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

时间:2019-05-13 22:32:0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

第一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背景: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学生对于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进位、退位等思想和技巧已经基本掌握,二年级下册还将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口算。本单元在整个学段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

3.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4.用画图的方法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5.通过连贯思考解决连续两问的实际问题

二.编排特点

1.将笔算教学与解决问题的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习计算的同时,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

2.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突出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鼓励学生在动手实践、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体会数学的学习方法。

4.选取学生熟悉、富有儿童情趣、具有相关联系的学习素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目标

1.借助小棒,圆片等 直观学具的操作,使学生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理,能正确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式题。

2.使学生掌握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竖式的简便写法,能正确、灵活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包括含有小括号的)。

3.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感受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有着密切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四.教学措施

1.充分利用教材的情境图,用情境图中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2.充分把握笔算加、减的编排顺序及前后之间的联系。着重解决竖式计算中如何对位,从个位加起,满十进一等 的问题。

3.引导学生充分利用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旧知学习新知。

4.关注学生对计算过程和方法的理解,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教学,重点在于学生对其计算方法的理解和灵活运用。

5.注重沟通口算和笔算的联系。在进行笔算时,其计算的过程都要用到口算,因此在教学中要把笔算同口算联系起来,从而全面提高学生100以内加、减计算的能力。

五.教学时间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进位)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退位)5课时左右

3.两位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5课时左右

4.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第二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

法和减法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www.5y

kj.co

m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要求:

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计算,并说明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单元教学重点:在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2---P13例

1、例2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1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实践应用、练习二第1题交流算法并汇报。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4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4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4想一想。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自己试着写一写。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15---P16练习二

教学目标:、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

2、总结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4、5题。教师巡视、指导。做完以后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指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3、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6题。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4、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5、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7题。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6、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8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

8、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0题。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9、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1题。

(1)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2)说说题意,该怎么买?有几种买法?独立列式。

(3)独立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8例1,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教学例1.仔细地观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56-22,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18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四、布置作业

第五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9例

2、例3

教学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教学重点: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教学难点:

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教学例2。

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

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

2、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3、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完成第19页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

3、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0---P21练习三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巩固练习、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1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1、2、4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4、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

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

6、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三、强化练习、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第七课时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

教学内容:

课本P23例

4、例5

教学目标:、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问题。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汇报。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4、出示题目,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

2、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

(二)教学例5、出示题目,生独立完成。

2、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小结方法。

(三)、完成第24页做一做。

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

(四)、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4,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八课时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5---P26,练习四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的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二(1)班原有38位同学,这学期又转来5位同学,二(1)班现在有多少位同学?这道题该怎样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自由说。

二、合作探索

、完成练习四第3题。观察题目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信息?独立列式。

2、完成练习四第8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选题说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汇报、归纳。

3、完成练习四第7题。观察图中的信息。说说优惠的意思,和同桌交流问题。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思路。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完成练习四第5题。观察图,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并汇报:怎样做可以知道少得几票?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四第6题。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怎样做可以知道小玉攒了多少钱?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汇报解答方法。做了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

五、布置作业

第九课时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课本P27例

1、例2

教学目标:、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口答。

7+6+5

8+9-13

24-10-7

20+30+10

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2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完成28页做一做。

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五、布置作业

第十课时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课本P28例3、4

教学目标:、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十一课时

练习五

教学内容:

课本P30-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算。P30练习五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0练习五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P30练习五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五第9题,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独立列式,反馈。

4、完成P31练习五第13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完成P30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P30练习五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1第1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5、完成第12题。说说题意,小组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6、完成第14题。讨论思考方法,交流算法。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十二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32例5

教学目标:、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看,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写生,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二、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

男生有多少人?

美术兴趣小组有多少人?

2、知道了什么?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3、怎样解答?

我们有两个问题,应当先解答哪一个问题呢?

生:先解答男生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为什么呢?

因为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求男生人数呢?说说你的想法。

4-5=9(人)

一共有多少人呢?

9+14=23

4、解答正确吗?

