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城市群的发展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论城市群的发展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经专网
[摘要]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的推进,作为当代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两极,意味着人口、资源、经济等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大重组与结构性变迁,两者之间既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也可以相互交融。在推进城市群的发展中,要看到它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和支撑。
(中经评论·北京)
一、城市群: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根据现代化经典理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最具有革命性的是经济现代化,即社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必然要求人力、资本的集中,城市化正是在生产要素高度聚合的背景下产生的。伴随着产业革命,尤其是新技术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大量乡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在1925年前后达到高潮。198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一般达到70.2%左右。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改革开放前,由于多种原因严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只有19.4%。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快城镇化成为共识。然而在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上是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以中小城市为主,抑或是重点发展小城镇,一直存在争议,相当一个时期基本上重点是以发展小城镇,控制大城市为主。从实践来看虽然一定时期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其城市经济规模有限,经济结构单
一、产业聚集水平较低,城市功能欠缺,无法形成对劳动力的巨大吸纳能力,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局限性日益显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合理分布的新城市群”。这是对已有的城市化模式的修正。“城市群”在国际上通常被称作“都市群”、“都市带”、“大都市圈”、“大都市连绵区”等别称。它是社会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城市空间组织形式,是高级阶段的城市化。为什么在我国当前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实际城市化水平只有20%左右,“三农”问题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提出“城市群”的发展战略呢?笔者认为,这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与都市化发展潮流,提升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深度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与秩序重建的必然选择。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模式迅速变化:一方面城市工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使人口、资金和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交通高速发展,城市由长期的向心集聚向相对分散的郊区化发展,随之工业、服务业也出现郊区化的倾向,造成郊区集聚扩张,大城市边缘新城镇大量涌现。这种城市集聚和扩散的双向运动推动大城市地域迅速扩张,并与周围小城镇连成一体。同时由于外迁人口仍在中心城市上班,在郊区与中心城市之间形成了稳定的通勤流。这样,就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与周围地区保持密切社会联系的城市化地区,使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共同构成内部相互关联,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这一综合体即为城市群。如美国的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三大都市群;日本的大东京区、阪神区、名古屋区三大都市群等。目前,这些城市群体系成为全球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也是经济全球化特征最为明显的地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主体。如果我们继续像过去那样大力发展小城镇、抑制大城市,会造成人力、资金、资源配置的浪费甚至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失。其后果是不发达的城市经济社会与严重落后的农业地区的恶性循环。为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应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产业跨越发展相对应,实现以城市群带动城市化的跨越。
问题在于,相对于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城市群的发展对此意义何在?在笔者所能涉猎到的文献中较少论及。在“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中,人们主要探讨如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别,以及提倡农村城市化等等。而在城市群的研究中,又主要集中于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产业集聚、如何消除地区壁垒等方面,没有考虑到城市群的推进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由于就城市谈城市,就农村谈农村的研究思路,不仅使城市群的发展受到制约,而且从社会整体看,加剧了农村固有的问题,长期使经济资源不能在城乡之间实现合理配置,其结果使城市群的推进缺乏农村根基,农村发展缺乏引力和来自外部的反哺力量。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因此探讨两者的关系事关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历史任务的实现。
二、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推进的冲突
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推进,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两极,意味着人口、资源、经济等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大重组与结构性变迁,两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矛盾和冲突。
冲突之一是集中爆发式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徙影响城乡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在传统的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要完成从乡村到城市的升级,有一个相当漫长的积累与演化过程。首先在便利的地理条件上形成商业与物流中心,然后随着商业的繁荣吸引来更多的人口,并最终随着手工业、商业、运输、市场的发展,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市镇。而市镇要向更高形态的城市化演进,除了继续强化其中心地的积聚与辐射功能,往往还伴随着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特殊机遇,使其从众多的市镇中脱颖而出成为地区的中心城市,这种城市化过程的特点是,人口总量与流动规模有限、流动频率低、人口空间分布相对均衡,使得城乡之间保持了一种相对适度的张力与平衡,社会在缓慢发展的基础上稳定有序地前行。都市群进程使这一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一方面表现为城市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张,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农业人口迅速地在城市,特别是数量有限的大城市高度积聚。由此使自然资源与城市环境陷入了过度透支与危机中。中国自2000年城市化开始驶上快车道,“急速”的城市化,导致少数大城市人口膨胀过快,使本就处于超负荷运转的城市遭遇更加严重的发展问题。在中国每个大城市,都普遍存在着交通拥挤、居住密度增大、就业竞争激烈以及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等“城市病”。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大城市自身的增长与发展,也间接影响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与农村地区发展的带动与辐射作用。
