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王文德从热爱中医到践行梦想
王文德从热爱中医到践行梦想
解放前,王文德是出生在山东农村的一个贫困家庭里,七岁时遇上特殊时代,坏人霸权,王文德家无法生活了,求亲友帮忙维持生计。那时,王文德上学无望,还得了皮肤病风疹,痛苦了十多年。解放后上了三年半学,高小毕业。他的父母给了王文德一个好脑子,王文德从小好学,从小爱文艺、爱音乐。家教很严,不让王文德和同年龄的孩子在一起玩,而是要求王文德和老人在一起说是能学到知识。王文德姐姐带着王文德和老人在一起,有时带王文德到邻村的陈老中医家看病,老中医诊脉开处方从不收费,过着简朴的生活,很简单的方把病治好了,民间都说他是偏方先生,都很尊敬他。那时的农村没有诊所医院,都是民间中医,文革前农村有了赤脚医生。父亲得病卧床一年多,到处求医并没有挽救得了王文德父亲的生命,遭罪故去。看着父亲受罪心中不忍恨自己不会医救不了父亲。父亲去世后,王文德到东北牡丹江水泥厂工作了三年,在国营企业,领导很重视王文德,培养王文德学企业管理,坐办公室经常接触中西医大夫,河北沧州的世家中医大夫,部队转业的,在部队跟白求恩学过医,他主动教王文德学针灸,王文德腰痛多年一次针灸后给王文德治好了,王文德感到太神奇了。母亲年老不愿在东北,王文德也离职回到山东(很内疚对不起领导的培育)回家自己过日子了,才到书店买几本中医书籍,文革中受迫害被抄走。虽然如此,王文德在迫害中没有放弃学习,民间偏方秘方听了就记在脑子里,在特殊情况下又接触了世家中医陈老师,传授给王文德七大秘方,王文德不幸运中的幸运,就是受到这前后二位世家中医的真传。王文德从七九年到八九年间在当地治好过不少心脑血管病患者,验证了秘方的奥妙。烧伤烫伤更神奇,治疗那么多年,都在一个星期左右痊愈,没有一个留下疤痕,没收患者一分钱。一个12岁的男孩严重烧伤,在市医院住院治疗29天,全身化脓流水,医院放弃了治疗,叫父母回家准备后事,就一个儿子的父母不放弃,他们回家后通过亲朋好友找到王文德并苦苦要求给他儿子治疗,于是王文德精心给她治疗半个月痊愈了,延长了7天左右恢复期。这位患者身上虽留下疤痕但救了他一条命。王文德分文没收,全家感激报恩找不到王文德,王文德来北京了。这是七九年的事。2010年王文德由北京回家几天去过他家,强留王文德在他家吃了顿饭,全家聚集感谢给了他第二次生命,王文德才知道他的名字叫荆海良,青岛平度市店子镇许家村人。王文德从八九年来北京至今单靠口碑治好不少心脑血管病,患者不仅北京的、全国其他各地都有。
这些年国家重视中医挖掘中医人才,碰到好心人把王文德介绍给有关人员,让王文德写论文,验证了心脑血管病药物,参加了全国中医药发展大会及中医药养生论坛大会,评定为优秀中医药专家。从此王文德更加刻骨钻研学习,为传承中医文化争气。立志做一个医德高尚医术超人的好医生。践行让更多的人解除病痛的伟大梦想。这几年总觉得时间不够用了,把王文德从小爱好多年学到的 坠琴、京胡、书法扔到了一边,总想治病救人,研究新问题。古人说:“中医没有不治之症,银针草药治百病”。王文德相信,比如说中晚期癌症,十年前在老家有一位患癌症男人,在北京、上海某医院都已经无法治疗,让回家准备后事,患者认为自己是一个要死的人了,自己愿意吃啥就吃啥,上山见什么草、菜他都吃,吃了几天感到轻快了,连续吃了一段时间也爱吃饭了,摸样也变了,感觉好了。再到医院检查癌细胞不见了,成了正常人,真是奇迹。王文德听了朋友说此事引起王文德的重视,王文德去山上考察动物、植物,王文德认为中晚期癌症不是不能治而是药方不对。通过研究,王文德得出了治疗癌症的特殊方法。王文德七岁得了皮肤病风疹,并在文革中受迫害得了牛皮癣,2009年得过湿疹,王文德都用自己研究的独特方法治好了,并总结出皮肤病的发病原因,在治疗上也得心应手。王文德没有过硬的文凭,但王文德好学、毅力超人。王文德有一颗为患者负责的心,对患者就如对自己的父母、姐妹、兄弟一样爱护他们,并善心对待他们,认真救治患者这是王文德的根本,患者的康复是王文德大夫心里高兴痛快的事,也是王文德最大的欣慰!除此之外,艰苦朴素的王文德大夫还有一个梦想就是希望在他的有生之年,把他的研究成果和中医秘方得到很好的传承。王文德康复热线:***,关注中医大夫王文德,搜索“前沿对话王文德”,关注中医发展,也是关注每一个中医的“中国梦”!
