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科研会1
“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科研会”文献综述
东南亚因位于亚欧大陆的东南而得名,其地处中国的西南方,有许多国家与中国接壤,是中国重要的邻国,其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变化对中国也会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研究东南亚地区对于中国的国家各方面的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为了进一步促进我国东南亚研究事业的发展,由中国东南亚研究所、云南大学共同主办,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具体承办的“中国东南亚研究所第八届年会暨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科研会”于2011年1月5—8日在云南大学举行。会议共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和新加坡的东南亚研究专家和青年学子约200名,收集了超过120篇的学术论文,其中约40篇论文出版,出版的论文主要涉及以下四大方面:东南亚历史与文化;东南亚政治与国际关系;东南亚经济与区域合作;中国与东南亚关系。本文就此次会议出版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简单的整理和初步分析。
东南亚历史与文化。东南亚如今共有11个国家: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文莱、菲律宾、东帝汶、东帝汶民主共和国,本专题对东南亚地区及其相关国家的历史和文化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在东南亚历史与文化的分期问题上,云南省社科院贺圣达研究员的《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分期和特点》, 认为东南亚历史和文化发展经历了原始社会和东南亚文化孕育时期、早期国家和古代东南亚文化雏形期、走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和东南亚传统文化成型和发展期、东南亚近代历史和文化变化与转型期,以及1945 年以来东南亚国家的新生和文化的新发展五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又都有一些质的变化,反映了东南亚历史和文化的演变以及多样化的特点。在东南亚华人华侨历史问题上,暨南大学教授周聿峨和暨南大学博士研究生余彬的《东南亚华人身份流动性的全球化语境》,认为目前在国际学术界,对华人身份概念的解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这些争议是由于世界、东南亚和华人这三个概念的语境转换造成的。广西民族大学郑一省教授的《印尼棉兰华人的“肃坛持戒”仪式探究》,他以自身在印尼棉兰进行田野调查所获得的资料为基础,以印尼棉兰华人的“肃坛持戒”仪式为例,探讨当地华人与道教文化传承的关系。在档案解密后东南亚历史再探究上,中山大学袁丁教授的《冷战背景下美国对缅甸的观察—1949年底的美国档案》,以 1949 年底的美国档案为研究视角,认为美国政府在 1949 年底至1950 年初对缅甸政局进行了一系列观察分析,其核心在于缅甸共产党的活动及其对于缅甸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云南师范大学何跃教授的《关于马共在马来亚独立问题上的争论》,以英国对马来亚官方档案的解密为基础,重新解读了具有争论的马共在马来亚独立问题上的这段历史。在历史上的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上,云南大学何平教授的《扶南统治者“范”姓真相考》,认为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扶南一些统治者名字前面的“范”字乃至林邑国王名字前面的“范”字,并不是中国人名字中的姓,而是古代高棉语的一个称号,并认为扶南的历史上并不存在一个“范氏王朝”或“范朝”。中山大学牛军凯副教授的《王室后裔与叛乱者:清代在华安南莫氏后裔的复国活动与清朝的政策》,就清代安南莫氏王室后裔在华的复国活动以及清朝对在华莫氏的政策进行了历史解读。云南红河学院施建光副教授的《中越跨国民族的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研究—以莽人和苦聪人为例》,以莽人和苦聪人为例,就中越跨国民族的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了比较研究。
东南亚政治与国际关系。在政治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韩方明的《东盟国家安全防卫政策特点与走向》,认为东盟的国家安全防卫政策主要是“自主防卫”和“集体防卫”。暨南大学邓应文副教授的《论越南南海问题国际化举措—兼论与其海洋经济战略的关系》,认为南海问题与越南的海洋经济战略利益息息相关,越南通过在中美俄之间的灵活外交,以一种隐晦的方式将南海问题国际化。在国际关系上,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和区外大国的关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马燕冰研究员的《美国“重返东南亚”及对地区的局势的影响》,认为美国“重返东南亚”,加强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其目的并非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地区称霸,而是防止其影响力被中国挤出东南亚地区。暨南大学吴金平教授和中共中央党校
博士研究生谭笑的《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与美国—印尼政经关系演变》,探讨了冷战后美国的东南亚战略及其与美国—印尼关系的相关性。此外,其余论文还分别就中国、日本、俄国、印度等大国与东南亚的缅甸、泰国、越南等国家之间的双边关系进行了讨论。
东南亚经济与区域合作。广西东南亚经济与政治研究中心张雪研究员的《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与中美因素》,认为在整个东盟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政治安全共同体建设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厦门大学施学琴副教授的《认同规范与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兼论对深化中国—东盟地区合作的启示》,认为在东盟社会与文化极其复杂多样的环境下,社会文化原则的认同与规范一致,是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成功的基础与前提,并指出,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建设的规范原则以及实践方式,对中国全面深化与东盟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云南大学卢光盛教授和云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张励的《国际公共产品与中国—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关系》,从国际公共产品的角度讨论大湄公河次区域的合作,认为公共产品对当前中国推进次区域合作、加深中国与周边国家的战略依托,是一个新思路。广西社科院韦朝晖副研究员韦朝晖和广西社科院馆员何战的《简析东南亚台商发展现状及趋势》,谈到东南亚台商的发展情况,认为台商已成为东南亚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是东南亚新华侨的重要群体。
中国与东南亚关系。中国社科院李文研究员和中国社科院博士研究生陈雅慧的《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的全面改善及其原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关系全面改善并逐步进入良性互动的历史阶段,中国改革的成功、综合国力的提升和“睦邻、安邻、富邻”周边外交战略的实施,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出现历史性转折的主要原因。云南大学刘稚教授的《云南在中国周边安全与区域合作中的定位与发展》,认为云南在我国周边安全战略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承担着构建和谐周边的重任,云南的发展一定要和国家的战略相结合,找准自己的定位,云南在我国区域合作中的功能应定位为: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我国参与区域次区域合作的前沿和重要平台,我国与西南周边国家人文交流合作的窗口。
中国与东南亚地区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特别是进入到21世纪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地区国家的关系更是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经贸和政治关系的日益加深,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将会在新时期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二篇: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工作报告
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秘书长
李一平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会员:上午好!
