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以环境建设为抓手 推进招商引资新突破(共5篇)

时间:2019-05-14 01:53: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坚持以环境建设为抓手 推进招商引资新突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坚持以环境建设为抓手 推进招商引资新突破》。

第一篇:坚持以环境建设为抓手 推进招商引资新突破

浮梁县第八次党代会确定了建设富裕文明生态和谐浮梁的发展目标,并把招商引资作为今后五年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作重点和主要措施之一,各级各部门肩负着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一是加大宣传提高知名度,树立良好的地方形象。当前,越来越多的地方把提升本地知名度、美誉度作为吸引外商投资的重要措施。现在区域发展的竞争实质上就是环境的竞争,环境是生产力、竞争力、生命力。哪个地方环境优美,设施配套,服务周到,人居环境质量高,就能对资本、技术和人才产生强大吸引力,从而把环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景北大桥竣工通车以后市县“零”距离融为一体,浮梁已经成为了景德镇市名副其实的北城区和“后花园”;三贤湖景区工程即将竣工,景九衢铁路建设和皖赣铁路电气化改造即将启动,生态资源优势和交通区位优势凸显,浮梁已成为八方客商投资的热土;该县已获省级十佳生态示范县、“江西省园林县城”、连续六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等金字招牌,乡镇便民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运行模式,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纪委书记贺国强同志的充分肯定。我们就是要通过这些荣誉向投资商树立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形象。因此,必须加强对浮梁的宣传,积极利用已经被确认的“头衔”,如“瓷都之源”、“名茶之乡”、“生态家园”等已叫响的名片,精心设计本地品牌形象,进行整体包装,充分利用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向外推介,在广泛的社会区域(国内外、省内外)树立浮梁良好的形象。

二是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形成让客商满意的比较优势。优化软环境各地都在讲,这也是招商引资的竞争点,关键是看谁能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谁就能赢得主动。比如,昆山的开发区和各镇都有一个“马上办”办公室,主要职能是为客商提供最快捷的服务。昆山人对客商不讲“不好办”,只讲“怎么办”,追求的服务理念是“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这些服务观念都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此,浮梁县建设局进一步完善了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建立了提前发证、限期办结、责任追究等一整套服务机制,在发展提升年活动中这些机制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落实。

三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一流的创业平台。完善的基础设施,是企业降低成本、加快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我们要站在招商、助商、安商、富商的角度,加快交通、通讯、能源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资源优先配置,比如,我们对于“一园三基地”的工业平台建设和项目引进方面,优先配置了道路、供水、绿化、亮化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吸引力,把完善的公共服务措施、优良的企业生产环境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载体,这是浮梁开放型经济建设的范例,也充分展示了县委、县政府在发展经济方面的胆识与魄力。又如,对县城已经竣工的几处楼盘——朝阳西大道两侧(滨江明珠、贤湖春天)、三贤街的广场花苑、新昌南路学府花园公共人行道的铺设以及绿化、美化设施建设,就列入了重点工程计划,这就体现了政府的以诚招商。

总之,我们今后将通过“以环境建设为抓手,推进招商引资新突破”的思路来贯彻县委、县政府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和战略决策,努力实现宜居宜游瓷都“后花园”目标。

第二篇: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推动工作实现新突破

以项目建设为总抓手推动工作实现新突破

苏建国玛纳斯县县委副书记、县长今年以来,在州党委、州人民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玛纳斯县紧紧围绕‚三个率先‛、‚三大跨越‛目标,按照‚提质增效,重点突破‛的总要求,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抓住项目就是牵住了经济发展的‘牛鼻子’‛的理念,将项目工作作为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总抓手、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创新实施了以‚三级责任落实体系、三项制度服务项目、三个重点全程介入、三办合力协调推进‛为核心的‚四个三‛项目推进机制,有力推动了重点项目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一、高位推动,落实责任集中抓项目。一是成立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组长,县委、政府领导全员参与的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玛纳斯县2012年重点(民生)项目建设实施方案》,对83个重点项目前期工作任务、每项工作完成时限和目标任务,明确落实到 16个牵头县领导、32个牵头责任部门、48个配合部门,有计划、高效率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二是成立重点项目指挥部。成立了由县长任指挥长、常务副县长任副指挥长的重点项目指挥部,从建设、交通、经信、国土等部门抽调精兵强将,实行全程脱岗、集中办公,统筹推进重点项目进度、协调解决项目问题、全程监管工程质量,全力抓质量、抓进度、抓协调。三是成立项目一线管理办公室。在重点项目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成立项目一线管理办

公室,保障办公经 费、车辆、设备,并从全县后备干部队伍库中,抽调16名懂专业、能力强的中青年后备干部充实到办公室,作为一线工作人员,专门负责重点项目质量跟踪、问题协调、信息反馈、督促推进等工作,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左右相联、上下贯通集中抓项目的工作格局。

(二)紧逼加压,健全制度规范抓项目。一是建立‚五个一‛制度。实行每个项目一名牵头县领导抓责任落实,要求牵头县领导及时深入项目建设一线现场办公,定期召集责任部门和配合部门研究解决重点项目推进中遇到的各种瓶颈问题;一个牵头责任部门抓具体跟踪协调,负责组织、协调各配合部门开展工作,形成工作合力;一名后备干部担任监管员抓工程监管,负责项目具体施工过程中的信息实时通报、质量监管和协调服务工作;一项奖惩考核办法助推任务落实,实行重点项目押金制,每个县领导和部门领导根据负责项目多少,缴纳1000元―10000元不等的押金,实行同奖同罚。倒排项目工期,以项目进度时限为考核依据进行奖惩;每天召开一次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坚持早八点、晚八点工作例会制,对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判,确保一般问题24小时以内解决,复杂问题8小时内反馈给项目指挥部。二是建立督查问责制度。成立由县四套班子办公室和督查室、效能办组成的‚六位一体‛督查机构,对重点项目每周一督查、一通报。对因不作为而影响项目推进的干部,按效能问责有关规定严肃问责,有效提高了干部服务项目的主动性,激发调动了干部狠抓项目建设的积极性。三是建立重点项目审批‚一文贯通‛制度。将研究重点项目建设的《会议纪要》作为依据,各职能部门不再互设前置条件,在最短的时限内完成项目前期各项手续。同时,成立政务服务中心,抽调规划、住建、国土、工商、环保、国税、地税等职能部门业务骨干入驻中心,开辟‚绿色通

