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ERP实施心得体会
实施陷于僵局的时候如何让领导重视
说到领导不重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领导真的不重视,而是ERP从实施到产生效益往往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领导对ERP的理解不够深入,再加上顾问公司在售前和实施的过程中对ERP实施的效果做了过份的宣传往往会让企业领导产生这样的错觉:我只要投钱进去就没有做不好的事。
可真正钱也投了,事也做了,却得不到结果时,企业领导往往会对ERP的实施失去信心和耐心。但投了这么多钱也不能就这么白丢了,很多企业的ERP也就陷入了要死不活的境地,而今天的主题也就在于此――如何盘活它!
很多时候问题不会是单一出现的,除了领导不重视以外,大部分的问题可以用前面提到的方法逐一解决。有了良好的实施环境以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提高企业领导对ERP项目的重视程度。
在这我们就得逆向思维了:领导最关注什么?寻找到企业领导最关注的东西,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自然就能重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管理层关心钱!
没有哪个管理层不关心利润的,即使是国营企业的管理层他们也关心经济效益。
试想:当ERP实施小组能随时提交企业经营情况的报告给管理层,管理层会不会觉得格外的高兴?而要做到这点,我们可以将问题简单的分解。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数据的准确性问题
ERP系统的运行首先是建立在准确数据的基础上的,没有准确的数据一切都免谈。而对于ERP实施的部门来说,最容易做到的就是仓库库存数据的准确――通过盘点很容易就能发现实物数量与系统数量的差异。如果ERP实施人员能向老总提供这样的报告并适当的发发牢骚,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
当然,前提是ERP实施人员能够提供详尽的实施方案。什么部门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才能保证仓库数据的准确性。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企业的管理层能随时了解到库存的资金占用情况。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实例:这是一个私营的电子厂。企业主曾接受过国外友人及客户的劝导,决意在企业内建立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系,而ERP自然是这个体系中的一员,在我接手ERP项目实施的时候已经实施过某大型国外erp系统,然而效果却极不令人满意。
每次盘点的时候企业主都为自己财务部提供的报表头痛不已:库存积压1000多万啊!这大约是他年利润的50%。而仓库、采购、生产部门谁都在拍胸脯的说,积压这样多是必须的。可谁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是必须的,为什么要这样多。当时我们重新成立的ERP实施小组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只要采购在收货的时候能及时录入数据,仓库在收发料的时候能及时录入数据,那么三个月内我们即能够提供库存积压的情况分析报表:哪些东西是多长时间都没有动过的,可以清理了。其结果是很明显的,各部门必须按照ERP实施小组的安排工作――三个月而已,很短的。而辛苦的绝不是各部门的经理主管。
其次是对BOM的控制
有了仓库准确的数据下面的路就很好走了:何时采购了什么,何时收发了什么一目了然。两个月后即清理了一批积压的库存――某些物料这两个月连碰都没碰,一个报表下来,老总一句话就清理掉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物料清单改动太大,有时候都不知道某些物料是干什么用的,编码凌乱导致其他部门怨声载道。
继续我们的实例吧。
下一步的控制便从工程部开始了,ERP实施组编写了一份工程部操作指引,详细描述了工程部在ERP系统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工作的范围。提交到老总那以后双方免不了讨价还价。有些东西工程部说部是该他们做的事,有些问题他们又说自己都没办法控制。还好我们准备充分,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而我们的杀手锏就是:所有工程部出的资料以ERP中出现的为准――为此我们事先按照工程部ISO的要求开发了若干套“工程更改单”、“物料申请单”等单据,并做出了,其他部门应该如何配合工程部工作的各种制度。而没有这些事前的准备,或许我们就已经陷入了被动的地位。
对工程部的约束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物料的管理逐步理清了。生产车间不会为了临时的改动而停工待料,采购部也不会采购会莫名其妙的物料,皆大欢喜。
当工程部的运转走向正轨之后,ERP实施部门还得到了管理层的特别表扬,为此我们都兴奋了很久。
第三步,制度与执行
说到制度,前面也曾提到过,仓库与工程部门重新实施的过程中也建立了不少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只是针对单一部门的,对部门与部门之简的沟通没有进行很好的约束。尤其是在会议等沟通环节,常常出现9点钟开会10点钟到,11点还不能做报告的现象。而老总也常以工作忙为借口,抓住他一次可真难啊!