我受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委托,谨就第七届理事会组成以来的工作情况、以及今后的设想向大会作如下报告:
一、关于第七届理事会期间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的工作
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第七届理事会,是2006年12月在广西南宁第七届会员代表大会上产生的。4年来,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广泛开展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
举办学术研讨会,搭建学术交流的平台,是学术性社团和机构重要的功能之一。我会各团体会员单位在本届理事会各位会长、副会长领导下,科研与学术活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据不完全统计,4年来,我会和各团体会员单位举办国际性、双边和全国性学术研讨会40余次,其中以研究会名义举办和与其他单位合办的有:2007年4月19-23日,由我会与厦门大学马来西亚研究所和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院在厦门大学共同主办了“中马关系与马来西亚华人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5月25-27日,我会与厦门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香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美国北卡罗纳大学亚洲研究中心联合举办了“21世纪初中国与东南亚的互动——以缅甸为例”国际学术研讨会;2008年10月15日——18日,我会与贵州财经学院联合举办“环中国圈”国家区域合作国际学术研讨会;2009年7月17-18日,由我会与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东南亚研究所联合举办的“《剑桥东南亚史》评述与中国东南亚史研究”学术研讨会;2009年10月19-22日,我会与马来亚大学中国研究院、韩国全南大学世界韩商文化研究院、厦门大学苏氏研究中心等合办国际学术会议:“东亚区域整合:人口跨国迁移及其影响”;2010年8月我会协助“中国-东盟教育部长圆桌会议暨第三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在贵州省贵阳市的顺利主办;2010年11月12-13日我会资助北京大学东南亚学研究中心举办了“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关系六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此外,各团体会员单位出版了数十种著作,数百人次参与国际交流,例如2007年2月7日,新加坡驻厦门总领事馆助理访问我会;2007年8月7日,日本立命馆大学教授到我会座谈交流华侨华人及移民问题;2007年9月18日,马来西亚槟城韩江校友会一行30人访问我会;2008年3月10日-11日,日本大学经济学院对我会进行学术访问;2008年9月23-25日,马华公会会长黄家定、马来西亚高教部副部长何国忠率团访问我会;2009年10月26日,新加坡国务资政、前总理吴作栋来厦门大学访问,我会会长庄国土教授向其汇报情况并赠书;2009年12月12日,我会会长庄国土教授赴新加坡作题为:《中国新移民在东南亚的演变及特点》的演讲;2009年12月16-18日,菲律宾《世界日报》代表团一行来 我会进行学术交流;2010年6月28-30日美国乔治敦大学David I.Steinburg教授访问我会;2010年7月19日东京大学副校长田中明彦教授率团来我会进行学术交流;2010年8月3日韩国汉阳大学中国研究所所长率团专访我会;2010年8月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贾拉南国际问题研究院资深教授Ron Matthews教授访问我会;2010年9月法国社会科学院吉普鲁教授访问我会;2010年11月日本文部省东亚比较教育课题组访问我会。
其中,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在已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的基础上,入选国家“985工程”三期期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并被列入国家“985工程”三期建设。
此外,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秘书处在我会副会长廖少廉教授的主持下,于2008年与日本京都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合作,在其电子学术期刊《Kyoto
Review
》(2008
年
专
刊,http://kyotoreview.cseas.kyoto-u.ac.jp)推出介绍中国东南亚学者近年来研究东南亚国别、东南亚专题和书评的英文文章10余篇。
