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时间:2019-05-11 23:19: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第一篇: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要求

1.物质决定意识的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使主观符合客观。反对主观主义。

2.意识的反作用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对事物发展进程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歪曲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意识则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一定要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既要反对否认意识能动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又要反对片面夸大意识能动作用的唯心主义错误。

3.物质和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又具有能动作用。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方针政策、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使主观符合客观;另一方面,又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4.事物是普遍联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客观性、多样性。

【方法论要求】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对事物的联系进行具体分析,反对形而上学孤立地看问题。

5.因果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原因是引起某种现象产生的现象,结果是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在每事每物的具体因果联系中,原因和结果有严格区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因果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条件性。

【方法论要求】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是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进行科学研究的前提;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联系,才能提高人们活动的自觉性和预见性,反对倒因为果,倒果为因。

6.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各个局部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局部离不开整体,全局高于局部。二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树立整体观念和全局思想。

7.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无限变化和永恒发展着的物质世界。发展就是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过程。

【方法论要求】用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要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着的过程,要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处的阶段和地位;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8.规律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是不可违抗的。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反对不讲科学,不顾客观规律的冒险蛮干的主观主义。

9.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的原理

【原理内容】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离不开运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运动离不开物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离开运动谈物质或离开物质谈运动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10.运动和静止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辩证唯物主义在肯定物质是运动的同时,也承认静止的存在,运动是无条件的、绝对的;静止是有条件的、相对的,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要用运动、变化、发展的观点观察和处理问题,又要看到事物相对静止的存在。

1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叫矛盾,即对立统一。矛盾的存在是普遍的,又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盾。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面性。

12.矛盾的特殊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是世界上诸种事物之所以千差万别的原因,是构成这个事物区别其它事物的特殊本质。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反对千篇一律,生搬硬套的做法。

1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共性)和特殊性(个性)是不可分割的,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不是凝固不变的,在不同的场合又是可以变化的。

14.主次矛盾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互相依赖、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主要矛盾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规定或影响着其它矛盾的存在和发展;次要矛盾反过来也会影响主要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不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又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15.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矛盾的次要方面处于被支配地位不起主导作用,但它是事物发展不可缺少的因素。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二者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它们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看问题时,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弄清事物的性质。

16.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原理

【原理内容】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相互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两点是有重点的两点,重点是两点中的重点,离开两点谈重点或离开重点谈两点,都是错误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应该把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起来,看问题、办事情,既要全面,又要善于抓住重点和主流。

17.内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观察事物、分析问题时,既要看到内因,又要看到外因,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反对忽视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影响,反对否认内因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决定作用的错误观点。

18.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首先都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当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又必然会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不断地经过量变——质变——新的量变——新的质变这两种状态的循环往复、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永不停息地向前发展。

【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坚持适度原则,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反对忽视量的积累,急于求成,盲目蛮干;反对忽视质的飞跃,条件具备时瞻前顾后,畏缩不前,贻误时机。

19.事物发展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相统一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在前进中有曲折,在曲折中向前进,是一切新事物发展的途径。

【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第一,要正确对待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前进中遇到的困难;第二,要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曲折;第三,要准备走曲折的路,满腔热情地支持社会主义事业,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坚持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的原理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唯物辩证法主张用联系、发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它根本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把事物变化的原因归结为外部力量的推动,因而看不到事物的联系、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它要求我们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观察分析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看问题,努力防止和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和绝对化。

21.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方法论要求】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做到主观和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反对只强调规律的客观性,否认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形而上学观点,也反对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否认规律客观性的唯心主义。

22.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原理

【原理内容】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深度上讲,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讲,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变化上讲,认识必须向前推移,认识是无止境的。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不能把认识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浅偿辄止,而是在实践基础上随着客观实际的变化,把认识向前推移。反对满足现状不求甚解、静止的观点。

23.现象和本质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无论是哪个领域的事物,无论是简单的事物还是复杂的事物,都有自己的现象,也都有自己的本质。现象和本质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一方面,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另一方面,现象也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现象的根据在于本质。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不能脱离现象凭空地去认识事物的本质,也不能使认识停留在表面现象上,而是要透过现象把握本质。