当工作进行到这一步时,必须考虑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了,ERP实施小组也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制定好之后,我们专门选择了一个老总不会出差的时间召开会议,也为此我们项目组的成员守在总经理办公室前一个多小时――软磨硬泡的终于让老总同意参加我们的会议了。
开会的效果可想而知――整个下午大家静静的等待了三个小时。当老总和我们项目小组成员孤独的坐在会议室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老总的脸都绿了。进来一个主管,扣住,不准打电话,不准叫人,原地等待,三个小时以后人员才全部到齐,整个会议中原计划要说的问题什么都没说。只强调了一点:以后老总会抽出时间来关照大家。
通过以前的工作,老总看到了我们的成绩,也通过这次会议,老总看到了我们工作的艰辛,再往后的日子天空就晴朗咯!
经验总结
由于是盘活已经僵死的ERP系统,很大程度上工作要比上个新系统艰难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ERP实施人员做更多的工作,安排更加细致。
1、详尽分析,分清主次
在重新启动ERP项目之前首先应该分清:什么是公司内部的问题造成的,什么是由于外部原因造成的。对于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2、精心计划,逐步推进。
饭是要一口口吃的,尤其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许诺实施ERP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对于高层来说已无济于事。这时要告诉他最容易实现的目标,能到达什么样的效果就够了。
达到了某个目标后不要停留,要趁热打铁。当然,目标同样要容易实现。对于管理层来说,失败过以后他们更看重需要付出多少,而不是能够得到什么,他们怕了。
3、适当的时候狐假虎威。
内部的矛盾也好,项目的阻力也罢,终究是有办法解决的。而这些方法有时候就需要你充分的利用自己的资源。
4、充分的准备
在这就不多说了,由于已经失败过,在重新启动ERP项目的过程中,ERP实施小组的人员必须付出多倍的努力――从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到各种报表与功能的开发,只有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工作之后我们才能向其他部门提出要求:您能不能帮忙这样做。而我们的工作确实能减轻他们工作的负担之后,才能更好的得到他们的配合。这也就要求ERP实施部门对某些问题能远见和有很好的计划,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需求。狐假虎威
欺上瞒下
软磨硬泡
制度执行
稳推协调
钱
第二篇:ERP实施心得体会
实施陷于僵局的时候如何让领导重视
说到领导不重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领导真的不重视,而是ERP从实施到产生效益往往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领导对ERP的理解不够深入,再加上顾问公司在售前和实施的过程中对ERP实施的效果做了过份的宣传往往会让企业领导产生这样的错觉:我只要投钱进去就没有做不好的事。
可真正钱也投了,事也做了,却得不到结果时,企业领导往往会对ERP的实施失去信心和耐心。但投了这么多钱也不能就这么白丢了,很多企业的ERP也就陷入了要死不活的境地,而今天的主题也就在于此――如何盘活它!
很多时候问题不会是单一出现的,除了领导不重视以外,大部分的问题可以用前面提到的方法逐一解决。有了良好的实施环境以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提高企业领导对ERP项目的重视程度。
在这我们就得逆向思维了:领导最关注什么?寻找到企业领导最关注的东西,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自然就能重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管理层关心钱!
没有哪个管理层不关心利润的,即使是国营企业的管理层他们也关心经济效益。
试想:当ERP实施小组能随时提交企业经营情况的报告给管理层,管理层会不会觉得格外的高兴?而要做到这点,我们可以将问题简单的分解。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数据的准确性问题
ERP系统的运行首先是建立在准确数据的基础上的,没有准确的数据一切都免谈。而对于ERP实施的部门来说,最容易做到的就是仓库库存数据的准确――通过盘点很容易就能发现实物数量与系统数量的差异。如果ERP实施人员能向老总提供这样的报告并适当的发发牢骚,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
当然,前提是ERP实施人员能够提供详尽的实施方案。什么部门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才能保证仓库数据的准确性。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企业的管理层能随时了解到库存的资金占用情况。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实例:这是一个私营的电子厂。企业主曾接受过国外友人及客户的劝导,决意在企业内建立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系,而ERP自然是这个体系中的一员,在我接手ERP项目实施的时候已经实施过某大型国外erp系统,然而效果却极不令人满意。
每次盘点的时候企业主都为自己财务部提供的报表头痛不已:库存积压1000多万啊!这大约是他年利润的50%。而仓库、采购、生产部门谁都在拍胸脯的说,积压这样多是必须的。可谁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是必须的,为什么要这样多。当时我们重新成立的ERP实施小组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只要采购在收货的时候能及时录入数据,仓库在收发料的时候能及时录入数据,那么三个月内我们即能够提供库存积压的情况分析报表:哪些东西是多长时间都没有动过的,可以清理了。其结果是很明显的,各部门必须按照ERP实施小组的安排工作――三个月而已,很短的。而辛苦的绝不是各部门的经理主管。
