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政治悲剧及原因探析

时间:2019-05-13 05:11:5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李白的政治悲剧及原因探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李白的政治悲剧及原因探析》。

第一篇:李白的政治悲剧及原因探析

李白的政治悲剧及原因探析

摘要

本文通过李白的诗文以及其传记中对其政治理想的反映和记载,分析出其政治理想悲剧。揭示了李白政治理想悲剧的成因和李白的思想体系与儒家、道家、纵横家以及任侠思想密切相关。但李白是以一个策士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眼中的,而且在唐代的时代背景下,李白这种不合时宜的策士作风和缺乏审时度势的才能导致了其政治悲剧。

关键词:李白;政治悲剧;纵横之术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oems of li bai and its biography to its political ideal reflect and records, the analysis to the political ideal tragedy.Reveals the causes of li bai political ideal tragedy and li bai thought system and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home and RenXia thought closely related.And I think li bai is a counselor and chivalrous man appeared in our eyes, and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background of li bai, the untimely counselor style and lack of the situation can result in its political tragedy.Keywords :

Libai ;Political tragedy ;And art of

目 录

绪论.............................................................................1 第一章 李白的政治悲剧分析......................................................5 1.古代先贤的政治之路.................................................5 2.李白坎坷的政治之路和其政治悲剧....................................5 2.1两次政治悲剧..................................................5 第二章

政治悲剧的原因探究.......................................................9 1.李白的政治理想与其思想性格的联系..................................9 1.1 李白的思想和性格..............................................9 2.2 儒家、道家、纵横家及任侠思想和性格对其政治理念的影响.........10 2.李白政治悲剧的成因................................................13 2.1 长安之行失意而归,纵横之术不合时宜...........................13 2.2 李璘幕府遭到牵连 不能审时度势................................17 结论............................................................................19

绪 论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所以关于李白的研究向来不乏其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李白总是以他的诗而被津津乐道。然而我认为李白的诗文是其远大政治抱负的体现。但李白坎坷的仕途却为他的人生抹上了一缕悲剧色彩,因此造成李白政治悲剧的原因值得深究。为此本文以李白的思想作为出发点,分析其思想性格对政治理想的影响。总结出李白以纵横之术作为求取功名的途径,在政治上是个策士形象。然后结合社会背景和政治形势来分析纵横之术及其性格和其政治悲剧之间的关系。通过李白政治悲剧的讨论,来拓宽李白在我们心中的形象。

第一章 李白的政治悲剧分析

1.古代先贤的政治之路

自古至今,中国古代先贤热衷于政治者甚多。即使最终政治失意,或者终身布衣,也不能改变他们为国为民参与政治的迫切心理。中国第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屈原曾在《惜往日》中写道:“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1】娭”,提出举贤任能,立法富国的政治理想。而春秋战国时期士的阶层的兴起,代表人物如管仲、乐毅、苏秦、张仪、郭槐、冯援、剧辛等,纷纷为各国利益、为君王奔走效劳。诸葛亮作为古代著名政治家年轻时“好为《梁父吟》,每自比管仲乐毅。”他与蜀汉君主刘备的鱼水之谊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就唐代诗人而言,杜甫气势不凡地写

【2】【6】道:“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就连被称为:“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隐士”孟浩然也在其诗《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6】表现其出仕的意向。

尽管包括先贤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他们的仕途经历却各有不同。屈原遭到政敌的谗害,被楚怀王放逐,空留下香草美人的理想而最终投江而死;乐毅“下齐七十二城”功高震主远走赵国;张仪功名卓著却晚年出逃到魏国;苏秦挂六国相印而最终被腰斩;孟浩然终身布衣;杜甫空有致君尧舜的理想却只能屈居八品的检校工部员外郎;尽管郭槐、冯援、剧辛受到燕昭王的重用,诸葛亮最终著名以贤相闻名于世,然而大多数先贤的仕途仍然是坎坷而曲折的。总之,古代先贤都心怀远大的政治理想,然而先贤们在实现政治理想的道路上各有不同际遇,那么作为唐代大诗人的李白又有什么人生际遇呢?

2.李白坎坷的仕途和其政治悲剧

2.1两次政治悲剧

李白的人生际遇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并且作为继屈原以来又一个的浪漫主义大诗

【6】人,李白的政治抱负更是非凡,有诗云:”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6】抒发了他强烈的入世思想。而且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4】更加具体的描绘了其政治理想,表明了李白想要像管仲晏子那样运用王霸之术,竭尽自己的才能辅佐君王达到天下稳定、政令统一的目的。

然而李白的这一志安天下、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最终实现了没有呢?

《旧唐书·李白传》载:“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旁若无人。初,贺知章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根据史料可以看出李白一生主要有两次出仕经历一次是天宝初年在长安待诏翰林,另一次是投效李璘幕府。但是都是以失败告终,前一次被“斥去“,后一次被李璘牵连。现在按照事情发生先后试做分析。

2.1.1 倡优蓄之、失意离京

天宝初年,李白终于以平民的身份谒见玄宗,受到降阶相迎、御手调羹的待遇,被授予翰林供奉的职位。那么李白作为天子近臣到底是干什么具体工作的呢?

《乐史》载:“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车,太真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焉?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然承诏旨。由若宿酲未解,因授笔赋之。”【8】

在《乐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熟悉的人,那就是李龟年。李龟年是什么人呢?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写道“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2】可知李龟年是一个常常为王公贵族演唱的音乐家。而李龟年这时候也被玄宗看重,和李白一起陪侍玄宗。而李白和李龟年是搭档,李白填词而李龟年唱曲。可见李白被玄宗征召之后不过是陪皇帝游宴填词而已,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名“娱乐人士”。,然而“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的艺术才华是足以彪炳千秋的,在宫里当一名翰林毕竟和李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伟大抱负相去甚远。李白发现,唐玄宗对自己只不过是倡优蓄之,就像当时的倡优一样养着他,在朝廷和那些人一样的角色,并没有委以大任,这和李白的政治理想可以

说是大相径庭,于是李白这时候就开始“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渐渐表现出来了厌倦情绪。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时尚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自称臣是酒中仙”。【2】从中我们可见李白可能有恃酒装疯,拒绝奉诏的可能。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下,李白因得罪了高力士而被其谗言所害,“由是斥去”。于是李白怀着悲哀高唱:“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朝鸣崐丘树,夕饮砥柱湍。归飞海路远,独宿天霜寒。幸与王子晋,结交青云端。怀恩未得报,感别空长叹。”【6】抒发了自己卓尔不群,不屑与宵小之辈为伍,以及失官之后仍然对仕途的留恋之情,最终李白在这种政治理想破灭的悲哀中离开了曾经向往的长安。从天宝初年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既是蓬蒿人。”的自我期许到天宝三年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失意而归,这是李白的政治悲剧之一。

2.1.2 所托非人、长流夜郎

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命永王李璘镇守江南。不甘埋没的李白再次投效李璘军中,但是由于李白并非李璘的亲信,所以并未受到李璘的重用,只好屈身为幕僚。未及李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场政治灾难来临了。唐肃宗即位以后,永王李磷妄想叛乱,但是最终被杀。在这场对最高权力的争夺的结果来看,李白显然是选错了投效的对象,从而卷入了这场政治风暴中被流放夜郎。《旧唐书·李白传》写道:“长流夜郎”。可以知道李白不光被流放了,而且还是长流。长流即是远途流放,长期流放。这种遭遇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终结,对于李白的仕途来说无异于遭遇了又一次滑铁卢,因此不光李白的生活处境凄凉,政治处境更是雪上加霜。李白在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写道:“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11】诗人游黄鹤楼听笛,抒发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文中写道的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士人自己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也表现了对政治上的打击难以释怀。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然而这次的长期流放不仅终结了李白的政治生命,而且在流放途中也终结了他的生命。这种空怀强烈的用世之心却最终被命运无情的捉弄,构成了李白的第二次政治悲剧。

从李白两次的出仕经历来看,他有着很好的机遇,然而是什么样的原因李白总是未能借机一展远大的政治抱负,反而遭到重大的挫折.这就要从李白的思想和性格入手去探究这个原因.第二章 政治悲剧的原因探究

1.李白的政治理想与其思想以及性格的联系

或许玄宗没有重用李白可能埋没了一个政治家,是李白的不幸,也或许是国家的不幸。然而李白这种仕途上的坎坷经历这却是诗家的大幸,使得李白的很多作品名垂千古。李白的诗才固然毋庸置疑,但是李白到底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悲剧成因何在?我们知道但凡是一个人的政治理想必然是其所有坚持的思想在政治作为上的反映,并且与人的性格不无关系。因此不得不从李白的思想体系及其性格方面来探究其政治悲剧的原因。

1.1 李白的思想组成和其性格

李白的政治悲剧与其思想以及其性格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这不得不从李白的身世以及其所接受的思想说开去。

