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尔街日报: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5篇材料)

时间:2019-05-13 22:52: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华尔街日报: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华尔街日报: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第一篇:华尔街日报: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周一新闻组】华尔街日报: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

20120529

苹果(Apple)产品已经风靡中国。在沿海及内陆城市的主要街道几乎都能找到星巴克(Starbucks)。从耐克(Nike)、别克(Buick)到西门子(Siemens),中国消费者对西方 品牌的喜爱远远胜过国内的竞争品牌。微博的兴起,胡同拳头(Hutong Fist)和麦田守望 者(Catcher in the Rye)等摇滚乐队的流行,甚至是圣诞节的备受追捧,似乎都表明中国 正越来越西化。但千万别被表象所迷惑。中国的消费者并没有变得“西方化”。他们越来越现代化和国际化,但他们依然很“中国”。如果说我从自己在中国 20 年担任广告高管的经历中学到了什么的话,那就是,成功的西方品牌灌输给中国的信息是“全球化”而不是“外来者”──这样他们就能成为 中国文化的载体。随着中国迅速迈向超级大国,理解其消费文化是理解这个国家的良好开端。尽管这个国家的 经济和社会正经历急速演变,但根本的文化底蕴却经历数千年基本没变。中国是儒家社会,是自上而下的家长制度与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性匪夷所思的结合体。在中国,彰显个性总是 与适应融入相冲突,野心勃勃与严守克己相矛盾,中国人就是被这些矛盾驱动着。在中国社 会,除了对他人的义务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认可,个人是没有特性的。集体和国家是个人身份 的永恒支柱。西方的个人主义,即赋予个人独立于社会之外意义的概念,在中国是不存在的。各种各样的青年群体时不时地浮出水面,看看“都市玉男”以及“淘宝狂人”的兴起就知道了。但自我表达一般都会遭到反感,社会认可仍等同于“成功”。文科生被认为不如拥有工程或财 会学位的毕业生。因为担心“丢脸”或被打上有病的标签,很少人敢去看心理医生。不能生孩 子是令人失望的严重问题。中国人接纳数字产品的速度是这个国家在变化的一个迹象。但改变零售商与消费者力量制衡 的电子商务却直到中国人追求放心感的需求得到满足才开始起步。即便交易是在线上安排 的,多数消费也都是当面完成,购买者查验产品并用现金付款。就连数字化的自我表达也需要安全,需要匿名的掩护。新浪微博(中国版 Twitter)、人人 网和开心网(中国版 Facebook)等社交网站迅速发展。但用户却躲在假身份和化名背后。我供职的智威汤逊广告公司(J.Walter Thompson)与互联网控股公司 IAC 所做的一项调 查发现,不到三分之一的年轻美国人赞同“现实生活中不能说的不能做的我都可以在网上实 现”这句话,41%的人不赞同。而在中国的受调查者中,73%的人赞同,只有 9%不赞

同。各个社会经济阶层的中国人都在努力“赢”──也就是攀爬成功的阶梯──他们都在适应着体 制,而不是去对抗它。在中国人的消费文化中,一直存在着自我保护和彰显身份的矛盾。这 种挣扎解释了两种貌似冲突的发展趋势的存在:一方面,我们看到惊人的高储蓄率、对物价 的极度敏感和对信用卡支付利息的排斥;另一方面,中国人又痴迷于奢侈品,愿意花年收入 1.2 倍的钱买一辆车。每天,中国人都面临着被撕碎的社会安全保护网,保护个人财富制度的缺乏,被污染的食品,还有无数对家庭和健康构成的威胁。消费者通过物质展示来彰显身份的本能对保守的购买行 为起到了平衡作用。保护自身利益是消费者考虑的首要因素。即便是高档涂料也必须确认无 毒才能展示颜色鲜艳的优点。无论是什么价位,安全是所有购车者主要考虑的因素。

要赢得中国的消费者,品牌需遵循三个规则。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公开使用的产品,无论 是直接公开还是间接公开,价格溢价都要比私下使用的产品高。领先的手机产品都是国际品 牌。而家用电器领跑者则是廉价的国货,比如 TCL、长虹(Changhong)和小天鹅(Little Swan)。根据英国零售商百安居(B&Q)的一项研究,中国中产阶级平均只花 1.5 万美元 为一套 1,000平方英尺(约 92平方米)的毛坯房进行装修。购买奢侈品更多的是身份投资,而不是为了其本身的美观或工艺。中国目前是世界胃口最大 的奢侈品买家,把前往香港和巴黎等城市的出境游算上的话至少是这样。据免税购物公司 Global Refund 统计,在法国,占游客总数不到 2%的中国游客消费了 15%的奢侈品。公共展示也是全球品牌为吸引中国消费者重新定位应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尽管中国有茶文 化,但星巴克却成功地把自己打造成了新一代精英聚会洽谈的地方。必胜客(Pizza Hut)和哈根达斯(Haagen Dazs)都在中国建立了庞大的以堂食为主的连锁店网络。(买回家 享用的五美元一大盒的香草冰激凌在中国不好卖。)第二,产品的优势应该强调外在而非内在。即使对于奢侈品,赞颂个人主义的西方宣传手法 在中国也行不通,比如人们熟知的西方观念“我想要什么”和“我感觉怎样”。汽车的广告语需 要表现不断进取的男子汉气概。例如宝马(BMW)的全球广告语“终极座驾” ultimate driving(machine)就融入了带有中国式抱负心的元素。有时,外在和内在带来的效果差异会相当微妙。水疗和度假村在承诺不光可供休闲放松还提 供充电电池时效果会更好。婴儿配方奶粉一定要强调能提高孩子智力,而不是为了快乐。孩 子被带去

去必胜客不是为了享用披萨,而被当做是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大餐”。美容产品必须 能够帮助女性“往前走”。就连啤酒都得做文章:在西方国家,分享美好的时光就足矣;而在 中国,必须表现出啤酒能把人聚起来,增强信任和增进互惠互利。情感上的好处必须实际,即便是关乎内心的事物。情人节几乎像春节一样受中国人重视,但 他们却把这个节日看做男人表现自身价值和忠心的一个机会。在美国,戴比尔斯(De Beers)的广告语是“钻石恒久远”(A Diamond is Forever),是对永恒浪漫的赞美。而在中国,同 样的广告语却意味着责任、缔结家庭的誓约──固若磐石,就像钻石一样。最后,在中国定位一个品牌时,产品须能解决野心勃勃与严守克己的矛盾,既要彰显个性,又要适应融入。男人渴望在不违反游戏规则的前提下获得成功,这也就是为什么有钱人倾向 于奥迪或者宝马,而不是浮华惹眼的玛莎拉蒂(Maseratis)。奢侈品消费者既要表现自己对体制游刃有余的掌控,同时又要保持低调,因此万宝龙(Mont Blanc)的六角星标识和宝缇嘉(Bottega Veneta)标志性的编织皮革颇受欢迎,二者都是 低调的奢华。年轻消费者既想要时尚,又希望被人接受,因此选择匡威(Converse)和优 衣库(Uniqlo)等比较传统的时尚服装品牌。中国家长对宣传孩子能“在潜移默化中学习”的品牌很感兴趣:智力培养披上趣味的外衣。迪 士尼(Disney)在中国做教育会比主题公园更成功,它的英语学习中心很受欢迎。麦当劳(McDonald's)的餐厅在西方是儿童的快乐天堂,而在中国却变成了学术园地:开心乐园 餐(Happy Meals)中的身穿世界各地服装的史努比(Snoopy)小雕像可供收藏,麦当劳

网站提供开心乘法课。四季宝(Skippy)花生酱结合了“花生的美味”和“三明治的巧妙配方”。就连中国对圣诞节的喜爱──到处都有大型的假日销售活动,到处都有圣诞音乐──也在推动 一项明显具有中国特色的议程。圣诞老人是进步的一个象征; 他代表中国越来越适应新的全 球秩序,中国肯定会在不牺牲国家利益的情况下融入这个秩序。在个人身份与外界认可密不 可分的中国文化中,圣诞节已经成为人们彰显身份的一种方式。美国梦──财富在自由中达到顶峰──令中国人陶醉神往。但美国人梦想“独立”,而中国人渴 望“掌控”自身命运并控制日常生活的变幻莫测。在物质追求相似的表象下隐藏着本质迥异的 情感诉求。如果西方品牌能学会迎合中国的世界观,那么也许整个西方世界也可以做到。

(本文作者汤姆•多克托罗夫(Tom Doctoroff)是《中国人

第二篇:《华尔街日报》新闻范例评析

新闻范例评析: 《华尔街日报》

元代的翁郎夫提出,“文似看山不喜平”,新闻写作也是一样:老是一个味,就会觉得没味;老是用一种写作模式,就可能渐渐失去读者。新闻语言的基本特征在于准确、清晰、生动。①在我们常见的新闻作品中,准确、清晰是做到了,而“生动”则比较少见。普利策奖评委会于1978年春天起增设特稿写作奖,其用意也正是要对非虚构或短故事式的流派给予认可,而评奖条件是:“一篇杰出的特稿首先要关注的应该是高度的文学性和创造性。”②

近来,在网络上阅读了中文版《华尔街日报》的几篇专栏文章,顿时有久未谋面的亲切感,新风扑面的清新感。

《华尔街日报》的主要读者对象是商业管理人士,但报上也刊登大量迎合大众兴趣的新闻,它在头版开设的特色专栏叫作“非常之道”,在中文网络版上也能读到。读今年6月、7月以来的这个栏目,发现其中有不少可读性较强的文章,确实有如网络版栏目介绍的评价:“讲述商界奇闻轶事,文笔诙谐幽默”。

