的?是靠什么来加强的?第一,是靠无产阶级先锋队的觉悟和它对革命的忠诚,是靠它的坚韧不拔、自我牺牲和英雄气概。第二,是靠它善于同最广大的劳动群众,首先是同无产阶级劳动群众,但同样也同非无产阶级劳动群众联系、接近,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同他们打成一片。第三,是靠这个先锋队所实行的政治领导正确,靠它的政治战略和策略正确,而最广大的群众根据切身经验也确信其正确。
哪里有群众,就一定到哪里去工作。
在日常生活中改变党的工作方式,改造党的日常工作,使党成为革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使党不但不脱离群众,而且日益接近群众,唤起他们的革命意识,发动他们参加革命斗争,这是一件最困难但又最重要的事情。
在人民群众中,我们毕竟是沧海一粟,只有我们正确地表达人民的想法,我们才能管理。否则共产党就不能率领无产阶级,而无产阶级就不能率领群众,整个机器就要散架。
第三篇:企业文化变革的原因、阻力及变革策略
论文关键词 企业文化 变革 原因 策略
论文摘要 企业文化的内涵体现了企业的行为方式和经营风格,是企业共同决策的价值前提。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企业制定企业文化,以及变革,重组企业文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本为从企业文化变革的原因出发,分析了变革的原因及策略。
西蒙曾经提出过一个概念,他指出“如何确立和实现组织的共同目标?我们无法基于‘事实’,只能基于‘价值’,离开了共同的‘价值前提’,组织成员就无法达成共识,无法真心实意做出承诺为共同目标做出贡献,组织随之失去力量,只有经过管理阶层的持续努力,才能逐渐培育出共同决策的‘价值前提’,才能使一个组织形成真正的内在力量。西蒙提到的”价值“实际上就是我们所说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内涵体现了企业的行为方式和经营风格,是企业共同决策的价值前提,沙因的描述非常精到,他把企业文化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假设,主要是包含价值和人性的内容;第二层次是表达,主要内容包括了目标、战略、口号等;第三层次是表象,是指看得见的组织结构、工作流程、工作氛围等等。
一、企业文化变革的定义及变革的原因结合前面对于企业文化的论述,我们认为文化变革就是企业“价值前提”再造的过程。“价值前提”再造它是一个由内向外、由浅入深、由上至下、知行合一的发展过程。它是从管理者开始,到全体员工的观念、思维、意识的更新与转变,是企业的员工(主要是管理者)在新的环境中挑战自我,自发进行自我超越的一个过程。
成功的企业都有自己清晰的文化氛围,即企业文化鼓励什么,厌恶什么,这些东西能够直接帮助企业取得成功。但是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由于种种原因,文化氛围将很难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时候原有的文化就会成为企业转型和改变自己适应能力的巨大障碍,当组织原有文化体系难以适应组织经营发展的需要而陷入困境时,就必然通过文化变革创建新的企业文化。
二、企业文化变革的阻力企业文化变革是客观的,但是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却相当复杂,并且十分困难。因为一方面为克服反弹,需要极大的权力支撑,而这种权力通常只能属于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另一方面组织内部各级机构存在着相互依赖性,要改革就需进行全局性改革。由于这些原因,我们可以看到企业文化的变革不仅涉及表层文化的变革,而且涉及深层文化的变革。这种改变涉及组织成员的基本价值观念、思维习惯、行为方式、心理的转变,也会使组织内部各种物质利益关系受到冲击;同时,企业文化具有坚固性和无形性,一种文化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形成,而一旦形成它又是牢固不易更改的,这就是我们常忽略的企业文化的惯性。
那么基于上面的分析,我们得出企业文化变革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以下几方面:
1.个体的阻力,来源于人的某些特性,如个人习惯、对变化缺乏适应能力、对风险的疑虑等。