第二篇:从“思考中医”到“中医思考”
从“思考中医”到“中医思考”
(100029)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谷万里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迅速提升,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不断增强,中国传统文化也随着中华民族的自信心的增强得以开始了新的复苏。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至今仍然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重要贡献,必然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以中医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学术体系与现代科学体系之间的差异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困惑和思考,近年来有关的研究书籍也层出不穷。如《思考中医》、《哲眼看中医》、《挽救中医》、《走进中医》、《小说中医》、《中医趣谈》、《中医与传统文化》、《文化中医》、《大话中医》、《中医文化对谈录》等等。其中以《思考中医》和《哲眼看中医》影响最大,成为近年来中医药出版界的畅销书,得以再版或多次重印。这些著作或从传统文化层面、或以当代科学的视角,对中医学进行了多方位的剖析,内容涉及医史、医理、医案、哲学、传统文化、中医的困境、政策等诸多方面,可谓包罗万象,其科普性也为普通读者提供了一个了解和认识中医的机会,读来确实令人受益匪浅。阅读学习这些著作,给了我们一个重新“思考中医”的平台,坚定了相当多的中医界从业人员的自信心,也为更多群众找回了看中医的信心。
但是,仅仅从文化和哲学理论甚至现代科技层面对中医学进行阐述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清醒的看到,中医学之所以在近代消灭中医思潮以及西方文化和医学的强烈冲击下能够历经磨难而没有灭亡,靠的不是理论论证,而是真实可靠的临床疗效,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信赖。这一切都是以中医临床有效为前提和基础的,否则,对中医理论的探讨就会变成文字游戏。只有临床疗效才是中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一、临床疗效决定中医理论
中医药学之所以能够历数千年而不衰,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巨大贡献,关键在于临床疗效。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存在的底线,也是中医药学能够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临床无效,根本没有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去进行中医药学的研究,根本没有必要进行中医药现代化、中西医结合的讨论和研究,中药也就不存在了,而可能被“天然药物”或“植物药”、“动物药”的命名所取代。
中医药学兼有科学与人文的特点,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但是,如果我们已经没有了能够体现中医药学临床疗效的中医医生,谁还会相信历史文献上所记载的中医药学的疗效?曾经的辉煌只不过是被后人当作谈论的神话罢了。老百姓看不到、亲身体验不到中医药学的疗效和价值,谁还会去寻求中医药治疗?因此,临床疗效是底线、是根本,疗效是硬道理。同时,临床疗效是检验中医理论是否正确的标准,没有实实在在的临床疗效,实验做得再科学、再漂亮,理论再符合“科学”,政策、资金再支持,中医迟早要走向衰亡。因为老百姓最看重的是疗效。中医药学从产生至今,就植根于人民群众之中,至今仍在发挥防病治病重要作用的发展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临床疗效决定存在,存在决定中医药学的发展。
中医药学的存在价值要靠自身临床疗效来体现,不但要能治疗一般疾病和疑难病证,更重要的是能够解决西医至今仍然解决不了或解决不好的临床问题,才能体现中医药学的优势,这也是中医临床科研和基础研究的出发点。我们的中医药大学的当务之急是培养出更多的真正的中医药人才,满足时代发展对中医药的需求,从而力挽狂澜,弘扬中医药文化、振兴中医药事业。
二、从“思考中医”到“中医思考”
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考中医”,而应及时完成从“思考中医”到“中医思考”的转
变。我们要以博大的胸怀和海纳百川的气度,用中医学的观念和眼光,重新审视现代科学理论和西医学,是吸收其精华,将其纳入中医理论体系,这种以中医为主体的思考,笔者称其为“中医思考”。
