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和发展趋势 “规划是龙头,测绘是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城市规划正发生着重大变革,这些变革对测绘行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本文就测绘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作一些粗略的探讨。
一、城市规划设计对测绘信息的需求测绘是运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获取城市中与空间位置有关的各种数据资料和图形,准确反映城市地表的自然、经济、社会诸多要素的特征、形态、位置、大小、分布、类别、名称以及其它的重要信息。合理的城市规划,指导城市建设循序渐进,而编制城市各种规划又必须有城市测绘资料作保障;在实施城市规划过程中,城市测绘显得更为重要,诸如征地、放线、验线等基础工作都离不开测绘,只有在城市规划中实施城市测绘,才能确保城市规划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统一性,确保规划的正确执行和实施。
二、测绘在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作用
1、红线管理。红线管理分规划红线和建筑红线,规划红线包括道路红线和用地红线,要求1∶500—1∶2000地形图,是规划管理的重要手段;建筑红线包括放验红线和竣工验收,要求1∶500地形图,对图纸的精度要求比较高。
2、市政管理。包括市政道路设施和地下管线。市政道路管理要求掌握完备的现状道路,需要建立专题的现状道路数据库,细分道路等级、路面组成和路面设施。地下管线管理不仅要重视各类管线的水平位置关系、纵向交织关系,还要细分其区域结构,反映出供电配电区域、排水汇水区域划分等界线。
3、旧城改造与拆迁管理。拆迁补偿是旧城改造的关键,需要建立旧城改造拆迁估算系统,对整片街区改造、道路沿线拓宽涉及的拆迁量进行准确测算,要求调查表格输入计算机,在GIS平台上建立拆迁管理信息系统。
4、智能交通。智能化交通涉及的关键技术有3个方面,一是卫星定位系统(GPS),为车辆跟踪、出行路线规划和导航、信息查询、话务指挥、紧急援助等提供支持;二是电子地图,为区域、城市、街区道路系统及周边环境提供实时的无缝漫游和信息查询。
三、现代测绘在城市规划工作中的发展方向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现代测绘已经在数据采集、辅助成图、数据建库等方面发生了质的飞跃,实现了测绘行业从传统手工作业到现代化作业方式的转变,拓宽了业务领域,全方位地服务于城市建设和规划管理工作。信息技术、3S技术的发展,对测绘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从不同方面改变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和管理信息的手段,改变了过去依靠野外勘测、数据采集、图件清绘、数据加工的历史,提高了信息采集、整理和再加工的自动化程度。测绘行业呈现出从模拟测绘、数字测绘到信息测绘的发展趋势。“十一五”开始,需要综合运用3S技术,形成完整的现代测绘生产技术体系,逐步实现从数字测绘向信息测绘的转变。随着地理信息的日益广泛应用,迫切要求采用先进的思想理念和技术手段,开展地理信息资源的整合应用,消除由于部门、行业分割形成的“地理信息孤岛”,建立统一的、集成的、共享的、便捷的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基础测绘成果的社会化应用。预计今年由浦江县建设局建成并投入运行的浦江县连续运行GPS跟踪站系统,是对浦江县的城市控制网的优化和改进,能实时地为浦江县各行各业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为数字浦江的建设提供详时的基础资料,它的成功建设将在浦江县的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测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性、先行性、公益性工作,测绘的成果是城市规划编制工作的基础、是落实规划和规划执法的依据,只有精确、现势性强的测绘资料才能保证城市规划的超前性、合理性、科学性,为浦江城市发展保驾护航。
第二篇:GPS在测绘中的应用
GPS 在高速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GPS技术步入公路行业。我经过对GPS测量的学习情况作以下浅谈:
一、GPS测量简介
全球定位系统GPS是美国陆海空三军联合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新一代的卫星导航和定位系统,不仅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和保密性,而且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精密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单点导航定位与相对测地定位是GPS应用的两个方面,对常规测量而言相对测地定位是主要的应用方式。
