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职业道德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论职业道德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人总是在一定的职业中工作和生活,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他便会在职业生涯中更顺畅,更好的实现人生的价值、促进自身的发展。
一、职业道德已成为人才任用的重要标准
据多方考查显示:学历已不再是公司招聘最先重视的条件,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积极的工作态度是公司在任用员工时最优先考虑的,其次才是职业技能,接着是工作经验。毋庸置疑,工作态度已被视为组织录用人才时的重要标准,职业道德在个人的就业及职业生涯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职业道德是事业成功的保证
缺乏职业道德的人任何工作都干不了。缺乏职业道德别说成功,再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一个中国留学生在日本一家餐馆打工,刷盘子的时候要求刷6遍,一开始还能照做,后来发现刷5遍也一样干净,就少刷了一遍。显然,这就是缺乏职业道德的表现,相信任何老板都不会用这种心态的员工。虽然只是简单的刷碗工作,缺乏职业道德也是做不好的。
三、职业道德是人们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一个人想要把事业做成,光有技术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具备职业道德。在现代社会中,职业道德在人们从事的不同事业中所起的作用表现得日益明显。一个人如果想在任何领域取得一定的成就,就必须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品质。这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条件。
四、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有较高的职业道德
如比尔.盖茨、张瑞敏、董明珠等一批优秀的企业家,他们都具有一个相同的特点,那就是都具有很高的职业道德。就拿张瑞敏砸冰箱的事情来说吧,发现问题冰箱后他敏锐的察觉到问题的严重性毅然带头把问题冰箱当众砸了,正因为这一点,具备了行事魄力和强烈的质量意识,后来的海尔才能一步步发展成世界品牌,具备同国外品牌竞争的能力。
五、职业道德是人格的一面镜子
人的职业道德品质反映着人的整体品德,从一个人的职业道德可以看出其整体道德水平的高低。人的职业道德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紧密联系,一方面的变化也会对另一方面产生影响。提高职业道德修养是人格升华最重要的办法,努力提升职业道德水平也是一个塑造优秀人格的过程。
综上所述,职业道德不仅对个人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个人人格的养成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二篇:论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意义
智能0903田文龙2009011075
论毛泽东思想对当代中国发展的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构成了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紧紧围绕着中国革命和建设这个主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关联的重要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观点经过中国革命和建设长期实践的检验,被证明是颠扑不破的科学真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结合新的实践,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不断地从中汲取理论营养和智慧力量,在新时期看来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利于加强我们党的建设。
现如今,全国共有八千多万中共党员。在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的前提下,加强我们党的建设成为不容忽视的一部分。作为执政党,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站并逐渐富了起来,但越来越多的事例表明,贪污腐败、假公济私等现象也出现在我们的党员队伍中;许多党员都没有尽到应尽的义务,有些党员甚至和群众划清界限,背离人民群众,这不仅伤害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我们党的感情,也一定程度上败坏了我们党的名声。这些党员的所做作为,正与我们党的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背道而驰。值此之际,正是我们深入学习毛泽东“让党内同志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警惕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反对脱离群众的官僚资本主义”等思想的重要时期。只有让广大党员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才能保持我们党在执政之路上走的稳走的远,也才能最终带领这个国家走向社会主义道路之上。
其次,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利于加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
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关于人民内部要在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在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在经济工作以及其他各项工作中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等一系列方针政策,在如今看来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只有处理好我们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关系,与其他党派间的关系,以及与世界其他国家间的关系,我们才能顺利进行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才能使共产主义社会早日到来。