其次是对BOM的控制
有了仓库准确的数据下面的路就很好走了:何时采购了什么,何时收发了什么一目了然。两个月后即清理了一批积压的库存――某些物料这两个月连碰都没碰,一个报表下来,老总一句话就清理掉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物料清单改动太大,有时候都不知道某些物料是干什么用的,编码凌乱导致其他部门怨声载道。
继续我们的实例吧。
下一步的控制便从工程部开始了,ERP实施组编写了一份工程部操作指引,详细描述了工程部在ERP系统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工作的范围。提交到老总那以后双方免不了讨价还价。有些东西工程部说部是该他们做的事,有些问题他们又说自己都没办法控制。还好我们准备充分,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而我们的杀手锏就是:所有工程部出的资料以ERP中出现的为准――为此我们事先按照工程部ISO的要求开发了若干套“工程更改单”、“物料申请单”等单据,并做出了,其他部门应该如何配合工程部工作的各种制度。而没有这些事前的准备,或许我们就已经陷入了被动的地位。
对工程部的约束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物料的管理逐步理清了。生产车间不会为了临时的改动而停工待料,采购部也不会采购会莫名其妙的物料,皆大欢喜。
当工程部的运转走向正轨之后,ERP实施部门还得到了管理层的特别表扬,为此我们都兴奋了很久。
第三步,制度与执行
说到制度,前面也曾提到过,仓库与工程部门重新实施的过程中也建立了不少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只是针对单一部门的,对部门与部门之简的沟通没有进行很好的约束。尤其是在会议等沟通环节,常常出现9点钟开会10点钟到,11点还不能做报告的现象。而老总也常以工作忙为借口,抓住他一次可真难啊!
当工作进行到这一步时,必须考虑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了,ERP实施小组也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制定好之后,我们专门选择了一个老总不会出差的时间召开会议,也为此我们项目组的成员守在总经理办公室前一个多小时――软磨硬泡的终于让老总同意参加我们的会议了。
开会的效果可想而知――整个下午大家静静的等待了三个小时。当老总和我们项目小组成员孤独的坐在会议室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老总的脸都绿了。进来一个主管,扣住,不准打电话,不准叫人,原地等待,三个小时以后人员才全部到齐,整个会议中原计划要说的问题什么都没说。只强调了一点:以后老总会抽出时间来关照大家。
通过以前的工作,老总看到了我们的成绩,也通过这次会议,老总看到了我们工作的艰辛,再往后的日子天空就晴朗咯!
经验总结
由于是盘活已经僵死的ERP系统,很大程度上工作要比上个新系统艰难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ERP实施人员做更多的工作,安排更加细致。
1、详尽分析,分清主次
在重新启动ERP项目之前首先应该分清:什么是公司内部的问题造成的,什么是由于外部原因造成的。对于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2、精心计划,逐步推进。
饭是要一口口吃的,尤其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许诺实施ERP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对于高层来说已无济于事。这时要告诉他最容易实现的目标,能到达什么样的效果就够了。
达到了某个目标后不要停留,要趁热打铁。当然,目标同样要容易实现。对于管理层来说,失败过以后他们更看重需要付出多少,而不是能够得到什么,他们怕了。
3、适当的时候狐假虎威。
内部的矛盾也好,项目的阻力也罢,终究是有办法解决的。而这些方法有时候就需要你充分的利用自己的资源。
4、充分的准备
在这就不多说了,由于已经失败过,在重新启动ERP项目的过程中,ERP实施小组的人员必须付出多倍的努力――从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到各种报表与功能的开发,只有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工作之后我们才能向其他部门提出要求:您能不能帮忙这样做。而我们的工作确实能减轻他们工作的负担之后,才能更好的得到他们的配合。这也就要求ERP实施部门对某些问题能远见和有很好的计划,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需求。狐假虎威
欺上瞒下
软磨硬泡
制度执行
稳推协调
钱
第三篇:ERP实施心得体会
实施陷于僵局的时候如何让领导重视
说到领导不重视,其实很多时候并不是领导真的不重视,而是ERP从实施到产生效益往往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而领导对ERP的理解不够深入,再加上顾问公司在售前和实施的过程中对ERP实施的效果做了过份的宣传往往会让企业领导产生这样的错觉:我只要投钱进去就没有做不好的事。
可真正钱也投了,事也做了,却得不到结果时,企业领导往往会对ERP的实施失去信心和耐心。但投了这么多钱也不能就这么白丢了,很多企业的ERP也就陷入了要死不活的境地,而今天的主题也就在于此――如何盘活它!
很多时候问题不会是单一出现的,除了领导不重视以外,大部分的问题可以用前面提到的方法逐一解决。有了良好的实施环境以后下一步的工作就是提高企业领导对ERP项目的重视程度。
在这我们就得逆向思维了:领导最关注什么?寻找到企业领导最关注的东西,在研究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自然就能重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管理层关心钱!
