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以及方法论,学习马哲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以及方法论,学习马哲的意义。
答: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哲学的任务是研究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中普遍起作用的最一般的规律,这也就使哲学真正成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个是哲学发展上的一个革命的变革。
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具体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普遍本质和一般规律的科学,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并要继续从具体科学的最新成果中吸取养料来丰富自己,又为各门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所引起的哲学史上的革命变革,还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容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辨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那里,黑格尔的辩证法得到了真正的改造,真正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生产劳动的观点、社会时间观点的提出,不仅正确地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同时也正确地解决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这样使辨证唯物的自然观和历史观得到了充分的统一,从根本上改造了旧唯物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实践为基础,它来自实践,又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性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特点,又是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根本标志。马克思哲学正是在实践中不仅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而且在实践中实现了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表现在:它是客观世界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概括;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观点;以实践观点为基础的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革命性反映无产阶级的阶级性,是“批判的武器”——改造世界的哲学。
总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哲学,它正确地反映了自然、社会以及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进而为无产阶级能动改造时间提供了思想武器。
学习马哲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可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人活在现实世界里,必然要对世界有一个基本的看法,这就是世界观。它规定着人的一切社会活动的基本方向。作为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生观是人们依据一定的世界观和实践经验而形成的对人生重大问题根本看法和态度。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可能自发形成的,学习并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培养和确定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途径。
可以给我们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的方法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分析和解决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所面临的各种复杂问题,提高我们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觉性,减少盲目性。
有利于从世界观高度提高人们的政治素质、思维水平和人生境界,增强人们的工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哲学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有指导作用,它以高度概括的理论形式反映现实,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适用性,它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服务与实践,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为人们提供一些原则。可以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第二篇: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
哲学世界观与方法论总结
唯物论: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规律和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有争议,有人认为应该放进辩证法)〖原理内容〗:所谓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但人在规律面前又不是无能为力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1.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违背规律。一旦违背客观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2.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于人类。辩证法: 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主观臆想的。〖方法论〗: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联系具有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有三层含义: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即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其二,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出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其三,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个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缓解,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念,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发展的观点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之中,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历史。发展是前进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用发展的观点去看问题。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是指事物或者事物之间的对立和统一及其关系。简言之,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两重属性。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方法论〗: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从对立中把握同一,从同一中把握对立。 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即所谓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方法论〗:要求我们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事物,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各有不同特点;三是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不断实现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主要矛盾和和次要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超纲,理解即可)