2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一方面,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另一方面,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既要大胆实践,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又要善于思考,对占有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从个别现象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形成理性认识。

25.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原理

【原理内容】实现认识的根本任务,进行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分析与综合是密不可分的,我们既要在综合指导下进行深入分析,又要注意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

【方法论要求】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培养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坚持分析与综合相结合,反对把二者割裂开来。

26.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

【原理内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和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和变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革命的、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落后的、反动的、不科学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

【方法论要求】这一原理要求我们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既要认识到社会存在的决定作用,要从社会实际出发。又要认识到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克服错误的社会意识。反对割裂二者关系,既反对片面夸大社会意识能动作用,否认社会存在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又反对否认社会意识能动性的形而上学。

第二篇:高中政治 马哲原理方法论归纳

一、唯物辨证法的联系观

1、联系的普遍性

原理:联系是普遍的。(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联系;(2)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3)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联系的观点,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

原理:联系是客观的。(1)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2)人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联系,切忌主观随意性。

3、联系的多样性

原理:(1)事物的来联系是多种多样的;(2)人们容易看到直接的、表面的和眼前的联系,忽视间接的、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的辨证关系

原理:整体和部分是相互联系、密不可分的。(1)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2)整体处于主导地位,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到部分。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1)树立全局观念,立足全局,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从而达到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重视部分的作用,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的方法

原理:(1)系统是由相互联系的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2)系统的基本特征是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要求我们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1)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2)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3)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4)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二、唯物辨证法的发展观

1、发展的普遍性和实质

原理:(1)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我们树立发展的观点,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支持新事物的发展。

2、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

前进性: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它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产生的。

(1)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和腐朽的东西;(2)汲取了旧事物中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3)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曲折性:事物发展的道路是曲折的。(1)新事物的发展总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2)新事物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弱点和不完善的地方,人们对新事物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3)旧事物在开始的时候往往比较强大,总是顽强抵抗和极力扼杀新事物。

方法论:要求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做好充分打扰思想准备,不断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

3、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原理: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方法论:(1)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2)要果断地

抓住时机,促成质变,实现事物的飞跃和发展。

三、唯物辨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

1、对立统一规律

原理:(1)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两个方面;(2)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方法论:要求我们坚持两点论、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全面分析方法看问题。

2、矛盾的普遍性

原理: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方法论:要求我们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3、矛盾的特殊性

原理:(1)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2)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3)形成了事物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

方法论: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

原理:(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①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②特殊性包含着普遍性;(2)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5、主次矛盾的辩证关系

主要矛盾的重要性原理:主要矛盾在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

主次矛盾关系原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6、矛盾的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主要方面的重要性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在事物的发展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主导作用。

方法论:要求我们看问题、办事情要抓住重点。

主次方面关系原理:矛盾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既相互排斥,又相互依赖,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

四、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1、辩证否定观

原理:(1)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2)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3)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4)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方法论:辩证法的本质是革命的、批判的、创新的。要求我们必须树立革命的、批判的精神和创新的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于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时间的穿那个新与发展。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方法论: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3、创新是名族进步的灵魂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第三篇:2014马哲原理复习提纲(最终)

2014原理复习提纲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渊源

2、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基本问题,物质及其属性,意识的本质,意识的能动作用,正确发挥意识能动作用的客观前提,世界的物质统一性,联系及其性质,质变量变辩证关系及其区分标志,矛盾及其基本属性,事物发展的周期性,发展及其实质,辩证唯物主义的否定观,矛盾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3、认识及其本质,认识的不断反复,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根本区别,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实践及其分类,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及其基本形式,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成为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原因

4、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国家的类型及本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分类,社会改革的目的,阶级与阶级斗争,科学技术,人民群众,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及其关系,生产力范畴,社会基本矛盾,生产方式,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社会政治结构的核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杰出人物

