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华文化认识民族团结

时间:2019-05-13 22:48: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中华文化认识民族团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中华文化认识民族团结》。

第一篇:从中华文化认识民族团结

从中华文化认识民族团结

一、认识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传承

中华文化传统由于具备丰厚的人文蕴含,是中华民族精神之洋溢,具有超越时代的民族共性。五千年中国文化的一以贯之,历久弥鲜,毫无疑问,这种文化的共时性、民族性是其重要原因。

所谓中华民族,是现今由华夏族演变成来的汉族以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总称。不过在古代,“中华”一词却是“以己为中”之意,与“以人为外”的意思相对应,而“华”即有文化发达,光辉四方之义,表现出华夏族自我荣耀的心态。《唐律名例疏议释义》中说:“中华者,中国也。亲被王教,自属中国,衣冠威仪,习俗孝悌,居身礼义,故谓之中华。”这种说法可谓代表了古代中国人对于自我文化的认同心态。

到了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由于面对的是满清政府统治,所以传统文化的中的民族意识自觉体现在以章太炎等人为代表的学术思想中。近代国学宗师章太炎有意识地用国粹激发人们爱国的心肠,推翻清朝的外族统治。章太炎在1907年第15期上同盟会机关报《民报》上,发表了一篇《中华民国解》,其中提出:

“中华”之名词,不仅非一地域之国名,亦且非一血统之种名,乃为一文化之族名。故《春秋》之义,无论同姓之鲁卫,异姓之齐宋,非种之楚越,中国可以退为夷狄,夷狄可以进为中国,专以礼教为标准,而无有亲疏之别。其后经数千年,混杂数千百人种,而称“中华”如故。以此言之,华之所以为华,以文化言之可决之也。

章太炎这一段话值得我们关注,他注重从文化去定义“中华”一词的概念蕴涵,将中华民族的内在血脉定为文化传统,而外在的种族是变易不定的,可以互相融合与变化。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得益于文化传统的薪火相传,为此他大力倡导国学,近代国学思潮正是缘此而振兴起来的。现在看来,太炎先生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中华民族文化成为一种高度成熟、相对独立的精神价值与物质形态的融合物,具有

超越时代与地域的强大凝聚力,迄今为止,华人文化成为海内外无分地域的精神纽带,也说明中华文化积数千年而成的共同民族心理的巨大能量与沉厚的潜质,这是任何民族的文化无法比拟的。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而对天灾人祸而发奋图强、乐观向上的根本原因。

二、从历史发展认识中华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

1、远古时期:约五千年前,易经的阴阳交合变化的思想建立,这一思想影响中国文化至今。《易传》上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是我们民族精神与中华之魂的写照,也是燃照今天的火炬。(易经在春秋战国后又称周易,由周公补充,孔子做十翼进行注释,后为儒学经典)

2、早期先秦时代:诸子百家学说并行;皇帝一般尊崇黄老之学,采用无为而治思想。

3、西汉武帝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时佛教已经传入中原。佛教的传入方式,1、从西域,代表人物鸠摩罗什(高僧、焉耆国王子),2、现考古发现,还有一支从南方传入。

4、大唐是中国文化在当时世界最繁荣的时代。大唐时代宗教有来自波斯的景教(基督教的一支,西安大秦寺考古)、摩尼教,祆教。还有回教等。大唐全国信奉佛教,而皇室尊道教为国教(李姓王朝,尊老子李聃祖先)。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中国文化体系开始建立。过去中国文人案头必备的书籍包含儒释道三教典籍,而非只有四书五经。《菜根谈》是体现儒释道三教合一文化的一本书。

5、中华民族是多民族融合形成的以炎帝与黄帝为代表的两古族融合发展,延向四方,后经夏、商、周及其后的发展,使中国境内的东夷、西戎、南蛮、北狄等各有特长的氏族、部落融为一个以中原族群为主体,包括四方民族的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大家庭。几千年来,炎黄二帝作为中华民族始兴和统一的象征,对于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民族认同和增强凝聚力、向心力,发挥了巨大作

用。而以炎黄子孙为荣,以同源同祖为亲,这已成为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和祖国统一的感情纽带和精神力量。

三、中华文化是理性思想、包容发展的文化系统

1、源于中国人的宗教观

中华民族不是最虔诚的宗教徒,中国人尊崇自己的祖先而超神佛。儒释道三教,没有一家能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宰。

A儒教:位列第一,中国诸子百家之一,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对孔子的崇拜,是思想崇拜。儒教讲究仁者爱人,兼爱天下,中庸,讲究人在社会中做人做事的行为规范。文庙也只是读书人朝拜的地方。其宗教性质很弱。

B道教:中国诸子百家之一,代表人物;老子、庄子,是对三清教主的崇拜,老子列为三清教主之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讲的是认识自然之道。他讲究无为而治,成仙得道,超脱社会,得精神享受。目的是认识自然的本来面目,精神自由,身心洒脱。