结构:一人一事串起全文

《华尔街日报》在非事件性新闻的写作上,有自己相对固定的套路:一般是从一个社会现象入手,然后以一个主人公的具体故事讲述这一现象的种种表现,再把这个人放到社会背景中,进一步揭示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或其中的“门道”,最后,文章巧妙地“迂回”到主人公身上,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以这个人的观点或抉择煞尾。这种以讲故事的方法开头的写法颇有悬念,常能“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写景的手法只要写得美,同样引人入胜。

《山林大火,祸兮,福兮?》③是这样开头的:

去年冬天就有消息说,春天会给白鱼山脉(the White fish Range)附近的地方带来滚滚财源。这个消息把全国各地的探索者引到了美国蒙大拿州北部的厄马(Hungry Horse)。到了5月份,在城外茫茫荒野上,一夜之间兴起了一座帐篷都市。

这些探索者到这里来是为了采摘羊肚菌——一种极受餐馆和美食家欢迎的蘑菇。大批采蘑菇的人之所以聚集到这里,是因为去年夏天厄马周围的山火毁了24万多英亩的山林。而采蘑菇的人都知道,前一年的森林大火意味着下一年蘑菇的丰收。

文章以两段不太长的篇幅介绍了采摘羊肚菌能带来滚滚财源成了山林大火“引信”。说实话,山林大火只要不烧自己身边来,城市里的人一般很少会去关心这类消息,但是,大火居然和自己的餐桌扯上了关系,而且和某些人“发财”有关,人们自然有兴趣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不知不觉中,5个W里面,何时、何地、为何这3个W已经初露端倪了。

接下来,文章以采摘野生蘑菇十分在行的哈森·瓦尔为主线,全方位介绍了他边采摘边收购、从早到晚全家齐上阵、与其他同行为争抢地盘及保护自己劳动所得而发生的各类冲突、以及由非法采摘蘑菇而引发的人口激增等场景。

第三部分,文章以简简单单一句话——“然而,今年的好收成却意味着羊肚菌采摘者不能像过去那样高价出售蘑菇。”———把话题转向野生蘑菇经济,将采摘人到批发商、经销商、餐馆厨师的喜好及最后售价等一一列出。美味佳肴的背后,原来有如此曲折艰辛的一幕幕,山林大火就是这样和这么多人的生计联系在一起!阅读至此,读者从微观看到了宏观,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

文章的结尾只有两句话,简洁又耐人回味:

尽管价格低了,但瓦尔并不就此放弃。为了继续过采蘑菇的自由生活,他情愿冒收入不稳定的风险,“没有人可以控制我,”他说,“没有人是我的老板。”

两句话就反映了瓦尔(或者是他的“圈内人”)的观点,突出了他鲜明的个性,也升华了报道的主题—山林大火,究竟对谁有好处?这种结尾颇有美国电影的痕迹:主人公摆出一个习惯动作或者甩出一句俏皮话之后,结束曲随即奏起,留下观众愣在那里慢慢品味。

核心:真人故事细细道来

长期以来,读者一看到以“改革开放以来……”“近几年来……”开头的新闻报道,阅读的兴趣就减了大半:这么高的起点,怎么会有生动的故事、好看的细节?斯大林说过一句十分震撼的话:“一千万人死亡只是一个统计数字;一个人怎样死去却可以写成悲剧。”空话、大话跟“一千万人死亡”差不多,假如忽略了“一个人怎样死去”,那么,特稿本身就失去了吸引力,甚至它的真实性也会受到质疑。

《华尔街日报》的写法其实与电视纪实频道的节目有相近之处。如今,纪录片、访谈类节目总能吸引不少受众的关注,原因是它们都是讲故事的,讲真人真事的。比如,最近在纪实频道看到一个讲述早衰症儿童现状的专题节目,它是从一个四五岁白人女孩的经历谈起的。故事从这个女孩被发现早期症状开始,接着,镜头跟着她,向观众展示她的家庭、她父母的忧虑、主治医生的治疗措施及其对患者未来状况的预测。节目的另一个主要部分围绕着她跟随父亲参加一个公益性聚会展开,在那里,同样患有此病但病史长短不一的“患友”一同游戏、一同交流,共享难得的欢乐时光。故事叙述就此由点到面,从一个不幸的女孩折射到这个不幸的人群。

正因为这些都是真人真事,受众就很自然地会联想到:这样的故事经常在很多地方发生,也很有可能就在自己身边发生、发展,他们不仅会对类似现象有更深层更全面的了解,满足了好奇心,茶余饭后增添了谈资,而且会使他们从此理解和关心这些人。

大多数人在一种情况下,只能担当一种或很少的几种角色,要了解他人的甜酸苦辣,就得更多地借助新闻媒体。“华尔街日报体”迎合了读者的这种心理需求,从关心凡人琐事入手,引导读者关心周围的人、关心我们所处的这个社会,其实这就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这种做法比空洞单调的说教生动得多、也有效得多。

选材:不设框框出其不意

7月以来,“非常之道”栏目发表的几篇文章可读性都不错,如《山林大火,祸兮,福兮?》《旧书里面故事多》《伊拉克新娘:安全比婚纱更重要》《汽车易买牌照难得》等等。这些文章选题范围很广,不单单是“商界奇闻轶事”,而且把国内、国际、经济、文化……内容广泛,尽收其中。文章或者能从人们熟视无睹的社会现象中挖掘出一定的意趣,或者从事物表面探及现象背后的社会根源,把严肃甚至枯燥的话题说得引人入胜。

《旧书里面故事多》④就以曼哈顿区百老汇上一家名为Strand的旧书店常常遇到的趣闻为主线,提醒人们:“人们扔掉越多旧书,就有越多的秘密暴露在陌生人眼前。”文章是这样开头的:“书籍,是个人秘密、有价值的玩艺儿或尴尬经历的藏身之所。可如果你忘了曾把这些东西藏在书里,把书卖给了旧书商,那它们就不再是私人秘密了。”美国同行认为,“新闻”一词没有统一的定义,新闻媒体的任务就是告知、教育、革新、娱乐、刺激或这些东西的总和;而有新闻价值的东西包括:官员的活动及庆典、政府的任何行动、新的或奇异之事(例如犯罪及灾害)、使人愉快或吃惊的新发现(如性和丑闻)以及新的社会倾向。⑤

像旧书里的故事这类人们熟视无睹的现象,往往会被斥为“没有新闻性”而不屑一顾。但是,这种平常人、身边事中恰恰暗藏“宝物”,经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和分析后,看出门道,也能给人以新知。

真是不看不知道,粗心大意的人会把五花八门的东西夹进书里:什么刑事犯罪登记表、子弹头、钥匙、照片、信件、赛马内情报告、圣诞餐吃剩的食物、出生证、钞票、个人笔记……应有尽有。旧书店的一个年轻职员亚当·戴维斯对此兴趣浓厚,以至于产生一个念头:他想根据书中留下的线索推测旧书原主人的秘密,写一本小说。好奇是人的天性,旧书里的一个个发现要么令人惊喜、要么叫人惊怵。尽管这篇特稿有3000多字,但读者的胃口始终被牢牢地“吊”着,不忍放手——很多人都有可能随意地做出类似的举动,可并不是每个人都会想到若干年后,平凡的举动可能带来的后果。特稿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颇为诙谐,“博布罗斯基估计这些信和照片会很值钱。他说也许将来会送给某研究机构。但在此之前——为了保险起见——他把它们塞进一本旧书里。”——这个习惯动作说不定又为一个将来的发现埋下伏笔。前后照应,结构完整。

写作:以小见大不作评判

伊拉克战争使美英等国骑虎难下,而《华尔街日报》偏偏“哪壶不开提哪壶”,在7月5日“非常之道”专栏发表《伊拉克新娘:安全比婚纱更重要》,围绕伊拉克一对普通新婚夫妇对婚礼安全的极度担忧来反映当地人的生存状态。

这篇报道并没有故作深沉地大量铺陈,也没有作“义正词严、声嘶力竭”状,而是平心静气地描写一对普通新人婚礼的全过程,从而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写作切入点小,但收到了窥一斑而见全豹的效果。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拥有什么文化背景,婚礼总是人生大事,马虎不得。然而,吉亚和拉娜的婚礼却是在担忧、低调和躲闪中度过的。这篇报道全文运用了对比的手

法,收到震撼人心的效果。文章从玛丽·罗斯对两个儿子婚礼的截然相反的感觉入手,以伊拉克人喜欢热闹、爱炫耀的个性和受战争影响他们不得不慌里慌张、小心翼翼举办婚礼作对比,文中玛丽·罗斯的话说出了眼下伊拉克大众渴望和平的普遍心理

——“我们不需要电,不需要食物,我们只想要回正常的生活。我只想安心地参加儿子的婚礼,不用担心路上有人死去。而报道的结尾也是以对比手法处理:新婚夫妇回到家开始本应甜蜜愉快的洞房之夜,但“美国人的直升机在附近盘旋,远处还隐约传来机关枪的响声。”

