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业务生涯

时间:2019-05-14 01:17: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的业务生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的业务生涯》。

第一篇:我的业务生涯

我的业务生涯

时间过的真快,一转眼我的业务生涯已经过去五个月了,没想到我能做到现在,当初我以为自己最多只能做2个月,不是因为我做不下去,而是我想我该回自己的正式单位了,可是单位那边一直都没通知我上班,自从我做业务员到现在得到了很多,学习了很多,但同时也失去了很多,得到了比以前更多的钱,学习了如何更好的和别人沟通,如何做生意,虽然学到的是皮毛,但是总比什么都不知道的强,所谓有得必有失,我失去了宝贵的时间去陪老婆和孩子,但是我相信我付出的一定会有回报的,记得我刚来二十多天就碰见一场大型的团购活动,那时候的我什么都不懂没见过什么世面,只知道我们有一个团队,团队里有好多经验丰富的前辈业务员,我们在一个地点集合,有人给我们统一安排工作,安排工作的是多个建材品牌的其中一个老板,他叫我们分三组每组6个人当时我们一共有18人,我们的工作是负责销售邀请函每张20元,当时我看了邀请函就是一张纸心想谁会花20块要一张纸呢,但是没办法我们只有服从尽力的去销售,我们努力的跑了15天终于熬到了活动当天,最后成绩统计出来我很荣幸的获得的一个鸭蛋,成绩出来当我知道结果的时候心里还是挺低落的,为什么他们可以做出那么好的业绩我不可以,同样都是人,同样是一张嘴。我很快调整了心态,我知道今天的耻辱将是我明天成功的基础,我相信我不比谁差,我会更加的努力证明我是有实力的。

很快到了第三个月这时的我已经成为了经理,同时我期待了很久的大型团购活动又要开始了,为了这场活动我准备了很久,因为我要为上次的鸭蛋一雪前耻,我要得到这次的第一,拿到销售冠军,证明我的实力我将会付出我百分之二百的精力去对待这次的团购会,团购活动准备开始和上次基本一样,一样的人,一样的邀请函,一样的规则,而不一样的是我不在是这次活动的鸭蛋倒一,在这活动期间的15天我拿出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做到最大努力销售,然而黄天不负有心人我真的做到了,我成为这次活动的第一名,获得这场活动的销售冠军,当时我非常开心,不是因为奖金拿多少而是我努力的结果终于开花了,但我没一直沉醉在成功的喜悦当中,因为我知道现在的成功不算什么我要不断超越自己,尽力做到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

转眼就到了第五个月又准备备战一场活动,而这次活动我不在是销售邀请函的工作人员,我担任这场活动的总策划,指挥,这是第一次接手这么重要的一个职位,我知道如果成功我将继续辉煌失败则意味者身败名裂,我并不在乎这些无所谓只要我努力过,尽力了做到问心无愧不管结果如何我都不会后悔,同时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好。

凭着这么多次的活动经验,我模仿着以前的指挥把他好的保留不好的改进加上自己一点创意,准备充分后开始指挥工作,经过几天的磨合,改进,我指挥的团队开始走上正轨,一天比一天好我很欣慰也很感动。

以前我做为销售人员的时候总是以为做指挥的很舒服不用出去销售只要动动嘴给我们安排下工作,后来自己操作的时候才明白指挥比销售更难更头痛压力更大,销售只要负责把邀请函给出售了,而指挥每天都要想该怎么安排才会让自己的销售小组有好的业绩,如果活动当天冷场没人来该怎么办等等等好多问题要考虑,终于熬到了活动当天,现场气氛不错人也来了很多我心里有底了,一直到活动结束最后成交量统计出来,我看到结果我满意了,超过了我的预计,那一刻心里的石头也放下了,突然感觉好轻松。

但是我并没轻松几天,因为我知道还有下一场活动等着我,我还要不断的超越自己,我不怕,我相信我有了这次的经验就不会败,我已经准备好了,来吧下一场我等着打败你,我就是这么自信,因为我是何武契,永不言弃

第二篇:我的班主任生涯

我的班主任生涯

一转眼,我都站了14年讲台了。有时我很怀疑:这是真的吗?想想那个青涩的我踏上讲台好像就在昨天。14年不长,它只是人生的一个段落;14年也不短,比我任教班级学生的年龄都还大。

有前辈说:教书不当班主任是一种遗憾!当时我很诧异:至于吗?我不当班主任不也很好的?我每天遵照学校作息时间按时上下班,把课上得有声有色,我班的学生很喜欢我的课堂。与此同时,我也能在空暇之余照看好我的儿子,让他健康快乐地成长。多么幸福而恬静的生活!如果我当班主任,就像爱管闲事的老大妈一般学生还会喜欢我的课堂吗?我还能有时间陪伴我的儿子吗?可在我当了一年班主任后,我觉得那前辈说得太有道理了。

那是在2012年的秋季开学前一天,学校组织召开全体教职员工会议,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宣布各班班主任时,我很轻松、惬意:反正不会让我当班主任的,这么多年都没让我当班主任。七年级二班班主任王xx......听到这话时,我一下子怔住了:这这这,怎么会这样呢?吗?会后,我跟校长申请不当班主任,可怎么也没把这乌纱帽摘掉。哎,没办法,赶鸭子上架吧!

分班时,很多学生都愿意到我的班级来,理由是:这老师温和,不会太为难我!哈哈,他们都挺喜欢我的哈!我心里那美滋味呀,比吃了蜜还甜(没想到这感觉还挺受用的)。

可好景不长。老师,有人在寝室里喝酒。星期日下午,我刚到办公室,一同学就来报告。有人?是他吧?我暗自思忖,紧跟着那同学到了寝室,一探究竟。果然不出我所料,又是小明-----一个聪明但又不学无术、经常变花招捉弄欺负同学、一再让他的老师头痛、流血不流泪的孩子。小明两岁时,爸妈就把他托付给外公然后外出务工了。外公喜好打牌,每天都是小明独自玩耍,要是外公输了钱,他就是最好的出气筒;爸妈也很少打电话,他们更是三年五载都不会回家了。开学不到两个月,小明犯的大错小错不止一箩篼。每次我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而他也一脸虔诚: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后再也不会这样了!边说边举着拳头做发誓状,可等不到整三天就又会有同学来报告了。看来他把我的宽容、理解、信任都误解为对他的纵容了。这次,我得跟他父母通电话谈谈了。这在所有学生的眼里都是打小报告,而他们对打小报告的老师也可谓恨之入骨。电话接通后,我先告诉他爸妈他比读小学时表现好多了,尊重老师、积极参加各项活动,学习也有进步了。电话那头的家长一再激动地说谢谢,让我败下阵来。我能告诉他父母他是怎样不受学生欢迎、不受老师欢迎,他又是怎样地一再犯错吗?

第二个星期天下午,我像往常一样坐在办公室里看书,忽然听到有人叫老师,声音很微弱。我连忙转过头去,是他。怎么这么蔫呢?不会是生病了吧?老师,谢谢你,谢谢你跟我爸妈讲的那些话。以前爸妈来电话时除了批评还是批评,可这次......老师,对不起,我以后会慢慢改的。说到这里,他突然放大了嗓门:老师,真的!这次我说的是真的!我一定会改的!请你相信我!他满头大汉汗,眼眶里滚动着晶莹。我为什么不给硬汉一个机会呢?可鉴于他以前的表现,我跟他详谈了从哪些小事入手,并规定了期限,还跟他约法三章。接下来的日子里,他犯的错渐渐少了,和同学相处得更友好了,各科任老师都觉得他进步不小。看到他一点一滴的变化,我觉得这才是喝到蜜了。

一学年很快就结束了。新学年到了,由于工作原因,我的酸甜主任生涯结束了。这一年的酸甜,让我对班主任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让我知道怎样更会是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第三篇:我的支教生涯

我的支教生涯

随着岁月的飞逝,执教的生活随之流逝,但支教的故事却深深地烙在我的心上。

2006和2007我先后由镇内交流到镇外支教,回想起这风霜雨雪走过的两年的支教生涯七百多个日日夜夜,又岂是一句两句话能说完的。历历在目的支教生活与其说是一种奉献自我人生价值的体验,还不如说使自己的心灵受到了一重洗礼,在这两年里让我看到了乡村教师工作环境的恶劣,生活条件的艰苦,他们时刻像一头老黄牛一样耕耘在这片热土地上。他们的奉献,他们的敬业犹如强大的电流不时击在我的心上,使我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

我先来到柳陂镇最偏远的西流完全小学,那里依山旁水、花园式的校园,让我亲吻到山的灵气,花的芬芳,更让我领悟到山里孩子的纯真和朴实,也看到这里的爱子更需要好的教育,好的年轻教师。这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大多数学生都来自五公里以外的村子,还有许多孩子还是留守儿童。看到孩子们一张张纯朴的脸庞,感受到他们一颗颗善良纯真的心。看到孩子一对对求知的双眼,心灵就受到了很大的震撼,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当时我和其他几位教师来到这所学校,我接了六年级二班,共有四十六个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让我感受到山里孩子的坚强,无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懒惰”从不出现在他们脸上,总是那样勤学好问。记得当时我们班学习最差的是一个叫王祥的学生,刚开始他一遇到做作业他就哭,我问清了原因,原来是不会做着急的哭。为此,我就开始辅导,每天下完晚自习(当时寄宿要上两个晚自习)他就到准时我办公室去给他补课,一年下来他就冲到班上前十名。从他的生上不正是验证了“铁杵可以磨成针”真理吗?