就广大农村而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迁移,使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受到削弱。我国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大多是青壮年,素质也相对较高,导致长期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要是妇女和老弱
病残。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统计,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占85.9%。其中,2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47.3%,25岁~30岁的劳动力占15.6%,30岁~40岁的劳动力占23%,而且青壮年文化素质一般来说相对较高。农村高素质人才的流出,对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一是制约农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推广。由于体力、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的限制,低素质的农业人口利用机械和先进技术能力有限,必然导致农业生产技术的长期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二是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速度。农业结构调整本身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一定文化功底的劳动力。在农业劳动力普遍老龄化条件下,必然会导致种植结构单一,农业结构调整困难,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冲突之二是城乡资源再分配的严重失衡。非农经济要素的迅速培育与发展表现为生产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再分配与生产要素在城市空间中的重构。一方面,城市资源迅速膨胀,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有关统计表明,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国家税收的8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8%、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0%以上都集中在城市。尤其是表现为向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进一步的集中。与之相比,则是农业地区两级政府近万亿的沉重债务。二是城市化进程仍在吞噬着农业地区的各种资源,使自然经济赖以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薄弱。如工业化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严重破坏,粗放的城市群发展模式对本就紧张的农业用地的大肆侵吞与疯狂圈占。据国土资源部报告显示,从1996年到2005年,中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亿亩,约占耕地总量的6.6%,而且城市土地的利用率低效。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共有闲置土地、空闲地和批而未供地共计393.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还有工业固体废弃物与城市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和填埋处理问题等等。在未来若干年内,新农村建设、城市及城市群的发展,将使有限的国土资源更加紧张,而竞争也会愈加激烈。
三、城市群的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交融
城市化进程尤其是城市群的发展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如果我们的认识仅停留于此,势必将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的发展对立起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冲突,有助于我们保持一份清醒,在推进城市群的发展中,时刻不能忽视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城市群的推进也给农村改革发展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和支撑。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的推进不仅存在着冲突,同时也包含着相互交融,协同发展。
沃思(L.Wirth)等人将农村和城市视为一个连续体,认为由农村这一极到城市这一极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各种社区形态均可以在这一连续的轴线上确立其位置。加尔平(C.J.Galpin)则将城市和乡村看成一个完整而不可侵害的共同体,二者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功能,可以互为补充和完善。
1.城市群的发展不仅能极大促进我国农村人口的转型,而且更符合劳动力转移的规律。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在吸纳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单一城市往往是力不从心的,以至于出现前面所谈及的“大城市病”。作为城市发展更高形态的城市
群,其形成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各城市之间克服单个城市在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共同增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过程。一个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城市群可以使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积累了比普通城市更大的经济与人力资本。这一特有的优势在发达国家表现的十分明显。2003年,美国10个大都市带区域的居民已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从经济规模看,美国三大都市群的GDP占到全美国的67%;日本三大都市群的GDP占到全日本的70%;中国的长三角16城市2007年GDP也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18.9%。同时,城市群发展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样化。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弹性较小,即东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愿意留在周边的城镇从事制造业或其他产业,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从事制造业,使农村发展成为各具特色、互为分工的卫星城镇。随着城市群的发展,大量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人大城市,有利于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他们获得了更好的锻炼与实践机会,不仅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生存发展的一笔资金,同时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改变了生活观念,提高了应对文明社会的能力,在经历了城市化风雨洗礼后,他们即使回到乡村,必然成为推动中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2.城市群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升级换代向生态型农业转换。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改革发展任务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虽然城市群的发展给农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比“循规蹈矩”的城市化更加严重,但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升级版本与当代形态--城市群能使乡镇企业,以及以机械化作业、化学化为象征的现代农业生产发生改变。