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论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社区犹如城市的细胞,完善社区建设先要发展好社区建设。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社区的发展,而社区的发展不仅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毋庸置疑也是社区发展包含的一部分,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
康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社区卫生服务覆盖范围广泛、方便群众、能使广大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有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1]。社区卫生服务主要的服务方式是就近就诊服务、上门服务、院前急救服务、家庭病床服务、双向转诊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这些服务方式可使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节省开支,健康得到及时可靠的保障。
2、深化卫生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将广大居民的多数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调整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功能、布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大中型医院为医疗中心,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机构为预防、保健中心,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
[2]。社区卫生服务方式中的双向转诊服务就是在向社区居民提供就医服务的同时,与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及时把重症、疑难杂症病人转到合适医院诊治,同时接受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回的慢性病和康复期病人,进一步进行治疗和康复,充分体现了社区卫生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卫生体系特征。
3、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迫切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为参保职
工就近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帮助参保职工合理利用大医院
服务,并通过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增进职工健康,减少发病,既保证基本医疗,又降低成本,符合“低水平、广覆盖”原则,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长久稳定运行,起重要支撑作用[3]。
4、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
径[4]。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社区卫生人员与广大居民建立起新型医患关系,如家庭病床服务就是根据居民的需求,选择适宜的病种,开设家庭病床,进行规范管理和服务,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家庭病床服务正从单纯的医疗服务转向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临终关怀、医疗护理型转化,从单纯的家庭医疗服务病人向社会群体服务转化。这些均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德政民心工程,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5、发展社区卫生服务需要全科医师、护士、社区管理人员药剂师、医学社会
工作者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当前一线、二线城市的三甲、二甲医院对医师的要求高,本科毕业的全科医师很难在大医院立足。而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建设却迫切需求全科医师,这就为全科医师提供了可观的工作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不仅如此,建立相应的社区卫生机构,也为管理类人员提供了工作岗位。这对于缓解社会压力,促进社区健康发展,构建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5]。大力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是构建健康社区文明城市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意义深远持久。
参考文献:
[1]邹宇华、周令等,《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学》,2010,6:P7。
[2]邹宇华、周令等,《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学》,2010,6:P7。
[3]邹宇华、周令等,《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学》,2010,6:P7。
[4]邹宇华、周令等,《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学》,2010,6:P7。
[5]邹宇华、周令等,《社区卫生服务管理学》,2010,6:P2。
第二篇: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第一、是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广泛、方便群众、能使广大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也有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
第二、是深化卫生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将广大居民的多数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调整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功能、布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大中型医院为医疗中心,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机构为预防、保健中心,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
第三、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迫切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为参保职工就近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帮助参保职工合理利用大医院服务,并通过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增进职工健康,减少发病,既保证基本医疗,又降低成本,符合“低水平、广覆盖”原则,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长久稳定运行,起重要支撑作用。
