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三)(苏教版)[本站推荐]

时间:2020-10-31 21:20: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三)(苏教版)[本站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三)(苏教版)[本站推荐]》。

第一篇: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三)(苏教版)[本站推荐]

第1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三)第1课时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教材第1页例1,“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100以内连加、连减的计算。

2.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连加、连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3.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景,体会连加、连减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 1.口算。

4+8+5= 17-8-4= 8+7+3= 17-8-6= 20+17+2= 61-20-30= 选择其中任意的一个算式,提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用竖式计算。

49+36= 80-13= 学生独立完成,校对时交流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

二、结合情景、探究新知 (一)探究连加。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例1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并让学生说图意。

师:从图上你能知道什么?根据你看到的,你可以提什么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纸船)2.尝试列式。

师:要知道一共有几只,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做?(加法)为什么? 板书:(1)19+27+26(2)19+27+26或27+26+19或26+19+27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3.尝试列竖式计算。

师:你准备怎么计算?(生先讨论,再尝试)汇报板演,组织交流学生的计算方法,如果只出现第一种,师引导学生继续想第二种竖式书写方法,如果两种都有,两种方法一一理解每一步算的什么。

4.比较两种算法,哪种更简便? (二)探究连减。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页的“试一试”)90-25-28=□。

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提升练习1.做教材第2页的“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直接在书上填写,并说说是怎样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的,两个竖式连写时,要注意什么。

2.做教材第2页的“想想做做”第2题。

选择上面一行练习题,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做教材第2页的“想想做做”第3题。

提问: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说出:跳绳的有37人,踢毽子的有48人,踢球的有14人,并提问:括线表示什么意思?要求什么问题? 独立完成,交流订正,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三部分合起来,用连加计算。

4.做教材第2页的“想想做做”第4题。

(1)引导:求一共摘了多少个,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2)你知道从多少个里面运走60个吗?用什么方法计算?学生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延伸课外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怎样计算连加和连减吗? 五、布置作业 完成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结合情景图,先按照运算顺序,分步列两个竖式计算,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怎样写比较简便?简便在什么地方?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两个竖式连写比较简便。在连减的计算中,让学生结合连加的竖式写法类推出来,这样既巩固了前面的知识,又给了学生思考的空间,整节课的效果还不错。

[不足之处] 有个别学生在列竖式时不太规范,有必要加强指导。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可以在练习中注重规范学生上台板演时列竖式的要求,要求学生边列竖式边叙述计算过程,教师可以在一旁加以督促指导。

第2课时 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3页例2,“试一试”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用竖式笔算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掌握两个竖式连写的计算方法,会正确进行10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

2.使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同时,体会加减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快乐。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联系实际情景,体会加减混合运算的意义和理解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准备,引入新课 1.竖式计算。

26+25+38= 70-18-26= 指名两人到前面板演,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并用简便方法书写。集体校对时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口算。

卡片出示,要求学生说出口算过程,并说一说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2+8+20=50-30-6=42+8-30= 78-40-6= 52-2+8= 78-8-8= 集体交流,由学生说计算过程。

二、主动探索,学习新知 (一)教学例2。

师:我们已经学会了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两步式题,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新的难题,你们能帮老师解决吗?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的例2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师: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条件?要求什么问题,你准备怎么列式呢? 学生尝试列式,师巡视、指导,并适时板书。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2.探索算法。

师启发提问:(1)这道题都有什么运算符号?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2)小组内交流算法。

(3)尝试计算。

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解答情况,找出几种有代表性的做法,以备交流。

(4)交流展示。让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台展示,师再出示正确的做法。即: 小结性提问:(1)加减混合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2)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两步式题应注意什么? 在学生小结的基础上,师进一步强调注意事项。

(二)教学“试一试”。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的“试一试”)60-38+40=□。

1.指名学生说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学生独立计算。

3.再次交流:这道题有什么特点,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师生共同完成板书。

当计算完“60-38=22”后,师追问:“22+40”你能口算出结果吗? 师同时强调:以后做类似练习时,遇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或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可以口算。

三、巩固加深,拓展应用 1.做教材第3页的“想想做做”第1题。

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集体交流、校对。

2.做教材第3页的“想想做做”第2题。

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再交流。

3.做教材第4页的“想想做做”第3题。

解答之前先让学生说一说,哪些计算自己可以口算? 在学生弄明白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是可以口算的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该题。

交流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哪步是口算的,哪步是用竖式计算的。

4.做教材第4页的“想想做做”第4题。

(PPT课件出示情景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师: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要求还剩多少棵,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要求现在一共有多少棵?又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反馈: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5.做教材第4页的“想想做做”第5题。

(PPT课件出示情景图)请学生仔细观察,让学生说图意。

师: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数学信息? 要求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小朋友们会列式计算吗? 学生列式计算,教师巡视。

要求女生栽树多少棵,又该怎样列式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巡视。

小结:只要同学们认真观察、用心思考,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四、总结提升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本节课的解决问题的教学上,我引导学生思考:知道了什么信息?问题是什么?怎样求?注重学生思维的条理性,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和表达。关于例题,在教学中有些学生提出了与教材不同的解决办法,其办法是38-33+42,他们认为可以从男生折的纸船中拿38只送给幼儿园33只,最后把男生剩下的和女生折的再加起来就知道还剩多少只。这说明只要理清思路,学生的思维将有着无穷的广度,能够给课堂、给老师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精彩。

[不足之处] 受到一年级长期一步解决问题的训练,一小部分学生的思维被牵绊住,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于提高。

[再教设计] 在今后的练习中,教师应多注重教会学生分析关系,找准关系,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多让学生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

第3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能够正确、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2.通过具体情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数学的乐趣。

3.培养观察、比较、分析能力,养成认真审题、书写工整和格式规范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难点】 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化的。

【教学准备】 PPT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100以内的两位数的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数学王国的小博士听说了,向同学们发起挑战,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二、基础练习第一关:口算关。

1.口算下面各题。(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1题,学生写在教材上)校对时指名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

2.(出示口算卡片)要求:两人合作,一人读算式,一人作答。然后判断,错误的改正。

练习时要强调先想什么,再想什么,练习过程中,可以从中抽出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加强对口算方法的具体指导。

三、提高练习第二关:笔算关。

1.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2题。

同桌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用竖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师巡视,适时帮助一部分学生。

完成后板演反馈。

2.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3题。

先让学生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分别用竖式计算每一条线上三个数的和,再小组交流,校对。

第三关:应用关。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练习一第4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想想:怎么计算这天一共拾了多少个鸡蛋。

四、拓展练习第四关:顶级挑战。(PPT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第5题)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读题审题,理解PPT课件表格。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表现得真棒,就连数学王国的小博士都给你们竖起了大拇指,希望你们继续努力,争取下次的比赛还能胜利,有信心吗? 六、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感悟到教师不应该仅仅局限于知识的教学,更要注重知识的应用,学生在学会必需的知识后,能及时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巩固知识、应用知识,有利于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价值,提高今后学好数学的热情和信心。

[不足之处] 还有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进位和退位容易出现错误,我没有及时地发现和纠正。

