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少先队论文: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与思考
小学少先队论文:
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针对目前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和原因,如何走出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困境,最为必要的要从提高辅导员辅导素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少先队主题活动;现状;思考
从事小学少先队工作这几年中,组织一届届的队员们开展了少先队的品牌活动,设计了一些大队主题活动,帮助中队辅导员开展中队主题活动,也观摩学习了同行们的主题队活动,欣喜地看到少先队员们在星星火炬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作为在基层学校一线工作的少先队辅导员,在组织少先队主题活动过程中也有不少的困惑,引发了一些思考。当前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开展,实效性不是很强,少先队主题活动的主题设计缺乏针对性和教育性;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忽视了活动的实效性;中队主题活动中过分强调队员的主体性,忽视了辅导员的辅助性;片面强调少先队活动的个体性,忽视了活动的民主性。
一、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
目前,特别是《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实施以来,许多辅导员已经从“以辅导员为中心”的弊端中走了出来,突破了类似教学中“填鸭式”活动的桎梏,改变了传统思想教育的被动局面,进而探究队活动的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的指导下能系统地开展少先队工作。辅导员在设计组织少先队大中队主题实践活动中也探讨和总结了一些新的模式和形式。如辅导员朋友模式、调查访问、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实践、游戏、表演欣赏、讲演辩论、设计创意、队员听辅导员的讲解、观看专题短片视频、PPT课件和行为练习等等。可是如果我们留意观察,不难发现,当前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开展,实效性不是很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有些少先队主题活动的主题设计缺乏针对性和教育性
主题性是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个好的活动主题是少先队活动成功的一半,而一个有价值的队活动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必然要求辅导员在选择和设计队活动的主题时,应该首先选择队员实际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队活动,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教育效果。实际上,我们辅导员在选择和设计队活动的主题时,往往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活动的主题选择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二是活动的主题设计缺乏一定的教育意义。这主要是因为辅导员进行队活动主题的选择和设计时。并没有结合队员自身的特点,不能深入了解队员的实际生活;不能及时与队员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发现队员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更不能敏锐地感知队员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仅仅只是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布置,照抄照搬其它各种活动主题的设计,这必然使得这种队活动过于盲目而缺乏有效性。有效性是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生命力所在,是辅导员们要花大力气去追求的目标。这里所说的“效”,是指是否真正让队员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经历了过程,训练了方法或行为。追求活动的有效性,就应当强调活动的针对性,队员的兴趣和主体性、参与性,以及活动过程的最优化。活动过程的优化离不开活动前的充分准备,活动引入的准与巧,活动过程的新与妙,活动结束后总结的得与失。
(二)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忽视了活动的实效性
少先队主题活动是以队员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实践活动为实施形式,是一门政治性强、活动实践丰富的课。活动性是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必然决定了在活动中应实施活动化教育,采用以全体队员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然而,辅导员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只是挖空心思地设计了许多能激发队员兴趣的活动。片面追求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而有点不顾实际的教学效果。也有一些辅导员在活动过程中,只是为了应付面上的需要,并没有真心实意地考虑队员的实际情况,使得活动仅仅是为了走走过场,而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从而对队员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这必然使得队活动表现出“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收效甚微”的特点。
(三)中队主题活动中过分强调队员的主体性,忽视了辅导员的辅助性
