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

时间:2019-05-14 01:50: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

第一篇: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

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

毛蓓蕾

浙江地域人文积淀深厚,历史文化名人辈出。在浙江数千年区域文化发展、演化过程中,涌现出了大禹、越王勾践、范蠡、王充、吕祖谦、陈亮、叶适、王阳明、黄宗羲等历史文化名人。这些人物尽管处在不同职业、从事不同枝桠、成就不同伟业,但他们的作为、业绩、精神背后却同样有着深厚的文化渊源。他们的思想观念、精神品格、文化价值呈现为共同的区域人文印记,深刻影响着当代浙江人的价值观念、行为取向、精神风貌,为当代浙江精神注入了深层次的文化因子。

“哪里都有浙江人”,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浙江先人卧薪尝胆、励志奋发、“三过家门而不入”的自强精神得到发扬和继承,浙江人似乎从不为困难和逆境所折服。浙江精神中所具有自强而不失温和的文化因子,造就了和衷共济、天人合一、人我共生的人生情怀和精神品质。

浙江精神概念的提出及内涵的阐发,标志着浙江精神的自我激励从自发的追求走向了理性的自觉。浙江历史源远流长、人文荟萃,孕育了优秀的区域文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当代浙江精神是由七千年浙江历史所积淀并且不断吸收、融通各种外来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以此激励全省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浙江精神世代传衍,历久弥新,始终激励着浙江人民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推进“十一五”规划的伟大实践中,面对新挑战和走在前列的新要求,迫切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追求具有现代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心理状态和社会道德标准。为此,我们要坚持和发展“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激励全省人民“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是浙江人民的伟大创造和智慧结晶,是浙江经济社

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浙江走在前列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既是浙江人民对昨天的总结与传承,更是对今天的鞭策和对明天的引领。她激励浙江人民探索出富有特色的体制机制,释放出惊人的活力和潜能,创造了辉煌业绩和小康生活。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浙江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我们必须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作为文化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激发浙江人民的智慧、活力和创造精神,使我们可爱的家乡经济更富强、生活更富裕、精神更富足、社会更和谐。

回顾,是为了更深远地启迪未来。在探寻“浙江精神”的文化因子及其历史传承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浙江精神以她那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博大胸怀,不断地处于丰富和发展之中。惟有将其视为一种具有历史渊源的活力所在,我们才能自然而然地对浙江精神进行审视和充实,促使其不断发展,与时俱进。

第二篇:关于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调研报告

关于“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调研报告

浙江精神是浙江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

浙江精神概念的提出及内涵的阐发,标志着浙江精神的自我激励从自发的追求走向了理性的自觉。浙江历史源远流长、人文荟萃,孕育了优秀的区域文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当代浙江精神是由七千年浙江历史所积淀并且不断吸收、融通各种外来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大禹的“因势利导,敬业治水”,到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从钱王世家的“保境安民”,到知府林启的“讲求实学”;无论是叶适为代表的“务实而不务虚”的永嘉学派,还是以陈亮为代表的“义利双行”的永康学派;无论是黄宗羲的“工商皆本”,还是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无论是王充强烈的批判精神,还是王阳明的开拓创新思想,等等,都给浙江精神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在浙江人民创造自己灿烂文明史的背后,始终支撑着、推进着和引领着他们的力量,正是浙江人民的精神。承前启后、历久弥新的浙江精神,始终是浙江人民奋发向上的动力。在漫长的历史实践过程中,浙江精神凝炼成了自己的观念、理性、胸襟、情怀、品行、气节和志向,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浙江人具有坚忍不拔、发愤图强的志向,善于在没有条件中创造条件,在没有机遇中创造机遇,不为困难所慑服,不因逆境而动遥浙江历史的客观条件,培养了广大浙江先民反对空言说教、注重社会实际、尊重规律、讲究实效的理性思维。这是浙江人生存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浙江精神中最具本质的东西。有人认为,浙江东临大海,悠久的海洋文明哺育了浙江人民海一样兼容并蓄的襟怀。同时,浙江又山峦连绵,哺育了浙江人民坚忍、刚毅、负重的优良品质。浙江特有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浙江人民兼有农耕文化的勤勉淳朴和海洋文化的大气开拓的特质,形成了浙江精神与时俱进的强大内在动力。有人认为,中华民族“天人合一”的优秀文化传承,更是千百年来浙江人民的追求和向往。它一方面主张“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寄情于人与人仁爱、人与社会和睦;另一方面培植“万物一体”的整体关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这种精神追求,使浙江历史上一直保持了较为和谐的状态。有人认为,浙江有悠久的重商传统,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浙江人笃信“义利双行”、“以利和义”的信条,形成了言必行、行必果的儒商文化。还有人认为,浙江的碧水青山孕育了无数坚贞不屈的气节之士,他们又反哺浙江使之增添了刚健有为的气度和坚贞不屈的气节。

