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

时间:2019-05-13 22:07: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

第一篇: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

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

(一)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

TCA总反应为:

CH3COSCoA + 3NAD+ + 2H2O + GTP + Pi + FAD→2CO2 + 3NADH + FADH2 + GTP + 2H+ + CoA SH

乙酰CoA经TCA产生3个NADH,1个FADH2和1个GTP(ATP)。两个碳以CO2形式离开,4个氢原子形成3分子NADH,1分子FADH2。

柠檬酸循环只能在有氧条件下进行,因为产生的3个NADH和1个FADH2只能经电子传递链被氧化成NAD+和FAD而再生。经电子传递链NADH被氧化产生2.5ATP,FADH2被氧化产生

1.5ATP。3个NADH,1个FADH2共产生3×2.5 + 1.5 = 9个ATP,再加上1个GTP共产生9 + 1 = 10个ATP。

从丙酮酸脱氢开始计算,每分子丙酮酸氧化脱羧产生1个NADH,合2.5个ATP,所以从丙酮酸开始TCA一次循环共产生12.5个ATP。

从葡萄糖开始,经酵解,1分子葡萄糖产生2分子丙酮酸,2个ATP及2个NADH,再经柠檬酸循环共产生12.5×2 = 25个ATP。

所以1分子葡萄糖经酵解,TCA及氧化磷酸化共产生ATP分子数为:25 + 7 =32个ATP。

第二篇:高三化学总复习资料

高中化学推断资料

1.颜色状态 状态 常温下呈液态的特殊物质: H2O、H2O2、C6H6、C2H6O、Br2、Hg、等

有色气体: NO2(红棕色)、F2(浅 黄绿色)、Cl2(黄绿色);

无色刺激性气体: SO2、NH3、HX(F、Cl、Br、I)

无色无 味气体: H

2、N

2、O2、CO2、CO、CH4、C2H2、NO。

溶液中的有色离子: Cu2-(蓝色)、Fe2+(浅绿色)、Fe3 +(黄色)、MnO42-(紫红色)。

Br2 在水中显黄(橙)色,在有机溶剂中显橙(红)色,I2 在水中显黄(褐)色,在有机溶剂中显紫(红)色。有色固体:(淡)黄(棕)色 固 体 : Na2O2、S、FeS2、FeCl3; 黑色固体: MnO2、C、CuO、FeO、Fe3O4、CuS CuS2 ;

紫(黑)色固体: KMnO4、I2 ;(紫)红色固体: Cu Fe2O3Cu2O e(OH)3 Cu; 蓝(绿)色 固 体 : Cu(OH)2CuSO4· 5H2O。

有色沉淀: ①白色沉淀:H2SiO3、AgCl、BaSO4(不溶于酸)、BaSO3、Mg(OH)2、Fe(OH)2、Al(OH)3、BaCO3、CaCO3、CaSO3、MgCO3 等;

②(浅)黄色沉淀: AgBr、AgI、S; ③红褐 色沉淀:Fe(OH)3; ④蓝色沉淀: Cu(OH)2;

⑤黑 色沉淀:CuS、FeS(一般为S的化合物)。

2.物质的特征结构10电子微粒可能为18电子微粒可能为14电子微粒可能为常见的正四面体结构有 N3、O2、F、OH、NH2、Ne、CH4、NH3、H2O、HF 特征结构10电子微粒:Na +、Mg2+、Al3+、NH4-、H3O+

18电子微粒:K +、Ca2 +、Ar、F2、SiH4、PH3、H2S、HCl、H2O2、N2H

4CH3CH3 CH3F CH3OH HS-

S2-

Cl-

O2 等。3.四面体型有:甲烷、CCl4、白磷、NH4 ;

4.三角锥形有 NH3;

5.直线型的多原子分子为 CO2(注意CO2 结构式: O=C=O 电子式O::C::O)经常考,几率90%以上 6.H 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常见元素中半径最小的是 H。7.最外层电子数等于电子层数 的元素有H、Be、Al、Ge 等。

8.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或3倍的元素一定在第二周期常见的原子晶体单质是 金刚石和晶体硅

9.特殊的反应现象燃烧 H2+Cl2(苍白色火焰),C2H2(C6H6)+O2(明亮火焰,浓烈黑烟)。Na(黄色)、K(紫色)。淀粉遇 I2 变蓝,蛋白质遇浓硝酸变黄。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使品红溶液褪色(注意考证很多考这个,将几种具有漂白性质的结合起来考:HClO,SO2,H2O2 等)

在空气中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气体NO→NO2 NH3 SO2(加热后又恢复红色)、Cl2(加热后不恢复红色)

Fe3遇OH-生成红褐色沉淀,遇苯酚显紫色,遇 SCN-显红色。Fe2 遇 OH-生成白色沉淀,并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生成红褐色;Fe2 +遇 SCN-无明显变化,通入Cl2后溶液显红色(注意继续通入Cl2可能会使红色消失,原因是产生HClO--漂白)思考:过量与不过量的问题?例如铝的三角转换量少生成沉淀,量多沉淀消失。

10.与强碱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一般含 NH4+

11.与酸反应产生气体的溶液一般可能含:CO32-、HCO3-、SO32-、HSO3-(S2-、HS-)等

4.特征反应(中学)(1)两 性 物 质 : 两 性 氧 化 物 如 Al2O3,两 性 氢 氧 化 物 如 Al(OH)

3、氨基酸等。

(2)弱酸弱碱盐:(NH4)2CO3、CH3COONH4 等。

(3)弱酸的酸式盐:如 NaHCO3、Ca(HCO3)

2、AaHSO3 等固体加热后不留残渣的物质常温与水反应产生气体的物质 I2、NH4Cl、(NH4)2CO3、NH4HCO3。Na、K、F2、Na2O2、CaC2。

(4)H2O2(MnO2催化剂)=H2O+O2↑ 有 MnO2 参与的化学反应(5)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能与强 碱溶液反应的物质是:两性化合物(6)MnO2+4HCl(浓)△= MnCl2+2H2O+Cl2↑

K2mnO4 △= K2MnO4+MnO2+O2↑ 2NaHCO3 △ =Na2CO3+H2O+CO2↑ Ca(HCO3)2 △= CaCO3+H2O+CO2↑

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 NH4HCO3 △= NH3↑+H2O↑+CO2↑

(NH4)2CO3 △ =2NH3↑+H2O↑+CO2↑ 4HNO3(加热或光照)△= H O+4NO2↑+O2↑

铵盐与碱反应,如 NH4Cl 与 Ca(OH)2 Cu、C 等与浓 H2SO4 或硝酸的反应 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 Na2CO3、NaHCO3、Na2SO3、NaHSO3 等与强酸反应。电解饱和 NaCl 溶液、CuSO4 溶液、AgNO3 溶液等。Cl2 与 NaOH/Ca(OH)2反应 5.置换反应的类型

1.金属→金属 + 如 Fe +Cu2 +=Fe2 ++Cu,2Al+Fe2O3高温=Al2O3+2Fe(铝热反应的方程式,我不好编辑)实验室铝热反应的条件:镁条点燃加热或先撒碳粉再滴浓硫酸(产生巨大热量)3Fe+4H2O(g)△ =Fe3O4+4H2

2Mg+CO2点燃=2MgO+C(还有可能生成CO,具体方程式自己写出来吧)3.非金属→非金属(1)固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 如:(1)2C+SiO2高温=Si+2CO↑

(2)固态非金属→气态非金属C+ H2O(g)高温=CO+ H2

(3)气态非金属→固态非金属 如:Cl2+2KI =2KCl+I2,Cl2+H2S =2HCl+S↓

O2+4HI =2I2+ H2O(4)气态非金属→气态非金属 如:2F2+2H2O =4HF+O2(5)气态非金属→液态非金属 如:Cl2+2HBr =2HCl+Br2 8.化合价变化 变价元素结合氧化还原反应是推断题的命题角度之一,常考到的元素有:Cl、S、N、C、Fe 等。

9.物质组成的特殊配比 能形成原子个数比为 2:1 或 1:1 的特殊化合物有:Na2O、Na2O2 类,H2O、H2O2 类,CaC2、C2H4、C2H2、C6H6 类。

*10.物质间的一些特殊转化关系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是解无机推断题的精髓,熟记一般的转化网络如 “铝三角”、“铁三角”

11.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主要反应 工业制漂白粉 工业合成氨 氨的催化氧化 电解饱和食盐水 电解制镁、铝 工业制玻璃(将工业制取与实验室制取区分开来)2Cl2+2Ca(OH)2 N2+3H2催化剂 高温、高压 催化剂 △ =电解CaCl2+Ca(ClO)2+2H2O+2NH3↑ 4NO+6H2O 电解=4NH3+5O2

2NaOH+H2↑+Cl2↑电解=2NaCl+2H2O MgCl2 高温 =Mg+Cl2↑; 2Al2O3高温=4Al+3O2↑

Na2CO3+SiO2 CaCO3+SiO2高温=Na2SiO3+2CO2↑+ CaSiO3 工业制硫酸

4FeS2+11O2 +2SO2点燃=2Fe2O3+10SO2(或 2S+3O2 =2SO3)SO3+H2O=H2SO4 工业制粗硅

SiO2+2C催化剂 △= 高温Si+2CO↑

二、常见的突破口: 抓住题目的突破口,是解决无机推断题的关键。题目中的突破口可能是显性的,也可能是隐性的。显性的突破口通常是 指物质特殊的物理、化学性质、用途以及一些特征的反应现象;而隐性的突破口则往往是一些特殊的反应类型或者物质 之间的转化关系。

1、物质状态 液态单质:Br2、Hg;

2、液态化合物:H2O、H2O2、H2SO4、HNO3 等;

3、气态单质:H2、N2、O2、F2、Cl2 等;

4、气态化合物:氧化物:CO CO2 NO NO

2SO2

5、氢化物:C2H2 NH3 H2S HX(并从特殊颜色﹑气味﹑相互反应等方面总结)

2、反应现象或化学性质

(1)焰色反应:黄色-Na;紫色(钴玻璃)-K。

(2)与燃烧有关的现象: 火焰颜色:苍白色:H2 在 Cl2 中燃烧;

(淡)蓝色:H2、CH4、CO 等在空气中燃烧;

黄色:Na 在 Cl2 或空气中燃烧;

烟、雾现象:棕(黄)色的烟:Cu 或 Fe 在 Cl2 中燃烧;

白烟:Na 在 Cl2 或 P 在空气中燃烧;

白雾:有 HX 等极易溶于水的气体产生; 白色烟雾:P 在 Cl2 中燃烧。

(3)沉淀特殊的颜色变化: 白色沉淀变灰绿色再变红褐色:Fe(OH)2→Fe(OH)3; 白色沉淀迅速变棕褐色:AgOH→Ag2O。(4)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NH3;(5)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复原的气体:SO2;(6)在空气中迅速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气体:NO;(7)使淀粉溶液变蓝的物质:I2;

(8)能漂白有色物质的淡黄色固体:Na2O2;(9)在空气中能自燃的固体:P4;

(10)遇 SCN 变红色、OH 产生红褐色沉淀、苯酚显紫色的离子:Fe3 ;(11)不溶于强酸和强碱的白色沉淀:AgCl、BaSO4;