少先队主题活动是引导队员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是队员直接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成长的课,发挥队员的主体性是队活动的基本要求。它不仅仅是队活动,还是一门综合型活动课,其教学方式是辅导员老师和队员共同参与主题活动,辅导员的角色应是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也可成为“主持人”、“导演”、“教练”等:中队活动的程序排练需要辅导员老师的“导演”,中队活动主题的制定需要辅导员老师的“甄选”,队员在活动过程中离不开辅导员老师的指导,辅导员老师在队员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是首位的。辅导员老师可以直接参与到所创设的活动情景中,扮演一个角色,或不以辅导员老师的身份来讲话,而是以情景中的角色来打动、启发队员,也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我们看到教室里“所有”的队员都在“活动”,似乎充分发挥了队员的主体性。其实不然,仔细观察一下,队员的发言、议论有时离题万里,吵吵闹闹缺乏目的性;有时只是一些性格活泼、表现欲强的队员的天地。活动效率很低;有时则是拿着上网下载的文件资料诵读。而我们的辅导员成了旁观者,很少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不会适时的总结,见缝插针式的点拨;更不能把自己当成倾听队员内心感受的朋友;活动中缺少师生灵活机动的对话;即使在队员汇报自己的感受时,辅导员老师有时也是不置可否;最后的辅导员讲话也没有将活动的意义提高到一定的政治高度。这对于绝大多数队员而言,并没有使他们深切体会到这种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因为在活动过程中,辅导员老师过分强调了队员的主体性,而辅导员只是跟着队员走,并没有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从而使队员在队活动中所体会到的认识也只是肤浅的、表面的,并不能上升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
(四)片面强调活动的个体性,忽视了活动的民主性
队员在活动中的发挥个体性是少先队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关系到教育效果的首要问题。确保队员积极参与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体验,会使他们印象深刻,他们会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理解别人。亲自感受到事情的发生变化的全过程,所得到收获是真实的,也是有效的。所以队活动课不仅仅要发挥一部分队员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要调动全体队员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都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而不只是让少数“乖孩子”做示范性表演,多数同伴只能当观众。而且还要求全体队员要自始至终以不同方式参与活动。而这正是活动的民主性。为了实现活动的民主性,辅导员在指导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所有的队员,能够给每一个队员参与活动的机会。然而,在实际活动中,我们并没有使全体的队员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是有一小部分队员在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而绝大部分队员仍然处于活动的“门外”。这种现象必然要求辅导员充分发挥其活动中的民主指导作用。辅导员在主题活动的民主指导和参与中应注重与所有队员的平等交往,注重所有的队员心理需要和感情认同,而不是仅仅关注积极分子、活跃分子。同时,辅导员在具体少先队主题活动方法的选择上,也要尽量使用说理、情感陶冶、榜样示范、暗示等多种方法,能够及时与所有队员进行活动之外的交流,使他们明白任何一个队员都是活动的主人,任何一个队员都要积极参与活动。还要让任何一个队员都敢于讲心里话,敢于说出不同看法,允许队员在认识水平有限的情况下暂时求同存异。当然,辅导员指导的民主性并不否定老师在队活动中的主
导作用,相反,只有坚持了辅导员老师在队活动中指导的民主性。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得更好。少先队主题活动要立足于教育的主体——少先队员,不仅要强调他们的个体性,还需要创建民主自由、和谐愉快的教育氛围,需要辅导员对队员人格的尊重,这也是我们党对我们少先队的要求。辅导员老师作为少先队工作者,充分认识坚持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意义,把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作为少先队教育的重要原则。建立人性化的道德观。
二、辅导员素质的提高、提高活动教学的实效性必要解决对策
针对目前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如何走出少先队主题活动教学的困境,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作为长期奋斗在一线的辅导员。我认为最为必要的是提高辅导员辅导素质和活动教学的实效性。
(一)要转变辅导员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
实施少先队主题活动需要诸多因素的保障,但其中最重要的保障是辅导员观念的改变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因为队员的主体实践活动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辅导员老师依据《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的指导下精心策划与指导的结果。这种指导作用深刻表明了辅导员角色的巨大变化。主题活动赋予了辅导员新的内涵和要求,因此需要辅导员首先转变教育观念。主题活动要求正确处理好辅导员与队员的关系,辅导员老师既是活动的指导者,又是共同学习进步的作用者、参与者。因此辅导员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1.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主题活动倡导辅导员老师应重视队员的“学”的主体地位,强调队员的能动作用,它要求辅导员老师从队员的实际出发,设计活动。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主题活动倡导辅导员老师在活动中注重过程,暴露思想的思维过程,从而使队员在队活动中思想得到净化,活动能力得到发展。
3.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
在少先队主题活动中,尤其要重视辅导员老师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队活动的教育目的。
4.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
少先队主题活动需要辅导员老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围绕《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根据队员的心理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突破、创新。
5.由“教书型”向“创新型”转变