[再教设计] 需要在以后的练习中让学生认真审题,注意及时地纠正错误。

第4课时 简单的加减实际问题(1)【教学内容】 教材第6页例3及“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两种物体的数量摆得“同样多”的操作活动过程,学习借助直观图解决把两种不一样多的物品变成“同样多”。

2.使学生知道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等数学活动,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反思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 增加和减少及移多补少的方法。

【教学难点】 会运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圆片。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趣引入 师:同学们,小军穿了8个彩珠,芳芳穿了12个彩珠,小军对芳芳说,你给我4个彩珠,我们的彩珠就一样多了,同学们,你们认为小军说的对吗?为什么呢?今天这节课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二、探索新知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的例3情景图)学生读题审题。

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根据题中的条件能提出什么问题? 通过交流,使学生明确:芳芳和小军穿的两串彩珠相差4个,在此基础上,提出“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方法”的问题。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用圆片代替彩珠摆一摆,学生自己动手摆一摆。

反馈交流三种摆法:(1)增加法(2)减少法(3)移多补少法 在交流时让学生到讲台前边操作边解说。

组织学生对三种方法回顾和反思,整理思考方法。

三、巩固应用 1.基础练习。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第1题)学生读题审题,根据题中每一问摆小棒,再填空。

反馈讨论:多多少根,就增加多少?减少多少?把多出来的怎样移多补少。

小结:要使两个量相等,有三种方法:(1)把多的拿走;(2)给少的补齐;(3)把多出来的部分拿出来,分给少的一些。

2.提高练习。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读题审题。

学生边操作,边填空。

小组交流、校对,并说一说思考过程。

比较(1)和(2),看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提问:第(1)题中为什么不能把多的部分再移多补少?引导孩子比较得出结论:多的数量为双数可以移多补少,为单数不能。

(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第3~4题)让学生自己读题审题,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师巡查,反馈。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回家和你们的爸爸妈妈以及好朋友分享一下。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这一节课中我渗透了数学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这一思想,所以本节课就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这一过程中感受策略。让学生独立思考,学生中出现不同的思考方法,这正是他们充分利用已有经验的表现,我还要求学生相互说说自己的想法,从而引导他们形成自己的思路。

[不足之处] 老师的讲解、点拨、扶助略显多了一些,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还没有更好地发挥出来。

[再教设计] 在学生的解题过程中能大胆地放手,效果会更好。

第5课时 简单的加减实际问题(2)【教学内容】 教材第8~9页例4及“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探索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学会解答这样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合情推理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复习旧知 动手操作:在黑板上摆出8个正方形和5个三角形。(一个对一个摆)提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

谈话:三角形和正方形一个对一个各摆成一排,三角形摆完了,正方形还剩3个,我们就可以说正方形比三角形多3个,或者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少3个。

二、探究新知 1.(PPT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的例4)引导看图,并指名学生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小英做了11朵花, 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花, 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花。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指名学生口答,师板书:(1)小华做了多少朵?(2)小平做了多少朵? 2.解决教材第9页第1个问题。

师: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华做了多少朵?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摆)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华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 “算一算”。如果列式该怎样算出小华做了多少朵呢? 学生列算式解答,校对时追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第二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 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和,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解决教材第9页第2个问题。

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平做了多少朵?你能动手试一试吗? 让学生动手“摆一摆”,小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摆)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平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 “算一算”。如果列式可以怎样算出小平做了多少朵呢? 学生列算式解答,校对时追问: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第一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 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平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差,所以要用减法计算。

4.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 集体交流总结。

三、巩固提高 基础练习: 1.做教材第9页的“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读题,指名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学生各自在书中画一画,填一填,列式。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说这样列式的道理,集体评议。

提高练习: 2.做教材第10页的“想想做做”第2,3题。

学生各自读题,指名学生说一说题意。

独立列式计算。

指名学生汇报答案。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提问:谁来说说解答这道题时的想法? 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 3.做教材第10页的“想想做做”第4题。

齐读题目,指名学生说一说要求“灰兔拔了多少个”,实际上就是求什么?是谁与谁的和? 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校对,并再次指名学生说说思考过程。

4.做教材第10页的“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读题、审题,师提问:小玉浇的盆数和谁浇的盆数有关? 生独立完成,交流时师追问:“我比南南多浇4盆”这个条件用了吗?为什么没有用? 师适时小结: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要根据问题选择有用的、合适的条件使用,而不一定要把所有的条件都用上。

四、全课总结 谁来告诉大家,你今天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能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通过摆一摆,比一比的方法让他们直观感受到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实际问题,掌握了比较的方法,并建立了比较的思想,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意义的基础上,进一步体验加减法的含义。

[不足之处] 课堂上个别学生摆学具解答例题的时候,没有注意倾听别人的回答。

[再教设计] 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加强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鼓励他们说话要有条理性、完整性。

第6课时 练习二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练习二第1~4题及“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按运算顺序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得数;进一步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能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算法,提高合理运算的能力;能表述相关实际问题的思考过程,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

3.使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获得成功的乐趣;能积极参与数学练习,逐步形成独立思考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

【教学难点】 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激趣引入 数学王国的小博士听说同学们不但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还学习了简单的加减实际问题。这节课他打算和同学们比一比,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二、基础练习第一关:笔算关。

1.(PPT课件出示)85-27-39,45+29-36。

同桌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学生独立计算并指名学生板演,然后检查计算过程和得数。全部正确的同学可以得到一颗星。

说明:如果两步都要用竖式笔算,竖式连着写要简便一些。

2.做教材第11页练习二的第1题。

要求:请学生看第1题里3个小题,每一步都要用竖式吗?每题哪里可以不用竖式? 学生交流哪些可以不用竖式笔算,为什么这些可以不列竖式算? 指出: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里,如果遇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就可以不用竖式笔算,直接可算得数。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评价并加星。

第二关:开火车。

3.做教材第11页练习二的第2题。

让学生观察前两小题(PPT课件出示题目),说说每小题要怎样算。

明确分别是:每次加9,连加5个9;每次减7,连减5个7。

要求学生分组进行比赛,交流得数,教师板书。算得又对又快的小组每人可以得到一颗星。

追问:第一小题,18本身是几个9相加得到的?加上1个9就有了几个9,得多少?再加1个9,4个9是36,5个9是…… 42连续减几个7得7?想想看42里一共有几个7?(PPT课件出示第三小题)让学生观察思考:最后35是怎样得到的?□里的数要怎样算?同桌讨论讨论。

交流:怎样算出□里的数?(引导学生交流,明白可以先想最后一个□里是多少,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再想倒数第二个……明白可以用“反过来”想的方法算结果)学生独立计算并填写,然后校对结果,全部正确的学生得到两颗星。

三、解决实际问题的练习第三关:应用关。

1.(1)学校运动队有25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多5人,男生有多少人? (2)学校运动队有30名男生,女生比男生少5人,女生有多少人? 让学生自己读题,说说两题的条件和问题各是什么,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问:第(1)题谁的人数多,谁的人数少?求男生人数可以怎样想?第(2)题呢? 引导学生说明解决问题的思路:第(1)题男生多,女生少,求男生人数要把25人添上比女生多的5人,也就是把25人和5人合起来,用加法算;第(2)题也是男生多,女生少,求女生人数要从30人里面去掉比男生少的5人,用减法算。

