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关业务模拟论文
海关业务模拟论文
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的差异性分析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的差异性分析
【摘要】海关是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和开放口岸的规划审理部门,海关与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密切相关。为了进一步适应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港口经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需求,海关必须在监管理念、监管空间、监管方式、监管手段等方面找准定位,从而推动国际贸易与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沿海海关 内陆海关 差异性分析
随着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蓬勃的进出口贸易和新兴的现代物流业,孕育了庞大的报关服务市场,我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交流与贸易合作也随之越来越紧密。由于地理环境和文化背景等的不同,我国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研究它们之间的差异对于促进我国海关与进出口业务的发展也是有着重大意义的。通过对我国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的对比思考分析与研究,总结出二者的主体性差异。从而进一步全方位的发展我国的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真正实现我国的进出口业务和国际贸易与世界的接轨。
一、沿海海关的特点 在我国海岸和陆地边境及边境地区,沿海、沿边而设立的海关,称为沿海海关。作为具有代表性的沿海海关,上海海关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门类齐全。海、陆、空、邮运渠道进出境业务俱全,监管的运输工具包括海运船舶、空运航空器、陆运列车、汽车等;监管的贸易方式包括一般贸易、加工贸易、转口贸易等20余种。
(二)点多线长。仅海运监管点就有码头41个,泊位101个,浮筒50档,设有业务现场44个。
此外,与内陆海关相比,沿海海关还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
(一)政策优势。沿海海关作为国家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处于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接触到的是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制定进出口货物监管政策属于海关事权,海关相关政策的实施,对港口物流进出的效率和成本具有重大影响。而港口经济必须依托物流才能得以发展,相较于其他部门,沿海海关对促进港口经济发展具有更多的政策优势。
(二)组织优势。我国现代海关起源于沿海城市,港口作为货物进出口活动最为
频繁、对外贸易最为活跃的运输节点,海关业务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为了推动港口经济发展,也为了便利海关监管,海关机构通常集中在沿海城市,按照港口的分布情况进行布局。
二、内陆海关的特点 内陆海关是相对于沿海、沿边的口岸海关而言,在我国的内陆地区设立的海关。内陆海关的设立方便了企业就近报关出口,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费用。同时也为国家和当地增加了税收。
内陆海关属于成立时间不是很长的海关,与沿海、沿边口岸海关相比,有其自身的特点。将机构设置与口岸海关来比,内陆海关是小关;将关税绝对额和报关单数与口岸海关相比,内陆海关是小关;将关员人数与口岸海关相比,内陆海关是小关。在这一层面上,结合内陆海关的实际,内陆海关体现了如下几个特点:
(一)行政机构规模小
从内陆海关的机构来看,其机构小、人员少,业务门类多、业务科室少,客观上导致了一科多门,一人多岗,职权相对集中的现状。(二)队伍结构年轻
从内陆海关的队伍来看,随着海关事业的飞速发展,每年都要从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军队转业干部,以及地方有关部门中,招录一批新生力量充实海关队伍。海关队伍是一支年纪比较轻、学历比较高、入关时间比较短的行政执法队伍,而内陆海关成立的时间更短,这一特点就特别明显。
三、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的差异性协调
(一)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的差异性现状
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的差异性,是当前我国海关客观存在的现实。沿海海关是国家在进出境口岸及监管业务集中的地点设立的海关,在整个海关监管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中心作用。由于受地理位置和开放型经济欠发达等因素的影响,内陆海关大多处于附属海关的地位,其发展也明显落后于沿海海关。但这并不代表内陆海关不重要。内陆海关的设立方便了企业就近报关出口,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费用,同时也为国家和当地增加了税收。在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和谐海关的背景下,内陆海关为加快自身建设,缩小与沿海海关的差距,提出了“小关争强”的策略。努力做到就是业务量虽小,但工作质量优,人员少但综合素质、管理水平高,机构规模不大但把关服务能力强。“小关争强”的理念、思路和目标均符合内陆海关的实际,对于缩小两地海关的差异性也有着积极的推进作用。
(二)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差异性因素分析
造成沿海海关与内陆海关差异性存在的外部条件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个方面。其中,自然因素主要是指两地海关所处的地理位置的不同。沿海海关由于地处进出口贸易的活跃地带,无疑成为进出口报关的集中节点,在整个海关系统中处于重要的中心地位。内陆海关地处内陆省份,既不沿边也不靠海。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远不如沿海海关,造成内陆海海关普遍具有关小、业务量小、人少的特点。较之沿海海关,往往处于较次要的附属地位。社会因素则包含人为因素和政府行为。这里所指的人为因素具有名族性和地方性。政府行为主要包含各项法规和政策措施。