没有哪个管理层不关心利润的,即使是国营企业的管理层他们也关心经济效益。
试想:当ERP实施小组能随时提交企业经营情况的报告给管理层,管理层会不会觉得格外的高兴?而要做到这点,我们可以将问题简单的分解。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数据的准确性问题
ERP系统的运行首先是建立在准确数据的基础上的,没有准确的数据一切都免谈。而对于ERP实施的部门来说,最容易做到的就是仓库库存数据的准确――通过盘点很容易就能发现实物数量与系统数量的差异。如果ERP实施人员能向老总提供这样的报告并适当的发发牢骚,问题很容易就解决了。
当然,前提是ERP实施人员能够提供详尽的实施方案。什么部门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才能保证仓库数据的准确性。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企业的管理层能随时了解到库存的资金占用情况。
我记得有这样一个实例:这是一个私营的电子厂。企业主曾接受过国外友人及客户的劝导,决意在企业内建立一套规范化的管理体系,而ERP自然是这个体系中的一员,在我接手ERP项目实施的时候已经实施过某大型国外erp系统,然而效果却极不令人满意。
每次盘点的时候企业主都为自己财务部提供的报表头痛不已:库存积压1000多万啊!这大约是他年利润的50%。而仓库、采购、生产部门谁都在拍胸脯的说,积压这样多是必须的。可谁也无法解释,为什么是必须的,为什么要这样多。当时我们重新成立的ERP实施小组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只要采购在收货的时候能及时录入数据,仓库在收发料的时候能及时录入数据,那么三个月内我们即能够提供库存积压的情况分析报表:哪些东西是多长时间都没有动过的,可以清理了。其结果是很明显的,各部门必须按照ERP实施小组的安排工作――三个月而已,很短的。而辛苦的绝不是各部门的经理主管。
其次是对BOM的控制
有了仓库准确的数据下面的路就很好走了:何时采购了什么,何时收发了什么一目了然。两个月后即清理了一批积压的库存――某些物料这两个月连碰都没碰,一个报表下来,老总一句话就清理掉了。可新的问题又来了:物料清单改动太大,有时候都不知道某些物料是干什么用的,编码凌乱导致其他部门怨声载道。
继续我们的实例吧。
下一步的控制便从工程部开始了,ERP实施组编写了一份工程部操作指引,详细描述了工程部在ERP系统中应承担的责任,和工作的范围。提交到老总那以后双方免不了讨价还价。有些东西工程部说部是该他们做的事,有些问题他们又说自己都没办法控制。还好我们准备充分,逐一解决了这些问题。而我们的杀手锏就是:所有工程部出的资料以ERP中出现的为准――为此我们事先按照工程部ISO的要求开发了若干套“工程更改单”、“物料申请单”等单据,并做出了,其他部门应该如何配合工程部工作的各种制度。而没有这些事前的准备,或许我们就已经陷入了被动的地位。
对工程部的约束最直接的效果就是:物料的管理逐步理清了。生产车间不会为了临时的改动而停工待料,采购部也不会采购会莫名其妙的物料,皆大欢喜。
当工程部的运转走向正轨之后,ERP实施部门还得到了管理层的特别表扬,为此我们都兴奋了很久。
第三步,制度与执行
说到制度,前面也曾提到过,仓库与工程部门重新实施的过程中也建立了不少的制度。但这些制度只是针对单一部门的,对部门与部门之简的沟通没有进行很好的约束。尤其是在会议等沟通环节,常常出现9点钟开会10点钟到,11点还不能做报告的现象。而老总也常以工作忙为借口,抓住他一次可真难啊!
当工作进行到这一步时,必须考虑各部门之间的协调了,ERP实施小组也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在制度制定好之后,我们专门选择了一个老总不会出差的时间召开会议,也为此我们项目组的成员守在总经理办公室前一个多小时――软磨硬泡的终于让老总同意参加我们的会议了。
开会的效果可想而知――整个下午大家静静的等待了三个小时。当老总和我们项目小组成员孤独的坐在会议室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老总的脸都绿了。进来一个主管,扣住,不准打电话,不准叫人,原地等待,三个小时以后人员才全部到齐,整个会议中原计划要说的问题什么都没说。只强调了一点:以后老总会抽出时间来关照大家。
通过以前的工作,老总看到了我们的成绩,也通过这次会议,老总看到了我们工作的艰辛,再往后的日子天空就晴朗咯!