第二年我又来到革命老区——南化塘镇支教。当时我被分到南化君安希望小学,走进校门,我不禁被老区人民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与重视深深折服。一所偏僻小学,竟然拥有水泥球场,校园内道路全部硬化,校园的风景更是迷人,绿树成荫,繁花如星,花坛里丹桂飘香,月季斗艳,两排苍翠挺拔的常青树郁郁葱葱,面带塑像屹立在花正中,那炯炯有神的目光像是在时刻提醒我们“为人民服务”。修缮一新的教学楼与破旧的教师宿舍南北相对,形成了极大的视觉反差,更让我感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第四篇:(原创)我的军旅生涯范文

(原创)我的军旅生涯

(原创)我的军旅生涯

(一)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对越南发起自卫反击战。中国军队先后攻克越南谅山、高平、老街3个省会和17个县市,重创越军4个正规师零10个团,毙敌37300余人,俘敌22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装备和作战物资,摧毁了越南北部地区针对中国的军事设施。在完成预期目的之后,中国边防部队于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国境内。这是距离中国人最近的一场战争。短短30年的时间,曾经身处那个大时代的人们,不可能忘记这场关系中国和平与发展的战争,也不可能忘记这场吞噬成千上万年轻生命的战争。。这场战争也夺去了我哥哥年轻的生命,而我,也有幸参加了这次自卫反击战,30年后的今天,我所经历的那些陈年往事又历历在目。。

一、入伍

1979年1月,不满15的我被应征入伍。记得当晚十点,我与哥哥(同批入伍,79年3月8日在潜入越南境内执行侦察任务时英勇牺牲,年方19岁)与其他新入伍的战友集合在市武装部的球场,同批的新兵数不清有多少人,大概也有一百多号人吧。当时我心里除了兴奋还有点得意,因为这么多新兵当中只有我一名女兵,在当时那个年代,女兵是少之又少,真可谓“万绿丛中一点红了”!点名完毕,我们告别父母和好友,踏着不是很整齐的步列到火车站,另我意想不到的是我们登上了一列专门拉货的黑皮火车货卡(小时候经常看到用作拉耕牛的车厢)。车上环境十分恶劣,角落里放了一个解手用的木桶。我们坐在车厢地板上,每个车厢放了一筐梨子,饿了吃面包,渴了吃梨子。在摇摇晃晃且黑不溜秋的车厢中我睡着了,迷糊之中还做起了美梦。。入伍前也不知道要往哪里去,分配在哪个部队的?只知道是广州军区,还以为会到海滨城市,从小热爱大海的我还乐得好几天睡不着。经过一天一夜的颠簸也就是第二天的傍晚,我们终于到达目的地南宁。一下车,我傻眼了!面对的并非是我梦寐以求的大海而是十万大山。我兄妹俩被同时被分配到55军165师医院,哥哥在医院担架排,(后来哥哥因为各方面出色被派往165师侦察连,我被分到话务班,战后送通讯集训队培训学习)。次日,我们随部队到达宁明夏石,在老百姓家驻扎下来,我与哥哥从那天就分开了,兄妹俩生离死别式的抱在一起大哭,更没想到那一别竟成永别。。紧接着由于边防战况紧张,我和刚入伍分配在一起的十几个新兵在当地抓紧时间进行了战前训练。隐约听到老兵们在讲要打仗的事,我以为这一去不是成为枪下亡魂,就会成为英雄。

二、参战

2月17日清晨,自卫反击战斗打响了。我师指战员怀着对党和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对越南侵略者的无比愤慨,象猛虎下山,以迅猛凌历之攻势直插坂然待命功打同登。从国境线到坂然,全程七公里,这一带,群山起伏,标高均在海拔五百米以上,支脉交错,沟谷纵横,草深树密,荆棘丛生。一般人要在这就是空着手走上十几分钟也会气喘不止,何况战土们要措着几十斤的枪支弹药和战斗物资急行军呢!但是,战士们懂得:穿插分割,按时到达指定位置就为胜利打下了基础,时间比生命还要宝贵!上前线时,首长说了:女兵不用在火线冲锋陷阵,女兵的武器就是药品箱和器械箱。而我是话务兵,身上背了一台野战用的20门小总机,一个线圈和一台651型电话机,脖子上还挂了一个耳机,浩浩荡荡地跟着大部队往山里行进。虽然没有给我配备枪支弹药,但我这一身装备对于当时体重不到45公斤,身高只有156的我来说已经是吃不消了,但看到其他战友身上都超负荷了,我也不好意思劳驾他们,再说,我是个军人,我也很要强,心里只有一个信念,不能落后不能丢脸。

六点二十五分,我前线指挥部一声令下,万炮齐鸣,地动山摇。一发发凝聚着仇恨的子弹撕裂长空,一齐射向同登敌阵的五十多个目标。顷刻之间,盘据在594高地的敌炮兵观察所被我火炮首发命中,两米厚的钢筋水泥飞上天空,刚从河内开来的满载军火的列车起火爆炸,摊散在铁轨上,同登军营腾起滚滚浓烟,成了一片火海。被边境群众恨得咬牙切齿的公安屯顷刻间土崩瓦解变成一片废墟。敌炮兵阵地上炮管被炸断,炮轮子连滚带跳地抛到了三百米之外的山脚下。十五分钟迅雷不及掩耳的炮击,直打得敌人死伤累累,晕头转向。后来一个被俘的越兵对记者说,同登附近有座三孔铁桥,为了阻止我边防部队前进,上级命令他们一个连负责炸桥。他们在桥下放了半吨炸药,炸药下面放了反坦克地雷,安了电发火装置,准备一遇到攻击就把桥炸掉。没想到被我师一阵猛烈炮火就把这个连炸得差不多了,剩下的几个不是耳朵震聋就是头也懵腿也软了,发火炸桥的胆都没了。

我部继续派先头部队猛插,敌人层层阻截。他们凭险据守,设置了重重障碍。当时我们师巧妙地运用了尖刀排交替穿插方法,不恋战,不停留,一次又一次地摆脱了敌人的纠缠,提前半个小时插到了指定地域。与此同时,我右翼穿插部队越丛山,踏棘岭,横扫会梅、那模、波寨、438高地等据点的敌人,迅速址插到了敌人的后方。这样一来,同谅山之间的423、303、409等高地,全部被我方攻克,迅速完成合围。同登守敌退路被我军一刀切断,敌人成了瓮中之鳖。2月18日,在55军的凌厉攻势下,同登之敌基本被歼,余敌退守339高地、法国炮台、探某三个核心阵地。广州军区前指来通报,说越军准备调集4个步兵师、2个炮兵旅从谅山、太原方向实施大规模反击。55军遵令把部队(主要是163师)收缩到同登以北准备打敌反扑,结果又是一场空。这场战役,我所在的东线55军勇克同登,歼灭了“金星师”王牌12团后,乘大胜同登之势,勇猛地压向谅山。

