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殊体育教育个案分析
从终身观点讨论八种个案类别,选取一种个案分析与同龄人之间的差异。
八种个案类别(气喘及健康问题;动作笨拙;学习障碍;轻度智能障碍;重度智能障碍;脑瘫;脊柱损伤;聋)各有不同,各有其不同的缺憾。所以对其的体育教育也该运用不同的适应方案,建立平等对待关系,尊重个别差异,融入他们,听取他们的想法,知己知彼,对症下药。八种类别,因材施教。
对于这常见的八种身心障碍类别的终身观点,我觉得条条大路通罗马,可以制定各不相同的教学处方,使这个处方适应这种身心障碍,进而改进他,以最大程度弥补产生的缺憾,达到自我实现;自尊、身体形象的改善,增加面对挫折的勇气,培养积极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黑夜如果不黑暗 美梦又何必向往,破晓会是坚持的人最后获得的奖赏。这是我们特殊教育老师与需要特殊教育儿童共同的目标。个案分析:智能障碍
主要特点:
1、感知速度减慢,接受视觉通路的刺激比听觉刺激容易些;
2、注意力严重分散,注意广度非常狭窄;
3、记忆力差,经无数次重复方能学会一些知识,若不重复学习,又会忘得一干二净;
4、言语能力差,只能讲简单的词句;
5、思维能力低,缺乏抽象思考能力、想像力和概括力,更不能举一反三;
6、基本无数字概念,靠机械记忆能学会简单的加减计算;
7、情绪不稳,自控力差;
8、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9、交往能力差,难以学会人际间交往。
治疗方法:
儿童有明显的智力低下大多数在婴儿期就容易识别,然而轻度弱智往往进入小学之后学习困难才发现。若发现有运动发育落后,对外界反应迟钝,语言发育差,表情呆板或有特殊面容者,应尽早到医院检查,以便及早诊断,作出相应的治疗。
有些先天性代谢异常病,例如苯丙酮尿症、同型胱氨酸尿症、枫糖尿症、组氨酸血症,半乳糖血症、先天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克汀病)等,若能在新生儿期作出诊断及时治疗,多数病儿智力可免受损害或病情得到控制。以苯丙酮尿症、克汀病为例,如能在生后3个月作出诊断及时治疗,多数智力可以恢复正常,超过6个月治疗,几乎不可避免地智力受到损害,如果3~4岁以后再治疗,病孩的身体发育亦有困难。克汀并苯丙酮尿症,在早期症状不典型,很难发现,往往出生后数月之后才能发现,但这时却已到了难于治疗的程度,智力障碍很严重了。因此,有不少国家对上述的遗传新生儿期就进行筛查。
案例分析:
泉州市鲤城区的开智学校里有位名叫大雄的的智障儿童大概十二、三岁,文化水平约8岁儿童,不爱卫生经常吐口水、爱骗人不讲
实话、乐观开朗,容易与人亲近,有礼貌,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认知能力较差。一直在开智学校受教育,未进过普通班就读。
具体表现:攻击性较强,会攻击同伴,但害怕老师
个案的身高在班里不算最高大,但力气很足,遇到自己喜欢的玩具往往对方不给便吐口水,靠武力解决,老师过来一个眼神便乖乖听话。
不恰当的情绪发泄方式:个案在未满足需要时,就会又哭又闹,誓不罢休。而且养成了这个坏习惯。
行为分析:
智障儿童的情绪问题,由于自身智力的缺陷,理解能力、语言能力等各方面存在障碍,对问题的处理能力比正常人要弱,控制情绪的能力较差,遇到事情常常受到自己的情绪支配,难以按照道德标准及行为要求来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个案与正常幼儿园的幼儿接触较少,所面对的基本上都是存在障碍的孩子,并且这些孩子的程度都要比个案的程度重。因此,教师在教育方面会过多的偏向个案,久之会加深个案自身的优越感。
对于特殊人群,由于他们与主流社会存在差异,因此,他们会受到更多的不公正的待遇,例如,会受到歧视,不能进入普通学校接受正常教育等。并且,在与智力正常儿童进行交往时,往往也会受到排
斥,不能获得正常交往的机会,不能获得主流社会的行为规则。
治疗方式:
对个案的家庭教育进行适当干预,优化处理个案的成长环境 马卡连柯说过:“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面,人初次向社会生活迈进。”良好的家庭教育,是父母用人格、品德、学识、情感及家庭习惯给儿童以熏陶,是学会做人的教育。对于智障儿童来说,长期的家庭生活为他们参与社会生活打下牢固的心理基础。端正家庭教育方向,改进家庭教育方法,密切配合学校教育,对智障儿童的健康成长和道德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这特别要说明学校老师应该尽量避免体罚学生,应进行适当的批评,使其明白自己的错误,而不是屈打成招,给孩子的身心造成阴影。
第二篇:特殊儿童个案分析
中二班特殊儿童个案分析
个案案例:
一、个案基本情况