道‛,实行‚一站式‛办公,提供一条龙、保姆式、无缝隙服务,极大提高了重点项目审批效率。

(三)强化监管,“三介入”全程跟踪抓项目。一是审计全程介入。从审计部门抽调专人,在项目一开始,就对工程造价成本、材料采购等进行全程跟踪把关,杜绝超概算超标准建设等问题的发生,控制了建设成本。二是规划全程介入。由规划部门对项目规划技术控制指标进行全程监督管理,从一开始就抓好规划与建设的‚无缝‛衔接,有效杜绝了重规划设计、轻实施管理的问题,实现了由结果监督变为过程监督,不仅推进了工程进度,而且减少了浪费。三是工程质量监管全程介入。每个项目至少指派一名经过培训的年轻后备干部,对施工全程进行跟踪监管,在工程重要节点环节上,由专业人员全程监工,既提升了项目质量,又锻炼培养了一批干部。

(四)整合资源,“三办”联动合力抓项目。一是设立房屋征收安置办公室,专门负责重点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房屋征收和安置工作,将房屋征收和安置作为一项专项工作来抓,推进房屋征收和安置同步进行、一体解决。截至目前,全县共征收1292户涉及房屋面积53678平方米,实现了阳光征收、和谐征收。二是设立项目用地报批办公室,根据项目用地不同性质,下设工业、能源、交通、水利、城建等五个用地报批专业工作组,加大土地报批力度,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建设用地,加快了项目落地建设。截至6月底,83个重点项目的土地报批手续已全部办结,新增土地使用费实现‚零欠缴‛。三是设立县重点项目指挥部办公室,发挥牵头作用,全力抓好项目跟踪、协调、推进工作,认真落实县财政每年原则上不低于1000万元的项目专项资金,用于项目可研、初设、规划、环评等前期费用,使一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投资投向的项目挤进国家和自治区‚大盘子‛。同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主动对接项目,围绕重点项目建设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为重点项目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持,另外对现有资产进行评估,积极创新抵押方式,进一步盘活存量资产,提高各个融资平台服务重点项目的融资能力。

通过创新实施‚四个三‛项目推进机制,项目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今年,全县计划开工建设83个重点项目。截至6月底,已有66个项目开(复)工建设,开(复)工率达80%。嘉润控股煤电冶型材一体化、心连心能源化工等12个列入自治州重点建设项目,已全部开(复)工,完成投资35.1亿元,完成自治州投资53.8亿元考核任务的65%,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县上半年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85.7%,仅嘉润项目上半年就

完成投资28.6亿元(累计完成投资48.6亿元),有力推动了新型工业化进程。重点工业项目的强势推进,带动全县上半年实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40.98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23.7%。截至6月底,玛纳斯县供水改扩建、集中供热、南城区主题公园等43个列入自治州建设类民生项目,开(复)工41个,开复工率达到95%,完成投资7.41亿元,有力带动了民生事业发展。

下半年,玛纳斯县将按照州党委、州人民政府推进项目工作的各项要求,继续以‚四个三‛项目推进机制为抓手,推动各类项目按照预期目标圆满完成,向党的‚十八大‛献礼!

第三篇: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 推进审判管理创新

以信息化建设为抓手

推进审判管理创新

同志们:

为了充分发挥审判管理规范、保障、促进、服务审判执行工作的作用,提升审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和信息化水平,中院党组明确将审判管理工作列为2012年全市法院首要工作任务,坚持高起点谋划、高质量要求、高标准运作,全市法院通过成立管理机构、夯实配套设施建设、健全完善工作制度、开展各项活动等,不断探索和创新审判管理方式,扎实有效推进全市法院审判管理工作。今年7月,在全省法院院长会议上,省高院又对全省法院审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确定了更详细的审判绩效考核指标,为了实现我院审判管理工作跨越发展,赶超进位的目标,在借鉴经验、结合实际的基础上,中院党组决定把信息化作为审判管理工作创新的着力点和突破口,力争形成一套完善的以质效管理为核心、以流程监控为手段、以科技保障为支撑、以绩效考评为导向的“信息化”审判管理新模式。

一、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对审判管理创新的推动作用。公正和效率是人民法院的永恒主题,要实现公正与效率,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建立科学合理的审判管理机制,通过内部管理和监督,挖掘潜力,弥补不足,达到公正与效率的双重目的。而建立科学审判管理机制的基础就是审判和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通过将办案各个环节的相关信息输入计算机,依靠网络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审判流程管理平台,帮助法院实现案件工作流程的网络化管理;通过对案件从立案、审判到执行各个流程节点的动态监控和管理,保障司法过程的 严格规范。首先从外部程序上保障了案件的公正性。并通过促进程序的正当化,实现实体裁判的公正。通过信息平台实现对案件信息的全面掌握,审判流程的节点管理、案件评查的有效监督、质量效率的准确评估、审判态势的全面分析等等。

信息化促进审判权运行的公开公正。案件流程信息化,就是将案件材料形成电子档案,把每一个案件的流程按节点予以体现,例如,何时立案、何时送达、何时开庭、何时调查及调查了什么证据、何时判决等信息,形成一个简明完整的体系,形成一种无形的监督力量,使得办案人员严格依照规定程序的时间、方法办理案件,减少随意性和违反法定程序的情况。在只有纸质档案的情况下,要做到对案件办理过程的直接监督是一项繁复的工程,案卷材料繁多且掌握在承办人手中,并具有唯一性,如果要实现普遍性监督,监督人员一一查看档案很不现实且会影响案件的办理。而通过信息化建立的电子档案,就能在不影响他人使用的情况下随时提取,很好的实现普遍性监督,使整个案件办理流程处于一个透明的信息系统中,必然能够提高审判权运行的公开度与公正性。

信息化促进审判效率的提升。为了更好的实现监督和保障公正,人民法院每个案件都要经历立案、审判、执行等各个分离的审理过程,在环节越多的情况下效率自然会有相应的降低。案件流程信息化能够极大的减少各环节之间的时间、人员等衔接成本,既节约了司法资源又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对于个案而言,审查审批事项实现网络审批,法庭办案做到异地制作法律文书并网络打印盖章,执行中便捷查看诉讼材料,评查时快捷调取案卷资料等等,不再需要一 一等待当面审签,或是必须借出纸质档案,这些都能够极大地提高办案效率。

信息化促进管理模式的科学化。审判管理由于其管理对象的特殊性,主要体现为监督、指导、协调等方式和目的,依赖于对审判工作的全面了解和建立在了解之上的研究总结,因此要求有高效的信息化操作模式与之适应。随着案件的增加、立法水平的提升以及公众对司法公正期望值的提高,对审判管理工作又提出了越来越精细化的要求。首先,信息化的透明性和直接性减少了管理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干预和很多不必要的环节,简化了很多繁琐的方式,有利于审判管理独立性和专业性的实现。其次,信息化促进案件质效考核的科学化。以往人工考核方法和标准设臵不尽合理,在数据采集上有所欠缺,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不能很好体现审判过程是否公平公正,也很少能通过考核全面、便捷的总结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审判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和建议。而通过信息化手段,能够十分全面的采集审判信息,融入科学的评价标准,对审判工作运行态势进行分析,从而建立起合理的案件质效考核体系,对审判工作起到实实在在的促进作用。

