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劳务派遣工技能培训打造品牌职工队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先进技术设备的广泛应用,煤矿企业尤其是资源枯竭企业要在竞争中谋求新的发展,就必须建设一支掌握一定技能和先进技术的职工队伍,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近年来,新河矿有1326名职工在异地创业,其中劳务派遣工占65.5%,劳务派遣工已成为生产一线的主力军。因此,加强劳务派遣工的技能培训显
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新河矿近几年异地创业劳务派遣工培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措施,使劳务派遣工培训工作做到内容上优化、机制上创新,确保了培训效果,在异地打造了一支品牌职工队伍。
一、劳务派遣工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劳务派遣工培训是一项复杂而艰难的系统工程,尽管投入许多财力物力,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遇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
一是从劳务派遣工整体素质来看,他们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对文化知识和技能培训的要求不强烈。新河异地三个项目部共有劳务派遣工868人,他们大多数文化程度偏低,高中文化仅占15.6%,初中文化占78.2%,年龄平均在37岁。由于他们视野较窄,对新知识、新技术认知和掌握难度大,参加技术培训积极性不高。
二是从劳务派遣工从事的工作看,多数都是从事井下采掘一线工作。他们认为煤矿是出苦力的活,又是临时工,只要每天能完成任务,“能干”就行,对技术培训欲望不高,热情不大,很难激活其潜在的培训要求和培训热情。
三是劳务派遣工具有流动性大、约束力不强等特点,一旦政策影响或生产条件发生变化,就有可能造成经过培训的劳务派遣工流失。缺乏稳定性,给培训工作带来了难度。
二、加强劳务派遣工技能培训的对策
劳务派遣工已成为煤矿的主力军,对劳务派遣工的培训意义十分重大,它关乎企业的稳定和发展。针对以上劳务派遣工的现状和问题,新河矿高度重视培训工作,不断在内容上优化,机制上创新,并为劳务派遣工搭建平台,发挥老技工传帮带作用,取得较好效果。
(一)严格劳务派遣工岗前培训,确保考试合格方可上岗。招用劳务派遣工把好政审、体检关等环节,重点抓好劳务派遣工岗前培训制度的落实。近年来,新河矿主要采取两种形式:一是岗前培训。对新录用的劳务派遣工必须由项目部组织进行不少于一周的下井须知、岗位操作技能、安全知识等培训,对考试不合格的一律不得录用。二是开展学习技能咨询日活动。每周二开展一次,由单位技术主管负责回答劳务派遣工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技术问题,详细讲解安全注意事项和操作要领,使其尽快熟悉岗位操作技能,适应工作环境,确保安全生产。
(二)创新劳务派遣工的培训机制。严格劳务派遣工的技能培训,多措并举,全面提高技术素质。新河矿采取的措施有:一是专业技术培训。对特殊工种如放炮员、电绞司机、瓦斯检查员、皮带司机、风机司机和机电维护员等选送劳务派遣工中文化水平较高、素质较好者到江苏省安全培训中心或到当地安培部门进行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证后方可上岗。2005年和2006年已培训特殊工种106人,这部分人已成为安全生产中的骨干力量。二是实行对劳务派遣工全员技术培训。由矿邀请江苏省安培中心教师赴山西项目部办班讲课,矿项目部专人负责管理,矿职校负责协调指导,举办培训班5期,550名劳务派遣工参加培训。培训结束后由集团公司培训部门出试卷进行考试,经考试全部合格,550人获得了安全资格证书及tc卡操作证书,提高了职工的操作技能。三是进行学历培训。矿积极与西安科技大联系,联合办班,对急需的技术人才进行学历培训,其中劳务派遣工占60%以上,从而激发了劳务派遣工学知识、学技能的积极性。通过以上方法有效解决了学与干脱节、理论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