吴豪,4周岁,性格外向,好动,喜欢表达,行为态度极其随意。中班从其他幼儿园转到我园。父母工作较忙,繁忙的工作之余几乎没有时间和豪豪接触交谈,豪豪大部分时间由爷爷、奶奶照料,老人对他百依百顺,样样事情包办代替。因还有一个一岁多的小妹妹,所以妈妈大部分时间在照顾妹妹,不听话时妈妈就会打他,因此十分怕妈妈。
二、问题行为简述
豪豪比较任性,随心所欲,学习专注时间极短,没有一刻是安静下来的。进行活动时总是离开位置,经常自己独自一人走开去玩,或者经常嚷着要去厕所,只有在老师斥责下才稍微收敛一下,很快又故态复萌。在活动中表现霸道常常与其他幼儿抢玩具,或是打小朋友,几乎每天都给老师批评。但是语言表达能力强,聪明智商高,经常不专心但也能回答出问题,而且知识面广。他不懂与人相处,易发脾气,经常被人告状。不乐意听取同伴与老师的要求与建议,有时会故意做一些令人讨厌的事情。他喜欢绘画,喜欢自由发挥,并有创意,但是没有耐心,通常画到一半就乱画一通,画面凌乱。是一个非常特别及有个性的孩子。
三、个案分析
该幼儿问题行为存在的原因:
1、由于生理方面的诸多原因,如:小便间隔时间短,视力远视等,造成了他学习上的不专注。
2、豪豪长期生活的家庭环境是一个无什么约束,极其随意的环境,自然养成了他特有的生活态度及行为,如:他不喜欢做的事,浑身都不愿意不肯做,而他高兴做的事,全身心的投入。
3、父母疏忽与孩子的沟通,缺少父母的直接抚养对幼儿心理发展有消极作用,老人对豪豪的过份溺爱,造成豪豪任性、爱发脾气,使孩子心灵变得敏感和脆弱,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引起别人更多的关注,而常常做一些反社会行为。
因此,针对该豪豪的特点与问题,作为教师,首先要从生理上关心,照顾他,并逐步适当地对其进行引导、教育,进一步了解豪豪、宽容豪豪,走进他的内心世界,该幼儿的教育和培养必须从引导他愿意与同伴交往,克服任性等方面着手,并且要培养他做事专心,耐心的品质、行为习惯。
四、辅导过程
对幼儿:
1、教师可多观察,亲近、帮助他,并尽量创设自由、宽松的环境,从而适当帮助他逐步提高自控能力。
2、生活上加以关心,给他时间,在经医生确诊他并未患病的基础上,让他逐步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
3、在日常生活与游戏中多作正面引导,稳定其情绪,纠正其任性、发脾气的不良习惯。
4、在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中,注意发现豪豪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发扬,使豪豪能有获得成功的体验,不断提高豪豪的自信心。鉴于他特别渴望别人重视的特点,老师与他建立朋友的关系,与他聊天讲小秘密,了解他的内心,让他感受到老师的爱。
5、认真做好观察记录,及时与家长联系,了解豪豪在家情况,不断调整教育方案。
对家长:
1、及时与家长联系,带豪豪去医院对小便频急、近视现象作诊断。
2、与家长交流,建议家长有空多与豪豪H聊天,了解豪豪的内心世界与想法需要。
3、让家长及时把豪豪在家的表现情况反馈给老师。
4、让家长逐步理解并欣赏豪豪在绘画作品上的创意,发现他的优点。
5、在家中父母、老人教育要一致,不要溺爱。经常与豪豪交谈,让豪豪明白道理,多让豪豪外出与同龄伙伴玩,为豪豪提供交往的机会。
五、辅导效果
1、豪豪在学习态度上的转变:
通过半学期的培养,他小便的次数逐渐减少,趋于正常,这与老师为其提供的宽松的心理环境直接有关。
2、从不会与人相处,到主动与同伴交往
与同伴交往对他来说有些困难,因为他已习惯了一个人独自玩。老师利用情景游戏“大家一起玩真快乐”让他在游戏中担任角色,身临其境,使他从中感受到和同伴一起玩,比独自一个人玩快乐。
现在豪豪有了一定的进步,但是幼儿良好品质的形成是一个从认识过渡到行为,并且逐渐内化的过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因此需要教师由低到高,由浅入深地不断调整目标,进行循序渐进的教育。
2014年6月
第三篇: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孙志虎,男,九年级(4)班学生。性格倔强,个性刚硬,虚荣心特强,逆反心理十分严重。经常和老师发生冲突、顶撞,有很强的抵触情绪。你越是反对的事情,他就越和你对着干。在学校,他这种反抗行为十分尖锐。经受不起老师的批评。每当老师批评他时,他眼睛直对着老师,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还和老师顶嘴。上课故意讲话,做小动作,不交作业。是个让老师十分头疼的学生。分析:
该生的叛逆行为是进入青春期的一种表现,许多青春期的孩子对大人都有一种逆反心理。他们往往把家长和老师的批评、帮助理解为与自己过不去,认为伤害了自己,因而就会表现出严重的敌对倾向。在长期的观察中,我发现他没有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他不知道什么是学习,认为读书是为了老师或者是家长,当他看到社会上一些没读书而赚了大钱的人时,更是迷茫,觉得读不读书无所谓,这样也导致了他对学习没什么兴趣,甚至厌学。针对他的问题,我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他单独交谈,了解他的情况,让他充分地发泄内心里与学校与老师的不愉快记忆。刚开始他闭口不语,我就避开主题,先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谈起,并多次强调会为他所说的话保密,后来他终于开口了。在交谈中,我还了解到他爱好打篮球。
第二,要坚持疏导教育。我们要正确对待这类学生,避免直接批评,不与他发生正面冲突,注意保护他的自尊心。当他犯错误时,不当着其他人的面点他的名字,而是在与他个别交谈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帮助他分清是非,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愿意主动地去改正,这样逐渐缓解紧张的师生关系。第三,要因势利导,扬长避短。老师要善于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他学习上的任何进步都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让他尝到成功的喜悦以及意识到自己还是有学习的潜力。
第四,要尽量减轻学生的心理和学业负担,尤其是减轻他的心理压力,然后逐步培养他学习的兴趣。
通过上述四个措施,两个月后,他的厌学情绪明显好转。表现为他不再逃课,上课时候也会认真听讲,不会随便和同桌或者其他同学讲话。即使做错了,受到来自老师的批评,他也不会和老师顶嘴或者对着干。虽然成绩不是有很明显的提高,但是上课能够坐在教室里安静听课,对他来说,也是进步的一个方面,作为老师也应该看到学生点滴的进步,应及时给予鼓励。
第四篇: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引导学生走出“围墙”
一个班集体中的学生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学习成绩等各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优劣、高下之分,问题学生的存在也就具有必然性、客观性和普遍性。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积极面对,分析成因,研究策略,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克服自卑心理和消极因素,激发潜能,解决存在问题,走出“自我围墙”,才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
一、学生个体情况
**,男,15岁,初一(4)班学生。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他不守课堂纪律,学习习惯很差,学习态度散漫,不肯踏实努力做事,懒得把精力放在学习上,即使是需要背、默的基本内容,他也不愿花时间。他个子不高,但非常胖,尤其喜欢吃,爱打扮,所以身上除了钱,就是名贵香水等化妆品。该生不听家长的话,经常与家长对着干,常惹得家长很焦躁。对老师的话偶尔听从,但绝大部分是应付,有时也会顶撞老师。
二、家庭情况
造成谭聪同学学习散漫,好享受生活,爱打扮,具有很强的逆反心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他的家庭情况来分析。谭聪生活在一个特殊的家庭:父母常年在外做生意,由于工作时间关系,谭聪过去都随父母在河北上学。而父母只顾忙生意,平时很少与孩子沟通,对他的学习和性格发展无暇顾及。金钱是父母与子女沟通的唯一方式。加上他是独子,在全家人眼中,是掌上明珠,爷爷奶奶对他也总是过于宠爱与放任,凡事都依他,于是谭聪一直处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氛围中。对他的教育,家长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根源,教育之中夹杂着溺爱。随着时间推移和年龄的增长,孩子在校的表现越来越令老师和家长失望,进入初中以来,我们很重视他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规范上存在的问题。但对他的问题,母亲有时会耐心教育,而父亲看不惯,有时就会一顿拳打脚踢、痛骂一顿,但母亲比较护短,为其找各种理由开脱。尤其对其学习散漫,好享受生活,爱打扮等问题,母亲认为小时侯欠孩子太多,现在应该补偿补偿。其母亲只重视他的学习成绩,成绩哪怕有一点点进步,都会得到金钱重奖,就在母亲这种包庇、纵容下,他更加好享受生活,爱打扮,成绩不断掉队了,但他善于编出一套套美丽谎言,掩盖自己,骗取父母信任。
三、成因分析
根据谭聪同学在学校和家庭方面的表现,我做了以下分析:
1、家庭教育方式不当