二、全市法院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审判管理信息化首先是审判执行工作实现信息化,在此基础上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对审判执行工作进行日常管理。因此,审判执行工作中信息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审判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水平。

我市法院的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在上级法院的指导和支持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特别是近年来,在院党组和院长某某某同志的高度重视下,加大投入,建设基础,大胆探 索,发挥效应,初步显现了信息化对审判管理的促进作用。

——全市法院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中院信息化建设始终遵循先打基础,再扩应用,急用先建,稳步推进的原则。2002年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当年完成局域网布点和连通,实现了简单的资源共享。为了打好基础,发挥信息化在审判管理方面的作用,2004年5月安装了《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尝试对案件流程进行网络化管理.制定了《案件流程管理办法》,对各类案件在网络上流转划分了明确的职责和分工:所有案件由立案庭统一网络立案,填录立案信息、确定案件承办庭室和承办人,排定开庭日期后将案件发送到审判庭,审判庭庭长在接到案件后进入庭长办公系统进行分案确认,经确认的案件进入承办人名下,由承办人在审理时根据案件发生的情况,随时发生随时填录,案件办结后承办人填录结案信息,承办人的工作结束,系统自动把案件发送给档案管理人员,进行归档和借档管理。信息系统涵盖了审理中需要收集的信息和可能出现的法定事项,同时立案时间、结案时间和审限自动生成,超过审理期限则红灯警示,进行冻结,承办人无法进行更改,还通过审限提示、检查统计、庭长办公、领导决策分析等功能,为院长、庭长和职能部门实现对案件的查询、统计、监控、检查、督办等提供了相应的平台。执行案件不但纳入局域网管理,同时纳入全国法院执行案件信息系统管理,促进了破解“执行难”,提高了执行案件管理水平。安装了刑事案件量刑规范化系统,为全省统一实施量刑规范化,提高刑事案件审判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配套安装了公用信息查询系统,方便当事人了解案件审理环节和进展。2010年在省高院的统一布署下,对信息系统进行了升级,实现了区、县法院案件数据的接收和查看,与省高院案件数据的上传和报送。为了确保庭审阳光、文明、规范,完善法庭记录方式,保护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促进司法公正,2010年11月对监控系统进行了升级改造,将监控头增加到57个,不但在立案大厅、信访大厅和各个审判庭设有监控头,还设臵了监听头,利用局域网和三级网线路实现了省、市、县三级法院庭审回放点播和实时观看,每一台网内的电脑通过授权,都能连接上庭审画面和声音。今年,又将建成一个标准化数字法庭,进一步提升中院案件庭审信息化水平。2010年10月建成了数字审委会,设臵21个席位,每个席位都安装了可升降的触摸式液晶显示屏。数字审委会利用案件信息系统提供电子数据,把案件信息和审理报告等纸质材料化为电子版本,研究室在电脑上接到经层报院长批准上审委会研究的议题后,进行统一安排,由汇报人提前输入材料,参会人员通过电脑可以收到开会通知。在讨论时,通过议题讨论模块进行讨论,汇报人可以实时调出案件详细情况或庭审录像,利用双向输入输出功能,可以把任何一个席位上播放的音视频画面播放给每一位委员,讨论结束后利用表决模块进行表决,记录人根据会议过程填写好会议记录,形成决议,由审委会委员进行电子签名,所有讨论过程和签名都存储在服务器上,以便查阅。为了方便委员使用,给每个席位都配备了一块手写板,可以对会议材料进行批注或标注,可以输入文字、发表表决意见、进行手写笔体签名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审判管理效能,提升案件监管能力和裁判文书制作水平,中院还采购了办案流程监控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文书校对纠错软件。其中,办案流程监控软件专门针对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中的案件节点进行全面监管和统计分析,与省高院正在使用的审判管理软件属于同一系统,能够很好的实现上下级监管标准和计算公式的高度一致,现三套软件正在安装实施中。目前来看,中院局域网软硬件建设已基本完成,网络办案办公功能基本具备,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正处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的过程中。

区法院的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起步晚,但发展快,安装和利用已经走在全市乃至全省法院的前列。新审判大楼在修建过程中就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同步开展信息化建设,把数据、语音、监控等系统涵盖整个办公大楼。尤其是中心机房以《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标准建设,电子屏蔽、防雷、地线、室温等项目均达到标准要求。建立了连接审判庭、办公室、基层法庭和各种终端的信息服务网络,全院已经基本实现了人手一机,2010年,省高院在调研后,把区法院作为全省法院信息化推广试点单位之一,共投入资金一百二十余万元,购臵了服务器、交换机、查询系统,建设了一个标准化数字法庭、一个数字审委会,安装了法院信息管理系统,法院司法统计系统,物资装备系统,档案管理系统、量刑规范化系统等,主要提供办公以及审判流程管理服务,通过三级网把案件数据、庭审视频上传到中院和省高院。在应用中强化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从院长到书记员均严格按照系统流程录入信息和进行网络审签,实现了信息技术与案件管理的融合,审判管理有了质的飞跃。

某县法院2009年建成局域网,计算机达到人均1台,并安装了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在审判管理信息化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获得了一些宝贵的经验,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案件管理水平。

某县法院今年初完成了局域网建设,计算机达到人均1台,安装了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今年6月建成了一个标准化 的数字法庭,由于局域网才建成,案件管理信息化尚在起步阶段。

某县法院局域网初步建成并应用,计算机没有达到人均1台,没有安装案件信息管理系统,尚未开展审判管理信息化工作,由于新大楼即将建成,天祝法院不想在旧楼上投资过大,也是比较符合客观实际的。

——全市法院审判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和应用尚不完善。目前来看,我们离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全市各院之间有差距,院内各庭室之间有差距。首先在重视程度上有差距;其次在在软硬件建设上有差距;第三在信息平台应用上有差距。主要表现在:

(一)审判管理软件建设滞后,应用功能发挥程度不高。办案流程管理软件是审判管理信息化的基础,由最高院与紫光公司合作开发,全省统一使用的就是这套系统。目前有的法院尚未安装和启用该软件,已经启用的在应用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审判人员使用信息系统的积极性不高。在信息系统实际运行中,有些法院审判人员对使用信息系统有畏难情绪,虽经组织培训和会议强调,但效果不大,信息系统使用率仍然不高,对审判工作的支持作用不明显;二是信息填录不符合要求。有些法院案件的主要信息不全,填录时也没有按实际情况做到随时发生随时录入,而是集中一次性填录,所填内容与实际案卷材料不符,既不能体现案件审理的时间节点,又不能真实准确的反映案件情况。三是监督考核不到位。有些法院对信息填录情况没有检查和考核,绩效考核中也没有设臵相应的分值项,无法将信息系统使用情况对比反映在考核中,不能形成主动和自觉使用信息系统的良好氛围。四是领导关注程度不高。有些法院分管领导由于日常 事务繁忙,对信息系统使用参与程度不高,有些没有在职责分工上对网络审批、督办等事项作出明确规定,导致案件流转环节的缺失,有些虽然作了规定但未能有效执行,不利于案件信息系统的完整应用。

(二)审理管理信息平台分支应用软件缺乏。审判管理信息平台除了案件管理外,还包括流程监控、办公自动化、绩效考评、数字审委会、数字法庭、法律法规查询、文书纠错、公用查询、电子档案等一系列各有侧重的应用软件,它们提供不同的应用功能,合起来则构成审判管理信息化平台,涵盖了整个审判执行工作的各个环节。要想实现审判管理信息化,就必须建好和用好这些辅助软件,目前上述应用功能中各院也只是进行了部分建设。

(三)区域发展不均衡,重点不明确。全市法院审判管理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除中院和凉州区在软硬件应用上发挥了一些作用外,其他各县仅仅处于起步阶段。在建设过程中,部分县区法院没有抓住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和亮点,对什么先建,什么后建,按什么标准建,建好了怎么用没有准确的认识,抓不住重点,突出不了亮点。

三、强化管理模式创新,提升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加强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强调:要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科技投入,不断改善硬件设施,建立完善案件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建立覆盖全国法院的审判管理网络,形成全国法院案件信息数据库和案件信息查询系统。由此可见,要推进审判管理工作的建设,信息化建设步伐必须跟进,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保障审判管理机制的建立,实现审判质量管理、效率管理、流 程管理、绩效管理、态势分析等管理和监督职能。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责任。实践表明,一件事情是否推动有力,是否取得成效,关键在领导,重点在落实。必须坚持“一把手”挂帅、分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责、全体干警密切配合的整体联动格局。全市法院各级领导必须树立“一盘棋”观念,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目标上精准定位,在行动上狠抓落实,在推进中体现效果,切实把加强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作为今后几年的大事来抓。

二要明确目标任务,建立信息化审判管理新模式。全市法院审判管理信息化的目标就是要实现“四全”管理模式,即对审判管理主体、过程、内容和时段做到全面、全员、全程、全时管理。全面管理就是明确对案件流程、案件质量、审判绩效、网络办公等软件运行情况以及同步录入情况进行管理,对审判运行态势进行分析,对审判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确保审判管理的专业化和科学化。全员管理就是明确合理地界定审判管理各主体间的地位、职责,实行审判委员会宏观管理、审判管理办公室专门管理、院长、庭长点线管理、审判法官自主管理。全程管理就是明确对立案审查、审批立案、案件分配、排期开庭、相关保全措施、开庭审理、案件评议、案件审批、宣判结案、文书送达、归档管理等重点环节流程实行全程监控、节点警示。全时管理就是明确对法官办案情况、案件运行情况、各业务庭办案均衡度情况等实现随时监控,定期反馈数据给责任部门,确保统筹部署、合理安排。

三要加大资金投入,提升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审判管理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撑,无论在硬件还 是软件上,都是一项需要大量投资的系统工程。全市法院一要保证局域网设备必须达到审判管理信息化平台的配臵要求,已经建成的法院,要争取向纵深发展,没有建成的,舍得投入,尽快建设。争取在年内实现案件管理网络化,并达到全市法院案件信息互联。在抓紧建设案件管理信息化的同时,把审判管理信息平台辅助软件的建设和应用提到日程上来,尤其是数字审委会和数字法庭的建设,是全省法院信息化的亮点,深受省院主要领导重视。二要按照全市法院三年规划的目标,优先按质完成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任务,中院要加大指导的力度和深度,县区法院要自觉和主动向中院、省院征求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计划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寻求技术指导,在计划制定中突出重点、紧抓亮点。有明确标准要求的,要严格按照上级法院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制定采购计划和技术参数,绝不能出现各行其是、有禁不止的现象。

四要强化系统应用,发挥审判管理信息化软件功能。案件信息管理软件是审判管理信息化平台的中心和基础,没有它提供数据资料就无法实现审判管理信息化,流程监督、节点管理、案件评查、质效评估、审判态势分析等等都不能落到实处,将只能停留在以往的人工操作阶段,审判管理方式创新就是一句空话。首先要建立健全审判流程管理制度,运用案件信息管理软件对案件的立案、分案、排期开庭、审理、送达、执行、归档、移送上诉等各个流程节点进行严格的监控管理,跟踪检查和监督,重点加强对审限延长、中止、中断、审限扣除、评估鉴定等情况的监控和管理,对临近审限的案件进行督办和催办,严格控制审限延长,实行结案定期通报制度,其次要切实抓好制度落实,强调及时、全面、准确录入案件信息,通过评查和考核,杜绝后补、篡 改等情形的发生。再次要充分发挥审判管理信息化平台分支软件的应用,如案件流程监控、数字审委会、数字法庭、绩效考评等,使审判管理信息化平台构成一个整体,渗透案件审理的每个环节,囊括审判执行工作的各个方面。

五要注重信息安全,确保审判管理信息化有序开展。信息安全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信息系统中数据存储安全,一个是涉密案件信息保密安全。在审判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的过程中,既要把平台建设与数据存储安全同步计划和实施,又要严格执行内外网物理隔离的建设要求,同时要加强安全保密意识,严防泄密事件发生,给国家、集体或个人造成安全威胁,还要注重网络舆情控制,牢牢把握舆论阵地,掌握正面宣传的主动权,防止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破坏我们党和国家的形象,给我们工作造成被动。

古人云:“难得而易失者,时也;时止而不旋踵者,机也。故圣人顺时而动,智者因机而发”。我们一定要深刻认识审判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以这次推进全市法院审判管理会议为契机,更新观念,提高认识,抢抓机遇,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全市法院审判管理的跨越式发展,为我们的审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以内控制度建设为抓手 推进公司经营管理规范运行