(三)推行“小关争强”策略,缩小两地海关的差异性
由于内陆海关与沿海海关的差异,地位和重要性都不如后者,己经落后于沿海海关,内陆海关如果不树立与时俱进、锐意进取、争强创优的意识和精神,就会在新一轮的发展中拉大与沿海海关的差距,影响全国海关现代化的进程。因此,必须改变地处内陆、发展受限的思维定势,在全面履行把关务的实践中,自觉加压提升综合能力,在建设现代化海关的潮流中,主动借势加快自身发展具体策略如下:
1、积极优化转关模式,提高企业通关效率
一是继续加强与沿海海关的联系配合,畅通转关渠道,同时努力扩大区域通关范围,大力推动“属地申报,口岸验放”的通关模式,争取年内新增1-2个区域通关协议海关,力争企业本地报关率在现有基础上出现平稳增长。二是为重点企业量身定制便捷化的通关方案,同时争取口沿海关支持配合,积极探索“点对点”的转关模式,取消关区内转关,在确保严密监管的前提下,努力实现高效运作。争取年内与1-2个海关签署相关协议并投入实际运作。
2、完善职能监督体系,提升监管业务运行质量
一是结合执法评估考核指标以及我关的实际情况,科学的设置查验、舱单管
理、结关及时性等监管运行指标评估体系,做到既能确保整体监管质量又能客观反映各现场监管实际;二是在完善评估指标的基础上,对各项指标进行梳理和职责划分,确定监控途径、时间、人员,实现监控定人、定岗、定时、定责;三是加强对提取数据的分析筛选,提高监控数据的准确性和可用性,尽量减轻现场负担,缓解现场压力;通过上述措施,力争进一步提升沿海海关的业务运行质量。
3、加强教育培训,人才兴关
小关争强要求把人才作为推进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坚持“以人为本”,坚持“人才强关”、“素质兴关”和“文化育关”,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人才齐备、素质精良的人才队伍。我认为使关员成为人才并为小关争强目标发挥最大个人效能的理想途径是:通过关员培训,集体的自我的学习和培训,开发关员潜能,提高关员素质;然后通过岗位交流,通过人员的合理配置,合适的人配置到合适的岗位,激发关员工作积极性、创造性,这样才能达到培训的效果,将培训效果发挥到最大程度。
参考文献
[1] 冯德文贾.小宁.论区域经济的多样性和海关执法的统一性[J].海关研究.2006.4:2-
4[2] 任炎平.邓烨.李成昂.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的海关职能重构[J].海关研究.2006.2:3-
5[3] 陈正恭.长三角区域海关通关协作的和谐发展之路.海关研究[D] .2006.1:6-8
[4] 周云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海关的影响及对策.海关研究[M],2007,2:11-1
3[5] 刘文杰.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泛珠三角区域海关合作水平[EB/OL].中国海关网.2007.7.2:9-12
第二篇:海关业务英语
海关业务英语
1.Consignee(Name and address)收货人(名称或地址)
2.Contract NO.合同?议号
3.Currency of settle payment 结算货币名称(币制)
4.Country of origin of goods 商品原产国
5.Consignor 发货人
6.description of goods 商品名称
7.deposit 押金,保证金
8.duty-paying value 完税价格
9.duty-free price 免税价格
10.duty suspension 暂缓纳税
11.duty paid proof 完税凭证
12.duty paid certificate 收税单
13.dumping duty 倾销税(为反对倾销而征的税)
14.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at sight(D/P sight)即期付款交单
15.detail freight list 货物明细单
16.destination 目的地(港)
17.dispatch note 发运单
18.delivery terms 交货条款
19.delivery port 交货口岸(港)
20.delivery order 交货单,出货单
21.delivery date 交货期(日期)
22.delivery and customs agent 提货
23.Delivered Duty Paid(DDP)完税交货
24.declare goods 申报货物
25.declare at the Customs 报关
26.declaration formalities(customs formalities)报关手续
27.Declaration for the Exit of Transit cargo 过境地货物出境报关单
28.Declaration for Entry of Transit cargo 过境地货物入境报关单
29.debenture(customs drawback certificate)海关(退税)凭单
30.damage seals affixed by the Customs 损坏海关封志
31.dead-weight 船舶载重量
32.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付款交单
33.extensive search 重点检查
34.entry for dutiable goods 应纳税商品进口报关单
35.entry for free goods 免税货物进口报关单
36.enter in to 与……订约,开始
37.entrust委托,信托
38.entry 报关手续,报单,进入,入口
39.forge 伪造
40.Foreign Trade Zone 对外贸易区
41.fees 规费
42.fill in 填写
43.final clearance 结关放行
44.final decision 最后决定
45.fine 罚金、罚款
46.fixed duty 固定关税
47.General Customs Administration 海关部署
48.general deduction 一般减税
49.General list(of cargo)总货单
50.general rules 通用规则
51.general system of preferences 普遍优惠制
52.general tariff rate 普通税率
53.hand baggage 手提行李
54.half-duty 半税
55.high duty 高关税
56.identify 认为……一致
57.in terms of(in respect to)在……方面
58.in connection with 与……相关的 59.infringe 侵犯
60.intelligence 情报
61.illegal 违规的,非法的,不合法的 62.immigration 外来的移民,移居入境
63.free alongside ship(FAS)船边交货
64.in dupicate 一式二份
65.in the interests of 对……是有利的,为了……的利益
66.import taxes or duties进口税务局或关税
67.inspect 检查,检验
68.office of exit 出口地海关
70.overweight 超重
