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明确参保人员死亡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继承有关事项的通知

时间:2019-05-13 22:38: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明确参保人员死亡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继承有关事项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明确参保人员死亡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继承有关事项的通知》。

第一篇: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明确参保人员死亡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继承有关事项的通知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明确参保人员死亡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

余额继承有关事项的通知

(苏人社发[2012]152号)

各市、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若干规定》(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令第13号)和原国家劳动部《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劳办发〔1997〕116号)的有关规定,现就我省参保人员(含退休、退职及领取定期生活费人员,下同)死亡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继承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个人账户余额为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的累计本息(包括2006年6月30日前按规定从单位缴费中划转记入个人账户部分的本息)。

二、参保人员死亡时没有供养直系亲属的,如个人账户有余额,个人账户储存额结息至其死亡当月,其个人账户余额依法继承。

三、参保人员死亡时有供养直系亲属并按月领取定期救济费的,如个人账户有余额,其个人账户储存额在其供养直系亲属失去供养条件前暂不予以继承并继续按规定计息;在一个结息年度内各月的账户余额,为上月账户余额减当月支付的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救济费的差。个人账户储存额不敷支付供养直系亲属定期救济费的,改由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继续支付。

参保人员死亡时有供养直系亲属并领取一次性救济费的,其个人账户储存额累计本息减去供养直系亲属领取的一次性救济费后的余额依法继承。

四、退休人员、退职及领取定期生活费人员在一个结息年度内各月个人账户余额按如下公式计算:

当前月个人账户余额=上月个人账户余额-当前月支付的基本养老金总额×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占基本养老金的比例

五、本通知自下文之日起执行。过去我省有关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执行。

二o一二年四月十三日

上传者知盟网 http://

第二篇:关于解决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

关于解决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

时间:2011-07-25 15:03:36

关键字: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问题

石家庄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石家 庄 市 财 政局

转发关于解决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基本

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有关单位:

现将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财政厅《关于解决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冀人社发〔2011〕49号)转发给你们,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符合冀人社发〔2011〕49号文件规定条件并有参保意愿的人员(以下简称“参保人”)应向原单位、承办单位、户口所在地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单位”)书面提交申请。单位须认真审核并准确填写《河北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审批表》和《河北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基础信息认定表》相关信息(以下简称《审批表》、《信息表》),为参保人建立个人档案。个人档案材料主要包括:参保人书面申请、身份证和参保人户口页的复印件、《审批表》、《信息表》、原始档案材料或其他有效材料(公示报告、同事证明信及有效证件的复印件)。

二、各有关单位应认真审查参保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薄原件及能证明参保人与企业存在3年以上劳动关系的原始档案或有效材料。由单位携带个人档案到有关部门申报办理相关手续。

三、对于无法提供相关原始材料,但参保人确实与企业存在3年以上劳动关系的人员,可由本人申请,并提供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材料,经原单位、承办单位调查核实,在单位公示栏中公示10天无异议后,向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供参保人与企业存在3年以上劳动关系的公示报告(报告附后)。两名以上当年同事签字的证明信并注明联系电话和提供证明人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

四、严格掌握省厅政策规定的人员范围:一是必须具有我省城镇户籍。二是认真界定参保人的参加工作时间(即1994年底前参加工作,还是1995年1月以后)。三是参保人的视同缴费年限须经市人力资源保障行政部门按国家和省政策进行认定。

五、各审查部门和参保人档案留存复印件的要求:一是注明其复印件出处和“与原件一致”字样。二是复印件由经办人签字并注明经办日期。三是复印件原件留存单位或受理建档部门盖章。

六、各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要认真审核相关单位的申报材料,将好事办好。

附件:

1、企业未参保人员申请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公示报告》

2、河北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审批表

3、河北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员基础信息认定表

4、石家庄市企业未参保人员申请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公示明细表

二〇一一年七月十五日

第三篇:河北省关于解决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

河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河北省财政厅

关于解决企业未参保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

冀人社发[2011]49号

各设区市、财政直管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省本级统筹单位: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2010〕107号)精神,报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解决曾在我省企业工作过的未参保人员养老保险问题通知如下:

一、人员范围

(一)本文件发文之日前具有我省城镇户籍,能提供证明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或事实劳动关系的原始档案或有效证明材料,本人自愿申请,可以参加我省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1、1994年底前开始在我省企业工作,工作满3年以上离开单位未参保人员,2010年底已经达到或超过退休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下同),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后纳入统筹范围。其中,从61周岁至70周岁每满一周岁少缴一定数额的养老保险费,70周岁及以上人员按70周岁缴费额补缴。补缴养老保险费标准见附表1。2、1995年1月以后开始在我省企业工作满3年以上离开单位的未参保人员,2010年底已经超过退休年龄的,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后纳入统筹范围。补缴养老保险费标准见附表2。