全球定位系统是美国研制并投入使用的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在测量领域,GPS系统已广泛用于大地测量、工程测量、以及地形测量等各个方面,尤其是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在公路测量中蕴含着巨大的技术潜力。
二、GPS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前景
目前公路勘测中虽已采用电子全站仪等先进仪器设备,但常规测量方法受横向通视和作业条件的限制,作业强度大,且效率低,大大延长了设计周期。利用GPS测量能克服上述列举的缺陷,并提高作业的效率,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了各级公路测设质量。相对于以往测量来说,GPS测量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测站之间无需通视。测站间相互通视一直是测量学的难题。GPS这一特点,使得选点更加灵活方便。
②定位精度高。一般双频GPS接收机基线解精度为5mm+1ppm,而红外仪标称精度为5mm+5ppm,GPS测量精度与红外仪相当,但随着距离的增长,GPS测量优越性愈加突出。③观测时间短。在小于20km的短基线上,快速相对定位一般只需5min观测时间即可。④提供三维坐标。GPS测量在精确测定观测站平面位置的同时,可精确测定观测站的大地高程。
⑤操作简便。GPS测量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在观测中测量员的主要任务是安装并开关仪器、量取仪器高和监视仪器的工作状态,而其他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等均由仪器自动完成。
当前,公路测量的技术潜力蕴于RTK(实时动态定位)技术的应用之中,RTK技术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
三、RTK技术在公路测量中的应用
3.1实时动态(RTK)定位技术简介:是以载波相位观测值为根据的实时差分GPS(RTK)技术,它是GPS测量技术发展的一个新突破,在公路工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众所周知,无论静态定位,还是动态定位等定位模式,由于数据处理滞后,所以无法实时解算出定位结果,而且也无法对观测数据进行检核,这就难以保证观测数据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经常需要返工来重测由于粗差造成的不合格观测成果。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方法就是延长观测时间来保证测量数据的可靠性,这样一来就降低了GPS测量的工作效率。实时动态定位(RTK)
系统由基准站和流动站组成,建立无线数据通讯是实时动态测量的保证。实时动态(RTK)定位有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两种测量模式,两种定位模式相结合,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可以覆盖公路勘测、施工放样、监理和GIS(地理信息系统)前端数据采集。
3.2应用。最新的RTK技术在公路测设中具备以下几个功能和作用:
①绘制大比例尺地形图。高等级公路选线多是在大比例尺(1:1000或1:2000)带状地形图上进行。用传统方法测图,先要建立控制点,然后进行碎部测量,绘制成大比例尺地形图。这种方法工作量大,速度慢,花费时间长。用实时GPS动态测量可以完全克服这个缺点,只需在沿线每个碎部点上停留一两分钟,即可获得每点的坐标、高程。结合输入的点特征编码及属性信息,构成带状所有碎部点的数据,在室内即可用绘图软件成图。由于只需要采集碎部点的坐标和输入其属性信息,而且采集速度快,因此大大降低了测图难度,既省时又省力,非常实用。
②道路中线放样。设计人员在大比例尺带状地形图上定线后,需将公路中线在地面上标定出来。采用实时GPS测量,只需将中桩点坐标输入到GPS电子手簿中,系统软件就会自动定出放样点的点位。由于每个点测量都是独立完成的,不会产生累计误差,各点放样精度趋于一致。
③道路的横、纵断放样和土石方量计算。纵断放样时,先把需要放样的数据输入到电子手簿中,生成一个施工测设放样点文件,并储存起来,随时可以到现场放样测设;横断放样时,先确定出横断面形式(填、挖、半填半挖),然后把横断面设计数据输入到电子手簿中(如边坡坡度、路肩宽度、路幅宽度、超高、加宽、设计高),生成一个施工测设放样点文件,储存起来,并随时可以到现场放样测设。同时软件可以自动与地面线衔接进行“戴帽”工作,并利用“断面法”进行土方量计算。通过绘图软件,可绘出沿线的纵断面和各点的横断面图来。因为所用数据都是测绘地形图时采集而来的,不需要到现场进行纵、横断面测量,大大减少了外业工作。而且必要时,可用动态GPS到现场检测复合,这与传统方法相比,既经济又实用。
3.3RTK技术的优点:
①实时动态显示经可靠性检验的厘米级精度的测量成果(包括高程)。②彻底摆脱了由于粗差造成的返工,提高了GPS作业效率。
③作业效率高,每个放样点只需要停留1-2s,流动站小组作业,每小组(3-4人)可完成中线测量5-10km,其精度和效率是常规测量所无法比拟的。
④在中线放样的同时完成中桩抄平工作。
⑤应用范围广,可以涵盖公路测量(包括平、纵、横),施工放样,监理,竣工测量,养护测量,GIS前端数据采集诸多方面。
⑥如辅助相应的软件,RTK可与全站仪联合作业,充分发挥RTK与全站仪各自的优势。
第三篇:区位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区位论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中心地理论
首先要介绍下中心地理论的概念,生产者为了谋取最大利润,掌握尽可能大的市场区,使生产者之间的间隔距离尽可能地大;消费者为了尽可能方便以及减少路费,都自觉地到最近的中心地购买货物或取得服务。中心地可以表述为向居住在它周围地域(尤指农村地域)的居民提供各种货物和服务的地方。而空白区域则是服务范围,是指中心地提供货物和服务的作用范围。在均质的情况下,每个小市场会形成一个个圆形,紧密排列在一起,形成一个大的商业区域,然后相邻两个中心地重叠,充分竞争,彻底瓜分相交部分,形成紧密的六边形服务区。中心地理论遵循市场原则,然而因为每个市场需求不同,所以六边形大小也是不一样的。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具备完成上述行为的完整知识。经济人假设条件的补充对中心地六边形网络图形的形成是十分重要的。
当然中心地还有等级之分,像油、盐、酱、醋这些调料的价格低廉,是人们经常需要的物品,所以经营此类低等级产品的商店相互距离较小,服务范围小,数目较多。而衣帽、电器、家具等价格较高而且不是被频繁需要的,所以经营此类高级商品的店距离较长,服务范围大,数目少。依次产生了一级中心地,二级中心地,三级中心地……这就是六边形市场大小不一的形成原因了。
当然实际的市场当然不可能是均质的,所以市场不是圆形的,一般呈现椭圆状,堆积而成的商业区域也不是正六边形的,而只是一块近似六边形的区域。还有不像理论中描述的,中心地可能会因为实际需求的原因而发生偏移,不在服务范围的正中心。下面举两个具体的例子。北京城发展历史悠久,而北京商业网点的长期发展变化就体现了中心地的思想。其中同级商业网点的布局,其服务范围大致呈现为正六边形,说明其满足了中心地理论要求,商业中心布局是合理的。还有在荷兰的须德海周围几千平方千米的圩田中,就是按照中心地理论的原理建立了居民点和交通网,但它并没有完全按照六边形嵌套的模式来布置。政府在圩田上规划的是一个居民体系,由三个级别组成。在安排各级居民点的空间位置是,同级居民点之间的位置大致相当,高级别的居民点则分布在较低级别的居民点的中间。
工业区位理论
最早提出工业区位理论的是韦伯,但韦伯过高的估计了运费因子、劳动力因子和集聚因子的作用,而忽视了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历史等其他因子的影响。同时,他还假定了一系列的非现实条件,使得他的工业区位理论在面对现实时显得苍白无力。于是在这基础上,有发展出来许多更完善的工业区位理论。但中心思想还是一个,就是工业区应该建在生产费用最低的地点。
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是,东西部之间的工业化发展差异巨大。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增长,而中西部地区却发展缓慢,从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这种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从工业区位论来看,韦伯所提出的运费、劳动力和集聚作用不可忽视。由于东部交通运输业发达,拥有廉价且丰富的劳动资源,基础设施完善,工业经济集聚效益高,又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最近,这些都是加速东部经济发展的原因,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经济之间的差距。反观中西部,自然资源丰富,但缺乏劳动力,且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方便,难以吸引国内与国外资本,进而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第四篇:生态学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学生证号:***041-----26闫保群
城市生态规划的探索与实践