新唐书记载:“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在儒家思想作为主体思想的唐朝,早慧的李白“十岁通诗书”没什么奇怪的,然而李白可以称为是个真正的儒士吗?当然不可以。“既长,隐岷山”说明李白也受道家

【6】思想的影响。李白自己有诗为证:“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除此之外李白也喜欢纵横之术,并在他大约十七、八岁时拜“博学韬略, 任侠有气, 善为纵横学”, 著有《长短经》的征君赵蕤为师, 从学岁余。《长短经》是“以王霸之道, 见行于世”之书。而在其诗中多有描写对纵横家的仰慕,李白在其诗中写到“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烂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表现了对与纵横家的崇拜。另外李白

【10】也喜欢游侠。魏颢云:“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白又自况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6】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李白的思想包含了儒,道,纵横,任侠等思想,可见其思想的复杂性。

而复杂的思想组成必然影响其性格的多重性。儒家思想是李白性格里面有积极进取的一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道家思想又是李白性格里有消极遁

世的一面,“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6】开心颜!”而纵横之术使李白性格里有功利的色彩,他常自比战国时的苏秦乐毅, “乐毅方适赵, 苏秦初说韩”。又自比张仪, “笑吐张仪舌, 愁为庄舄吟”。【6】而任侠思想更使李白的性格里有了果敢勇毅成分,“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6】魏颢也曾在《李翰林集序》写他“少任侠, 手刃数人”。可见诸多的思想在李白身上合流,并且形成了李白的积极出世,消极归隐,热衷功名而又侠义勇敢的性格。

2.2 儒家、道家、纵横家及任侠思想和性格对其政治理念的影响

尽管李白身兼多种思想,然而我们知道这些思想在对政治作为的影响上必然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现试以参与政治的方式做以分析。

2.2.1 纵横家、任侠、儒家思想相互冲突影响其政治理念

李白身怀纵横之术的经世之才,不考科举。自认为身怀“济世册”的李白却没有如同一般的寒士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以图将来身登高位,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21】而在唐朝考科举出来就是“京官”,而且发展前途很大,有可能身登宰辅。与李白相比,盛唐诗人高适大概是唐代诗人中官做得最高的一位,他出身进士,作过淮南节度使,最后官至剑南西川节度使、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可见在唐朝投身科举不失为参与政治的可取之道。李白不参加科考的原因又是众说纷纭的,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李白自己不屑于参加科考,这种观点是被多数人所认同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李白之所以不参加科考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造成的,而李白自己想去考科举也去不了。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

首先,我认为李白没有通过科举之道求取功名是由于由于其所受的纵横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冲突。

那么纵横家是什么人呢?“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遭变用权,受命而不受辞。”【11】《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都认为纵横家起源于“王官之学”,是“行人之官”,主要的还是“遭变用权”、“权事制宜”“明辩说,善辞令”。纵横家的特点也有三方面。第一是不安现状,追求富贵名利;第二,施才驰能,实现自

【20】身的价值;第三,唯重为用,不拘传统观念。

而儒者又是什么人呢?“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周礼地官》记载司徒是主管教化的官。也就是说儒家以教化万民为主要的社会功用,而教化万民又有以下途径,儒家认为“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2】。这就是后来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实现这一途径当然就要“学而优则仕”,即通过科举选拔的制度来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而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倡“仁、礼”的政治学说,在修身上讲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而在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在施政人才的要求上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要依据仁的精神和拥有高尚的品德,还要能善于悯熟地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简言之,贤才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治国才能。这是一个德才兼备标准。而这一切主张用一个“礼”字贯穿始终。

从李白的经历来看,李白具备的是纵横家的特点。第一,他不安于现状,以纵横家自居,渴望通过纵横之术建功立业。第二,他希望施展才能,去实现自我价值,并且对自己的才情很自负,他总在提醒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

【21】最重要的是他不拘于传统科举取士的入仕途径,他在《与韩荆州书》中也说:“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客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6】李白以毛遂、冯谖作比,不仅表现了纵横家通过自荐的求官方式还表现了纵横固有的热衷功名的特点。

那么儒家思想对李白又有什么影响呢?李白曾言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从李白的这段话中来看李白的志向是很大的,想身居宰相那样的高位,用管仲晏子的王霸之术来辅佐明主达到天下太平的理想。从中提到了两个人,一个是管仲又一个是晏子。如果说李白是个很纯粹的儒生那肯定是言必称孔孟,因为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来说,孔孟的思想已经溶于言谈之中了。但是李白偏偏效仿的是管仲和晏子。管仲相齐桓公一匡天下,晏子可以说是前面提到的“行人之官”,在史书中晏子是以善于外交辞令而著称的,是非常符合纵横家的特点的。从李白称说管仲晏子却忽视孔孟的的情况来看,儒家的施政思想并没有反映到李白的政治理念中。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李白的终极政治理想是“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和孔子理想的大同理想非常接近的。但是李白曾经写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可见李白对孔子是谈不上尊敬的,那种大同思想固然是李白所共有的李白,但是空有其形并没有深入到到骨子里。第一,李白钦慕苏秦和张仪的作风,又想效仿管仲和晏子,并且在许多作品里面提到诸如乐毅,郭槐,冯援,据辛,鲁仲连。还有郦食其,如诗“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转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6】写了郦食其是如何凭借辩论之才来刘邦的重用,最后取得了功名。李白所倾慕的这些人或者凭借辩论之才,或者凭借超人的政治才能而取得非凡的功业。上面诗中的“壮士”正是之李白自己。因此这些人的身上寄托了李白自己的影子,这些人没有一个是通过科举考试的形式来成为君主身边的济世之才的,这和后来儒家的人才选拔方式不一样。李白彻底否定了儒家那种一科举取士来获得功名的方式,并且李白更多表现的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而希望像那些纵横之士那样凭借自己经天纬地的无双才气来获得明主的青睐和绝对的重用,不满于儒家那些一般士子那样皓首穷经求得一官半职最后做一些草诏拟书的一般工作。这些情况表明了纵横家李白和儒家思想在求取功名的途径上是冲突的。第二李白想在建立功名之后“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李白的说法虽然复合儒家的伦理思想,但是他并没有按照圣人的话去做。史料记载李白一生共娶妻四位,而且很有可能是停妻再娶。这是儒家所不提倡的。而且自从李白二十余岁出蜀之后再也没有回过家谈不上什么“荣亲之义毕”。这些表明了纵横家李白身上有只有儒家的形式而没有儒家的精神。第三,李白身上体现出了儒家和纵横家在追求功名的目的上的不同。李白像一个纵横家一样去追求功名为的是自己能够身居高位,他时常高唱“仰天大笑春们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更多表现的是对于个人价值得追求,在他的作品中没有表现出像儒家所提倡的那种“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

其次,我认为李白不考科举是因为任侠思想培养出的那种身怀绝世之才的傲气有关。要李白是因为“不能”科考而非“不屑”科考。那么何以在他的诗文当中毫无表现呢?再者,如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提到:“少以侠自任, 而门多长者车。常欲一鸣惊人, 一飞冲天, 彼渐陆迁乔, 皆不能也。由是慷慨自负, 不

【16】拘常调, 器度弘大, 声闻于天。”其中“一鸣惊人,一飞冲天”“慷慨自负”寥寥几字已经把李白的高傲性格展露的淋漓尽致,试问一个如此性格如此高傲,此怎么可能愿意考科举,去恪守中庸之道,屈身于那些平庸的官员之下呢?这种任侠思想影响了李白的那种热情冲动的性格。

2.2.2 道家思想作为政治失意和精神寄托

李白衷好道术,喜欢炼丹之事。“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几乎这种道教生活贯穿了李白的一生,但是要说出世和入世两种心理在李白身上那个更加强烈一些呢?作为一个纵横之士来说显然是入世思想。李白曾经言道:“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显然李白希望建功立业的想法是

很强烈的,而待到功成名就之后他才会选择像范蠡和张良那样的隐逸生活。然从李白的政治经历来看他的建立功名的理想显然没有实现。是以当在李白政治失意的时候,比如待诏长安时由于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道教思想就开始作用于李白的行为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说明道教只能作为李白政治失意之后的一种精神寄托,在其施政理想上的影响是微弱的。以此不再赘述。

因此,我认为在李白的政治观念中是主要受纵横家思想影响的。并且李白虽有儒家思想的形式,但是纵横家的行为风范在内核上和儒家理念是冲突的。李白在政治抱负的实现上采用的是纵横之术,表现在性格上是侠的一种冲动热情的傲气,而仅仅将道家思想作为政治失意之后其精神的寄托。

2.李白政治悲剧的成因

李白的出仕经历大约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天宝初年的长安之行和天宝十五年的李璘幕府时期,下面分别做以分析。

2.1 长安之行失意而归,纵横之术不合时宜

长安作为唐帝国的首都无不使人心向往之,那么身怀纵横之术的李白也希望接近政治中心来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但是风行战国的纵横之术到底能不能在大一统的唐朝纵横捭阖呢?