(三)发挥传帮带作用。为尽快提高劳务派遣工的操作技能,矿每季进行一次对职工技能状况进行分析,让技术过硬、素质较好的职工带劳务派遣工,采取一带一、一带多的形式,签订师徒合同,进行传、帮、带,增强师傅的责任心和徒弟的进取心,提高帮教效果,使职工很快掌握了操作技能,能够独立工作。乡三项目部劳务派遣工张振华,只有初中文化,在安排他跟师傅学机电维修时,起初什么都不懂,在师傅的耐心传帮带下,他虚心好学,为了练好机电维修工的基本功,他边学边问,不会就练,一遍不行就练几遍,很快熟练地掌握了机电设备的结构原理及常见机电事故的处理方法,在工作中能独立地处理简单的机电事故,技术素质明显提高。
(四)搭建平台,让有技术的劳务派遣工施展才华。矿根据用人需要,不论是正式工还是派遣工,只要有技术、有能力,不拘一格选用人才。尤其对突出的劳务派遣工优先选拔到中层领导岗位。主要做法是,矿对技术素质高、管理能力强的派遣工进行重点培训,在全面提高技术素质的同时,放到管理岗位进行培养锻炼,提拔到中层领导岗位,让有才
能的派遣工有施展才华的舞台。玉生项目部劳务派遣工胡新兵过去有干过煤矿的工作经验,被矿录用培训后,发现他生产技术掌握较熟练,矿重点将其选送到江苏省安培中心培训,培训结束后,把他放到班长岗位上锻炼。他不负众望,大胆管理,所带的班。干得有声有色,生产任务班班超额完成,且杜绝了轻伤以上人身事故和重大生产事故,鉴于他的突出成绩,矿又把他提为
采煤工区副区长。
(五)制定政策,分配向有技术人才倾斜。矿鼓励职工尤其是派遣工学技术,制定分配政策向技术工种倾斜。矿制定培训计划,2007-2008年中级工达到生产工人的60%,高级工达到中级工的15%,技师、高级技师达到高级工的5%,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工要分别达到60%的培训计划,分配上向技术工种倾斜,凡达到中级工、高级工和技师的,分别给予每月100、200和400元的奖励。为激励劳务派遣工不断上层次,矿每年都组织技工晋级考试,按中、高、技师职称,按月发放岗位补贴,极大地调动了劳务派遣工学习技术的自觉性,过去许多劳务派遣工不愿参加培训,现在主动要求参加培训,已有100多人参加中级工自学,力争取得中级工资格证。
三、加强劳务派遣工技能培训取得的效果
提高了劳务派遣工的待遇和荣誉感,使派遣工对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增强,所有派遣工都能安心工作,用他们的话说:“在这里有干头”。
提升了企业形象。劳务派遣工通过培训,不仅提高了技术素质,同时也有一定的理论基础,成为安全生产的主力军,为企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打响了新河品牌。
第二篇:劳务派遣工合法吗
劳务派遣工合法吗
曾经有很多人问我,劳务派遣工到底合不合法的,答案是合法的。用人不管人,管人不用人堪称是劳务派遣最通俗的解释。劳务派遣又叫劳务租赁,指劳务派遣单位招聘和管理职工而不使用职工,用人单位使用职工但不招聘和管理职工。
从法律关系来看,劳动者和劳务派遣单位签署劳动合同,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签署劳务派遣协议,涉及劳动者、用人单位(即劳务派遣单位)以及用工单位三方主体
《劳动合同法》的第五十七条和第五十八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依照公司法的有关规定设立,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五十万元。”“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除此之外,现实中各地对劳务派遣还有行政许可的要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派遣资质”。这是对劳务派遣公司的底限要求。对此,用工单位可以通过审查派遣供应商营业执照等资质证书确认其是否有合法资质。
劳务派遣用工待遇好吗?