按常理来说,政府总是希望“国丑”不要外扬,但媒体似乎总是热衷于担当“政府的监督者”,并且把“公众的知情权”放在核心的位置。二百多年来,美国的新闻出版业始终保持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独立于政府,二是它的生存依赖于公众的接受程度。⑥公众有权了解、有兴趣了解的事情,媒体就乐意去做这方面的报道。一位在美国从事新闻工作多年的华裔学者指出,媒体也有受蒙蔽的时候,一旦媒体意识到这点,它们会“将功补过”,通过澄清事实,加倍地揭露真相、以使读者满意。⑦这篇报道并不因为自己是美国媒体而作掩饰,而是实事求是地说“……几乎每个婚礼都被笼罩在安全受威胁的阴影之下,而大多数的伊拉克人都带着这个噩梦过日子。这些日子以来,伊拉克人的生命受到各种可能的威胁:美国人的军事行动、恐怖袭击、针对普通老百姓的强盗和绑架者。”

这篇报道并没有直接揭示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因为读者不是傻瓜,讲清事实后媒体的任务已经完成,真切的事实、确切的用词、不偏不倚的立场和恰如其分的描写会帮助读者自己得出结论。

启示:快餐文化不拒经典

我们常常在不同场合作出不同的选择,例如,在上班或出席正式场合时,我们会穿正装;周末或外出度假时,又会打扮得休闲一些。“新华体”和“华尔街日报体”的关系与此有些类似,前者更多地强调“新”、快”、“短”,多用在一事一报,满足受众对“发生了什么”的探究;后者则偏重于相对深度的现象分析,满足受众对“怎么会发生”以及“会产生什么后果”的探究,对新闻时效却没有苛刻的要求。

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吃饭有了快餐,看电视剧、电影,在网上浏览FLASH,也有不少人选择轻松搞笑、甚至荒诞的内容,动漫真人秀等虚幻世界的衍生品也受到青年人的追捧。这种“快餐文化”的出现可能是一种自我调节、缓解压力的需要。从经济理论角度来说,分工的细化推动社会进步。新闻媒体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新闻及文学作品的加工者,他们有专长也有义务将精加工的新闻产品奉献给读者,通过深入的思考、专深的分析、优美的文字将新近发生的事实、有普遍意义的现象展现给读者,替他们思考、替他们呈上专家水平的分析和文学家般的笔法,以节省读者的时间、精力和脑力。快餐姓“快”,但不姓“粗”,恰恰相反,正是有了精细、规范化的前期加工之后,人们才能享受到快捷和方便。有人提出,新闻作品的文学性是以新闻性为前提的,⑧因此,“文学性新闻报道”值得提倡。同是喝茶,袋泡茶和功夫茶在口感、韵味、气氛和精神享受程度等方面带给人的效果大不一样。新闻自然也可以精雕细作,力求出精品。

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现代化程度比我们高,他们吃汉堡、喝可乐的历史比我们长。但是,为了强调新闻报道应当质朴的要求,西方有“像避开瘟疫那样避开陈词滥调”的观点。《华尔街日报》娓娓道来的普通人的故事每每能拨动读者的心弦,常盛不衰,其中奥妙值得我们思考。忙忙碌碌之余,人们心灵渴望喝上“鸡汤”,读一篇美文,顺便了解一点时事,弥补一点知识的缺角,不能不说是桩美事。

第三篇:《华尔街日报》读书笔记

王宇璇

201202135

《媒介文化:互动传播新环境》

读书笔记

转本过来的第一学期,就明显发现了这里与以往教学的不同,老师上课更多的是开放式教学方式,从被动的布置作业到了如今我们去寻找问题、总结知识与自主实践。而今,我们敬爱的汪博士也出了这样一个题目,写一篇关于媒介传播史的读书笔记,说来惭愧,从小到大我读后感写过不少,但大多数还是“作业性”文章;从未正儿八经写过读书笔记,对此“行情”也不甚了解。不过根据我的理解,读书笔记要比读后感好写得多,也自由得多,灵活的多。写作时完全可以“笔随思动”,随着阅读的进度时刻宣泄自己的感情,甚至这种宣泄可以没有固定主题——只要我想表达。还可以天马行空的展开联想,大胆提问。以下我的写作,大致就是根据这个理解基础展开的。

书的前沿开始写到:“伴随着跨入新世纪的步伐,中国传媒业也进入了剧烈的变革期。媒体集团、资本运作、产业化、新媒体……这些词汇不断地进入传媒操作和传媒研究的视野。而中国电视更显得生机勃勃和伤痕累累,其生机勃勃表现在电视不断地被品牌化、频道专业化、经营模式、媒介产品等新生概念裹挟着去寻求创新;其伤痕累累则表现在白热化的竞争、收视率的压力、盈利指标等将电视逼入了寻求生存的茫然境地。”

作者由此变革写出了这一本《媒介文化:互动传播新环境》作为给广大媒介爱好者的参考。本书由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默编写,内容实用而不难懂,我看过以后感觉学到了很多关于电视媒体的应用知识,相信对我日后的职业生涯也有所帮助。

通过阅读我发现书中的第一章的大部分内容与我们这学期所学习的《传播学教程》观点相似。分别从文化转向、麦克卢汉的洞见、波德里亚的视野与解构三方面来阐述“媒介文化重构人类生存新环境”。

陈默认为,文化、美学的转向是推动电大众传播环境改变的重要因素。电子

媒介传播的文化的特质包括:第一,电子技术是环形波动传播文化。第二,瞬间性的速度文化。第三,空间性的数量文化。第四,大众性的消费文化。第五,是视觉性的感官文化。第六,流动的、流行的文化。第七,非中心的多元文化。第八,无历史深度的平面文化。第九,去边界的整合文化。第十,全球性的同质文化。其中我比较认同波德里亚的这样一句话:“媒介从根本上瓦解了现代社会和现代主体。媒介只不过是奇妙的工具,使现实与真实以及所有的历史或政治之真实全都失去稳定性……我们沉迷于媒介,失去他们难以为继……这一结果不是因为我们渴求文虎、交流和信息,而是媒介的操作颠倒真伪,摧毁意义。人们渴求作秀、表演,媒介将是一种新型文化植入日常生活的中心。”而在商品文化与大众消费文化中,作者认为人们消费的不仅仅是商品本身,而是在消费物品锁代表的社会身份符号价值,换句话说,用消费主义理念支撑的社会,完全变成了以大众媒体与商业文化为主的消费社会。作者给我们介绍了麦克卢汉的媒介研究方法中我认为可以借鉴的——“洞见”:靠一种新的界面,多种学科并置在一起,形成新的界面,然而这个界面之间互相对话,产生新的东西。用顿悟的方式去发现洞见、把学科并置、在当下去感知这个大的媒介环境,这就是第一章里让我们掌握住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围绕着“后现代文化与电视文化”展开讨论。以“向总体性宣战”为核心的利奥塔后现代理论和以“超现实”为中心的波德里亚论向读者展示了后现代的整体特征:“非中心化、非总体性世界。”可以形象比喻为:“围绕一个太阳旋转的世界已经过去了,现在是满天繁星。”从价值观来说,人们尊重多元化和差异性。当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的时候,我们寻找到根源在19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那种地理和社会的流动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具体展开来说,后现代文化呈现出“从深度的时间模式转向平面的空间模式,行中心文化的自我焦虑转向非中心的主体零散化,非真实化、形象文化、广告文化”的三大特征。其中我对作者谈到20世纪40年代媒介技术上大突破后广

告的出现很感兴趣,这一段通过“万宝路”香烟所做的广告效应引申的观点:“这些广告正是在悄无声息地告诉受众,难道你所渴望的不正是这种乌托邦式的对世界的改造么?如果是这样,为什么不用我们的产品呢?虽然我们不能许诺任何东西,但这些产品起码含有改变精神状态的成分。在这种无意识的欲望中,最强烈、最古老的愿望仍是集体性的。”广告正是把那些最深层的欲望通过形象引入到消费中去。

接下来这一章就是针对电视文化的阐释及功能的,可以将由电视传播的符号内容统称为电视文化,文化说到底就是生活的符号化。这一章表面上看起来有些枯燥,但具体内容还是挺受用的。第一节讲述了电视文化的含义,第二节主要讲电视文化的功能,强调电视的宣传导向功能和电视的艺术审美功能,除了这两个功能外,本节着重谈了电视的交流对话功能、消费娱乐功能、记录现实生活与历史同步的功能以及交互功能和生活信息服务功能。通过这一系列功能的区分,认识到电视的宣传性质和产业性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文化产品愈来愈更具有商业的消费性,电视文化应发展成电视文化产业。

第四章的大标题是“电视文化以观众为中心”,一目了然。一,从“传者中心”想“观众中心”的转移举出了“魔弹说”和“拉斯韦尔”的传播模式。这个“五W”模式传播学课上老师也有给我们讲到:“谁———-说了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取得了什么效果”分别对应控制研究、内容研究、媒介研究、受众研究、效果研究着五大研究方向。二,解释——接受美学理论。在1960年,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阐述了他的解释学观点,应用到这里来说,人类也应该在不断更新发展着的“效果历史”中,始终不断地重新书写自己的历史,重新对自己和文化进行反思的批判。

三、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主张人的存在有赖于对话性的听说关系,对话性要求平等对话、主张差异化原则、多样化的观念交流。

四、观众接受的过程及心灵里驱动。在这一节中,作者引用了很多我们所熟悉的电视节目,例如《非常男女》《凤凰早班车》《实话实说》,我通过阅读总结了几点关于怎样利用观众心里驱动做好节目的方法: ①学会包装“信息”②制造“节奏”③让演播室个性化④寻找最佳卖点(惊讶感、好奇感)

在“影视文化的人文关怀”这一章中作者插入了许多纪录片电影的情节,生动形象地向读者展示了对人关怀的重要作用。“纪录片凭着对人的关注而显现其存在的价值。没有了人的闪光,纪录片本身也就丧失了存在的意义。”对于研究纪实的方法“现象学”算是基本的方法之一。“让观众看到的‘人’是在其自身特点环境中自行显现,就像路边的一朵花自然地开放,没有什么力量强迫它开。站出来在世界中生存。特定的情感、行为、命运都在他所身处的环境世界中展开,浑然一体,而不是在编导预先设定的场景中表演,是原汁原味的生活本身。”我很喜欢作者这样的语言,美中带有深层的寓意,以至于后来在介绍影片《迷墙》和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三部《蓝色》《白色》《红色》作品的时候,我迫不及待地跟随着他赋予的评价去欣赏这些个影片,不禁感慨颇多。原来换一种角度看,别有一番滋味!它是如此深奥!巧妙!