2.1.1 以纵横之术为进身之阶

《旧唐书载》:“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 之,与筠俱待诏翰林”。

又有《新唐书》记载:“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由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李白进入长安为官是由于道士吴筠的举荐,这有点像春秋时期士与士之间互相推荐的人才选拔方式了,这也似乎是李白进入仕途的唯一方式。而李白刚见到玄宗的时候“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可以看出李白和玄宗之间的谈话有纵横之风了。并且李白曾经向一个赵蕤的人学过其著作《长短经》,并且学了一年多,可见纵横之术对李白影响之深。

而李白在多首诗中表现了对纵横家之术的推崇和对策士们得遇明主凭借三寸不烂

之舌建功立业的倾慕。

别内赴征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这首诗提到了一个著名的擅长纵横之术的策士,即苏秦,苏秦在发迹之前和李白一样都是布衣身份,并且在起初很不如意“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甚至还经常遭到亲戚们的嘲笑,甚至他自己的妻妾也看不起他。然而苏秦苦学一本叫《太公阴符》的纵横之书发迹之后,身佩六国相印“行过洛阳,车技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者甚众,拟于王者。” 从而取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而李白在诗中写自己外出求取功名的时候,自信满满以苏秦自比,认为自己也可以凭借纵横之术游说君王来取得功名,最终像苏秦那样取得显赫的地位。李白不光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初见玄宗就纵论天下大势,并且上了一片奏章。可见李白在初入仕途是以一个策士的形象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并用自己的口才来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李白在政治上表现出的这种策士之风可以看出,李白将纵横之术作为其建功立业、参加政治的途径。

2.1.2 纵横之术没有纷争的社会环境滋养

然而李白的政治悲剧我们前面已经证实,那也就是说李白纵横之术来求取功名的梦想破灭了。这样一个疑问产生了,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之术在经济繁荣,政治相对稳定的唐朝初期能不能大行其道?

从纵横之术的产生时代来看,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在出现时割据分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的时代,利用联合、排斥、危逼、利诱或辅之以兵之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不同于兵家的是他们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战国纵横家所处的时代是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阶段,其在历史条件下利用纵横之术所创造的智慧是后世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超越的。

与政治势力犬牙交错,连年战乱的春秋战国相比,唐代的繁荣与之不可同日而语。据当时的政治家元结说:"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虽然玄宗后期豪强地主集团势力日益抬头,他们在地方支持藩镇,致使藩镇势力有恃无恐,不断壮大。然而还达不到天下大乱的地步。纵横之术之所以大行其道,在于有适合其发展的社会政治土壤,譬如唐初名臣

魏征“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可见在隋末大乱的时候纵横之术是辅佐君王远交近攻夺取天下的手段。而唐代玄宗初年作为一个统一的,稳定的帝国王朝显然是不适合的,纵横之士还可能是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从社会背景来看,李白的纵横之术是没有用武之地的,这也是玄宗仅仅把李白当做御用文人而不肯重用原因。

2.1.3 儒家的政治观念对纵横之术的排斥

从政治出发点来看,纵横之士相对的政治主张,他们的观点是摇摆不定的,简而言之就是“善机变”,就是讲究一个圆通,怎么都能够自圆其说。狭义的说纵横家表面迎合当权者的意思,以当权者的政治出发点来做出相应的决策,借此使当权者相信其观点实现其政治意图。广义的说纵横家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希冀充分利用自己的辩论和对政治势力消长的准确把握而左右政治形势,以其汪洋恣肆的言辞、快捷敏锐的政治嗅觉、精辟独到的见解,达到“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的”目的,获得一种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从中可见,纵横家有个特点就是“明辩说,善辞令”。而春秋时期儒家的代表孔子也曾周游列国,也向很多国君呈说过自己的观点。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孟子更是以那种纵横恣肆,犀利峭拔的善辩文风著称。可见儒家和纵横家在陈述各自的观点时都需要辩论这一方面是相通的。然而纵横家和儒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什么辩的分歧。纵横家苏秦之所以能“为纵约长,并相六国”是因为他能够凭借高明的外交手段沟通六国之间的关系进而联合抗秦。这不是说苏秦要为六国谋利益,我认为苏秦这

【22】样做显然是为个人利益考虑,想要建立功名,追求显赫的社会地位,实现自我价值。苏秦显然不是和秦国有利益冲突,典型的例子是在他年轻的时候他首先游说的就是秦国,“说惠王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11】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然而为什么没有游说成功是因为“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可见苏秦作为一个纵横之士的最高追求是在乱世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而儒家的孔孟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国君为的却不仅仅是高官厚禄。孔子向各国国君说理的目的旨在恢复周礼,倡导“仁者爱人”的政治主张。孟子辩论的的目的也是想让天下实行“仁政”。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吾非好辩,不能也”。总的来说儒家只是把辩论当做一种陈述“仁礼”观念的方式,他们的身上不光具有实现个人价值的目的,而且还肩负着用“仁礼之治”实现“天下大同”的崇高使命。正是由于纵横家缺少却缺乏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和的普遍的价值认同以及儒家所提倡的“忠君”观念,苏秦最终因为在齐国为燕国当间谍而被车裂。那么苏秦纵横

之术能够在纷乱的战国取得显赫的地位绝非偶然,里面有客观因素在里面,那就是在战国时代“礼乐崩坏”,各国诸侯失去了已有的社会政治体制,而新的社会道德法则和政治体制尚未建立,以此百家争鸣出现。而纵横之士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凭借极为实用且带有个人功利主义的纵横之术缺乏一种道德标准,所以只能显赫一时。

然而作为大一统的唐朝,不光是军事上的大一统,而且政治上、思想上的大一统。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渐渐成了社会的主流思想。隋朝又首创了考察儒家经典的科举取士的人才选拔方式,到了唐玄宗时期这种制度已经发展的很完善了。并且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以士族门阀把持的九品中正选官制度,使得庶族得到了进入上流社会的道路,在思想的统一和政治的稳定上起了积极的作用。尽管唐朝的社会思想是儒,道,释的思想合流,但是儒家思想仍旧是主要思想,并且儒家的理念已经贯穿了唐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李白不考科举仅仅靠纵横之术取得政治地位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被当时的主流文化所认同的。

然而在唐代擅长纵横之术的名臣并非没有,例如初唐时期的魏征。魏征年轻时“好

【14】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大乱,尤属意纵横之说。”。后来魏征求教于隋代大儒王通于北山白牛溪,密谈月余,遂被王通打动而该宗儒家以实现王道安立天下苍生为主要从政目标,终成一代大儒。可见魏征前期思想与后期思想的区别在于不在于对于功名的追求,而在于内在的对兼济天下苍生责任的追求。李白与魏征的区别就在于此,李白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希望运用管仲晏子的谋略和外交辩才来是天下的政令统一,完全是纵横家的口吻。从魏征的各种奏章来看,也有纵横家的辩论之风在里面,但是和李白有根本上的不同,我可以将魏征的政治思想概括为儒家为体,纵横家为用。从李白的政治理想来看,纵横之风却占了多数。李白和魏征的差异尚不明显,与李白同时代的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的政治理想,这完全是以儒家政治思想组为出发点的,与此相比李白的纵横之风就显得尤为突出了。从魏征的政治经历来看,李白以纵横之术来经营天下的政治理想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在玄宗初年的稳定时期,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是评价人才的准绳之一,这样一个政治背景之下在儒家看来纵横之士缺乏一个仁义道德的保障却充分的表现了个人追求的最功利主义的一面。因此李白在长安时期遭到别人的谗害固然与他狂傲不羁的性格有直接关系,然而李白想以自行其事的任挟性格而挟纵横之术求取功名的政治理想与科举选拔人才,儒家理念大行其道的政治气候格格不入,造成了李白被“斥之”从此浪迹江湖 的政治悲剧。

综上所述,纵横之术缺乏纷争的社会环境的滋养,以及儒家的政治观念对纵横之术的排斥说明纵横之术在唐朝初年的繁荣背景之下是不合时宜的,也因此造成了李白长安之行满怀信心而最终失意而归的政治悲剧。

2.2李璘幕府遭到牵连 不能审时度势 2.2.1 热情冲动入幕府

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避祸蜀中,唐肃宗即位。这次使唐王朝元气大伤的战乱客观上为李白的出仕提供了条件。

旧唐书记载:“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15】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诚然国家有了战乱,作为一位纵横家李白首先要做的就是报效朝廷求取功名。然而要报效国家就要选一个“老板”来辅佐。机会终于来了,玄宗封永王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使,正好李白所在的地方属于永王的辖地,于是李白在宣州谒见了永王被征召为从事。非常不幸的是永王造反了,李白遭到了牵连,被长期流放到夜郎,结束了他的政治生命,不久就死了。

李白的遭遇固然值得我们同情,但是这次李白的出仕遭遇失败的原因也值得深究。作为一个纵横之士李白是希望在战争中展示他的才能的,他在诗中热情地写道:“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静,江汉翻为燕池。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6】李白认为永王是得到天子的授意来平定江汉之地的,如果自己能够得到重用,他可以像谢安一样帮永王平定叛乱。李白觉得永王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收复失地指日可待,并且表达了对永王的热情欢迎。对于永王东巡,李白显得热情洋溢并且有些冲动。

