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李白坚持人性本真的悲剧人生

时间:2019-05-14 17:20:0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解读李白坚持人性本真的悲剧人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解读李白坚持人性本真的悲剧人生》。

第一篇:解读李白坚持人性本真的悲剧人生

解读李白坚持人性本真的悲剧人生

[摘要]

作为一个诗人,李白是个天才;而作为一个社会人,李白是天真甚至是迂腐的。这是一直以来,人们对李白比较中肯的评价。

其实所谓的天真,实质上是李白对人性中最自然普遍真实的东西至死不渝的坚持与歌唱。而李白的成功与伟大以及他流浪一生、客死他乡的人生悲剧,也正因为他对人性本真的坚持。

这里,从美的角度,通过李白的诗歌创作、他的孤独与执著以及复杂的思想、内心的斗争等方面来解读李白坚持人性本真的悲剧人生及其现代意义。

关键词: 人性本真 个体的独立与自由 灵魂的歌者 超越 光芒 穿透 生命力 一 李白人生悲剧的必然性

李白是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这一介定可以这样理解:李白是伟大的;李白以诗歌名世和传世;李白的诗歌以浪漫主义为主旋律;李白诗歌的影响是遍及中国乃至波及世界的,且是贯穿古今的。

李白的伟大当然是因为他的诗歌。但最根本的原因乃在于他作为一个人的伟大。李白一生坚持坚守并不懈追求着人性中最本真的东西,大声歌唱着解放和自由,历经挫折一生坎坷仍坚持着古代知识分子的傲骨与独立。他的诗歌乃是心灵的歌唱,折射着他光明磊落凛然大气的人格魅力,直言快语毫不掩饰,冲却一切封建的藩篱,超越儒释道各种学说,却唱出了老百姓心灵深处对自由的渴望和梦想。千载以下,仍能划破种种禁锢,闪现出人性的光芒,驱散人类历史上的些许黑暗,为人类文明添些许亮色和光彩。李白的伟大,也正在于此。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

如果思想太过飘逸、灵魂太过高贵、理想甚是远大、追求尤为执着、虽千万人吾往矣、虽九死而不悔、有点异于常人常情、脱离了世俗所允许的范围,这种东西就叫浪漫主义。浪漫主义通常是美丽的。而且这种美丽往往因其过于理想而无法与世俗的力量相对抗,常常会在与现实的碰撞中碎裂和飘逝。若有人用自己的生命实践这种浪漫主义,那么他的人生,在过去的五千年中和未来的五千年内,都注定要以悲剧而告终。然而悲剧并不等于失败。悲剧往往是另外一种成功。只是这种成功不是以世俗的功利的标准来衡量的,而是以美的标准来衡量的。美是最能触及我们灵魂的一种东西。它是自由而又决绝的、随意而又坚定的、无所谓而又勇往直前的、不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而又随时准备用生命的代价来证明自己的。所以,美通常具有无与伦比的魅力、吸引力和号召力,能激起人无与伦比的勇气、血的热烈和灵魂的悸动。悲剧通常是美丽的。它的美丽在于过程,更在于最后碎裂和飘逝时迸射的生命力的灿烂和灵魂嘶声的呐喊。如果没有这种呐喊,我们人类的历史将永远是黑暗的,我们人类的眼睛将永远失去阳光的亮色,我们人类的心灵将永远没有真正的宁静祥和喜悦。

中国一向少有悲剧,少有灵魂真正的呐喊与歌唱。一切都被规范寄寓于儒家的礼仪道德、释家的经世轮回或是道家的虚无缥缈中,最后都通过高官意志、因果报应或是梦遇巧合达到一种大团圆的结局,以欺骗蒙蔽和安慰老百姓痛苦挣扎的心灵。这就是在封建时代我们文学乃至民族的虚伪和悲哀。几千年来中国没有痛快淋漓的爱情,没有仰天大笑的快意,没有男儿赤条条的野性和血性,人们一直活在牢笼里面,面目委琐、委曲求全、苟且偷生,几因缺氧而窒息。

幸好,我们有屈原,有李白,有曹雪芹,有鲁迅。他们用真正的悲剧给我们一种痛感,刺激我们麻木的神经,让我们的民族多一点清醒。而在这些人当中,声音最高昂的,脚步最阔大的,神情最潇洒的,是李白。

李白无疑是用他的整个生命来追求他的梦想的。只不过李白的思想太飘逸了,灵魂太高贵了,梦想太完美了,太热爱自由了,太不能摧眉折腰了,太不能委曲求全、蝇蝇苟苟了,行动太执着言语也太骄傲了,所以在那个封闭狭隘虚伪的年代里,李白四处奔走,却四处碰壁。李白的一生,到头来,不可避免的是一个悲剧。但正是在这四处奔走碰壁的撞击中,李白思想的火花灿然而出,照亮了人们心灵深处的一些东西;愤怒呐喊的声音也久久回响在时空中,让历史多了一些真实和荡气回肠。换句话说就是,李白的行动虽然没有突破封建社会的黑屋子,但他的思想却通过这些碰撞逸然而出,在历史的时空里久久流传,生生不息。

其实李白类似的悲剧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中绝对不止一个,肯定有无数个中国人用自己的一生去追求美丽的梦想最后以失败而告终。只可惜他们勇往直前的脚步声、陷于痛苦的挣扎,都和最后的呐喊一样,消逝在历史的烟尘中了。而李白奔突前进撞击呐喊以及最后碎然飘逝的声音,却以诗的形式保留下来,永远回响在我们的心灵深处,让我们的灵魂不再孤独,让我们的血液重新燃烧,让我们的眼睛充满泪水晶莹。

就这一点来说,李白无疑是成功的。思想的自由、意志的独立和灵魂的高贵,是人性中最自然最普遍也最强烈的渴求。但人性中最本真的东西往往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社会秩序的制约、生存的艰难和生活的艰辛而被忽略和压制,被种种思想学说道德规范以及世俗的尘埃层层缠绕包裹蒙蔽,以至终天不见天日。也就是说,我们人类的历史境遇往往不能容纳我们人性的真实和舒展。所以我们与生俱来的人性要求我们打破种种禁锢,创造一个能够充分舒展人性自由的社会。这,就是我们人类历史的发展方向。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人类往往是不自觉的,往往毫无目的地忙碌于功名利禄的俗务,终了一生。幸好,我们能有人超脱出来,奔走疾呼呐喊,让我们人类多一些清醒,以推动历史的进步。

所以,李白不仅是超越时空的,而且是超越国界的。李白是我们人类共同的李白。在封建社会条件下,李白太忠实于人性的要求、灵魂太高贵、思想太自由,便不免要触及到那个社会秩序和规范的边缘。又因为他太执着于自己的梦想,便不免与这种秩序和规范的底线发生碰撞和斗争。但又因为他个人力量的渺小,世俗力量的强大和野蛮,李白的失败具有不可避免的必然性。然而李白的失败是暂时的个体的,李白的成功是永久的,人类共同的成功——正是因为李白忠实于人性的本真,他的诗歌才具有了永恒的生命力。一直以来,人们喜欢和挚爱李白的诗歌,因为李白诗歌的语近神远、思落天外、痛快淋漓、酣畅惊奇;而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他表达了对人性本真的回归,人类共同的梦想和对自由、自然的热爱。二 人性本真在李白诗歌创作中的表现

陈伯海说李白:“唐代寒士追求功业,关心世务,爱好个性自由的精神,在他身上得到了‘三位一体’的最圆满的结合与最充分的发挥。”①“三位一体”其实是两个方面,即追求功业和爱好个性自由,而关心世务是包含在追求功业之中的。由于国力强大,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和强烈的进取精神。但就爱好自由这方面来说,恐怕是无人出其右的。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那种个体人格意识受到正统思想压抑的文化传统中,李白狂放不受约束、勇敢追求自由的个性风采,使他的诗歌有着无与伦比的魅力。

在诗歌创作中,李白打破藩篱、不受约束、追求自由的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形式不拘一格。李白在五绝、七绝、七言古体、古题乐府等方面都有很深造诣,且五绝和七绝已至极境。但很多时候,李白不受形式的制约,跳将出来,天马行空地表达自己。比如经常使用的七言古体,李白就不全用七言。而是杂用三言、四言、九言甚至十言。打破了前人相对整齐的诗歌表现形式,使这种诗体在他手上表现得十分灵便通脱。诗结构的起伏跌宕完全取决于他情感的波澜。就象清代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里说的:“太白七言古,思落天外,局自变生,大江无风,波浪自涌,白云从空,随风变灭。”

第二、抒情方式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主要表现为侧重抒写豪迈气概和激昂情怀,很少对客观物象和具体事件做细致的描述。李白作诗,常以奔放的气势贯穿始终,讲究纵横驰骋,一气呵成,具有以气夺人的特点。如《上李邕》: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以大鹏自喻,并非庄子式的逍遥以自适的大鹏,而是奋飞以引起震动惊怪的大鹏。在这不凡的气势里,体现的是自信与进取的志向和傲世独立的人格力量。如《鸣皋歌送岑征君》抒写对于政治黑暗,是非颠倒的愤慨:

“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蜒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躠于风尘?”

悲愤不平,慷慨激昂,用抑扬顿挫的语调和节奏变换,追慕情绪冲动时情感喷发奔涌的起伏跌宕,让人直接受到心灵的震撼。又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开始便如行云流水般地把浓烈激越的情怀抒写出来,接着便是抑制不住的感情浪潮的爆发: “君不能狸膏金距学斗鸡,坐令鼻息吹虹霓。君不能学哥舒,横行青海夜带刀,西屠石堡取紫袍。吟诗作赋西窗里,万言不值一杯水。世人闻此皆掉头,有如东风射马耳。鱼目亦笑我,谓与明月同。骅骝拳锔不能食,骞驴得意鸣春风。折扬皇华合流俗,晋君听琴枉清角。巴人谁肯和阳春,楚地由来贱奇璞。黄金散尽交不成,白首为儒身被轻。一谈一笑失颜色,苍蝇贝锦喧谤声。”

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人格,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形成了李白暴发式的抒情特点。一旦感情暴发,就毫无节制地奔涌而出,宛若天际的狂飙和喷溢的火山。

第三、想象的神奇莫测。李白神奇的想象,常异乎寻常,随情思流动而变化万端。一个想象与紧接着的一个想象之间,跳跃极大,意象的衔接组合也是大跨度的,离奇堂皇,纵横变幻,完全超越了现实条件的限制。如: “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巨灵咆哮擎两山,洪波喷流射东海。”(《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赠裴十四》)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将进酒》)“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 《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真可谓想落天外,奇之又奇。

第四、语言的自然浅近,天真率直。李白是不事雕琢的。他喜欢兴到即发,一挥而就直抒胸中之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②如《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绝,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人独坐的寂寞心情与寂静的山景忽然冥和,感受到与自然相亲近的温暖,与山刹那间灵性相通。诗人也正是在与自然的亲近和心领神会中,对人性有了更多的思考,对自由产生更强烈的渴望。再如《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二:

南湖秋水夜无烟,乃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

诗人爽朗的性格,自由自适的气质,纯洁高贵的灵魂,与这个水、月、白云相连、明净秀美的自然境界融为一体,身心两得。怎肯再去“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③呢?又如《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其五: 帝子潇湘去不还,空余秋草洞庭间。淡扫明湖开玉镜,淡青画出是君山。

美的湖,美的传说,空灵明净;如画的境界,表现出一种超脱于尘世之外的皎洁明净的心境。还如《山中问答》:

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诗人逐渐回归天真淳朴的童心,逐渐与天地自然融为一体;对人性的认识领悟也愈见深刻,对人格独立的渴求也愈加强烈。这种对人性本真的领悟和坚持又进一步贯彻在他的诗歌和行动中来,加强了李白与世俗世界的冲突,也加强了他人生悲剧的深刻与伟大

三 李白的孤独

李白的身边好像一直是热闹的,他少年任侠自是呼朋引伴;二十六岁“仗剑去国,辞亲远游”④“一年之内散金三十余万”⑤所到之处自然是热闹的。李白好像有许多朋友,从孟浩然到贺知章,从杜甫到王昌龄,还有赵蕤、汪伦、丹丘生等等等,从市井豪侠到朝廷名吏,从落魄文人到隐逸道士,李白交游甚广。只可惜这里面没有一个人与李白相知,他们有的喜欢李白,有的崇拜李白,有的怜惜李白、有的和李白惺惺相惜。他们可能与李白有相通之处,但谁也不是也不可能是李白的知己。李白太复杂,太超脱,太伟大,他们都达不到那样的高度和境界。

这里试以杜甫为例。要论伟大,唐朝只有杜甫可以和李白比肩了。只是李白和杜甫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格。