2、学会日常工作与会讯出版
在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的内部管理和日常工作中,我会严格按照民政部颁发的有关社团管理法规和研究会章程展开工作,组织机构健全,内部制度完善,运作程序规范,坚持非营利组织性质,不以赢利为目的。重大决策实行民主公开,均以理事会议或常务理事会会议(包括通讯会议)的方式表决通过,从而确保了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和我国的东南亚研究事业的不断发展。在民政部和教育部等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在学会领导及秘书处及北京会员的努力下,在2006-2010年按时按质按量完成民政部布置的各全国性社团年检报告、财务审计、法人变更及证书更换,并连续四年获得年检合格的成绩;2007年2月完成我会完成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清理评比达标表彰活动的工作;2007年6月我会完成民政部关于社会团体管理有关问题的工作;2008年2月我会完成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规范社会团体收费行为有关问题的工作;2008年5月我会完成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清理规范各类职业资格相关活动的工作;2009年10月我会完成了教育部社团办关于“5·12汶川地震”救灾统计和学习科学发展观情况的工作;2010年9月我会完成教育部社团办关于报送主管社会组织有关材料以及教育部所管理的社会团体开展“小金库”自查报告的工作,等等。与此同时,中国东南亚研究会还与作为挂靠单位的厦门大学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在政治与业务上接受上级主管单位教育部和挂靠单位厦门大学的指导和帮助,在办公经费和学术活动中得到厦门大学的支持。
此外,《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通讯》在我会副会长于向东教授、责任编辑王琛教授的努力下,坚持出版,迄今已出版94期。该刊在经费短缺、人手不足的情况下,为报道和协调中国的东南亚研究做出了贡献。
中国东南亚研究会遵循社团工作规律,始终强调社团组织大家办、坚持为会员、为社会服务和社团的生命在于活动的原则,使得中国东南亚研究会能不断发展,本届理事会成立以来,截至2010年12 月,学会共发展新会员32名,现有会员已达600余人,表明我会的会员队伍有了新的发展。
二、关于今后工作的设想
1、继续举办专题性的学术研讨会。组织开展好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术活动,繁荣和推进学术研究,这是学会的重要职责。应结合东南亚问题的历史与现实,组织好跨学科、跨研究机构的多层次学术会议,以推动中国东南亚研究事业的发展。
2、加强与国外东南亚学界的联系,继续推介中国的东南亚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与国外的相关机构合作,发表由中国各大学和研究机构学者撰写的、代表中国东南亚研究最新成果和进展的系列英文文章。
3、加强与国内相关学术社团的联系,扩大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的影响和推动我会服务于国家和社会。为此,我会首先将与察哈尔学会合作,在学术研讨、政策咨询、出版物合作和国际问题知识的普及等方面迈出坚实的步伐。
4、继续出版《会讯》,并落实和加强对《会讯》出版经费的支持,确保所有会员能够定期收到《会讯》;同时完善和加强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网上资讯的建设与发布工作。
在1999年南湖会议初步协商后达成的南方七个研究机构每年各出1000元资助出版会讯基本能够落实,但随着出版印刷成本的不断上升,会讯的出版经费仍感困难,希望新一届理事会在这方面继续努力,开辟经费来源。同时,我们也希望各位会员能及时缴纳会费,这 是每一位会员应尽的义务。
5、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网上资讯现挂在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主页上,今后将定期发表有关研究会的通知、会议信息、研究动态、出版信息和《研究会会讯》等动态性内容,希望本会会员和会员所在单位能协助提供相关资讯。
各位代表,由中国东南亚研究会和云南大学共同主办的中国东南亚研究会第八届年会暨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今天在云南昆明顺利召开,我们感谢云南大学的支持、云南从事东南亚研究的各兄弟单位、尤其是云南大学国际关系研究院和刘稚院长、李晨阳所长以及会员们付出的辛勤努力。我们还要感谢察哈尔学会以及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的大力支持与帮助。