2.组织的阻力组织是一种有机体,因此当文化变革发生时,面临的阻力更多的以一种整体性、系统性的方式表现出来,如组织结构惯性、对已有权力关系的威胁等。[!--empirenews.page--] 3.文化理念的阻力文化的惰性、陈旧的价值观念等文化理念的阻碍,因此企业文化的变革尤其是其中的突发性变革,会遭遇到普遍的阻挠。[1][2]下一页
三、企业文化变革的策略企业文化深嵌于组织成员的思想意识之中,不可能被领导者所轻易操纵与改变。因此,在企业文化变革的过程中,必须注意采用恰当的领导策略与方法。
1.为组织成员塑造共享的变革愿景。“变革的愿景能否为组织成员所共享,是影响变革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如果有任何一项领导的理念,几千年来一直能在组织中鼓舞人心,那就是拥有一种能够凝聚并坚持实现共同愿景的能力”,“当我们将‘愿景’与一个清楚的‘现况景象’同时在脑海中并列时,心中便产生一种‘创造性张力’,一种想要把二者合而为一的力量。这种由二者的差距所形成的张力,会让人自然产生舒解的倾向,以消除差距”。正是这种创造性的张力引导着人们不断地去追求超越,向着理想的目标不断前进。因此,在组织既有价值观的基础上,能够为组织塑造一个超越组织既有框架的崇高愿景,将是新型领导所应具有的一项关键特征。
2.提倡变革型的领导行为,塑造变革型的领导文化。为什么要提倡变革型的领导行为,塑造变革型的领导文化?在变革型的企业文化中,组织框架的流动性更强,对于企业文化的变革更为有利。因此,作为企业文化的塑造者、建构者及引导者,领导者在做好常规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应该特别关注有利于革新的企业文化氛围的塑造。在变革型文化中,领导者按照变革型领导行为方式来进行管理,就像一个导师、教练和行为榜样一样,注意采用理想化影响、动机鼓舞、智能激发,以及个别化关怀的方式来对待下属。组织成员拥有目标感和视组织为家的感觉,甚至能够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而做出超越自身利益的考虑。领导者与下属互相依赖,拥有相同的命运和共享的利益,他们对于组织的承诺是长期的。在组织的各个水平上,组织成员经常针对组织的目标、愿景,以及如何应对挑战予以探讨,领导者鼓励并公开地支持创新的行为并就创新的思想经常展开讨论,以至于视挑战为一种机会,而不是威胁。
3.给予成员参与决策并选择参考框架的机会。组织成员自愿放弃旧的参照框架,转而对新的框架做出承诺是企业文化得以顺利变革的重要心理基础。让组织成员参与管理和决策,目的在于建立彼此信任、开放沟通的变革氛围,减少员工的不安全感和负面情绪。
4.倡导自我监控、自我反省的组织学习。在组织学习的过程中,领导者与组织成员需要对组织不断地进行自我监控与反省。许多企业失败的原因,常常在于对缓缓而来的致命威胁习而不察。
纵观中国的历史,中国社会的文化变革可谓波澜壮阔,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证明了文化变革的价值。有理由相信,中国的CEO们完全有能力把握文化变革的脉搏,使自己的企业顺利进入新的港湾。最后,需要提醒的是,不要把文化变革作为一个事件,也不应该把文化变革看作一个难关,正确的态度是,文化变革是一个不断追求成功的过程。
第四篇:《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书笔记
《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读后感
《变革社会的政治秩序》是亨廷顿在20世纪60年代的一部关于政治发展理论方面的著作。其写作背景是二战后广大亚非拉新兴独立国家面临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亨廷顿在这本书中的一个核心思想是“秩序”和“稳定”。他指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首要问题不是自由,而是建立合法的公共秩序。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他在书中大量国家历史事件的对比最终的目的也是在寻找现代化中的国家如何尽可能平稳地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他因此也被归为美国保守主义政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这本书共分为七章,第一章 是政治秩序和政治衰败。亨廷顿认为各国政治之间最重要的政治区别并不在于政府统治形式的不同,而在于政治统治程度的高低。