(12)遇 Ag 生成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浅黄色、黄色沉淀的离子分别是:Cl、Br、I。(13)可溶于 NaOH 的白色沉淀:Al(OH)

3、H2SiO3;金属氧化物:Al2O3;(14)可溶于 HF 的酸性氧化物:SiO2;

(15)能与 NaOH 溶液反应产生气体的单质:Al、Si、;化合物:铵盐;(16)能与浓硫酸、铜片共热产生红棕色气体的是:硝酸盐

(17)通入二氧化碳产生白色胶状沉淀且不溶于任何强酸的离子:SiO32-;

(18)溶液中加酸产生的气体可能是:CO2、SO2、H2S; 溶液中存在的离子可能是:CO32-、HCO3-;SO32-、HSO3- ;S2-、HS-;

(19)同一元素的气态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能反应生成盐的元素:N;(20)与酸、碱都能反应的无机物:Al、Al2O3、Al(OH)

3、弱酸酸式盐、弱酸弱碱盐等;(21)能与水反应生成气体的物质:K、Na、NaH;Na2O2、CaC2 及 Mg3N2、Al2S3 等;(22)既有气体又有沉淀生成的反应:Ba(OH)

2、Ca(OH)2 与 NH4HCO3、(NH4)2SO4 等(23)先沉淀后溶解的反应:Ca(OH)2+CO2、AgNO3 氨水、Al3 +OH、AlO2 +OH、Ba(OH)2+H3PO4 等;(24)见光易分解的物质:HClO、HNO3、AgCl、AgBr、AgI;

(25)使用催化剂的反应:合成氨、三氧化硫的生成、氨的催化氧化、制氧气等。一.金属部分: [题眼归纳] 1.特征现象:(1)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

(2)浅黄色固体:S 或 Na2O2 或 AgBr

(3)有色溶液:Fe(浅绿色)、Fe(黄色)、Cu(蓝色)、MnO4(紫色)有色固体:红色(Cu、Cu2O、Fe2O3)、红褐色[Fe(OH)3] 蓝色[Cu(OH)2] 黑色(CuO、FeO、FeS、CuS、Ag2S、PbS)黄色(AgI、Ag3PO4)白色[Fe(0H)

2、CaCO3、BaSO4、AgCl、BaSO3] 有色气体:Cl2(黄绿色)、NO2(红棕色)(4)特征反应现象:白色沉淀 [Fe(OH)2 ] 遇空气 变成 红褐色 [Fe(OH)3 ]

(5)既产生淡黄色沉淀又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2O3 +2H =S↓+SO2↑+H2O(Na2S2O3 + H2SO4)(6)溶液颜色变为浅绿色,并产生淡黄色沉淀: 2FeCl3+H2S=2FeCl2+S↓+2HCl

通 CO2 变白色浑浊:石灰水(过量变清)、Na2SiO3、饱和 Na2CO3、浓苯酚钠、NaAlO2 2.基本反应: 既能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 ①单质:Al、Si

②化合物:Al2O3、Al(OH)

3、弱酸弱碱盐、弱酸的酸式盐、氨基酸。如: Al3+ ③Al(OH)3 AlO2-二.非金属部分: 2H2S+SO2=3S+2H2O 4N2+6H2O催化剂= 4NH3+6NO ?? ①Cl2+H2O=HCl+HClO ②Cl2+2NaOH=NaCl+NaClO+H2O ③ 还原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1.分清氯水、溴水的成分,反应时的作用和褪色的原理。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氯水中正因为存在可逆反应 Cl2+H2O HCl+HClO,使其成分复杂且随着条件的改变,平衡发生 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移动,使成分发生动态的变化。当外加不同的反应物时,要正确判断是何种成分参与了反应。氯水中的 HClO 能使有色物质被氧化而褪色。反之,也有许多物质能使氯水、溴水褪色,发生的变化可属物理变 化(如萃取),也可属化学变化,如歧化法(加碱液)、还原法(如 Mg、SO2 等)、加成法(加不饱和的 有机物)等。值得一提的是有时虽然发生化学变化,但仍生成有色物,如 Br2 与 Fe 或 KI 反应。

2.区分清楚萃取和分液的原理、仪器、操作以及适用范围与其他物质分离方法不同。萃取和分液是物质分离的众多方法之一。每一种方法适用于一定的前提。分液适用于分离互不相溶 的两种液体,而萃取是根据一种溶质在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中溶解性有很大差异从而达到提取的目的。一般萃取和分液结合使用。其中萃取剂的合理选择、分液漏斗的正确使用、与过滤或蒸馏等分离方法的 明确区分等是此类命题的重点和解决问题的关键。命题以选择何种合适的萃取剂、萃取后呈何现象、上下层如何分离等形式出现。解题关键是抓住适宜萃 取剂的条件、液体是否分层及分层后上下层位置的决定因素。分液操作时注意“先下后上、下流上倒” 的顺序。为确保液体顺利流出,一定要打开上部塞子或使瓶塞与瓶颈处的小孔或小槽对齐,与大气相通。

【易错指津】 1.CO2 通入 NaOH 溶液的判别错误。CO2 通入 NaOH 溶液的反应与 CO2 气体通入量有关。当 CO2 通入少量时生成 Na2CO3,当 CO2 通入 过量时生成 NaHCO3,CO2 通入量介于两者之间,既有 Na2CO3 又有 NaHCO3。因此推断产物时一定要 注意 CO2 与 NaOH 间量的关系。

2.Na2CO3 溶液中滴加盐酸过程不清楚。在 Na2CO3 溶液中滴加 HCl,CO32-先转化为 HCO3-,再滴加盐酸 HCO3-转化为 H2CO3,不稳定分解 为 CO2。

3.CO2 通入 CaCl2 溶液中是否有沉淀的分析错误。可用反证法:如能产生沉淀,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Cl2+H2O=CaCO3↓+2HCl。因 CaCO3 溶于盐酸,故反应不能发生。因为 CO2 只有通入中性或碱性溶液才能产生 CO32-,并同时产生部分 H+,若原溶液无法消耗这部分 H+,则不利于 CO2 转化为 CO32-,也就无法与 Ca2+形成沉淀。若要使 CaCl2 与 CO2 反应生成沉淀,就必须加入部分碱溶液中和 CO2 与 H2O 反应而产生的 H+。同理,该思维方式适 用于 CO2、SO2 通入 CaCl2 或 BaCl2 溶液。(前面提到的物质的过量与不过量的问题)

4.不要把 Na2CO3+SiO2 ?? ?? Na2SiO3+CO2↑与 Na2SiO3+CO2+H2O=Na2CO3+H2SiO3↓相混。前者是工业制玻璃的反应式之一,是在高温条件下发生的反应,而后者是在水溶液中发生的反应。若交换条件,两者均不发生反应。

硝化反应:C6H6 ①与金属反应:Cu 酯化反应:C3H5(OH)3 ②与非金属反应:C、S ③Fe、Al 在冷、浓 HNO3 钝化 ④ Pt、Au 能 溶 解 于 王 水(浓 HNO3: 浓 HCl=1:3)⑤与还原性化合物反应:Fe2+、SO2、H2S、HI 1.氨水显弱碱性的理解: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少部分电离出 OH-、NH4+,所以氨水具有弱碱性(涉及可逆反应)。注意以下两点:(1)氨水遇 Al3+、Fe3+、Mg2+分别可以生成 Al(OH)

3、Fe(OH)

3、Mg(OH)2 沉淀,但氨水中滴加 Ag+ 溶液开始出现沉淀 AgOH,继续滴加沉淀即溶解生成银氨溶液;(2)氨水遇酸、酸性氧化物可以成盐,又根据氨水与酸的量关系分别得到正盐和酸式盐。如:用氨水吸收少量二氧化硫的离子方程式 NH3•H2O+SO2=NH4++HSO3-是错误的。2.NO、O2 被水吸收的分析错误。NO、O2 被水吸收实质上发生如下反应:2NO+O2=2NO2,3NO2+2H2O=2HNO3+NO。生成 NO 还可以继续氧化,生成 NO2 再溶于水,这是一个循环反应。如无任何气体剩余,最终产物应为 HNO3,恰好 反应的量的关系:4NO+3O2+2H2O=4HNO3,实际反应中可以有 NO 或 O2 剩余,但不能两者兼有之。3.氮可以形成多种氧化物。NO2 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硝酸,但 NO2 不是硝酸的酸酐。掌握酸酐的判 断方法。NO2 与溴蒸气不能用湿润的 KI 淀粉试纸检验。4.NO3-在酸性溶液中具有强氧化性(氧化性强弱表NO3-,ClO4-....等等,自己翻资料)可以将 Fe2+氧化为 Fe3+、SO32-氧化为 SO42-,将 I-、Br-、S2-氧化为 I2、Br2、S。5.检验 NH4+离子,可加入烧碱溶液后,必须加热,再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 NH3,否则不一定有 NH3 放出。

四、硫和硫的化合物 【知识网络】 H2S=S+H2

2H2S+3O2(过量)=2H2O+2SO2 ①2H2S+O2=2H2O+2S↓ 强还原 性

②H2S+I2=2HI+S↓ ③H2S+2Fe3+=2Fe2++2H++S↓ ④ H2S+H2SO4(浓)=S ↓ +SO2+2H2O 氧化性

⑤ 3H2S+2HNO3=3S ↓ +2NO ↑ H2+S=H 2S +4H2O

S+O2=SO

2Fe+S=FeS 2Cu+S=Cu2S S+2H2SO4=3SO2 ↑+2H2O

3S+6KOH=2K2S+K2SO3+3H2O ①SiO32-+SO2+H2O=H2SiO3↓+SO32酸

②CO32-+ SO2=CO2+ SO32③HCO3-+SO2=CO2+HSO3-④SO32-+ SO2+H2O=2HSO3①2SO2+O2=2SO3 SO2+Cl2+2H2O=H2SO4+2HCl 使 KMnO4 溶液褪色 3Mg+SO2=MgS+2MgO ②2H2S+SO2=3S+ 2H2O ↓ 氧化性与还原 性 弱氧化 性 特性

③ 2S2-+3SO2=3S 漂白性: 使品红溶液褪色 浓硫酸:脱水性

HCOOH(酯化反应)

强氧化性

Fe、Al 钝化

催化剂 + 脱水剂

与 Ca3(PO4)2 制 H3PO4、过磷酸钙作干燥剂 C2H5OH浓 H2SO4 170℃ =C2H4 ↑ + H2O 【易错指津】 1.掌握常见物质的俗名、组成、用途. 本章中出现的物质俗名比较多,有些名称之间又特别容易混淆,如冰晶石和重晶石、芒硝和硝石、大苏打和苏打或小苏打等,还有名目繁多的矾盐。这些虽属识记性的知识,但也应做到在理解的基础上 进行记忆,注意它们的性质和用途,对记忆其化学组成有帮助。同时要及时归纳和比较,以便清楚地区 别它们。2.熟悉有关各种价态的硫元素性质及转化,以作推断题(主要是框图型)。牢固掌握各种代表物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知识网络和反应原理,就可避免死搬硬套。对于框图型等推 断题,也要善于找“题眼”,挖掘题中隐含的提示,注意对题设条件的充分应用,尽量缩小范围。推断 时不仅要关注网络的结构,还要注意题干提供的不起眼的信息,如颜色、状态、式量、用途等都可能成 为突破的切入口。3.二氧化硫和氯气的漂白性 SO2 和 Cl2 虽都有漂白性,但漂白原理和现象有不同特点。氯气的漂白原理是由于溶于水生成次氯 酸的具有强氧化性,将有色物质氧化成无色物质,褪色后不能恢复原来的颜色。而 SO2 是由于它溶于水 生成的亚硫酸与有色物质直接结合,形成不稳定的无色化合物,褪色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又能恢复原来的颜色。如:通入 SO2品 红 溶 液褪 色加热至沸腾又变红色