再次,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有利于指导我们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毛泽东同志很早就提出的“独立自主”的方针,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道路,为党沿着中国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今天看来,毛泽东思想仍对我们走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意道路有着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只有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我们才能在社会主义道路上走出中国自己的特色脚印。
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功勋永垂千古,他的伟大精神、伟大思想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财富。深入学习毛泽东思想对于推进我们党伟大的事业,对于提高个人的理沦水平、工作能力,对于当代中国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应始终坚持对毛泽东思想的深入学习,坚持走好我们党在执政之路上的每一步。
第三篇:论城市群的发展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论城市群的发展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1-8-21信息来源:中经专网
[摘要]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的推进,作为当代中国社会走向现代化的两极,意味着人口、资源、经济等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大重组与结构性变迁,两者之间既存在着矛盾和冲突,也可以相互交融。在推进城市群的发展中,要看到它给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和支撑。
(中经评论·北京)
一、城市群: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根据现代化经典理论,现代化意味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在现代化的实现过程中,最具有革命性的是经济现代化,即社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而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必然要求人力、资本的集中,城市化正是在生产要素高度聚合的背景下产生的。伴随着产业革命,尤其是新技术革命以来,发达国家劳动生产力大大提高,大量乡村人口转为城市人口,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在1925年前后达到高潮。1980年发达国家城市人口的比重一般达到70.2%左右。我国城市化的进程,在改革开放前,由于多种原因严重滞后于工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只有19.4%。自改革开放以来,加快城镇化成为共识。然而在城镇化道路的选择上是优先发展大城市,还是以中小城市为主,抑或是重点发展小城镇,一直存在争议,相当一个时期基本上重点是以发展小城镇,控制大城市为主。从实践来看虽然一定时期在解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推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起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其城市经济规模有限,经济结构单
一、产业聚集水平较低,城市功能欠缺,无法形成对劳动力的巨大吸纳能力,造成土地资源浪费的局限性日益显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通过统筹规划,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合理分布的新城市群”。这是对已有的城市化模式的修正。“城市群”在国际上通常被称作“都市群”、“都市带”、“大都市圈”、“大都市连绵区”等别称。它是社会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种城市空间组织形式,是高级阶段的城市化。为什么在我国当前城市化水平总体不高,实际城市化水平只有20%左右,“三农”问题十分突出的情况下提出“城市群”的发展战略呢?笔者认为,这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与都市化发展潮流,提升中国经济的发展质量,增强国家综合竞争力,深度参与世界经济分工与秩序重建的必然选择。从上个世纪5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城市的发展模式迅速变化:一方面城市工业和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使人口、资金和技术以更快的速度向大城市及其周围地区集聚;另一方面城乡之间交通高速发展,城市由长期的向心集聚向相对分散的郊区化发展,随之工业、服务业也出现郊区化的倾向,造成郊区集聚扩张,大城市边缘新城镇大量涌现。这种城市集聚和扩散的双向运动推动大城市地域迅速扩张,并与周围小城镇连成一体。同时由于外迁人口仍在中心城市上班,在郊区与中心城市之间形成了稳定的通勤流。这样,就形成了以大城市为中心,与周围地区保持密切社会联系的城市化地区,使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共同构成内部相互关联,有一定空间层次、地域分工和景观特征的巨型地域综合体,这一综合体即为城市群。如美国的大纽约区、五大湖区、大洛杉矶区三大都市群;日本的大东京区、阪神区、名古屋区三大都市群等。目前,这些城市群体系成为全球经济活动最为活跃的地区,也是经济全球化特征最为明显的地区,是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主体。如果我们继续像过去那样大力发展小城镇、抑制大城市,会造成人力、资金、资源配置的浪费甚至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失。其后果是不发达的城市经济社会与严重落后的农业地区的恶性循环。为避免这种局面的出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应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产业跨越发展相对应,实现以城市群带动城市化的跨越。