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及其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是德国动物学家1866年提出来的,最初以研究原生生态系统为主。而城市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的一门新兴科学,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和研究途径还存在着争论,有代表性的是“环境系统学途径”和“复合系统学途径”。前者把城市生态系统看成是以人类为主体的环境系统,着重于城市的生物生态学研究;后者把城市生态系统看成是人类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着重于子系统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城市生态规划是近年来在城市生态学、城市规划学、生态规划理论等基础上兴起的新兴规划,在城市生态学的土地利用规划的同时,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运用环境科学、系统科学的方法,对城市复合生态系统进行规划,调节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改善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确保自然平衡和资源保护,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推进大规模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随后,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如欧美国家开始修建城市中心与郊外森林连接的“绿色走廊”,将城市与森林连为一体;建立国家森林保护区和国家公园,在国家公园内禁止砍伐树木,禁止一切建筑。美国对森林公园要求用地不少于1200公顷,尽可能紧靠城市布局。过去烟雾弥漫的伦敦和鱼虾绝迹的泰晤士河,现在都变清洁了,大伦敦周围建有2000多平方公里的绿带,市中心的皇家公园有40~50种鸟类繁衍,约为城市周边地区的4倍。德国的“煤铁之都”鲁尔重工业区,过去是污染的重灾区,现在已是一片绿色;鲁尔区埃森市的森林面积超过50%,经常可以看到野生动物出没;波恩人口不足30万,人均绿地面积160平方米;柏林绿地面积占城市面积40%,人均绿地面积41平方米。俄罗斯圣彼得堡城市森林公园面积400平方公里,市中心的卡马诺夫植物园是全球最大的植物园,绿地面积占城市面积6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49平方米;莫斯科有8条20米宽的林带将市内的公园林地和郊区的林带连成纵横交错的绿带网,绿地面积占城市面积40%。波兰华沙有公园65个,与郊外防护林连成一片,人均绿地78平方米。澳大利亚悉尼人均绿地70平方米。美国华盛顿人均绿地接近41平方米。我国近些年来也展开了大规模的生态环境建设,但迄今为止,国内外所有的绿化城市、田园城市、山水城市、花园城市、森林城市等都还不是科学意义上的生态城市,而只是通往生态城市阶梯中的一个台阶。
生态城市的基本轮廓
近半个世纪来,生态学的研究进展迅速并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全面渗透,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学科群,依据这些学科的研究成果,我们大体可以看清生态城市的基本轮廓:生态城市是社会、经济、文化和自然高度协同和谐的复合生态系统,其内部的物质变换、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构成环环相扣、协同共生的网络,具有实现物质循环再生、能量充分利用、信息反馈调节、经济效益最好、社会高度和谐、人与自然协同共生的机能。具体来说,生态城市大体可以概括为4个方面十二大特征。
1、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能源。能量是包括生命运动在内的一切运动的源泉,文明发展水平越高,所耗的能量越大。矿物能源面临枯竭且污染严重,核裂变能的利用存在着污染风险,核聚变能仍可望而不可及,太阳能、风能、水能、氢能、地热是可持续利用的清洁能源,生物能用之有度也是可持续的。能量不可能回收利用,最终都会转化成废热,但可以根据它的转化形式而逐层利用。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它的能量运转系统具有三大特征;一是能量来源是可持续供给的,亿万年都无枯竭之虞;二是能源本身是清洁的,在生产和利用中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三是能逐层充分利用,能把废热污染减到最低,这一要求既是充分利用能源的要求,又是生命过程和气候现象受温度调节,因而要避免热污染灾害的要求。
2、能充分利用可持续供给的清洁材料。物质材料是支撑文明大厦的骨架和砖瓦,文明越发达,对材料的要求越高,由于金属矿物大多面临着枯竭,人工合成材料又大多含有毒素,因而物质材料的生产和利用都要有根本性的变革。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于它的物质运转系统也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材料本身是高性能和清洁安全的,不含有害毒素;二是有完善的材料循环再生利用系统,最终的废弃物可降解或对环境无污染;三是材料的替代研发和应用能实现材料的可持续供给。