2.2.2 缺乏审时度势的才能

然而李白看到的和想到的是这样的情况,那么永王又是怎么做的呢?“安禄山反,帝至扶风,召召璘即日赴镇,俄又领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以少府窦昭为副。璘至江陵募士得数万,补署郎官、御史。时江淮租赋巨亿万,在所山委。璘

生于宫中,于事不通宵,见富且强,遂有窥江左意,以以薛鏐、李台卿、韦子春、刘巨麟、蔡駉为谋主。肃宗闻之,诏璘赴蜀觐见上皇,璘不从。”可见李璘虽然被玄宗委以重任然而见到江淮富庶就有了野心,蓄养军队,收拢谋士而且不听新皇帝唐肃宗的号令。李璘的这种举动是和肃宗争天下的态势,而并没有像李白所想的那样去收复河南之地。有史为证:“广琛知事不集,谓诸将曰:“与公等从王,岂欲反邪?上皇播迁,道路不通,而诸子无贤于王者。如总江淮锐兵,长驱雍、洛,大功可成。今乃不然,使吾等名絓叛逆,如后世何?”众许诺,遂割臂盟。于是惟明奔江宁,冯季康奔白沙,广琛以兵六千奔广陵。”也就是说本来玄宗的战略意图是让李璘屯兵江淮地区来攻取河南之地,然而李璘公然不听号令,因此被唐肃宗安上了谋反的罪名,部将们不愿意谋反,最后众叛亲离,土崩瓦解。那么李璘的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失败导致了李白政治悲剧。李璘失败的原因在于空有野心但实力太弱。而李白政治悲剧的产生在于空有纵横家之名而识人不明,不能审时度势。那么怎么才叫审时度势呢?当面对永王李磷的征召,和李白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参加,以此免祸。还有就是李白的好友高适更称得上是审时度势。在李璘拥兵自重的时候,高适一眼看出永王李璘有对抗唐肃宗之意,感觉大势不妙,便借口有病,偷偷离开江陵,投奔了肃宗。当李璘和肃宗的矛盾上升到军事斗争的时候,高适“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被玄宗“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和江东韦陟、淮西来瑱会师安陆”,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与形势预测的才能,并且迅速的做出正确而选择加入肃宗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占优的一方,并最终打败李璘取得了功名。相形之下李白显然是对李璘征召自己的原意不加深入的分析,也不对李璘的政治实力加以仔细的考察,而仅仅凭着一腔热情贸然加入李璘的幕府。缺乏思考贸然加入一方政治势力和另一股政治势力博弈是致命的,尤其在这种争夺皇位的血腥博弈中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李白因此遭到了牵连,长期流放对于一个迫切参加政治的纵横家来说无异于政治生命的终结。李白受到牵连而被流放固然与他那种热情冲动的性格有关。然而李白虽然有纵横之士的作风但是在政治方面缺乏审时度势的敏锐性,最终被这场政治斗争殃及,导致了他满怀一腔热情却落得长流夜郎的政治悲剧。

结论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的诗歌以其奔放的热情,洒脱傲岸的个性而著称,彰显出了无限的人格魅力。然而在唐代政治舞台上,李白是以一个策士形象出现的.他在政治上心怀高扬的理想,并没有像一般的士人那样选择科举做官的途径,而是想凭借纵横之术而获取功名以求得个体价值的最大化。然而在天下大乱,国土分裂的环境中应用而生的纵横之术和大一统的大唐帝国的社会背景格格不入,加上正统的儒家思想对急功近利的纵横家的排斥,使得统治者必然不肯对李白委以重任.因此纵横之术在唐代显得的不合时宜。由于李白本身热情冲动的策士情怀使其缺乏审时度势的眼光。而李白这种不合时宜的策士作风和缺乏审时度势的政治眼光也最终导致了其政治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专著:

[1] 林家骊.楚辞[M].中华书局2009.01.[2] 韩成武、孙微、周金标等.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A].杜工部诗集辑注[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03.[3] 孟浩然、徐鹏.孟浩然集校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02.[4] 欧阳修、宋祁.李白传[A].新唐书[M].中华书局1975.02.[5] 刘昫等.李白传[A].旧唐书[M].新唐书[M].中华书局1975.05.[6] 王琦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A].李太白全集[M].中华书局 2011.03.[8] 宋敏求,乐史·李翰林别集序[M].(一○一九~一○七九)[9]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M].中华书局 2011.03 [10] 魏颢.李翰林集序[A].李太白集注[M].卷三一

[11] 刘向、刘歆、鄧骏捷、姚振宗.七略佚文[A].七略别录佚文[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12 [12] 张燕婴注.述而[A].论语[M].中华书局2006.09.[13] 司马迁(西汉)苏秦列传[A].史记[M].中华书局 1982.11.[14] 刘昫等.魏徵传[A].旧唐书[M].中华书局 1975.05.[15] 刘昫等.李璘传[A].旧唐书[M].中华书局 1975.05.[16] 范传正.题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白新墓碑[A].唐文粹[M].卷五八 [17] 李阳冰.草堂诗集序[A].李太白集注[M].四库全书本.卷三一

[18] 杜晓勤.二十世纪李白研究精选集[M].太白文艺出版社,200O.12.[19] 贾晋华;李白与名士的传统[A];中国李白研究[M]1990.报纸文章:

[20] 钟金贵.李白纵横家思想简论[N].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6-4 [21] 马勇.李白任侠性格和侠义诗风探究[N]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 [22] 祝江波.论李白政治悲剧与古代士文化精神[N].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3-1

第二篇:悲剧的原因

论文:《伤逝》爱情悲剧根源再探

2006-06-01 10:18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鲁迅名篇《伤逝》展示了子君、涓生在特定时代生活中的爱情悲剧,关于这悲剧的根源,多年来人们作出了种种不同的揭示。一种意见认为,这一悲剧的根源在于他们囿于个人小家庭的狭隘爱情,这种狭隘性使得他们不能把个人的解放和全民族的解放统一起来,从而局限于个人小天地而不能投身于变革社会的革命洪流之中。不能改变扼杀爱情的社会环境,他们的爱情自然也就难有美满的结局。

此说着眼于社会环境及其改造,揭示了悲剧根源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并不是决定性的方面。这一结论流露出这样一种偏颇,即似乎没有完满理想的社会环境就没有幸福美满的爱情,不成为改革社会的斗士就不配享有幸福美满的爱情;另一种意见以为缺乏物质财富的困顿是二人爱情悲剧的根源。这固然指出了爱情与物质财富的紧密联系,但它亦并非决定性的一面。虽然家庭的性质和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但它并不是影响家庭的唯一因素。倘若如是,则幸福美满的爱情就应仅为富商大贾的专利了。

还有一种意见认为,二人爱情悲剧的根源在于他们性格的歧异及冲突,源自涓生的自私虚伪和子君的平庸怯懦,这种注重二人自身性格的眼光显然较之上述两种社会学角度的揭示更为切近悲剧根源的实质。因为它是从当事人内部来探寻原因的。但是这种归诸于性格缺陷的简单结论又尚欠深入,它难以解释二人当初何以又会热烈地相爱,难以解释二人性格在同居前后的不同及其变化,因而亦是差强人意的。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涓生子君爱情悲剧的真正根源呢?

爱情观!正是二人不同的爱情观,决定了二人的不同的性格心态及行为方式,同时,也决定了他们在社会压迫和金钱困扰的冲击下,终于难免分离的悲剧结局。

涓生子君初始虽然真诚热烈地相爱,但他们爱的内涵是不相同的。“我爱子君,仗着她逃出这寂静和空虚”。不难看出,这其中很大程度上是出自本能的欲求和情感的需要。对涓生而言,爱乃是找一个可爱的人来爱并以此使生活充满意义和色彩,爱不过是生活的一种点缀,是手段而非目的。所谓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在涓生看来,则是男女间交往分合来去的平等和自由,在冠冕堂皇的外衣下,掩盖着一种不愿负责任或不敢负责任的自私、怯懦与虚伪,流露出一种特有的中国式大男子主义的心态。正是这一爱情观使得他以真挚热烈之情开始的自由恋爱最终转化成“始乱终弃”这一古老的男人风流勾当的变种。

对子君而言,爱则乃是找一个爱自己的人以托附终身。男女平等,恋爱自由,在她看来仅是择偶权利的自主而非择偶行为的自由,这就是“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一令人振奋的宣言的实质。子君把爱视为生活的全部,是目的而非手段,把自己的全部身心和幸福寄托在一个爱自己的男人身上,这种折射着“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古老妇道观的爱情观念,使得她这样一个实践自由恋爱的新女性亦难免逃脱由尤物到累赘,最终被遗弃的悲剧命运。