在中医学的发展历史上,这种“中医思考”不胜枚举。如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所用的柯黎勒就是从国外引进的。孙思邈在《千金方》中就引用印度“五明学”的部分内容,并收载支存法的支太医方十多个。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中则引进了大量的阿拉伯医学的理论和验方,如番木鳖、葫芦巴、破故纸、乳香、没药、砂仁等都是由国外传入的。王清任、唐容川、张锡纯等人的著作也可明显地看到吸收了西方医学的若干观点并融入传统医学体系的内容。张锡纯说:“盖西医用药在局部,是重在病之标也;中医用药求原因,是重在病之本也,究之标本原宜相顾”,“取西药之所长,以济吾中药之所短”。可见,历代医家都善于把国外医学的精华吸收过来,为我所用,丰富和发展了中医药学。
如对中药的研究,我们在批评按照西药途经研究中药的同时,不应忘记将西药纳入中医的理论体系,进行西药中药化的研究,不但可拓宽中药的种类,而且对促进中西医结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面以高血压病的治疗为例,对“中医思考”作一具体阐述。
高血压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因此降压新药层出不穷,虽已发展到多达近百种,有利尿剂、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阻滞剂六大类降压药,但在控制血压、改善临床症状上仍不尽理想。临床常见同一降压药在不同患者的降压效果和不良反应有较大差别。
中、西医学对高血压的发病机制,从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有各自的认识,治疗理念上也有较大的差异。中医重视气血、脏腑、阴阳的平衡,强调心理、整体、环境的调整,辨证使用中药能有效改善高血压病的症状;西医注意血压指标及危险分层,使用抗高血压药可有效、迅速控制血压,但临床症状改善有时不理想,如失眠、便秘等长期困扰患者,有的患者还因药物本身的不良反应而新增加一些不适表现。在中西医两套理论的指导下用药,根据中医辨证选用抗高血压西药,可以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明显提高原有西药使用的准确性,降低使用盲目性,避免其副作用。临床已有报道,钙通道阻滞剂对痰湿壅盛型、血脉瘀阻型高血压,β受体阻滞剂对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阴虚阳亢型或肝肾阴虚型疗效较好。降压西药的辨证应用,是中西医两种医学适应证的交集,更体现了高血压当代个体化治疗的最新理念。
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医学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不仅关注降低血压,而且对靶器官损害及相关疾病加以重视,并按照循证医学开展了大样本多中心观察研究,降低了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发生。降压治疗能明显降低心血管疾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其所致的病残率和死亡率。西药着重于降压治疗,具有确切的降压效果和靶器官保护作用,广泛适用于某类型高血压或高血压的某项并发症。降压药的研究虽然日新月异,但是还缺乏完全无副作用和更长效的药物,仍需终身服药。不少病人服用降压药后血压虽有所下降,但临床症状未解除,少数病人甚至加重,生活质量反而有所下降。但是如果从中西医结合立场出发,分别从中、西医理论对高血压病进行全面、系统的认识,除借助现代诊察手段外,融合中医的四诊、辨证,通过中西药理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贯穿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思想,在中医个体化的辨证用药指导下应用降压药,具有更好的针对性,可以提高降压药的疗效、减少药物用量以及不良反应,在迅速有效地控制血压的同时,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并将副作用降到最小。
降压药辨证应用的研究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通过“中医思考”,将对降压药的临床应用提供新思路和指导方案,是中西医结合在临床药学领域的有益探索。在不增加患者医疗费用和风险的前提下,为克服西药毒、副作用,发挥药效和寻找新的用途提供了可靠的思路与方法。不但能丰富中医药学的内容,而且有利于中西医的交流、融合,虽然目前关于降压
药中医辨证应用的研究还不成熟,很多方面还需要完善、改进,但非常值得我们去克服困难努力完成。
三、结语