我们期待着在新一届理事会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共同努力,为我国的东南亚研究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第三篇:2011中国家居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家居高峰论坛 解读(本站推荐)
车建新说,明年家具行业会好。
——解读2011年中国家居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家居高峰论坛
C&T·古缇家具营销总监史安国
车建新说:“明年家具行业很好,尤其下半年会更好”
2011年12月20日,2011年中国家居年会暨第八届中国家居高峰论坛在东莞厚街嘉华酒店隆重举行。由于本次年会,中国家具品牌联盟将举行启动和宣誓仪式,所以中国家具界的明星大腕几乎全部到齐,创造了历次年会之最。整个嘉华酒店五楼大堂,高朋满座,家具界的数千个企业的老板或高管莅临参加,会场一片热闹。
本次大会的主办方广东家具商会、东莞名家具俱乐部、中国家具品牌联盟,邀请了相关的国家和省委领导,邀请了广东卫视新闻主播王鹏担任主持,超大电子屏幕不停的展播家具行业的宏伟画面,现场的媒体长枪短炮,好不热闹。
先是各个领导致辞,广东家具商会会长、深圳大富豪家私董事长何循证致开场词,之后便是月星董事长丁佐宏、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鹏、新浪家居总经理文东、广东省中商联副主席李阳春博士、全国中商联副秘书长王忠明、家具经销商联合会会长曾震宇等分别致辞,以上领导都从自己所专长的领域讲述了中国家居行业2011年的现状,以及2012年至以后的发展趋势,其中大部分企业家对当前的经济形势都不看好,预计2012年家居行业必是严寒。唯有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说:“2012年家居行业会好,尤其下半年会更好”,他的此言一出,大部分在场的观众都很疑惑,大多抱不赞成的态度。车总话锋一转说“我们面对危机,一定要有信心,尤其在媒体面前千万不要说不好。如果我们在媒体面前说不好,他们会在杂志上说一千个不好,那我们行业的所有人都认为不好,我们这个行业就完蛋了”。可见,一个伟大的企业家他总是有长人之处,车总的长人之处,就是在人多的时候绝对不会说丧失信心的话,就算有苦,打掉牙和血往肚子里吞。有点徽商胡雪岩的风范。
之后便是论坛,本次年会的主题是“信心、合作 跨越2012”,本次论坛也有一个新的名字,叫“一鹏一席谈”,因为本次论坛是有广东卫视的主播王鹏主持,有点央视春晚主持人朱军的风格。本次论坛的出席嘉宾由居然之家董事长汪林鹏、中国家具经销商联合会会长曾震宇、红星美凯龙董事长车建新、业之峰装饰董事长张钧、欧派橱柜董事长姚良松、淘宝商城总经理方云峰、楷模居品总裁徐国芳、新浪家居总经理文东、九合天一总裁汪飞、喜盈门家居总经理许惊鸿。以上十位嘉宾代表了中国家居行业各个领域,论坛从一开始是个人4分钟发言。第一个发言的是曾震宇(中国家具经销商联合会会长),他说,2011年的家居行业用两个字概括是“忐忑”用四个字概括是“非常忐忑”,此语一出,现场掌声雷鸣,可见观众对他发言的风趣和务实表示认可。之后他讲到,中国家居卖场越开越多,经销商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大面积亏损。他呼吁,行业的生态产业链一定要健康发展,尤其卖场,除了不要盲目扩张,最好是能给经销商降租,抱团取暖,度过严寒。曾总的发言可谓代表了中国数万众的经销商兄弟姐妹,他们是家具产业链上从业人数最多,但是最薄弱的群体。
第二个发言的是汪林鹏,北方人的直爽性格,开口接着曾总的话便说,我们商场给你降租,你们就能活的了嘛?不收租金你们就能活的了吗?2012年,是最困难的一年,这是政治问题,房价问题。宏观调控不放松,家居行业就很难有好日子过。为什么这么说,从家居行业1998年发展以来,我们太顺了,只要是做家具的都赚钱,哪有这么好的事情啊,这不正常。所以,中国家居行业肯定要洗牌,肯定要死掉一部分企业,死掉一部分经销商,只有那些有品牌的,有信誉的企业才能赢得市场。汪总的直爽和干脆,北方人的性格体现的淋漓尽致,可谓是个性突出。
第三个发言的是张钧(业之峰装饰董事长),他说他们公司在09年在新浪上投了100万的广告,现在收益效果非常好,给他带来了3.6亿的点击率,尽管我们都知道业之峰在家装行业的地位,但难免觉得有点为新浪做广告的感觉,或许是真的老客户见证吧。因为没有涉及到太多的家居行业敏感话题,就不多说。
第四个发言的车建新,或许是感觉刚开始致辞的时候说的有点不太对观众的胃口,他还是开始为自己的“信心”做解释,他说,现在整体经济不好,也就是敌强我弱的时候,我们自己人不能放弃。媒体是说年头坏,我们自己要稳中求进。他说困难是存在的,关键是我们怎么去面对,同样的商场,还是有人的业绩在增长,有人就在亏损。所以每次危机,被媒体说坏,自己对自己说坏,十有九都会坏。最后他特别补充“积极性很重要”“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对此我非常赞成,信心是一切工作的起点。