C佛教:来自古印度,代表人物;释迦牟尼,其教义讲究因果报应,六道轮回,善有善报。宗教一词即来源于佛教名词——宗上教下(宗上讲的是顿悟,教下讲的是渐悟),现在我们用的许多名词都来源于佛教名词,如思想、境界、意识„„。学佛的最后境界是开悟成佛(佛,觉悟者,人人具有佛性)。佛教是一体系完备的思想体系,佛教认为一切作为都会对你的今生后世产生影响,包括思想(身、口、意),第八识阿赖耶识就象存储器,能存下自己的一切行为,自己做事自己承担,即自己种因,自己得果,没有他人可替代。佛菩萨只是给人们指示了无数解脱因果的道路,并不能替你解脱因果报应。《金刚经》云:“如筏喻者”,即说佛法是渡人到智慧彼岸的船,而非目的地。

D中国文化为什么只选儒释道三教为核心

因为中华文化是以易经思想为基础,儒释道三教文化思想基础是相通的,儒释道三教思想包含了中华文化的理性思想全部,也包含了各宗

教真善美的基本思想,从哲学角度讲其他各宗教的理论深度和广度较三教弱,所以,在中华文化发展中自然形成了以儒释道三教为中心的文化体系。中华文化只选取三教教义的理性思想发扬光大,而非宗教崇拜。中国文化的本身是反迷信的,儒释道三教也认为从来就没有救世主,一切都要靠自己,就象国际歌中唱到的一样。纯粹的宗教思想并不能引起文化层次的共鸣。

因为有各种文化的融合,而非排斥,所以中华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内涵丰富,不断发展。外来宗教在中华大地上要发展,自然选择与中华文化融合的方式,佛教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三、中华文化是民族团结的基础

由于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以她宽广的胸怀包容一切,几千年来形成了中华各民族共有的文化体系,得到中华大地各地域、各民族的认同,也得到包括海内外华人华侨的认同。我们应该以中华文化为中华各民族团结的基石,宏扬中华文化,统一爱国思想,把各民族认同的中华文化的共性发扬光大。各民族、各地方互相尊重对方的文化特性,各民族、各地方的文化特性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各宗教信众互相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只有互相尊重才能和谐发展,只有和谐发展才能创造繁荣的社会文化。

我们应努力学习认识中华文化的思想内涵,加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一员,都应该维护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只有中华大家庭繁荣富强、和谐发展了,每个小家才能幸福安康!加强民族团结就是为了要中华大家庭繁荣发展、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篇:关于复兴中华文化的几点认识

高元龙

(安徽三联学院 思政部,安徽 合肥 230601)

摘 要:复兴中华文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历史使命的必然抉择。民族文化的特殊内涵决定,复兴中华文化就是建设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民族文化的亲和力和向心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为复兴中华文化提供了现实依据,也为复兴中华文化划定了原则方向,即复兴中华文化必须遵循民族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系,坚持走和谐文明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中华文化;复兴;认识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3)05-0122-03 文化是一种复杂而丰富的现象,它的形成发展史实质上就是人类的社会实践史,即人类在面对强大的外部环境挑战以及应接挑战过程中形成的一切成果,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以及制度行为文化等。所以,社会实践是社会文化发展变化的客观依据。同时相应的文化品格也对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例如由于人类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无序的状态,导致自然环境压力和社会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加。这是文化发展的唯物辩证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是实现经济腾飞的目标,也包括健全和完善各项体制机制,社会成员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风尚和国际影响力提升等。因为在文化的复杂系统中,精神文化是对物质文化和制度行为文化的提升和概括,并对其具有强大的反作用,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复兴中华文化即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增强中华文化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一、复兴中华文化的内涵

中华文化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概念,既包括优秀的民族文化如民族精神,也包括糟粕部分;既包括传统的旧文化,也包括其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形成的新文化。正因为这样,复兴中华文化常常被误解为文化民族主义或将复兴中华文化简单化为复兴传统文化等。因此,复兴中华文化首先必须弄清楚何谓“复兴”,以及何谓复兴“中华文化”。

首先,“复兴”隐含着这样的内涵,即曾经相当辉煌,后来由于某些原因中断或退落,现在再次实现辉煌。之所以说中华文化曾经是世界文化的楷模,是因为中华文化不仅创造了自身的辉煌历史,也以其独特的价值文化、实物文化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但是我们必须承认,那是人类在普遍落后状态下的相对突出,而且中华文化在近现代史上是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的,并险些湮灭于强势的西方现代文化之中。所以,民族文化的再次辉煌不是对原有现象的重复或试图回到过去,而是在原有的基础上,结合现当代社会实际实现创新发展并对世界形成吸引力。只有坚持在继承的基础上开拓创新,才能实现源源不断的大发展,才是真正的复兴。所以,“复兴”既是“破”,也是“立”,并且重在“立”,乃至因为“新”而“兴”。正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其既是对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更是在现当代的创新和发展。