经验总结
由于是盘活已经僵死的ERP系统,很大程度上工作要比上个新系统艰难得多。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ERP实施人员做更多的工作,安排更加细致。
1、详尽分析,分清主次
在重新启动ERP项目之前首先应该分清:什么是公司内部的问题造成的,什么是由于外部原因造成的。对于不同的问题要有不同的处理方法。
2、精心计划,逐步推进。
饭是要一口口吃的,尤其是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许诺实施ERP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对于高层来说已无济于事。这时要告诉他最容易实现的目标,能到达什么样的效果就够了。
达到了某个目标后不要停留,要趁热打铁。当然,目标同样要容易实现。对于管理层来说,失败过以后他们更看重需要付出多少,而不是能够得到什么,他们怕了。
3、适当的时候狐假虎威。
内部的矛盾也好,项目的阻力也罢,终究是有办法解决的。而这些方法有时候就需要你充分的利用自己的资源。
4、充分的准备
在这就不多说了,由于已经失败过,在重新启动ERP项目的过程中,ERP实施小组的人员必须付出多倍的努力――从各种规章制度的建立,到各种报表与功能的开发,只有完成了这一系列的工作之后我们才能向其他部门提出要求:您能不能帮忙这样做。而我们的工作确实能减轻他们工作的负担之后,才能更好的得到他们的配合。这也就要求ERP实施部门对某些问题能远见和有很好的计划,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需求。狐假虎威
欺上瞒下
软磨硬泡
制度执行
稳推协调
钱
第四篇:ERP模拟实施心得体会
ERP模拟实施心得体会
在经过辛苦努力的付出,为期一天的ERP模拟实施结束了。我原以为会比较难,没想到经历一天的实际操作,比以往想象的简单多了,使我更优信心和兴趣。为了制定好来年的运营计划,我们早上到中午都在讨论,而且经常讨论很长时间。
总结此次ERP模拟实施,虽然我们组最后相对好好结束时才破产,但过程中大家团结协作,我也体会到团队的精神与力量。不过我们团队在制定生产计划时有问题,在制定生产计划时由于提前下定单经常出现问题,一旦出现先期制定的计划又要改变。一开始我们的计划定的不错,不过我们并没有考虑到多种情况,导致第三年抢单犯了错误后我们措手不及,没有考虑好对策,以至于以后的经营都处于被动状态。在第三年时,抢单不成功,生产的很多东西没有卖出去,资金被拖住不能正常生产,我们只有不停的短期借贷。这主要原因是我们之前在ISO资格认证时不够仔细,没有分清楚各个区过于轻率、并未考虑怎样选区获得资格认证更合适公司。根据市场前景,合理开发市场和投资资格认证。在模拟实验中,共提供了本地、区域、国内、亚洲和国际五个市场,本地市场在开始时已准入,所以我们只需考虑开发后四个市场;另外,实验中还需我们选择投资ISO9000和ISO14000资格认证,配合P3、P4产品的生产销售要求。对这些投资的考虑是在企业运营的第一年进行的。由于我们小组采取专供某些市场和某些产品的策略,加上对各项目开发时间的要求和资金的预算,所以我们在第一年就开发了国内市场和亚洲市场,这两个市场开发时间分别是两年和三年,在开发完成之前,我们一直专供本地市场,其后在第三年开始,我们就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在开发的市场中进行生产销售;而在运营的第一年和第二年,我们分别投资ISO14000和ISO9000资格认证,这个开发顺序是考虑到两项资格认证所需投资时间分别是三年和两年,配合P3产品的要求,恰好在第四年开始,我们就可以顺应市场的需求下选择订单生产了,但没有仔细查看选择区域,制作了一个简单的认证,组后还用不了,白白浪费资金。在第四年末,由于订单失误,我们错过了使企业继续生产的机会,最后我们破产。
经历过这些后,我发现做生意真的很不易,作为一个CEO需要考虑的事情很多,身上的责任、压力也非常大。并且,我发现一个企业负责人在一个企业的地位举足轻重。如果做的不到位,企业将很难经营,没有准确的数据和切实可行的计划,企业根本无法正常运营,早起由于不熟悉广告投放资金少,影响订单数量和先后顺序。无法正常生产产品、无法还贷款。另外,团队协调非常重要,大家要多多交流才能协调一致,每个人负责的数据在团队做决定时影响都很大。
作为公司的CEO,我在一开始是有些失职的。由于没有经验,我了解、记录的信息都对我们投广告、抢订单没有太多直接作用。在第二、三年,我才渐渐改变自己的做法,才慢慢熟悉起来,指导公司运营的流程,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统计其他公司广告投入量和投入方向以及各个市场销售不同产品的数量,并且以此推断其他公司的主要产品及产能,最终估计下一年各公司在不同市场投入广告的总数量。我将统计数据与财务主管、销售主管、生产主管统计的数据集合在一起进行分析,更便于我的团队做出正确决定。自此我总结出,每个人做好分内之事,团队成员相互配合,是一个企业成功的必要条件。
沙盘二批模拟实施时的经历还时刻提醒着我:做事前要仔细考虑后果,但做决定时要果断坚决。发现错误后要及时改正,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但不可没有计划,不可盲目的按照计划实行。谨慎与果断,敢于放手去做,性格的人也很容易成功。在事前谨慎权衡利弊、不骄不躁,在机会来临时果断的抓住机会,毫不犹豫,这样的人做事有把握、有魄力。
我从这次实践操作获益匪浅,有了经营一个公司大概的流程和经验,懂得了经营公司的程序和一个公司中不可或缺的职位,虽然我们公司的经营到最后还是破产,我在经营期间我们学到了很多东西,这些经验和知识更加珍贵。由于第五年的重大失误,我们公司濒临破产,我当时真的非常沮丧,虽然我们内心已是抱期望,想让公司经营得更加长久,但我还是要真心的感谢我的队友们,在第四年之前的会议上,他们仍旧在考虑如何不破产、如何弥补以前的亏损。这使我得到了继续努力坚持下去的动力!这次虽然只是模拟,但经营失败的打击的确锻炼了我的毅力和抗压能力,我也懂得了不放弃希望便有绝境重生的可能。相信在以后的岁月中,些感情、道理依旧会影响我的选择。
ERP模拟实施虽然很累,但我们更很好的珍惜了经验和过程,虽然经历了挫折,但这一天过得很有意义、很充实也很开心,对大四的我们真的很少了,在此我要由衷感谢指导老师和同学!