作为教师就应具有创造性,作为少先队辅导员更是如此。其主要特征是,创造意向水平高,创造兴趣浓厚,具有创造理想以及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热情洋溢,情绪饱满,富于激励,想象丰富;独立性强,认真细致,不畏权威,敢于冒险,意志坚定,持之以恒。
(二)要精心设计少先队主题活动,提高少先队活动的实效性
少先队活动的设计在内容结构上,首先要考虑应包含大德育的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队员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1.活动的设计应浅显易懂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其身心发展特征,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队员而言,知识面狭
窄是他们认知结构的一大特点。所以,辅导员老师在选择和设计队活动时,首先应考虑到结合队员的认知结构,在最大教育含量的基础上,尽量减缓思想道德知识的坡度,以便于队员能够顺利地接受。如果活动涉及的知识难度大,思想水平深奥,体验难以获得,这势必挫伤队员的参与意识,进而增强队员的拒绝意识。反之,如果队员参与活动只注重活动过程给他们带来的满足,而不注重优良品德的获取,久而久之,必然会使队员产生腻烦心理,使得活动不具有多大的教育意义,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应贴近队员的生活
孩子的认识和感知都具有趋熟性,他们的行为总喜欢在自己生活周围近距离徘徊。所以,少先队活动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切勿好高骛远。队员对自己生活圈里的事物非常敏感。而对生活圈外的事物的反应却灵敏度极差。反映在学习上,他们对已知领域及其边缘的事物的认识欲相当强烈。反之,对已知领域以外的事物的反应表现得很迟钝。同时,他们的感知也具有趋熟性。对已往所熟悉的知识必然感觉十分亲切,增强了他们的兴趣。因此,根据学生的感知觉和认知的趋熟性原理,少先队活动的内容设计,实际存在着一个较明确的范围,这就是队员所熟悉的自己的生活圈。我们少先队活动要密切联系队员的生活实际,贴近队员的生活,那么活动的召引力就会很大,队员投入活动的兴趣和激情就会增加,这就使得活动成效明显;反之,如果活动的设计远离了队员的生活实际,那么活动的召引力便小,队员投入得少,活动效果就差。
3.少先队活动的主题要从“小”着手
在学校少先队主题活动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许多重大主题,特别是品牌活动,主题很大,对于这些大主题,我们可以利用孩子认识事物的错觉原理。将它们分解成一个个的小主题。利用这些小主题开展少先队小活动,队员们会错误地认为标准降低了,目标变近了,一努力就能做到,容易有成就感和荣誉感,所以参加队活动都很主动,教育效果也非常好。而少先队小活动开展多了,其效果的集合也相当或更高于大主题。而少先队活动主题的“小”,主要表现在题材小、环节小和类型小三个方面。首先,选用小题材,不仅能使少先队活动贴近队员生活实际,而目选材也很方便,可以顺手拈来。同时,小题材与队员关系密切,易与队员情感产生共鸣。队员能够在关切情绪极其旺盛的情况下,接受其运载的主题,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其次,活动的环节小和类型小也被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是合理的,因为队员不能对某一事物进行长时间的稳定注意。所以,活动的每个环节占用的时间要少;在活动中,要增加各环节间的变化幅度,使队员大脑皮质各部分轮流兴奋,时刻表现出旺盛的精力,组成整个活动的链条不宜太长,最多不超过五六十分钟。
4.少先队活动的形式要新颖别致
假如主题是少先队活动的灵魂,那么它的形式则是附着灵魂的外壳,是少先队活动的生命。对各种主题的活动,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赋予其崭新的外壳。让多种形式交替出现,每次活动都给学生以新鲜的感觉。当然,这个新鲜是建立在固定的队仪式上的新鲜。只有使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形式新颖别致,才会调动队员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队员参与少先队活动的兴趣,这就为下一步队员理解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少先队主题活动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通过以上两点必要的对策,少先队主题活动才会真正吸引全体队员,发挥队员的自主性,才能真正体现少先队组织是中国广大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让所有的少先队员健康生活、快乐成长,都能成为“四个好少年”!
第二篇:小学少先队论文: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与思考 2
如何走出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困境
南溪区阜鸣小学校 作者:徐文芝
摘要:针对目前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和原因,如何走出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困境,最为必要的要从提高辅导员辅导素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少先队主题活动;现状;思考
在参与小学少先队工作中,帮助组织队员们开展了少先队的品牌活动,设计主题活动,帮助中队辅导员开展中队主题活动,也观摩学习了同行们的主题队活动,欣喜地看到少先队员们在星星火炬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作为在基层学校一线工作的少先队辅导员,在组织少先队主题活动过程中也有不少的困惑,引发了一些思考。当前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开展,实效性不是很强,少先队主题活动的主题设计缺乏针对性和教育性;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忽视了活动的实效性;中队主题活动中过分强调队员的主体性,忽视了辅导员的辅助性;片面强调少先队活动的个体性,忽视了活动的民主性。
一、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
目前,许多辅导员已经从“以辅导员为中心”的弊端中走了出来,突破了类似教学中“填鸭式”活动的桎梏,改变了传统思想教育的被动局面,进而探究队活动的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的指导下能系统地开展少先队工作。辅导员在设计组织少先队大中队主题实践活动中也探讨和总结了一些新的模式和形式。如辅导员朋友模式、调查访问、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观看专题短片视频、PPT课件等等。可是如果我们留意观察,不难发现,当前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开展,实效性不是很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有些少先队主题活动的主题设计缺乏针对性和教育性
