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东京物语到东京家族- 苏枕书
从《东京物语》到《东京家族》
http:///note/263116641/
嘉庐君:
见信好。这两周天气不很好,也提不起什么精神给你回信,很抱歉。学校已放假,日常不大出门,开门看看山,有时候扯絮般下起雪,不出半晌又停了。春节过得还好?我在这里是不过节的。
上周三进城看了场电影,山田洋次从影五十周年的纪念作品——近来票房很好的《东京家族》。故事设定与六十年前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几乎一样,广岛乡下的老父母进城看望东京的儿女,大儿子是医学博士,经营一家诊所。大女儿开理发店。不同的是《东京物语》里的次子昌二已战死,留下未亡人纪子。在长子长女都为侍奉父母而为难之时,纪子则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老人。《东京家族》里的次子昌次则做着父亲不认可的工作——舞台美术,父子关系冷淡。女友纪子的出现缓和了这一家的关系。纵然《东京家族》和《东京物语》一样,是关于衰老和死亡的悲伤故事,《东京家族》却仍有一层温柔暖和的色调。
亲情片是日本人非常拿手的题材。单单老父嫁女这一种故事,小津就讲了大半辈子。当代导演里,我喜欢的还有是枝裕和。去年他拍了一个电视剧,叫《回我们的家》,也是讲居住在城市的年轻人与留守乡下的老人的故事。和我们电视剧里时常表现的婆媳关系相比,日本的家庭冲突没有那么剑拔弩张,更多是冷淡、疏离。完善的社保体系下,老人有足够的养老金,与儿女分居,老病时或请住家保姆,或入住老年保健所。临终时儿女们才从各处赶来,行李箱里准备好参加葬礼的黑衣——这也是平常事。
回到《东京家族》,有许多令人会心一笑的小细节。老父母第一次到东京,打车去长子家。路上老母亲絮絮叨叨,吩咐司机怎么走。年轻的司机无奈指指导航仪,我有这个呢。老母亲还没有明白,老父亲就扯扯她的衣袖,指指导航仪。二人比划了下,其实都没有明白那新鲜的小玩意是什么。长子长女没空陪父母,叫弟弟昌次来。昌次领着老父母游东京,坐观光巴士,到一个景点都会说,请往哪里哪里看,现在到哪里哪里了。这一幕《东京物语》里也有。老父母很认真地随着广播东看西看,昌次很困,一直打瞌睡。小津很喜欢拍公交车,大家都随同样的节奏颠簸着,音乐很愉快。平成时代的巴士比小津昭和时代的平稳多了,浮光掠影地在东京街头荡漾着。
小津很喜欢在电影里安排歌舞伎、能乐的场面。2011年原田真人拍井上靖的《初秋》,讲初老的男人与年轻女子的恋情,有一段场景在东福寺。他们宿在寺里,夜里看小津的《晚春》,黑白胶片上,父女去看能乐《杜若》,台上的杜若花精缓缓唱着,很寂寞。《东京家族》里也有一段繁华的歌舞伎全景,镜头停留了好几秒。突然一转,到了后台的昌次身上,正忙着搬道具,这就是不被父亲理解的工作。
老夫妇被儿女遣到海边宾馆,二人坐着并肩看海。远处有年轻人蹦蹦跳跳逗狗。老母亲费了好大劲才站起来,一对年轻人恰好朝气蓬勃地跑步路过。凡此种种表现,都是山田洋次爱用的。
转折从老母亲的死开始。《东京物语》的情绪很节制,儿女们接到病危电报尚懒洋洋彼此求证。《东京家族》则不吝挑动观众的泪点,从医院到老家,儿女们念及哀哀父母,生我劬劳,都很难过。观众也是此起彼伏的抽泣。山田洋次和小津毕竟很不同,一样的故事,小津是寂寞极了,春夜静静看能剧那样的寂寞,酒已喝尽。山田洋次是幽默温情,从《幸福的黄手绢》《寅次郎的故事》一路走来的风格。因此《东京家族》催泪,《东京物语》则是欲哭无泪。在此一并向你推荐。
松隐
癸巳正月初九 雨水
第二篇:《东京物语》观后感
《东京物语》观后感
《东京物语》是一部拍摄于1953年的日本的黑白文艺电影。影片讲述的是一对来自小城市尾道的年老夫妇,到东京探望已经成家的子女,在东京居住的几天,老人在东京受到冷遇,返乡后,老妇病逝。子女们回家为母亲送终,随即又一个个离去,留下父亲孤独地面对人生。其中包含着生老病死的喜悲,以及世俗之下人情冷暖的无奈,平淡无奇却又真实贴切地向观众们表现了生活的常态,是那个时代日本社会的缩影。