学生列式解答,再交流算式和得数。

指出:这里都是男生多,女生少,也就是男生人数这个数量大,女生人数这个数量小。求大的数量,用加法,把25人和5人合起来;求小的数量,要用减法,从30人里去掉少的5人。

2.做教材第11页练习二的第3题。

(PPT课件出示情景图)让学生读题,说说知道哪些条件,要求哪些问题。(明确这里有两个问题:求做了多少面红旗,还要求做了多少面绿旗)提问:哪种旗最多,哪种旗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列式解答,指名学生板演。

检查交流板演题,明确算法。

提问:求做了多少面红旗和多少面绿旗为什么算法不一样?(红旗多,黄旗少,求红旗面数要把30面和多的26面合起来,用加法;绿旗少,黄旗多,求绿旗面数要从30面里面去掉少的14面,用减法)3.做教材第11页练习二的第4题。

让学生先读题,再交流,明确:小芳拍了20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小强拍的比小芳多。

引导:你认为谁拍的最多,谁拍的最少,为什么? 学生讨论一下:小军拍的比小芳少,他可能拍了多少下?最多拍了多少下呢?再想想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 交流:小军最多拍了多少下?你是怎样想的?小强最少拍了多少下?你又是怎样想的? 全班交流并小结。

4.做教材第11页练习二的思考题。

让学生说说知道的条件和要求的问题。

引导:根据条件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同桌互相讨论讨论,并交流。

学生交流问题,说说怎样算,教师适当指导。

(第1~4题每做对一题加一颗星)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四、全课总结 数学小博士看到你们这么棒,他打算回去好好学习,过一段时间再来和你们比赛。同学们,通过今天的比赛,你又有哪些体会? 五、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练习中通过选择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素材,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数量间的关系,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方法。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依然延续新课教学的思路,让学生按照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一步一步说清自己的解题思路,尤其强调要通过题中的关键句,弄清“谁和谁比,比的结果怎样”。通过这样的训练,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解决此类问题时已经形成比较清晰的思路了,因此计算的正确率也提高不少,学生的语言表达也较以前有所进步。

[不足之处] 教师在教学中的激励、评价性语言不够丰富。

[再教设计] 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尽量渗透激励性的评价语言,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以提高。

第二篇: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课时 100以内的连加、连减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页例1“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根据连加、连减算式主动思考笔算过程并用竖式计算,学会用竖式笔算连加、连减,掌握把两个竖式连起来写的笔算方式,并能正确地笔算。

2.使学生经历连加、连减笔算方式的思考、计算过程,体会加减笔算在新背景下的应用过程,感受知识的发展过程,培养利用旧知学习新知的能力,积累计算学习的经验。

3.利用旧知识的正迁移来学习新知识,能举一反三。教学重点:

连加、连减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连加、连减的竖式笔算 教学准备:课件、电脑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回忆旧知:说说上学期的加减笔算方法 2.先说出每个算式的结果,再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5+15= 90-22= 50-18= 17+23= 学生可以是用笔列竖式计算;也可以在心里列竖式计算;还可以在计算加法时个位加个位、十位加十位,在计算减法时运用先减去整十,再加或减去与整十相差的数(如计算90-22,先用90-20=70,再用70-2=68;计算50-18,先用50-20=30,再用30+2=32。)

3.揭示课题

小朋友知道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和个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加法个位满10向十位进一,减法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作十再减。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新内容:连加、连减(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例1 1.竖式笔算

(1)教师出示例题,分析题意:

先分析题目中知道的数学信息,再分析题目提出的问题。

题目告诉我们三个人折的小船分别是19只、27只和26只;要求“三人一共折了多少只”就是求19只、27只、26只相加的和,用加法计算。(2)正确列式

求三个数的和就把三个数加起来,算式是19+27+26=□(只)。

三个数连加,可以按照加数的顺序依次相加,就是先用19+27=46,再用46+26=72。

竖式可以这样写: 也可以这样写:

4 6 1 9 +2 7 + 2 6 + 2 7 4 6 7 2 4 6 + 2 6 7 2(3)提问:

后面的竖式和前面的竖式有什么联系?你认为像后面一个竖式这样计算有什么好处?

可不可以先用19+26,再加上27?„„

请学生在课本第1页找到连写的竖式,自己完成笔算,算出得数。(4)小结方法:

连加笔算,可以分两步竖式,也可以把竖式像这样连起来写,连起来写竖式算,可以简便一些。

三、完成“试一试” 1.出示算式,说明是连减算式

引导:可以怎样写竖式计算?先相互讨论,在用竖式把得数算出来。(同时指名板演)

交流计算过程和得数,明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指出:连减可以分两步列竖式,也可以把两步竖式连起来写。一般连起来写竖式,计算过程稍微简便一些。

四.组织练习

1.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第2页“想想做做”第1、2题。(要求:第1题写在书上,第2题前四题做在课堂练习本上。)

学生做,教师巡视,发现存在问题。教师在黑板上板书问题,指名交流。

2.重点交流:23+36+27和50-25-25,这两题你有不一样的计算方法吗? 同桌、前后简单交流后,全班交流:提出猜想→进行验证→总结发现。

3.解决实际问题——第3题、第4题。(1)自己读题,指名列出算式

(2)指名学生交流列式和结果,并要求口答。(3)教师补充提问:

第3题:根据这样的已知条件,你还能提出两步计算的数学问题吗?(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但可以不计算。)

第4题:(1)(2)两个问题之间有什么联系?有什么区别?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你是怎样学会的?

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2题其余四小题。

板书:

以内的连加、连减运算

19+27+26=72 1 9 4 6 1 9 +2 7 + 2 6 + 2 7 4 6 7 2 4 6 + 2 6 7 2

第二课时 100以内的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教材第3—4页例

2、例1“试一试”、“想想做做”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主动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算式,学会加减混合的笔算,掌握用竖式笔算的过程,并能灵活应用口算和笔算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经历加减混合笔算的计算过程,体会加减口算和笔算在新背景下的应用,感受知识的综合应用,积累计算学习的经验,发展运算能力。

2.解并掌握分析题意的方法,能正确列出综合算式,并能根据题目中的相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加减混合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计算时合理选择口算 教学准备: 课件、电脑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回忆,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用竖式怎样计算?(让学生交流)2.正确说出下面每个算式的运算顺序。

25+56+15= 90-22-25= 50-18-12= 38+42-33=

二、学习新课 1.列出算式

呈现例2,让学生说说条件和问题,并连贯地说出三个条件和问题。

提问:怎样列式?(板书算式)

说明:像这样的算式,有加法也有减法,叫加减混合。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2.竖式计算

问:想一想,要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把书翻到第3页,用竖式算出这道算式的得数,你能行吗?

