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娄源功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中部地区发展意义重大
娄源功:中原经济区建设对中部地区发展意义重大
中原经济区建设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倍感激动和振奋”,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大学校长娄源功说。在3月3日开幕的全国政协十四届四次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在常委会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和中原经济区,为推进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布局的完善提供重要依据”。这是中原经济区建设首次在政协常委会报告中提出,并且和海西经济区相提并论。
娄源功认为,建设中原经济区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实际作出的英明决策,也是河南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人民务实重干、积极探索的结果,以河南为主体的中原经济区,地处全国中心地带,在全国大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建设中原经济区,有利于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国家统筹协调梯次推进重大战略的实施,有利于国家在中部地区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板块,有利于河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晰发展定位、发展自身优势,在利于河南坚持走出一条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为代价、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路子,有利于遵循发展规律特别是区域经济发展规律,更好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河南和广大中部地区未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第二篇:发展沼气事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发展沼气事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重大
作者:冯德亮
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进入新世纪以来,沼气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以其日趋成熟的技术和科学实用的模式,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和农村环境优良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具体有以下
几个方面:
1沼气建设能促进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心是经济发展,其宗旨是要增强农村的综合经济实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当前,我县农业效益低下,农民增收缓慢,是制约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发展沼气,可以在解决群众生活用能的同时,带动养殖业和种植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和产量,而且从各个方面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岭东村全村共有122户,596口人,目前,已建成高标准“一池三改”模式户62个,全部投料启动并正常运行,户均养猪达到11头,有86%的沼气池在冬季产气量保持稳定。自用上沼气后,做饭不再烟熏火燎了,端锅两手也不黑了,村里不见粪堆了,苍蝇明显减少了。村民们算了一笔账,建设“一池三改”户用沼气,每户每年可节约煤电、化肥等开支近1000元,年可以出栏肥猪30多头,又可收入4000多元,两项合计,共可增收5000余元,而且仅需一个家庭妇女劳动力。通过算帐,村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建设沼气是一条脱贫之路,致富之路,小康之路。
2沼气建设能改善村容村貌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贯彻统筹协调的原则,既要体现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又要体现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发展程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容、村貌就必须整洁、美观。目前,我县农村虽然在实行村村通后,解决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问题,但仍没能从根本上改变“脏、乱、差”的现状,厕所简陋,畜禽粪便随意堆放,粪水横流、臭气熏天、蚊蝇乱飞,污染问题非常严重,既影响农民的生活质量,也容易导致疾病、疫病的发生。发展农村沼气,同步进行改圈、改厨、改厕,人、畜粪便和生活污水流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处理,可杀灭寄生虫卵和部分病菌,基本达到粪便无害化的标准,有效地改善
了农村环境卫生状况。
3沼气建设能实现乡风文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外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统一。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农民,农民的素质决定农村发展的速度,决定农村文明的程度,决定农村现代化的进度。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和方法,都要把着眼点放在提