最后这一章更多地体现了新媒体时代的电视发展状况,从过去单一的报刊、广播行业演变为如今电视、网络、数字化媒体。时代在不断地发展,媒体也在不断地更新。在整本书的编排中,我认为最后一章里面的很多内容是我们做电视做媒体所必须要学习和掌握的,比如在“电视文化的观众研究与策划”中,作者介绍了电视观众收视调查与研究的方法,还讲到美国三大广播公司为了保持高收视率,总是不惜代价投入了很多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专门分析美国电视观众的心理变化,并以黄金时间电视节目收视率统计数据作为基础研究探索电视观众收视习惯的细微变化和发展趋势。作者通过各种调查表格、数据来清晰地告诉我们观众的需求与电视节目制作的密切关系。像做品牌一样,“定位很重要!”“一个名牌节目,观众久而久之会对他产生某种程度的偏爱,甚至会同观众的生活习惯结合起来,成为观众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观众的一种非常自然的需求。”经过几天的阅读,我对媒介的认识更加的深刻了,也坚定了日后从事媒体相关职业的决心,用书中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读书笔记 :“大众传媒是社会中真正连通消费的血脉,人们要反思电视、网络媒体所充当的社会角色,它们在大众消

费社会里传播的就是大众消费文化,它们就是要让受众轻松、愉悦地消费文化,积极参与到商业广告吁请的商品购物行动中。人们要进入平等、平行、双向互动的传播时代,进入多元化和差异性并存的宽容时代。”

第四篇:《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简介 · · · · · ·

这本书解释了《华尔街日报》为什么产生了那么多令人惊叹的报道。

如果你是一个记者——这本书的前身是《华尔街日报》的内部讲座,专门培训那些为《华尔街日报》头版提供特稿的记者。它告诉新闻记者们一件事情,就是如何用高品质的报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让这种注意力一直保持下去!

如果你虽不是记者,但会时常用到写作——这本书会让你明白,到底是哪些元素让你听写的东西从本质上变得有趣和吸引人!

所有被称为伟大的故事,都来自伟大的创意,几乎在所有伟大的故事创意中,都有一种人性的展示。

作者简介 · · · · · ·

威廉·E.布隆代尔,《华尔街日报》的资深头版撰稿人,曾获得迈克·博格新闻奖、莱伊霍华德公共服务奖以及美国报纸编辑协会颁发的无期限特稿作品杰出写作奖。引言

第1步 怎么找到好故事 第2步 好故事该如何构思 第3步 让故事吸引人的元素 第4步 计划与执行 第5步 组织材料和结构

第6步 处理导语、数据和引语的诀窍 第7步 让字和句抓住眼球

第8步 万字以上的长篇故事

第9步 如何有效地修改 附录 样文

· · · · · ·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的评论

做新闻也好,做营销也好,甚至作公司报告,我感觉最好的方法,就是讲一个好故事。讲故事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沟通,而沟通的目的,其实就是让对方去做你想让他去做的事情。

一次好的沟通,可能是报纸上的一个豆腐块,让读者明天再来买你的报纸,也可能是一份描绘了远大前景的计划书,为你带来一笔数量客观的投资。

国内的相关图书,往往更倾向于一些思想的讨论,比如某某的作品有着什么样闪光的思想,所以为社会所认同,或者作者的修养如何深厚,才能写出这样优秀的作品等等。但像这种内容其实是几乎不能学习的,一个人的修养是靠自己的社会经验等等积累的,真正能够学习的是技巧。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THE ART AND CRAFT OF FEATURE WRITING)

这本书就是典型的国外写作教程,和国内类似书籍正好相反,从一开始就是非常实际基础的写作技巧。作者会手把手告诉你,如何做好一篇文章的一块块拼图,然后在慢慢合理拼到一起。没有神秘的写作天赋论,也没有闪闪发光的思想论,只是把写作当作一项技能。而这本书的核心就在于,写作其实就是在讲故事。写文章的人既是事实的提供者,又是故事的讲述者。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原书讲的是FEATURE WRITING,也就是特写或者专题写作,而且在书中作者也说其实没有所谓的华尔街写作模式。但中文的翻译却是“《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相信这个翻译吸引了不少读者,帮助这本书提高了销量。)

读书笔记

第一步:怎样找到好故事

一,依靠阅读

1,广泛阅读

阅读一直以来都是获取故事的最简单办法,尤其是现在有互联网,要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可以说是史无前例的快捷便利。作者提供的第一种方法“广泛阅读”针对网络来说,我感觉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相关的博客论坛,然后再到专业网站去阅读官方的文章。

这么做的原因是现在的博客论坛等等往往能够提供一些正式场合看不到的内容,包括技术含量很高的分析甚至行业内幕,但因为是非正式的,内容的真实度就没有保证,而且很多内容也相对粗糙主观。所以就需要再到官方的网站或者线下出版物等等,对应相对主题找类似的文章,然后大量阅读,读上最少五六篇。相当于是你和五六个人开了一个关于这个主题的会议,而他们的发言也会给你足够的资料,来得出自己的观点。

2,记录灵感

任何一本有关写作设计或者广告绘画等等图书都会介绍这个技巧。因为灵感的到来是没有预兆的,而且存在的时间也是很短暂的。一个好主意可能随时随地出现,在公车上、在飞机上或者上厕所的时候,但这个主意出现的时候可能没有任何意义。比如你是做程序员的,但你突然想到了一个关于延长电灯寿命的点子,这个点子目前对你来说没有任何意义,所以你很快就忘了,一辈子也不会再想起来。但这个点子出现肯定是有他的原因,比如你更适合做电灯的工程师,依靠这个点子你可以开自己的工厂等等。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它先记录下来,然后看有没有实施的可能性,或者提供给其他人,不要让它溜走。

3,为选题做档案

做档案其实就像是一个人的家。有些人思路清晰,善于管理。进到他家中可能你会看到他的书柜,书籍按照分类放得整整齐齐,然后在他需要的时候他就可以轻易找到他需要的书。对于其他东西也是如此。和选题相关的材料如果可以做好分类档案,不但便于找到相关信息,而且最重要是可以把这个主题不断的深入研究,档案的增多代表着你对这个题目的了解增多,而了解的越多就了解的越清晰,对现在的判断和对未来的预测就越准确。

二,依靠中间人

作者介绍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最了解事情深度资料的是所谓的高层人员,但他们往往是秘密的保守者,不愿意给出更多的信息,所以需要和高层人员身边的中间人联系,获取更多信息。

这些中间人往往以透露出一部分内部消息为荣,而且如果你以学生的姿态,把对方放到专家的位置,可能对方会给你提供更多的信息。这个过程应该是在闲谈的气氛中进行的,而不是答记者问这种形式,这样反而会事与愿违。

思考材料,挖掘灵感:

有了材料就要进一步利用材料,然后得出自己想要下作的主题。作者提供了两种方法。

1.推断法

作者举了一个例子,比如你收集到的材料是慈善机构的运作良好。大家都在说现在社会的风气好,人人都在做慈善。但通过你的进一步收集资料,进行判断,你会发现,其实做慈善可以少缴税,所以很多有钱人用它来逃避税款。这样,一篇与众不同,而且有深度的文章就出现了。

2.综合法

这种方法是把各种琐碎的信息联系到一起,然后寻找共同点和内部关系。比如教育腐败,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社会犯罪率尤其是年轻人的犯罪率增加。这三件事看似不相关,其实是直接相关,而且是前一个事件引起了下一个事件的发生。根据这些信息,你就可以写出一篇深度分析年轻人犯罪率增加的文章,并且找到这件事的源头,甚至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没有新的故事,只有新的记者。

作者介绍说新闻界经常会说到这句话,因为很多时候,即使是新闻也只是同样事情的重复。比如在中国的所谓豆腐渣工程,只不过是换了地方,换了主角,但故事的发生经过结果,其实只是以前新闻的重复,只是报道的人变了而已。

如何处理已经报道过的故事:

1.具体化

挖掘深入的具体的故事,活生生人物的自述。比如说北京的住房问题,作为一个记者或者是研究员,可能会写一个人均住房面积从原来的某某平米下降到了多少平米。看完了这句话,读者会怎么想?可能是什么都没有想。因为其他人已经说过了。但如果具体化,比如我去一个同事家,看到他和老婆睡下铺,他女儿睡上铺,和自己兄弟家只隔了一张布帘子,没有浴室和厕所。即使不加入任何带有感情色彩的文字,读者也能体会到作者要说什么。而且这个例子是这个作者独有的,虽然说的是同一件事情,这个作者已经有了和其他作者的差异。