他认为共产极权国家和西方自由国家都属于有效的政体,因为他们都具有政治上的一致性、一体性、合法性、组织性、高效和稳定的特点。由此也可以看出亨廷顿对政治秩序的强调。亨廷顿认为政治制度化水平可以用适应性、复杂性、自立性和凝聚性这四个标准来衡量。之后他阐述了在现代化过程会导致政治衰败。第二章 介绍了美国和欧洲的政治现代化并进行了比较。现代化包括三个组成部分:权力的合理化、结构的分化、参与的扩大化,而这三个部分的顺序在不同的国家也会不同。亨廷顿认为现代化有三种模式:欧洲大陆模式、英国模式、美国模式。在美国的现代化中,参与的扩大化先于权力的合理化和结构的分化,而在欧洲的现代化中则是相反。同时美国和欧洲的政治现代化和二战后那些国家的政治现代化又有所不同,美国和欧洲的现代化过程是漫长的而二战后新兴的独立国家却由于种种原因而面临着迅速的政治现代化,因此也会出现很多问题。第三章 是传统政体的政治变迁。主要比较了官僚制和封建制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各自的优缺点。第四章 是执政官统治和政治衰败。主要讲了从寡头的执政官统治到公民秩序的建立过程中军人所起的各种作用。第五章和第六章 分别讲了作为政治现代化的两种手段:革命和改革。第七章 突出介绍了政党在政治现代化中的作用。
亨廷顿使用的是历史比较法,运用其掌握的翔实的历史知识和当时的国际时事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得出了很多独到的见解。比如:美国的政治体是在一个十分特殊的环境下成长的,对别的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没有普遍性;经济发展与政治稳定在一定时期呈负相关;把政治现代性和政治现代化的进程混为一谈是十分有害的,秩序是自由的前提,先存在权威才能限制权威;政治分野不在于政府的形式而在于政府的有效程度;旧时期落后的政治安排在新的时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等等。
这是我对这本书的一个总的理解。由于我们这个专题是腐败与反腐败,所以我接下去谈一谈这本书中我读出来的关于腐败的内容。
在社会转型期间,一方面面临着新生的利益的诱惑,另一方面是制度和法律的不完善。因此,往往为腐败提供了温床,所以腐败问题要引起重视。在这本书中针对性谈腐败的内容不多但是很经典。
1.亨廷顿在书中写道:“有证据表明,腐化的程度可能与迅速的社会经济现代化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英国和美国的政治生活腐化的高峰期,与工业革命的冲击、新的财富和权力源泉的形成以及向政府提出新要求的新兴阶级的出现是同时发生的。”p59
2.腐化是衡量政体是否缺少有效的政治制度化的一个尺度。P60
3.在不同文化区域中,腐化现象的普遍程度也会不同。但在大多数文化区域中,腐化在现代化最剧烈的阶段更为盛行。
4.现代化产生腐化的原因:1.现代化包括社会基本价值观的变化。2.现代化中产生的新的财富拥有者通过钱权交易来进入政治系统或寻求方便。3.现代化通过扩大政治系统输出功能促进了腐化的产生。
5.法律增多的同时,腐化的可能性也会增加。亨廷顿认为在腐化泛滥的社会中,制定旨在消除腐化的严格法律,只会使腐化更为猖獗。
6.一个社会区分腐化和非腐化的能力的提高,便是现代化程度逐步接近现代性的标志。
7.现代化进城引起的腐化在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国家比在封建制国家更广泛。
8.阶级划分越鲜明的国家,政治腐化现象也越少
9.通过“钱”与“权”相互交换难度的不相等程度,腐化的具体形式各种各样。(传统国家与美国比较)
10.用财富谋取公职与用公职谋取财富都属于腐败,但我们似乎关注后者更多些。
11.外国人商业活动普遍的国家特别容易加剧腐化的程度。原因:1.外国人较少顾虑对他国政治制度的腐化
2.外国垄断经济使得本国人通过仕途发家。
12.腐化程度(腐化频率和腐化规模)。
无论哪种社会,腐化的 规模 都是随着一个人在科层等级或政治阶梯上地位的升高而增加的;在大多数政治体系中,居于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的下层,腐化行为的 频率 较高。结合腐化的规模和频率,则在权力阶梯中层次越高,腐化的程度越高。
13.腐败的另类思维。
正如政治参与的扩大所造成的腐化,会有助于将新社会群体引入政治体系一样,政府管理的增多所造成的腐化也可能会刺激经济发展。因为腐化可以成为打破阻碍经济发展的传统的法律或行政法规的一种手段。正如
维纳