3、城市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生态系统形成全面的协调共生网络。这个共生网络系统也具有三大特征:一是网络运转的趋向是系统功能的不断完善,而不是某个组成部分一枝独秀式地增长;二是网络所提供的产品有不断增进人类身心健康和生态平衡的功效,而不是数量的盲目增长;三是网络系统在演替中不断促进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样性的发展,达到生态学上持续力最强的稳态,而不是多样性衰减的系统脆弱平衡。
4、在城市的长期发展中始终具有最佳的生态位和最强的自组织力。也有三大特征:一是整个生态城市系统与各种承载力和限制因素的上下限保持足够的距离,风险始终处于最小;二是有在一定范围内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我强化系统的功能;三是有不断增强的承受冲击力、利用外力、同化异力的转换融合功能。
虽然城市生态学和城市生态规划作为独立的学科和规划门类,出现仅二三十余年时间,但在北京现代城市规划的历史中,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是始终存在并逐步发展的。
一、过去的探索
新中国成立翻开了北京现代城市规划的新篇章。1949年底,苏联专家巴兰尼科夫提出了《北京将来发展计划问题》的建议,确定了首都行政中心放在旧城等战略原则。随后的1954年和1957年两版规划坚持了巴兰尼科夫方案的基本原则。
1958年的总体规划在1957年版的基础上作了重大调整。规划市区的人口规模从600万人压缩到了350万人,相应的城市建设用地从600平方公里压缩到了360~400平方公里,将规划建设用地化整为零,形成了分散集团式布局和绿化隔离地区思想的雏形。当时形成这一空间格局主要考虑了近郊菜地的均衡分布和就近供应以及近郊规划的建设用地尽可能做到均衡发展。但是分散集团式空间布局更大的历史意义在于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压缩了规划城市建设用地规模,避免了“大跃进”中对土地的浪费,抑制了对菜田、农田的破坏,保留了近郊生态空间,创造了地下水源厂的雨水承补条件,预留了城市建设的发展余地。虽然这些结果并不都是在当时预想到的,但经过几十年实践证明,1958版的总体规划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1959年版的总体规划由于受到“大跃进”的影响,将工厂放进了居住区,放进了旧城区,对人居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也导致后来用了半个世纪的时间来修正这版规划带来的负面影响。1993版总体规划提出了两个战略转移,也是未来仍要坚持的战略方针。
近20年是北京城市人口与城市建设规模迅速增长时期,城乡建设空间不断扩展,资源与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早在1993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就提出了为切实保护和改善首都地区的生态环境,应建设点线面网片相结合的完善的城市绿化系统,包括山区建设宜林地绿色屏障、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干鲜果品基地,以及平原区建设森林公园、环市区绿色生态环、城镇公共绿地等,勾划了北京城市绿色生态空间系统化建设的基本蓝图。
2000年《北京市绿化隔离地区总体规划》,提出在240平方公里的规划市区绿化隔离地区范围内,应力争实现绿化面积50%左右,营造城市绿化功能区的同时完成农村城市化的转变。
2002年《北京市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规划》从城市绿化系统空间连通性的生态学意义出发,指出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在全市绿地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是沟通市区绿地系统与城市外部生态屏障的生态廊道,应确保其贯通。因此在第二道绿化隔离地区内规划了两个绿环、九个楔形绿色限建区和五个组团间绿色限建区。划定绿色限建区一方面保证了绿色开敞空间,另一方面对远期城市可能的发展用地进行战略性控制,突出了生态廊道与城市轴相互组合的空间发展模式,有利于城市空间发展与生态要求相结合,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的城市形态。
2002年编制的《北京市区绿地系统规划》,在“国家园林城市”、“绿色奥运”等目标的指引下,落实城市绿地的总量指标,重点进行规划市区范围内的绿地系统布局,并在北京城市绿地系统结构更新、公共绿地服务半径、绿地分类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2002年北京市规划院与澳大利亚DEM公司组成联合设计组,参加了“北京奥林匹克公园规划设计方案国际竞赛”,参赛方案以创造生态城市、创造城市庆典为主题,创造让自然、历史和人相互交融的场所感,让自然融入城市,也将城市渐入自然:不设超高层建筑以保持开阔的天穹;减少热岛效应,保证大面积的绿地与大地连接;森林公园建构多层次的综合生态网络系统,规划生态农场、本土动植物栖息地等,使简单的绿化带及森林公园起到生态质量调节系统的作用等,着力将以体育设施、奥运村为主体的奥运公园塑造成为生态化的建设空间。
