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海关与商检论文
我国海关物流监管体系的特点 摘要:海关作为国家出入境监督管理机构是国际物流供应链中一个重要环节。随着国际间的贸易越来越频繁,这给中国海关固有的通关监管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海关通关监管模式改革创新提供了强大动力。在分析现有海关通关监管模式面临现代物流运作和管理技术双重压力和严峻挑战的基础上,通过总结多年来海关在通关监管模式上改革和创新所取得的成果,在遵循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相结合的基本前提下,从理论和实践上提出了构建与现代物流管理和技术进步相适应的海关现代化通关监管模式的主要思路。关键字:海关;物流监管体系;监管特点;物流
监管特点
一是封闭化,特殊监管区域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隔离设施,应当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卡口、围网隔离设施、视频监控系统等,实行全域闭路电视监控,实现封闭式区域管理。进出特殊监管区域的车辆、货物须接受海关监管,港外车辆在未获得海关批准的情况下不得驶入区内。
二是信息化,海关实行电子账册监管制度和计算机联网管理制度,建立特殊监管区域卡口联网监控系统以及车辆出入区监控系统。
三是集约化,统一机构即设立特殊监管区域海关统一管理海关事务;统一报关即特殊监管区域海关对海关业务实行一站式服务。统一卡口即在特殊监管区域设立一个主卡口,统一管理。
一.我国海关物流监管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海关物流监管的立法层次不高
1、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法律地位尚未确立。在法律层次仅有《海关法》第34条规定,这条规定只明确了可以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并未说明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性质、地位等关键性问题。各部门在监管区域管理中认识不统一、政策也一致,造成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间实际操作不尽一致等实际问题。
2、缺乏统一的特殊监管区域立法。在操作层面依赖于海关总署的规章,这些规章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类别下发,一种类别一个规定,内容雷同,数目众多,一方面不易使相关企业明了这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异同,充分享受政策便利,另一方面不利于政府及海关进行实际运作,增加了保税物流监管的运行成本。
(二)我国海关物流监管场所分布不尽合理
1、设立初衷与实际需求不尽一致。由于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的地方政府运作模式的现状,在此过程中,不排除有些地方将申请海关特殊监管场所作为招商引资的金字招牌,将其视为政绩或者形象工程,不符合地方经济需求的实际,盲目的申请,不计成本地推动建设,这将背离国家设立海关保税物流监管场所的目的和初衷。
2、资源投入与产出可能存在不合理性。一方面,设立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需要圈地,设置符合海关监管要求的卡口、围网、隔离设施、视频监控系统及相关配套设施,从建设到日常维护都需要巨大的人、财、物的投入,一旦设立不当发挥不了实际效能,将造成资金、土地、资源的多重浪费。另一方面,按照我国现有物流监管体系,设有越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会有配套的管委会相继成立,甚至形成在同一城市,设立多个特殊监管区域管委会的现象,机构复杂,各自为阵。同时,海关也需设立常驻机构,配备相应的监管资源。从这个角度说,合理的设立监管场所对于节约政府和海关资源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
(三)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亟待整合1、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形式都较重叠,体系不够清晰、规范。有些政策的制定是基于不同时期制定规则时的不同考虑,缺乏明确的依据和理论差异,造成政策不统一的情况时有发生。
2、部分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功能不全,有待整合升级。
二.现代物流运作和管理技术对海关通关监管模式的挑战
自加入WTO以来,我国的外贸进出口规模日益扩大,服务业开放水平不断提高,随之而来的是以经济外向化、物流国际化、经营个性化、运作专业化为特征的进出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不仅对海关固有的通关监管模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海关通关监管模式的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动力。从表面上看,海关的监管对象是进出口货物,但实质上给海关工作产生巨大影响的却是进出口商品物流管理方式的现代化、专业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一)海关面临进出口商品物流总量大幅增长的考验
在快递物流业务方面,当前世界最大的几家物流公司已先后入驻我国,极大地拉动了我国快递业务量的迅猛增长。在航运物流方面,中国通过远洋运输完成的进出口贸易货物的物流总量已经在全球商品贸易物流中占有重要位置,并先行进入了“贸易大国”和“物流大国”的行列。如此大规模的进出口货物总量,势必给海关现有的监管资源配置和监管运作模式提出严峻的考验。
(二)海关原有监管理念与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发生碰撞
在中国加入WTO后过渡期结束后,中国向国际社会的入世承诺逐年兑现,各类服务业开始逐步向外商全面开放,尤其是在流通领域和特许经营、交通、仓储等与物流主业和辅业息息相关的物流服务市场逐步对外开放,从而吸引了众多对中国巨大的潜在物流市场觊觎已久的国外物流企业将纷纷以各种方式涌入国内物流市场,带来“全球营销、快速交货、产品个性化、零库存管理”等全新的经营模式和物流管理方式。国际上最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的引入,势必与我国原有落后的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发生矛盾和碰撞,并不可避免地会使中国海关现有的货物监管理念、方法和技术手段与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产生激烈的碰撞。