李白和杜甫都有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愿望。但李白一直都在强调功成身退,在他的诗文里我们找不到忠君的思想和等级的观念;而这种儒家的道德目的和道德制约,在杜甫那里却比比皆是。李白建功立业只是为了他以后的隐逸创造一个底座,有了这样一个底座和基础,李白的潇洒才是真正的潇洒,他的隐逸才不是为了避世,而是为了追求生命的自由和灵魂的安静。也就是说李白建功立业不是为了荣华富贵,而是为了证明自己。这里李白个性的张扬和独特,绝非杜甫能有的,甚至是杜甫有点不能容忍的。李白接受了儒家“兼济天下”的豪气,却抛弃了种种繁文絮节、循规蹈矩,继之以道家的潇洒自由飘逸自然,杜甫脑子里则充满了儒家的道德规范,两个人在思想人格上是有根本隔阂的。所以,在李白因从永王而获罪蒙冤时,杜甫诗云:“世人皆欲杀,我独怜其才。”对此,郭沫若说:“(杜甫)只怜李白的才,而不能辨李白的冤,在他看来,李白仍然犯了大罪,非真狂而是佯狂,应该杀而可以不杀,如此而已。”此解正道出了李白与杜甫的不同:李白是一张扬个性追求自由的“狂生”,杜甫则是封建士大夫的典型代表,他们友谊是有的,相知则未必,某种程度上,他们甚至是对立的。

所以,李白是孤独的,李白的孤独一如陈子昂的孤独:“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在而涕下”⑥,只不过李白生性豪爽,并没有因孤独而走向孤僻,因挫折而放弃自己。而是纵酒放歌,把自己洒脱不羁的气质、傲世独立的思想,易于触动而又暴发强烈的感情,以诗的形式表现出来,流传千古。

我们应该感谢酒,酒浇去了诗人心中的块垒,舒展了诗人紧锁的双眉,诗人开始用灵魂歌唱,开始关于自由的想象,下笔千言,翩然若飞。然后李白颓然睡去,渐入酣梦的脸憔悴而又恬静。也许中只有在梦里,诗人的灵魂才能得到片刻的安宁和休憩,才能积蓄力量,以勇敢地面对明天。

所以,李白喝酒不是一种颓废和逃避,而是一种对痛苦的消解、一种对愤怒的宣泄,是一种灵魂的休憩和勇气的积蓄,是猛然碰壁的激流的迴漩,改变方向是为了重头再来。

四、李白的执着

李白爱酒而不役于酒,李白从来都没有停止过他的追求。李白是执着的,只是他的追求注定是要失败的。因其追求自由平等的思想是不可能为当世所容的。

李白少年所受的教育比较复杂,首先是深受道教影响。在他的人格里,有一种与自然的亲和力;山水漫游、企慕神仙,终极目的都是要达到一种不受约束的逍遥的人生境界。所以他追求平等自由的思想倾向非常明显。另一方面李白又接受了儒家“兼善天下”的思想,要求“济苍生”“安社稷”“安黎元”并且认为“苟无济代心,独善亦何益”⑦其外,“以武犯禁”“不爱其躯”“盖伐其德”的游侠精神在李白身上也是存在的,追求“轻尧舜,笑孔丘,平交诸侯,长揖万乘”⑧。

儒道侠本不相容,所以李白的思想也充满了矛盾和斗争。李白内心思想的相互冲突斗争结果最终形成了一种理想的美好的“拆卸组合”:以“平交诸侯,长揖万乘”的方式去“兼善天下”,然后飘然隐退,也就是“功成身退”。看似“拆卸组合”,其实追求平等自由的思想贯穿始终,连建功立业都要以自由从容的方式。李白把范蠡,鲁仲连,张良等历史人物作为自己人生的典范。其实这里李白犯了一个错误。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与范鲁张的历史背景已完全不同:范等皆是生逢乱世,君王们正急需人才以统一天下完成霸业,所以他们才不得不“降尊屈贵”以求得人才、范等才能建立不世奇功。而李白生逢盛世,唐朝经过一面多年的发展,已至巅峰状态,玄宗经过几十年励精图治也已自以为天下无事、可安享太平了;其实整个社会的矛盾已经发展到非常尖锐的地步。这是一个盛衰交替的时代,是封建社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已不是个人能力所能扭转的了。所以,李白可谓是生不逢时。另外,李白性格太狂傲不羁,气质太飘逸洒脱,灵魂太高贵不屈,他的骄傲不可避免地触犯了皇家的骄傲。当“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⑨时,玄宗已经容不得他了。所以,就算没有小人馋毁,李白被“赐金放还”也是必然的结局。于是,李白走出了长安,走向了民间,走向了山水,走向了生命的自然境界。只是胸中多了一种愤懑和不平,还有免不了的失望,同时还有抗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⑩这是李白灵魂的呐喊,建功立业如果非要摧眉折腰,那么功业不建也就罢了,不能仰天大笑,痛饮高歌,那么人生还有什么兴味而言。李白不经意地也是自然而然地把“开心”放在了首要地位,为了功业而失去人生的趣味,李白是不干的。所以,虽然李白在政治上失败了,但在思想上他依然在坚持自己,没有丝毫的妥协,没有丁点的后悔,依然勇往直前,宁折不弯。

其实至此,李白美丽的梦想基本上已被黑暗的现实击碎了,就像一面明丽的镜子,已经开始裂开了,马上就要碎掉了,却依然在做着最后的挣扎。这种挣扎的呐喊是最能击中人心的,这种碎裂的声音是灵魂飞起将逝的声音。所以,最能代表李白的个性,表现李白内心挣扎的作品,就出现在这个时期——以东鲁、梁园为中心的漫游时期,李白从四十四岁到五十五岁。

比如《梁因吟》,“歌且谣,意方远。东山高卧时起来,欲济苍生应未晚”李白“济苍生”的愿望虽然屡遭打击,却依然在内心挣扎浮沉,时时燃起希望的火光,驱散心头的迷茫与失望。只是这种希望,只有纵酒时才能燃烧。这种燃烧的声音,却通过《梁因吟》留传下去,形成李白人生的另外一种价值,也是李白人生真正的价值。

比如《鸣皋歌送岑征君》“鸡聚族以争食,凤孤飞而无邻。蝘蜓嘲龙,鱼目混珍。嫫母衣锦,西施负薪。若使巢由桎梏于轩冕兮,亦奚异于夔龙蹩躠于风尘?哭何苦而救楚,笑何夸而却秦。吾诚不能学二子沽名矫节以耀世兮,固将弃天地而遗身。白鸥兮飞来,长与君兮相亲。”这属于抗争时的愤怒,愤怒时的怨迁,怒迁后的超脱,也就是归隐的情绪。指天斥地,自比龙凤,甚至迁怒于一向敬重羡慕的申包胥、鲁仲连。其实是在矛盾冲突中暂时否定了自比申鲁的自己,退了一步,以赢得喘息。诗作却淋漓快意,毫不掩饰,不平之气顿出。

比如《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严陵高揖汉天子,何必长剑拄颐事玉阶。达亦不足贵,穷亦不足悲”这里看似超越洒脱,其实是心有不甘,如果真的甘心退隐了,又何必想什么恩疏志乖,达贵穷悲呢?李白自己在劝自己,唉,算了算了,不要想那些东西了:“君不见李北海,英风豪气今何在,君不见裴尚书,土坟三尺蒿棘居”。终于压住了那种想往上冲的情绪,于是赶快煞尾:“少年早欲五湖去,见此弥将钟鼎疏。”李白不敢再想下去,再想下去就没法收场了。比如《将进酒》,“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喝着喝着,那个天生自信豪放的李白就跳了出来,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先喝酒再说。一种压不住的用世愿望再次跃出,不甘埋没于草野,却又没有出路,只好喝酒,醉了就好了,醉了就忘了。其实李白已在为用世而愁了,“与尔同销万古愁”,隐逸山林,那来的愁?

比如《远别离》“日惨惨兮云冥冥,猩猩啼烟兮鬼啸雨,我纵言之将何补?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雷凭凭兮欲吼怒,尧舜当之就禅禹。君失臣兮龙为鱼,权归臣兮鼠变虎。”终于没有压住,又开始忧国忧政,并且想得比较具体(权奸得势,政治混乱)只是忧虑中仍然傲世独立,轻薄尧舜。这里面其实也还是带有怒的,报国无门的怨怒。还有《北风行》,还有《独坐敬亭山》,还有《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的内心一直在挣扎浮沉,奔突徘徊。从“欲济苍生应未晚”的希望之光到“凤孤飞而无邻”的不平之气,从“恩疏媒劳志多乖”的心有不甘到“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放自信,再到“皇穹窃恐不照余之忠诚”之报国无门的怨怒。李白的思想一直处于矛盾和斗争状态,最终还是入世的思想占了上风。因为国政黑暗、风云变幻,李白的灵魂是高贵和博大仁慈的灵魂,他想拯万民于水火之中。于是,在各种矛盾的冲突斗争中,李白奋勇突围,他高贵的灵魂,在安史乱中,发出了时代的最强音。

由于过于高贵的灵魂和追求自由的思想,李白对于争权夺利和纷繁复杂而又至关重要的人际关系是不屑一顾的,蝇蝇苟苟勾心斗角是违背李白的个性的。他以为自己的才华可以直接超越这一些东西,他可以不受这些东西的羁绊。所以李白没有从权势的角度去分析政治,他缺乏政治的敏感,他太乐观了,他考虑的大多是人性的明朗、光明的一面,他不太去想人的心理还可以有多么阴暗。所以他陷于皇子争权夺利斗争的漩涡中而不自知。终因受聘为永王幕僚而蒙冤获罪,流放夜郎。

世人皆说李白天真,太不知趋利避害。是的,这没有错。但我认为这种天真恰恰是一种高贵。这种天真摒弃了人性的阴暗,张扬着人性的明朗;这种天真拒绝屑小卑劣的手段,崇尚光明磊落的义举;这种天真流淌着贵族精神的骄傲。正因为李白这种高贵的气质与灵魂,李白才不被群小所容,才不能为世人所理解。

李白在李璘兵败后四处辗转逃难,不久被捕入浔阳狱。后因宣慰大使崔涣和御史中丞宋若思营救而出狱,卧病宿松(今安微宿松县)。这时,李白仍是豪气未失,仍想建功立业,仍旧坚持功成身退:“抚剑夜吟啸,雄心且千里,誓欲斩鲸鲵,澄清洛阳水。”然后,“灭虏不言功,飘然陟方壶,唯有安期为,留之沧海隅。”(《赠张相镐》)但李白终未逃过被流放的命运,现实再次打击了他,“平生不下泪,于此泣无穷”,⑾经常爽朗大笑的李白忍不住流出了泪水。是年,李白已五十八岁已近花甲之年。

乾元二年(公元759),李白和差官们行至白帝城,遇赦得释。李白喜悦之极,于归途中写下了《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写尽了重获自由的轻松愉快,也暗含了对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此后,李白徘徊于江南一带,用世之心仍未衰,仍有歌颂平定叛乱的诗,如《司马将军歌》;仍有豪放慷慨激昂的声音,如《江夏赠韦南陵冰》。肃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李白听到李光弼大军讨逆,还准备投身行伍,终因病未能如愿。公元762年,李白逝世于当涂(今安微当涂县),终年六十二岁。

一缕诗魂飘然而逝了,诗人美丽的梦早已被现实击得支离破碎,李白发出了最后的声音,仍包含了极强的自信:

临路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余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世无知音,谁为出涕?到了最后,一切都没有可能了,什么都不可希望了。李白把关注的目光最终投向了灵魂,仍然感到了孤独。李白的孤独是千古的孤独,孔丘也不会是他的知音。李白孤独而执着,执着而又孤独,一生的追求没有着落,却用彩笔在历史的长河中划出了无比耀眼的痕迹,用诗情在永恒的时空里留下了无比嘹亮的声音。这,铸就了李白生命无与伦比的辉煌。

五、李白的悲剧意义

李白是潇洒而又悲怆的。

李白的酒是散发着生命热度的酒。李白的灵魂是高贵不屈的灵魂。李白的自由是飘然如风的自由。

李白的梦想是人类共同的心灵深处最初的梦想。

只是这梦想从开始便蒙受俗世的尘埃,天长日久,上面就形成一层厚厚的尘垢,遮掩了它原本的清丽与明亮,蒙蔽了我们原本鲜活高贵自由的灵魂。是李白把它拿出来,用酒洗亮了,散发出美丽的光辉,却不能得到人们完全的认同。人们只喜欢它的光辉,却不愿去了解它的内容。因为人们受蒙蔽久了,便忘了自己原本也是有这种东西的。而这种东西太亮丽,太清华,便不免照出自己的黯淡和丑陋;它又太高贵太骄傲,便不免显出了自己的低劣和苟且。所以人们又有点容不得它。所以李白是孤独的,甚至是有点受挤压的。

李白又是勇敢自信豪放和执着的,又因他才华的横溢雄肆,他把自己的梦想设计得雄伟阔大而又美丽飘逸;他人生的终极目的是灵魂和生命的自由飘逸,他又想为这种自由飘逸建立一个底座和基础,这个底座和基础就是丰功伟业;丰功伟业是山,潇洒自由是云,只有山的稳固凝重,才能显出云的轻灵飘逸,只有山的高度,才能达到云的境界。李白追求的就是这样一种美丽的人生,功成之后,飘然而去,这样的飘然才不轻浮软弱,这样的隐逸才不是虚度人生,李白一生都为这个梦想而奔走,抛家别子,辞亲远游,他想让他建功立业的方式都是潇洒飘逸的,不屑于参加科举,不能够摧眉折腰。所以,在这个世俗的世界,李白失败了。