第五篇:erp实施经验
如何盘活失败的erp项目
一个投入上千万的大型ERP项目上线延期了。上至董事长,下至业务主管,所有的怨气都要撒在ERP项目主管钟剑的身上。问题出在哪里?天时、地利与人和,到底是哪一方失利?面对ERP乱局,唯有逐条分析原因,才可以对症下药,解开难题。在逐条捋清问题后,钟剑使出了他的撒手锏,问题迎刃而解。
案例篇
ERP失败算不得稀罕事,但是找到败因,力挽败局,就不是一般CIO都能顺顺当当做下来的了。面对即将或者已经失败的ERP项目,很多CIO会选择遮掩下来,毕竟从选型到实施自己都是项目经理,承认项目失败就是认定自己无能,更不消说领导面上无光,企业形象受损。
如何能在败局中取胜?这家大型生产企业的ERP项目经理钟剑自有一套。
发难
钟剑不知道怎么走出会议室的,他下意识向15楼走去,上了4层楼就感觉气不顺,楼道安静而气闷,额头上开始冒汗了。
“公司花费了上千万元,投入了几十个人的精力,为什么ERP项目拖了一个月还是无法上线,这样一种混乱的局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刚刚过去的项目进度汇报会上,面对一堆问题,CEO王总责问道:“钟经理,你们信息部在‘脚踩西瓜皮’,作为项目经理,你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明天给我一份报告,告诉我原因和解决方案!”说完摔门而去,把项目组成员扔在会议室里,大眼瞪小眼。其实,这也不能怪王总,刚刚项目阶段汇报会议上,各部门反映的情况也真够乱的:
销售部门营销平台的数据通过接口导入ERP系统时,跨月部分产生重复;
生产计划通过MPR计算出来的结果,与目前人工计算差别过大;
采购订单运行项目数据无法自动带到入库单上,需要手工重新录入;
财务报表无法正确显示,会计科目平衡表数据是正确的,但资产负债表一直不平;
仓储存货账与财务账无法做到账账相符,存货账与实物账也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业务部门最终用户在培训操作过程中,发现操作手册上写的内容在系统中根本就找不到,或有出入,且相对比较简单; 虽然经过单元测试,但测试的场景过于简单,没有涵盖日常业务运营的全部内容;
在最终用户操作培训的过程中,很多业务部门自己上报的参培人员也没有参与过一次ERP的相关培训;
业务部门投入到项目组的关键用户,大多数是本部门的骨干,但由于他们工作繁忙而没有全力投入项目,造成关键时候找不到人,与其有关的关键问题讨论时他们亦不在场的现象,使得会议一拖再拖,尤其是销售大区和某工厂的关键用户连一次最基本的ERP功能培训都还没有参与;
„„
回溯
钟剑一边回忆着会议上的情况,一边郁闷地转出楼道门乘电梯回到自己位于15楼的办公室。一年前,通过猎头进入这家大型生产企业,经过调研、分析,在了解企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和业务特点后,他提交了公司信息化三年建设方案。然后,按部就班地着手基础设施的建设、IT部门的团队建设,慢慢熟悉并融入该企业。去年年底ERP系统建设列入公司重点项目计划,这也正是钟剑过来的动因。虽然在原来的集团公司他经历了国外大型ERP项目实施的过程,但角色只是其中一个组的组长,负责某一小块具体的业务流程设计和系统实现工作,没有能够参与项目管理的内容,所以他一直希望能够作为项目经理全程参与和统率一次ERP项目。
ERP项目被正式列上议事日程后,钟剑在进行业务需求调研后,严格按照ERP实施的标准方法,进行了系统选型,最后选择了一家大型ERP系统软件。对实施的顾问团队,他也是一个一个简历看过,个别还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可谓精心挑选。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到了即将上线的最后时刻,但项目停滞不前,出现了上述的混乱而复杂的局面。这种局面究竟是如何产生的?钟剑收回思绪,打开工作目录下的ERP项目文档,一项项内容井井有条地展现在眼前。项目计划:
在项目准备阶段,项目计划的编制成为甲乙双方两位项目经理的主要工作内容,将6个月的总体上线任务和工作内容细化到周甚至到日,并在统驭项目主计划的同时,进行了数据计划、项目整体培训计划、项目宣传、活动计划等内容,以确保项目计划的周密且不遗漏。