(三)海关原有传统通关监管模式遭遇新监管模式的冲击
海关原有传统通关监管模式遭遇新监管模式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海关监管对象发生的变化。传统的海关监管模式是以进出口货物为主要监管对象的,从物流的概念来讲,传统的海关监管对象定位是进口方或出口方即第一方或第二方物流,而第三方物流则是今后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因此国际贸易和中国物流的发展将从法律责任、政策执行、业务操作等多方面对海关监管对象的定位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其次是海关监管的内涵和外延的扩大。传统的海关监管模式主要侧重于对监管区域内货物的静态监管,而对监管区域外货物的常态和动态监管力度则相对弱化,一般是通过一些调查、核查、稽查等非常规监管手段进行监管。但是,从第三方物流系统的运作流程来看,物流运作是一个与信息流、资金流相伴相生的动态过程,因此仅仅把握监管现场的局部物流和信息流往往难以得到全面真实的物流动态。在一个物流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目前海关的监管手段能掌握的仅仅是其中一个有限的局部和整个物流链中一个环节,对物流系统运行的整体情况和全局动态则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因此,正是由于海关的监管没有介入到整个物流系统的核心环节及相应的核心活动,才造成了海关监管和海关风险管理工作的被动局面。
三.我国海关监管模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1、转变观念,准确把握海关角色定位
海关的存在和执法行为代表着国家的意志,是国家主权的象征。维护并服务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海关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依法行政、为国把关是海关工作的本质特征。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进程中,海关作为对进出境
货物进行监督管理的执法部门,保障通关的高效运作,提供良好的便利服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对海关的一致要求和判断标准。因此,海关必须从服务行政的理念出发,通过转变监管理念、更新监管技术和改进监管方式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对管理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综合治理,共同营造积极和谐、协调发展的环境,以求实现双赢和多赢的目标
2、创新技术,完善海关监管服务制度
创新技术,完善海关监管服务制度,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借鉴世界海关组织推行的“经认证的经营者”管理思想,整合、统一目前各种企业分类标准和便利措施,提高评审效率,逐步向企业动态管理转变,并通过采取允许税款分期延期支付、缴纳部分滞纳金后先予以清关等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和促进企业开展进出口业务。二是在进出口物流企业及相关单位之间广泛推广使用以EDI、物联网为技术支撑的无纸通关和电子口岸建设,实现海关监管基础数据的电子交换和计算机数据管理,对从事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流进行全面监控,进而实现对进出口实体商品进行海关实时动态监控。三是打破关区壁垒,按照供应链自身流向实现无障碍监管。在充分考虑各区域的不同发展程度和口岸与内陆海关不同的监管资源状况的前提下,探索以大宗散货装船和仓单等运输数据提前预报为内容的高效规范监管模式。
3、整体优化,服从并服务于贸易便利
贸易便利化是对全球海关未来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大势所趋。海关执法行为属于公共服务的范畴,它应当适应国家利益要求和市场需求而存在,与国家利益和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从海关对进出口货物的物流监管角度来看,如何改革海关物流监管模式是海关业务管理变革的首要问题。海关应主动出击,通过不断更新海关监管理念、方法和技术,转变物流监管和通关模式,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贸易和物流发展要求。海关必须树立为物流业发展服务的观念,全力支持国家对外开放战略、扶持国家物流产业发展。
4、海关监管模式没有完全转变。在日常管理上,海关监管没有完全实现由对单单相符的管理办法转变到单货相符的实际监管上来、由对每票货物的监管转变到以企业为单元的监管上来、由海关一家管理转变到相关部门综合管理的模式上来,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监管实现对企业进出口货物的有效监管。
第二篇:企业海关商检备案注册流程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企业注册登记
一、业务概述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是指依法直接进口或者出口货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应当按照规定到所在地海关办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手续。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在海关办理注册登记后可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各个口岸地或者海关监管业务集中的地点办理本企业的报关业务。
二、办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管理规定》
三、办事程序
(一)、在鞍山海关报关厅6号窗口领取《报关单位情况登记表》、《报关单位管理人员情况登记表》和《DC2003企业基本信息表》后,认真填写,保证准确无误。
(二)、向窗口关员提交上述表格和以下文件原件及复印件(复印件规格A4纸,并加盖企业公章):