李白的失败是一种必然。他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悲剧。但更深层次的悲剧在于,千年以来没有人真正读懂李白,没有人再提起个体的自由和独立,关于人性歌唱的声音越来越弱了。人们只是把李白当作不可触及的高峰来看待,只是喜欢李白想象的雄奇瑰丽、语言的清新典雅、气概的豪放激昂,很多时候,人们只是把李白当作一种标榜,而不求贴近他的内心。

试想,如果当时有人回应李白关于自由和独立的呼声,关于自由、解放、民主的声音在中国真正响起来,而不是李白一个人在四处碰壁、嘶声的呐喊,那么中国的“文艺复兴”就会随之而起,中华民族就不会等到鸦片战争的炮火攻破国门的时候才开始觉醒,等到“五四”的时候才扛起“民主”与“科学”的旗号。可惜,李白是孤独的。

今天,读李白的诗,我们应该有更多的反思。

用鲁迅的话来结束吧:“中国不是缺乏天才,而是缺乏培养天才的土壤。”

注释:① 唐诗学引论 《东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第115页.②李白 《经离乱后天恩流野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③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④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 ⑤同上

⑥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⑦李白《赠韦秘书子春》

⑧参见游国恩等主编的 《 中国文学史》(二),2000年版,73页 ⑨杜甫《饮中八仙歌》 ⑩见注③.⑾李白《江夏别宋之悌》.参考书目: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1999年,高教版.⑫刘忆萱 王玉璋 《 李白诗选讲》 1985年,辽宁出版社 ⑬阮忠《唐宋诗风流别史》 1997年, 武汉出版社.⑭林庚《诗人李白》 2000年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二篇:品味人生解读人性

~-6-13 字数:1558关于《围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相信,当你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身边的一切,包括自身,都会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色彩。

——题记第一次读《围城》,也就是在初中时。当时懵懵懂懂的,只觉得这本书充满了幽默的语言,当然这样的幽默是与一位学者的智慧成正比的。除此以外,再没有什么多余的感觉,甚至连书名的含义都弄不清。于是就半途放弃了。升入高中后,自觉有了较强的欣赏能力,所以就重新拾起往日的记忆,再次打开这本著作。这本几乎全是用精彩比喻连缀起来的书,立刻给予了我全新的视觉感受。这是一本有趣的书。更深刻地说,这是一本睿智的书,因为它源于一位智者对于人性的洞察与调侃。在《围城》中,作者主要写了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记得钱钟书在《序》中说过:“写这类人,我没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有无毛两足动物的基本根性。”在平凡人的生活中找寻人性的真谛,这就是大师的高明之处。作者通过主人公方鸿渐,一位徒有虚名的留学生,在爱情、事业、家庭等方面的悲喜剧,以机智的幽默、渊博的学识、辛辣的嘲讽,对当时社会种种丑恶的事进行了批判,同时也道出了许多人生哲理。起先,我惊奇于书中那些信手拈来的比喻,难以想象,拥有多方面造就的学者竟然还保有如此丰富的想象力。这不是一般的想象力,不同于孩子般的天真烂漫,它来自于智慧、学识、才华,以及自己的情趣。它时不时地拿起生活中的可笑之处开开玩笑:在描写船上一位中国女人的时候说:“假使她从帆布躺椅上站起来,会见得身段瘦削,也许轮廓的线条太硬,像方头钢笔划成的”;方与孙结婚后在香港遇见了苏小姐,苏用来遮阳的阔边大礼帽“衬得柔嘉手里的小阳伞落伍了一个时代”;……比比皆是,钱先生就是这样紧逼着我们的视觉,让我们爱不释手、如痴如醉。读到后来,才渐渐发现小说取名的精妙。就用书里苏文纨的话说,婚姻“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而文中的“围城”大约也就是指人们婚姻与工作的围城吧。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围城现象,尤其是婚姻。回想方鸿渐的人生:他漂泊异地,感受着社会、事业、家庭的种种压迫,却找不到自己的出路与归宿,深深体会到随风掷抛的苦涩滋味,真为作者的形象比喻叫绝。钱钟书将生活本身展现在了读者面前,将“围城”中人在各种背景下的痛苦、感伤、可笑等作为自己观察、讽刺的对象,令读者感觉到一个个看似遥远但却离我们很近的鲜活的人物形象。于是我想到了现实世界。像我们这样一批拥有花一样年龄的人,常常会有这样的想法:小的时候,渴望成长;长大了,却又怀念童年时风中荡漾的秋千。我们永远都不会对现在满足。读完《围城》,我突然有一种冲动,突然想对身边所有人大声地说:“怀念已过去的,珍惜还拥有的。”因为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只有珍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们才能看清生活,不致在人生的道路上迷失方向。从现代文明中,我们喜欢方鸿渐的聪明、善良、正直和爱国意识。但他懦弱、迂腐,有些玩世不恭,因此,在复杂的社会大背景下苦苦挣扎。我们同情于他的遭遇,更为当时社会的乌烟瘴气感到痛心。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的灵魂一定会在纯净的环境下得到发展。读了《围城》,有人建议我去读一下杨绛的《洗澡》,因为这两本小说像是珠联璧合的姐妹篇,《洗澡》描绘了知识分子精神上的“围城”。我想,两部著作都没有重大的题材,也没有英雄般的人物和激动人心的场面。相同的,它们都从现实入手,抓住了人性的根性,以小见大,使人感觉既平凡又不失高度。真正的著作,正是能让人从平凡中体验到真知灼见啊。关于《围城》,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想法。但是我相信,当你读完这本书,你会发现身边的一切,包括自身,都会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色彩。我们只有自己去感觉,在不同的

第三篇:影评_悲剧的人性,孤独的人生——《教父》_电影评论库

影评_悲剧的人性,孤独的人生——《教父》_电影评论库.txt人和人的心最近又最远,真诚是中间的通道。试金可以用火,试女人可以用金,试男人可以用女人--往往都经不起那么一试。影评_悲剧的人性,孤独的人生——《教父》_电影评论库

说起《教父》主角迈克尔的一生,很多人评价是一个由纯良转而走向无边的堕落,进而一步步蜕去人性的外壳的过程。人们似乎总是对老教父津津乐道,说他尽管手段非凡,但依然有温情脉脉的人性,而迈克尔几乎成为凶残,冷血,丧心病狂的代名词。其实,纵观《教父》,迈克尔的命运是我所了解的人物中最具悲剧性的,他一如鲁迅笔下孤独的斗士,在黑暗中踽踽独行。

《教父》三部是以迈克尔的命运为主线贯穿始终的,其宏大的叙事结构历来为人所称道,就其本质作用而言还是展现迈克尔的心路历程的载体。我们且除去迈克尔头上教父的光环,从人的本质角度来分析其命运的悲剧性,他悲剧的一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孤独。父亲的意外可以说,父亲一直都是迈克尔心目中的一座高峰。迈克尔不像第三代教父文森,本性中并没有狂热的权力欲,他对父亲的爱完全是出于亲情。他曾经说我不想成为他那样的人,但我爱他。这种爱之纯粹,使他听说父亲出事以后,不顾一切的去保护自己爱的人。在他赶到医院发现父亲面临再次被枪杀的生命危险时,镜头展现了最动人的一幕:他伏在父亲床头,轻轻抚摸着父亲苍老的脸,说没事的,爸爸,我来保护你,我和你在一起。接着吻着父亲的额头,不能动弹的父亲留下了一行热泪。在整个家族最危难的关头,在父亲生命随时受到威胁的时刻,他可以不考虑自己作出全部的牺牲,毅然担当起除去毒枭和警察局长的重任。请注意,在此之前他从未直接插手家族事务。我们看到,在第二部结束时闪回中迈克尔坚定的弃学参军,对自己的前途已有了规划,可是现在所有曾经积极参与家族事务的人都站到了一边,而由迈克尔以毁掉一生前途为代价来挽回父亲的性命。影片在塑造迈克尔的形象时非常注意眼神的运用,这也是帕西诺这位演员的伟大之处。迈克尔的目光一直都是非常坚定的注视着同一方向的,很多人评价说,你看着他空洞洞的目光,就会有不寒而栗的感觉,但在迈克尔要枪杀毒枭和警察局长时,他的目光是唯一一次散乱的时候。他并没有注视对方,而是低垂着头,像是不断的寻找什么东西,随着窗外火车声的临近,气氛越来越紧张,而迈克尔的眼神也越来越游离,最后,他毅然抬手射出了决定他命运的子弹。这一场的重点渲染主要是为了展现迈克尔在命运最大的转折点时的心理状态,从他眼神的暂时迷茫可以看出他正在进行多么激烈的思想斗争,因为他要付出的,是他的一生。至此之后,一如他冷峻的眼神,迈克尔走上了一条无可复加的道路。

父亲一直极力反对他卷入家庭事务,在其伤愈后听说是迈克尔除掉了仇敌时,镜头中出现的是父亲的逐渐暗淡的表情,摇头叹息之余闭上了双眼,作为父亲尚且对迈克尔前途已毁痛心疾首,迈克尔本人要承担多大的痛苦?但是迈克尔从来没有表现出这一点。在老教父与迈克尔花园谈话那一幕中,镜头处理的很巧妙,父子俩人一前一后,预示着两代人最后的交接,在镜头靠前的父亲说:我一直不希望你插手,希望你能出人头地,希望你成为可里昂州长。而处于靠后位置的迈克尔此时思考的问题已经不再单纯,他已经独自担当起了家族的事务。一方面,他要劝慰父亲对家族放心,一方面还要努力实现父亲一直以来希望他出任头地成为合法世界上层人物的希望,那句我告诉你我能支持的住,我就能需要多大的毅力在背后支撑啊!在父亲逝世以后,迈克尔可以说更加孤独,他在心灵上再也没有与之契合的人,唯一能够理解身处教父位置处境的父亲也离他远去,这种感觉在第二部中迈克尔一次与母亲对话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房间的色调处理得很暗,唯一的亮光是壁炉的火焰照亮了迈克尔半边脸,预示着他极度矛盾的心理。他问母亲:告诉我爸爸的想法,他是很坚强吗,为这家族坚强,为家族他失败过吗?……这不是我的失去,而是整个家族的失去。母亲说:你不能让整个家族失去啊。可以说,整个家族的重任都由迈克尔一人来承担,他一直努力让自己坚强,为了家族的不失去而坚强,但这种坚强背后隐藏的却是令人心酸的孤独。

关于婚姻婚姻是一种将两个人放在一起共同抵御孤独的形式,但迈克尔的婚姻却让他更加孤独。第一次婚姻是形式上的孤独,在被贴身保镖出卖后迈克尔亲眼看着美丽单纯的姑娘被炸身亡。而第二次与凯的婚姻是本质上的孤独。首先,影片设计凯这个形象是为了说明从普通人眼中看到迈克尔的感觉,因为她是唯一游离于这个家族以外的一个人,从凯的角度是理解不了迈克尔的,也就是说,迈克尔是不能被普通人理解的。但更深层的意义是,作为更重要的妻子的身份,凯同样不能理解迈克尔,妻子形同虚设。其实最开始她和迈克尔能走到一起说明他们有很多共同点,凯身上的很多优点迈克尔也有,可是事情是在变化的,凯却用一贯的要求来要求迈克尔。可以说在迈克尔为家族事业苦苦挣扎时,凯没有任何支持,却简单的将迈克尔理解为一个越来越丧心病狂的人,以至于这种看法到了极致凯将小孩人工流产了。最痛苦的是,妻子是迈克尔尽力保护的对象,他越是尽力的保护,妻子就离他越远。这种痛苦是巨大的,但是迈克尔一如既往地自己承受,抱着从来在历史中,这些人遇到可怕的事情,可怕的不义,但他们仍然预期着时来运转,厄运会过去的希望,维系着他们名存实亡的婚姻。只有到了第三部时,迈克尔才第一次向妻子坦言:我要你原谅我,一切,我需要某种更亲近的东西,你不能理解那段日子,我爱我的父亲,我发誓我永远不会和他一样,但我爱他,他有危险,我该怎么办?后来,你有了危险,我们的孩子有了危险,我该怎么办,你们是我在世上最珍爱的人,现在我正在失去你们,我已经失去你了,你走了,这一切都是枉然,因此…… 你得了解我,我对命运做过完全不同的计划,我并非你认定那种人,我在西西里的每一夜,我梦到我的妻儿,以及我是如何失去他们的。但此时,迈克尔已经独自度过了大半生。