涓生的爱情观是浪漫的,子君的爱情观是实在的,这种不同决定了恋爱过程中二人心态行为的不同。涓生爱子君不可不谓真诚热烈-一时不见则惶惶不可终日,仅仅一见心中便极大地快慰。但浪漫的,为生活要求点缀的爱情观则使他难有应具的坚强和勇敢,“我觉得在路上时时遇到探索、讥笑、狠裹和轻蔑的眼光,一不小心,便使我的全身有些瑟缩,只得即刻提起我的骄傲和反抗来支持”。而实在的,为生活找归宿的爱情观则使子君“却是大无畏的,对这些全不关心,只是镇静地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

实在的爱情观使子君易于满足,同居后她每每反复回味涓生真诚求爱的情景并陶醉于被爱的幸福之中。而浪漫的爱情观则使涓生难免失望,那含泪下跪,使子君幸福陶醉的真挚求爱得逞之后,涓生带有悔意地以为那是“可笑甚而可鄙的”了。他自白:“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随着新鲜感和神秘感的消失,寻求爱情点缀生活的涓生不无他意地体会到:“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而视爱情为归宿的子君却陶醉于小家庭的幸福之中,她“逐日活泼起来”,“胖了起来,脸色也红活了,可惜的是忙,管了家务便连谈天的工夫也没有,何况读书和散步”。这种满足使她最终难免趋于平庸,和官太太为油鸡和“阿随”而无谓地争吵了,这无疑会使他们间的思想感情难以沟通,最终出现差距及至隔膜。

二人不同的爱情观还决定了他们面对生活变故时的不同态度和行为,从而造成了他们各自不同的最后结局。

社会环境对他们自由恋爱的排斥使涓生失业,他们不得不承受起环境和金钱的双重压迫。面对这种外来的打击,涓生是乐观而又坚强的,甚至反而还有一种终于脱出了牢笼的轻松,并对未来充满了自信和希翼。涓生不把爱情和小家庭的幸福看作生活的目的或是不可或缺的东西,因而亦就并不太在意或是并不太惧怕这一切的失去。而子君则不然,由于她把爱情和小家庭的幸福视为生活的目的和归宿,视为生命的支柱,因而面对外来的打击,在自由恋爱的追求中曾经大无畏的她胆怯了,虽然她也说:“那算什么。哼,我们干新的。”可那声音“却只是浮浮的”。

由于其特定爱情观的作用,涓生在面对生活的变故时不仅不能焕发出原来就难有的自信与刚强,而且更显出了其本来就有的虚伪和自私,他以为:“我一个人,是容易生活的,只要能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得很。„„现在忍受着这生活压迫的苦痛,大半倒是为她。”似乎子君已成为他前进路上的绊脚石,只要离开子君,便可以摆脱窘境,有所作为。

他清醒而不乏勇气地认识到:“向着求生的道路,是必须携手同行,或孤身奋往的了,倘使只知道捶着一个人的衣角,即便是战士也难于战斗,只得一同灭亡”。面对生活的困境他认为“新的希望就只在我们的分离”,同时冷酷地认为子君“应该决然舍去”,尽管他已经考虑到,子君可能会因此而死去。

在涓生看来,这时的子君已然是自己的包袱,他不愿再对子君负责,只想尽快地抛弃她,于是怀念起自己在会馆时的独身生活,并勾起了一连串的抱怨,抱怨自己无力置一间书斋,抱怨子君及阿随、油鸡使自己不能安心做事,抱怨每日“川流不息”的吃饭打断自己的构思,其实,这不过是他为自己欲抛弃子君而寻找的借口,充分暴露了他的卑怯与自私。面对生活的压迫,曾持一种浪漫爱情观的涓生在理想破灭后终于明白了人生的第一要义便是生活,明白了“人必须活声,爱才有所附丽”的浅显而现实的道理。而曾持一种具在的、渗透着传统妇女心态的爱情观的子君,面对生活的变故及由之而来的其爱情理想物质基础的失去,则胆怯而不知所措,甚至于求助于温习往事和索求温存的自欺。

随着生活压迫的加深,她终于“失掉了往常麻木似的镇静„„时时露出忧疑的神色来”,这种忧疑,正流露了在理想破灭后子君面对生活的恐惧和茫然。如果说,爱情观的不同使他们的思想情感存在差异和隔膜,从而使他们之间难以长久地相爱,分离成为一种必然的话,那么,社会的压迫和金钱的困扰则加剧了这种差异和隔膜,并导致他们思想情感的分歧乃至冲突,最终使他们的分离成为事实。

在知道彼此已不相爱亦难再相爱的情况下,涓生希望能冷酷而自私地撇下子君在生活的道路上奋身孤往;而失去了作为人生和目的归宿的爱和家庭的子君,则不得不向旧势力屈服,回到旧家庭中,并且随着作为其生命支柱的爱的失去,她的生命亦随之很快地结束了。他们轰轰烈烈充满生机的开始,最终却为凄凄切切的悲剧结局,他们的悲剧是历史的悲剧,社会的悲剧,因为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作为外因诱发了他们悲剧的爱情,而他们不同的爱情观以及由此而决定的情感、心态及行为方式,则作为内因决定性地造成了他们的爱情悲剧,因此,他们的悲剧更是他们自身的悲剧。

在爱情理想的追求过程中,涓生从浪漫走向实在,从幼稚走向成熟,而子君则从果决刚强走向平庸懦弱,从希望到满足进而走向失望和绝望。在与生活所作的悲剧性抗争中,子君是弱者和牺牲品,而涓生则作为一个强者终于站起来,“向着新的生活跨进第一步去,将真实深深地藏在心的创伤中,默默地前行,用遗忘和说谎作我的前导„„”。不能说他一定会成功,至少,他还没有失败!

第三篇:浅谈《伤逝》悲剧的原因

从《伤逝》中感悟到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

鲁迅曾说过“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涓生和子君的爱情无疑就是一场悲剧。然而这样的悲剧是怎样造成的呢?

一,涓生和子君的思想理念不同导致爱情悲剧

涓生的爱情观是,因为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而选择追寻爱情。而子君的爱情观是,因为我选择了爱情,而不惜倾其所有。

和大多数情侣一样,在爱情刚刚萌发的时候,涓生和子君是幸福的。

因为还未得到子君的许可,涓生想方设法获取女方的欢心,内心充满着焦急与期待,“在这一年之前,这寂静和空虚是并不这样的,常常喊着期待,期待子君的到来。在久待的焦躁中,一听到皮鞋的高底触着砖路的清响,是怎样地使我骤然生动起来呵!”。

但涓生是否真的了解子君呢?他对子君的爱,除了她的年轻与貌美外,还包括她的思想吗?“壁上就钉着一张铜板的雪莱半身像…当我指给她看时,她却只草草一看,便低了头,似乎不好意思了。这些地方,子君就大概还未脱尽旧思想的束缚”。这说明,涓生是知道子君是一个还保有旧思想习俗的女子。但子君却拥有为爱付出一切的勇气,“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面对自己胞叔对自己爱情的阻拦,子君发出了这样的抗议。这让本来对子君有一丝犹豫的涓生仿佛看到了希望——即完美了子君在自己心中唯一一点的瑕疵。

但时间不仅仅能冲淡记忆,它还能拨开迷雾,让人与人之间看得更明了。涓生得到了子君,便渐渐退却了当时追求子君的狂热——因为当时的狂热也无非是为得到子君。而子君是个单纯的旧式的单纯女子,又因被涓生的热情所打动,从而对那晚涓生对自己的表白念念不忘。但涓生却因为这不断的“被质疑,被考验,并且被命复述当时的语言”而感到厌倦。

慢慢地,涓生发现,子君已不再是当初那个自己迷恋的女子,因为“我也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她的灵魂,不过三星期,我似乎于她已经更加了解,揭去许多先前以为了解而现在看来确实隔膜,即所谓真的隔膜了”。距离的不再,阻碍的不再,时间的延长,让人与人之前消失了好奇心,进而消失了继续经营关系的耐心。涓生慢慢发现,子君与自己是不同的,甚至有自己无法忍耐的“缺点”。从最开始,涓生养花,但子君却不喜欢而忽略枯死了花,到后来子君因喜欢动物而养了油鸡、阿随,因想让涓生吃饭而打断了他的工作,因生活的琐事而和邻居官太太吵嘴,最后因家里太穷,涓生放掉杀了油鸡,放了阿随而神情恍惚……因为这些“不同”,涓生没有选择理解和包容,而是认为“子君的功业,仿佛就完全建立在这吃饭中”,并最终选择“只要能远走高飞,生路还宽广的很”这条路。