问题在于,相对于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城市群的发展对此意义何在?在笔者所能涉猎到的文献中较少论及。在“新农村”建设的研究中,人们主要探讨如何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农业产业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消除城乡之间的制度差别,以及提倡农村城市化等等。而在城市群的研究中,又主要集中于城市群内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产业集聚、如何消除地区壁垒等方面,没有考虑到城市群的推进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由于就城市谈城市,就农村谈农村的研究思路,不仅使城市群的发展受到制约,而且从社会整体看,加剧了农村固有的问题,长期使经济资源不能在城乡之间实现合理配置,其结果使城市群的推进缺乏农村根基,农村发展缺乏引力和来自外部的反哺力量。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因此探讨两者的关系事关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历史任务的实现。
二、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推进的冲突
农村改革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推进,作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两极,意味着人口、资源、经济等要素在空间分布上的大重组与结构性变迁,两者之间不可避免的存在矛盾和冲突。
冲突之一是集中爆发式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徙影响城乡可持续发展。一般来说,在传统的城市化的进程中,农村要完成从乡村到城市的升级,有一个相当漫长的积累与演化过程。首先在便利的地理条件上形成商业与物流中心,然后随着商业的繁荣吸引来更多的人口,并最终随着手工业、商业、运输、市场的发展,形成有一定规模的市镇。而市镇要向更高形态的城市化演进,除了继续强化其中心地的积聚与辐射功能,往往还伴随着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的特殊机遇,使其从众多的市镇中脱颖而出成为地区的中心城市,这种城市化过程的特点是,人口总量与流动规模有限、流动频率低、人口空间分布相对均衡,使得城乡之间保持了一种相对适度的张力与平衡,社会在缓慢发展的基础上稳定有序地前行。都市群进程使这一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一方面表现为城市数量增加与规模扩张,另一方面则表现为农业人口迅速地在城市,特别是数量有限的大城市高度积聚。由此使自然资源与城市环境陷入了过度透支与危机中。中国自2000年城市化开始驶上快车道,“急速”的城市化,导致少数大城市人口膨胀过快,使本就处于超负荷运转的城市遭遇更加严重的发展问题。在中国每个大城市,都普遍存在着交通拥挤、居住密度增大、就业竞争激烈以及农村人口迁移之后没有实现相应的职业转换等“城市病”。这些问题不仅直接影响大城市自身的增长与发展,也间接影响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与农村地区发展的带动与辐射作用。
就广大农村而言,大规模的人口向城市迁移,使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受到削弱。我国农村转移出去的劳动力大多是青壮年,素质也相对较高,导致长期留在农村的劳动力主要是妇女和老弱
病残。据国家统计局农调总队统计,2003年农村外出务工的劳动力,40岁以下的青壮年劳动力占85.9%。其中,20岁以下的劳动力占47.3%,25岁~30岁的劳动力占15.6%,30岁~40岁的劳动力占23%,而且青壮年文化素质一般来说相对较高。农村高素质人才的流出,对农业发展的负面影响表现在:一是制约农业科技进步与技术推广。由于体力、文化水平、思想观念的限制,低素质的农业人口利用机械和先进技术能力有限,必然导致农业生产技术的长期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二是影响农业结构调整的推进速度。农业结构调整本身就是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一定文化功底的劳动力。在农业劳动力普遍老龄化条件下,必然会导致种植结构单一,农业结构调整困难,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冲突之二是城乡资源再分配的严重失衡。非农经济要素的迅速培育与发展表现为生产资源在城乡之间的再分配与生产要素在城市空间中的重构。一方面,城市资源迅速膨胀,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有关统计表明,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70%、国家税收的8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58%、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0%以上都集中在城市。尤其是表现为向城市群中的中心城市进一步的集中。与之相比,则是农业地区两级政府近万亿的沉重债务。二是城市化进程仍在吞噬着农业地区的各种资源,使自然经济赖以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更加薄弱。如工业化对农业生产环境的严重破坏,粗放的城市群发展模式对本就紧张的农业用地的大肆侵吞与疯狂圈占。据国土资源部报告显示,从1996年到2005年,中国耕地面积净减少1.2亿亩,约占耕地总量的6.6%,而且城市土地的利用率低效。截止到2004年底,全国城镇共有闲置土地、空闲地和批而未供地共计393.61万亩,相当于现有城镇建设用地总量的7.8%。还有工业固体废弃物与城市生活垃圾露天堆放和填埋处理问题等等。在未来若干年内,新农村建设、城市及城市群的发展,将使有限的国土资源更加紧张,而竞争也会愈加激烈。
三、城市群的推进与新农村建设相互交融
城市化进程尤其是城市群的发展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如果我们的认识仅停留于此,势必将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的发展对立起来。认识它们之间的冲突,有助于我们保持一份清醒,在推进城市群的发展中,时刻不能忽视其对新农村建设的负面作用。同时也要看到城市群的推进也给农村改革发展带来了跨越式发展的契机和支撑。农村改革和发展中的新农村建设与城市群的推进不仅存在着冲突,同时也包含着相互交融,协同发展。