第四、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社区卫生人员与广大居民建立起新型医患关系,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德政民心工程,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第三篇: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五)“收支两条线”是保持社区卫生服务“公益性”运行机制的有益尝
试
体制与机制的创新对医改的影响深远,尤其是医疗卫生运行机制的改革事关医改的成败,对缓解“看病难,看病贵” 问题,扭转医疗行为起到重要作用。在卫生部的领导和具体指导下,部分省市积极探索“收支两条线” 管理模式的试点工作。
1什么是“收支两条线”
“收支两条线”是指将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所有业务收入全部上缴给政府,而其支出包括人员支出、工作经费、房屋设备等运行费用全部由政府财政预算支出的一种财务管理模式。其目的在于通过政府保障投入,实行收支分离的财务管理模式,彻底切断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原有机制下的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机构业务收入挂钩的利益链条,有效地维护和保障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公益性,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由原来主要提供有收入的医疗服务向更多地提供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转化,改变服务模式和服务行为,即完全改变其运行机制,充分体现其公益性质,落实政府维护人民健康的职能的一种对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运行机制改革探索。
2“收支两条线”试点效果
“收支两条线”管理模式在卫生部妇社司直接参与和领导下,组织专家,经过多次论证,制订了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 管理运行模式实施方案,分
别于2005年9月和2006年3月开始,在杭州市下城区、上海市长宁区、松江区和成都市武侯区、长春市朝阳区等地区进行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改革试点。
改革的主要措施有:制度干预、技术干预与管理措施的干预。制度干预措施的设计主要包括:“收支两条线”、药品零差价、人事制度的改革与完善贫困医疗救助制度等方面。技术干预措施主要有:机构设置和规划、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功能。管理措施的干预主要是建立一个区域卫生系统和其
他政府部门都协作参与的新型社区卫生服务管理模式。
(1)“收支两条线”干预改革结果。通过半年到一年的试点,社区卫生服务“收支两条线”管理和运行模式取得明显效果:老百姓得到了健康保障;医生医疗行为发生根本改变,从而减轻居民疾病经济负担;完善了社区卫生服务提供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特别是公共卫生服务功能,居民的健康水平得到进一步改善;居民的满意度提高,医务人员的劳动工作量增高;政府经济实力的增长为实施“收支两条线”提供了可行性的支持;实行“收支两条线”,实现了老百姓、医务人员、政府“三赢”。
“收支两条线”试点能够尝试政府投入方式、公益性实现的路径、民众受惠的程度等优势与不足,其经验与教训有益于今后医改的借鉴。
城市卫生改革的突破口是社区卫生服务改革,而社区卫生服务改革的突破口
是通过实施社区卫生“收支两条线” 改革。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达到完善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功能,大幅度降低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的费用,使居民能够利用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保证居民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公平性和可及性的目的。
(2)如何进行“收支两条线”? ①投入内容。“收支两条线” 投入内容从大的角度可以分为公共卫生经费和基本医疗经费;具体的投入内容包括:人员经费、机构运行经费、房屋设备、人员培训等。满足基本工作需要的房屋、基本设备如满足预防保健和基本医疗所必需的基本设备等硬件投入,以及为确保社区医务人员技术水平的有关培训费用,纳入各级政府预算规划。
人员经费:人员经费可以用每服务人口多少经费的方式投入,也可以按照人
员经费的投入方式进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聘用人员的数量应依据其服务人口的多少和服务范围大小,以满足基本任务的最少人员规模为原则,一般以10人~13人/万人为宜,同时可适当考虑非本区户籍人口,如流动人口数量。社区医务人员经费的确定可以遵循三个基本原则:一是社区医务人员的收入水平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二是不低于当地中型医院的水平;三是参照当地公务员的收入水平。这是吸引医学人才进社区、稳定社区医务人员队伍、解决居民群众不信任社区医务人员技术能力问题的重要途径。
②投入标准。根据测算,按照2004年物价水平,“收支两条线” 需要政府投入的水平为(单位:元/人/年):
__东部地区:大城市:27~33;中小城市:27~33/24=11~14。中西部地区:大城市:27~33×2/3=18~22;中小城市:18~22/24=7~
10。
这部分经费基本上也是政府财政部门规定的公共卫生经费,而具体运行经费
可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业务收入进行补偿。运行经费可参照历年的机构运行费用估算,运行经费基本上不需要政府增加投入,可从机构业务收入的纯利润中支出。当然,业务收入也要上缴财政,纳入财政预算管理。
③投入方法。“收支两条线” 的投入方法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第一种方法
为:按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服务人口进行投入。目前大多数地区都是按照这种方式进行的,如每万人口预防保健经费标准、运行经费标准等。第二种方法是按照完成这些工作所需工作人员数量,按照工作人员数量投入。这两种方法投入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只是具体投入方式有所不同,都需要在测算服务成本的基础上进行。
④ “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收支两条线”的收支管理可采取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为财政部门主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收入定期直接上缴给财政,纳入国库管理;财政局定期将预算投入拨付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是彻底的、真正意义的“收支两条线”,隐忧是机构担心上缴容易,拨付可能困难,资金管理有时不够灵活。
第二种方式是上缴给区卫生局,由卫生局和财政局协同办公,区卫生局统筹
协调区域内卫生资源分配,同时纳入区财政局专收专支的账户管理,以利于保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日常运作。这种方式易于操作,同时又不改变“收支两条线”的宗旨,但需要加大对卫生局的监管。
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金的拨付,采取预付制与根据服务质量和效率考核后的后付制相结合的方法,在每月初根据预算和考核情况,直接划入中心的账户;因特殊情况急需用款,经审批后按特事特办的原则处理。