以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城市化进程本身。就我国目前而言化肥年使用量多达4124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达400公斤/公顷,远远地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但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高达70%~80%。农药的使用量也难以减少,污染隐患大。全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30多万吨,除30%~40%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933.3万公顷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农药在造成农田污染的同时,必然加剧了农产品污染程度。而要治理农业生产的污染,单靠农村经济本身是无法解决的,而伴随着城市群的推进,原本污染严重的郊区农业经济就可以依托大城市发达的经济、先进的技术向现代生态型农业转型。像北京、上海这些地区生态型农业、都市型农业远远走在中西部城市化水平较低地区前列就是一个明证。
3.城市群较之“农村工业化”这种低层次的城镇化模式对农业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严重损耗而言,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郁鹏等人通过较为详尽的数据说明了这一点。
城市越大,人均占地面积越少,而且城市规模越大,单位产品能耗越低。同时,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大城市工业由于大而且相对集中,新技术采用起来速度比较快、成本比较低。治理起来也比较有效,监督也比较容易,相应的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都较低。这些说明我国城市群的发展也是生态型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
4.城市群的规模经济与先进产业集群对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表现为:一是城市群的经济功能远远优于普通城市或单体大城市,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挥更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尽管城市群发展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压缩了中小城市发展的空间,但由于城市群意味着人力、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更高层次的集聚,它同时也给中小城市带来一般城市化进程不可能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十强县(市)均分布在长三角与珠三角这两大城市群中,充分说明了中小城市越接近城市群,越容易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与经济机会。而中小城市的良性发展,则进一步将其所受的辐射与影响传递给与之联系密切的农村与农业地区,从而在大都市、中小城市与农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发展关系。二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也为农村经济直接利用国际资源、介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现实契机。据江苏省外经贸厅统计,2007年江苏省农业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亿美元,达13.12亿美元。其中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南通市实际利用外资最多,为2.29亿美元,占江苏省的17%。这些都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已不仅是普通的城镇化或传统的城市化,而是作为城市化高端层次的城市群。
5.城市群的发展对于启动农产品的需求市场从而扩大内需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国际经济不景气,外贸出口下降的情况,我国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扩大内需。我国有57%的人口在农村,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要扩大内需就要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富裕起来,依靠减免农业税收、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建立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受恩格尔法则的制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的边际产出和边际产值必然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只有推进城市化才能形成有效的农产品需求市场,进而增加农民收人。因为真正有效的农产品市场不是来自乡村内部,而是来自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这是因为,我国农户的农产品自给率在80%以上,真正投入市场进行交易的不足20%,而城市群的推进带来的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则可以绝对地增加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货币收人。
6.城市文化对农民村的促进作用。城市文化作为一种充满异质性与多元内涵的主流文化模式,对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由此带来了城市文明的渗透,改变着农村生活方式。城市积累的雄厚的文化资源与发达的文化服务体系,为彻底改变农村地区的文化落后与精神不发达状况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四、结语
我们主张加快城市群的推进,并不意味着是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单项突进。城市群的发展是一种城市结构体系的整体演进,其内涵是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层次递进、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式、金字塔型的有机“集合体”。因而,加快城市群的推进,既有利于提升我国城市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又因其强大的积聚功能和辐射功能,可以有效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新农村建设。而过多强调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则很难
两者兼顾。
(经济学动态,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曹艳)
第二篇:农机化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农机化发展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何好生
解放前,我国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以人力和畜役为主体,每逢农时季节广大农民群众“面朝黄土,背朝天,一块土坷垃整半天”。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从此,我国农业机械化逐步掀起发展,历经了从无到有,从粗放型向规模化发展的重重困难和曲折,至今走上了健康、发展的轨道。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已经得到迅猛发展壮大,机耕、机插、机收、植保等农业机械无处不在,已成为当今促进农业发展的主力军。“十一五”以来,在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扶持下,加快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农业机械化在农村生产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不可替代性日益凸显。可以说,汝城县农机化发展历程是全国农机化发展史上的一个缩影。