〖原理内容〗: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就是主要矛盾。其他处于从属地位、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则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抓重点、抓中心、抓关键,又不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统筹兼顾。
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超纲,理解即可)
〖原理内容〗:每一个矛盾中的两个方面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其中,处于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方面叫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处于被支配地位的方面叫矛盾的次要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重视主流,但又不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即支流。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原理(超纲,理解即可)、〖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的过程中处于支配作用,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主次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事物的性质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矛盾的主次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体,因而事物的变化表现为量变和质变两种运动状态。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的质的相对稳定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的连续性。质变是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区分量变和质变的根本标志是事物的变化是否超出度,在度的范围内的变化是量变,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1.要重视量的积累2.要不失时机的促成飞跃3.要把握好度的界限,防止过犹不及 辩证否定观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事物内部都存在着肯定因素和否定因素。肯定因素是维持现存事物存在的因素,否定因素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因素。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它是旧事物向新事物的转变,是从旧质到新质的飞跃。只有经过否定,旧事物才能向新事物转变。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
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方法论〗:要求我们:1.对一切事物采取科学的分析态度,要同时看到事物的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在肯定中看到否定,在否定中看到肯定;2.不能奢望什么事情都是径情直遂、一帆风顺的,要善于洞察事物发展中的各种可能性,充分估计其困难和曲折,经得起困难和挫折的考验,坚定信心,知难而上,开辟前进的道路。 原因和结果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原因和结果是揭示事物的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客观世界到处都存在着引起与被引起的普遍联系,辩证法把这种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称为因果关系。其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叫原因,而被某种现象所引起的现象叫结果。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辩证的:第一,原因和结果的区分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第二,原因和结果相互作用,原因产生结果,结果反过来影响原因,互为因果。第三,原因和结果互相渗透,结果存在
于原因之中,原因表现在结果之中。第四.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是复杂多样的,有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异因同果、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辩证地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分析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原因及其不同结果,可以增强人们活动的自觉性、预测性和调控性。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必然性和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必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发生、确定不移的趋势。偶然性是指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并非确定发生的,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可以这样出现,也可以那样出现的不确定的趋势。必然性和偶然性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二者是有区别的:它们产生和形成的原因不同,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偶然性产生于非根本矛盾和外部条件;它们的表现形式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过程中比较稳定、时空上比较确定,是同类事物普遍具有的发展趋势,偶然性则是不稳定的、暂时的、不确定的,是事物发展中的个别表现;它们在事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必然性在事物发展中居于支配地位,决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对发展的必然过程起促进或延缓作用,使发展的确定趋势带有一定的特点和偏差。另一方面,必然性和偶然性又是统一的:必然性存在于偶然性之中,通过大量的偶然性表现出来,并为自己开辟道路;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受必然性的支配,偶然性是必然性的表现形式和补充;必然性和偶然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重视事物发展的必然性,把握事物发展的总趋势,又要善于从偶然中发现必然,把握有利于事物发展的机遇。 可能性和现实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可能性和现实性是揭示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可能性是指事物发展过程中潜在的东西,是包含在事物中并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现实性是指已经产生出来的有内在根据、合乎必然性的存在。把握事物的可能性,要注意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现实的可能性和抽象(非现实)的可能性、好的可能性和坏的可能性。现实性和可能性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没有现实就没有可能,反过来,没有可能就没有现实,它们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人们立足现实,展望未来,注意分析事物发展的各种可能,发挥主观能动性,做好应对不利情况的准备,争取实现好的可能。