主题性是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个好的活动主题是少先队活动成功的一半,而一个有价值的队活动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必然要求辅导员在选择和设计队活动的主题时,应该首先选择队员实际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队活动,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教育效果。实际上,我们辅导员在选择和设计队活动的主题时,往往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活动的主题选择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二是活动的主题设计缺乏一定的教育意义。这主要是因为辅导员进行队活动主题的选择和设计时。并没有结合队员自身的特点,不能深入了解队员的实际生活;更不能敏锐地感知队员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照抄照搬其它各种活动主题的设计,这必然使得这种队活动过于盲目而缺乏有效性。有效性是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生命力所在,是辅导员们要花大力气去追求的目标。追求活动的有效性,就应当强调活动的针对性,队员的兴趣和主体性、参与性,以及活动过程的最优化。活动过程的优化离不开活动前的充分准备,活动引入的准与巧,活动过程的新与妙,活动结束后总结的得与失。
(二)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忽视了活动的实效性
少先队主题活动是以队员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实践活动为实施形式,是一门政治性强、活动实践丰富的课。活动性是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必然决定了在活动中应实施活动化教育,采用以全体队员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然而,辅导员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只是挖空心思地设计了许多能激发队员兴趣的活动。片面追求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而有点不顾实际的教学效果。从而对队员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这必然使得队活动表现出“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收效甚微”的特点。
(三)中队主题活动中过分强调队员的主体性,忽视了辅导员的辅助性
少先队主题活动是引导队员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是队员直接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成长的课,发挥队员的主体性是队活动的基本要求。它不仅仅是队活动,还是一门综合型活动课,其教学方式是辅导员老师和队员共同参与主题活动,辅导员的角色应是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也可成为“主持人”、“导演”、“教练”等:中队活动的程序排练需要辅导员老师的“导演”,中队活动主题的制定需要辅导员老师的“甄选”,队员在活动过程中离不开辅导员老师的指导,辅导员老师在队员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是首位的。辅导员老师可以直接参与到所创设的活动情景中,扮演一个角色,或不以辅导员老师的身份来讲话,而是以情景中的角色来打动、启发队员,也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我们看到教室里“所有”的队员都在“活动”,似乎充分发挥了队员的主体性。其实不然,仔细观察一下,队员的发言、议论有时离题万里,吵吵闹闹缺乏目的性;有时只是一些性格活泼、表现欲强的队员的天地。活动效率很低;有时则是拿着上网下载的文件资料诵读。而我们的辅导员成了旁观者,很少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不会适时的总结,见缝插针式的点拨;更不能把自己当成倾听队员内心感受的朋友;活动中缺少师生灵活机动的对话;即使在队员汇报自己的感受时,辅导员老师有时也是不置可否;最后的辅导员讲话也没有将活动的意义提高到一定的政治高度。这对于绝大多数队员而言,并没有使他们深切体会到这种活动的价值和意义。
二、辅导员素质的提高、提高活动教学的实效性必要解决对策
针对目前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如何走出少先队主题活动教学的困境,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作为长期奋斗在一线的辅导员。我认为最为必要的是提高辅导员辅导素质和活动教学的实效性。
(一)要转变辅导员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
实施少先队主题活动需要诸多因素的保障,但其中最重要的保障是辅导员观念的改变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因为队员的主体实践活动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辅导员老师依据《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的指导下精心策划与指导的结果。这种指导作用深刻表明了辅导员角色的巨大变化。主题活动赋予了辅导员新的内涵和要求,因此需要辅导员首先转变教育观念。主题活动要求正确处理好辅导员与队员的关系,辅导员老师既是活动的指导者,又是共同学习进步的作用者、参与者。因此辅导员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1.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主题活动倡导辅导员老师应重视队员的“学”的主体地位,强调队员的能动作用,它要求辅导员老师从队员的实际出发,设计活动。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主题活动倡导辅导员老师在活动中注重过程,暴露思想的思维过程,从而使队员在队活动中思想得到净化,活动能力得到发展。
3.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
在少先队主题活动中,尤其要重视辅导员老师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队活动的教育目的。
4.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