3、在我省企业连续工作满3年以上离开单位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10年底未达到退休年龄的人员,可按照距退休年龄缴费满15年的差,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补缴后继续缴费至退休年龄办理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手续。补缴养老保险费标准见附表2。

以上人员补缴的养老保险费原则上由个人负担。鼓励用人单位给予一定的补助。

(二)本文发文之日前具有我省城镇户籍、原我省国有、集体企业固定职工经单位批准辞职一直未参保的,2010年底达到或超过退休年龄,凭本人原始职工档案,经设区市以上人力资源保障行政部门按照国家和省关于认定视同缴费年限的规定认定后,原在国有、集体企业工作的时间视同缴费年限。认定视同缴费年限后从2010年开始向前补缴不少于5年的养老保险费,连同视同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范围。补缴养老保险费标准见附表2。

二、缴费办法和个人账户管理

自愿参保人员从2010年开始向前以历年全省职工平均工资100%或60%为基数,按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缴费比例补缴。其中:12%部分和基金保值率补缴金额扣除2005年以前划入个人账户部分后进入统筹基金,8%部分和补缴的个人账户利息以及2005年以前划入个人账户的部分记入个人账户。

记入个人账户金额按个人账户记账利率继续记息。

第四篇:关于解决我市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

关于解决我市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险问题的通知

发布时间:2011-08-02 稿件来源:荆人社[2011]24号

各县(市、区)、屈家岭管理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直有关单位:

根据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五七工”、“家属工”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意见》(鄂人社发[2011]29号)精神,为切实解决我市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问题,保障其基本生活,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全体人民老有所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我市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断扩大,未参保城镇集体企业退休职工、五七工和家属工养老保险遗留问题相继得到解决,参保人员的养老金待遇水平逐步提高,较好地保障了他们的基本生活。但由于种种原因,部分曾与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人员尚未参保,成为影响我市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之一。各地各单位要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高度,充分认识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明确责任,加大工作力度,集中时间,集中人力,确保2011年底前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遗留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积极推进,严格执行养老保险政策

要从实际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积极推进未参保人员纳入养老保险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各地各单位要按照统一的缴费和待遇计发标准,抓紧制定工作方案,避免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久拖不决。

一是界定参保人员范围。具有我市城镇户籍,曾经与城镇集体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2011年6月30日前已经达到或者超过男年满45周岁,女年满40周岁,且目前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可按本办法参保。

中央和省属在荆企业、曾经与机关或事业单位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曾经在外地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现户籍在荆的同类人员可参照本办法参保。

二是统一养老保险费补缴办法。

2011年6月30日前已达到或超过待遇领取年龄(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下同)的人员,可一次性补缴15年的养老保险费,补缴标准按我市2009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确定,划分为33840元、39240元、45000元、50760元和56160元五个档次,由本人根据缴费能力选择相应档次补缴。

2011年6月30日前未达到待遇领取年龄,且男年满45周岁、女年满40周岁及以上的人员,可以由本人按每年2256元、2616元、3000元、3384、3744元标准,自主选择缴费档次一次性补缴一定年限的养老保险费后,再按继续缴费,使其达到待遇领取年龄时缴费年限满15年。目前已参保的此类人员,也可比照此办法补缴养老保险费。

对于2011年6月30日前男未满45周岁、女未满40周岁的人员,应严格按现行政策规定按时缴费。

三是统一计发养老保险待遇。对于2010年12月31日以前已达到或超过待遇领取年龄的人员,月基本养老金按照省政府《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鄂政发

[2006]42号)和原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改革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计发办法的通知》(鄂劳社文[2006]169号)规定,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见附件),从参保缴费的下月起发放。其他参保补缴人员待达到待遇领取年龄后再按规定计发基本养老金。

除正在按月享受遗属生活困难补助费的参保人员,在达到待遇领取条件前,可继续按月享受外,其他未参保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后,不再享受其他养老保险待遇。参保人员死亡的,其死亡待遇按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办法执行。