其次,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复合型文化,是精华和糟粕的统一体。5000年来,伴随着不同时期的社会实践,中华文化被赋予了不同的时代内涵。春秋战国时期,“诸子争鸣”是中华文化大发展的典型,为此后数千年中华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秦始皇以“焚书坑儒”为代表的文化整顿使中华民族基本上实现了大一统,却使从诸子时代延续下来的学术争鸣噤如寒蝉。西汉初期董仲舒提出“罢诸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学一枝独秀。此后两千多年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几乎都囿于解析儒学经典,尤其科举选拔制度使知识分子的一切思想活动仅在于如何更好地服从和服务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少有创新。即使中华文化在世界近现代史上达到历史的最高峰,但由于缺乏质的飞跃,最终濒临崩溃的边缘。所以说,中华文化虽然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枝奇葩,但不可否认其也有片面性的一面,即使像“大唐盛世”、“康乾鼎盛”这样的大治,也不能掩盖中华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的狭隘性。因此,强调中华文化必须以承认民族文化的两面性为前提。

再次,复兴中华文化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必须从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以及国内和国际等多视角来看待。中国近现代史的屈辱和悲壮告诉世人,能否准确理解复兴民族文化的内涵是实现民族振兴的重要前提。“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自强”等揭开了中华文化试图革旧鼎新的序幕。洋务派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纲领开展自救运动,但这种保守的文化民族主义最终以甲午战败而告结束。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既有对中华文化的自信自觉,但又缺乏创新开拓之实质。20世纪初广大知识分子还掀起研究国学以自救的热潮,如章太炎高扬国学,试图“用国粹激动种性,增进爱国的热肠”。但是袁世凯称帝以及随之而来的尊孔复古的文化逆流,使国人对国学更加厌恶。直至“新文化运动”提出许多新思维新观点,尤其是此后不久的“五四运动”将这次文化运动推向顶峰,可谓是中华文化的一次大解放。文化的本质及其发展史说明,复兴中华文化必须坚持批判继承的态度,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走民族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的开辟及成功,尤其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的开辟,是这种文化复兴理念正确性的最高验证,是中华文化在20世纪实现飞跃的最高表现。因为这些文化现象符合历史潮流,在诸多方面超越了旧的文化传统,如对待中华文化的态度是最公正客观的,文化的参与者是最广泛的,文化成果的惠及者是最普遍的,文化形式是最喜闻乐见的,文化目标是最崇高和最科学的等等。

同时,作为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复兴中华文化不仅意味民族文化在国内的振兴,也包含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内涵。中华价值文化的输出就是增强“中华文化圈”在世界的影响,进而增强中华文化在国际社会的吸引力和亲和力。所以,实施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既是复兴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发展的重要举措。

总之,复兴中华文化必须明确“复兴”的内涵,以及坚持从历史和现实、从国内和国际、从理论和实践等多角度解析中华文化的内涵及其时代价值。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之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决定,复兴中华文化必须以其为指导,坚持走民族化、科学化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之路。

二、复兴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可能性和必然性

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从物质到精神思维、从体制机制到技术科学、从国家政治到个人的衣食住行,无所不包。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深入,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在社会发展中的价值日渐突出,复兴中华文化成为可能和必然的社会课题。

首先,从可能性上说,相对开放与和平的国内外环境是复兴民族文化的重要前提。复兴民族文化不仅意味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也意味着吸收和借鉴各种优秀的文明成果,包括发达国家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为我所用,更意味着在学习和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和突破,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总体上和平与发展的社会环境。因为只有开放的环境,我们才有机会去了解世界,也让世界了解我们,以及自己认识自己。只有和平发展的环境,我们的学习创新活动才具有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三十多年来,中国的改革开放拉近了中国和世界的距离,从而使中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不再是空谈,这既为民族传统文化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也为民族文化的复兴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其次,从必然性来看,独具民族风格的中华文化所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敲响了复兴中华文化的警钟。民族文化独特的内涵和存在形式决定,其对人的影响比其他任何途径都要深刻和久远。纵观当今世界,尤其发达国家不仅注重从经济和政治等方面提升自己在国际社会的影响,也十分注重在文化上实现自己的影响。从现当代国际社会的发展事实来看,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帝国主义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取得相当的成果,并还在更加深入地施加影响。例如20世纪末美国学者塞缪尔·亨廷顿提出著名的“文明冲突理论”,直言不讳现代社会冲突的根源在于不同文明的差异,这实际上是西方文化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的变种。所以,抵制西方文化殖民主义和倡导文化民族主义成为众多国家,尤其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共同选择。由于欧风美雨的熏染以及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以道德伦理为根本的中华文化首当其冲,时常遭受冷遇甚至被歪曲。不仅在国际社会如此,就连部分国人也表现出对本民族文化的不信任和不理解,淡漠民族文化和崇尚西方文化成为相当一部分社会成员,尤其是青少年的价值取向。这是对古老而精深的中华文化历史的极大讽刺。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使中华文化再造辉煌、增强抵御风险能力以及走向世界,是中华民族在新世纪的历史使命。