劳务派遣已经是时下各单位和公司选择的用工方式。
1、劳务派遣工的待遇与不派遣的职工地位应是平等的,五险一金是应当给你交的,包括年终奖是由谁交应看用人单位与用过单位是如何约定的了;不应是企业最先裁员的对象,应依法裁员。
2、具体你可以参考我国《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第五十八条 劳务派遣单位是本法所称用人单位,应当履行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义务。劳务派遣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除应当载明本法第十七条规定的事项外,还应当载明被派遣劳动者的用工单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岗位等情况。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第五十九条 劳务派遣单位派遣劳动者应当与接受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单位(以下称用工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劳务派遣协议应当约定派遣岗位和人员数量、派遣期限、劳动报酬和社会保险费的数额与支付方式以及违反协议的责任。
具体的工资待遇可以这么理解:
劳务派遣工的工资和福利是由用工单位提供支付(或由劳务公司代付)。
工资施行同工同酬。用工单位无同岗位其他劳动者,参照用工单位所在地相同或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
社保也是要办理缴纳的。只是不同的用工单位具体运作标准不同:有的是按照平均标准,有的是按照最低标准。
所以你的工资总额会有不同,但是同岗的待遇应该不会差太多。
至于内部的评定和年终奖之类的,看劳务公司与用工单位的协议约定了。法律没有规定,不过一般会有一定的奖励机制。
针对裁员的问题,我想你是想问解除劳务合同的问题,用工单位不会无故解除的,不然会支付相应的赔偿金以及违约金。
公司真的要裁员,也不一定是劳务派遣工,会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合理裁员,比如用工单位考虑到公司支付员工的薪酬福利远远高于同岗位派遣工,而派遣工的工作效率不比员工差,用工单位可能就会宁愿多付些经济补偿金,也要先裁公司员工了。当然这只是比方,并且裁员和解除合同是有区别的。
现在就是有很多黑心用工单位和劳务公司,不过国家的法律法规日益健全,以及劳务派遣日益成为企业重要用工方式,只要你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什么工作多是一样的。反正有钱能挣才是硬道理。
广东招才通劳务派遣——肖小姐-1.8.1.2.2.3.8.5.8.8.2
第三篇:精心打造劳务品牌
精心打造劳务品牌 努力提高劳动者就业质量
---崇信县劳务品牌发展纪实
一、品牌简介
2007年11月,由中国就业
“崇信人”劳务品牌注册于促进协会颁发。商标采用“崇信人”汉字拼音“chong xin”打头字母“C”、“X”和“人”的组合变形组合而成,“C”的变形可理解为广阔的天空和强大的发展力;中部“X”和太阳组成一个顶天立地人的形象。寓意来自“公刘故里”,有着古老文化、悠久历史的崇信务工者们尊崇信任、推崇信义、吃苦耐劳、勇于创新,定会在广阔的天地和市场中奋勇拼搏,不断发展壮大,开拓出“崇信人”的一片新天地。
二、主要做法
(一)挖掘本地历史传承,打造劳务品牌。崇信县儿女勤劳纯朴,文化底蕴深厚。充分挖掘本地历史传承,通过引导扶持,精心打造劳务品牌。崇信县历史悠久、民风淳朴、环境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素有“公刘故里”之称。春秋战国时属西戎古地,秦属北地郡,唐为左神策军“京师西北八镇”之一,北宋建隆四年(公元963年)建县,距今已有一千零三十八年的历史。金、元、明、清初属平凉府,中华民国期间先属泾川道,后隶甘肃省第二行政督察专员公署。解放后1958年4月撤崇信县建制并入华亭县,1959年1月并入泾川县,1961年恢复崇信县建制至今。悠久的历史文化给予了“崇信人”劳务品牌发展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发挥就业培训优势,打造劳务品牌。把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和职业技术院校作为主阵地,结合市场需求,统筹规划,集中力量,引导培训机构结合各自实际,打造拳头专业,培育崇信人劳务品牌。一是整合师资力量。由“崇信县农民职业技能培训鉴定中心”负责,健全教师队伍,针对全县各类培训机构各自为政、培训资源重叠交叉浪费的实际,从整合培训机构入手,对现有分散的农广校、职校、农技培训中心、就业培训中心等单位进行有机整合,并根据市场需要开设机动灵活的培训科目。二是整合培训资金。每年列支就业专项资金的10%全力支持农民工培训工作,为劳务培训工程奠定坚实基础。三是整合培训项目。按照“培训——输转——跟踪——服务”的思路,积极开展市场化技能培训,加速供求双方的有效对接,形成政府牵头、部门(乡镇)实施、社会参与的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培训机制。四是扎实实施培训。今年计划培训农民工12期9000人(其中技能培训5期2000人,引导培训7期7000人)。通过多种措施抓紧抓好培训,促进我县劳务输转规模不断壮大,努力形成“签定订单→技能培训→输出就业”的劳务输出新格局。
