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科学系第一届体育知识竞赛工作总结
教育科学系第一届“博识杯”活动总结 本次活动创意独特、主题丰富、形式新颖,由我教育科学系学生会体育部主办,其他部室协办。活动参赛人员有大一新生,也有大二的学长学姐。在活动前,我们向系里各专业各班级的班长下发了通知,希望各班级能积极参与;也要求宣传部为本次活动做出大力的宣传,吸引本系及其它系别的人员能到活动现场观看比赛。赛前各个班级根据通知进行了简单的体育知识学习,并以三人组队的形式参加比赛。本次活动以知识竞赛的形式要求各参赛班级组队进行比赛,以体育知识命题,涉及各种体育项目,展现了我教科系学生全方面的知识体系。在活动之前,各参赛队员能够准时到场积极准备,体现了他们对本次活动的看重。同样,活动的工作人员也能按时到场,为活动的按时进行布置会场维持秩序。活动中,各参赛队员积极作答、认真思考、相互协作,很好地体现出了同学之间的团结和默契。主持人也有很好的临场应变能力,能够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做好了他们应该做的事情。在场的观众也积极参与到了比赛当中,当主持人提出一个问题的时候,观众们也在积极的思考着正确的答案;当参赛人员给出了正确答案的时候,观众们也是毫不吝啬自己的掌声,给参赛队员鼓励和支持。
尽管活动很好玩,但比赛是残酷的,最终是以大二三个学长的胜利结束了本次活动,他们也将作为教育科学系的代
表去参加学院举办的体育知识竞赛。对于没有取得第一名的或者是前几名的参赛队员来说,只要你参加了,你就是最成功最棒的,我们参加比赛不一定就是为了拿名次,最重要的是我们享受比赛的这个过程,享受在比赛中学到的知识,以及增长自己的见识,结识新同学新朋友。所以,只要参加了比赛,我们就是最好的。
当然本次活动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
1.比赛前的题目准备的不及时,导致比赛中出现各种失误;
2.比赛参与的工作人员过少,所以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到位;
3.比赛前的宣传工作做得不好,导致到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太少,少了一种活跃的气氛;
4.比赛中的纪律也没有维持好,所以观众中间出现了嘲笑选手的现象;
5.因为题目的原因,比赛中的试题出现很多重复的现象,耽误了比赛的正常进行;
6.记分人员只有一个,很容易出现错误的情况;
7.比赛中选手以举手的形式抢答,主持人不能正确的做出选择,导致参赛人员的不满。
本次活动有很多的不足之处,所以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增加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我相信在下一届的体育知识竞赛,我们会做得更好,为所有观众呈现出一场更加精彩更加完美的比赛。
第二篇:教育科学系体育部工作总结
教育科学系体育部工作总结
自2010年秋至今,我部在系领导和老师的指导下,为我们教育科学系和学校做出了很多贡献,在学校举办的各种活动中我们体育部都积极响应并组织参加,也分别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我们体育部也积极组织系内的各种体育活动,丰富了全系的师生的学校生活,也受到广大师生的热烈欢迎。当然,在这些光芒的背后仍然存在着一些不足的地方,为此我部也将在以后的工作中积极改进。
在本学年伊始学院举行的“健康杯”篮球联赛中,我系篮球队在体育部的组织下,通过积极科学的训练,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体育精神,在成绩上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但是,距离我们的目标还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在今后的工作中还要重视训练,不能懈怠。
接下来我系体育部又策划组织了系内的拔河友谊竞赛,11月4日下午,随着一声令响,本来松弛的绳子一下绷紧,两方队员们咬牙、蹬地、握绳,跟随领队“一二一”的口号同时用力,拼劲将中间的标记拉向自己这方。围观的啦啦队同学也拿出了全部的热情为本方队友加油喝彩,呐喊声一波盖过一波,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场面极其热闹!一轮又一轮的比赛当中,胜出的班级脸上洋溢着喜悦,被淘汰的班级也也不气馁,因为比赛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额头上闪耀的滴滴汗水昭示着大家坚韧不拔的精神!
应广大同学的响应,在征求师生的意见之后,我部决定组织一次趣味性的活动,经过体育部内部人员的讨论和老师的意见最终决定举行趣味性篮球赛。这在我系文体活动中是第一次举办趣味性的篮球赛,这不仅有利于发掘更多的篮球运动员,还增加了趣味性,让同学们在活动中也能体会到其中的乐趣所在。
按照学校的传统,在12月份“两万五千里”象征性接力赛又要拉开帷幕了,在本次的接力赛中以大一新生力量为主。虽然天气很寒冷,但是队员们的热情很高,通过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并认真执行,以及教练的谆谆教导,在这次活动中虽然没有取得理想的成绩,但是队员们没有灰心丧气,而是把希望放在了下一次,相信在明年的比赛中我们的队员会取得应得的理想成绩。
在期望中,上半学年结束了,到了下半学年又迎来了学校最大的体育活动——2011年菏泽学院体育运动会。这是每年我们学校最大型的活动,在系领导的关注下,我们体育部也提前一个月就开始了组织报名,并找了体育系的专业教练制定了详细的训练计划并坚决执行。在为期一个多月的训练后,正式迎来了运动会的开幕,随着比赛的相继进行,在优势项目上我系运动员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尤其是老队员更是积极努力的取分,为我系挣得了优异的成绩。
借着运动会的余热,我部积极策划举行了系内的羽毛球比赛和趣味踢毽子的比赛,这两个活动都受到了广大同学的欢迎。羽毛球比赛项目分为男子单打、女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四个项目。比赛采用三局二胜制,每局15分。比赛过程共分三个阶段:分组阶段、比赛阶段、颁奖阶段。而踢毽子比赛更是精彩,比赛开始之前,裁判介绍了比赛的规则流程以及运动过程中注意身体安全的几个事项。之后比赛马上开始,此次比赛分为三个环节:①自由踢:每组选出四名成员,根据自己的能力踢毽子,把每个人踢的数量加起来是该组的成绩。②对踢:每组两名成员相向而站,把毽子提给对方,根据来回的次数划分成绩。③花样踢:花样踢的总类很多,如毽子穿手臂、踢的过程中转身踢等。比赛结束之后,受到了广泛的欢迎,也为其他系甚至是学校举办各种活动提供了借鉴经验。
以上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显示了我们体育部的组织策划能力,也反映了广大师生对体育锻炼的热爱和支持。虽然在举办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了很多的困难和策划的不足之处,但是我们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取长补短,努力改进,使得今后体育部的工作能够更加顺利进行。
教育科学系体育部 2011年5月26日
第三篇:教育科学系2010年学生工作总结
教 育 科 学 系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
学
生
工
作
总
结
教育科学系
2011年6月
教育科学系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学生工作总结
这一学期我系学生工作在系党总支的正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坚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德育工程为重点,以学风建设为基础,以队伍建设为保障,努力配合学生处工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将学生教育、管理、指导与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带领和动员教育科学系全体学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将本学期的学生工作情况作以下汇报和总结。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为方针,围绕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围绕学校跨越式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工作中心,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认真研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我系学生工作的新内容、新形式、新渠道、新空间,为教育科学系的建设与发展营造稳定的环境,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成才服务。