5、小结解答方法

先解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再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完成做一做

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2、完成P33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练习六第3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解答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十三课时

练习六

教学内容:

课本P33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算。P33练习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3练习七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P36练习六第5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4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完成第7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2、完成P37第6题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问题独立列式,交流反馈,说说解题思路。

3、完成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十四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35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算。P37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6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2、完成P36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七第5题,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

4、完成P37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完成P36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7第9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

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www.5y

kj.co

m

第三篇: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分析范文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案分析

第一单元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会解答加、减法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编排。主要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首先来说说计算教学。

关于计算的新知识有以下三点:一是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该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运算顺序进行;二是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式题可以列两个连续的竖式或者把这两个竖式连写;三是计算连加、连减、加减混合应该口算与笔算相结合,提高计算的效率。

3、对灵活计算的要求高。学生在第一节刚刚学会了连加连减竖式的格式,在第二时就要求灵活选择口算或笔算的方法,对学生的要求很高。尤其是第二步能口算的(试一试),学生的错误更多,因为以前都是把竖式的结果直接写在等于号的后面,而这样的题目却要求把竖式的结果在脑中口算后再写出得数。原教材是在二下学习连加的竖式,介绍了三种方法,连减和加减混合的题目没有要求用竖式计算。

针对学生的问题,我想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这样处理:

1.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体会运算顺序规定的合理性。

运算顺序是为了进行混合运算而作出的规定。人们共同遵循规定就能避免混合运算时的混乱,确保计算正确、结果唯一。解决实际问题经常要列式计算,算式的运算顺序不应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相矛盾。例1和例2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中教学连加和加减混合运算,能够让学生体会运算顺序是合理的规定。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单元,曾经接触过简单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初步知道算式里的“加号在前先算加法,减号在前先算减法”。也就是说,学生已经初步知道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本单元继续教学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教学时应该注意三点:

(1)教学时要先复习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口算,让学生重温运算顺序。

(2)帮助学生说清楚每一道算式的计算步骤。学生一般会说清楚第一步算什么,如例1的算式19+27+26,先算19+27。他们也知道接着算什么,但不会照“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再加26”“第一步计算的结果减33”这样表述。教学时,要帮助学生说清楚第二步计算的具体内容,感受这一步是前面计算的结果与算式里第三个数的运算。

(3)联系解决实际问题,体会运算顺序是合理的规定。例1求三个人一共折多少只小船,可以先求出图画里左边和中间这两人一共折几只小船,再求三个人一共折的只数。在算式19+27+26中,先算19+27=46,再算46+26=72,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完全一致。例2求还剩多少只小船,可以先算出一共折了多少只,再从中去掉送给幼儿园的小船只数。所以算式38+42-33应该先算38+42=80,再算80-33=47。联系实际问题的解答步骤和数量关系,解释连加、加减混合算式各步计算的具体含义,学生能够体会到“从左往右依次计算”的合理性。

2.教学连竖式,进一步强化运算顺序,巩固加、减法计算。

本单元采用“分竖式”或“连竖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分竖式”把两步计算列成两个独立、完整的竖式分别进行。这样的竖式学生容易掌握。“连竖式”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先写出第一步计算的竖式,再把第二步计算接着前一步的得数写,把两步计算的竖式连成一体。学生以前没有用过这样的竖式,但是通过比较能够体会这样写比较简便。

学习“连竖式”计算,对学生有三个好处:(1)连竖式的两次计算是根据运算顺序进行的,写连竖式能够强化运算顺序。尤其是第二步计算接着第一步的得数写,充分体现了第二步计算是第一步计算的结果与算式里第三个数的运算。

(2)连竖式只是把两个加、减计算的竖式连着写,但每次计算都是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与学生已有的计算习惯和能力比较接近,他们接受连竖式不会有大的困难,还有利于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3)没有括号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都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都可以写连竖式计算。学生在连加里学习的连竖式,在连减和加减混合计算中继续运用,就能越来越熟练。

以前教材中还有三个数一次相加的形式,但是这种写法只适合连加。因此,教材没有介绍三个数一次连加的竖式,而统一采用分两次计算的两个竖式连写的形式,以降低难度,防止竖式写法上的混淆。