总之,浙江精神的优秀历史传承不仅与浙江人民的历史生命相伴,而且与浙江人民的现实生活与未来创造相随,是丰富发展浙江精神的不竭源泉。

浙江精神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发挥了重要能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在“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浙江精神的感召和激励下,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发展道路。浙江精神在改革开放的环境中,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被全面激活,又焕发出新的活力,发挥了巨大的能动作用。这种能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浙江精神对经济建设发挥了推动和支撑作用,成为浙江人民加快发展的精神动力。浙江精神哺育了浙江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创业、特别能适应市场经济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极大地激发了浙江人的创业热情,形成了浙江经济的活力,打造了浙江经济的实力。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浙江人不尚空谈,踏实苦干,讲求实效。面对质疑不争论,面对成绩不炫耀;对于探索中的尝试,多做少说,只做不说。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培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主体,抓住了改革机遇,赢得了发展时间,形成了体制机制上的先发优势。坚持“两个毫不动冶,在国有经济深化改革,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异军突起,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格局。党的十六大以来,浙江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推动浙江经济不断实现自我超越,经济实力迅速增强。从1978年到200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1%,跃过万亿大关,由全国省区市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由第16位上升到第4位;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7.5%,由第14位上升到第4位。据国际竞争力评价权威机构——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2005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浙江省在被评价的国家和地区中,名列第20位,是效力提升最快的地区之一。

浙江精神对社会发展发挥了凝聚和激励作用,成为浙江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财富。浙江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全面进步,这同样得益于浙江精神的引领作用。广大干部群众在浙江精神的旗帜下思想更加统一,目标更加坚定,步伐更加一致。全省上下心齐、气顺、劲足、实干,形成了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生动局面。全省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实现了从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1978年到2004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5%,连续20年保持省区第1位。依据国家制定的评价标准,目前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51.2%,居全国第4位、各省区之首。全省教育、卫生事业不断发展,成为全国省区中第一个基本普及15年教育的省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推进。

浙江精神有效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在张扬人的主体意识的浙江精神的引领下,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推进,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参与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民主意识的增强,促使各级党委、政府努力从法律、制度和程序上保障人民群众的民主权利。同时,开展效能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切实把政府职能转向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对社会事务的管理特别是应对重大社会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大大提高,在抗击“非典”、云娜台风等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社会事件中,浙江精神的这种整合和激励作用得到充分体现,成为凝聚全省人民的灵魂。面对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省委适时提出了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对浙江人民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据有关权威机构调研统计表明,我省人民群众的稳定感、安全感达到90%以上,全社会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浙江精神对文化建设发挥了引领和提升作用,成为浙江人民提高自身素质的文化自觉。浙江精神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浙江生动实践的成果,是民族精神的组成部分,弘扬浙江精神的过程,就是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的过程,就是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的过程。浙江精神提升了浙江文化的品位,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了构成浙江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把浙江精神贯穿于形势任务教育、主题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和城乡精神文明创建等思想教育活动之中,坚持用浙江历史教育人民,用浙江文化熏陶人民,用浙江经验鼓舞人民,用浙江精神激励人民,使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在浙江精神的引领下,文化大省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深入贯彻《浙江省建设文化大省纲要》,以敢为人先的精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不断增强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以勇于创新的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提高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弘扬浙江精神的过程,也是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过程。作为文化建设核心的哲学社会科学进一步繁荣发展,越来越成为浙江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结提炼浙江精神的活动,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不仅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带动了市、县对当地精神的提炼弘扬,促进了地域文化建设。杭州市充分认识到人文精神是一个城市的“根”和“魂”,是城市文明的核心,通过大讨论,概括出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杭州人文精神。宁波市经过多次大讨论达成共识,确定了“诚信、务实、开放、创新”的宁波精神。曾孕育出“四千精神”,为总结提炼浙江精神作出重要贡献的温台地区,也在进行新一轮人文精神的大讨论,温州市提出了“敢为人先、民本和谐”的人文精神。绍兴市把区域优秀文化传统与新的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提炼出“卧薪尝胆、奋发图强、敢作敢为、创新创业”的新时期“胆剑精神”。嘉兴市提出了“敢为人先、和衷共济、负重拼搏、敬业奉献、振兴嘉兴”的嘉兴精神。金华市提出了“自信自强、负重拼搏、创新创业、奋力争先”的金华精神。丽水市提出了“勤劳质朴、坚忍不拔、负重拼搏、务实创新”的丽水精神,等等。在市地的带动下,县区也纷纷对本区域的优秀文化进行总结提炼,概括出各具特色的区域人文精神,如杭州市萧山区提出了“奔竞不息、勇立潮头”的萧山精神。绍兴县杨汛桥镇提出了“永不停步、永不放弃、永不满足”的精神,激励了全镇人民加快发展,一个镇就出了7家上市公司。全省广大企业、村镇、学校、社区在浙江精神的引领下,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提炼企业(村镇、学校、社区)精神,进一步提升了区域文化,让广大群众形成共同的精神认同和文化认同,为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增强了文化软实力。