二、专项学生工作
(一)助学贷款:本学期,贷款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毕业生贷款人数34人,全额还款31人,还款率91.2%,超过了全校平均还款率。未还款的同学承诺下半年将还上贷款。以往毕业生9人未还款,目前还上郭昌盛、左丽2人。
(二)贫困资助:目前我系在校贫困生人数共计119人,其中08级41人,09级51人,10级27人。学校为贫困生提供了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特困生救济金,还有一些校内勤工助学岗位等,解决他们的生活问题。其中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10人,国家助学金71人,勤工助学岗位7人,河南双汇助学金1人,焦作联通爱心助学金1人,红十字会助学金1人,对于这些奖学金,我们都是按条件和审批程序发放,力争使每个学生满意。对于特困生,建立特困生档案,每位教师帮扶一名以上贫困学生,与贫困生结对子。传,帮,带相结合,使我系的资困助学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三)学生奖惩:为了建设优良学风和校风,表彰和奖励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科研创新、文体活动及社会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学生,根据《焦作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管理暂行规定》,我系制订了《教育科学系学生奖励办法》。评定时,严格根据学校和系里的相关规定,参照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真做好了本学年的奖学金、助学金、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干部的申报和评选工作,其中获得获得校内优秀学生奖学金共73人,其中一等7人,二等22人,三等44人,三好学生19人,优秀学生干部11人,受到了我系学生的广泛好评。
(四)就业情况:一直以来,我系领导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门成立就业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本届毕业生就业工作,3月10日,制定2011届毕业生专升本推荐方案,3月18-25日,组织48人参加
专升本选拔考试,最终推荐34人为候选人,4月6-20日,组织专升本同学网上报名及信息采集工作;4月22-5月21日,组织2011年应届师范毕业生的教师资格申请认定工作;4月20-5月30日,困难毕业生就业帮扶工作,包括建立信息档案和开展有计划的就业援助工作;5月1日-5月13日,组织毕业生报名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
2011年6月我系2011届毕业生共174人,从就业去向来看有66.1%的毕业生实现一次性灵活就业;9.32%的毕业生选择其他教学单位;3.39%的毕业生选择了到地方基层单位就业;0.85%的毕业生应征入伍;13.56%的毕业生升入了本科院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就达到94.07%,使我系的就业工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五)组织发展:这学期,学生党支部收到入党申请书近100份,有41个同学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培训,40人拿到合格证,2011年5月10日新发展党员21人,15名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直至目前,学生支部有教师党员6人,学生党员68人,分两个党小组。学生支部这一学期来,召开支委会6次,党员大会3次,党小组会议10次,党课4次,组织政治理论学习8次,民主生活会1次,并着重加强了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和教育。一年来,学生支部建设更加完善,党员觉悟有所提高。
三、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高度重视学生工作队伍和团学组织建设,构建由老师和学生干部相互协作组成的学生工作队伍。不断提高学生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
做深入细致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开展有针对性的学生个性化教育;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发挥好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作用;针对新形势进一步规范学生管理工作,梳理有关规章制度,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规范管理;认真开展我系学生工作,大力推进教育科学系系风和文化建设,提高我系学生的综合素质,努力加强校园文化,创建心理咨询和学前教育特色专业,争创优秀系部。
本学期,我系特色学生工作——“四个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继续推进,取得了显著成绩,每位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确定了每次联系的主题或重点;比如,适应问题,专业技能问题,就业问题等。这学期我系23位老师共联系学生100余次,收到教师反馈表75张,收到学生心得300余份,通过师生之间的联系,使教师更多的了解了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解答,并注重言语的说服力、亲和力和吸引力,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切实有效的帮助。
四、学生干部管理
在今年的六月份,我系学生会进行了第八届换届选举工作,选出了新一届的学生会班子成员,为我系学生会的运转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同时,为了进一步规范学生会的内部管理,特重新整理了教育科学系学生会制度,使学生会工作的运行更加科学化,制度化。
五、主要活动
2011年为丰富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和创建教育科学系良好的学风建立,我系主要开展了以专业拓展、校外延伸、青年志愿者、阳光心理社团四个模块为主的同学们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同学们的课
余文化生活。
(1)3月份:做好法制教育宣传工作,举办法制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法制教育题材专题片的观赏学习等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第二届“挑战杯”焦作师专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作品评定和选送工作,学前0901班王闪闪同学的作品“学前教育课程浅论”被评为校级优秀作品。
(2)四月份:在第八届校春季运动会,我系获优秀组织奖,心理0901班获班级二等奖;组织开展了“我心目中的清明节”演讲比赛、43名青年志愿者到焦作市烈士陵园的缅怀烈士清明扫墓、网上祭奠等清明节“让志愿精神浇灌文明之花”系列活动;开展了“党史我来讲”系列团日活动;组织学生参加了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经广泛宣传和认真组织,于4月26日承办了艺术展演晚会,4月28日,展出各种艺术品;逐步建全教科系红网工程;承办了“为党旗添彩”为母校争光毕业生主题教育;参加其他各系承办的五四运动92周年及建党90周年各项系列活动。
(3)5月份:我系举办了心理健康活动月系列活动,该活动以宣传心理健康知识为目的,让更多的大学生了解了自己,认识了自己,让大家可以远离心理疾病,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去投入到学习生活中!在活动最后中我系还举行了 “蝶舞心韵 云沐悠扬”周末文化广场暨心理健康活动月汇报演出。晚会以一场精彩舞蹈《高原红》拉开了本次晚会的帷幕。舞蹈串烧、相声《超幸福鞋垫》、《新西游记》等节目为晚会带来一个又一个的亮点。具有我系特色的心理剧《爱的归属》
更是表演的惟妙惟肖,真实感人的表演风格把晚会推向了高潮。最后晚会在毕业生的《毕业季》中圆满的落下帷幕。
