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审查报告
关于《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审查报告
—— 2008年12月26日在浦东新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上
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副主任胡兴义
主任、各位副主任、各位委员:
浦东新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听取了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受区政府委托所做的《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财经工委对该报告进行了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按照全市“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的部署,浦东新区对《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进行了中期评估。截至2008年6月底,《规划纲要》所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总体进展情况良好,《规划纲要》指标体系42项主要指标中,超目标或控制在目标要求内的为12项,占指标总数的28.5%;预计将在“十一五”期末顺利达标的为27项,占指标总数的64.3%;超过规划控制目标的为1项,占指标总数的2.4%;因统计口径变化需调整规划目标的指标为2项,占指标总数的4.8%。
评估报告对《规划纲要》提出的调整建议是:将第三部分第二点“功能定位”中关于“一个作用三个区”的表述相应调整为“两个作用”;
将2010年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目标调整为55%左右;将2010年地方财政收入目标调整为300亿元以上;将“十一五”期间区属万元生产总值能耗目标调整为下降20%;将2010年商品销售总额目标调整为6000亿元以上。财经工委认为,报告提出的调整建议符合浦东实际情况,是可行的,建议常委会予以通过。
二、为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财经工委提出以下意见
(一)继续深化综合配套改革。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努力解决制约浦东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转型升级的瓶颈问题,优化和完善资源配置、政策扶持、人才引进、配套环境等方面的措施,着力打造促进浦东发展的新优势。要进一步完善改革的推进机制,加快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步伐,尤其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十一五”中期评估中发现的突出问题,确保“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全面完成。
(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要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变压力为动力,充分发挥浦东的综合优势和世博会的带动作用,加大引进大项目、大企业的工作力度,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后劲;在积极推进金融、航运中心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贸易中心建设,进一步发挥外高桥保税区的国际贸易功能;积极扶持软件、文化创意、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新兴行业的发展,进一步提升第三产业在新区经济发展中的比重;积极推动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研发,提升创新产业能级,加快科技产业化步伐,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发动机”作用;进一步优化投资结构加强投资管理,提高产业类、社会功能
类功能性项目的投资比重,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的监管机制;全力抓好区属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积极推进资源能源循环利用,进一步培育全社会资源循环利用的意识和氛围。
(三)重点加强民生工作。加大促进就业的工作力度,完善就业责任体系建设、技能培训、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具体措施;加快住房保障体系改革的政策研究和配套房源建设,扩大廉租住房受益面,加快推进经济适用房试点工作;优化社会资源配置,着力促进教育、卫生、文化事业的均衡化发展;建立和完善农民收入增长的长效机制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农民收入和社会保障水平,加大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工作推进力度;进一步落实公交优先的交通发展战略,突出公交行业的公益性,为群众出行提供便利;积极实施第三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高度重视部分区域水质达标率偏低的问题,不断消除环境隐患;进一步理顺和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有效解决群众反映较强烈的乱倒渣土、乱设摊、违章搭建等城市管理顽症。
以上报告,请予审议。
第二篇: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
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初审报告 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 市人大常委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有关规定,为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对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进行审议监督,财经工委积极向省人大财经委和兄弟市人大常委会财经工委学习,自8月下旬开始,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占志妙带领下,开展了系列调研活动。9月4日,召开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和市发改委等17个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各部门关于实施丽水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情况汇报,分析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研究提出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意见、建议。之后,到松阳、景宁等县视察了省、市重点项目,听取了县政府关于省市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汇报,并与县人大常委会有关人员、县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人、部分市人大代表进行了座谈。在此基础上,调研组召开专门会议,对市政府的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中期评估报告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形成初审报告。现将初审情况报告如下:
一、丽水市“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基本评价
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积极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和“三市并举”战略,围绕《丽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2006—2010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从初审情况看,《规划纲要》实施情况总体良好。
(一目标完成进度总体较好。“十一五”以来,《规划纲要》确定的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完成进度总体较好,大多数指标符合进度要求,有些指标已经达到。截至2008年6月底,《规划纲要》确定的全市27项主要指标中,有23
项指标完成情况好,符合进度要求,其中,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2008年上半年分别为36.5亿元、20.7亿元,预计全年分别为65亿元、38亿元,可提前两年达到《规划纲要》确定的60亿元和35亿元目标;初升高比例、城镇登记失业率、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体育场地人均占有面积、耕地保有量、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地表水监测断面满足Ⅰ~Ⅲ类水质标准的比例等8项指标目前已达到规划目标;GDP总量、人均GDP、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等7项指标完成规划目标的60%以上,预计到“十一五”期末能超额完成;三次产业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城市化水平、每千人医院床位数、有线电视乡镇联网率等6项指标完成情况符合进度要求,预计到“十一五”期末能实现规划目标。丽水市区的12项指标中,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城镇登记失业率等3项指标目前已达到规划目标;GDP总量、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工业总产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总额、三次产业比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等8项指标完成情况符合进度要求,而前5项指标预计到“十一五”期末能超额完成。
(二重点工作进展顺利。一是区域空间布局更趋优化。进一步明确了“一心三带多点”的空间布局,丽水市区城市化水平达到65%,初步形成以市区为核心、县城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的区域城镇体系。丽缙青产业带工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日益明显,龙丽产业带增强了农业整体竞争力,丽龙产业带使我市成为华东地区著名的优质蔬菜和食用菌生产基地。二是新农村建设迈出新步伐。“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深入实施,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全面启动,“农民异地转移工程”大力推进,全市共建成157个移民安置点,迁移贫困农户15179户、57661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效果明显。乡村康庄工程、千万农民饮用水、万里清水河道、百万农民培训、低收入农户增收等工程进展顺利,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三是重点项目建设全力推进。投资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点,前期各类重点项目完成和落实情况较好。“一纵三横"高速公路建成通车里程完成目标70%,一绕二线六通道已建成约50%,农村公路改造完成48.7%。能源保障工程、城市基础设施、社会发展项目、信息产业工程、生态建设工程建设投入力度大,措施有力,效果明显。四是开放型经济取得新进展。外贸进出口实现快速增长,利用外资的规模和质量同步提升,对外经济合作进一步增强。五是社会事业不断进步。科技实力持续增强,教育事业加快发展,绿谷文化建设有序推进,卫生、体育事业发展顺利,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六是生态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生态林业建设得到加强,生态环境保持全省领先。农村环境整治成效大,“五整治一提高”覆盖率达到20%。积极开展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工作,强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循环经济试点项目“1030工程”全面展开,节能减排工作得到加强。七是民生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明显进步,失业率不断下降。各类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保障水平不断提高。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社会治安进一步好转。八是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完善,要素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城乡配套改革成效显著。积极推进“华侨要素回流工程”、“山海协作工程”等,区域合作不断拓展。