一、以农机动力装备发展为推力,凸显农机化作业优势。汝城县进入“七五”、“八五”期间,随着农村农业生产方式和体制的转变,一种适合农业生产需求的农业机械——小型四轮拖拉机频繁出现,并很快活跃于该县乡村路段、田间地头,承担了耕、耙等高强度农田作业量的65%以上,大大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农村劳动力的投入。与此同时,该县乡镇企业迅速发展壮大,其大多数劳动力来源于农机化作业中解脱出来的劳动力。进入“九五”至“十五”期间,农用运输车又从拖拉机中分化出来,农忙时重点从事农田运输、农闲时参与农村经济各环节中的运输任务,拖拉机则仍以替代劳力形式参与农田作业。该县于1997年底,在全市率先引进水稻联合收割机(购买了第一台履带式水稻联合收割机),并跨区到广东省仁化县城口镇实施水稻收割作业服务。从“十五”末“十一五”期间,该县农机化发展逐步进入了农机化技术的变革更新助推传统农业耕作模式向现代农业模式变革的新阶段。2008年该县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实现了“零”的突破,2009年
底,该县部分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基本实现了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截止2010年底全县农机总动力达29万千瓦,农机化装备得到进一步优化。
二、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杠杆,撬动着新农村建设稳步发展。实施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已成为改变农机装备结构、提高农机装备水平的重大举措。截止2011年上半年,全县争取国家、省、市购机补贴专项资金达1200余万元,拉动农民自筹资金6800余万元,农机经营性服务收入达1.8亿元;随着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力度的加大,目前全县拥有各类农业机械达4.1万余台套,农机总动力达30万千瓦。农机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了坚强有力的保障。同时,2011年我县被列为省级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项目县,重点在示范村安排实施农机化工程项目,提升农机化综合水平。如在该县附城乡斗山村,三星镇白泉村、新村等示范村重点实施水稻育插秧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建设项目;在大坪、井坡、土桥、热水等乡镇重点实施推广水稻机械收获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拉动示范村农机装备水平、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业增收节支效益的提高,促进了示范乡(镇)、村农业生产发展。
三、以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示范推广为突破口,推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实践证明,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有效地蓄住了天上水,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在粮食增产、节能降耗等方面效果显著,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支撑。稻杆还田此项技术在该县已从最初的50亩,通过以点带面、辐射引导,发展到目前的2.6万亩。对于控制稻杆焚烧,防止烟尘污染,增加土壤有机质发挥了突出的作用。
四、以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为重点,组织跨区作业和扶持农机服务中介,促进了农民增收。近年来,该县着力培育发展农机厂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不断完善跨区作业中介服务组织运作机制,提高跨区作业服
务质量,有效破解增收难题。一是培育发展农机大户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以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为抓手,优先保证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购机,并重点实施政策指导和扶植。二是延伸作业服务链条。从单一的跨区水稻机收,延伸到跨区机耕、机插、机收、稻秆还田、植保等机械化作业服务。三是农机专业合作组织、农机中介服务社会化。截止目前,该县自由组合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有6家,农机服务中介有4家,农机大户有48户,每年组织120余台耕整机、30余台插秧机、60余台联合收割机,到周边外省、市实施跨区作业服务,为有机户提供订单作业和配件服务,取得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其中2010年实现了跨区机耕面积6.7万亩,水稻机插面积1.2万亩,水稻机收面积4.8万亩;四是充分利用地域农作物收种时间差,延长农机作用时间。既在本地开展农机服务,又远赴外省、市等地开展跨区作业服务,开辟了农机户收入新来源。据统计,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组织通过跨区机(旋)耕、机插、机收等作业人均年可增收2.6万余元。此外,通过政策倾斜、资金补贴、技术指导等措施,在示范村扶持了36个农机大户,并培育了集农机租赁、农资供应、农副产品加工、信息服务于一体的邓利祥、朱少华、朱长成等新型农机服务户。农机专业服务组织、中介和农机大户已成为以机增收的典型,是该县农机化生产作业服务的主力军。
五、以创建平安农机为抓手,维护农民切身利益。农机安全生产事关广大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农村社会稳定。该县农机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到创建平安农机对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意义,认真贯彻落实《农机化促进法》、《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国务院《加快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增强依法管理农机意识,提高依法管机水平。全面开展了创建“平安农机”系列活动:一是严格对作业区域内的拖拉机及农机作业机械进行安全检查管理,坚决做到“降事故、保安全、促畅通”;二是狠抓农机安全示范乡(镇)、村建设,争创“平安农机县”;三是加大对农机产品加工流
通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打击假冒伪劣农机,净化农机市场,保护农户、机手的合法权益。当前正在开展的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由于农机安全生产措施得力,多年来该县农机安全形势稳步好转,农机安全生产各项指数得到了有效控制,实现了农时作业“零”事故。
六、以开展农机化技术培训为手段,提高农民技术素质。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该县以乡村为单位,以田间和农机技术培训学校为阵地,积极开展农机新技术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的农机专业技能。近年来,该县通过课堂培训、现场操作、场内考核等形式培训各类实用农机技术人员2000余人。农机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成为助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七、以促进新农村建设为重点,抓好农机基础工程建设。“十二五”期间,对农机化工作实现农机科学跨越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今后一个时期,该县着重抓好六大农机基础工程。一是抓农机装备提升工程。提高农机装备总量、提升农机装备质量、改善农机装备结构,实现农机装备水平质和量的突破,是实现农机发展目标的基本保障工程。按照“扩大总量、优化结构、节能降耗”的要求,采取政策扶持、示范引导、市场驱动等综合措施,进一步加大农机投入力度。二是抓农机示范带动工程。围绕该县农业结构调整和区域布局的特点,大力开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节本增效机械化技术的示范推广,加大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推广力度。通过现代农机技术的普及应用,打造农机化发展的新“天地”,全面提升该县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抓农机助农增收工程。减轻劳动强度,促进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收入,提高劳动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是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基本目标。围绕水稻耕种收三大基本环节,以强化农机服务、推广普及为手段,全力推进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继续保持强劲的推广力度,增加耕作机械的拥有量,以发展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和农机大户为依托,稳步提高田间作业机械化水平与质量,降低作业成本。