父母对子女从小引导太少,沟通不够,教育方式不当。这些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形成具有负面作用,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适合孩子的健康成长,家长没有对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采取及时、正确的教育行为。
2、本身自制力差,老师关爱和教育不够
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导致他处理事情的原则以自我为中心,周围的人都要围绕他转,这就自然导致他的自制力不断下降,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也就可想而知。加上我们部分老师对这些学生的关爱和教育不够,往往只要他们不影响其他同学就行,这就使其形成了恶性循环。
四、干预策略
1、多方协调,系统推进 讲究系统性,是信任与赏识教育问题学生的重要策略。根据他的问题成因分析,实现其转化“欲速则不达”,要认清转化过程中的反复,正确对待、耐心等待,不断地调整方法进行教育,与家长密切配合,步调一致地对他进行思想教育;追踪考查,反复抓,抓反复;加强日常生活、学习的监督,促使他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
2、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
对这样的学生,在教育时,我尽可能地避免负面教育,更多地信任、鼓励,积极地评价,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培养其自信心,给他更多的关注和期望,树立他在学生中的威信。比如积极捐款,为班级主动换水等等都及时给予表扬,甚至放大他的闪光点。
3、转化问题学生要因人而异
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他们的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也不一样。没有一种固定的教育模式对所有的问题学生都管用。因此,我在与他的交往教育中就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而独特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一概而论。在取得他的信任的基础上,先从审美角度帮他克服了好吃,爱花钱,爱打扮的不良习惯;然后是遵守纪律,尊敬师长;最后是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对于以上目标的实施,实行“小步走,不停步”的战略,对于他的每一个进步,给予适时鼓励。对于其不足、尚未达到要求的部分,多给予正向强化,同时给予足够的耐心。引导他多看到自己的一个个进步,让他的自尊心、自信心一步步树立起来。
五、教育效果与反思
通过近一年的具体工作,该生逐渐端正了学习和做人的态度,各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转变。日常行为表现好转,学习目的明确,认真努力,学习和生活的心理状态良好,信心增强。与老师、家长、同学能够和睦相处;考试成绩进步明显。评析: 通过对这一个案的教育分析,我深刻认识到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转化问题学生不仅需要过程,更要教育者奉献爱心,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对问题学生,要了解其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潜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激发其进步的主动性。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应给这些学生更多的关怀,“消防队员式”的教育工作只能治标不治本。信任和鼓励远远胜于高高在上的说教,我们要有谅解宽容的大度,以爱心去影响学生,关怀学生。引导他们走出“自我围墙”,只要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学习和做人的进步速度就会大大加快,我们的教育就会收到预期成效。
班主任个案
题目: 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引导学生走出“围墙”学校:安师大附属外国语学校 姓名:
------引导学生走出“围墙”
问题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第五篇: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学生个案分析