现象和本质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和本质也是既对立又统一的。一方面,现象和本质是有区别的。现象是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人们可通过感官感知,本质则是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根本性质,只有靠人的理性思维才能把握;现象是个别的、具体的,而本质是一般的、共同的;现象是多变的,本质则是相对稳定的;现象是生动、丰富的,本质是比较深刻、单纯的。现象有真象和假象之分,假象与错觉不是一回事。另一方面,现象和本质又是统一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任何本质都是通过现象表现出来,没有不表现为现象的本质;任何现象都从一定的方面表现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外部表现,即使假象也是本质的表现。
〖方法论〗:要求我们不能停留于现象而必须透过现象揭示本质。 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索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内容是构成事物一切要素的总和,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形式是内容诸要素相互结合的结构和表现方式。内容和形式是相互依赖、不可分割的。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有一定的形式,任何形式也都有一定的内容,没有无内容的空洞的形式,也没有无形式的纯粹的内容。事物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事物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当形式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当形式不适合内容时,对内容的发展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既要重视内容,根据内容的需要决定形式的取舍、改造和创新;又要善于运用形式,发挥其积极作用,利用和创造必要的形式,适时地抛弃与内容不相适应的形式。认识论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
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2、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真理能指导人们提出实践活动的正确方案,因而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首先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应有权威,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还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做到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感性认识是认识的低级阶段,是人在实践中通过感官对事物外部形态的直接的、具体的反映,它包括感觉、知觉、表象三种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通过思维对事物内部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以及假说和理论等形式。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实现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1.要勇于实践,深入调査,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2。必须经过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工制作,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真理绝对性和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方法论〗:以科学的态度对待一切真理,既要反对绝对主^又要反对相对主义。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就要正确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辩证关系,对马克思主义既要坚持、又要发展,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反对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僵死的教条或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这两种错误倾向。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价值观是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大的导向作用。表现在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对人生道路的选择等方面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导向作用。
〖方法论〗: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牢固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观,正确处理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国家利益三者之间的关系。 真理与价值的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有区别的:①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价值原则侧审于主体性;②真理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客观制约性.价值原则主要表明人的活动中的目的性;③真理原则体现了社会活动中的统一性,价值原则休现了社会活动中的多样性。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差异和矛盾,说明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之间具有矛盾性。这种矛盾,一方面给人类的生活、活动造成了困难和困境;另一方面,这种矛盾的不断出现和解决又不断地推动着人类实践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 真理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人类活动的内在矛盾,真理与价值的统一是人类活动的内在要求。
真理和价值统一于人类的实践活动之中。〖方法论〗: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首先,成功的实践必然是以真理和价值的统一为前提的。任何成功的实践都必然是既遵循真理尺度,又符合价值尺度,并将二者统一起来的结果。其次,价值的形成和实现以坚持真理为前提,而真理又必然是具有价值的,,最后,真理和价值在实践和认识活动中是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的。人们在实践中通过真理与价值的相互引导、相互结合、相互过渡来实现真理和价值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任何真理都是相对于特定的过程来说的,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方法论〗:理论上宣告了唯心史观的破产,使对社会历史的研究真正成为科学。在实践中,要尊重社会实际,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要确立先进的正确的社会意识,反对落后的消极的社会意识,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两大基本规律的矛盾运动原理
〖原理内容〗: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就会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表明生产关系一定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2、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适合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反之,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表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发展的规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又一基本规律。