2.预测

(1)发展

(2)影响

(3)反作用:被影响的人,推动或者阻止影响

假如大家都对现在事情相当了解,那么预测事件的下一步发展的人就打开了一个新的领域。比如现在BT被封,很多人都在报道什么时间因为什么被封等等,细节可以描述到是几点几分被封,那么再做同样的报道就只是重复。作者就可以写一篇BT被封之后会发生什么的文章。比如这件事情将会如何发展,将来还会不会在一定程度上解封,对社会有什么样的影响,比如对于像我这种经常上去下电影找资料的群体,或者运营的线上影视公司,甚至更深层次的对有关机构的影响。最后就是这些群体会作何反应,比如线上影视公司积极支持封BT,因为没有免费电影下载,他们可以推行收费线上视听。关于未来的预测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可讲。

3.改变角度

如果站立的角度改变,可能就是完全另一个故事。还是BT被封,如果站在另一个角度,比如有效帮助了反盗版,限制了盗版的流通,和现在网上的其他同类报道就产生了差异,当然面对的也是另一个读者群体。

读者喜爱的,从高到低

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排了一个受欢迎程度的列表如下。

1.猫狗,可爱的小孩

这一点在youtube上多次被证明是真理。很多人花尽心思拍的DV短片没人看,但随便拍一个小猫喝水,就有上万人观看,发表评论。

2.当事人

这里面有两层含义,第一个是实际参与到这个故事,另外是做了一些有影响的事情。比如报道青少年犯罪,文章中如果都是一些专家说都是网游引起了今天的青少年犯罪,读者肯定会嗤之以鼻。但如果出现一个真实的少年犯,然后讲述他因为虚荣,要买一双两三千的篮球鞋,所以参与了抢劫,就会引起读者的思考。

3.事实,当他们与故事有关,并推动故事发展

相当于是故事发展的关键事件,到底故事是怎么发生、进行的。到事实这一块,其实更多的是往下删减,去掉和主线无关的内容。

4.人物,观察者

这里指的就是专家了,也就是说相比专家的意见,读者更愿意看到当事人自己介绍,或者真实的事实。专家的意见只能是个补充或者总结。

5.数字

数字的使用要慎重,这个是作者的忠告。比如一上来写一个:根据调查,中国76%的BT网站已经关闭,并且其中23%的已经进行内容清理。读者一看到马上兴趣就减少了一半,即使是自己公司的同事,看到数据分析的时候可能也会打盹小睡一会儿,更何况是某个偶然看到这篇文章的读者。

第二步:好故事如何构思

一,故事的范围

按照因果归纳主题,考虑时间、距离和影响对象。决定取舍内容。否则容易出现文章过短或者是范围太大,结果什么都说了一点,但又都没说透的情况。书中介绍的技巧我也经常用,就是画出一个思维图纸,比如最简单的人物关系,张三一个方框,李四一个方框,王五一个方框,他们之间画箭头,谁曾经和谁打过什么样的交道。然后往出扩展他们的朋友等等。

二,主题

选择最重要的一块,用几句简单紧凑的话表示出来,这就是找主题的技巧。在公司管理方面,我也曾经实践过类似的技巧。比如和团队开会经常是时间很长又效果不佳,后来我看了一本书叫《一分钟管理》,让参会的人介绍自己工作,找自己的问题,只用一分钟时间总结,然后大家再来找解决办法,同样解决办法也应该是一分钟内可以说完。这个本质上讲就是找出主题。比如做网站建设的,他一周的工作就是网站结构设计,页面的板块规划,需要的是编辑提供文字内容。这个就是他的主题,而不是像:我本周做了首页,然后又做了公司介绍页,把首页和公司介绍页链接到一起。。等等过程和细节。主题是高度概括,而且反应全貌的。

作者给了一个很好的比喻:主题陈述就是一幅油画最早的线条轮廓。

从新闻方面来说,一个幼年期故事,也就是刚刚发生,大众了解有限,中心事件就是新闻时间本身,这件事情是如何发生的等等。而成熟期故事,大家都已经很了解了事件本身,中心事件就是影响和反作用力,也就是这件事情产生了什么后果。

三,特写、专题报道的创作

综述型:选择特殊性(伐木工人的例子,为什么伐木和其他行业不一样)

微缩型:选择典型性(例子:罢工期间某个汽车工人全家,强调这个家庭和其他家庭共性)

这一段讲的主要是关于新闻报道的技巧,综述型和微缩型。因为翻译问题,其实我感觉这两个名字有点怪,所以解释一下这两种类型的意思。

综述型,比如举个例子,描写伐木工人,那么就写伐木工人如何的与众不同,所有工人都吃中午饭,那就没有必要写,而伐木工人很多时候生命受到倒下大树的威胁,那就加重笔墨。

微缩型,是指拿出一个例子来,比如罢工期间某个汽车工人的家庭,让他来代表其他人。比如他们家已经不像往常那样出去旅行,看不起电影,连水电费都支付困难。这些事情是别的罢工参与人同样面对的。虽然写的是一个家庭,但写的是这个家庭和其他家庭共有的内容。

四,报道方式

1.微缩型特写的报道方式

优点:把复杂变成具体形象,埋好的主线是故事报道对象。也就是像前面说的,那个汽车工人的家庭,他们的生活水平如何,三餐吃什么,都能说明罢工期间工人的经济困难。

缺点:报道对象如果无趣,报道对象没有说明想要表达的问题的时候,文章就不吸引人。比如那个工人其实还有第二职业,虽然在罢工中,他还是不缺钱用,那用他来写罢工就失败了。

2.综述型特写

优点:报道对象不再局限于某一个单一的对象。可以举很多个罢工工人家庭做报道。

缺点:可能会面临材料不够,文章过于简单。什么都说了一点,但又没说透,每个家庭的情况差不多,文章产生重复。

五,报道角度

1.新角度不能没有理由,改变事件性质。比如发生了一次惨剧,但文章却用一种讽刺的角度,而不是同情被害人的角度,肯定会引起公众不满,而不是引起他们的兴趣。

2.没有角度,没有重点。这种情况我感觉经常出现,很多人写文章把别人的观点都说了一遍,但自己没有角度,没有偏向,读者不知道你到底同意哪一边的观点,感觉文章作者只不过是个传声筒,文章看着也没劲。

解决:要重点关注故事主角和对手之间的紧张关系,对手不一定是人,搞清楚自己所带情绪,和指望读者产生的情绪。比如说作者写一个关于小偷和警察的故事,那么主线就是小偷和警察的对抗,在这里小偷就是作为完全的负面典型出现的。但换成另外一篇,写有些小偷其实是无知少年或者被迫走上这条路,希望社会再给他们一次机会,那小偷就是带着作者同情进行描写。如果这两篇文章混成一篇,一方面说小偷在公共汽车上偷了一位老人,一方面又在后面希望社会给某些小偷机会重新做人,读者也会感觉不知道作者要表达什么。

第三步:让故事吸引人的元素

时间:历史的传承解释现在的特殊行为,预测未来

作者举了一个我感觉非常好的例子,说的是一个攀岩爱好者,岁数很大还坚持到野外去挑战高山。文章中提到了这位爱好者幼年时候,他的父亲带他到野外爬山,以及文化传承等等。作者说这样就对这个人的行为作出了解释。

想一想美国的电影电视,都用的是这个手法。比如一个人,非常残忍的杀死了很多人,如果不介绍原因,观众可能就会觉得这是部无聊电影,故意搞些血浆出来的烂片。但好故事会介绍他童年时候曾经被虐待过,所以心理变态等等,有时候甚至会让观众思考一些社会造成的问题,从一部烂片变成了一部有一定深度的电影。

范围:数量,地点(空间和逻辑范围,程度),多样性,强度

比如作者举的例子,伐木工人的一个小疏忽,就可能被倒下的大树重伤致残致死。这个就是危险程度,再有像多样性,伐木工人使用电锯不当,可能也会导致受到严重伤害。这样几方面下来,读者再看到他们工作的段落就会马上紧张起来,感觉危险无处不在。

变化:

1.提供不同类型的信息源头:正反两方面,当事人,观察者(警察代表和骗子代表)

2.提供不同类型的论据:把专家理论,数据,当事者亲身经历结合。三个例子。

这一点就像是电影《低俗小说》的叙事方式,同样是几个故事,但不同的人出场就会看到故事不同的一面。写文章也可以从几个不同的视角去叙述,就像是下雨的故事。下雨之后,卖雨伞的很高兴,因为可以多卖几把,但卖水果的就担心自己的库存会烂掉。作者举的例子是警察和骗子,也是从对立的两个方面去讲述同一件事情。

第二点我感觉非常实用,就是一段话的时候,不要重复材料。比如这个专家说了一个观点,然后另外一个专家说了另外一个观点,再说第三个专家。看得读者昏昏欲睡。而是应该先说比如房价上涨了20%,it从业的张三无力负担,某教授说原因是制造业的不景气。这样就提供了数据,一个实际的例子,然后才是专家观点,读者看着就比较轻松。再有就是举例,作者说最好的数量就是三,举三个例子。