1、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个人独资、合伙企业或者个体工商户提交营业执照);
2、对外贸易经营者登记备案表(内资企业提供)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限外商投资企业递交);
3、企业章程(非企业法人免提交);
4、税务登记证书副本(国、地税);
5、银行开户证明;
6、组织机构代码证;
7、公章、法人章、报关专用章印模(报关专用章应为椭圆形,长50MM,宽36MM,上为企业中英文全称,下为报关专用章字样);
8、法定代表人身份证复印件;
9、其他与注册登记有关的文件材料。
(三)、窗口关员对递交材料进行初步审核,确定齐全、合法、有效后,企业人员到208房间进行电子数据录入。
(四)、企业数据录入后,企业人员持打印的《登记表》连同上述材料递交窗口关员,海关正式受理申请。
(五)、在海关正式受理申请的第二个工作日,企业人员到窗口领取《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报关注册登记证书》。
四、办事机构
鞍山海关稽查处(鞍山海关隶属大连关区)
五、对象义务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应当妥善保管海关核发的注册登记证书等相关证明文件。发生遗失的,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应当及时书面向海关说明情况,并在报刊声明作废。海关自收到情况说明和报刊声明证明之日起三十日内应当予以补发。在补办期间,报关单位可以办理报关业务。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企业向海关递交的纸质进出口货物报关单必须加盖本单位的报关专用章。报关专用章启用前应当向海关备案。
报关专用章应当按照海关总署统一规定的要求刻制。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的报关专用章可以在全国各口岸地或者海关监管业务集中地通用,有多枚报关专用章的,应当按照次序注明编号。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所属的报关员离职,应当自报关员离职之日起七日内向海关报告并将报关员证件交注册地海关予以注销。报关员未向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交还报关员证件的,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应当在报刊声明作废,并向注册地海关办理注销手续。
进出口货物收发货人不得委托未取得注册登记许可、未在海关办理注册登记的单位或者个人办理报关业务。
企业开展中国电子口岸业务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
http://www.xiexiebang.com 2005-3-30 16:28:41 电子口岸
开展中国电子口岸业务的企业一般分为以下四类:进出口企业、外贸中介服务企业、加工贸易企业、外贸货主单位。进出口企业指具有进出口经营权,从事进出口业务的境内法人;外贸中介服务企业包括专业报关企业、代理报关企业以及经营进出境快件、邮政快递等相关业务的企业;加工贸易企业指从境外保税进口全部或部分原辅材料、零部件、元器件、包装物料,经境内企业加工或装配后将制成品复出口的单位;外贸货主单位指进口货物在境内的最终消费、使用单位或出口货物在境内的生产、销售单位。
各类企业除在“企业办理中国电子口岸入网流程”环节提供的资格审查文件和业务部门审批有所差异外,开展中国电子口岸业务的前期准备工作和注意事项基本相同,现详述如下:
(一)企业办理中国电子口岸入网流程
1、企业提出入网申请
企业到所在地的数据分中心或制卡代理点(联系电话可登录中国电子口岸综合服务网站www.xiexiebang.com查询,或拨打010-65195656直接向中国电子口岸热线咨询),领取并如实填写《中国电子口岸企业情况登记表》和《中国电子口岸企业IC卡登记表》,由企业法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其中,《中国电子口岸企业IC卡登记表》填写企业法人卡持卡人信息及企业操作员卡持卡人信息,申请企业法人卡只需填写“法人卡持卡人基本信息”栏,申请企业操作员卡需填写“操作员卡持卡人基本信息”栏及其下面内容。企业如申请多张操作员卡,则须按照企业指定的操作员人数每人填写一份。
2、企业信息备案
企业到所在地的数据分中心或制卡代理点进行企业信息备案工作,各类企业进行备案所需携带的文件(正本或副本原件及复印件)如下:
(1)进出口企业、外贸中介服务企业需携带:(a)《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企业营业执照》;(b)《税务登记证》或《外商投资企业税务登记证》;(c)《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包括电子副本IC卡;(d)《报关单位登记注册证明》,如企业有报关员,需带《报关员证》;(e)企业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中国电子口岸企业情况登记表》和《中国电子口岸企业IC卡登记表》;(f)企业如需办理外经贸或外汇管理等部门业务,还需分别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或《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外汇核销资格证明等文件资料。
(2)加工贸易企业、外贸货主单位需携带:(a)《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企业营业执照》;(b)《税务登记证》或《外商投资企业税务登记证》;(c)《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包括电子副本IC卡;(d)企业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的《中国电子口岸企业情况登记表》和《中国电子口岸企业IC卡登记表》;(e)企业如需办理海关、外经贸或外汇管理等部门业务,还需分别提供《报关单位登记注册证明》(如企业有报关员,需带《报关员证》)、《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或《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外汇核销资格证明等文件资料。
数据分中心或制卡代理点根据企业提供的上述材料开展企业信息备案工作,并生成《中国电子口岸企业入网资格审查记录表》,交企业到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税务局审批。