5、商品,价值与使用价值,交换价值,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商品经济的规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方法,社会发展动力,产业资本的划分及依据,资本主义国家的职能及本质,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实质,资本主义国家选举的实质,资产阶级意识形态,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6、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本质,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后果,金融寡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垄断与竞争,垄断的原因及特点,垄断价格,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新变化主要表现,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与实质,资本社会化的最高形式,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进步性,金融寡头是断垄资本主义国家事实上的统治者,垄断的形式

7、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主要依据,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具体途径,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实现由空想到科学发展的标志,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

第四篇:马哲原理试题

一、单选

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是其()A.理论基础 B.核心内容 C.指导原则 D.前提条件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马克思主义直接理论来源的是()A.德国古典哲学 B.法国启蒙思想

C.英国古典经济学 D.英法两国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3.对物质和意识哪个是第一性问题,形成了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这两大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C.一元论和二元论 D.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5.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内容和形式相互作用规律 B.否定之否定规律

C.对立统一规律 D.质量互变规律

6.人们正确发挥主观能动作用的根本途径是()

A.认识客观规律 B.制定周密计划

C.依靠广大群众 D.参加社会实践

7.下列选项正确表述了认识的客体的含义的是()A.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实践和认识的对象

B.认识的客体是主体创造出来的对象

C.认识的客体是一切客观事物 D.认识的客体是整个外部自然界

8.下列选项中,正确表述一个完整认识过程的是()A.感觉知觉表象 B.概念判断推理

C.实践——认识——实践 D.意识——物质——意识 9.一种理论是不是真理,根本之点是看它()A.是否与已有的理论相一致 B.是否与客观实际相一致 C.是否说得清楚明白 D.是否被大多数人承认

10.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A.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B.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C.生产力的不同水平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11.生产方式是()A.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的统一 B.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C.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12.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

A.基本动力 B.最终动力 C.直接动力 D.唯一动力 13.社会革命的最深刻根源在于()

A.社会基本矛盾的激化 B.先进思想的传播

C.英雄人物的组织 D.人口数量的增多

14.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B.最多劳动时间

C.个别劳动时间 D.最少劳动时间

15.商品经济的基本经济规律是

A.自由竞争规律 B.追求垄断利润规律

C.货币流通规律 D.价值规律 l6.根据资本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可以把全部资本划分为()A.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 B.职能资本与货币资本

C.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D.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1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A.使用价值 B.剩余价值 C.价值 D.交换价值

18.下列选项中,属于君主立宪制类型的是()A.合议制和专制独裁制 B.合议制和二元君主制

C.议会君主制和二元君主制 D.专制独裁制和二元君主制 19.生产资料的购买时间属于()A.运输时间 B.劳动时间 C.非劳动时间 D.流通时间 20.资本主义不同生产部门之间的竞争会导致()A.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变化 B.平均利润的形成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质的变化 D.全社会的利润总量小于剩余价值总量

21.下列关于利息率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它的最低界限不能等于零 B.通常在平均利润率和零之间变动

C.由国家的习惯和法律传统决定

D.与平均利润率和企业利润率按相同比例变动

22.资本主义绝对地租形成的原因是()

A.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私有权垄断

B.资本主义农业中的土地经营权垄断

C.农业资本有机构成低于社会平均资本有机构成

D.土地肥沃程度及地理位置的差别 23.决定股票价格的基本因素是()A.股息和贷款利息率 B.股息和汇率

C.股息和存款利息率 D.存款利息率和贷款利息率 24.从资本形态来看,资本输出的形式主要是()A.借贷资本输出和商业资本输出 B.借贷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C.商业资本输出和生产资本输出 D.借贷资本输出和职能资本输出

25.当代国际垄断组织保证其垄断统治和垄断利益的最主要形式是()A.卡特尔和托拉斯 B.辛迪加和托拉斯

C.跨国公司和国际垄断同盟 D.跨国公司和托拉斯

26.当代资本主义所发生的许

多新变化属于()

A.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改变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性质的根本改变

C.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爆发式质变

D.资本主义总量变过程中的阶段性部分质变

27.提出并实施新经济政策的是()A.列宁 B.恩格斯 C.马克思 D.斯大林 28.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最高纲领和最终奋斗目标是()A.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B.实现共产主义