(三发展效益逐渐显现。《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半以来,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效益日益显现。一是科学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十一五”规划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编制完成的,自实施以来,尤其在市委提出“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总战略后,全市上下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二是经济规模继续壮大。“十一五”以来,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协调较快增长,经济总量继续扩大,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为433.94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7133元,年均增速分别为14.8%和14.3%;2008年上半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14.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0.2%。三是社会发展环境明显改善。各类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成绩,区域软实力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资源环境代价有所降低,发展空间布局继续优化。四是协调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城乡统筹发展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增强,区域交流与合作进一步加强,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人口与经济社会资
源环境基本实现协调发展。五是政府履职能力进一步增强。全面贯彻监督法,接
受人大监督的自觉性增强,坚持依法行政,创新政府管理,法制型、服务型、廉洁型政府逐步建立,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二、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中期评估的情况来看,尽管各级各部门付出了艰辛努力,但规划实施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下,存在土地、资金要素制约,节能减排任务重、形势严峻等共性问题;另一方面,由于丽水属于欠发达地区,面临经济发展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双重压力,致使存在一些个性问题。主要问题有以下方面:(一少数指标如期完成存在难度。《规划纲要》的27项指标中,属约束性指标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未达标,2007年底为6.38‰,距离2010年6‰目标存
排放量等3项约束性指标没有达在一定差距。单位GDP能耗、COD排放量、SO 2 到进度要求,预计到“十一五”期末达标难度较大。2006年、2007年,我市单位GDP能耗累计削减4.58%,与规划目标累计削减20%存在很大差距。经国家环
保部初核,截止2008年6月底,全市COD排放量比2005年累计削减6.36%,SO 2排放量累计削减0.15%,距离“十一五”确定的分别累计削减15.1%、15%的目标尚有很大差距。今后两年半时间,全市COD排放量共须净削减3142.2吨(按2008年上半年GDP增长率测算,两年半共有增量3076.9吨以上,合计应削减6219.1共须净削减2709.4吨(以2008上半年煤增幅测算,两年半共有增量
吨,SO 5053.1吨以上,合计应削减7762.5吨,减排形势非常严峻。
(二投资增速放缓趋势明显。前两年半时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566.19亿元,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的56.6%。投资成为我市现阶段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但比较前两年半的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我们能够看出,我市投资增速放缓的趋势明显, 投资后劲不足。2006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222.17亿元,增速12.1%;2007年完成投资237.26亿元,增速6.8%,比2006年回落5.3个百分点;2008年上半年完成投资106.76亿元,同比增长7.4%,比全
国水平低18.9个百分点。一方面,是土地、资金等要素,严重制约了投资增长的速度;房地产业投资持续回落,对投资稳定增长影响较大。另一方面,我市后续项目储备不足,尤其是缺少国家、省重点项目支撑,使全市投资增长后劲严重不足。之前,我市经济快速增长,主要靠投资速增快予以拉动;如今,投资增速开始放缓,必将对今后全市经济快速发展产生重大影响。调研中,有关县政府及部门对此问题反映强烈。
(三加快工业发展难度增大。一是保持工业高速增长难度加大。我市工业仍处在刚刚迈入工业化中期门槛,工业总量偏小,占全省工业的比例相当低,这就决定我市工业发展还必须努力保持目前高速增长的态势,千方百计做大工业经济总量。但在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紧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更加严格,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的背景下,企业经营成本上升,经济效益下降,经营难度加大,企业家信心指数下跌,要保持工业高速增长的态势难度加大。二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步履维艰。目前,我市工业重型化、污染重特点明显,节能减排压力大,科技含量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必须以科技为支撑,但我市科技发展滞后,科研人才和高级技工匮乏,企业创新能力弱。2007年,全市科技综合实力居全省11个市的第10位,科技进步水平居全省末位;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9%(丽水市科技发展“十一五”规划提出到2010年由2005年的7.2%提高到12%,目前差距较大;全市规模工业新产品产值率仅为4.3%,比上年同期下降2.1%。从引进
层面看,目前我市主要是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要引进高新技术企业难度相当大。
(四横向比经济发展速度相对缓慢。从纵向比,我市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从横向比,我市经济发展速度显得相对缓慢,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等多个指标增速均慢于全省平均水平。与同属欠发达地区的衢州市相比,我市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较为明显。2006年、2007年,衢州市GDP总量比我市分别高出32.0亿元和44.6 亿元,增速分别高出 2.3 和 0.6 个百分点。从三产比重来看,虽然近年来两市第 二产业比重都得到较大幅度上升,但衢州市二产比重值比我市高(2006 年、2007 年分别高出 3.2 和 6.5 个百分点),说明衢州工业发展比我市快。在全社会固定 资产投资方面,衢州市增速快尤为突出,2006 年、2007 年和 2008 年上半年,分 别比我市高出 4.8%、9.1%和 16.6%,且年均投资规模超出我市 50 亿元以上。
三、推进规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的几点建议 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与“十一五”规划制定时相比已发生较大变化,我市 “十一五” 规划实施后期工作难度将会加大,任务也将显得更为艰巨。今后两年,全市各级政府和部门必须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 实施省委、市委“两创”总战略和“三市并举”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经济转型升级,推进“十一五”规划继续顺利实施,保证规 划各项目标如期完成。
(一)落实有效措施,力争完成各项指标。市政府要加强组织协调,促进规 划纲要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规划实施牵头部门要督促各参与单位加大各自承 担的规划任务的实施力度,加强目标责任制考核,严格奖惩,确保《规划纲 要》各项目标任务得到有力执行。各地各部门要增强大局观念,加强配合,上下 联动,切实形成合力,优化实施环境,推动规划纲要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针对 完成难度较大的 4 项约束性指标,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准问题存在的症结,想方 设法,攻坚克难,落实有效措施予以解决。要加强人口与计生工作,强化流动人 口计划生育监督管理,努力将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指标内。加大节能减排宣传 力度,增强全民能源忧患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开展全民节能减排行动。尽快建 立与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的经
济结构体系和产业布局,以总量控制为目标,健全 和完善节能减排责任落实和目标考核机制,加大重点行业、重点领域、重点企业 的节能减排力度,加大落后产能的淘汰力度,严肃处理污染重又拒不治理的企业。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大力推广清洁生产,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把好市 场准入关,严格执行强制性能效标准,实行建设项目投资节能评估制度。以规划
环评为基础,将环评由建设项目层次延伸到规划层次,从决策源头控制、减轻环 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格执行环评制度,控制“两高一低”行业增长,着力推行 有利于低投入、高产出、少排污、可循环的环境政策和体制机制,力争节能减排 3 项指标到期末能够达标。
(二)谋划项目与破解要素制约并举,切实推进项目建设。坚持将投资作 为加快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切实做好项目谋划和建设,着力提高投资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一要积极破解要素制约,落实好“十一五”规划期间的重点项目建 设。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原则,加大土地整理、开发、复垦力度,加快水阁开 发区东扩,努力拓展空间增量。积极盘活土地资源存量,提高投资密度和土 地利用率,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大土地征迁政策处理力度,有效解决 项目落地难问题,确保项目无障碍施工。利用资产置换、经营权转让等市场化 运作模式,吸引社会各类资金投资重点项目。做好银企洽谈会、推进建设领域投 融资平台的资源整合,争取银行信贷加大对丽水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认真研究 上级政策,争取有更多国债资金和补助资金对我市项目建设的支持。二要积极谋 划大项目,增强项目支撑力。针对省政府提出的 “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 “三 和 个千亿” 工程,抓紧做好对接工作,认真研究省政府在投资和扶持方面的新取向、新要求,编制好有关投资大项目,使我市有更多项目列为国家、省重点项目,获 得上级更多支持。围绕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重 点领域,积极谋划大项目。根据基础设施成网配套、提升水平的要求,加强县(市、区)投资项目规划工作协调,挖掘、整合县域之间交通、电力网络等配套建设项 目。立足培育壮大产业,提升产业层次,积极谋划工业、旅游、商贸等产业类项 目,增强产业投资。三要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做实项目库储备。针对国家、省重点项目规范化要求高,要在做好项目前期工作上下功夫,将项目前期工作做 早、做深、做到位,切实做好、做实项目储备库,增强投资后
劲。
(三)力保高速增长与结构优化升级并重,加快发展工业。积极营造浓厚 的工业发展氛围。坚持“工业强市”战略不动摇,加快发展工业,优化税源结构。
各级政府及部门要真心实意支持、关心、服务工业,简化工业项目核准、备案制 程序和手续,缓征或减免行政事业项目收费。深入企业一线,与企业主共商发展 对策,为企业排忧解难。要切实从破解土地、资金、能源等要素制约入手,采取 有效政策措施,强化协调落实,为加快工业发展创造条件。牢牢抓住发达地区产 业转移机遇,加大选商引资工作力度,承接更多企业在我市落户,力保来之不易 的工业快速增长态势。同时,面对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充满激烈竞争的市场,必 须坚持集聚集约发展,在加快发展中提升工业经济质量。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 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资源加工型产业必须走精深加工的路子,延长 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 低端产品加工型企业要借智搞研发,加大技改力度,提高产品档次;有一定科技基础的企业,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形成自主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有条件的区域,要在选商 引资中引进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能耗低、污染少、效益好的高新技术企业。鼓励企业进行重组、兼并、嫁接,做大做强企业。加大职工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提高企业职工素质,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人才支撑。