3、企业入网资格审批
企业持《中国电子口岸企业入网资格审查记录表》,并分别携带《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企业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或《外商投资企业税务登记证》到所在地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税务部门进行企业入网资格审批工作。
4、制作企业法人卡和操作员卡
企业持经所在地技术监督局、工商局、税务局审批的《中国电子口岸企业入网资格审查记录表》到所在地的数据分中心或制卡代理点制作企业法人卡。
企业持法人卡登录中国电子口岸身份认证系统,使用“制卡发卡”功能导入(或在线录入)企业操作员信息并申报。数据分中心或制卡代理点工作人员在线审批操作员信息后,即可制作企业操作员卡。
5、业务部门审批
进出口企业、外贸中介服务企业进行海关业务之前必须由海关部门进行相关审批工作。此外,各类企业如需办理海关、外汇、外贸等相关业务,也必须分别向上述业务部门进行审批。
企业持法人卡登录中国电子口岸身份认证系统,使用“数据备案”功能向相关业务部门进行企业和IC卡等信息的备案。
企业分别携带《报关单位登记注册证明》、《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或《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外汇核销资格证明等文件到所在地海关、外贸部门、外汇部门进行相关业务部门的审批工作。
6、企业领取IC卡等软硬件设备
企业领卡人持单位介绍信、本人身份证明到所在地的数据分中心或制卡代理点,缴纳IC卡、读卡器、Oracle Lite软件的成本费用后,领取上述软硬件设备。同时,可免费获得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安装盘1张。
7、购买安全技术服务卡
企业登录电子口岸办理业务之前,还需要联系北京东方中讯联合认证技术有限公司(或当地制卡中心)购买安全技术服务卡。中国电子口岸综合服务网站“在线售卡”栏目提供网上代售安全技术服务卡业务。企业也可通过该栏目方便、快捷地购买安全技术服务卡。
(二)中国电子口岸企业IC卡的领取和保管
1、中国电子口岸IC卡的保管
中国电子口岸企业IC卡分为企业法人卡和企业操作员卡两种。企业法人卡相当于企业公章,必须由企业法人或其指定的代表亲自领取,指定专人妥善保管并明确规定使用管理制度。法人卡可以对本企业操作员卡进行管理,并可以法人名义对本企业的电子文件进行数字签名。
企业操作员卡相当于持卡人私章,用于证明使用人的身份和进行数字签名。其持有者经法人卡
申请和主管部门批准后可以在中国电子口岸综合服务网站进行具体业务操作,并可以对所填写和修改的电子文件进行个人名义的数字签名。
各类IC卡均要严防保密口令泄露,避免使用电话号码、出生日期作口令字。同时,IC卡应妥善保管,防止丢失。
2、企业法人卡如何注册企业操作员卡
企业操作员卡由企业法人卡注册。法人卡持卡人登录中国电子口岸综合服务网站,录入企业操作员基本信息,注册企业操作员,通过数据传输向所在地数据分中心或制卡代理点提出制作操作员卡的申请。
3、如何办理企业IC卡挂失手续
企业IC卡用于证实使用人的身份和进行电子签名,涉及系统安全和操作使用责任。因此,企业IC卡如发生遗失,应及时挂失。企业法人卡挂失须由企业向数据分中心或制卡代理点提出申请,由数据分中心或制卡代理点办理挂失手续。企业操作员卡挂失可由法人卡持卡人登录中国电子口岸综合服务网站,直接进行挂失处理。
4、如何对操作员卡进行冻结处理
企业对暂时离开工作岗位的操作员所持的操作员卡可进行冻结处理。由法人卡持卡人登录中国电子口岸综合服务网站直接处理。
5、如何对操作员卡进行作废处理
企业对离开工作岗位的操作员所持的操作员卡,以及发现有非正当操作或其他异常情况的操作员卡须及时进行作废处理。由企业到所在地的数据分中心或制卡代理点办理作废手续。
(三)软硬件安装指南
企业自备一台可以上网的计算机,使用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安装盘安装客户端程序,按照要求连接好读卡器并插入企业IC卡,接入互联网,通过95199系统登录中国电子口岸网站后,即可开始办理各项业务。
中国电子口岸系统运行所需要的软硬件配置较低,下列配置为安装使用系统的基本配置要求:
1、CPU:PII266以上;
2、内存:64M或以上;
3、显示器:支持800*600或以上分辨率;
4、硬盘:C盘要求500M以上剩余空间;
5、操作系统:Windows95/98/Me/2000/XP;
6、浏览器:IE5.0以上版本;
7、其他:光驱、安全技术服务用户需具备接入互联网相关条件(宽带、ADSL、专线等)。
1、系统硬件安装指南
为便于读卡器与电脑及鼠标相连,读卡器上配有一个串口和两个鼠标接口:(1)选择读卡器上九针插头连接在微机空闲的通讯接口上,把读卡器引线上的六针插头插入微机鼠标插座,然后将读卡器上另一六针插头与鼠标上的接口相连,读卡器就安装好了。(2)打开电源后,读卡器指示灯闪亮,表示联接正常。(3)电话线联接到Modem卡相应接口上,或按照当地网络接入服务商(ISP)的说明连接宽带网络接入设备。
2、系统软件安装指南
用户在安装Windows95或Windows98时,会自动安装IE浏览器和ODBC32。
Oracle Lite数据库的安装方法是:打开CD-ROM驱动器,放入Oracle Lite中国电子口岸专用安装光盘。电脑界面上自动弹出一个安装界面,用鼠标左键单点安装,系统开始安装。安装成功后,系统要求重新启动,点击确定重启后,Oracle Lite数据库安装完毕。
中国电子口岸业务系统安装方法是:打开CD-ROM驱动器,放入相应安装光盘,电脑界面上自动弹出一个安装界面并自动进行安装,直至安装完成。
(四)安全技术服务有关说明安全技术服务卡包含安全技术服务计时卡和安全技术服务包时卡两种,其中安全技术服务计时卡又有200元与500元两种面额,安全技术服务包时卡又包含120元月卡、720元半年卡和1440年卡3种类型的卡。
安全技术服务卡(包括安全技术服务计时卡和安全技术服务包时卡)可通过电子口岸综合网(www.xiexiebang.com)进行网上订购,购买方式包括支付平台购卡和汇款购卡两种。
企业一经注册有效的安全技术服务卡,在有效期内即可使用中国电子口岸系统办理各项业务,电子口岸推出新增应用项目时,也无需重复配置。
海关有电子口岸办理的窗口
中国电子口岸是海关总署等国务院十二部委在电信公网上(Internet)联合共建公共数据中心,它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借助国家电信公网资源,将国家各行政管理机关分别管理的进出口业务信息流、资金流、货物流电子底帐数据集中存放到公共数据中心,在统一、安全、高效的计算机物理平台上实现数据共享和数据交换。各国家行政管理部门可进行跨部门、跨行业的联网数据核查,企业可以在网上办理各种进出口业务。
一、电子口岸新企业入网
应提交资料:
新企业办理电子口岸入网,应当提交以下资料,其中规定提交复印件的需加盖企业公章:
1、《组织机构代码证》副本复印件;
2、《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或《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3、国税税务登记证书副本复印件;
4、《对外贸易经营者登记备案表》复印件(内资企业提交)或台、港、澳、侨、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复印件(外商投资企业提交);
5、海关核发的《报关注册登记证书》复印件;
6、法人代表、管理人员、操作员身份证复印件;
7、《中国电子口岸企业情况登记》1号表和《中国电子口岸企业IC登记表》2号表。
办理程序:
1、整套资料在海关电子口岸窗口进行登记、预录入。
2、把录入后的整套资料分别到技监、工商、国税3个窗口进行“前三审”。
3、办理“前三审”后送回海关电子口岸窗口制卡及填报备案信息。
4、把制卡及备案完的资料分别到外经、外汇、海关3个窗口进行“后三审”。
5、后三审”完办理人带身份证复印件到电子口岸窗口领卡。
办理时限:预录入和制卡环节各3个工作日 收费:1020元(其中IC卡两张共240元,读卡器一个280元,光盘一张300元,录入费2份200元)
办理表格:
《中国电子口岸企业情况登记表》1号表
《中国电子口岸企业IC卡登记表》2号表(表样附后)注意事项:IC卡每两年需更新一次
第三篇:2018商检海关合并后最新无纸化 报检委托书
代 理 报 检 委 托 书
(无纸化报检备案专用)
本委托人(企业备案号/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保证遵守国家有关检验检疫法律、法规的规定,保证所提供的委托报检事项真实、单货相符。否则,愿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具体委托情况如下:
本委托人将于___2018__年___4__月至___2019___年___4__月间进/出口货物。特委(企业备案号),代表本委托人办理进/出口货物的下列出入境检验检疫事宜:
1.办理无纸化报检手续;
2.联系和配合检验检疫机关实施检验检疫; 3.领取检验检疫证单。
4.其他与报检有关的相关事宜:____________无_____________ 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本委托书有效期为 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4 月(有效期最长不超过一年)
委托人(加盖公章)2018年 4 月 24 日
受托人确认声明
本企业完全接受本委托书。保证履行以下职责:
1.对委托人提供的货物情况和单证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核实;
2.根据检验检疫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委托有效期内进/出口货物的检验检疫事宜; 3.及时将办结检验检疫手续的有关委托内容的单证、文件移交委托人或其指定的人员; 4.如实告知委托人检验检疫机关对货物的后续检验检疫及监管要求; 5.严格遵守天津检验检疫无纸化业务相关管理规定。
如在委托事项中发生违法或违规行为,愿承担相关法律和行政责任。联 系 人: 联系电话:
受托人(加盖公章)
2018年 4 月 24 日
第四篇:海关论文(范文模版)
中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展望
一、中国现阶段外汇管理体制特征
(一)人民币经常项目实现可兑换,资本和金融项目部分实现可兑换。企业可以将经常项下交易所取得的外汇卖给银行,也可以开立外汇账户,自主支配。同时,我国在服务用汇、个人用汇方面的限制也基本放开了。考虑到现阶段的国情和金融安全的需要,目前在资本和金融项下还实行一定的限制,我国对外投资尚处于逐步扩大阶段,特别是金融投资方面,迄今为止的投资规模还是较有限的,这也正是我国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受冲击较小的原因之一。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的定义划分,资本项下需要管制的项目为40项,分为七大类。截至目前,我国完全实现可兑换的有5个项目,基本可兑换的有8个项目,部分可兑换的有17个项目,不可兑换的有10个项目,即目前已有75%的项目不同程度地实现了可兑换,仍不可兑换的项目占25%。
近几年来,我们加大了在资本和金融账户开放的力度,尤其是证券项目的开放力度较大。过去,我国居民是不可以到境外证券市场进行投资的,境外的资金也不可以在中国证券市场进行投资。2002年以来,随着QDII和QFII制度的实施,为国外证券资本走进来、国内证券资本走出去建立了渠道。同时,在对外直接投资方面,步伐也明显加快,一些国内企业已成为国际市场的重要参与力量。最近,中石油、中铝、中国投资公司等企业在海外的投资不断扩大。这种局面都与近年来国家逐步放开资本和金融项目外汇管制政策有关。
(二)人民币汇率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我国在人民币汇率的安排上,始终坚持“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力求保持国家经济、金融的平稳发展。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在汇率问题上是非常谨慎和务实的。我国汇率改革的目的是让人民币汇率形成的基础越来越坚实,逐步提高汇率弹性,让更多的市场主体参与汇率形成,使汇率不断贴近市场合理均衡水平。
(三)实行统一规范的全国银行间外汇市场。目前,中国外汇市场的网络交易平台日趋发达,产品工具日益增多,交易机制和交易方式不断创新,市场参与主体大幅度增加并更加多元化。几年前,我们的交易方式只有一种,即竞价交易。从2006年开始,我们引入了询价交易方式等制度,并逐步增加交易的品种,开展远期、掉期产品的交易,使市场价格发现的功能增强。与此同时,我们培养、锻炼了一批具备自主定价能力的中资做市商银行以及熟悉国际、国内规则的优秀本外币交易员。
(四)实行与国际接轨的收支统计申报制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直重视国际收支相关数据报表的编制质量和公布频率。我国国际收支相关数据报表从无到有、从少到多,报表质量不断提高,公布频率加大。目前,我国的国际收支相关数据报表已基本与国际接轨,其中国际收支平衡表每半年公布一次,从2006年开始每年公布一次国际投资头寸表,外债数据则是每季度公布一次。