第五个发言的是欧派的掌门人姚良松(欧派橱柜董事长),他认为现在的家居行业,已经进入“微幸福时代”,何为“微幸福时代”,就是近5年做家居的人,几乎每个人都大赚,有时候一天赚的钱,晚上都高兴的睡不着。如今家居行业的爆炸式增长已经结束,而迎来的是缓慢增长,行业内部的调整和升级。他还说到温州商人,他说,很多人都说我们救了温州商人,我看是温州商人救了我们,温州商人是最典型的靠粗放式增长起家的企业家,如今国际经济形势不好,原材料、人工上涨,原有的利润水平已经被吞噬,企业自然生存不下去。所以产业的升级和精细化是未来的必然趋势。(这个观点我很赞成,也是我之前在日志里写道的)第六个发言的是方云峰(淘宝商城总经理),他对未来家居行业电子商务做了发言,他说淘宝2011年的销售额是120亿,2012年预计销售额140亿,但他没说家居占多少,这让人感觉到,家居真正的实现电子商务,还不成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说明年,淘宝准备跟城外城商场合作,推行先下线上的模式,实现家居行业电子商务的快速升级,对传统销售模式的整合。此言意味着,今年淘宝在家居行业的销售并不理想。眼下之意就是明年将是家居行业电子商务的真正试水年,可是我还是觉得纳闷,如果他们跟城外城合作,是不是先考虑跟红星、居然合作呢,那红星居然肯定不同意,听说红星、居然自己在建电子商城,开来盯上家居行业电子商场的人还真不少,可不知道真的是否能实现产业模式的颠覆和变革还不清楚。对此,我的观点是,电子商务绝对颠覆家居行业传统销售模式无法实现,家居行业未来将出现两种模式,甚至是多种模式的融合。
第七个发言的是楷模居品的徐国芳,徐总一直以来是备受关注的人物,2011秋季展会上,一句“老徐疯了”让楷模居品十足地火了一把。不过徐总确实有才,他自己擅长产品的开发和销售,而且黑白搭配的穿着,非常有艺术家和学者的气质,像我的一位大学教授。而且这次他带来了他的著作《再给中国二十年,一个中国企业家的呐喊》,据说这本书还要翻译成英文买到国外去,对徐总,就两个字“佩服”。他用巴菲特的一句话开场“当退潮的时候就看到谁在裸泳”,2011年是中国家居业退潮的一年,让我们看到了挑战在哪里?让更多是人好好思考一下,是不是家居行业需要那么多人和资金的追捧。从经济学的角度,行业的发展是利润逐渐摊薄的过程。现在的家居行业是不是利润在摊薄。2011给了我们思考的过程,这也让我们的行业不至于太疯狂。因为只有面对困境,人才会去思考出路。现在整个行业产能过剩是显然的,而且我们遇到了三个大的挑战,第一挑战就是:原材料、人力成本的不断上升;第二个挑战:传统模式和新经济模式的挑战,也就是电子商务;第三个挑战:国际经济的衰退是必然的,同样也影响到我们家居行业。他说,瞻望2012,以前的家具行业过渡依赖环境,现在就是验证我们自己生存能力的时候,我们企业要变成一个树,而不是寄生在一棵树上的一根藤。树有自我生存能力,藤一旦树死了,它的末日也就到了。最后他说了八个字“抱团取暖”“匀粮度荒”来向行业的各个产业链上的企业家提示,团结的重要性。徐总,不愧是才子,从他的发言,就能看的出,才华横溢,我向来佩服才华横溢的人,于是我找机会在他送给我的那本《再给中国二十年》上签了他的名字,字体潇洒、大气、艺术,非常值得学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登录他的博客《徐国芳的博客》,在百度里搜徐国芳,本人也替他做一次广告。
第八个发言的是新浪家居的文东,他说,未来的行业形势,短期是一场严寒,产业上游、下游都会大喷嚏。现在全国经济下滑,只有品牌企业和真正重视品质和信誉的企业才能生存。他说中国有数万家的家具企业,死掉30%是正常的,也就是3000家,听后有点让人担心。死了3000家厂,那么要死掉多少经销商呢?这些人又要靠什么生存呢?这不是我想的问题,保留意见。关于电子商务,他明确表示“电子商务不是适合所有的企业和所有的人。如果电子商务那么神奇和有力,那不等于割经销商的命吗?”对此我也非常赞同,任何事物一旦被神化了,后果是非常可怕的,我的建议是,可以尝试,但绝对不能孤注一投,小心一招不胜,全盘皆输。
第九位发言的是九合天一商业地产投资顾问公司汪飞,说实话,对他我还真不数熟悉,平时了解不多。他说的最多的就是,这个他们策划的中润欧洲城,是在成都的家具产业项目,似乎跟我们关系不大,便没有关注太多。就听进去了一句话“未来的家具行业流通渠道不再是现在的一家和几家独大,而且功能化更加突出,综合性更加明显的大型产业物业”,我想红星、居然也不可能成为永久的老大,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老大,只是时间问题。
第十位发言的是喜盈门总经理许惊鸿,许总魅力不小,一发言便掌声不断“为什么我总是最后一个”语气跟小沈阳的“这是为什么呢?”有的一比。他预测未来的家具行业形势,他说现在的卖场扩张,导致独立卖场的辐射能力越来越小,蛋糕越来越小,经销商越来越多。2012形势非常困难,困难了怎么办?我们要研究对策,他认为高档家具领域在2011年保持稳定增长。他还说,未来城市化进程还将持续,家具行业的前景是美好的,而且随着离婚率的不断攀高,也对家具行业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此话一出,现场掌声不断。许总有才,对当下时局确实了解的细微。他认为,未来家具行业,创新是关键,产品的品质创新,设计创新,营销模式的创新等,总之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慕思和楷模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关于电子商务,他直截了当的告诉大家“电子商务取代传统卖场,那是不可能的”许总对自己的观点非常自信。我也表示支持。未来的电子只能使为商业服务,而不会偏离商业的主题卖场和经销商而独立存在。
第一阶段的个人发言结束了,现场掌声不断,尽管主持人宣布每人都只有4分钟的发言时间,但基本上都超过了四分钟。各位企业家也都非常认真,都讲出了自己对目前行业形势的判断,也说出了目前行业确实所存在的困难,以及如何应对困难的具体措施。