71.payment of duty(duty evasion)逃税
72.packing list 装箱单
73.pappers 单证、证件
74.pkg.NO.(package number)件号
75.places in bond 存入保税仓库
76.places which call for concentrated customs operations 海关监管区
77.free on board sdowed(FOB stowed)船上交货
78.quality 质量
79.quotation sheet 报价量
80.radio officer(operator)报关员
第三篇:海关论文(范文模版)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展望
一、中国现阶段外汇管理体制特征
(一)人民币经常项目实现可兑换,资本和金融项目部分实现可兑换。企业可以将经常项下交易所取得的外汇卖给银行,也可以开立外汇账户,自主支配。同时,我国在服务用汇、个人用汇方面的限制也基本放开了。考虑到现阶段的国情和金融安全的需要,目前在资本和金融项下还实行一定的限制,我国对外投资尚处于逐步扩大阶段,特别是金融投资方面,迄今为止的投资规模还是较有限的,这也正是我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冲击较小的原因之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定义划分,资本项下需要管制的项目为40项,分为七大类。截至目前,我国完全实现可兑换的有5个项目,基本可兑换的有8个项目,部分可兑换的有17个项目,不可兑换的有10个项目,即目前已有75%的项目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可兑换,仍不可兑换的项目占25%。
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在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的力度,尤其是证券项目的开放力度较大。过去,我国居民是不可以到境外证券市场进行投资的,境外的资金也不可以在中国证券市场进行投资。2002年以来,随着QDII和QFII制度的实施,为国外证券资本走进来、国内证券资本走出去建立了渠道。同时,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步伐也明显加快,一些国内企业已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最近,中石油、中铝、中国投资公司等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不断扩大。这种局面都与近年来国家逐步放开资本和金融项目外汇管制政策有关。
(二)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国在人民币汇率的安排上,始终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力求保持国家经济、金融的平稳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汇率问题上是非常谨慎和务实的。我国汇率改革的目的是让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基础越来越坚实,逐步提高汇率弹性,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汇率形成,使汇率不断贴近市场合理均衡水平。
(三)实行统一规范的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目前,中国外汇市场的网络交易平台日趋发达,产品工具日益增多,交易机制和交易方式不断创新,市场参与主体大幅度增加并更加多元化。几年前,我们的交易方式只有一种,即竞价交易。从2006年开始,我们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等制度,并逐步增加交易的品种,开展远期、掉期产品的交易,使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增强。与此同时,我们培养、锻炼了一批具备自主定价能力的中资做市商银行以及熟悉国际、国内规则的优秀本外币交易员。
(四)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重视国际收支相关数据报表的编制质量和公布频率。我国国际收支相关数据报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报表质量不断提高,公布频率加大。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相关数据报表已基本与国际接轨,其中国际收支平衡表每半年公布一次,从2006年开始每年公布一次国际投资头寸表,外债数据则是每季度公布一次。
(五)实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对于外汇业务,我国仍然采取市场准入的监管制度。国家外汇管理局与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对所有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实行监管。其中,银监会对其所管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信托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实行本外币统一监管,但证券经营机构和保险经营机构的外汇业务市场准入仍然由外汇局按照人民银行的授权来实施监管。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通过各种制度和电子技术手段,对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跨境收付行为实行监测。
(六)外汇管理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修订完善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考核办法》等
一系列法律、法规,外汇管理框架和法规进一步健全。
二、中国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方向
总体而言,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是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为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外汇管理体制应进一步主动加强改革,以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危机的反复轮流爆发提醒我们,居安更应思危,需要不断主动地坚持改革,以适应新的挑战。