三、职责

前面提过,上前线时首长说了:女兵不用在火线冲锋陷阵。我们话务兵的职责和任务就是做好接转电话,每到一个新的地点,我们都要和男兵一样肩负战地布线和调试电话线路的任务。那么多成串成串枯涩乏味的部队和首长的番号代号,我们硬是背记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当时男兵们也不得不佩服我们的口齿和记忆。由于越南特工经常出没,我们夜里接转电话时是手不离枪的,连长吩咐出外解手也要两、三个人一起才行。那时毕竟还小,心里有点害怕,并不是怕会踏上地雷,怕的是特工的“麻袋”,特工们都喜欢用“麻袋”把人套上往背上一扛,虽然没遇到过,但听老兵们一说心里还挺毛的。

这些都不足一提,最另我难忘的是猫耳洞的生活,虽然我蹲猫耳洞的时间并不长,但也尝到不少苦头。那次队长让我们把总机电话搬进猫耳洞呆一到两天等待任务,不知道他从哪找来一条被污染的有好多血迹的并且发硬的军用棉被,当他把棉被拖进猫耳洞时一股腥臭味直冲我的鼻子,我脱口说了一句:这被子好臭。就被队长训了一顿,臭啥臭!你不想要命就别用啊?并嘱咐我们:如果听见炮弹呼叫声音,赶快把棉被顶在头上,这样可以挡挡弹片。最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当然,如果炮弹正好落在咱们头上了,被子也不起作用的。我们的猫耳洞本来就不大、也不规范,加上增加了一条棉被更显得拥挤。只能两个人一边的对着半趟半坐着,我和一个战友提前就挤在了猫耳洞的一头,剩下那位女战友只好和我们的队长挤在洞的另一头了。就这样,我们半趟在猫耳洞里迷糊着休息等待天亮。

猫耳洞缺水,无人不知。生命离不开水,无人不晓。很多人在洞中坚守几天几夜,就只能喝一口水,那一口水对于兄弟们来说,可真的是生命的源泉啊!干啃压缩干粮,嘴上都起泡了,嗓子里像塞了沙子一样,干渴使猫耳洞里的人平均一天不到一次小便。其实,在猫耳洞中的蛇鼠还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越军的特工和时不时的炮弹袭击。战士们说 :蹲一年猫耳洞,不光把这辈子的苦都吃了,还把儿子、孙子、重孙子的苦都吃了,从洞里出去以后,可以说任何艰难困苦都不在话下了。在那个血与火的燃情岁月,“猫耳洞”之所以成为当时点击率很高的关键词,一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并不是因为它的形式,而关键在于它独特的内涵。如此小小猫耳洞,却与前线将士的生存条件,战斗的胜败,乃至国威军威、人格精神等等密切相关,牵动着前后方亿万人们的心。

死为苦之极。入洞伊始,使你感觉每秒钟都可能是你人生的句号。不知过多久,亮光就从头顶的树叶中照了进来。我爬出洞口一看,天亮了。这时口干的要命实在是想喝水,就把昨晚战友找来的水壶中剩下的水到入小磁碗里,这个时候我看到的是一小碗黄红黄红的混沌不清的泥土水,这时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夜晚喝进嘴里的水是那样难受,嘴中的感受还能好吗?后来找水的老兵告诉我们,因天黑路又看不清楚,不敢走的太远,见着水就往壶里灌了,这是一个水坑里的水,上面还漂浮着血衣、棉纱条等物品。听他这么一说,我们几个又开始不停地反胃,这碗水我就是渴死也不会送进嘴里了。好象有哪位思想家说过,人的精神因素有时候可以决定人的身体状况。在越南的时间里我们喝了严重污染的水,还没有人在阵地上发生疾病,这可能就是精神的作用,是精神对人的生理控制。当我们撤离越南回到国内以后,我们医院的医疗帐蓬里就住满了生病的战士,而且大多数是痢疾病。现在分析原因,可能是精神的力量导致了疾病的推迟和爆发。

四、烈士中转站

离我们不远处的小山坡上,有个警卫连队驻守在那里,不远处还有一个火箭炮连。左前方是后勤指挥部,紧挨着有两间平房,被做为医院救护站的手术室;手术室的前面一块平地就是包扎伤员和包裹烈士的地方。我们话务组旁边是临时医院,医院的标志上写着:前线救护转运站。那时我们在话务组也时常听到前方战斗的枪炮声,听前线下来的战士说,我们离火线也不过一两公里。那时我们看到旁边医院的医护人员不停地忙,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前方送下来的伤员清创、止血和包扎,为烈士清洗、穿衣和包裹,然后护送回国,对烈士的清洗工作是很神圣的。我经常看到军工战士们抬着牺牲的烈士送到这里,这些从事特殊任务的战士们就会象服伺睡熟了的兄弟一样,小心翼翼地为烈士们进行清洗整容。他们怀着对战友的一片深情,怀着对牺牲烈士们的尊敬,一丝不苟地进行烈士上路前的最后整容工作。为烈士化妆整容是一件繁复而艰难的事情,他不同于弱老病死的人。战士们在处理这些被各种火器弹药损毁过的遗体时,各种难以想象的情况都能遇到有时甚至也会遇到生命危险。牺牲烈士遗体的处理工序首先要从清洗消毒开始。每当有焚化任务时,后勤干部会携带阵亡官兵花名册来到停放烈士遗体的军用帐篷内,核对烈士身份并对身上遗留的个人物品进行收集存档。躯体完好的可直接在洗理完毕后穿上新军装,然后进行化妆美容和拍照。对牺牲人员的身份核定通常由师团组织部门来进行登记统计,而后由后勤部门的负责干部组织工作人员举行一个祭奠仪式,在“全体默哀!向牺牲的战士敬礼!”的口令声中结束,然后由军工战士将烈士遗体送入火化炉焚化。

尽管我在那短短几天,但我看到了那些军工官兵们在这样的环境里不分昼夜地为烈士服务,他们不顾高温酷暑,不怕刺鼻的来苏儿和腐尸的气味,孜孜不倦地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这里既没有前线战场上的轰轰烈烈,也没有庆贺战斗胜利时的喜悦,这里的一切都是那样的琐碎和平凡,伴随在他们身边的只有抹不去的痛苦和悲哀。在他们每个人的心里只有一个不愈的信念,那就是让每一位即将远行的烈士们完完美美地踏上回乡路!他们沿用了中华民族传统而最古老的祭奠风俗,他们眼含热泪面朝战友牺牲的方向默默地跪在红土地上用罐头纸和信纸充当纸钱焚烧祭奠亡灵。看着一张一张焚烧时燃着火苗的纸张,听着一声声呼喊牺牲战友名字的凄切悲声,他们每个人的心里都在念叨:“好兄弟们,安息吧!我们一定把你们的魂魄带回故乡,带回到你们慈祥的母亲身旁!

这些年来我一直没有忘记过那些神圣的、使人悲伤的场面,每当我动笔书写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时,我都会想起这些当年曾经战斗在特殊岗位的军工官兵们。这些不为外界所知的无名英雄战友们,也是我军作战期间英雄行列中最光荣的一员,我们的国家和人民不应忘记这些曾为共和国无私奉献的人们!

五、撤军

1979年3月4日,我们接到了中央军委命令:5日零时撤退。4日白天休息了一天,晚上就正式撤军。我们都知道,撤退的时候要互相掩护,就是各部队交替掩护回撤。当时,上级要求我们军容整齐,即便是脚拐了也要支持着。第一批返回的军人受了到当地人民在友谊关的热烈欢迎,但是,由于人太多了,越军趁机开炮伤了几个人,为此日后就不再让人民群众到边防线来迎接。我们话务组跟随师值炮团是3月14日才返回到国界。或许是要我们把大路让给辎重部队,或许是我们烟熏火燎军容不整,或许是我们建制不全缺将少兵,或许是我们配属友军理应是陪衬红花的绿叶,我们没有从友谊关凯旋回国,而是奉命绕行西侧距离友谊关约一公里的地方静静悄悄、无声无息撤回国内。没有看到人声鼎沸、彩旗飞舞;没有看到欢歌笑语、花团锦簇;没有看到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但我们还是挺起胸膛,昂首阔步,向前,向前!祖国啊,您的儿女们虽然灰头垢面,衣衫褴褛,伤痕累累,但我们出生入死欲火重生,回来了——!