一、学生基本情况
小逆,男14岁。在老师眼里,他是一个“问题学生”,他不遵守课堂和课余纪律,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时而前后摇摆着座椅,时而扭转头和同学说话,在老师的不断督促下注意力也很难集中,学习习惯不好,学习态度不端正,不肯踏实努力做事,作业常不完成,懒得做一些动脑思考的题目,只愿意完成或完成部分的语文、英语的抄写作业,学习上需要背、默的练习,一律是空白的。他个子高,肢体动作灵活,喜欢体育运动,尤其喜欢打篮球,所以还不时不进课堂,在操场与上体育课的同学打篮球,故成绩平平。而且脾气大,常闹事,不听家长的话,经常与家长反着干,常惹得家长为他担心。
二、家庭情况
造成小逆学习散漫,逆反心里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小逆的家庭情况来分析。小逆生活在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寡言少语,平时较少与孩子沟通,母亲在外做生意,由于工作时间关系,很晚回家。基本是由爷爷奶奶带,全家人中,他的父亲是独子,只有就此一个孙子,爷爷奶奶对孙子总是过于宠爱与放任,凡事都依小逆,于是小逆在家一直处于以“我”为中心的氛围中,对他的教育,家长并没有找到存在问题的根源,教育之中总夹杂着溺爱。其家庭教育以母亲管教为主,父亲的教育,孩子心里根本不服气,在家庭里孩子心目中毫无父亲的尊严地位,母亲对他多数是宠爱。随着时间推移,孩子在校的表现越来越不能令老师和家长满意,老师重视他的学习情况和行为规范存在的问题,反映后,母亲常常会耐心地教育一番,父亲看不惯,有时就会一顿拳打脚踢、痛骂一顿,但母亲有时也比较护短,为其找理由开脱。尤其是其孩子与别的孩子争吵时,找出不正确的理由庇护。其母亲只重视他的学习成绩,成绩好就一切好,就在母亲这种包庇、从容下他学会说谎,编出一套美丽谎言,掩盖自己,甚至用一番哄话,先夺取母亲的信任,然后编出假话,母亲也真信了他。而有时母亲知道真相后,不是一顿揍,就是说,我也没办法了,打也打了,有时身上打青了都不管用,无药可救了。母亲对他也束手无策。
三、情况分析
根据孩子在学校和家庭方面的表现,我做了以下分析:
1、孩子具有多动、自闭行为
这种多动行为可能根源于神经的感觉统合失调,运动不协调,行为平衡失调会影响到孩子的注意力水平,会导致孩子出现多动行为,会致使孩子情绪不稳定,身体触觉过度敏感或过度迟钝,而这些方面严重影响着孩子的学习和交往。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这样也是一个恶性循环的过程,而且孩子不愿意同家长和老师同学交流,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孩子个性的形成。
2、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
父母教育态度对孩子良好行为的塑造有抵触作用,由于家庭教育方式不适合孩子的成长,没有给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采取及时,正确和相应的教育行为。
四、干预策略
1、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的结合,对特殊孩子的行为塑造和心理辅导尤为如此。因此,我与家长联系,共讨教育方法,共同探讨孩子出现问题的根源,经过谈话,其父母深刻意识到自己在教育方面的失误与不足。于是我同其家长商量后,小逆暂时离开“宠境”,与父亲生活在一起。小逆的父亲很支持我的观点,当即决定在学校附近租一套房子,由自己照管、教育孩子,不再动不动就动手打骂。接着,我们开始激发其改变孩子的强烈愿望,增长其对孩子改变自我的信心和希望,对不良行为采取相应措施。如:鼓励与批评相结合的方法,经常观察其行为过程,发现他旷课去打篮球。我对他说,我发现你有一个优点,就是很爱运动,篮球打的好。第二天,他对我说,除了篮球打的好外,其他方面你也有优点,你今天再给我找出一个。我及时抓住最需要解决的行为问题,对其进行良好的行为促进。
2、教师教育方式的转变。在教育时,尽可能地避免负面行为,更多地鼓励,积极地评价,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培养自信心,给他更多的关注和期望。树立他在学生中的威信,改善在人际关系和班级中的地位。
3、教育学生要因人而异。学生品德过错行为的性质和程度不同,他们的年龄、性别、个性、喜好不同。因此,教师应根据其过错的程度和个性特点采取灵活的方式、方法进行教育,不能一概而论。
问题学生教育个案
小杰,男。经过一阶段的接触,我发现他脑子很活,反映灵敏,特别是数学上遇到难题肯动脑筋,决不轻易放过;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愿意帮助别人;老师交代的事情总能保质保量完成。但是这家伙个性倔强,思想怪异,自制力差,甚至敢与老师叫板,简直是个“新新人类”!