在评论印度的情况时指出:“如果不是小费给复杂、僵硬的行政体制带来的一点弹性的话,许多经济活动都会瘫痪。”
甚至有人曾指出:诸如子埃及那样的社会中,政府减少腐化现象的尝试所带来的一个后果,是给经济发展设置了新的屏障。
就经济发展而言,如果政府是僵化和过于集权的,那么廉洁一点还不如腐化一点儿为好。对于一个相对没有腐化的社会(如一个传统规范仍十分强有力的传统社会)来说,一定程度的腐化可以使一个发达的传统社会有所改善;但一个腐化已很普遍的社会,却不会由于腐化的发展而得到改善。
腐化与政治发展背道而驰,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一定的腐化有助于政党的壮大,而对政治发展有推动作用。哈林顿指出:“一个政府的腐败将意味着另一个政府的诞生”同样,一个政府部门的腐化将有助于另一个政府部门的制度化。P70
14.腐败是政治意识和政治参与发展的产物。因此,从长远看,要减少腐败就要使这种参与组织化和程序化。
15.缺少组织性,缺少公认的权威模式以及社会集团间缺少稳定的关系,会造成腐化泛滥。某种政治组织可以行使有效的权威,可以造成一种超越于个人和社会集团利益之上的组织化的集团利益(“机构”、“组织”、“政党”)发展这种政治组织便可以减少腐化的机会。P71
16.在执政官式的政治制度中,缺乏有效的政治制度意味着权力是分散的,它是以多种形式和种种小的权力单位构成的……在执政官式的政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是“背叛”。在制度化的体制下,政客在逐级登上权威阶梯时,会把对某一特殊社会的效忠,扩大到对整个政治制度和整个政治共同体的效忠。在执政官式的社会中,成功的政客仅仅把它的认同和效忠从一个集团转变到了另一个集团。……在一般情况下,个人在踏上财富和权力阶梯之后,便把对群众认同转变为对寡头的逢迎。他们已经被具有狭隘利益的社会势力所吸引或征服,而不再顾及以前曾忠诚过的利益。在一个制度化的公民政体中,升官会开阔其眼界,而在一个执政官式的社会中,升官则会缩小其眼界。
第五篇:宋元之际绘画风格变革原因初探
宋元之际绘画风格变革原因初探
纵观中国绘画史,宋元时期的中国画是颇为让我吃惊的。不仅因为它是中国绘画史上的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时期,如果说全盛时期所出现的唐绘画呈现出气象恢宏、富丽辉煌的气象时理所当然的话,宋朝积弱,偃武修文,边患不断,到最后只剩下半壁江山,摇摇欲坠,但文化却粲然可观,就不能不让人惊叹了。绘画在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和身体力行下,其盛况可谓“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元代绘画是在宋代绘画的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
一
宋元之际的中国画,与之前的隋唐五代绘画相比,在呈现连续性的同时,还表现出了明显的变化。这些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内容上,由以前的人物画居主流逐渐发展为以山水花鸟画为重心,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山水花鸟画名家以及作品。宋初有李程、关同、范宽,“智妙入神,才高出类,三家鼎峙,百代标程”,其水平超过王维、李思训、荆浩而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山水画至南宋时期,在北宋真实细致地刻画自然景色表现优美意境的基础上,进一步摆脱的全景式布局,而表现富有感情色彩和浓郁诗意的山水形象。这一阶段比较重要的画家有李唐、刘松年、马远、夏圭等。元代山水则将水墨表现达到了较成熟的阶段。元代的山水画家,各个阶层都有。有的在仕途,有的隐于市井,有的啸傲山林。他们之中,还有不少是道士和和尚。元四家是这一时期山水画家的代表。
另外,风俗画和历史题材的绘画也在这一时期得到发展。北宋风俗画繁荣,最有名的当数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此外,风俗画中,比较多地使用到的题材主要有耕织图、货郎图、盘车图、牧牛图、戏婴图、杂剧图、藩骑图等。此外,还有历史故事题材也比较突出。元代也承袭了宋的作风,比较有名的历史画和风俗画画家有张渥(《九歌图》),任仁发(《二马图》),颜辉(《刘海戏蟾图》)等。绘画风格上,宋代绘画虽然不曾有唐代那种深沉宏伟的气魄和昂扬的精神面貌,但在力求达到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的写实技巧上却大大超越前代。宋元人界画描绘建筑楼阁,花鸟画描绘动植物形态,都非常符合结构,不仅刻画有致,而且颇强调韵味。如高克明德《雪意图卷》,王振朋的《龙舟竞技图》。而且宋元时期的绘画也从以前的注重形式而发展为更加注重意境的描绘和思想的表达,追求从意境中来表现画家个人的思想和情感。