沃思(L.Wirth)等人将农村和城市视为一个连续体,认为由农村这一极到城市这一极是一个连续变化的过程,各种社区形态均可以在这一连续的轴线上确立其位置。加尔平(C.J.Galpin)则将城市和乡村看成一个完整而不可侵害的共同体,二者各有其存在的价值和功能,可以互为补充和完善。
1.城市群的发展不仅能极大促进我国农村人口的转型,而且更符合劳动力转移的规律。城市化是农业人口、农村劳动力向城市、非农产业转移的过程。在吸纳农村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单一城市往往是力不从心的,以至于出现前面所谈及的“大城市病”。作为城市发展更高形态的城市
群,其形成过程实际上也就是各城市之间克服单个城市在资源等方面的不足,在更大区域范围内调整资源配置、实现共同增长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的过程。一个内部经济发展协调的城市群可以使地理位置、生产要素和产业结构不同的各等级城市承担不同的经济功能,在区域范围内实现单个城市无法达到的规模经济和集聚效应,积累了比普通城市更大的经济与人力资本。这一特有的优势在发达国家表现的十分明显。2003年,美国10个大都市带区域的居民已超过了全国总人口的三分之二。从经济规模看,美国三大都市群的GDP占到全美国的67%;日本三大都市群的GDP占到全日本的70%;中国的长三角16城市2007年GDP也占到全国经济总量的18.9%。同时,城市群发展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多样化。相比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弹性较小,即东部地区的农村劳动力更愿意留在周边的城镇从事制造业或其他产业,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从事制造业,使农村发展成为各具特色、互为分工的卫星城镇。随着城市群的发展,大量中西部农村劳动力流人大城市,有利于城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使他们获得了更好的锻炼与实践机会,不仅学到了技术,积累了生存发展的一笔资金,同时在更深层的意义上改变了生活观念,提高了应对文明社会的能力,在经历了城市化风雨洗礼后,他们即使回到乡村,必然成为推动中西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2.城市群的发展有助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升级换代向生态型农业转换。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改革发展任务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虽然城市群的发展给农业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要比“循规蹈矩”的城市化更加严重,但作为城市化进程的升级版本与当代形态--城市群能使乡镇企业,以及以机械化作业、化学化为象征的现代农业生产发生改变。以化肥、农药、地膜的大量使用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对自然环境的污染与影响,在某种程度上并不亚于城市化进程本身。就我国目前而言化肥年使用量多达4124万吨,按播种面积计算,达400公斤/公顷,远远地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造成污染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上限。但化肥的平均利用率仅40%左右,而发达国家则高达70%~80%。农药的使用量也难以减少,污染隐患大。全国每年农药使用量达30多万吨,除30%~40%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了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933.3万公顷耕地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威胁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农药在造成农田污染的同时,必然加剧了农产品污染程度。而要治理农业生产的污染,单靠农村经济本身是无法解决的,而伴随着城市群的推进,原本污染严重的郊区农业经济就可以依托大城市发达的经济、先进的技术向现代生态型农业转型。像北京、上海这些地区生态型农业、都市型农业远远走在中西部城市化水平较低地区前列就是一个明证。
3.城市群较之“农村工业化”这种低层次的城镇化模式对农业资源的浪费与环境的严重损耗而言,是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郁鹏等人通过较为详尽的数据说明了这一点。
城市越大,人均占地面积越少,而且城市规模越大,单位产品能耗越低。同时,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大城市工业由于大而且相对集中,新技术采用起来速度比较快、成本比较低。治理起来也比较有效,监督也比较容易,相应的影响城市空气质量的烟尘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都较低。这些说明我国城市群的发展也是生态型农村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撑。
4.城市群的规模经济与先进产业集群对农业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辐射与带动作用。表现为:一是城市群的经济功能远远优于普通城市或单体大城市,可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发挥更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尽管城市群发展的一个负面影响是压缩了中小城市发展的空间,但由于城市群意味着人力、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更高层次的集聚,它同时也给中小城市带来一般城市化进程不可能有的发展机遇。中国经济十强县(市)均分布在长三角与珠三角这两大城市群中,充分说明了中小城市越接近城市群,越容易获得更多的发展资源与经济机会。而中小城市的良性发展,则进一步将其所受的辐射与影响传递给与之联系密切的农村与农业地区,从而在大都市、中小城市与农村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和谐发展关系。二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城市化,也为农村经济直接利用国际资源、介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现实契机。据江苏省外经贸厅统计,2007年江苏省农业实际利用外资突破10亿美元,达13.12亿美元。其中地处长三角城市群的南通市实际利用外资最多,为2.29亿美元,占江苏省的17%。这些都表明,在城市化进程中,对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的,已不仅是普通的城镇化或传统的城市化,而是作为城市化高端层次的城市群。