(五)实行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对于外汇业务,我国仍然采取市场准入的监管制度。国家外汇管理局与相关金融监管机构对所有金融机构的外汇业务实行监管。其中,银监会对其所管辖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以及信托公司等非金融机构实行本外币统一监管,但证券经营机构和保险经营机构的外汇业务市场准入仍然由外汇局按照人民银行的授权来实施监管。此外,国家外汇管理局通过各种制度和电子技术手段,对金融机构及企事业单位的跨境收付行为实行监测。
(六)外汇管理法规体系不断完善。近年来,我国修订完善并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境外直接投资外汇管理规定》、《银行执行外汇管理规定情况考核办法》等
一系列法律、法规,外汇管理框架和法规进一步健全。
二、中国外汇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方向
总体而言,我国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是适合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为社会与经济发展提供了有效的支持。但我们也应看到,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的接轨以及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发展的内在需要,外汇管理体制应进一步主动加强改革,以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危机的反复轮流爆发提醒我们,居安更应思危,需要不断主动地坚持改革,以适应新的挑战。
(一)继续促进对外贸易投资便利化。外需、投资、消费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使得我国的外需大幅下挫,从而对国内就业和经济增长造成重大冲击。相关管理部门必须按照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工作部署,及时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采取有力措施改进本职工作,推进对外贸易投资便利化,尽可能减少外需下降所带来的影响。经常项下,我们该放开的已经基本放开了,现在需要做的是如何进一步简化程序、便利操作的问题。在投资项下,需要研究在新的历史阶段如何提高利用外商的质量,继续运用外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中国的企业、居民到海外投资创造良好环境的问题。目前中国企业走出去的途径主要有两个,即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现行的外汇政策对这些业务还有一些限制。所以,下一步应根据形势变化,有计划、有步骤地放松限制,为有实力的金融机构、企业走出去创造条件,同时企业和金融机构也要练好内功,适应海外投资经营考验,不但能走出去,还要立得稳。
(二)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早在十四届三中全会上,资本项目可兑换就已经被确立为外汇体制改革的目标之一,但是何时实现这个目标没有时间表。纵观中外历史,金融危机中一些国家因为宏观经济政策不协调,加上过早开放资本项目,结果马失前蹄,遭受严重打击。而中国却因为当时及时进行宏观调控并实行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外汇管制政策,受到的冲击相对较小。因此,对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问题,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既不能停滞不前,也不能急于求成,只有当经济环境、监管水平、机构自律能力成熟时,资本项目可兑换才会水到渠成。
(三)要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历次金融危机均表明,资本具有逐利的天性,短期资本更是具有波动性、投机性、脆弱性等特点。鉴于此,必须加强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做到对跨境资金流动的规模和方向心中有底。如果情况不明,就难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政策。尤其是在危机时期,如果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不到位,往往容易招致投机和攻击。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国际资本流动自由化是大势所趋,一味严防死守并不是上策,关键还需要依靠科学管理改进对跨境资本流动的监测方法和手段,在坚持有效监管的同时不断扩大开放。
(四)进一步发展外汇市场,按照中央确定的“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的原则不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弹性,使汇率更加贴切地反映市场需求,让价格形成更具合理性。目前,我国外汇市场虽然有较大进步,但相对成熟市场,各方面的差距还比较大,需要不懈努力,做到加强监管与鼓励金融创新并重,不断扩大交易品种、参与主体,进一步满足企业的各类避险需要。
(五)提高外汇储备经营管理水平。外汇储备经营应坚持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管理原则,但今后在确保安全性和流动性的同时,要比过去更加重视收益性,要通过完善内部管理、改善管理方法等方法提高效率。在管理方式上,我们除了依靠一些专业经营机构以外,还要让外汇储备藏富于民,国家只是根据需要进行一定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的分布和使用应逐步走向多元化。
————07国贸2班钟祖胜10号
第五篇:海关论文
当前我国保税区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摘 要: 我国保税区的产生是与20世纪80年代末期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有密切关系。保税区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增长点。随着我国入世承诺的兑现,保税区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对我国的保税区管理进行改革,在全面分析我国保税区现行管理体制的历史成因、管理模式及弊端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保税区尽快融入世界经济大潮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保税区;管理体制;弊端;对策