(4)6月份:我系组织做好了暑期社会实践的组织安排、项目调研申报等工作;做好考风考纪教育,倡导“诚信考试 严肃考风”;六月下旬我系进行了第八届学生会换届选举,推选出了我系下一届的学生干部;六月下旬还进行了青年志愿者协会换届选举,取得了圆满成功。
总之,这学期我系积极响应学校的号召,认真贯彻了学校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决定,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并认真做好了各项工作,通过年级学生大会、班会、考试等形式,加强学生遵纪守法及安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特长发展,从早自习、升国旗、晚熄灯、课堂纪律等方面,实施相关管理制度,并与评奖、评优、贷款、补助、勤工俭学等工作相结合,实施奖惩机制,强化学生的纪律观念。及时对各项活动进行总结、评比,评选出优秀分子,树立模范,以先进模范来带动其他同学去学习,掀起学生学习的热潮。加强学生学风建设,教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观念。注重发挥工作中的导向功能、凝聚功能和创新功能,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开展。
六、获得荣誉
(1)我系获得国家助学贷款管理工作“先进单位”,学生工作“先进单位”,品牌学生活动项目创建“先进单位”。
(2)在校运动会中,我系荣获“优秀组织奖”,学前0902班获得全校公体组团体总分第五名,心理咨询0901班获得全校公体组团体总分第八名;阳光心理社团被评为优秀社团。
(3)教科系团委被评为“五四红旗团委”;学前0902班被评为“五四红旗团支部”,心理0902班被评为文明班集体。
(4)杜安立、贾绪云被评为优秀班主任,黄俊被评为就业工作先进个人,苏君丽被评为贷款工作先进个人,孟沙沙被评为省级优秀干部,吴有倩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
七、积极探索,不断进取
当然有喜悦亦有忧。我们以年轻的热情和信心努力工作,成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不可否认,我们还有很多不足有待完善,需要总结出一些经验教训为下一步工作之借鉴:(1)管理体制未能完全实施。虽然我们制订了完善的管理体制但有些制度未能完全实施,尤其奖罚制度不是很严格落实,以后的工作有待加强.。
(2)各部门合作不够,缺乏沟通。学生会作为一个有机整体,要求内部既要独立又要有机结合,每个部门有每个部门的职责,同时每个部门都要积极协作其他部门的工作,学生会的工作才能正常开展,但是我们在做学生工作时,相互之间却出现缺乏沟通,导致耽误工作等问题。所谓“一枝花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圆”,下学期我们将加强部门交流与合作,使学生会活动能够更加顺利地开展。
(3)强化服务意识,建立干部培训体系,提高工作透明度。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强化服务意识,进一步贴近全部师生,使学生工作 的发展更有生命力。进一步加强内部组织建设,对学生干部进行素质培训,包括管理交际和经验交流等,及时总结学生工作的成功经验,吸收失败教训,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干部,为学生工作今后的稳定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备力量。同时,注意听取同学们的合理意见,贴近同学,团结同学,树立良好形象。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系学生工作在上级领导的关怀和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由稚嫩逐步走向成熟,在日益活跃的校园中发挥着积极作用,为我校的跨越式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在以后的工作实践中,我们将会发扬优点,改善缺点,不断的努力探索学生工作新思路、新方法,努力开创学生工作新局面,使学生工作在稳定中创新,在创新中前进,逐步走向完善,我们也坚信: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主动的工作,无悔的付出,一定会开创出属于我系的新辉煌。
教育科学系 2011年6月
第四篇:教育科学系2012学风建设工作总结
[教育科学系2013年本科评估资料] 编号:6.1.1.5.3
教育科学系2012学风建设工作总结
教育科学系学生工作一贯围绕学风建设来开展。学风,即治学、读书、做人的风气,是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不断积累和升华出的一种优 良传统,凝聚着学院师生的学术思想和学院的办学理念,是学院的气质和灵魂所在,也是学院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根本支柱。
强化制度建设,推进学风建设上新台阶
1、建章立制,夯实基础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学院的方方面面,需要我们去 营造和倡导。但良好的学风绝不是一个会议、一场运动、一次宣传、一番教育就能形成的,它需要在教育、教学和管理等各个环节上建章立制。为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根据我系实际情况,制定了《教师教学质量考核实施细则》《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科研教研成果奖励、、办法》《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学生德育考评实施办法》《学生科、、、技竞赛、学科竞赛奖励办法》、《学生考证、考研、考公务员奖励办法》 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进而为学院的学风建设正常有序地开展打好基础。
2、稳抓基础文明,促进我系学风建设,2012年2月15日下午,我系在四楼会议室召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动员大会。建以学生党小组、团小组、党员示范岗、助理班主任、党代表为主体的建设兵团,加强课堂纪律、早课考勤、晚自修等基础,并建设文明监督岗督察工作,建立有效透明的基础文明运行机制。构筑旷课累计记录制度、违纪预防警示线。并且定期向师生通报基础文明建设信息,加强舆情沟通,组织学生开展板报评比活动,简报制作大赛等宣传活动,我系还对学生 到课情况、课堂纪律等进行不定期集中的检查、整顿。学生上课出 勤率一直保持在 95%以上,我系学生参加晚自修习基本保持在 95%以上。
3、相关政策配套使用,创建优良学风我系合理地运用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来规范学生的行为,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让学生了解学院的规章制度。我系严格管理,奖优 惩劣,提高学生的自制力,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对于学生上课迟到 早退旷课现象,以及上课时睡觉、看小说、发短信、听音乐等现象,还有作业时抄袭,考试时抱着侥幸心理企图作弊等现象,我系根据院规章制度对违反规定的学生进行严肃处理,把学院的规章制度贯彻到 学生的日常管理中,实行选拔学生干部、发展学生党员、评奖学金、选优、入党、毕业生就业推荐等都与学风和学习成绩挂钩的政策导向,使各项政策成为学风建设有力的指挥棒。通过用制度这种形式把有利 于优良学风形成的因素具体化、合理化和规范化,把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实践及学院的管理活动全部纳入系统的科学的规范之中,并建立完整的激励机制和考评机制,把我们所推崇的形式、所倡导的 内容常规化、制度化,做到标本兼治,最终达到创建优良学风和院风 的目标。
二、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促进良好的学风 发挥师生“双主体”作用,在学风建设中,教师和学生作为“双主体”,他们互为条件,相 互制约、密不可分地起到并发挥着无法替代的作用。学生既是教学过程的主体,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而其良好学习风貌的形成又取决于 教师的严谨治学和优良教风,通过教风学风互相促进,才能共同塑造 良好的学术氛围,真正形成积极向上又各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学风不 是自发的产物,良好学风的建立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经过多方面关 注、培养、提倡和进行教育而逐渐形成的。