Cl2褪色加热至沸腾不显红色(不恢复)

紫色石蕊通入Cl2很快变成红色 继续通入变为无色(生成次氯酸)

4、特殊的反应类型:往往是题目的隐性突破口。

(1)单质 A + 化合物 B → 单质 C + 化合物 D 即置换反应,可以是金属置换出金属(最常见的是铝热反应)或金属置换出非金属(被置换出来的非金属应该是还原产 物,而还原产物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一定的还原性,故通常是 H2 或 C),也可以是非金属置换出非金属(常见的是卤素单 质之间的置换或 F2 置换出 O2、当然卤素都能置换出 S,另外 C 可以置换出 Si、H2)或非金属置换出金属(此时的非金 属必作还原剂,而常见的还原性非金属只有 C 和 H2)。

(2)A 的化合物 + A 的化合物 → A 的单质 + 化合物 B 该反应通常是一个归中到单质的反应,该单质必为非金属单质,常见的是 S、Cl2、N2。

(3)单质 A + 强碱 →两种含 A 元素的化合物 该反应是一个碱性歧化反应,单质 A 通常是 X2 或 S;

(4)单质 A + 单质 B → 化合物 C ;C + 单质 A → 化合物 D 综合以上两个反应,可知 A、B 两种元素可以形成 C、D 两种以上的化合物,其中必定有一种元素有变价。若有变价的 元素是金属,则必为 Fe;若有变价的元素为非金属则该元素通常是 C、N、S 或 O 等,故以上 C、D 分别是 NO、NO2 或 CO、CO2、或 SO2、SO3 或 Na2O、Na2O2 等。(5)一种物质分解得到两种以上产物: 常见的有 KMnO4、NaHCO3、NH4HCO3、(NH4)2CO3、NH4I、Cu2(OH)2CO3 等的分解。

(6)电解类型(惰性电极): 生成两种产物:电解质分解型或电解水型或熔融的 NaCl 等。生成三种产物:放氧生酸型或放氢生碱型。生成三种气体:电解氨水或 NH4Cl 溶液。

三、思维方法 可以是正向思维,即从前向后推导,也可以是逆向思维,即根据特征先确定后面的物质;还可以从 中间开始向前向后推导,究竟按哪一种思维方式,应根据题干信息和框图信息找出的突破口的位置确定。具体归纳有如下几种 1.寻找特征反应和特殊现象法 能表现特殊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物质,往往具有特征反应,或在反应中产生特殊现象。例如,焰色 反应呈黄色是钠元素的特性;蓝色沉淀的是氢氧化铜;遇碘显蓝色是淀粉的特性(该现象也常用于判断 NaOH 盐酸 置空气中 碘的存在);固体单质 溶液 白色沉淀 先灰绿色后变为红褐色,是铁及其化合物所特有 的现象;使品红溶液褪色的无色气体是 SO2;NO 遇到氧气变红棕色;氨气使酚酞试液变红色等等。这些都是特殊的信息,都可以作为解推断题的突破口。2.利用转化关系尝试法 由于某些推断题的结论只有较少的可能性,因此可将每种可能的结论代入题内尝试,即可找出正确 答案。或记住一些重要的转化关系,答题时,将试题框图形式与记住的转化关系对比,寻找相似关系,常使复杂的推断变得轻而易举。3.利用层层推进法 根据题目的明显条件(突破口),先推出第一层的结论,利用所得结论和其他已知条件,逐一推导,将较深层的结论一一推导出来。这种方法适用于那些层次清晰、环环相扣的推断题。

4.小结: 无论推断题属于哪种物质形式,均遵循这样的推理思路:迅速浏览、整体扫描、产生印象、寻找突 破口、注意联系、大胆假设、全面分析(正推或逆推)、验证确认。解题的关键是仔细审题,依物质的特 性或转移特征来确定“突破口”,顺藤摸瓜,进而完成全部未知物的推断(借助推断题的形式表示如下)。结构特征 推 断 题

抓关键 隐蔽条件(突破口)明显条件

反应特征 现象特征 其他特征 推断 结论 检验

无机推断题经常人为制造一些“陷阱”引导学生走入“思考的误区”,应对“陷阱”的良策一般是: ①做完题后一定要代入验证;②给“陷阱”假设后,推不下去时及时回头,切忌“一头撞死”。另外,答非所问是考生解答此类试题经常出现的错误。要求写元素名称而错写成元素符号,而要求写元素符号 又答成元素名称或分子式; 要求写离子方程式而错写成化学方程式; 要求画离子结构示意图而错答为原 子结构示意图;把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摩尔质量的单位写成“克” ;把物质的量、摩尔浓度、气体体积、质量、溶解度、密度、压强等的单位漏掉;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不配平;热化学方程式 不注明物质的状态等。因此在答题时必须注意:①答名称还是答符号、化学式;②答离子方程式还是化 学方程式;③答现象还是答结论;④答规律还是答具体物质或具体内容。

第三篇:2010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2010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一、基本概念:

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两点两度色态味、水溶性、导电性、导热性、吸附性、挥发性等)。

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有毒性等)。

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

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

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

①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原子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②元素与原子的联系:原子的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

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

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

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

①化合反应: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 + B = AB(多合一)

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 = A + B(一变多)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 + BC = AC + B

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 + CD = AD + CB

18、还原反应:在反应中,含氧化合物的氧被夺去的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化学的基本反应类型)。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的,甚至不容易察觉的氧化反应。

自燃:由缓慢氧化而引起的自发燃烧。

19、催化剂:在化学变化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一变二不变)。(注:2H2O2 === 2H2O + O2 ↑ 此反应MnO2是催化剂)

20、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质的质量总和。

(“五个不变”: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种类、质量都不变。“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构成物质的分子种类一定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21、燃烧:可燃物跟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燃烧的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22、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①溶液的组成:溶剂和溶质。

②命名:溶质名称+溶剂名称+溶液;

③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

④固、气溶于液体时,固、气是溶质,液体是溶剂; ⑤两种液体互相溶解时,量多的一种是溶剂,量少的是溶质;

⑥当溶液中有水存在时,不论水的量有多少,我们习惯上都把水当成溶剂,其它为溶质; ⑦一种溶液里溶剂只有一种,溶质可以有多种。

23、固体溶解度: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就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单位:g)。

24、①酸: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如:HCl==H+ Cl; H2SO4==2H + SO4组成特点:一定含氢元素

②碱: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全部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OH==Na+ + OH-;

组成特点:一定含氢氧两种元素

③盐:电离时生成金属离子(NH4+)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如:Na2SO4==2Na+ + SO42-;

组成特点:一定含非金属元素。三者均能导电!

25、①酸性氧化物(大多数属于非金属氧化物):凡能跟碱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2)。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含氧酸(SiO2除外),CO2+H2O= H 2CO3

②碱性氧化物(都属于金属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uO)。与水反应生成可溶性碱,CaO+ H2O=Ca(OH)2

26、结晶水合物:含有结晶水的物质(如:Na2CO3.10H2O、CuSO4.5H2O)。

27、潮解:某物质能吸收空气里的水分而变潮的现象(如NaOH)。

风化:结晶水合物在常温下放在干燥的空气里,能逐渐失去结晶水而成为粉末的现象。

+

-+

二、基本知识、理论:

1、空气的成分:N2占78%,;O2占21%,;稀有气体占0.94%, CO2占0.03%,其它气体与杂质占0.03%

2、主要的空气污染物:NO2、CO、SO2、H2S、NO等物质。

3、其它常见气体的化学式:NH3、CO、CO2、CH4、SO2、NO、NO2、H2S、HCl

4、化学式和化合价:

化学式的意义:

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

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 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

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

③量的意义:a.表示物质的一个分子中各原子个数比; b.表示组成物质的各元素质量比。

7、化学符号的意义及书写: 化学符号的意义: a.元素符号: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b.化学式:见本知识点的第5点第(1)小点。

当符号前面有数字(化合价符号没有数字)时,此时组成符号的意义只表示该种粒子的个数。

9、三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以及它们的区别:

⑴氧气(O2):

Ⅰ、反应原理:2KMnO4 == K2MnO4+MnO2 +O2↑ 或2H2O2==== 2H2O+O2↑ Zn+H2SO4=ZnSO4+H2↑ 2KClO3=======2KCl+3O2↑, [固+固]或[固+液] Ⅱ、检验:用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若木条复燃,是氧气;否则不是氧气 Ⅲ、收集方法:①排水法(不易溶于水)②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Ⅳ、验满(验纯): 用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氧气已满,否则没满 Ⅴ、注意事项:(“查装定点收离熄”谐音同“茶庄定点收利息”)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防止小水珠倒流入试管底部使试管破裂)③加热时应先使试管均匀受热,再集中在药品部位加热。

④排水法收集完氧气后,先撤导管后撤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使试管破裂)

⑵氢气(H2):

Ⅰ、反应原理:Zn+2H2SO4=ZnSO4+H2↑([固+液])

Ⅱ、检验:在玻璃尖嘴点燃气体,罩一干冷小烧杯,观察杯壁是否有水滴,往烧杯中倒入澄清的石灰水,若不变浑浊,则是氢气。

Ⅲ、收集方法:①排水法(难溶于水)②向下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小)Ⅳ、验满(验纯):<1>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2>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 若“噗”的一声,氢气已纯;若有尖锐的爆鸣声,则氢气不纯,火焰呈淡蓝色。Ⅴ、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氢气的纯度(空气中,氢气的体积达到总体积的4%—74.2%点燃会爆炸。)

⑶二氧化碳(CO2):

Ⅰ、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固+液] △Ⅱ、检验: 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若浑浊则是CO2 Ⅲ、收集方法:①向上排空气法(密度比空气大);(不能用排水法收集)Ⅳ、验满(验纯):用燃着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若火焰熄灭,则已满;否则没满 Ⅴ、注意事项: 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长颈漏斗的管口要插入液面下;

③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11、一些重要常见气体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⑴氧气(O2)

Ⅰ、物理性质:(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略大 Ⅱ、化学性质:

①C + O2==CO2(空气中持续红热;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②S + O2 ==SO2(空气中—淡蓝色火焰;氧气中—紫蓝色火焰,均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③4P + 5O2 == 2P2O5(空气中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白烟;氧气中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大量的白烟,生成白色固体)

④3Fe + 2O2 == Fe3O4(空气中灼烧至红热,离火后迅速变凉;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

⑤4Al+ 3O2====2 Al2O3(空气中灼烧至红热,离火后变冷;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白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色固体)

⑥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Ⅲ、用途:

1、供呼吸

2、炼钢

3、气焊(注:O2具有助燃性,但不具有可燃性,不能燃烧。)