〖方法论〗: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点和矛盾分析方法,认识和把握阶级社会的各种现象;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调整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中不适应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发展的方面和环节,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原理
〖原理内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方法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我们的基本思想和根本方法。坚决反对脱离群众的倾向和作风。
第三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环境保护_马哲论文
环境保护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
从空中到地下,从地面到水面,各种环保新技术的应用,将正在如火如荼举行的上海世博会打造成为一届绿色的世博会。而汇集了各国环保理念的实际行动则让参观者大开眼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充满了整个世博园,人们通过对生活态度、理念的思考和畅想,描绘出一幅未来舒适住宅与怡人家居的美妙画卷。在画卷里,21世纪的住宅、居家、生活新思潮——节能、环保、绿色、和谐,如潮水般汹涌而来。
然而与此相对的却是现实中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08年的雪灾,汶川大地震,玉树地震,台湾88风灾,西南干旱,舟曲泥石流,俄罗斯大火持续肆虐、巴基斯坦持续强降雨、中欧多国暴雨成灾、阿根廷寒流冰冻„„在这些自然灾害的背后多多少少都有着人类行为的影子,让我们在用低碳平息地球的不满的同时,也需要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
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是在黑格尔客观唯心主义自然观与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抽象自然观基础上形成的。马克思十分重视自然生产力,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实质上看就是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
由于马克思始终把生产劳动看作是调整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手段,因此,这就意味着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时,不能离开生产环节而孤立地谈论如何处理废弃物的问题,而应该从生产活动的可持续性的角度出发,减少废弃物的排放,或者将其转换为有用的资源。那么,怎样去实现这种过程呢?马克思强调要“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这里,所谓“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人类本性的条件”,就是指社会制度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因为这是协调人与自然冲突的两个出路。从这里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学说中很早就预见并分析了工业革命可能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并对人类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合理控制人与自然界的物质变换很有信心。
2,我国现阶段环境保护思想
温家宝总理在第六次环保大会上提出了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三个转变”:一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二是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努力做到不欠新账,多还旧账,改变先污染后治理、边治理边破坏的状况。三是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自觉遵循经济规律和自然规律,提高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同步、并重、综合”这“三个转变”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和方向性,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转变。它是环境保护领域中实践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是环境保护领域具体化了的科学发展观。
历史性转变不是毕其功于一役,是一个相当长的矛盾、转变,再矛盾、再转变的过程。因此,历史性转变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就呈现了长期性、阶段性、针对性和艰巨性的鲜明特点。长期性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从客观上讲,当前我国环境形势十分严峻,解决起来不可能一蹴而就;另一方面,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对复杂问题的认识,往往要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甚至曲折反复,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才能逐步达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
3,科学发展
科学发展本质上是经济、环境保护、资源的对立统一体,不能绝对地把环境保护、资源、经济发展三者静止地、机械地对立起来,在一定条件下它们相互贯通、相互影响,可以实现良性发展。
发展在某种意义上就是燃烧。烧掉的是资源,留下的是污染,产生的是GDP。科学发展就是烧掉的资源越少越好,产生的污染越小越好,最好是零排放。实际上,环境保护、资源和经济发展是互相联系、互相作用、互相依赖、互相贯通的矛盾统一体。正如矛盾着的事物在一定条件可以转化一样,我们不能绝对地把环境保护、资源、经济发展三者所形成的矛盾统一体机械地对立起来,这个矛盾统一体在一定条件下,这个一定条件就是协调环境与经济关系,可以互相转化、互相贯通,向良性发展。烧掉的资源少,留下的污染小,GDP能搞多少算多少,搞得快比搞得慢好,搞得代价小比代价大好,这就是良性发展,就是科学发展,也是又好又快地发展。
4,在实践中探索
西方发达国家走过了先污染后治理、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老路,对这条老路造成的环境危害,甚至无法弥补的损失,曾进行过批判和反思,对环境问题也实践出了比较有效的做法:一是采取严厉的环境保护措施。二是建设完善的环境基础设施。三是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这些做法是人类文明共同的成果,人类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譬如震惊世界的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洛杉矶烟雾事件、1952年英国伦敦烟雾、1953年日本水俣病,我国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等。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为我所用,可以少走弯路,少付代价。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原理告诉我们,人类的认识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辩证规律。进一步说,人类的认识是随着社会实践不断由低级到高级,由浅入深,由片面到更多方面地发展的。我们可以在不断的认识和实践中对环境保护的规律认识得更加全面、更加深刻。
5,低碳减排,绿色生活
2010年“6·5”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低碳减排·绿色生活”,号召公众从我做起,推进污染减排,践行绿色生活,为建设生态文明、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贡献力量。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物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倡导低碳经济,有利于缓解我国经济发展的资源约束矛盾、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减少污染排放、探索环保新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倡导绿色生活,旨在向人们传递低碳生活理念,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使每一个公民、每一个家庭都成为环境保护的宣传者、实践者、推动者,自觉节俭消费,崇尚绿色生活,为低碳减排贡献力量。
在今年3月出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低碳技术、智能电网、森林碳汇、三网融合”这些新名词。这些新科技、新理念承载的是人们对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期待,报告中用“刻不容缓”这样四个字来强调这一转变的紧迫性。