开学初,大课间体育活动时,同学们都跳上学期教的集体舞,他却与众不同,我把他拉到身旁轻声地问他究竟是怎么回事,他竟毫无惧色地对我叫:“我不会跳,因为我们学校没有教集体舞,就是没有教嘛!”不管是真是假,我的任务就是要他在最短时间内会跳集体舞,于是我找到班级里跳得最棒的几个学生,课余时间对他轮番“轰炸”,有时我也亲自辅导陪他跳,果然不出所料,一个礼拜不到,他就已经跳得像模像样了。
一个问题刚解决,新的问题又来了。由于我经常找同学谈心,倾听他们的心声,愿意弯下腰来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给他们鼓劲加油或友情提醒,所以学生愿意跟我说悄悄话,这对我为管理班级极为有利。一次,放学前一学生悄悄向我打“小报告”:“李杰在班内组织了狗仔队,他自封为狗仔队队长。”我一听,肺都快气炸了,俗话说“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这还了得?不行,得给他来个下马威。第二天一早,我踏进教室门就高叫:“谁是狗仔队队长?”这下教室里可炸开了锅,同学们纷纷站起来指着李杰七嘴八舌地说:“就是他!”“李杰,李杰!”看着同学们群情激愤,听着同学们的声声讨伐,李杰惭愧得低下了头,满脸通红,默不吭声。我心想:“好事啊,他应该是个可造就之才!”于是我立即组织同学们展开讨论,使同学们深感它的危害,还特意让李杰谈了他的感想。硬的措施用过了,还得来软的,软硬兼施嘛。之后,我一有时间就找他聊天,把为人处世的道理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跟他讲。
终于有一天,他开窍了、彻底想通了,他支支吾吾地对我说:“老师,我想跟你商量件事情,可不知道你会不会同意?”我看他一脸诚恳的表情,先抚摸一下他的头,再使劲拍一下他的肩膀,大声说:“只要是合理的、对同学有利的,我一定举双手同意并大力支持!”这下壮了他的胆,他“腾”地站起来大声说:“老师,我决定解散狗仔队,组织班级里的奥数兴趣小组。”我一听,心里乐开了花,连忙说:“好,好,好!如果你需要,我愿意担任你们奥数组的顾问,而 且是免费的哦!”话音刚落,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从那天开始,教室里掀起了读书、学习的新高潮,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信心大增。课间总能见到他们三五成群地攻克难题的身影。当然我也比以往忙了许多,但我乐在其中。
通过对这一个案的教育分析,我深刻认识到转化问题学生的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转化问题学生不仅需要过程,更要教育者奉献爱心,因材施教,进行反复、耐心地教育;还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将教育优势有机整合,充分发挥。对问题学生,要了解其个性品质和能力的潜在性,尊重其自身的差异性,激发其进步的主动性。信任和鼓励远远胜于高高在上的说教,我们要有谅解宽容的大度,以爱心去影响学生,关怀学生,只要唤起了他们的自信心,他们学习和做人的进步速度就会大大加快,我们的教育就会收到预期成效。
学生教育案例
小林,一个好动、散漫,脾气倔强的高一男生,这位看似貌不惊人的学生,却是我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一个大难题。学习对他来说很无所谓,由于基础差导致学习跟不上,所以不管什么文化课他都不学,每一节课没事就睡觉,但下了课后就“活蹦乱跳”了。
有一次我上课,还没上几分钟他就睡着了,这成何体统,这不是目中无人么?当时我心里简直气炸了,但怕影响其他同学所以就没说,直到下课。下课后我让他到办公室里来,虽然心中很火,但我也没有严厉批评他,因为我了解像他一类的学生脾气比较倔强,说得过重反而适得其反。我问他今天是否身体不好还是其他原因要这样做,并说一些做人的大道理及人与人应互相尊重之类。他可能也认识到自己的“过分”,所以态度不是很强硬。谈心,这是做学生工作必备的法宝,也是班级管理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但这次谈话的效果并不明显。后来的一段时间,我时不时地找他来谈心,说说他的家庭,有时叫他帮我做点事,批批作业,收收本子,在生活上也格外关心他。经过我不懈的努力,时间的投入,精力的消耗,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小周的变化在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上课不再像以前那样经常趴在桌子上,有时偶尔也会做点作业,下课也比过去少惹事了。在本学期的运动会中,因为他有很好的身体条件,在全校比赛中竟连续得了几个一等奖,我在全班同学面前大大的表扬了他,为班级争得了荣誉等等。虽然学习不怎样的他,但平时他很讲义气,所以在班中有较强的号召力,在他的协助下,接下来的那段时间班级氛围好了许多。