高农民的内在素质上,引导农民解放思想,转变观念,跟上时代步伐,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其本身就是一项科技含量比较高的项目,又因其效益显著,能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使他们把精力投入到将实用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行列中去,增加了农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水平。模式户根据自身的特点发展种养、加工等庭院经济项目,这样可以大量消化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消除社会的一些不安定因素,又提高人力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其他资源的利用率。种养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原材料和经济基础,促使农业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由粗加工向深加工发展,农民在模式建设中,逐步树立起商品的信息观念、时效观念、价值观念和市场观念,人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得到提高,有力的促进了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了农村社会的全面进步。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普及推广农村沼气,在搞好示范村建设的基础上,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去年10月,农业部批准了我县为2005年农村沼气国债项目县,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全县农
村沼气事业的快速持续发展,我们坚持做到了“五到位”
3.1宣传到位
沼气是个新事物,农民是建设的主体。因此,解决农民思想认识问题,使广大农民增强沼气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是发展农村沼气的关键。为此,我们专门印发了“致农民朋友的公开信”3000份,将其张贴到了各重点村并发放到各重点户手中,广泛宣传沼气建设与群众利益的关系,宣传沼气在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农民生活条件中的重要作用,使干部和群众都认识到,“一个沼气池就是一个大液化气罐、一个有机肥料厂、一个垃圾处理站、一棵摇钱树”。采取领导带头搞示范、新闻媒体搞宣传、群众现身说法、专家技术人员现场讲课、组织召开现场会、农民互相交流等措施,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编发农情信息,充分利用电视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我县和全国各地沼气建设动态,为广大群众了解沼气、发展沼气、利用沼气提供可靠的信息平台,将沼气建设的国家补助政策、我县鼓励措施、建设标准、实施方法、步骤以及建后管理、综合利用、安全使用等宣传到每家每户,做到每村都有一个“精通人”,每户都有一个“明白人”。同时,通过组织人员到古郊乡岭东村、六泉乡西井头村、崇文镇神山头村等沼气示范村现场观摩,充分调动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发展沼气的积极性,真正把政府推动与农民自觉行动有
机结合起来,加快沼气建设的步伐。
3.2组织到位
为确保全县农村沼气建设的顺利开展,我县把农村沼气建设作为政府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列入了对各乡镇和有关单位考核的主要指标。专门成立了“陵川县农村沼气建设领导组”,县长担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和副县长担任副组长,农业、计划、财政、畜牧等相关单位的一把手和分管领导为成员,主要负责全县农村沼气建设的组织、指挥、协调工作。各重点乡镇也都成立了相应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党委一把手为沼气建设领导组组长,政府一把手是沼气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副职是直接责任人。将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落实责任,精心组织,把发展农村户用沼气作为一项事业来抓,把思想认识
统一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上来,把农村户用沼气建设作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农村的重要举措紧紧抓在手上。
3.3责任到位
3.3.1建立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包重点乡镇,四大班子领导包其它乡镇责任制,实行了单位与重点村“一帮一”结对帮扶制度,帮扶单位的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帮扶单位为所帮扶的村出谋划策,解决实际
困难,从施工物资或资金方面给予了扶持。
3.3.2县政府与乡镇政府、重点村村委会分别签订沼气建设责任书,实行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乡镇政府派专人包村蹲点,负责任务落实,具体监督和指导村委工作;项目村村委具体确定建设农户。通过这些举措,形成了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农民建设的沼气建设工作机制。“沼气建设领导组”和“两办督查室”定期、不定期地进行督导检查,并采取随机抽查和组织验收等形式进行目标考核,考核办法执行“一票否决制”和“责任追究制”,对完不成沼气建设任务的单位、乡镇、村及个人,撤消其年终评奖资格,并追究责任。
3.4管理到位
为规范建设行为,保证建设质量,我们实行了重点村村委会、沼气技工分别与建设农户签定沼气工程建设协议和沼气工程施工协议,明确了各方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约束了各方行为,做到了建设有协议、补助有依据、结算有凭据。在沼气建设中采取了统一池型标准,统一安排沼气技工,统一供应建池材料,统一建设模式的“四统一”措施,要求各建设户在修建沼气池的同时,必须配套建不小于15m2的猪圈,养猪不少于10头,在确保沼气池长期正常运转和使用的同时,通过沼气建设带动养殖业发展,进一步增加建池
户的收入。
3.5服务到位
为了使农村沼气事业能健康发展,杜绝沼气建设出现“一年好,两年差,三年垮”的现象,切实把这项民心工程办实办好办出成效,使农户能建得上、管得好、使得住、用得久,多方面地发挥沼气工程的综合效益,让农民持久得到实惠。切实解决沼气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农户做不了、政府管不了”的问题,我们积极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鼓励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按照“市场化运作,物业化管理,网络化服务”的思路,扶持成立了“陵川县富民生态能源合作社”,合作社主要从事以沼气为主的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及种养业的物资和技术服务,并鼓励各沼气用户自愿入股加入合作社,形成以合作社为中心,广大社员为基本的沼气服务网络,全面推行建前培训、建中指导、建后管理等一条龙服务,力求以服务促
发展,推动并确保沼气工作的顺利开展,全力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第三篇:以质取胜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战略