(一)继续促进对外贸易投资便利化。外需、投资、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外需大幅下挫,从而对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冲击。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按照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工作部署,及时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改进本职工作,推进对外贸易投资便利化,尽可能减少外需下降所带来的影响。经常项下,我们该放开的已经基本放开了,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进一步简化程序、便利操作的问题。在投资项下,需要研究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提高利用外商的质量,继续运用外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中国的企业、居民到海外投资创造良好环境的问题。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即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现行的外汇政策对这些业务还有一些限制。所以,下一步应根据形势变化,有计划、有步骤地放松限制,为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同时企业和金融机构也要练好内功,适应海外投资经营考验,不但能走出去,还要立得稳。
(二)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早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资本项目可兑换就已经被确立为外汇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但是何时实现这个目标没有时间表。纵观中外历史,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因为宏观经济政策不协调,加上过早开放资本项目,结果马失前蹄,遭受严重打击。而中国却因为当时及时进行宏观调控并实行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外汇管制政策,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因此,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既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当经济环境、监管水平、机构自律能力成熟时,资本项目可兑换才会水到渠成。
(三)要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历次金融危机均表明,资本具有逐利的天性,短期资本更是具有波动性、投机性、脆弱性等特点。鉴于此,必须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做到对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方向心中有底。如果情况不明,就难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政策。尤其是在危机时期,如果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不到位,往往容易招致投机和攻击。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是大势所趋,一味严防死守并不是上策,关键还需要依靠科学管理改进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方法和手段,在坚持有效监管的同时不断扩大开放。
(四)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按照中央确定的“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的原则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使汇率更加贴切地反映市场需求,让价格形成更具合理性。目前,我国外汇市场虽然有较大进步,但相对成熟市场,各方面的差距还比较大,需要不懈努力,做到加强监管与鼓励金融创新并重,不断扩大交易品种、参与主体,进一步满足企业的各类避险需要。
(五)提高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水平。外汇储备经营应坚持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管理原则,但今后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要比过去更加重视收益性,要通过完善内部管理、改善管理方法等方法提高效率。在管理方式上,我们除了依靠一些专业经营机构以外,还要让外汇储备藏富于民,国家只是根据需要进行一定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分布和使用应逐步走向多元化。
————07国贸2班钟祖胜10号
第四篇:海关论文
当前我国保税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 要: 我国保税区的产生是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密切关系。保税区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随着我国入世承诺的兑现,保税区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对我国的保税区管理进行改革,在全面分析我国保税区现行管理体制的历史成因、管理模式及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保税区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保税区;管理体制;弊端;对策
一、引言
保税区狭义的定义为: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地区;外国商品在海关监管下,可暂时不交纳进口税存入保税区的保税仓库内;如再出口不需交纳出口税,输入国内市场销售,必须交纳进口税。保税区广义的定义是指:有些国家的保税区也有类似自由港、出口加工区的作用。我国为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出口贸易,所设置的保税区类似于后者,即为外商和国内企业商品提供保税仓库分拨和投资加工转口或研究开发方便。