一、引言
保税区狭义的定义为:海关所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的特定地区;外国商品在海关监管下,可暂时不交纳进口税存入保税区的保税仓库内;如再出口不需交纳出口税,输入国内市场销售,必须交纳进口税。保税区广义的定义是指:有些国家的保税区也有类似自由港、出口加工区的作用。我国为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出口贸易,所设置的保税区类似于后者,即为外商和国内企业商品提供保税仓库分拨和投资加工转口或研究开发方便。
自1990年6月外高桥保税区成立以来,中国陆续在沿海地区建立了15个保税区, 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我国15个保税区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003年2月,《中国保税区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研究》课题成果汇报会上的数据显示: 我国保税区经济发展速度加快(截至2002年底,全国15个保税区总面积38.62平方公里,封关运作面积31.96平方公里,2002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578.36 亿元,同比增长27%;完成工业总产值1003.12亿元,同比增长38.7%),同时,我国的保税区招商引资成效明显(截至2002 年底, 保税区累计批准设立企业32 671 家,其中外商投资企业14784 家,累计投资额348.76亿美元;2002年我国保税区实际利用外资额21.17 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21.6%;我国保税区对外贸易发展势头强劲,2002年实现进出口总值304.33亿美元, 其中出口107.06 亿美元,比2001 年增长57.72%, 比全国增长幅度高出36 个百分点, 占当年全国进出口总值的4.9%,征收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226.3 亿元,比2001年增长50.88%)。
二、我国保税区的作用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保税区的作用分析
保税区经过二十几年年的发展从1990 年以来, 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由于保税区展,我国15个保税区在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我国的保税区从 1的体制和机制与其外部不同,加速了进
出口的周转速度,保税区无疑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2.保税区对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起到了示范作用,保税区的体制虽然有其特殊性,但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规律和方向,通过保税区这个窗口,把国外的类似体制复制过来,让国际上看到中国改革的方向;3.我国的保税区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自由贸易区或者是出口加工区的作用,这不仅有助于发展一国的转口贸易,而且又能提高保税区国家的生产技术水平,对促进对外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我国保税区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从 1990 年开始建立,这些保税区建成的初期,就遇到我国政府紧缩银根,使很多问题悬而未决。另外,我国目前仍然缺乏一部完善的法律,对保税区的定性、定位、管理体制、运作模式等无法予以规范,因此,在具体操作中遇到一些问题。除此之外,保税区内还有一些地方优惠政策,比如地方税收返还、企业开涉外账户以及保留现汇的周转使用等,对于这些政策中违反世界贸易组织基原则的,我国政府也会逐步将其取消(在实践中保税区内外的政策落差一直存在逐渐缩小的趋势)。
1.政策落实力度不
一、功能不全
中国政府为刺激保税区发展,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但由于不同部门在执行过程中,对某些政策的理解有差异,使部分政策在实施中不能尽快、充分落实;特别是保税区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未实现港区一体化,造成进出口货物通关慢,降低了工作效率。保税区在功能设置上,各区基本一致,都是以出口加工、转口贸易、物流仓储为主,未能针对区域经济特点,突出龙头产业, 形成区域优势。各保税区规划面积较小,但配套要求齐全,导致开发成本较高,给招商引资造成了一定难度。2000年开始,国家陆续设立了15个出口加工区。由于保税区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出口加工,故出口加工区的设立与保税区的主要功能重叠,削弱了保税区的地位。
2.监督管理体制繁琐导致效率低
保税区与世界自由贸易区最大的差别就是前者是“境内关内”,后者是“境内关外”。一字之别,使保税区在功能定位上与自由贸易区有了很大的不同。从我国保税区的发展历程来看管理体制的滞后是主要的原因。首先是海关的监管,目前保税区的保税—滞后征税的效应有利于贸易企业在此进行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间的流通,因为海关对保税区的监督方面,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着与保税区仓库和保税区工厂不分,环节较多,手续不够简化以及手段落后的问题,再加上海关实施卡口与仓库两次监管的办法,使得保税区内货物的移库、使用不方便,极大影响了贸易和物流的通关速度;其次在外汇管理方面也存在着区内公司必须在区内指定的银行开立基本帐户等限制,致使保税区企业在进口付汇、出口结汇方面影响了外汇结算的效率,物流资金流不同步;再次,保税区在管理上不能和当地港
口进行有效的协调,实施港区联动也影响了贸易和物流发展的规模和效率。所以,必须改革当前制约保税区的管理体制,才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当前保税区发展的新趋势。
3.概念模糊、政策抵触 ,管理被动