5.城市群的发展对于启动农产品的需求市场从而扩大内需有着重要的意义。面对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国际经济不景气,外贸出口下降的情况,我国经济要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必须要扩大内需。我国有57%的人口在农村,这是一个庞大的市场,要扩大内需就要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富裕起来,依靠减免农业税收、增加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建立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等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农民收入。但由于受恩格尔法则的制约,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的边际产出和边际产值必然出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只有推进城市化才能形成有效的农产品需求市场,进而增加农民收人。因为真正有效的农产品市场不是来自乡村内部,而是来自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这是因为,我国农户的农产品自给率在80%以上,真正投入市场进行交易的不足20%,而城市群的推进带来的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则可以绝对地增加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从而可以有效地增加农民的货币收人。
6.城市文化对农民村的促进作用。城市文化作为一种充满异质性与多元内涵的主流文化模式,对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由此带来了城市文明的渗透,改变着农村生活方式。城市积累的雄厚的文化资源与发达的文化服务体系,为彻底改变农村地区的文化落后与精神不发达状况提供了现实的可能。
四、结语
我们主张加快城市群的推进,并不意味着是特大城市、大城市的单项突进。城市群的发展是一种城市结构体系的整体演进,其内涵是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并举、层次递进、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网络式、金字塔型的有机“集合体”。因而,加快城市群的推进,既有利于提升我国城市竞争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又因其强大的积聚功能和辐射功能,可以有效带动广大农村地区的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新农村建设。而过多强调城镇化的发展道路,则很难
两者兼顾。
(经济学动态,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曹艳)
第四篇:论财经职业道德的教育目的及意义
论财经职业道德的教育目的及意义
一、现实的警钟及启迪
时代呼唤“升华道德”,然而近些年,我国会计面临“诚信危机”,美国也严重陷入“信用沼泽”。会计信息大量失真,大量假帐盛行泛滥,注册会计师公信力降低至低谷,从中国证券市场连续不断的十大造假案,以及美国的安然公司会计假帐案、世界通讯公司最大破产案及因有失诚信导致瓦解倒台等案件看,其本质是人们的道德标准下滑,真假、善恶、忍狂、是非等界限模糊,无法约束自身的心灵,进而导致不道德行为。习近平主席上台后,反腐倡廉之风盛行,不少腐败官员落马。而以此反思,腐败之所以能蔓延发展是由于源源不断的公款支持,而这些公款金钱大多是经会计人员之手流入腐败分子手中,客观上助长了消极的腐败现象。公款流失的主要责任是单位负责人一支笔批准报销的,但与我们会计人员屈从压力、不坚持原则以迎合领导心意,不能说没有关系。许多贪污受贿、偷税漏税、挪用公款等经济违法犯罪活动,几乎都与财会人员做假帐分不开。意识决定行为,所以想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加强准财经人员的财经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准财经人形成财经职业道德,以财经职业道德规范自身的行为。
二、财经职业道德教育认知(1)职业道德分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职业道德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和职工、职业和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的职业道德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3)财经职业道德是指金融、会计、投资、商业营销等财经行业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理应遵守的,反映社会及公众要求,调整相应职业关系,体现自身职业特点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4)财经职业道德教育是根据财经工作的特点,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财经人员施加系统的财经职业道德影响,促使财经人员形成财经职业道德,履行财经职业道德义务的活动。(5)财经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是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和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财经职业道德规范。
三、教育目的
1.加强财经职业道德建设,构建财经职业道德系统工程,升华社会道德水准。
2.将正确的财经职业道德规范及观念灌输到财经人员的意识之中,提高其道德认知 3.促使财经人员在财经工作中廉洁奉公、遵纪守法、忠于职守,能实行自我监督
4.形成和改造社会道德风尚以及推动物质文明建设 5.培养财经人员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道德意志 6.提高社会整体公信度
四、教育意义
(1)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是全面提升财经管理水平的客观要求
因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且诚信乃“国之大纲”,“无信不商”。
(2)有利于规范市场经济的运行,保证公平竞争,提高社会整体公信度