自1990年6月外高桥保税区成立以来,中国陆续在沿海地区建立了15个保税区,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15个保税区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3年2月,《中国保税区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会上的数据显示: 我国保税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截至2002年底,全国15个保税区总面积38.62平方公里,封关运作面积31.96平方公里,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78.36 亿元,同比增长27%;完成工业总产值1003.12亿元,同比增长38.7%),同时,我国的保税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截至2002 年底, 保税区累计批准设立企业32 671 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4784 家,累计投资额348.76亿美元;2002年我国保税区实际利用外资额21.17 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1.6%;我国保税区对外贸易发展势头强劲,2002年实现进出口总值304.33亿美元, 其中出口107.06 亿美元,比2001 年增长57.72%, 比全国增长幅度高出36 个百分点, 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9%,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226.3 亿元,比2001年增长50.88%)。
二、我国保税区的作用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保税区的作用分析
保税区经过二十几年年的发展从1990 年以来,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由于保税区展,我国15个保税区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的保税区从 1的体制和机制与其外部不同,加速了进
出口的周转速度,保税区无疑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2.保税区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保税区的体制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方向,通过保税区这个窗口,把国外的类似体制复制过来,让国际上看到中国改革的方向;3.我国的保税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由贸易区或者是出口加工区的作用,这不仅有助于发展一国的转口贸易,而且又能提高保税区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对促进对外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我国保税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 1990 年开始建立,这些保税区建成的初期,就遇到我国政府紧缩银根,使很多问题悬而未决。另外,我国目前仍然缺乏一部完善的法律,对保税区的定性、定位、管理体制、运作模式等无法予以规范,因此,在具体操作中遇到一些问题。除此之外,保税区内还有一些地方优惠政策,比如地方税收返还、企业开涉外账户以及保留现汇的周转使用等,对于这些政策中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基原则的,我国政府也会逐步将其取消(在实践中保税区内外的政策落差一直存在逐渐缩小的趋势)。
1.政策落实力度不
一、功能不全
中国政府为刺激保税区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由于不同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对某些政策的理解有差异,使部分政策在实施中不能尽快、充分落实;特别是保税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未实现港区一体化,造成进出口货物通关慢,降低了工作效率。保税区在功能设置上,各区基本一致,都是以出口加工、转口贸易、物流仓储为主,未能针对区域经济特点,突出龙头产业, 形成区域优势。各保税区规划面积较小,但配套要求齐全,导致开发成本较高,给招商引资造成了一定难度。2000年开始,国家陆续设立了15个出口加工区。由于保税区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出口加工,故出口加工区的设立与保税区的主要功能重叠,削弱了保税区的地位。
2.监督管理体制繁琐导致效率低
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最大的差别就是前者是“境内关内”,后者是“境内关外”。一字之别,使保税区在功能定位上与自由贸易区有了很大的不同。从我国保税区的发展历程来看管理体制的滞后是主要的原因。首先是海关的监管,目前保税区的保税—滞后征税的效应有利于贸易企业在此进行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间的流通,因为海关对保税区的监督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与保税区仓库和保税区工厂不分,环节较多,手续不够简化以及手段落后的问题,再加上海关实施卡口与仓库两次监管的办法,使得保税区内货物的移库、使用不方便,极大影响了贸易和物流的通关速度;其次在外汇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区内公司必须在区内指定的银行开立基本帐户等限制,致使保税区企业在进口付汇、出口结汇方面影响了外汇结算的效率,物流资金流不同步;再次,保税区在管理上不能和当地港
口进行有效的协调,实施港区联动也影响了贸易和物流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所以,必须改革当前制约保税区的管理体制,才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保税区发展的新趋势。
3.概念模糊、政策抵触 ,管理被动