第二阶段是讨论阶段,第一个发言的还是曾震宇,曾总直截了当的提出两个问题“第一面对当下经销商的困难,希望卖场降租”“第二经销商和厂家实现国际化的代理商模式,也就是为了月结”其实这两个问题都是我们每次论坛,老生常谈的问题,也是利益体之间的矛盾问题,但也是每次必谈的问题。第一个问题由居然总裁汪林鹏回答,明显这次汪总一改刚才的强势口径,语气委婉的说,卖场和经销商是鱼和水的关系,如果真的有困难,我们卖场一定会做出行动,该降租就降租。当然,我们相信困难是暂时的,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只有靠自己的尽心努力,问题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红星的车建新,车总也表示,卖场和经销商是鱼水相容,不能分割,你们经销商首先要有信心,自立自强。听他们两位讲话表态,明显感觉到那时暖人心的,究竟到时候能不能降租,谁知道呢?拭目以待吧。
关于和厂商的月结问题,有楷模居品的许国芳徐总回答,徐总拿楷模为例,他说,他经常对经销商说,眼光要放长远,不能只关注目前,劝他们少开店,把手头的店做好,稳一点。要务实稳健的发展。楷模给经销商提供的是信心和服务支持,首先我们要把产品做好,从设计到配饰,我们全程跟踪,实现保姆式的服务。他说楷模现在定目标不像以前那样,增长50%,现在只要有30%的增长就可以,不要太快。就2011年,这个目标实现了。听他这番讲话,似乎有点跟经销商谈专卖的感觉,就是大谈自己的品质,服务和优势,就是不提月结的事情,这或许就是所谓的答非所问。看来,很多经销商期盼的“月结”还是不太可能,因为任何一个企业都存在经营风险和资金周转的问题,上游的原材料上现金交易,中间的工厂要月结,那工厂岂不是要完蛋。这就是行业的生态行为,上游决定下游的水质是否澄清。
谈到卖场绑架了经销商和厂家一说。居然之家汪林鹏,王总说,不存在绑架一说,现在都是自由恋爱,经销商、厂家跟着卖场跑,说明卖场还是有魅力的。此言一出,大家无语。主持人问红星美凯龙的董事长车建新关于“绑架一说”的回答,车总低声给主持人说,汪总的话代表了他,之声不语。反正是主持人说的,在场的观众都没有听到。南方人总是那么精明,北方人总是那么直爽。不过这是性格使然,但成就企业与您的性格也不是绝对的相关,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在我看来,世界上500强的企业家性格各不相同,成功没有固定的性格模式,古人说的好,天时地利人和,或许现实中还需要的更多因素,想成功,就要勇敢的去实践;失败了也不要怪自己的性格,活的潇洒,坦荡、快乐最重要。
谈到未来家具企业该如何发展?这个问题由欧派的姚良松姚总发言,因为欧派橱柜是中国现代整体橱柜的引领者,对此他最有发言权。他说,那些粗放型的企业必须转型升级,建议企业有更好的品牌核心价值和服务价值。在企业管理方面,要从传统的粗放式管理,向精细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发展,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产品品质。他告诫家具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在规模的扩张上一定要稳健一些,考虑一下能否可持续的发展下去。他特别提出了“稳健”“微幸福时代”“撕票”等几个关键词,前两个很好理解,关于“撕票”,他是在告诫卖场,未来的渠道是多样化的,实践也证明独立店是可行的,所以如果卖场一意孤行,不与经销商、厂家和谐共存,一旦经销商和厂家“撕票”,卖场的命运是可以预见的。关于企业多元化的发展,他讲到,企业多元化是有好处的,但不能急于求成,需要一个一个慢慢来,采取谨慎的策略。鸡蛋不能放到一个篮子里。
谈到电子商务和传统卖场的PK,他的观点是,未来电子商务和传统卖场将是融合方式,各取所长。新浪家居总经理文东也非常认可。
就在这激烈的讨论中,在无数次的掌声中,一年一度的中国家居年会和高峰论坛取得了圆满成功。最后是中国家居品牌联盟的成立仪式,30多位品牌联盟企业家,包括芝华士、康耐登、左右、顾家家居、斯帝罗兰、柏森„„等品牌的企业家会聚一起,举起右手,握紧拳头,在联盟主席敏华控股总裁黄敏利的代理下宣誓,“我志愿加入„„”有点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宣誓,联盟的主席还有康耐登总裁刘永康,据说康耐登的国内市场表现不佳,但刘永康的投资眼光非常了得,他的康升工业园被和黄收购,据说高达几十亿人民币,也就是说是家具行业最有钱的老板之一。
有幸收到《家居商道》主编刘月玲的邀请,参加了本次年会,并认真学习和做了记录,写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我相信,未来的世界将是一个公平的、开放的、包容的世界,就如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所说,互联网让全球的人连在了一起,世界从此变的平坦。共谋、共创、共享必将是未来合作的最佳方式,任何与此相违背的行为都将被世界淘汰,也就是本次家居行业年会的主题之一,合作。我也相信,未来的家具行业属于我们年轻人,第一代的企业家已经老去,第二代的企业家也已步入中年,未来第三代企业家必将属于我们年轻人,家具行业是常青产业,也是朝阳产业,未来属于我们,加油!
史安国2011年11月21日晚9点于佛山龙江