并不断加大跨区作业的组织实施力度,努力将其培植成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并通过市场的发展和扩张,不断拉动农民增收。四是抓农机服务体系培育工程。继续按照“政策扶持、典型培育、示范带动”的工作思路,以增加作业面积和收入为目标,大力培育新型专业化农机合作服务组织,积极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为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增收提供全方位、系列化服务。五是抓“平安农机”创建工程。以“平安农机”创建为载体,从宣传教育入手,以专项治理为手段,依法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做好农机安全监管工作的新思路、新模式,建立科学的农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健全的管理网络。六是抓农机人才培训工程。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从业人员队伍,是提升农机化整体水平的基础。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机械化教育培训体系,从改善教育基本设施入手,以增加投入为基础,以技能培训、推广技术培训、农机服务组织营运培训为手段,以培养一批作业能手、一批维修熟手、一批中介高手和培育一批新型农机作业服务、维修服务、经营服务和中介服务组织为目标,坚持农机技术培训面向农村、服务农民,努力提高农机操作技能和经营服务能力,促进农村劳动力迅速向其他产业转移。作者单位:汝城县农业机械管理局
第三篇: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新农村建设
论发展现代农业 促进新农村建设
【论文关键词】发展现代农业 科学内涵 重要意义 对策措施
【论文摘要】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当前和以后一定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促进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改善生态环境关键措施,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本文就发展现代农业的科学内涵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以及发展现代农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进行了论述。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着力点。发展现代农业为新农村建设夯实产业基础,是当前和以后一定时期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全会精神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各项部署,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全局,以发展现代农业为重点,保持和扩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良好态势,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重要基础。
一、科学地认识现代农业的内涵和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1.现代农业的科学内涵
人类农业的发展,大体要经历自然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智慧农业四个阶段。现代农业是对传统农业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创建智慧农业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比较科学的提法是:现代农业是以现代发展理念为指导,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物质装备为支撑,运用现代经营形式和管理手段,形成贸工农紧密联接、产加销融为一体的多功能、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现代农业就是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现代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的发展更加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更加依靠现代生产要素的引进使用,更加依靠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更加依靠多种产业的协调发展,更加依靠劳动者创新,创新将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农业是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其内涵还将不断地丰富和发展。
正确理解现代农业的内涵还必须科学地认识其特征。现代农业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生产机械化。充分运用先进设备代替人的手工劳动,在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实行机械作业,从而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二是农业技术科学化。是指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以达到提高单产,提升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目的,逐步提高科技对农业增产的贡献率。三是农业增长方式集约化。农业增长方式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摒弃传统的粗耕简作,推广现代的精耕细作,农业增产的基点转到以挖掘内部潜力,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档次,提高综合效益,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四是农业经营循环的市场化。市场成为农业经济运行的载体,农业各生产要素的配置都必须通过市场来实现,要面向市场组织生产。五是农业生产组织的社会化。现代农业要求农业生产与流通活动的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必须和社会上的有关部门、市场主体有机地联系起来,并要随着现代化的不断推进提高这种依赖程度,以达到扬长避短,优势互补,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农业的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它排斥生产的小而全和封闭型经营状态,要求按专业
化分工组织生产,走开放式经营的道路。六是农业生产绩效高优化。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它的高优化,这也是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优势所在。七是农业劳动力智能化。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他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依赖于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既是现代农业的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八是农业发展产业化。现代农业要求农业发展必须拉长产业链向纵深延伸,不能局限于农业内部要着眼于农业产业的深加工。农业发展要向农业深加工争效益,依托龙头产业实现农业产业化运营。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意义
面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局面,发展现代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1)发展现代农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我国农业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关键时期,受到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制约,面临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双重挑战,必须着力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优化结构和布局,集约节约使用自然资源和生产要素,减少面源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农业生产手段、生产方式和生产理念的现代化,把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真正纳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步伐,有利于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优化农村经济结构,集约使用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有利于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有利于引进工业技术成果,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增强城乡之间、工农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实现城乡协调发展;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发展现代农业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无论是保障粮食安全,还是促进农民增收,无论是应对国际竞争,还是持续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解决农业的深层次问题,都必须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业是发展农村经济、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是促进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是改善生态环境关键措施,是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基础。