从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文件看,显然存在着对保税区的不同理解。例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 1995 ] 92号文第六条规定:“对非保税区运往保税区的货物不予退(免)税”;而外经贸部 [1997]433 号文第二条规定:“保税区内企业均视为外贸业务,只能与国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签定贸易合同”此规定则视保税区企业为国境外企业;海关则把保税区当作放大了的保税区仓库来监管,对保税区卡口与区内仓库同时监管(外高桥投入监管人员多达 180余人);国家经贸部则认为保税区属境内关外,自然就不存在保税区内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审批、出口配额和许可证分配等问题;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又规定,现阶段暂不允许保税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保税区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这一规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政策明显抵触。
4.缺乏统一法律
按照国外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做法,保税区的设立应先立法后设区只有如此,保税区的性质、地位、功能、管理才能得到法律确认;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对于保税区进行审批、调控、监管及其机构的设置与职能的行使才能有法可依;保税区本身的条规制订及其运作与管理才能得到的规范和约束。然而,我国保税区的建设,未能做到先立法,后设区。
三、我国保税区改革的对策研究分析
(一)我国保税区发展态势分析
随着贸易自由化,包括我国对外汇管制政策的逐渐放松、减少地区间的差别待遇,并不一定意味保税区就不能再发挥它的作用。但应该看到,我国各个保税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具体特点,由于各个保税区具体情况不同,保税区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逐渐实施而呈现不同的情况。具体而言,我国的保税区可能会逐渐出现三种情况:1.有的保税区可能会消失。在新的形势下,保税区本身将面临着优胜劣汰。有的保税区如果不能调整自身的体制,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就可能失去它存在的价值。有的即便不消失也可能名存实亡,在竞争中败下阵来;2.有的保税区可能会更加完善,使自己的管理体制更符合国际规则,但这些仅限于那些有特殊地域、人的素质和体制条件等基础较好的地区;3.极个别保税区以新的形式存在,可能变成出口加工区或者准自由贸易区。这类情况仅限于极少数有条件的地区,而且还要取决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战略,主要是关税制度、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1加快立法进程, 改善投资环境
中国设立保税区已有十几年,由于保税区的建设未能做到先立法,后实施导致目前保税区的政策和法规仍然不完善、不配套,从具体运作来看不能完全体现货物及资金自由进出这一区域的本质特征。中国保税区应利用加入 WTO的契机,认真研究 WTO的游戏规则。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与法规时既要根据的游戏规则制定出更宽松的吸引外资的政策,让外商有利可图;同时,在权利和义务方面,也应充分利用WTO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充分享受权利,灵活履行义务。只有制定出符合WTO 原则的统一的保税区管理法规和实施细则,才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使保税区在按国际惯例办事的基础上尽快融入国际市场。
2.调整优化保税区功能和产业结构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各个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都在调整适合自身发展的功能和产业结构。中国保税区应进行既符合WTO的原则,又有所创新的产业结构和功能的调整、优化和提升。同时尽快建立适应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要减少政府干预,规范市场管理, 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各地保税区应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条件和特征, 在发展出口加工、保税仓储、转口贸易,现代物流等方面,突出重点、体现个性,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建立、优化高新技术研究、生产、服务等产业链和配套体系,尽快成为区域经济的新的增长中心。
3.尽快实现港区一体化
便利的港口条件是保税区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各保税区暴露出的一个大问题就是通关速度慢、效率低可见,港区合一、港区一体化是保税区发展的较佳模式,也是确保建立方便、快捷、顺畅通关环境的重要因素。目前要加大力度,实事求是地制定针对性措施,完善海关内部管理制度,解决保税区与港口的分离问题。全面简化货物进出区备案的程序和手续,尽快实现保税区与各海港和空港之间货物直提直放的绿色通道。
(三)统筹规划改革步骤
我国保税区的改革可以分三步: 1.现有保税区的调整和改革;2.向自由贸易区的试点;3.推进保税区与港口的一体化问题。但是, 应该看到我国现有的保税区绝不是都可以变成自由贸易区的。所以, 拥有保税区的地方政府在考虑这个问题时,一定不要忽略现实本身状况和未来经济格局的要求, 一厢情愿地想把保税区都变成自由贸易区。要使保税区存在下去或以新的形式存在下去, 关键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检验自己达到的要求, 是否还应
该做更多的努力, 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 从体制的规范性、运作方式的规范性、超前性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来决定自己未来的存在。保税区将来如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地方政府的手中。
参考文献:
[1] 王怀岳:《中国保税区 新地位、新功能、新作用》[ J]求是杂志, 2002(10)
[2]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 TNCs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and Development, Geneva).[3] 散襄军:《保税区向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自由贸易区转型探讨》[ J]管理世界, 2005(5)
[4]郭信昌:《关于我国保税区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J ].南开经济 研究, 2000,(1): 7-11.[5] 肖苑生:《对我国人世后保税区发展路向的思考》[ J].广东经济, 2002,(2): 25-26.