(三)围绕市场劳务需求,打造劳务品牌。在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中,我们注重捕捉市场信息,调查市场劳务需求,着力劳务基地建设,通过市场引导、典型带动,结合实际培育发展劳务品牌。大力推介打造品牌输出基地,寻求建立长期的劳务合作关系,扩大用工信息网。依托“崇信人”劳务品牌,在原有劳务基地的基础上,针对我县农民工的优势,着力开发以“崇信人”为特色新型的劳务基地。今年至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组织相关人员外出宝鸡、青岛等地联席发展规模较大的劳务基地多次。接孩子目前累计建立各类劳务基地达72个,其中百人以上的劳务基地48个,省外26个。
(四)依托我县优势产业,打造劳务品牌。崇信县坚持“人才、规模、品牌”的战略思想,确立“以诚信闯市场,以质量树品牌,以联合促发展”的方针,从而进一步提升巩固了我县“崇信人”劳务品牌的地位。我县按照煤电产业集中低碳发展,草畜产业规模连片开发,果菜产业适宜区全覆盖的思路,根据资源布局,科学规划了铜城煤电化循环经济、新窑煤炭工业、汭河川现代农业、龙泉寺—五龙山—唐帽山生态旅游四大功能区。以我县四大功能区的开发的为优势,进一步推动了我县劳务产业的发展。
三、主要成效
(一)劳务品牌成为就业名片。我县“崇信人”劳务品牌传承历史,传承文化,既有传统文化特色,又反映崇信人呢吃苦耐劳、心灵手巧的特点,大大增强了崇信人在劳务市场的竞争力。此品牌凭借过硬技术,诚信的服务,成为一张张人力资源市场的“就业名片”。
(二)劳务品牌成为人力资源优势。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以劳务品牌为载体,加强劳务品牌专业的培训,坚持先培训后就业,为企业提供较高素质的劳动力,使劳务品牌转化为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的重要举措。
(三)劳务品牌成为我县经济发展优势。充分发挥了劳务品牌的效应,推动形成了区域性产业集群,将劳务品牌转化为产品品牌或技术品牌,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四、存在问题
1.农村劳动力文化、技能素质偏低,致使劳务品牌发展不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劳动力市场需求呈现多元化特点,对技能型人才和高中以上学历人员需求增加,单纯体力型劳力需求减少。而我县文化程度普遍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劳动技能单一,缺乏市场竞争力,导致收入低,就业不稳定,流动性大。
2.县乡配套投入能力有限,致使城乡劳动力培训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导致劳务品牌开发不到位。资金的缺乏仍是阻碍当前我县大规模开展就业培训的主要因素。加之,目前没有农民工培训的专用场所,很难适应城乡统筹就业培训的需求。
3.劳务经纪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能力差,致使与劳务品牌保护不到位。有些劳务经纪人法制观念淡薄,缺乏依法维权意识,发生劳务纠纷时,不能很好的以法律为武器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五、对策建议
1.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增强劳务品牌竞争能力。一要加强政府扶持,统筹规划指导。县财政应进一步加大就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增加培训补贴,配齐培训设施。二要整合培训资源,多方配合协作。为提高培训效果,政府要整合有关部门、各类教育培训资源,采取多种教育、培训手段,多形式、多途径开展培训。
2.进一步擦亮品牌,提高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及健全劳动力就业服务体系。一要理顺管理体制。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涉及劳动、农办、农业、教育、公安、司法等多个部门,需要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协作,需要建立一种长效工作机制。二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要建立完善城乡就业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服务性的县、乡镇(街道)两级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不断提升档次标准,努力提高公共就业服务的质量和效益,促进农村劳动力健康有序转移,是一项涉及全局的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组织领导,统筹协调发展。
3.健全完善有关政策和制度,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创造良好的环境。要改革体制,完善制度,尽快消除农村劳动力转移障碍,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一要健全农民工权益保障制度。要健全劳动保障监控制度,强化监管手段,加大对侵害农民工权益案件的查处力度,及时受理劳动争议。二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要把农民工纳入公共管理服务体系,公共财政应兼顾农民工在城镇就业和生活的需要,安排适当资金为农民工提供平等的公共福利和必要的救济、救助等公共服务,切实保障农民工在就业、就医、子女入学等方面享受城镇居民同等待遇。三要规范土地流转机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土地流转制度,鼓励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转包、转让、出租、互换、入股等多种方式流转其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第四篇:关于劳务派遣工入会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安山煤矿劳务派遣工入会情况调查报告