我的兄弟姐妹迈克尔是家里的幼子,但他在家族中一直处于孤独的状态,他内敛的性格和对家族事务的淡薄让他和兄弟们一直不能完全的平等的沟通,这一点从桑尼对他的态度上就能看出来。在第二部结尾闪回的内容中有这样一个场景,在迈克尔说自己已经报名参军后兄弟们都非常震惊并对他多有指责,后来大家都去为爸爸过生日,只留下迈克尔独自一人坐在偌大的餐桌前思考着什么,这种形式上的孤独反映的是他内心的孤独。虽然因为价值观的不同他们不能沟通,但迈克尔确实是从心底爱着他的兄弟。可是接下来的事情又怎么能让一个正常的人承受得住呢?兄长桑尼被人当街乱枪扫死,其状惨不忍睹,影片中在迈克尔得知兄长遇害的消息时又一次用到了迈克尔的眼神。迈克尔是个非常坚强的人,他的眼神永远都充满了冷静和坚毅,而他的情绪也从来不会轻易流露,很难从他的外部表现上看出来,无论遇到怎样的状况,他都一如既往,在他几次受到重大打击的时候只能从眼神的小小转变上窥得他内心的变化。迈克尔得知噩耗这一场镜头采用的是正反打,迈克尔敏感的意识到有事情发生,坚定的看着带来消息人的眼睛,当他听到哥哥的死讯时,眼神稍稍的下移到对方的胸前,黯然无神,持续了好几秒。这时在他内心翻腾的万般情绪淋漓尽致的体现在眼神这小小的变化中。而自己深深信任的兄长佛雷多的出卖更是让迈克尔碎心,影片中突出表现了迈克尔发现这一事实时的细节:当他职业性的意识到哥哥就是内线时,镜头是迈克尔持续好几秒钟的近景,迈可垂下双眼,下意识地转过身,用手摁住太阳穴,虽然理智告诉他自己的判断不会错,但要他怎么接受这样的事实。而当他在舞会上找到哥哥,他忽然间抱着他的脸,狠狠的吻着哥哥,我知道是你了,我知道是你了,你伤透了我的心!迈克尔一贯都是非常有节制的,这是他受重大打击时幅度最大的一次动作,说明了这件事对他的冲击有多大,无奈而失望的感情只能用这样的方式表达。在纷繁的斗争中,自己为了家人付出了一切,而同胞的兄弟却是背叛者,迈可心里的悲凉有谁能知,这在他心里留下的是怎样的伤痕!而于自己的妹妹,由于妹夫卡洛的长期出卖而导致家族失去桑尼陷入困境,迈克尔只能选择牺牲妹妹的丈夫来成全家族,但家族间的仇恨又一次的全部转嫁到了他的身上,而他同时承担的还有妹妹数十年的不理解,而他一如既往的在任何她需要的时候接纳她。迈克尔从年轻时的一种

价值观不同造成的心理孤独迈向了更深层次的失去的孤独,而他做的,是代表全部兄弟姐妹维持这个家族。

权利与罪恶的牺牲品如果说围绕家族内部的种种描写只是从个体层面上来展现迈克尔的孤独话,那么影片通过将作为权力牺牲品的迈克尔这一孤独的个体置于家族与社会的一系列关系中则深刻诠释了社会和制度的罪恶。我向来反对将《教父》视为一部黑帮片,黑总是与白对应的,但现实生活中只有灰色的状态,作为社会的存在,制度本身就是罪恶的,有多少顶着光明正大的名号的所谓事业暗中没有充满欺骗,残忍和犯罪?我们的社会在实质上就是按照这种模式进行的,只是《教父》蜕去了那一层伪装,采用外化的形式揭示了这个永恒的主题,其思想意义和内涵远远超越了暴力的范畴,将主题升华为人类社会中最常见的权力交替中的深层意义--权力与罪恶的关系。在最本质层面上,迈克尔的人性悲剧就是这种制度的牺牲品,他的那些为众人所指责的举动只是符合游戏规则的行为。

让我们来看看迈克尔的事业。迈克尔在家族事业的传承中在某种程度上和中国雍正皇帝的处境非常相似,作为康乾盛世的过渡,雍正推行的一系列改革虽然一直备受后人指责,但在当时的形势下,这是唯一能够救国于水火的方法。同样,迈可在形式上延续了第一代教父的辉煌,但实际上,他面对的是父亲留下的一个貌似强大但实则岌岌可危的家族,他自己也意识到:时代变了,我父亲那套行不通了。如果说在他父亲的时代尚能够通过局部的人际关系网来生存的话,迈克尔面对的是一个更为广阔更为复杂的社会,此时已经不再处于父辈原始积累发家的阶段,而是同时面临由非主流社会向合法社会的过渡问题。一方面,迈可要在从前父亲的圈子里完成接替后的位置重树,另一方面,也是迈克尔一直看到和努力的方向,就是艰难的迈入社会的主流阶层,在这一点上他一如既往的秉承着自己对父亲和妻子的诺言。在这一过程中,影片强烈的揭示了两种不同形式下权力背后所隐藏的同样的罪恶和内幕,不管是喋血街头明目张胆的黑势力还是套上正义公平温文尔雅外衣的主流社会,都是一样的腐败。迈克尔作为游离于两者之间的个体,要不断地做出抉择。首先,在父亲逝世后,他面对的是五大黑势家族对他的彻底清洗,就连在父亲的葬礼上迈克尔也没有权力悲痛,因为葬礼早已成为各派势力摸底的集会,失去父亲的痛苦只能深深的压抑在心中,因为他不能让悲痛冲昏了自己的头脑从而影响自己冷静地分析形势。其次,在无休止的黑帮斗争中,迈可还要考虑另一条发展之路,当他将不合法经营全部盘点出的时候,一场直升机伏击使他险些丧命,他痛心疾首的说:当我以为脱离那一切的时候,他们又将我拉了回去。而在那所谓合法的世界中,迈可面对的是手段更加卑劣的众人,迈克尔曾说:我的一生,我在社会上力争上游,高高在上的事总是合法,正直,但我怕得越高发现越卑鄙,何时才会有终了?国会参议员盖里接受他的教育基金捐款,在大众面前装出一副善长仁翁的社会贤达形象,但当两人在书房中谈生意时呈现出的却是另一种肮脏无耻的面貌。盖里一方面肆无忌惮地向迈可索贿,同时却又大言不惭地奚落迈可的人格尊严。面对这种侮辱,迈可一口回绝了盖里的合作条件。那些西装革履道貌岸然实则手段毒辣的高层人物一方面成为迈克尔在黑道的竞争对手利用合法的指控手段试图扳倒他的工具,一方面又在迈克尔参与国际不动产试图走上合法化道路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万般阻挠,他们奉行着财务就是一把枪,政治是知道何时该扣扳的理念,控制着金融命脉,玩尽了一切政治手段,不惜一切代价要置迈克尔于死地。在影片这一部分中,还集中涉及到教会的问题,虽然三部《教父》中对教会都有涉及,如果说在第一部时迈可在圣水和鲜血的洗礼下成为了两重意义上的教父,其对教会的批判已初显端倪,那么在第三部中更是直接描写教会的黑暗与腐败,这对于希望通过教会来拯救灵魂的人而言实在是一个极大的讽刺,因为教会已经成为一个附属于社会高层的工具,在它天然的外衣掩饰了多少罪恶!由此可见,《教父》这部影片的矛头暗指着所有的权力中心——黑手党只是一个隐喻,迈可的形象只是整个制度的见证者,也是整个制度的牺牲品,在这个世界行走,还能有

第二条选择吗?迈克尔在将家族事务交给文森的时候曾说:我试过不让事情演变到这个程度,但那是不可能的,在这个世界里不可能,你会无法回头的,你会和我一样,我这辈子一直想退出,我想让家族退出。

如果说在前两部中,影片是通过外化的表现手段来突现迈克尔的心理冲突,那在第三部中,对社会批判的同时,影片又将主视角回到了迈克尔孤独心理状态的呈现上,从开头霍塔湖萧条的表现,到聆听儿子演唱时回想起以前西西里的一段美好往事,再到向神父祷告的时候流露出的沉重负罪感,直到最后的回忆段落,出现了很多次迈克尔的心理独白,在迈克尔向教士告诫时留下的泪水中,我们是否看到了一个孤寂的灵魂在忏悔,此时的迈克尔已经牺牲了所有属于他的东西,包括他的心。我为何会那么害怕,为什么,我原本也很正直,我原本想做好事,是什么背叛了我,我的意思,我的心?我为何如此谴责自己,我发誓,凭着我子女的姓名发誓,给我一个救赎的机会,我就永远不再犯罪。晚年的迈克尔已经失去了一切可以支撑自己的东西,除了子女,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子女,为了让他们以后不再像他当年无奈的走上这条道路。他曾深情地对女儿说:为了你,我的女儿,我宁愿在地狱里忍受烈火的焚烧。对女儿的爱是很等的深沉,但是这深深的爱最后换来的却是亲眼看着女儿死在自己怀里。影片在这里处理得非常巧妙,迈克尔趴在女儿的身上号啕大哭。我们听不见他的声音,音乐将一切都掩盖住了,通过他绝望的神情我们看到他那颗被击碎的心,自己爱的支柱在顷刻间摊倒,终其一身的奋斗换来的却是这样的结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时给了凯一个近景,镜头中呈现的是她悲伤中透出一丝迷惑的脸,她在迷惑什么?也许她一直以来都没有看清楚迈克尔对子女会有如此深层的爱,她刚刚发现了一个不同于她一直想象的迈克尔。但是,理解总是来得太晚,这一系列的打击使迈克尔撕心裂肺,他最后唯一的支柱已经坍塌,影片最后以闪回的形式将一幅幅照片呈现在迈克尔的眼前,梢纵即逝的画面透含的是时光飞逝,往事历历在目却已成烟云的无奈。接着画面上叠映出迈克尔那张苍老的脸部特写,终其一生伴随着他的孤独再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伴随他离开了这个纷繁的世界。

人——教父回顾了迈克尔的一生,我们不禁要问,这种悲剧和孤独背后的东西是什么呢?是什么造成了迈克尔的悲剧呢?我想是人与权力,制度和社会永恒的对立关系。人性是复杂的,是因为人总处在本我、自我、超我的不断平衡中。这种平衡涉及到的不只是个人,而有其更复杂的社会的原因。人作为个体,在融入社会的过程中会不断地失掉自己的本性,而迈克尔的情况更加特殊,因为他要完成的是从一个纯粹的人到教父角色的转变。这种转变是家庭期待社会期待等因素不断促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自我的因素要压制到最小,因为一个人越成为既定规则的一部分,越是要降低自我的比重。在这一转换中他面对的是强大的制度,而且教父角色的特殊性使迈克尔必须要面临权力与罪恶这一贯穿于社会中的问题,在这两者的关系中充分体现了人性黑暗的一面,个体人这一最无助的角色要面对来自自身群体所构成的最黑暗的深渊,如果不能成为其中的一部分,那只能成为其现实的牺牲品。这个深渊有着宗教的光环,有着触目惊心的血腥,有着文明的外衣,但其中最深层次的却是人性恶的集成。人的群体性是人能从远古恶劣的自然环境中艰难生存到现在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成为展现人性的最好舞台。在群体的关系中,人类建立起一系列平衡制约的制度,但是规则的制定者和执行者出于同一本性,这就注定了这一制度的本质。但这种制度对人有强大的约束力,只要不按制度行事就会被淘汰出局,所以人永远都只能牺牲自己来成全制度,也正是这一点促使迈克尔不断的失去自己,被抛入更黑暗的境地。如果说在第一部《教父》中康妮的小孩在圣水的涤荡下完成洗礼,那迈克尔就同时在鲜血的洗礼下完成了由个人到教父的转变,如果他不这样做,那他的生命将成为另一罪恶的祭品,这就在本质上揭示了人类之间建立在权力之上的关系。《教父》通过这一个人物要表达的,其实是全人类的问题,个人是无助的,也是不能逃脱的,老教父说他终其一身奋斗的是拒绝成为大人物手中的玩偶,那唯一的方法就是自己成为所谓的大人物,迈克尔同样遵循了这样一条轨迹,对个人来说的悲剧成为了唯一能生存下去的手段。在这样的情况下,孤独自然就是永远伴随个体心灵的一种状态了,这也是人在如此环境下还存在良知的唯一来源,这种孤独来源于个体与群体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中,人不可能因为融入群体而不孤独,因为融入群体的是本我,但自我永远都是潜在心灵中,默默地看着一切,这也是为什么人都是以个体存在的原因。自我受到来自群体的各种因素的挤压,面临着随时以牺牲自己换取平衡的境地。它唯一的支撑来自于人类的血缘关系,这是唯一一种纯自然的关系,一种面临现实困境时理想的出口,总是寄希望于后代,或是为自己所有的行为找到心灵的支撑,这是人类的美德之一,完完全全的无目的的自我牺牲只存在于这样一种关系之中。但是,当人失去了这最后的希望时,一切也就完全回到了黑暗的深渊,孤独又成为了永远萦绕于心灵中的不可逃避的状态。

迈克尔从人到教父的转变过程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折射着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呢?也许,人生的悲剧和人性的孤独,真的是人类的宿命。悲剧的人性,孤独的人生——《教父》 作者:伤逝(转载)影评类别: 美国电影

第四篇:让阅读教学回归本真解读

让阅读教学回归本真

江苏省滨海县滨淮镇中心小学 郑海军

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起到落实语言文字训练,强化语言文字运用的的一种有益并且非常有效的形式,是一种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行为。具体地说,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是指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关注文本的言语内容,而且关注文本的言语构成形式,探究文章是如何写的,进而培养学生善于从写作的角度去阅读,促使学生写作意识得以形成和提高。其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目前,以管建刚老师为代表的课堂教学实践,很好地诠释了指向写作的阅读教学的教学价值和实践模式,得到了广大语文教师的普遍认可。于是,以写作本位为主体的阅读教学为指导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实践在眼下的公开教学大行其道,有过之而无不及,笔者觉得现在的阅读教学课堂似乎迷失了方向。

一、阅读教学课:我的地里究竟该种些什么?