中医学更加关注以患者的症状变化和个体感受,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当代医学模式。我们以前所做的中医科研,多为了证明中医的现代医学疗效机理。存在的必然有其合理性,中医学理论体系其实并不需要西医学的验证,反之,在全面继承中医学的同时,应以中医的理念和眼光,采取“拿来主义”,通过“中医思考”,将西医学的精华纳入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医学的阴阳五行、四诊八纲、气血理论服务,才可能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真正贡献。
第三篇:从王进喜到王启民教学设计
2、从王进喜到王启明
教学流程: 学习目标:
1、了解大庆人艰苦创业的事迹,学习大庆人艰苦奋斗、勇于探索,为祖国建设无私奉献的精神,为自己是一名大庆人而感到骄傲,从而更加热爱家乡,为未来贡献家乡做积极的准备。
2、知道大庆精神的内容,了解王进喜和王启民的事迹。
一、图像导入,激发兴趣 出示图片:
1、早期大庆油田和石油工人的条件
2、现在大庆油田的样子
然后让学生比较这几幅图给同学们留下了什么印象。之后提出问题:大家想知道今天大庆油田的繁荣是怎么来的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从王进喜到王启民》(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
1、首先让学生自由读文,结合教材中的图片,整体感知。
2、然后提问:通过读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接着小组合作:结合教材的内容和课前学生搜集的资料让学生 在小组内交流
4、最后小组汇报:让小组内派代表汇报所了解的相关知识。
三、引领挖掘,体验感悟
通过同学们自己阅读教材和亲自搜集资料,已经知道很多有关王进喜和王启民的事迹,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以下当时的情景。
1、出示图片:松基三井
提问:这口井有什么意义?(通过前面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会很容易回答出:它是大庆油田发现的第一口井,从此在松辽盆地开始了中国石油传奇式的创业故事。)
2、再出示图片:
观看当初刚发现大庆油田时的样子以及石油工人 的工作生活条件。然后让学生想象一下当初石油工人创业的艰苦。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大庆的石油工人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怕苦,不怕累,因为当时发现一个大油田正逢建国10周年,这无疑是一个天大的喜讯,所以人们马上投入到了开发大庆油田的战斗中去。在这当中就有我们的“铁人”王进喜。
3、出示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1)让学生了解一下当时的情景。
4、再出示图片:认识“铁人”王进喜。然后让学生说一说王进喜同志的先进事迹。
5、出示课件:(播放视频2)
然后提问:看到了这些,此时你有什么感想,你想说什么?如果当时你在场,你会怎么做?让学生自由发言。
6、教师引导:正是他们的奋不顾身,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铁人”。那老师想问问大家,究竟什么是“铁人精神”?学生回答(板书:爱国创业求实奉献)
7、让学生结合教材26页(王进喜说的话)来理解这八个字。
8、了解王启民的事迹。
其实在大庆,像王进喜这样的石油工人还有很多,他们就是以这种铁人精神,战严寒,斗酷暑,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高质量的建成了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王进喜身上体现出来的大庆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石油工人,如今大庆精神,有了新的传承人,他就是有着“石油之子”和“新时期铁人”之称的王启民。
9、出示王启民同志的图像,了解王启民同志的事迹。
10、看到这些事迹,你又想到了什么?
11、小组讨论:大庆人的奋斗史过去和现在有哪些地方是始终不变的,又在哪些地方有了新的变化?
12、小组汇报。
13、教师引领:从王进喜到王启民,正是有了这些“铁人”,正是有了我们大庆人一代又一代的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我们的家乡,我们的祖国才变得如此美好。(展示大庆油田现在的图片)
四、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以后你要怎么做?最后以“我为祖国献石油”这首歌来结束本节课。给学生以听觉上的冲击,陶冶学生的情操。
五、板书设计
2、从王进喜到王启民
爱国
创 业
大庆精神
求实
奉献
第四篇:何裕民:从排斥到热爱-我的学医历程
从排斥到热爱——我的学医历程
本文实际上是我在写作<爱上中医>时的导言,描述了我从怀疑排斥到执着追求中医事业的整个过程,没有太多的理论,更多是一种感悟.