民族文化是生产力的渗透性要素,尤其在经济社会发展越来越深入的现阶段,是否拥有强大而科学的社会文化是成功的关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所面临的各项挑战和机遇,既为复兴中华文化提供了可能性条件,也为复兴中华文化提出了必然性和紧迫性。这既是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民族持续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

三、复兴中华文化必须强调的几个问题

复兴中华文化既是对民族文化历史地位的肯定,也是对民族文化社会发展性的强调。所以,复兴中华文化必须既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心存敬畏,又勇于开拓创新。复兴中华文化既不是妄自菲薄,也不是自高自大,更不是搞文化霸权,而是在时代的发展中不断赋予民族文化以新使命新内涵,以强化和巩固中华民族的坚强大厦。为此,复兴民族文化必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强调中华文化不等于一般地肯定文化民族主义。对待民族主义,我们既不是全盘否定,也不是一概接受。民族主义能激发人们热爱民族社会的积极情绪,也可能使民族因此陷于保守、封闭和落后的境地。中华民族具有丰富的民族主义历史,尤其在近现代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中达到最高峰,成为中华民族社会发展的精神支柱,但其狭隘性也形影相随,即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的民族主义具有极强的盲目排外、夜郎自大的保“本”情结。其实在今天,我们中的很多人骨子里面还有这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如“中国地广人多,无所不有”,“21世纪必然属于中国”等。在这种意识的主导下,我们容易盲目乐观,自高自大或封闭自守。所以,强调与中国实际发展状况相匹配的中华文化更应该突出“理性”,敢于和善于创新民族文化。因为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保“本”,更要在“本”的基础上走得更深更远。只有这样,民族文化才能真正体现出民族性、科学性和时代性。所以,复兴中华文化既是强调具有民族特性的文化的价值,也不否定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学习一切人类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为我所用。

第二,强调中华文化不等于默认“文明冲突论”。恰恰相反,强调中华文化是要打破所谓“文明冲突论”的谬论。毋庸置疑,当今世界的冲突是此起彼伏的。直观上,我们很容易给之冠以某些文明之间的冲突,诸如“东西方文明冲突”、“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冲突”等等。但是世界文明发展史告诉我们,各种文明的形成发展过程虽然大相径庭,但殊途同归,即都是人类在求生存谋发展中积累的结果。他们之间有矛盾,甚至有对立的一面,但不是彼此冲突的根源。“文明冲突论”的实质是颠倒冲突的原因和结果。因为整个世界尤其自近现代史以来之所以如此激烈地竞争,其根本原因在于对有限的生存发展所需资源的争夺而不是文化对立。所以,解决当今世界之冲突的根本方法在于如何更好地化解利益冲突,形成积极有效的问题解决渠道。因此,强调宣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不但不会加剧“文明冲突”,恰恰相反,由于文化上的积极交流融合将更有益于增强彼此的信任和了解。

第三,强调复兴中华文化不是搞文化霸权主义或文化大汉族主义,而是为更好地实现中国特色的和谐社会的理想。首先,文化霸权主义或文化大汉族主义不符合中华文化的精神实质。中华文化以追求和谐宽容为核心价值。这种道德品格决定,复兴中华文化不会也不能搞文化霸权主义或文化大汉族主义。其次,复兴中华文化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事业是并行不悖的。复兴中华文化的目标就是更好地坚持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特色的科学发展模式,即强调和谐、宽容、开放和科学的价值取向。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也决定,中国的发展只有和必须走和谐发展之路,中华民族的伟大崛起只能是和平崛起。所以,复兴中华文化就是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力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以自己的方式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共同发展。

第四,复兴中华文化必须注重文化体制改革,但是不能把文化体制改革简单化为文化产业化或市场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实现中华文化复兴的必要途径,其目的是使民族文化更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独特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决定,复兴中华文化必须既要加强立法执法部门的监督管理职能,又要注重市场的导向,坚持文化产业化和文化事业化双向发展。对于适合产业化的坚决走产业化的方向,而对于关系民族社会前途命运的重要领域则更适合走事业化的方向。只有坚持两者的统一,才能更好地推动民族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复兴中华文化既是中华民族在当代更进一步发展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文化积极融于世界、促进世界文化交流和发展的义务和神圣使命。文化复兴不是文化民族主义或文化霸权主义,相反这是中华民族对全球化趋势及其后果的积极应对,即积极突显民族文化中的民族特色和民族经验以推动本民族发展,并同时以自身独有的方式为世界文明和发展做出贡献。