1、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抓教风促学风 学院领导高度重视,把学风建设作为提高我院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确保学生培养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教工大会、班主任 会议、学院教学工作研讨会和学生工作例会等各种形式要求全院师生 高度配合学院开展学风建设工作。学院加强对学风建设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项制度,明确岗位责任,形成以专业教师和辅导 员共同负责的学风建设工作体制,组建了一支精干的教风、学风建设 工作队伍。在教学工作方面,学院以专业教育评估和学位评估为契机,逐步完善学院教学水平的质量评估体系,教学基础规范水平得到了一 定的提高,全体教师都能按照授课计划的要求认真备好每节课,备课 中能广泛参阅各种有关资料,把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融入课堂之 中,本没有出现一起教学事故。老教师以自己良好的师德、精湛的教学技术为青年教师作出了榜样。我系还注重通过优良的教风带动学风,引导教师树立“教授意识”、“专家意识”,自觉养成求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提高科学研究的含金量和实用度,带动广大教师积极 打造优质课堂,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将学生的主要精力 吸引到课堂上来。同时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的辅导和帮助。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学院安排骨干教师担任班主任,既可以为学生答疑解惑,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帮助,这种形式活跃了师生间的关系,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学生真实感受到老师的关心和组织的 温暖,无形中激发了他们学习的内动力和自觉性。学院还十分重视师德师风建设,专门开设风华论坛—师德篇,邀 请校党委副书记陈方猛作客学院风华论坛。学院以教风建设作为学风 建设的基础。师德师风是一所学院的灵魂所在,也是创建一流学风的 重要保证。教风是师德师风的具体表现。教风与学风相互影响、相互 制约。优良学风是优良教风的必然要求与最终结果,没有好的教风就 没有好的学风。
2、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全面促进学风建设 通过发挥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促学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是学院学风建设的主要任务。学生学习主体意识主要表现在 自主学习、主动学习、创新意识和实践意识等方面。在学生工作中,要发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牵引作用,重视学习交流平台的方法指 导作用,实现学术创新平台的价值驱动作用,拓展社会实践平台的成 长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主体意识。学院以新生始业教育、专业教育为契机, 邀请院长、教授进行专 业思想教育, 详细解读当前专业前景、学科特色、相关课程设置、就 业去向等情况, 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特点, 端正学习态度, 激发学生 的学习兴趣, 从而树立正确可行的个人目标,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 待所学专业,通过新生班级党代表、助教晚自修驻班制度从而提高低年级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学院以“亮牌示范,我为先锋”学生党建活 动为契机,召集全体学生党员分批下班级对广大同学进行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全面指导和帮助,并且在校级各级媒体上亮出自己的身份,亮出各自的特长以及服务项目,从而激发广大同学主动学习的意识。学院以大学生物流创业创新实践基地为平台,出台相关奖励政策,提 供实践、学习场所和办公用品,号召广大教师指导学生科技竞赛和科 研立项,从而激发广大同学创新学习的意识。学院以校企产学合作为 契机,依托省级社会实践优秀基地平台,全面激发学生实践意识。
三、开展“亮牌示范,我为先锋”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建。开展“亮牌示范,我为先锋”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建 发挥 工作在促进学风建设中的“三化” 工作在促进学风建设中的“三化”作用根据学院实际情况,在“党小组带团小组”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我院学生党支部推出“亮牌示范,我为先锋”的品牌活动。此项目 是党小组带团小组活动的进一步实践和深化,此项目通过 KT 版、博 客、QQ 群等方式公布学生党员各自的专长、服务项目及联系方式,以“党员技能菜单式点击服务”为亮点,要求学生党员凡是收到同学 的咨询、求助电话或邮件,需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学习上的帮助,如党 员本人解决不了,可以递交活动工作小组,将信息发送到学生党支部 QQ 群寻求帮助,也可以通过学生党员向老师寻求帮助,切实有效地 为同学们解决学习上的实际困难。通过活动的宣传和开展,使同学们 形成“有困难找党员”的意识。
1、学生党建工作细胞化,营造学生想学的氛围 “一个党员就是一个细胞,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针对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状况,学 院党总支结合实际,将学生党建工作细胞化,注重发挥每名学生党员 在学风建设中的细胞功能和旗帜效应,使每个细胞渗透到教室、图书 馆、学生寝室等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积极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 氛围。一是要求学生党员严于律己,率先垂范,在学习、工作、生活 等方面勇做标兵和先锋。同时要求学生党员要勤于钻研,带头学习科 学文化知识,积极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崇尚文明、健康、进步 的生活方式,勇做生活中的模范。二是开展“一帮一”帮扶工作,充 分发挥每名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传帮带作用。基本模式是一个学 生党员一对一地联系帮助一个后进生,一起解决学习中各个问题,在 过程中落实帮扶工作,引导带领广大同学共同成长和进步。
2、学生党建工作有形化,搭建学生勤学的平台 学院党总支、学生党支部、班级党小组“三级联动”,为学生搭 建了勤学的平台,使学生党建工作更加有形化,使学生心目中的党组 织更具体、更实在、更形象。学生党员到团支部、团小组蹲点,积极 倡导学生“三自教育”。“三自教育”指的是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其核心内容是突出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教育、管理、服务 中的发挥。我院学生党支部给每个团支部安排几名联系党员,每个寝 室组成一个团小组并且安排一名联系党员,这些党员主要负责和团支 部、团小组成员的沟通交流、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同学思想动态、学习状况的了解和掌握、党支部会议精神的学习传达、团支部工作的 指导和监督等,确保入党积极分子培养的针对性和延续性,调动广大团员入党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搭建起学生“三自教育” 的有效平台。同时学生党支部还定期开展读经典著作、唱红色歌曲、看红色电影、讲革命故事等主题教育,构建起“开放式—体验式 —研讨式” 红色教育新模式,实现了理论教育与实践体验的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党建工
作的可视性、学生的参与度和教育的说服力,提高 了学生“三自教育”的生动性和实效性,促进了学生将理想信念内化 为勤奋学习的实际行动。
3、学生党建工作生态化,构建学生会学的格局 生态系统内部具有自我调节、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动态发展等 共同特性。