近年来老百姓喝牛奶时会想这个牛奶是否掺了水,买股票时会担心今天是否买了“郑百文”式的“伪装上市”公司的股票,买了房子后会顾虑房子是否会垮掉等,而朱镕基总理在报告中就明确指出:要让百姓放心地消费就必须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而市场经济的运行很大程度上与财经人员有关,所以只有财经人员拥有正确的财经职业道德观才能确保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
(3)有利于培养财经行业“四有”新人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各行各业劳动者的辛勤耕耘,更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排在第一、二的“有理想”“有道德”,“有理想”就是要把全体人民共同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和本职财经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敬业爱岗,树立财经职业理想;“有道德”就是要把社会主义道德规范落实到本职工作之中,形成良好的财经职业道德风尚。原河北省办公厅副主任、省国税局局长李真临刑前说“苏联解体,我就错误地认为,与其一旦江山易手,自己万物皆空,不如权力在握时及早做些经济准备,以防万无一失。可现在共产党的江山依旧稳如磐石,我却完了。”李真就是没把自身本职与国家利益结合起来,所以才会纵容自己走上腐败之路。
(4)提高财经人员道德水平
促使财经人员自我完善,以受到的财经职业道德教育来约束自身的行为,不屈从顾客、上司不合理的要求。
(5)纠正经济领域的行业不正之风,形成反腐倡廉新风尚 企业偷税漏税,官员腐败等无不与财经人员相关,当财经人员缺失财经职业道德意志时,就易成为行业不正之风的操纵者,腐败之风的助长者。
(6)促使我国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
会计是为信息的使用者提供真实可靠、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而当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或者为了上司口中的“顾全大局”做假帐,这不仅让投资者利益受损;使很多统计信息及经济指标误差增大,严重影响了我国政府的正确决策和国民经济的良性运行,而且大量的假帐会误国害民。可见财经人员拥有良好的财经职业道德教育,坚守原则很重要。
财经职业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道德在财经行业发展中的智力支持和利益调节作用的重要环节。
第五篇:论发展公共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论
发
展
公
共
关
系
对
构
建
和
谐
社
会的意
义
系别:工商管理系
姓名:朱伦勇13160017郑力于13160016王方奎13160013李宏伟13240012蒲长勇13160015何鹏13160014陈荣13160006
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
胡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就是要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实现自然———人———社会整个系统的和谐统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市场经济是基础
人类自产生起一刻都不能够离开物质资料的生产,社会的进步离不开物质财富的创造,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经济繁荣、百业昌盛的社会,是经济持续增长,人们生活逐步改善的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小国寡民”式的“和谐”,不是人民生活低水平的“平均主义”的“和谐”,而是十几亿人口高水平生活中的和谐。我国GDP已经跃居世界第4位,但人均下来,世界排名仅仅是第110位,要使十几亿人口都过上高水平的生活,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经济建设,只有在经济充分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为社会和谐提供强大的物质条件,才能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三、公共关系管理在和谐社会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1.公共关系管理客观上促进诚信友爱的道德建设,推进市场经济的有效运行。“自由市场经济制度本身并不能保证效率,一个有效率的自由市场制度,除了需要有效的产权和法律制度相配合之外,还需诚实、公正、正义等方面有良好道德的人去操作这个市场”。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之间、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员工与企业之间都要在平等、互利和彼此信任的条件下,承担自己的责任,履行自己的义务,享受自己的权利,诚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基础、内在动力和可靠保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单位和组织都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个人组成的团体,处于多重规定性和联系之中,因此公众之间的影响也是多维度和多向的。团体的活动都可以具体分解为一个个的具体的个人活动。组织和组织、单位和单位之间的冲突,细分起来,也就是人和人之间的冲突。在越来越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前, 人们的思想价值观念、交往准则和规范都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越来越需要思想的灌溉,需要行动的感召,需要一种强大的、值得信赖的力量携他们前行。公共关系管理无论思想内涵还是行为操守都蕴含着伦理标准,以公平、和谐为内凝力,协调每一个具体的人与人之间的各种矛盾和冲突,强调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意志、有愿望、有行动的活生生的具体的、现实的公众,包括组织内部的及外部的所有的公众,主张公众利益至上,公众利益优先、为公众利益服务,在复杂的多变的公众利益面前,不断的调解组织的行为和政策,谋求组织与公众之间的合作,并把这种合作意识灌输给每一位内部公众与外部公众,使人与人、人与社会,社会各阶层、各群体之间互信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发展,这必然对组织与公众双方的和谐关系起到促进与维护的作用。