以质取胜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战略 前不久,省委书记卢展工指出:“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实践中,无论是发展食品产业还是做好各项工作,质量问题都尤其重要,质量是大计,质量是民生,质量是关键,质量是形象,我们要把质量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始终把质量问题作为发展大事、民生大事、立省大事抓紧抓好。”
卢书记的重要讲话,把质量工作提升到立省战略的高度、发展大计的高度、民生改善的高度、形象品牌的高度,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指明了方向,为新时期质量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多年来质量工作实践证明,质量第一、以质取胜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是兴省立省的大事。顺势而为质量兴省战略初显成效
长期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质量工作,始终把加强质量工作作为促进中原崛起的一项基础性工程,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来抓。2009年以来,我省着眼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以质量兴省战略为主线,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切实加强标准体系和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全省质量整体水平明显提高。
全社会质量意识不断增强。基本形成了政府重视质量、企业追求质量、社会崇尚质量、人人关心质量的良好社会氛围。全省各级政府都将质量工作列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了质量兴省目标考核体系,从制度上、机制上保证了质量工作各项任务的落实,有力地保障了质量兴省工作持续健康的发展。省政府建立了河南省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每年编制《产品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对我省制造业总体质量状况、对重点产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质量状况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中有升。2010年,全省对生产领域的食品业、机械装备制造业、纺织服装业等企业的产品质量实施市级以上监督检查,合格率为91.3%,比2009年同期合格率(89.3%)提高了2.0个百分点。其中,食品相关产品批次合格率为92.3%,比2009年提高了1.6个百分点。2010年河南制造业竞争力指数为79.69,全国排名由2008年的27位升至2010年第21位。
政府质量奖励制度引领示范作用突出。借鉴国际及先进省份的经验,2010年,我省实施了省、市、县三级政府质量奖励制度。中信重工等六家企业获得省长质量奖以后,年销售收入以20%的速度增长。云台山经验成为黄山、张家界等全国知名景区质量管理的标杆。许继集团推行的精细化管理、新飞集团的六西格玛管理、中信重工公司的质量成本管理、宇
通客车的企业文化及形象策划、云台山的经营战略等现代质量管理方法和理念,不仅使自身取得了明显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且为全省企业树立了学习的榜样。
质量技术支撑能力不断提升。不断加大质检技术机构建设的力度,把建设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当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和集聚集群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全省17个国家质检中心和82个省级质检中心围绕各产业集聚区的支柱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建立不同层级的产品质量技术保障体系,满足各地产业发展的质量保障需求,促进了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品牌带动工作有序推进。品牌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按照《河南省名牌产品培育发展规划》,我省每年选取280家企业作为提升产品质量、培育名牌的重点。目前,我省培育61个中国名牌产品,居全国第七位、中西部地区第一位。地理标志产品36个,位居全国前列。培育河南省名牌产品455个。
标准化体系建设成效明显。近年来我省在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我省的李亚萍、李红霞、钟卫佳、汴科等先后当选为国际标准化组织的技术委员会主席,国际标准化专家占全国总数的近五分之一。截至去年底,我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4215项。承担或参与承担的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366项。全省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达到125个,省级示范区达到448个。
任重道远质量监督工作亟待加强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我省实施质量兴省战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和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相比,我省质量监督工作还有很多不符合、不适应、不协调的地方。中原经济区建设要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要实现由数量速度规模向质量结构效益的发展方式转变,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有质量做保证,必须有质量工作做支撑,质量和质监工作任重道远。
质量基础工作比较薄弱。目前,全省中小企业规模小、数量多、分布散、实力弱,质量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制约质量创新和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仍然存在。我省企业提升质量的内在动力不足,自主创新和品牌创建能力不强,原创性产品和技术不多,突出表现在制造业质量竞争力在全国排位靠后,企业的效益普遍不高,知名品牌数量不多,世界级的品牌一个没有。