C.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D.使工人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29.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A.波兰人民共和国 B.巴黎公社 C.苏维埃俄国 D.中华人民共和国

30.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A.人民当家作主 B.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和压迫 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二、多选

31.下列选项中,说明要坚持适度原则的有()A.因地制宜 B.掌握火候 C.注意分寸 D.适可而止 3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主要表现在()A.实践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

B.实践不断为认识发展提供经验材料

C.实践不断为人们提供新的认识工具

D.实践不断提高人们的认识能力

33.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表现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A.产生 B.性质

C.具体特点 D.变化发展 34.人民群众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主要表现为()A.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实现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历史

3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包括()

A.维持劳动者自身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B.劳动者繁衍后代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

C.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D.劳动者用于娱乐消费所支出的费用

37.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表现为()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公有制

C.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D.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 38.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有()A.金融寡头

B.国家直接掌握的垄断资本 C.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内部的结合

D.国家和私人资本在企业外部的结合

39.无产阶级革命的广泛性、彻底性和深刻性在于()

A.它要消灭私有制,建立公有制

B.它最终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剥削和阶级统治 C.它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 D.它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 40.共产主义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的有利条件有()A.劳动成为解放人而非奴役人的手段

B.劳动者成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

C.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和社会需要自由选择职业 D.全民教育的普及使人们的潜能和爱好得到充分发挥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第七章 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的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

A.《共产党宣言》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A.是矛盾的 B.是两回事

C.是有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

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进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

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追求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社会发展的()

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种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1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

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单项选择题答案】

1.D

2.B

3.A

4.A

5.B

6.D

7.C

8.C

9.D

10.D

11.D

12.A

13.D

14.A

15.D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规律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3.下列现象属于共产主义

社会特征的有()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5.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

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6.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

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盲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

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7.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

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

B.获得绝对自由

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

放出来

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8.人的全面发展是指()

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9.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A.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B.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

C.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

D.有其历史局限性

10.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

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

1.ABCD

2.ABC

3.ACD

4.BCD

5.ABCD

6.BCD

7.CD

8.ABC

9.BCD

10.ABCD 1.下列提法正确的是()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B.只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

D.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

2.“通过批判旧世界来发现新世界”是()

A.空想社会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B.马克思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c.唯物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

D.唯心主义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

3.“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是()A.《共产党宣言)中的一段话

B.《共产主义原理)中的一段话

c.《哥达纲领批判》中的一段话

D.《资本论)中的一段话

4.“人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5.“物的依赖性关系”是()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c.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是()

A.资本主义社会以前的人的生存状态

B.资本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C.巳社会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D.共产主义社会之中的人的生存状态

7.“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A.是矛盾的B.是两回事

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8.“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

A.时间性概念

B.空间性概念

c.历史性概念

D.物质性概念

9.马克思主义认为,消灭“三大差别”的关键在于()A.消灭工业与农业的差别

B.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差别

c.消灭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

D.消灭利益差别

10.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A.原始社会的分配方式

B.阶级社会的分配方式

c.社会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D.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方式 11.在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

A.前者是个人的理想,后者是社会的目标

B.前者体现了个人价值,后者体现了社会价值

c.前者和后者是彼此独立的历史发展过程

D.前者和后者互为前提和基础

12.江泽民说:“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江泽民所说的“远大理想”是指()A.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B.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c.个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D.个人对将来职业的向往与

追求

13.下列属于自由王国社会状态的是()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共产主义社会

14.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社会发展的()A.两种不同的状态

B.两种不同的选择

c.两条不同的道路

D.两种不同的理想

15.自由王国是指人们()A.处于绝对自由的原始社会状态

B.不再受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的状态

c.允许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状态

D.摆脱了自然和社会关系的奴役,成为自己社会关系主人的状态

l.D2.B3.A4.A5.B6.D7.C8.C9.D10.D11.D12.A13.D14.A15.D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共产主义含义的有()

A.共产主义是一种科学理论

B.共产主义是一种现实运动

c.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制度

D.共产主义是一种社会理想

2.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与其他思想家预见未来社会的方法区别在于()