第三篇: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民族团结就是说各民族间平等相待,相互尊重,和睦相处,互相合作,共同致于社会建设和促进社会稳定。西双版纳是一个民族成分较多的地区,居住着44种少数民族,傣族主要居住在盆地和平坝周边,其他的少数民族都主要居住在山区。加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和民族共同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和民族人民的大团结。

西双版纳既然是一个多民族居住的地区,那么一定要贯彻“三个离不开”思想,就是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各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处理好民族之间关系,使搞好各民族之间的团结的关键,因此,民族团结是处理民族关系的重要原则,民族团结和民族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民族团结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进步的保证。我们一定要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一切不利于民族团结的言行,以实际行动来捍卫各民族的安宁,祥和大团结。

作为边疆民族一员,我认为要建立好民族大团结,促进社会和谐,一定要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的民族关系。不仅要教育少数民族干部,更要教育好汉族干部,要利用各种途径和形式普及民族知识,使各族干部群众懂得维护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要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团结进步表彰活动,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先进典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西双版纳州努力营造自觉维护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为了维护民族大团结,西双版纳州领导政府已作出了很多典型的事例:经常举办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演讲比赛,大型民族舞蹈大赛,民族才艺展示,举办这些活动,目的是让各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促进各民族文化、艺术的发展,相互地交流,以及增进各民族之间深厚的友谊,来达到促进世界的和平发展。

但是当前还存在着一些影响民族团结的因素,虽然各民族在政治地位上实现了平等,但由于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没:平坝上的傣族人民生活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大多数的房子都是楼房,以及有自己的轿车,农业方面都可以用机械来代替人,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及劳力。而山区上的其他少数民族则是另一番景象,房子还是木房,生产条件差,生活还很贫困。因此,坝上的少数傣族人民有些看不起其他少数民族,会在他们背后指指点点,这些行为是不道德的。

作为边疆一名的民族一员,特别是教师,学生们都是来自四方的少数民族,在他们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相互接触时,教师一定要教育学生,我们虽然来自四方,不管是任何一个民族,我们都是中国小公民,是兄弟姐妹,不能相互歧视、嘲笑。一定要相互关心、团结、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增进他们之间友谊,和睦相处。

民族与民族之间应该人人平等,不应该有强弱之分,因为我们少数民族是一家人,一家人就不能存有私心和私欲,许多少数民族的人们是很豪放很热情很大方的,只要真诚的进行沟通,很多问题会迎刃而解的,并且会促进彼此之间的感情的。民族与民族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了解民族风俗习惯,在进行不断学习、改善过程中,不断汲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使自己各个方面都不落后其他民族。经过政府基层干部领导多年培养、教育,西双版纳州各民族之间已经友好地相处,已经礼尚往来,相互学习、交流。我相信,在各民族大力团结下,西双版纳州的经济、文化、会更加繁荣、昌盛。

第四篇:中华文化(模版)

中华文化发展史

——传承的意义

中华文化浩如烟海,在此我仅取一隅,拿来浅析。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傲然于世。它的发展何其美丽,足以让每一个炎黄子孙穷极一生而叹不能领略一二。

中华文化的起源,充满着浪漫主义色彩,司马迁《史记》的首篇《五帝本纪》就记载了关于这个神秘时期的种种传说,其中不乏有历史的影子,由此中华文化的源来可见一斑。

所谓文化起源者,即是指社会从一个平等简单的结构走向复杂的、有等级的结构(阶级、国家的产生)的变化。其次,文明的形成以国家的出现为标准。国家是文明社会形成的标志,故此夏商周便可称之为中华文化早期发展阶段。在这一时期,先民们以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平原为共同活动地域的核心、以兼容游猎畜牧和捕捞采集的农耕生产为社会经济基础、以传承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华夏农耕礼仪文化为标志,从而凝聚和融合成了稳定的人类共同体,并且创造出了璀璨的青铜文明和成熟的文字。

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从而不得不提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这场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标志着中华文化体系的形成。诸子百家的各种言论不少至今还具有现实意义。至于秦汉,佛教〃道教出现,儒学确立了统治地位,法家学说更是成为了帝王专制统治的实际工具,此不二话。之后三国两晋南北朝毫无疑问的文化受到战火的摧残,不过也出现了新文化,如玄学。