55军在回撤过程中对打敌反扑做了充分准备,从3月8日开始,在扣马山一线专门等了3天也没见越军的大规模反击,于是顺利撤回国内。在回撤过程中,一旦越军对我实施炮击,我必以十倍以上的炮火反击之,某日越军向友谊关发射20余发炮弹,我当即还击200余发,打得越军不敢轻易开炮,直至撤军结束再未发现越军炮击我回撤部队。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当年圆圆脸的“小娃娃”女兵,如今已步入中年,我们热情似火的军营生活,我们朝气蓬勃的青春时代,都已成为过去。回首往事,对曾经的辉煌有着美好的回忆,对犯过的过错抱有深深的遗憾,这大概是人之将老的心态使然吧。

(原创)我的军旅生涯

(二)新兵连是最难忘的,因为那里是把你从一个社会青年转变成一个真正的军人的地方。新兵连是辛苦的,战友们,回忆的时候你们是不是都还是觉得很有趣,当时的苦在回忆的时候却一下子会变甜。新兵连被誉为人生的近代史(中国的近代史:屈辱),可是你们光荣退伍后有谁不以有过那段峥嵘的军旅生涯而骄傲啊!

79年3月5日从战场撤下来后,师部在几个月时间内来了很多烈士妹妹,据说是特许招的兵,是来部队接哥哥的枪。虽然我是正规招的兵,也参加过中越战争,我哥哥是烈士,很自然我也被归属到她们的行列。由于入伍时只是匆匆地战前训练过一个月,所以这次新兵连训练我是逃避不了的。她们已经到了半个月了军装还没发下来,全连只有我是穿军装的,因此她们都把我看成是“老兵”,我当时也觉得自己比她们“老”,虽然在新兵连里的年龄数我最小,由于我上过战场,新兵们都很羡慕我。在165师医院新兵集训不到一个月,就把我们分流到广州军区后勤21分部,而新兵连的地点设在广东龙川县505野战医院,我被分到二班,也许是我个子小不起眼的原因吧,班长永远轮不到我。

一、新兵连的第一天

刚来的新兵个个头发都很长,军容也不整,活象个“土八路”。我们班长是个78年入伍的老兵,她挨个把我们叫去剪头发,要把长发剪成齐耳的,更糟糕的是剪头发的人并不是专业人士,只是负责把头发剪得短短的就行了,可想而知我们这帮新来的女兵会哭成什么样了。有些人开始在那哭诉着为什么父母要把自己送来当兵,有些坐在床边闷闷不乐一句话也不说。哭归哭,闹归闹,规定要剪的还是不能违反的,不然要受到惩罚。班长早没了刚接我们时的热情,脸上只是摆着一副冷面孔。她让新兵把从家带来的食品处理掉,能放库房的就放库房,不能放的就马上解决掉。我们早已没有心情吃掉那些美食了,打算把它们全扔掉。这时隔壁的战友,比我们早到一个星期的新兵,见我们要扔掉食品,赶紧让我们送给她们吃,并且还说等几天我们也会象她们那样的,我看着她们狼吞虎咽的样子觉得好笑,想,我怎么可能成那样呢?以后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看见她们在走廊上叠被子也觉得不可思议,后来,我们也加入了其中。

好不容易到中午了,以为这下可以吃一顿大餐了。我们全连新兵踏着不太整齐的步伐,唱着“我是一个兵”大踏步来到食堂门前,接着是分班排队走进已经摆好的四方桌子,凳子是可坐两人的长条凳子,八个人坐一桌。先到的战友都不许先坐下,等全部到齐后连长一声令下------“坐下”,我们才一起坐下,当时我玩心太重,当听到连长喊“坐下”时,顺势用脚把长条凳往后推了一下,跟我同坐的新兵在毫无提防的情况下一屁股坐空了,来了个四脚朝天。本来很严肃的场合瞬间笑成一团,倒地的战友先是脸一阵红,继而大哭起了,而我,当然逃不过晚上全连大会上念检讨书了,那次给了我很深的教训,发誓再也不敢在那种场合搞恶作剧了。也就是那一次,指导员注意了我:这小兵灵敏度很高,是块可造之材!也许是那次恶作剧引起连长指导员的注意吧,新兵连没结束我已经被提前送去广州军区通讯集训队了。

午休后,军号吹响了,我们随着集合的军号声小跑着到训练场集合。由于中午睡得太沉,人还是晕头转向的,晕乎乎的排着队,跟着班长来到了训练场,这时才算正式的与连队的干部见上面,一一作了介绍,轮到我们自报家门了,点到谁的名字就回答一声“到”,王XX,贵州籍的战友轻声的答了一声,“你哑巴了”?一个老兵班长走到她面前训斥她,重新回答,给我扯着嗓门喊,小王的声音又大了些,可还是不能令班长满意,就这样,她被重复着喊了七、八遍的“到”,到最后是哭着喊出来的。我们后面的都吓得赶紧提高了嗓门,终于点完名了,我们松了口气。

一个见习排长出来训话:“从今天开始不要再想着家里的舒服日子,在部队一天就要有军人的样子,把那些娇嘀嘀的动作给我改掉,你们现在虽然是一名军人,但还要经过这三个月的训练行算合格,才算是一名真正的军人,这三个月的训练就是为你们成为一名合格的军人打基础,能不能过这关就看你们自己了。”训完话,班长就开始了我们的第一天的训练。刚开始的训练强度还可以,大家都能平和的接受。

训练了一下午,肚子饿得咕咕叫,开饭前部队的习惯还要唱军歌,站在食堂门口,扯着嗓门大吼,还要和男兵比,看谁唱得响亮,哪个班唱得声音响就先让进去吃饭,声音最“小”的,被训一顿再说吧,如果班长不高兴了,就还得再练练军姿。反正新兵集训结束,我们的嗓子都是嘶哑的,我的大嗓门也就这样练出来的。终于等到可以进食堂了,早没了中午吃饭时的扭扭捏捏,一听叫到自己班开始打饭,端了碗就朝前跑,担心去晚了抢不到饭了,当然这也夸张了点,主要是肚子饿想早一点吃到饭。回忆那天开饭时,八个女孩子也顾不上形象了,就两盆菜大家抢着往自己碗里倒,我入伍时从家里带了个小不锈钢饭匙,没铲两下菜就没了,我一气之下跑到服务社买了一个特大的汤匙,一下铲子就是半碗菜。那时有个战友总是抢不到菜,吃了好几顿白米饭,最后哭了,大家看不下去了,就把自己碗里的菜刨些给她,后来这个情况被连长发现了,连长一下火了,训我们:你们是吃饭还是抢饭,你们哪点象女孩子,把碗里的菜全给我倒回盆里去,下次再抢我就让你们全吃白米饭。大家只好倒回去了,有些小声嘀咕,不抢,就得吃干饭啊。哪个班被最后叫去打饭的,经常没饭了,大家只好分着点吃,那个饿呀。。因为训练累的原因,那时的我体重85斤,一顿饭可以吃两大汤碗,晚餐可以吃四个大馒头,有时不够,如果是现在那得分几顿才能吃完。自从挨训后大家再也不敢抢了,以后班长也与我们坐在一张桌上吃饭,也起到了监督作用。大家经常把馒头揣在怀里带回宿舍偷偷吃,因为不允许带回去吃,只要有一个馒头带回去了,都是大家分着吃,一个班十二个人,每人分一小块,带回去的馒头是冷冰冰的,硬邦邦的,但大家就着白开水也吃得特别香。有时那馒头都还没蒸熟,还有点粘,大家都顾不上这些了。

(二)学唱军歌

晚饭过后依然是到训练室,不过这次是开始教我们唱军歌,印象最深第一首歌是——“战友之歌”,我们几十个新兵,几十双眼睛,目光一致转向一班长,并紧盯着墙上大白纸里的歌词。我们哪是在唱歌,简直是吼歌,不要怪我们当兵唱歌不好听,班长教一句“预备唱”,我们就跟着学一句:“战友战友亲如兄弟,革命把我们召唤在一起”、“你来自边疆,他来自内地”、“我们都是人民的子弟”、“战友战友,这亲切的称呼,这崇高的友谊”…… 班长告诉我们在部队唱歌不要求你唱准音,比的是嗓门大,要求我们扯着嗓门唱出来,一遍不行来第二遍,第三遍,至到他们满意为止。不过班长给我们唱的声音确实够大,吓了我们一跳。军歌朴素,军歌无华,军歌又最能打动人心,那是一种铁血的柔情。对于军人而言,军歌和身上这身橄榄绿一样神圣。这样的感觉,也许只有真正的军人才能够体会到。­ 一曲《战友之歌》,诠释了战友二字沉甸甸的分量,注定要成为革命大家庭中的一员,大伙儿同吃一锅饭,同举一杆旗。这不仅是我在新兵连第一天学会唱的第一首歌,也是接受部队教育的第一堂课。渐渐地,我懂得什么叫团结友爱,亲如兄弟,“钢铁集体”?那就是战友间心连心,同命运,共患难的深厚情谊,对祖国和人民无比热爱的伟大情怀。在军营,你还会经常看到这样的拉歌场合:“一连的,来一个!”“二连的,来一个!”……在军营,常常以连队为单位,干脆用歌声作回应。军歌犹如战士们另一种形式的政治生命,歌声象征着军人的作风。既鼓舞士气,激发集体荣誉感;又丰富业余生活,带来精神慰藉。