以内控制度建设为抓手 推进公司经营管理规范运行

旅服公司下设四个分公司、七个直属车站经营部和一个高铁配餐中心,所经营的业务为济南局客运站内的商业开发、高铁餐售、大宗商品集采集供和保洁洗涤业务。作为一个新成立一年多的单位,面临资源优、业务新、风险多等问题,如何紧紧围绕公司经营发展目标,以内控制度建设为抓手,强化事前防范、过程管控和全过程监督,实现了公司资源价值最大化和经营管理健康发展双赢的目标,是公司财务决策与管理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一、研判经营风险,为内控制度建设提供方向

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资源是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拥有优质资源就有了得天独厚的发展条件。如果这些优质资源不按程序和标准进行开发和利用,就容易出现各种经营风险,影响企业健康发展。为此,从企业内控风险防控角度,认真分析、排查资源风险源点,提高风险防范的意识。

(一)外部商家想方设法追逐公司拥有的资源优势,是公司内控制度建设的外部动力

1.车站商业开发成为商家竞争的焦点。

车站商铺招商和大宗商品集采集供是旅服公司主要的经营项目。招商工作开展初期,商铺招商和大宗商品采购信息发布后,立即吸引了众多商家前来洽谈租赁业务,有限的商铺资源出租和在旅客列车上销售近百种商品的信息,顿时成为上百家客户竞相竞争的目标;一时间,托关系、找熟人、给扣点、送赠品的客户纷至沓来、挤破门槛,这种众多商家“抢商机”的景象让公司感到,资源优势既能带来较大商机,同时又能带来较大的廉政风险与危机。如何加强风险管控,按制度和流程进行规范操作,把好招商关、用好优势资源,成为摆在公司面前首要的议事决策工作。

2.集采集供项目成为商家竞相追逐的热点。

旅服公司负责局管内35.5对高铁动车餐饮和62对普速旅客列车商品销售,采购商品涉及上百个品类,品种之多、数量之大。在商家眼里车站就是“顾客最多的超市”,旅客列车就是“移动的商场”。为了打进铁路客运销售市场,商家们纷纷亮出“绝活”、拿出“杀手锏”,大企业以著名商标和信誉为软实力,以畅销商品为硬实力,想在车站和旅客列车商品供应方面抢占较大份额;食品原材料供应商直接带着新鲜果蔬在招商信息发布会上进行促销宣传、推荐食材;连小商品生产企业都涌进了招商信息会现场,想把上百种旅游商品推荐到列车上销售。公司在招商信息发布会上既看到大繁荣带来大商机,又看到大商机背后可能隐藏的大风险,同时,也更加坚定了必须从源头把控,将权力放在内控制度的“笼子”的决心。

(二)公司内部管理面临的挑战,是公司强化内控制度建设的内在要求

公司成立初,面临着经营业务、人员队伍、市场形势和内部管理等多方面的挑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没有成熟的商业开发和商品集采集供等制度、模式、标准、流程可以遵循,为公司经营管理和内控建设增加了难度。公司在经营业务开发之初,就要坚定以制度建设为保证,实现规范管理、依法管理的决心和信心,所有的业务要先立标准和流程,在标准和流程的指导下进行。

二、整章建制,为公司经营管理提供坚实保障

根据公司经营特点,公司边建章立制,边探索实践,边修改完善,根据经营形势和风险管理需要,从制定规范管理、促进经营发展的细则、办法入手,建立健全一系列管理制度,以制度规范行为,编好内控约束的“笼子”,让权力在制度的控制下运行。

公司结合招商和集采集供招投标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了《“三重一大”事项决策实施办法》、《车站商业开发管理办法》、《商品集采集供管理办法》、《物资设备采购及招商管理办法》和《物资设备采购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办法》,《济铁旅服公司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2014年又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同时新建立了《供应商评价管理指导意见》、《商品评价管理指导意见》、《高铁动车及既有列车新商品试销制度》和《多彩旅程驿站直营店(超市)经营管理指导意见》等制度办法。上述制度办法的出台,为公司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三、过程管控,让经营管理行为在“阳光”下运行

1.加强流程梳理,明晰内控环节

在每一项重点工作的推进上,要制定详细的工作流程,为经营管理的运行提供清晰的遵循。如在集采集供业务的组织实施过程,每一次集采集供项目的实施都要遵循方案制定、项目审批、计划制定、评委组成、项目实施、合同签订等既定的流程运作。

一是方案制定。在对集采集供大宗商品采购、高铁备品采购等进行公开竞标前,要根据《集采集供管理办法》和《路局招投标实施细则》的规定,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和推进计划,必须由公司集采集供领导小组审批后组织实施。

二是严格评委组成。在商品集采集供招标评委会的组成上,依据商品采购范围、使用单位的不同,公司分别邀请铁路局有关专家、济南、青岛两客运段以及使用单位一线职工为代表参加的谈判评标,每一次评审委员临时组成时间一般仅提前一天通知,评委成员随机组成,最大限度减少投标商家与评委了解和沟通。

三是科学设定评分标准。根据商品性质和特点不同设定不同的评分标准和权重,对于包装食品,由于供应商对渠道的占领和销售业绩的双重诉求,公司在设定评分标准是“费用、价格、质量”并重,对餐料类和百货类商品,则以注重质量和价格为主。

四是综合评定,现场公布结果。公司招标结果的确定完全通过评委会决定,根据评委会现场打分结果确定中标商家,现场签订中标意向书,有效减少了外界因素对招投标结果的干扰,树立了旅服公司集采集供工作完全在“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下运行的良好形象,广大商家也逐步认识到旅服公司严格按照制度运行的经营特点,是真正的阳光透明。

广大商家因此放弃了以往找关系、拉人情等想法,而是集中精力研究市场、研究竞争对手、研究如何充分利用好铁路的市场资源,因此铁路站车资源价值得到重估,这也是旅服公司能够实现经济效益大幅增长的根本因素。

2.实施“谈”“招”分离,建立分权制约机制

在公开招标过程中要实施日常接洽和公开招标不相容原则,即在日常工作中与供应商接触最多、联系较多的分管领导和部门不参与公开招标的评审,招标组织和评审人员则不参与供应商的日常接洽,实行“谈”、“招”分离,实现了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的目标,确保了招标程序的公开、公正与公平。

3.强化对评委专家库的建设

分项目建立评委专家库,要根据商业开发、集采集供范围、商品不同临时组成由公司领导小组成员、路局有关处室领导、站段及经营方面的专业管理人员组成的评委会,成立由旅服公司纪委、法律顾问组成的监委会。在招标前由公司负责招标的负责人临时选择参与招标的评委,减少了招标项目的人为干预。