质量检验机构发展滞后。目前,全省没有规模大、水平高、能力强、具有龙头带动作用的质量技术检验检测机构和综合检测基地。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数量少,对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先导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自主创新产业以及产业集聚区的覆盖率不高。基层机构技术装备水平普遍较低,存在很多检不了、检不全、检不准、检得慢的问题。
质量工作人才素质不高。企业、社会、政府缺乏高层次的质量管理人才,更没有叫得响的权威质量管理研究机构。质量学术技术带头人明显偏少,质量实用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远远满足不了实际工作需要。国际先进的质量技术和管理方法不能及时引进和推广。
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亟待加强。近年来,因道德失范、诚信缺失、心理失衡导致的质量违法行为屡屡发生,这也是假冒伪劣长期以来打而不死、打而不绝的深层次原因。如果企业质量诚信体系不建立、不完善,产品质量安全就无从保证。
开拓创新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大局
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无论是实现“三化”协调发展的战略目标,还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还是保障安全、改善民生、建设和谐社会,都必须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工作方针和“质量兴省、以质取胜”的重大战略。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将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强质监为战略目标,创新机制、勇于实践、狠抓落实,促进我省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明显改善,质量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全社会质量意识明显增强,全省质量总体水平明显提高,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抓质量。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关系可持续发展,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关系党和政府形象,更关系中原经济区建设成败。
一要抓好质量兴省战略的深入实施。进一步深化质量兴省、质量兴市(县)、质量兴业等为主要内容的质量振兴活动,把提高质量安全水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认真制定好《2011年—2020年河南省质量发展纲要》,支撑新时期的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宏观质量管理,努力构建政府综合协调指导、部门密切配合联动、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大质量工作格局。完善产品质量分析报告制度,定期向社会发布质量报告,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依据。
二要创新质量考核奖惩机制。树立“质量第一、以质取胜”的价值观和政绩观,建立既考核发展速度也考核发展质量的考核制度,把质量指标列入本地区、本部门、本行业的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同GDP、CPI一样向社会定期公布。把质量发展的好坏同经济发展的快慢一样列入目标考核重要的内容。
三要抓好质量引领和品牌创建工程。推进政府质量奖励制度的有效实施,引导全省企业实施卓越绩效管理模式和其他国际质量管理先进技术和方法,提升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品牌带动战略,以高成长性产业、传统优势产业、先导产业、现代服务业和自主创新产业为重点,开展名牌培育认定、品牌价值测量和品牌示范区创建活动,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质量竞争力强、市场影响力大的知名品牌和世界名牌产品。培育壮大一批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和大型企业集团。
四要抓好标准化体系建设。质量兴省,标准须先行。加快建设符合我省省情的标准化体系,全面提升标准化水平,用先进的标准引领质量提升、保障质量安全。着力构建技术标准支撑体系,引导企业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加快构建我省优势产业的标准体系,推动和引领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要统筹做好标准化工作,加快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和中原经济区建设领域标准体系建设。
五要抓好质量诚信体系建设。积极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承担监管责任的质量责任体系。加快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完善质量信用记录发布制度和质量违法违规企业登记制度,定期发布质量诚信信息,加大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力度。完善社会监督约束机制,强化新闻媒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监督和行业自律。
保安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既是各级政府部门义不容辞的神圣职责,也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严字当头,严格监管,坚决守住安全底线。
一要严格实施准入制度。切实发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等市场准入制度对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督保障作用。对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的产品,进一步严格准入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完善退出机制,对不能持续满足准入条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的企业,一律撤销许可,强制退出。
二要严格实施风险分析。要把风险分析作为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全面建立风险监测、风险研判、风险预警和风险快速处置机制,对重大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