(四)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发展生态经济。认真落实《丽水市生态 文明建设纲要(2008—2020)》,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经济发展质量。一要努力优化生态环境。落实好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和《金衢丽地区生产力布局 与产业带发展规划》,合理指导资源开发和产业布局。强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着力增强生态服务功能。实施 “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加快环境基础设施 建设,推进农村环境“五整治一提高”。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大生态乡镇、生态村建设力度,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切实做好市区 旧城、内河和道路“三大改造”,以“六城联创”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生态文明 城市建设。二要积极发展生态经济。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扶持力度,促进我市科技 进步水平在全省位次前移目标的实现,增强科技对三次产业、生态经济发展的支 撑力度。积极探索适合区域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要求的生态农业模式,大力发展 效益型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力争使我市成为长三角地区重要的绿色农产品基
地,不断提高农民收入。用循环经济理念指导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突出走新型工 业化道路,合理布局生产力,建立起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生态环保型工业体 系。坚持以旅游业带动现代服务业,打响“山水古文明,丽水好风光”旅游品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打造长三角地区生态文化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三要大力 弘扬生态文化。引导公众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导向,培育绿 色消费模式,引导和规范生产消费行为。不断深化绿谷文化建设和民间艺术之乡 建设,逐步构建独具魅力的区域文化风格。积极引导和推动文化与传统产业的融 合,大力发展产业文化、企业文化、品牌文化,提升丽水经济发展的文化内涵,促进全面建设生态文明。
(五)着力改善民生,积极构建和谐社会。要按照“全面建设惠及全市人民 的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统筹城乡、区域民生事业协调发展。继续开展教育创强 工作,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学前教育,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促进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提高卫生事业费占同级财政支出比例,加强公共卫生机 构、人才建设,全面落实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着力提高千人医生数,提高医务人 员素质,积极办好各项卫生事业。完善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 保障体系,探索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使城乡低收入群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突出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政策,在既有权限下 推动分配体制改革,建立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创造条件让更 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合理调控房地产市场,防范和化解各类风险,强化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积极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
第三篇:景宁畲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提纲
景宁畲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中期评估报告提纲
一、前言
(一)评估背景
(二)评估目的和意义
(三)评估方法和过程
二、《纲要》总体进度及实施效果评价
(一)对照《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对整体实施进度评估。
(二)评估近三年政府履行职能、落实《纲要》要求的情况。
(三)概况总结《纲要》实施的主要成效。
(四)对2010年完成情况进行评估和预测。
(五)按“三大目标”要求,分析与全省、全市、120个自治县和26个欠发达县(市、区)的发展水平差距,以及与基本小康目标之间的对比。
三、《纲要》主要指标完成情况评估
围绕《纲要》提出的可量化分析的主要经济社会发展指标,重点分析约束性指标的完成情况,并判断在规划期末实现《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的可能性。
——经济发展类:包括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自营出口等指标。
——经济结构类:包括三次产业结构、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服务业从业人员、城镇化率等指标。
——人口资源环境类:包括常住人口、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中普及率(初升高比例)、单位GDP综合能耗累计降低、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森林覆盖率等指标。
——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类:城镇企业养老参保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五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
四、《纲要》主要任务完成情况评估
对照《纲要》提出的主要任务,分析任务落实情况。
(一)城乡建设。重点评估区域布局调整、县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实施情况。
(二)产业发展。主要评估工业扩量提质、服务业培育、高效生态农业引导情况。
(三)基础设施。重点评估“两网络两平台”的实施进度和绩效。
(四)生态建设。评估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建设、节能减排落实情况。
(五)公共服务。重点评估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程。
(六)“和谐景宁”建设。主要评估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管理、人口与计划生育、公共安全、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任务的落实情况。
五、《纲要》主要措施落实情况
围绕政府职能转变,对《纲要》实施以来的各项改革事业推进情况、相关政策贯彻落实以及体制机制建设等各项保障措施的成效进行评估。
(一)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三)事业单位改革进展。
(四)公共财政体制改革。
(五)农村综合改革。
六、重大项目实施情况
(一)实施项目
对列入《纲要》的18个重大实施项目进展情况、实施绩效、存在问题进行分析,预测重大
项目完成情况。
(二)争取实施项目
对列入《纲要》的15个重大争取实施项目的开工情况、前期进展情况进行分析评估。
七、《纲要》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一)现状问题分析
一是分析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比如后期投资储备不足、产业培育困难重重等;二是分析规划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比如规划实施的刚性不够、约束性指标的调控手段有待加强等。
(二)今后发展环境影响分析
对“十一五”后期的发展环境、发展趋势作出分析。比如极端气候增多、不可再生资源价格不断上涨等发展环境的变化,统筹区域发展进程加快、省委省政府五年专项扶持政策出台等政策因素,分析上述环境变化对我县《纲要》实施的影响。
八、推进规划实施的建议
根据发展环境变化、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的预期,提出需调整的指标、任务、项目,提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建议措施及完善规划体制的意见和建议。
第四篇:关于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说明
关于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
估报告的说明
湖州市人民政府 2008年10月27日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根据市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安排,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就《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以下简称《纲要》)作如下说明。
一、关于《纲要》中期评估的主要工作
规划评估是规划实施的重要手段,是从机制上保障规划目标、任务和相关工作落实的有力举措。市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批准湖州市“十一五”规划《纲要》以来,为加强规划落实,及时掌握进展成效及存在的问题,我们建立了规划实施评估制度,并对2006年实施进展情况进行了评估。今年以来,根据国家相关部署和市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的要求,专题研究,认真组织开展了“十一五”规划中期评估工作,对“十一五”规划前两年半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分析评估。
各县区、各部门认真按照要求,组织对本地区、本领域“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今年8月中旬陆续完成了评估报告。在中期评估实施过程中,市人大财经委加强督导,围绕工业生产力布局、服务业发展、环境保护、劳动和社会保障等重要专题,先后多次组织力量进行专题调研,对推动评估开展、保障评估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此次中期评估历时半年,经历了前期准备、专项评估、综合评估、专家论证和征求意见等阶段,形成了一个综合评估报告和24个专项评估报告,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十一五”规划实施两年半来的情况。工作中我们注重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扎实进行前期准备。及时研究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了评估的目的、意义、方法、组织分工及时间进度安排,为中期评估的具体实施打好基础。及早进行工作安排,5月初即启动了评估相关工作。搞好评估学习交流,加强规划评估理论方法研究,指导规划评估实践。
(二)多视角开展评估。为使评估全面客观地反映实际,在评估方法上,注重“四个结合”:一是县区评估和部门评估相结合。组织县区和相关部门对本县区、本领域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为《纲要》综合评估提供重要参考。二是传统评估方法和现代评估方法相结合。在运用对照比较等传统评估方法的同时,针对规划实施情况和市民关注的问题,组织开展了网上公众调查,了解市民的感受及评价。三是定性和定量评估相结合,力求评估客观准确。四是肯定成绩与查找问题相结合。既客观评价规划实施的进展情况,又实事求是查找差距、研究对策,以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三)突出评估重点。在评估内容上,重点围绕规划主要目标、重点任务、重大项目、重要政策的制订实施等关键环节进行评估,突出对环境保护、工业生产力布局、服务业发展、劳动和社会保障等市级重点专项规划的评估,突出对宏观环境变化较大领域的评估,使中期评估成为协调规划实施、促进规划落实的重要手段。
(四)广泛听取意见。中期评估报告初稿形成后,我们专门组织专家进行评议,同时通过召开座谈会、书面征求意见等方式,充分听取各有关方面专家、各县区和市有关部门等各方面意见。对提出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及时汇总整理,使评估报告内容更加充实完善。
二、关于《纲要》主要目标任务的评估情况
“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多来,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和成效。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得到落实,五年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很多方面比预想的要好,为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奠定了坚定基础。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年均分别增长14.2%和14.1%,高于预期目标2.2和3.1个百分点,2007年分别达到892.02亿元和34596元。
——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23.9%和24.6%,快于14%和16%的规划预期,2007年分别达到114.06亿元和61.68亿元。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0.9%和12.2%,快于8%和7%的规划预期,2007年分别达到19663元和9536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实际增长13.6%,快于12%的规划预期,2007年达到319.25亿元。