一部安静到极致的电影,两位老人几乎自始至终都带着谦和的表情。也许其中有日本文化的原因,看着他们那样的礼貌与隐忍,内心总是无法抑制地隐隐作痛。朴素的构图、几乎没有变焦和移动镜头、简单的画面衔接,洋溢着一种克制的美。固定的低机位拍摄,一种平和的视角、静观的态度。用镜头语言,将工业化、城市化给传统家庭情感关系带来的冲击表现无遗。平淡、细碎的情节,静默、从容的镜头,内敛、隐忍的表演… 如同一条缓慢流淌的生命之河,平静的表面下,隐藏着汹涌的暗流,携裹着那些微凉的落寞和感伤,无声无息地,将自己的心吞没。片中的台词很精妙,总是那么平淡、不动声色,但细细咀嚼,便可以体会到其中更深刻的寂
寞与沧桑。人物感情的冲突,都隐藏在细微之处,伴随着那些若隐若现的细碎感伤。
影片的背景是战后的日本,工业化的进程促使城市化的加速,在急剧变化的社会中,战后年轻的一代人开始有了新追求,许多生活在小城市和乡村的年轻人开始涌向东京这样的大城市寻求发展。离开了父母的年轻人逐渐在城市中建立了自己的小家庭,而构建在传统家族制度上的家庭关系受到严重挑战,并逐渐瓦解。代表着都市与乡村,现代与传统的两代人的价值观之间的冲突构成这一时期日本社会的主要社会心理。战后的日本社会处于一个高速发展的、竞争激烈的时代。尤其在大城市,生存的竞争尤为突出,生活的压力迫使人们不得不更着眼于当前的生活,人们必须通过努力的工作维持生活的水平。与其说是子女成年后远离父母,渐渐的不孝敬父母,毋宁说这是人类的异化过程。连最美好的亲情也因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而疏远了,于是回到小津想表达的主题,对人生的失望。故事中,因为生活的重压已经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大的社会环境下促使小庭的分崩离析。生活的掌舵权,其实并不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现实生活的重压、现代生活节奏的紧迫,容不得我们放缓脚步等一等身边的老人,扶一扶我们年迈的双亲。人性并不完美,同时又让人感受到一种不抱怨的平静,不抱怨的宽容。就像影片末
尾纪子与京子的对白,纪子都是面带从容的微笑的。这种理智乐观的生活态度,或许正是我们在社会生活当中应该学会的,它会帮助我们理解生活中的不堪,以及渡过心理上的种种难关;也是我们在给案主提供帮助的时候,可以灌输给他们的一种积极而不失温婉的处事态度。我想我们需要扮演的也正是像纪子一样的角色,我们不仅要在照顾到老年人特殊的生理变化,尽可能充分提供老年人身体健康、生命安全的保障,更要注意让他们学会适应年纪增长带来的社会角色功能变化以及家庭定位变化,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
也许儿女们未必不爱自己的父母,他们相信自己是爱的。只是当他们承受着城市的生活压力、习惯着城市的人际方式,儿时与父母间的那种感情,渐渐被他们遗失,只剩下一种成人间淡漠、疏离的责任。不可避免地想起自己在维持亲情上的懒惰.而往往这些悲伤的想法在心中偶尔停留之后,自己并未试图弥补什么。
一代人从外部世界的剧烈冲撞中体验着历史断裂的伤痕,有的人带着些微的伤感,在哀叹中告别,这就是《东京物语》带来的断裂的体验。而对于几乎与几十年前的日本处于同样剧变过程中且有着一脉相承传统文化背景的中国,即如何在一个失范的社会内部建立起新的社会话语体系,这值得我们深思。
《东京物语》表达的是困惑,是一代人无法建立主体的疑问。在此之处,文化的分裂不可避免:许多人选择的是顺应以机器工业
为代表的单向度社会,而小津们选择的是传统。在现实的打压下这种传统是趋弱的。
第三篇:东京物语观后感
东京,樱花散落的。