4.实施供应商源头防控机制

要对中标供应商实施实地考察的程序,特别是采购量大、金额大、易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冷链食品、肉类、奶类等食品企业,由路局卫生监督所、济南客运段、青岛客运段等专家、领导和使用单位到重点的供应商实地考察,确保进入铁路的食品企业实力强、信誉优,安全有保障。对考察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反馈意见,对个别不符合质量和卫生要求的供应商暂停采购。同时,公司将源头防控机制纳入与供应商评定机制中,为今后优化供应商结构,提高合同履行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强化监督机制,为公司经营管理保驾护航

制定文件、管理办法仅仅是规范运行的基础,在日常的工作中,公司要做到按照既定的制度运行,让经营管理人员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将各项工作按照制度的规定留下运行的轨迹。公司要在抓经营促发展和促进规范管理上形成了“两手抓、双促进”的氛围,形成上级包下级,分管抓部门,部门抓系统的层层包保、责任到人的内控监管体系。

1.做好事前防控,严格风险源点管控

一是根据实际,制定方案。公司要坚持“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工作思路,结合经营活动实际,制定不同的风险防范卡控措施。在制定商品集采集供、物资设备采购及招商管理等制度办法的基础上,严格履行“招、投标、竞标、评标实施细则”和“竞争性谈判程序”,认真制定商品集采集供实施方案,详细制定推进计划,经公司审批后由集采集供工作小组严格执行。二是警示谈话。公司纪委要定期对集采集供工作小组、评委会组成人员进行廉政谈话,对相关风险和廉政要求进行预警或提示。

2.强化监督,严格环节监控。一是要落实“三公开、一承诺”制度。公司要聘请一定数量的党风廉政监督员,随时了解各分公司经营活动情况;纪委为全面监督风险卡控制度的落实执行情况,落实了“三公开、一承诺”制度,即:公开纪委办公电话、网址、举报信箱,如有举报立即查处、及时反馈查办信息。做到过程有控制、监督有渠道,查处有落实。

二是签订廉政协议。在中标后、签合同之前,纪委还要与商家进行约谈告知公司廉政制度和相关要求,如发现违规行为,一经调查属实,将按照违反合同条约处理,同时终止合同。与此同时,与商家签订《廉政协议书》,用于约束双方的经营行为。

三是定期开展警示教育。对党员干部和管理人员必须进行廉政规定的学习教育,组织党员干部观看廉政教育案例片,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强化行为准则,从思想深处加强对权力运用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条件机制,从而彰显制度对权力的约束力。

3.做好事后督察,定期开展廉政座谈会。

公司要坚持做好对商家的事后回访制度,开展供应商廉政座谈会,组织开展“廉政倡议书”活动,了解在合同履行过程中经营管理者是否有违规、违纪现象,倡导风清气正的经营环境,从而确保公司经营活动健康发展。

旅服公司一年多的经营启示说明,内控制度建设工作只有做到事前充分预防、警示,完善制度;事中强化监督,过程监控;事后跟踪督查,源头检查,才能贴紧中心并在公司经营发展和廉政建设中有效发挥作用;只有抓好源头防范,搞好制度卡控,把权力关在制度的“笼子”里,才能确保公司经营管理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

王永强,山东济铁旅行服务有限公司总会计师,1978年11月2日,工商管理硕士,会计师,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建设。

第五篇:以“乡村乐龄学堂”建设为抓手+推进乡村社会有效治理

以创办“乡村乐龄学堂”为抓手 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助推乡村振兴

——记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创办“乡村乐龄学堂”、创新终身教育与促进居家健康养老实践与启示

福建电大霞浦学院 霞浦县社区学院副院长 许含辉

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达到2.22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了16.15%;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会突破2.5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将会达到17.17%。预计在2025年,60岁以上的人口将会突破3亿人,我国也将成为超老年型国家。

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下简称省促进会),是全国第一家专业从事全民终身教育的省级民间社团组织。省促进会认真贯彻“丰富生活、陶冶情操、开阔视野、增进友谊、服务社会”的老年教育方针,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面向农民、面向老人”,以“终身学习、志愿服务、积极参与、快乐分享”为使命,致力于推进全民终身教育,挖掘人的内在潜能,转变人的生存方式,提高生命质量,提升全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

面对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面对乡村老年教育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现状,面对老年健康养老已成为新问题的社会现实。福建省全民终身教育促进会(下简称省促进会),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开展社会创新,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创新终身教育与促进乡村居家健康养老相结合的服务模式。从2016年开始,省促进会在陈宜安会长带 领下,从凤亭村林耀华先生故居“多翼之家”率先试点创办全国第一家“乡村乐龄学堂”以来,至今陆续在三明市沙县和泰宁、宁德市古田和霞浦、南平市延平、福州市闽侯、泉州市泉港等地创办多家“乡村乐龄学堂”。为中国乡村长辈健康居家养老做出有力探索和实践,留给人们很多思考与启示。

一、创办“乡村乐龄学堂”实践与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的政策体系,统筹推进农村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加快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给中国农业与农村的发展指明方向,是新时代乡村现代化发展的新方略,为中国乡村迎来难得发展机遇。

省促进会根据乡村振兴战略要求,2016年同凤亭村两委一起办起了第一家“乡村乐龄学堂”后,陆续又在全省各地办起了多家“乡村乐龄学堂”。按照乐龄学堂“三自三共”(“自愿”、“自助”、“自理”、“共学”、“共餐”、“共伴”)办学和教学原则,开展教学实践,以服务长辈学员为已任,积极发挥长辈学员主体性,为其在乡村治理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中起到积极作用。

1、“乡村乐龄学堂”是载体。教会长辈学习、学会自主学习,不断提高其学习兴趣和激发他们潜能,让乡村长辈活出生活质量、生命尊严和生命价值,助推乡村振兴。

“乐龄”一词,最早源自于新加坡,是对60岁以上年龄段的委婉称呼。“乐龄”所表达的意义是开心、快乐、幸福、忘掉年龄等,有利于提倡一种更为健康积极的人生态度。而“乐龄学堂”则是为农村老年人创建的一个“三自三共”学习的平台,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让老年人在家乡活得充实、活得快乐、活得健康而有尊严。

我国农村老年人现实生活状况是:闲暇时光基本上是看电视、聊聊天、打打牌,生活圈子狭小、精神生活贫乏、时常感到孤单寂寞;如果是留守老人,由于子女长期不在身边,与子孙交流少,心中烦恼苦闷无处渲泄,长期如此,容易造成老人心情抑郁、食欲减退、睡眠减少、机体失调、抵抗力减弱,健康严重受到影响。