——外贸进出口总额和实际到位外资年均分别增长36.9%和13.8%,快于20%和11%的规划预期,到2008年6月累计分别达到99.71亿美元和20.7亿美元。
——城市化水平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年均提高2和0.24个百分点,快于年均提高1.9和0.03个百分点的规划预期,2007年分别达到52.4%和98.85%。
——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年均分别提高0.18和2.5个百分点,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快于年均提高0.08个百分点的规划预期,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年均提高2.5个百分点的规划预期,2007年分别达到1.17%和37.5%。
——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年均分别增加4.5万个和5.3万个,快于年均增加3.6万个和4.3万个的规划预期,五年城镇新增就业岗位到2008年6月累计增加11.26万个,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到2008年6月达到42.11万个。
——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2006年、2007年分别为3.8%、3.2%和0.56‰、0.69‰,均控制在规划目标4.5%和2.5‰的范围内。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和非农从业人员比重为95.7%和80.9%,均已提前达到规划目标。
——二氧化硫排放量年均削减4.68个百分点,快于年均削减3.2个百分点的规划要求。
——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年均分别下降4.1个和2.83个百分点,慢于年均下降4.5个和3.22个百分点的规划要求。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年均分别增长12.3%和下降0.25个百分点,慢于年均增长15%和年均提高0.96个百分点的规划要求。《纲要》确定的重点任务进展良好,主要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是新农村建设取得新成效。以我市与浙大合作共建省级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为抓手,深入实施“1381”行动计划,新农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高效生态农业加快发展。全市新增高效生态农产品生产基地73.7万亩,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195万亩左右,粮食总产量保持在90万吨左右。农村新社区建设稳步推进。首轮“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面完成,并启动实施第二轮整治工程。全市累计完成村庄环境整治自然村7769个、行政村697个,创建省级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123个。农村公路、公交、有线电视和宽带通村率达到100%。农村配套改革不断深化。稳定的财政支农资金增长机制初步建立,“乡财乡用县(区)管”的乡镇财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农村经营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全市土地流转面积48.08万亩,占农田总面积比重达到25.4%。
二是产业优化升级取得新进展。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双轮驱动”。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全市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3%,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快2.1个百分点。工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全市纺织、建材两大传统产业产值所占比重比“十五”期末下降4.7个百分点,金属材料、机电制造、现代轻工三大特色优势产业产值占比达到38.7%。产业集群化发展不断加快。7个经济开发区(园区)和17个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占全市比重达到76.9%,四大先进制造业基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市比重达到58.7%,十大制造中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销售收入占全市比重达到54.9%。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27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9家,拥有3个国家级和3个省级特色产业基地,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88家,开发省级以上新产品947项。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2%,与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同步增长。接待国内外旅游者人数达到168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突破百亿大关,达到102亿元,前两年年均分别增长24.5%和24.7%;商品市场成交额达到473.66亿元,其中超10亿元的专业市场达到7个。金融、物流、信息服务三大行业增加值前两年年均分别增长15.7%、12.9%和11.7%。文化产业、社区和中介服务业增加值前两年年均分别增长16%和12.5%。
三是新型城市化步伐加快。按照“中心集聚、轴线拓展”的发展策略和构筑“一带一圈层四轴线”网络化空间布局结构的要求,整合空间资源,完善基础设施。重大项目实施进展良好。“十一五”规划共确定实施类重大项目190个,规划“十一五”期间总投资1149.9亿元。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完工项目24个,占总项目数的12.6%;在建项目114个,占60%,两者合计比重达到72.6%。重大项目实施进展符合规划进度要求。特别是列入市重点的106个项目实施进展良好,两年半时间中完工和在建比例达到100%。对外交通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申苏浙皖高速公路湖州段、申嘉湖高速公路湖州段、杭长高速一期建成通车,湖嘉申航道湖州段改造全面完工。“三线一枢纽”的宁杭铁路完成选址,湖嘉(乍)沪铁路已列入省“三个千亿”工程,湖苏沪城际轨道列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编方案”,新湖州站综合交通枢纽前期工作提速。“七网二站一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逐步形成,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7107.44公里,内河航道里程1171.51公里。城市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南太湖大道、吴兴大道、二环东路、三环北路、南浔大道等一批城市主干道相继建成通车;城市“四环四横四纵”的道路框架建设完成过半;西南分区、杨家埠分区、东部新区道路建设覆盖全区;太湖路、苕溪路、人民路等完成拓宽改造。城市服务功能不断增强。湖州师院东扩一期和人才公寓建设基本完成,信息工程学校、艺术与设计学校、吴兴高级中学、湖师附小完成迁建,湖州大剧院、湖州图书馆、湖州博物馆等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检察院、质检局、疾控中心、武警支队、军分区新营区等单位办公楼相继竣工投入使用,仁皇山行政中心区、文化教育区基本形成。供电、供水、供气、城防、人防、消防等市政公用设施日益完善。经济适用房和拆迁安置房及廉租房建设、老社区和城中村改造、城市环境保护、城市公共绿化等扎实推进。城市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四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化。按照加快推进市场化、国际化的要求,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新建和重组了水务集团公司等5家国有资产营运公司,建立了全省首家村镇银行。大力推进企业上市,2006年以来全市实现境内外上市企业2家,融资额10.26亿元,新增上市辅导备案企业10家,在会待审企业2家。全面实施《行政许可法》,完成了新一轮行政许可实施主体和行政许可项目清理任务,建立了以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为重点的“一站式”全程协调服务机制。全面实施“选商选资、择优择强”策略,福尔富邦工业、高芯集成电路、人本集团、海信空调、三一重工、太湖明珠等重大项目相继落户湖州,全市累计实际到位外资20.7亿美元,实际到位内资166.48亿元。积极实施出口品牌战略,全市拥有全国出口名牌1个、省出口名牌2个。大力培育优势出口主体,全市出口超千万美元企业达到93家,出口超亿美元企业达到3家。扎实推进外经工作,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交流。接轨上海工作有力提升,区域合作全面推进,对口支援成效明显。
五是生态市建设积极推进。按照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加强资源节约利用,推进清洁生产,改善生态环境。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得到提高。新增建设用地11.46万亩,有偿回购土地3491亩,整改低效利用土地5120亩。全市认定资源综合利用生产企业26家,累计利用废弃物品383.83万吨。组织实施重点节能技改项目108个,15条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利用余热发电。全市151家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验收。生态保护建设切实加强。加大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力度,完成“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计划,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计划。湖州中心城区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8%,全市中心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75%。湖州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安吉县被命名为国家生态县并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德清县被命名为省级生态县。
六是文化大市建设全面推进。按照提高持续创新能力的要求,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科技强市、教育强市、卫生强市、体育强市建设。文化建设成效明显。“八大工程”全面实施,“四个一批”顺利推进,覆盖全市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形成,标志性文化设施明显增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市县区全部通过省教育强县(区)复查,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全部免除杂费和课本费,十五年基础教育普及率达到97.5%,普职比例达到1∶1.01,高等教育在校学生人数、专业设置数量均已达到规划目标。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全市已建成疾控中心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683个,初步建立了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孕产妇实现了零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控制在5.01‰、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6.5岁。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市525个行政村配备了各类体育健身设施,15个乡镇被评为省级体育强镇,5个社区被评为省级体育先进社区,2名体育健儿参加了北京第29届奥运会。科技强市扎实推进。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两年平均增长41.4%,新增中国名牌产品6个,中国驰名商标3件,新增专利申请受理数、授权数分别为6961件和4200件。人才强市战略深入实施。全市净增人才数4.2万人,每万人拥有人才数达到1192人。
七是社会民生继续改善。按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大力促进就业,鼓励创业,完善保障,健全法制。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全市累计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1.26万人,完成规划目标任务的62.6%,解决了175户“零就业家庭”的就业问题,选聘1260名大学生到农村和社区工作。社会保障保险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参保面不断扩大,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困难群众价格补贴、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等制度继续完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继续加强。全面实施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推进计划生育、生殖健康工程,全面实施了免费婚前检查和孕前检测。“平安湖州”建设取得新成效。加强普法宣传服务,完成了“五五普法”任务。加强公共安全管理,消防、道路、矿山等领域的安全防范进一步加强,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高。基层政法工作基础得到加强,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不断提升。