分析:人都有被认可的需要,被肯定的需要,学生更是如此。他们在意家长对他们的看法,在意同学之间的评论,更在意自己闪光点是否得到了教师和班主任的认可,至今我仍深深记得一教育名师的一句话“表扬要点名,评评不点名”,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学生工作,也才能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进行互动式的交流与沟通
学生教育个案分析
“我死都不会剪掉我的头发的!”这是初二(4)班小赵在学校仪容仪表检查 不合格后,听到要他修剪头发后的第一反应。我当时听了感觉好笑,十四五岁的中学生了,为了那几根头发至于宝贝成这样吗?头发剪了可以再长的嘛!简直就象任性的小孩!基于这种想法,我和他好声好气地谈了几次,试图让他理智些,不要那么任性。几次交锋下来,我才愕然地发现他是认真的。他甚至振振有辞地反驳“教育局都没有哪一条文件说一定要把头发剪掉”。我只好请家长协助教育,接电话的是他妈妈,她表示孩子和她很对立,对孩子有点“无可奈何”。
劳动节过后,学校为加强对高中生的管理,要求所有初中生不准带手机进校园。自然有几个不怕死的家伙想试探班主任的反应,在我的“严抓严打”下,他们很快就“撤退”了,只有赵某仍“顶风做案”,公然逃课在走廊后上网玩手机,被我抓个正着,他当时还极力狡辩“为什么不能带手机?教育局有明文规定吗?”回想他以前的种种表现,从经常迟到、稍不顺心就逃课,到习惯性的逃课、缺课,再到公然反抗剪发、偏要带手机进学校„„我发觉这已经不再是简单的青春期叛逆和任性,其心理和人格已扭曲为成人式的狡辩和习惯性的蔑视、反抗权威了。这种心理和个性是怎么形成的?带着这个问题,我和他的父母以及他以前的班主任进行了多方面的访谈和了解。
分析:
不和谐的家庭氛围和娇纵型的管教方式造就了他行为上无规范、品格上崇尚以自我为中心的不良人格。赵某家境优裕,在家庭管教方式上父母采取典型的娇惯溺爱方式:父亲在工作上是权威,但同时由于工作繁忙疏忽了对儿子的管教,因此,每当儿子出了什么问题时,父亲出于弥补心理先从自身找原因,对孩子多采取宽容态度。母亲出于对父亲各种忙碌的不满,将全副身心放到了儿子身上,对儿子以顺从接受为主,较少对儿子的行为作出要求,赋予其高度的按照自己意愿行为的自由。更不会对儿子提出纪律要求,甚至主动满足儿子各种合理不合理的要求。父母盲目的溺爱和疏于管束,构成娇纵型教养方式,在这种溺爱娇惯的家庭环境中,容易使孩子养成自我中心,骄横跋扈、懒惰散漫、贪婪无度的“霸王”心态。
由于从小规则意识欠缺,对自己的行为是非不清,所以,在家庭和学校中赵某就会有多种违规行为,如在校不听课、迟到、早退、随意旷课缺课,在家顶撞母亲、与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等等,而且在事后根本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反而推卸 6 责任。同时,这种行为上的不规范往往与其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紧密相连。赵某平时对人对事缺乏责任感,在与人发生矛盾时易把过错推给别人,首先注重的是自身的内心感受,要别人顺从他、满足他。习惯性的行为处理模式延续到家庭以外,如学校时,他自然会对老师的要求不习惯而抵制、反抗,在过早的成人化影响下,最终演变反权威、利用各种机会逼迫对方(权威)让步。这种小霸王心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矫正,则很容易发展为反社会型人格。
片面的家校教育助长了不良人格的形成。经常性的迟到、旷课、上课不听课在课堂睡觉、拒绝做承担任何班级责任:不扫地、不做卫生、不做值日、甚至不参加任何的班级活动„„其间,班主任多次与其家长进行沟通,希望家校之间合力转化其不良习惯。但,由于娇纵型管教方式积习过重,加上父母关系的不太和谐,降低了家庭教育的权威,因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事实上未能形成真正的合力,因而降低了教育效果。相反,赵某在每次与“权威”(学校)较量的过程中,发现最终学校还是耐他不何,父母最终还是会屈服于他的反抗任性之下,因此,你禁止、我反抗;你请家长、我照样便成了他与人相处的模式,“天生反骨”就这样在一次一次片面的家校教育中“茁壮”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