军歌有形,歌声回荡,时刻伴随着战士们的健康成长。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这些新兵们的共同课目训练,完全与“每周一歌”结合在一起,同步进行。譬如: 第一周政治学习,我们就学唱“战友之歌”;第二周,白天进行队列分列式训练,晚上学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大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第三周,开始投掷手榴弹、操枪瞄靶训练,又唱起了《走向练兵场》:“彩霞飞舞红旗扬/风吹树叶哗哗响/我们的步伐多雄壮/歌声那个嘹亮走向练兵场/一天不摸枪/我手指就发痒/一枪没瞄好/我吃饭都不香……” ;第四周,当准备实弹射击,初次检验瞄靶训练成果时,又学会了《打靶归来》:“日落西山红霞飞/战士打靶把营归把营归/风展红旗映彩霞/愉快的歌声满天飞/mi sao la mi saola ……”。

军歌使我们充满无数的激情在心中荡漾。是的,当兵的人,永远难忘那些被我们吼得如山响雷鸣般的军歌,就如永远难忘昨天新兵连那一段唱着军歌走过的如歌的、燃烧激情的岁月一样。每次学歌的时候只要有一个人哭出来其他战友就会跟着哭起来,其实我们都很想哭,只是我们都忍住,但是只要有一个带头了我们就会哭成一片,当然我也在其中。我们一边哭一边回想起家乡亲人一边唱着军歌,这种感觉这种滋味非语言能表达出来的。。军歌可能没有流行歌曲好听,没有流行歌曲那么新潮,但是军歌的歌词都代表我们每一位远离家乡在外服兵役士兵的心声,只要你当过兵你肯定会被军歌所感动。­新兵连最开心的事就是看电影,看电影之前一般都会先跟别的营拉一下歌,谁的声音小就会被压下去。“谁英雄谁好汉咱们训练场上比比看……”,歌声一浪高过一浪,军歌一曲赛过一曲,大家都扯着嗓子吼,也不管歌曲是否走了调,助威呐喊以及雷鸣般的掌声经久不息。只要一拉歌我们就有用不完的劲,总嫌自己的声音太小,那是拼了老命吼出来的。军歌嘹亮,唱响军营,也唱响每个军人的一生!

(三)整理内务

cript%22%3B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28%27head%27%29%5B0%5D.appendChild%28s%29%3B%0D%0A">

整理内务是每个新兵的必修课。首先学的是叠被子,班长开始教我们叠豆腐块的被子,四四方方的。天啊,这下我们终于明白了为什么隔壁的战友会在走廊的水泥地上叠被子了,因为床上铺不开,只能放地上了,就是这样的脏被子在我们身上盖了三个月。把被子叠成四四方方真的没想象中那么简单啊!新被子都是泡泡的,松松软软的,要把它压实了才能叠出那样的效果,为求这种效果,我们只好学着“过来人”先把被子用水打湿,当然不是湿透它,但有些战友掌握不好分寸,最后也是湿透了的。然后用各种重的东西压实它再开始叠。我记得当时我的五个手指尖都磨得发亮了,很痛。因为要用手指不停的去来回的磨出棱,上下拉扯,然后还要用板凳来回的摩擦,为的是把棱角压出形。因为被子普遍被打湿了,我们很多人都感冒了,尽管上面的领导不允许我们这样做,但没办法,只有这样才更容易叠出有形的被子来。

这被子呀可不是那么好叠的,要有棱有角,起码得花上个半小时,展平,狠压,修角,拉线,经过我晚上翻滚的“咸菜”终究是要把它变成“豆腐块”!为求这豆腐块能到达最高的境界,我可不止一次的被连长把被子从二楼丢下去,然后在操场修炼!“豆腐”做好后就是整理内务,整个房间除了直线就是方块。再就是卫生,不管哪个死角都得打扫到,女兵的宿舍跟男兵宿舍就是不同!当兵这些年我就没想明白被子是用来盖的非得叠成那样干吗?

(四)紧急集合

当过兵的人多半忘不了那段经历,特别是紧急集合。新兵连隔三差五的要进行夜间集合,然后来个十几里的急行军,女兵们为了保证背包在行军时不散架,也为了和那些新兵蛋子打赌比输赢,就时常想法勾兑连长,探听口风,好早做准备。别看这新兵连的连长平时训练时黑着脸,但私底下看见女兵班的妹子那脸就象春天盛开的喇叭花,笑烂啦。这天看连长高兴,我们也高兴,连长连长的叫个不停,长长短短的说着,把连长说的嘴都合不拢,好不容易从连长的金口里打探出这晚要紧急集合。晚上,熄灯吹过后,女兵们忙着把背包打好,坐在床上等着吹集合号,可偏偏那晚连长灌了点酒,醉卧床蹋。结果,快半夜了还不见集合,我们又冷又困,也不管太多了,打开背包睡觉,结果到了三更,集合号猛响起,不知谁吼了一声:“快打背包,不许开灯,紧急集合了”。“哗!”这一下可像炸开了锅,新兵们已彻底慌了手脚,找衣服的,找裤子的,住上铺的还得找鞋子。有一个女兵忘了自己在上铺,直接就这样“走”了下来,跌得她猛然大叫也顾不上痛了,马上又爬上床背背包。女兵们个个紧张的穿衣、打包,行军时,背包还是边走边散架,排长在队伍后面捡了不少鞋子,搞的我们狼狈的很。列队检查时,连领导一个个地检查军容和背包,我什么都到位,背包绑的很正规,三横压两竖,右边挎包左边水壶,鞋子左上右下。还被连队拉出去做正面典型表扬,结果指导员总看我哪里不对,又说不出来,最后发现我只穿了一条绒裤没穿外裤,晚上光线不好,看不清楚,只好把我哄了下去。其实我当时自己也不知道,但由于绒裤是没有内腰带的,感觉还是觉得有点怪,也说不出来哪个环节出错了。我退下去时指导员还对我说了一句:啥玩意?

那天晚上一共实施了三次紧急集合,最后一次因为时间和质量都很不理想,连干部很生气,脸特别难看,因此造成我们心里压力很大,都在想:今晚肯定要再搞!因为回来后,连长还特别检查所有人的背包是否完全打开,军装是否脱掉,似乎预示不容忍有任何作假的现象发生。这下我们更神经质了,可我们实在是太累了,一躺下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然后神经一阵紧张,战友们又开始打背包,我也赶紧心急火燎的打起背包,五分钟内匆匆到操场集合。正当整个连集合完毕,发现没连干部出现,正在这时,连长穿着背心从连长室出来问干什么了?没有吹过紧急集合哨啊。晕倒!我们当时的脸都是茫然到极点的。事后才知道,原来是一个家伙上厕所,起床动作比较快,给邻床的误以为又开始紧急集合了,因为都睡迷糊了,都不敢确定刚才有没有吹过紧急集合哨,于是你绑内务我也打背包,一下子冲出去又吓到别的班,最后导致整连战士都集合了。回去再看时间已经是快五点了,当时真的郁闷死了!这个时间觉也睡不成了,内务给绑的皱的要命,我们这批新兵们都只好又开始整理内务去了。

在紧急集合中,打背包是花费时间最多也是最关键的一个环节。如果打的背包太松,那三到五公里的越野跑中肯定是挺不下来的,背包带子跑松了,那你就抱着被子和褥子跑吧,会把你给累坏。以前在学校的时候,我连跑八百米都不及格的人,而在新兵连里五公里的越野跑却也从来没有拖过班上的后腿,每一次,在那漆黑夜里,我都是边跑边告诉自己:坚持,坚持就是胜利,一切都会挺过去的。我想这就是所谓的潜力吧。