有必要先交代一下有关细节。2006年春节前后,笔者收到了《医学与哲学》杂志社的几份稿件,其中一篇就是导火索:《告别中医中药》,作者口气很大地以科学的名义,以文化进步的名义,以维护生物多样性的名义,以人道的名义,提出要“告别中医药”。说实在的,作为《医学与哲学》杂志的中医副主编,关于中医学的稿子看了不少,这篇口气好大的论文“真不怎么的”!然而,我们还是力主其发表,且坚持原文不改。基点有三:
一、既是《医学与哲学》杂志,理应关心热点问题,且应充分尊重原作者意见(这也是科学的底线之一);二:本文虽不怎么地,但相关的问题已广泛引起争议,近几年的第四次“科玄”大战,证明社会关注这一话题;三:不管怎么说,作者张功耀是个大学教授,且为哲学教授,他的观点更易引起人们的重视。总之,当今讨论一下中医药问题,并非坏事,争鸣是一种进步。
因排斥而放弃
在此,笔者先介绍一下自己的学术经历,以便人们更好的理解笔者的观点。作为6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一员,年青时梦想在数学中有所作为,下乡的7年中,空闲时间只啃了两类书,一类是旧书店淘来的《几何辞典》《代数辞典》等,一类是哲学书,当时对恩格斯的《反杜林论》《自然辩证法》等爱不释手。当时,社办企业盛行,72年被招入社办厂,从事有色金属加工,又想走工程师之路。75年,阴差阳错,被送进上海中医学院。我身体强壮,很少生病,素不好医,再从未听说过“中医”还有“学院”。当时的浙江很乱,公社党委书记劝我好生把控这次机会,过了这次,也许就再也没有上大学“跳龙门”机会了。怀着忐忑,来到中医学院。第一学期,基础课阴阳藏象等听不进去,与脑海中的原有知识抵触太大,下课多次质询老师。特别是讲到“经络”,逼问老师,究竟“经络”是什么?请拿出证据来。77年底恢复高考,我向(当时管学校的)工宣队提出要退学重考,被工宣队训斥了一顿,没同意。78年初恢复研究生考试,我仍在读,报了上海第二医学院的肾病专业,居然高中。当时我还在毕业实习,班主任到郊区的毕业实习医院来找我,说我已考取研究生了,由于名额调剂关系,我被转到中医学院,学院考虑让我转读“通里攻下”(中医外科)硕士。我一听,没兴趣,不假思索就拒绝放弃了。想不到毕业后,被动员留校,第2年(79年)继续考研,又报了上海第一医学院,审核没过,说不够两年临床。直到80年,这时,我对中西医学的态度已发生了质的变化,主动报考了中医研究生,从而走上了以中医为主的医学研究与应用之路。
实践促使改变
促使我改变的是一系列的事实。当时(78年)社会正在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连串的事实,让我这个自以为理性又有一定哲学根基的人开始对中医学改变看法。最初是见习时,我独立诊治了一个心源性水肿的老人,此人心衰厉害,在用洋地黄制剂,又因水肿,加用了利尿剂,却未见控制。我想起了张仲景的“真武汤”,全方稍作调整,用上了,不料,效果奇佳。一周后复诊,水肿退了,行走不喘了,这老者后来十分相信我这个小医师。第二件事是儿科见习,我去了上海市儿童医院,由于门诊用房拥挤,该院创始人,中国儿科奠基者苏祖斐老教授(时年80多岁左右)与我们挤在一间房中,她看的是小儿过敏性紫癜,用的是中西医结合方法,出于好奇和尊重,有空我就坐在她旁边,我看她用的都是凉血止血药,遂百无禁忌地提出:老师上课讲,这种病症,大多病于脾虚,脾不统血,当用补脾益气摄血法。想不到作为大师级的苏老竟十分谦虚,说她那套是西学中的,中医就用你说的试试看。每周一个下午,三个多月,我们可以说“祖孙俩”系统观察了近40例少女,效果非常好,近半数患儿2周后血小板上升,80%一月后血小板正常。苏老很高兴,因为比她那套效果明显要好。我也很高兴,我高兴的是,与大专家在一起,抄抄弄弄,居然也有效?而且,中医理论好像还是管用的。