而子君却“是这样地热烈,这样地纯真”地爱着涓生,而一步步地退让,放弃自己的喜好,放弃自己的尊严来迎合涓生,维持这段感情。

而这篇小说的悲剧不仅仅在于这段感情的结束和子君的死,还在于涓生的懊悔。“新的生路自然还很多,我约略知道,也间或依稀看见,觉得就在我面前,然而我还没有知道跨进哪里去的第一步的方法”,但就是因为这个“新的生路”的幻影,让涓生轻易地抛弃了当下的,他已然看不到希望的生活,而去追寻虚无,最后一无所所获,悔不当初。当他想再挽回时,斯人已去。试想,当涓生想起,当初的子君是怀着那么多内心的痛苦来强颜欢笑维持这段感情时,他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人,总是有太多的幻想,太多的奢望,却又缺乏自知。当失去了当下,又追悔莫及。如果说涓生的悲剧给了我了我一些启示,那么,最深刻的就是——活在当下,且珍且行。

二.对子君的性格分析

虽然是“涓生手记”,但从涓生的角度看去,子君的性格是有一定典型性的。

而子君呢?因为深爱着涓生,不惜与家庭决裂,与涓生一起过着艰苦但自认为幸福的日子,她为涓生的失败而低落,为涓生的选择而牺牲自己的快乐,最后因涓生的抛弃,而默然离开。子君的悲剧命运在于,她因把爱情给了涓生,便把自己的人生也托付给了他,如果爱情变质了,她的人生也就走到了尽头。子君是值得同情的,因为她的单纯,她对爱情的执着与勇敢。但她同样是可悲的,因为她不懂,人必须要拥有自我,保持自我的独立性,才是最可爱的。毕竟,爱情之所以萌发,就是因为彼此的欣赏。毕竟,没有一个人会真正爱上一个对自己百依百顺,随声附和的人。

第四篇:哈代悲剧意识原因

1.《德伯家的苔丝》与哈代的悲观主义宿命论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伟大作家,在小说和诗歌方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评论家普里特查德说:“在众多的英美诗人兼小说家—司各特、爱米莉·勃朗特、麦尔维尔、梅瑞狄斯、D.H.劳伦斯—当中,哈代可谓独占鳌头。”1 更有人称他为“英国小说中的莎士比亚”。

哈代的小说充满浓郁的悲观主义色彩,其中以《德伯家的苔丝》最为著名,女主人公苔丝“的故事纯粹是悲剧——依我们看来,是伊丽莎白女皇时代以来所创作的最大的悲剧。”2 卡尔·韦伯评论说:“没有人会为这种评价争论,即它是他最伟大的小说。”3 作为哈代悲剧小说的创作顶峰,它融合了命运悲剧、社会悲剧、性格悲剧为一体,是哈代悲剧意识,悲观主义思想的完美体现。

作为哈代的一个杰出成就,他为苔丝安排了一个如此悲惨的结局,并且认为 “只能这样,不可能有其它结局”,让人不禁想问,为什么?国外学者对苔丝悲剧成因的研究倾向于“苔丝是命运的牺牲品”。4 国内也有评论说“一切悲剧性遭遇全由于无情命运所精心谋划和设计”。哈代认为,苔丝的失身是“命中注定”;苔丝家人被逐是因果报应:“当初德北家是郡中望族的时候,一定有过许多次,曾把无地可耕的人,毫不客气地驱逐”;并通过安吉尔用遗传因素解释苔丝杀亚雷的冲动,“不知道德伯氏的血统里,究竟有什么令人不懂的特性,才会让苔丝作出这种离经反常的事来”。哈代似乎在暗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现实的苦难与种种危机都是宇宙神秘不可知的意志,而在与环境的斗争中,人类必定受到命运的支配,这就是哈代思想上的宿命论与悲观主义的核心思想。2.哈代悲观主义思想的成因 2.1 家庭背景的影响

托马斯•哈代于1840年6月2日,出生在英国多塞特郡(Dorset)多切斯特(Dorchester),那里是一个远离工业文明并始终保有着宗法制传统的村落。他自幼身体不好,常常沉浸在家乡的青山秀水之中,听闻过许多民间传说故事,他特别喜欢听家 William H.Pritchard , Lives of the Modern Poets(London & Boston :Faber and Faber Limited,1980),p.16 2 W.特伦特:《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邵殿生译,《哈代创作论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第203页 3 卡尔·韦伯:《威塞克斯的哈代:生平和创作》,纽约,1940年,第131页。英文版。4 约翰·玛西:《文学的故事》,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282页。

族的奇闻轶事,深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哈代的母亲曾竭尽全力去接触她身边的每一本书,这对年幼的哈代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他以后的文学创作奠定了精神基础——对书的执着;另一方面哈代的母亲及其外祖母都生活在“超自然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偏远小山村”生活中的诸多坎坷使她们成为信奉超自然力量的人,两位的影响成为哈代接受叔本华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产生“人的命运是一种偶然不可控的超自然力量”等哲学思想的基础。2.2 从狂热的基督教徒到彻底的无神论者的转变 哈代的父亲是当地教堂唱诗班的小提琴手,同时也从事教堂的修缮工作,所以哈代从小出入教堂,对于宗教具有相当的了解与情感,甚至曾经愿望自己成为一名传教布道的牧师。20岁时,年轻的哈代受福音派的影响,经常参加福音派牧师亨利·摩尔的布道。这期间长达好几年的时间中,哈代笃信基督教,对宗教的尊崇达到狂热的地步。他曾评述自己为churchy, not in an intellectual sense, but in as far as instincts and emotions ruled(遵从教会教条的,从内心深处是信仰基督教的)5。然而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问世,从科学的角度解释了生命进化理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基督教教义,对人类的思想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西方思想界从此展开了关于宗教与人类进化问题的激烈争论。哈代自称是“《物种起源》的第一批拥护者”6,他再也无法视上帝的创世说为真理。在创作《苔丝》的时候,哈代已经变成了彻底的无神论者。苔丝和安吉尔都没有宗教信仰,而且哈代对安吉尔的两个哥哥与钱特小姐等虔诚基督教徒的描写也充满了厌恶与嘲弄,他说“宗教只不过是一块体面的,用来掩盖道德沦丧和愚昧的遮羞布”。苔丝经历了一连串的悲剧之后,哈代质问苍天:“哪儿是保护苔丝的天使?她一心信仰、庇护世人的上帝在哪?”由此可见,哈代笔下的上帝,没有仁慈,没有同情心,一味地无情与冷漠。故事的结尾,哈代不无讥讽地说:“埃斯库罗斯所说的那个众神之主宰对苔丝的戏弄也完了。” 2.3 时代的烙印—对资本主义的不满与恐惧 哈代的一生贯穿维多利亚时代,前半生经历了资本主义的迅猛发展,亲眼目睹了英国农村发生的剧烈变化,尤其是19世纪70年代震撼英国农村的经济危机,为哈代知道这一切都是历史的必然。理智与情感的摩擦,让哈代陷入到对基督教以及资本主义的哀伤与绝望之中,从而奠定了哈代悲观主义的基石。历史的局限性,使哈代不能清楚解释眼前的矛盾,然而又找不出其他的出路。最终寄希望于随着时间宇宙的发展会有一种神秘不可知的力量来引领人类找到幸福,但是在根本上他又怀疑人们或许从来没有幸福可言。Marlene Springer, Hardy’s Use of Allusion [M],The Macmillam Press Ltd,1983,p.133.6 Florence Emily Hardy ,The Life of Thomas Hardy 1840—1928,London: Macmillam & Co Ltd,1962,p.153 2.4 叔本华等哲学家的哲学思想的影响

在我们把《苔丝》中的悲观宿命论与西奥多·德雷塞(Theodore Dreiser)和史蒂芬·克莱恩(Stephen Crane)等美国自然主义流派进行比较之后,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一些不尽相同之处,其中之一就是《苔丝》悲剧的必然是建立在一连串偶然事件之上的,由此产生了故事中的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强烈反差。我们可以用哲学上必然性和偶然性相互依存、并行发展的原理来解释。套用在这里,就是一个接一个“偶然”的积累把苔丝逼上了“必然的”死路,这些“偶然”让她即使不受这种伤害,也会受到那种伤害,即使不死于此时,亦将死于彼时,终将难逃步入毁灭的结局。在这里我们不妨来看看,苔丝的短暂的生命中究竟存在着多少“偶然”,就从她与安吉尔订婚说起:坦白信“偶然”塞到了地毯下面;去爱敏思市寻求帮助,恰恰错过了仁慈的“父亲”,“偶然”见到了恶语相向的安吉尔的哥哥;回来的路上又“偶然”遇上皈依宗教的亚雷;绝望之中写给安吉尔的求救信,却又“偶然”被耽搁了几天,结果安吉尔没能及时出现,苔丝再次走向邪恶的亚雷„„。这刚好印证了哈代所认为的,人的命运是被一种偶然的无法控制的超自然力量(circumstantial force)、机遇、巧合等决定的,这种力量是超越人类意志的宇宙内在意志力。无独有偶,悲观主义哲学家叔本华也认为:“世界上没有上帝,意志就是世界的本质,它象一个无恶不作的魔鬼,无休止地捉弄着芸芸众生,人类没有救赎,也没有希望。意志是使每一个人陷入无休无止的争夺与痛苦当中。”在叔本华看来,人生来就是一个悲剧,只要生命的欲望,生命的意志还存在,人们就要在一个个悲剧中承受煎熬。哈代很早就开始接触叔本华的悲观主义,但一开始并没有对它做深入的研究,直至后来叔本华的著作被翻译成英文,他才系统地阅读了叔本华的《悲观论集》。哈代小说创作的后期就深深受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他认为“出生本身就是痛苦的。”“他希望自己从来没来到这个世界上。他说没有垂死时的痛苦,死亡要比活着好。”这种悲观意识已经渗透到他的作品中的每一段,每一句,每一字,苔丝的一生便是这种悲观意识典型代表。另外,哈代本身自幼性格孤僻,极度敏感,就像是他笔下的裘德一样,不愿意长大,回避世事,这使他贯以悲剧的眼光审视人生。面对资本主义与封建宗教法制度的冲突,他对社会变革的忧虑与困惑会自然而然地上升成为对生命本身的悲剧性思考。