学生党建工作生态化是从生物学和科学发展观角度来审视和要求学生党建工作,是指通过优化学生党建环境、完善学生党建制 度、搭建学生党建平台等,遵循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成长成才规律,创造性地开展学生党建工作,激发青年大学生的内动力和自主性,实 现全体学生身心健康和谐、自由全面发展,达成人的自然属性、社会 属性和精神属性的完美统一。我院党总支将学生党建工作融入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如开展“知荣明耻”“认识你自己”等主题教育,开展“创先争 优”系列活动,构建起教师表率、舆论导向、制度建设、社会实践相 互促进,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自我教育有机结合的学生 党建工作体系,校园内形成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老师之间相互作 用、互帮互助、共同促进的生态格局。按照学校“三促三带”的要求,着眼于学院的科学发展和学生的健康成才,学院党总支不断拓展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平台,扎实推进学生党建工作的细胞化、有形化、生态化,创造性地 将学生党建工作和学风建设结合起来,引导广大青年学生以主人翁精 神参与到学风建设中,形成了你追我赶、创先争优、勤学好学的良好 氛围,涌现出大批创新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学生,毕业生的市场竞 争力和社会适应度显著增强。
四、我系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学风和谐发展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风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途径。我系始终秉承着这一教育、教学理念,积极开展集思想性、知识性、艺术性 于一体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人才的一条有效途径已得到 普遍认可,而且教育功能越来越明显,对于培养学生多种能力、完善 知识结构也会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总之,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校园 文化氛围定会间接地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我系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活动。内容积极向上,形式多样。力求为我系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乐观和谐的学习氛围,更是为我系学生构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开拓自我的舞台。让大家能够在感受大大学生活丰富多彩的同时,能够融入进来,成为大学生活自己的主人。
我系开展活动情况如下:
1.我系召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动员大会 2012年2月15日下午,我系在四楼会议室召开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动员大会。
2.我系与院团委联合举办纪念“一二.九”运动配乐诗朗诵比赛 12月6日晚,由我系与院团委联合主办,系团总支、学生会承办的铜仁学院“凝聚正能量 青春献祖国”之纪念“一二、九”爱国运动配乐诗朗诵比赛在学院大礼堂隆重举行。出席大赛的嘉宾有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谢元炳,教务处处长雷晓军。来自各系的学生共1000余人观看了比赛。比赛由宋沛欣和杨倩倩两位同学主持,团委书记张成勇,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承政、蒋小红,学生处副处长刘玉康,团委田淼老师,国家普通话测试员石志敏和王霞老师担任评委。
3我系学生代表参加贯彻十八大精神宣讲会 12月6日上午九时,贵州共青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会铜仁分会场的报告在铜仁市花果山大会堂举行。我系学生代表一百余人到会聆听了报告。
4.系博爱协会开展“ 送温暖、迎笑脸”活动 12月1日上午,我系博爱协会全体成员前往铜仁市福利院,开展“送温暖,迎笑脸”活动。
5.我系“向党旗、团旗致敬”党团知识大赛落幕 继12月2日我系学生会团总支承办“向党旗、团旗致敬”党团知识大赛后,进入决赛的系学生会、团总支、12初教文、12心理咨询及12小教文5个联队的选手于11月4日在系四楼会议室再次参加了此次大赛的决赛。决赛由系团总支理论新闻部部长令狐黔丽主持,统分则由团总支心理健康部及素质拓展部的成员负责。出席本次比赛的领导老师有:洪頵主任、张国良副主任、罗会琴、袁再臣和石征宇老师,各参赛队的亲友团共计60余人也到场观看了比赛。
6.我系举行党团知识首轮竞赛 12月2日晚,由系党总支主办,系团总支和学生会承办的“向党旗、团旗致敬”党团知识竞赛在四楼会议室进行。
7.我系举行第五届教学能手比赛 12月2日上午,教育科学系第五届教学能手比赛在k305教室举行。在副主任王华刚的主持下,来自毕业班的康钦秋、曹智慧、李娅、彭丹、余晓丹、谢丹、樊江红7名选手参加了这次比赛。担任本次比赛评委有系主任洪頵、副主任王华刚、喻莉、各教研室主任部分教师代表。
8.我系博爱协会捐助小学生 11月10日正好是星期六,我系博爱协会的同学们一大早就带着协会募集的学习用品前往万山区龙门坳小学。
9.我系大型团体操《未来》在运动会开幕式上演出 11月17日上午,我系精心排练的大型团体操《未来》在学院第三十五届田径运动会开幕式上与全院师生见面。
10.热烈祝贺学院第三十五届田径运动会隆重开幕 11月17日上午8点28分,铜仁学院第三十五届田径运动会在北校区田径场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11.我系召开运动员动员大会 为迎接即将到来的校运动会,我系于11月15日下午4:00在K305教室举行了校田径运动会运动员动员大会,我系主任洪頵、党总支书记邬小学、以及学生会干部和运动员们参加了本次动员大会。
12.我系女篮荣获第五届篮球运动会第四名 2012年11月12日下午,学院第五届学生篮球运动会暨第一届篮球技能大赛闭幕式在本部篮球场举行。出席闭幕式的院团委、学生处、体育系等部门的领导、老师以及各系参赛队员的代表。
13.我系学生参加学院第十二期业余党校培训 11月11日,铜仁学院第十二期业余党校在本部大会堂开学。我系一百多名同学参加了本期党校学习。
14.我系业余团校培训班开课 11月7日晚上,行政办公楼的四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我系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同学和系团总支学生会的代表聚集在一起,参加了业务团校的培训。本期培训班由邬小学书记主讲“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张国良副主任主讲“共青团的理论知识”,综合科李克强科长主讲“形势与政策教育”。
15.我系举行纪念“一二·九”运动配乐诗歌朗诵初赛 10月31日晚,由我系学生会组织,学生会学习职训部承办的纪念“一二·九”运动配乐诗歌朗诵比赛(初赛)在四楼会议室举行。这次比赛在为同学们提供学习锤炼平台的同时又为我系参加全院的纪念“一二·九”运动配乐诗歌朗诵大赛选拔人才。参加比赛的是除毕业班外的各班派出的20多名选手,担任比赛的评委有领导洪頵、张国良、喻莉、李克强和语文教研室石志敏、徐茂成、吴世华、冯颖、龙兴林老师
16.“心起点”文艺晚会在体育馆上演 10月28日晚,教育科学系“心起点”欢迎2012级新生文艺晚会在北校区体育馆拉开帷幕,晚会由系团总支、学生会和11级初等教育班联合承办。学院团委张钱副书记和系领导邬小学、洪頵、喻莉、王华刚、张国良以及各班班主任观看了演出
17.我系组织开展“廉政文化”墙报评比 10月22日下午4点半,我系团总支组织开展了“廉政文化”板报评比。由各班宣传委员组成的评比小组,对各班设计的墙(板)报进行了认真的评比打分。经过评议,10小教文、11小教理、11小教文、12小教文和12小教理班荣获“廉政文化”板报设计前五名,这五个班的墙设计将作为我系代表作品报送到学院参加院里组织的板报评比
18.我系学生参加第五届篮球运动会开幕式 10月22日下午三点半,“铜仁学院第五届学生篮球运动会”开幕式在学院本部举行。本届运动会由学院团委主办,组织部和体育系联合承办。学生处罗红芳处长、团委张成勇书记、张钱副书记等出席了运动会开幕式。我系男女篮球队运动员和其他系的篮球运动员一道参加了运动会开幕式。
19.我系学生参加市“敬老月”志愿服务活动启动仪式 10月18日上午9点,铜仁市“敬老月”志愿服务活动暨创建“敬老文明号”启动仪式在锦江广场举行,我系12级部分学生代表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参加了启动仪式。我系宋沛欣同学还作为青年志愿者代表在会上作了发言。
20、我系举行“五心”思想教育演讲比赛 10月17日晚,由系党总支主办,团总支和学生会承办的“五心”思想教育演讲比赛在四楼会议室举行。参加比赛的有来自各班的选手,系领导邬小学、张国良亲临比赛现场。担任比赛评委的有黎雪梅、田曦、王霞、冯颖和夏艳艳老师