学生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可以自主选择采用分竖式还是采用连竖式,教学时一方面要尊重学生对笔算形式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要适当引导他们主动使用连竖式。《教学用书》中是这样表述的:着重让学生掌握用两个竖式连写的方法计算有关的连加、连减两步计算式题。

3.灵活运用口算与笔算,提升计算能力。

本单元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中,有些是两位数与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加、减计算,可以口算,有些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计算,需要笔算。学生通过辨认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式题中,哪些能口算、哪些要笔算,做到能口算则口算,需笔算就笔算,他们的计算能力就得到了提升。编者的想法很好,但是通过我们的教学实践可以发现,这里正是教材的难点所在。“在计算时,如果哪一步可以口算出结果的,就可以不写竖式”这句话,很好理解,学生却很难做到。

教学时,一方面要适当加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整十数的口算练习,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看清楚题目里有哪些计算,分辨哪些可以口算、哪些应该笔算。

第四篇: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人教新版(含解析)

二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测试-2.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单选题

1.82+4=()

A.49                                         B.86                                         C.87                                         D.78

2.48-8=()

A.7                                         B.20                                         C.40                                         D.90

3.14+6+28=()

A.78                                         B.20                                         C.48                                         D.55

4.下面计算与23+39的和大约相等的是()

A.31+31                                B.59+12                                C.33+58                                D.89+11

5.100-21=()

A.71                                            B.79                                            C.80

二、判断题

6.妈妈买洗衣粉用了16元,买肥皂比买洗衣粉多用4元,买肥皂用了20元。

7.8.9.98-63=26

()

三、填空题

10.从上到下填写.

84-73=________

________

11.88+8=________

8+32=________

57+8=________

7+76=________

12.13.在横线上填上“+”、“-”或“×”。

4________4=8

3________2=6

7________5=2________1

34________30=2

________2

14.(从上到下填写)

四、解答题

15.阳光体育大课间。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学校每天下午组织各年级开展大课间活动。

(1)跳绳活动。

刚可能跳了多少下?(画“

”)兰可能跳了多少下?(画“

”)

(2)小明跳了多少下?

(3)请你提出一个不同的数学问题,并解答。

16.(1)和

一共要多少钱?

列式:

(2)小朋友买一个,还差几元?

列式:

五、应用题

17.数一数,涂一涂,填一填.

(1)三种图形一共有多少个?

(2)________的个数最多,________的个数最少,它们相差________个?

(3)________的个数增加2个就和________的个数同样多.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答案】

B

【解析】

2.【答案】

C

【解析】

3.【答案】

C

【解析】在进行连加式题计算时,能口算的尽量口算,可以不写竖式,但要注意准确性,口算有困难的,应用笔算.连加运算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先把前面的两个数相加,再用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第一步可口算:14+6=20,第二

步可口算:

20+28=48,所以14+6+28=48,选C.

4.【答案】

A

【解析】【解答】此题考查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估算方法,根据题意23≈20

39≈40

因此23+39≈60,选项中31+31≈60

59+21≈80

33+58≈90

89+11≈100

因此正确选项应是A。

5.【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题意计算可得:100-21=79,【分析】对100-21进行计算就可以解答。

故选:B

二、判断题

6.【答案】正确

【解析】解:16+4=20(元)

答:买肥皂用了20元。

7.【答案】

错误

【解析】

8.【答案】错误

【解析】

9.【答案】错误

【解析】【解答】98-63=35

三、填空题

10.【答案】

11;84,73,11

【解析】

11.【答案】

96;40;65;83

【解析】

12.【答案】

【解析】【解答】相差:53-45=8(厘米);

故答案为:8;直;钝;锐。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要求相差几个座位,用减法计算,据此列式解答;

根据角的分类:0°<锐角<90°,直角=90°,90°<钝角<180°,锐角<直角<钝角,据此判断图中是什么角。

13.【答案】

+;×;-;×;-;+或×

【解析】【解答】解:4+4=8;3×2=6;

7-5=2×1;34-30=2+2(或者34-30=2×2)。

故答案为:+;×;-;×;-;+(或×)。

【分析】根据100以内数的加法、减法和乘法作答即可。

14.【答案】

51,62,73,84

【解析】

四、解答题

15.【答案】

(1)

(2)32+29=61(下)

答:小明跳了61下。

(3)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多少下?