(3)发展现代农业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实现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是“三农”工作的根本目标和中心任务。近几年,我国粮食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是增粮增收的基础还不稳固。从现在面临的制约因素和未来的发展要求看,只有加快建设现代农业,才能全面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从根本上夯实增粮增收的基础。发展现代农业,不仅能够提高农产品商品率和农业综合效益,直接增加农民收入,而且能够加快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就业空间,实现多环节增收。
二、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对策和措施
建设现代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将贯穿新农村建设和农业现代化的全过程。建设现代农业的过程,就是改造传统农业、不断发展农村生产力的过程,就是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我国农村地域辽阔,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因此都要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从最有利于农民、最需要解决、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着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扎实推进,防止脱离实际、急于求成,确保现代农业顺利发展。
1.积极探索推进发展现代农业的有效形式。要针对目前农业经营规模小、经济效益差的实际情况,在坚持实行家庭承包经营和统分结合的基础上,有条件的地方可以突破区域、产业和所有制的界限,引导农户和龙头企业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农业的外部规模,提高农业的整体素质和效益。因地制宜采取有效可行的形式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稳步提高农业整体效益。在保证粮食稳定发展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一要积极发展优势产品和特色产业。继续
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建设优势农产品产业带。推进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食生产;二要大力发展水产业。加强水产良种体系建设,提高品种改良水平和良种覆盖率,推广生态健康养殖理念、养殖方式和管理技术,扩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加强水产养殖品种病害防治;三要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发展粮油、果蔬、畜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业,培育龙头企业,逐步形成一批优势农产品加工产业群,注重建立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努力提高农产品科技含量。必须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要把实施科教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一是重视农业科技推广机构和队伍建设,适当增加科研经费,充分发挥他们在推广应用农业技术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二是推进和完善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使之成为推广应用农业科学技术和优良品种的重要基地。三是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使他们了解和掌握相应的农业实用科技知识。强化农业生产标准化,切实抓好农产品安全生产。一定要逐步增强农产品标准化和安全生产意识,逐步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检验机构,严格实施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强对农产品的检验和检疫工作,注重农产品安全生产管理,确保农产品能够顺利进入国内外市场。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村人口转移。推进城镇化和农村人口转移是现代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和专业化的客观要求。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引导,使乡镇企业和农产品交易市场相对集中,逐步扩大城镇规模,把较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加工、流通和服务领域。同时要改革户籍制度,对在城镇有固定住所和稳定生活来源的农村人口应允许就地登记落户,鼓励他们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并在就业、教育等方面享受当地居民待遇,加快农村城镇化和农民市民化,从而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6.加强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发展农产品、农业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连锁经营,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为核心的新型营销体系,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加快生产要素配置,提速农产品流通。
7.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强化农民技能水平。加强农民素质教育首要的是要抓好农村幼儿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的九年义务教育质量,同时办好县、乡(镇)成人教育学校,为农民开展中、短期培训,把提高农民“应知应会”的知识水平和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对于即将转变为城镇居民的人员,要切实加强从农民到市民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促进非农化转移;对于从事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的人员,切实加强农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其实际水平和能力,努力培养和造就新一代知识型农民。
第四篇:论新农村建设
2009年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院 系 信息科学与工程 专 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 级 07-02 姓 名 陈超超 学 号 20072923 指导教师 任鹏 报告日期 2009-10-10
* 陈超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702班,学号:20072923 辅导老师:任鹏,电话:***,邮箱:chenchao6311@126.com
2009年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浅析新农村建设现状
作者:陈超超*