八是规划实施机制初步建立。两年多来,着眼于促进“十一五”规划有效落实,在配套政策制订、专项规划编制、计划衔接等方面积极创新和实践,初步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规划实施管理机制。重大政策制定取得明显进展。两年多来制定出台了一批相关政策、办法,在促进产业发展、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保障改善民生以及推动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有力推动了相关领域的发展。规划衔接协调增强。加强专项规划落实,共发布实施了34个“十一五”市级专项规划,为《纲要》实施提供了有力支撑。注重搞好计划落实,把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措施等纳入发展计划,明确实施重点和要求,为规划《纲要》滚动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关于《纲要》实施中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
经过两年半的努力,我市“十一五”规划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经济社会逐渐转向科学发展的轨道。通过中期评估,我们同时也发现规划实施中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进度不快。农业结构仍以传统农业为主,受农业生产成本上升影响大,农业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力不强,农业标准化水平不高,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现代农产品物流业基础薄弱。制造业内部结构还不够合理,2007年全市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比重达40.1%;而低能耗、高附加值的高技术产业占比不高,尤其是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环保节能三大高技术产业占比仅为6.5%,比“十五”期末还下降了0.7个百分点。服务业比重仍然偏低,2006、200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分别为34.2%和34.9%,2008年上半年为34.1%,与“十五”期末相比,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有所下降。当前我市仍处于工业化加快发展时期,由于主客观因素,服务业发展面临着基础薄弱、认识不到位、投入不足、政策扶持不够等问题。此外,服务业的统计基础薄弱,统计制度不够完善,工业企业中的服务业未能完全反映到服务业统计中,对服务业总量有一定影响。
二是资源环境制约不断加大。土地的约束更加明显,一方面,在我市农保率高,耕地占补平衡难度越来越大的情况下,土地对发展的硬约束越来越突出。另一方面,土地利用效率不高。2007年我市土地投入产出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47.46%。节能减排压力加大,前两年我市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年均下降4.1%,比规划进度慢了0.4个百分点;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年均削减2.83%,比规划进度慢了0.39个百分点。在节能降耗已经做出较大努力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降幅和主要污染物削减幅度,难度将越来越大。
三是项目推进难度增加。受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阶段性变化等因素影响,项目前期工作和实施的推进难度增加。2006~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幅分别为12.2%和12.5%,年均增长12.3%,连续两年低于15%的规划预期目标。由于一些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用地量大,往往需占用部分基本农田,因此报批条件十分严格,而且解决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占补平衡”和“基本农田补划”的难度很大,从而影响了重点工程的推进。此外,一些政策处理的难度加大,征地拆迁成本不断提高,节能环保要求更加严格,客观上也延缓了一些投资项目的进程。
四是转变发展方式的体制机制不够完善。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仍未到位,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还存在一些体制制约。科技、人才等创新要素集聚能力不强,反映资源稀缺程度和环境治理成本的价格机制不够健全,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落实还不够到位,民营企业进入自然垄断、行政垄断行业和领域的障碍依然存在,中小企业融资难、用地难问题仍十分突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待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政府资源配置与政府的公共服务要求还有差距,职能交叉、多头管理等问题仍较突出。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尚未根本消除,深化改革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明显加大。
五是社会民生方面矛盾仍然较多。就业整体压力较大,受国际、国内宏观环境变化影响,我市中小企业生产经营困难普遍增加,就业岗位供给量出现了萎缩态势,而城镇新增劳动力、农村转移劳动力大幅上升,劳动力供大于求和劳动者素质未能完全适应岗位需要的矛盾继续存在,全市五年完成新增18万人的就业任务,压力不小。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任务艰巨。在当前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够广,社会保障水平还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平衡,城乡之间社会保障衔接机制不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养老保险社会统筹部分在不同地区之间还无法转移的情况下,我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十一五”末实现50万人目标,还需要花大的力气。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亟待提高,乡镇公共卫生服务设施陈旧落后和人员老化问题比较突出,还未能满足基层群众的就医需求。局部地区环境状况下降与群众需求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部分城市化进程较快的地区,还存在着水土等自然资源开发过度、环保等配套设施跟进不够、水体环境呈现下降趋势等问题。和谐劳动关系建设难度增大,《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节仲裁法》的实施使一些隐性违法行为显性化,协调劳资关系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另外,城乡文化发展还不平衡,农村文化设施不够完善。教育的均衡性还不够,农村教育质量与城市差距仍然较大。
四、关于推进“十一五”规划实施的对策措施
当前世界经济已从通胀上升、经济下行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通胀回落但经济继续下行的第二阶段,而且金融危机的爆发加剧了这种演变的速度和幅度。国内经济也进入到一个回调下行的周期,能源运行趋紧,成本上涨压力较大,宏观经济政策正在进行新的调整。这些因素都将对全市发展产生复杂的影响,对我们完成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12%的预期经济目标增加了压力,特别是对我们完成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等4项预期性指标增加了难度。因此,我们一方面要按照“十一五”规划的预定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力争完成这些指标,并争取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与省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扩大;另一方面要积极适应宏观环境条件的新变化、新要求,在新的起点上谋求新发展。
“十一五”后半期,规划实施的总体考虑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经济转型升级的要求,坚持“创业富民、创新强市”,全面实施“增强„三力‟、奋力崛起”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努力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并为“十二五”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一是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快实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计划”,完善鼓励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体制机制,引导各类要素向企业集聚。深入推进“二三三”工业结构调整,实施优先发展机电制造、金属材料、生物医药三大产业,限制发展非金属矿物制品、印染、化工等三个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的“三优三限”产业调整计划,全面落实工业企业扶持政策“43条”和“25条”,激发企业活力,激励企业家创业创新,推动工业经济转型升级。顺应长三角地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形成以服务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历史机遇,进一步完善服务业发展政策,健全工作机制,突出文化创意、现代物流、金融保险、商品市场服务及商贸旅游等重点服务行业发展,有序推进从工业企业中剥离服务业的工作,引导大、中型企业搞好服务外包,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总量扩大、结构调优。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健全土地承包权流转市场,加快构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二是加强节能降耗减排。进一步落实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严格控制万元增加值能耗超过1.56吨标煤的工业项目,限制并淘汰非金属矿物制品、印染、化工中的高能耗、高污染落后产能。进一步强化公共机构、大型建筑、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着力推进全民节能行动。实行土地利用计划管理,优化土地空间布局,完善土地出让市场化运作机制,强化建设用地批后监管,切实提高节约集约用地水平。坚持完善“6+X”联审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标准和“三同时”管理,严把高污染项目准入关。全面开展“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加快“苕溪清水入湖”项目建设,加强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巩固长兴县铅酸蓄电池行业和已摘帽的4个市级重点监管区污染整治成果,完成南浔旧馆有机玻璃行业污染整治。
三是抓好“八大工程”建设。加强“十一五”规划重点工程与“重大项目建设行动计划”的衔接,保持重大项目建设的连续性,实施交通网络、能源网络、民生保障、中心城市改造提升、太湖水环境治理、新农村示范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服务业培育八大工程,建设一批社会事业、保障救助、生态环境、帮扶致富、防灾减灾重大项目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项目,构建综合交通、安全水资源、能源和信息四大网络,完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安全保障设施、社会公共服务、现代产业发展五大体系。强化要素资源保障,重点建立资金、土地、环境保障机制。加大前期工作力度,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前期推进和实施机制。完善重大建设项目的联动机制,促进投资持续平稳增长。
四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规范完善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制度,扩大阶梯式水价制度实施范围、加大差别电价实施力度、推进排污权总量控制与排污权交易制度改革。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积极稳妥开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扩大政府部门审批事项的整合与集中改革试点。开展统筹城乡配套改革,扩大中心镇试点范围,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全面开展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推进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完善“三位一体”的农村合作组织体系。