第四篇: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简报1
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
会 议 简 报
(第1期)
主办: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
承办: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
时间:2010年8月21日
2010年8月21日,由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主办的“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会议将就当代我国社会法学的热点问题和学科前沿问题展开研讨。
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开幕式
主持人 王全兴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各位领导、嘉宾,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到会的各位领导。在主席台就坐的有: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贾俊玲教授,台湾劳动法学会理事长、中正大学郑津津教授,上海市总工会峁荣华副主席,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孙铮教授,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郑少华教授。其他与会嘉宾有: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林嘉教授,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法学院叶静漪教授,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常凯教授,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华东政法大学董保华教授,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冯彦君教授,社会法学研究会副会长、京杜律师事务所姜俊禄律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刘翠霄研究员,国务院法制办彭高建副司长,全国总工会民主管理部郭军部长,全国工商联法律部白莲湘副部长,台湾劳动法学会第一任理事长黄程贯教授,台湾劳动法学会第二任理事长邱骏彦教授等。
现在进入会议正式议程,首先有请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孙铮教授致欢迎辞。
孙铮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嘉宾,上午好!今天我 1
们在这里隆重举行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请允许我代表上海财经大学对本次年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领导、各位专家的莅临表示最诚挚的欢迎和感谢。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理想,也是我们党和政府不懈追求的目标。此次年会以社会安全、社会建设、社会法为主题,紧跟社会需要,紧抓时代脉搏,立意高远而又注重实践,知行合一,道义担当,体现了我们社会法学者的社会良知和公共情怀。水荡成漪,石击生光,各种学术观点和社会见解的交流必将碰撞出思想和智慧的火花。愿我们的年会能为大家提供交流的平台、争鸣的平台,为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安全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特色鲜明,经、管、法、文、理各个学科协调发展。法学学科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是发展的势头迅猛,近年来,法学院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研究等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借助于学校的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金融学等学科的优势,培养了法律经济学和法律金融学的博士研究生。在此过程中,我们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心指导、兄弟院校的鼎力支持,尤其是得到今天在座诸位的支持和帮助,借此机会对诸位表示深切的谢意,也真诚地希望各位一如既往的支持和帮助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建设。
预祝本次年会圆满成功!祝愿各位嘉宾、各位朋友身体健康、事业发达!谢谢大家!