北京昊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李想
在新的形势下,随着劳务派遣人员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如何切实按照《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的要求,把广大劳务派遣人员组织、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对于维护广大劳务派遣人员的合法权益,扩大工会组织的覆盖面,调动劳务派遣人员的积极性,促进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我矿组织劳务派遣人员加入工会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使用劳务派遣工的情况
大安山煤矿现有劳务派遣员工58人,主要从事生活后勤服务工作。与大安山煤矿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的有两家公司,一是爱玛客服务产业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二是仁义信通劳务派遣公司。
58人均从事后勤服务工作,分布在后勤科、运销科、材料科,从事厨师、服务员、库工等工种。
大安山煤矿近几年在使用劳务派遣人员过程中,主要将后勤服务岗点作为派遣人员工作岗位,有效降低人员管理成本,同时建立内部竞争机制,强化后勤服务意识。
例如:爱玛客服务产业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的引入,一方面,让员工的饮食品种多样化,提高质量;另一方面,建立内部竞争机制,调动后勤食堂服务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减少后勤服务人员,降低管理成本。
二、劳务派遣工入会的情况
派遣员工58人中,其中仁义信通劳务派遣人员23人与大安山煤矿员工在同一班组、同一岗位工作,与大安山煤矿员工同一起参加矿工会举办的各种活动,发展为工会会员。而爱玛客劳务派遣人员35人,由于单独经营合算,基本
不会参加矿工会活动,没有吸入到工会组织来。
三、推动劳务派遣工入会的主要做法
1、党委重视、行政支持是前提。劳务派遣人员入会工作做得好不好,与企业党委重视程度和企业行政支持力度密切相关。
2、明晰归属,理顺关系是关键。由于劳务派遣中存在派遣单位、用工单位、劳动者三者间相对复杂的关系,明晰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在组织劳务派遣人员入会问题的职责、理顺劳务派遣人员工会会籍关系归属尤为重要,由我矿工会统一管理。
3、平等对待,落实权益是目的。企业要发展,就必须调动包括广大劳务派遣人员在内的职工队伍的积极性,就必须破除对劳务派遣人员的歧视观念,平等对待“正式工”和劳务派遣人员,落实和维护好劳务派遣人员的合法权益。组织劳务派遣人员加入工会的最终落脚点也是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四、推动劳务派遣工入会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1、从法律层面看,有待进一步细化规定。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虽然明确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权在劳务派遣单位或者用工单位依法参加或者组织工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工会法》等也明确规定职工有参加或组织工会的权利,但这一规定并没有明确组织劳务派遣人员加入工会的责任主体究竟是谁?如果劳务派遣单位或用工单位拒绝劳务派遣人员参加工会,怎么办?如何处罚?由此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出现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在组织劳务派遣人员加入工会问题上出现“踢皮球”现象。
2、从政策层面看,有待进一步克服障碍。当前劳务派遣人员加入工会还存在一些政策性的障碍,影响了这项工作的开展。如,按现行《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工会经费应当按2%的比例从职工工资总额中提取,并在税前列支。但大
多数用工单位为了控制企业工资总额,减少用工成本,对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都是以劳务派遣费用的形式从企业管理费中支出,而不从工资成本中列支。但这导致两个问题,一是劳务派遣人员工会经费提取难,因为他们的工资不在企业工资总额中,既然不在工资总额中支出便无法提取工会经费;二是企业担心提取的劳务派遣人员工会经费无法在税前列支。由于存在这一障碍,导致企业存在劳务派遣人员工会经费提取难,严重影响劳务派遣人员入会及工会活动的开展。