⑵氢气(H2)

Ⅰ、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是最轻的气体。Ⅱ、化学性质:

① 可燃性: 2H2 + O2 ==== 2H2O(淡蓝色火焰)

② 还原性: H2 + CuO === Cu + H2O ;

3H2 + Fe2O3 == 2Fe + 3H2O Ⅲ、用途:

1、填充气、飞舰(密度比空气小)

2、合成氨、制盐酸

3、气焊、气割(可燃性)

4、提炼金属(还原性)

⑶二氧化碳(CO2)

Ⅰ、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能溶于水,固体的CO2叫“干冰”。Ⅱ、化学性质: ⑴CO2 + H2O ==H2CO3(酸性)(H2CO3 === H2O + CO2↑)(不稳定)CO2 + Ca(OH)2 ==CaCO3↓+H2O(鉴别CO2)

CO2 +2NaOH==Na2CO3 + H2O(非金属氧化物+可溶碱=盐+水)

⑵氧化性:CO2 + C == 2CO ;

CaCO3 == CaO + CO2↑(工业制CO2)Ⅲ、用途:

1、用于灭火(应用其不可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性质)

2、制饮料、化肥和纯碱

⑷ 一氧化碳(CO)

Ⅰ、物理性质:无色无味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有毒气体

Ⅱ、化学性质:

①可燃性:2CO + O2 == 2CO2(火焰呈蓝色,放出大量的热,可作气体燃料)②还原性: CO + CuO === Cu + CO2

3CO + Fe2O3 == 2Fe + 3CO2(跟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破坏血液输氧的能力)

Ⅲ、用途:

1、作燃料

2、冶炼金属

三、常见物质的主要物理性质

1、常见固体物质的颜色:

⑴白色固体:CuSO4、MgO、P2O5、CaO、Ca(OH)

2、CaCO3、KClO3、KCl、NaCl、Na2CO3、NaOH等。

⑵红色固体:Cu(亮红色)、Fe2O3(红棕色)、红磷(暗红色)。⑶黑色固体:MnO2、CuO、Fe3O4、C(木炭)、铁粉。⑷蓝色固体:CuSO4•5H2O。⑸淡黄色固体:硫磺(单质S)。

⑹绿色固体:碱式碳酸铜(了解)Cu2(OH)2CO3

2、常见沉淀的颜色

⑴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物是AgCl、BaSO4。

⑵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酸,且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白色沉淀物是CaCO3、BaCO3等。⑶不溶于水,能溶于酸,但没有气泡生成的白色沉淀物是Mg(OH)

2、Zn(OH)

2、Al(OH)3。⑷不溶于水的蓝色沉淀是Cu(OH)2。⑸不溶于水的红褐色沉淀是Fe(OH)3。

3、常见溶液的颜色

⑴常见的酸,如盐酸、硫酸、硝酸、碳酸、磷酸是无色的;其中浓盐酸、浓硝酸有刺激性气味。⑵蓝色溶液:含Cu的溶液,如CuSO4溶液、CuCl2溶液。⑶黄色溶液:含Fe3+的溶液,如Fe2(SO4)3溶液、FeCl3溶液。⑷浅绿色溶液:含Fe的溶液,如FeSO4溶液、FeCl2溶液。

4、常见气体的颜色 2+2+⑴红棕色气体:二氧化氮(NO2)。⑵黄绿色气体:氯气(Cl2)。

⑶无色气体:氧气,氮气,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氯化氢气体等大多数气体。

5、溶液的酸碱性

⑴显酸性的溶液:酸溶液和某些盐溶液。如硫酸氢钠(NaHSO4)、硫酸氢钾(KHSO4)等 ⑵显碱性的溶液:碱溶液和某些盐溶液。碳酸钠(Na2CO3)、碳酸氢钠(NaHCO3)等。⑶显中性的溶液:水和大多数的盐溶液

四、敞口置于空气中质量改变的

(一)质量增加的

1、由于吸水而增加的: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钙,浓硫酸。

2、由于跟水反应而增加的:氧化钙、硫酸铜。

3、由于跟二氧化碳反应而增加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钙。

(二)质量减少的

1、由于挥发而减少的:浓盐酸,浓硝酸,酒精,汽油,浓氨水。

2、由于风化而减少的:碳酸钠晶体。

五、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1、气体净化的几种方法

⑴吸收法:用吸收剂将杂质气体吸收除去。常见气体吸收剂见下表: 吸收剂 水

无水CuSO4 灼热的铜网 灼热的CuO 吸收的气体杂质

可溶性的气体;HCl、NH3等 H2O O2 H2、CO

吸收剂 NaOH固体 碱石灰 NaOH溶液 浓硫酸

吸收的气体杂质 CO2、HCl、H2O CO2、HCl、H2O CO2、HCl H2O ⑵转化法:通过化学反应,将杂质气体转化为所要得到的气体。如除去CO2中的少量CO,可将混合气体通过足量的灼热CuO。

2、气体的干燥:

干燥剂

名称或化学式 浓H2 SO4 酸碱性 酸性 状态 液态 固态 固态

可干燥气体

不可干燥气体

H2、N2、O2、CH4、HCl、CO2、CO等 NH3 H2、N2、O2、CH4、NH3、CO等 除NH3外所有气体

HCl、CO2、SO

2NH3 固体NaOH;生石灰 碱性

无水CaCl2 中性

六、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气体 O

2H2 CO2

CO

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有关容器内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 依次通过灼热的CuO和白色的无水CuSO4 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木条复燃

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凝结 黑色CuO变红,白色CuSO4变蓝 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现象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再向烧杯中发出淡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没有水珠凝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结,石灰水变混浊

CH4 N2

HCl 水蒸气 依次通过灼热的CuO和澄清石灰水 黑色CuO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点燃,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小烧杯,再向烧杯中发出蓝色火焰,烧杯壁上有水珠凝结,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石灰水变混浊

将点燃的木条插入有关容器内,再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木条马上熄灭,石灰水不变混浊 将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放在瓶口 通入水里,滴入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通过白色的无水CuSO4

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不溶解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白色无水CuSO4变蓝

七、常见物质(离子)的检验方法

物质 酸(H+)使用试剂 ⑴紫色石蕊试液 ⑵pH试纸 ⑶加入锌粒和镁条

碱(OH-)⑴紫色石蕊试液 ⑵pH试纸 ⑶无色酚酞试液

盐酸或可溶解的盐酸盐(Cl-)

硫酸或可溶解的硫酸盐(SO42-)碳酸盐(CO32-)可溶性铜盐(Cu2+)可溶性铁盐(Fe)铵盐(NH4)+3+

现象 变红 pH﹤7

产生可燃性气体 变蓝 pH﹥7 变红

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硝酸银(AgNO3)溶液和稀硝酸(HNO3)氯化钡(BaCl2)溶液和稀硝酸(HNO3)生成白色沉淀,沉淀不溶于稀硝酸(但要

注意溶液里是否有Ag+)

盐酸(HCl)和澄清石灰水 氢氧化钠(NaOH)溶液 NaOH溶液

NaOH溶液,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或无色酚酞试液,加热

产生气体,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生成蓝色氢氧化铜(Cu(OH)2)沉淀 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Fe(OH)3)沉淀 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石蕊试纸变蓝或无色酚酞试液变红

八、分离和提纯的主要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或原理

过滤法 ① 固体与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物 ②可溶性固体与不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分离 理

蒸 ①分离溶质与溶剂 方 结发 ②除去易挥发的杂质

晶法 法 降低可溶性固体溶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小不同

温度

气化法 与杂质反应生成气体而除去

沉淀法 将杂质转化为沉淀过滤除去

置换法 将杂质通过置换反应而除去

方 溶解法 将杂质溶于某种试剂而除去

法 加热法 杂质受热易分解,通过加热将杂质除去

转化法 将杂质 通过化学反应转化为主要成分

九、除杂的相关例题

⒈如何检验NaOH是否变质: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变质。

举例

粗盐的提纯

从含有HCl的NaCl溶液中分离出固体NaCl

分离NaCl与KNO3的混合物

除Na2SO4中的Na2CO3,可加适量稀硫酸: Na2CO3+ H2SO4 =Na2SO4+ CO2↑+ H2O

除中NaCl的Na2SO4,可加适量的BaCl2: Na2 SO4+ BaCl2 =2 NaCl+BaSO4↓

除FeSO4中的CuSO4,可加过量的铁粉,再过滤:CuSO4+Fe=Cu+ FeSO4

除C粉中的CuO粉,可加适量稀硫酸,再过滤:CuO+ H2SO4 = CuSO4+ H2O

除CaO中的CaCO3可加热: CaCO3 = = =CaO+ CO2↑

除CO2中的CO,可将气体通过灼热的CuO:CO+CuO===Cu+ CO2

⒉检验生石灰中是否含有石灰石:滴加稀盐酸,若产生气泡则含有石灰石。

⒊检验NaOH中是否含有NaCl:先滴加足量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含有NaCl。⒋检验三瓶试液分别是稀HNO3,稀HCl,稀H2SO4?

向三只试管中分别滴加Ba(NO3)2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2SO4;再分别滴加AgNO3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则是稀HCl,剩下的是稀HNO3。⒌淀粉:加入碘溶液,若变蓝则含淀粉。

⒍葡萄糖: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Cu(OH)2),若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Cu 2O)沉淀,就含葡萄糖。

十、初中化学之三

1、我国古代三大化学工艺:造纸,制火药,烧瓷器。

2、氧化反应的三种类型:爆炸,燃烧,缓慢氧化。

3、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离子。

4、不带电的三种微粒:分子,原子,中子。

十一、初中化学之最

1、未来最理想的燃料是H2。

2、最简单的有机物是CH4。

3、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H2。

4、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是H2。

5、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H2O。

6、化学变化中最小的粒子是原子。

7、pH=0时,酸性最强,碱性最弱;pH=14时,碱性最强,酸性最弱。

8、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9、土壤里最缺乏的是N,K,P三种元素,肥效最高的氮肥是尿素

10、最早利用天然气的国家是中国。

1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1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13、空气里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

14、空气里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

15、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16、形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碳。

17、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18、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9、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20、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2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22、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23、唯一的非金属液态单质是溴(Br2)。

24、中国最大煤炭基地在:山西省。

25、最早运用湿法炼铜的是中国(西汉发现[刘安《淮南万毕术》“曾青得铁则化为铜” ]、宋朝应用)。

26、最早得出空气是由N2和O2组成的是法国的拉瓦锡。

27、最早发现电子的是英国的汤姆生。

十二、有关不同

1、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碳原子排列不同。

2、生铁和钢的性能不同:是因为含碳量不同。

3、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氧气和臭氧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水和双氧水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分子构成不同)

4、元素种类不同:是因为质子数不同

5、元素化合价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钠原子和钠离子的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十三:有毒的物质

1、有毒的固体:亚硝酸钠(NaNO2)。

2、有毒的液体:汞,硫酸铜溶液,甲醇,含Ba的溶液(除BaSO4)。

3、有毒的气体:CO,氮的氧化物,硫的氧化物。

2+

十四、常见物质的学名、俗名及化学式

俗名 酒精 熟石灰、消石灰

生石灰

醋酸(熔点16.6℃,固态称为冰醋酸)