三要严格生产过程监督。强化企业是产品质量安全第一责任人意识,督促指导企业落实主体责任。要依法依责,监督企业严格按标准组织生产。认真落实分类管理、日常巡查等措施,监督企业严把原材料进厂、生产过程控制、产品出厂检验质量关。要加强对电梯等涉及公共安全的特种设备全过程安全监察。
四要严格监督抽查。要加大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力度,对重点产品要扩大监督抽查覆盖面。要加大监督抽查的后处理力度,建立和健全“挂牌督办”等工作机制,督促企业抓好整改提高。采取有力措施,严肃治理逃避、拒绝监督抽查的行为。
五要严格执法打假。要重拳出击,严厉打假。认真开展执法打假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一批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对质量安全执法查处,要切实做到:发现企业存在严重违法行为的,必须停产整顿;整改未达到要求的,必须吊销生产许可证;对于违法企业和责任人,必须按规定从重处罚;对于涉嫌犯罪人员,必须依法移送司法机关。
促发展。质监工作要着力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促进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主动融入大局,积极服务科学发展。
一要服务经济结构调整。综合运用质量工作生产许可、标准、计量、认证认可、质检科技等手段,努力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一是服务调结构促转型。切实发挥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认证认可等制度政策对经济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严把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和市场准入关,推动企业优化组合,推动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业集中度,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二是服务产业集聚区。围绕产业集聚区,合理布局国家和省级质检中心,加快建设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三是服务节能减排。加强能源计量和能源标准化工作,服务优势产业。组织开展能效产品认证和能效标识计量监督检查,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业。
二要服务企业发展。积极推广国际质量管理先进技术和方法,推动企业走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道路;积极建立互联共享的标准化信息网、计量质量检验检测信息网等网络,为企业发展及时提供技术标准信息、检验检测帮助。帮助企业建立健全标准体系、计量检测体系和质量保证体系。积极指导和帮助企业实施名牌战略。
三要服务改善民生。要加大对关系百姓利益的食品、建材和纺织服装等产品的质量监管和执法打假力度。加大对医疗、电力、超市、加油站等重点领域在用计量设备的监督检查力度。大力弘扬和推介优质名牌产品,引导群众正确消费、科学消费,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质量问题,帮助群众吃得健康、穿得舒适、住得放心、行得安全。
强质监。面对严峻挑战和繁重任务,要圆满完成中原经济区建设赋予质量工作的使命,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最根本的是要强素质,提能力。
着力建设法治质监。增强质量法制观念,全面推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严格规范审批程序,坚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受理、审查、审批三分离制度。推进电子政务,组建行政许可技术审核中心,实现行政许可项目网上受理和监督。建立集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社会监督于一体的质量执法监督体系,严格行政执法责任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
着力建设科技质监。大力实施“科技兴检”战略,促进质量监管手段由传统型向现代化转变。一是我们将围绕我省产业集聚、质量提升的需求,加快建设集标准研究、质量检验、风险监测等功能为一体的“国家质检中心郑州综合检测基地”。二是围绕省级质量技术机构做大做强、市级质量技术机构做精做优、县级质量技术机构做特做专的目标,构建与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相匹配的检验检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体系。三是加大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加强对现有专业技术人才的教育培训,着力建设一支技术一流、善于创新的技术人才队伍。四是加
强科研工作和信息化建设,力争在节约能源技术标准制定、检验检测方法研究等关键领域取得突破。以“金质工程”为依托,建立特种设备等重点产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化系统。
质量是企业和产品的生命,质量工作是发展大事、民生大事、立省大事,是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战略。质量技术监督是推动质量提升、保证质量安全、促进科学发展的重要手段。全省质监系统广大干部群众一定要认清形势、牢记使命,忠诚履职、尽心尽力,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篇:“微信十条”对媒体发展意义重大
“微信十条”对媒体发展意义重大
近期,国家有关部门针对即时通讯工具制定了相应的规定,那就是《实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也被称之为“微信十条”。“微信十条”对媒体发展的意义重大,既守住了法律底线,同时也净化了微信社交环境。正是因为“微信十条”意义重大,保护了大多数网民的根本利益,所以受到了很多人的追捧。
“微信十条”的出台正是时候,因为目前微信的网络环境比较差,很多不法分子利用微信进行诈骗活动,对人们财产安全构成了很大的威胁。该规定重申了网络、即时通讯需要遵守“七条底线”,其中包括对信息真实性底线的强调,现在网上有很多看似科学的谣言,他们在微信等新网络环境下,大多数是通过“复制”“转发”来完成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因为中间添加了图片以及视频,增加了真实性,所以使得更多的人相信,并且传播。“微信十条”能提升微信的净化能力,尽管不能完全根治谣言,但是至少能让微信的生态环境更好。
现在有很多人在微信等网络中进行犯罪行为,“微信十条”让人们在某种程度上充分享有言论自由,将欺诈、污蔑的有害信息摒弃在民众的视野之外,让人们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微信公众号要求的实名制能给犯罪违法人员一个很强的威慑力,对净化微信环境有很大的帮助。让人们不敢在微信中发布谣言,规范公共秩序。