大家认为,“十六字”浙江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已发挥了巨大的能动作用,是浙江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后的实践中还应进一步弘扬光大。

新的历史时期浙江精神必须与时俱进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也是浙江精神的内在要求。许多专家学者、党政领导包括基层的干部群众,在充分肯定“十六字”浙江精神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些中肯的意见和建议。调研中我们切实感到,广大干部群众和社科工作者对省委提出“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这个命题高度赞同。大家普遍认为,浙江精神在传承浙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较好地概括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干部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过程中的精神状态,要充分肯定其在浙江改革开放中发挥的巨大能动作用。但是,历史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世情、国情、省情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后,我省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有很多新的进展,省委提出了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加快文化大省建设的重大决策,实践的内容大大拓展,认识也有新的提高。在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胡锦涛总书记对浙江提出了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继续走在全国前列的殷切希望。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用更宽广的眼界,按照时代的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浙江精神,是当前浙江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继续走在前列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省委提出浙江精神要与时俱进,对于深入总结浙江经验、进一步开拓浙江未来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调研中许多同志认为,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一定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对浙江提出的“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使浙江精神与时俱进、与世同行,使之成为推进浙江新一轮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浙江精神能否引领未来,关键在与时俱进。有学者认为,在深入研究浙江精神时,要以科学精神提升浙江精神,注重可持续发展的激励,注重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方面的和谐协调,注重对浙江人身上欠缺的、未来需要的精神素质的引领性,要特别注意把握“时”的内涵和“进”的方向。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增强开放意识。当今世界,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要有战略思维、世界眼光,兼容并蓄,适应世界潮流,不断开拓创新,与形势俱进,与世界俱进。要更大气更开放,用浙江精神激励全省上下战胜困难,挑战自我,瞄准国际先进水平,熟悉国际规则,加快发展,创新创业。

适应建设“平安浙江”的需要,增强和谐意识。我省人均GDp已接近3000美元,社会矛盾突显,改革和发展处于关键时期。省委提出的建设“平安浙江”的战略决策,得到了全省人民的高度认同。各市响应省委号召,也都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举措。如杭州市提出了“和谐创业”的战略构想,在市民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在浙江精神中突出和谐的要求,使浙江精神成为激励全省人民实施“八八战略”、建设“平安浙江”、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力量。

适应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增强诚信意识。诚信不但是道德修养之必备和立身处世之本,也是社会交往的基本准则,更是治理国家的基本要求。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增强诚信意识,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设诚信社会任重道远。要充分发扬中国文化的诚信传统,使之与现代市场经济精神有机结合,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道德文化,使诚信成为浙江走向中国、迈向世界的通行证。

适应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增强图强意识。浙江要继续走在前列,既要紧紧把握发展机遇,又要充分认识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励精图治、奋发进龋尤其面临国家的宏观调控和我省经济发展中的要素和环境制约,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升产业层次。在思维方式上要更具开放性、战略性,在行为方式上要更加认真更加精致,引导经济社会健康安全发展,“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飞向新高。

研究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必须注意的几个关系

调研中许多同志还从方法论的角度,对深入研究浙江精神提出了很好的建议。浙江精神的与时俱进,本身体现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要高度关注世界发展的趋势、时代发展的趋势,全面了解客体对主体的要求,使研究的过程成为深入认识浙江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成为自觉体现时代要求、反映时代精神的过程。浙江精神作为规律性的认识、时代精神的体现,就要发挥其能动性。在提炼概括时,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全面与重点、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实现客体与主体的互动,代表浙江历史、现实、未来,为大多数人接受、认同。总的说来,在深入研究浙江精神中必须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浙江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形成的最稳固、最持久、最强烈的社会意识。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浙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孕育的结果,又为民族精神的形成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浙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前,就形成了自成一系的“越文化”。自唐以来,特别是吴越国和南宋时期,随着中国社会经济重心的南移,浙江不仅逐渐确立了重要的经济地位,而且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区域。浙江精神的务实、求真、坚忍等鲜明的个性特色,对浙江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深入研究浙江精神,既要注重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影响,更要突出其独特鲜明个性。

浙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中央号召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主要内容的时代精神。当代浙江精神是在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形成发展起来的,研究中要充分重视这种历史的传承性,又要面对现实,与时俱进。要深刻认识到,浙江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所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必须深化认识浙江精神,注意研究现有浙江精神在新的形势下还缺点什么,应该加些什么。总之,浙江精神与时俱进,既要反映浙江人的性格和族群特征、文化品格、心理素质等,又要赋予新内涵,体现浙江人新的精神素质、新的精神面貌;既要注重历史传承,保留传统精华,又要注入新的时代内容,使之具有时代特点;既要切合当前要求,又要反映新的发展趋势,做到总结历史、指导当前、引领未来的有机统一。只有认真解决好浙江精神的“时”与“进”问题,才能使浙江精神既丰富又发展。