三、简化程序,及时办理参保缴费手续

各地各单位要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工作,准确掌握应参保人员情况,做好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身份认定、费用缴纳和待遇核定等各项基础工作,保证数据的完整准确,努力做到一个不漏。要按照个人自愿申请、原单位集中申报和公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的程序开展工作,认真核实参保人员的档案资料和有关证明材料。有条件的地方可开辟专门窗口为参保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办理参保缴费手续,简化和规范业务流程,为参保人员提供方便快捷服务。要严格按照规定,落实好未参保人员参保后的相关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养老保险信息管理,清晰记录参保缴费和待遇领取情况,并为他们查询本人参保信息提供便利。

四、强化征缴,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范围后,增加了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各地要进一步加大养老保险费征缴和清欠工作力度,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确保参保人员的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险遗留问题,关系到职工和群众的切身利益,涉及面广、情况复杂,政策性强,时间紧迫。各地各单位要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宣传力度,精心组织实施,切实把好事办好,维护社会稳定。

对原经县级以上劳动人事部门或招工权限下放时企业主管部门办理了正式招工录用手续的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原国有企业的五七工和家属工,仍按原参保补缴办法执行至2011年12月31日,但基本养老金待遇从参保缴费的下月起发放。

本通知自下发之日起施行,2011年12月31日停止执行。各地在执行中遇到的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市局报告。

附:2010年12月31日前达到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未参保人员缴费和待遇支付速查表。

二〇一一年六月二十一日

主题词:养老保险集体企业退休人员通知

荆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办公室2011年6月21日印发

第五篇: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浙江省财政厅,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实施意见 浙人社发 [ 2011 ] 221号

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直属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的意见》(人社部发 [2010] 107号)精神,集合我省实际,经省政府同意,现就解决我省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问题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实施范围和对象

本实施意见下发前,具有我省城镇户籍、未参加我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下列人员,经审核确认后,按规定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纳入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一)曾与我省各类企业建立劳动关系或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人员;

(二)曾在我省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单位工作过的人员。

二、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办法

本实施意见下发时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上述人员,可按城镇个体劳动者办法参保缴费,其中正常缴费至法定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仍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补缴不足年限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按规定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本实施意见下发前已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上述人员,可一次性补缴15年基本养老保险费后按规定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标准,按本人选择的缴费基数和统一的缴费比例计算确定。缴费基数由本人按2010年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300%之间选择,缴费比例统一为18%,其中8%部分记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记入社会统筹基金。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的年限,作为实际缴费年限计算。按国家和省规定可以计算为连续工龄的年限视同缴费年限。

考虑到年龄偏大人员的承受能力,适当降低60周岁以上人员一次性补缴基本养老保险费标准。具体为:年龄每增加1岁,一次性补缴标准降低5%,依次递减至70周岁,70周岁以后不再递减。

三、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上述人员按规定参保缴费后,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按规定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基本养老金补贴组成。不享受最低基本养老金待遇。计发基础养老金时,补缴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按本人选择的月缴费基数除以2010年全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计算确定;计发个人账户养老金时,计发月数根据参保人员申请领取基本养老金时对应年龄的计发月数确定。

四、统筹解决其他相关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问题

参照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保障问题的解决办法,统筹解决其他相关人员的基本养老保障问题。

(一)具有本省户籍的退休军人,可按照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办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复退军人按规定参保缴费后,军龄视同缴费年限,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按规定申领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按现行办法计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基本养老金补贴组成,不享受最低基本养老金待遇。今后,新退役到地方的复退军人,允许本人作一次参保选择,可选择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也可选择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

(二)具有本省户籍,因结婚等原因未返城以及虽已返城但被安排在县以下集体企业或自谋职业的我省原下乡知青(含分配在农场、兵团当职工的知青)。可按照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的参保办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原下乡知青参保缴费后,经审核确认后的下乡劳动时间不足15年的。可一次性补缴不足年限的基本养老保险费(下乡劳动时间按本人户口由城镇迁入农村至迁回城镇或按政策规定可以迁回城镇的时间确定),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的,按规定申领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按现行办法计发,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基本养老金补贴组成,不享受最低基本养老金待遇。