第五篇:进出口业务模拟总结-论文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进出口业务模拟》课程论文
班级:09国际经贸*班 姓名:*** 学号:2009524** 成绩:
进出口业务模拟实训报告与总结
一、目的:
通过软件平台模拟在外贸公司实习,进行相关业务操作,深化对进出口业务知识的理解,提升实操能力和业务触角。
二、内容:
1、学习操作指南,熟悉系统,了解基本使用。
2、模拟进出口情景,分别完成进出口业务操作、单证填写等,包括:建立业务关系、出口报价、出口发盘、出口还价、出口还盘、出口成交、出口签约、信用证审证、信用证修改、出口托运订舱、出口报关、出口投保装船、出口单据缮制、出口单据审核、出口业务善后等内容。学会以上各个部分的业务流程、商务信函写作、相关计算应用、商客沟通技巧等。
三、收获与感受:
1、在本次进出口业务电子平台模拟中,我在富有趣味的实践中学习到了很多业务知识,学习到了具体的业务操作流程,基本了解成本核算、询盘、发盘、还盘的各种要点与技巧,熟悉外贸进出口的物流、资金流和业务流的运作模式,切身体会到客户、供应商、银行和各地政府机构之间的互动关系。
2、在实操中,还深刻体会到英语在其中的重要性。进出口合同中和进出口贸易中的各项单证都是英文单证,若英语基础弱,对业务工作是种障碍,降低了工作效率。英语能力在国际贸易中是十分重要的。所以在了解业务知识之余,我们还需坚持学习英语。
3、在这次进出口业务模拟电子平台实训中,制单是非常重要的,一开始在科任老师的帮助下知道了出口业务第一步该做什么。第二步该做什么,一开始做单的时候,单据总是填写错误,合格率不高,速度也很慢,到了后来制作的单据多了,填写也更熟练,更有效率了更重要的是填写单据的时候细心和仔细检查是必不可少的,一开始做第一笔单的饿时候由于工厂的合同的货号写错了,因为自己的不仔细和失误,核算出现矛盾的问题,所以做单的时候尽量争取通过率100%,保证单单一致,单证一致。
4、要把握专业知识与实习操作的关系。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次是首次实践操作与理论相结合的实习。从中锻炼的是我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在这次实训中,外贸平台训练很好的提高了我的理论知识,让我学会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从而更好的做好一笔完整的业务
5、从这次实训中我知道了我自己的粗心,不是这里错了就是那里错了导致得分不多,不过我通过这次的模拟实训,相信在日后的工作操作中会做的更好,更出色。
四、建议:
本次软件平台实习时作为学生的我们跟软件设定的一个虚拟洽谈方进行业务往来,如果换成是同学我们之间分别扮演一个角色,例如买家和卖家,进行互动贸易,业务更来得真实和具有挑战性。
五、结语:
谢谢温**老师的耐心指导,让我在课程学习中敢于提问,求知行动不受拘束。自由的练习时间也激励了我合理安排课堂与课后的时间,去完成每一次实训练习。获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