浙江精神与浙东、浙西人文精神的关系。浙江人既有坚忍、刚毅、负重的品性,又有宽容、平和、柔慧的特点,既有闯滩、冲关、冒险的意识,又有守成、从容、适性的传统。两浙由于自然地理、历史文化等原因,精神品质虽有共性,也有差异,历史上就有“浙东贵专家,浙西尚博雅”的说法。相对而言,浙东人的开拓较多地体现在经济领域,其人文精神具有爆发力的特征;而浙西人的开拓可能更多地体现在人文领域,其人文精神具有持续力的特征。研究浙江精神,就要把历史上这种“两浙”人文精神摆在同样重要的位置。有专家指出,随着形势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既要继续弘扬浙东文化中的优秀传统,更要培育和弘扬浙西文化中崇文厚德、宽厚诚信、兼容和谐等优秀品格。

浙江精神与历代精英学术思想、社会大众文化精神的关系。民间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是社会精英提炼总结学术思想的基础,再经过长期的传承、教化,才能逐步形成相对稳定的社会意识。浙江历史上的学术精英对浙江的社会文化精神产生过重要影响,但更不能忽视社会大众群体对推动社会文化生活的体验、创造和积累,还要注意浙江精神汲取各类文化营养、包容兼蓄、融汇创新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浙江商业文化和浙江企业家的精神取向,是浙江文化对中国当代文化贡献的最有特色的部分。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在研究浙江精神时,必须有大众情怀。人民群众的社会价值观和精神文化生活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要注意总结浙江民间文化中的精神因素,包括要分析研究宗族中以亲属、亲情、亲缘为基础的理性文化,以及渗透在人们思维、行为、心理上的文化因子。

浙江精神与经济因素、人文因素的关系。浙江精神的与时俱进,不能单纯以经济标准进行社会文化价值观的定性,还要注重生存环境的变化,关注社会生活质量,关注大众的幸福感。要倡导一种体现人的全面发展要求的社会价值观,在这种社会价值观的基础上形成独特的、充满内省精神的浙江精神,把浙江精神从经济层面提升到人的全面发展层面。还有人提出,在肯定人的主体意识,注重效率、理性、效益的同时,要

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体现社会结构从冲突型转向协调型的变化,更多地关注社会秩序、文化因素、精神需求等,使浙江精神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构建和谐社会,就要注重协调,着力提高人的素质,关注人的精神生活和全面发展。

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概括

提炼概括浙江精神是一个不断与时俱进的过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没有止境,对浙江精神的丰富和发展也没有止境。形成对浙江精神与时俱进的概括,不是对原有的浙江精神的否定,而是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研究,要立足于原有基础,充分利用已有成果,进行与时俱进的概括和提炼。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继续深入探讨,逐步统一认识,不断归纳提升,可以形成与时俱进的概括”的指示,调研中专家学者和广大干部群众对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表述提出了不少建议。总的来说,大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浙江精神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要与时俱进,不能一成不变,应该有新的提炼和升华。比较认同的词语是:自主、求真、务实、图强、诚信、讲义、崇文、和谐、兼容、公平、正义、卓越、开放、创新、大气、奋进等。

综合调研结果,我们建议将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概括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该表述具有重点突出、比较全面的特点,较好地反映了浙江精神的历史传承,又体现了面向未来的精神追求。“求真”,就是追求真理、遵循规律、崇尚科学,浙江经济社会的巨大进步,靠的就是浙江人善于把握发展机遇,遵循发展规律,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务实”,就是尊重实际、注重实干、讲求实效,充分反映了浙江人一切从实际出发、自主自强、知行合一的优良品格;“诚信”,就是重规则、守契约、讲信用、言必行、行必果,充分反映了浙江人全力打造信用政府、信用企业和信用个人,遵纪守法、诚信友善、信用至上的精神风貌;“和谐”,就是胡锦涛总书记概括的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六个方面,包含了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全部目标,涵盖了政治经济、民主法治、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开放”,就是世界眼光、战略思维、海纳百川、兼容并蓄,发扬光大过去浙江人“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开拓精神,学习、吸纳和借鉴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图强”,就是敢为人先、奋发进娶走在前列的宏大志向,充分反映了浙江人认真体悟和领会中央对于浙江“继续走在前列”的深切期望和要求,努力将“走在前列”的要求落实到浙江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各项工作中,不仅要把浙江的事业做大,更要做好做强,真正做到抓住机遇不松劲,坚持发展不动摇,万众一心共创和谐美好的未来。

“求真”、“务实”是浙江人最具本质的东西,是浙江人一以贯之的精神诉求。“诚信”、“和谐”是先进文化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开放”、“图强”是走在前列的必然要求和精神状态。

第三篇:浙江精神

“浙江精神”孕育最美浙江人

摘 要:近年来浙江涌现了一批来自普通岗位的先进典范,被人们亲切的称为“最美人物”。他们血液里流淌着“浙江精神”的精髓,这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新时代的召唤。越来越多的正能量激发着浙江精神的觉醒,唤醒了一批批坚守信念,向善向上,自强不息的最美浙江人。他们以实际行弘扬孕育自己的浙江精神,感动更多的人。