3、从体制层面看,有待进一步理顺关系。劳务派遣人员入会不外乎加入用工单位工会和劳务派遣单位工会两种,但是从目前的管理体制来看,这两种入会方式不论哪一种,都无法满足劳务派遣人员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由于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之间存在的利益关系,同时缺乏相关的约束机制,劳务派遣单位在与用工单位协商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待遇等劳动经济权益时,劳务派遣单位工会也很难代表职工维护劳务派遣人员的权益。因此,劳务派遣人员不论是直接加入用工单位工会还是先加入劳务派遣单位工会,再由劳务派遣单位转移会籍,委托用工单位代为管理,其民主权利的实现和劳动经济权益的维护都有一定的困难,因而制约了劳务派遣人员加入工会的积极性。
五、推动劳务派遣工入会的几点建议
1、建议出台配套的劳务派遣法规。随着新《劳动合同法》正式确立劳务派遣在我国劳动领域的法律地位,劳务派遣人员在我国必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劳务派遣人员队伍将进一步发展壮大,组织劳务派遣人员加入工会工作任务更加艰巨。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使得劳务派遣行为缺乏必要的法律规范,派遣公司对自己的法律地位也不能准确把握,影响了劳务派遣的健康发展,而这亟待有关部门出台配套的专门的有关劳务派遣的政策法规予以细化。就劳务派遣人员
入会工作而言,还必须明确有关责任主体、处罚措施以及会籍管理办法等。
2、建立双向管理、共同维护的劳务派遣人员入会组织体系。要解决劳务派遣人员维护权益和参加日常工会活动之间的矛盾,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建立双向管理、共同维护的劳务派遣人员入会组织体系来解决,即劳务派遣单位工会在劳务派遣单位招收劳务派遣人员时,应同时将他们吸收加入工会,并将劳务派遣人员的工会会籍关系以工会小组的方式转至用人单位,委托用人单位工会代为管理。切实做到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务派遣人员签定劳动合同的同时进行工会会员登记,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务协议的同时签定工会会员代管协议,劳务派遣单位与用人单位移交劳务人员名册的同时移交工会会员名册。
3、着力解决劳务派遣人员工会经费提取难问题。劳务派遣人员工会经费提取难是影响劳务派遣人员入会和开展工会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上级有关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明确劳务派遣人员工资不管是从企业工资总额中支出,还是从企业管理费用中支出,都应当按比例提取工会经费,防止一些企业为了减少成本而钻政策的空子。二是上级有关部门要积极与税务部门协调,明确劳务派遣人员工会经费应在税前列支。
4、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对劳务派遣人员入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正在不断扩大的劳务派遣人员队伍是职工中的弱势群体,自我保护能力较低,而劳务派遣作为一种新的用工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更需要工会来维护和保障他们的权益。而要维护好他们的权益首先是要将他们吸收到工会组织中来。因此,我们要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扎实做好这项工作。要切实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企业、社会各界和劳务派遣人员本身对加入工会的重要性的认识,推动劳务派遣人员入会工作的深入开展。
第五篇:劳务派遣工如何解除劳动合同
篇一:劳务派遣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 浅析劳务派遣工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问题
摘要:劳动合同的解除在劳动合同制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劳动合同法》对其作出了专章规定。但在《劳动合同法》颁布之后,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特别是围绕劳务派遣工解除劳动合同所引发的纠纷增加。鉴于该情形因自身特殊性而呈现出诸多个性化的问题,加之现行劳动立法存在诸多不完善,笔者对其进行了理论上的探讨和研究。试图通过有益的尝试来深化我们对劳动合同解除制度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推动相关法律问题在司法实践中的妥善解决。关键词:劳务派遣工;解除劳动合同;法律责任
劳动合同解除,是劳动合同当事人提前消灭劳动合同关系的一种法律行为,是当事人阻却合同存续的一种意志行为。通过解除行为,使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在合同期限届满之前失去效力,从而实现主体特定的目的。主要包括有双方协议解除,派遣工的辞职和用人单位对派遣工的辞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65条对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的解除作了简单的规定,但这种简单规定不能有效调整复杂的劳务派遣劳动合同的解除行为,留下了一些法律空白和容易引起争议之处,需要进一步明确。本文着重探讨派遣工辞职情形因其特殊性所参涉的问题。