在表现形式上,逐渐发展到元代的诗、书、画、印四者合一的境界。宋代诗歌题画方式发生了变革,宋以前唐五代的题画诗,在呈现形式上是诗与画各自别行,两不相涉。直接在画面上题诗从呈现形式上把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就目前所知始于宋徽宗。自此才出现将入画之诗以其书法形态,置于画面空白处,成为构图的要件,与绘画形象建立起艺术上的均衡关系,和而不同,起着强化作品形式美的功效。在宋徽宗德尝试之后,随着绘画的继续蓬勃发展,到南宋是将诗、书、画、印集于一幅的文人画就比较多见了,直接在画上题写诗作的行为逐渐风行起来。这股风气在宋代还只是方兴未艾,等到入元以后方才大行其道,赵松雪及元季四大家成为此风气中的中坚人物,此后便寻常经见。
7815614.doc 表现手法上,逐渐脱离繁缛工细,而转向偏重写意的水墨表现形式,山水画上,不管是千山万壑的全景山水和寒林树石平远山水,还是表现优美平凡景物的小景山水,都是意境优美深远,并且寓情于景,景中有情。作品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花鸟画更是以“不施采而纯以墨色者”的墨花墨禽为潮流,以至水墨到了元代,不仅梅、兰、竹、菊,甚至是画牡丹、桃花、芙蓉,以至锦鸡、翠鸟全都用上了墨。王渊的墨画花鸟,王冕的墨梅,柯九思的墨菊都十分地有名。中国画的表现,它的进程是“丹青先于水墨”,唐代以及宋朝前期的绘画绝大多数是“丹青”,虽有白描,也有水墨,但都非主流。宋后期至元代的墨花墨禽的流行,是文人画家在审美情趣上“直涉清雅”的强烈反映。元代文人画家,本有一种以素净为贵的审美观。因为他们在这个历史时期,处世持消极态度,充满着隐逸的思想。在他们宁静的生活中,他们求朴素,喜清静。反映在绘画思想上,他们不喜欢堂皇富丽的色调,偏爱墨色。“江山莫装点,水墨写清新”,他们认为水墨才是素净的。因此,水墨清淡秀逸的画风,自然而然地应运而生。
在创作主体上,呈现出民间、宫廷、士大夫文人绘画的并行的局面,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宋元时期的文人画。宋代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对艺术的爱好,促成宫廷美术与士大夫美术的活跃。宋代翰林图画院的庞大阵容和完善的建制在历史上无与伦比,宫廷藏画极为可观。元代虽然是在蒙古族的统治之下,没有设立画院,致使五代、两宋建立起来的宫廷画院制度中断,但是也有一些画家,就因为善画而得到统治者的器重。他们服务于禁宫,这与画院其实并无多大区别。
二
出现这些变化的原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包括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人们审美情趣和思想等多方面的影响。下面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1. 历史发展朝代更迭引起文化中心的变化
唐末爆发的黄巢起义,动摇了唐王朝的统治,但在镇压农民起义中,藩镇乘机大肆扩张,从而酿成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中原地区,频繁的朝代更替和连年的战火,使经济、文化遭到严重破坏,而长江中下游及四川一带,由于战乱较少,经济、文化各方面仍有所发展,美术地重心,也因之整个发生了南移。在南方的水土的滋润和浇灌下,宋代的绘画也呈现出明显的南方气质。表现的题材也多以南方风物为主。安定的生活,使经济取得发展,由此民间绘画的商业气息浓厚,风俗画和历史画获得发展。南宋以南方为政治经济的中心。杭州所具有的地理、人文优势,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为绘画提供了极好的素材。元代虽然是蒙古族统治下,但蒙古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接受先进的汉族封建制和文化艺术传统。当时,由于经济发展的原因,元代许多有成就的画家都集中在工商业较发达的大城镇,尤其是在江南,更是人文荟萃的地区。所谓“元季四大画家”,不但是江浙人,而且在江浙一带活动。
历史发展和朝代的更迭带来了文化背景和文艺中心的转移,必然引起绘画风格的变化。这是很自然的。2. 社会经济的发展