关键词:浙江精神;最美浙江人;感动

近年来,浙江涌现出一批来自普通岗位的先进典型,他们用爱心和善行,用勇敢和坚强,于危急时刻做出英雄壮举,于平凡生活中坚守信念与美德。他们的善行义举感动了浙江,也感动了全中国,人们亲切地称呼他们“最美人物”。这些“最美人物“无疑是最美浙江人的典范,他们为千万浙江人民树立榜样,将饱含着“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正能量撒播在浙江大地上,滋润浙江人的心。而最美浙江人纯洁善良的心灵,则是在世代相传而又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的孕育下,绽放绚烂的光芒。

“最美妈妈”吴菊萍,“危险裹胁生命呼啸而来,母性的天平容不得刹那摇摆。她挺身而出,接住生命,托住了幼吾幼及人之幼的传统美德。她并不比我们高大,但那一刻,已经让我们仰望。”[ 1 ]湖州市德清县武康镇太平村村民马福建设立“孝敬父母奖”、创办养老院,他帮扶济困,把孝心献给父母之外的更多老年人。小小农民,为树立敬老爱老的正气新风、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尽一点绵薄之力,他觉得很美很开心。他们在向善向上的浙江精神熏陶下,无私奉献,为人民服务,也许他们只是一名平凡的浙江人,但因为有一颗美好的心灵而变得不再平凡。他们在“浙江精神”的摇篮里孕育纯洁的心,也将这精神化作一缕清风,拂过千千万万人的心。

宁波慈溪市供电局职工钱海军14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恪守工作,为人民群众工作,哪怕他只是一名电工,却是一名无私奉献的“万能电工”;烈火熊熊的生死关头,台州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副班长叶凯靖他奋不顾身,救人在先。火灾扑救战斗中,他搜救被困群众的英雄壮举,让人们赞美他为“最美消防战士”。“最美司机”吴斌在被迎面飞来的制动毂残片砸碎前窗玻璃后刺入腹部致肝脏破裂后,强忍疼痛将车停稳并提醒车内乘客安全疏散。他,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24名乘客安全。他们坚守岗位,以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责任感,展现最美浙江人坚守信念、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正因有千千万万的他们,才描绘出了浙江美好未来的宏伟蓝图,撑起了浙江经济迅猛发展的一片天,逐渐实现流淌着浙江精神的沃土上每个浙江人的中国梦。

有人不免要问,是怎样的“浙江精神”孕育了众多平凡而又高尚的最美浙江人? 是坚守信念、百折不挠的浙江精神。“浙江人民自古以来总是为理想执着最求,对真理和人生价值的锲而不舍,这是浙江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 2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科研处长乐承耀在《略论浙江精神》中如是说。浙江人民对人生价值的追求和对信念与道德的坚守,体现在其百折不挠、临危不惧,保持心中最纯真的善意里。自古,这份浙江精神就以一股坚持信念的执着渗入浙江人民的心中。历史上出现了虞世南、史浩、方孝孺、张苍水等刚正不阿、以身殉义的清官。秋瑾、马宗汉为推翻清王朝,不怕牺牲,视死如归……古人的浩然正气充分体现了浙江人民坚持正义,坚守信念的精神风貌。这般伟大的精神世代相传,在每个浙江人的心中根深蒂固,或在日常生活中细微的体现不能感动众人,但在危险、困难来临之际,浙江精神支配着我们,不退缩,不放弃。由此涌现众多最美浙江人,感动浙江,乃至感动全国。

是与时俱进、向善向上的浙江精神。构筑当代浙江人的精神家园,必须凝炼出与之相匹配的共同价值观。2012年6月浙江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正式提出“务实、守信、崇学、向善”的当代浙江人共同价值观。[ 3 ] 《从浙江精神到浙江人共同价值观》一文中曾提到,浙江人的共同价值观是由“浙江精神”凝练出来的,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顺应潮流,2000年7月,浙江省委十届四次全体(扩大)会议概括形成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十六字浙江精神。2006年又在继续“坚持和发展”基础上,概括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十二字精神。直至今日,越来越重视精神文化建设的今日,浙江精神中提炼出了“向善”、为人民服务的浙江人共同价值观。浙江人在向善向上的大旗的号召下,弘扬最美精神、争做最美浙江人。在浙江的道德沃土中,让一个个最美盆景连接成最美风景,于无形间激荡起浙江人的中国梦。

是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的浙江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4 ]浙江改革开放的历史已经确证,每一家成功的企业,每一位富有成就的创业者和企业家,都有一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史。浙江企业家为了创业,求得经济发展的一席之地,他们想尽千方百计,走过千山万水,说遍千言万语,历经千难万险,在创业的过程中严酷的竞争环境迫使他们艰苦奋斗,锐意进取。雅戈尔集团从2万元知青安置费的乡镇小厂,经过艰苦努力,成为拥有15亿元净资产、26家经济实体、销售23亿元、创利2.08亿元亚洲最大最先进的衬衫和西服生产基地。飞翔集团的“方太之路”也靠的是自强不息的精神,从不轻言放弃,在夹缝中闯出一片新天地。从原来的小企业,发展成为拥有亿元资产、1200多名于昂、产值超3亿、创汇6500万元的“全国文明乡镇企业”。[ 5 ]他们也许没有“最美人物”的头衔,但他们确确实实是以一颗自强不息的心传承着浙江精神的最美浙江人。