2009年,政府安排200亿元技改专项资金支持4441个技改项目,下大力气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关停小火电机组2617万千瓦,淘汰落后炼钢产能1691万吨,炼铁产能2113万吨,水泥产能7416万吨,焦炭产能1809万吨。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安排预算内资金、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等项目2983个。
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引导人们走上持续、和谐、发展的文明之路。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相互依从、相互促进、共生共荣,追求人与生态和谐。生态文明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污染控制和生态恢复,是对工业文明弊端的扬弃,是不断探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过程。
在自然界中,人类无论怎样推进自己的文明,都无法摆脱文明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文明的约束。自然环境的衰落,也必将是人类文明的衰落。科学界的评估,政治界的觉醒,只是为呻吟的地球把了脉,而要彻底医治好地球的伤痛,必须要有每一个地球公民的参与和行动,这是责任,更是义务。
世博会展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愿望,预示着将来。科技在发展,技术在提高,只要大家一起努力,从身边的小事做起,梦想就会实现。
2、“三网”融合:是指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互联网融合发展,实现三网互联互通、资源共享,为用户提供话音、数据和广播电视等多种服务。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对于提高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多样的生产、生活服务需求,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具有重要意义。
4、森林碳汇:是指森林系统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森林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并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
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制定并实施十大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鼓励企业加快技术改造。重点行业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下大力气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关停小火电机组2617万千瓦,淘汰落后的炼钢产能1691万吨、炼铁产能2113万吨、水泥产能7416万吨、焦炭产能1809万吨。加快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央财政用于科技的支出1512亿元,增长30%。积极支持自主创新产品推广应用,清洁能源、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一批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新建铁路投入运营5557公里,高速公路新建通车4719公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加快,新建、改扩建民用机场35个;新增发电装机8970万千瓦,西气东输二线西段工程实现供气,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加快推进,6183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开工建设。
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扎实推进。安排预算内资金,支持重点节能工程、循环经济等项目2983个;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推广节能空调500多万台、高效照明灯具1.5亿只。继续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完成造林58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到20.36%。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8万平方公里。加强“三河三湖”等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工业废水废气废渣治理。“十一五”前四年累计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4.38%,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9.66%和13.14%。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和政策措施。气象预报预警和地震监测工作得到加强,灾害防御能力不断提升。
濮存昕 全国政协委员:
低碳也好,节能减排也好,我们提倡节约也好,应该在生活中逐渐逐渐养成一种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我们从个人行为上参与这个低碳生活。
洪浩 全国人大代表:
“低碳”是我们上海世博会在筹办过程中间,一直秉持的一条重要的原则,在世博会后,我们还要继续开展广泛的绿色行动。
解说:
“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为了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发展方式,纷纷提交了议案和提案。王永庆 全国政协委员:
我那个提案主要内容,就是用税收来抑制低碳消费。就会引导这些企业和个人,向低碳的经济、向低碳的产品发展,逐渐杜绝高污染、高排放的这种产品。
赵林中 全国人大代表:
我要提一个建议,这个建议就是对“低碳经济”这种新的名词出来的时候,我们国家有关部门有责任要出台一个,要弄清楚什么是低碳经济,什么是新能源产业。
解说:
现在,发展低碳经济、转变发展方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一些地方和企业已经从中尝到了甜头。金志国 全国人大代表:
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几年前就研发了这样一个采集回收技术,使发酵过程中的二氧化碳能够转换到后端所利用,既减少了排放,又降低了成本,使经济效益获得了非常好的一个改观。下来我们连续三四年累计节约,每年节约四千多万元。
朱以庄 全国人大代表:
重要的是进行一个产业链条的延伸,拉长产业链,把原来一些三废的排放进行有效地利用,它就成为宝贝。所以经过这样一些调整,我们已经尝到了实施循环经济的一些甜头和效益,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按照这个路子走下去,而且把它做
得更实、更有实效。王培廷 全国人大代表:
进一步加大转方式、调结构的力度,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走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就是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建设全防全控的防范体系、高效的环境治理体系、完善的环境政策法规标准制度体系、完备的环境管理体系,努力形成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抓好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让江河湖海休养生息,恢复生机。归根结底,我们中国特色环境保护新道路就是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人与自然关系和谐的文明道路
第四篇: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发布时间: 2008-1-5 20:28:19 被阅览数: 1421 次
文字 〖 大 中 小 〗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意义