学生笔算,指名板演。

学生交流竖式怎样算的,明确先算加法,再连着写竖式算出得数。

指出: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一样,可以按计算顺序把竖式连起来写,算

出得数。

3.完成“试一试”

出示算式。

让学生自己计算,并说明计算时如果哪一步时以前学过的口算,也可以直接口算得数。

交流:你是怎样算的?(板书减法竖式)接下来你是怎样算的?

讨论:在算出减法得数22后,用什么方法算要方便一些?你是怎样想到口算的?

指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是我们已经学过的口算内容。在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里,遇到可以口算的可以不列竖式计算,直接口算得数。

4.回顾反思

提问:上面两道题是关于什么内容?你通过计算这道题,有什么体会和大家分享?(按算式的顺序算,竖式可以连起来写,能口算的可以直接用口算。)

三、组织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第一行两小题。学生分组练习,指名两人板演。

检查交流:说说各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检查笔算过程。2.“想想做做”第2题

明白题意:先算加20的得数,再算减6的结果。

问:这道题你能用什么方法算?为什么可以用口算。

指出:再加减混合里遇到能口算的,旧可以直接用口算,这样计算比较方便。3.“想想做做”第3题

明确计算要求,让学生说说每题里哪一步可以用口算。让学生计算左边一列两题,指明板演。

交流:每题中哪一步用的是笔算,哪一步用的是口算?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在课本上列式解答。交流算式,教师板书。

问:根据什么求到第一个问题?再根据什么求的第二个问题?

你认为这里的两个问题有什么关系? 5.“想想做做”第5题

(1)(2)两个问题能颠倒吗?也就是先求女生栽树多少棵,再求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

引导学生回顾思路:如果这道题目只有一个问题:女生栽树多少棵?我们就

可以先求出什么?(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然后再用„„(全班一共栽树多少棵-男生栽树多少棵=女生栽树多少棵)

三.课堂作业: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你学会了什么?

2.完成作业

(1)“想想做做”第1题里自己没有做的三小题,第3题右边两小题。

(2)“想想做做”第5题列式计算在课本上。

板书:

第三课时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练习

教学内容:第5页练习一第1——4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能比较熟练地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得数。

2.使学生能选择笔算或口算的方法计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提高合理运算的能力,逐步形成认真计算、追求正确的意识和习惯。

教学重点: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 教学过程:

一、揭示练习内容 1.回忆内容

问:前两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笔算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竖式怎样写要方便一些?什么时候可以用口算使计算方便一些?(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时)

2.揭示课题

二、组织计算练习1.练习一第1题

出示题目,问:这里的题你想用笔算呢还是用口算?为什么想到都用口算? 让学生直接写出得数。交流得数。

指出: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是我们学过的口算内容。在计算过程遇到两位数或一位数,可以直接用口算,这样可以算得比较快。

2.练习一第2题(1)完成第一行两小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

交流计算过程和得数,分析计算中出现的错误情况和原因。问:这两小题各在哪一步用了口算?你根据什么想到用口算的? 指出:计算时要注意每一步的算式是什么,凡是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都可以用口算,这样比较方便,可以算得快一些。

(2)完成第二行两小题

指名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问:你觉得这两小题哪里可以口算?

交流计算过程和得数,发现错误并分析原因。(3)练习反思

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对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有什么体会? 指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的计算比较复杂,计算时要认真、细致,算好每一步。两步都要笔算时,竖式可以连起来写。计算时还要注意每一步的算式,能用口算时可以用口算,这样可以算得快一些。

3.练习下面各题

(1)说说下面每题中哪里可以用口算 76-20+28 44+8+38 64-27-6 46+39-50 53-9+40 68+5-30(2)计算下面各题 34+26+23 45-37+59 学生练习,指名板演

问:你用口算了吗?在哪一步用的口算? 4.做练习一第3题

学生计算,把每次计算的得数填写在括号里。三.完成思考题和作业

1.练习总结:能说说你的收获吗? 2.讨论思考题

(1)出示图:从第一行拿几个放到第二行,两行个数就同样多?

追问:从比第二行多的个数里拿多少到第二行,就能使两行同样多?(2)思考题:

引导: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三种方法。3.布置作业:第4题

第四课时 把两个数量摆成同样多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6-8页例3和“想想做做”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把两种物体的数量摆得“同样多”的操作活动过程,学会并能正确地用“多的去掉”“少的添上”或“移多补少”的方法把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

2.使学生再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这类问题里大小不同的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主动探索并了解把两种不同个数物体摆得“同样多”的不同途径,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

3.使学生积极参与操作和思考等数学活动,从中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培养独立思考和反思交流等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把两种物体摆得“同样多”的方法。教学准备:

师生每人准备12个红红圆片、12个蓝圆片和24根小棒。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思维 1.比一比

出示图片:一行苹果和一行梨,苹果10个、梨7个,一一对应地排列。提问:比较苹果和梨的个数,可以怎么说?(用多3个、少3个描述个数关系)

你是怎样看出苹果比梨多3个的?

用虚线把苹果分为7个和多的3个两部分,指出:这里分成的7个,是和梨同样多的部分,3个时比梨多的部分。

2.说一说

同桌互说:苹果比梨多几个,反过来怎样说? 苹果比梨多3个,梨比苹果少3个,还能换句话说吗? 3.引入新课

比较两种不同个数的物体,可以先找出同样多和多的两部分,直接看出多了多少或少了多少。(板书课题)

二.解决问题,体验关系 1.提出问题,引发思考 出示例题3,说说知道了什么?

提出问题:要让两串彩珠同样多,你有什么办法? 2.操作思考,解决问题(1)引导操作探索

请小朋友用红圆片代替小军的彩珠,蓝圆片代替芳芳的彩珠,动手摆一摆。引导学生按条件摆出相应的圆片:红8蓝12.比较:小朋友能比一比这两串彩珠的个数谁的多谁的少,和大家说说你比较的结果吗?

你是怎样看出多4个或少4个的?

引导:现在知道芳芳的彩珠比小军多4个,小军的彩珠比芳芳少4个。那怎样让两串彩珠变成同样多呢?请大家想一想,动手摆一摆、移一移,再和同桌说一说。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知道,与学生合作交流。(2)交流理解

组织学生交流摆成“同样多”的方法,结合交流进行演示,使绝大多数学生理解怎样想的,初步感悟大小不同的两个数量间的关系。

方法一:小军的再穿4个,就和芳芳的“同样多”。追问:为什么小军的再穿4个,就和芳芳的“同样多”? 方法二:芳芳的去掉4个,就和小军的“同样多”。追问:为什么芳芳的去掉4个,就和小军的“同样多”? 方法三:把芳芳的移动2个给小军,两串彩珠就“同样多” 追问:为什么? 板书:移多补少

提问:谁还有别的办法,使这两串彩珠同样多?

说明:只要使两串彩珠同样多,都是可以的。如:芳芳拿走3个,其中1个给小军。再如:芳芳的添上2个,小军的添上6个。

3.整理方法,感悟关系

引导:想一想,解决以上的问题有哪些方法? 4.回顾反思,积累经验

引导:请小朋友回顾一下解决问题的过程,你有哪些体会?