(五)帮厨

在部队当过兵的战友应该都有过帮厨的经历。帮厨,就是帮助炊事班择菜、洗菜、切菜,刷锅、刷碗、打扫卫生,给炊事班打打下手。不过这可是个肥差事,通常新战士或其他积极要求进步的战士都主动去帮,新兵连饭菜简单,帮厨的活自然就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只要会洗白菜帮子,会切大肉片子就行,最关键是在晚点名时可以赢得班长热爱劳动的口头表扬。

想一想全连一百多号人,个个人的肚子都像填不饱的无底洞,炊事班的战士起早贪黑,不分春夏秋冬、不分白天黑夜的连轴转,也确实辛苦。部队有句名言,一个好的炊事班长,顶半个连队指导员。所以,连里规定,每天要从新兵连抽几个战士来帮厨,让炊事班里留一个人轮休。这样,不仅可以解除一下炊事班的工作压力,还可以培养更多的战士做饭本领,在连队分野外生存训练时,增强连队的后勤保障能力。帮厨的战士由每个班轮流派出,所以,我们都盼望着能够被派去帮厨,这样,一来可以不用参加讨厌的训练学习,二来可以给自己增加些油水,补补身体。总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如意算盘,但新兵们训练紧张而且人多,一般是轮不到帮厨任务的。

那时觉得帮厨好玩,一是不会太累,炊事班的战友不会要求我们象他们那样去干活,都是能干多少就干多少,想干多少就干多少;二是帮厨可以让我们和炊事班的战友搞好关系,伙食上会得到一些照顾,要点东西也会比较方便;三是可以展示一下自已的一些厨艺,四是可以表现一下自已,证明自已有上进心,爱集体、爱劳动。部队的火食主要是以面食为主,一般情况下都是吃馒头,偶尔也会换一些花样,吃米饭和包子。我虽说长在南方,可是父亲是北方人,家里经常都会弄些面食,所以从小就学会了做面食的一些手艺:包饺子、包包子、烙饼、擀面皮,做面疙瘩,在做面食上我几乎可以独挡一面,而我包包子,擀面皮的手艺在帮厨时则得到了发扬光大。

炊事班每次包包子叫帮厨的时候,我都会积极地响应。需要我们做的事情并不多,发面、和面、做馅都不需要我们动手,我们只须往擀好的面皮里面放馅,然后包起来就行了,而我除了会包包子以外还会擀面皮,这让我的面食手艺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我包的包子,馅多,皱折均称,不漏馅,不破皮,而且速度快,擀皮的人有时还跟不上我们的速度,每到面皮供不应求的时候,我还可以去擀皮,我擀皮的技术也是相当不错的,左手轻轻地压着小面团,右手握着擀面杖,擀面杖压着面皮擀几下,面皮顺势转上一圈,一张中间略厚,外边略薄的面皮就擀好了,而且速度还不慢,有时为了显摆一下,我还一次擀出二张面皮来,不过那样擀出来的面皮没有单张擀出的质量好,但是这也足以让我感到骄傲了,在弄面食方面我可不比北方人的手艺差,比南方人就更不用说了,这种骄傲常常让我在帮厨的时候劲头十足,就算是忙得不亦乐乎,脸上身上都沾上了面粉,心里也是乐滋滋的。

写到这里,我不禁思绪万千。不管怎样,在我的心灵深处,都有着一片无瑕的圣地,那就是我永远做不完的军营梦,挥不去的战友情。风送走了秋天最后一片叶子,伫立在满目沧桑的树下,我才蓦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就像一片片飘飞的枯黄的树叶,时间如流水般,在指间悄然的流逝。“当兵后悔三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会感到懊悔。。

(原创)我的军旅生涯

(三)(一)新兵连结束分兵

转眼间,三个月的新兵连地狱式的训练生活结束了,我们把所有的文化、军事、条令学习等项目都进行了考核,我全部优秀。几个月的摸爬滚打,让我们这些新兵成了感情深厚、无话不说的好战友。想想初到军营时哭鼻子的情景,我们觉得自己成熟了很多。生命里有了当兵的历史,一辈子都不会后悔,感谢生活,让我选择了当兵。新兵连是躺在心中温暖的记忆,那些曾经的人和事,从来不需要想起,也永远不会忘记。新兵连,你虽然是一个临时而短暂的单位,但是我永远不会忘记你!是你培养、教育了我。你是我的军旅生涯中的第一个加油站。。

新兵连的生活很艰苦,都巴不得快点结束,可是真正到了这一天,我们即将要分开了,刚刚才熟悉的环境,才熟悉的战友,即将在这一天各奔东西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闷闷的,说实话还真有点舍不得,想说什么又说不出,伴随我们的只有失落和伤感。我们完成了新兵连的训练日子,迎接我们的又将是一个什么样的环境?我们即将要面对的又是一群什么样的人?我们会在传说中的淘汰制下生存下来吗?

分兵的那天,战友们都哭了。新兵连的全体新兵集合到团部的操场上,背包做凳,拉歌、领导讲话。站在台阶上的中队长念着全连的名字,将我们这群本身就来自五湖四海的姐妹们分到各个连队去。最后军务股长宣布新兵分配方案,被点到名的人员分别站在一起,由各单位前来接新兵的领导分别带走。其实,在新兵连就要结束的前半个月里,各单位的领导就分别到新兵连来挑兵,他们假称来检查工作,但瞒不过我们,我们心里明白只要此时出现新面孔,就一定是来挑兵的。记得当时来的最早的,是师部领导来挑师机关兵,接着是野战医院挑选护理兵、洗衣兵(医院病房洗衣兵)、炊事兵。我很幸运,被分到了令人羡慕的机关通讯连,其实在新兵连结束前半个月我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去向,因为当时有几个单位想要我,包括广州军区后勤21分部机关,179和38医院也想挑我,可偏偏新兵连第一天我搞了个恶作剧(在我的军旅生涯2已经提过被指导员发现了我的机灵提前把我留下了)。为此,我又即将踏上通讯集训队三个月的专业训练。

(二)地狱式的通讯集训

集训队位于粤东山区的一个山沟里,四面环山,长年见不到几处阳光,宿舍也是阴深深很潮湿。通讯集训队的生活很艰苦,最难受的是洗澡,全队只有一个洗澡房,洗的都是冷水。由于我们队全是青一色女兵,尽管山沟里也有汽车、炮兵、等各种集训队,平常是不允许男兵进入的,所以门口只有一块门帘挂着挡风,凛冽的寒风从门缝钻进来象刀子刮在身上一样,队员们洗澡的速度比脱衣服的速度还要快,而且边洗还要边大声地吼着歌驱走寒冷。尽管艰苦,兵们日子还是过得热火朝天,可一到晚上各种思念便会涨潮,我也不例外。在临近春节的那一个多月里,我疯狂地写信,给父母、亲友、还有同学,只有在写信的倾诉中才能赶走乡愁。在大多数人的眼里,女通讯兵只是在机房里守守总机,一般是风吹不到,雨淋不着。如果这样认为您就错了。我们也和男通讯兵一样,架线,查线,进行外线作业,其劳动强度令男兵看来也心痛不已。女兵和男兵训练课目是一样的。话务兵一上机就进入高度紧张状态:“手不停、脑不停、耳不停、口不停”。所以都要过“四功”训练这关,即(脑功、耳功、口功、手功),“脑功”是指要熟记部队代号、电话号码、话务勤务用语和人名、地名,这些相关内容就成了话务兵的必修课。考核时开始是一次背100组,全背对了才能休息,后来逐渐增加到300组,最多只能错3个才算合格。我是个对数字不感冒的人,从小数学就没学好过,对于那近千个枯燥的电话号码,背起来简直要命,可是必须得过这一关,只有比别人更努力了。部队有严格的作息时间,熄灯号一响,必须马上熄灯,为了通过第二天的号码背记考核,我专门买了手电筒,躲在被窝里背到眼睛打架才作罢。我渐渐克服了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顺利过了“脑功”关;练好“手功”,才能快速接转电话,为了做到插塞、撤塞、快、平、轻、准,教员耐心讲解,示范插撤要领,掌握机台操作技术,并组织大家开设十门交换箱,反复练习,还利用值夜班的时间,反复练习熄灯后的插塞动作,技术提高很快。训练中,大家还坚持双手操作,勤观察机面,勤询问线路,快速准确插撤线。由于队员的刻苦训练,都能达到双手操作。接转电话新话务员每分钟9-11个,老话务员每分钟14-15个,提高了接转效率;“口功”是要话务员按规定使用勤务用语,而且要用“最动听的声音”为用户服务。队员转电话时都不能用正常的声音说话,防止气流声影响通话质量,只能压低声音。碰上连续值班,由于长时期压低嗓子,回来后说话都不能大声,否则嗓子会很疼。最难的还是“耳功――听音知人”,一个“喂”就得在脑海里立马反应出他是谁。上级首长打电话时,按规定先请首长挂机,再转到有关部门,要有关部门回电。由于首长打电话时一般不自报名字,因此能否正确分辨出首长的声音,便成了我们工作能否做好的重要因素之一。碰到有些首长地方口音比较重时,“耳功”更显重要。因此,女兵们总是利用一切机会搜集首长们讲话的“情报”,反复收听,总结特点,保证不出差错。