1、坚定政治信念,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在大学的所有课程中,只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集体讨论确定。为什么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有这么高的政治待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有助于我们坚定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人的政治的坚定,来自于理论的坚定,理论的混乱必然导致政治的动摇。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念,核心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中精辟地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在联系。他说:
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自动滚屏 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这一基本原理的运用和阐发。
2、锻炼思维能力,即锻炼人们的理论思维能力
人们的思维活动一般有两种,一是形象思维或具象思维,二是理论思维或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简单地说,形象思维是指借助于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形象进行的思维活动,如儿童学习中的思维活动,文学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理论思维是指借助于抽象概念而进行的思维活动,因而又叫概念思维。
科学研究和哲学研究中使用的主要是理论思维。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要求的辩证思维是最高形式的理论思维,因为辩证思维活动中所借助的概念是最抽象、最一般的概念,所思考的问题是宇宙人生最普遍最一般的问题。
对于理论思维的重要性,恩格斯说过一句名言:“一个民族想要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
如何发展理论思维能力?恩格斯也说过一句名言:“理论思维仅仅是一种天赋的能力。这种能力必须加以发展和锻炼,而为了这种锻炼,除了学习以往的哲学,直到现在还没有别的手段。”
3、提高精神境界,即帮助确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国哲学家冯友兰先生说,人有四种精神境界:一是自然境界,即一切顺从本性或习惯,对宇宙人生毫无觉察;二是功利境界,即为私、为个人的利益而生活;三是道德境界,即为公、为社会的利益而生活。这种境界的人能够实现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四是天地境界,即觉察宇宙本质,顿悟人生意义,领会人与自然的关系。这种境界的人不仅能够使得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而且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前两种境界是人类实践的自发产物,后两种境界必须借助于后天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四种精神境界实际上是四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用在于帮助人们不断地从自然境界和功利境界中提升出来,逐步达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确立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提供科学方法,即提供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首先是世界观,提供对世界发展普遍规律的认识和观点,同时又是方法论,为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最一般方法。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讲的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在我们的实际工作中具体表现为实事求是方法与主观主义方法的对立。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论上要求我们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在实践上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防止和反对本本主义、教条主义方法、“两个凡是”、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5、丰富精神生活,即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人的生活区别于动物生活的地方在于,人不仅追求丰裕的物质生活,还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为此,就必须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要深刻了解一个民族文化,就必须懂得一个民族的哲学,因为哲学是民族文化的核心、精髓和支柱。
对此,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曾经打了这样一个比喻,来说明哲学与文化的关系。他说:哲学好比神庙中的神,一个有文化的民族如果没有哲学,就像一座装修得富丽堂皇的神庙没有神一样。事实上,哲学对人类文化的形成、变迁和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在西方,最初的古希腊哲学与科学融为一体,后来从柏拉图哲学和亚里士多德哲学中孕育了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到了近代又从哲学大家庭中分化、独立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等具体科学。不了解西方哲学,就不了解西方的各们科学的产生和发展。
在中国,古代哲学最有影响的是儒学、道学和释学。这三家哲学派别都以各种方式与政治、道德和人生紧密结合,形成中国所特有的政治哲学、道德哲学和人生哲学。就是说,许多哲学观点不仅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法律规定、社会的道德准则,也是人生必须达到或追求的目标。并通过这种渗透(tou)对中国古代的诗歌、绘画、音乐、书法、建筑、医学以及气功等产生了深远的的影响。比如中国的绘画,在内容和风格上与西洋画有很大的不同。国画的最高成就是山水画,西洋画的最高成就是人物画;国画重在写意,借景抒(shu)情,西洋画重在写实,真实模仿;国画强调直觉、顿悟,西洋画强调理性和逻辑。
所有这些不同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西方哲学世界观的差异。中国哲学世界观的一个核心思想是“天人合一”,西方哲学世界观的一个核心思想“天人二分”。中国古代各种艺术形式都以不同的方式来表现“天人合一”的世界观,西方的各种艺术则以不同的方式来表达“天人二分”和“人定胜天”的哲学理想。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思想最早存在于古希腊哲学中,苏格拉底就要求人要认识自己,而不要仅仅关注自然。基督教的《圣经》说神用泥土造出了亚当,让他一个人在伊甸园中生活,并把自然界所有动物都由他驱使。这里,亚当听从神的旨意,而动物听从亚当的旨意。到了文艺复兴以后,培根更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知识是什么力量?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控制自然的力量。而工业革命更是表现了人对自然的实际控制的伟大力量。
(二)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
总的说来,就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具体地说,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认真系统地读书,掌握理论。一是要处理“全”与“精”的关系;二是正确处理“读”与“思”的关系,所谓学而不思则罔(wang),思而不学则怠;三是正确处理“原著”和教科书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论”与“史”的关系;五是正确处理“专”与“非专”的关系。
第二,密切联系实际,注重应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方法。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特点和我们学习理论的根本目的决定的。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水平高低,主要的并不是看一个人背诵了多少哲学观念、观点,而是看你用哲学理论和方法分析解决了多少理论和实践问题。解决得越多,解释得越深刻,水平就越高。
第三,反对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学习态度。
哲学从来就不能给人带来实际功用和经济政治利益,相反,哲学往往由于揭露时弊、揭穿虚伪,批判迷信、抛弃教条而给人带来危险和清贫。躺在书本上学不好马克思主义哲学,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寻找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确切答案。哲学既不能自视清高,远离政治和实际生活,又不能拔高自己,以为无所不能。