摘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工程,自从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后,各地政府都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风俗等条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进行的有声有色。暑假期间,为了解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现状,我在我们周边地区采用问卷调查及与当地农民勾通交流的方式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并对其做了汇总和简单的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首先,对于我国现行的农村政策,我认为是典型的多与、少(不)取,典型的工业反哺农业,以工带农,农村政策是很好的,少的就是具体工程的配套,和对工程审批程序的监管,以及对腐败违规的惩治,因此,应在出具具体惠民政策的同时,强力推出对政策落实的具体监督措施,让惠民政策真正惠民,直接惠民,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重拾政府的威信。其次,要针对农村农民加强科学文化思想教育,提高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让老百姓真正关心自己身边的建设,关心自己家园的建设,做自己家园建设的主人,和策划监督者,归一人民的思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共建一个和谐的新农村,共建一个和谐的家园。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和谐社会;社会主义新农村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实施科学发展的一项具体措施,也是我国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一项重大举措。实现小康社会,农村是薄弱环节,必须加强农村建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其中的“人”是指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广大人民群众,而农民占了广大人民群众中的绝大部分,所以,* 陈超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702班,学号:20072923 辅导老师:任鹏,电话:***,邮箱:chenchao6311@126.com
2009年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点。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步伐的加快,这几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议题也提上了日程,并在加速进行中,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的伟大工程,自从党中央在十六界五中全会上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后,各地政府都根据当地的地理人文风俗等条件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并进行的有声有色。值此暑假,我针对这一课题在我们周边地区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并加以汇总和做了简单的分析,抒发一下自己的一点意见和建议。
暑假期间,我挑选了几个在农村比较突出和反响较大的话题在当地几个农村做了一个简单的调查,问题及调查结果如下:(共总20份)
1.村村通公路建设的先后顺序当地村民是否满意,A 满意(7)
B 一般(8)
C 不太满意(2)D 不满意(3)2.村里街道硬化建设的先后顺序是否满意
A 满意(5)
B 一般(9)
C 不太满意(1)D 不满意(5)3.针对道路建设以及街道硬化的费用摊派,你的态度
A 满意(3)
B 一般(6)
C 不太满意(6)D 不满意(5)4.对于农村沼气工程的建设以及政府补贴的额度和形式,以及时效性,请给出你的态度
A 满意(9)
B 一般(8)
C 不太满意(3)D 不满意(0)5.对于道路硬化的质量把关你是否满意
A 满意(4)
B 一般(5)
C 不太满意(4)D 不满意(7)6.对于农村住房建设(主要是宅基地规划问题)问题请给出你的态度
A 满意(2)
B 一般(2)
C 不太满意(6)D 不满意(10)有了调查问卷的答案,以及在谈话中对其的原因描述,我特针对每一问题做了一简单的总结和分析。
村村通公路建设
村村通公路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极大地缓解决了农村交通条件差,雨天道路泥泞的问题,是一件惠民的大工程,但是建设不可
* 陈超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702班,学号:20072923 辅导老师:任鹏,电话:***,邮箱:chenchao6311@126.com
2009年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能是同时进行的,必须有一个先后问题,这就有了一个极大的争议,到底是先建哪一段道路。现实的情况是那几个村里有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人就会先取得项目优先建设,其余的依次后排,各村为了争取优先建设就有了给上级送礼这一说,用了村里的钱鼓了官员们的腰包,这就引发了村民的极大不满,究其原因,还是我国现行制度的弊病,官员腐败已不是一例,已经近乎通病,因此应该从制度建设出发,从思想教育出发,从源头治理腐败,方能给人民一个具有强大公信力的政府。
村里街道硬化建设
村里道路的硬化与村村通道路一样,同样存在先后顺序的问题,在此不必多书,还有一个有较大反响的问题就是道路的硬化仅仅停留在道路的问题上,而没有配套解决排水的问题,道路的硬化必然抬升了原来的路基,这就有了排水难的问题,在雨雪天,村间到处积水已是一个常见的现象,特别是夏天雨量大的时候,常常引发邻里的纠纷,我想这也是一个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时应该考虑的问题,做到村间建设的配套方能建设一个真正和谐的新农村,方能达到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最终目的。
道路建设以及街道硬化的费用摊派
道路建设以及街道硬化的费用摊派的问题也是另一个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中央文件的指示是不用农民的钱给农民办实事,但是到了基层却不然,费用摊派依然存在,并且有的地方价格不菲,以至于村里主动放弃建设,这也导致了村民的不满,我村附近一个叫石坪寨的村子(河南省洛阳市宜阳县辖)曾因费用摊派过多而上访,结果是以村村通道路以及村里街道硬化费用由政府全额承担而告一段落,而在大多数村则是在摊派了一定的费用后才进行了道路的硬化,(例如:我村每人30元,邻村每家400元)
农村清洁能源沼气项目建设
为了节约能源,开发清洁能源为了中国能源之大计,政府特资助有条件的地区发展沼气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我家所在地区,因养有较多家畜,选择的是
* 陈超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702班,学号:20072923 辅导老师:任鹏,电话:***,邮箱:chenchao6311@126.com
2009年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发展沼气,这是一个比较合理的选择,赢得了广大村民的欢迎,每个沼气池政府补助1000元,以实物和现金结合的形式补助,其中包括挖沼气池用150元,水泥一吨约230元,发放沼气灶 约120元,这些为实物补助,其余款项在检查厨房合格后才结算发放,按照一般的花费,每家就是在厨房的达标问题上有一点花费,总的来说还是有一些结余,因此大多数村民还是比较满意的,有一点不太满意的,主要集中在厨房的清洁问题上,我们地区以前都烧煤和秸秆,因此厨房的清洁难度要有些大,加之冬天天寒,沼气不足,又不得不烧煤和秸秆,因此,厨房的保洁又成了问题,这也是问题的症结,政府在这方面做的还有点欠缺。
总的看来,在这一项目的实施上,还是很得人心的,为政府赢得了好评,再做好冬天的能源保障工作,就可以把农村的能源问题解决的更好,这也是我的一点点建议。
道路硬化的质量把关
道路就好比人体的动脉,直接关系着地区的发展,因此要想富,先修路这一观点很是正确。我们现在在修路,就好比在发育自己的血管,有了道路,不一定就可以很好的发展,这与区域有关,更与道路的质量有关。血管羸弱,健康的肌体焉得求?道路都是自己本地人修的,质量的好坏也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人的素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地区的人心和视角,我家地处县与县的交界,行政力量较弱,质量检查把关就相对较松,造成道路质量较差,用了一年有的地段就真的成了水、泥路,造成人民情绪的激化,和对政府的不信任,就我村而论,这与领导的不作为和不敢作为有关,我想这也可能是各地的一个通病,这也又归结到了行政制度和执行力度的问题上来了。有法必依,执法必严不能只是一个空口号。
宅基地规划问题
宅基地规划问题是农村矛盾有一个集中爆发点,在农村,宅基地是很难重要的一环,在宅基地的问题上,矛盾显得更加突出,本来宅基地是国家按照一定的程序下发批文,硬性的不可私自变更地点和面积的家有用地,但是,这两年,随着农村收入的提高,对房子面积和有利地位的追求,而政府对于违规建筑也只是
* 陈超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702班,学号:20072923 辅导老师:任鹏,电话:***,邮箱:chenchao6311@126.com