财务管理部门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行“收支两条线” 管理:财务管理部门与财政部门合署办公,负责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支情况进行管理和考核。财务管理相应设立专户,用于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统一核算和集中管理,办理资金收缴和拨付。
第一,由财政部门会同卫生部门,根据本地区人口状况、健康水平、社会经
济状况等,制定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经济补偿方法,实行预算管理。
第二,由财政部门划拨财务管理部门,建立财务专册,实行预算管理。第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入上缴财务管理部门。
第四,财务管理部门定期将各种支出经费下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⑤ “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收支两条线” 的管理模式体现政府主导、多部门合作的大卫生特点。对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管理主要由卫生局在区政府的领导下进行,医疗保障部门、财政部门、街道基层政府等构成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政策支撑体系。
⑥ “收支两条线”和政府监管。明确“收支两条线” 管理中政府和市场的作用。“收支两条线” 改革中政府的责任,就是弥补市场缺陷,纠正市场失灵,提供公共服务。在“收支两条线” 试点过程中,表现为政府承担了筹资职能和监管职能。政府部门建立和完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评体系,将服务项目完成情况、社区居民满意度、社区居民健康指标改进等绩效因素,纳入考核范围,进行综合考核评价,为核拨政府补助提供可靠的依据。
社区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同时,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和重点检查等。⑦人力资源管理的运作模式。社区卫生服务人力资源管理可依据职工工作性
质不同、岗位的不同、绩效不同划分为以下几个模型,并依据绩效实施奖金分配制度。
一是效率结构模型:由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要达到一定规模才能完成基本
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功能。从各地实践看,建议以区级医疗机构转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较为合适。这种转型的中心能够从事的医疗服务都可以作为基本医疗服务,转型同时对工作人员进行以从事基本公共卫生工作为主的业务培训。研究结果表明,中心工作人员大约需要10人~13人/万人口,其中全科医生和社区护士按照1∶1比例配置,其他工作人员按照需要配置。
二是内部管理模型:社区卫生服务的内部管理可以根据不同社区卫生服务中
心的传统进行,但要加强质量控制部门与财务部门、人事等管理部门的相互联系,考核结果既作为内部分配的依据,也作为聘用的依据。
三是内部市场竞争模型:
为了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效率,在中心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具体表现为人员招聘制和内部绩效考核和奖金分配制度。
人事制度:包括中心主任负责制和全员聘用制。
奖金分配制度:建立和完善以服务数量、质量、居民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绩效考核方案,改革“大锅饭” 分配方式,拉开职工之间个人收入差距,并向公共卫生、关键岗位和优秀人才倾斜,提高服务水平和效率,根据考核结果进行奖金分配,彻底切断医务人员收入和机构收入之间的关系。
3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试点时间短导致结果需要进一步监测。由于时间关系,本研究的试点
时间不长。部分中心的试点时间只有半年。数据也只是近半年或一年的资料,这种数据是否是一种长期趋势?趋势能否保持?变化到什么程度才能保持平衡?都是一个未知数,需要进一步监测。因此,根据这些数据测算的政府投入等情况也不一定准确,可能政府需要投入更多,也可能不需要这么多的投入,还有待于密切监测试点的长期效果。
(2)部分项目没有达到设计效果。药品零差率政策没有完全做到,没有达
到促使医疗费用下降、病人合理分流的目的。从试点中心的政策实施效果看,药品零差率政策实施效果不很理想,这与中心的政策有关,如针对人群较窄、药品种类不多等,更与居民合理用药习惯有关系。促使居民合理就医和合理用药习惯除了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人员努力外,还需要多部门共同采取措施。
提高社区医务人员满意度,理清政府投入与机构待遇的关系。从试点结果
看,“收支两条线”实现了政府、居民之间双赢。但是,存在“收支两条线” 增加了医务人员归属感,而机构工作人员满意度下降的问题。因此,进行成本测算时,需要考虑人员成本标准问题,也就是要考虑政府投入与工作人员待遇之间关系问题,以吸引优秀人才进社区。
(3)很多改革措施没有很好到位。“收支两条线”是一项财政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资金投入管理方式的改革。课题设计过程中,希望同步探讨一些配套措施改革。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时间压力,也由于改革本身的压力,部分改革措施没有同步进行,需要进一步试点。如人事制度改革、机构绩效考评方案、医保等部门的配合等。
(4)政府投入的界定不明确。试点过程中,发现政府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投
入界定还不明确。各试点地区基本都是按照服务人口进行笼统地投入,包括了公共卫生经费和基本医疗运行经费。但在这些投入中,存在政府投入界定不明确的问题,如人员培训经费所占比例、房屋设备投入比例等,需要进一步明确。(5)企事业转型和私人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没有进行干预试点。由于时间和精力关系,本次研究重点关注政府举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进行了“收
支两条线”试点。但对于其他两类型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于各种原因,没有根据总结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进行试点干预。
第四篇:2013年社区护理指导: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意义
社区卫生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及上级卫生机构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师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发展社区卫生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是提供基本卫生服务,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保障。社区卫生服务覆盖广泛、方便群众,能使广大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也有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服务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2.是深化卫生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社区卫生服务可以将广大居民的多数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积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有利于调整城市卫生服务体系的结构、功能及布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基础,大中型医院为医疗中心,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机构为预防、保健中心,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