动感:

a.让故事按照正常逻辑发展:发生/影响/反作用

这种情况很容易解释,比如某某地方发生了一件事情,然后如何如何,按照实际发展就可以了。

b.对立元素轮番出现,形成交锋。运用多方面元素:概括总体情况,解释具体原因,引用实例,当事人的直接引语。

作者举的例子其实我们上学时候的议论文就经常用到。比如空气污染的原因,一,工业排放,二,汽车排放。第一段先放一个概括情况,比如工业排放已经占到了污染的70%,原因是如何如何,在某某区因为有个造纸厂,王大妈总是说有刺鼻的气味。专家说,这个造纸厂其实是超标的。然后第二段再说,汽车排放也占很大比重,比如北京的汽车排放如何如何。这个小段的基本结构就是第一个原因,工业排放先从概况开始说然后实例,最后专家总结。之后又回到另外一个原因,再从概况到实例,到专家总结。这样就让读者的注意力不断转移,同时更加看得进去作者要说的内容。

c.角色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一个任务到下一个任务,一个时间到另一个时间

这种技巧发挥作用,可以去看一些公路片,场景不断的变化,人物也不断的变化,虽然没有大的戏剧冲突,但一直保持着新鲜度。

最后其实作者还提供了一种动态,那就是说故事的人可以去挖掘一些深层次的吸引人的元素。比如他举的例子,某位记者发现迪斯尼的观念陈旧和现在的社会价值观不符。这种冲突是非常隐蔽的,就属于超出技巧范围的。

写文章人的自我定位

律师型: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是非观。

学者型:写文章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研究,要求每一句话都准确。

实际型:把事实陈述清楚就算是完成任务。

第一种最容易理解,论坛上很多人都是律师型,也就是他的观点别人一定要接受,容不得半点别人的观点。所以他的文章说墙是白的,就会列出一百条证据,比如他学校的墙是白的,他家的墙是白的等等,所以世界上墙都是白的。这样虽然有力度,却也白痴,只是自己说得解气,并没有说服半个人。

第二种我在交公司报告的时候常犯这个毛病,就是做很多细碎的信息,力图每一句话都正确,让别人挑不出毛病,可到最后经常是别人也看不懂,而且枯燥乏味。

第三种就是不愿意带自己意见的客观型作者。这种人只想写事实,但却没有自己的意见。其实人一落笔就带着意见了,对于自己喜欢的肯定是要多说两句,不喜欢的就一带而过,无论怎么写,都会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倾向性,所以不如痛痛快快的表达出自己的意见。

第四步:计划与执行

我感觉最好的文章是那种作者不用打草稿,带着激情一次顺下来的文章。但这种几率估计也就是百分之一,而且得是作者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比如军事爱好者说起某种枪支的历史这种。绝大多数,如果要写作,还是要做个计划,不然可能就会陷入混乱,就好象今天的网络连载,半途而废不少或者无法自圆其说,天上掉下个陨石把主角砸死了。

[step1,全面思考]

一,对事件特写的要点

1.历史

a 是否牵扯到过去

b 是否与过去不同

c 是否是过去的继续

d 历史是有一定关系的,有没有细节可以用(比如以前从来没听说过圣诞节这么回事,近几年却突然兴起来,其实是背后有多种原因)

2.范围:中心事件影响有多大,程度有多强,变数有多少

a 定量

(1)数字量化(2)评论观察定义中心事件

b 地理因素

(1)中心事件的地理范围是什么,国际国内,区域,地方

(2)哪些地方是故事热点

c 多样性、强度因素

(1)中心时间有多少种不同的表现方式,故事中的人,地点,和机构对时间的参与程度有多深

(2)中心事件发展趋势是怎么样的,加强还是减弱

d 全面因素

(1)其他事件对我的中心事件产生影响了吗,突出了中心,还是淡化的中心

原因,导致某事现在发生的因素

a 经济因素,是不是有经济因素

b 社会因素,文化,习俗,道德,家庭生活

c 政治法律因素,法律规则,税收

d 心理因素,自我意思,复仇意识,愿望满足,情感上的动机(就是属于人主观的因素了)

影响-事件导致的后果

a 发生的事情会对何人何物产生什么影响,带来什么好处坏处

b 那些获益和受害者在情感上有哪些反应,有什么看法(思想),有什么感受(心灵)

作用,反作用力形成及其行动

a 谁会对发生一切抱怨最多

b 有那些实际的势力在弥补抗击改变减弱时间的影响,范围

c 这种势力的结果

未来,如果不加干涉,未来会如何

a 对我的中心事件,是否有关于其未来发展的正式研究和预测

b 我的事件当事人和观察者对事件有那些非正式的看法,当事人对他们的未来如何看待

c 我能展现未来的可能情况吗

看完作者的这些要点,我感觉几乎可以写另外一篇文章专门介绍,比如《像记者一样思考问题》最近网上影响很大的事情比如像BTChina、魔兽等等,到处都是讨论这两件事情的文章,可以说片面的观点是占到80%以上的。如果可以按照作者的这个线路思考,比如发生这两件事情的原因,发生后谁会受益,谁会倒霉,牵扯到的范围有多广等等,都可以得出一些深层次的原因,而不是像以后没地方下载或者连个骷髅不能显示在游戏里面之类这种表层现象。

二,人物类特写的报道要点

1.历史

过去对于他有什么影响,西方研究一个人就经常挖掘他童年时候的经历

2.性质

a 写作对象与众不同的个性、职业、其他方面,综述类特写

(1)哪些举动反应了这些性质(2)这些性质如何影响了对象的命运和生活

b 写作对象的典型性,与同类人的类似性,在微观特写中要强调

(1)是否具有共同特征,哪些共同特征

(2)他们是否有同样的经历,哪些同样的经历

3.价值和标准(取代了前面的“原因”部分,也就是这个人为什么会做现在这些事情)

a 我的写作对象最相信什么,他的信念产生了什么影响

b 这些信念是否与同类的人是否相同,有何不同,程度如何

c 这些价值观,标准和目标是从哪里产生的 4.影响

a 写作对象对周围和同类人的影响,正面负面

b 写作对象如何收到环境,周围人或者同类人的影响,正面,负面

5.反作用

a 其他人对我的写作对象的行为和态度有什么样的反应,用他们的行动说明

b 写作对象又是如何回应环境,或者周围人同类人对他的影响的,用行动说明

6.未来

a 我的写作对象认为他的未来会怎样

b 其他人对这一点怎么样

关于人物特写的指导,要强调的是行动与反作用,关注于他做了什么,对别人产生了如何的影响。

[step2,设置优先选项]

关注几个重点,加强这些重点展开文章,比如成熟的故事讨论影响和反作用力,把主要篇幅放到未来发展而不是已经发展过的事情。

[step3,采访报道]

作者提到了最容易获得故事的所谓聪明人,也就是他自己既有信息又有观点,作者只需要采集他的言论就可以了。当然聪明人不多见,更多的是论文人,就是写自己相关领域的论文,会提供一部分资料的人。

之后作者提供了一些采访的技巧,比如不像传统的列表回答问题式采访,记者可以走进被采访者生活,在更自然的气氛中,搭建一种私人关系,和采访者建立关系,了解更多有关被采访者的信息,然后从宽泛问题问起,再适当提出问题。作者说了一句话:我不喜欢和那些对我没有兴趣,而只对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感兴趣的人进行交谈。这句话对于任何人都适用。

有趣的是作者介绍采访的时候,说记者需要有适当的沉默,表示对方的回答你并不满意,希望对方补充,而不是滔滔不绝。比如提问:你喜欢牛仔生活的哪部分呢?是不是旷野新鲜的空气,和动物的相处,蓝天白云呢?这时候被采访对象只有一个字可以回答,那就是:对!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对!就是我们央视记者的采访风格,他们的采访对象只需要回答一个字,那就是:对!

第五步:组织材料和结构

站在读者的角度想问题

一,你怎么能引起我的兴趣?

二,直接告诉我发生了什么,别解释那么多

三,你怎么证明你说的是真的 四,如何让我记住这个故事

这个列表是作者假设了一个喜欢挑刺的读者,他会对你的文章提出这四个要求,如果你可以吸引这个读者看你的文章,其他的读者就更没问题了。

写作前如何处理材料

第一遍:泛读材料,对自己的材料有一个整体把握,找主题,并想出结尾处理。

第二编:精读,标注索引

事件报道的六部分:历史,范围,原因,影响,反作用,未来

比如作者需要做某个时间的报道,然后他收集了很多相关的材料,有采访有专家论文等等。然后他就可以把这些材料分类,放到上面的六个部分里面,这样到用的时候就能很容易的取出自己需要的材料。对自己收集的材料了解的越充分,就越容易调动这些材料,写出更好的文章。这个道理其实在各个行业都适用,像是流行的美剧《豪斯医生》就会让自己的医疗团队偷偷摸到病人家里面,看看病人最近接触过的东西,吃过的食品。虽然电视剧是夸张处理过,但道理是一样的。

叙述主线 narrative lines

控制故事主线的三种方式

一,板块递进主线

之前所说的事件报道的六个部分就相当于是六个大的板块,作者可以把自己的资料分别归到板块中,然后像搭积木一样,合理搭配板块。作者提示说历史材料可以分散使用,和现实做对比,增强故事真实性,因为如果历史放得太多容易让读者脱离现实。再有就是把类似材料放到一起时候要找出差异,组织材料挖掘差异。具体如何推进,还是要看具体作者的风格。

二,时间主线

时间主线是比较简单的方法,但并非必须遵循时间来写。像现在美剧就是越做越滑头,把最精彩的地方放到开头,一开始前五分钟就发生了大爆炸,然后再从头讲这个故事是如何发生的。所以如果有元素是更重要的,就可以把这个元素提前。另外作者还介绍了离题的方法,也就是说可以插入一些小段,暂时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但不能过多,否则会影响整个故事的节奏,比如电影《叶问》,比武当中突然出现的骑车小孩,及让观众觉得好笑又不影响打斗的紧张。