只要用心观察,身边不乏感动人心的最美人物,他们血液里流淌着“浙江精神”的精髓,这是历史的积淀,也是新时代的召唤。越来越多的正能量激发着浙江精神的觉醒,唤醒了一批批坚守信念,向善向上,自强不息的最美浙江人。他们以实际行弘扬孕育自己的浙江精神,感动更多的人。

附参考文献:

[ 1 ] 2010感动中国颁奖词之“最美妈妈”吴菊萍

[ 2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5期《略论浙江精神》20页-32页 [ 3 ] 《观察与思考》作者段治文、王学川、钟学敏。[ 4 ] 《周易·乾象》

[ 5 ]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00年第5期《略论浙江精神》20页-32页

第四篇:浙江精神

浙江精神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奋斗历程中孕育出的宝贵精神财富,为浙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浙江精神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第一,重商精神。浙江古称越国,很早就出现了商业活动。越国将军范蠡,弃官从商,成为历代富商大贾的楷模。隋唐以来,浙江的宁波、温州就成为海上贸易港,商业活动较为活跃。至两宋时期,特别是南宋,随着家庭手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各种专业市场也得到了发展。

第二,自强不息的精神,浙江人没有“等靠要”的依赖心理。改革开放之初,浙江省这个国家投资人均水平不足全国二分之一的地方,走出了一个个货郎担,他们跑码头、擦鞋子、开发廊、弹棉花、磨豆腐,经过埋头苦干,开创了一条条艰苦创业之路。吃苦耐劳成了浙江人在创业之初自强不息精神的具体体现。第三,创新精神。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就是浙江人创造“第一”的二十多年。从第一个个体户的诞生到如今蓬勃发展、迅速壮大的民营企业,从第一个专业市场到辐射全国的市场大省,从号称全国第一个真正具有现代城市规定性的“农民城”到金温铁路的修筑,从承包飞机到第一辆在民营企业里诞生的汽车等等,这些都是创新带来的奇迹。浙江人敢于冲破各种僵化观念和陈规陋习的束缚,具有第一个“吃螃蟹”的冒险精神。

第四,求真务实的精神。浙江经济发展体现了鲜明的讲求实效的风格。浙江人有两句名言:在外部争论中出名,在内部不争论中发展。

第五,坚忍不拔的精神。浙江人坚忍不拔的精神首先表现在资本积累过程中的坚持不懈。由于浙江经济基础薄弱,浙江经济发展的资金多是普通的浙江人用货郎担挑出来,一家人在家庭作坊里敲打出来的,但他们从来不曾因为资本原始积累的艰辛而半途而废。

(一)浙江精神的认同

20世纪90年代末,浙江省委组织理论界专家研究总结了十六字“浙江精神”:“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在浙江人中间引起较大反响。

浙江精神对推进浙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对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产生了重大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弘扬浙江精神,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乐观进取精神、诚信求实精神以及创新和谐精神的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的宝贵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健康成长关系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大学生思想观念趋于多元化,其思想道德水平不同程度地受到社会现实的冲击,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淡薄、社会责任感缺失等问题不同程度地开始出现,这既阻碍了当代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也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浙江精神作为引领浙江走向繁荣和富强的重要价值理念,在推进浙江经济腾飞和社会和谐发展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优势,其本身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和强大的感召力,对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具有重大的指导价值。积极把学习和弘扬浙江精神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对引导和激励大学生不断提高、完善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浙江精神的内涵

改革开放30年来,浙江在经济、社会各方面飞的巨大飞跃,构成了当代中国发展的一种独特现象,迫使人们不断去探究隐藏在这种现象背后的精神品质。毛泽东同志曾不无深刻地指出: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浙江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功,其根源就在于浙江人有一种独特的精神理念,正是在这种浙江精神的引领下,保证了浙江不断向前迈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经济发展奇迹。早在2000年,中共浙江省委全体)会议便对浙江精神进行了高度概括,指出其主要内容为四个方面:(1)自强不息。自古以来,浙江就是地少人多,七山一水二分田,自然资源匮乏,工业基薄弱。但勤劳的浙江人不愿接受命运0的摆布,也没有消极依赖国家的援助,而是走出了一条自主创业的发展之路,你经营,我办厂,这种不低头、不弯腰、自强不息的精神为浙江创造出了起步的第一桶金。

(2)坚韧不拔。浙江人以肯吃苦著称,在创业的历程中,他们历经千辛万难,但从不气馁,在一个地方遭遇挫折,就换一个地方接着干,一种办法行不通,就再想别的出路。正是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为浙江创造出了像雅戈尔、娃哈哈、青春宝等众多的著名品牌。