劳动者辞职,是指劳动者无需用人单位同意而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行为,分为即时辞职和预告辞职两种。即时辞职,指劳动者单方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无需向用人单位预告。一般是在用人单位有重大过错的情况下,劳动者方可即时辞职。预告辞职,指劳动者要辞职,须预先通知用人单位方可。辞职是一种法定的单方解除,必须依循法律的规定,《劳动合同法》对派遣工的辞职也作了规定。同样,与一般劳动者辞职相比,派遗工辞职还是有需要注意的特殊性。
一、非用人单位的重大过错是否为即时辞职的条件 这种情况下,《劳动合同法》第65条规定的派遣工即时辞职的适用条件不仅包括了只有派遣单位可能实施的过错行为,例如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有过错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等,也包括了派遣单位无法实施而只有要派单位才可能实施的过错行为,例如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未及时足额支付加班费、绩效奖金或相关福利待遇,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手段强迫劳动,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我们知道,在劳务派遣中,派遣单位被法律认定为唯一的用人单位。因此,悖论由此而来,即非用人单位(要派单位)所实施的过错行为也可以成为派遣工向用人单位(派遣单位)提出即时辞职的法定理由,其法理依据何在?实际上,只要将要派单位也视为用人单位,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二、派遣工可否预告辞职
劳动者辞职主要有三种形式:协商辞职、即时辞职和预告辞职。但《劳动合同法》对派遣工可否预告辞职的问题未作规定,这容易使人产生歧义。一种理解是《劳动合同法》规定了派遣工辞职的许可性条件,即只有在用人单位同意或者用人单位有过错的情况下,派遣工才可辞职;在用人单位没有过错的情况下,派遣工不能依据《劳动法》第31条和《劳动合同法》第37条预告辞职;另一种理解是,依据“法无明文禁止即合法”的精神,《劳动合同法》并没有禁止派遣工实施预告辞职,因而派遣工依然享有预告辞职的权利。对此,我同意王全兴先生的见解,即后者。理由在于:第一,《劳动合同法》中关于劳动派遣的专门规定属于特别法,关于劳动合同的一般规定属于一般法,凡特别法未作规定的,可适用一般法的规定;第二,赋予派遣工预告辞职的权利,有利于被派遣劳动者通过择业自由权的行使来摆脱派遣就业状态,这也符合派遣就业的过渡性就业的特点;第三,《劳动合同法》仅规定了派遣工即时辞职,而未规定派遣工不得预告辞职,表明预告辞职是独立于即时辞职制度之外的一种辞退制度。因此不能以《劳动合同法》未规定派遣工预告辞职为理由,否定派遣工的预告辞职权;此外,劳务派遣是一种流动性较大的弹性就业方式,劳动力的流动性要大于其他的劳动形态。如果其他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都享有预告辞职权,而只有劳务派遣中的劳动者不能享有,这对于派遣工来说也是不公平的。当然,预告辞职可能影响要派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因此,派遣工向派遣单位提出预告辞职,派遣单位应当及时通知要派单位,或者规定,派遣工有义务同时向派遣单位和要派单位通知预告辞职。参考文献: [1]法律出版社法规中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典(应用版)》,法律出版社,2008年 [2]蔡防:《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刘易斯转折点及其政策挑战》,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年 [5]贾春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通典/人事监察劳动和社会保障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6年
[4]孙德强,张世林:《中国劳动争议处理制度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05年篇二:劳务派遣能否以无工作岗位派遣为由解除劳动合同
劳务派遣单位公司能否以无岗位派遣为由解除与劳动者的合同 案例:10位劳动者在南充市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事实和理由如下:1997年12月该10位劳动者被达成铁路有限公司招聘,但没有为该10位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也未为其购买社保。2005年四川省天宇劳务有限公司与达成铁路有限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二、被申请人1依法解除与申请人的劳动关系,申请人要求被申请人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金不成立。