对哈代悲观主义形成造成影响的,除了叔本华,还有赫伯特·斯宾塞、莱斯利史蒂芬、弗兰索瓦·傅立叶、斯图加特·密尔等。早在达尔文之前,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就已推广了“进化”一词,并且首次提出了“适者生存”。他把生物进化理论应用到人类社会,将自然选择机制引入社会学,形成了著名的达尔文主义:人类社会的生存斗争中,老弱无能的处于弱势,而强壮聪明的人自然处于上层。但是,哈代并不赞同这一观点,在《苔丝》中,安吉尔愤怒地说道:“上帝不在他的天堂里:这个世界错乱了。”《无名的裘德》中,他争辩道“最伟大的人往往是失败者,而成功的人,则像鱼一样冷漠,像猪一样自私。”7 后来斯宾塞发表了一系列哲学著作,第一法则,社会静力学等等,他说世界是由绝对于人类的不可知的力量构成的,也就是所谓的不可知论。不可知论的先祖是赫胥黎, 他认为人们不知道上帝是否存在。哈代十分赞同斯宾塞的不可知论的观点,一生都致力于研究不可知论,否认世界上有一种类似于上帝的存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哈代认为推动世界的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探索,我们可以从他的诗歌《除夕》中感受到,所谓的推动力就是自然。斯宾塞的哲学思想使得哈代相信命运这种神秘不可知的力量被自然所驱动,让人们不可避免地陷入悲惨的境地。莱斯利史蒂芬是哈代认为的同代人中对他影响最大的一个。他一生都很珍惜自己与无神论者史蒂芬之间的友情,史蒂芬的小说和诗歌从各个不同的方面给予了哈代支持。而弗兰索瓦·傅立叶对于基督教教义中的婚姻所持的观点,极大地影响了哈代小说创作中对于基督教婚姻的描写。弗兰索瓦·傅立叶认为,基督教中关于婚姻的教义使得大多数人都承受着理智与欲望之间的煎熬。哈代将这种思想倾向通过自己的小说,特别是在《德伯家的苔丝》和《无名的裘德》中对基督教下的婚姻的恶意描述,准确地表达了出来。同样的,这一时期中最与众不同的一位无神论者——斯图加特·密尔,也从不同方面影响了哈代的悲观主义思想的形成。斯图加特·密尔的《论自由》曾经让哈代无比倾心,密尔认为任何人只要在不对他人造成伤害的基础上都有权享有绝对的言论自由与行动自由。相似的关于自由的争论在哈代的《无名的裘德》中贯穿始终

Williams Merryn.A Preface to Hardy [M].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2005 3.现实的悲观主义

尽管,哈代曾经公开否认自己受叔本华的哲学观点的影响,一方面,他却也承认:自己的哲学观点是基于后期哲学家的哲学思想而对叔本华的拓展丰富。的确,虽然哈代的悲观主义思想,受到叔本华的影响,却又与叔本华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极其不同,绝非彻底的悲观主义。他认为人们所谓的悲观主义“事实上只是在对现实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提出的质疑罢了。这种‘悲观主义’是改善人的身心过程中所迈出的第一步。”

最后,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哈代痛苦地发现,人们各个方面的合理诉求受到社会的限制和责难,人们必须按照社会的意愿进行循规蹈矩的生活。作为一名正直的艺术家,哈代认为文学应当“反映人生,暴露人生,批判人生”8,绝对不能为了迎合维多利亚中产阶级读者,抛弃创作中的坦诚。他决意打开人们的心扉,把各种欲望以及欲望背后的惆怅、悲愤和绝望公诸于世,他要以不快的、以事实为原型的“悲观主义”迎头痛击虚伪盲目的乐观主义者,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并深刻思考人生、面对真实的世界。哈代的悲观是对苦难的正视,却又“不仅仅注视着过去,他思索着人类的前途,希望将来 6 始终。

3.现实的悲观主义

尽管,哈代曾经公开否认自己受叔本华的哲学观点的影响,一方面,他却也承认:自己的哲学观点是基于后期哲学家的哲学思想而对叔本华的拓展丰富。的确,虽然哈代的悲观主义思想,受到叔本华的影响,却又与叔本华悲观厌世的消极情绪极其不同,绝非彻底的悲观主义。他认为人们所谓的悲观主义“事实上只是在对现实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提出的质疑罢了。这种‘悲观主义’是改善人的身心过程中所迈出的第一步。”

最后,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哈代痛苦地发现,人们各个方面的合理诉求受到社会的限制和责难,人们必须按照社会的意愿进行循规蹈矩的生活。作为一名正直的艺术家,哈代认为文学应当“反映人生,暴露人生,批判人生”8,绝对不能为了迎合维多利亚中产阶级读者,抛弃创作中的坦诚。他决意打开人们的心扉,把各种欲望以及欲望背后的惆怅、悲愤和绝望公诸于世,他要以不快的、以事实为原型的“悲观主义”迎头痛击虚伪盲目的乐观主义者,让他们清醒地认识并深刻思考人生、面对真实的世界。哈代的悲观是对苦难的正视,却又“不仅仅注视着过去,他思索着人类的前途,希望将来人类的生活能够得到改善”9,要唤醒人类为自身幸福努力奋斗。他说:“我单独地怀抱着希望,虽然叔本华、哈特曼及其他哲学家,包括我所尊敬的爱因斯坦在内,却对希望抱着轻蔑的态度。”10像是《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女主人苔丝,时时表现出的不甘失败、顽强抗争的一面——在人生屡次陷入困境的时候,每每不甘堕落、顽强抵抗的精神,勇敢地与人生的“不幸”做斗争。她这种顽强的品格,不懈奋斗的精神,也正构成了她最具感染力的品质。哈代在小说创作过程中,一方面无情揭露现世的丑陋罪恶,发表悲观论调;一方面相信这个世界会有所改善,并将这种希望寄托于与自己朝夕相处的普通劳动者。《苔丝》的结尾处,安吉尔和苔丝的妹妹丽莎手拉手走向了夕阳,期待着明天的阳光,好像是哈代在告诉读者,明天还会有新的太阳,我们要怀抱希望和憧憬走下去„„ 8 Harold Oreled.Thomas Hardy’s Personal Writings(Macmillan Press Ltd.,1996),p.127.9 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1870-1955英国文学史(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15.273.214.269.271.262.10 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1870-1955英国文学史(上)〔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215.273.214.269.271.262.结语

托马斯•哈代的一生跨越了两个世纪,时代背景中强烈的社会反差,尖锐阶级斗争,使得他在生活中思想上充满着矛盾与冲突,这也让哈代对于资本主义有着强烈的不满与无奈。《物种起源》的问世,对人类进化的科学阐释从深刻地动摇了哈代对于基督教的信仰。同一时期的哲学家,像是叔本华、赫伯特·斯宾塞、莱斯利史蒂芬、弗兰索瓦·傅立叶还有斯图加特·密尔等,他们的哲学思想同样对于哈代的悲观主义的形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托马斯•哈代将自己对于现实的质疑,对于人类命运的忧虑都充分体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尤其是他最伟大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毋庸置疑地说这一部小说是他悲剧性小说创作的巅峰,自然也是对他面对生活的悲观主义的充分体现。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哈代的悲观主义并不等同于叔本华等哲学家的绝对的纯粹的悲观主义。面对生活,哈代不是完全陷入绝望的泥淖,而是选择了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悲剧与不幸,他从未对人类失去信心,而是在绝望处怀抱希望 7