如今,新媒体领域越来越受重视,各级媒体都积极的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融合,主流媒体必须思考网络平台的延伸方向,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同时公布权威、公正的信息,尽可能的挤压谣言传播空间。通过调查显示,微信有580万个公众账号,而新闻发布类账不超过1%,说明微信中有很多自媒体。自媒体为了发展,应该学会传播更多的正能量,要有自己的态度,从正面和积极的方向出发,对新闻以及信息进行解读,并且传播出去。
“微信十条”的出台对治理微信乱象有很大的帮助,人们能更好的畅聊微信。以后微信将是一个能让广大网民充分理性发表意见、观点、意见以及即时交流的信息平台,对广大网民的合法利益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广大网民在使用微信等即时通讯工具的时候,不要传播不具有科学性的内容,最好多传播正能量的信息,创建良好的微信生态环境,让欺诈、污蔑等有害信息远离我们。微信等即时通讯的良好发展需要我们共同去建立,否则微信生态环境将难以好转。
第五篇:“习宋会”对深化发展两岸关系意义重大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近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到访的台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一行。习总书记在会见中就两岸关系问题发表了重要讲话,着重表达了四点意见,被外界称为“四项原则”,即:“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以及“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习总书记的讲话、特别是其提出的四点意见,对深化两岸关系发展深极具影响、深具意义。
高度肯定两岸关系发展。近段时间,台湾岛内在两岸关系发展方面出现了一股逆流,民进党及绿营利用少数政治色彩浓厚的学生领袖,盅惑、煽动了一场所谓的“太阳花学运”。受蒙蔽的学生们在民进党及绿营撑腰打气下,依仗着学生这层保护伞,欲所欲为、肆无忌惮,采取非法暴力手段,占领台最高立法机构20余天,一度冲入台最高行政机构,创下台学运、甚至是社运史上破天荒的记录,配合民进党成功挡下服贸协议,使得马当局、国民党方面被迫吞下“先立法(设立两岸签署协议监督条例)、后审议”(服贸)的苦果,亟欲通过生效的服贸协议遥遥无期,动弹不得。两岸关系的发展进程受到严重干扰。面对这种情况,究竟如何看待当前两岸关系,这既是外界极其关心的议题,也是大陆必须严肃面对的课题。习总书记在与宋楚瑜主席会见时就此表明了态度、立场,指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大局稳定,经得起风浪考验。两岸关系风风雨雨几十年,总体趋势是向前发展的,这是历史的必然。习总书记的讲话,对当前两岸关系发展给予高度肯定,“太阳花学运”只是两岸关系前进发展中出现的一股逆流,两岸关系经历过几十年的大风大浪的考验,这股小小的逆流,不足以改变大陆对两岸关系大局的看法,更无法阻挡两岸关系滚滚向前的历史潮流。
坚持既定的对台政策不动摇。经历反服贸的“太阳花学运”的政治**,两岸关系发展进程受到严重干扰,特别是民进党、绿营煽动学运以反服贸协议为名,行阻挠两岸关系发展之实,他们表面上是对服贸协议不满,实则是不满马当局积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学运的主轴是反两岸交流,主张两岸“一边一国”,从“台独”的观点来反对两岸经贸产生进一步连结。但这股逆流并未影响到大陆对两岸关系的基本认识,大陆对当前两岸关系基本看法没有发生重大改变,依然充分肯定两岸关系的大方向。这向外界清楚表明,“太阳花学运”并不能影响到两岸关系发展前进的脚步,无法动摇大陆对台的既定政策,正如习总书记所说,“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这充分显示,大陆不会因岛内暂时出现的阻挠两岸关系发展的逆流,而随意调整既定的对台政策,将来两岸关系的重点、基本政策仍是和平发展,大陆对台政策的大政方针没有任何改变。当然,大陆发展两岸关系是有其底线的,那就是绝不允许“台独”的重新抬头和泛滥,大陆“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这是原则问题,是底线、是红线,不可逾越,在这一点上,没有任何商量和妥协的余地。习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台独”分裂势力及其分裂活动仍然是对台海和平的现实威胁,必须继续反对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主张和活动,不能有任何妥协。
为现阶段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岛内“太阳花学运”爆发后,外界对大陆下一步在两岸关系方面的动向极为关注。习总书记会见宋楚瑜主席时清楚表达了大陆的立场,为现阶段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方向:一是继续促进两岸经贸交流合作、力争互利共赢。习总书记明确指出,经济融合有利两岸互利双赢,任何时候都不应受到干扰。大陆将一如既往,“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这向外界发出了非常明确的信号,不会因为服贸协议的暂时受阻,影响两岸正常的经贸交流合作,两岸经济融合的整体方针不会因“反服贸”而改变。也就是说,大陆将继续加强与台方的经贸交流合作,以更加务实的举措创造两岸的互利共赢局面。只是会考虑到岛内的实际情况,设法采取有效措施,照顾弱势群体,使更多台湾民众享受到两岸关系发展红利。二是推动两岸全面交流增进互信。习总书记在会见宋主席时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任重道远,需要加深两岸同胞相互信任。同胞有了互信,很多难题就容易找到解决办法。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扩大两岸社会各界各阶层民众的接触面,面对面沟通,拉近心理距离。事实上,这次邀请宋楚瑜访问大陆、举行“习宋会”,就是扩大两岸社会各界各阶层接触、增加相互信任的具体举措。宋楚瑜作为亲民党主席,曾当过台湾省长,对基层民众与社会民情有很好的掌握,有一套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习宋会”就是在倾听台湾不同的声音,也是以实际行动体现大陆“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三是重点加强两岸青年交流。习总书记指出,两岸青少年身上寄托着两岸关系的未来。要多想些办法,多创造些条件,让他们多来往、多交流,感悟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感悟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趋势,以后能够担当起开拓两岸关系前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这也是针对“太阳花学运”的有感而发,两岸青年的交流活动增多,双方的互信增强,相信类似的反对两岸关系发展的“太阳花学运”将会减少甚至灭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