彻底改变我看法的是两件事情:78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我毕业实习在奉贤人民医院,急诊值班,一个19岁的小伙子,身高1.80米,满脸通红,骑车来看病,是公社卫生院转来的,查了一血象,考虑是白血病,我嘱其入院治疗。当时住医院是要带被褥,热水瓶的,故嘱其回去取。他家离县城30里地,当晚他回到医院。住院第二天即开始化疗,化疗到第三天,他起不来床了,第四天晚上,他死了!当时我的心象撕裂一样的痛。这个比我小几岁的壮实青年几天前还蹬着自行车90里,用药四天后居然就这样死了!?我的心非常愧疚,我觉得是我杀死了他。那天我不收治他,他不会这样死;也许我救不了他,但他至少不至于只活4、5天。那以后,我一头钻进医院图书馆,查有关资料,那时,医学书十分有限,有的就是《希氏内科学》的老版本,书上清楚地写着这种治疗方法没错,那证明这是权威的、科 学的,但人却死了!?在“科学”与“事实”之间,我迷茫了。毕业留校后不久,我插队地方一位退休了的县革命委员会生产指挥部领导来上海找我,希望我这位接受过“贫下中农再教育”的上海医师能帮助他治肺癌。我陪他走了好几家医院,一概拒绝,因为他患晚期肺癌,又伴较严重的冠心病。无奈之下,我和他实说了,想不到他认定上海,希望我帮他看。那时,我帮他找了我校内科权威张伯臾老中医,先帮他调整冠心病再说;至于肺病,我则在张老的方上加几味药。由于找张老很难,故以后就由我直接改方,想不到这一改,78年是60多岁的老人,一直或到了89年,整整活了10多年。80年研究生报名时,他已大大超过了当时西医给他定的寿限:3个月到半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当时最时髦的口号,使我改变了对中医的看法,也促使我下决心改考中医研究生,这也是驱使我临床上一直致力于中医肿瘤治疗的最初动因。
从感性到理性
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信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一幕幕的亲历亲为,让我这个信奉数理与哲学,喜好工程技术等“钢性”科学的男生,逐渐对阴阳藏象,个体人伦等“玄”而又“软”的非逻辑的经验性内容产生好感,并决意为其做些工作。数十年的孜孜不倦的多层面、多维度探索,加上原本的善于沉思与逻辑推演的特点,使我能对许多神秘“表象”的浮现原因或机理有了个自认为是可信的解读或认识。特别是笔者在80年代末曾与同年龄段的十余位有研究生背景的同仁们一起花了2年多时间,做了一件至今都引为自豪之事,即系统比较了中西医学,从源头,从文化背景,人文地理差异到方法学,学科概念体系等予以全方位的比较研究。遂有了一本影响较广的《差异·困惑与选择》。90年代中期,笔者又坐了近三年的“冷板凳”,使原先有较浓“呐喊”味的比较研究,多了些哲学沉思与历史追寻。认真追溯寻绎了中医药产生的巫文化源头及其演变过程,而有了《走出巫术丛林的中医》一书。
我们是幸运的,生活在千年世纪之交,精彩而又快速发展的世界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添色不少;但我们又注定是沉重而又受挤压的,挤压在过去和未来之中。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起,从恩格尔的新医学模式的提出,到世界卫生组织的一系列新建议,到哈斯廷斯的医学目的与目标重新定义,以及在主流医学领域已经和即将发生的许多重大变革(比如,关于从精神病学到精神健康的概念转变,从肿瘤的对抗性治疗到更注重人的生存原量等),昭示着随着新的千年世纪的降临,医学也将迎来她崭新的一页。
笔者庆幸的是,一贯不愿龟缩在象牙塔中,而愿把触角伸向多方面;也得益于一大批志同道合之学界友人的热心相助,经常性的思想交锋和“精神聚餐”,因此,我们更愿意,且完全可以从世界的角度,从发展的角度,从未来可能的态势,回过头来看看中国传统的医学,看看当今我们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热衷于西医标准评判中医,前提就是荒谬的;拘囿于中国看中医,注定是狭窄的;局限于今天论中医,必然是短视的。更不用说停留在过去的历史中评论中医了!?