21、我系学生参加市运会开幕式演出 9月22日上午八时半,铜仁市第一届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在铜仁学院北校区运动场隆重举行。由教育科学系、学前教育系和美术系三个系八百名同学组成的演出队伍参加了开幕式上“欢庆鼓舞 幸福铜仁”大型文艺演出。
22、军训生活——练歌 9月16日,是新生军训的第二天。天空忽然下起了小雨。不得不临时调整了训练科目--练唱军族歌曲
23、我系开展普通话宣传周活动 9月12日至14日,每天下午4:20到6:00,铜仁学院北校区普通话协会以第15个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为契机,在北校区校门口、宿舍、体育馆开展了一次大规模的宣传活动。
24、我系新生参加开学典礼军训动员大会 9月15日上午九时,铜仁学院2012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动员大会在本部田径运动场隆重举行。学院领导、各系各部门的领导和军训团团长在大会主席台就座。我系特殊教育班、心理咨询班、小学教育班和初等教育班的200多名新生和班主任参加了大会。大会由田永国副院长主持,开学典礼的举行,标志着2012级新生的大学生活正式开始。
五、抓好寝室学风建设,开展寝室文化建设月品牌活动
我系学风建设从寝室文化建设抓起,努力抓好最基本的六人单元、八人单元、十人单元。以寝室影响寝室,进而带动班风,促进学院学风建设。每年上半年由学院团 委、学生会各部门举办为期一个月的寝室文化建设月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寝室是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构建舒适、整洁,和谐的寝室氛 围,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寝室学习风气是举办寝室文化建设月品牌活 动的初衷。把传统的寝室建设上升到了以大学生思想德育建设为指导 的一种文化的高度,包括宿舍的整体布局创意,宿舍内的文化氛围,学习风气等。通过寝室文化建设月活动更好的动员全院学生,努力营 造一个良好的寝室学习生活环境。
五、抓好专业教育,从思想上建立良好学风
我系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跨年级多层次组队参加与专业有 紧密联系,与职业有密切相关的各类讲座。
专业教育情况:
一、教育系召开本系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 时间:4月23日下午4点30分;
方式:教育科学系召开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评审会; 内容:此次评审会,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从培养目标、主干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实践等方面对本系的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论证。此次评审会的论证结果将在于2012级新生开始实施。
指导人: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全体成员
二、我系召开2011-2012学第二学期教学相长会
时间:2012年4月17日晚七点;
方式:我系在系办公室一楼会议室召开了2011-2012学第二学期教学相长会。
内容:参加此次会议的有系主任洪頵、系副主任喻莉、系副主任王华刚、系团总支书记吴承品、系办公室主任李克强、各教研室主任以及各班学习委员、教学信息员。
主持人:本次会议由王华刚副主任主持。
六、抓好科研工作,让学生学会对问题进行探究。
我系大力支持学生科研工作,并多次召开教工大会 动员广大教职工作为学生科研团队的指导教师。在学生科技竞赛中,学生需要利用自己的现有知识去分析问题、构建思路、选定方法以及 验证方案,进而完成从掌握理论知识到切实解决问题的跨越,这一过程也正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所采用的有效途径,也是切实有效提升学 风的强有力途径。学院十分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及学生科技竞赛、科技创新活 动的开展。
2012年学生科研情况:
我系学生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 姓名:袁建成和申江松 班级:我系11级特殊教育班
研究所在地及人员:两位同学一起从铜仁市出发,依次走访了江口县、德江县、思南县、沿河县和重庆市秀山县等地,开始了有关课题研究的数据收集工作。
在为期五天的调查中,课题研究小组克服种种困难,分别走访了所到地教育局和特殊教育学校,针对当地的特殊教育开展情况,对部分管理人员、教师、学生进行了访谈,并通过对学校教师的学历、工作年限和职称等师资结构的统计分析,初步把握了铜仁特殊教育师资状况及与外地的差异。
课题名:铜仁市特殊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研究时间:2012年11月19日至24日
七、我系召开各类讲座,让学生能够以另一种方式学习各奔上学不到的知识。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
我系开展讲座情况如下:
10月10日,我系邀请了谢炳园老师到组织召开了关于“五心”知识讲座,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五心”的内涵,以及自己应该怎样将“五心”融入生活。
11月7日晚上,行政办公楼的四楼会议室座无虚席,我系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的同学和系团总支学生会的代表聚集在一起,参加了业务团校的培训。本期培训班由邬小学书记主讲“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发展中国”,张国良副主任主讲“共青团的理论知识”,综合科李克强科长主讲“形势与政策教育”。
12月6日上午九时,贵州共青团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会铜仁分会场的报告在铜仁市花果山大会堂举行。我系学生代表一百余人到会聆听了报告。
八、为鼓励我系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创新科技活动,我系出台《关于学生科技竞赛、学科竞赛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的文件,这在我系常规项目中实属先例。在学校奖励的基础上,进一步加 大各项学生科技竞赛奖励力度,文件出台以来大大提高了学生参加学 科竞赛的种类和参与率。参加一次竞赛就是对学生综合素养的一次提 升。在学科竞赛中,参赛学生凝聚成了一支学习能力强、学习潜力大、学习效果明显的队伍。他们本身在竞赛过程中、在获奖表彰中得到全 班乃至全院学生的关注,会产生强烈的示范和影响力。这实际上树立 了优秀学生的典范和标准,为推动优良学风的形成找到现实的典型。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风建设有了一个有力的推进器,形成了 培养优良学风和创新意识的长效机制。加强学风建设,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学生自主意识、自我 成才观念的需要。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 的人才工程,需要师生坚持不懈地努力,要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在新形势下,只要全校上下高度重视,增强全局观念,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主动为教学服务,为教师和学生服务,牢固树立 “以学生为本” 的观念,认真研究学风建设的规律,探索建设优良学风的体制和机制,牢固确立尊师爱生、求真务实的态度,最终一直能够达到创建优良学风和校风的目标。
2012年12月24日
第五篇:01-教育科学系2014工作计划
教育科学系2014工作计划
2014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实施的第四年,教育科学系党政领导将继续团结全系师生员工,坚持自觉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自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根据学校党委和行政2014年工作的各项要求,着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07]1号)和《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精神,紧紧围绕学校的教学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切实做好教育科学系各项工作,积极开创教育科学系各项工作的新局面,不断为推动学校和系里各项工作健康发展尽到我们的职责。