五是加强社会民生建设。围绕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目标,大力实施创业促就业“845”工程,通过完善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体系、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制度,使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劳动者都能得到公平的就业机会。建立健全促进就业与社会保障联动机制,帮扶“零就业”家庭、农村低保家庭和“4050”失业人员就业。围绕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目标,大力实施社会保障工程,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养老保障和新型社会救助制度,让广大群众普遍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围绕建立民本卫生目标,积极实施全民健康工程,进一步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把工作重点放到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上,把工作重心放到提升内涵和加强规范化建设上,进一步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推进乡村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卫生医疗服务。围绕解决“群众维权难”问题,大力实施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使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逐步得到有效解决,公民权益保护和实现程度得到明显提高。进一步优化公共财政,确保新增财力2/3以上用于解决民生问题,特别注意向低收入人群倾斜,向农村、农民倾斜。广泛发动,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民生事业,引导企业家和社团、个人投资文化设施、教育事业、福利事业、慈善事业等。切实加强以“两中心一协会”为重点的基层综治组织网络建设和法院检察院系统基础建设及公安“三基”工程建设,认真抓好计划生育、妇幼、老龄、残联等工作,努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全面实现《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要继续把计划作为重要抓手,搞好重大政策制定,加快重大项目实施,促进规划落实。同时,我们将根据市人大的审议意见,在原“十一五”规划的目标任务分解落实方案的基础上,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推进„十一五‟规划纲要有效实施的意见”,有针对性地加大工作力度和目标责任制考核力度。我们相信,在中共湖州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支持和监督下,我们紧紧依靠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给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以上说明和《湖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请予审议。
第五篇:关于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
关于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
2008年12月30日在市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上
宜宾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 徐 进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受光镭市长委托,我代表市人民政府报告《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中期实施情况,请予审议。
一、“十一五”规划《纲要》实施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的规定,市人民政府认真组织开展了《规划纲要》实施两年多来的评估工作。评估显示:两年多来,全市各级各部门认真执行市二届人大六次代表大会的决议,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一五”规划确立的发展目标,认真落实各项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规划实施进展顺利,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呈现增速加快、效益提高、协调增强、民生改善的良好势头,是我市发展最快的时期。
(一)主要发展目标执行情况评估
经济增长进一步加快。2006—2007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2%,2007年达到529亿元,2008年上半年达到273亿元,同比增长14.2%,增速高于12%的规划目标。2006—2007年,人均GDP年均增速17.1%,2007年达到11874元。县域经济发展加快,2007年有8个区县生产总值增速超过15%。2006—2007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5%,2007年分别达到218.5亿元、176.3亿元,2008年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24.8亿元、92.4亿元,同比增长34.7%、21.6%,增速均超过规划预期目标。
经济质量不断提高。2007年,三次产业结构为20.31:52.34:27.35;非农产业就业比重从45.8%上升到48.6%。2006—2007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同比年均增长29.3%,2007年达到24.9亿元,2008年上半年达到15.5亿元,同比增长28.8%,增速超过规划预期目标。区县财政实现收支平衡,进一步缩小了市县差距。
城镇化步伐加快。中心城区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城市功能日益完善,城市形象进一步提升,大城市框架初具雏形。城镇体系更加完善,县城和重点建制镇建设加快,2007年城镇化率达32%,比2005年提高3.7个百分点。
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0069元和3930.7元,年均分别增长14.9%和13.2%,远高于6.5%和7%的规划目标。2008年上半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9.8%和18.3%,达到6184.3元和2128.8元。2007年农村恩格尔系数降至54%。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2007年,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55.3%。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每千人拥有医生2.31人,每千人医疗卫生床位2.18张。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城乡居民住房质量进一步提高,2007年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27.9平方米。2006—2007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均控制在4%。规划目标内,城镇年均新增就业人数5万人,2006—2007年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6%规划目标内,2008年上半年降至3.93%。2007年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38.4万人,提前三年完成规划目标;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39万人和24.6万人;纳入城市和农村“低保”范围的人员分别为9.6万人和11.29万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市全面展开。
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行政管理体制、国有企业、投资体制、城乡统筹等各项改革深入推进。民营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2007年民营经济增加值增长19.8%,达到251.1亿元。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06—2007年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38.9%,2007年末达到6.42亿美元,实现五年规划目标的66.2%,2008年上半年达到2.8亿美元。2006年—2008年6月,全市实际到位市外资金总额299.79 亿元。
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2007年,耕地保有量保持47.71万公顷,高于规划控制目标。森林覆盖率达到38.9%。2007年万元GDP能耗1.44吨标准煤/万元,比2005年累计减少6.6%。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249.7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至13万吨,比2005年削减了23.9%;氨氮排放量2799吨,控制在4500吨的目标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6.6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4%。出境长江干流断面水质达到Ⅱ类标准,2006—2007年,城市空气质量达到2级标准以上天数超过有效监测天数92%以上。成功摘掉“全国十大空气污染严重城市”的“黑帽子”,进入了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的全国50个城市行列。
实施“十一五”规划两年多来,《纲要》确定的主要目标执行情况良好。39项指标已有1项(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提前三年完成;GDP等23项指标进展良好,其中GDP、人均GDP、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可望提前一到两年完成;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义务教育普及率、耕地保有量、出境长江干流断面水质等5项指标处于控制目标内;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城镇化率、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中心城区规划区常住人口、研发经费占GDP比重、单位GDP能耗降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主要污染物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减少等8个指标因多种原因与目标进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差距,还有2项指标(即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覆盖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因指标内涵发生变化或未获得数据暂时无法进行评估。
在18项约束性指标中,有1项约束性指标提前三年完成,有13项约束性指标按目标进程顺利推进,有3项约束性指标与目标进度有一定差距,有1项指标因指标内涵发生变化暂时未获得评估结果。(详见附件一)
(二)重点任务落实情况评估
1、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新型工业化强力推进。进一步做大做强食品饮料、能源、化工、化纤、建材等优势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装备制造、煤化工、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3%。初步形成酒类食品、综合能源、化工轻纺、机械制造基地。2007年,五粮液、天原、丝丽雅等三大企业集团的利税合计达57亿元。惊雷科技、高金食品等一批市场竞争力强、具有活力的“专精特新”民营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进一步优化五粮液集中区、宜宾经济开发区建设,启动了阳春坝、罗龙、福溪等重点工业集中区的规划建设,引导企业和项目向园区集中,截至2008年6月全市13个工业集中区入驻企业达90余户,天原阳春坝一期工程等项目竣工投产,普什醋酸纤维素、宜宾纸业搬迁技改等项目进展顺利。
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2007年粮食总产量达221.65万吨,人均占有粮食保持在400千克以上。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比重55.85%。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2007年末,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23家,通过绿色食品认证农产品39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50个。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1007个,带动农户占全市农户总数的60%以上。切实加大农业投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截至2008年6月,累计完成中低产田土改造22.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67.76万亩,新建和改扩建通村通乡公路2752.9公里,通公路的行政村已达97%。累计新建沼气池7.77万口。累计完成红层找水打井94661口,建成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3819处。完成了2594个20户以上自然村的广播电视“村村通”任务。全市农户电话普及率达到了26.9%,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5.46%。全市共有省级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32个,市级试点示范村150个。