新版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目的,一是培养语感;二是学习阅读方法;三是提高鉴赏能力(包括思想内容和表达方法)。最根本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是根本。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养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对学生来说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一个人真正喜欢阅读的人,会觉得读书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就像人每天呼吸空气一样自然,不觉得苦,也不觉得累,没有一种被逼的感觉,没有功利性。在小学阶段,就应该让孩子们明白:阅读是很轻松、很幸福、很重要的事情。阅读,应该伴随我们长远的一生。

在日常阅读教学中,无论课内阅读,还是课外阅读,我们在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方面,做得远远不够。最关键的一点,我们对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缺乏耐心,缺乏包容,目光中关注考试,显得很短视,一味追求结果,追求目的,让读书活动本身变了味,读书动机充满了功利的色彩,显得极不纯洁。读书本来是一件轻松愉悦的事情,我们却要把其它东西一并打包给学生,让他们每天读书都作批注、作读书笔记、写读后感……学生不能享受纯粹的读书生活,有一种被读书的感觉,让原本美妙的读书生活,成了一种累赘,成了一种负担。其实学生读书,需要教师千方百计地诱导,需要天长日久地“放养”,等学生读书上瘾了,你不让他读都难。

(二)完成课标规定的阅读目标是核心。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常态课堂需要承担以下任务:

首先,要完成识字、写字及汉语拼音教学的任务。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内容。

其次,让学生学会默读、朗读、诵读、浏览、略读、精读、泛读等阅读方法。课标规定,各个学段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让学生在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的理解。

再次,尊重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在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与能力。品词析句,理解关键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此外,小学阅读教学课还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发展语文思维。

可见,阅读教学有其自身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不能将所有的的东西都往阅读这个箩筐里放。

二、课文作者:其实你不懂我的心!

作家写文章动机是什么?我想,是有感而发。当然也可能是为了生存,如职业作家,写作是他每天的工作,需要作品维持生计。莫言曾坦言,当初的写作是为了一天三顿都能吃上饺子。发表——赚稿费——生活,这是作家最低层次的需求。当然,也有一些作家,衣食无忧,写作是为了消遣,是为了与人交流,获得尊重和荣耀。这样的写作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产生更大的影响力,作者在锤炼语言,琢磨构思等反面,肯定是要下一番工夫的。

没有哪位作家,会去考虑读者会从我的作品中学习到怎样的表达方式,哪种表达方式更能受到读者的欢迎。我们都知道,作家的语言风格的形成,是和他的成长环境、人生经历以及接受的教育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语言风格和表达模式一旦形成,很难改变。这就是那些成功的作家,我们只要读上几段话或者一篇文章,就能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没有哪一个作家,会因为读者的喜好来改变自己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

作品真正吸引人的是什么?首先还应该是作品内容,是作品扣人心弦的情节。只有真实的、近乎真实的事、物,才会和读者产生共鸣,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其次,是作品的思想。思想看不见,也摸不着,却具有神奇的魅力。如果没有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思想做支撑,表达方法根本无从谈起。写作技巧可以吸引人,但是不能打动人。有好的故事,没有巧妙的构思,你照样可以俘获听众的心。你去看莫言获得诺被儿文学奖后的发言,全是故事,朴素得如同白开水一般,你依然觉得它厚重,有力量。

经常写作的人都知道,写作是个下意识的行为,灵感来了,就跟着感觉走了。也许王安石在写《泊船瓜洲》的时候,他也没有想到这个“绿”字到底好在那里,只是情到深处,自然而然生长出来的,就这样写进去了。但是,后人通过自己的解读,觉得“绿”字用得巧妙,是诗眼。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会让学生采用“换词、类比”等方法,让学生感受作者的炼字功夫。也许,这些解读只是我们的一厢情愿,甚至是一种误读。

三、习作教学课:我的地盘我做主!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写作,阅读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写作的问题,那我们还开习作课做什么?阅读教学最终指向的是“阅读能力”,而习作教学指向的是“写作能力”。正因为阅读教学不能解决写作的问题,至少不能解决写作中的主要问题,所以才有独立开始习作课的必要。

当然,阅读和写作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量的阅读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作能力提高了,也可以反哺阅读教学,这是所有语文老师形成的共识。也因此,阅读课上出现了不少关于读写结合、读写互动的阅读教学模式。但是,这不等于是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间可以画上等号。二者之间的区别是明显的。这就好比,阅读的时候,我们是站在一边欣赏厨师做菜,或者品尝美味的佳肴;而写作,则是自己亲手实践,体验下厨的快乐。二者体验和心境是不一样的。品赏的时候,你尽可能地放松,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自己的体验、甚至是喜好,对别人的作品品头论足;而写作的时候,你是在为自己或者为别人完成一份作品,你考虑自己的口味,揣摩别人的想法。

能不能一边品赏一边实践呢?道理上讲,是可以的。不过,请你想象一下,你正在品味美食的时候,别人让你停下筷子,进厨房炒两个菜过来。你会有何感想呢?所为了阅读的需要(丛内容和情节出发)而设计的动笔,尚可;为了提高写作能力而进行的练笔,可恶!课堂,需要一种氛围,需要一种气韵,有时候,情感逐步升温之时,陡然插入一个小练笔,感觉怪怪的,气脉断了,情韵没了。此时的你会有什么感觉?心里会什么滋味?

开设习作课,就是为了让我们系统地、完整地了解和学习一些写作知识和写作技巧,就是为了解决阅读教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的确是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再怎么重要,也不能和阅读教学争地位、抢时间。换句话说,二者是并列关系,不能说阅读教学比作文教学重要,同样不能说作文教学比阅读教学重要。从写作的本位考虑阅读教学,有点“鸠占雀巢”的意味。

阅读教学不能为作文教学服务,作文教学也不能为阅读教学服务。二者都很重要,不存在谁“本位”,谁“末位”的问题。如果你觉得习作教学的时间不够,可以适当调整自己的教学时间,多上几节习作课。

四、学生的写作能力:源源不断的写作素材才是根本。

学生的习作永远面临两个方面的问题:写什么和怎么写。二者之间,是写什么更重要。小学阅读教学,最大的功用就是在“写什么”方面给学生一点点启发。写作素材主要来源于生活。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他自己的观察、体验、认识和理解,把它们写下来,就是自己的作品。一个人每天经历的事情不是太少,而是太多了。只不过,许多事情天天如此,我们就麻木了,习以为常了。天长日久,我们就缺少了敏感,觉得没有什么事情发生,没什么好思考的。这里的事情,指的是新鲜的、新奇的、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事。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唤醒孩子沉睡的灵感,教他们学会感悟生活,学会甄别和挑选素材。这是习作教学没有做好,但迫切需要做好的事情。

另一个素材的来源,就是阅读。选入教材的课文,在思想和内容方面,大都带有一定的典型性。通过这些课文,学生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如何观察自然、认识社会、选择素材的。阅读能带给人一些思路,一些想法。读别人的文章,我们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原来这样的事情也可以写进文章里!我也有过这样的经历,为什么没有写出来呢?作者的观点真新颖,我以前怎么就没有想到呢……这叫什么?写作冲动。

读得越多,对生活的关注能力就越强,写作的冲动就越强烈。从这个意义上讲,阅读的意义,不在于吸收和借鉴语言,不在于领悟表达技巧,而在于激活表达的欲望。

再来看“怎么写”的问题。每个人有自己的表达方式,把自己的表达方式展示好,那就是个人的成功。教师要做的,在规范表达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护每个孩子的语言特质,而不是用统一的模式,去规劝和同化孩子的表达方式。孩子要学习写作,以谁的文章为范本最好?当然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的作品和自己贴得比较近,跳一跳,能够得着。文学大家的作品,往往不那么亲切,之于学生,犹如耀眼的星星,看着璀璨夺目,实则可望不可及。

五.读写结合:不是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有人认为小学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写作。理由是,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学会表达,口头表达能力随意性强,加至天天都在练习,相对简单得多。而书面表达,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则和玄妙的表达技巧。因此,语文教学要从内容走向形式,也就是要下工夫研究作者是怎样进行表达的。把隐藏在言语内容里语言现象、言语形式搞透了,弄懂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自然就提升了。

其实不然,言语形式、言语现象属于语言学知识,属于陈述性知识,写作属于技能,属于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知识和技能之间,隔着一条深深的鸿沟,需要不断加以练习才能掌握。举个例子:你把《驾驶手册》里的所有知识都学会了,就一定能成为优秀的驾驶员了吗?把游泳的知识都学会了,你就成了游泳的高手吗?这是很荒唐的论断。换过来,没有系统的游泳知识,就不能成为游泳高手吗?显然也不是。莫言就是没念过多少书的人,没学过多少语法知识的人,为什么也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从写作本位出发来设计语文教学,你得承认一个事实——作者的写法是高超的,作者之所以这么写,有其独到的地方,需要我们老师用言、辞、逻、修、文体等去解读。在许多语文课堂上,老师让学生换词、变句、调序等,让学生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让学生感受修辞、句式、文体的魅力。让学生觉得文本的表达是完美无缺的,是巧妙高超的。这是典型的顶礼膜拜,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能力。其实作者的表达是不完美的,是有瑕疵的,是有缺陷的。在写作中,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独特的表达方式和语言系统,我手写我心,用自己的方式说自己想说的话,这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从教材的编写体系来看,编者选择文章的时候,并不是看中作者的表达技巧,而是思想内容。苏教版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都设有一个主题,或是景物聚焦,或是山河壮丽或是师恩难忘,都有一定的思想主题统领。以前,许多教材就是以表达为线索的,照样被世人所诟病。

就一篇文章而言,最大的价值在哪?我认为还是在思想内容,虽然语文学科还必须承担表达的形式。试想,你日常生活中读一篇文章,是读它的内容和思想,还是读它的语言形式?答案是不言而喻的。因为我们阅读的目的大部分是为了消遣,当然也有部分人是为了学习和研究,譬如语文教学,我们不仅关注言语内容,也要关注言语形式,是渗透在言语内容中的言语形式的学习。其他学科更多是为了学习言语所呈现的内容。

鉴于此,语文课堂包含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语文教学实践,他们也有不同的分工,阅读课也有自己的地盘,那就是培养阅读兴趣,优化阅读方法,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读书的好处

1、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3、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4、我所学到的任何有价值的知识都是由自学中得来的。——达尔文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6、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7、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读书要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10、一日无书,百事荒废。——陈寿

1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12、一日不读口生,一日不写手生。

13、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高尔基

14、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5、读一本好书,就如同和一个高尚的人在交谈——歌德

16、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笛卡儿

17、学习永远不晚。——高尔基

18、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志而好学,如炳烛之光。——刘向

19、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读书给人以快乐、给人以光彩、给人以才干。——培根

第五篇:李白的政治悲剧及原因探析

李白的政治悲剧及原因探析

摘要

本文通过李白的诗文以及其传记中对其政治理想的反映和记载,分析出其政治理想悲剧。揭示了李白政治理想悲剧的成因和李白的思想体系与儒家、道家、纵横家以及任侠思想密切相关。但李白是以一个策士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的眼中的,而且在唐代的时代背景下,李白这种不合时宜的策士作风和缺乏审时度势的才能导致了其政治悲剧。

关键词:李白;政治悲剧;纵横之术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poems of li bai and its biography to its political ideal reflect and records, the analysis to the political ideal tragedy.Reveals the causes of li bai political ideal tragedy and li bai thought system and Confucianism, Taoism, and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home and RenXia thought closely related.And I think li bai is a counselor and chivalrous man appeared in our eyes, and in the tang dynasty the background of li bai, the untimely counselor style and lack of the situation can result in its political tragedy.Keywords :

Libai ;Political tragedy ;And art of

目 录

绪论.............................................................................1 第一章 李白的政治悲剧分析......................................................5 1.古代先贤的政治之路.................................................5 2.李白坎坷的政治之路和其政治悲剧....................................5 2.1两次政治悲剧..................................................5 第二章