3.是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迫切要求。社区卫生服务可以为参保职工就近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及慢性病,帮助参保职工合理利用大医院服务,并通过健康教育和预防保健,增进职工健康,减少发病;既保证基本医疗,又降低成本,符合“低水平、广覆盖”原则,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长久稳定运行,起重要支撑作用。
4.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社区卫生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社区卫生人员与广大居民建立新型医患关系,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是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德政民心工程,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5.是降低医疗费用、促进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建立的有效办法。可以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健全城市卫生服务网络,可以提高卫生服务效果、效率和效益。
第五篇: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医院的意义所在
论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医院的意义所在社区犹如城市的细胞,完善社区卫生医院建设先要发展好社区建设。城市的发展离不开社区的发展,而社区的发展不仅指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社区卫生医院事业的发展毋庸置疑也是社区发展包含的一部分,对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提供基本社区卫生医院服务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卫生服务需求,也是提高人民健康生活水平的重要保障。社区卫生医院服务覆盖范围广泛、方便群众、能使广大群众获得基本卫生服务,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有利于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卫生服务需求。社区卫生医院服务强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有利于将预防保健落实到社区、家庭、和个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社区卫生医院服务主要的服务方式是就近就诊服务、上门服务、院前急救服务、家庭病床服务、双向转诊服务、信息咨询服务等。这些服务方式可使群众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节省开支,健康得到及时可靠的保障。
2、深化卫生改革,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卫生医院服务体系的重要基础。社区卫生医院服务可以将广大居民的多数基本健康问题解决在基层。积极发展社区卫生医院服务,有利于调整城市卫生医院服务体系的结构、功能、布局,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形成以社区卫生医院服务机构为基础,大中型医院为医疗中心,预防、保健、健康教育等机构为预防、保健中心,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新格局。社区卫生医院服务方式中的双向转诊服务就是在向社区居民提供就医服务的同时,与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建立合作关系,及时把重症、疑难杂症病人转到合适医院诊治,同时接受综合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回的慢性病和康复期病人,进一步进行治疗和康复,充分体现了社区卫生医院服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卫生体系特征。
3、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迫切要求。社区卫生医院服务可以为参保职工就近诊治一般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帮助参保职工合理利用大医院服务,并通过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增进职工健康,减少发病,既保证基本医疗,又降低成本,符合“低水平、广覆盖”原则,对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长久稳定运行,起重要支撑作用。
4、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途径。社区卫生医院服务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社区卫生人员与广大居民建立起新型医患关系,如家庭病床服务就是根据居民的需求,选择适宜的病种,开设家庭病床,进行规范管理和服务,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社区家庭病床服务正从单纯的医疗服务转向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临终关怀、医疗护理型转化,从单纯的家庭医疗服务病人向社会群体服务转化。这些均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开展社区卫生医院服务是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的德政民心工程,充分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有利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长治久安。
5、发展社区卫生医院服务需要全科医师、护士、社区管理人员药剂师、医学社会工作者等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当前一线、二线城市的三甲、二甲医院对医师的要求高,本科毕业的全科医师很难在大医院立足。而社区卫生医疗机构的建设却迫切需求全科医师,这就为全科医师提供了可观的工作岗位,缓解了就业压力。不仅如此,建立相应的社区卫生机构,也为管理类人员提供了工作岗位。这对于缓解社会压力,促进社区健康发展,构建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总的来说,社区卫生医院服务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政府领导、社区参与、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全科医生为骨干,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需求为导向,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残疾人为重点,以解决社区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等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大力发展社区卫生医院服务,是构建健康社区文明城市必不可少的部分,其意义深远持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