申请人认为被申请人1违法解除其劳动关系,其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的规定,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申请人对《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第二款的理解错误。此款应该理解为,在以下情况下,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1、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建立劳动合同后,在被派遣到用工单位前等待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2、劳动者被用工单位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后,在劳务派遣单位有新工作可派遣前的等待期间,劳务派遣单位也应该向劳动者按月支付当地最低工资。
此款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劳务派遣单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劳动者在等待派遣期间,劳务派遣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报酬。
但是此款规定并不禁止劳务派遣单位在没有岗位可以派遣时,可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其法律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规定,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此条是对劳务派遣单位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特别规定。此条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有权以派遣单位的名义依据此款规定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此条并没有禁止劳务派遣单位依据其他条款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第一款明确规定,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也就是说劳务派遣单位有权以用人单位的名义适用《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的一般规定。《劳动合同法》第四十条、《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等条款是对用人单位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劳务派遣单位也有权该条款依法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关系。
因被申请人2工作岗位调整,申请人所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再存在,被申请人2依法将申请人退回被申请人1处。被申请人1因无工作岗位再派遣,并依法告知劳动者,也就是说被申请人1无工作岗位提供给申请人,被申请人1有权以用人单位的名义适用《劳动合同法》及其《实施条例》对用人单位的一般规定依法解除与申请人的劳动关系。篇三:劳动合同法解读第六十五 劳务派遣各方解除劳动合同
第六十五条 被派遣劳动者可以依照本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被派遣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劳动者退回劳务派遣单位,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可以与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解读】本条是关于劳务派遣各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
本条是关于派遣关系中劳动合同解除情形的规定,这有利于解决实践中劳务派遣中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问题。
本条第一款规定了被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解除权。即劳动者可以依劳合同法第三十六条、第三十八条的规定与劳务派遣单位协商解除劳动合同,或者由于劳务派遣单位与用工单位有违法行为的,可以与劳务派遣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本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 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的;(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需要事先告知用人单位。
本条第二款规定,劳动者有本法第三十九条和第四十条第一项、第二项规定情形的,用工单位可以将被派遣劳动者退回派遣单位,由劳务派遣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与被派遣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可见,用工单位退回被派遣劳动者只能是因为劳动者不符合录用条件或者严重违纪违法,以及不胜任工作等情形。这样劳务派遣单位就可以依照劳动法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