王全兴:感谢孙校长的致辞,下面有请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会长贾俊玲教授致辞。
贾俊玲教授(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会长):孙校长、郑院长,社会法学界的各位老朋友、新朋友,上午好!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今天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了,这是我们社会法学研究会成立以来的第五次年会。社会法研究是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以后逐步发展起来的。这个领域的学者都了解,虽然社会法起步晚,但是发展还是很快的,学术活动很频繁,学术思想也很活跃,研究成果颇多,社会法的研究已经到了一个兴旺时期。
这次会议将集中对当前我国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进行交流,比较历次社会法年会,这次的议题是最多的,除了主题之外,还有5、6个其他的分议题进行研讨。社会法是一个新的发展领域,需要大家对许许多多的问题各抒己见进行探讨,在不同观点的争论过程中,慢慢地形成我们社会法独有的社会品格,这个格局我想大家是可以看到的。
这次会议是在学术环境浓厚、法学人才济济的上海财经大学召开的。我记得去年常务理事会在讨论本次年会在哪里召开的时候还感觉不到主办方的魄力,现在到了上海我们才深深
地认识到,在世博会期间接受办会是需要下很大决心的。我借用大家经常说的一句话,那就是:“一个事情要提高、要发展的话就需要一个平台。”上海财经大学给了我们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为来自香港、台湾地区以及全国各地的学者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探讨合作的平台,这样一个机会是很难得的。我相信世博会期间在上海财经大学召开的本次年会,一定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王全兴:感谢贾老师的讲话,下面有请台湾劳动法学会理事长郑津津教授致辞。
郑津津教授(台湾劳动法学会会长):贾会长、孙校长、峁副主席、郑院长,主持人王教授,在座的各位贵宾,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早安!很荣幸也很高兴地代表台湾劳动法学会向各位致意。首先,我想感谢主办单位中国法学会社会法学研究会、承办单位上海财经大学对台湾学者的邀请和安排。昨天我领到大会的手册,印象非常深刻,两本厚厚的会议论文,里面有多达150篇的论文,议题是如此的丰富、如此的多元,正如同刚刚贾会长所说,虽然社会法学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非常的迅速和蓬勃。我想再次代表台湾劳动法学会对这次会议的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所花的心思和心力致上我们最高敬意和谢意!另外,在此也代表台湾劳动法学会诚挚地邀请在座的各位到台湾来进行参访与学术交流。最后,衷心祝愿大会顺利、圆满成功,祝在座各位身体健康、事事如意!谢谢!
王全兴:感谢郑教授的致辞。现在开幕式结束,下面请大家离席到室外合影。
(本次会议简报内容根据现场录音整理成稿,敬请发言人勘误。如有改动,请用红色字体标出,以便汇总。谢谢!)
审定:曾坚、陈芳
记录整理人:漆敏、姚塬、刘敏、占国安、赵鲁晋、刘诚诚、周晓胜、朱娜、刘金龙、喻洲、林娟娟、卢丽雯、刘文君、陈奥、陆羽、霍向东、那日苏
第五篇: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李白国际学术研讨会日程表
中国李白研究会第十五届年会暨李白国际
时间:
地点:中国
主办单位:中国李白研究会、中国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协办单位:中国安徽马鞍山李白研究所
学术研讨会日程表2011年8月25日——8月28日四川 成都市金河宾馆中国四川江油李白纪念馆
08:00~22:00 :与会代表报到
——报到地点:金河宾馆主楼一楼大厅
18:00~19:30:晚餐(自助餐)
——金河宾馆金河酒楼三楼餐厅
主持人:李凯(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
07:00~08:00 :早餐(金河宾馆金河酒楼二楼餐厅)
08:00~08:20:会议代表入场——金河宾馆金河酒楼一楼多功能厅
08:20~08:30:开幕式致辞——薛天纬(中国李白研究会会长、新疆师范大学文
学院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特聘教授)
08:30~08:40: 欢迎辞——四川师范大学校长
08:40~09:20:来宾祝辞——李成(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院长)王晓焱(安徽马鞍山市副市长)
(哈萨克斯坦)默罕:《关于翻译李白诗歌的深度和
难度》(哈萨克斯坦土哈国际大学)09:20~09:40:会议代表合影(金河宾馆门口)09:40~10:00:休息
10:00~11:30:会议代表学术发言(阎琦教授主持)——邝健行教授(香港浸会大学)
——杨国娟教授(台湾静宜大学)——市川桃子教授(日本明海大学)——金世焕教授(韩国釜山大学)——钱志熙教授(北京大学)
12:00~13:00:午餐(金河宾馆金河酒楼二楼餐厅)13:00~14:20:午休
8月26日14:30~17:30分组讨论
18:00 晚餐——金河宾馆金河酒楼二楼餐厅
第一小组
16:00~16:20休息
1、薛天纬:《圣代复元古 大雅奏新声——由〈古风〉(其一)看李
白的诗歌发展观》(中国人民大学)
2、李芳民:《李白“古乐府之学”臆解——围绕李白传授韦渠牟“古
乐府之学”的断想》(西北大学)
3、钱志熙:《论李白乐府诗的创作思想、体制与方法》(北京大学)
4、杨国娟:《论酒在李白诗中表现的生命形象与情调》(台湾静宜大学)
14:30~16:00 组长: 钱志熙(北京大学)李芳民(西北大学)
1、刘朝谦:《李白书定女性诗歌之价值判断》
2、严寅春:《本欲游仙去,奈何世事牵——读李白〈古风〉“西上
莲花山”》(西藏民族学院)
3、胡永杰:《二十世纪以来李杜比较研究述评》(河南社会科学院)
4、邝健行:(香港浸会大学)
16:20~17:30 组长: 康震(北京师范大学)邝健行(香港浸会大学)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