三、组织练习,巩固内化 1.“想想做做”第1题

明确要求,让学生按要求摆出小棒,并用多、少说说两行小棒根数间的关系。说说可以怎样让两行小棒同样多。2.“想想做做”第2题

(1)完成第1题

这里的两个条形各表示什么数量? 独立思考,完成下面填空。交流练习结果。

追问:为什么明明只要送给大力10张,两人张数就同样多? 3.“想想做做”第3题

让生说说题里的条件和要求哪两个问题。

问:第(1)题要怎样算?让学生填写算式并交流。(板书算式)鸡和鸭比一比,谁的只数多?

看第(2)题想一想,鸡卖掉哪一部分,剩下的只数就和鸭同样多?求卖掉多少只实际是求什么只数?

把算式填写完整。

交流算式,说说为什么用减法? 4.“想想做做”第4题

交流:要两边同样多,你认为可以怎样做?引导说出不同的方法。四.回顾总结,概括内容

提问:今天学习的时解决怎样的问题? 通过什么活动学会解决这样的问题的?

现在知道这类问题可以怎样解决吗?想一想,再和大家说一说。

板书:

第五课时 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第8—10页例4和“想想做做”第1—5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并通过直观操作,联系加、减运算的含义,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时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结合具体操作感悟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说明和解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初步的几何直观,发展形象思维和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积累借助直观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理解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量关系。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谈话:在黑板上摆出8个正方形和5个三角形。(一对一摆)提问:你能提出一个用减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口头提出问题,并说出算式。

谈话:三角形和正方形一个对一个各摆成一排,三角形摆完了,正方形还3个,我们就可以说正方形比三角形(多3个),或者说三角形比正方形(少3个)。

二、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课件。

引导看图,并指名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小英做了11朵花 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花 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花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选择板书:(1)小华要摆多少个?

(2)小平摆了多少个?

2、解决第1个问题。

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华做了多少朵?

让学生动手“排一排”,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华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

“算一算”。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华做了多少朵?学生列出算式后,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第二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

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和,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解决第2个问题。

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平做了多少朵? 让学生动手“排一排”,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平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

“算一算”。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平做了多少朵?学生列出算式后,问: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第一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

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平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差,所以要用减法计算

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 集体交流。小结:

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读题,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各自在书中画一画,填一填,列式。指名回答,并说说这样列式的道理,集体评议。提高练习

2、“想想做做”第2、3题。学生各自读题,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答案。

提问:谁来说说解答这道题时的想法?

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

3、“想想做做”第4题。拓展练习

4、“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读题审题,师帮助学生审查出多余条件。

四、全课总结

谁来告诉小朋友们,今天学会了什么新的本领? 作业设计:数补第5页

板书设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第六课时 练习二

教学内容:第11页练习二第1~5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并通过直观操作,联系加、减运算的含义,探索并理解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时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并能正确列式解答。

2.使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结合具体操作感悟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说明和解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培养初步的几何直观,发展形象思维和初步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积累借助直观分析、解决问题的经验。

3.使学生通过探索解决问题的数学活动,增强学好数学的自信心,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习惯。教学重点:

解决求比一个数多(少)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思路、方法。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计算练习1.揭示课题。

我们这学期已经学习了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还有加减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练习这些内容。(板书课题)2.练习计算

(1)出示:85-27-39 45+29-36 学生计算并指名板演,然后检查计算过程和得数。(2)思考练习二第1题

学生交流哪些可以不用竖式笔算,为什么这些可以不列竖式算。(3)思考练习二第2题

让学生观察前两小题(出示题目),说说每小题要怎样算,明确分别是:

二、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课件。

引导看图,并指名说说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小英做了11朵花 小华比小英多做3朵花 小平比小英少做3朵花

根据这些条件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选择板书:(1)小华要摆多少个?

(2)小平摆了多少个?

2、解决第1个问题。

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华做了多少朵? 让学生动手“排一排”,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华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

“算一算”。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华做了多少朵?学生列出算式后,问:为什么要用加法算?第二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

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华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和,所以要用加法计算

3、解决第2个问题。

启发:如果用圆片代替花摆一摆,怎样摆就可以求出小平做了多少朵? 让学生动手“排一排”,组内合作,集体交流。(提醒学生注意一对一)反馈提问:你知道小平摆了多少个吗?你是怎么想的?

“算一算”。可以怎样列式算出小平做了多少朵?学生列出算式后,问:为什么要用减法算?第一排圆片可以看作哪两部分?

指出:根据摆圆片的过程可以知道,求小平做了多少朵,就是求11与3的差,所以要用减法计算

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 集体交流。小结:

三、巩固练习基础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各自读题,指名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学生各自在书中画一画,填一填,列式。指名回答,并说说这样列式的道理,集体评议。提高练习

2、“想想做做”第2、3题。学生各自读题,独立列式计算。指名汇报答案。

提问:谁来说说解答这道题时的想法?

比较两题:解决上面的两个问题,在计算方法上有什么不同之处?为什么不同?

3、“想想做做”第4题。拓展练习

4、“想想做做”第5题。让学生读题审题,师帮助学生审查出多余条件。

四、全课总结

机动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页想想做做3、4,补充习题第一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所学内容,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通过游戏形式的练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和比较能力,以及有条理表达的能力,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教学重点、难点: 巩固连加、连减的竖式笔算 教学准备:教学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以口算卡片的形式出示)47+3 28-9 57+6 90-8 67-30 45+6 51-9 87-30 指名交流并选择一些题让学生说说口算时的思考过程。

二、练习

1、想想做做3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2、想想做做4 观察题目,说说题目有什么特点?特别是第2小题,让学生想一想最容易填的方框是哪一个?填这个方框时可以怎样想?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交流,集体订正。

3、补充习题1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4、补充习题2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说想法。

5、补充习题3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全课总结

通过本课练习,你还有什么疑惑吗?

四、课堂作业

完成《补充习题》4

第三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

法和减法教案

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

www.5y

kj.co

m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主要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口算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基础上编排的。主要包括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两位数的连加、连减混合运算。

单元教学要求:

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2.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计算,并说明计算方法。

3.使学生能够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单元教学重点:注重学生对两位数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笔算的计算过程及方法的理解。

单元教学重点:在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基础上解决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两位数加一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一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5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2---P13例

1、例2

教学目标:

、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时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掌握笔算加法的法则,能熟练的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书写工整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笔算的计算法则,能熟练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投影出示P11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同学们准备去参观博物馆。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你发现了哪些数字信息?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全班汇报发现。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根据学生的交流情况组织教学例1。学生说想法及理由。独立思考,小组交流计算方法。先尝试写竖式,再讨论总结列竖式应注意的问题。

2、完成P12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教学例2。学生尝试计算,交流算法。尝试用多种算法计算。

4、完成P13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三、练习,实践应用、练习二第1题交流算法并汇报。

2、练习二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板演笔算过程,同时教师巡视、指导。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

(进位加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4例3

教学目标: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3、能运用数学知识尝试解决问题。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

教学重点:

1、通过学生的交流,发现100以内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多种计算方法,体验算法的多样性。

2、能选择合理的算法,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进位的方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出示第8页主题图。问:二(1)班和二(3)班能合乘一辆车吗?为什么?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教学例3。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2、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3、小结。今天学的内容有什么特点?你能给这种算式取个名字吗?板书课题:进位加法。

4、完成练习二第3题学生看图,了解题意,或是摆小棒帮助理解。再列竖式计算。学生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

5、总结算法。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指名汇报,引导学生总结: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以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1、完成P14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交流想法。学生汇报并说明算法。

2、完成P14想一想。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学生汇报,指两道题说说计算方法。自己试着写一写。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三课时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15---P16练习二

教学目标:、巩固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加深加法意义的理解,为退位减法的学习做准备。

2、让学生有机会在不断探索和创造的气氛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引导学生在辨识的练习中体验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挑战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教学重点:

1、通过练习,使学生能比较熟练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运算技能。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通过练习,使学生比较熟练而准确的进行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学习了关于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运算。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指名汇报。

2、总结得真不错。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大家会有更大的收获。

二、合作探索,巩固知识。、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4、5题。教师巡视、指导。做完以后请小朋友在小组内说一说是怎样计算的。

2、指名汇报、并说明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3、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6题。这些计算对吗?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把错误的改正过来。指名汇报,并说出错误应该如何改正。

4、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5、完成第16页练习二第7题。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计算的。

6、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8题。有四只小白兔一起上山采蘑菇,现在它们正在为谁采的蘑菇最多而吵闹,你能帮帮它们吗?

8、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0题。请在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9、完成第15页练习二第11题。

(1)独立完成,交流算法

(2)说说题意,该怎么买?有几种买法?独立列式。

(3)独立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三、课堂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四、布置作业

第四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不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8例1,练习三1---3题。

教学目标:、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2、鼓励学生进行算法探索,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3、结合情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同数位对齐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理解笔算中的“对位”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汇报: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北京赢了?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情景图,从而使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激发解决问题的兴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教学例1.仔细地观察图。怎么解决聪聪的问题。板书算式:56-22,思考计算方法,在练习本上试算。小组交流算法。指名汇报。

2、小结:先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设计意图]:在尝试、交流中掌握计算方法初步体会算法的多样化。

二、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完成第18页做一做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一道题与同桌交流算法。汇报结果及算法。

2、完成第18页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说是怎么想的3、完成练习三第1、2题,学生独立完成。汇报、订正观察两道题的区别与联系,在小组内交流发现。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学生先互相说说再回答: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四、布置作业

第五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退位减法)

教学内容:

课本P19例

2、例3

教学目标:、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通过情景的创设,增强学生的爱国这情。

教学重点:

掌握用笔算方法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并明白其算理。

教学难点:

能运用竖式计算两位数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聪聪还有一个问题想考考大家:美国比中国少多少枚金牌?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回答。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教学例2。

A.结合前面所学的知识思考计算方法。

B.分小组交流想法:个位上1减6不够减怎么办。

c.汇报各自的计算方法。

D.如不能口算,可以用竖式计算。

E.用摆小棒理解退位的算理。

F.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思考并汇报。

2、教学例3。

出示50-24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然后在小组内交流你的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

3、小结。先学生思考计算方法。分小组交流想法。并汇报: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如果个位不够减,就从十位退1。

[设计意图]:通过猜想、练习、交流总结,使学生掌握退位减法的笔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完成第19页做一做。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并说说是怎样想的。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5题。先用小棒摆一摆,再计算。指名汇报

3、完成练习三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并说明错误的原因,及怎样改正。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会了什么

五、布置作业

第六课时两位数减两位数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0---P21练习三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两位数与两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较正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重点:

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度和准确度。

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计算和检查能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图片和题卡

教学过程:

一、总结引入

小朋友们,学习了两位数与两位数的加减法。你们有哪些收获呢?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一下。指名汇报。总结得非常好。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研究。

[设计意图]:课前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

二、巩固练习、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3题。请仔细观察图,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同桌的同学听一听。怎样求还剩多少个?指名回答。板书算式:32-11。这道题该如何计算呢?

2、完成第20页练习三第1、2、4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选一道题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9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

4、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7题。同桌两个同学与相说一说下面各题差的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

5、第22页练习三第10题。仔细观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汇报。怎样求雨伞多少钱一把?独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计算方法。指名汇报,并说明算法。

6、第22页练习三第11题。先自己独立完成,完成后从加法和减法中各选一道题在小组内说说计算的方法。指名汇报、订正。

三、强化练习、完成第21页练习三第8题。有3只母鸡带着自己的孩子出来找吃的东西。可三家的小鸡混到了一起。你能帮助鸡妈妈找到自己的孩子吗?教师巡视。指名汇报、订正、评比。

2、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3题。教师巡视。指名汇报,并说明填法。

3、完成第22页练习三第12题。看了表以后,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和小组的同学交流。指名汇报。选择两个你喜欢的问题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学互相交换检查,并说说计算的方法。

四、总结:通过今天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随堂练习

第七课时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

教学内容:

课本P23例

4、例5

教学目标:、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问题。

2、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3、数学生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生学会解决“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的问题。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汇报。

二、合作探究

(一)、教学例4、出示题目,仔细观察、思考。分组讨论。

2、学生探讨解答的方法。学生回忆、迁移思考,或是摆学具帮助理解。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解答的思路。学生汇报。

(二)教学例5、出示题目,生独立完成。

2、学生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3、小结方法。

(三)、完成第24页做一做。

观察图,在小组内交流了解到的信息。指名说明解题思路。思考、提问,在小组内交流问题。选择一个提问进行解答。全班交流并说出解答思路。

(四)、小结:比较一下,今天学习的知识和以前学习的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指名回答。教师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四第4,选择二题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四第1、2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汇报并说明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八课时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的数

(练习课)

教学内容:

课本P25---P26,练习四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简单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的计算技能。

教学难点:

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出示:二(1)班原有38位同学,这学期又转来5位同学,二(1)班现在有多少位同学?这道题该怎样解答?把你的解答思路在小组内说一说。学生汇报解题思路。学生自由说。

二、合作探索

、完成练习四第3题。观察题目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什么信息?独立列式。

2、完成练习四第8题。教师巡视、指导。指名汇报,选题说计算方法。计算两位数与两位的加、减法时要注意什么问题?指名汇报、归纳。

3、完成练习四第7题。观察图中的信息。说说优惠的意思,和同桌交流问题。学生汇报提出的问题及解答思路。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完成练习四第5题。观察图,把你了解到的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并汇报:怎样做可以知道少得几票?在练习本上解答出来。学生汇报解题思路。

2、完成练习四第6题。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指名回答。怎样做可以知道小玉攒了多少钱?把你的方法在小组内说一说。指名汇报解答方法。做了这道题,你想到了什么?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自己回答。

五、布置作业

第九课时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课本P27例

1、例2

教学目标:、通过同学间的交流,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3、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用竖式连写的方法,会正确计算三个数的加、减法。

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计算习惯。

教学难点:

灵活使用口算或加减法竖式等方法计算连加连减的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口答。

7+6+5

8+9-13

24-10-7

20+30+10

7-3+4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将继续研究三个的加减法。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理

、教学例1。

(1)、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图并了解信息。

(2)、出示表格。学生根据表格了解信息并提出问题。在小组内交流你想到的问题,并解答出来。

(3)、怎样求一共摘了多少个南瓜?学生回答,教师板书算式28+34+22这道题怎样计算呢?学生试算并在小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学生汇报,展示算法。比较各种竖式的区别与联系及优劣。

2、教学例2。

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主题图,了解信息。分小组交流从图中发现的信息。思考解题方法。在练习本上写出连写的竖式。学生,汇报,板演解答过程。

3、完成练习26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学生汇报、板演,并说明计算方法。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完成28页做一做。

2、完成29页练习五第1、2题。

3、引导完成29页练习五第3题。算好后学生说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学生在知识、方法上做一个回顾。学生自由说说。

五、布置作业

第十课时加、减混合 教学内容:

课本P28例3、4

教学目标:、使学生探索并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方法。

2、发展学生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的顺序以及方法。

教学难点:

能正确的使用竖式计算加减混合运算式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在乘坐公共汽车过程中发现了哪些与数学有关的问题,说给同学听一听。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教学例3。

(1)出示主题图。了解信息,小组交流。

(2)出示应用题:车上原有67人,下去了25人,又上来人28人,现在有多少人?理解题意、独立解答、小组交流、汇报板演。在练习本上写连写竖式。

2、练习。完成P28做一做。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指名说说计算过程。

3、小结。加减混合运算应该怎样进行计算?计算时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

三、巩固练习、完成练习五第4题,第8题分小组比赛完成。指名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练习五第5、8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五第6题。观察了解信息,和同桌交流发现。独立思考并说计算方法。

四、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生了什么知识?你又学会了什么?计算加减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什么问题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十一课时

练习五

教学内容:

课本P30-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算。P30练习五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0练习五第10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P30练习五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五第9题,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问题是什么?怎么解决?独立列式,反馈。

4、完成P31练习五第13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完成P30练习五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P30练习五第6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1第11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4、完成第13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5、完成第12题。说说题意,小组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6、完成第14题。讨论思考方法,交流算法。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十二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内容:

课本P32例5

教学目标:、理解有两个连续性问题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

2、学会先解决一个稍简单的问题后,运用所得的数据解决另一个稍难的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看,美术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写生,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二、合作探究

、提出问题

男生有多少人?

美术兴趣小组有多少人?

2、知道了什么?

美术兴趣小组有14名女生,男生比女生少5人。

3、怎样解答?

我们有两个问题,应当先解答哪一个问题呢?

生:先解答男生有多少人这个问题。

为什么呢?

因为知道了男生有多少人就能算出一共有多少人。

怎样求男生人数呢?说说你的想法。

4-5=9(人)

一共有多少人呢?

9+14=23

4、解答正确吗?

5、小结解答方法

先解答比较简单的问题,再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检验效果

、完成做一做

全班交流解决方法

2、完成P33练习六第1题学生分小组讨论完成。学生汇报,并说明是怎样思考的。

3、完成练习六第3题看图理解题意,思考解题方法。学生汇报,并说明解答方法。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学会了什么?学生汇报,教师引导梳理。

五、布置作业

第十三课时

练习六

教学内容:

课本P33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算。P33练习七第3题学生独立完成,反馈,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3练习七第5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

、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完成P36练习六第5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六第4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完成第7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2、完成P37第6题读题理解题意。根据问题独立列式,交流反馈,说说解题思路。

3、完成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第十四课时

整理与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35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和总结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1、进一步巩固100以内数的加减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能灵活运用笔算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主题图

教学过程:

一、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算。P37练习七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校对答案并说说计算方法。

2、完成P36练习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算法。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个别回答。

二、合作交流,归纳整理、整理。学生在小组内交流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归纳: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也可从十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笔算减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向十位退一。学生独自思考笔算加减法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及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小组内交流想法。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汇报。

2、完成P36练习七第3题学生完成后说说计算方法。

3、完成练习七第5题,出示主题图学生观察后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想好以后在小组内交流。并选择两个问题解答说说解题思路。学生汇报。

4、完成P37练习七第6题。学生读题,理解题意。说说解题思路。

三、巩固练习,巩固旧知、完成P36练习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并说明计算方法。

2、完成第4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汇报判结果及方法。

3、完成P37第9题读题理解题意。要知道大约需要多少钱?你是怎读想的?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指名回答。

4、完成第7题。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解题思路。

四、课堂总结:

根据板书,学生自己进行回顾总结。

五、布置作业

www.5y

kj.co

m

第四篇: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整理和复习

教学内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以及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等内容的整理与复习,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有关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简单的整理、归纳的能力,体验与同伴相互交流的学习乐趣。

2、过程与方法

在整理和复习过程中,通过学生比一比、看一看、说一说等学习活动,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的合作意识和认真的学习态度。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正确熟练的进行计算。

难点:提高发现问题、分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学具以及课件准备:

小黑板、情境图 教学方法: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同学们,你们喜欢游泳吗?(喜欢)游泳是一个很好的健身运动,老师也非常喜欢。老师的家就住在维多利亚度假村附近,所以也经常去游泳。(出示游泳池情境图)看!他们游得多快活呀!

出示问题:游泳池里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又下去16个人,现在游泳池里有多少个人? 学生尝试独立计算。学生汇报:39人

师:太正确了!你能说一下是怎样算出来的吗? 生高兴地说:原来有41个人,上来18个人后,游泳池内还有41-18=23个人,又下去16个人,那么现在游泳池内还有23+16=39人。

师:太棒了!要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我们前面学习的哪些知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师: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进行整理和复习。看谁不仅会算,而且能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创设游泳这一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投入到对这一单元的复习中来。)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一)自主整理,实施创造

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在这一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呢? 生1: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进位加法。生2: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生3:„„

师: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回家对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行整理与复习,现在给大家一些时间,把整理的结果在小组内相互交流一下,小组长作好记录。学生相互交流,教师巡视,掌握学生整理的情况。

(二)交流矫正,优化再建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整理的结果? 小组长1:我们小组是这样整理的„„

小组长2:我们小组是这样整理的„„ 小组长3:„„

展示各小组整理的结果,全班同学欣赏交流。

师:现在我们来欣赏这几个小组的整理结果,你认为哪个小组整理得比较好?为什么? 生:我认为第二小组整理得比较好,因为„„

师:你认为哪个小组整理的还有待改进?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生:我认为第三小组这样整理会更好„„

教师针对小组的汇报及同学们的建议板书各部分内容。同时对学生予以肯定。(如发现学生的整理结果能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较为完善的知识系统,可以用学生的“作品”帮助学生进行梳理)。师:同学们都整理得非常全面,一些同学也给出了很好的建议,形成了这么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让我们对本单元的知识有了全面的认识。接下来,我们就针对笔算加减法和用数学来进行重点复习。(设计意图: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回忆、小组间的合作交流,既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和梳理,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又培养了学生间的合作交流,体验到了同伴相互交流的学习乐趣。学生在整理中让旧知识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一)分层练习,重点突破 1.尝试编题,抽象法则

师:谁能分别编一道不进位加、进位加、不退位减、退位减法的算式? 学生针对每种类型分别编题,教师板书:

不进位加法:

进位加法:

不退位减法:

退位减法:

让学生把编出来的题目进行计算。

师:笔算加法时应注意什么?减法呢?