“计划没有变化快”。由于人员投入不够,项目虽然按着计划在向前走,但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无法做到深入和完善。而最终导致系统上线推迟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初期数据迟迟没有收集整理到位。
项目组织: 项目组织的建设也是起初脑筋动得比较多的地方,公司成立了项目管理委员会,将公司主要高层都纳入其中,由CEO亲自担任;管理委员会下设项目管理办公室和监理组;接下来是技术组、业务组、数据组和开发组。其中业务组按此次上线的模块分为五个组:销售、采购/仓储、物流、财务和生产,业务组长均由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担任,再由其抽调部门骨干进入,同时信息部也在每个业务组派出一名代表。
起初,钟剑一再要求业务组必须有一名业务部门的骨干力量全职参与项目组,但最终由于业务部门负责人的反对,而导致目前业务组除信息部人员外全部属于兼职参与。经常一个讨论分析会都要一变再变地变更时间,尤其到后期的跨模块讨论时更难确定会议的时间。项目组没有一个统一的工作场所,顾问、业务组、信息部人员均在各自的办公室办公,只有开会时再聚到一起。由此,对项目所有工作的开展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蓝图设计和系统实现:
由于前期准备工作比较充分,ERP项目启动前已经做过一轮业务流程的调研分析,加之ERP项目刚刚进入大家的视野,在蓝图设计中现状调研阶段,大家还是比较积极地参与,很快就完成了任务。但到了未来蓝图设计时,一是由于工作忙,二是“新婚期”已过,个别部门领导不再参与流程的讲座和分析,而由手下人参与,领导只看最终的汇报和文档,并也在蓝图流程上签字认可了,这些在当时并没有觉得问题有多大。但到了最终用户培训和单元测试时,却发现原来这些蓝图流程与老总们想的有出入,与那些部门骨干的思路也有出入,只好返工重来,还需要协调实施顾问的资源。在原本时间和人力资源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这又浪费了不少时间,让人苦不堪言。这也是上线时间延迟、项目计划不能顺利执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系统实现,一方面是顾问按业务蓝图流程设计进行配置和二次开发,另外就是关键用户熟悉系统,并进行业务场景在系统中测试运行的好时机。由于人力的投入不足,导致很多地方由顾问进行相对标准的测试就草草了事。有些测试虽然由关键用户进行的,但由于系统熟练程度有限,加之大多数部门关键用户没有足够重视,把测试当成一项工作任务来完成,应付了事,没有完全重现业务运作时的多重组合的复杂的业务场景,相对简单地进行了一些业务内容的测试。这就埋下了隐患。
数据整理和接口、报表设计:
数据,从一开始就提到比较高的地位,专门成立了数据小组来负责,静态数据很快就进行了统一编码、重新规范等工作,动态数据的模板设计和下发也进行得相对比较顺利,但在业务部门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或者没有及时提交,或者提交上来的数据没有完善地按模板进行填报,有些业务人员就象征性地填了一两列数据表就上交。因此,数据的整体收集和整理工作一拖再拖。
另外,由于公司从建立到现在有15年,历史遗留下来没有解决的问题比较多,集中反映到数据上就是:账实严重不符,日常在进行审计和核对时,大家只采用账账核对,而只有一些常用的原辅料和流动比较快的产成品在正常流转。这也是不同业务部门在上线数据不符进行调整时,争论得比较多的事情。
虽然公司其他的信息系统并不多,但由于整体行业信息化程度比较高,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数据传输还比较频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选型时即确定通过接口的开发来完成。这块由于顾问公司人力投入不足,而信息部提交的开发技术人员招聘的事情也被莫名搁置了几个月,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信息。
报表开发需求量也比较大,虽然已经开发好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但由于系统没有真实数据,很难对其正确与否进行评估和检查测试。
最终用户培训:
《最终用户操作手册》每个模块在顾问的督促下,在关键用户开始学习的时候就着手编制,只有少数没有关键用户投入的部门涉及到的操作流程未能完成。由于关键用户对于业务的熟悉程度不同、对ERP系统的熟练程度不一,操作手册的优劣差异很大。相对来说业务场景设计得比较全面,且能够详细截图、解说的《最终用户操作手册》不多,这也为最终用户的培训带来了问题。
在最初的培训计划中,安排的是专门的多场集中式培训,但由于业务部门工作繁忙,关键用户和最终用户时间无法统一调配,使得培训的方式变得五花八门:有集中进行培训的,有单一进行培训的,还有到最终用户工作现场进行培训的。反思
王总让钟剑整理一份情况报告,虽然在项目推进的过程中,上述问题都已经通过项目进展通报提交给公司高层和业务部门领导,也在会议上做过汇报和总结,并提出过应对措施,但可能是没有触及到他们的痛处,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钟剑想,看来这一次不能再不痛不痒了,已经受到王总的责难,那就索性和盘托出,痛在一时比一直痛下去要好。
综合前面的回顾和分析,项目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人员及精力投入:业务部门没有足够重视,虽然项目组里挂名的都是各个部门的领导,但真正投入的时间和精力的非常有限,个别部门虽然在项目的后期有专职常驻人员,但对业务本身的熟悉程度有限。制丝车间到现在连一个人都没有参与过,销售部西北大区连一个兼职人员都没有来听过课,而工厂的财务部成本会计居然从未露过面。
那么,这一块问题的解决,需要引起公司各部门领导足够的重视,并由项目管理委员会负责人CEO王总亲自发布命令,按最初项目组织的要求,抽调各部门得力骨干,全职参与到项目中来。
同时,需要有一个统一的办公环境,让项目办公室、实施顾问、关键用户坐到同一个办公室中去,以便充分交流,也使得顾问的知识快速传递给关键用户。2.数据整理:虽然经过项目组的努力,基础数据已经有了一定的规范,但那些日常运营的动态数据却迟迟不能收集到位,虽然数据也都采集上来了,但数据本身是不完整的,而主要的物料数据普遍存在着财务账和业务账无法“账账相符”,更不要说业务账和实物之间的“账实相符”了。
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动员所有业务部门,重新组建一次数据收集、整理的队伍,针对历史遗留问题进行认真分析,能够核对清楚的进行调账处理,不清楚的部分先打包进入系统,待后续阶段有精力时再进行解决。
3.业务测试场景设计:在业务测试和最终用户手册编写环节,由于顾问对公司的行业熟悉程度有限,协助关键用户进行的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场景设计相对简单和标准,没有考虑到业务的复杂变化,而关键用户的精力投入有限,大部门人都把测试当成一个任务而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简单地设计并做了系统测试。而当最终用户参与学习时,有大量没有经过测试的业务情景出现,结果导致或者没有办法操作,或者问题一堆,再加上系统数据的缺失,使得业务部门最终用户对系统产生不信任感。
需要组织业务骨干,收集和整理日常业务不同的场景变化,统一编辑后,进入系统进行测试,并添加到《最终用户操作手册》中去,为今后最终用户的学习提取更翔实的指导。
4.需求变更:项目开展的前期,业务部门没有足够重视,在业务调研和流程梳理过程中,部门领导和关键业务骨干投入的精力有限,整理出来的业务流程细度和准确度不够,而在最终用户操作培训时,又提出了新的业务需求,且这些需求很多会引起较大的业务流程变更。
对于新提出来的需求,以不阻碍业务正常运转为前题进行筛选,关闭那些与界面、操作习惯等有关的需求,待ERP上线后再慢慢进行优化。
想到这里,钟剑不由得露出了一丝苦笑,其实在项目刚开始组建,以及后来的项目实施过程中,这些问题不止一次地提过,当时王总和各业务老总应允得很好,但最终结果却无法让人满意。他本想把这个项目建设成“公司级”的信息化建设项目,为自己的信息化职业生涯别上一枚金制奖章,最终,在实际项目推进过程中连“业务部门级”项目都没有达成,而沦落为“信息部门”的建设项目。这些是他这个信息部经理无法改变的。
这次的分析报告如果再不点醒高管们,这个ERP项目的走势很明显,而自己在这家公司的职业生涯估计就走到头了,职业生涯中的“污点”也就此留下。钟剑希望能够就此机会反戈一击,一举扭转几个月来的被动局面,给ERP项目成员注入强心剂,做成一个先苦后甜的好案例。
下定决心后,钟剑坐下,信心满满地准备继续“笔伐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