政治悲剧的原因探究.......................................................9 1.李白的政治理想与其思想性格的联系..................................9 1.1 李白的思想和性格..............................................9 2.2 儒家、道家、纵横家及任侠思想和性格对其政治理念的影响.........10 2.李白政治悲剧的成因................................................13 2.1 长安之行失意而归,纵横之术不合时宜...........................13 2.2 李璘幕府遭到牵连 不能审时度势................................17 结论............................................................................19

绪 论

李白是中国文学史上最耀眼的明星之一,所以关于李白的研究向来不乏其人。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李白总是以他的诗而被津津乐道。然而我认为李白的诗文是其远大政治抱负的体现。但李白坎坷的仕途却为他的人生抹上了一缕悲剧色彩,因此造成李白政治悲剧的原因值得深究。为此本文以李白的思想作为出发点,分析其思想性格对政治理想的影响。总结出李白以纵横之术作为求取功名的途径,在政治上是个策士形象。然后结合社会背景和政治形势来分析纵横之术及其性格和其政治悲剧之间的关系。通过李白政治悲剧的讨论,来拓宽李白在我们心中的形象。

第一章 李白的政治悲剧分析

1.古代先贤的政治之路

自古至今,中国古代先贤热衷于政治者甚多。即使最终政治失意,或者终身布衣,也不能改变他们为国为民参与政治的迫切心理。中国第一位浪漫主义大诗人屈原曾在《惜往日》中写道:“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国富强而法立兮,属贞臣而日【1】娭”,提出举贤任能,立法富国的政治理想。而春秋战国时期士的阶层的兴起,代表人物如管仲、乐毅、苏秦、张仪、郭槐、冯援、剧辛等,纷纷为各国利益、为君王奔走效劳。诸葛亮作为古代著名政治家年轻时“好为《梁父吟》,每自比管仲乐毅。”他与蜀汉君主刘备的鱼水之谊一直为后人所称道。就唐代诗人而言,杜甫气势不凡地写

【2】【6】道:“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就连被称为:“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的“隐士”孟浩然也在其诗《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道:“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6】表现其出仕的意向。

尽管包括先贤们参与政治的热情是值得肯定的,然而他们的仕途经历却各有不同。屈原遭到政敌的谗害,被楚怀王放逐,空留下香草美人的理想而最终投江而死;乐毅“下齐七十二城”功高震主远走赵国;张仪功名卓著却晚年出逃到魏国;苏秦挂六国相印而最终被腰斩;孟浩然终身布衣;杜甫空有致君尧舜的理想却只能屈居八品的检校工部员外郎;尽管郭槐、冯援、剧辛受到燕昭王的重用,诸葛亮最终著名以贤相闻名于世,然而大多数先贤的仕途仍然是坎坷而曲折的。总之,古代先贤都心怀远大的政治理想,然而先贤们在实现政治理想的道路上各有不同际遇,那么作为唐代大诗人的李白又有什么人生际遇呢?

2.李白坎坷的仕途和其政治悲剧

2.1两次政治悲剧

李白的人生际遇可以说是跌宕起伏。并且作为继屈原以来又一个的浪漫主义大诗

【6】人,李白的政治抱负更是非凡,有诗云:”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还复来”。【6】抒发了他强烈的入世思想。而且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写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4】更加具体的描绘了其政治理想,表明了李白想要像管仲晏子那样运用王霸之术,竭尽自己的才能辅佐君王达到天下稳定、政令统一的目的。

然而李白的这一志安天下、大济苍生的政治理想最终实现了没有呢?

《旧唐书·李白传》载:“ 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之,与筠俱待诏翰林。白既嗜酒,日与饮徒醉于酒肆。玄宗度曲,欲造乐府新词,亟召白,白已卧于酒肆矣。召入,以水洒面,即令秉笔,顷之成十余章,帝颇嘉之。尝沉醉殿上,引足令高力士脱靴,由是斥去。乃浪迹江湖,终日沉饮。时侍御史崔宗之谪官金陵,与白诗酒唱和。尝月夜乘舟,自采石达金陵。白衣宫锦袍,于舟中顾瞻笑傲,旁若无人。初,贺知章见白,赏之曰:“此天上谪仙人也。”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大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根据史料可以看出李白一生主要有两次出仕经历一次是天宝初年在长安待诏翰林,另一次是投效李璘幕府。但是都是以失败告终,前一次被“斥去“,后一次被李璘牵连。现在按照事情发生先后试做分析。

2.1.1 倡优蓄之、失意离京

天宝初年,李白终于以平民的身份谒见玄宗,受到降阶相迎、御手调羹的待遇,被授予翰林供奉的职位。那么李白作为天子近臣到底是干什么具体工作的呢?

《乐史》载:“开元中,禁中初重木芍药,即今牡丹也,得四本,红紫浅红通白者。上因移植于兴庆池东沉香亭前。会花方繁开,上乘照夜车,太真妃以步辇从。诏选梨园弟子中尤者,得乐一十六色。李龟年以歌擅一时之名,手捧檀板,押众乐前,将欲歌之。上曰:赏名花,对妃子,焉用旧乐辞焉?遽命龟年持金花笺宣赐翰林供奉李白,立进《清平调词》三章,白欣然承诏旨。由若宿酲未解,因授笔赋之。”【8】

在《乐史》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个熟悉的人,那就是李龟年。李龟年是什么人呢?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写道“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2】可知李龟年是一个常常为王公贵族演唱的音乐家。而李龟年这时候也被玄宗看重,和李白一起陪侍玄宗。而李白和李龟年是搭档,李白填词而李龟年唱曲。可见李白被玄宗征召之后不过是陪皇帝游宴填词而已,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一名“娱乐人士”。,然而“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李白的艺术才华是足以彪炳千秋的,在宫里当一名翰林毕竟和李白“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伟大抱负相去甚远。李白发现,唐玄宗对自己只不过是倡优蓄之,就像当时的倡优一样养着他,在朝廷和那些人一样的角色,并没有委以大任,这和李白的政治理想可以

说是大相径庭,于是李白这时候就开始“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渐渐表现出来了厌倦情绪。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中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时尚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自称臣是酒中仙”。【2】从中我们可见李白可能有恃酒装疯,拒绝奉诏的可能。在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反差下,李白因得罪了高力士而被其谗言所害,“由是斥去”。于是李白怀着悲哀高唱:“凤饥不啄粟,所食唯琅玕。焉能与群鸡,刺蹙争一餐。朝鸣崐丘树,夕饮砥柱湍。归飞海路远,独宿天霜寒。幸与王子晋,结交青云端。怀恩未得报,感别空长叹。”【6】抒发了自己卓尔不群,不屑与宵小之辈为伍,以及失官之后仍然对仕途的留恋之情,最终李白在这种政治理想破灭的悲哀中离开了曾经向往的长安。从天宝初年的“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既是蓬蒿人。”的自我期许到天宝三年的“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失意而归,这是李白的政治悲剧之一。

2.1.2 所托非人、长流夜郎

天宝末年,安史之乱爆发,玄宗命永王李璘镇守江南。不甘埋没的李白再次投效李璘军中,但是由于李白并非李璘的亲信,所以并未受到李璘的重用,只好屈身为幕僚。未及李白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场政治灾难来临了。唐肃宗即位以后,永王李磷妄想叛乱,但是最终被杀。在这场对最高权力的争夺的结果来看,李白显然是选错了投效的对象,从而卷入了这场政治风暴中被流放夜郎。《旧唐书·李白传》写道:“长流夜郎”。可以知道李白不光被流放了,而且还是长流。长流即是远途流放,长期流放。这种遭遇意味着政治生命的终结,对于李白的仕途来说无异于遭遇了又一次滑铁卢,因此不光李白的生活处境凄凉,政治处境更是雪上加霜。李白在流放夜郎经过武昌时写道:“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11】诗人游黄鹤楼听笛,抒发迁谪之感和去国之情。文中写道的西汉的贾谊,因指责时政,受到权臣的谗毁,贬官长沙。士人自己也因永王李璘事件受到牵连,被加之以“附逆”的罪名流放夜郎。诗人引贾谊为同调。“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用贾谊的不幸来比喻自身的遭遇,含有自我辩白之意,也表现了对政治上的打击难以释怀。但政治上的打击,并没使诗人忘怀国事。在流放途中,他不禁“西望长安”,然而这次的长期流放不仅终结了李白的政治生命,而且在流放途中也终结了他的生命。这种空怀强烈的用世之心却最终被命运无情的捉弄,构成了李白的第二次政治悲剧。

从李白两次的出仕经历来看,他有着很好的机遇,然而是什么样的原因李白总是未能借机一展远大的政治抱负,反而遭到重大的挫折.这就要从李白的思想和性格入手去探究这个原因.第二章 政治悲剧的原因探究

1.李白的政治理想与其思想以及性格的联系

或许玄宗没有重用李白可能埋没了一个政治家,是李白的不幸,也或许是国家的不幸。然而李白这种仕途上的坎坷经历这却是诗家的大幸,使得李白的很多作品名垂千古。李白的诗才固然毋庸置疑,但是李白到底能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的政治悲剧成因何在?我们知道但凡是一个人的政治理想必然是其所有坚持的思想在政治作为上的反映,并且与人的性格不无关系。因此不得不从李白的思想体系及其性格方面来探究其政治悲剧的原因。

1.1 李白的思想组成和其性格

李白的政治悲剧与其思想以及其性格有极其密切的关系,这不得不从李白的身世以及其所接受的思想说开去。

新唐书记载:“李白,字太白,兴圣皇帝九世孙。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白之生,母梦长庚星,因以命之。十岁通诗书,既长,隐岷山。州举有道,不应。苏颋为益州长史,见白异之,曰:“是子天才英特,少益以学,可比相如。”然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轻财重施。更客任城,与孔巢父、韩准、裴政、张叔明、陶沔居徂徕山,日沈饮,号“竹溪六逸”。

在儒家思想作为主体思想的唐朝,早慧的李白“十岁通诗书”没什么奇怪的,然而李白可以称为是个真正的儒士吗?当然不可以。“既长,隐岷山”说明李白也受道家

【6】思想的影响。李白自己有诗为证:“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除此之外李白也喜欢纵横之术,并在他大约十七、八岁时拜“博学韬略, 任侠有气, 善为纵横学”, 著有《长短经》的征君赵蕤为师, 从学岁余。《长短经》是“以王霸之道, 见行于世”之书。而在其诗中多有描写对纵横家的仰慕,李白在其诗中写到“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烂草,谁人更扫黄金台”。表现了对与纵横家的崇拜。另外李白

【10】也喜欢游侠。魏颢云:“少任侠,手刃数人。”李白又自况 “十五好剑术,遍干诸侯。”【6】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李白的思想包含了儒,道,纵横,任侠等思想,可见其思想的复杂性。

而复杂的思想组成必然影响其性格的多重性。儒家思想是李白性格里面有积极进取的一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而道家思想又是李白性格里有消极遁

世的一面,“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6】开心颜!”而纵横之术使李白性格里有功利的色彩,他常自比战国时的苏秦乐毅, “乐毅方适赵, 苏秦初说韩”。又自比张仪, “笑吐张仪舌, 愁为庄舄吟”。【6】而任侠思想更使李白的性格里有了果敢勇毅成分,“ 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6】魏颢也曾在《李翰林集序》写他“少任侠, 手刃数人”。可见诸多的思想在李白身上合流,并且形成了李白的积极出世,消极归隐,热衷功名而又侠义勇敢的性格。

2.2 儒家、道家、纵横家及任侠思想和性格对其政治理念的影响

尽管李白身兼多种思想,然而我们知道这些思想在对政治作为的影响上必然会有或多或少的不同。现试以参与政治的方式做以分析。

2.2.1 纵横家、任侠、儒家思想相互冲突影响其政治理念

李白身怀纵横之术的经世之才,不考科举。自认为身怀“济世册”的李白却没有如同一般的寒士一样,参加科举考试以图将来身登高位,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21】而在唐朝考科举出来就是“京官”,而且发展前途很大,有可能身登宰辅。与李白相比,盛唐诗人高适大概是唐代诗人中官做得最高的一位,他出身进士,作过淮南节度使,最后官至剑南西川节度使、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可见在唐朝投身科举不失为参与政治的可取之道。李白不参加科考的原因又是众说纷纭的,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观点认为李白自己不屑于参加科考,这种观点是被多数人所认同的。另一种观点认为李白之所以不参加科考是由于种种客观原因造成的,而李白自己想去考科举也去不了。那么真实的情况是什么呢?