根据专业学科发展的规律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按照“教育科学系“十二五”发展规划”、“教育科学系十二五学科专业建设规划”、“教育科学系师资队伍建设十二五规划”等相关文件的规划,我系将抓住新的发展机遇,积极迎接各种挑战和诸多新的建设任务。为此,经系务会议讨论,特制定教育科学系2014年工作计划。本的工作要点如下:
一、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1.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
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强学习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有关文件,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关心政治。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对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提出的各项要求,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以促进系部科学发展的实际行动、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的宗旨信念,努力把学校和系部“十二五”规划绘制的发展蓝图落到实处。
2.着力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活动,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和党员
先锋模范作用的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结合系部实际,在全系师生党员中深入开展“二对一”结对帮扶促学活动等特色性思想教育活动。
3.继续加强对师生的思想教育,狠抓“三风”建设,使教师具有良好的教风,学生具有良好的学风。
4.配合学校办好业余党校培训班,加强对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
育,提高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素质,保证新发展党员质量。
5.系部领导以身作则,做好系行政工作,指导支持团总支、学生分会、工会分工会和教研室开展工作。
二、进一步抓好常规教学管理工作,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落实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牢固树立质量意识,促进青年教师过好教学关,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系党政领导和教研室主任深入教学第一线,检查督足教学工作的正常运行,并不断总结教学工作中的成绩、分析存在的问题,做到及时解决问题,确保教学质量的提高。要定期讨论研究教学和教研工作。坚持教学巡查制度,系领导和教师要坚持听课制度,完成听课任务,及时反馈和交换听课意见,为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解决教学中的实际困难。在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方面有新的举措,重点加强教风、学风建设制度的完善和落实,青年教师培养制度的完善、系部科研工作制度的完善、学生血液导师制度的完善与实施、学生实践教学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实施。着力落实3-5名青年教师开展到基层、行业锻炼的工作。
2.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的思维进一步完善常规教学育人平台,探索有自己特色的育人平台。切实结合2012年立项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项目——《应用心理学专业复合型人才“一擎双翼”立体化培养模式的建构与实践》,以此为带动,按照要求高标准加强专业建设;根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和社会对人才素质的需要深化各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加强教材建设,加强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围绕相关工作继续申报校级以上教学改革研究课题2到4项,做好在研立项项目的改革研究工作。
4.加强教学档案建设。按照学校本科办学合格评估整改和专业本科办学水平评估的要求对系内教学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
三、稳步推进师资队伍建设
1.按专业本科办学水平评估的要求不断完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专业教师学历和职称的水平和层次。本计划新进3到4名教师(原则上要求为博士,学前教育专业可以放宽为硕士),同时积极与学院有关部门沟通,创造条件重点培养几个双师型教师。选送1-2名青年教师赴相关行业企业和学校参加生产实践、教育实践,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教育服务,提高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
2.积极培养青年教师。组织教师申报院级和省级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和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以老带新,深化实施青年教师导师制度,安排教授和副教授指导青年教师,提高青年教师特别是新进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
3.创造条件,重点扶植中年教师晋升教授、副教授。2014年将继续按计划选送1~2名教师脱产一年外出进修访学(包括出国进修)。
4.注重对学术带头人的培养,按照学科建设的基本要求建立学术梯队。切实推进2012年立项的校级学科平台建设——高玉泉教授主持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十二五”校级重点培育学科——硕士点支撑及培育学科“教育学”,在教育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市场营销与消费心理学、语文与学校教育、历史与社会教育、学前教育等学科领域培养一批较具影响力的学术队伍和教学科研有机统一的教学科研团队。
5.关心师生的健康和生活,为师生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6.加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教师良好的师德与敬业精神。
四、进一步加强教研室建设
第一,修订和完善2012版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和完善各专业实践教学方案、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考试大纲等基本文件。
第二,积极推进教学改革,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力争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方面取得成绩。计划申报校级、省级教学改革课题3到5项。各教研室配合系部开展好各项特色学生活动。
第三,加强科学研究,各教研室成员本公开发表学术论文人均1篇以上。教授原则上举办校内公开学术讲座1-2场,副教授自愿举办校内公开学术讲座1-2场。
第四,按精品课程的标准加强课程建设,积极申报校级以上精品课程,本力争再有一到两门课程进入校级以上精品课程建设行列,现有《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能够有1门申报省级精品课程、积极申报国家教师教育精品课程共享资源库建设。
第五,按专业本科办学合格评估整改和学士学位授权评估的各项要求做好相关常态性工作、教学建设整改工作。
五、继续加强专业建设与学科建设
1.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市场竞争的新形势,进一步调整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并按照新的专业的培养目标做好扎实的专业建设工作。