干冰 纯碱、苏打 小苏打

苛性钠、火碱、烧碱 毒盐、硝盐(工业名称)

胆矾、蓝矾 铜绿、孔雀石 盐镪水(工业名称)

氨水 水银

学名 乙醇 氢氧化钙 氧化钙 乙酸 固态CO2 碳酸钠 碳酸氢钠 氢氧化钠 亚硝酸钠 硫酸铜晶体 碱式碳酸铜 氢氯酸、盐酸 一水合氨

学名 C2H5OH Ca(OH)2 CaO CH3COOH CO2 Na2CO3 NaHCO3 NaOH NaNO2 CuSO4•5H2O Cu2(OH)2CO3

HCl NH3•H2O Hg

十五、物质的溶解性

1、盐的溶解性(记忆口诀):

钾钠铵盐都可溶;硝酸盐遇水影无踪;盐酸盐不溶银亚汞;硫酸盐不溶钡和铅;碳酸盐、磷酸盐只溶钾钠铵(多不溶);多数酸溶碱(只有钾钠铵钡溶)少溶。

2、大部分酸及酸性氧化物能溶于水(酸性氧化物+水→酸);大部分碱性氧化物不溶于水,能溶的有:氧化钡、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碱性氧化物+水→碱)。

十六、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 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OH);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如 Cl 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轮胎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O2和O3。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如氦原子。(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单核粒子(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例如:Ne,H2O,NH3„„

11、(1)浓溶液不一定是饱和溶液;稀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溶液。(对不同溶质而言)(2)同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因为温度没确定,如同温度则一定)(3)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饱和溶液降温后不一定有晶体析出(Ca(OH)2)。(4)一定温度下,任何物质的溶解度数值一定大于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数值,即 S一定大于C。

12、有单质和化合物参加或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就是置换反应(CO+CuO→Cu+ CO2)。但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

13、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中不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复分解反应中一定没有元素化合价的改变(注意:氧化还原反应,一定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14、单质一定不会发生分解反应。

15、同种元素在同一化合物中不一定显示一种化合价。如NH4NO3(前面的N为-3价,后面的N为+5价)

16、盐的组成中不一定有金属元素,如NH4是阳离子,具有金属离子的性质,但无金属元素。

17、阳离子不一定是金属离子。如H+。

18、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氧化物和碱;不一定(可能)含氧元素的是酸和盐;一定含有氢元素的是酸和碱;不一定含氢元素的是盐和氧化物;盐和碱组成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NH3.H2O);酸组成可能含金属元素(如:HMnO4 叫高锰酸),但所有物质组成中都一定含非金属元素。

19、盐溶液不一定呈中性。如Na2CO3溶液显碱性。

20、酸式盐的溶液不一定显酸性(即 pH不一定小于7),如NaHCO3溶液显碱性。但硫酸氢钠(NaHSO4)溶液显酸性,所以能电离出氢离子的物质不一定是酸。

21、酸溶液一定为酸性溶液,但酸性溶液不一定是酸溶液,如:H2SO4、NaHSO4 溶液都显酸性,而 NaHSO4 属盐。(酸溶液就是酸的水溶液,酸性溶液就是指含H+的溶液)。

22、碱溶液一定为碱性溶液,但碱性溶液不一定是碱溶液。如:NaOH、Na2CO3、NaHCO3溶液都显碱性,而Na2CO3、NaHCO3为盐。碱溶液就是碱的水溶液,碱性溶液就是指含OH-的溶液)。

2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是金属氧化物,但它是酸性氧化物,其对应的酸是高锰酸,即HMnO4);记住:碱性氧化物中只K2O、Na2O、BaO、CaO能溶于水与水反应生成碱。

2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H2O、CO、+NO)。★常见的酸性氧化物:CO2、SO2、SO3、P2O5、SiO2 等,酸性氧化物大多数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对应的酸,记住二氧化硅(SiO2)不溶于水。

25、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26、所有化学反应并不一定都属基本反应类型,不属于基本反应的有:①CO与金属氧化物的反应;②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③有机物的燃烧。

27、凡是单质铁参加的置换反应(铁与酸、盐的反应),反应后铁一定显+2价(即生成亚铁盐)。

28、凡金属与酸发生的置换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一定增加。凡金属与盐溶液反应,判断反应前后溶液的质量变化,只要看参加反应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与生成的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大换小增重,小换大减重”。(Fe+CuSO4= FeSO4+Cu)

29、凡是同质量同价态的金属与酸反应,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的产生氢气的质量就越少。

30、凡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的金属(如K、Ca、Na),就一定不能与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但它们与酸反应是最为激烈的。如 Na加入到CuSO4溶液中,发生的反应是 : 2Na+2H2O =2NaOH+H2 ↑;2NaOH+CuSO4 =Cu(OH)2 ↓+Na2SO4。

31、凡是排空气法(无论向上还是向下),都一定要将导气管伸到集气瓶底部。

32、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在装药品前一定要检查气密性。点燃或加热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检验纯度。

33、书写化学式时,正价元素不一定都写在左边。如NH3、CH4。34、5g某物质放入95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等于5%(有可能要发生化学反应)。可能等于 5%,如NaCl、KNO3 等;也可能大于5%,如K2O、Na2O、BaO、SO3 等;也可能小于5%,如结晶水合物以及Ca(OH)2、CaO 等。

◆相同条件下,CaO或Ca(OH)2 溶于水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

(紧接前)

十、初中化学之三

5、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6、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7、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8、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9、铁的氧化物有三种:(1)FeO、(2)Fe2O3、(3)Fe3O4。

10、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11、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注意:溶解度随温度而变小的物质如:氢氧化钙溶液由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降温、加溶剂)。

14、收集气体一般有三种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

15、水污染的三个主要原因:(1)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气、废水;(2)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3)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16、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有三种:泡沫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

17、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分为三类:(1)大部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2)少数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3)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18、CO2可以灭火的原因有三个: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19、单质可分为三类: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

20、当今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矿物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21、氢气和碳单质有三个相似的化学性质:常温下的稳定性、可燃性、还原性。

22、教材中出现的三次淡蓝色:(1)液态氧气是淡蓝色(2)硫在空气中燃烧有微弱的淡蓝色火焰、(3)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有淡蓝色火焰。

23、与铜元素有关的三种蓝色:(1)硫酸铜晶体;(2)氢氧化铜沉淀;(3)硫酸铜溶液。

24、过滤操作中有“三靠”:(1)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2)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滤纸三层处;(3)盛待过滤液的烧杯边缘紧靠在玻璃捧引流。

25、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部分: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6、取用药品有“三不”原则:(1)不用手接触药品;(2)不把鼻子凑到容器口闻气体的气味;(3)不尝药品的味道。

27、可以直接加热的三种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另外还有燃烧匙)。

28、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的三种气体:H2、CO、CH4(实际为任何可燃性气体和粉尘)。

29、煤干馏(化学变化)的三种主要产物:焦炭、煤焦油、焦炉气。

30、浓硫酸三特性:吸水、(腐蚀性)脱水、强氧化性。

31、使用酒精灯的三禁止:对燃、往点燃的灯中加酒精、嘴吹灭。

32、溶液配制的三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33、生物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前三种元素:O、C、H。

34、原子中的三等式: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十七、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 K Ca Na Mg Al Zn,Fe Sn Pb(H),Cu Hg Ag Pt Au

(按分隔符背诵):

钾 钙 钠 镁 铝 锌,铁 锡 铅(氢,铜 汞 银 铂 金

①金属位置越靠前的活动性越强,越易失去电子变为离子,反应速率越快。

②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酸(专指稀硫酸、盐酸)里的氢(元素),排在氢后的金属不能置换酸里的氢,跟酸不反应(其他的酸就不一定);

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排在后面的金属跟排在前面的金属的盐溶液不反应。

④混合盐溶液与一种金属发生置换反应的顺序是“先远”“后近”(金属活动性顺序相隔越远的越先反应)。注意:单质铁在置换反应中总是变为+2价的亚铁。

十八、金属+酸→盐+H2↑中:

① 等质量金属跟足量酸反应,放出氢气由多至少的顺序:Al>Mg>Fe>Zn。② 等质量的不同酸跟足量的金属反应,酸的相对分子质量越小放出氢气越多。③ 等质量的同种酸跟足量的不同金属反应,放出的氢气一样多。

④ 不同金属跟同种酸反应,生成等质量氢气,消耗金属的质量有多到少Zn>Fe>Mg>Al。

十九、物质燃烧时的影响因素:

①氧气的浓度不同,生成物不同(如:碳在氧气充足时生成二氧化碳,不充足时生成一氧化碳0;现象不同(如:硫在空气中燃烧是淡蓝色火焰,在纯氧中是蓝色火焰); 反应程度不同(如:铁能在纯氧中燃烧,在空气中不燃烧)。

④物质的接触面积不同,燃烧程度也不同。如:煤球的燃烧与蜂窝煤的燃烧。

二十、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①搅拌或振荡。搅拌或振荡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②升温。温度升高可以加快物质溶解的速度。

③溶剂。选用的溶剂不同物质的溶解性也不同。

二十一、原子结构知识中的八种决定关系:

①质子数决定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核电荷数),因为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

②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

③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因为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④电子能量的高低决定电子运动区域距离原子核的远近,因为离核越近的电子能量越低,越远的能量越高。

⑤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类别。

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金属,>或=4为非金属,=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稀有气体元素。

⑥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因为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4为失电子,>或=4为得电子,=8(第一层为最外层时=2)为稳定。

⑦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合价。

原子失电子后元素显正价,得电子后元素显负价,化合价数值=得失电子数。

⑧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决定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原子失电子后为阳离子,得电子后为阴离子,电荷数=得失电子数。

二十二、化学反应归纳

1、五个复分解反应规律:

(1)、酸 + 碱→盐 + 水(条件:酸、碱其中一种必须可溶)。例:Cu(OH)2 +2HCl= CuCl2+2H2O(2)、酸 + 盐→新酸+ 新盐(条件:酸必须可溶)。例:2HCl + CaCO3= CaCl2+H2O+ CO2↑(3)、盐+碱→新盐+新碱(条件:反应物盐、碱两种必须可溶,生产物必须有难溶物)。例如:CuSO4+2NaOH= Cu(OH)2↓+ Na2SO4(4)、盐+盐→新盐+新盐(条件:反应物必须可溶,生产物必须有难溶物)。例如:NaCl+AgNO3= NaNO3+AgCl↓

(5)、酸+金属氧化物→盐+水(条件:酸必须可溶),例:H2SO4+CuO=CuSO4+H2O。总之,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生产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有就能发生。

2、三个分解反应规律:

(1)、酸(含氧酸)→非金属氧化物+水,例如:H2CO3=H2O+CO2↑

(2)、碱(难溶性)→金属氧化物+水,例如:Cu(OH)2===H2O+CuO;2Fe(OH)3=== Fe2O3+ 3H2O(3)、碳酸盐(难溶性)→金属氧化物+二氧化碳,例如:CaCO3=====CaO+CO2↑

3、其他反应

碱+非金属氧化物→盐+水(不属于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例如:2NaOH+CO2=Na2CO3+ H2O 二

十三、实验

1、实验注意的地方:

①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如H2、CO、CH4)或用CO、H2还原CuO、Fe2O3之前,要检验气体纯度。

②防暴沸: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杯壁慢慢倒入水中,不能把水倒入浓硫酸中。

③防中毒:进行有关有毒气体(如:CO、SO2、NO2)的性质实验时,在通风厨中进行;并要注意尾气处理:CO点燃烧掉;SO2、NO2 用碱液吸收。

④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要注意熄灯顺序。

2、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

酸液流到桌上

立即加适量NaHCO3至不再有气泡产生为止,再用水冲洗后,用抹布擦干。若酸量少,用湿抹布擦干即可,最后用水冲洗抹布

酸液沾到皮肤上 碱液沾到桌上 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3%-5%的NaHCO3溶液

立即加适量稀醋酸中和,再用水冲洗,最后用抹布擦干。若只要少量,用湿抹布擦干即可,再用水冲洗抹布

碱液沾到皮肤上 酒精灯不慎碰倒起火 温度计碰破,水银渗出

二十四,解计算

计算题的类型有:①有关质量分数(元素和溶质)的计算

②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③由①和②两种类型混合在一起计算

(一)、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质质量分数 = ╳ 100%

(二)、化合物(纯净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立即用沙子或湿抹布盖灭 可用硫粉覆盖吸收

(三)、混合物中某化合物的质量分数计算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100%

(四)、混合物中某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

某元素质量分数= ╳ 100%

或:某元素质量分数= 化合物的质量分数 ╳ 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

二十五,实验室基本操作

实验基本操作中的数据:

1、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要使用漏斗,但酒精量不得超过灯身容积的 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不少于。

2、用试管振荡液体时,液体的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3、用试管给液体加热时,还应注意液体体积不宜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时试管宜倾斜,约与台面成45度角。

4、用试管盛装固体加热时,铁夹应夹在距管口的 处。

4、托盘天平只能用于粗略的称量,能称准到0.1克。

5、如果不慎将酸溶液沾到皮肤或衣物上,立即用较多的水冲洗(如果是浓硫酸,必须迅速用抹布擦拭,然后用水冲洗),再用溶质质量分数为3∽5%的碳酸氢钠溶液来冲洗。

6、在实验时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该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毫升,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7、使用试管夹时,应该从试管的底部往上套,固定在离试管口的 处。

化学方程式汇总

第四篇:化学基础知识总复习提纲

一、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

1、原子(构成金属、稀有气体)

○1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应用于回答化学变化中什么微粒没有改变)

○2结构:

核外电子(带负电)

原子 质子(带正电)

(不带电)原子核(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氢原子不含中子

相等关系:原子量≈质子数+中子数

在原子时有:电子数=质子数=核内电荷数=原子序数

○3原子性质:质量、体积甚微;不断运动;有间隔

2、分子(构成除稀有气体外的其它气体、有机物、水)

○1定义: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一种微粒(应用于回答化学变化中什么微粒改变)

○2分子结构:

分子由原子构成。例如:一个水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应用于分子用什么来描述)

○3分子的性质

质量、体积甚微、不断运动、有间隔。(应用于解释日常中的某些现象)

○4分子的写法:

某种物质的分子符号就用其化学式表示。

例如: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

3、离子(构成酸、碱、盐及其它化合物)

○1定义:当原子得、失电子后变成的微粒称离子。

○2性质:a、离子是带电的微粒

即: 阳离子(带正电的原子)

离子

阴离子(带负电的原子)

b、离子能导电

c、离子中有: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数

质子数≠电子数

4、原子、分子、离子的联系 分子

○1 原子得失电子

离子 原子 分离

○2物质的描述:a、物持由分子构成(水由水分子构成)

b、物质由离子构成(NaCI由Na+和CI—构成)

c、物质由元素组成(MgO由Mg元素和O元素构成)

分子的描述:分子由原子构成。

二、元素——组成物质的宏观单位。

1、定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符号:

a、用拉丁字母表示 b、元素含义:1°表示该元素的符号

2°表示一个该原子(P)

3°表示该物质(Fe)

3、地壳中元素质量分数居全四位的是O>Si>AI>Fe

三、初中常见物质化学式及俗称及重要性质和用途

物质 俗称 性质 用途

S

硫磺 淡黄色粉末、易燃、于空气中燃烧火焰为淡蓝色、纯氧为蓝紫色,并伴有刺鼻气体产生(SO2)

P 赤磷

白磷 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烟(P2O5固体)用物制烟雾弹

C 金刚石、石墨、活性炭 金刚石是最硬物质;石墨具有导电性、润滑性、质软;活性炭用于吸附剂 金刚石用于制钻头,切割物质。石墨用于电极、润滑、制铅笔

Fe 化学性质活泼、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于纯氧中燃烧生成Fe3O4)P2O5 白色固体、易吸水 用作干燥剂

CO2 干冰

碳酸气 易溶于水、水呈酸性、比空气重 人工降雨、工业原料

SO2 ρSO2>ρ空气、有刺激气味、其水溶液为

H2SO3

SO3 ρSO3>ρ空气其水溶液为H2SO4 CH4 沼气

坑气 ρCH4<ρ空气难容于水,无味、易燃、是最简单有机物

C2H5OH 酒精 易燃烧 用于燃料、消毒(70%~75%)

CH3OH

(甲醇)与乙醇相似;有毒(使人眼睛失眠、甚至死亡)易燃烧

CH3COOH(乙酸)醋酸

水醋酸 有刺激气味、具有酸性、能使指示变色

CaO 生石灰 白色固体、易吸水、溶于水后反应生成熟石灰[Ca(OH)2] 用于干燥剂

Fe3O4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 黑色物质、难溶于水、可用酸来溶解 用于治炼金属铁

Fe2O3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铁锈主要成分 红褐色难溶物质、可用酸来溶 用于治炼生铁

CuO 黑色难溶于水2Cu+O2=CuO、可被还原剂还原成单质铜、可用酸来溶解 用于治炼单质Cu、即Cu+H2=Cu+H2O

CuSO4 白色固体、溶于水变成蓝色能与活性比其强的金属反应置换出单质铜来 用于检验物质中是否含有水

CuSO4•5H2O 胆矾

蓝矾 蓝色晶体、溶于水后其性质与CuSO4 溶液一致,易风化即:

CuSO4•5H2O=CuSO4+5H2O KmnO4 灰锰氧 紫黑色易溶水,其水溶液为红色 用于制氧气

KCIO3 白色物质易溶于水 在MnO2崔化下制氧气 Cu2(OH)2CO3 孔雀石

绿铜 绿色难溶于水有毒物,加热变成CuO、H2O、CO2 用在鉴别题中

AgCI 白色凝乳状物,不溶于酸。可溶性氯化物与AgNO3反应可生成它 用于检验Ag+及CI—

BaSO4 钡餐 白色不溶酸的沉淀,不溶性硫酸盐与不溶性钡盐么应可生成它 用于检验Ba+及

SO42—

CO 难溶于水,ρCO>ρ空易燃烧、无味有毒气体 用作还原剂、治炼金属

CaCO3 石灰石

大理石 白色难溶于水、易溶于酸的固体 用于制CO2及制生石灰CaO

HCI 盐酸 无色、有刺激气味液体,具有挥发性、腐蚀性。能使指剂变色,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用于与金属反应制氢气;可用来溶解难溶的物质

H2SO4 无色、无味有吸水性、脱水性、腐蚀性的一种酸、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稀H2SO4可用于与金属反应制氢气;还可用于干燥物质

HNO3 无色、无味的一种酸;具有挥发性,能与多种物质反应

NaOH

火碱 白色固体

四、主要实验

1、氧气(O2)制法

(一)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

(二)实验室制法:

药品:○1KCIO3和MnO2(催化剂)或○2KMnO4(紫色)

反应原理:

仪器:

步骤:(1)检查气密性(2)装药品(3)加热(4)收集(5)移去水中导气管(6)熄灭酒精灯

实验中常注意问题:(1)酒精灯加热用外焰加热(2)试管夹夹持试管位置于离试管口1/3处(3)试管口略向下斜(4)导气管伸进橡皮塞2—3厘米(5)先移去导管、再移去酒精灯。

2、氢气(H2)制法

(1)工业制氢气的原料:天然气(主要成分CH4)或水煤气(主要成分CO和H2)

(2)实验实制氢气:

药品:锌粒(Zn)和稀盐酸或稀硫酸 反应原理:Zn+2HCI==ZnCI2+H2↑

或Zn+H2SO4==ZnSO4+H2↑

仪器:

步骤:略

3、二氧化碳(CO2)制法:

药品:石灰石(大理石)和稀硫酸

反应原理:CaCO3+2HCI==CaCI2+CO2↑+H2O

仪器:其仪器与氢气的仪器大致相同、不同为在CO2收集中不用排水法收集。(所以CO2的制取装置可用来制取H2)

步骤:略

4、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

药品:H2和黑色CuO △

反应原理:H2+CuO===Cu+H2O 仪器:

步骤:(1)先通H2一段时间(以防止通入的H2与试管内空气混合遇火发生爆炸

(2)加热(3)移去酒精灯(4)再通氢气一段时间(以防止还原出的Cu在高温下又被氧化为CuO)注意:(1)实验中的“两通”的目的

(2)导气管位置:不用橡皮塞;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3)看到实验现象:A、试管壁有水珠生成B、黑色物质变成红色物质

5、Cu(OH)2CO3的加热实验:

A、反应原理:Cu(OH)2CO3==2CuO+H2O+CO2↑ B、仪器: Cu(OH)2CO3

石灰水

C、实验现象:绿色物质变成黑色物质:在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将产生气体通入澄清石水,石灰水变浑浊。

6、电解水实验:

所需物质及仪器:水、直流电、电解仪器

电解

反应原理:2H2O==2H2↑+2O2↑

现象:在阳极和阴极分别有气体产生且有V阳:V阴=2:1(即VH2:VO2=2:1)

注意: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得出结论是:(略)

五、重要反应:

(一)四个反应类型:

化合反应:多各物质经化学变化合为一种物质的反应

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分妥成多种物质的化学反应

即:BAC条件 B+A+C 置换反应:单质与化合物发生化学变化生成新的单质与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即:单+化合物 条件 新单+新化合物

分解反应:化合物A+化合物B 化合物C+化合物D

(二)主要反应方程式:

S+O2===SO2(气)Fe2O3+3CO====2Fe+3CO2

4P+5O2======2P2O5(固)Fe 3O4+4CO=====3 Fe+4CO2 Fe+2O2===== Fe3O4(固)2KCIO3====2KCI+3O2↑