公共关系管理是以真实为基础进行双向沟通,达到交流与分享。一方面组织向公众传递新闻、事实、意见、感情的信息,使公众认识和了解组织,建立起相互信任、相互理解关系的。另一方面组织要吸取人情民意以调整决策,改善自身,从而树立良好的形象和信誉,为实现组织长远发展和长期获益的目标创造条件,这在客观上必然构筑了诚信与合作的氛围。同时由于社会组织是社会最普遍的构成单位,社会组织的公众也体现团体性和组织性,这种社会中间团体一旦协调起来,所创造的信任与合作的氛围将会对整个社会及其各个层面产生普遍而深刻的影响,在社会中产生强大的信任与合作动能,必将为和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创造良好的道德土壤,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2.公共关系管理为组织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人类社会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社会生活和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初级社会群体在很多方面已无法适应社会发展和社会活动的需要。因此,完成特定目标和承担特定功能的社会组织的大发展就成为近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公共关系管理的主体社会组织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标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协调力量和合作系统,社会组织不能活在真空中,而是在一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的,公共关系的环境系统是由自然环境和它的公众及影响组织生存和发展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因素组成的互动系统。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社会环境,都是组织生存发展的系统条件,由于人类社会的信息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的发展,都充满变数,组织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公共关系管理必须以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的变化并不失时机的做出及时反应,为组织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各种各样的信息,是公共关系管理系统中的一个个节点,只有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有技巧地对信息节点不断进行组合,才可以通过这些信息节点来促进整个系统平衡,才能为组织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采集信息是公关工作的必要前提,无论是内部公共关系还是外部公共关系,都是从采集信息开始,通过各种调查研究的方法,公共关系首先要采集与本组织形象评价有关的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涉及公众对组织的政策、产品、行为、人员等方面的印象、看法、意见和态度。同时公共关系需要为组织监测社会变化与趋势,还要采集组织环境中的各种社会信息如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时尚潮流、民俗民情、舆论热点等多方面的信息动态,分析其对组织的各种直接或潜在的影响,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有利因素,避免不利因素,使组织与社会环境的变化保持动态平衡。
由于社会组织和公众处于不同地位,面对各类公众各自的利益要求,双方在信息的掌握上总是不对称的,主客体之间必然会存在利益的种种差异和矛盾。公共关系管理通过协调沟通手段,经过调整,一方面强化社会群体之间联系,促成其合作,保持各个社会群体同步发展,促成社会良性运转;另一方面可以互通信息,争取谅解,化解矛盾和冲突。建立和维持良好公共关系状态,在公共关系管理系统内形成自我调节机制,让社会群体之间自觉、主动地协调一致,保持和谐发展。从
而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在组织内部,由于分工的缘故,组织内部各部门之间往往缺乏全局观念,各自为政,产生一些矛盾,给组织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公共关系部门通过沟通,加强部门之间的联系、了解,使之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谅解,使各个局部能步调一致,以利于发挥总体优势,确保计划的落实和目标的实现。公共关系管理通过协调手段,协调地区经济与国家经济、行业经济与国民经济,具体企业与整个行业的关系,调整其间的合理布局与组合、分工与合作、疏通流通渠道,促进现代社会中信息的共享和交流,必然会大大降低组织的管理成本和市场交易成本,提高组织绩效,实现组织目标,使经济活动变得更为规范和有序,使社会资源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卓越有效的公关工作,更需要将公关中的和谐理念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联系起来。过去的十几年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时期,也是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时期,但不是群众意见最少的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定政策、开展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高度重视和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纠正各种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有高素质的公关专家和卓越的公关工作。尤其是政府公关就要以党的要求为理念,理论一定要和实际结合起来,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服务。总之,公共关系和和谐社会所达目的一致,公共关系中体现着和谐社会理念,社会和谐是公共关系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论文分工:郑力于、朱林勇文本资料收集;
王方奎、李宏伟文本排版整合;
蒲长勇、何鹏、陈荣论文修改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