服务业发展环境优化。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9%。成功承办第四届四川旅游发展大会,2007年接待海内外游客835.4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48.51亿元,同比增长33.67%。安吉物流、天畅物流等一批物流企业发展壮大。农村流通网络初步形成,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成农家店679家,配送中心1个。积极推动“数字宜宾”建设,有序开展“十二金”工程。
2、统筹区域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
着力打造“一核六辅”增长极点和“大”字型开发轴线,优化整合市域空间,合理布局工业集中区,积极构建功能明晰、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体系。
集中力量做大做强做美中心城市。加快推进“一心三片”城市核心区建设,翠柏大道、菜园沱长江大桥建成通车,观斗山隧道、天池金沙江大桥将于近期建成通车,中坝组团、天池片区、北沙组团初具规模,推动了城市环线和城市组团建设。截至2008年6月底已开通16条公交线路。
城镇体系逐步完善。南溪镇、长宁镇、庆符镇等“卫星”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强力推进屏山新县城的规划迁建和移民工作。
3、加大对内对外开放,打造外向型经济
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实现进口2.25亿美元,出口4.17亿美元,比2005年分别增长258.86 %、54.39%。成功设立二类水运口岸。引进沃尔玛、拉法基、华电集团、中建总公司、上海港务集团公司等中外客商投资我市商贸、能源、建材、交通等领域。推进川南城市群经济一体化进程,积极参与共建成渝经济区。与美国哥伦比亚市、山东省德州市、云南省昭通市等国内外城市建立友好关系。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
交通设施建设。对外通道方面,宜水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乐宜高速公路、宜泸高速公路已开工建设并稳步推进,荣县至宜宾、筠连至盐津等断头公路正加快实施,巡场至威信等公路正加快项目前期工作。长江航道整治一期工程已完成,四川宜宾港志城作业区于2008年底开工建设。成贵铁路、宜宾机场迁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正加快推进,预计2009年开工建设。市内交通方面,宜宾至珙县、江安至长宁公路已建成通车;菜坝至新发、宜宾至南溪快速通道等公路正加快推进;小岸坝经凤仪至罗场重件公路已初步整治;江北通道、吊白路已改建完成。菜园沱长江大桥、江安长江大桥、中坝大桥南连接线、高速公路冠英连接线等已建成通车。截至2008年6月底,干线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75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2公里。
能源基地建设。筠连矿区总体规划已通过评审,鲁班山南北矿竣工投产,新维、船景、武乐等煤矿正在加快推进前期工作;向家坝水电站、珙县电厂一期工程建设顺利推进,福溪电厂一期工程正争取早日核准;向家坝±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顺利推进,500千伏变电站一期工程已竣工,江安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等进展顺利。已竣工天然气储气设施项目一期工程。
信息设施建设。建成市到县SDH数字干线网,开通有线数字电视,可收看有线数字电视节目近100套。市、县城区光纤网络全部建成,98%的县、乡实现了光纤联网,已具备开展数字数据信息、宽带接入等业务的基本条件。
水利设施建设。向家坝灌区工程、筠连县王家沟水库等大中型水利基础设施项目正加紧推进前期工作。高县惠泽中型水库枢纽工程及渠系配套建设进展顺利,水库已正常蓄水。已完成22座水库除险加固。新建干支渠261公里,防渗干支渠523公里。飞机坝防洪堤工程基本完工,菜坝组团防洪标准进一步提高;县城及重要城镇防洪堤工程建设正加紧开展,已开工新建12.31公里,整治修复11.85公里。
5、坚持科教兴宜,加强创新能力建设
优先发展教育。以发展农村教育为重点,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小学、初中入学率分别为99.8%、98.1%。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市职教与普通高中招生的比例为1.1:1。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宜宾学院、宜宾职业技术学院先后通过教育部评估。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继续教育工作得到加强,全市各类职业培训达63.2万人/年左右。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千方百计安排进城务工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素质,逐步解决代课教师问题。全市建成远程教育项目学校2306所,实现了全市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全面覆盖。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14.66万平方米,完善774所学校实验室的设备设施、仪器(器材)的配置,完善741所学校的图书馆(室)建设和图书配置。
2006—2007年,全市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1项,申请专利1175件,其中获得授权专利740件。建成3户国家级、4户省级、6户市级技术中心和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16.15亿元,新产品产值达6.44%,全社会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1%。市科技馆、图书馆、文化体育运动中心建成开放,“早茶节”、“酒圣节”、“美食文化节”等活动成功举办,新建农民健身工程154个。
2006年以来,我市共引进博士近40人,硕士研究生近100人。全市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达58 人,省级突出贡献优秀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23人。成功创建了省级区域性人才市场——“四川川南人才市场”,积极推进泛金沙江流域人才开发合作。
6、构建和谐宜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以改善民生为目标,努力提高公共服务质量水平。深入实施“惠民行动”,大力推进就业促进、扶贫解困、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等民生工程,确保群众得到实惠,共享发展改革成果。(惠民行动执行情况见附件二)
着力推进卫生和人口计划生育工作。基本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综合救治能力明显提高,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1.7岁,婴儿死亡率从23.18%。降至17.52%。截至2008年6月底,改扩建乡镇卫生院114个、社区服务中心9个、村卫生站1610个。全市出生人口性别比从2005年的122.25∶100下降到2007年的114.48∶100。
努力扩大就业。积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健全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积极落实税费减免、社保补贴、岗位补贴、小额贷款等各项就业扶持政策,鼓励创造就业岗位,帮助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2万余人,基本实现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农村劳务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农村劳动力转移达115万人次。劳务总收入比2005年增长了43%,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1571元。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城镇社保覆盖范围,截止2008年6月底,五大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137.7万人次。农村五保供养及敬老院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福利、慈善事业蓬勃发展。大力推进扶贫开发,两年净解决1.43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9.75万低收入贫困人口解决温饱成果得到巩固,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推进产业扶贫和劳务扶贫,建设扶贫新村112个,实施“四建五改”使贫困群众直接受益。
初步建立起以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为重点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截止2007年底,全市投入资金7523万元,使纳入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户数达9821户,廉租住房保障范围已由城市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扩大到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两年来,全市共投入资金3423.22万元完成4967户农村特困无房户、危房户的建房工作。
紧急灾害救援能力增强。市、县建立了救灾应急预案和救灾物资储备,共救助受灾人口42万人,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净水喝、有衣穿、有住处、有病能医,孩子有学上,灾后无疫情发生。全面完成冰雪灾害倒塌房屋1806户的恢复重建和损房29545间的维修。
维护社会稳定安全。初步建立起农村食品安全综合监管信息网络。坚决推进小煤矿的整顿关闭工作,共计关闭小煤矿146个。扎实开展道路和水上交通安全专项整治。积极推进学校危房治理。
向家坝库区移民顺利推进。迁出县和接安县已划定外迁移民范围、安置点及安置规模等。截至2008年6月,已确定328个移民安置点,可安置外迁移民15776人。新市镇地质灾害影响区移民110人已顺利搬迁江安县安置点实施异地避险。
与此同时,拥军优抚安置、城乡基层民主政治、社区建设等进展顺利。
7、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化对水源、土地、矿产等资源的保护利用。实施“金土地工程”,累计开发整理土地面积2.13万公顷,新增耕地3009公顷。加强生态建设,巩固天然林保护成果,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1.21平方公里。加强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建设和管理,努力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加大环境治理。完成16个省级和74个市级挂牌整改企业限期达标任务,取缔了集中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的排污口。认真实施现有燃煤电厂脱硫治理工程,全面推进城市煤改气工作。加大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提高生活垃圾收集、运输、集中处理及分类利用水平。加大城市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置设施建设步伐。截至2007年底,全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6万吨,在建及拟建污水处理厂9座;已建成生活垃圾处理厂(场)4座,垃圾中转站1座,设计日处理垃圾能力1080吨,在建及拟建垃圾处理厂(场)6座。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突出抓好宜宾县、五粮液、丝丽雅、江安阳春坝等循环经济重点示范县、示范企业、示范园区建设,五粮液、天原、丝丽雅列入国家级工业循环经济试点企业,惠美线业、长毅浆粕公司列入省级循环经济试点企业。红光化工等十一户企业列为全省第二批清洁生产试点企业。54户企业获得资源综合利用认定。
加强节能减排。制定了落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对列入国家“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三户重点企业(天原集团、宜宾纸业、昌宏化工)和列入省“百家企业节能行动”的十五户重点企业实行统一跟踪、指导、监督和管理,确保节能目标任务完成。我市企业先后投入节能技改项目和重大节能装置改造资金达20余亿元,完成10个重点节能技改工程、28户企业淘汰关闭落后生产能力工作任务,豆坝电厂2×5万千瓦机组全部关停。2006、2007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分别下降4.58%、9.67%。
(三)重大建设项目落实进展评估
着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大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特色优势产业的投入,坚持产业和基础设施并重,重大工程和改善民生并举。加强农林牧渔、水利、生态环境、社会事业、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等领域项目建设,深入实施各项民生工程,保持我市投资规模、速度、效益持续增长。2007年农林牧渔业投资同比增长99.4%,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投资同比增长33.2%。2006—2008年上半年,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93.59亿元。