2009年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处以罚款的较轻处罚,农村私自建设的情况时有发生,逐渐形成了在自家耕地(非住房用地)上建房的混乱局面,有权势的家境好的有关系的很早取得宅基地或是已经建成,造成既定事实,而那些弱势群体只能在宅基地问题上没得作为,这就造成了一个村子群体的划分,滋生了群体分化的苗头,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旨大相违背,更与社会和谐的大主流相违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应当特别注意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同步,共同构建一个和谐的社会。
社会调研归总分析
经过这次社会调查,和对结果的认真思考,我对新农村建设有了一个相对全面的了解,也多我国的农村政策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在这里,我对新农村建设中所出现的一些问题,给出了我的一些观点:
首先,对于我国现行的农村政策,我认为是典型的多与、少(不)取,典型的工业反哺农业,以工带农,农村政策是很好的,少的就是具体工程的配套,和对工程审批程序的监管,以及对腐败违规的惩治,因此,应在出具具体惠民政策的同时,强力推出对政策落实的具体监督措施,让惠民政策真正惠民,直接惠民,提高政府的公信力,重拾政府的威信。
其次,要针对农村农民加强科学文化思想教育,提高农民的主人翁意识,让老百姓真正关心自己身边的建设,关心自己家园的建设,做自己家园建设的主人,和策划监督者,归一人民的思想,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努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共建一个和谐的新农村,共建一个和谐的家园。
社会调研感悟总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大学生仅仅靠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是万万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的,一定得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最后才能更好的服务于社会。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投身社会的良好形式;是促使大学生投身改革开放,向社会优秀群众学习,培养锻炼才干的好渠道;是提升思想,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的有效途径。
* 陈超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702班,学号:20072923 辅导老师:任鹏,电话:***,邮箱:chenchao6311@126.com
2009年沈阳市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有助于我们在校大学生更新观念,吸收新的思想与知识,也是一次认识社会政策,了解社会动态的机会。
通过这次调查,我对自己的能力也是一次锻炼,也是对自己的实践能力的一次自检,让我重新审视自我,为自己的规划调整有了很大的帮助。社会实践拉近了我与社会的距离,也使自己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为我今后步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陈超超: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0702班,学号:20072923 辅导老师:任鹏,电话:***,邮箱:chenchao6311@126.com
第五篇:论新农村建设
论新农村建设
2005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任务。那么什么是新农村建设呢?我觉得无论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24个口号,还是后来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提出,无外乎都是在农村的教育、医疗、道路、水利方面做出实实在在的工作,这才是最实惠的,也是真正的讲实干、不空谈。
新农村建设中,教育是很重要的。虽然近年来农村的教育现状有所改善,然而教育的问题却是最多最严重的,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短缺,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农民收入水平偏低,教育负担过重,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令人担忧等方面。首先新农村的建设离不开教育,尤其是实践性教育的投入,而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其次师资队伍不稳定,农村教师流失严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低,农村中小学教师老龄化严重。再次,由于经费短缺,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深层次的问题则是农村观念的落后。农村普遍认为教育投入是消费性的,而缺乏教育投入是生产投入,是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观念;认为教育是单纯传授知识,而缺乏教育担负着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人才创新的任务观念。
新农村的在卫生服务方面应当有着较为成熟的经验,比如曾于1980年实施过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已经成为现在新农村合作医疗的重要实施基础。但是在医疗卫生方面,农村依然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众多的乡镇卫生院濒临倒闭。全国三分之一的乡镇卫生院处于勉强维持,三分之一处于濒临倒闭的状态,医疗人才大量流失,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实在不能满足农民就近就医的需求。其次,农民对乡镇卫生院不满。无论是从价格、服务、方便性来说,乡镇一级卫生院都是“比上不足,比下不满”的状况,质量没有县级医院优越,价格和方便性方面又比不上村卫生室,实在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再次,我国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占全国总人口20%的城市居民享受着全国80%的医疗资源,大城市人均寿命比农村人均寿命高了12年,而贫困地区的孩童死亡率却是大城市的9倍。最后,医疗体制改革的一次又一次失败,提高了农民的医疗支出。虽然新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民减轻了很大负担,但是当面临大病时,陈旧的医疗体制依然成为了农民看不起病的拦路虎,尤其在医药领域的改革可谓是饮鸩止渴。
相比于教育和卫生事业,农村的道路问题近几年得到了飞快发展。村村通工程,使得很多过去封闭的地区与城市连接了起来,成为城市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使得农村经济得到城市工业的反哺,互相促进,日趋平衡。然而我们应当看到,农村交通安全问题刻不容缓。由于我国乡村土地面积辽阔,而受警力不足的制约,乡村道路安全成为了交警部门管理的盲区;农用车、三轮车、畜力车数量庞大,部分车辆性能低、车况差,有的已经报废依然在用;农村机动车驾驶员很多未经登记、培训,机动车、驾驶员底数不清,机动车无牌无照情况普遍;乡村道路路况复杂,路窄、弯急、视线差,道路标准低,质量差,很多地方无警示标志;农民安全意识淡薄,法制观念差,超载、乘坐不安全车辆情况很多,多拉快跑,违法载人,驾驶人违章驾驶屡见不鲜。而就在前日,乡村校车安全成为了全国人民关心的焦点,江西乡村校车车祸,致11名幼童不幸夭折,这一惨剧再次提醒公众,乡村交通问题绝不能等闲视之了。
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在于发展农村经济,而农村的经济命脉在于水利建设的成功与否,而我国的农村水利问题已经成为了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关注了农村水利建设问题,农业产业结构需要调整。
1、原来农业生产主要追求粮食产量,以种植水稻、小麦、油菜为主,所配套的水利工程是为了满足粮食作物的生长需要。但是,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蔬菜、瓜果、苗木、花卉对灌溉、降渍和抗旱的标准与原有的设施不一致,其标准更高;而且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市场化行为,一家一户生产模式缺乏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调整,给农村水利的配套建设带来了困难。
2、水质要求更加严格。由于水产养殖业发展较快,对水源水质的标准要求更加严格.一旦水源污染、水质破坏,会影响到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3、宏观环境发生了变化。目前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由政府组织向村民自主转变,由指令性计划向指导性意见转变,由尽可能以资代劳向尽可能出工转变。
4、正确理解水利产业政策。农村水利建设项目根据其功能和作用划分为两类:一类是以社会效益为主、公益性较强的项目,指防洪除涝工程、农田灌排骨干工程、水土保持工程等;另一类是以经济效益为主、兼有一定社会效益的项目,指供水、水面养殖、水利综合经营等.但实际上并不尽然,因为对于流域性的防洪工程是公益性的,但对圩区治理中涉及到的防洪除涝工程,其受益者和受益范围都非常明显,仅靠政府的投入是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