A.前者从客观规律出发,后者从理性出发

B.前者侧重于一般特征的揭示,后者侧重于详尽细节的描绘

c.前者通过批判旧世界发现新世界,后者凭空猜测无法知道的事情

D.前者是乐观主义的态度,后者是悲观主义的态度

3.下属现象中属于共产主义社会特征的有()

A.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需分配

B.社会财富极大丰富,消费品按劳分配

c.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的精神境界极大提高

D.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马克思和思格斯认为在共产主义社会将要消失的“三大差别”有()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差别

B.工业和农业的差别

c.城市与乡村的差别

D.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

5.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的根据是()A.以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为依据的

B.以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发展为依据的

c.可以用社会主又运动的实践来证明的

D.要靠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和发展来实现的

6.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和矗后实现共产主义的历史进程()A.离不开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能动性

B.离不开社会主义国家建设事业的发展

c.离不开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D.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7.作为社会历史范畴,自由王国是指()

A.人们不受任何制约的自由状态

B.人们完全认识了自然和社会历史的必然性

c.人们摆脱了旨目必然性的奴役而成为自己和社会关系的主人

D.共产主义的社会状态

8.下列属于必然王国社会状态的有()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9.下列选项属于人类解放含义的有()

A.完全摆脱自然力和社会关系

B.获得绝对自由

c.从自然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D.从社会必然性奴役下解放出来

10.人的全面发展是指()A.德、智、体、美、劳各方面都得到发展

B.人的需要的全面丰富和充分满足

c.个人潜力和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D.人的各种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11.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A.是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

B.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

c.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D.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互为前提

12.下列共同理想与远大理想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A.实现了共同理想也就实现了远大理想

B.实现共同理想是实现远大理想的必经阶段

c.实现远大理想是实现共同理

想的必然趋势和最终目的D.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是辩证统一的

13.社会主义按劳分配的原则()

A.实现了在分配上的真正平等

B默认劳动者不同的个人天赋

c.体现着等价交换原则

D.有其历史局限性

1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

A.现阶段我党的低级纲领

B.中华民族的共同理想

c.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D.通向共产主义的康庄大道

15.关于共产主义理想,下列提法正确的有()A.共产主义渺茫论

B.共产主义是能够实现的理想 c.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不应树立共产主义理想

D.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1.ABCD2.ABC3.ACD4.BCD5.ABCD6.ABCD7.BCD 8.ABCD9.CDlO.ABC11.ABCD12.BCD13.BCD14.ABCD 15.BD

第五篇:马哲原理哲理故事

一、唯物论部分: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2.望梅止渴、心灵手巧——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

3.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一切从实际出发。

4.掩耳盗铃;画饼充饥——错误:主观感觉决定客观存在,否认事物的客观存在。

5.闭门造车——做事主观,不从实际出发。

6.听天由命;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客观唯心主义世界观。

7.好高骛远——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的目标,主客观相脱离。

8.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死板、教条,不从实际出发,生搬硬套。

9.户枢不蠹,流水不腐;生命在于运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10.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物质的运动有其客观规律。

11.杞人忧天——否认物质运动规律的客观性,片面地看问题。

12.刻舟求剑——否认物质的绝对运动,不懂绝对静止的事物是没有的。

13.方生方死;朝令夕改——否认事物的相对稳定和静止。

14.人变一世,天变一时——事物既是运动发展的,又具有相对稳定性。

二、辩证唯物主义部分:

15.高瞻远瞩;高屋建瓴——要善于从整体上看问题。

16.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不从整体和长远方面看问题,局部关系也很难处理好。

17.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天外有天,山外有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唇齿想依;唇亡齿寒:无风不起浪——事物联系的普遍性。

18.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坐井观天——只见部分,不见整体,用形而上学的观点看问题。

19.竭泽而渔;杀鸡取卵——无视联系的客观性,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20.盲人摸象——割裂整体和部分的联系,以偏概全。