从国家有关部门的政策文件看,显然存在着对保税区的不同理解。例如,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 [ 1995 ] 92号文第六条规定:“对非保税区运往保税区的货物不予退(免)税”;而外经贸部 [1997]433 号文第二条规定:“保税区内企业均视为外贸业务,只能与国内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签定贸易合同”此规定则视保税区企业为国境外企业;海关则把保税区当作放大了的保税区仓库来监管,对保税区卡口与区内仓库同时监管(外高桥投入监管人员多达 180余人);国家经贸部则认为保税区属境内关外,自然就不存在保税区内企业的进出口经营权审批、出口配额和许可证分配等问题;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又规定,现阶段暂不允许保税区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在境内保税区设立经营性分支机构,这一规定与外商投资企业的国民待遇政策明显抵触。
4.缺乏统一法律
按照国外设立自由贸易区的做法,保税区的设立应先立法后设区只有如此,保税区的性质、地位、功能、管理才能得到法律确认;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对于保税区进行审批、调控、监管及其机构的设置与职能的行使才能有法可依;保税区本身的条规制订及其运作与管理才能得到的规范和约束。然而,我国保税区的建设,未能做到先立法,后设区。
三、我国保税区改革的对策研究分析
(一)我国保税区发展态势分析
随着贸易自由化,包括我国对外汇管制政策的逐渐放松、减少地区间的差别待遇,并不一定意味保税区就不能再发挥它的作用。但应该看到,我国各个保税区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不同的具体特点,由于各个保税区具体情况不同,保税区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推进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逐渐实施而呈现不同的情况。具体而言,我国的保税区可能会逐渐出现三种情况:1.有的保税区可能会消失。在新的形势下,保税区本身将面临着优胜劣汰。有的保税区如果不能调整自身的体制,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就可能失去它存在的价值。有的即便不消失也可能名存实亡,在竞争中败下阵来;2.有的保税区可能会更加完善,使自己的管理体制更符合国际规则,但这些仅限于那些有特殊地域、人的素质和体制条件等基础较好的地区;3.极个别保税区以新的形式存在,可能变成出口加工区或者准自由贸易区。这类情况仅限于极少数有条件的地区,而且还要取决于国家改革开放的大战略,主要是关税制度、外汇管理体制和汇率制度等方面的改革。
(二)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对策
1加快立法进程, 改善投资环境
中国设立保税区已有十几年,由于保税区的建设未能做到先立法,后实施导致目前保税区的政策和法规仍然不完善、不配套,从具体运作来看不能完全体现货物及资金自由进出这一区域的本质特征。中国保税区应利用加入 WTO的契机,认真研究 WTO的游戏规则。有关部门在制定政策与法规时既要根据的游戏规则制定出更宽松的吸引外资的政策,让外商有利可图;同时,在权利和义务方面,也应充分利用WTO对发展中国家的优惠待遇,充分享受权利,灵活履行义务。只有制定出符合WTO 原则的统一的保税区管理法规和实施细则,才能改善投资环境,提高服务质量,使保税区在按国际惯例办事的基础上尽快融入国际市场。
2.调整优化保税区功能和产业结构
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全球化经济竞争的日益加剧,各个国家的自由贸易区,出口加工区都在调整适合自身发展的功能和产业结构。中国保税区应进行既符合WTO的原则,又有所创新的产业结构和功能的调整、优化和提升。同时尽快建立适应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制度, 要减少政府干预,规范市场管理, 要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各地保税区应充分利用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条件和特征, 在发展出口加工、保税仓储、转口贸易,现代物流等方面,突出重点、体现个性,大力发展高科技产业,建立、优化高新技术研究、生产、服务等产业链和配套体系,尽快成为区域经济的新的增长中心。
3.尽快实现港区一体化
便利的港口条件是保税区发展的重要前提。目前,各保税区暴露出的一个大问题就是通关速度慢、效率低可见,港区合一、港区一体化是保税区发展的较佳模式,也是确保建立方便、快捷、顺畅通关环境的重要因素。目前要加大力度,实事求是地制定针对性措施,完善海关内部管理制度,解决保税区与港口的分离问题。全面简化货物进出区备案的程序和手续,尽快实现保税区与各海港和空港之间货物直提直放的绿色通道。
(三)统筹规划改革步骤
我国保税区的改革可以分三步: 1.现有保税区的调整和改革;2.向自由贸易区的试点;3.推进保税区与港口的一体化问题。但是, 应该看到我国现有的保税区绝不是都可以变成自由贸易区的。所以, 拥有保税区的地方政府在考虑这个问题时,一定不要忽略现实本身状况和未来经济格局的要求, 一厢情愿地想把保税区都变成自由贸易区。要使保税区存在下去或以新的形式存在下去, 关键是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 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则检验自己达到的要求, 是否还应
该做更多的努力, 从而弥补自己的不足, 从体制的规范性、运作方式的规范性、超前性来巩固自己的地位, 来决定自己未来的存在。保税区将来如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掌握在地方政府的手中。
参考文献:
[1] 王怀岳:《中国保税区 新地位、新功能、新作用》[ J]求是杂志, 2002(10)
[2] UNCTAD, World Investment Report 2002: TNCs and Export
Competitiveness(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Tradeand Development, Geneva).[3] 散襄军:《保税区向具有综合竞争优势的自由贸易区转型探讨》[ J]管理世界, 2005(5)
[4]郭信昌:《关于我国保税区建设与发展的若干思考》[ J ].南开经济 研究, 2000,(1): 7-11.[5] 肖苑生:《对我国人世后保税区发展路向的思考》[ J].广东经济, 2002,(2): 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