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转眼间我们迎来了中国历史上极尽繁华的文化巅峰!隋唐时,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带来古代文化的全面辉煌。中国高度发达的文明,不可一世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隋唐文化如傲世轻物的诗人,一袭青衫,且歌且吟。大隋之盛世在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空前,随着隋朝运河的开通,南北经济贯通,取得迅速发展。直至唐朝,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一大国,周围国家(中东、印度、日本、南亚等)民族纷纷归附大唐,与之交好,向其纳贡,好不威风!唐朝之鼎盛更是被世人所公认!唐朝,也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唐诗发展的黄金时代,锋芒如子安,狂傲如李白,深沉如杜甫,绝美如义山,平易如乐天〃〃〃〃可不都是唐朝这个至尊的朝代孕育出的伟大诗人!怎一派风雅!可以说,中国人对唐文化是有情的,一往而深。而对于外国人,唐文化无疑也是深刻的,他们称华人为“唐人”,西方华人聚居处也被称为“唐人街”。这便足以证明,唐文化与华人不解的情结和对世界的影响。另外,隋唐科技成就对我国文化历史贡献巨大。农具、数学、天文、科技的发展为劳动力提供便利条件。为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经济发展,教育完善奠定基础。盛世繁华恰似彼岸繁花,美之极致不外如是。那么,在隋唐文化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宋元文化又如何呢?它在史书上的风华又羡煞了几多“旁人”?史料记载,宋元时期,社会相对稳定,北宋的建立,结束了五代十国长期分裂割据的混战局面,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有了显著的发展,城市繁荣,航海和海外贸易兴盛。元朝时国家统一,疆域辽阔,民族大融合出现了高潮,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往频繁,海陆交通便利,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这一切成为宋元文化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宋元的文化是灿烂的,与《史记》并称“史学双壁”的《资治通鉴》,成熟的宋词元曲,风格多样的绘画书法均现于此时。

上下五千年,这是古代中国的悠久。天朝大国,这是古代中国的自衿。可“昔日之得,不足以自衿;后日之成,不容以自限。”明清时期,与统一的封建专制帝国的晚年阶段相适应的明清文化,其显著特征是,较先秦、汉唐儒学更富于思辨色彩的新儒学——宋明理学,成为社会的统治思想。但另一方面,与资本主义萌芽相适应的,又出现了带有一定反封建色彩的早期启蒙思潮。明代中后期市民文学兴起,生动活泼、富于民间生活情趣的市民文学,较之明代前期内容空虚、徒具华丽形式的“台阁体”文学,以及前七子、后七子“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文学复古运动,都是一个巨大的跃进。至于清代出现的《儒林外史》、《红楼梦》等作品,则在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上揭示了封建制度的病端,将古典现实主义文学推向高峰。由于经济领域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遭到摧折,而封建专制政治在明清两朝进一步强化,并日益加剧对文化的干预,所以十七世纪前后一度颇有气势的早期启蒙文化中道受挫,在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前半叶转入低潮,很少为人所论及。明清两代在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大贡献,便是官方调动巨大人力物力,对几千年浩如烟海的典籍文物进行了收集、钩沉、订正、考辨和编纂,许多私家文化人也为此付出毕生精力。明清两代,尤其是清代,在整理古文化方而所做的工作确乎是空前的,显示了强盛、统一的封建帝国的博大气象。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中华浩大壮阔的文化发展史如绵延千里的锦绣画卷,起承转合尽显风流。依稀往昔,似恢弘乐章回肠荡气!传统文亲身体验,这是众所共见的,至于传统文化的未来,传统文化的过去如此这般,传统文化的现在我们正必将由我们一起创造!

第五篇: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兼容并蓄,和而不同,从洪秀全的金田起义、康梁的维新变法、何子渊的教育革新,再到孙中山的民主革命,无不得益于炎黄子孙始终以国家民族大义为己任、敢为天下先、善为天下先、屹立潮头、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华思想指的是传统上中国内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继承的思想模式,或可称之为一拥护中华文化的意识型态,其亦包含了对待异族、异国的态度和思想。中华文化和思想具有最高的价值,不承认汉民族以外的异族的独自文化的价值,“化外之民”是教化的对象。也被称为“华夷思想”。

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中华文明史源远流长,若从黄帝时代算起,已有5000年。有学者指出,中华民族有“三十万年的民族根系、一万年的文明史、五千年的国家史”。举世公认,中国是历史最悠久的文明古国之一。一般认为,中华文明的直接源头有多个,而其中又以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为主,中华文明是多种区域文明交流、融合、升华的果实,学术界一般称之为“多源一体”的文明形成模式。

中华人民共和国将中华文化定义为中国所有民族(即中华民族)的文化总汇,但由于汉族是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并且汉文化在中国历史上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所以普遍认为汉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主体。由于历史上越南、琉球和朝鲜半岛曾是中国王朝的一部分,并长期受中华文化的影响,所以有历史学家认为历史上的越南、琉球和朝鲜的文化亦属于中华文化,但由于二十世纪越南和朝鲜废除了汉字教育和汉语教学,所以今日的越南和朝鲜半岛和中华文化已没有直接的联系;而琉球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已被日本长期殖民统治,其文化和中华文化已经产生了巨大的区别;另外中华文化亦被日本部分人民尊称为“日本文化之母”,所以日本文化有选择的继承了中华文化,虽然在日本文化中能寻找到部分中国文化的影子,但日本文化和中华文化已是两种不同的文化,近现代以来由于中国的落后、日本的崛起导致二者更大的疏远,所以学者们普遍认为日本文化是中华文化、西方文化和日本土著文化的杂交体!此外中华文化还影响了中国周边国家和地区(例如东南亚国家等),并通过华人世界影响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趋势!