Mg+O2=====2MgO(固)2KMnO4=====K2MnO4+MnO2+O2↑

C+O2====CO2 Zn+2HCI====ZnCI2+H2↑

Zn+H2SO4===ZnSO4+H2↑

2C+O2====2CO Fe+2HCI===FeCI2+H2↑

2CO+O2=====2CO Fe+H2SO4====FeSO4+H2↑ CO2+C====2CO Cu+O2====2CuO

CO2+Ca(OH)2====CaCO3↓+H2O CuO+H2===Cu+H2O

CO2+H2O====H2CO3 CuO+CO====Cu+CO2

CO2+2NaOH===Na2CO3+H2O CuO+2HCI====CuCI2+H2O

CaCO3====CaO+CO2↑ Cu(OH)2+HCI===CuCI2+H2O

CaCO3+2HCI===CaCI2+H2O+CO2↑ CuSO4+2NaOH===Cu(OH)2+Na2SO4

CaO+H2O====Ca(OH)2 Na2CO3+CaCO3↓+2NaOH

CH4+2O2====CO2+2H2O C2H5OH+3O2====2CO2+3H2O

CH3OH+ O2====CO2+2H2O(三)主要反应类型

(1)碳酸盐与酸的反应:反应都生成CO2 即:MSO4+2HCI====MCI2+CO2↑+H2O

(2)硫酸盐与钡盐的反应:反应后都生成难溶于酸的BaSO4↓

即:MSO4+BaN====BaSO4↓+MN

(3)盐酸盐与AgNO3反应:生成难溶酸的AgCI↓ 即:盐酸盐+AgNO3====AgCI↓+酸

(4)金属氧化物一般难溶水(除K2O、Na2O、CaO)外易溶于酸

(5)非金属氧化物一般易溶碱溶液中

(6)酸+碱 盐+水(中和反应)

六、化学中几个重要概念:(对照课本熟记概念)

(1)化学变化(2)物理变化(3)稀有气体(4)氧化反应(5)催化剂(6)燃烧(7)混合物(8)化合物(9)纯净物(10)单质(11)氧化物(12)酸性氧化物(13)碱性氧化物(14)酸(15)碱(16)盐(17)结晶水合物(18)原子量(19)风化(20)质量守恒定理(21)饱和溶液(22)溶解度(23)有机化合物(24)温室效应(25)工业血液、工业粮食(26)生铁、钢(27)合金(28)溶液、溶质、溶剂(29)过滤、结晶(30)PH值

七、几个物质及离子鉴别

(一)常见气体鉴别方法

O2 燃烧更旺:O2

H2 木条熄灭:CO2 分别往集 变红:CO2 CO2 NH3 气瓶中滴少 变蓝:NH3

CO 燃着木条分别 N2 许石蕊试液 不变:N2 CH4 伸到各集气瓶内 H2O NH3 有水珠:

N2 被点燃气体:H2 于火焰上方 CH4 CO 罩干冷烧杯

CH4 无水珠:CO 产生气体 变浑:CH4

通入石灰水中 不变浑:H2

(二)酸、碱、盐鉴别

(1)酸、碱、盐用紫色石蕊鉴别

(2)盐酸盐(可溶性)鉴别

试剂:AgNO3和稀HNO3 步骤:(1)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2)滴入几滴稀HNO3(3)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不能溶于稀HNO3中说明是盐酸盐即含有CI—

(3)硫酸盐鉴别:

试剂:BaCI2和稀HNO3 步骤:(1)取少量待测液于试管中(2)滴入BaCI2并加稀HNO3,若产生沉淀则说明是硫酸盐即含SO42—

(4)可溶性钡盐鉴别:(略)

(5)碳酸盐鉴别:(略)(6)铵盐(NH4+)鉴别:(略)

八、常见计算:

(一)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

(1)求(NH4)2SO4和Na2CO3•10H2O的分子质量。

(NH4)2SO4=(14+4)×2+96 =132

Na2CO3•10H2O=23×2+12+16×3+10×(2+16)

=106+180 =286

(二)、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质量分数

求Ca(OH)2中 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Ca%= =

(三)化合物中某一元素的真实质量

求80克水中氢元素有几克?

解:80×

(四)组成物质中的元素质量之比:

求:Na2CO3中C: Na:O为多少?

解:∵C=12,Na=2×23=460=16×3=48 ∴C: Na:O=12:46:48=6:23:24

(五)求化合物中各原子个数之比

求C11H24O6中的各原子个数之比

解:C:H:O=11:24:6

(六)含杂质物质的计算题

方法:先把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转变成纯净物质质量,然后再代入方程式中

典型例题:

200吨的赤铁矿石其中含杂质6%,求可冶炼出含杂质3%的生铁多少吨?

解:分析: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Fe2O3,其质量是200×94%=188t,设有xt生铁治炼出来,则纯铁质量是x×97%,所以据:

Fe2O3+3CO==3CO2+2Fe 160 112 188 97%X

∴X=……(略)

(七)氢气还原氧化铜题型

足量的氢气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待完全反应后,将产生的物质通入放有无水硫酸铜的U型管中,发现U型管中物质质量比原来质量增重5.4克,求有多少克的氧化铜参加反应? 解:设有X克的CuO参加反应

CuO+H2===Cu+H2O 80 18 X=2.4 5.4 答:略

(八)氯酸钾加热制氧气题型

方法:根据题意,计算出氧气质量。用原固体混合物质量—后来固体混合物质量=产生的氧气质量

例:把混有少量KMnO4的KCIO320克充分加热后,待完全反应称量反应固体物质为6克,将固体剩余物用水充分溶解,过滤称得滤渣为2.25克。求总的有多少氧气产生,原混合物中KMnO4的质量分数是?

解:产生的氧气质量=20—6=14克

由题意知产生的14克氧气是由KMnO4和KCIO3同时反应产生的故不能由14克氧气求KMnO4(KCIO3)。由题意知滤渣2.55克即为产生的MnO2的质量:

2KMnO4====K2MnO4+MnO2+O2↑

316 87 X=a 2.25

故KMnO4%= 答:略

(九)溶液质量分数题型 方法:(1)溶液质量分数的林计算题一般涉足了发生化学变化,故应写出化学方程式,然后把所给己知数(通常给溶液质量)转变成溶质质量后带到方程式中(2)求产生的溶液的质量分数时,要搞清楚改变后的溶质量=反应前溶液质量+溶解的固体物质(或者加入了的液体物质质量)—沉淀质量(气体质量)

例:60克Na2CO3溶液与20%的AgNO3溶液完全反应后过滤称得固体质量为2.76克,求(1)Na2CO3溶液的质量分数(2)有多少克AgNO3溶液参加反应(3)产生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解:Na2CO3+2 AgNO3====Ag2CO3+2 NaNO3 106 240 276 170

X=1.06 y=3.4 2.76 Z=1.7

∴(1)Na2CO3溶液质量分数:

(2)参加反应的AgNO3溶液质量:

(3)形成的溶液中Na2CO3的质量分数为:

Na2CO3%= =C 答:略

九、几种符号写法

(1)离子的写法

方法:先写出元素符号,再在右上角标明该离子带的电荷数,注意“+、—”于数字后面

例:3个硫酸根离子:3SO42—;两个镁离子:2Mg2+(2)分子的写法

方法:写某物质的一个分子符号时,就用该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其分子符号。

例:3个二氧化硫分子:3SO2;一个氨气分子:NH3(3)结构示意图

原子结构示意图:先确定圆圈内数值(即为原子系数)然后再依次排出其电子数来。原子时有:电子决数==圆圈内的质子数。

例:画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一. 物质与氧气的反应:

(1)单质与氧气的反应: 1.镁在空气中燃烧:Mg + O2 点燃 2MgO 2.铁在氧气中燃烧:Fe + O2 点燃 Fe3O4 3.铜在空气中受热:Cu + O2 加热 2CuO 4.铝在空气中燃烧:Al + O2 点燃 2Al2O3 5.氢气中空气中燃烧:H2 + O2 点燃 2H2O 6.红磷在空气中燃烧:P + O2 点燃 2P2O5 7.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S + O2 点燃 SO2 8.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CO2 9.碳在氧气中不充分燃烧:C + O2 点燃 2CO(2)化合物与氧气的反应:

10.一氧化碳在氧气中燃烧:CO + O2 点燃 CO2 11.甲烷在空气中燃烧:CH4 + O2 点燃 CO2 + H2O

12.酒精在空气中燃烧:C2H5OH + O2 点燃 CO2 + 3H2O 二.几个分解反应:

13.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H2O 通电 2H2↑+ O2 ↑

14.加热碱式碳酸铜:Cu2(OH)2CO3 加热 2CuO + H2O + CO2↑

15.加热氯酸钾(有少量的二氧化锰):2KClO3 ==== 2KCl + 3O2 ↑

16.加热高锰酸钾:2KMnO4 加热 K2MnO4 + MnO2 + O2↑

17.碳酸不稳定而分解:H2CO3 === H2O + CO2↑ 18.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3 高温 CaO + CO2↑

三.几个氧化还原反应:

19.氢气还原氧化铜:H2 + CuO 加热 Cu + H2O 20.木炭还原氧化铜:C+ 2CuO 高温 2Cu + CO2↑

21.焦炭还原氧化铁:3C+ 2Fe2O3 高温 4Fe + 3CO2↑ 22.焦炭还原四氧化三铁:2C+ Fe3O4 高温 3Fe + 2CO2↑

23.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O+ CuO 加热 Cu + CO2

24.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25.一氧化碳还原四氧化三铁:4CO+ Fe3O4 高温 3Fe + 4CO2 四.单质、氧化物、酸、碱、盐的相互关系

(1)金属单质 + 酸--------盐 + 氢气(置换反应)

26.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27.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28.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29.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30.锌和稀盐酸Zn + 2HCl === ZnCl2 + H2↑

31.铁和稀盐酸Fe + 2HCl === FeCl2 + H2↑

32.镁和稀盐酸Mg+ 2HCl === MgCl2 + H2↑

33.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2)金属单质 + 盐(溶液)-------另一种金属 + 另一种盐

34.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Fe + CuSO4 === FeSO4 + Cu 35.锌和硫酸铜溶液反应:Zn + CuSO4 === ZnSO4 + Cu

36.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3)碱性氧化物 +酸--------盐 + 水

37.氧化铁和稀盐酸反应:Fe2O3 + 6HCl === 2FeCl3 + 3H2O 38.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Fe2O3 + 3H2SO4 === Fe2(SO4)3 + 3H2O 39.氧化铜和稀盐酸反应:CuO + 2HCl ==== CuCl2 + H2O 40.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CuO + H2SO4 ==== CuSO4 + H2O 41.氧化镁和稀硫酸反应:MgO + H2SO4 ==== MgSO4 + H2O 42.氧化钙和稀盐酸反应:CaO + 2HCl ==== CaCl2 + H2O 4)酸性氧化物 +碱--------盐 + 水

43.苛性钠暴露在空气中变质:2NaOH + CO2 ==== Na2CO3 + H2O 44.苛性钠吸收二氧化硫气体:2NaOH + SO2 ==== Na2SO3 + H2O 45.苛性钠吸收三氧化硫气体:2NaOH + SO3 ==== Na2SO4 + H2O 46.消石灰放在空气中变质:Ca(OH)2 + CO2 ==== CaCO3 ↓+ H2O 47.消石灰吸收二氧化硫:Ca(OH)2 + SO2 ==== CaSO3 ↓+ H2O(5)酸 + 碱--------盐 + 水

48.盐酸和烧碱起反应:HCl + NaOH ==== NaCl +H2O 49.盐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Cl + KOH ==== KCl +H2O

50.盐酸和氢氧化铜反应:2HCl + Cu(OH)2 ==== CuCl2 + 2H2O 51.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2HCl + Ca(OH)2 ==== CaCl2 + 2H2O 52.盐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Cl + Fe(OH)3 ==== FeCl3 + 3H2O