(三)具有本省户籍,经组织人事部门或劳动行政部门办理招录用或招工手续的原机关、企事业、社会团体等单位的职工(以下简称“部分离开单位职工”),因辞职,除名、自动离职原因离开单位的,其在原单位的工作年限经审核确定后,可申请一次性缴纳原工作年限的基本养老保险费(注:即不再参加“补缴15年费”,也不再计“15年补缴费后的计发退休金部分”;也就是说:“承认你的工作工龄了,你按此工龄缴费即可,但最后,比„承认你的工龄为视同缴费年限,另仅补缴15年费的人员,相比的退休金低‟”)。“部分离开单位职工”一次性缴纳原工作年限基本养老保险费的标准,按2010年当地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为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统一为12%,其中8%部分记入个人账户,其余部分记入社会统筹基金。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的年限作为实际缴费年限计算。对原从事特殊工种工作的人员,其从事特殊工种工作的时间不能作为办理提前退休依据,也不能进行工龄折算。申请一次性缴费年限,最长为本人按国家和省政策规定本可计算连续工龄,但因辞职、除名、自动离职等原因离开单位而不能计算连续工龄的工作年限。

“部分离开单位职工”中,在申请并办理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缴费年限满15年且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从办理一次性缴费的次月起,可以按规定申领基本养老金;缴费年限满15年但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要按规定继续参保缴费,待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再按规定申领基本养老金。

“部分离开单位职工”中,在申请并办理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后,缴费年限不满15年且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可按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办法一次性补缴不足年限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后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缴费年限不满15年,尚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要按规定继续参保缴费,其中正常缴费至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年限仍不足15年的,可按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办法一次性补缴不足年限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后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

已经按月享受基本养老金待遇的,在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和,按月增发一次性缴费后增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现已领取的基本养老金中的基础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历年调整的基本养老金等不再重新计算。增加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从缴清全部费用的次月起增发,以前待遇不予追补,今后一次性缴费年限可作为调整基本养老保险金的依据。

本实施意见下发时,已经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人员,如符合上述补缴或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条件的,可按本实施意见相关规定一次性补缴不足年限或原工作年限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后按规定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原已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到达法定退休年龄不符合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并已按规定领取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的人员,如符合上述补缴或一次性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条件的,可在将原领取的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退回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后,按本实施意见相关规定参保缴费并享受相应待遇,其原领取一次性保险待遇时的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记录予以恢复。

五、相关制度衔接

各地要妥善处理未参保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后的相关制度衔接问题,对已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以及各类养老保障的未参保人员,应在终止原养老保障关系的前提下,选择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存储额、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个人账户资金及其个人享有的社会统筹部分权益,均可抵缴应补缴或缴纳的费用。上述人员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后,不重复享受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及其他各类养老保障待遇。

六、具体经办规定

符合条件的上述人员应持相关资料,到户籍所在地的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办理参保手续,其中,“部分离开单位职工”中愿已参保的人员,到参保所在地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各级人力社保行政部门或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认真审核参保人员的档案资料和有关证明材料后,及时为其办理年限认定、费用缴纳及待遇核定等工作。基本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服务。要进一步加强经办队伍建设,及时充实经办窗口人员力量,认真细致地为参保人员提供政策咨询,办理参保缴费手续。简化和规范业务流程,提供方便快捷服务。要改进和完善养老保险信息管理,清晰记录参保缴费和待遇领取等情况。

七、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上述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后,各地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要按照《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省政府《关于建立社会保障资金多渠道筹措机制的意见》(浙政发 [ 2004 ] 36号)等规定,强化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多渠道筹措资金。对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较低的市县,当地政府每年要安排一定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基本养老保险。

八、工作要求

解决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一项重大决策,是我省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实现全体人员老有所养的重要举措,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各地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具体工作方案,落实人员和工作经费,集中力量,积极有序地推进。各级人力社保、财政部门要加强与公安、工商、监察、档案管理等部门以及原用人单位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未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基本养老保障等遗留问题,涉及面广,政策性强,情况复杂,各地要深入掌握文件精神,严格把握政策界限,一律不得擅开政策口子。要细致做好政策解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各地及有关部门要解释掌握工作推进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重要情况及时上报,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将好事办好。

九、其他

各地要进一步做好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工作,结合加快推进我省中心镇、小城镇建设工作,允许劳动年龄段内,在中心镇、小城镇创业、务工、灵活就业的本省户籍人员,选择按城镇个体劳动者办法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上述各类人员,其基本医疗保险也可通过一次性补缴的方式解决,补缴基数原则上与基本养老保险补缴基数一致,具体标准由各地确定。

本实施意见从发文之日起实行,符合条件的上述人员应在2011年12月31日前办理参保缴费手续。(此件依申请公开)

抄送:各市、县(市、区)人力资源和生活保障局(劳动保障局)、财政局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办公室 2011年7月28日印发

下载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明确参保人员死亡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继承有关事项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明确参保人员死亡后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余额继承有关事项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