结 语

托马斯•哈代的一生跨越了两个世纪,时代背景中强烈的社会反差,尖锐阶级斗争,使得他在生活中思想上充满着矛盾与冲突,这也让哈代对于资本主义有着强烈的不满与无奈。《物种起源》的问世,对人类进化的科学阐释从深刻地动摇了哈代对于基督教的信仰。同一时期的哲学家,像是叔本华、赫伯特·斯宾塞、莱斯利史蒂芬、弗兰索瓦·傅立叶还有斯图加特·密尔等,他们的哲学思想同样对于哈代的悲观主义的形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托马斯•哈代将自己对于现实的质疑,对于人类命运的忧虑都充分体现在他的小说创作中,尤其是他最伟大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毋庸置疑地说这一部小说是他悲剧性小说创作的巅峰,自然也是对他面对生活的悲观主义的充分体现。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认识到哈代的悲观主义并不等同于叔本华等哲学家的绝对的纯粹的悲观主义。面对生活,哈代不是完全陷入绝望的泥淖,而是选择了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悲剧与不幸,他从未对人类失去信心,而是在绝望处怀抱希望,在悲剧中呐喊光明的到来,就如同他在《德伯家的苔丝》的最后,依然给读者留下了希望的种子,想象的空间„„

托马斯•哈代对于生活以及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他的基于现实的悲观主义,为文学史上的悲剧创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Casagrade Peter.1992.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Unorgyodox Beauty.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Dale Kramer.2000.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omas Hardy.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Florence Emily Hardy.1962.The Life of Thomas Hardy 1840—1928.London: Macmillam & Co Ltd.Harold Oreled.1996.Thomas Hardy’s Personal Writings.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Marlene Springer.1983.Hardy’s Use of Allusion.London:The Macmillam Press Ltd.Thomas Hardy.1965.Tess of the Dùrbervilles.New York : Airmont.William H.Pritchard.1980.Lives of the Modern Poets.London & Boston :Faber and Faber Limited.Williams Merryn.2005.A Preface to Hardy.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杜轶茜,2003,苔丝形象的分析与悲剧命运的解读,华中师范大学。

郭辉、陈倩,2010,《德伯家的苔丝》对工业革命的批判意识,长城, 2010,(04)。卡尔·韦伯,1940,《威塞克斯的哈代:生平和创作》英文版,纽约。李 君,2009,哈代悲剧观在主要作品中的体现,上海外国语大学。

李广海,2006,托马斯·哈代的生活哲学在其主要作品中的体现,哈尔滨工程大学。刘进水,2007,托马斯·哈代小说的悲剧性研究,山东大学。

刘建辉,2006,希望的呐喊者——析哈代式悲观主义,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 学版), 2006,(02)。

苏联科学院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1870-1955英国文学史(上),北京:人民文 学出版社。

约翰·玛西,1998,《文学的故事》,江苏人民出版社。哈代著;张谷若译,1984,《德伯家的苔丝》,北京 : 人民文学出版社。W.特伦特:《托马斯·哈代的长篇小说》,邵殿生译,《哈代创作论集》,199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参考文献

Casagrade Peter.1992.Tess of the d' Urbervilles: Unorgyodox Beauty.New York: Twayne Publisher.Dale Kramer.2000.The Cambridge companion to Thomas Hardy.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 版社.Florence Emily Hardy.1962.The Life of Thomas Hardy 1840—1928.London: Macmillam & Co Ltd.Harold Oreled.1996.Thomas Hardy’s Personal Writings.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Marlene Springer.1983.Hardy’s Use of Allusion.London:The Macmillam Press Ltd.Thomas Hardy.1965.Tess of the Dùrbervilles.New York : Airmont.William H.Pritchard.1980.Lives of the Modern Poets.London & Boston :Faber and Faber Limited.Williams Merryn.2005.A Preface to Hardy.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第五篇:浅谈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其原因

浅谈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及其原因

【内容摘要】祥林嫂是鲁迅的《祝福》中的女性形象,其形象的典型意义揭示了封建制度对劳动妇女的经济枷锁和精神摧残,本文从祥林嫂自身、他人及社会环境等的影响,通过揭露祥林嫂悲剧命运分析了封建礼教,引出了社会的本质。【关键词】

悲惨命运

原因

社会本质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小说《祝福》中的主人公,是封建社会中国农村妇女最典型的形象代表。历史和现实社会总是呈现出异常复杂的面貌,人物性格的复杂性主要是由这种复杂的历史条件和人物关系造成的。《祝福》中深刻地描绘出复杂的祥林嫂时代背景,真实地描述了社会环境对形成祥林嫂性格的作用,它所刻画的复杂性格才能具有坚实的基础。但鲁迅在《祝福》里,不仅十分重视描写影响人物命运、铸造人物性格的复杂环境,而且真实的再现了当时社会环境下个体生存的全貌,祥林嫂的命运早已不是她自己个体的命运,她已经成为旧社会中千千万万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的代表,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而作品中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眼神的刻画,也生动体现了祥林嫂性格的发展过程,鲜明地表现了她内心世界的深刻变化,从而印记着祥林嫂悲剧一生的足迹。

一、祥林嫂的悲剧命运

祥林嫂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形象。她先是丧夫,再改嫁,丧子,又被逐出鲁家,最终没有得到未庄人的谅解被逐出未庄而精神崩溃,她从未想过抗争,从未做任何改变,最终在绝望中离开。但祥林嫂的一生坎坷悲惨,她不仅受到封建主义政治上、经济上的压迫,更遭致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的残酷精神虐杀,祥林嫂周围的世界,也被封建伦理道德所支配,祥林嫂踯躅在这个冷漠无清的世界里,她不仅生前哀苦无告,还须怀着更大的恐惧走向死亡。同时从肉体到精神都被封建礼教与神权迷信摧残虐杀,生活在旧社会最底层的她,几经抗争非但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反而被践踏、被愚弄、被鄙视,而最终被吞噬,就在年终人们祝福的欢乐气氛中,怀着无限复杂矛盾的心情冻饿致死。她勤劳、善良、质朴、顽强,是一个安分守己的人;她吃苦耐劳,身体状态良好。但在旧社会她夫死后,被逼再嫁,儿子死后呗逐出家门,得不到人们的谅解而精神崩溃,最终她不但不能争得一个做人的起码权利,反而成为一个被践踏、遭迫害、受鄙视而终甚至于被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所吞噬的人物。在《祝福》中,主人公祥林嫂具有一种中国封建传统妇女的性格。在当时,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礼教已经深深扎根于人们的心中,妇女的地位是相当低的,妇女从一而终的理念深入人心,对于一个寡妇,这种鄙视就更加强烈了,就连和她地位相当的柳妈也这样。然而,祥林嫂也就有反抗性,曾经试图反抗,但没有成功。尽管她对这种命运的抗争,正是祥林嫂对生命和自由的向往,也完全符合普通人正常的心态,只是她无论怎样挣扎,她这个可怜的个体仍逃不脱社会的羁绊。她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她是一个寡妇,做了鲁四老爷家的佣工,虽然夫死悲切,但尚年轻,尽管有初当佣工的胆怯,但尚可自食其力相慰。可这时的祥林嫂是从严厉的婆家逃出来的,在当时封建社会当中,无疑这只是她恐怖命运悲剧的开始。祥林嫂的悲剧还在于,她一生顺从封建礼教,到

下载李白的政治悲剧及原因探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李白的政治悲剧及原因探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浅析祥林嫂的悲剧命运原因》

    浅析《祝福》中祥林嫂的 悲剧原因 摘要:祥林嫂是鲁迅在《祝福》中写到的一个具有典型性的、封建宗教制度下、社会最底层的一个女性悲剧形象,是一曲催人泪下又发人深省得封建农......

    安娜婚姻悲剧的原因

    从安娜的悲剧爱情看一类爱情结局 ——婚内出轨的悲剧性 中文系语文教育1604 潘悦悦 201620101154 摘要:《安娜·卡列尼娜》里的主人公安娜是一个资质优美,有很高文化教养的贵......

    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社会地位低下的城市个体劳动者——人力车夫祥子的典型形象。 造成祥子悲剧的原因可以分为客......

    《骆驼祥子》悲剧的原因

    《骆驼祥子》悲剧的原因 社会因素: 这是主要原因,祥子的正直善良能干,在当时那个社会显得那样得格格不入。 婚姻因素: 与虎妞的结合完全不是出于爱情,而是被算计。虎妞的陷阱与欲......

    浅谈伤逝爱情悲剧的原因

    浅谈爱情悲剧的原因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以青年恋爱和婚姻为题材的作品的悲情小说,一曲荡气回肠的爱情悲歌,旨在批判走个性解放道路的脆弱性,向人们揭示了只有社会解放......

    没有原因的悲剧诗歌

    雨中,你我相遇相遇在无人的大街上我没有带伞你的臂膀很长很长共打一把伞雨中,我们徜徉短短的路途我们走出了无数的诗行你的胳膊很暖很暖我第一次体验了男人的滚烫害羞的女孩距......

    论李白诗歌中的悲剧情怀

    论李白诗歌中的悲剧情怀 姓名:周新立 班级:B101302 学号:B10130229 指导老师:付素娥老师 1 论李白诗歌中的悲剧情怀 摘要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

    浅析李白的政治理想及其成因

    浅析李白的政治理想及其成因 摘 要: 李白的政治理想非常复杂,其中关于个人的部分清晰明确,即以成为辅弼之臣为主要目标,而关于国家、社会的部分则只有“寰区大定”之类笼统、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