第五篇: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的方法论意义
谈谈《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的方法论意义
尹汉宁
《 人民日报 》(2014年01月20日16 版)
总书记指出,学习和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正确的方法论,始终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建设的重大任务。中宣部理论局组织编写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党员干部读本)》(以下简称《十讲》),紧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紧贴党员干部思想和工作实际,深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受广大党员干部欢迎。初读《十讲》,感悟良多,想侧重从《十讲》中有关方法论的阐释、尤其是从其中的7个方法入手,谈一些学习体会。
一是深入实践的方法。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哲学史上革命性变革的显著标志。《十讲》深刻论证了“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命题,深入分析了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社会实践的新趋势、新特点,深刻批判了新教条主义和实用主义的错误。新教条主义从西方“本本”出发,“照抄照搬西方理论,表面看新鲜诱人,事实上削足适履,误国误民”;实用主义貌似重视理论联系实际,但往往是“从某种主观需要出发,断章取义、寻章摘句,把严密完整的理论分割成只言片语,硬套到实践上去,恰恰窒息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十讲》指出,实事求是是对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概括,贯穿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价值论和历史观之中,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十讲》还对“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作了深入阐发,指出要分清实际中的现象与本质、形式与内容、局部与全局、主流与支流、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把握事物的本质、内容、全局、主流、必然和趋势,反对主观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坚持实践的观点,注重深入实践的方法,有利于把思想方法搞对头,有利于端正学风、作风。
二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我们分析任何事物,都要从历史的联系和发展中去把握。《十讲》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观点,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紧密联系在一起进行分析,深刻指出中国经过新民主主义阶段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实行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历史的必然。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进行了哲学解读,又为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学理支撑。该书还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分析了历史条件对历史人物的深刻影响,历史活动与人民群众的内在关联,以及评价人物和事件必须坚持历史标准等。
三是系统思维的方法。系统性是事物的基本属性。现代社会实践和科学的发展使联系的系统性得到了进一步具体化和深化。《十讲》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出发论述联系的系统性,并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实际阐述系统思维方法。谈到系统思维的结构性时,《十讲》联系改革开放初期的实际情况,分析指出,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人员、土地、生产资料都没有什么变化,但由于生产组织结构改变了,结果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谈到系统思维的层次性时,强调“顶层设计”对于深化改革的重要性;谈到系统思维的开放性时,指出其对于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重要方法论意义。在此基础上,《十讲》提出了如何实现系统优化的问题,指出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人民群众的承受程度统一起来,使改革发展稳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十讲》还明确指出,运用系统思维认识和解决问题,在实际中就是要坚持统筹兼顾的方法,要立足整体、总揽全局,加强顶层设计,注重探索试验,处理好全局与局部的关系、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集中统一与因地制宜的关系,弄清楚大道理与小道理,使经济社会发展既有生机活力,又协调有序。
四是矛盾分析的方法。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矛盾分析方法是把握事物规律、推动工作和事业发展的根本方法。《十讲》在对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普遍性与特殊性作出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指出要把握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矛盾方面和次要矛盾方面,即在实际工作中坚持唯物辩证法的“两点论”和“重点论”。进而指出运用矛盾分析方法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根本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避免用抽象的概念和原则代替对具体事物本身的具体分析。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模式,必须依据中国国情走自己的路。
五是底线思维的方法。任何事物都是质与量的统一体,其统一体现在“度”这个范畴之中。底线思维是适度原则的体现。《十讲》运用质量互变原理分析改革开放也是一个由量变引起质变的飞跃过程,指出社会主义建设是渐进性与飞跃性的统一。因此,办事情、作决策,不能走极端,要“注意分寸”“掌握火候”,也就是要“适度”。“底线思维”是“底”与“顶”两个关节点的对立统一。守住法律底线、政策底线、利益底线、道德底线等,才能达到事业的顶点;胸无大志,没有攀登高峰的目标,“底”线也就守不住。分析变化中的形势,要从最坏处准备,争取最好的结果。比如就业、物价、社保,要充分考虑弱势群体,用底线思维,保“基本”。又比如对利益关系进行调整,要用底线思维寻找最大公约数,牢牢把握工作的主动权。
六是密切联系群众的方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十讲》深刻论述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观点,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进而指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是领导工作的基本方法。这一方法要求“两个结合”,即一般和个别相结合、领导与群众相结合。领导群众的基本方式是说服,而绝不是命令;领导干部不能不顾现实与可能,跑得太前,成为冒进主义者;也不能落在群众的后面,成为尾巴主义者。
七是调查研究的方法。调查研究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的具体体现,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客观规律的具体途径。《十讲》翔实列举了“眼睛向下”“有的放矢”“亲自出马”“解剖麻雀”“全面调查”“由表及里”等具体方法,并提出了运用媒体、网络、问卷等间接手段,以及掌握经济学、法学、政治学、社会学、统计学等专业理论等问题。要求走出机关门,走进百姓家,面对面、手拉手、心贴心,做到亲知、真知、深知,在深入的调研中向人民群众学习,获取规律性认识。
以上的7个方法,只是本书一部分内容。总之,《十讲》改变了以往哲学教科书仅以理论逻辑建构体系的做法,始终紧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际、改革开放实际和党员干部思想实际展开阐述,为党员干部提供了一份思想方法、工作方法清单,使抽象的理论具体而鲜活,是推动全党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部理论力作。
(作者为湖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