三,主题线

也就是作者按照自己想突出的内容,安排逻辑顺序。

此外还可以多条主线穿插,写出更复杂的文章。尤其是现在读者的智商都很高,他们只担心你写的不够复杂,而不会因为你同时用了时间主线和内容主线,没明白文章的意思。卖弄一些技巧往往会更受到读者欢迎。

第六步:处理导语、数据和引语的诀窍

一,导语的处理

导语可以理解为文章标题,或者刚开头的一段话等等,也就是在文章最开始的时候吸引读者注意的内容。作者举例子用了小说和报纸,比如一本小说,你花了20块钱,就算是再无聊也会翻上十几页,但如果是报纸,看到一个题目没意思,可能马上就换到另一则新闻了。再引申到互联网,一分钱都不用花,如果题目没有意思,可能读者都懒得用鼠标去点你发的文章。

同样,还是影视来举例子,一部电影或者连续剧,好莱坞有个法则,就是如果前几分钟观众觉得无聊,那么除非是影片后面非常精彩,观众才会给好评,但如果前几分钟很有意思,后面一般,观众给好评的几率就高。虽然不太合理,但这是人之常情。

吸引人的导语或者是引人注目的,比如:国足战胜巴西,或者是文字优美,让读者觉得是一种享受,愿意继续读下去。或者是神秘的,比如:出现在纽约上空的飞行物到底是什么?还有制造冲突的,比如:某某国的总理正在和群众们握手问好,他脸上带着微笑,突然一个人冲出来打得他头破血流。这个人到底是谁?

导语中不能出现细节,比如具体的数字等等,因为相当于是把巨大的信息量砸给读者,肯定会引起反感,而是先引起读者的兴趣,突出主题。

举例式导语的使用标准

举例子就是找出某个能够吸引人的片段实例简洁:导语中的例子必须清楚明了,能够立刻理解

与主题表达方向一致 有内在趣味,精彩的生活片段,而不是仅仅是一个生活片段 有焦点:导语重点内容与故事的主题有密切关系,不能什么都说一点

导语同时可以提出问题,也给出答案,但不给出过程。就像前面的国足战胜巴西,肯定会有人想知道国足是怎么样战胜巴西的。正好借这个例子说明一下另一种导语,那就是不怀好意型的。像这个例子,读者看到里面内容就会发现,里面说的是国足在晚上聚会的电子游戏战胜了巴西队,而不是球场上。好脾气的读者会对作者轻蔑一笑,不好脾气的肯定会说一句:什么破玩意!所以吸引人固然重要,但也别拿读者当傻子对待。

数据的处理方法

这一段我感觉是十分实用的,在各个行业都能用得到。用比率来代替庞大的数据:比如5522个程序员中,有1112个用asp.net,其实直接说五分之一就行了。用简单的方法把意思表达清楚:比如已经有60%人同意了,直接说超过半数人已经同意了就可行了。提供一个参照对象让数字更形象:比如他今天喝了10升水,这相当于是5瓶大可乐。

如果数据处理的好,往往可以把技术方面的文章,既精确又形象的表示出来。

处理人物和引语

简单的说引用什么样的人说过的话,比如说:某大学教授提出,现在气候变暖和污染是有直接关系的。以下的提纲就是作者对于如何使用这些引语的建议。可信度:包括引用人的资历和他的评价是否被别人认可等等

情感回应:真情流露,说话人是真心说这些话的 3 鲜明有力:引用的话不能拐弯抹角,而是要直接有力

多样性:辅助或者结尾总结,在文章各处

在人物处理方面,又有一个和电影处理相似的地方,就是淡化配角,也就是说配角的出镜就少,台词就少,不然会弱化主角和主题。在写文章的时候还可以不提配角的名字,用匿名引用,比如:今天的生活都是人命换来的,一位经历过战争的老人这样说。

结尾的类型

1前后呼应型:小学时候就开始用的方式。结尾重复开头,前后呼应。

2展望未来型:预测未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3展开拓展型:深入主题,给出一个更深层次的结论

处理记者自己的角色

1概括者,总结者

2裁判:写文章的人应该能够控制各方面的意见,比如就一个主题讨论的时候,写文章的人应该是不断加强双方的观点,而不是踢皮球每个人说一句,然后又被对方反驳回来。

3观察者

第七步:让字和句抓住眼球

具体:文字具体有力,而不是含糊笼统。

苛刻:相当于中国经常说的惜墨如金。

作者介绍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概念,就是批评家和编辑。批评家会根据写文章人的细节,比如写作风格、故事衔接等等提出意见,而编辑则是大块的修建,好像是电影的剪辑师,有时候为了电影的合理,会把一些质量很高,但影响节奏的内容也切掉。对于写文章的人,这两者缺一不可。

描写

从根本上讲,描写是最能体现个人风格的,而且也是没有什么规则需要遵循的,但作者还是给出了一些具体的方法。

准确想象:比如中国古代的故事,形容下雪,说像往空中撒把盐的,显然是没有形容像柳絮在天空飘的准确。

人物原则:多描写人物,尤其是商业作品。这点在电影电视,甚至是日本漫画中都有体现。因为很多时候漫画的情节都非常简单,就是谁和谁打了,然后谁败了。这个时候就是纯人物描写,依靠人物来赢得读者的好感。至于人物的招式,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换个名称罢了。

动画处理:让描写的东西给读者一种有生命的感觉。比如作者举例的:百合孤独的盛开在冰河边缘。

打破常规:使用与众不同比喻,表达方式。

交谈感

很多精彩的网文就是遵循着这个原则走的,作者需要想象自己是面对着读者说话,有时候甚至可以把聊天时候的谈话内容直接搬到纸面上,这样读者看起来轻松,更容易接受。

连贯性

a 过渡段落:其实很多时候不一定需要使用过渡段,只需要用具体实例或者更简单的话引出下文,反而更自然

b 信息来历出处:根据实际情况,如果已经是可信的,不用特意去注明信息来源,但信息来历如果太过随便,也不能作为论据。

c 解释说明:作者的举例已经很说明问题了,如果读者想知道时间,不用把钟表的工作原理也告诉他们。过渡解释是没有意义的,这很像电影中的闪回,也就是突然插一段,介绍之前发生的事,如果插得太多,现在发生事情反而会被削弱,比如观众看着一个悬疑片,结果一大堆闪回,之前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紧张情绪一下被打破了。

精心设计的结构

1.速度感

使用短句,使用连续动作,把环境和动作融合在一起:类似电影里的武林高手过招,踢得满地黄土都飞起来,环境和动作互相强调。

2.力量感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重复,但重复过多往往也会引起读者反感。

3.变化和节奏感

最常见就是长短句的结合。长句描述一个事实,然后短句给一个结论,这样结论就会显得很有力。另外还有以前上学时候学的比如排比句,也是增强力度,改变节奏的。

第八步:万字以上的长篇故事

深入人性去描写,而不是停留在创意或者文字这种表层的东西。在国内,相信这种故事到处都是,只要用心去挖掘。

第九步:如何有效的修改

三步修改法

1.内容的修改:看看文章的内容是否让自己满意,各方面的材料是不是已经都用上等等。

2.结论和连贯性修改:文章的各部分结构是否可以调整,各层表达的意思之间是否连贯。

3.节奏和细节的修改:文字的节奏是否过慢或者过快,细节的描写是否到位等等。

到此全书完,后面是附录,有一些很好的实例。

写作如果往上说,可以说是有影响全人类的力量,但对于像我这种普通人不现实。更多时候我感觉写文章就像是好莱坞大片,其实影片的类型还有一些套路都是固定的,旧瓶装新酒,改改主人公,改改地点,可就是好莱坞大片的模式,自诞生之日到现在还是一样受最多人欢迎,照样让人感动。我感觉写作也可以如此,遵循一定套路,一定技巧,但同时也要学习好莱坞大片,在99%的垃圾里面,一定要掺杂1%的精华。这1%的精华就是作者自己和他对这个世界最真实的看法。

(全文完)

第五篇:《华尔街日报》式新闻的写作技巧

《华尔街日报》式新闻的写作技巧

所谓《华尔街日报》式新闻,是《华尔街日报》头版上常见的一种新闻写作形式,即在报道非事件性新闻时,开头往往先讲一个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通过这个人引出所要报道的新闻,进而一步步展开、深化新闻主题,使本来抽象、枯燥的非事件性新闻,因人物的介入变得容易赢得读者的注意,以人情味提高传播效果。

约定俗成的小技巧

二战后,西方新闻理论界通常把日常新闻报道分为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新闻(或称动态性新闻和非动态性新闻)两大类。前者由于有具体的事实,有发生、发展、结束的动态情节,因而容易引人注目;后者则因涉及的大多是问题观点、政策法规、机构行业等抽象的东西,往往令人感到枯燥乏味。

《华尔街日报》式的好处在于,将非事件新闻已经或可能影响到的普通人引入新闻中,通过讲述此人生活发生的变化,使读者的关注点落在与自己一样的普通人的身上,不知不觉地被带入新闻主题,从而增加了新闻的人情味和贴近性。这种写法使本来面向社会中上层人士、一般以严肃的政治话题为头条新闻的《华尔街日报》,引起了更多读者的共鸣,拥有了更多的普通读者。