计算时它们有哪些地方相同?有哪些地方不同?

生1:笔算加法和笔算减法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生2:进位加法中,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一,十位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进来的一。生3:退位减法中,个位上的数不够减,要从十位退一。十位计算时不要忘记减去退走的一。生4:„„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正确,那我们在计算的时候,哪位同学还有特别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吗? 生自由发表想法。

师:同学们总结的非常好,现在你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吗?

2、啄木鸟诊所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得又快又好。

2、啄木鸟诊所

比一比谁的小医生当的又快又好。

-17

65 -3

-24

29 +38

集体订正,分别说说错在哪里。

3、解决问题,加强估算意识

同学们,中秋节就要到了,一说到中秋节同学们马上想到了————吃月饼!对,老师要到超市去买一些月饼。老师喜欢吃枣泥馅和果仁馅的,果仁馅的53元一箱,枣泥馅的38元一箱,老师带了100元钱,买这两箱月饼钱够吗?

(二)拓展延伸,整体深化

1.母鸡有45只,公鸡比母鸡少36只,小鸡比母鸡多47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2.爸爸今年41岁,儿子今年13岁,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让学生列式计算:41-13=28(岁)

紧接着出示“10年后”这一条件,让学生思考10年后爸爸比儿子大多少岁? 学生或许会出现两种答案:一种是大38岁,一种是大28岁。放手小组之间互相讨论,解决矛盾。

达成共识:10年后,爸爸仍比儿子大28岁,因为爸爸长10岁,儿子也长10岁。

(设计意图:为了突破难点,设计学生自主编题,一方面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 FFKJ.Net]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给学生创造一个用眼观察,动脑思考的的机会。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只有充分掌握原来的知识,才能挖掘新的知识。培养了学生初步归纳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一)自主检测

出示检测题,学生独立完成。自

一、你能得几颗☆(20颗☆)

☆ 19+8=

22+34=

10+60=

9+61= 64-23=

78-20=

29+60=

6+70= 16-9+70=

43+30-8=

27+60-80= 61+7-50=

52+18-60=

48-18-20= 39+40+11=

77-30+3=

二、我会填,不信你瞧。(13颗☆)

(1)笔算加法和减法,都要把相同的数位(),都从()位算起:加法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位();减法个位上的数不够减,从()位上(),在个位加()再减。

(2)72比43多(),27比75少()。

(3)比54多6的数是(),比71少18的数是()。

(4)一个数是40,另一个数是52,这两个数的和是(),这两个数的差是()。

三、我会比较大小。(12颗☆)

52-7○42-9 35-6○36-7 72+27○24+8 24-9○35-17 71-25○84-16 21+35○48+26

四、估算一下,再连线。(9颗☆)

得数比50大的算式 得数比50少的算式

76-38 29+65-40 87-37 25+27 81-29+13 46+19 90-41 25+70-30 18+18

五、我会用竖式计算。(15颗☆)

36+48= 73-37= 53+26= 92-58+27= 23+29+31= 91-34-49=

六、我会列式计算。

(1)83比38多多少?

(2)比49多13的数是多少?

(3)18与23的和加上39,得多少?

(4)60减去29,再加上17,得多少?

七、解决问题。(10颗☆)

1、小丽收集了46张邮票,小华比小丽多收集了34张,小华收集了多少张邮票?

2、动物园有大猴子41只,小猴子比大猴子少15只,小猴子有多少只?

3、下面是实验小学二年级一班参加各项兴趣小组活动的人数。(8颗☆)绘画舞蹈电子琴武术

49人37人42人38人

(1)参加武术和绘画的一共有多少人?

(2)你还能提出那些数学问题?选择一个问题列式算一算。

八、数学乐园。(5颗☆)

小亮做减法,错把减数24写成26,结果是14,那么正确的差是()。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组具有针对性、典型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自我检评,自我鉴定。)

(二)评价完善

1、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对自己、小组的表现哪些地方最满意?

如果给自己的表现打分,你打算给自己打多少分?

2、教师评价总结。

今天我们班的每一个同学都表现得很出色,大家不仅学会很多了知识,还愿意和同学们在一起分享所学到的知识,老师真高兴呀!通过你们的发言,我知道你们有又学到了很多的,希望你们能灵活运用我们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板书设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二)整理和复习 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两位数加两位数

不进位加

进位加

两位数减

两位数

不退位减

退位减

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加减法估算

连加 连减

加减混和

加、减法估算

教后反思:

第五篇:苏教版二上数学第1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班级:

姓名:

一、口算。

(15分)

14-6=

13-5=

75+4=

56-56=

40+27=

16-8=

11-9=

9+4=

15-8=

13-7+5=

24+10=

10+55=

70+16=

74+20=

6+82=

64+5=

43+6=

52+40=

41+50=

40+56=

14-6+7=

6+7-8=

90-20-30=

5+32+40=

13+5-2=

二、填空题。

(20分)

1.从右边起,第一位是()位,第二位是()位,第三位是()位.2.二十七写作(),七十八写作().

3.1个十,5个一是();6个十,1个一是().

4.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它比最小的两位数多().5.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把下面的数字排列起来.

99:。

6、()里最大填几?4()>44;()7>67;

4()>39

;78>()5;

7、用7、0、4组成两位数。两位数有:()。其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8、在O里填上“+”“-”号,使等式成立。

6=18

=4

40=50

8=30

30=59

=49

三、看一看,找出规律,想一想填数

下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三)(苏教版)[本站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1单元100以内加法和减法(三)(苏教版)[本站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标修订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第一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单元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第1—11页。 单元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100以内三个数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口算和......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分析范文

    二年级上册《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分析 第一单元是在学生初步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能够口算两位数加(减)整十数或一位数、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以及会解答加、减法的实际问......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第1课时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学设计(第1课时) 安徽省黄山市屯溪现代实验学校 唐浩瑛(初稿) 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教研室 齐胜利(统稿) 教学内容: 人教版教材一年级下册教科书62页例1......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1单元10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三)检测题

    第1单元等级评价优良达标待达标在相应等级上划√一、我会填(16分)1、最大的两位数与最小的三位数的差是。2、87-32+45,先算,再算。3、计算连加、连减时的运算顺序是。4、35与28......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4篇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1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它位于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三册第二单元。本单元是本学期的重......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案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单元分析 教学目标 使学生会计算100以内的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会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1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它位于新课标实验教材人教版第二册第六单元,先讲单元分析,再就第一小结第一课时进行教学设计。在说......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 背景:一年级下册学生学过了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的口算,学生对于相同数位的数相加,进位、退位等思想和技巧已经基本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