唐朝国力强盛,经济繁荣,在开放的文化环境和思想活跃的氛围中,“一种丰满的,具
7815614.doc 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渗透在盛唐文艺中”。山水画家把自我的情感移入山川,山川染上了主观色彩。山川的无限生机和浓郁生趣与唐朝奔放浪漫的人文精神冥合,使自由的情和精神注入创作之中。正如唐志契《绘事微言》中指出:“山水画原是风流潇洒之
宋朝的统一,结束了五代的封建割据局面,在一段时间内,社会保持着相对的安定,中原的经济、文化得到了恢复和发展。商业、手工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市民阶层的发展壮大,成为文艺中某些部分得以适应市民心理情绪与审美爱好的重要因素。同时,手工业的发展与市场的需求对绘画的繁荣有促进作用,而且还使其与群众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很多画家以手工业者的身份出卖自己的作品。年画一类的节令性绘画兴起,并且在腊月街头为市甚盛。宗教绘画也转向适应市民爱好更注意表现热闹情节和刻画生活形象。风俗历史故事题材在绘画中成为突出的部分,市井小民、商人货郎、娃娃等成为绘画中反复描绘的形象。都表现出这一时期绘画带有浓郁世俗气息的一面。
但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又与盛唐时期的繁荣不同,主要是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与以前的农业经济的发展有所不同,因此所带来的文化影响自然也是有区别的。不过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逐渐的,属于外部的客观环境的变化,是众多外部原因中的一个,与其他因素共同作用于宋元时期的绘画风格。
3. 文人的影响——不能不说的宋元文人画
有宋一代,偃武习文,君主对绘画艺术的喜好有利于绘画的发展。文人在诗文方而的良好素养更利于山水画的发展,促进了意远笔简、形简气清的画境形成。北宋中后期,画坛上正式出现了“士人画”,其中有一部分基本上就是后世所谓“文人画”。
晁补之的画属苏轼一派的文人画,以山水为主,也作其他。他的画论中突出的见解有两条:其一是:遗物以观物;其二是:画写物外形,晁补之的这两个见解,配合苏轼、二米的绘画理论共同对后世的“文人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米芾、米友仁的米氏云山这一派别时时冲击着正统绘画,它的影响不仅在于它的本身,更在于它的“寄兴游心”和“墨戏”绘画美学思想。
南宋时代,李唐首先奋起改革,马远、夏圭在师法李唐的基础上,把局部取景又发展到一个新的意境,他们和刘松年一起被后世称为“南宋四大家”南宋的山水画家值得一提的还有不少,南宋画中刚劲锋利的线条,激烈的大斧劈皴并非脱胎于南方的真实山水,全是南宋人主观情绪的发泄。这是由于南宋人屡遭丧亡,江山只剩下东南一隅,尚处于摇摇欲坠的风雨中,南宋人的爱国情绪愈来愈激切沉痛。南宋画家不作精细的描绘,没
有丝毫柔弱之气,正是那个时代抗争骨气的象征。总之,南宋时代绘画的风格是刚而猛的,虽仍有偶一为之的隐逸题材。却掩盖不了他们积极爱国的主流性质。
元代的山水画家,文人占大多数。他们的山水画,不为宫廷直接服务,他们的作品,多为自误误人,反映了他们的艺术观点和审美情趣。元代画家以赵孟頫和元四家黄公望、倪云林、吴镇、王蒙等为代表。当然,元代绘画也受前代影响.尤其是受北宋复古和文人画理论影响较大.苏轼、米芾、晁补之等人的作用不可忽视。元代画家虽不专学米.但吸收了“米点’,画法者十分多。如赵孟頫、黄公望、倪云林等。在他们山水画中峰峦山石上的侧笔横点,都能看出和米氏山水的渊源关系。元代画论有云:“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骨法、位置、傅染.然后形似„„高人胜士寄兴写意者,慎不可以形似之。”倪云林的“逸气”说也可以从北宋的文人画论中找到雏形。元代社会的特殊性,产生了一代抒情写意画。山水画作者主要是士人。这是由闲逸、苦闷、悲凉、委屈的精神状态所致,士人放弃对国家民族的责任心,隐逸形成一种社会普遍性的现象。倪云林的“逸笔草草”“聊以写胸中逸气”,最能道
7815614.doc 出元代绘画的精神。他和黄公望、吴镇、王蒙一起被后人称为“元四家”元代废科举、轻儒士,无邦可经,无世可治,士人们在经邦济世的前途十分渺茫时,就转向追求内在的精神自由和人格完美以及性情的抒发;另一方而,元代宽松的文化政策也保证了十人的创作自由。元代山水画最高成就是画山村水乡的小景,这和元画的抒情性有关.也和元代士人隐居于市井。来往于山村水乡之间而非深山大岭之中有关。元代山水画是继五代之后中国山水画的又一高峰是中国古代山水画抒情写意一格的最高峰。