(3)勇于创新。浙江人富有创造精神。他们信奉市场经济规律,敢于作新时代的弄潮儿,不断突破体制障碍,创新思想观念,作改革开放的先锋,这种创新精神使浙江人闯出了一系列特色发展之路。

(4)讲究实效。务实是浙江人在发展中坚持的一项重要原则。在浙江,只要符合本地实际,能带来实效的发展路子,都不争论、不辩解,而靠事实说话,这种务实的态度构成了浙江前进的重要推动力,保证了浙江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世情、国情和省情的巨大变化,尤其是中共十六大之后,浙江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又有了很多新的进展。浙江精神所赖以生存的基础已发生了变化,浙江精神的内涵迫切需要得到充实。时任浙江省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志为此专门撰文进行了阐述,并将新的浙江精神界定为求真务实、诚信和谐、开放图强十二个字。

二、浙江精神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内容

浙江精神的引领作用可谓构成了浙江经济腾飞的理念根基,同时,也赋予了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新的时代内容。尤其在当前背景下,大学生面临着严峻的就业压力,思想状况不容乐观,这也给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而积极弘扬浙江精神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树立乐观向上、踏实努力的积极品质,以不断提升自我素质,适应社会需求,也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了解自身实际和认清社会现实,做到实事求是,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因此,有必要将浙江精神纳入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具体而言,在教学实践中必须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对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艰苦奋斗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光荣传统,也是浙江崛起的重要经验。弘扬浙江精神,最核心的就是破除小富即安、安于现状的思想观念,时刻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为迫切的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教育。当代大学生大90后,这一代人得到最多的是宠爱和温暖,缺乏的则是艰苦奋斗的思想准备,这间接地造成许多大学生在生活上缺乏自理、自立能力,在消费上产生追求高消费、超前消费,不懂得甚至不屑于勤俭节约。他们意志力薄弱,缺乏竞争和拼搏意识,不少学生还存在价值观念上的扭曲错位,认为经济条件好了,讲艰苦奋斗不合时宜了。因此,在当代大学生中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对其进行老一辈浙江人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精神理念教育,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浙江精神教育,使大学生们逐渐做到在生活上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在学习上刻苦钻研、勤学苦练;在工作上不畏艰难、埋头苦干;在精神上意志坚定、毅力顽强;在思想上勇于开拓、乐于奉献,从而在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2.加强对大学生乐观进取精神的教育。乐观开朗是浙江人在发展实践中一直所秉持的社会心态,而开拓进取则反映了浙江人不惧艰辛的基本理念,这二者结合起来,可以较为全面地诠释出浙江30年来所取得成就的内在动因。作为一种价值理念,乐观进取可以说是浙江精神0的又一生动刻画。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必须对学生进行乐观进取精神的教育。大学生正,面临着求学、求职、求偶三大人生课题,自我的认同、学业的成败、职业生涯的规划,社会交往的拓展、与异性的关系等等,都会带来压力,使他们产生种种困扰。与悲观心境并存的是大学生思想中理想信念和目标意识的缺乏,目前相当多的大学生没有为自己的未来做过规划,得过且过;有的学生虽感到自己在虚度年华,辜负了父母和社会的期望,但又不知该从何做起,结果在思想徘徊和苦闷中浪费了大量光阴。当代大学生的现实状况亟待高校加强对学生乐观进取精神的教育。

3.加强对大学生的诚信求实精神教育。人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诚信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从世人最初对温州假货泛滥的诟病到今日举国对温州模式的追捧,浙江人在创业的摸爬滚打中找到了诚信的价值回归,保证了浙江在市场化的发展道路中能顺利前进。诚信的前提是求实,它是浙江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求真务实的作风显示出了巨大的精神力量,为推进浙江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念根基。

4.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与和谐精神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浙江人乐于创新,也善于创新,创新的品质构成了浙江精神的核心内涵。创新的目标是谋求发展,而且这种发展必须是科学的、全面的与和谐的.。

浙江精神是浙江优秀历史文化的传承浙江精神概念的提出及内涵的阐发,标志着浙江精神的自我激励从自发的追求走向了理性的自觉。浙江历史源远流长、人文荟萃,孕育了优秀的区域文化,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作出了突出贡献。当代浙江精神是由七千年浙江历史所积淀并且不断吸收、融通各种外来文化资源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大禹的“因势利导,敬业治水”,到越王勾践的“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从钱王世家的“保境安民”,到知府林启的“讲求实学”;无论是叶适为代表的“务实而不务虚”的永嘉学派,还是以陈亮为代表的“义利双行”的永康学派;无论是黄宗羲的“工商皆本”,还是龚自珍的“不拘一格降人才”;无论是王充强烈的批判精神,还是王阳明的开拓创新思想,等等,都给浙江精神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浙江精神的提炼