少先队主题活动需要辅导员老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围绕《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根据队员的心理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突破、创新。
(二)要精心设计少先队主题活动,提高少先队活动的实效性
少先队活动的设计在内容结构上,首先要考虑应包含大德育的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队员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1.活动的设计应浅显易懂
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其身心发展特征,特别是对于中低年级队员而言,知识面狭窄是他们认知结构的一大特点。所以,辅导员老师在选择和设计队活动时,首先应考虑到结合队员的认知结构,在最大教育含量的基础上,尽量减缓思想道德知识的坡度,以便于队员能够顺利地接受。如果活动涉及的知识难度大,思想水平深奥,体验难以获得,这势必挫伤队员的参与意识,进而增强队员的拒绝意识。反之,如果队员参与活动只注重活动过程给他们带来的满足,而不注重优良品德的获取,久而久之,必然会使队员产生腻烦心理,使得活动不具有多大的教育意义,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应贴近队员的生活
孩子的认识和感知都具有趋熟性,他们的行为总喜欢在自己生活周围近距离徘徊。所以,少先队活动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切勿好高骛远。队员对自己生活圈里的事物非常敏感。而对生活圈外的事物的反应却灵敏度极差。反映在学习上,他们对已知领域及其边缘的事物的认识欲相当强烈。反之,对已知领域以外的事物的反应表现得很迟钝。同时,他们的感知也具有趋熟性。对已往所熟悉的知识必然感觉十分亲切,增强了他们的兴趣。因此,根据学生的感知觉和认知的趋熟性原理,少先队活动的内容设计,实际存在着一个较明确的范围,这就是队员所熟悉的自己的生活圈。我们少先队活动要密切联系队员的生活实际,贴近队员的生活,那么活动的召引力就会很大,队员投入活动的兴趣和激情就会增加,这就使得活动成效明显;反之,如果活动的设计远离了队员的生活实际,那么活动的召引力便小,队员投入得少,活动效果就差。
3.少先队活动的形式要新颖别致
假如主题是少先队活动的灵魂,那么它的形式则是附着灵魂的外壳,是少先队活动的生命。对各种主题的活动,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赋予其崭新的外壳。让多种形式交替出现,每次活动都给学生以新鲜的感觉。当然,这个新鲜是建立在固定的队仪式上的新鲜。只有使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形式新颖别致,才会调动队员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队员参与少先队活动的兴趣,这就为下一步队员理解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少先队主题活动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通过以上两点必要的对策,少先队主题活动才会真正吸引全体队员,发挥队员的自主性,才能真正体现少先队组织是中国广大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让所有的少先队员健康生活、快乐成长,都能成为“四个好少年”!参考文献
1《新概念情感教育》
2《新课程标准》
3《教育心理学》
4《小学生心理学》
5《小学班主任实施素质教育指南》
6《班主任》
第三篇:小学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与思考(综合结合…
小学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针对目前小学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和原因,如何走出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困境,最为必要的要从提高辅导员辅导素质、提高活动的实效性这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关键词: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现状;思考
从事小学一年级少先队工作这一年中,组织一次次的队员们开展了少先队的品牌活动,设计了一些中队主题活动,并开展了中队主题活动,也观摩学习了同行们的主题队活动,欣喜地看到一年级少先队员们在星星火炬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作为在基层学校一线工作的一年级少先队辅导员,在组织少先队主题活动过程中也有不少的困惑,引发了一些思考。当前小学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开展,实效性不是很强,少先队主题活动的主题设计缺乏针对性和教育性;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忽视了活动的实效性;中队主题活动中过分强调队员的主体性,忽视了辅导员的辅助性;片面强调少先队活动的个体性,忽视了活动的民主性。
一、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
目前,许多一年级辅导员已经从“以辅导员为中心”的弊端中走了出来,突破了类似教学中“填鸭式”活动的桎梏,改变了传统思想教育的被动局面,进而探究队活动的实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在《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的指导下能系统地开展少先队工作。辅导员在设计组织少先队大中队主题实践活动中也探讨和总结了一些新的模式和形式。如辅导员朋友模式、调查访问、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操作实践、游戏、表演欣赏、讲演辩论、设计创意、队员听辅导员的讲解、观看专题短片视频、PPT课件和行为练习等等。可是如果我们留意观察,不难发现,当前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开展,实效性不是很强,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有些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的主题设计缺乏针对性和教育性