“乡村乐龄学堂”创办后,各学堂普遍开展“健康养生操”、“瑞士学习圈”、识字写字等基本课程,还根据村里实际情况,在省促进会终身学习团队帮助下,因地制宜开展“共学”、“共餐”、“共伴”教学活动,动员村里广大老人加入终身学习行列,通过教学活动提升老年人自主学习意识,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古田县黄田镇凤亭村“乡村乐龄学堂”老人,在村支部书记、校长黄昭凤及团队组织下,学会画画、学会剪纸、学会唱歌、学会太极、学会拼音、学会写毛笔字,学会做面包;组成腰鼓队、扇子舞队,自学自练,把腰鼓打到省城福州,把扇子舞跳到省外苏州等很多城市。组织老人前往省城福州“三坊七巷”参观学习等。沙县夏茂镇洋元村“乡村乐龄学堂”老人,在校支部书记、校长林秀春及团队组织下,开展庆母亲节感恩活动、庆六一活动、庆端午包粽子比赛活动等十期活动;学堂设置唱歌、腰鼓、书法、乐器等多种兴趣班,让老年人学会了唱歌、腰鼓、书法、乐器等。

沙县富口镇姜后村“乡村乐龄学堂”老人,在村妇女主任、校长冯金玉及团队组织下,逐渐形成每周五上唱红歌、打腰鼓、跳广场舞、练柔力球、制作酵素等课程,冬至开展包汤圆过冬至、迎大年初一文艺表演等活动。

霞浦县三沙镇社区学校“乡村乐龄学堂”学员,在李振鸣校长及团队组织下,每周一、三、五三天晚上,学习识字、练习跳广场舞、打腰鼓、手机使用培训等课程,组织学员外出春秋游、参加三沙国际马拉松比赛、五一节文艺汇演及“三共”活动。

各地“乡村乐龄学堂”开展教学课程,深受长辈的喜欢,人数从少到多、从当初凑热闹到现在的风雨无阻,出现“老少共学、老少共乐”其乐融融的场面。古田县黄田镇凤亭村“乡村乐龄学堂”,有九十多位学员,最大年龄97岁;有个93岁叫施嫦娥老人,跟她七十多岁的儿子和近七十岁儿媳妇,一家三口一起参加学习;沙县夏茂镇洋元村现有学员人数达到68人,年龄最大的学员有88岁; 沙县富口镇姜后村“乡村乐龄学堂”,有学员60多位,83岁陈吉娣老人,柔力球课练得有模有样,一点也不输年轻人;沙县虬江街道麦元村“乡村乐龄学堂”,从2005年起,在现已91岁高龄校长邓仰清组织下,学员最高峰达180多人,学员都是麦元村及周边8个自然村的老人汇 聚在学堂上课,已经坚持13年了。

“乡村乐龄学堂”创办,弥补农村老年人基础教育的不足,从一字不识,到现在学会了识字;乐龄学堂传授新知识、新技能,使得老年人能够更好与年轻人交流,感觉自己没有落伍,没有被时代所抛弃,提高了参与社会活动的能力,重拾了生活信心;乐龄学堂重拾老年人的亲情友爱,通过“三共”活动,加强了彼此间沟通交流,增强了亲密团结,减少了孤独寂寞,乐龄学堂就是一个大家庭。

洋上村第一书记黄才盛一首词表达了所有“乡村乐龄学堂”老年人心声:

赠我衣兮送我鼓,教我歌兮率我舞; 领我学习求进步,爱我惠我不辞苦; 终身教育促进会,到谁村来谁有福。

2、“乡村乐龄学堂”是阵地。让长辈发挥在新风弘扬、社会矛盾协调化解、乡村社会团结与和谐推动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助推乡村振兴。

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二次集体学习的重要讲话中指出,“要着力发挥老年人积极作用。要发挥老年人优良品行在家庭教育中的潜移默化作用和对社会成员的言传身教作用,要发挥老年人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中的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发挥老年人对年轻人的传帮带作用。要为老年人发挥作用创造条件,引导老年人保持老驥伏枥、老当益壮的健康心态和进取精神,发挥正能量,作出新贡献”。各地“乡村乐龄学堂”在教学实践中,将思想政治教育、法律法规教育、传统美德教育、健康养生教育、兴趣爱好教育、知识技能教育融合到课堂教学实践中,将终身学习的理念灌输到长辈们的头脑里,全面提升了乡村长辈整体素质,促进健康养老,为他们发挥余热提供身心和智力基础与支撑,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长辈健康居家养老,助力经济发展。长辈们上了学堂普遍感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身心健康得到提高,解除在外工作子女后顾之忧,子女们不用太担心父母的老年生活问题,不需来回往返,减轻人力财力物力上的负担,从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业当中去,增加了家庭收入,间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姜后村常年在外打工的姜建华说:“我们夫妻常年在外开小吃店,年迈的父母在家,心里一直放心不下,自从有了乐龄学堂,他们跟村里的老人一起学习吃饭、互相照顾、有什么急事还会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在外开做事也就放心多了”。

二是长辈参与乡风文明建设,促进移风易俗。没有开办乐龄学堂之前,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基本是聊天、喝酒、打纸牌、摸麻将、看电视、念佛经,甚至是赌博买六合彩等。自从村里开办乐龄学堂,他们业余时间可以练习乐器演奏、可以学习手工制作、可以听取讲座报告等。古田黄田镇凤亭村九十岁老党员自编自演快板《十劝老人》,奉劝同伴人,摒弃不良习性;沙县“最美干部”、麦元乐龄学堂创始人,91岁高龄老人邓仰清在自家举办“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演讲比赛。现在通过丰富的业余生活,让老年人逐步改变了原先单 一的或不良的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树立了健康养老理念,加深了乡情,以此推动移风易俗,提高了乡村社会文明程度,乡风文明建设焕发出新气象。

三是长辈发挥凝心聚力作用,促进乡村社会治理。乐龄学堂创办后,老年人每周在一起开展“三共”活动,加强彼此沟通和交流,增强亲密和团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现,拉近了彼此的关系,原来邻里间的吵吵闹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互帮互助;老年人在村里发展生产、举办公益事业、管理实行民主及做好家庭成员的思想动员工作等方面,充分发挥他们协调化解特殊功能,各项工作开展起来十分顺利,村里各项矛盾得到有效化解,社会治理井井有条,保证村庄安定与稳定、团结与和谐,有开办乐龄学堂的村庄都出现这种新气象。

3、“乡村乐龄学堂”是纽带。开展老少共学同乐活动,丰富长辈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乡村长辈群体素质;发挥其教育引导、道德建设等方面作用,促进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