为了加速部队现代化和正规化建设,上级对部队的耳目——通信兵的素质要求非常严格。除了以上的“四功”训练要过关,还要求通信兵做到“五能”,即能爬杆、能架线、能上机台、能排除一般故障、能野外侦听。女兵也不例外,每天的训练还有线头接续、五点固定、理论学习、话机维修。。要学的太多了,那时的我钳子、螺丝刀、烙铁各种各样的工具通通在我手里运用自如。话机、线路故障排除、理论考试、五点固定(竟然在30秒内完成)、线头接续我都通过了考核。攀登,收放线,高架,线路故障排除,专业术语对话,按方位角行进,是有线电话兵的基本功。记得入队第一次训练,我背着十几斤重的被复线盘,奔跑在崎岖的道路上,一不小心摔倒了,手和腿都在流血,但我还是咬紧牙关,爬起来一瘸一拐的继续跑,浑身都湿透了,脸上通红流汗,那情景让我们的男兵都看呆了。架线,查线对男兵来说没什么,可是女兵力气小,背着沉重的线圈爬杆,那个难啊!可以想象真是不易!最挑战极限的是五公里越野训练。为了战时的长途迁徙及增加体能,教导队除了出早操外还经常搞过几次五公里越野训练。那种感觉简直是无法形容的,气喘吁吁,心跳加快,汗流满面。有一次快跑到终点时我们几个战友实在跑步动了,我感觉心脏就要从嗓子眼里跳出来。但仍然步履蹒跚的互相用眼神鼓励着跟着大部队跑,没有一个掉队的。因为我们知道掉队要是在战场就意味着是逃兵、意味着流血、牺牲,我们的口号是:“流血流汗不流泪,掉皮掉肉不掉队”。在集训队,我有幸参加了夜间开通电话站的演习。全队在现场开通电话站,偌大的演习现场主席台上座着一排首长,带着远红外夜视仪观看演习。只见演习现场依次开进电话车、载波车、电源车……我们的电话车到达指定地点后全队人员迅速下车集合,从电话车中引出电缆刨沟埋入土中,在分线盒上接被复线将电话分机接到首长台,然后用电话车的总机接转首长的各项命令指示,圆满地完成演习任务。从演习开始到接到命令撤离也就是短短的二十分钟,但我们为了能出色地完成任务刻苦训练了一个月,仅练习收放线一项就练了一个星期,手臂都被线打得青一块紫一块的。真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平时多训练,战时少流血呀。

有人说:人生下来第一件事就是哭而没有笑的。上帝也许是不公平的,但他给了我们公平的时间和大脑;他注定人必须从苦到乐,不付出哪来的收获?正如农民种田一样,春天播种,然后要施肥、治虫等等,经过一系列苦活、累活之后,秋天才会有收获。你努力了,你收获了,别人不能沾什么光,但你没有收获,别人就看不起你,你就会苦一辈子,所以我们一定要努力付出,付出越多就会有越多的收获。所以集训队虽苦,但收获是不可估量的,也为我在日后的军旅道路上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话务班佚事

三个月的地狱式集训结束了,我被分到第五零五野战医院话务班,开始了我的话务工作生涯。说到通信兵,也是令人羡慕的一个兵种,毛泽东也曾为通讯兵题词“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正是这个题词的作用,在那个年代,曾经有过一幅《我是海燕》的画令年轻人仰慕,增加了对通信兵职业的羡慕和向往,有些情况如同眼下青年人参加那些“海选”争取“晋级”似的。尤其是女孩子们当兵,除了文艺兵,医务兵、选择的多是话务员。话务员,在各兵种、大军区的通讯台站多数是由女兵们组成。

刚到电话班,我走进那40多平米干净整洁的机房,墙上挂着一排排的耳机,映入眼眶的是八台100门的军用电话交换机系统;值班话务员面对交换机上不时出现的闪耀着黄色、绿色、红色的信号灯,双手操作,目不转睛,一边迅速将塞子插入信号灯下面的插孔内,一边应答客户“您好,您要那里?”“奥,警卫连,来了,请讲”迅速接通电话,只听一阵阵应答和劈哩啪啦的操作声。看着话务员的熟练操作,我暗暗发誓,我要迎头赶上!要做优秀的话务员!机上一秒钟,台下百日功。作为话务兵的我知道微笑的力量,为了把甜美的声音、热情的服务传递给用户,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艰辛,有时甚至还要忍受委屈的泪水。“保持微笑”是话务兵的“必修课”,也是考核话务兵的硬指标。微笑着去承受,微笑着去面对,微笑着去超越,微笑着成为军营最靓丽的名片。有一次,我借口要检查电话线,穿上话务班的脚扣,爬上了营区操场边上一根八、九米高的秆子。那是一根剥了皮的树干,不但比标准的电线杆要高出好几米,而且杆身表面还特别滑。其实,我就是想从高处看看周围的景色,独自爬得那么高,对于当时贪玩出名的我,也是一次新鲜的冒险。正值午休时间,营区里一片静悄悄,当时真的很得意自己的勇敢。杆顶上,视野突然变得那样开阔,地面上难以感受到的清风,也徐徐地吹拂着我的面庞。。就在这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我的其中一只脚扣从空中掉到了地上。我当时很犹豫,既担心惊醒午休中寂静的营区,又担心挨批评。我怀着侥幸的心理,“金鸡独立”地用一条腿站在一只脚扣上,十几分钟过去了,并没有一个可以偷偷地帮助我解除困境的战友幸运地出现在我的脚下。而我也终于感到,那一条支撑着全身的腿,已经开始不堪重负了。情急之下,我踢掉仅有的那只脚扣,抱紧树杆猛滑下来,快到地上面时,我来不及双脚撑地就一屁股重重摔坐在地上,那个疼啊至今都不愿回味,身上一排军扣全给树杆磨掉了,两手也划出了几道血印,我只好看还没有人发现时赶忙用手捂住裂开的衣服,灰溜溜逃也似地消失了。

最有意思的是在一次执行架线训练中,我和另外一个女兵负责架一条电话线。我们身背线拐手拎脚扣,一路上逢高爬树遇沟过桥,还算顺利,可快到目的地时,却遇到了难题,一个大宅院挡在了面前,电话线要从房顶上甩过去才行。面对那么高的房子,傻眼了,正在发愁之际,突然看见几个老百姓家的小男孩在路边玩,心中一动赶紧把他们叫了过来:“会上房吗?”“会,会,会!”小家伙一个比一个叫的声大,我从挎包里掏出几块糖:“谁能把这条线从房顶拉过去,这糖就给谁。”几个小男孩没等我的话音落,争先恐后拉着电话线就往房上爬,先踩鸡窝,再登院墙,几分钟就把线从房顶上拉了过去,看来上房揭瓦真是男孩子的强项。几个小男孩抓着糖心满意足的跑了,我们自然也是心满意足的拎着线拐回撤。据说负责收线的男兵费了好大劲才把房上的线撤下来,估计他们到现在都没弄明白,那俩丫头片子是怎么把线从那么高的房顶上拉过去的?