53.氢氧化铝药物治疗胃酸过多:3HCl + Al(OH)3 ==== AlCl3 + 3H2O 54.硫酸和烧碱反应:H2SO4 + 2NaOH ==== Na2SO4 + 2H2O 55.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H2SO4 + 2KOH ==== K2SO4 + 2H2O 56.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H2SO4 + Cu(OH)2 ==== CuSO4 + 2H2O

57.硫酸和氢氧化铁反应:3H2SO4 + 2Fe(OH)3==== Fe2(SO4)3 + 6H2O 58.硝酸和烧碱反应:HNO3+ NaOH ==== NaNO3 +H2O(6)酸 + 盐--------另一种酸 + 另一种盐

59.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60.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61.碳酸镁与稀盐酸反应: MgCO3 + 2HCl === MgCl2 + H2O + CO2↑

62.盐酸和硝酸银溶液反应:HCl + AgNO3 === AgCl↓ + HNO3

63.硫酸和碳酸钠反应:Na2CO3 + H2SO4 === Na2SO4 + H2O + CO2↑ 64.硫酸和氯化钡溶液反应:H2SO4 + BaCl2 ==== BaSO4 ↓+ 2HCl(7)碱 + 盐--------另一种碱 + 另一种盐

65.氢氧化钠与硫酸铜:2NaOH + CuSO4 ==== Cu(OH)2↓ + Na2SO4 66.氢氧化钠与氯化铁:3NaOH + FeCl3 ==== Fe(OH)3↓ + 3NaCl 67.氢氧化钠与氯化镁:2NaOH + MgCl2 ==== Mg(OH)2↓ + 2NaCl 68.氢氧化钠与氯化铜:2NaOH + CuCl2 ==== Cu(OH)2↓ + 2NaCl 69.氢氧化钙与碳酸钠:Ca(OH)2 + Na2CO3 === CaCO3↓+ 2NaOH(8)盐 + 盐-----两种新盐

70.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NaCl + AgNO3 ==== AgCl↓ + NaNO3 71.硫酸钠和氯化钡:Na2SO4 + BaCl2 ==== BaSO4↓ + 2NaCl 五.其它反应:

72.二氧化碳溶解于水:CO2 + H2O === H2CO3 73.生石灰溶于水:CaO + H2O === Ca(OH)2 74.氧化钠溶于水:Na2O + H2O ==== 2NaOH 75.三氧化硫溶于水:SO3 + H2O ==== H2SO4 76.硫酸铜晶体受热分解:CuSO4?5H2O 加热 CuSO4 + 5H2O 77.无水硫酸铜作干燥剂:CuSO4 + 5H2O ==== CuSO4?5H2

初中化学方程式及其相关知识点总结

1.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Ca(OH)2 + CO2 CaCO3↓ + H2O(复分解)

现象:石灰水由澄清变浑浊。

相关知识点:这个反应可用来检验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2.镁带在空气中燃烧

2Mg+O2 2MgO(化合)

现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粉末。

相关知识点:(1)这个反应中,镁元素从游离态转变成化合态;(2)物质的颜色由银白色转变成白色。

3.水通电分解

2H2O 2H2↑ + O2↑(分解)

现象:阴极、阳极有大量的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1)阳极产生氧气,阴极产生氢气;(2)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质量比为1:8。

4.生石灰和水反应

CaO + H2O = Ca(OH)2(化合)

现象:白色粉末溶解

相关知识点:(1)最终所获得的溶液名称为氢氧化钙溶液,俗称澄清石灰水;(2)在其中滴入无色酚酞,酚酞会变成红色;(3)生石灰是氧化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

5.实验室制取氧气

①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2KClO3 2KCl + 3O2↑(分解)

相关知识点:(1)二氧化锰在其中作为催化剂,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度或氧气的生成速度;(2)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没有改变;(3)反应完全后,试管中的残余固体是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进行分离的方法是:溶解、过滤、蒸发。

②加热高锰酸钾

2KMnO4 K2MnO4 + MnO2+O2↑

6.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C + O2 CO2(化合)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红光,在氧气中是发出白光;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澄清的石灰水来进行检验。

7.硫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S + O2 SO2(化合)

现象:在空气中是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是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反应后的产物可用紫色的石蕊来检验(紫色变成红色)

8.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3Fe + 2O2 Fe3O4(化合)

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四氧化三铁

相关知识点:在做此实验时,应先在集气瓶中放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目的是防止集气瓶爆裂。

9.磷在空气中燃烧

4P + 5O2 2P2O5(化合)

现象:产生大量而浓厚的白烟。

相关知识点:烟是固体小颗粒;雾是液体小颗粒。

10.氢气在空气中燃烧

2H2 + O2 2H2O(化合)

现象:产生淡蓝色的火焰。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1.木炭和氧化铜高温反应

C + 2CuO 2Cu + CO2↑(置换)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木炭;氧化剂:氧化铜

12.氢气还原氧化铜

H2 + CuO Cu + H2O(置换)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滴生成相关知识点:(1)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段时间氢气,目的是赶走试管内的空气;(2)实验结束后,应先拿走酒精灯,后撤走氢气导管,目的是防止新生成的铜与空气中的氧气结合,又生成氧化铜。

1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或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

CaCO3 + 2HCl= CaCl2 + H2O + CO2↑(复分解)

现象:白色固体溶解,同时有大量气泡产生。

相关知识点:碳酸钙是一种白色难溶的固体,利用它能溶解在盐酸中的特性,可以用盐酸来除去某物质中混有的碳酸钙。

14.煅烧石灰石(或碳酸钙高温分解)

CaCO3 CaO + CO2↑(分解)

15.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

2CO + O2 2CO2(化合)

现象:产生蓝色火焰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16.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

CO + CuO Cu + CO2

现象:黑色粉末逐渐变成光亮的红色物质

相关知识点:还原剂:一氧化碳;氧化剂:氧化铜

17.甲烷在空气中燃烧

CH4 + 2O2 CO2 + 2H2O

现象:火焰明亮呈浅蓝色

相关知识点:甲烷是天然气(或沼气)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很好的燃料。

18.工业制造盐酸

H2+Cl2 2HCl

相关知识点:该反应说明了在特殊条件下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

19.实验室制取氢气

Zn + H2SO4 =ZnSO4 +H2↑

相关知识点:(1)氢气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0.木炭和二氧化碳生成一氧化碳

C + CO2 2CO

相关知识点:(1)一氧化碳是一种常见的还原剂;(2)点燃前,一定要检验它的纯度。

21.水和二氧化碳生成碳酸

CO2 + H2O= H2CO3

现象:生成了能使紫色石蕊变红的碳酸。

22.碳酸受热分解

H2CO3 H2O + CO2↑

相关知识点:碳酸是一种不稳定的酸,受热易分解。

23.灭火器的反应原理

Na2CO3 + 2HCl = 2NaCl + CO2↑+H2O

现象:喷出大量泡沫和二氧化碳,如果喷到火上就可以灭火。

24.金属和水的反应

①2K+ 2H2O = KOH + H2↑

②3Fe + 4H2O Fe3O4 + 4H2↑

25.水于非金属的反应

C +H2O CO+ H2

26.水与氧化物的反应

①SO3 +H2O H2SO4

② Na2O +H2O 2NaOH

2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NH4HCO3 NH3↑ + H2O + CO2↑(分解)

28.用盐酸来清除铁锈

Fe2O3 + 6HCl =2FeCl3 + 3H2O(复分解)

29.铁丝插入到硫酸铜溶液中

Fe + CuSO4 =FeSO4 + Cu(置换)

现象:铁丝表面有一层光亮的红色物质析出。

30.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uSO4+ 2NaOH=Cu(OH)2↓+Na2SO4(复分解)

第五篇:2013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总

2013化学兴趣小组活动总结

指导教师:吕晓丽

一、指导思想:

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要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型人才应是复合型而不是单一的,是知识面广、动手力强而不是孤陋寡闻只会死读书的人,要培养新型人才,必须将第一课堂与兴趣小组有机结合起来。兴趣小组是相对于第一课堂而言,即第一课堂以外的校内外的其他教育活动,兴趣小组是第一课堂的拓宽和延伸,是第一课堂重要的补充。在此方面我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艺术创造力,以艺术教育为抓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全面推进素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努力实现“人人都合格,个个有特长”的目的。现将我校的兴趣小组工作总结如下:

1、培养了学生的对化学的兴趣:

化学兴趣小组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是化学课堂教学的补充,也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学生获得系统的化学基础知识,主要来源于课本,但大量化学知识的扩展却来自课外的亲身实践和课外阅读。我们化学教师只有把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组织好,才能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知识面:

观察和动手实践去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逐步提高他们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能力学生从书本上获得系统的化学知识后,要让学生觉得这些知识有用,解决了实际问题,就会得到满足,而产生新的求知欲望。

3、增加了实践的机会:

适时地引导他们,通过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

4、丰富了学生的第二课堂:

从素质的角度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他们的生活不在仅限于课堂上,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乐趣,更有兴趣学习了。

二、活动目的:

兴趣活动不同于课堂教学,但它与课堂教学又有密切的联系,有一定的研究专题和中心内容。这种活动组织可称为兴趣小组,研究小组或协会,这种小组以自愿结合为主,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校的具体条件而组成,小组活动灵活方便,人数不宜太多,一般为10人左右.或稍多一点。比如:可以组织化学实验兴趣小组,首先可以由教师介绍实验对化学学发展的重要意义,指出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然后教会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当学到一些知识时,除了课本介绍的方法外,可以由学生通过兴趣小组去实践一些其它的方法。还可以组织研究解题的学科小组,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解题规律,掌握解题方法,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

三、反馈思考

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不足,我们期待着我们的工作能够得到更快完善,以便得到更好的发展。我们将本着为学生工作的思想更加努力地工作,使我们的学生的素质更好地得到提高。

下载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柠檬酸循环的化学总结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化学总复习方案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教学方案 一、学生分析 九年级共六个教学班,其中九(1)班、九(3)班、九(6)班学生学习习惯较好,学习能力强些,而九(2)班、九(4)、九(5)班大多是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兴......

    中考化学知识点 总复习

    初三化学中考总复习知识点汇总 绪言 1、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以实验为基础自然科学。物理和化学的共同点:都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2、化......

    中考化学复习总资料

    一、基本概念: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

    如何进行九年级化学总复习

    如何进行九年级化学总复习1.将课堂还给学生,围绕学生的问题展开教学 传统的复习课形式:教师讲、学生听,学生练、教师讲,教师一直在唱独角戏。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精神,现......

    初中(中考)化学总复习资料

    初中化学总复习资料《很全》 3、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4、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

    化学实验室工作总2

    化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学期将至结束,在学校领导的指挥和同事们的配合下,基本圆满完成了学期工作任务,达到了较满意的工作效果,现总结如下。 1、思想上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计划2013.3

    初三化学总复习计划复习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整理、记忆和加深理解,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不但要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且要通过复习,让学生加深、拓展知4. 根据学生基础分类指导:基......

    中考化学总复习策略发言稿

    中考化学总复习策略 庄浪县阳川中学孟强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以这种方式与大家探讨学习中考化学备考复习的问题,在此我要感谢领导和大家对我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