61+32=93(下)

答: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93下.【解析】【分析】(1)根据条件“小刚跳的比小红多得多”可知,小刚跳的可能是80下,用△表示,根据条件“小兰跳的和小红差不多”可知,小兰跳的可能是35下,用○表示,据此解答;

(2)要求小明跳了多少下,用小红跳的数量+29=小明跳的数量,据此列式解答;

(3)根据题意可以提出问题: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多少下?将两个人跳的数量相加即可解答.16.【答案】

(1)22+9=31(元)

答:

一共要31元钱。

(2)23-20=3(元)

答:小朋友买一个,还差3元钱。

【解析】【分析】(1)在图中找出和的价钱,把它们加起来即可求出一共要多少钱;

(2)在图中找出的价钱,减去自己有的钱数,即可算出还差几元。

五、应用题

17.【答案】

(1)21个

(2)五角星;正方形;4个

(3)圆形;五角星

【解析】

第五篇:国标修订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11页。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100以内三个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和笔算,提高计算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2.学会如何把两个不相等的量变成相等的量,能辨别两个量之间的多少关系,并能借助具体情境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3.理解并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动手操作,学会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培养提出问题的意识,提高提出问题的能力水平。

4.开展师友互助和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指导预习和丰富评价手段,使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提高预习的质量,逐步形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好氛围。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如何从具体形象的动手操作中较好的进行数学抽象,把握数量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并掌握混合运算的顺序规则,能够正确运用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提出问题”意识的培养和能力提升,主动融入到“师友互助”学习模式中去。

单元课时安排: 6课时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例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境,体会连加、连减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竖式计算

45+17 80-59 指名板演,并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和减法时注意什么? 2.口算下面各题

2+4+3= 30+40+20= 2+30+5= 70-30-20= 17-7-5= 14-9-2= 提问:在计算连加、连减的算式时,要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二)揭示课题:连加 连减

(三)结合情境、探究新知

探究连加

1、出示例1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纸船)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

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

(1)随生答板书:(1)19+27 46+26

(2)19+27+26或27+26+19 26+19+27

3、尝试竖式计算:

师:你准备怎么计算算出来的?(生先讨论,再尝试)

师:(启发)这是一道三个两位数连加的算式,想一想,要先算什么?19+27会口算吗?竖式该怎么列?接着要算什么?又该怎么计算?(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

汇报板演,组织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如果只出现第一种,师引导孩子继续想第二种竖式书写方法,如果两种都有,两种方法一一理解每一步算得什么

4、比较两种算法,哪种更便捷? 探究连减

出示试一试 90-25-28= 提问: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计算时,要先算什么?

谈话:在用竖式计算时,竖式可以怎么写?自己先在下面试一试,再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是怎样算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四)巩固练习基础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并说说怎样用竖式计算连加 连减的,两个竖式连写时,要注意什么 提高练习

2.想想做做第3题

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2)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人)

学生复述图意,指名说,同桌说,齐说。

3.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 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4、想想做做第4题

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要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2、师:还剩多少人?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减法)为什么? 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五)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师:今天,怎么计算连加和连减呢?指出:像今天我们学习的连加连减,在我们的身边也经常可以看到。比如,小朋友们一起到操场上去跳绳,先去了几个,又去了几个,然后又去了几个,求一共有几个小朋友,不就是连加吗?

作业设计:

课作书2页第2题

课后作业:课后找找身边的连加和连减故事,比比谁找的多!

(六)板书设计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从左往右计算

19+27+26 90-25-28= 1 9 9 0 + 2 72 8 教学反思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页例2,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掌握不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用竖式正确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板演

26+25+38=

70-18-26= 指名两人到前面板演,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并用简便方法书写. 2.口算

其余学生口算,要求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复习加减混合运算顺序.

12+8+20=

50-30-6=

42+8-30= 78-18-8= 78-40-6=

52-12+8=

订正板演,由学生讲解计算过程.