首先,我认为李白没有通过科举之道求取功名是由于由于其所受的纵横家思想和儒家思想的冲突。

那么纵横家是什么人呢?“纵横家者流,盖出于行人之官,遭变用权,受命而不受辞。”【11】《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都认为纵横家起源于“王官之学”,是“行人之官”,主要的还是“遭变用权”、“权事制宜”“明辩说,善辞令”。纵横家的特点也有三方面。第一是不安现状,追求富贵名利;第二,施才驰能,实现自

【20】身的价值;第三,唯重为用,不拘传统观念。

而儒者又是什么人呢?“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周礼地官》记载司徒是主管教化的官。也就是说儒家以教化万民为主要的社会功用,而教化万民又有以下途径,儒家认为“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12】。这就是后来修身,齐

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而实现这一途径当然就要“学而优则仕”,即通过科举选拔的制度来实现个人的政治理想。而儒家的代表人物孔子提倡“仁、礼”的政治学说,在修身上讲究“非礼勿视,非礼勿听”。而在政治上主张“为政以德”。在施政人才的要求上主张“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就是要有政治理想和奋斗目标,要依据仁的精神和拥有高尚的品德,还要能善于悯熟地运用业务知识和技能。简言之,贤才就是要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和治国才能。这是一个德才兼备标准。而这一切主张用一个“礼”字贯穿始终。

从李白的经历来看,李白具备的是纵横家的特点。第一,他不安于现状,以纵横家自居,渴望通过纵横之术建功立业。第二,他希望施展才能,去实现自我价值,并且对自己的才情很自负,他总在提醒自己:“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辈岂是蓬蒿人”。

【21】最重要的是他不拘于传统科举取士的入仕途径,他在《与韩荆州书》中也说:“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客中有毛遂,使白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6】李白以毛遂、冯谖作比,不仅表现了纵横家通过自荐的求官方式还表现了纵横固有的热衷功名的特点。

那么儒家思想对李白又有什么影响呢?李白曾言道:“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从李白的这段话中来看李白的志向是很大的,想身居宰相那样的高位,用管仲晏子的王霸之术来辅佐明主达到天下太平的理想。从中提到了两个人,一个是管仲又一个是晏子。如果说李白是个很纯粹的儒生那肯定是言必称孔孟,因为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人来说,孔孟的思想已经溶于言谈之中了。但是李白偏偏效仿的是管仲和晏子。管仲相齐桓公一匡天下,晏子可以说是前面提到的“行人之官”,在史书中晏子是以善于外交辞令而著称的,是非常符合纵横家的特点的。从李白称说管仲晏子却忽视孔孟的的情况来看,儒家的施政思想并没有反映到李白的政治理念中。令人感到奇怪的是李白的终极政治理想是“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和孔子理想的大同理想非常接近的。但是李白曾经写道“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可见李白对孔子是谈不上尊敬的,那种大同思想固然是李白所共有的李白,但是空有其形并没有深入到到骨子里。第一,李白钦慕苏秦和张仪的作风,又想效仿管仲和晏子,并且在许多作品里面提到诸如乐毅,郭槐,冯援,据辛,鲁仲连。还有郦食其,如诗“君不见,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山东隆准公。入门不拜逞雄辩,两女辍洗来趋风。东下齐城七十二,指挥楚汉如转蓬。狂客落魄尚如此,何况壮士当群雄” 【6】写了郦食其是如何凭借辩论之才来刘邦的重用,最后取得了功名。李白所倾慕的这些人或者凭借辩论之才,或者凭借超人的政治才能而取得非凡的功业。上面诗中的“壮士”正是之李白自己。因此这些人的身上寄托了李白自己的影子,这些人没有一个是通过科举考试的形式来成为君主身边的济世之才的,这和后来儒家的人才选拔方式不一样。李白彻底否定了儒家那种一科举取士来获得功名的方式,并且李白更多表现的是对个人价值的追求,而希望像那些纵横之士那样凭借自己经天纬地的无双才气来获得明主的青睐和绝对的重用,不满于儒家那些一般士子那样皓首穷经求得一官半职最后做一些草诏拟书的一般工作。这些情况表明了纵横家李白和儒家思想在求取功名的途径上是冲突的。第二李白想在建立功名之后“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李白的说法虽然复合儒家的伦理思想,但是他并没有按照圣人的话去做。史料记载李白一生共娶妻四位,而且很有可能是停妻再娶。这是儒家所不提倡的。而且自从李白二十余岁出蜀之后再也没有回过家谈不上什么“荣亲之义毕”。这些表明了纵横家李白身上有只有儒家的形式而没有儒家的精神。第三,李白身上体现出了儒家和纵横家在追求功名的目的上的不同。李白像一个纵横家一样去追求功名为的是自己能够身居高位,他时常高唱“仰天大笑春们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更多表现的是对于个人价值得追求,在他的作品中没有表现出像儒家所提倡的那种“为万世开太平”的使命。

其次,我认为李白不考科举是因为任侠思想培养出的那种身怀绝世之才的傲气有关。要李白是因为“不能”科考而非“不屑”科考。那么何以在他的诗文当中毫无表现呢?再者,如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提到:“少以侠自任, 而门多长者车。常欲一鸣惊人, 一飞冲天, 彼渐陆迁乔, 皆不能也。由是慷慨自负, 不

【16】拘常调, 器度弘大, 声闻于天。”其中“一鸣惊人,一飞冲天”“慷慨自负”寥寥几字已经把李白的高傲性格展露的淋漓尽致,试问一个如此性格如此高傲,此怎么可能愿意考科举,去恪守中庸之道,屈身于那些平庸的官员之下呢?这种任侠思想影响了李白的那种热情冲动的性格。

2.2.2 道家思想作为政治失意和精神寄托

李白衷好道术,喜欢炼丹之事。“十五游神仙,仙游未曾歇”。几乎这种道教生活贯穿了李白的一生,但是要说出世和入世两种心理在李白身上那个更加强烈一些呢?作为一个纵横之士来说显然是入世思想。李白曾经言道:“事君之道成,荣亲之义毕,然后与陶朱、留侯,浮五湖,戏沧洲,不足为难矣”。显然李白希望建功立业的想法是

很强烈的,而待到功成名就之后他才会选择像范蠡和张良那样的隐逸生活。然从李白的政治经历来看他的建立功名的理想显然没有实现。是以当在李白政治失意的时候,比如待诏长安时由于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道教思想就开始作用于李白的行为了。“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说明道教只能作为李白政治失意之后的一种精神寄托,在其施政理想上的影响是微弱的。以此不再赘述。

因此,我认为在李白的政治观念中是主要受纵横家思想影响的。并且李白虽有儒家思想的形式,但是纵横家的行为风范在内核上和儒家理念是冲突的。李白在政治抱负的实现上采用的是纵横之术,表现在性格上是侠的一种冲动热情的傲气,而仅仅将道家思想作为政治失意之后其精神的寄托。

2.李白政治悲剧的成因

李白的出仕经历大约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天宝初年的长安之行和天宝十五年的李璘幕府时期,下面分别做以分析。

2.1 长安之行失意而归,纵横之术不合时宜

长安作为唐帝国的首都无不使人心向往之,那么身怀纵横之术的李白也希望接近政治中心来实现自己远大的政治抱负,但是风行战国的纵横之术到底能不能在大一统的唐朝纵横捭阖呢?

2.1.1 以纵横之术为进身之阶

《旧唐书载》:“天宝初,客游会稽,与道士吴筠隐于剡中。既而玄宗诏筠赴京师,筠荐之于朝,遣使召 之,与筠俱待诏翰林”。

又有《新唐书》记载:“天宝初,南入会稽,与吴筠善,筠被召,故白亦至长安。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

由以上资料我们可以看出李白进入长安为官是由于道士吴筠的举荐,这有点像春秋时期士与士之间互相推荐的人才选拔方式了,这也似乎是李白进入仕途的唯一方式。而李白刚见到玄宗的时候“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可以看出李白和玄宗之间的谈话有纵横之风了。并且李白曾经向一个赵蕤的人学过其著作《长短经》,并且学了一年多,可见纵横之术对李白影响之深。

而李白在多首诗中表现了对纵横家之术的推崇和对策士们得遇明主凭借三寸不烂

之舌建功立业的倾慕。

别内赴征

出门妻子强牵衣,问我西行几日归。

归时倘佩黄金印,莫学苏秦不下机。

这首诗提到了一个著名的擅长纵横之术的策士,即苏秦,苏秦在发迹之前和李白一样都是布衣身份,并且在起初很不如意“出游数岁,大困而归。兄弟嫂妹妻妾窃皆笑之”甚至还经常遭到亲戚们的嘲笑,甚至他自己的妻妾也看不起他。然而苏秦苦学一本叫《太公阴符》的纵横之书发迹之后,身佩六国相印“行过洛阳,车技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者甚众,拟于王者。” 从而取得了很高的社会地位。而李白在诗中写自己外出求取功名的时候,自信满满以苏秦自比,认为自己也可以凭借纵横之术游说君王来取得功名,最终像苏秦那样取得显赫的地位。李白不光这么想,也是这么做的。初见玄宗就纵论天下大势,并且上了一片奏章。可见李白在初入仕途是以一个策士的形象出现在政治舞台上,并用自己的口才来阐述自己的政治理念。李白在政治上表现出的这种策士之风可以看出,李白将纵横之术作为其建功立业、参加政治的途径。

2.1.2 纵横之术没有纷争的社会环境滋养

然而李白的政治悲剧我们前面已经证实,那也就是说李白纵横之术来求取功名的梦想破灭了。这样一个疑问产生了,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的纵横之术在经济繁荣,政治相对稳定的唐朝初期能不能大行其道?

从纵横之术的产生时代来看,纵横家出现于战国至秦汉之际,多为策辩之士,可称为中国五千年中最早也最特殊的外交政治家。他们在出现时割据分争,王权不能稳固统一的时代,利用联合、排斥、危逼、利诱或辅之以兵之法不战而胜,或以较少的损失获得最大的收益。不同于兵家的是他们用智谋、思想、手段、策略处理国与国之间问题。战国纵横家所处的时代是世界史上独一无二的历史阶段,其在历史条件下利用纵横之术所创造的智慧是后世任何一个朝代都无法超越的。

与政治势力犬牙交错,连年战乱的春秋战国相比,唐代的繁荣与之不可同日而语。据当时的政治家元结说:"开元天宝之中,耕者益力,四海之内,高山绝壑,耒耜亦满,人家粮储,皆及数岁,太仓委积,陈腐不可较量。”虽然玄宗后期豪强地主集团势力日益抬头,他们在地方支持藩镇,致使藩镇势力有恃无恐,不断壮大。然而还达不到天下大乱的地步。纵横之术之所以大行其道,在于有适合其发展的社会政治土壤,譬如唐初名臣

魏征“好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渐乱,尤属意纵横之说。”可见在隋末大乱的时候纵横之术是辅佐君王远交近攻夺取天下的手段。而唐代玄宗初年作为一个统一的,稳定的帝国王朝显然是不适合的,纵横之士还可能是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从社会背景来看,李白的纵横之术是没有用武之地的,这也是玄宗仅仅把李白当做御用文人而不肯重用原因。

2.1.3 儒家的政治观念对纵横之术的排斥

从政治出发点来看,纵横之士相对的政治主张,他们的观点是摇摆不定的,简而言之就是“善机变”,就是讲究一个圆通,怎么都能够自圆其说。狭义的说纵横家表面迎合当权者的意思,以当权者的政治出发点来做出相应的决策,借此使当权者相信其观点实现其政治意图。广义的说纵横家追求自我价值的最大化,希冀充分利用自己的辩论和对政治势力消长的准确把握而左右政治形势,以其汪洋恣肆的言辞、快捷敏锐的政治嗅觉、精辟独到的见解,达到“所在国重,所去国轻的”目的,获得一种自我价值的最大化。从中可见,纵横家有个特点就是“明辩说,善辞令”。而春秋时期儒家的代表孔子也曾周游列国,也向很多国君呈说过自己的观点。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孟子更是以那种纵横恣肆,犀利峭拔的善辩文风著称。可见儒家和纵横家在陈述各自的观点时都需要辩论这一方面是相通的。然而纵横家和儒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为什么辩的分歧。纵横家苏秦之所以能“为纵约长,并相六国”是因为他能够凭借高明的外交手段沟通六国之间的关系进而联合抗秦。这不是说苏秦要为六国谋利益,我认为苏秦这

【22】样做显然是为个人利益考虑,想要建立功名,追求显赫的社会地位,实现自我价值。苏秦显然不是和秦国有利益冲突,典型的例子是在他年轻的时候他首先游说的就是秦国,“说惠王曰:秦四塞之国,被山带渭,东有关河,西有汉中南有巴蜀,北有代马,【11】此天府也。以秦士民之众,兵法之教,可以吞天下,称帝而治。”然而为什么没有游说成功是因为“方诛商鞅,疾辩士,弗用”。可见苏秦作为一个纵横之士的最高追求是在乱世之中实现自我价值的最大化。而儒家的孔孟周游列国游说各国国君为的却不仅仅是高官厚禄。孔子向各国国君说理的目的旨在恢复周礼,倡导“仁者爱人”的政治主张。孟子辩论的的目的也是想让天下实行“仁政”。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吾非好辩,不能也”。总的来说儒家只是把辩论当做一种陈述“仁礼”观念的方式,他们的身上不光具有实现个人价值的目的,而且还肩负着用“仁礼之治”实现“天下大同”的崇高使命。正是由于纵横家缺少却缺乏一种基本的道德准则和的普遍的价值认同以及儒家所提倡的“忠君”观念,苏秦最终因为在齐国为燕国当间谍而被车裂。那么苏秦纵横