原荒时代,先民知识未开,见大自然各种现象,如地面上的山川河流,气候变化的风雨雷电等等。因不了解,而心生疑、恐怖。对于这些疑惑要想获得答案,只有去向「巫」就教。巫对于这种现象,经过观察,思考,分析等过程后做出的结论是风有风神,雨有雨神,雷有雷神,电有电神,其它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无不是各有一位神在主宰。神主宰论,现代人看来太不科学,太迷信了。但谁敢保证当代科学家对宇宙现象所做的解说,等千年以后,不会被推翻而指为迷信,反科学的呢?

近代考古在中原地区发现的裴李岗文化、贾湖文化等,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已经进入以原始农业、畜禽饲养业和手工业生产为主,以渔猎业为辅的原始氏族社会,其中出土的龟甲契刻符号与约3000年前的殷商甲骨文有类同和相似之处,是目前中国乃至世界发现最早与文字起源有关的实物资料。当华夏文明在中原发展的时候,现在的中国疆域内还分布着其他各种文化。其中,距今5000年到10000年的文化,近代以来考古发现的金陵北阴阳营文化、高邮龙虬庄文化、嘉兴马家浜文化、余姚河姆渡文化、含山凌家滩文化、潜山薛家岗文化、天门石家河文化、巫山大溪文化等,分布于长江下游、中游和上游等地。三星堆遗址发现的古蜀文明,更是达到了非常高的程度。

中国地域辽阔,各地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逐渐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且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除了主体民族汉族外,藏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也拥有具有自己特色的地方文化。中华文化主要可分为几个地区:河南、山西、陕西、河北、山东一带的黄河流域;四川、云南、贵州一带的长江上游;湖南、湖北、江西一带的长江中游;安徽、浙江、江苏一带的长江下游;东北地区;内蒙古地区;新疆地区;西藏、青海以及四川西部等地的藏区;广东、广西一带的珠江流域,福建的闽江流域等。

在春秋战国时代,周朝的封建制度崩溃,诸侯们互相讨伐。中国的知识份子或探讨救世的学问,或发明各种学术以利诸侯争霸。造就了中国思想史上最活跃的年代。那时期产生的各学术,总称为诸子百家。

中国神话,中华文化与历史的瑰宝,通过口耳相传或书面文字记载等各种形式流传在寓言、小说、宗教、舞蹈、戏曲中。某方面而言,上古神话会被假定是历史真实的一部份,最初的文字记载散见于《山海经》、《水经注》、《尚书》、《史记》、《吕氏春秋》等古典中。根据学者袁珂的分类,现在的中国神话可分为“神话”、“传说”和“仙话”三种,而在晋代至明清时期,中国文学史上又出现了一种被称为“志怪小说”或“神魔小说”的类别,当中很多是参考了神话、传说和仙话,其中有名的当属《封神演义》、《西游记》及《聊斋志异》等。

一只龙与一只凤组成,意思代表阴阳,也就是男女,由于汉族人口众多,占据了中国历史发展大部分,所以延续了中国最古老的动物龙和凤,作为自己民族的标志。龙飞凤舞,是中原地区与南方地区的民族标志。

中国人自称是“龙的传人”。中国的帝王自称“真龙天子”,具有权威的象征。龙是一种在中国传说中虚构的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龙在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龙与凤凰、麒麟、龟一起并称“四瑞兽”。(也有许多典籍和史书著作中提到“四瑞兽”分别为:猰貐、居、貔、狻猊。)青龙与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天文的四象。

在中华文明的历史长河中被现代中国人称之为汉服的服饰从三皇五帝到明代千年岁月中代表了中华文明的主体服饰,明朝末年清朝满族统治者进入关内后,通过剃发易服的方式强制汉族人民身穿满族服饰,使得中原地区的汉族传统服饰一度中断。当前可以看到的中华服饰主要有:汉服和各少数民族服装等

汉字文化圈是指中国以及受中国皇帝册封的周边国家或民族。这些中国周边的国家或民族以文言文作为交流的媒体,从中国历代王朝引进国家制度、政治思想并发展出相似的文化和价值观。在政治方面,上述的国家或民族与中国保持着相对的独立性。汉字文化圈的覆盖地域与现代地域区分所指的的东亚地区有的很大的重合部分,包括了中国、越南、朝鲜半岛、琉球和新加坡等地,此外还包括世界各地保留着中华文化传统的华人世界。通常日本学者也会把自己包括在“汉字文化圈”内,但也有部分日本人觉得自己是西方文化世界中的一员。汉字