(二)学习新知

1.复习订正后,教师用简练的语言引出新课.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老师这里有一道题,看看同学们会做吗.

2、出示例3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你准备怎么列式呢?

3、尝试列式。启发提问:

(1)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竖式怎样计算?

学生动笔在小黑板上试算,教师行间巡视,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先出示正确的做法:

小结性提问:

(1)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由学生独立计算“试一试”的一道题.

(1)60-38+40=(1)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巩固练习

基本练习

1、练习

2.想想做做第2题,在书上填数.

3、想想做做第3题。

提高练习

4、想想做做第4题

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要求还剩多少棵?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现在一共多少棵?又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5、想想做做第5题

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1)师:在图上你能知道了什么?

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女生栽树多少棵?又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作业设计:

书第3页想想做做第1题

板书设计:100以内的连加连减

从左往右计算

38+42-33 60-38+40= 3 8 6 0 + 4 23 3 +4 0 教学反思

练习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练习一。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练习形式,达到对连加 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正确、熟练计算。2.通过具体情境,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熟练计算

难点: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 教具准备:

课件 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口算

1、口算下面各题(书第5页第一题,学生写在数学书上)

2、出示口算卡片:要求二人合作:一人读算式,一人作答。然后判断,错误的改正。

练习时要强调先想什么,再想什么,练习过程中,可以从中抽出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加强对口算方法的具体指导。

二、提高练习

1、数学书第5页第2题,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用竖式计算,学生自己算,算好后板演反馈

2、数学书第3题,先让学生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分别用竖式计算每一条线上三个数的和

3、出示数学书第4题,引导学生理解表格。再想怎么计算三天一共拾了多少个?

三、拓展练习

思考题 读题审题,理解“尝试---调整”的策略解决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设计: 数补第3页

六、教学反思: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1)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8页例3 想想做做。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使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使两个数量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增加和减少及移多补少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出示例3课件

学生读题审题,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根据题中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芳芳和小军穿的两串彩珠相差4个,在此基础上,提出“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方法”的问题?

引导学生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 反馈交流三种摆法

(1)增加法(2)减少法(3)移多补少

组织学生对三种方法回顾和反思,整理思考方法

二、巩固练习

1、基础练习

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读题审题,根据题中每一问摆小棒,填空 反馈 讨论:多多少根,就增加多少?减少多少?就要把多出来的怎样移多补少

2、提高练习

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审题,根据题意填空 反馈 讨论:多多少根,就增加多少?减少多少? 比较(1)和(2)提问:(1)这一题中为什么不能把多的部分再移多补少?引导孩子比较得出结论:多的双数可以移多补少,单数不能。

课件出示第3 4题,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独立思考,在书上做好,师巡查,反馈。让学生自己说出理由。

作业设计: 数补第4页 板书设计: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 简单的加减法实际问题(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10页的例4题,“想想做做”第1~5题。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的方法,学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谈话:在黑板上摆出8个正方形和5个三角形。(一对一摆)提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

谈话:三角形和正方形一个对一个各摆成一排,三角形摆完了,正方形还3个,我们就可以说正方形比三角形(多3个),或者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少3个)。

二、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课件。

引导看图,并指名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小英做了11朵花

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花 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花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选择板书:(1)小华要摆多少个?

(2)小平摆了多少个?

2、解决第1个问题。

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华做了多少朵? 让学生动手“排一排”,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华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 “算一算”。

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华做了多少朵?学生列出算式后,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第二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

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和,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解决第2个问题。

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平做了多少朵? 让学生动手“排一排”,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平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

“算一算”。

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平做了多少朵?学生列出算式后,问: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第一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

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平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差,所以要用减法计算

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

集体交流。小结:

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读题,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各自在书中画一画,填一填,列式。

指名回答,并说说这样列式的道理,集体评议。提高练习

2、“想想做做”第2、3题。学生各自读题,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答案。

提问:谁来说说解答这道题时的想法?

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

3、“想想做做”第4题。拓展练习

4、“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读题审题,师帮助学生审查出多余条件。

四、全课总结

谁来告诉小朋友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作业设计: 数补第5页 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反思:

下载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