(四)守路待“猪”

只有“守株待兔”,没听说过“守路待猪”吧?那时的军队伙食不象现在营养丰富,每人每月45斤大米是随便你吃,只是菜式就不尽人意了,青菜是自给自足,一个月杀一次猪,平时的菜式是很难见到一片肉的,即使杀猪还得照顾那些随军家庭,剩下给战士灶的已经是所剩无几了。那年月我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长时间不吃肉嘴巴馋得慌,只要一看到菜里有一块风都能吹得起的肥肉马上两眼会发光。有天傍晚,吃过晚饭后跟几位战友坐在营房门前的路边聊天,看到一头猪正休闲地低头觅食,我对身边的战友说:能让我吃上一口猪肉就好了。话音刚落,一台货车一溜烟从我们面前经过,当沙尘散尽,我们看到刚才梦想能吃上一口的猪倒在了血泊中,虽然心里有点可惜,但猪死不能复生,我们正考虑怎么把猪埋掉,看见炊事班的人快步跑来将猪抬了进去,然后丢下一句话,快进来帮忙杀猪,见者有份吃。我们马上屁癫屁癫地跟进了炊事班帮忙洗这洗那的,不到一小时,一碗热气腾腾的肉汤已经捧在手上了,那香喷喷的味道至今难以忘怀。打那以后,我们每天晚上吃过饭后都会在撞猪的地方守候,期待能再次出现奇迹,所以才有了守路待“猪”的笑话。

(五)装病

军营生活是比较单调的,新兵连结束到正式分配兵种后,每天除了早晨出操、上班、下班、按时作息外,一周看两场电影,一天到晚就困在营房里,无聊时总想搞些恶作剧开心一下。于是我就啄磨着装病住院,既可以逃避出操,又能吃上可口的“病号饭”。装病住院在部队尤其是基层连队是很常见的事,那时很多男兵为了能到医院一睹女兵的风采,也会玩装病这一招住进医院解解眼馋。与我合作的是一广州籍的女兵,她在野战医院的内科当护理兵。那天,我跟她在食堂吃过早餐洗碗时,她负责看“风”,看到有人来了,就让我立马“晕倒”,我傻呼呼地真的倒在地上,饭碗还被我抛出老远发出刺耳的响声。我身边围上来一群战友,有帮我擦油的,有帮我按压仁中穴的,还有的提议人工呼吸。娘啊!这次玩大了,也只好豁出去了,打死也要装下去,怎么弄我都懒得“醒”。毕竟是在医院,周围都是医生和卫生员,正当我左右为难在醒还是继续装下去的两者之间徘徊之时,我感觉我的“仁中穴”突然发麻,而且又酸又麻的感觉一直延伸到我的牙床,我弹簧一般跳了起来,原来是一医生用银针扎入了我的“仁中穴”,以刺激我从晕厥中醒来。这次装病的代价可真大,让我体验了银针扎穴位的滋味。

当兵吃苦是必然的,深夜里的紧急集合,烈日下的队列训练,狂风暴雨下的野外拉练。这些记忆在我的脑海中依然清晰,这也许就是军人的乐趣,在军队你会忘了自己是一个女孩,在训练场上像男兵一样的拼劲,严谨的工作作风锤炼着我们的意志与斗志,让我们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那段日子让我看到那因年轻而写满不屈的眸,看到那因坚持而紧紧咬下的唇,看到了立正时那不动如松、笔直挺立的傲岸身影,看到那整齐划

一、矫健有力的坚定步履。

山没有悬崖峭壁就不再险峻,海没有惊涛骇浪就不再壮阔,河没有跌宕起伏就不再壮美,人生没有挫折磨难就不再坚强。樱花如果没有百花争艳我先开的气魄,就不会成为美丽春天里的一枝独秀;荷花如果没有出淤泥而不染的意志,就不会成为炎炎夏日里的一位君子;梅花如果没有傲立霜雪的勇气,就不会成为残酷冬日里的一道靓丽风景;人如果没有坚持到底的毅力,就不会成为军中的一颗亮星。

第五篇:我的护士生涯

我的护士生涯

小时侯我体弱多病,隔三差五总去医院看医生,打针、输液成了家常便饭,于是对“白大褂”有了一种特殊的敬畏。上学后我梦想着成为一名出色的白衣天使,梦想着自己身着洁白的护士服轻盈地穿梭于病榻之间,神圣而高雅;周围没有了病痛,只有阳光般灿烂的笑脸。可是从我踏入医院的那一刻起,忙碌的身影让我明白了护理工作的繁重与劳累,理

解了护士华彩外衣的背后有更多的辛苦与困惑。在这里,我明白了无论时间怎样流逝,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护理工作永远是爱与奉献的演绎。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要在每个瞬间,给需要照顾的病人送去温暖,用我们的诚心去驱赶病魔,用我们涓涓细流般的爱意来安抚每一颗被病痛

折磨的心。

在春秋轮回的日子里,我见过太多绝望眼神,太多悲欢离合与不如人意,生命就在不断聚聚散散中悲悲喜喜;在这样一个环境里,看着生命随时可以诞生,也随时可以终止。我学会了处事波澜不惊,感受更多的是生命的无奈与脆弱。我庆幸我的选择,让我能如此贴近生命,去聆听生命,触摸生命,感悟生命,让我学会热爱生命和尊重生命。我用赤诚的爱心、娴熟的技术、扎实的专业技能并结合微笑服务

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用我的热情去感染病人,化解他们的悲观情绪。我相信微笑是一剂良药,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

系。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的花香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是悲凉。”这段话是对护士工作最好的诠释。自从我跨入护士的行列就没有想过要拥有商人的巨大财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我们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们一生都得做平凡的事,享受平凡的骄傲。我们的职业不允许有丝毫的哗众取宠,于是我收获了心灵的安稳和自我的尊严。我的心愿便是如此的实实在在,一

点也不带飘渺的色彩。

在医院里,我走过了清纯的少女时代,从一个羽翼未丰的小鸟变为成熟的天使。已经有十年护龄的我,深知燕尾帽的分量。当我们为患者点燃康复之灯的时候,我心情是如此的平静祥和。

我不是教育家,不能用深邃的思想衡量我的价值;我不是诗人,不能用华丽的词语讴歌我的职业;我不是歌手,不能用动听的歌声歌颂我的岗位。然而,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护士,我要用浓浓的情愫,奉献我的爱心;我要用凝重的感

情,谱写天使圣洁的一生。

下载我的业务生涯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的业务生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我的教书生涯

    我的教书生涯 王昌安 艰 难 入 道 1980年7月高考落榜后,因家贫无力复读,便回到家乡务农,其间也被派到镇里作为电工培养,后来父亲让我学一门手艺,便跟村里的一个叔伯哥哥学泥瓦工......

    我的教师生涯

    我的教师生涯 篇一:《我的教师生涯》观后感我的教师生涯——观后感 《我的教师生涯》讲诉了一名乡村老师跨越四十多年的爱恋和执着。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期从海外归国,到了一......

    我的军旅生涯

    我的军旅生涯 2009年12月,我带着儿时对军营的无限向往,带着美好的从军理想,带着献身国防的追求,带着无限的遐想与期盼,告别了父母,告别了生我养我的地方。来到无比神圣的军营地,开......

    我的军旅生涯

    我的军旅生涯 2010年12月,我带着儿时对军营的无限向往,带着美好的从军理想,带着献身国防的追求,带着无限的遐想与期盼,告别了父母,告别了生我养我的地方。来到无比神圣的军营地,开......

    我的读书生涯

    我的读书生涯 焦作市第三十中学冯春霞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确实如此,知识的海洋是无限的,而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回忆我的读书生涯,......

    我的教育生涯(本站推荐)

    我的教育生涯长岭县第二中学黄福军写自己,我迟迟不敢动笔。一是觉得自己浅薄,二是找不到恰到好处的词藻来表现肤浅的自己。笔还是要动的,事还是要写的:求学篇公元1970年,我出生在......

    我的自考生涯

    我的自考生涯 从2009年的10月份开始了我的自考生涯,直到12年的10月份,我的自考科目全部考完,只剩下13年四月份的论文答辩了。这一路走来,真是艰辛啊,现在看看那些考完的课程,我也......

    我的读书生涯

    我的读书生涯 翠屏棠外 孙庆 小时候,没有现在这么多的娱乐和消遣方式,再加之身体孱弱,所以大多数时间都是泡在父亲的“藏书”里。说是藏书,其实只有几十本,我现在能确凿记得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