好久,好久都没有翻看一些的过去的东西,貌似生活总是让我们窥视着未来,对于过去总是一句“过去的就过去了”然而,阳光闪耀的今天,还是一往憧憬的我悄悄点开了一段过去的回忆《东京物语》。黑白的画面,对不上口调的翻译,一些并不华丽的影像让我不经意想起了许久以前的那场战争,听过硝烟弥漫却从来未亲眼见证过,惊心过从来没有体验过那样的恐慌,一个画面已让我措手不及,经历过如此年代的这两位老人,亲情、友情、生离死别这一段平凡而又不平凡,真诚慈善总是让我想起自己的亲人。随着情节的发展人性的善恶被不断的放大,是生活所迫还是本性缺失,几天过后,大儿子与大女儿相继表现的冷淡起来,也许他们要工作,也许他们要生活,也许是这个世界让他们淡化了,两位老人在他们的眼里越来越平淡,平淡到似乎可以不用花费太大的心思去照料,这时却衬托了最美丽的人物——纪子。昌二的妻子,即是二位老人的二儿媳妇,昌二由于战争离开了,当纪子见到二老时却没有因为失去丈夫而对二老冷淡,依然是那样的真诚的对待二老,纪子带二老四处游玩,还带二老到其住处,虽然没有大鱼大肉,但是一片真心却始终让人感动。故事就是在这样一种自然的状态中流动着,告诉我们生活就是这样,没有任何做作的地方。当老人即将离开的时候一家人守侯在老人的身旁,等待着这一刻的静静来到,老人很安详的离开了,悲痛、哀悼、举行告别仪式,一切都在自然的发生着,离开母亲后大家聚在一起吃饭,子女们更多的是考虑匆忙离去,只有纪子留下了,因为做子女的只想到了自己、自己的小家,忘记了自己的父亲,实际上这个时候最需要安慰的是父亲,他是最最悲伤的,他是很难一下习惯这种生活的,他最需要孩子们陪在他的身边,给他一些安慰,给他一些寄托,给他一些欢乐,可是没有一个子女这样做了。只有纪子,这是一个多么善良的举动,她留下来了陪老人几天,老人非常的感动,在纪子临走前,老人说出了肺腑之言,纪子是个好人,比自己的子女对自己还要好。并表达了老伴对纪子的好感,最后将老伴生前所带的一块手表赠送给了纪子。看到这里你会忽然感受到人间的真情是这样的可贵和珍稀,人性的自私是无法改变的,丑陋的人性这时得到了彻底的放大,与自己的儿女相比这一个已经失去丈夫的儿媳妇却是这么的毅然,相形见绌已然得到了完美的诠释。
最后老人一个人在窗前孤寂的坐着,说了一句真真切切的话,“一个人的生活,时间过得特别的慢”。
这一幕无所不能打动我们的内心,想想这时自己的亲人,也许他们还健康,也许他们说什么都不需要,可是总有一年,总有一天,即将离去的那一刻你我心中是否可有抱怨,是我们欠的太多了还是现实欠我们太多了,珍重吧,请别让他们孤寂,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时间过得特别的慢”。
第四篇:观东京家族有感
观东京家族有感
没有看过小津安二郎的《东京物语》,影片整体上拍得很精致,真实的生活大概就是这样。
长子幸一,医科博士,自己在东京开办诊所,是父亲的骄傲。稳重成熟的外表之下难免让人觉得过于严肃,只认可成功且有抱负的人生,对弟弟和自己的孩子都过于严厉了。对自己的两个儿子态度粗暴,从来没有想过好好的与他们沟通,就连妻子文子也是这样,动不动就把小儿子推到一边,完全不顾小孩的感受。见到父母之后,母亲谈起小儿子幼时的同学,小儿子随口只是说这同学高中时候是不良学生什么的,大哥居然就在旁边训斥弟弟,你自己先能够生活自立了再去评价别人吧。可见在他看来,弟弟过着的就是不良学生一样毫无价值的人生。
女儿滋子,大概是影片中最让父亲伤怀的孩子,被滋子拒绝住在她家以后,老夫妇两个坐在广场,父亲喃喃道,女人是不是一结婚就走进了坟墓,结婚以前那么柔顺可爱的女儿现在居然也变得如此薄情寡义。建议父母住到宾馆里去的也是滋子,就连母亲生命垂危的时刻,还在抱怨为什么要在这么忙的时候发生这种事情,对弟弟也是这样,自己不去车站接父母,弟弟去错了车站还被姐姐埋怨真是笨蛋,连车站都记不清楚。
弟弟,昌次才是最可爱的孩子。影片中有两个片段印象深刻,开头父母到了长子家中,跟长子和女儿的画面固然温暖,但是整个气氛却略显沉闷,小儿子一进家门跟母亲之间的那种亲密的互动,浓浓亲情才透出来。再有就是母亲躺在医院的病榻,长子与女儿的冷静,还是一样沉闷的镜头与气氛,直到小儿子到达医院抱住母亲痛哭,说着跟母亲聊的那些事情,整个画面才活了起来,一下子悲痛就涌了出来,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影片开头姐姐埋怨昌次去错了车站,还有哥哥的训斥,昌次都讪讪的不言语。反倒是小侄子看到昌次各种亲热腻歪,远比自己父亲亲热的多,昌次还对侄子说要好好学习,不要像自己一样学习不好会让父母伤心。