主题性是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一个好的活动主题是一年级少先队活动成功的一半,而一个有价值的队活动首先必须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这必然要求辅导员在选择和设计队活动的主题时,应该首先选择队员实际生活中最突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队活动,这样才能达到相应的教育效果。实际上,我们辅导员在选择和设计队活动的主题时,往往会出现两种偏差:一是活动的主题选择缺乏相应的针对性:二是活动的主题设计缺乏一定的教育意义。这主要是因为辅导员进行队活动主题的选择和设计时。并没有结合队员自身的特点,不能深入了解队员的实际生活;不能及时与队员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发现队员内心深处的所思所想,更不能敏锐地感知队员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仅仅只是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布置,照抄照搬其它各种活动主题的设计,这必然使得这种队活动过于盲目而缺乏有效性。有效性是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生命力所在,是辅导员们要花大力气去追求的目标。这里所说的“效”,是指是否真正让队员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感悟,经历了过程,训练了方法或行为。追求活动的有效性,就应当强调活动的针对性,队员的兴趣和主体性、参与性,以及活动过程的最优化。活动过程的优化离不开活动前的充分准备,活动引入的准与巧,活动过程的新与妙,活动结束后总结的得与失。
(二)片面追求活动的形式,忽视了活动的实效性
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是以队员直接参与的主题活动、游戏和实践活动为实施形式,是一门政治性强、活动实践丰富的课。活动性是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基本特征,这一特征必然决定了在活动中应实施活动化教育,采用以全体队员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
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然而,辅导员在实际活动过程中,只是挖空心思地设计了许多能激发队员兴趣的活动。片面追求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而有点不顾实际的教学效果。也有一些辅导员在活动过程中,只是为了应付面上的需要,并没有真心实意地考虑队员的实际情况,使得活动仅仅是为了走走过场,而没有多大的实际意义,从而对队员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能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这必然使得队活动表现出“表面轰轰烈烈,实际收效甚微”的特点。
(三)一年级主题活动中过分强调队员的主体性,忽视了辅导员的辅助性
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是引导队员在活动中获得经验和体验,是队员直接参与主题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成长的课,发挥队员的主体性是队活动的基本要求。它不仅仅是队活动,还是一门综合型活动课,其教学方式是辅导员老师和队员共同参与主题活动,辅导员的角色应是指导者、支持者、合作者,也可成为“主持人”、“导演”、“教练”等:中队活动的程序排练需要辅导员老师的“导演”,中队活动主题的制定需要辅导员老师的“甄选”,队员在活动过程中离不开辅导员老师的指导,辅导员老师在队员生活和学习活动中的指导作用是首位的。辅导员老师可以直接参与到所创设的活动情景中,扮演一个角色,或不以辅导员老师的身份来讲话,而是以情景中的角色来打动、启发队员,也能收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然而,在实际的活动过程中,我们看到教室里“所有”的队员都在“活动”,似乎充分发挥了队员的主体性。其实不然,仔细观察一下,队员的发言、议论有时离题万里,吵吵闹闹缺乏目的性;有时只是一些性格活泼、表现欲强的队员的天地。活动效率很低;有时则是拿着上网下载的文件资料诵读。而我们的辅导员成了旁观者,很少把自己当成活动中的一员;不会适时的总结,见缝插针式的点拨;更不能把自己当成倾听队员内心感受的朋友;活动中缺少师生灵活机动的对话;即使在队员汇报自己的感受时,辅导员老师有时也是不置可否;最后的辅导员讲话也没有将活动的意义提高到一定的政治高度。这对于绝大多数队员而言,并没有使他们深切体会到这种活动的价值和意义。这是因为在活动过程中,辅导员老师过分强调了队员的主体性,而辅导员只是跟着队员走,并没有发挥有效的指导作用,从而使队员在队活动中所体会到的认识也只是肤浅的、表面的,并不能上升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识。
(四)片面强调活动的个体性,忽视了活动的民主性
队员在活动中的发挥个体性是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关系到教育效果的首要问题。确保队员积极参与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体验,会使他们印象深刻,他们会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理解别人。亲自感受到事情的发生变化的全过程,所得到收获是真实的,也是有效的。所以队活动课不仅仅要发挥一部分队员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要调动全体队员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都能充分发挥主体作用,而不只是让少数“乖孩子”做示范性表演,多数同伴只能当观众。而且还要求全体队员要自始至终以不同方式参与活动。而这正是活动的民主性。为了实现活动的民主性,辅导员在指导和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要关注所有的队员,能够给每一个队员参与活动的机会。然而,在实际活动中,我们并没有使全体的队员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只是有一小部分队员在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进步,而绝大部分队员仍然处于活动的“门外”。这种现象必然要求辅导员充分发挥其活动中的民主指导作用。辅导员在主题活动的民主指导和参与中应注重与所有队员的平等交往,注重所有的队员心理需要和感情认同,而不是仅仅关注积极分子、活跃分子。同时,辅导员在具体少先队主题活动方法的选择上,也要尽量使用说理、情感陶冶、榜样示范、暗示等多种方法,能够及时与所有队员进行活动之外的交流,使他们明白任何一个队员都是活动的主人,任何一个队员都要积极参与活动。还要让任何一个队员都敢于讲心里话,敢于说出不同看法,允许队员在认识水平有限的情况下暂时求同存异。当然,辅导员指导的民主性并不否定老师在队活
动中的主导作用,相反,只有坚持了辅导员老师在队活动中指导的民主性。主导作用才能发挥得更好。
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要立足于教育的主体——少先队员,不仅要强调他们的个体性,还需要创建民主自由、和谐愉快的教育氛围,需要辅导员对队员人格的尊重,这也是我们党对我们少先队的要求。辅导员老师作为少先队工作者,充分认识坚持教育过程中主体性的意义,把尊重人、理解人、激励人,充分发挥教育主体的能动性作为少先队教育的重要原则。建立人性化的道德观。二、一年级辅导员素质的提高、提高活动教学的实效性必要解决对策