2.进一步加强实验、实训场所建设。心理学实验室拟另做详细计划。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搞好相关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服务、开展开放式心理学实验教学工作。与各专业相关的2014年实训、实验场地及设施拟另行专题报告,主要建设项目涉及:学生技能综合实训室、眼动实验室、综合声乐教室、舞蹈教室、综合美术教室、手工制作实训室、感觉统合实训室、小组
教学声乐钢琴练习室10余间、数码电子琴房、幼儿园微型模拟实训室(幼儿科学教育、幼儿语言教育、幼儿美术教育、幼儿社会教育、幼儿音乐教育等相关实训室)、营销心理与行为模拟实验室等。上述建设预计需要学校投入建设经费70万元左右,以确保教职工教学与科研的需求和学生专业实践的需要。
3.进一步加强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本继续加强校级《教师教育公共课》课程教学优秀团队建设使之成为在校内外有一定影响的教学科研团队。争取再有1个教学团队获得校级以上立项。进一步克服原来教师教学科研闭门单干、教师学科方向模糊的弊端,以学科为基础,根据教师的学科知识基础和研究专长确定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方向,充分发挥分工协作的优势,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4.围绕学科建设,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完善科研工作奖罚条例。争取申报立项校级以上各类科研课题6项以上。
5.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配合2014年学校“人文科技大讲坛”,本计划邀请4-6名与本系各专业与学科相关的专家学者来系讲学。组织人员参加湖南省美学学会、湖南省心理学会(2012年开始为中部地区六省联合举办)、中国心理学会、湖南省教育学会、湖南省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等学术团体举办的学术会议交流约10人次。鼓励和支持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主动走出去,运用相关专业知识服务社会,加强与同行的学习、交流,以此带动心理学科的教学和研究。创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6.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本计划根据需要继续为各专业新筹建3~5个常设实习基地(应用心理学专业需要新建设营销与消费心理学方向的实践教学基地1到2个、人文教育专业需要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1个、学前教育专业需要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2到3个)。并创造条件争取一些非常设实习基地。
7.要进一步加强与社会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为我系各专业发展特别是推进实践教学创造条件。2014年拟重点推进校内主要的实践教学基地和设施: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人、成才”青少年双成辅导学校等;校外主要的实践教学基地和设施建设:湖南瑞奇电器有限公司、德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深圳昂古实业有限公司、广州鼎盛传媒、深圳华腾国际象棋俱乐部、娄底监狱、娄底市强制戒毒所、娄底市各中小学、幼儿园等企业和社会机构的实践教学基地等。谋划并全面落实2013级、2012级各专业第二学期为期一——两周的校企合作教育课程(一)
(二)工作。
六、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根据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新要求,着力推进“十二
五”校级重点培育学科——硕士点支撑及培育学科“教育学”建设;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专业办学特色培育,着力推进两项有关的校级课题研究与实施,组织全体教师进一步开展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2012版本的修订、完善工作。
1.根据市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要求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创造条件。
2.本要在进一步探索开拓省外就业市场,培养外向型人才,提高人才的对外服务水平面方面下功夫。准备继续与校国际交流中心合作在各专业选拔优秀学生、开办英语听力口语培训班。争取选拔1到3位优秀学生去国外深造。着力推进国际合作办学模式的探索。
3.加强与国外大学的联系,本计划继续聘请外籍教师在我系开设特色课程《西方心理学文献选读》、《西方文化》、《英语口语》等课程,为培养外向型人才创造条件。
4.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实践教学的人才培养效果。
七、加强科研工作,积极开展科学研究
1.加强合作研究,在课题申报、论文写作方面进一步发挥合作的优势。积极与地方政府和社会力量合作,开展横向课题的研究2到4项。
2.争取申报立项校级以上各类科研课题6项以上。力争省级以上科研立项2~3项,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20篇以上。并不断提高论文发表的层次与水平。
八、进一步创新学生管理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1.进一步完善党政统一的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把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之中来理解。进一步推进、完善大一新生学业导师制,探索新生学业导师制的工作特色和新举措。
2.继续按照社会和市场对人才品德素质的要求,通过组织多元化的实践教学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德素质。
3.做好2014级招生工作和新生思想政治工作,让学生明确自己在大学的学习目的,自觉学习。通过举行新老生座谈会等活动,巩固了新生的专业思想,使学生自觉为培养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而努力,实现自我价值,以后更好的为社会服务。
4.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5.继续积极组织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加强对学生“创造、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在挑战杯科技大赛、创业大赛中继续加强组织力度,取得好
成绩,力争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大赛有高质量作品的突破、创业大赛高质量作品有数量上的突破。系部开展好诸如“专业技能竞赛”、“师坛秀”、“袋袋相传”环保行等特色学生素质拓展活动。
6.认真组织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评选工作,完善学生评优评奖的评定办法,使学校人才评价体系与社会人才评价体系相适应。
7.做好2014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做好就业思想工作,广开就业渠道,提高就业质量。
九、进一步加强系部文化建设
以申忠明研究员主持的“湖南人文科技学院‘院系文化’建设”项目为平台(2012湖南省普通高校校园文化精品建设项目(项目编号:12J21),进一步加强系部文化建设:
1.继续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提高教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平。
2.继续加强系内教学环境文化建设,改善有关基础设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3.继续加强网站建设,促进系部发展
4.进一步加强外部联系,努力开展对外宣传工作,不断扩大系部影响,实质性推进校友、系友资源的建设,在暑期筹划我系系友联谊会。
5.进一步加强工会工作,建立人际和谐的系环境。开展大型参观活动1到2次。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育科学系
二О一四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