综上所述,建国以来半个世纪的城市规划实践中,虽然没有完整的生态规划,但北京市规划院一直在保护生态环境,构建良好人居空间等方面进行着不懈的探索和努力。
二、近年的实践
自2003年起,为配合《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2004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以及新城规划等编制工作的需要,北京市规划院城市生态规划编制开始起步。在继承和学习的同时,在城市规模、用地布局、生态建设和资源利用等方面,从规划编制方法和规划内容等方面创新,实现把绿色奥运传递到绿色城市,进而创建可持续生态城市的理想。
在2003年《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方案汇报中,北京市规划院提出应根据城市发展的现实条件和生态控制需求,建立生态适宜性和限制性评价准则,并以此划分城市空间,即城市发展严格控制区、城市发展引导区和城市发展生态适宜区。与传统城市规划解答“哪里能够”建设和“如何”建设、建设“多少”所不同的是,它首先回答了“哪里不能”或“限制”建设的问题,是次年《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中建设限制分区概念的雏形。2005年,北京市规划院全面深入展开《北京限建区规划》工作,系统地分析整理了16大类城市建设限制性因素,细化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的限建分区,增加单元查询功能,为引导北京城市空间理性增长、控制建设用地无序蔓延、加强规划管理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2004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在北京的城市生态规划方面是个里程碑的作品。城市生态规划第一次以独立篇章的形式出现在总体规划中,内容涉及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生态承载力分析、建设限制分区、生态功能区划、水生态系统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等,形成了生态化思想向传统规划渗透,新规划内容和传统规划内容互补的比较完整的规划体系。
2005年的新城规划,在总体规划生态规划思想的指导下,开始研究在更细尺度下城市生态规划的编制方法、内容和手段,并没有完全拘泥于总体规划生态规划的框架,而是根据新城的特点,提出相应的重点研究内容。例如,亦庄新城生态规划,针对其由开发区向综合新城转变并且新建强度较大等特点,本着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构建与自然平衡的新城的原则,在资源方面,最大限度地保护水、土地、林地、生物多样性等自然资源;在经济方面,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能源在经济产出中的效益;在环境方面,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伤害。结合城市空间理性增长规划、循环经济实验区和生态工业园区规划、环境污染防治规划、生态友好型的交通规划、水集成系统规划、绿地系统及空间景观规划等内容完成了第一份新城生态规划。
三、未来的展望
一个半世纪以来,生态学作为一门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关系的科学,一直试图避开人而“客观”存在,避开社会而独立研究,以保持其清纯的“自然”属性。长期以来,生态学家一直热衷于对原生生态系统的研究,但地球生态破坏的速度要远远高于自然生态恢复的速度,生态研究的范围远远小于生态影响的范围,新世纪的生态学研究将把重点转移到生态系统和人类关系的可持续能力建设上。美国生态学会生态远景委员会20余名生态学家2004年完成了一份关于“生态可持续发展未来之展望”的研究报告,文中提出生态系统服务科学、人工生态设计以及面向应用的生态科学等已成为生态学前沿的热点,认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不仅是自然的保护和恢复,更需要通过人类对生态系统有目的的干涉去提供生机勃勃的服务。生态系统新研究应从原生的、现存的、未被扰动的生态系统研究向以人类为重要组分、聚焦生态系统服务和人工生态设计转型,构建维持性、恢复性和创造性的综合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规划本身就是面向应用的生态科学,其发展方向是在研究自然生态系统保育与修复的同时,通过人工生态设计等方法来减少快速城市化所带来的气候变化和健康作用等风险。这其中包括资源的再生循环利用、可再生能源在城市中的应用、水集成系统、生态绿地景观等方面的研究及其可以深入到城市设计和工程规划深度的应用。另一方面城市生态规划的理论体系本身尚在研究健全中,其在城市规划体系中的地位有待明确,作用尚待加强。相信在未来城市生态规划自身不断完善,与城市规划不断融合,在城乡建设空间不断发展的进程中,定会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塑造良好人居环境等方面发挥作用。但在资源、环境承受重负的现实面前,我们知道明天依然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美国生态学会.生态学未来之展望.中国生态学会编译,2005陈干.以最高标准实事求是地规划和建设首都.规划春秋,1995