针对目前小学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如何走出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教学的困境,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案?作为长期奋斗在一线的辅导员。我认为最为必要的是提高辅导员辅导素质和活动教学的实效性。
(一)要转变辅导员的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
实施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需要诸多因素的保障,但其中最重要的保障是辅导员观念的改变和政治素质的提高。因为队员的主体实践活动不是自发产生的,而是辅导员老师依据《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的指导下精心策划与指导的结果。这种指导作用深刻表明了辅导员角色的巨大变化。主题活动赋予了辅导员新的内涵和要求,因此需要辅导员首先转变教育观念。主题活动要求正确处理好辅导员与队员的关系,辅导员老师既是活动的指导者,又是共同学习进步的作用者、参与者。因此辅导员老师在活动过程中应实现以下五个方面的转变。
1.由重“教”向重“学”转变
主题活动倡导辅导员老师应重视队员的“学”的主体地位,强调队员的能动作用,它要求辅导员老师从队员的实际出发,设计活动。
2.由重“结果”向重“过程”的转变
主题活动倡导辅导员老师在活动中注重过程,暴露思想的思维过程,从而使队员在队活动中思想得到净化,活动能力得到发展。
3.由重“传授”向重“指导”转变
在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中,尤其要重视辅导员老师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队活动的教育目的。
4.由重“模式化”向重“个性化”转变。
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需要辅导员老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围绕《少先队辅导员工作纲要》,根据队员的心理特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突破、创新。
5.由“教书型”向“创新型”转变
作为教师就应具有创造性,作为少先队辅导员更是如此。其主要特征是,创造意向水平高,创造兴趣浓厚,具有创造理想以及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热情洋溢,情绪饱满,富于激励,想象丰富;独立性强,认真细致,不畏权威,敢于冒险,意志坚定,持之以恒。
(二)要精心设计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提高少先队活动的实效性
一年级少先队活动的设计在内容结构上,首先要考虑应包含大德育的五大要素,即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在层次结构上要依据队员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以及德育的内在规律,由小到大,由低到高,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从简单到深刻。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主题活动时应遵循以下几种原则:
1.活动的设计应浅显易懂
结合小学一年级的年龄特点以及其身心发展特征,知识面狭窄是他们认知结构的一大特点。所以,辅导员老师在选择和设计队活动时,首先应考虑到结合队员的认知结构,在最大教育含量的基础上,尽量减缓思想道德知识的坡度,以便于队员能够顺利地接受。如果活动涉及的知识难度大,思想水平深奥,体验难以获得,这势必挫伤队员的参与意识,进而增强队员的拒绝意识。反之,如果队员参与活动只注重活动过程给他们带来的满足,而不注重优良品德的获取,久而久之,必然会使队员产生腻烦心理,使得活动不具有多大的教育意义,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一年级少先队活动的内容应贴近队员的生活
孩子的认识和感知都具有趋熟性,他们的行为总喜欢在自己生活周围近距离徘徊。所以,一年级少先队活动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切勿好高骛远。队员对自己生活圈里的事物非常敏感。而对生活圈外的事物的反应却灵敏度极差。反映在学习上,他们对已知领域及其边缘的事物的认识欲相当强烈。反之,对已知领域以外的事物的反应表现得很迟钝。同时,他们的感知也具有趋熟性。对已往所熟悉的知识必然感觉十分亲切,增强了他们的兴趣。因此,根据学生的感知觉和认知的趋熟性原理,一年级少先队活动的内容设计,实际存在着一个较明确的范围,这就是队员所熟悉的自己的生活圈。我们少先队活动要密切联系队员的生活实际,贴近队员的生活,那么活动的召引力就会很大,队员投入活动的兴趣和激情就会增加,这就使得活动成效明显;反之,如果活动的设计远离了队员的生活实际,那么活动的召引力便小,队员投入得少,活动效果就差。
3.一年级少先队活动的主题要从“小”着手
在学校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过程中,我们常会遇到许多重大主题,特别是品牌活动,主题很大,对于这些大主题,我们可以利用孩子认识事物的错觉原理。将它们分解成一个个的小主题。利用这些小主题开展少先队小活动,队员们会错误地认为标准降低了,目标变近了,一努力就能做到,容易有成就感和荣誉感,所以参加队活动都很主动,教育效果也非常好。而少先队小活动开展多了,其效果的集合也相当或更高于大主题。而少先队活动主题的“小”,主要表现在题材小、环节小和类型小三个方面。首先,选用小题材,不仅能使少先队活动贴近队员生活实际,而目选材也很方便,可以顺手拈来。同时,小题材与队员关系密切,易与队员情感产生共鸣。队员能够在关切情绪极其旺盛的情况下,接受其运载的主题,从而达到教育的目的。其次,活动的环节小和类型小也被教育心理学家认为是合理的,因为队员不能对某一事物进行长时间的稳定注意。所以,活动的每个环节占用的时间要少;在活动中,要增加各环节间的变化幅度,使队员大脑皮质各部分轮流兴奋,时刻表现出旺盛的精力,组成整个活动的链条不宜太长,最多不超过五六十分钟。
4.一年级少先队活动的形式要新颖别致
假如主题是一年级少先队活动的灵魂,那么它的形式则是附着灵魂的外壳,是少先队活动的生命。对各种主题的活动,我们必须想方设法赋予其崭新的外壳。让多种形式交替出现,每次活动都给学生以新鲜的感觉。当然,这个新鲜是建立在固定的队仪式上的新鲜。只有使少先队主题活动的形式新颖别致,才会调动队员参与活动积极性,提高队员参与少先队活动的兴趣,这就为下一步队员理解活动的内容和目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少先队主题活动取得成效的重要因素。
通过以上两点必要的对策,一年级少先队主题活动才会真正吸引全体队员,发挥队员的自主性,才能真正体现一年级少先队组织是中国广大少年儿童自己的组织,让所有的一年级少先队员健康生活、快乐成长,都能成为“四个好少年”!