母亲赶去昌次的住所,心想必然是各种脏乱差,结果干净整洁温馨有加,母亲给昌次做饭吃,昌次一点也不客气,只顾自己吃喝,真真就是母亲注视下的小男孩,反观父亲对昌次的不信任,认为昌次不努力生活才会这样糟糕,母亲对昌次的评价顶多只是一句:这个孩子就是这么怪性格。
本质上,父亲与长子幸一对待孩子的态度基本相似,孩子有出息,自己就觉得骄傲,他们看来这才是孩子该做的事情,所以就算爷爷奶奶千里迢迢来东京,长孙还是一样要去补习学校补课,不参加与爷爷奶奶在一起的一切娱乐活动。
对比影片最后,父亲对昌次的看法也发生了极大的转变,认为昌次温柔的性格才是他最可贵的地方,正是在提醒父母对待子女的看法需要改变,并不是传统一味认为的有出息的孩子才是好的。
影片中两个地方耐人寻味,父母还没到的时候,媳妇来子说,晚饭做牛肉火锅怎么样啊,还需要再做个XX吗?幸一却一副不置可否的表情,大概也是觉得会很麻烦吧,比起父母热情的为每个人准备礼物真是不禁感慨,父母只是孩子的过客,孩子却是父母一生的牵挂。最后幸一说,要父亲跟他一起去生活,妻子来子却道,我觉得这样也很好,不过你是要准备扩建房子么?表面的热络下面还是藏不住的冰冷。老家里,邻居都会帮父亲每天洗衣服,各种照顾,身为子女却连一容身之地都不愿意提供。
父亲还对子女们说,真是不好意思麻烦你们回老家,你们妈妈会高兴的,女儿分分钟就开始惦记母亲的遗物,只有昌次一脸不高兴说姐姐太过分了。最后姐姐临走还说昌次你留下陪父亲多呆几天,就是这样只说不做,贪婪有加,让人生厌。
影片结尾,父亲发誓再也不去东京了,因为东京不是他的家,有老伴的地方才是家。
第五篇:东京家族之1000字观后感
东京家族之1000字观后感
因为喜欢一个演员看了一部电影,一百四十分钟的影片并不觉得冗长,反而看完还意犹未尽的沉浸进而十分想写一篇影评。第一次写影评,此前参考了很多豆瓣资料,更觉影片的深层意义所在。当然个人感受只是凤毛麟角,对于影片所给我的启示感受,影评只是参照物般的随笔,很多的自然在心里沉淀为所谓的个人成长启示录……虽然好久好久没有提笔了。也好久没有看过处理方式很细腻入微的电影了。有种很过瘾饱满的感觉。对电影更有了深层度的透析,看电影,不是随人流可乐爆米花一百多分钟简单的影像跃入眼帘然后人走位空即刻跃出电影表层。它真的是生活的写实,感情的融合,现实的启示,至少这些,我觉得这部电影真切的做到了。
影片主要围绕两个老人从小家乡到东京探望他们三个儿女所展开,整个故事细致的描绘了家族之间感情的羁绊与丧失,老人同孩子的共处,人的年华老去和死亡等一系列问题。节奏平缓,全戏是没有高潮的,正是这种平缓,创造出于无声处听惊雷的效果。可正是在这样沉静的故事中,我感受到了电影与生活真正接轨的久违的感动。影片叙事的方式极为平实真诚,以纪实的方式,将极为简单的故事娓娓道来,非常流畅。乡下年迈的父母到东京探望自己的儿女所经历的一些列的遭遇,子女忙于工作,疏于照顾父母。在别人艳羡他们的子女很有出息的同时,也只有他们自己深知,自己并不感到快乐,子女都不在身边,两个老人孤独地在老乡相依为命。影片中母亲去世的情节,平淡安详。整个故事如行云流水一般,不紧不慢,正如一杯清酒,但酝酿着浓浓的亲情。
影片时常会出现老夫妇因为儿女工作繁忙无暇陪伴在偌大的东京城市面对日起日落相互伴坐的寂寞身影,他们时而轻描淡写的交谈,时而沉默相依,他们像多数老一辈懂礼数的人不愿麻烦子女,却难掩在陌生城市的不知所措。那些不言而喻的无奈看得我颇感心酸。
《东京家族》翻拍自小津安二郎导演六十年前的经典名作《东京物语》。在原有的剧情上略作改编,加入之前重创日本的“3.11”大海啸情节,紧贴着时代的脉动,看来特别真切。但《东京家族》的过程与结局更残酷一些,似乎在提醒我们不断流逝的时光中只有无常不会消失,当它毫无预警地出现在眼前,即便再难接受,生活还需继续,仍需继续。
喜欢这部电影最大的原因还是平淡的叙事风格符合了自己的胃口,平淡的亦是最浓厚的。像是品了一壶百年好茶,入口甘甜清新,味蕾翻腾着芳香涌入胃内,一股茶流不仅让你品其甘甜味,也能身心开朗冥思一花一树一世界的境义。好电影,也如好茶这般,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