汉字不仅在华人地区中存在,也被日本、韩国、越南等非华人国家使用,是传承中华文化主要载体。汉字是在图形符号的简化过程中形成的。在山东省泰安市发现“大汶口陶符”距今约6000年,已是汉字诞生的雏形,比殷墟甲骨文要早2000多年。商朝的殷墟出土的动物甲骨上的甲骨文为现在所发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同时青铜器上的钟鼎文也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先秦的文字颇不统一,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将汉字发展分化,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改秦国的大篆为小篆,结束了文字分化的历史。

小篆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有新的形声会意字出现,让文字记载更为准确精密。小篆笔画以曲线为主,后来逐步变得直线特征较多、更容易书写。到汉代,隶书取代小篆成为主要书体。隶书的出现是汉字的一大进步,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结构的基础,成为古今文字的分水岭。今天人们书写方式有隶书、楷书、宋书、行书等等。由于现代中国大陆进行简化字改革,如今的华人社会里存在繁体中文和简体中文两种主要书写系统。

自从汉朝开始独尊儒术后,中国开始了2000多年的儒学教育。隋朝时确立科举制度,宋朝时开始兴建书院。

19世纪末20世纪初,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丘逢甲等人开风气之先,排除顽固守旧势力的干扰,成功引入西学(美式教育),创办新式学校,将平民教育纳入满清朝廷的视野。清政府迫于形势压力,不得不对教育革新网开一面,于1905年末颁布新学制,废除科举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新式学堂,西学逐渐成为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虽然直到宣统元年(1909年),沿袭中国1300多年的“八股取士”制度才真正废除,地方科举考试才真正停止。但是,教育方式的这一根本性变革,有意无意间从思想体系上动摇了满清皇权的根基,大批思想进步锐意创新的社会精英以及血气方刚的年轻新锐随即脱颖而出,为后来风起云涌的革命积蓄了巨大能量,为满清王朝的覆灭奠定了基础。

如今大陆地区主要实行高考制度来选拔学生进入大学;台湾地区则是以学力测验制度来选拔学生进入大学。

自古以来,中华文化对中国周边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形成了相对独立的中华文化圈、儒家文化圈,这一地区除了中国外,还包括日本、朝鲜、韩国、越南、琉球等地。

中华文化也对世界其他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文化,以及科举制度、四大发明、航海造船等等,是欧洲近代启蒙运动的重要思想源泉。

虽然汉族开创了中华文化的起源,但在千年以上的时间,文化亦逐渐扩散至东南亚诸国,与其他同样持有中华文化的不同地区民族共同发展。所以虽然中华文化包含汉文化本身,且使用汉字记载传承思想,但中华文化的范畴大于汉文化,所以中华文化亦包含满族、藏族、蒙古族等不同民族的文化。

总而言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下载从中华文化认识民族团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中华文化认识民族团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华文化

    2011中华文化人物颁奖典礼在深圳举行 2011年12月15日来源:凤凰网 12月14日晚,由中华文化促进会、凤凰卫视主办,中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华侨城集团公司协办,深圳东部华侨城有......

    从镜中认识自己[本站推荐]

    从镜中认识自己站在岸边遥看无际的大海,顿时豁然开朗,心胸变得广阔。此时,大海是一面镜子,它让人们看到了自己心胸可以这般的广阔。脚踏着大地,这一片黄土地滋养着我们;捧着一?g黄......

    中华文化故事

    中华文化故事:以逸待劳的典故 古语有云:“与其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望洋兴叹,不如破釜沉舟。与其杞人忧天,不如防微杜渐。与其身心交瘁,不如以逸待劳。与其捶胸顿足,不如亡......

    中华文化主持词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今晚我们在这里举办主题为“续读名家诗词,铭记中华精髓”的中华诗词大赛,目的是为了让我们亲近中华经典,诵读精美诗篇,让学院学生重拾童年的记忆,感受诗......

    弘扬中华文化(本站推荐)

    弘扬中华文化,共建和谐社会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而和谐文化,根据我个人的理解,它应该是从祖国传统文化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

    中华文化经典选读

    中华文化经典选读 --庄子读后感 万物尽然,而以相蕴。 在中国古代的文学史上,有一类书可以称之为“奇书”。这类书既是思想深邃的哲理之书,有闪耀着文采精华;既充满诗意的感性文......

    传承中华文化

    传承中华文化 共筑精神家园心得体会 最近学校倡导我们阅读《传承中华文化共筑精神家园》这本书。一开始我对这本不起眼的小书不屑一顾,心想:就这么本破书用得着这么大动干戈......

    中华文化概论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论文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价值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社会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基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理念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