之术能够在纷乱的战国取得显赫的地位绝非偶然,里面有客观因素在里面,那就是在战国时代“礼乐崩坏”,各国诸侯失去了已有的社会政治体制,而新的社会道德法则和政治体制尚未建立,以此百家争鸣出现。而纵横之士在这样的政治背景下凭借极为实用且带有个人功利主义的纵横之术缺乏一种道德标准,所以只能显赫一时。

然而作为大一统的唐朝,不光是军事上的大一统,而且政治上、思想上的大一统。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渐渐成了社会的主流思想。隋朝又首创了考察儒家经典的科举取士的人才选拔方式,到了唐玄宗时期这种制度已经发展的很完善了。并且科举制度打破了魏晋以来以士族门阀把持的九品中正选官制度,使得庶族得到了进入上流社会的道路,在思想的统一和政治的稳定上起了积极的作用。尽管唐朝的社会思想是儒,道,释的思想合流,但是儒家思想仍旧是主要思想,并且儒家的理念已经贯穿了唐代的社会,经济,政治。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李白不考科举仅仅靠纵横之术取得政治地位是不切实际的,也是不被当时的主流文化所认同的。

然而在唐代擅长纵横之术的名臣并非没有,例如初唐时期的魏征。魏征年轻时“好

【14】读书,多所通涉,见天下大乱,尤属意纵横之说。”。后来魏征求教于隋代大儒王通于北山白牛溪,密谈月余,遂被王通打动而该宗儒家以实现王道安立天下苍生为主要从政目标,终成一代大儒。可见魏征前期思想与后期思想的区别在于不在于对于功名的追求,而在于内在的对兼济天下苍生责任的追求。李白与魏征的区别就在于此,李白想“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希望运用管仲晏子的谋略和外交辩才来是天下的政令统一,完全是纵横家的口吻。从魏征的各种奏章来看,也有纵横家的辩论之风在里面,但是和李白有根本上的不同,我可以将魏征的政治思想概括为儒家为体,纵横家为用。从李白的政治理想来看,纵横之风却占了多数。李白和魏征的差异尚不明显,与李白同时代的杜甫有“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的政治理想,这完全是以儒家政治思想组为出发点的,与此相比李白的纵横之风就显得尤为突出了。从魏征的政治经历来看,李白以纵横之术来经营天下的政治理想显然是不合时宜的。在玄宗初年的稳定时期,儒家兼济天下的思想是评价人才的准绳之一,这样一个政治背景之下在儒家看来纵横之士缺乏一个仁义道德的保障却充分的表现了个人追求的最功利主义的一面。因此李白在长安时期遭到别人的谗害固然与他狂傲不羁的性格有直接关系,然而李白想以自行其事的任挟性格而挟纵横之术求取功名的政治理想与科举选拔人才,儒家理念大行其道的政治气候格格不入,造成了李白被“斥之”从此浪迹江湖 的政治悲剧。

综上所述,纵横之术缺乏纷争的社会环境的滋养,以及儒家的政治观念对纵横之术的排斥说明纵横之术在唐朝初年的繁荣背景之下是不合时宜的,也因此造成了李白长安之行满怀信心而最终失意而归的政治悲剧。

2.2李璘幕府遭到牵连 不能审时度势 2.2.1 热情冲动入幕府

天宝十五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避祸蜀中,唐肃宗即位。这次使唐王朝元气大伤的战乱客观上为李白的出仕提供了条件。

旧唐书记载:“禄山之乱,玄宗幸蜀,在途以永王璘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使。白在宣州谒见,遂辟从事。永王谋乱,兵败。白坐,长流夜郎。后遇赦,【15】得还,竟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

诚然国家有了战乱,作为一位纵横家李白首先要做的就是报效朝廷求取功名。然而要报效国家就要选一个“老板”来辅佐。机会终于来了,玄宗封永王为江淮兵马都督、扬州节度使,正好李白所在的地方属于永王的辖地,于是李白在宣州谒见了永王被征召为从事。非常不幸的是永王造反了,李白遭到了牵连,被长期流放到夜郎,结束了他的政治生命,不久就死了。

李白的遭遇固然值得我们同情,但是这次李白的出仕遭遇失败的原因也值得深究。作为一个纵横之士李白是希望在战争中展示他的才能的,他在诗中热情地写道:“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楼船一举**静,江汉翻为燕池。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雷鼓嘈嘈喧武昌,云旗猎猎过寻阳。秋毫不犯三吴悦,春日遥看五色光。龙盘虎踞帝王州,帝子金陵访故丘。春风试暖昭阳殿,明月还过鳷鹊楼。二帝巡游俱未回,五陵松柏使人哀。诸侯不救河南地,更喜贤王远道来”。【6】李白认为永王是得到天子的授意来平定江汉之地的,如果自己能够得到重用,他可以像谢安一样帮永王平定叛乱。李白觉得永王的军队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收复失地指日可待,并且表达了对永王的热情欢迎。对于永王东巡,李白显得热情洋溢并且有些冲动。

2.2.2 缺乏审时度势的才能

然而李白看到的和想到的是这样的情况,那么永王又是怎么做的呢?“安禄山反,帝至扶风,召召璘即日赴镇,俄又领山南、江西、岭南、黔中四道节度使,以少府窦昭为副。璘至江陵募士得数万,补署郎官、御史。时江淮租赋巨亿万,在所山委。璘

生于宫中,于事不通宵,见富且强,遂有窥江左意,以以薛鏐、李台卿、韦子春、刘巨麟、蔡駉为谋主。肃宗闻之,诏璘赴蜀觐见上皇,璘不从。”可见李璘虽然被玄宗委以重任然而见到江淮富庶就有了野心,蓄养军队,收拢谋士而且不听新皇帝唐肃宗的号令。李璘的这种举动是和肃宗争天下的态势,而并没有像李白所想的那样去收复河南之地。有史为证:“广琛知事不集,谓诸将曰:“与公等从王,岂欲反邪?上皇播迁,道路不通,而诸子无贤于王者。如总江淮锐兵,长驱雍、洛,大功可成。今乃不然,使吾等名絓叛逆,如后世何?”众许诺,遂割臂盟。于是惟明奔江宁,冯季康奔白沙,广琛以兵六千奔广陵。”也就是说本来玄宗的战略意图是让李璘屯兵江淮地区来攻取河南之地,然而李璘公然不听号令,因此被唐肃宗安上了谋反的罪名,部将们不愿意谋反,最后众叛亲离,土崩瓦解。那么李璘的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失败导致了李白政治悲剧。李璘失败的原因在于空有野心但实力太弱。而李白政治悲剧的产生在于空有纵横家之名而识人不明,不能审时度势。那么怎么才叫审时度势呢?当面对永王李磷的征召,和李白同在江南的萧颖士、孔巢文、刘晏也曾被永王所邀而拒不参加,以此免祸。还有就是李白的好友高适更称得上是审时度势。在李璘拥兵自重的时候,高适一眼看出永王李璘有对抗唐肃宗之意,感觉大势不妙,便借口有病,偷偷离开江陵,投奔了肃宗。当李璘和肃宗的矛盾上升到军事斗争的时候,高适“因判言王且败,不足忧,被玄宗“除扬州大都督府长史、淮南节度使”和江东韦陟、淮西来瑱会师安陆”,表现出了极高的政治与形势预测的才能,并且迅速的做出正确而选择加入肃宗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占优的一方,并最终打败李璘取得了功名。相形之下李白显然是对李璘征召自己的原意不加深入的分析,也不对李璘的政治实力加以仔细的考察,而仅仅凭着一腔热情贸然加入李璘的幕府。缺乏思考贸然加入一方政治势力和另一股政治势力博弈是致命的,尤其在这种争夺皇位的血腥博弈中会付出惨痛的代价。李白因此遭到了牵连,长期流放对于一个迫切参加政治的纵横家来说无异于政治生命的终结。李白受到牵连而被流放固然与他那种热情冲动的性格有关。然而李白虽然有纵横之士的作风但是在政治方面缺乏审时度势的敏锐性,最终被这场政治斗争殃及,导致了他满怀一腔热情却落得长流夜郎的政治悲剧。

结论

在中国文学史上,李白的诗歌以其奔放的热情,洒脱傲岸的个性而著称,彰显出了无限的人格魅力。然而在唐代政治舞台上,李白是以一个策士形象出现的.他在政治上心怀高扬的理想,并没有像一般的士人那样选择科举做官的途径,而是想凭借纵横之术而获取功名以求得个体价值的最大化。然而在天下大乱,国土分裂的环境中应用而生的纵横之术和大一统的大唐帝国的社会背景格格不入,加上正统的儒家思想对急功近利的纵横家的排斥,使得统治者必然不肯对李白委以重任.因此纵横之术在唐代显得的不合时宜。由于李白本身热情冲动的策士情怀使其缺乏审时度势的眼光。而李白这种不合时宜的策士作风和缺乏审时度势的政治眼光也最终导致了其政治悲剧的发生。

参考文献

专著:

[1] 林家骊.楚辞[M].中华书局2009.01.[2] 韩成武、孙微、周金标等.奉赠韦丞丈二十二韵[A].杜工部诗集辑注[M].河北大学出版社2009.03.[3] 孟浩然、徐鹏.孟浩然集校注[M].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02.[4] 欧阳修、宋祁.李白传[A].新唐书[M].中华书局1975.02.[5] 刘昫等.李白传[A].旧唐书[M].新唐书[M].中华书局1975.05.[6] 王琦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A].李太白全集[M].中华书局 2011.03.[8] 宋敏求,乐史·李翰林别集序[M].(一○一九~一○七九)[9] 王琦注.李太白全集 [M].中华书局 2011.03 [10] 魏颢.李翰林集序[A].李太白集注[M].卷三一

[11] 刘向、刘歆、鄧骏捷、姚振宗.七略佚文[A].七略别录佚文[M].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8.12 [12] 张燕婴注.述而[A].论语[M].中华书局2006.09.[13] 司马迁(西汉)苏秦列传[A].史记[M].中华书局 1982.11.[14] 刘昫等.魏徵传[A].旧唐书[M].中华书局 1975.05.[15] 刘昫等.李璘传[A].旧唐书[M].中华书局 1975.05.[16] 范传正.题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白新墓碑[A].唐文粹[M].卷五八 [17] 李阳冰.草堂诗集序[A].李太白集注[M].四库全书本.卷三一

[18] 杜晓勤.二十世纪李白研究精选集[M].太白文艺出版社,200O.12.[19] 贾晋华;李白与名士的传统[A];中国李白研究[M]1990.报纸文章:

[20] 钟金贵.李白纵横家思想简论[N].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06-6-4 [21] 马勇.李白任侠性格和侠义诗风探究[N]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10-1-2 [22] 祝江波.论李白政治悲剧与古代士文化精神[N].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3-1

下载解读李白坚持人性本真的悲剧人生word格式文档
下载解读李白坚持人性本真的悲剧人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老人与海悲剧意识解读

    从桑提亚哥的形象刻画看《老人与海》的悲剧意识 摘要:《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的命运实质上是海明威人生经历的艺术表现,老人的悲剧特质带有作者深层心理体验的影子。“迷惘”......

    丁玲的悲剧人生(精选合集)

    丁玲的悲剧人生 丁玲晚年言行偏左。是因为她档案里一直有“污点”1979年,第三次作家代表大会结束后的第二天,贺敬之去周扬家拜访周扬,期间,两人谈到丁玲。周扬对贺敬之说:“丁玲......

    浅析贾宝玉的悲剧人生

    浅析贾宝玉的人生悲剧 张彩绘 【摘要】:《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的顶峰杰作,是曹雪芹“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长期艰辛劳动才留传下来的艺术珍品。小说以贾宝玉和林黛玉......

    李白的人生经历

    李白的人生经历 2007年09月02日 星期日 17:43 作者:李兆振 来源:新语文 盛唐气象,孕育了一位狂傲不羁的诗人,他以超脱世俗的人性智慧,谱写了盛唐的最强音。政治上的失意苦痛,铸就......

    从自我迷失到回归本真——解读《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的精神世界

    从自我迷失到回归本真——解读《人性的枷锁》中菲利 普的精神世界【摘要】英国小说家毛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发表的著名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真实地反映出了人性中的善......

    论李白诗歌中的悲剧情怀

    论李白诗歌中的悲剧情怀 姓名:周新立 班级:B101302 学号:B10130229 指导老师:付素娥老师 1 论李白诗歌中的悲剧情怀 摘要 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

    从悲剧角度解读沈从文

    美丽总是使人忧愁 ——从悲剧角度解读沈从文小说提到沈从文先生的小说,给人的第一印象便是小说中那特有的湘西风采。那里有着原始的淳朴的民风,悠然自得、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

    李白三十岁之前诗歌解读

    李白出生于公元701年,762年去世,最早的诗大概作于17周岁,太白三十岁之前不算高产,但是名篇却不断涌现,激昂的生命本就该在三十岁之前迸发。现在摘抄部分,以供大家欣赏,相信其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