2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否认事物联系的客观性。

22.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从事物的整体和大局出发,才能看清事物本身。23一着不慎,满盘皆输;牵一发而动全身——部分对整体有时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4.沧海桑田;斗转星移;物竞天择;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不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25.除旧布新;推陈出新;吐故纳新;弃旧图新;新陈代谢——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我们要支持和促进新生事物的发展。

26.欲速则不达——事物的变化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7.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最终必然战胜旧事物。

28、讳疾忌医—回避和掩盖矛盾,否认矛盾的客观存在。

29、物极必反;否极泰来;乐极生悲;因祸得福;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化。

30.吃一堑,长一智;失败是成功之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居安思危——要从矛盾双方相互转化方面来看问题,要善于从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

31.教学相长——矛盾双方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32.兼听则明,偏信则暗;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坚持两分法,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反对一点论。

33.人与人不同,花有百样红;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矛盾的特殊性。

34.见微知著;一叶知秋,一燕知春;一滴水可以反映出太阳的光辉;万变不离其宗——矛盾的特殊性不能离开矛盾的普遍性。

35.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36.张冠李戴;良莠不分;指鹿为马——抹杀不同矛盾的不同特点,混淆事物的不同性质。

37.白马非马——割裂事物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以矛盾特殊性来否认矛盾的普遍性。

38.画龙点睛;提纲挈领;纲举目张;牵牛要牵牛鼻子;射人先射马——看问题、做事情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

39.统筹兼顾;好花还需绿叶扶;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既要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又不能忽略事物的次要矛盾。

40.舍本求末;本末倒置;丢了西瓜捡芝麻——办事情抓不住重点,颠倒了主次矛盾的关系。

41.十个指头按跳蚤;隔靴搔痒;扬汤止沸——没有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没有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42.白壁微瑕;瑕不掩玉——看问题要分清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

43.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看问题如果不分清主流和支流,就不能认清事物的性质,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44、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因材施教;量体裁衣;对症下药;——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

45、郑人买履;按图索骥;邯郸学步;对牛弹琴;生吞活剥;削足适履;照本宣科——做事情不顾事物矛盾的特殊性,生搬硬套。

46、抱薪救火;扬汤止沸;饮鸩止渴——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与对待,必然事与愿违。

三、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价值观部分:

47.以卵击石;螳臂当车;多行不义必自毙——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民群众背道而驰,必然会自取灭亡。

48、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9、时势造英雄——个人活动受社会条件和社会规律的制约。

50卧薪尝胆——人生价值和远大理想的实现需要艰苦奋斗、发愤图强。

5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

52、哀莫大于心死——失掉了科学而正确的理想,就失了人生的精神支柱。

下载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word格式文档
下载马哲原理及方法论总结.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马原原理的方法论意义总结(5篇范文)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总结(58个) (二)哲学分析题七步走战略 1、哲学关于辩证关系的万能公式: 哲学的辩证关系特别多(共计48对),但无非两类,一是并列关系,二是从属关系。 (1)A和B并列关......

    马哲知识点总结

    §0、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概述1、世界是物质的;2、物质世界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3、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有规律的;4、人们能够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改造世界和获得自......

    认识论原理与方法论总结大全

    认识论原理与方法论总结 一、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 (1)〖原理内容〗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决定意识):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

    哲学所有原理及方法论总结

    辩证唯物法(唯物论+认识论) 一、 辩证唯物论(唯物论4个) 1、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意识又具有能......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精选五篇)

    唯物辩证法原理及方法论总结(珍藏版)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一、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内容〗:所谓联系,就是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

    文化生活 原理及方法论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1、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既意识形态性质部分和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

    学十八大报告_悟马哲原理(推荐阅读)

    学十八大报告,悟马哲原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实践课报告 学院: 专业: 姓名:学号: 2012年12月制 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让我更深刻了解了马克思......

    2014考研政治马哲20大必考原理汇总

    2014考研政治马哲20大必考原理汇总 2013-11-12 15:09 阅读(406) 赞(29)评论转载(85)分享(67)复制地址收藏夹按钮收藏更多 上一篇| 下一篇:2014考研教育学:... 马哲在历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