(四)重大改革任务推进情况评估
1、提高行政管理效能
一是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强化行政责任追究制。推行“宜宾承诺时限”后,项目审批时间比法定时限整体缩短了一半以上,办事效率进一步提高。二是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决策机制,开展政府重大投资项目公示制试点,实施非经营性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完善项目协调机制。三是全面启动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四是健全公共财政体制。建立和完善市对区县财政规范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分配办法,初步建立基本涵盖公共财政职能范围的县级财政最低保障机制。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继续扩大财政资金直接支付范围,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支持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五是对市级行政单位的经营性资产进行清理审计评估,统一管理。
2、完善基本经济制度
一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成功实施天原股权转让及增资扩股、丽雅置地和海丝特增资扩股等改革。全面完成五粮液和宜宾纸业两家上市公司的股权分置改革工作。成功解除长江包装、宜宾纸业两家上市公司及宜宾纸业集团、宜宾天原集团等16家企业的债务,解除了几大国有企业之间的债务担保链,为长江包装和宜宾纸业的重组扫除了障碍。七九九厂深化改革和战略重组稳步推进,启动宜宾酒都饭店改制工作。
二是进一步完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投资咨询、权益维护等服务体系。稳妥推进与开行合作的中小企业平台贷款工作。2008年6月底,9户担保公司已累计为265户中小企业贷款担保8.23亿元。
3、完善现代市场体系
一是加快推进农家店及配送中心、物资集散市场和大型专业化市场建设。二是建立投资信息平台,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和资产评估制度,加快全社会信用征信体系建设。三是深化土地资产运营,完善土地市场及土地价格形成机制,完善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和非经营性用地公开供地制度。四是深化价格体制改革。重点加强涉农价格监管,规范教育收费行为。积极稳妥推进水、电、气、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五是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改革发展。
4、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一是农村综合改革步伐加快。全面取消农业税、屠宰税、农业特产税和牧业税;全部免除了乡镇五项统筹费用。二是大力推进以翠屏区为试点的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三是推进乡镇机构改革和县乡财政体制改革。统筹安排乡镇撤并、机构精减、人员分流和“乡财县管乡用”。四是稳步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改革。五是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林改确权工作,逐步推进林木采伐管理、公益林补偿、林权抵押及流转等配套改革。六是大力推行涉农收费公示长期化、规范化、制度化。取消涉农收费项目49个,降低涉农收费标准13项。
5、改革公共服务体制
一是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稳步提高教育质量,努力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二是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各级政府间规范的责任分担和资金投入机制。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和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三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城镇职工五大保险政策,积极开展了适应农村发展的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建立了保险市级统筹政策,保险统筹调剂能力明显增强。进一步健全城乡救助体系。逐步完善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资金足额纳入财政预算。建立了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将城市居民最低保障对象、农村特困户和五保供养对象纳入了救助范围。
二、规划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
两年多来,我市努力转变发展方式,经济社会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仍需加大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升级,但农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仍然偏高,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服务业发展滞后于工业,导致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有所降低。投资规模小且结构不够合理,虽然我市投资增长较快,但投资占全省比重较低,投资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重点建设项目中基础设施、资源开发项目较多,特色优势产业项目相对较少。
(二)城镇化步伐有待进一步加快
我市为推进城镇化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两年来全市城镇化率提高3.7个百分点,但比全国、全省仍然低12.9个百分点和3.6个百分点,在川南城市中也排名靠后。究其原因是中心城市承载能力和集聚辐射能力还不强,城市功能还不够完善,城镇体系还不健全,全市只有一个市辖区,仍然呈现中心城市单极支撑的格局。
(三)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
近年来我市县域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一大“亮点”,但由于历史原因,区县发展仍不平衡,人均GDP、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差距仍然较大,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2.56︰1。
(四)节能减排压力增大
我市始终坚持可持续发展,切实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两年来万元GDP能耗累计下降6.6%,规上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3.8%。但由于我市能源、化工、机械制造等产业比重较大,加之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医疗废物处置等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节能减排任务繁重。
(五)民生尚待进一步改善
“十一五”期间我市建设和谐社会成效显著,但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加大,教育科技、医疗卫生、文化体育事业发展不能充分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公共服务均等化尚需努力。
三、进一步实施好“十一五”规划的措施
展望“十一五”后两年,宏观经济形势与前半期相比发生重大变化,全球经济增速减缓,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和扩散,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为了应对复杂的形势变化,中央和省里采取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给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带来难得的机遇。为此,我市要审时度势,抢抓机遇,迎难而上,自加压力,多作贡献,努力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为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今后两年将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农业基础地位,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努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着力发展优势特色效益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收入。大力推进以“路、水、土、气、电”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机制,逐步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围绕优势资源开发,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市”战略。加强产业要素整合,提高产业集聚能力,依托优势骨干企业全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沿江经济带发展,集中力量抓好五粮液、宜宾经济开发区、阳春坝、罗龙、盐坪坝、福溪等条件相对成熟的重点工业集中区建设,力争“十一五”期间产值上百亿工业集中区达到4个,力争设立出口加工区。着力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促进民生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推进四川宜宾港志城作业区和物流园区建设,构建区域性物流中心;加快金融服务创新;积极促进农村服务业发展。
三是科学有序地加快新型城镇化。推进城市规划修编,加快中心城市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完善城市功能,构建大城市框架,强化中心城市对区域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促进城镇组群发展,以产业为依托,逐步把重点城镇建设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阵地。坚持城乡统筹,破除城镇化发展的体制障碍,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
四是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和储备。紧紧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千载难逢的机遇,全力推进宜泸渝高速公路、四川宜宾港志城作业区等一批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抓好一批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项目。抓紧储备一批对我市经济发展影响大、具有前瞻性的项目,增添我市未来经济发展后劲。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筹措资金,加快我市融资平台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重点项目建设。
五是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把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加强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完善以创业带动就业的配套政策,切实帮助就业困难群体。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贯彻落实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范围。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
六是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正确处理好加快发展与保护环境的矛盾,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认真抓好农业节能、工业节能、建筑业节能和服务业节能,引导节能生活消费方式。重点抓好我市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的减排任务。
七是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全面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财税、金融、收入分配等重点领域改革;提高政府效能和服务水平,营造经济发展的宽松环境;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务实推进川滇黔结合部区域合作,密切与成渝经济区的交流与协作,更好地融入长江经济带、泛珠三角经济协作区。
八是适时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加强“十二五”规划前期研究,提出规划思路,为规划编制提供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