4.政治因素,统治阶级影响
继五代西蜀、南唐之后,宋在开国之初即建立了翰林图画院。宋代帝王大都爱好文艺书画,统治者出于政治上及装饰宫廷的需要,遂搜罗名画家,给予较高的待遇,使其为宫廷帝王服务。宋代宫廷绘画史最长,制度最完备,规模最庞大,成就最辉煌,是宋代绘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当时的绘画的提高。
蒙古族在统治期间,还依靠汉族上层人物和部分士大夫来巩固其统治。如蒙古贵族,为了便于获得汉族士大夫在建政上的支持,他们居然可以从原来的“倒孔”,一变而为“尊孔”。当时的所谓“九儒十丐”、“士不如娼”,其实,只是汉族文人在种族矛盾上的不满情绪的流露。当时的种族压迫尽管很严重,但属于社会中层以上的汉族士大夫画家如赵孟頫、王蒙、倪瓒、柯九思、曹知白、杨维祯等,他们在政治上、生活上、以至从事艺术活动的条件上,都还是优裕的。赵孟頫被作为有才学的“遗逸”,召至大都,使其得到显赫的地位。当然,其中也有不少是清贫的。自忽必烈后,有的画家如李士行、何澄、王振鹏等,还由画艺中选而得到政治上的较高待遇。5.宗教及哲学的影响
任何时期的文艺作品都会受到该时期的宗教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因此宗教和哲学的发展和变化也会在绘画的发展中得到反映。由于宋元的文人和统治阶级在书画方面的引领和支配作用,宋元的书画,受宗教及哲学的影响较大。宋元以前的唐朝,佛教比较兴盛。五代时期,中原屡遭战火焚炙,周世宗打击佛教,推行“灭法”,大量庙宇遭到焚烧拆毁。
宗教发展到宋,佛教又开始受到保护。但宋代统治者热心提倡道教,常编造神仙虚诞之说来神话自己的统治地位,道教开始受到越来越多地重视。因此宋代的绘画也不免受其影响。有一部分宫廷画家创作了相当数量的寺观壁画。甚至一些山水花鸟画家也参与过这一类的创作活动。
当时的文人主要受儒、道、佛三家思想影响。苏轼和黄庭坚受三家思想融合的影响。苏轼是宋代伟大的文学家.在绘画上影响也很大。苏轼经历了宋代变法运动全过程.历受挫折和打击.思想极其复杂。儒家的中庸和乐人知命,道家的清净和知足不辱,佛家的超脱和四大空,以及道家的玄虚和养生延年,他都兼而收之。苏轼谈观察事物要“空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创作要“忘我”,“嗒然遗其身”,这显然是采用佛老思想说艺。在绘画方而,显然是受道家和佛家思想影响为大。苏轼自己作画不受传统和物象的羁绊。惯写自己的刚直和豪放。他指出:“观十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他区分画“常形”和画“常理”.由“常理”而推及“象外”。他主张先在形象中抓住物的特性融合到自己的性情中,然后可以从笔下流出自己的性情。“可谓得其情而尽其性也”。认为作画与作诗一样.主要在表现情思.即象外之象。画中的象是物的象外,人的象内,是人和物的交融统一。苏轼提出最高艺
7815614.doc 术境界表现为“萧散简远”、“简占”、“淡泊”、“清新”、“清丽”.即没有矛盾冲突,没有物我对立,“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即以天道、人道一以贯之。黄庭坚自白,他本不识画,后来由于参禅学道的启示,“观画悉知其巧拙工俗。”李公麟晚年也受禅宗思想影响。
而元朝的政策,允许多种宗教并存。在社会上,僧、道、儒三家并称。在僧、道之外,一度崇信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吠陀教等。宗教上的多样化,引起了人们问文化思维的一些变化。元代的文人画家受异族统治又受道家思想和老庄哲学的影响,表现在绘画上就一种尊重大自然,抒写胸中逸气的作风。与唐代恢宏大气积极入世的绘画风格不同,他们要以山林隐逸为归宿,标榜清高,以画为乐,寄乐于画。
宋元之际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辉煌的高峰。绘画风格的变革也是前所未有的,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点,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但不管属于何种类型,都是社会发展和文明不断前进的结果。
7815614.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