中共浙江省委十届四次全体会议上,首次提出了“自强不息、坚韧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的 “浙江精神”,这“16 字精神”是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在浙江人身上的生动体现,尤其是对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人民精神面貌的高度概括和浙江经济发展的真实写照。2002年5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张德江在全省文化大会上提出研究“浙江现象”、总结“浙江经验”、提炼“浙江精神”的要求,从而使“浙江精神”从实践上升到理论。2006 年,浙江省委根据新的发展形势,提出在坚持和发展浙江精神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培育和弘扬“求真务实,诚实和谐,开放图强”的精神,这“12 字精神”体现了浙江与时俱进地对新时代精神的追求,是新时代浙江精神的高度提炼。正如习近平同志在《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一文中所言,“浙江精神”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发展,成为能动的经济创造力;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全面进步,成为巨大的社会凝聚力;极大地促进了文化大省建设,成为核心的文化竞争力。

浙江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浙江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对大学生进行浙江精神教育是浙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要把浙江精神的教育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弘扬浙江精神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要求

2006年,时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指出:浙江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在浙江的生动体现,是浙江人民在千百年来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密切联系丰富而生动的浙江精神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学习浙江精神,可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智慧、活力和创造精神,推动浙江乃至全国人民的生活更富裕,精神更富足,社会更和谐。

浙江精神所蕴涵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坚持的政治方向 浙江精神所贯穿的实事求是原则是当代大学生不可动摇的思想路线 浙江精神所具有的艰苦奋斗的作风是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的做人本色 浙江精神所展现的创新创业精神是当代大学生必备素质

第五篇: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江泽民同志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保持先进性和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能否始终做到这一点,决定着中国的发展前途和命运。这个极其重要的论断,标志着我们党对思想路线的认识更加深刻,态度更加坚定,运用更加自觉,对我们党今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我们党的历史经验表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是引导社会前进的强大力量,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时代在前进,实践在发展,我们的思想认识也应当与时俱进,根据时代和实践的要求勇于和善于不断创新,使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运用不断进步。今天,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国际局势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形势逼人,不进则退。同时,也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共产党宣言》发表一百五十多年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了重大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些重大变化对我们党执政提出了严峻挑战和崭新课题。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这对于我们党更好地肩负起历史和时代赋予的庄严使命,对于我们拓展发展的新思路,实现改革的新突破,创造开放的新局面,推动我国经济总量、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再上一个新台阶,是至关重要的。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坚持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我们党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是因为这一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品质,能为我们不断发展、不断前进的事业提供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根据发展变化的实践来丰富和发展这一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本质的内在的要求,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坚持理论上的与时俱进,就一定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善于把握客观情况的变化,善于总结人民群众在实践中创造的新鲜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来指导新的实践。这就要同两种错误倾向划清界限。一种是否认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丢掉老祖宗;一种是教条式地对待马克思主义,用本本框实践。这两种倾向的表现形式不同,但实质一样,都是错误的、有害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认识路线,是一种思想方法,是一个历史过程,也是一种精神状态。只要实践在发展,只要社会在进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就永无止境。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就是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党的基本理论指导下,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就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用当代最新的科学知识丰富自己,站在时代前列,站在实践前沿,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向前进。与时俱进的政党,永葆青春;与时俱进的理论,万古长青;与时俱进的精神,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事业,欣欣向荣。这是辩证唯物主义揭示的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必将永远照耀着我们前进的道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必将始终保持蓬勃兴旺的活力和生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认真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5·31”重要讲话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迎接党的十六大的召开。

下载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与时俱进的浙江精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弘扬浙江精神

    弘扬浙江精神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浙江精神是我们的立省之本,也是我省人民战胜艰难险阻、赢得发展先机的动力之源。在当前......

    浙江精神达到

    浙江精神 浙江精神概括地讲,就是“自强不息、坚忍不拔、勇于创新、讲求实效”。 自强不息。浙江人不等不靠,自强不息,锐意改革,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坚持以市场为取向,闯出了一条脱......

    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大力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路线(7)"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与时俱进的理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

    思想汇报: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思想汇报: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敬爱的党组织: 江泽民同志5月31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是党在长期执政条......

    论浙江企业家精神

    论浙江企业家精神 09工商2班093210621金柳宾 本质上说,企业家精神是一种与工业文明和市场经济紧密联系的现代文化现象。浙江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成功地在传统文化的基础......

    浙江精神(范文大全)

    弘扬浙江精神 奏响时代强音 精神是一种凝聚力,聚沙成塔,积弱为强;精神是一种生命力,绵延不绝,生生不息;精神是一种战斗力,砥柱中流,力挽狂澜。在浙江这块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土地上......

    浙江现象浙江经验浙江精神

    浙江是我国改革开放先行区。浙江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是一部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发展史,是一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实践史。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民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

    仁宝精神激励我们与时俱进

    仁宝精神激励我们激励我们前进 何 备 时任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曾在2005年11月2日对吴仁宝说:“你现在这里是华夏第一村。但是华夏第一村,不是今天才做,已经做了好多年了。你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