笔者不仅愿意“天马行空”地作哲学或逻辑思考,更喜欢走在大地,作实证性的研讨。除临床诊疗肿瘤外,科研触角更伸向了心身关系、体质研究、过敏纠治等等。新近作为国家科技部十一·五支撑项目中的重大项目:“亚健康项目”的领头羊,就是例证。崇尚脚踏大地,也使得笔者的思索和论述与张氏等的纯思辨探讨有了质的不同,更注重实际,更注重临床或科研中客观发生着的事例,这是由不得你个人好恶主导的。
几句絮语
笔者“导言”中的一番自白,只想先作“正名”,表明笔者是怎么样一位思考者!“名正”才能“言顺”。有过过去的教训或经历,所说的才能更有说服力;有过相应的背景或思考,才能“言顺”地表达自认为比较符合实际的观点,也才能避免情绪化而误导“开卷”者。
还需指出的是,本人自认为崇尚科学精神,也有一定的哲学与人文根基,因此,从不主张把中西医学对立起来。对本科生上课,总会强调:我们首先是科学工作者,其次是医学科学工作者,再次是以中医药方法为主的医学科学工作者。而在发表张先生的《告别中医中药》论文时,我也写了一篇,题目是:《跳出中西医之争看医学》,潜台词是很明确的,没有必要和理由,情绪化地执着中西医之一端而偏执地指摘另一端。
另外,作为一个补充,笔者现任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主任委员。换句话说,在西医学专家占主导的学会中,笔者主持着工作。这不是想炫耀什么,只是想说明两点:
一、对中西医学的评价,也许笔者还是很有话语权的;
二、事情绝不象张功耀所说的那样,中西医师在一起,讨论的就是中医学何时消亡问题,笔者接触有一定的层次的,包括海外现代医学专家不下数百人,从无人谈及过这类问题。张氏杞人忧天之说,不知从何而来。
顺便善意地提醒一下:学术争论是可以的,但千万别意气用事、情绪化。张功耀先生最近的一段言论,就犯了这个忌讳。他指责说:“中医一直标榜为‘仁术’,可是这种‘仁术’并没有表现出多少仁爱特征。
一、装腔作势,欺骗患者;
二、推行异物、污物、毒物入‘药’,坑害患者;
三、以严格的‘奇方’追求‘奇效’为难患者,为无效施治开脱责任。”这已不是学术之争了,这已涉及整个中医团体,涉及道德伦理层面了,无论如何,你都无法证明你的观点。因为即便有一个中医师如你所说,但社会自有公认,几十万个中医师总不会都这样吧?有一位律师身份的病人就怂恿就此起诉你诽谤。当然,我们不会这样作,没有必要;也不想作秀地追求轰动效应。但身为教授同行,出言慎作思考,也是一条底线吧?
第五篇:从公益到众筹 靠中医实现健康梦
当归中医学堂不仅为线下1.5万学员和线上15万学员提供专业中医健康教育服务,还将互联网思维融入传统中医诊所的运作,其“众筹中医”的设想也在为中医药事业集聚更多社会力量——
从公益到众筹 靠中医实现健康梦
林晓斐
提到专业中医育儿课程,越来越多人会第一时间想到当归中医学堂。这家传统中医教育机构致力于宣传以中医药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在实现“家庭中医”渐进式培养的同时,旗下的行知堂中医诊所也提供纯正的中医诊疗服务。
中医是中国人的必修课
当归中医的创始人李永明,是社会资本跨界举办中医机构的代表人物。这位曾经的IT人、互联网老兵,从踏进中医界起就怀着公益的心态,“为了回报中医让我重获健康,也为让更多人了解中医。”
他在全国各地举办公益讲座,内容以中医育儿为主,因为“欲养子先正己之身心”,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背后一定有一位身心健康有智慧的妈妈。当归中医学堂致力于培养懂中医的妈妈,把一个家庭的女主人培养成一位CHO(Chief Health Officer,首席健康官),让一家三代受益无穷。
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体魄,是国家希望之所在。”于是,妈妈成了当归中医学堂的学员主力。
事实证明,当归中医学堂将中医育儿作为切入点是正确的。目前学堂的线下学员有1.5万人,全都是妈妈。她们在当归学习家用、实用、易用的中医理念和方法,也通过育儿这扇大门,领略中医更广阔的世界。
当归中医学堂的资深学员姚遥在最初听完中医育儿课后,之所以为之震撼,是因为课程并不仅仅介绍育儿方法,而是把经络和穴位知识、阴阳五行等中医基础理论,甚至更加深奥的《黄帝内经》思想揉进了讲解中,以育儿为线索把中医理论知识串连,润物细无声地让她理解了中医。
像这样不执着于传授“术”,还注重传承“道”的中医健康教育理念,源于李永明非常认同的两句话:“中医是中国人的必修课。”“学习中医就是学习一种生活方式。”
他这样解释“当归”的内涵:“中医是中国人传承几千年的生活方式,当今都市人的生活节奏已经偏离中医的健康理念,人心浮躁焦虑,做不到古人的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所以,我们应当回归,通过学习中医,回归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