随着大量青壮年劳力大量转移到城镇工作,孩子无法随父母到城镇读书学习,只能留在农村跟老年人在一起,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成为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一是老年本身没有什么文化,也没有多少新的教育方法,与孙辈们交流存在障碍;二是隔代抚养,长辈对孙辈过分疼爱甚至溺爱;三是农村缺乏课外活动场所,课余生活单调,儿童长期沉溺在电视、手机之中,这样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却染上许多不良习惯,对儿童身心成长造成相当大的影响。乐龄学堂结合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采取“老少共学、老少共乐”的模式,通过开展兴趣班活动,带动老年人及留守儿童一起进行乐器演奏、手工制作等学习活动;乐龄老小学员坐在同一个教室里学习,共同享受着活动乐趣。在乐龄学堂这个开放的课堂里,小孩学会自主学习习惯,长辈养成终身学习意识,老小两代行为习惯得到培训,道德素养得到提升;老少两代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恰,沟通更加通畅,促进了尊老爱老氛围形成,解决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4、“乡村乐龄学堂”是平台。让长辈学习环保知识,树立环保理念,关注绿色发展,践行乡村环保,助推乡村振兴。

乡村要实现振兴,实现生态宜居是关键。首先就是要重视和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幸福家园;其次是要进行村容村貌的整治,让村庄清洁亮绿起来。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最宝贵财富。

各地“乡村乐龄学堂”在教学实践中,把环保宣传作为一个重要课程。乐龄学堂都举办有机蔬菜种植及生物防治病虫害;实施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垃圾循环利用,把有机垃圾制作成环保酵素;用玻璃制作成栅栏,用旧轮胎制作成秋千,用废旧衣裤制作成购物袋;让垃圾减量,让垃圾变废为宝。凤亭村民主任林芳贤母亲,用废旧衣裤制作很多袋子,上面还绣上不同字和花样,非常精美,陈宜安院长领到了,爱不释手。凤亭村由村委会牵头,成立村庄卫生打扫志愿者队伍,深入村庄宣传环保知识,打理村庄垃圾、整洁村容村貌,经过志愿者队伍带动,村民思想得到很大转变,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已形成自觉自动打扫门前屋后,整个村庄也清洁亮绿起来了。

姜后村以前百姓垃圾随手扔,村里卫生状况相当糟糕。现在每天 清晨,姜后村村民卢秀贞就提着垃圾袋,扔到村部附近的垃圾桶。改变源自潜移默化,乐龄学堂开办后,村干部和志愿者老师借上课的机会,对老人们进行劝导,向大家解释乱扔垃圾的危害;渐渐地,村里有了可喜变化——垃圾不乱丢了,马路变整洁了。同时,学堂还专门开辟了一块酵素试验田,倡导大家用厨余垃圾做酵素,新颖又环保,深受老人们的欢迎。

创办“乡村乐龄学堂”,就是创新老年教育体制。乐龄学堂使老年人获得公平的学习机会和多样化学习需求,丰富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了老年人自主学习意识和道德素养,树立了老年人健康养老生活的新理念,提升老年人生命和生活质量。

二、创办“乡村乐龄学堂”启示与思考

省促进会创办“乡村乐龄学堂”促进健康养老,既引导全社会增强接纳、尊重、帮助老年人的爱老助老意识,又重视开发老年人的潜用,为老年人发挥余热创造了条件。如何做好做大做强乡村乐龄学堂,提高其知晓度和知名度,更好为乡村长辈服务,进行以下思考:

一是要抓住关键少数,配备强有力校务班子。办好乡村乐龄学堂关键是人,核心是人才。从实践过程中,选好一位校长、配强一个校务班子,是保证乐龄学堂实践持续开展的关键。古田县凤亭村乐龄学堂、洋上村乐龄学堂、沙县麦元村乐龄学堂、沙县姜后村乐龄学堂、沙县洋元村乐龄学堂、延平区安济村乐龄学堂、霞浦县三沙社区学校乐龄学堂、泉港区天竺村乐龄学堂等,就是因为有黄昭凤、黄才盛邓仰清、冯金玉、林秀春、巫琳珊、李振鸣、陈庆华等有这样一批有志 于从事老年人教育人士和团队,才保证工作持续开展得有声有色。

二是要积极作为,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乡贤重视与支持。有为才有位。乐龄学堂要以积极的作为、明亮的办学特色、明显的社会效果,引起党委、政府重视和各界人士关注。沙县县委、政府之所以如此重视乡村乐龄学堂建设,是因为省促进会陈宜安会长团队,于2017年在沙县富口镇姜后村和夏茂镇社区开办乡村乐龄学堂,效果十分理想,受到广大农村老年人的喜爱,受到各界普遍好评。沙县县委、政府高度重视留守老人的精神关爱工作,及时总结推广创办乡村乐龄学堂这一有效做法,乡村乐龄学堂在沙县大地遍地开花。

古田县凤亭乡村乡贤林仁翔长期在外创业,当他了解到他的父亲林学炳参加乡村乐龄学堂,精神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房前屋后打理得跟花园似的,慷慨解囊每个月给学堂三千元支助,保证学堂正常运转。“乡村乐龄学堂”要以更积极的作为,取得各方面支持和经费投入,保证其运转和发展。

三是要规范建学堂建设,促进健康发展。姜后村妇女主任冯金玉说:“设施好解决,难的是人。没有人带动,老人活动形式单一,只不过是换个地方打牌,因此老年人参与率不高”。乡村乐龄学堂除了具备有活动场所外,最为重是要努力吸引长辈积极参与,不断提高乡村长辈的入学率。要设置老年人喜闻乐见的、让大家都能够乐意参与的、受众面要广泛的课程,要体现“学、养、休、文”相结合。就是要搞活第一课堂(课堂教学)、丰富第二课堂(课外兴趣活动)、拓展第三课堂(社会公益活动)。实现乡村乐龄学堂:有牌子、有班子、有学员、有阵地、有活动、有效果。

四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扩大知晓度和影响面。创办“乡村乐龄学堂”,是富有社会意义的实践,已开办的学堂都开展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活动,深受老年人的喜爱,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各学堂要加大宣传力度,把自己开展的工作,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宣传报道出去,扩大乡村乐龄学堂知晓度和影响力,让社会更多的人士了解乡村乐龄学堂及取得社会效果,让党委、政府、乡贤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来关心支持这项事业,把它做好做大做强,让“创新终身学习促进健康居家养老”成为福建一个名牌。

国务院要求到2020年老年教育达到20%。基层政府如能以创办“乡村乐龄学堂”为抓手,倡导终身学习促居家健康养老,创新社会治理模式,就会以最少最低的行政成本和社会成本,达到了最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价值,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和乡村文明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正如总书记强调的那样:“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下载坚持以环境建设为抓手 推进招商引资新突破(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坚持以环境建设为抓手 推进招商引资新突破(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