第五篇:城市规划与测绘中的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利用计算机建立地理数据库,将地理环境中的各种要素,包括它们的地理空间分布状况和所具有的属性数据,进行数字存贮、处理和分析,建立有效的数据管理系统。通过对多种要素的综合分析,方便快速地获取信息,满足各种不同的应用或科学研究的需要,并以图形和数字的方式表示结果。
目前GIS已经广泛应用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工程设计、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投资项目评估、社会统计、公安交通与管理等方面。本文仅就城市规划与恻绘中的地理信息系统进行讨论。测绘科学是GIS的基础学科
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数字地图─以数字形式存贮的地图,也是当代测绘科技的重要成果之一。通过数字地图数据库,规划设计人员可以获取准确可靠的信息,井可资源共享。因此,建立GlS的第一步是设计并建立数字地图数据库。
1.1 数字地图的制作
数字地图的制作分为数据采集和数据编辑两大步骤。数据采集方法主要有:
1)通过外业实测和电子手簿的自动记录及数据转换。
2)在航测内业测图过程中,以仪器对航片进行采集。
3)用数字化仪对已有成图进行数字化。
数据经过编辑处理,便可形成数字地图。
1.2 数字地目的优点
1)经缩放编辑后,可形成任意比例尺的可视图。
2)分层编辑,不同层次存贮不同的地图要素。按不同层次的内容输出、组合,可以编制不同用途的各种专业用图。
3)修测十分方便。在AUOCAD环境下,可对基础图内容实行特殊配置注记,进行设计、量算和修改。
1.3 城市规划综合数据库
城市规划综合数据库包括基础地理信息、土地使用状况、城市基础设施、资源和环境保护信息等多种内容,其中最重要的是基础地理信息。它包括矢量化地形图,遥感影像图,4D数字化产品,空间化的社会经济统计资料等。GIS在城市规划与测绘中的重要作用
常规的城市规划设计都在测绘人员提供的测绘图件、资料下进行。由于测绘与规划设计严重脱节,既不能发挥测绘人员对规划设计的参与作用,又难以使规划设计人员吃透客观实际的信息,因而不利于提高规划设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数字地图的出现和GIS的发展,使这一状况得到了改变。由于GIS主要以数字地图的形式输入输出,查询、分析直观易懂,因此很易为规划设计人员所接受。
在GIS中,由于所获取的测绘基础数据详尽、可靠、准确,大大提高了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同时计算机的高速运算和具有极强的逻辑判断功能,可在短时间内提供多方案比选,增加了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而且,计算机可以自动地生成各种规划用图、表格和报告,利用数据库又易于删补、更新,因而还可以实现城市规划的动态监控和动态设计。通过对GIS的研究和使用,还可增强测绘人员和城市规划人员的协作,使信息的获取和使用臻于统一,促进城市规划工作。
近年来,随着获取和处理遥感数字图像的明显进步,预计在三五年后,数字化、多光谱航空、航天遥感在费用、质量、信息量上的优势将更加明显。因此,应将遥感信息列为城市规划基础地理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尽量采用影像图作为规划成果的背景图,并吸引更多的遥感应
用机构为城市规划提供技术支持与服务。通过对GIS空间信息的查询、分析和应用,可望大大增加规划设计的深度和广度。前景展望
GIS的发展速度和规模空前。它正在与GPS(全球定位系统)、RS(遥感系统)、DPS(数字摄影测量系统)、ES(专家系统)和多媒体技术进一步融合,扩展其功能。一旦更全面地解决了地图信息的自动采集问题,加强了空间技术的研究,将空间数据库与方法库、知识库联接起来,GIS又将向集成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对于测绘学来说,GlS、GIS、和RS的有机结合,将从根本上改变其传统学科的内涵,测绘将由原来单纯提供信息的服务性工作转变为参与规划设计和决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有力地推动管理的严格性,决策的科学性,规格的合理性和设什的高效率。也将更显示出测绘工作的高科技品位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性。测绘学和规划学的携手奋进,将展示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