除了中医育儿,当归还提供女性健康、家庭常用外治法、太极拳、站桩、书法、国画等课程,甚至还有中医少年班、夏令营和中医药健康旅游项目。开设这些课程的目的不仅是传播中医药养生保健知识,还要引导人们更全面地认识健康,自觉培养健康生活习惯和精神追求。
医疗和教育是一对双胞胎
当归中医重视中医健康理念的传播,但是“一家中医学堂的力量很小。还好我们有网络。”当归将线下精品课程录制成视频上传至网络,当归中医网络学堂的学员目前已达15万人,线上课程已超过1000课时。网络学堂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让更多人因中医受益。做了5年中医学堂,李永明意识到要把当归的课程体系化,形成中医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他将和学堂核心讲师一起对课程进行整合,预计用100~300课时的系统教学就能培养一位懂中医的家庭健康官,让每个家庭学会用中医管理健康,少生病、不生病。他相信把中医健康教育做好了,将大幅节省国家的医疗卫生费用。
但是,家庭首席健康官并不能取代专业医师,她们和亲友依然会有看病的需求。为了满足大家这一需求,也为与医生们有更加紧密的联系。在开设当归中医学堂的第3年,当归中医旗下的行知堂中医诊所开业了。
李永明说:“医疗和教育是一对双胞胎。医疗之外需要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疾病、生病的原因,及今后如何少生病。反过来,健康教育还需要专业医疗服务作支撑。”
当归中医的运作始终遵循一个方程式:医疗价值=健康结果/服务价格。李永明说,“这个方程式是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的,我觉得非常对。想要提高医疗价值,就要提升健康结果,降低服务价格。如果服务价格很高,而健康结果为零,就没有医疗价值。”
“现在有两类人群热衷于学习中医,一类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另一类是30~40岁的妈妈。我相信30岁学中医,比生了病再学更好。因为年轻时懂得养生,学会保健,可以省去更多将来治病的钱。所以开办中医学堂和诊所的目的,不光是要传播中医文化,还要提高医疗价值,最终目标是靠中医让人人都健康。”
李永明不断用互联网思维尝试着中医医疗服务的种种可能性。他和著名中医徐文兵先生联合投资了“苏州云中医”——专注于中医诊所信息化的云平台。
通过这个云中医的平台,行知堂能够为患者建立结构化数据的中医电子病历,跟踪每一次诊疗的反馈疗效,追溯每一味药材来源和流向。患者也可以随时手机查询自己诊疗过程的舌苔图片等诊断信息。该系统还包含客户管理CRM系统,药材管理ERP系统,能够实现远程医疗、移动医疗、家庭私人医生等网络中医医疗服务。
“众筹中医”为更多人实现中医梦
今年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这天,第二家行知堂中医诊所开业。这是李永明“众筹中医”设想的首次落地。什么是“众筹”?他解释道:我小时候,父亲兄弟三人养一头牛,三家人轮流放牛,轮流耕地,生了小牛犊三家人分钱,这就是最简单的众筹的本质。行知堂新店这个“初生牛犊”就将在25位股东的关注下成长。
为什么要做“众筹中医”?李永明道出三个原因:首先,因为大部分风险投资追求快速的高额回报,而我们不能用纯商业化的理念来做医疗,也就不一定会有适合的投资机构。我相信以公益的心态做中医医疗,反而可能获得更大的价值。
其次,医疗是很大的刚需,中医药已经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众筹中医”的股东大多是当归中医学堂的学员,他们喜欢中医,想做中医机构,却没有人帮他们实现这一想法。但他们只提供资金,由当归提供医生资源、团队管理,就可以实现愿望,这就是“资本+知本+智本”,我管这叫“三本主义”。
第三,当归中医要为中医传承做些事。投资行知堂的股东大多是上市公司、金融企业高管和企业家,他们的参与对中医的传播是好事。“推广中医,我们要影响那些有影响力的人。”
不久的将来,第三家、第四家行知堂中医诊所将在北京和上海相继开业,资金同样来自众筹。
“中医药行业是古老的行业,也是朝阳产业,中医的诊疗服务一定要有变革。”这种变革应该遵循中医特性,顺应时代要求。
李永明透露,将来当归中医学堂将在线下开展中医师承教育,为医生提供临床继续教育基地,在线上培养懂中医的妈妈。继续通过互联网技术提高诊所医疗服务效率,降低人力成 本,形成数据化的分析能力,还要让医患充分互动,让中医真正融入人们的衣食住行。他总结说:“医教结合,专注妇儿,线上线下互动。就是当归要做的三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