第四篇:小学少先队论文
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摘要:
作为辅导员要对儿童内心世界不断深入的探讨。几年来随着我逐渐学会用孩子的思想和感情来生活,我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一条真理:在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时候,不应当伤害他们心灵深处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不恰当的,没有分寸的关心,如果伤害了儿童的人格,自尊和自豪感,那么也会像直接侮辱一样刺伤儿童的心灵。
关键词:了解 自尊心 竞选 引导
爱护学生的自尊心
少先队辅导员的工作就像导航员一样。对孩子们来说,一旦开始上学,对他们的教育便大半交给了老师和社会。在担任大队辅导员工作和中队辅导员工作这些年来,随着我对儿童内心世界不断深入的探讨,随着我逐渐学会用他们的思想和感情来生活,我越来越深刻的理解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的一条真理:在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时候,不应当伤害他们心灵深处最敏感的地方——人的自尊感。不恰当的,没有分寸的关心,如果伤害了儿童的人格,自尊和自豪感,那么也会像直接侮辱一样刺伤儿童的心灵。
几年前我所带的一个四年级中队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为了更好的发挥队干部在集体中的作用,也为了调动全体队员的积极性,开学不久我组织学生进行了一次中小队干部的改选活动。采用不记名投票的方式,当一张张写好的选票拿在我手中时,我看到了一张令人十分费解的选票,上面工工整整的写着几个同学的名字,可这几名学生无论是从学习还是从为大家服务的能力上看都不能胜任队干部的工作,立刻我脑中出现了几个大大的问号“这张选票是谁的?”“他为什么这样写?”拿着这张选票我心中非常生气,暗想:这个孩子也太可气了,怎么能拿这么严肃的事来开玩笑呢?等我查出是谁来一定要好好批评他一顿。我凭着对学生书写情况的了解仔细辨认了一下选票上的字迹,不禁大吃一惊,这是梁某写的吗?怎么可能,梁某在班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能力都很强,怎么会呢?为了进一步证实我的判断,我把梁某叫到办公室拿着那张选票问他:“梁某这是你写的吗?” 他眨着两只大眼睛看着我笑着点了点头,我真是气坏了,这孩子怎么这样,犯了错误还笑,我真想好好说他一顿。可又一想,他这样做一定有自己的道理,于是我忍住气,像朋友一样和他聊起天儿来:“你觉得这几名同学能当好队干部吗?”我指着他写的选票问。“不能。”“那你为什么选他们?”他抬着头只是笑,过了好一会儿才说:“老师,我不选那些学习好,能力强的同学而选这几名同学,这样我当选的可能性不就大了吗?”我恍然大悟。
上述事件发生后我仔细想了想,梁某做这件事情的动机里既有应该受到批评的一面,也有单纯的一面,二者是交错在一起的。他不负责的选那些不能胜任队干部工作的同学,是应受到批评的,但他这样做也是希望自己能有机会为集体出力为同学服务,因此,我根据这件事又改进了评选办法。各国总统候选人在竞选时不是要发表竞选演说吗?我也可以搞一次呀。于是,我组织上次选票最多的几名同学在班中进行竞选演说,从中选出几名大家最信任的队干部。在竞选的队伍中也有梁某。我先帮助他认识到上次选举中做得不对之处,并鼓励他认真准备,参加第二轮竞选。果然在这次选举中梁某发挥出色,以绝对优势当选了队干部。
看着孩子开心的笑脸,我觉得自己没有因一时的愤怒而犯急躁,没有严厉的批评与大声的斥责,用“冷处理”的方法,先找到事情发生的原因,了解到孩子是出于好心,是怀着一颗想为大家服务的心情,想出的不当办法,这样再去找寻适当的处理方法,学生必然易于接受。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儿童既是天真烂漫的,同时他们的内心世 界也是丰富多彩,变幻莫测的。作为一名大队辅导员,我意识到研究好儿童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事情发生后不能很好的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不把他们的忧伤,焦虑和为之激动的事情统统装进自己的心里,不能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而只是按照某些具有抽象公正性的条条办事当审判官,那后果是不言而喻的。我认为辅导员应该学会用学生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要和学生们一样对周围事物有喜怒哀乐反应。
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渴望飞翔,渴望尽早了解这个世界,这就需要有人做他们的导航员,带领、指引他们去征服世界,而那位导航员就应该是中队辅导员。辅导员的工作是琐碎而麻烦的,但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积极寻找解决办法,那这个工作就是充满乐趣的,最富于挑战的了。
第五篇: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方案
小学少先队主题活动方案
-------好习惯伴我成长
【活动时间】2016.4.12(下午)
【活动地点】学校小广场
【活动目标】
1.知识和技能:正确认识自己,反省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哪些坏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儿歌、故事、树榜样等活动内容,明白好习惯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劳动等习惯。
【设计理念】
此次队会,以学生平时的习惯培养为主,采用“读儿歌、讲故事、树榜样”等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明白好习惯是人终身受益,坏习惯则会毁了自己一生的道理。【活动重点】
在讨论中学会养成好习惯的方法,弄清自己的好习惯。
【活动对象】
1-3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
好习惯三字经、各班习惯之星名单、故事
【活动过程】 活动一 宣读倡议书 1齐唱少先队队歌
2辅导员开场白:同学们,当熟悉的铃声又在耳畔响起,琅琅的读书又响起整个校园,新的一天开始了。我相信,在我们的每个人的内心,正涌起一股新的力量,渴望新的一天有新的收获,有更大的进步。3出示《好习惯伴我行》倡议书,并宣读。4.出示《好习惯》儿歌,全队一起诵读 活动二习惯成就人生 1.故事:《闻鸡起舞》 2.诺贝尔奖科学家的成长故事。3.卫生检测员的坏习惯
思考:从这些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活动三 评选“好习惯之星” 1.学习《孟集小学好习惯之星评选标准》。2.在学习的基础上,宣读各班中的“好习惯之星”名单。3.请班主任颁发好习惯之星证书、4.好习惯之星代表发言。活动结束 辅导员总结:
老师想用普德曼的一句名言作总结,那就是“播种一个好行为,就会收获一个好习惯;播种一个好习惯,就会收获一个好性格;播种一个好性格,就会收获一个好人生。”今天,同学们表现非常好,大家积极参与进来,通过“小品、讲故事、讨论交流”等形式开展活动,在活动中明白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益,坏习惯则会毁了自己一生的道理。希望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看到同学们更好的表现,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做起,养成好习惯,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好习惯之星”,为自己创造美好人生
少 先 队 活 动 方 案
东
马 庄 小 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