《华尔街日报》式目前有许多变种。一些记者无论写作事件性新闻还是非事件性新闻,往往都用讲故事的方法制造一个悬念,吊起读者的胃口,有的则把写景作为吸引读者的要素,渐渐就出现了多种开头并存的“华尔街日报式”新闻。《华尔街日报》式在结构上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人性化的开头,即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物故事;第二部分,过渡,即从人物与新闻主题的交叉点切入,将真正的新闻推到读者眼前;第三部分,展开,即集中而有层次地阐述新闻主题。第四部分,回归人物,即重新将人物引入新闻,交代此人与新闻主题的深层关系。以上介绍的是完整的《华尔街日报》式结构,在长篇报道中应用较多,但也有的《华尔街日报》式新闻在新闻主题阐述充分后,不再回到开头起桥梁作用的人物身上,这种结构形式被称做不完全的华式结构,也叫“过河拆桥式”,多用于短篇报道中。

我们可以通过对例文《辽宁大中型企业探索劳动力竞争流动新体制》的分析,直观地了解华式新闻的结构特点:

开头:“作为本溪钢铁公司保卫科的管理人员,唐明福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会被从铁交椅上撤下来,分配到勤杂部门当浴池厕所的清洁工。

曾在电力机车班当了10几年工长的唐明福,4年前脱离一线岗位进入机关科室工作。能够坐上办公室管理人员的舒适椅子,唐明福着实高兴了一阵子。因为以往在中国的国营企业,只要不犯错误,就不会被调到车间去当工人。”

记者报道的主题是“辽宁大中型企业探索劳动力竞争流动新体制”,但文章一开头却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人的命运转折,这种人物命运由高到低的极大落差,使人立刻对唐明福产生了极大的同情,同时也设置了悬念:唐明福犯什么错误了?不然为什么会当了浴池厕所的清洁工?让读者不能不看接下来的一段过渡:

过渡:“可是去年12月,随着本钢劳动制度改革方案的出台,仅在第一线试点单位的运输部,就有77名多余的管理人员同唐明福一样,被调到一线生产岗位当了工人。

与此相反,9名没有任何门路的工人经过考试选拔,正式走上了管理人员岗位。”

通过回答开头设置的悬念,引出“本钢劳动制度改革方案”,进而成功地将劳动制度改革的话题引入新闻。此时,记者才开始新闻主体的逐步展开:

主体:“辽宁省劳动局长告诉记者说,本钢实行的这种改革,旨在破除国营企业内部长期存在的身份界限,它使企业10.6万名干部工人一律以‘企业职工’的平等身份同企业直接签定互为制约条件的劳动合同,同时也掀开了中国大企业管理人员正式告别‘铁交椅’和‘铁饭碗’的历史。”

之后,记者用5个自然段近500字阐述了此次改革的远因、近因及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了与以往改革在范围、性质、深度上的区别。

最后,在将主题由本钢扩展到辽宁三分之一国营大中型企业后,记者以辽宁省省长的话做总结,说明此次改革的意义,升华了新闻主题:

结尾:“最重要的意义在于促使人们观念上的改革,使企业劳动力在流动中找到了自己最合适的岗位。”

需要说明的是,此稿写作的1992年,中国经济改革的重点就是国营大中型企业,其中劳动制度的改革又是意义重大的一环,而辽宁当时是改革试点,出台了许多新政策、新措施。可对普通读者来说,这些并不具备什么可读性。由于记者运用了《华尔街日报》式写作手法,此稿仅用短短940字,就达到了题材重大性与报道形象性的统一,材料分散与主题集中的统一。

《华尔街日报》式新闻的采写要求

从以上分析可见,《华尔街日报》式在吸引读者眼球方面具有明显的优点,对新闻报道来说是化枯燥为生动的有效手段,但它的成功与否,还要看记者是否在采访写作上下了一番别样功夫。

1、直接采访是写好华尔街日报式新闻的前提

记者的采访通常可分为直接采访和间接采访,在传统的非事件新闻的报道中,往往以发布公告式新闻或阐述观点为主,因此,记者只要把握好事实的真实、准确

就基本无忧,就是不去亲自采访当事人,完全依赖别人提供的第二手材料也可以完成报道任务。

但根据《华尔街日报》式新闻的特点,新闻不仅是“公而告之”,还要“引人入胜”,那么,仅仅依赖于有关部门、人员提供的现成材料写新闻,读者就只能了解包含了“五个W”的“事”,而了解不到与此“事”有关的“人”,更不会了解人们会有什么反应,其中哪些人的反应很有代表性,哪些人的生活因此已经或将要发生变化甚至巨变。

非事件性新闻一般没有很强的时效性,这使记者可以有较充裕的采写时间,所以,写作《华尔街日报》式新闻,记者要尽量亲自采访有关部门及相关人员,不但要寻找与新闻主题有关的人,还要亲自观察采访对象的动作、表情、态度、观点,并在相关的同类人中选择最有代表性、最能说明新闻主题的人作为故事的主角,使之成为吸引读者、切入新闻主题的“桥梁”。

2、多信息来源是保障

采写传统的倒金字塔结构、公告式新闻时,只要信息来源有权威性,仅有唯一的信息来源便可。写作《华尔街日报》式新闻则不同,既要有来自上层的信息,也要深入基层,了解普通人的感受、观点,还应尽量多与不同身份、年龄、阶层的人沟通,以便找到合适的能反映新闻主题、又能最大限度引起读者共鸣的人物来。3、选取合适的人与合适的新闻切入点是关键

一项政策或规定,往往涉及许多人,但并非所涉及的每个人都正好能成为将读者引入新闻主题的恰当人选,只有那些具备了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又能引起读者最大关注度的人,才是《华尔街日报》式新闻写作中合适的桥梁人物。

在上述例文中,有两类人可供选择,一类是唐明福们,一类是9名考试上岗的新干部。记者选取了大多数,因为人们往往更同情弱者,这样也更能反映改革带来的阵痛。在第一类人中,有77名管理人员同唐明福一样当了工人,但不一定都去做了清洁工,只有唐明福的人生落差最大,他的先当了10几年工人、后脱离一线进入机关的经历,更是国营大中型企业不少干部的历史写照,很有代表性。所以,以他开头,才最能体现华尔街日报式新闻所需要的人情味,才最能勾起读者的兴趣,引起更多人的共鸣,更有利于说明这项改革的意义。

除了人的选择,讲述人物哪段人生故事,即从哪里开头,从哪里切入,渐渐展开新闻主题,也是应当考虑的问题。在人与一条新闻的关系中,可能会有许多关联点,从哪个点入手,都可以引出所要报道的主题,但总有一个点是最好的切入点,与新闻主题的关系最密切,可以使主题的展开更加顺畅,主题的挖掘更有深度。

在上述例文中,记者可以选择干部的“意外被撤”、“考试上岗”两个不同阶段的人生境况,也可选择“心怀不满”、“满怀侥幸”、“大喜过望”等不同的情绪反映,它们都与辽宁省实施的改革措施有关。比较而言,哪一种更对说明这项改

革的意义有利呢?记者选择了从“意外被撤”写起,使读者由最初对唐明福的同情,转到对辽宁推出的改革措施的关心,从开头仅对唐明福“不幸”的片面了解,转到为其他9名“幸运”者高兴,最终达到对初看似乎有些残酷的改革措施的理解、认可,使报道收到良好的社会效果和宣传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在《华尔街日报》式新闻的写作中,应避免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或不加采访编造人物故事的做法,那既会使人物故事与新闻主题形成两层皮,又影响新闻的真实、准确,还会使读者有上当的感觉,是新闻写作的大忌。

下载华尔街日报: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5篇材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华尔街日报:中国人到底想要什么?(5篇材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读后感

    读《〈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有感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这本书解释了《华尔街日报》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多令人惊叹的报道。书中讲到这本书的前身是《华尔......

    读书笔记-《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读书笔记 《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是《华尔街日报》的资深头版撰稿人威廉·E.布隆代尔的作品。作者在书中解释了《华尔街日报》为什么产......

    中国人到底有没有爱国之心★

    中国人到底有没有爱国之心? 护理学院10级 护理 吴静 10100226 台湾作家柏杨先生说“丑陋的中国人”,他指出中国历史残留给中国人诸多的劣根性,那“丑陋的中国人”到底有没有......

    读书笔记之《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读书笔记之《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 读书笔记之《华尔街日报是如何讲故事的》记者证培训上课第二天,奈何老师们各个地道河南话,听起来实在费力,又不能辜负这上课的意义,于......

    金融危机时代(英汉对照)华尔街日报20100913

    《华尔街日报》看后金融危机时代!(英汉对照)(摘自《华尔街日报》经济脉搏20100913) A New World Since Lehman's FallTwo years after 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 collapsed......

    华尔街日报:致毕业生的一封信(小编整理)

    华尔街日报:致毕业生的一封信致2012年毕业的你:请允许我成为第一个不对你说"恭喜"的人。在过去几年中,你们中的大多数努力地在各种并不实用的课程中为了一个看得过去的成绩而徘......

    华尔街日报封面文章摘录 翻译 英文学习新闻[合集]

    2018/5/9 When the concept of “Chimerica” first appeared in these pages 11 years ago, it was intended to encapsulate a new economic world order—one based on C......

    成功就是目标:了解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

    成功就是目标:了解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 有一个25岁的小伙子,因为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他跑来向柯维咨询。他对自己的生活目标是:找一个称心如意的工作,改善自己的生活处境。他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